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识中文吧 > 简历 > 职场指南 > 职业生涯规划 > 用职业生涯规划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
手机版

用职业生涯规划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

来源:学识中文吧 阅读:2.37W 次

在学校的一些青年教师中有这样的现象:总是行色匆匆,不愿与人交往,聊天时多是唉声叹气,抱怨连连——上课任务重,接的新课多,学生不爱学习,不知道怎么做科研,工资单,家庭负担重,有人甚至没有时间找对象谈恋爱,颈椎疼喉咙痛等等,感觉压力重重,身心疲惫,对前途感到茫然。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 berger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一词,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长期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工作,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生理、心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身心疲惫【1】。职业倦怠在高校青年教师身上的突出表现是:工作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学方式落后,教学作风懒散,整天无意从教,厌烦工作,想另谋他职【2】]。

用职业生涯规划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

对照上述概念,可以看出这些年轻教师是出现职业倦怠问题。那么,职业倦怠是不是只出现在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中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进行的《XX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三个方面对职业倦怠进行分析,以满足三项中的多少为标准分为严重、中度和轻微三种职业倦怠类型。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中近30%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近86%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变化。据教育部人事司统计,XX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为130.98万人,其中35岁以下教师为62.3万人,约占总数的47.56%。

可以看出,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方面承担着主要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希望;另一方面又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因此,本文试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论述解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

一、高校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期望值过高

1.在科教兴国、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新生力量,也是今后的中坚力量,所以社会对他们的工作和成长给予了更多的期望和关注。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这些要求增加了青年教师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

2.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充斥着功利思想,高校被称为最后一块净土,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自然而然的增加了对教师的期望值。但过高的期望会使青年教师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来维持社会所期待的形象,长期的自我压抑,必定会出现心理疲劳与衰竭。

 (二)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关心不够

1.工作量大,负荷重。在很多高校,教授或资深教师主要致力于科研工作,教学任务主要由青年教师承担,一周十几、二十节的教学量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另外,由于网络等新技术的出现,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为了超前于学生,青年教师不得不占用休息时间去充电。

2.资历浅,做科研难。青年教师还处于科研的探索期,由于其年龄、知识、阅历、经验的限制,大多只能靠自己摸索,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而科研又直接与职称的晋升和工资挂钩,这样的压力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疲劳,畏难情绪,从而厌倦工作。

3.学校人文氛围和民主化的缺失。一些高校依然官僚作风严重,领导与教师缺乏沟通,对教师的合理化建议不予采纳,各种各样细化的规章制度、成绩排名和淘汰方式等 ,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

(三)学生的可控性降低

1.一些学生受到社会上功利思想的影响 ,或者降低了对大学的期望,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热情。青年教师就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课堂管理,但效果却并不明显,这样就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自我否定。

2.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强却心理承受能力差,与年青教师的年龄差距不大,缺少了对教师的那份尊重和敬畏,使得青年教师难以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

(四)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1.岗位准备不足。大多数青年高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角色从学生到教师的极端转变会带来心理上一个较长的不适应期。此外,在就业之前没有对高校教师这个职业做充分的了解,未形成明确的角色意识和规范行为。当遇到现实困难时,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措,想要逃避。

2.缺乏成就感。高校青年教师思维开阔,精力旺盛,易于接受挑战和新事物,成才欲望高, 成就感需要强烈。有两种情况会使青年教师职业神圣感减退,产生职业倦怠。一种是因为教育的特殊性,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成果;另一种是由于青年教师自身知识、经验、能力的欠缺,工作遇挫,急于求成,却又出现更多的问题 ,造成恶性循环。

3.性格原因。人们的对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由性格决定。一些青年教师有着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与自尊需要,但没有自我认知能力,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有些青年教师内向孤僻、沉郁压抑,自卑感强,不善与人交往,存在社交障碍。

 (五)家庭负担重

1.经济收入少。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相对较短,职称普遍不高,所以工资收入往往处于学校的最低层。但他们面对的生活问题却不少,要组建家庭,照顾孩子老人,再加上住房改革、医疗改革等,生活责任与压力给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多影响【3】。

2.感情压力大。亲情是人类快乐的重要源泉,但由上述的种种压力,青年教师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缺乏明确的界限,造成他们看似有自由、实则无闲暇,不仅无法从亲情中获得快乐、反而使亲情成为新的压力源泉【4】。

 二、用职业生涯规划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与制约因素,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测定和总结,确定一个人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工作、学习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5]。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来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解决职业倦怠的主要方法。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职业已经基本确定,但他们仍处于职业的不稳定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身的性格、价值观、优势和劣势,获取外部环境中有关工作机会的信息,从而确定职业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实现职业理想,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健康的成长,也有利于高校的稳定和发展。针对上述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高校青年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自我评估

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价是成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自我评价就是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做出全面的分析,包括对个人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估过程中可以辅助标准化测评软件、霍兰德兴趣量表、360度自我评估、分类卡、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等测评工具。通过客观、全面、公正的自我评估,高校青年教师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坦然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能够减轻心理压力。同时,青年教师还能够辩证的看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工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职业认知

高校青年教师要加强对自身职业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念,形成职业荣誉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师职业的充分认识,一方面使青年教师能够从容的面对社会的高期望和社会转变带来的高要求,更好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育人意识的提升会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喜欢、认同他们,青年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会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已的教师身份,更积极的投身于教育工作。

 (三)环境分析

个体的发展必须依托一定环境,外部环境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学校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必须要对学校环境进行分析。对学校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学校的发展状况,学校的特点,学校能为自己提供哪些发展机会,学校的哪些因素对自身的发展有所帮助,学校的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等。通过对学校环境的分析,提高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青年教师对整体环境的把握和对困境的应对能力。在对学校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有利于条件,避开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抓住每一个机会促进自身发展。

(四)目标设定

职业发展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按照时间的长短可以把目标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1—2年,中期目标一般为3—5年,长期目标一般为5—XX年。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通道类型有:(1)教学管理型,(2)教学科研型,(3)科研教学型,(4)管理型 【6】。究竟选择哪条道路,制定什么样的目标,高校青年教师不仅要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特点,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制定出切实可行、明确具体的职业生涯目标。清晰的目标定位指引了明确的方向,青年教师必定会在前进的路途中会充满动力和热情。

(五)目标实施

“说得好不如做的好”,要使职业生涯目标变为现实,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按照计划去执行。高校青年教师可以针对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比如怎样适应工作环境,如何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何时参加培训以及采取什么措施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潜能等。具体实施计划的制定可以运用“smart原则”,即计划要具体,要可衡量,要有挑战性,要有与目标的关联性,要有时间限定性。通过一步步的行动, 一个个小计划的完成,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目标。

(六)评估与反馈

俗语说“计划赶不上变化”,高校青年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原本不可预料的因素,青年教师要根据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发展目标, 调节发展心态, 对自己的职业永远充满新鲜感与使命感, 依靠激情与理性应对不良情绪的产生和蔓延, 有效抑制职业倦怠感。

相关文章:
以“职业生涯规划”促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五年发展规划
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青年教师如何做职业规划

本文链接:https://www.xszwb.com/zcznfanwen/zhiye/wgmozx.html

Copyright © 2024. 学识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本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