当前位置:学识中文吧 > 工作 > 工作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十三篇
手机版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十三篇

来源:学识中文吧 阅读:4.3K 次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1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我暂别了大学中舒适悠闲的生活,和同学一齐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也有了许多的感悟。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十三篇

我们这次调查的主题是有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的经历,所以我并没有什么实际经验。所以我更想要看看我能否很好地完成这次社会实践调查任务。同时,也想经过亲身体验让自我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调查中增长见识,锻炼自我的才干,培养自我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我能否胜任面向社会的工作。想经过社会实践调查,找出自我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从这次的调查活动中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仅仅要学好书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把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动脑的同时也要会动手。如果没有了实践,理论将会是一纸空文,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了实践,我们所学的知识也就不会再有发展。所以我十分重视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够检验和巩固我所学的知识。

社会是一所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仅有投身到社会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就恰好给我们大学生供给了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的良好机会,这也能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挥聪明才智,为以后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调查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梦想。经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的知识和水平。经过实践,原先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社会实践调查并不像我们最初想象的简单,而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的,但我们选择了坚持。在短短的几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收获,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做完了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后,我更加了解到我们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当然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还是能在我们自我身上找到一些不足。社会是日新月异的,所以机遇无处不在。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把握好机遇,不要好高骛远错失良机。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同社会、同国家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应当时刻关心社会的最新动向,千万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仅有紧跟社会的动向,了解社会现实,才能为自我的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次假期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抱着提高自我社会工作本事的目标,努力完成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同时也从调查活动中检验自我的工作本事。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收获不少,其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在完成调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但经过这次的调查工作后,我与人沟通的本事有所提高。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沟通能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我的本事做出肯定。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本事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我胆怯的心态。

实践活动没开始的时候,自我就害怕了。自我觉得困难挺多的,自我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种种原因使自我觉得很渺小,自我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几次的尝试后就能够克服自我内心的恐惧了。如师兄师姐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简便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有句话说得好:“仅有征服自我才能征服世界。”我相信只要有勇气,一切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并且相互交织。我们想要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因为一份社会实践调查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应用,所以我们需要查阅很多的资料,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强化了我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但我也发现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所以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我的目标不断奋进。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2

20xx年2月,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30支学生队伍分赴浙江、福建、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14个省份开展大学生返乡社会观察活动。为了进一步总结活动成果,促进学生交流,校研究生会于3月19日晚在主楼。

20xx年暑假中就参加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主题调研活动,为了获得更完整更准确的调查数据,他和他的团队寒假里分组前往陕西各地继续调研,对已形成的调查报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其他实践队伍有的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家乡特色宣传,有的回到高中母校举办讲座助力学弟学妹们冲刺高考,还有的进行环境保护以及义务支教等实践工作。评委们在认真听取各个队伍的展示和汇报后,也从如何进一步深化调研主题、拓宽工作思路和扩大活动影响等方面给予答辩队伍许多指导和建议。

朱佳鸿主席在各支队伍展示结束后发表总结讲话说,虽然同学们本次实践活动离会做和做好还有距离,但是大家敢做和肯做的态度与热情非常值得肯定。同时,他也认为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是破除部分知识青年存在“知识无力感”的关键。朱佳鸿主席鼓励到会的所有同学要摆脱功利之心、名利之累,树立做大事、服务更多人和影响更多人的`理想信念,把握当下,在实践中透过现象看本质,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积极承担作为交大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经过现场展示和评委评议两个环节,刘桢的《人民法庭与基层社会治理》和物联网41班李一敏的《xx市岳阳楼区公交车问卷调查调查报告》的主题报告被评为本期寒假返乡社会观察活动的“优秀课题”,李亚涛、张武超、田珊和楚姣姣四位同学获评“优秀个人”称号。来自管理学院的研究生楚姣姣坦言,此次活动对她来说不仅是一次实践锻炼,更是一次自我突破。回母校作一场大型讲座需要做很多准备,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她没有畏缩不前,坚持不断去尝试、去沟通、去践行,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预期工作,并收获母校校长的高度肯定,这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以后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信心。

大学生“娇、骄”二气的克服离不开社会实践,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离不开社会实践,返乡观察等社会实践活动则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国情民情的窗口,有助于帮助青年学生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来年研究生会将继续丰富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帮助同学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3

一、我只是这艘大船的一支布帆,我不是孤帆

我们的实践队是一艘开往南安的大船,在这艘船上有8支船帆,我们一同迎风、逆风,我们方向一致,才开启了顺利之航。而我,只是其中的一支布帆,因此,我的故事中,也有大家的故事。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协作来完成。如对兰田村村委书记潘春来的采访中,鸿婕主打,小嘉、伟新、进兴、伟伟和我辅助提问,最后万珺还在负责摄影和拍照。再如,对海西政策的宣讲是闽南话主导的,这样能让当地人民感到亲切自然。像我这样的一个北方女孩自然无“用武之地”了,可是我也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发传单、发纪念书签还有拍照以及举旗子。总之,我觉得大家总是分工明确,做事不推诿的。在这样的集体里做事真好,我不会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寂寞,而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成就感。

二、属于我的小小“事迹”

当然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我也不例外。

第一个是我的主打项目就是做会议记录。按照大家的意思,我心思细腻,最适合做记录员的工作。可是,当我做起来才发现记录员原来不是这么好当的。记录不是单纯的听写,它需要记载大家会议讨论的精华,需要的是倾听——整理——浓缩,这样的至少3个过程。而这三个过程中,需要你快速而敏捷的反应,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会议内容不会丢失。一开始,我还真有些适应不了。经常写的手掌酸疼,有些细节似乎也把握的不够。但是,这样的“苦差”我到自得其乐。每当想到事后自己的会议记录会让大家作为一面镜子回忆这美好的时光时,心里就很开心和激动。

我的第二个主打项目就是对康美镇镇政府的委员进行电话采访。由于我们上次去康美镇镇政府时,镇政府的委员们正在开会,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电话采访对其进行追踪报道。没想到,这样的`“大任”就交到了我的手中。说真的,我顿时感觉有些压力和紧张。虽说是短短的几分钟的电话采访,可之前问题的准备那是煞费苦心。当电话拨通后,我的心跳骤然加速,等候电话那边的应答虽说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是却令我激动和焦虑。终于电话那边的康美镇镇政府的委员应答了,没想到自己突然镇定了,于是,没有波澜地问完问题。我轻松地舒了一口气,小小的成就一下。

我的第三个主打项目就是整理问卷、写调查报告。在我们将来自兰田村村民的90份调查问卷收集后,我需要将调查问卷整理归类,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和结果写一份具有学术价值的调查报告。这其中最费时也最费力的就是整理调查问卷,形成相关的数据。每份调查问卷的选项我都需要归类和汇总,已经记不清自己在一张写有各题abcd的纸上画了多少个“正”字,现在在看到那张纸上密密麻麻的“正”字,那种成就已将当初的辛酸和苦涩全部冲淡。接着,就是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写调查报告了。我将值得考量和重要的数据都做了图表,这样就会更加清晰明了。同时,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三个层次对兰田村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海西政策的贯彻力度进行了分析。当然,调查报告的好坏和学术价值还需要大家把关,但是当我完成它时,我内心是满足的……

三、经历、见识及精神三丰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次社会实践中,虽然阳光曝晒,虽然也有过辛酸苦辣,但是得到的更多的是收获。

在这以前,我眼中的农村充斥着城市人固有的偏见,可是来到了兰田村,农村的发展已超越了我狭隘的偏执。通过与青岛科技大学同学的交流,我了解到兰田村的用网率已经高达30%;在参观完兰田村的特色——“世纪之村”网络信息点后,我看到农村也在逐步地走上了信息化;走过兰田村新修的纵观全村的水泥马路,我感到农村正在与城市相连……就这样,曾经自己固有的偏见在这令人欣喜的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有时我在想,如果没有这次来兰田村的经历,我会认识到农村这么深刻的变化吗?曾几何时,我一直把贫穷落后等同于农村,现在看来,虽然农村仍然与城市有着差距,但是这些差距不代表不能缩小。

同时,兰田村村委书记的一番话也让我触动很深。他说:“现在兰田村不能单纯地模仿晋江模式,因为那个模式是二十年前开始发展起来的。当时,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对资源无节制的利用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兰田应走新的模式,这样才能打破规则,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番话显示出他的远见,也令我对农村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思考。未来的农村的发展模式不一定要走城市的发展道路。难道我们一定要将农田变成工厂,将高山变成矿山吗?对于未来农村的发展模式我想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完全可行适用的具体方案,但是我想农村的真正的发展之路一定不是简单的城市化。

此次社会实践还给了许多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没有什么物质可以抵过当你发放书签时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当你问路时当地村民的热情的指引,当你做电话采访时队友们的鼓励和加油。这些记忆,这些人和事,我将永远珍藏着这些感动,点点滴滴,等下回再到南安来品味……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4

一、调查背景

我省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增大,种植养殖业废弃物逐年递增,化肥农药施用量居高不下,城市工业污染逐渐向农村转移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在20xx年5月25日,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印发龙岩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但农民们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比如问卷中第6题所问的是否知道长期使用农药等化学杀虫剂的后果,只有7%的农民知道并且清楚,而且还有21%对此表示无所谓的态度,可见,农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环保意识却没有得到提高。发展固然重要,但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生活才是我们最希望的。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

二、调查问题分析

1、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对环境保护知识的了解程度:有10%的人非常了解,有30%的人表示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知识,60%的人表示不太了解;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在看报纸和杂志时,如果遇到有关环保方面的报到时,有14%的人会很认真的看、听,有65%的人只看标题和结果,还有17%的人选择跳过去,甚至有3%的人没有看过和听过;对保护环境的认识程度:23%的人认为是每一个人的事,自己也有一份责任,48%的人表示是政府的事,19%认为是环保人员,还有10%的人不知道。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非常薄弱,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环保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履行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和执法、专攻整治、环境投诉调处、环境宣传等工作中,乡镇环保机构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是健全环保监管组织体系,是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下移、向农村延伸的有效途径。二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将强化乡镇环境保护监控和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实施了面对面监管,增加了监管频次,弥补了监管空白,有效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三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能有效地提升对基层环境事故和环保纠纷的调处能力。一些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了及时调解,群众环境信访处理

满意率增高,同时避免由于情况不掌握,与群众沟通不及时而使矛盾激化,引起群体的性事件。四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会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环保部门为民服务的形象。很多基础性工作由乡镇环保机构完成,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了工作方便,提高了环保部门的`服务和公众形象。五是设立乡镇环保机构,在扩大环保宣传面,切实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有积极作用。

3、农村污染防治资金匮乏、设施不到位

近年来,在连城县庙前镇,已经再也找不到几条清澈的河流了,溪流江河成为消纳生活垃圾的场所之一,农村散养畜禽、生活垃圾和人粪便污染,面广量大,治理困难,县乡财力无法承担垃圾处理的费用。据调查,建设一座无害化垃圾填埋场投资在数千万元以上,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的费用更高,一般乡镇(甚至县级)都难以承担巨额建设资金。例如在吕坊村因为地理因素,建立污水处理厂耗资巨大,县里不敢要省里拨给的建厂经费,因为县财政无力配套经费。不少县乡财力有限,即使建了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成本过高,也难以正常运转。大部分乡镇和村垃圾均为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一些乡镇环卫基础设施相当薄弱,没有专用的环卫车辆,缺少垃圾中转站和固定的环卫人员队伍。

三、解决对策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知,万丈高楼平地起,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是当前我市、我县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环境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保护工作起着先导作用群众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是环保工作的推进剂革命时期需要走群众路线,今天的环保工作同样需要走群众路线。只有群众先了解、认识环保,才能积极地投身于环抱,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依靠人民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才能做好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而群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保护环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环境宣传教育的过程。首先,加强对农村干部群众和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开展农民环境保护技能培训活动。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5

一、调查情况介绍

1. 调查地点:

2. 调查对象:

村委会以及当地的村民

3. 调查背景:

近年来家乡发展迅速,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312国道和西合铁路穿境而过,以及近年来沪陕高速,西商高速等的开通,比亚迪等的入住,使得沙河子镇也重新定位为省级工业重镇。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一切带给家乡美好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环境方面。昔日的青山绿水,碧水蓝天不见了踪影;昔日的“秦岭最美是商洛”不知要从何谈起;而那昔日引以为豪的“一江春水送北京”早已显得是那么的荒唐可笑(流经舒杨村的丹江河是丹江口水库的一级支流,而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的水源地)。山林树木锐减,荒山裸露,雨季来临,山洪、泥石流、滑坡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日常生活垃圾开始爆炸式增长,在城市式环境卫生尚未普及至此,而且人们环境意识尚未脱离乡村生活模式的情况下,依然保留着垃圾随处倒,怎么方便怎么来的生活恶习,农村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变得惨不忍睹,到处垃圾成堆,各种“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恶臭飘飞,整个就一郊区垃圾厂。此外,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还在采取老的发展之路,重经济,而忽略环境保护,可执行发展观贯彻不彻底,工业污染加剧,河流污染严重。总之,农村环境正在恶化,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4. 调查目的:

在以上的背景之下,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在家乡进行调研,目的在于唤醒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提醒政府等相关部门增强对农村地区环境的重视程度,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民生,为“为中国梦”添砖加瓦。此外,也借此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社会学知识加以实践,增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努力将自己历练成为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也为“中国梦”进献自己的一点点微薄之力。

5. 调查过程:

在调查开展的前期我先提出了一下几个问题:我村环境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矛盾?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为了解我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我对我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简单调查。先后采访了村支书、几个村农户和几个养殖专业户,此外还对镇上的两家大企业,询问了他们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一些情况,它们是比亚迪商洛实业有限公司和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因为这两家公司是当地规模最大的两家企业,是当地污染最大的两家企业。还对本村的大部分地区进行的实地的观察。最后,在这些走访、询问、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写下此调查报告。

二、存在问题

(一)生活垃圾污染

1) 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2) 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3) 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4) 村镇布局不合理,基本上没有环卫基础设施、垃圾收集房等基本配套,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某些乡镇特别是中远郊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区、生产区、农田、河边等处堆积。

(二)水危机

一方面,是饮用水方面。虽然本村基本上饮用的蓄积山泉供应的自来水,因此饮用水目前还未受污染过,饮用水水质目前还算合格。但不排除的工业污染继续严重的情况下,污染物经过雨水而汇入自来水供应系统内,就将影响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就是农业用水方面。由于当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河流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受到污染,难以在用到农业生产上,此外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造成需水量的大增,因而地下水过度采取,导致水位下降,以难以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其他方面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基本无相关的设施,基本处于无序排放;沿河、湖圩区灌溉水受到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农业退水污染,主要是因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所致。此外,集约化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现,畜禽粪尿直接排入,生活垃圾的随意丢放,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

(三).空气污染

当地虽处于山区,总体植被覆盖率还是较高的,但当地空气已经受到污染。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地冶炼,化工企业的发展,而且这些公司大都没有承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治污排污方面尽到自己的职责。如果再任其发展,不加以治理的话,在不久的将来也即将成为当地人民的“隐形杀手”。另一方面,就是农忙季节的农作物秸秆焚烧,由于当地耕地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集中回收再利用,因此农民还是普遍采取传统的直接焚烧,这就造成了空气的污染,虽然秸秆焚烧是具有时效性,季节性的,但大量的集中焚烧,对空气的污染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三、建议意见

1. 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机统一体。应以搞好农村垃圾处理和清洁卫生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快推进新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美好家园。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改善村容村貌状况方面主要有一下几点建议:

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群众是农村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他们对环境卫生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等农村环境情况的宣传教育,利用农村人口学校及广播、宣传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建立完善环保制度,实行责任制,对村民门前实行三包、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度,由村委会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好的表扬奖励,对违反环保规定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纠正和改进。

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要尽快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和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和以县为主、乡村为辅的污水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和处理”的要求,在各村设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点(中转站),配备清洁工,各乡镇建设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负责收集垃圾到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

2. 饮用水安全,向来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针对本村的水危机,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完善村内的供水体系,将其正规化,政府应该建立正式的供水公司,负责农村的饮用水供应,放弃传统的由村自行负责,出了问题无人问津,村干部相互推诿,最终损害村民利益的现状。

相关的企业应该积极承担的自己的社会责任,进行污水达标排放,相关部门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履行的监管职能,保障人民的利益。

3. 本村所处的地方,空气污染虽然尚不是很严重,但也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有一下几点建议:

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履行还自己的职责。企业做到改进技术,减少排放,政府起到自己的监督作用,共同致力于环境的保护。

村民也应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放弃自己传统的秸秆焚烧相关,政府也要鼓励相关的秸秆回收利用企业,积极进入当地,开拓市场,实现当地的秸秆利用回收。

四、总结

这次调查虽然时间很短,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一方面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深一步地了解了农村,了解农村各方面的情况,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另一个方面,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一次升华,也是对自己的能力的一次历练,它也促使我们来思考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回报社会,为促进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许校长在周一晨会时,总是提到校门口的交通情况,我们小组决定对此进行一次调研。

二、调查方法

1、轮流到校门口及路口进行观察、访问。

2、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其他学校的交通情况和解决方法。

3、询问保安叔叔在学校门口堵车时,主要是什么车辆。

三、调查情况及资料整理:

四、结论

1、堵车的原因主要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随意停放,影响了正常通行。

2、可以通知以开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在容易堵车的时间,即上、放学的高峰期,禁止在校门口500米内停车,并且停放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停放在车流量较小的道路。

3、交通是否堵塞,主要在于家长是否自觉选择合适的停车位置,若是所有家长都会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学校门口的交通自然就会通畅起来。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日益完善,乡村道路发展迅速,大部分地区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但由于种种因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损害。农村居民交通安全意识如何呢?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农村居民交通安全意识的调查实践活动。

一、实地调查:

我们主要在进镇的一条主通公路上,连续两天对过往车辆及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有关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经过两天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随着农村小康生活建设步伐的加快,我镇居民的私家车拥有量也迅速增加,因而街道上日益增多的大大小小来往的车辆,再加上形形色色的摩托车和电动车,围堵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乱停乱放车辆,这样就使通行更加困难,车辆之间偶有发生碰撞,因此街道交通安全就产生严重的隐患。

其中,我们也向一些驾驶员,特别是摩托车与电动车的驾驶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一些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十分薄弱:摩托车没有牌照,摩托车与电动车驾驶员没有戴头盔、穿拖鞋驾驶,甚至超载现象等等。

二、访亲走友:

首先,我们带着有关交通法和交通安全意识两方面的问题走访了镇上居民。我们了解到,许多人认为农村交警少,也不会过多地进行检查,偶尔检查一次还能绕道走开,所以为了贪便宜省几块钱,摩托车就没去办牌照和考驾照;而在秋季大丰收时节,大量的货物使农民不再顾及交通安全的隐患,雇用车辆开始超载运输,人货混装;大丰收后,农民们欢喜地凑在一起喝酒吃饭,所以酒后驾车也随即发生了;有些居民为了徒方便,骑摩托车就不佩戴安全帽和符合要求的服饰了;有些还经常乱摆放车辆,使道路不畅通。

接着,我们走进了校园,询问了我们的朋友——同学和老师们。经调查发现,学生们的了解范围有限,我们老师也检讨,交通安全知识也没有过多的传输给学生们,所以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也较为薄弱。

最后,我们还了解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镇上居民的交通法制知识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没有建造停车场,街道旁停泊处也没有相关指示和标语,因而使居民的意识不够强烈。

综合上述调查访问的情况,我们看到农村居民交通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特别是近年来,我镇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科技发展的迅速,也使农村与城市的联系密切起来,而交通的作用尤为重要,所以应加强居民交通安全意识。为使居民的安全得到较好全面的保障,我们应该要采取应对措施,解决居民交通意识薄弱的缺陷:

一、要加强宣传力度。

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宣讲交通事故警示案例,增强农村居民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意识;特别是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多次宣传相关知识,也可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学生们也可以组织起来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和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加强学生自身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从而减少学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二、要加强检查和管理。

1、可以向附近的派出所要求,让他们加强在各地的巡查,检查驾驶员及其车辆,看是否可以行驶,使酒后驾车、超载、人货混装、乱停放车辆等问题得以减少发生。

2、向政府反映,希望他们可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方面的活动,如放映相关电影或新闻,张贴宣传册和提示标语等。同时,还可以向政府提议,可以出资建造停车场,使街道畅通,不出现拥堵;或者在指定停车地点放置类似“车辆停泊”的标示牌,或划分停车的地域等。

3、政府应向上级反映情况,加强交警对农村道路的巡逻,严格执行驾驶员的驾驶要求、车辆牌照,用检查的手段促使摩托车主上牌、考证,提高思想认识,提高驾车技术,进一步强化居民的交通意识和安全。

希望上述的意见,相关部门及组织可以积极采纳,从而使我镇居民和学生的安全得到较高保障,使悲惨的事故不再上演,每个人都可以在安全的交通环境下快乐幸福的生活下去。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8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面对下岗现象和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就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最有效的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以下便是近百名下岗职工的心态。

我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妻子,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丈夫体贴的话语,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就业培训好可惜机会少--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当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职业指导是再就业工程的金钥匙

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之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下岗职工,应采用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一类是:下岗后能很快适应,感到下岗是一个好机会。他们对再就业要求比较高,希望能得到一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应该给他们提出高要求,准确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鼓励他们在新环境中锻炼自己,推荐又创造性的工作而且使其在原企业中无法发挥的新职业。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9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名,其中广州大学名,中山大学1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份,收回有效问卷5份。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

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

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成就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短短30年的历史,让中国激动,让世界震惊。然而,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城乡差距正在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有余粮和可支配的零花钱,但大多数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这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当前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六观六思六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业余实践中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个群体的情况关系到全国的情况。如果纵向比较,真的感觉农村的变化是可喜的。以前农民完全依附于土地,面朝黄土,面朝天空,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现在在农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很多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大多数农民还是只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保障很脆弱,发展希望很渺茫。大多数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没有优势。

1.大多数农民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中国的农村改革是成功的。在过去的20年里,农民已经能够吃饭和穿暖和的衣服,这是党在农村政策的成功。然而,我们应该去拜访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后,农民一直难以向前迈出一步。土地利用已经到了极限。再怎么努力,有限的土地也不能产生什么更高的效益。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解决温饱问题略有节余。在灾害年,基本的生存问题摆在他们面前。面对有限的土地,农民除了精耕细作,科学种田,想不出别的出路。农忙季节它们会忙碌一会儿,农闲季节坐在南墙上晒太阳取暖。他们晚上想到几千个方案,白天还是眼巴巴的看着两亩地,想不出什么独特的招数。面对看似无风险的农活,农民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顺其自然,游走在温饱线上。

2.天灾人祸威胁着一些农民的生存。温饱问题刚刚解决后,农民应对其他风险的能力还是很低的,尤其是面对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时候。山东省济南市山区的一个村庄,一户人家因白血病花光了自己4万元的积蓄,向亲戚朋友借了2万多元。这种疾病还没有治愈。在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下,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把孩子从大医院拉回家等待奇迹。这个家庭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却因为生病突然又回到了贫困线。如果真的靠自己再有钱,恐怕十年之内都不可能了。其他农民因残疾、受伤或水产养殖管理不善而贫困。面对这些天灾人祸,部分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往往不知所措,给农村稳定带来潜在隐患。

3.知识构成低,没有办法致富,导致贫穷。很多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知识构成偏低。这些年来,有些农民一直认为不需要学习,但其他人会随心所欲,重复古老的耕作方法,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仍然使用祖先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有些新知识新技术因为文化水平低,很难接受。即使一些农民有一点文化知识,他们也试图应用新技术,但由于需要投资和风险,他们不敢实践。结果越穷越胆小,越穷,形成恶性循环。

4.观念落后,观念保守,小农意识强,影响致富。农民容易满足。越落后的地区,满意度越强。只要有吃的,有穿的,还有一些零花钱,和以前比起来都很满足。只要一个人满意,就没有企业。我走访了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我家人缘很好,很田园。我可以进入房子,我的家人被墙包围着。除了几个小凳子和一张吃饭的方桌,什么都没有。不过这些农民似乎很满足,很舒服,围着小桌子招呼全家,或者拿两杯劣质酒和亲朋好友一起喝。如果他们不谈论他们未来的计划,他们会提出很多困难,有些是不可克服的,有些是可以克服的。但是,无论大小,他们都不愿意去克服。目前吃饱喝足。另外,向前迈一步需要承担风险。

5.惯性严重导致发展机会的丧失。我去过的很多农村,不管是郊区还是偏远的农村,大家都在农闲时节聚在一起聊天喝酒或者打牌,玩得很开心。在淡季,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屋前屋后,可以开垦荒地,种一些蔬菜,解决一年吃菜的问题。但是,看到土地贫瘠,你又舍不得动手。有一次,我去一个农民朋友家吃饭。那是夏天,有许多绿色蔬菜。但是,饭桌上只有几根咸菜和几碗馒头粥。吃了他家的这顿饭,心里很没味道。我想如果这个家庭再勤快一点,在房子周围的荒地上撒点油菜籽,一年就有吃不完的饭了。过了几天,我带了菠菜籽、香菜籽、小菜籽等几种菜籽,亲自帮他家开荒种菜。过了几个月,再去他家的时候,我看着绿油油的院子,主人不好意思的说,几十年了,怎么不知道点菜?

由于惯性严重,家庭状况无法得到很大改善。即使有发财的机会,他们也总是持观望态度,不愿意带头往前跑。再加上资金、技术、信息的匮乏,很多人都怕困难。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们还是觉得不如躺在南墙上晒太阳。

二、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

农村问题是我国整体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村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给他们提供一条起跑线,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共同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对许多农村情况的调查,我认为要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自强自立是关键。在广大农村,根据抽样调查,我们感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因病致贫的农民精神崩溃了。面对巨额外债,靠着几亩庄稼,一辈子还是不清楚。也就是说,俗话说,躺在泥里,爬在泥里,对未来没有希望,再折腾也没有结果。这种情况下,不如舒舒服服的躺着,彻底失去进取的念头。有鉴于此,农村干部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关怀,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从新的立场找到切入点,帮助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让这些弱势群体看到希望。人有了希望,才能有信心、有希望、坚强地站起来,这是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内因,也是关键。

2.给他们必要的支持,让他们站起来。一些弱势群体被打击后,自己站不起来。我们在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的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比如资金支持。我们要对一些特困家庭进行登记,时刻关注他们的情况,帮助他们接触小额贷款,帮助他们寻找项目,帮助他们培养技能,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敢于面对现实,感受到希望在那里。这样,在农村的帮助下,我们才能逐渐走出困境。否则单纯的思想引导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双管齐下,为他们站起来提供一个支点。

3.政策救助与农村互助相结合,引导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对于一些贫困村来说,财力有限,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助往往是杯水车薪,很难从根本上有效。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走政策救助之路,将政策救助与村民互助结合起来,真正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所谓政策援助,应该根据贫困户的情况给予优惠政策,比如资金支持、就业援助等,让他们有机会尽快站起来。所谓农村互助,就是动员广大村民伸出援手,尽可能帮助贫困户。这种帮助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有偿的,目的是帮助贫困户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的现状是由社会分工和历史原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他们为我们承受痛苦。所以,关心他们就是关心自己。农村是整个社会群体的母亲,农村弱势群体是母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采取一切措施帮助他们,使他们走上共同繁荣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稳定,经济建设才有后劲,各项社会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11

1、调查目的

通过社区环境的调查,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2、调查范围

城市各街道小区,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3、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4、调查情况

通过对各街道小区的调查,我发现以前的随处所见的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边角上依稀可见有少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甚者的是从商处房内扔出来的。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而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还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气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炎热夏天会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影响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能招来许多苍蝇、蚊子,从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有些老年人经过而没有注意散落的垃圾,有可能使老年人滑到从而会造成伤害。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些建筑垃圾散落无人及时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单位引起的粉尘污染严重,造成社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人们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但提高,汽车以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在社区对还在休息的人们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中午休息期间会使一些人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5、结果分析

1、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1)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的事与老百姓无关。

(2)小区规划不力,管理不严格不科学,任意倒垃圾造成严重污染,处理不及时致使臭气熏天,有些部门对房地产建设用地管理不到位,致使粉尘污染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未能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

(3)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境工作的难度。

2、社区的环境问题,对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危害

(1)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随地乱扔垃圾滋生了大量细菌,冬季尚好,尤其是夏季大量的苍蝇,蚊虫等,传播疾病,污染空气,工厂排放废气混合着大量的木屑和有毒气体,使得很多的居民患有呼吸道疾病。

(2)使土壤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塑料袋及其难以降解的物质,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

(3)垃圾填满,降低了垃圾填埋厂处理垃圾的能力,垃圾中有细菌,病毒等物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害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的健康。

(4)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的严重二次污染,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有毒气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6、解决措施及建议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使居民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多种活动,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2)实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废弃物的再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垃圾焚烧。

(3)环境部门应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及体系,加强对环境监督力度,各阶层要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

(4)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加强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5)实行环保奖罚制度,奖励对环保有突出贡献的人,对工厂任意排放行为进行治理管制。

(6)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及城市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机构,

(7)个人要加强学习,自觉提高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为环保贡献自觉的力量。

7、结论

通过调查活动,我了解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的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行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重任,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12

一、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总是给教师很难教的感受,原因在于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高,问题的关键则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质量不高。这些现象,农村小学尤其突出。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引起了农村小学及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各校都纷纷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在校园里掀起了读书热潮。

二、调查目的: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薄弱环节,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实施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的通知》,将在义务阶段学校全面实施以实践大课堂为重点,以科技、阅读、演讲、书法、英语等为抓手的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小学生阅读能力是指从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信息中准确有效收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形成学生开阔的视野,全面落实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课程标准要求,确保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基础,教育的灵魂”。

三、调查对象:

合川区燕窝镇中心小学全体学生

四、调查时间:

20xx年3月

五、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的时间情况;

2、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来源;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

5、对教师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的看法。

(二)、调查方法:

Ⅰ 问卷调查法

(1)调查内容

1、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 D、不怎么喜欢

2、你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吗?( )

A、 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读 B、有时读 C、很少读 D、基本不读

3、你一般会选择什么时间进行阅读?( )

A、在校时 B、午间休息时 C、晚上睡觉前一段时间 D、其它:放假

4、你喜欢买书吗?( )

A、喜欢买 B、偶尔买 C、不喜欢买

5、你经常和同学交流课外读书的情况吗?( )

A、经常 B、有时 C、没有

6、你喜欢读课外读物吗?( )

A、喜欢 B、不喜欢

7、平时,你哪方面的书读得比较多一点?( )

A、文学书 B、科技方面的书 C、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 D、学习辅导用书(如优秀作文之类) E、童话故事 F、其它:

8、你父母会经常督促你进行课外阅读吗?( )

A、经常督促 B、偶尔提醒 C、不管

9、你的老师会经常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吗?( )

A、经常会 B、有时会 C、很少布置

10、你的课外书主要来源于哪里?( )

A、从班级图书角借 B、向同学借 C、自己购买

11、你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吗?( )

A、坚持做读书笔记 B、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 C、很少或不做读书笔记

12、和看电视、上网相比,你更喜欢阅读课外书吗?( )

A、是的 B、不是,我更喜欢看电视或上网 C、那要看是什么书

13、一学期你大概能阅读几本书? ( )

A、1—2本 B、3—5本 C、6—10本 D、更多

14、你的语文老师是否按时上课外阅读指导课?

A、按时上,每周一次 B、有时上 C、很少上

15、你如何看待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的任务,比如做读书笔记等?( )

A可以把我阅读的内容做个记录,也能提高阅读效率 B 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C可以积累好词佳句,提高写作水平 D认为没有必要,但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又不得不完成 E基本上没有阅读的习惯,我都是随便摘录一点应付作业的F其他

Ⅱ 调查结果: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种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等。问卷调查在合川区燕窝镇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二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六、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师生座谈会结果显示,课外阅读在我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写日记的好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

(1)从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来看:在学校图书角借阅的学生占83.6%,自己购买的占12.9%,向同学借阅的占0.5%。

(2)关于态度: 对课外阅读活动的参与程度,选择 “喜欢”的占49.78%,选择“喜欢,但很少读”的占26.90%,选择“一点都不喜欢”的占9.32%。 平均每天坚持读书一个小时及以上的占15.05 %,坚持半小时左右的占34.82%,偶尔读一读的占27.62%,一点不读的占16.51%。越到高年级,平均每天坚持读书时间半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越大。

(3)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的种类来看:读教辅作文类的书或者教师要求的文学书,分别占85.45%和72.6%,读科普类型的占21.34%,读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漫画书的占38.72%,读其它类型的占10. 21%,其中读教辅资料的位居榜首。

(4)关于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的任务,比如写读书笔记的看法: 在如何看待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的意义上,29.14 %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做个记录,也能提高阅读效率,14.2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个人文化素养,12.37%认为可以积累优美词句,提高作文水平,3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但是教师布置的任务不得不完成,16.42%的学生认为基本上没有阅读的习惯,都是随便摘录一点应付作业。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完善的地方。

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13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这些年林业发展很快(主要是果业),由于先前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种无非是红星、金光、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富士销路好一点外,其他几种则难以出手。因此果农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还要面对卖果难的尴尬。尤其是今年,我县于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区遭受冰雹袭击。严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杆,较轻的地区,果实也遭受创伤。8月初,冰雹再次来袭,农民损失更加严重。

困扰农民的另一因素为人为因素。部分领导的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发展果树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种不佳,质量不高,收成小,更换品种或农业结构转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上述的两种因素,导致农民的人均收入极低,入不敷出的现象严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经商,形成以工养农和以商养农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调查情况的列表,从中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活状况:家庭类型调查项目成员均为农民成员中有教师、工人、农民等成员中有农民和经商者有外债家庭率平均月收入(户)20元500元520元平均月支出(户)34.4元430元430元净余-14.4元170元190元所占比例5.2%91.7%3.1%95%,其中支出项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子女的教育经费,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负债的原因之一。

当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逐渐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盖技术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广。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岳壁乡,两项技术的推广率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山西作为全国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遥地区又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严格地说,以上的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通过此次调查,我感慨很多,作为农民的女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痛苦和无奈。不过我坚信,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X班

本文链接:https://www.xszwb.com/gzbgfanwen/shehui/w3l4e8.html

Copyright © 2024. 学识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本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