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陝西導遊詞 > 2023年著名華山導遊詞(精選3篇)
手機版

2023年著名華山導遊詞(精選3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1.22W 次

2023年著名華山導遊詞 篇1

朋友們:大家好!

2023年著名華山導遊詞(精選3篇)

歡迎大家來華山觀光旅遊!今天由我給大家做導遊服務,我叫_x,是_x旅行社的導遊,大家叫我_就可以了,希望我的導遊和服務能讓您滿意,對您的積極配合我將不勝感謝。讓我們一同愉快的度過華山之旅。

我們都是年輕人,在登山途中難免會因爲照相、看景或者在道路的選擇上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所以呢,在上山之前,有幾個需要了解和注意的問題先給大家交待一下。第一,就是安全。華山以險聞名,但華山上的安全措施是非常有保障的,大家記住這麼一句話:“走路不的看景,看景不走路”,不要脫離登山道,翻越護欄,不要到懸崖邊等危險的地方去照像。這樣安全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第二,就是要遵守景區的管理規定,服從工作人員的勸導。進入景區不要吸菸、點火,不要亂刻亂畫、隨意攀折花木,要注意保護環境,不要隨地拋扔垃圾;第三,就是要注意時間,按時到預定地點集合,以免誤了您的行程。好了,請大家記住我的電話號碼是_x。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華山的基本情況。

華山地處陝西省華陰市境內,北臨渭水、黃河、東出潼關就是河南盛山西盛是一個雞鳴三省之地,西有古都西安、東有古都洛陽,物華天寶。自古以來就是出帝王,出文人的“人傑地靈”之都。華山是秦嶺山脈東部的一個支脈,早在七億年前就已經形成,自古稱“西嶽”,它橫空出世,挺拔峻峭,雄偉壯觀。五座主峯高聳雲表,好象一朵盛開的蓮花,神采飛揚,燦爛奇目。五座主峯分別稱爲東峯(朝陽峯)、西峯(蓮花峯)、南峯(落雁峯)、北峯(雲臺峯)、中峯(玉女峯)其中,南峯最高,海拔2160.5米,北峯最低,海拔1614.7米。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華山“遠而望之,又若花狀”。在古漢語中,“花”“華”通用,故而稱作華山。據清代學者顧炎武先生考證,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曾活動在華山和山西夏縣一帶黃河流域,所以中華民族以稱華夏子孫。固而“中華”之“華”是因華山而得名,華山成爲中華民族的精神寫照。可以這麼說,黃河是母親河,華山是父親山。

華山是如何形成的?先來一段神話傳說:相傳大禹治水時,處處有人神相助,當黃河之水引出龍門,來到潼關時,又被兩座高山擋住去路,大禹不禁嘆息起來,巨靈大神在天庭聽到大禹的嘆氣,立即騰雲駕霧來到大禹身邊,表示願助他一臂之力。只見巨靈大神緊抓住南面一座山的山頂,山瞬間被掰裂成兩半,然後順勢用腳又蹬開了北面那座山,黃河水趁勢從這裂口中流了過去。這南面分成兩半的山,高的一半就是華山,低的一半就是太華山。李白有詩云“巨靈咆哮掰兩山,洪波奔流射東海”。現代科學家這樣認爲:華山是由於幾千萬年前秦嶺和渭河平原交界地帶斷裂,引起南北兩側層帶的錯動,內部岩層受到巨大的橫壓力而形成的陡峭的山勢。

華山的奇和險聞名於世。華山有“五大奇觀”,這就是“奇石”、“奇樹”、“奇水”、“奇洞”、“奇路”。華山石奇,因爲這座山就是有一塊完整的花崗岩石經過地殼運動和風雨剝蝕而形成了千姿百態的景緻;華山樹奇,因爲許多古老而粗壯的松樹或生長在石縫裏,或生長在懸崖上,不屈不撓,茁壯頑強。而且許多樹或象兄第,或象姐妹,或象夫妻,表現出了極高內涵的人文精神。還有“奇洞”、“奇水”、“奇路”,到山上我會給大家一一介紹。

2023年著名華山導遊詞 篇2

遊客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古城—西安,我是青年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徐,大家可以叫我徐導或者小徐都行。今天爲大家提供旅遊服務的還有司機張師傅,張師傅有多年的駕駛經驗,請大家對行車安全完全放心。

中國有句俗語:百年修得同船度。今天我們是:百年修得同車行。我們大家由不同的地方走到同一個目的地,乘坐在同一輛車裏,大家由不相識到相見相知,這也是一種緣分,讓我們將這個美好的緣分進行到底。在此我預祝大家這次陝西之行愉快,希望我們陝西的好山、好水、歷史人文能給大家帶來一份好心情,使大家懷着對陝西的期待和憧憬而來,帶着對陝西的滿意和流連而歸。最後祝大家在陝西吃的舒心、住的爽心、玩的開心。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遊覽被譽爲“石作蓮花雲作臺”的華山,願華山“奇、險、雄、秀”的獨特景色給大家留下美好而難忘的記憶。

在上山之前有幾個需要了解和注意的問題先給大家交代一下:

第一、是安全,華山以險聞名,不論是走路還是看景,首先要注意安全。請大家記住這麼一

句話“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第二、就是要遵守景區管理規定,服從工作人員的勸導

第三、就是要注意時間,按時到達預定集合地點以免誤了你的行程

好了,我把電話號碼留給大家,請大家記住,隨時保持聯繫。

參觀之前,我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華山的概況。

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關中平原東部的華陰市南,西距西安市120公里,東臨潼關,南依秦嶺,北環渭水,以山勢險峻稱雄於世,被譽爲“天下奇險第一山”。因山峯自然排列若花狀,故得名華山。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玉泉院,據說因這裏的泉水與山頂的玉井相通,水質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華山的必經之地。相傳爲隱士陳摶所建。院內殿宇亭臺、迴廊曲折,泉水淙淙,是遊賞勝地。玉泉院與我們一會將會見到的東道院、鎮嶽宮都是道教的活動場所,現共有殿宇53間。院中建築多是清代乾隆年間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位於五峯之一北峯腳下,距華山谷口約10公里,這裏是華山山峪水流的源頭。請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樹,也許許多人都認識它,對,就是青柯樹。這裏青柯樹在此浮蒼點黛,故名“青柯坪”。

過青柯坪至迴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從平坦的石板路變爲在峭壁上開鑿的狹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盤旋而上,許多意志薄弱的遊客來到這裏都會回心轉意望山興嘆無功而返。再往上就是千尺幢、百尺峽,過了老君犁溝我們就直達北峯了。

朋友們,現在我們已到達了北峯。經過前面三關,我想大家已經對華山的險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吧。北峯又名雲臺峯,海拔1550米,這裏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巍然獨秀,有若雲狀,因恰似一座雲臺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卻有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峯的要樞。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中峯。中峯又名玉女峯。傳說春秋時,華山隱士蕭史,善吹洞簫,優美的簫聲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兒弄玉的愛慕,使她放棄了奢華舒適的宮廷生活,隨簫史在此隱居,多年後二人修煉成仙乘鳳而去,山上許多名勝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頭盆、捨身樹等。由於這則美麗的愛情故事,華山在它博大、莊嚴、深沉之後又被賦於了一些浪漫與溫柔。

經中峯,我陪同大家一起去東峯參觀。

東峯,又稱朝陽峯,峯頂有朝陽臺,在此是觀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華山據傳是衆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傳說宋太祖趙匡胤與華山隱士陳摶老祖在一個孤峯上下棋。陳摶又叫希夷先生,是一個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經過商議,趙匡胤以華山做籌碼。結果輸給了陳摶,按事先訂立的條件,華山自此成爲道家的道場且永不納糧。在東峯的東崖上,有一天然圖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隻巨掌?這隻巨掌20餘丈,五指參差不齊,中指直貫頂峯,每當日光照射,五指躍然如懸圖上。這就是所謂的“關中八景”之首的“華嶽仙掌”。據說在很久以前,華山和中條山相連,巨靈神右足登開中條山,給黃河開出一條通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託華山時留下的指印。

南峯又名落雁峯,是華山最高峯,海拔2160米,來到這裏如臨仙境。正如古詩所云“惟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擡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這裏四周都是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裏,濃陰密閉。現在我們眼前看到的險要之處就是第四險關“長空棧道”。長空棧道懸空半壁,下臨深淵,是華山最險要處之一。沒有過人的膽量和堅定的意志,是不敢一遊的。

我們現在來到是華山的精華部分。西峯,又稱蓮花峯,得名於峯頂翠雲廟前右側的那塊大石,其狀如蓮花,山峯奇撥峻峭,如刀切劍削,壁立千仞。此峯最高處有“摘星臺”,登臺俯瞰,秦川茫茫,藍天如洗,浩瀚無際,渭、洛二水如銀帶,北望黃河細如絲。唐代大詩人李白觀此景後曾寫下“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的美麗詩句。

現在我們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條0.66米寬的裂縫,關於這條裂縫也有一個感人的傳說。玉皇大帝的外甥女三聖母與凡人劉彥昌相愛之後,結爲夫妻。二郎神楊戩大罵其妹三聖母私配凡夫,違反天條,於是將三聖母壓在華山西峯頂的巨石下面,後來三聖母生下一個兒子,取名沉香,沉香長大成人得知真相後,來到華山,戰勝楊戩,劈開了壓在母親身上的巨石救出母親,全家得以全聚。這就是“劈山救母”神話發生的地方。

億萬年來鬼斧神工,造就了華山驚險壯麗的自然景觀,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詠頌,使華山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可以說,華山與華夏緊緊相連,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從關於華山的傳說、掌故中我們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典雅、深沉、嚴肅,而且幽默、詼諧,甚至還有一絲浪漫與溫柔,這不正我們中華民族的寫照嗎?

最後,祝願我們中華民族像華山一樣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2023年著名華山導遊詞 篇3

各位團友,大家好,我現在給大家介紹的是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 120 公里。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着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 1.2 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峯,主峯有南峯“落雁”、東峯“朝陽”、西峯“蓮花”,三峯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人稱“天外三峯”。還有云臺、玉女二峯相輔於側,36 小峯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繫。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爲“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爲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爲全國重點道教宮觀。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蹟。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爲大觀。而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爲廣泛的有神話故事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裏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遊的事蹟;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峯 ( 亦稱朝陽峯 ) ,朝陽臺爲最佳地點。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 210 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山的華嶽仙掌被列爲關中八景之首。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hant/dycfanwen/dycfanwenci/kryg4r.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