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识中文吧 > 个人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幼师心得论文(精选5篇)
手机版

幼师心得论文(精选5篇)

来源:学识中文吧 阅读:2.34W 次

幼师心得论文 篇1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换句话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本着这一目的,我积极进行音乐教育的探究学习与实践工作。依据《规程》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从“兴趣、感受、表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幼儿进行培养。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索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观念的根本转变。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师心得论文(精选5篇)

一.变教师的“传授”为主为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

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不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设计教育活动、组织教育过程中,不是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为依据,不考虑幼儿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而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往这个容器里注入、灌输,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代替孩子说,代替孩子做,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理解、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失去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孩子就显得茫然失措。

如何变孩子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带着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规程》及有关教育理论。并于20xx年完成了中华女子学院柯达伊教育理论课程培训。现代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强调音乐教育要给儿童更多的自己体验、自由发表和自由创作的机会,不应追求形式的成绩,反对勉强儿童去机械模仿。他指出,在教学中应首先引发儿童对音乐作品反应的内部需要,激起儿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我还在中华女子学院王丹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等。我带着新的理论进行了新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去“听”音乐,是带幼儿步入音乐天地的首要条件。但目前状况是幼儿在听音乐时,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让孩子能做到“留神地听”“主动地听”呢?为了激发孩子“听”的兴趣和需要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带着问题听,带着故事悬念听,看着画面听,听不出没关系,再听一遍,并不断激励、表扬孩子长了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鼓励他们表达听后的感受。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外,还在一日生活中安排倾听自然和生活中声音(小河流水声、小动物叫声、雨声、走路声……)的各种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听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中班的孩子能分辨出“沉重的”“轻柔的”“跳跃的”音乐,能区分速度、力度、节奏的不同的变化。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应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的体现,但由于以前的教学常常是教师示范在前,幼儿模仿再后,自主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培养和发挥。通过研讨,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孩子欣赏、感受、体验在先,创造表现在前。如,中班在上音乐游戏“狐狸捉鸡”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知,充分讨论狐狸的音乐形象,并集体创作、设计狐狸的狡猾小鸡的弱小”等不同情绪不同形象的动作,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和提示。幼儿从被动的接纳者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自信心大增,创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如,小班在上音乐活动“小鸡出壳”时,教师大胆地把孩子推向前面,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尝试学习小鸡出壳的舞蹈动作,这一参与过程既满足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游戏的需要,作小主人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孩子确实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发展中的个体,儿童只有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二.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有目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 X X X | X X X | )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按以下步骤积极探索:组织幼儿做“拉绳”及“划龙船”游戏,寻找 | X X X |的感觉,表现“加油呀”处的语言节奏。引导幼儿寻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

如妈妈牙疼时边捂着脸,边说“| 喔 唷 哇 | 喔 唷 哇|”老爷爷拔萝卜时,“ | 哎 唷 嗬 | 哎 唷 嗬|”地用力等。告诉幼儿什么是切分节奏,引导幼儿尝试在木琴上敲奏切分节奏。弹奏歌曲《华小船》,引导幼儿重点寻找其中的切分节奏并听着音乐拍打。启发幼儿创造性地用跺脚、转圈、摊开双手等动作把小船手动作处的切分节奏表现出来。引导幼儿运用木琴、铝板琴等乐器为《划小船》伴奏。此外,我还让幼儿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瓶子、自制散响玩具,使其感受到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让幼儿在“小动物找家”游戏中听辨mi、sol、la的音高,获得良好的音准感;在自由活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试着在木琴上敲奏熟悉的歌曲。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眼看木琴,耳听音高,动手操作,用脑思考,表现出专注的学习态度,幼儿的独立性、自控能力和责任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也得到培养。

感知完节奏,我就让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并随之教给幼儿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听音乐中告诉幼儿这是几拍的,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听或者一边拍手一边唱,这些都是幼儿在有音乐伴奏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这种表现自如、灵活、不用老师教,老师只不过加以引导。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骑自行车、划船等都让幼儿用手拍,用脚跺,用身体表现。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小小鸟》、《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 除了用身体表现,我还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 长音、是短音,这样敲就特别好听,然后让幼儿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伴奏,练习合奏。 以上这些内容孩子们都熟练到一定程度后,我又让幼儿自己在试着创编节奏。除了这些教育培养外,我还 把对幼儿的音乐素质练习穿插在一日生活中,如早上体检时欣赏优美的乐曲,不仅陶冶了情操,还使幼儿尽快 醒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早上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幼儿随之 做优美的律动,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了动作。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无论是在对音乐的喜爱上,对音乐的感受力上,还是在音乐节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歌曲教学中,我屏弃了以往老师教一句孩子唱一句枯燥而又乏味的教学方式,努力钻研柯达伊教育理论思想,在边学习边摸索中寻找出歌曲教学的有效方式如在歌曲《春雨沙沙》的教学活动中,我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随机教授的。首先我引导幼儿观察春雨落下的样子并倾听春雨的声音,随之将春雨变成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孩子们陶醉其中,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会了歌曲。在教学中,我还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那就是创编。只要是美好的快乐的我们都可以把它变成诗歌、歌曲甚至音乐剧。从此孩子们创作的兴趣可浓了,看到什么唱什么在老师的不断引导鼓励下孩子们的创编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四.正确把握“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关系

“教师主导、幼儿主体”这句话十分精辟地概括了教育活动应有的正确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向着既定目标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但教师不能代替儿童实践,也不能代替儿童发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往往对如何把握教师主导与幼儿主动的比例、尺度有所困惑。通过实践研究我认识到,在实施活动时,教师应灵活地随时根据儿童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参与和指导活动。当儿童表现出可以独立进行活动时,教师应减少参与和指导,当儿童表现出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增加参与和指导。以上只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点滴体验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进行更深入学习与探索使音乐教育成为孩子快乐的游戏天堂。

幼师心得论文 篇2

8月9日—8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寿光市20xx年暑期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两天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太多地收获,董旭花、丁鹏、韩园长等三位专家教师的精彩报告,给了我一个新的视野,让我像海绵一样,不停的吸吮着水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但将自己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与我们分享,还给我们带来了鲜活的案例,并在案例中加上自己的见解,加以剖析,让我们对照自身的教学,从中找出不足,吸取案例中的先进经验,引导我们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问题。下面就这次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幼教理念的重构:

1、儿童观的重构:

董旭花教授给我们讲了儿童观的含义,然后,让每位老师写出自己心中的小孩子的形象,(5个关键词),最后,用故事《大卫,不可以》,朱德庸的《绝对小孩子》以及故事《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加以分析,得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而且还是喜欢称赞的。从而我们知道:(1)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独特的人。(2)儿童是一个成长中的人。(3)儿童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发展的潜力的人。(4)“儿童”既是一个生物性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概念,它与童年密切相关。(5)儿童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兴趣、需要、独特的人格,有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6)儿童有多种需要,需要满足的过程即是促进其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总之,教师的教育既要对照社会的发展需要,还要对照个体的发展需要。

2、儿童学习观的重构:

首先我们观看了孙瑞雪老师的视频,讲解了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用案例《菜死了》、《影子》、《纸箱游戏》深入浅出地加以剖析,让我们知道幼儿天生就好奇、好动、敏感,同时幼儿还热情、天真、自我中心、还有情绪主导。让幼儿去“自我中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的重要途径,幼儿思维灵活,学习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人际交往过程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过程,幼儿的学习和物质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幼儿的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还有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一个好的活动应该能看见幼儿真实的一面,看见幼儿真实的发展。让幼儿能够在“玩”中学习。

二、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

在这次的报告中,丁鹏主任环境创设是以“主题墙”为轴心讲解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讲解了幼儿园室外、室内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创设,通过学习,使我对室外、室内的环境创设要求更加明确。室外要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游戏化综合考虑,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间。室内要合理拟定区域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区域投放材料,投放的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数量要适宜、安全、有教育性、趣味性,材料的摆放要有条理性,层次性,并让幼儿参与区域布置,因为布置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

而区域活动是以“互动墙”为轴心讲解的,分别从美工区、科学区、观察区、建构区、表演区、阅读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们知道了材料投放的方式有:1、目标导向式——预设明确学习目标;(导电的朋友)2、自由开放式——不设特定的学习目标;(大蒜记录)3、探索发现式——隐蔽的学习目标;以后我们专业发展要1、会观察、分析、评价孩子发展的能力;2、创设教育环境的能力。最后讲解了生活要与教育挂钩,自己找到自己的一个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创造发展,从而做到幸福的老师,教出更多幸福的孩子。

三、关注生命成长,回归教育本真:

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的韩园长从我们现状:运动与精神力量的缺失、自理能力的缺失、自然的缺失、情感与教育的缺失、生命感的缺失,引出作为一个教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2、有大教育的视野;3、做自己能做的,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最后分享了本园的一些做法。1、快乐体育2、书香宝贝行动计划3、难忘童年系列活动等。通过学习,他们的一些做法让我触动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认为我们要放弃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让他们尽情表露真性和梦想,然后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再是顺导性的教育,这就是自然的教育。当孩子们尽情地流露他们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于是,我们让他们互融这种本性,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个别孩子的不良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孩子们感染社会恶习。让幼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幼儿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关键的。让每个孩子在美的教育环境下本性地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给我触动很大,也让我收获很多,让我们不断地充实自己,我觉得充满了力量,我会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

幼师心得论文 篇3

时间过得真快, 来幼儿园上班已有三个星期了,也不知道时间是怎么过的,刚开始真的感觉压力挺大,对于带那么小的幼儿自己根本没有经验,对班里的情况一无所知,每天的教学也是很懵,真的怕自己担任不下来,尤其是今天的汇报会,真的怕自己做不好,很担心,想想自己,每次嗓子都快喊破了,也没有多大的魅力吸引到孩子们, 看到陈老师那么轻而易举就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她的身上,真的发现自己很差劲,经验太缺乏,方法太死板。

这段时间也发现了很多,作为小班教师就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行。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老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这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有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就因抢玩具而动嘴咬人,幸而老师及时发现,不然后果不堪想象),这时老师就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宝宝。特别是对于刚入园哭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幼儿情绪安定下来,再慢慢引导幼儿培养其规矩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如:宝宝的饭量,挑食情况;宝宝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与家长交流,到孩子家里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以及生活环境,同时也要将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老师是值得信任的,是值得他们放心托付孩子的。通过交流,我们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的建议,让家长很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我们进行家园共育工作。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在工作中能突破自我,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宝宝得到更周到、更细心的照顾,让每位宝宝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

幼师心得论文 篇4

8月9日—8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寿光市20__年暑期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两天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太多地收获,董旭花、丁鹏、韩园长等三位专家教师的精彩报告,给了我一个新的视野,让我像海绵一样,不停的吸吮着水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但将自己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与我们分享,还给我们带来了鲜活的案例,并在案例中加上自己的见解,加以剖析,让我们对照自身的教学,从中找出不足,吸取案例中的先进经验,引导我们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问题。下面就这次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幼教理念的重构:

1、儿童观的重构:

董旭花教授给我们讲了儿童观的含义,然后,让每位老师写出自己心中的小孩子的形象,(5个关键词),最后,用故事《大卫,不可以》,朱德庸的《绝对小孩子》以及故事《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加以分析,得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合群的,而且还是喜欢称赞的。从而我们知道:

(1)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独特的人。

(2)儿童是一个成长中的人。

(3)儿童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发展的潜力的人。

(4)“儿童”既是一个生物性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概念,它与童年密切相关。

(5)儿童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兴趣、需要、独特的人格,有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6)儿童有多种需要,需要满足的过程即是促进其发展的过程。

所以教师要顺应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总之,教师的教育既要对照社会的发展需要,还要对照个体的发展需要。

2、儿童学习观的重构:

首先我们观看了孙瑞雪老师的视频,讲解了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用案例《菜死了》、《影子》、《纸箱游戏》深入浅出地加以剖析,让我们知道幼儿天生就好奇、好动、敏感,同时幼儿还热情、天真、自我中心、还有情绪主导。让幼儿去“自我中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的重要途径,幼儿思维灵活,学习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人际交往过程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过程,幼儿的学习和物质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幼儿的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还有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一个好的活动应该能看见幼儿真实的一面,看见幼儿真实的发展。让幼儿能够在“玩”中学习。

二、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

在这次的报告中,丁鹏主任环境创设是以“主题墙”为轴心讲解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讲解了幼儿园室外、室内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创设,通过学习,使我对室外、室内的环境创设要求更加明确。室外要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游戏化综合考虑,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间。室内要合理拟定区域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区域投放材料,投放的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数量要适宜、安全、有教育性、趣味性,材料的摆放要有条理性,层次性,并让幼儿参与区域布置,因为布置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

而区域活动是以“互动墙”为轴心讲解的,分别从美工区、科学区、观察区、建构区、表演区、阅读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们知道了材料投放的方式有:

1、目标导向式——预设明确学习目标;(导电的朋友)

2、自由开放式——不设特定的学习目标;(大蒜记录)

3、探索发现式——隐蔽的学习目标;

以后我们专业发展要

1、会观察、分析、评价孩子发展的能力;

2、创设教育环境的能力。最后讲解了生活要与教育挂钩,自己找到自己的一个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创造发展,从而做到幸福的老师,教出更多幸福的孩子。

三、关注生命成长,回归教育本真:

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的韩园长从我们现状:运动与精神力量的缺失、自理能力的缺失、自然的缺失、情感与教育的缺失、生命感的缺失,引出作为一个教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2、有大教育的视野;

3、做自己能做的,改变自己能改变的。

最后分享了本园的一些做法。

1、快乐体育

2、书香宝贝行动计划

3、难忘童年系列活动等。通过学习,他们的一些做法让我触动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认为我们要放弃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让他们尽情表露真性和梦想,然后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再是顺导性的教育,这就是自然的教育。当孩子们尽情地流露他们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于是,我们让他们互融这种本性,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个别孩子的不良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孩子们感染社会恶习。让幼儿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幼儿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关键的。让每个孩子在美的教育环境下本性地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幼师心得论文 篇5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一个月就要过去了。回想起这一个月,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感觉自己经验不足,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头绪!和孩子在一起时间久了才觉得有了头绪!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才真正体会到万事开头难!

新教师面临的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上课。对此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我上课的兴趣。所以,我会查阅资料把自己的教案写好。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园里的老师。

这一个月我听了许多节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上课的技巧。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和我班级老师以及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特别是我的班长,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些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此外,我们也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这些活动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去热情的关怀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在幼儿的常规方面,不怕苦、不怕累,要象孩子的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在实习期间我始终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协助班上的老师完成各种工作,遵守实习所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给我自己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我不得不承认,新人就是新人。由于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平时的上课纪律上可以看出来。我上课的时候由于讲课不生动,所以,往往有时候纪律就不如老师上课的纪律好了。过后我也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面进行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学到了一些方法。

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我不够吸引小朋友,表情、动作不丰富,不够感染小朋友,可能是因为自己放不开,没有做到适度的夸。语言过少,太宽泛,不丰富,不具有针对性。最主要的是不会照顾到每个孩子,由于不太了解班上的幼儿,因而没有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幼儿的意外答案和突发行为和语言,不能迅速地灵活地应答和处理。

说出了自己的不足,我也问过老师,得出结论是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是新手老师造成的。慢慢的磨练会让我们这些不足得到改进。我做的好的方面或者是说基本令自己满意的方面在于:对于教学活动态度认真,备课和准备充分。虚心地请教和接受指导老师的建议与指导。每个活动都能完整地完成,没有出现没有组织完的活动。

组织活动时教态比较自然,语言清楚,声音和语速适度。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尽量做到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在设计和准备教案、教具时,也以这个为出发点。大部分活动都能达到活动目标,让幼儿有所收获和进步。

这几点也是自己反思后总结的,效度和信度较高。在保育方面,这几周我做了很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学会不少。比如说:给幼儿穿裤子、喂饭、哄他们睡觉、给他们隔毛巾、梳头发等等。我们同学聊天时说到,我们是提前体验做妈妈的生活,为以后做准备。像这些琐碎的生活常规事情,每天都要做,我觉得可以训练一个人的耐心、忍耐性、恒心、细心等等,对于人的性格培养确实有帮助。

头几天觉得很新鲜,做事情很有兴趣,很卖力,时间一长,就需要其它方面的东西来支撑自己了,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保育工作上,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总结,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在于:能够很快地适应这些工作,基本上能够做好。不足在于:还不够细心,没有完全做到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保育,最主要的原因是是与幼儿相处时间短,对幼儿了解不够。

上午半日活动是指从早晨7点30幼儿来园到中午11点30幼儿午饭,包括两个教学活动和两餐一点还有日常生活常规活动。在组织幼儿半日活动中,我发现要让幼儿都做到守纪律,做到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活动任务很难。老师要照顾到每个幼儿也很难,特别是混龄的班级。

所以要想有一个成功的活动,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灵活应变和幼儿的积极配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是半日活动策划和组织的的依据。我对自己的半日活动的组织不是特别的满意,主要在于没有做到让每个幼儿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活动任务,特别是生活活动,可能受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影响及我作为老师的威严和威信不够。短短的几周实习,在指导老师精心地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学到了很多,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习生,本身就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诚恳的向班上的老师学习经验。实习工作应该要热情,不能等事儿做,要找事儿做。孩子有什么小纠纷,老师需要搭把手的地方,我都能帮上忙,工作也算主动。自考的时候学过一个名词叫教育机智,幼儿园的生活更能体现教育机制的存在。大多数时候,你上课的内容和教案写的内容都是不太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如果你抱着一个死板的态度,是肯定干不好这一行的。

经历了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回顾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孩子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孩子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孩子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总之,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是不容易。我一定会努力作一位好的老师的。

本文链接:https://www.xszwb.com/xdthfanwen/jiaoshi/x421g7.html

Copyright © 2024. 学识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本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