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江西導遊詞 >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精選17篇)
手機版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精選17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3.09W 次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1

Located in central jiangxi province north, the gan, caresses river pavilion, the poyang lake plain area. SanLiu seven 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two square kilometers. The city of about one million two hundred and forty thousand. Nanchang east lake, west lake, spectrum qingyun, bay, qingshan lake five boroughs an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and the new city and nanchang, red valley beach, recommending virtuous man, AnYi four new county.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精選17篇)

The vast waters, and with the landscape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plain and a large number of downland and low hills. Kan, caresses river from south to north through the territory. The topography is roughly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south-east high, low state of surrounded by half a tilt.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between seven point one to seven point seven degrees Celsius, annual precipitation is 1515 to 1515 mm.

Nanchang began in 202 BC, emperor gaozu five years), the han dynasty's founding star YingYangHou GuanYing were ordered his army stationed in nanchang area, and formally set yu zhang county and nanchang county. The following year (201), build a passengers can call the nanchang "filling and city". Since then, a few easy name: nanchang when han yu zhang county, south to prepare ZhangGuo. Sui HongZhou main office in nanchang. The beginning of the great cause, waste state after yu zhang county, yu zhang, instead of nanchang for for all previous dynasties county, province, county, seat. Built in 1926, June 7, 1949, nanchang people's government.

Fertile land and waters wide, is rich in resources. 1000010350 thousand mu of land, of which eighty thousand mu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four hundred and forty-six point nine, the waters area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 650 thousand ten acres. The main economic fish have grass, green silver carps, carp, carp, flat, whitebait, etc. Mineral granite, quartz and ceramic clay, coal, crystal, that is have some reserves. Lush vegetation of xishan, wild animals and plants.

Nanchang city in China's main north-south traffic arteries. Big business transaction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ra, north and south, by way of nanchang. Has now been built into the water, land and air transport network, to the province and across the country. Nanchang airport to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xiamen, wuhan, fuzhou, Hong Kong direct flights. Industry dominated to live. The city's industrial machinery, textile (clothing), food, electronic, and aircraft manufacturing, metallurgy, light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medicine, building material, etc.

Nanchang region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this paper adopts "the spirit" the laudatory name. The preface to tengwang pavilion in early tang dynasty, Ming dynasty Zhu Da (eight big mountain man)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rt, are famou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n 1986, nanchang was named the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the state council. Under the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in the city, the 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six san-jiu municipal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Bayi nanchang uprising headquarters site of the famous, he long, ye ting headquarters site and the new fourth army 30 s site is located in the city.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one of the four famous towers of tengwang pavilion.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2

Dear visitors: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have a reputation of coal city - pingxiang in jiangxi province.

Pingxiang pingxiang in jiangxi province in the west, is located in the hunan-kiangsi border area, a total area of 3827 square kilometers,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20xx statistics for 1.85 million. The city's forest coverage rate reached 55.4%, and in 20xx won the title of national garden city of success.

Pingxiang ChuZhao king get here named ping real, it is said that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en king ChuZhao crossing, float down the river on the thing, red, round, such as a pipe size. He asked the full chao wenwu is nobody knows, and sent messengers to lu asked Confucius, Confucius said: it is the ping, set essence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a rare find in one thousand, is a mascot, only people who seek hegemony. So, people call the king ping of place pingxiang, namely "the ping of the township".

Since the romantic scenery aggregates, witty, characters. A Mr Wu Yunduo is of China, he said from the pingxiang, Wu Yunduo is the pioneer of the armaments factories in China, i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worker and writer. His autobiography "dedicate all to the party, education for a generation. In addition, zhang guotao is of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the pingxiang.

Pingxiang as well as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provincial scenic spot Yang Qishan, water features unique nie longdong, moreover, AnYuan is the birthplace of Chinese workers' movement, the birthplace of the autumn harvest uprising and the birthplace of the Chinese young pioneers, the red tourism resources are very abundant. The abundance of the nuo culture pingxiang preserved complete national rare, very valuable cultural value and appreciation value.

I detailed introduce for everybody below wugong mountain, wugong mountain scenic area is located in pingxiang LuXi county southeast of the border, an area of 260 square kilometers, wugong mountain peak of 1918.24 meters,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jiangxi province, set the grand junsu natural scenery as a whole. Wugong mountain is a national key scenic area,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national natural heritage reserve list. Scenic area is divided into jinding, nine dragons, cloud bounded, ganoderma lucidum peak four major scenic spots. Rare alpine meadow on the south, one hundred thousand mu and the numerous waterfalls, save a large number of the original forest and the national secondary rare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In the history of kung fu with lushan mountain, hengshan, and called the southeast three big sky column, two of the lucky is the Buddha's path, wugong mountain still intact ancient altar group. Ok, wugong mountain first introduced here.

Tourists friends, good wine to taste, good attractions also need to see, wish you can have a good time in this trip and enjoy, I believe, you will regret it!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3

As "full, the talents",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province's largest and longest rivers, the gan, from south to north across the province, and jiangxi jiangxi for short. "Yugong" into "the domain of yangzhou" in jiangxi provinc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jiangxi province, belong to wu, chu. Most of the qin dynasty unified China, jiangxi jiujiang county. Han yu zhang county, the three countries, the jiangxi grand subordinate yangzhou, south qi belongs to jiangzhou, tang dynasty Jiang Naxi way, in the name of "jiangxi". The two song dynasties, jiangxi large subordinates jiangnan west road, yuan set aampk book in the province, including their jurisdiction today the most areas of jiangxi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Chief secretary of jiangxi province, set up in the Ming jurisdictions rather today in jiangxi province, qing in jiangxi province, today. Now the province covers an area of 16.69 square kilometers.

Jiangxi both splendid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have a gloriou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is the cradl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MAO zedong and liu shaoqi in pingxiang AnYuan organization launched the first workers' movement in China, zhou enlai, zhu DE and other older generation proletariat revolutionaries in nanchang led much of the nation "bayi" uprising, jinggangshan is comrade MAO zedong founded the first ru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ruijin is the second revolutionary civil war central worker-peasant democratic government is located, which enjoys a reputation of "red", shock the world long march of twenty-five thousand li and the first step.

Jiang Xidong yushan, wuyi, zhejiang and fujian border, south have big heptyl ridge, nine lianshan and guangdong, adjacent to the west nine ridge mountain, wugong mountain, mount Wan Yang with hunan, such as contingency, formed a east, south, west three sides surrounded by hills, open not closed basin, north of rain, from jiangxi, caresses, letter, repairing, chang five water system link in China's largest fresh water lake, after the men into the Yangtze river,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s the border with hunan, anhui provinces adjacent.

Jiangxi a humid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16-20 ℃, generally low for meteorological north, January 3-9 ℃, July 27-31 ℃. Rich resources of jiangxi province, is rich in rice, as one of the main commodity grain base in our country, the poyang lake, the gan river such as water is rich in fish, known as jiangnan land of fish and rice ". Scenic spot in jiangxi province is various,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lushan mountain, jinggangshan, and six, fairy lake, three hundred mount longhu mountain national scenic area becomes famous. Nanchang, also, ganzhou city three state-leve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here are 26 state-level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15, 2406 provincial tourism scenic spots.

Jiangx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located in north latitude 24 ° 29 '~ 30 ° 05', longitude 113 ° 34 '~ 118 ° 29',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about 620 km long, about 490 km wide from east to west.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east zhejiang, fujian, and guangdong to the south, west and hunan, hubei, and the north in anhui province. On the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chongqing han, tong ning hu, south reliance mei guan, overlooking the lingnan, guangzhou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In jiangxi province, belong to the east China area in our country,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China region, close to the east, south, and east to the west the forefront of the transition zone. Jiangxi province has 11 municipalities, counties in 76, nearly 90 counties.

Jiangxi province (including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and guerrilla zones) in old area of 113211 square kilometers, accounting for 67.8% of the whole province area. Among them: old area accounts for 100% of full red county 27; Account for 90 to 96% of the county six; Accounts for 50 ~ 89% of the county 20; 25 accounted for half of the following counties. The whole province distribution of old township, village of the county, the city a total of 78, distribution of old village of the township a total of 1064, among them: old revolutionary area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wnship, 834. The whole province distribution of old township, village of the county, the city a total of 78, distribution of old village of the township a total of 1064, among them: old revolutionary area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wnship, 834.

In jiangxi province, belong to China east China region, in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province's land area of 166900 km2, accounting for 1.74% of the nation's total land area, the area of the top of the six provinces and one city in east China. Among them: mountain and hilly area of 78%, downland plain accounted for 12%, water 10%.

ShengJing east, west, south surrounded on three sides by mountains and faces the middle hilly, north China's largest fresh water lake - plain and lake area, the provincial terrain from east, south, west three sides is leaning to the poyang lake area, constitute an open not closed basin to the north. Kan throughout north and south, with caresses, letter, rao, the waters, from the east, south, and west sides poyang lake, formed in poyang lake as the center of the centripetal water system, water flow by the hukou flows into the Yangtze river.

The entire province various types of landforms, land area in the hilly mountainous, plain arable land; Red soil area than major; In parts of the soil erosion is serious; Declining per capita arable land.

The province's land area accounted for 1.70% of the national land area. 60101 l7km2 mountain 60101 km2, hilly, 20xx2 km2, downland and plain water 16667 km2. Have mor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crops and vic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industry, most of the land can be evergreen. The province red soil area of 158 million mu, 70.69%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province soil. Of soil and water loss area of 51 million mu, accounting for about 20%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land in the province. Withou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arren hills, slope, land area of more than 5300, ten thousand mu, of which 33.5 million mu low mountain hills, can develop forest or pasture; At an altitude of 100 meters, 15 ° slope under the gentle slope land of 12.23 million mu, can be developed into farmland or tea fruit mulberry field;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fields, scattered land 7.51 million mu.

Weeks including terrain in jiangxi province, east, south, west three sides by mountains and faces the heavy mountain overlapping bombs, guilin JunWei; The central hills, basins and white; The northern plains magnanimous, rivers intertwined. In the province's major rivers are originated in edge mountains, bus in Yang muscle and then injected into the Yangtze river. Mountain area is 36% 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province, hilly accounted for 42%, plain downland accounted for 12%, water 10%.

ShengJing around except temporal to penzer northern Yangtze river south bank of the ground, the rest are mountain, constitute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neighboring watershed and natural boundaries.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4

歡迎您來到“百鳥樂園”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光旅遊。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西部通榆縣境內,總面積1055平方千米。區內沙丘蜿蜒起伏,湖泊波光瀲灩,黃榆婆娑起舞,葦海蒲草盪漾,草原碧波萬頃。

保護區內三大水系交匯貫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額爾泰河,北有洮兒河引水系統,從而形成向海水庫和興隆水庫2個大面積的蘆葦沼澤區。多樣的植被、豐富的資源使向海成爲百鳥繁衍生息的安樂窩和春秋遷徙的必經之地,引來候鳥安家落戶。向海是鷹飛鶴舞、珍禽薈萃的百鳥樂園。

【向海美景】

向海爲國際重要的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地,保護區內有各類野生植物600多種,各類珍禽293種,其中對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而被稱爲“溼地指示物種”的鶴類就有6種。目前一類保護珍禽丹頂鶴全世界僅有1500多隻,在這裏繁衍生息的就有200多隻。

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作爲國際重要的溼地生態系統,向海在1986年被評定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同年被評爲“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納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20xx年被評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xx年入選“吉林八景”;20xx年被評爲“國家低碳旅遊示範區”;20xx年被認證爲“中國丹頂鶴之鄉”。

溼地被譽爲《地球之腎》,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溼地以其涵養水源、調蓄降水、滋養植被、阻隔荒漠及孕育多樣性生物種羣的巨大功能,支撐着地球的生機和活力。

向海溼地,生態多樣。沙丘榆林、蘆葦沼澤、湖泊水域、羊草草原構成多樣的生態系統,因而成爲水禽的繁殖地和遷徙通道。各種溼地珍禽,鶴、鸛、鷺、鷸,雁、鴨、開鳥、鷗,薈萃於此。

向海是大自然的傑作。寒冬乍過,百鳥回巢,相舞相戀;碧水游魚,綠草連天;黃榆蘆葦,層林盡染;雁鳴鶴唳,恍若仙境。

向海是大自然的珍品,是對所有生命的禮讚。走近向海,就是走近生命;走近向海,就是走近我們人類自己。“東有長白,西有向海”,向海已經成爲吉林省重要的旅遊勝地,與名聞天下的長白山旅遊區爭光奪彩。

電視風光片《家在向海》,曾在中央電視臺多次播放,並在第五屆桑迪歐國際生物保護電影節上,榮獲代表國家資格獎。1992年,李鵬總理曾把《家在向海》帶到了世界環發首腦會議上播放。在外國人的驚歎聲中,向海逐步走向了世界。

由於特殊的地理特徵和資源,向海自然保護區形成了以丹頂鶴爲主的溼地珍禽景觀,以蒙古黃榆爲主的天然榆林景觀,以葦蕩蒲草爲主的水生植物景觀,以沙灘泳浴爲主的人文景觀,以蒙古包“手把肉”爲主的民俗景觀,以蒼榆古廟爲主的歷史遺蹟景觀。

【向海是“鳥類天堂”】

如果說風兒讓樹活了、白浪讓海洋活了、雲彩讓天空活了,那麼鳥兒則讓向海活了。向海是“鳥類天堂”。從水面到天空,由沼澤至草地,自沙丘到葦塘,鳥兒鋪天蓋地,無處不在。最美的還數丹頂鶴,中國古代的《相鶴經》描述了丹頂鶴的特點、習性。丹頂鶴除兩翼前端羽毛是黑色,通體潔白如雪,頭頂呈紅色,鳴叫響亮,有“鶴鳴於九皋,聲聞九天”之說。在民間,丹頂鶴是吉祥長壽的象徵,所以有“松鶴延年”之說。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它一直與神仙相伴,故有“仙鶴”之稱。

【向海是“植物王國”】

珍稀樹種蒙古黃榆,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一層層,千姿百態,令人滿眼蒼翠。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迎客送賓。真可謂黃榆簇簇含晨露,杏花十里映朝霞。向海更是“動物王國”。最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當屬人與動物和平共處。

【攬海閣】

攬海閣位於向海水庫東西兩湖中間最高點上,塔高32米,置身塔上眺望四方,景色迷人。風積沙丘起伏延伸,猶如條條黃龍馳騁大地;遼闊的草原綠水茫茫,湖泊河流星羅棋佈;澤邊水畔,禽鳥鳴戲,浩瀚葦蒲,碧波盪漾……向海全景盡收眼底。

【博物館】

走進向海溼地博物館,就像進入一個天然的野生動物園。數字化現代設施與設備向我們展現了多種珍禽異獸標本,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香海寺】

向海因一廟而得名,這廟便是今天的“香海廟”。

1664年清朝康熙初年,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廟,取名“青海廟”。1784年乾隆帝私訪下榻於此,因感於“青海廟”的“青”比“大清國”的“清”字少了三點水,而視爲有削去半壁江山之意,遂將此廟賜名爲“福興寺”,並親筆以滿、漢、蒙、藏4種文字書寫匾額,並留有“雲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聖地,瑞鼓祥鍾”兩塊碑文。後來因水患廟宇坍塌,藏人瑞安活佛雲遊至此,易地又重修新廟。

“福興寺”的廟會年年熱鬧非凡,平日進香求祈者也絡繹不絕,加之乾隆皇帝君臣前後兩次光顧,使得“福興寺”聲名遠播。1920xx年,西藏六世班禪額爾德尼來寺傳經說法,匯聚喇嘛1080人,前來聽經受法者不計其數,寺裏日日香菸繚繞,瀰漫如海,因而得名“香海寺”。

隨着抗日戰爭的烽火燃遍東北,1945年前後,“香海寺”成了軍營和難民營。破除迷信使“香海寺”在1946年3月改名爲“向海廟”。當時的“向海廟”已成爲無主的空廟。1972年“向海廟”在“破四舊”的聲浪中被徹底毀掉。

1994年始,“向海廟”這一歷史名跡又被重新修復,已故時任國家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將其題名爲“香海寺”。修復後的這座廟宇,無論是規模還是工藝,都無不向人們展示着它昔日的輝煌。

【仙鶴島】

野外觀鳥,只可遠眺。如果您真想一飽珍稀鳥類的英姿,就請到保護區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千米處的仙鶴島。仙鶴島,三面環水,一面臨山。島上植被多樣,灌木蔥蘢;環島水域內,蒲草葦蕩高可過人、茂密連片。良好的生態環境,優雅的山水風光,給珍禽的飼養馴化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給鳥類愛好者提供了與鳥嬉戲拍照、洞察珍禽奧祕的“世外桃源”。島上籠舍,造型古典雅緻、別具一格。

【百鳥園】

始建於20xx年,目前是亞洲規模最大的一個百鳥園,佔地面積3.8萬平方米,園中直徑220米,中心柱高45米,邊柱26米,共32根,共投資1070萬元。現在園中共飼養鳥類60餘種。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所限,今天我們就遊覽到這裏,願向海美麗的風光永駐於您的記憶中,向海永遠歡迎您的光臨!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5

祖山位於秦皇島青龍縣境內,由於渤海以北、燕山以東諸峯都是由它的分支綿延而成,故以“羣山之祖”命名。其最高峯天女峯,海拔1424米,略遜於泰山。登上天女峯,東觀日出,南追帆影,西望長城,北俯羣山,美景盡收眼底,這些卻是泰山所沒有的。遊人回來說祖山有奇險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當代詩人臧克家老先生以“畫境詩天”贊之。然而祖山卻名不見經傳,或許它的美正是要我們去發現、去印證.

從祖山園區東門進去,蜿蜒十餘里,就到了傳說中的畫廊谷口。我們停下腳步,滿目望去是嶙峋棱嶒的崖壁,是蒼茫危懸的怪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裏會有令我們心旌動搖的美景嗎?會有令我們流連忘返的仙境嗎?轉過谷口,竟是一潭清澈明亮的溪水最先迎候我們,水面上搭建着成直角拼接的幾十根圓木,這就是縱橫橋了。看着這純淨見底的山溪水,我們的心也彷彿被盪滌了。在城市裏我們每天注重的苦苦追尋的無污染的水,在這裏卻是可以盡情地嬉戲呢。

祖山,大約是一億年前燕山造山運動的花崗岩侵入體,經過多年提升、斷裂、風化、剝蝕等地質地理過程形成的一座獨立山體,因燕山東段,渤海以北諸峯皆以此山分支盤撥,意羣山之祖而得名。

祖山,山勢跌宕,峯巒陡峻。以山、水、石、洞、花五奇著稱,是一處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內涵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區。春季繁花似錦,百鳥爭鳴;夏季風涼氣爽,雲蒸霞蔚;秋季紅葉滿山,野果飄香等病症季銀妝素裹,玉樹瓊花,被譽爲“塞北小黃山”。

山勢雄偉,羣峯林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峯達二十多座。主峯天女峯,海拔1428米,是秦皇島港顯著的航標;奇樂峯(響山),海拔1360米,四周懸崖峭壁,山體裂縫縱橫,山風掠過如管絃,奏出悅耳的樂章;香瓜峯(香瓜頂),海拔1200餘米,南坡是百畝天在草甸,東坡是天然次生林帶。此山坡緩頂圓,如同“香瓜”;背牛頂,四周絕壁,高不可攀;八仙峯(八仙頂),懸崖怪石環繞,在雲海的涌下如林海蓬萊。

石奇谷幽,姿態萬千。祖山山體在長期風化剝蝕和流水侵蝕下,形成許多絕壁幽谷和象形奇石。“情人谷”,溪水常流,瀑布成羣,碧潭珠串。兩壁時而峭壁凌空,時而坡緩林密,時而幽暗深邃,時而袒胸露懷。穿林入谷,曲徑通幽;“畫廊谷”,北岸奇險,崖頂怪石林立;南岸鬱鬱蔥蔥,藤蔓纏繞,繁花似錦;溝底巨石疊臥,清溪繞流,遊人步行其上如鳥越石,俗稱“三千六百跳”。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祖山的峯巔溝壑雕塑了很多擬人似獸的奇巖怪石,現已考察發現的有60餘處。《西遊記》中的“唐僧盼徒”、“八戒尋兄”等怪石在北天門集中體現;《紅樓夢》中的“李紈教子”、“太虛幻境”、“金陵十三釵”等奇巖散佈在天女峯腳下;“伯牙彈奏”、“子期聽琴”在北龍潭飛瀑兩岸對峙;“山字峯”、“神龜探海”、“仙女雲牀”,更是惟妙惟肖;“五人嶺”聳立路旁;“鷹嘴巖”昂首雲頭;“金孔雀”霧中飛舞;還有“靈芝石”、“秀才觀榜”、“龜兔賽跑”等神行畢肖的象形奇石隨處可見。

溪水繞流,瀑布成羣。祖山地處燕山多雨帶,年降水量平均在1000毫米左右,水資源異常豐富。經考察較典型的瀑布有九處,除西面的“白蛇吐布”和南面的“箭坑”外,其餘均分佈在北龍潭附近。“白蛇吐布”落差80米,坐落在花果山景區盾、箭二峯之間。每到冬天龍口往往結成冰壩,瀑布停流,當積水加深壓力增大,瀑水又衝破冰壩噴涌而出,狀如“白蛇”吐布;“北龍潭”瀑布落差60米,絕壁青苔滿布,龍口噴玉吐珠,景色十分壯觀;其他諸如“姐妹潭”、“三跳潭”、“黃龍潭”、“黑龍潭”等瀑布姿態各異。

花香林鬱,氣候宜人。祖山植被茂密,覆蓋率在96%以上,植物物種多達260多種。杜鵑、錦帶、東陵繡球等山花5月前後盛開,6月開放;稀有花卉“天女木蘭”生長在海拔千米陰坡處,以亂石爲伴,6月中旬吐蕊,香氣清淡,高潔素雅。

祖山東南面臨渤海,夏季受海風影響較大,七月份平均氣溫低於23℃,無蚊蟲叮咬,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6

歡迎到我們蒼巖山來遊覽觀光,我是這裏的導遊員×××,很榮幸能爲大家服務,希望我的服務能使大家滿意。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蒼巖山的概況。蒼巖山位於井陘縣南部屬太行山區。據說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出家的地方。蒼巖山約形成於30億年前的幾次造地運動,(如阜平運動、呂梁運動等),景區內山體層次分明,岩石結構以片麻岩、火成岩、變質岩及玄武岩爲主。這裏山勢陡峭,集五嶽之雄險,透峨嵋之秀幽,連五臺之瑞氣,浮普陀之祥雲,素有“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羣峯唯蒼巖”的美譽。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賦詩“井邑傅巖上,客亭雲霧間。高城眺落日,拯浦映蒼山。”來讚美這裏的風光。同時也被稱作是太行山中的一顆明珠,吸引着大批海內外遊客前來考察、觀光。蒼巖山以山雄、谷幽、林秀、樓絕、檀奇於1988年被國務院審定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1994年被命名爲中國歷史文化名山,20xx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審爲國家AAAA級景區。

蒼巖山的主要景觀爲三絕、十六景,分別是:三絕:橋殿飛虹、壁澗靈檀和山腰綺柏,十六景分別爲巖關鎖翠、風泉漱玉、書院午蔭、碧澗靈檀、懸蹬梯雲、峭壁嵌珠、橋殿飛虹、空谷鳥鳴、絕巘回欄、尚書古碣、說法危臺、虛谷藏幽、爐峯夕照、竅開別天、陰崖石乳、山腰綺柏,沿着步遊路,我們一會逐一介紹。大家請跟我來。

(山門前小橋:)這是蒼巖山十六景之一,叫風泉漱玉。這條小溪叫白鶴泉,繞山門而過,河灘卵石點點,河內水光鱗鱗,在夏秋季節,小螃蟹、小魚蝦在水底石縫中穿梭,而潺潺流水將河底沖刷得乾乾淨淨,故名:風泉漱玉。從佛教上來看,這裏應該是敬香客人洗漱的地方。一般來講,入佛門前要沐浴,要戒齋。有些香客,可能因多種原因未能及時沐浴,到這裏後,從水面上走過,雖然水未溼身,也算是經過了水的洗禮,乾乾淨淨入福慶寺吧!山門牌樓:這個牌樓建於清代,爲重檐斗拱式建築,它高11.2米,長7.8米,採用九廊、八柱、三架架、七檐九鬥形式建造,整個建築沒用一棵鐵釘,經歷了1996年和20xx年兩次大的洪水“洗禮”,仍然完好如初。不能不讓人佩服當時的工藝水平。大家再請看牌樓上這塊匾額,上書“蒼巖山福慶寺”是李苦禪老先生在1988年遊覽蒼巖山時所題,這也是李老先生的絕筆,因爲李老先生從這裏回去後,不再動筆,時隔不久老人家因病過世了,所以我們稱其爲“李老絕筆”。“福慶寺”寺名爲宋真宗所敕封。據碑文記載,蒼巖山原名爲興善寺,爲禪宗臨濟一脈。北宋年間,有一僧人詮悅在五臺華嚴寺出家,於鹹平五年(公元997年)到蒼巖山,他見此地古寺荒廢,破敗不堪,遂立志重修廟宇。他住巖穴,化善緣,開道路,塑佛像,使古寺爲之一新。後聽說真宗帝在譙郡(現在河南省境內)巡遊,詮悅大師冒死求見,歷數蒼巖山的秀美,寺廟的雄偉,香火的旺盛,請求真宗賜名。真宗爲詮悅的誠意所感動,下旨考察蒼巖山。當時縣令張獻可帶人考察後,如實上奏。於宋真宗大中祥符7年(公元1020xx年)敕封寺名“福慶寺”沿用至今。(宋真宗爲趙桓)(山門:)大家請看大門兩邊,有兩幅對聯,其一呢,是:“蒼巖勝境觀音道場”。那位說了,觀音道場應該是在浙江定海的普陀山呀,爲何蒼巖山又成了他的道場呢?這裏待各們看過蒼巖山後就會有所領悟,這裏我不再細說,一會兒給大家解釋。另一幅對聯是:“峭壁懸空處梵宮琳宇鄉”,梵宮、琳宇都是佛教用語,它的意思是指蒼巖山  這裏是個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也是傳頌佛法的好場所。好啦,咱們先進去吧!

(在全景圖前向大家交待一下行進路線。)請各位拿好各自的門票,排隊檢票,進山後要注意,保管好門票,我們這裏景區禁止吸菸,哪位朋友需要吸菸的話,請您忍耐一下,沿途我們設有休息和吸菸的地方。我們的右側爲蒼山書院,十六景的第二景,叫書院午蔭(可簡單介紹)這是書院午蔭,這個小院始建於明代,中葉是過去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地方,它建於一個獨孔石橋上,早先橋下涼水常流,夏日翠木掩映,在這裏讀書,確有“日光不到望晨夕,絕似丹丘小洞天”的景色。(魁星)這個相貌醜陋,略帶猙獰的人物爲魁星,您看他左手提鬥,右手得筆,單腿獨立於一隻鰲頭之上,從其神態上可看出,他掌管着讀書人的事情,人們常說,某某人才高八斗,可獨佔鰲頭,並被點爲狀元等等,都是受其點化,可以說在星宿之中,魁星就是點化讀書人的最高長官了。據說讀書人拜拜他,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可金榜題名了。哪位有興趣可以試一試,應驗了可要記着回來還願喲!(碑房)碑房中擺放着十餘通石碑,多爲重修碑或佈施碑。蒼巖山共有記事碑、佈施碑、詩碑等165通,其中:佈施碑佔90%,最早的碑爲宋碑,有兩通,金碑11通,元碑1通,明碑10通,清碑107通。民國及其他碑12通。(可簡單帶過。)(戲樓坪)簡要介紹,只提蒼巖山的戲樓沒頂的來歷。(猴祖師):講皇姑巧佔蒼巖的故事。

傳說當年皇姑到蒼巖山後,看中了蒼巖山南山的這塊風水寶地,但同時看中這裏的還有道士志公。即然都看好了這裏,佛道又不能同居一山,公主就和志公商議,第二天的辰時登山,誰先到達山頂誰就在此修行。到了晚上,公主睡不着心想:我一個婦道人家,哪能比得過人家身強力壯的志公呢?正在她愁眉不展的時候,面前出現了一隻猴子將公主的隨身包袱搶走,轉身鑽進了樹林,蹤跡皆無。公主心裏更着急了,我都落難到如此地步,一隻猴子也來欺負我。她傷心地哭了。哭着哭着天亮了,與志公約定的時間馬上就到了,公主強打精神開始登山。再說志公道士,一看到了辰時,仗着身強體壯,奮力登山,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前面空地上插着一柄長劍,再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丟失的那把佩劍,他上前一把拔出劍來,立刻傻眼,在劍的另一端插着一隻女人的繡花鞋,志公見此,仰天長嘆:“天意呀!天意!”於是他轉身下山,在對面山上建起了志公寺,把蒼巖山讓給了公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都是那隻猴子的功勞。搶公主包袱的猴子是一隻靈猴,他搶了公主的包袱後,又偷走了志公隨身的佩劍,並把公主的繡花鞋插在劍上,埋在了志公登山的必經之路,志公一看到有女人的繡花鞋就認爲公主已先到了山頂,所以他就不再向山頂爬了,而是另擇修行地了。猴子一看志公走了,便叫來了一隻老虎,馱着公主登上了山頂。所以在蒼巖山的這座小廟裏供奉的就是那隻靈猴,這也是蒼巖山的獨到之處吧!萬仙堂:內供奉着財神趙公明及神醫華佗、孫思邈。(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中國古代主管學問、文章、科學的神,在道教系統中地位較高,管上天仙籍,人間禍福,地獄輪迴,被稱作是“帝君司命之神”。他與魁星的區別是,文昌屬道教範疇,而魁星衙星宿(宿命學)範疇。

好了,下面我們去看一下蒼巖山的第一絕,碧澗靈檀吧!

在蒼巖山的這個深澗中,長着成千上萬棵青檀,當地人稱之爲白檀。這在我們北方地區,僅蒼巖山所獨有,而且有關林業專家曾試圖將其移植,但目前尚未成功。

我們說它絕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它生的地方絕,這些檀樹全部生長在少土少水的地方。一會大家可以看到它們有的依壁而生,有的劈石而長,有的生於亂石叢中,有的乾脆抱石而立,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能夠枝繁葉茂,繁衍生息不能不讓人稱奇叫絕。

二是它的形態絕,在蒼巖山的檀樹中,您不會找到兩棵形態基本一致的檀樹,它各個象是一棵盆景,點綴在山腰,形態各異,名稱各異。

三是它絕在無皮無心,這些樹長到一定的樹齡就變得無皮中空,供人觀嘗,這些樹無皮無心,傳說和蒼巖聖母三皇姑有關呢!(講一下掛破裙裾的故事)

從植物生現學上看,它其實是一種適者生存的具體表現。

它的根部全部紮在深的石縫中,吸取養份和水份,遇到乾旱年份,水份較少,它生長得較慢,在雨水較大的年份生長的較快,因此造成了樹身年輪的大小不一及木質的疏鬆、密實度不一,在樹齡較小的時,所消耗的養份較少,所以它的樹皮較厚,樹幹不易開裂,長到一定的樹齡後,所需水份、養份逐漸增大,蒸騰作用日益增強,爲了給葉部提供更多的水份、礦物質、植物(檀樹)就採用增大表皮的自我保措施,較厚的皮變得很薄,木質部還逐漸開裂,形成了表面光滑,中間空心的樹幹。就是我們  所說的無皮無心的樹了。

老人檀

這是一棵有着千年樹齡的檀樹,它表面疙疙瘩瘩,中間卻是空心的,可以容一個進去,在此合影留念會使您象這棵檀樹一樣充滿智慧,健康長壽。

詩云:老態龍鍾似老翁,春秋幾許問誰人。

虛懷若谷經風雨,自在山林自在生。

金蟾檀

枝雕金蟾峭壁向,丹青繪出愈神傳。

遊人若知檀林早,金蟾陽壽有千年。

抱石檀,又稱果老檀。傳說張果老騎驢遊蒼巖山時,將其座騎拴在此樹上,調皮的小驢貪吃樹下的青草,不小心把樹拉倒,張果老便搬來五嶽之石支起樹幹,又引來四海之水精心澆灌,此樹得以成活,您若不信可仔細看看,樹幹上還有繮繩印呢!

正是:古檀抱石不計年,盤根錯節石罅鑽。

採精化氣真魂在,長生石上有名傳。

鴛鴦檀

這兩株檀樹名爲鴛鴦檀。傳說古時候有一對青年男女,從小青梅竹馬,情投意合,私下定了終身,但女方父母一直不同意這樁婚事,並將女兒許配給了一家財主,在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把意中人叫了出來,來到蒼巖山,雙雙從懸崖上跳了下來,以身殉情,第二年這裏便長出了兩株檀樹,而且長着長着主幹逐漸向對方傾斜,逐漸長到了一起。人們說這是那對男女的行爲感動了上蒼,上蒼特許二位在陰間成了夫妻,這兩株檀樹也就成爲其在陰間的化身。

這個傳說真實與否姑且不論,單看這兩株檀樹老樹在1986年時遇雷起火,後又在根部長出了兩株新樹,奇的是長着長着這兩株就又靠在一起了,您說奇嗎?

在此我祝願咱們團中的各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有人用這樣的詩句讚美鴛鴦檀

兩檀纏綿連理枝,恰似鴛鴦戲水時。

情緣只在造化數,地久天長無限期。

(跨虎登山)

(十二生肖處)這裏大家可以稍做休息,抽菸的同志可以抽一口了。

請大家擡頭向上看,連續三座橋,凌空飛架,橋上建殿,這就是被稱爲我國三大懸空寺的福慶寺,這也是我國目前最險的懸空寺。這個景觀叫橋殿飛虹,這也是我們蒼巖山的第二絕了。楚圖南老先生稱讚這裏是“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雲彩共樓飛”,不過要看橋樓殿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要爬過前面365級臺階,方能一睹芳姿。當然,爬這365級臺階,需要一定的體力,大家權當是鍛鍊身體,同時這也是我們蒼巖山送給您的365個祝福,祝您天天有個好心情,日日有個好身體。

(王靈官)

也叫靈官王元帥,在民間崇奉爲護法尊神,用於守護宮院,驅邪鎮魔。

它的上方爲避水珠,變稱峭壁嵌珠,爲蒼巖山的山靈所在。

(天王殿)好啦,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來到了“仙界”,在這裏可以稍稍休息。

這就是小橋樓殿,據考證要早於前面的大橋樓殿。請看這幅對聯,上聯是“殿前無燈憑月照”,下聯是“山門不鎖待雲封”。這就是蒼巖山景色的真實寫照。

這裏的塑像爲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也叫“護法四大天王”或四大金剛。據說在須彌山腰有一座小山,名爲健陀山,此山有四座山峯,四大天王分住其上,而且四大天王各領二十八部夜叉大將,各護一方天下。

東方持天王,名爲多羅吒,身爲白色,披掛甲冑,原左手拿刀,右手執弓,後改爲手持琵琶,“持國”意爲慈悲,護生,琵琶原意爲用音樂來感化人。

南方增長天王,叫毗琉璃,身青色,穿甲冑,手持寶劍。“增長”意思爲讓衆生增長善根,持寶劍,目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廣目天王,叫毗留博叉,身紅色,着甲冑,帶長刀,左手託寶塔,右手握傘。“多聞”指他福德聞名四方,手持寶塔、寶傘,以制服魔怪,保護衆生財富。

以上四王簡稱東琴、西蛟、南劍、北傘。

這四大天王都是維護佛界的四大天王,但後來在人間賦予了他們新的含義琵琶象徵“調”,南方劍象徵“風”,蛇象徵“順”,傘象徵“雨”,合起來爲“風調雨順”,暗示着五穀豐登之意。

在我國古代小說“西遊記”中,把他的說成護持天宮天門的,在“封神演義”中又將其描寫成了魔家四將死後所封的神,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四個名字:魔禮青、魔禮海、魔禮壽、魔禮紅。

好了,看過了小橋樓殿和四大天王,咱們還是去咱們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橋樓殿吧!

這座橋樓殿凌空飛架於距地面48米的懸崖絕壁上,下面建橋,橋上築殿,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不能不說是天工巧奪。

據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老先生考證,此橋的形式與趙州橋的結構完全一致,均爲單肩式拱橋。建築年代約爲隋代,上面的宮殿爲後人所建,約爲唐代。

該橋全長15米,寬約8米。橋的拱高爲2。8米。從力學的角度看,拱橋承重要較平板橋效果好,但此橋上因有殿,此殿重量及遊客滿載時,總重量約在35噸左右,按此推算,橋的拱記應在3。5米到4米之間,可該橋拱高僅2。8米,承受了如此大的重量,且經過了一千多年的風吹雨淋、地震、洪災等自然災害,至今完好,不能不說是建築學上的一個奇蹟。

另外,這個橋建在兩山這間,在一千多年前,無大型起重設備,它是怎樣建起來的呢?

傳說,是魯班修了這座橋,魯班接受天命,要在蒼巖山修一座橋,建築材料和人都找好了,就是想不出如何搭才行,一日他正閉眼小憩,就看見一個老頭趕着一羣牛上山,有幾頭牛不聽話,只顧低頭吃路邊的青草,上山的速度很慢,老頭只得用鞭子狠抽這些貪吃的牛,嘴裏還嘟囔“打你個柴牛,打你個柴牛,叫你貪吃”魯班一睜眼,眼前什麼都沒有,原來是做了個夢。魯班心想,這是上天派人給我託夢,要我用柴搭成牛拱建橋啊!於是就從周邊的山上砍來樹枝,搭拱建起了這座橋。所以,這座  橋起初叫柴樓殿,後人根據其造型改名爲橋樓殿。

其實據我們考證,這座橋確實是用柴禾搭起拱形,當時修建此橋的工匠們,砍來了樹枝,將它們堆放在山谷裏,利用冬季寒冷季節,在樹枝上潑上水,使其牢固地連在一起,然後再進行建設。那位說了,冬季天寒地凍,滴水成冰,能和泥搞建築嗎?哎!對了,這座橋絕就絕在沒用一滴水,沒用一杴泥,全是幹打磊建起來的。所以你現在看這座橋的的石頭接觸面的中間沒有泥土。

好了,大家不要光聽我說,還是實地去看一下吧!

(正殿)

此處供奉着釋迦牟尼、阿彌陀和藥師琉璃光三尊佛像。這三尊佛像代表着宇宙空間中、東、西三方不同邊界的佛,即:橫三世佛。中方指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中間即是),他的像很有特點,他的坐像爲結跏跌坐(俗稱盤腳打坐,即雙腿交叉,兩隻腳掌朝上,分別放在大腿上意思爲靜坐斂心,止息雜念,它又叫“勇健坐”或“降魔坐”,像徵着佛說法的莊嚴與悟道的寧靜,他的手勢爲:左手橫放在左腿上,掌心向上,右手向上屈指用環形,表現了佛主說的瞬間,所以又稱其爲“說法相”。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者,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是部落的名字,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聖人”之意,他的名字叫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的釋迦共和國(現印度與尼泊爾交界處)人,他出生時,有仙人預言,如他不出家,有可能成爲轉輪聖王。他的父親爲防止他出家,費盡了心思,但在他29歲時,仍違背父母的意願,出家修行。

他主張衆生平等,提倡戒淫、戒殺、戒盜、戒妄、戒葷灑,斬七情,絕六慾,他創造了因果報應說,主張普渡衆生。他了解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底層的勞動人民,能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闡述較難懂的佛教教義,深受人們喜歡,佛教也迅速傳播。後來,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道。

右面爲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他雙手掌交叉相疊,以右手背後壓左手面,放在足上,擋肚臍,此像爲接引衆生相。

左邊這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如來佛像,他的坐法同是中方相同,只是手勢有別,他雙手合十,兩食指並立,可排除衆生的一切苦難。

這橫世三佛與豎世三佛相對應。

豎世三佛代表宇宙的時間順序,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過去佛爲迦葉佛,現在佛爲釋迦

周邊是十八羅漢像。

羅漢主稱爲“阿羅漢”,其中十六公益事業釋迦牟尼的弟子,另兩位爲清代乾隆所定,即:降龍、伏虎。這十八羅漢一環繞在三世佛周圍,是三世佛的衛士,同時也是傳授佛法、護衛佛法的使者。

與釋迦牟尼相背而坐的是觀音菩薩,傳說她曾立誓普救衆生,成爲大慈大悲的菩薩,她能拯救十二種大難,可現三十二種不同身形,遇難衆生只要誦唸其法號,她即  觀其聲前往救難。

在小說“西遊記”中,也常有類似的場景出現,每逢唐僧遇難,或是悟空前往求救,或是在有人念其名號後,悄然而至,爲唐僧師徒解圍救難。

在東側的大殿裏“福緣善慶”兩頭兩字就是寺院的名字-------福慶寺。而善字說明了這個寺原爲興善寺,福慶是由興善演化而來的。

我們再看一下大門石階上的這兩個飾物,它叫玉璽蹲配。據我國文物專家羅哲文先生考證,此件爲北魏時期的作品,在全國僅有兩對,這是其中一對。

殿內供奏的是釋迦牟尼,左爲日光普照菩薩,右爲月光普照菩薩,是“東方三聖像”。

我們前面這座橋建於民國年間,因戰亂只修了一部分,雖然這座橋建築年代較晚,但此處卻有着非同一般的經歷。

我想大家都看過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吧,那裏許多鏡頭都是在這裏拍攝的,請大家回頭看一下這周圍的景物-----橋樓殿、深澗、殿堂,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到天橋西北角):這裏便是玉蛟龍跳崖的地方,她的臺詞是:“小虎,許個願吧!”然後飛身跳下懸崖。

哪位有興趣可以在這拍照留念,可能照出的相後景太小,不全,前面有兩個地方可以拍到橋樓殿的全景。

說起拍電影,蒼巖山的風光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有許多影視劇都曾將這裏做爲外景地,比如大佛殿後面的浴龍池,便是拍攝電視劇“西遊記”中唐僧放生處,而象“白龍劍”、“白髮魔女傳”“天龍八部”等都在此拍了許多鏡頭。

(絕巘回欄)

絕壁開通途,高空有回欄。從這裏一直到公主祠,由禪房、樓閣點綴,峯迴路轉,曲徑通幽,一步一層天。

蒼巖山的建築很有特色,這些建築多依山勢而建,該空則空,該密則密,形成了自已的建築特色。而這些不同層次的建築,爲蒼巖山構成了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同時也構成了人間、仙境、上天的三個空間,由山門到懸登雲梯雲,此由檀樹形成人間;它是生命的象徵,而經過360級臺階的攀登,經過您的努力,到了仙界,就是中間一層,從這裏向下看,山澗檀林如畫,路上行人慢慢走動,在雲霧天氣,這裏霧鎖山谷,雲傍腳下,真乃一個人間仙境。而到山頂後,您的視野將會更加開闊,遠可望太行羣峯,近可觀蒼巖美景,間或農舍三五,聞雞犬之聲,猶如武陵桃園,更似天上人間。

(尚書古碣)

這通碑叫透龍碑,又見粘子碑,是明嘉靖年間的吏部尚書喬宇所書(官同現在的中組部部長)

喬宇,山西平定人,1520xx年四月初三都察院右副御使劉元瑞(官同現在的紀檢委書記或監察局局長)要告老還鄉,回老家湖州,喬宇同劉一起遊蒼巖山,喬宇與劉對酒吟詩,喬宇提筆寫下了詩的內容,並刻於此碑。

爲什麼又叫透龍碑呢?這是從這通碑的帽所說的,在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森嚴,對哪級官員從穿着服飾到日用器具都有嚴格的規定,這石碑只有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用龍的圖案,同時碑的尺寸也有限制,而喬宇做爲吏部尚書,官至一品,用龍做碑帽是當時的御批,也是特權。這個碑帽刻的龍圖案兩邊鑿透,立體感十分強,所以叫透龍碑。

哪它爲什麼又叫粘子碑呢?傳說到這裏後,可鋼蹦占卜自己生男生女,如果帖上掉不下來,生男;否則生女。當然這是很唯心的事,現在實行計劃生育,少生優生,男女都一樣,不過做爲遊戲,大家不妨試一下。

(說法危臺下可以休息,但不能吸菸。)

(說法危臺)

這座孤立的石臺,叫說法危臺,是喬宇、劉元瑞題詩、對奕、飲酒的地方。也是南陽公主講經說法的地方。

這個地方比較陡,大家上下的時候不要擁擠,要小心一些。

上面可以拍到橋樓殿的全景,喜歡拍照的遊客可以到上面去照相。

(妙法蓮花寶塔)

俗話說:逢寺必有塔。寶塔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而且在佛學中,塔具有神聖的地位,它是佛主如赤的象徵。釋迦牟尼涅磐後,其弟子將其火化,燒出了色對晶瑩、擊之碎的珠子,即舍利子。衆弟子在各地修塔,將舍利分離,就是後人所說有舍利塔。塔也隨之成了佛教的主要建築之一,即佛主釋迦牟尼的化身。

這座塔建於金代,屬於井陘花塔系列,所謂花塔,即具有華麗的外表和繁雜的花飾,看上去象一朵巨大的蓮花,這是我國古塔中極爲罕見的一種。

這座花塔現高爲10米,平面六邊形,高五層,是樓閣式仿木實心磚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座原爲蓮花座,後因局坍塌,改爲方形座,塔剎已毀。

我們從這個地方向東看,有一似香爐的石頭,上面有三根石柱,此景爲“爐峯夕照”。

我們一直說蒼巖山有三絕,這第三絕是什麼呢?

大家擡頭,或看一看周邊的這些柏樹,它們生長在半山腰上,頭全部扭到公主祠方向,我們稱其爲“扭頭柏”,多少年來,一直稱此景爲“古柏朝聖”。

你不要看這些柏樹其貌不揚,但它卻在這裏生長了幾萬百年,上千年了,由天植物的趨光性,使得其朝向陽光強烈的一方生長旺盛,而公主祠處在有太陽時,日照最強、最長的地方,所以就形成了這個奇特的景觀,這是巧合呢?還是天意?就由大家各自去理解吧!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孤山景區遊覽。那我們首先先來介紹一下孤山的概況:孤山山高38米,爲西湖羣山中海拔最低的山,也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它東連白堤,南臨外西湖,西接西冷橋,北瀕裏西湖。因爲孤山在西湖碧波環繞中,風景優美,因此白居易曾有詞有云:蓬萊閣在水中央。孤山是白堊紀地質年代火山噴發的流紋岩而成,爲棲霞嶺的餘脈,佔地300畝左右。孤山景區中景色美倫美奐,人文景觀衆多,因此我們可以概括一句話來形容孤山:風景絕佳處,人文匯萃地。

首先我們先看到的是被譽爲西湖十景之一的麴院風荷。麴院風荷在南宋時被稱爲麴院荷風。因此地廣種荷花,花香醉人,爲西湖賞荷最佳之處,故名。後來康熙皇帝遊湖時,把它改成麴院風荷,書麴院風荷四字,因此得名。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無底座的塑像是中國著名畫家,原中國美院華東分院院長黃賓鴻先生。爲什麼他的塑像是沒有底座,沒有那種居高臨下,非常雄偉的氣勢呢?那是黃老先生他覺得自己是來自於民間的畫家,他與平民親密無間,活於人民百姓中,因此他的塑像是沒有底座的,與我們平民老百姓平起平坐的。

這座亭子叫作慕才亭,這座亭是南朝齊國錢塘人蘇小小墓。蘇小小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歌妓,爲當時一位叫鮑仁的人爲蘇小小所建。讚美蘇小小身雖在風月煙花之地,但是潔身自好,品格高尚,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亭上有楹聯一付:湖山此地曾埋玉,風月其人可鑄金。爲我國文學巨匠茅盾先生所題。茅盾是浙江桐鄉烏鎮人,著有《子夜》,《林家鋪子》。

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作西泠橋,西泠橋與長橋、斷橋並稱爲西湖三大情人橋。冷字是清涼的意思。古時此橋未建之時,人們都要在此地坐船到孤山去遊賞,是那個時候的一個渡口。

這是我們著名的中國民主革命,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秋瑾的墓。叫作秋瑾墓。秋瑾(1875-1907)爲浙江紹興人,別號鏡湖(鑑湖)女俠,別號競雄。墓高2.1米,漢白玉塑像高2.7米墓有孫中山的題字巾幗英雄。幗是女中豪傑的意思。墓後面有秋瑾胡芝瑛爲她所寫的紀念文章。這位女英雄死後,遺體先是草葬於紹興臥龍山,後來移到嚴家潭,後來又移到西泠橋北部,既香格里拉對面,後來又移到湖南的老家。現在我們大家看到的是1981年第10次變遷埋葬。總之是幾經波折,英雄終得以安息。秋瑾曾有遺願願與岳飛爲鄰,因此後人就遂她心願就將她遺骨葬於此。

這座樓叫作俞樓,是清末著名樸學大師俞樾的住宅。俞越號曲園,浙江德清人,著書衆多,著名學者吳昌碩、章太炎都是他的徒弟。俞樾曾給靈隱的冷泉亭中的董其昌泉自幾時冷起?峯從何處飛來?作答聯峯從有時冷起,峯從無處飛來。其妻曾作答聯:泉自冷時冷起,峯從飛處飛來。其女曾作答:泉從禹時冷起,峯從項處飛來。俞樾一家三口都非常地有文采,都非常地意思。

俞樓旁邊有一口泉,叫作六一泉。蘇東坡來杭州作通判的時候,由歐陽修介紹認識了西湖高僧惠勤,成爲好朋友,爲莫逆之交。蘇東坡離開杭州後幾年,又來到杭州任知州,此時歐陽修和惠勤皆已死去,東坡爲紀念這段友誼,在此名此泉爲六一泉。六一是歐陽修晚年的自號。歐陽修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金石書畫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人一個。六一因此而來。

六一泉旁邊的這個塑像是潘天壽的像,他是美院院長,著名的畫家。擅長寫意花鳥畫。此像是爲了紀念潘天壽誕辰100週年所建。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著名的西泠印社。他和文瀾閣同爲孤山景區內2處國家級文保單位。是20xx年由省級文保單位上升到國家級文保單位的。西泠印社是一個民間學術團體,籌建於1920xx年,正式成立於1920xx年,以儲存金石,研究印學爲宗旨。那由於西泠依孤山而建,本身就是一個風景名勝之地。形成了印學與庭園藝術相結合的古雅、清幽的環境。內有三大建築:柏堂、竹閣、四照閣。柏堂二字爲清末俞樾所題。現在的四照閣是20xx年新建的,原址現建有華嚴經塔。說起華嚴經塔呢,它是一座密檐式塔,八面11級,用白石徹造。上面刻有華嚴經,下面飾有十八應真像。西泠印社中有漢三老石室,裏面陳列了三老碑記有一些諱字忌日,是研究碑刻和隸書的重要材料,並且年代久遠,至今有1920xx年的歷史,被譽爲華東第一石。西泠印社內有一個洞,叫作小龍泓洞,是爲了紀念浙派篆刻鼻祖丁敬,以他的號龍泓作洞名的。他是西泠八家之首。小龍泓前有皖派篆刻藝術創始人鄧石如像。小龍泓洞前有泉閒泉。社內另有觀樂樓,現在闢爲吳昌碩紀念館。西泠社員衆多,影響廣大。除了弘一法師這樣的名人是社員外,還有一些日本,新年加坡等國際友人是社員。足見西泠印社社員發展之廣,影響力之大現西泠印社共有五任社長,第一任是吳昌碩,第二任是馬橫,第三任是張宗祥,第四任是沙孟海,第五任是趙樸初。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文瀾閣,它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之一。建築仿寧波天一閣而建,是重檐歇山頂式的建築。初建於1782年,重建於1882年。它是浙江博物館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爲珍藏四庫全書(經史子集)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著名的《四庫全書》便珍藏在其中的青白山居中。文瀾閣是由雍正年間的聖因寺的玉蘭堂舊址所建。瀾之三點水取以水克火之含義。請大家擡頭看,文瀾閣的題字的漢字和滿文,是清光緒皇帝所題。

現在我們面對的就是著名的杭州樓外樓餐館。樓外樓餐館素有佳餚與美景共餐之譽,是杭幫菜的代表菜館之一。它是由洪端堂創辦於清光緒20xx年(1848年)是來自於南宋詩人林升《題臨安邸》中的詩詞: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現在重建的樓外樓是按照1973年間周總理說的要照顧整個西湖風景和孤山的環境,房子不要修得太高太洋,要有民族特色的意思設計的。樓外樓著名的菜色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宋嫂魚羹,但凡來過此餐館的人一定要在此品嚐這幾道由以西湖醋魚爲首的名菜。而周總理本人則曾有9次來樓外樓用餐。

請大家來看中山公園,它是爲了紀念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名。中山公園在南宋時就存在了,當時叫作西太乙行宮,清康熙時成爲了皇帝行宮。到了雍正年間改名爲聖因寺,1920xx年時爲了紀念偉大的孫中山先生,改名爲中山公園。在清雍正年間時聖因寺與當時的昭慶寺、淨慈寺、靈隱寺並稱爲西湖四大叢林。中山公園門口有兩座漢白玉大獅子,是杭州目前最古老的漢白玉作品。公園是規則式園林與自然式園林的結合體,完美的結合體。表現了杭州能工巧匠的創作。孤山裏面有一副題字西湖天下景乃康有爲題。亭上有詩山山水水處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在孤山景區裏面還有兩座亭子是30年代東南亞華僑捐獻浙江災區款中多餘的錢款所建,爲了是紀念東南亞華僑。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是浙江博物館。浙江博物館是1920xx年初建的,當時名爲西湖博物館,現在是90擴建的,擁有7500平方米的面積,爲浙江最大的人文博物館。館名是中國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所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示浙江歷史文化的經典視窗。這個博物館建築結構爲:大屋單體曲線聯廊式的,形成了一種園中有館,館中有園的格局。在博物館的門口三根立柱,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建築,叫作玉琮。而圍牆上的雙鳳朝陽是河姆渡文化的圖騰的圖案。非常地具有浙江歷史文化特色。

在浙江博物館的東面是浙江西湖美術館。館門口有韋天瑜作品《蔡元培與林風眠》。蔡元培先生是學界泰斗,人世楷模,是較早提出美育思想的學者,而美術教育家林風眠先生則是今天中國美院的前身 國立藝術院的創立者和首任院長。

在浙江西湖美術館對面,南面的是西泠書畫院,院名爲沙孟海所題。畫院是在原哈同花園的舊址所修建,現是西泠書畫院研究印學金色篆刻的地方。

大家好,我們所來到的就的是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東臨錦帶橋,西臨西泠書畫院。平湖秋月在唐朝的時候是叫個望湖亭,明代叫作龍王祠,清康熙年間改爲御書樓,並在樓前水面鋪築平臺,構圍欄,構水軒,形成三面臨水的景觀,幾乎與湖面持平,並立碑題字平湖秋月。平湖秋月,故名思義是一個非常好的賞月之地,它與杭州的三潭印月,鳳凰山睥的月岩並稱爲杭州三大賞月之地。

孤山中的這座塑像,我相信不用我介紹,應該好多遊客都認得出來,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文學泰斗,革命家思想家魯迅先生。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1920xx年曾在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任教,孤山曾是他帶領學生採集植物標本的地方。

大家看到的在魯迅先生的後面的這座建築,叫作林社。即林啓紀念館籌備處。林啓(1839-1900)福建人,在杭州任知府期間,創辦了三所新式學堂,分別是求是書院,爲浙江大學的前;養正書塾,是杭高中和杭四中的前身;蠶學館,即後來的蠶桑學校。林啓生前非常敬仰隱居孤山的北宋詩人林和靖,曾在孤山補植梅樹百株。杭州人爲了紀念他,將他埋葬在孤山,並於50年代初在放鶴亭邊建林社。

我們現在經過的這個廊橋邊上有2只白鶴的塑像,相信大家已經猜到我們接下來來到的景點就是放鶴亭了。放鶴亭是元代陳子安在北宋詩人林和靖隱居地巢居閣舊址所建的紀念性建築,現亭爲1920xx年所重建。林和靖長期隱居孤山,終生不娶,平生喜愛作詩作畫,喜歡種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相傳他死後,他養的白鶴也在此地悲鳴而死。每到梅花盛開的季節,我們總能在這裏感受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美好意境。亭內有清康熙皇帝臨摹明代董其昌書鮑明遠的作品《舞鶴賦》,亭前柱子上有林則徐撰林散之手書的世無遺草真能隱,山無名花轉不孤楹聯。放鶴亭中陳列有乾隆碑刻,是目前杭州保留較完整的乾隆手跡,亦是西湖風景區最大的碑刻。此碑還是世界級的文化遺產。在放鶴亭後面還有林和靖處士的墓。

我們繼續向西走。這座六角石亭叫作雲亭,爲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吳昌碩所題。亭後面叫作瑪瑙坡,相傳宋人常在此採石刻章,壁上記得有吳昌碩瑪瑙坡書法石刻。

離開雲亭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又有一個亭子,這個亭子叫作中山紀念亭,後面的樹木叫作中山紀念林。是1920xx年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造的。樹林四季常綠,和山上的梅花、杜鵑花構成孤山後坡的主要綠色園林景觀。孤山後坡的梅花,每到盛開時,是一美麗奇景。孤山訪梅,超山賞梅,靈峯探梅是舊時杭州的三大賞梅勝地。

空谷傳聲,是在中山紀念亭前這裏。此爲一虛景,在此向北山上大喊一聲,可以聽到延時的迴響,雖具韻味。我們早上如果在這兒晨練的話,就可以在這裏練練聲,唱唱歌,抒發一下情感。

在孤山的半山腰,有根據電影《雞毛信》中的人物海娃所塑的像,海娃放羊。使後山綠地平添一份生趣,此地也是青少年兒童非常喜歡嬉戲的地方。

在海娃放羊的旁邊,有一個樹叢,這兒雖然不起眼,但是也有一個景點。這就是蘇曼殊的墓。他是第一個將法國作家的作品《悲慘世界》翻成譯中文帶給我們廣大的中國讀者的。後來他在惠州長壽寺出家爲僧。

大家現在看到的一條石徑和一個牌坊,源泉於西泠印社古道,溝通了西泠印社南北瀏覽的路線,點出了西泠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特點。

在孤山公園的入口處,有一箇中國印學博物館。是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爲一體的國家級園林式印學博物館。大家看,館的這個印章,大家說大不大?它高4.2米,有天下第一印之美譽,通體用漢白玉所雕造,它也是印學博物館的館標。

各位遊客們,孤山景區到此就算是遊覽完畢了。我相信還有好多的遊客仍有意尤未盡的感覺。希望大家回味孤山的美麗景色的同時,下次還能有機會再來杭州遊玩,再來觀賞孤山。那麼謝謝大家的合作,使我們這次的遊覽活動非常順利地結束。再次謝謝大家!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8

尚湖公園建於1986年初,臨山孕湖,與古城渾然一體,含山川之秀,匯城鄉之交,得天獨厚,自然美色與人文景觀相融合,氣象開闊,內涵豐實。度假休閒,遊覽觀光,娛樂商貿,美食健身,四季宜人。此一景點顯示:天人合一——人與自然之和諧;返璞歸真——在自然風光中尋找自我;新舊融會——古建築移建於山水之間,得其所哉!

常熟尚湖,相傳因殷末姜尚避紂王暴政,隱居於此垂釣而得名。尚湖北依十里虞山,東鄰古城常熟,山清水秀,是國家級太湖風景區的重要景點。尚湖與虞山相映,十里青山半入城,萬畝碧波涌西門,爲古城平添了千種風情,一向爲江南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公望、沈周、唐寅、康有爲、于右任、柳亞子等歷代文人均有題詠傳世。直到六十年代,仍有一派古意濃重的自然風貌。

尚湖,幾千年來歷經滄桑。十年動亂,尚湖也遭劫,一萬九千畝水面被“圍湖造田”,只剩下二千多畝零星水澤。圍填之處,說是農田,其實種過幾熟以後,因地質、地勢和肥力諸多原因,多成薄地,日漸拋荒。更嚴重的是,生態環境失去平衡,湖中原有大量鳥禽不辭而別……

1985年初,市委、市政府爲恢復尚湖生態平衡和山水景觀,開發旅遊風景區,決定退田還湖。市建設委員會着手進行尚湖風景區的開發建設,請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家共同規劃設計,調集萬名民工,組成“還湖大軍”。經過半年的艱苦奮鬥,挑土125萬方,築成了長21公里的環湖大堤和1.4公里的穿湖大堤。7月23日開始放水“還湖”,於是,尚湖纔有了水面一萬二千畝。湖中有7 個人工島嶼共一千畝。虞山之前的尚湖,地大水闊,包孕山川之秀。1986年,初具規模的尚湖風景區開始對外開放。

十幾年來,風景區先後投資5100多萬元。遵循邊建設邊開放的原則,先後建成並開放了由荷香洲、桔香洲共同形成的荷香洲公園和煙雨洲、漁樂洲共同形成的釣魚渚公園。荷香洲公園着重體現湖光山色、田園風光,注重植物造景、建築點綴,將人造景點與自然景觀融成一體,充分展現了大自然之美。釣魚渚公園主要以省內第二家按國際慣例運轉的高爾夫俱樂部爲主,同時設有姜尚文化區、水上森林等景點。

荷香洲公園佔地面積13.7萬平方米,爲湖中最大洲島。公園內主要景點有:一,四景園。坐落在荷香洲北部水濱,原是城南花園浜的一座清代建築,1986年以原樣移建於此。東可觀“塔亭雙影”,西有“月洞探幽”,南有“映日風荷”,北有“山色濤聲”,是觀賞山、水、城、鄉自然景色的最佳處。二,博雅堂。地處荷香洲公園之西,原是常熟城區另一座清代建築,1988年也以原樣移建於此。三,流香館。坐落在荷香洲公園內湖島上,原系張橋衛氏家祠,距今有400多年曆史,1987年按原樣移建於此。四,荷香亭。位於桃花島對面,荷花池中央,亭下荷叢中有雙龍戲珠雕塑,池邊有十二生肖雕塑、綠色迷宮等,可供遊客觀賞、遊樂、攝影。五,百獸園。地處荷香洲南部,又名動物世界。園內有上百種飛禽走獸雕塑。六,照山樓。原是明清年代尚湖湖畔的一幢古建築,新近重修,位於荷香洲公園西北臨湖處,與虞山劍閣遙相呼應,登樓既可觀賞青山碧水、鷗鷺交飛的自然景觀,又可品賞尚湖水鮮佳餚,並有多種現代娛樂設施,是集景觀、美食、娛樂和洽談商務於一體的多功能景點。七,湖橋串月。尚湖西北原有三洞的石拱湖橋一座,構造奇特,湖底亦同樣倒建一橋,橋洞成正圓形。月圓時候,橋身方向和月亮執行軌道相垂直,當月亮升至一定高度,拱橋和月影相套合,投影湖中,別有奇觀。相傳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常在湖橋飲酒作畫。原古橋已倒坍,1987年仿造於荷香洲內。

釣魚渚公園的景點有:一,高爾夫俱樂部。佔地約十萬平方米,由俱樂部會所、迷你型球場、標準球道區、水上練習場等主要功能區組成。俱樂部會所在球場的南部,是一座富有現代氣息的兩層建築,內設大堂、酒吧、球具專賣店、多功能廳、健身房、棋牌室、餐廳等。會所前廣場上有一座象徵高爾夫運動的不鏽鋼雕塑。二,姜尚文化區。用花崗岩製作的姜太公雕像坐落在釣魚渚北側。姜太公手執釣杆,正襟危坐,眼望遠方,“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表現出姜尚剛正不阿、憂國憂民的情態。三,水上森林。1987年冬,尚湖風景區在釣魚渚、漁樂洲的淺水區種植了幾千株池杉,現已成景觀,林中鳥禽雲集,水中可劃遊船。

尚湖七個洲島之一的桃花島位於荷香洲西百餘米的湖面上。放水還湖前,此處原有桃林,爲了不使放水後淹沒,便築堤圍護。放水後遂成小島。桃花島春可探花,夏可嘗桃,由於平時人跡罕至,鳥禽紛紛棲息,冬季候鳥南下,數量更多,尤以野鴨爲最。此時登島尋鳥,亦有奇趣。

十幾年來,尚湖已經初步形成了大風景區的格局。全區擁有樹木132種30餘萬株,綠化面積達1100餘畝,四季草花60餘種,牡丹園7000平方米,中日友誼櫻花園40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92.6%。近幾年中還舉辦春季牡丹會、夏季游泳野營、金秋燈會、冬季觀鳥等尚湖特色遊樂項目。景區注重植物造景,形成多處植物景觀。荷香洲內的牡丹園爲江南最大牡丹園,園內擁有八大色系3000餘株牡丹,有洛陽紅、曹州紅、姚黃、魏紫、趙粉、賽雪塔、崑山夜光、豆綠等150多個品種,還有河南洛陽、安徽寧國、山東菏澤、江蘇鹽城、日本等地的牡丹。目前已成林的植物景觀有:山茶苑、櫻花苑、紅楓苑、海棠苑、棕櫚林、月季苑、盆景園、松柏圃等,均爲踏綠賞花的好去處。

將尚湖水面一隔爲二的穿湖大堤改造工程由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方案設計,總投資2700多萬元,從20xx年5月動工。主要工程項目有長228米寬13米的仿明清建築17孔石拱橋及兩端觀景臺“望虞臺”、“近香亭”等,爲尚湖增添新的景觀。

尚湖風景區的開發建設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幾年來尚湖的“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成功地將長江水引入湖中,經常換水,使水質一直保持着國家二級標準,水質之好居蘇州各湖之首。生態也日趨平衡,迴歸尚湖的鳥類逐年增多,湖中的飛禽、涉禽和游禽類達65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二級保護珍禽有中華秋沙鴨、白鸛、天鵝、鴛鴦等。近兩年的秋冬季節,來此過冬的野鴨都在萬隻以上。

來湖遊覽的遊客也逐年增多,至1999年底,尚湖共接待國內遊客和來自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海外客人共計300多萬人次,經濟收入3000萬元以上。

今天,尚湖風景區正在構築新的藍圖,它將成爲以江南山水田園風光爲特色,集“度假休閒、遊覽觀光、娛樂商貿、康復健身、美食風情”於一體的遊樂旅遊中心。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9

溪口作爲蔣介石的故里,本身就有幾分神祕感,加之這裏沿着寬闊的剡溪,依着以瀑布、溪水出彩的雪竇山,讓它成了一處熱門旅遊地。如今溪口風景區包含蔣氏故居、雪竇山兩大主要景區,值得你花上1-2天一探究竟。

景區兩個售票處分別在溪口鎮上的武嶺門(蔣氏故里門口),以及西邊兩景區交接處的遊客集散中心。溪口風景區的旅遊配套設施很完備,溪口客運站-武嶺門-遊客集散中心之間有綠色旅遊公交往返。蔣介石故里就在鎮上,去雪竇山景區可乘車至遊客集散中心,在此轉乘綠色觀光巴士(包含在雪竇山景區、統票門票內,可不限次乘坐)至三隱潭,而後開始雪竇山的遊覽。

行程安排: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溪口,建議安排2天時間。比較推薦的行程是:第一天中午到達溪口,午飯後遊玩雪竇山和山中的雪竇寺。晚上在溪口鎮上留宿,第二天上午前往蔣氏故里,下午去到蔣母陵園。這樣的行程直接購買景區統票比較划算,230元包含兩大景區景點和交通票,2天有效。若單對其中一個景區感興趣,也可單獨購買景區門票(當天有效)。

雪竇山攻略:

遊玩雪竇山大約需要大半天,山上最養眼的自然景觀是三隱潭的溪流與潭水,以及千丈巖的瀑布。由三隱潭出發,依次遊覽上、中、下三處潭水(約2小時),最後在下隱潭附近的觀光車西站乘觀光小火車去到千丈巖瀑布,轉乘索道去到妙高臺看蔣介石別墅。在妙高臺遠眺亭下湖的景色是許多遊客來到雪竇山的重要理由。

三隱潭到妙高臺之間的小火車和索道需另付費50元,也有步道可以走上去,不過比較累而且花時間,更推薦坐交通工具。在索道上俯瞰下面的千丈巖瀑布很是壯觀。妙高臺之後是常規的遊覽步道,一路下坡,很好走。不太久便可走到山下的雪竇寺,寺院比較新,可大致看看,這裏有一尊露天大佛非常搶眼,許多遊人在這兒“抱佛腳”求平安(約20元/次)。雪竇寺門口也有綠色觀光巴士站,乘車返回鎮上即可。這樣的安排是雪竇山最合理的走法,不僅能飽覽山上的看點,全程下坡,而且不走回頭路。

蔣氏故居攻略:

第二天早上由武嶺門開始參觀蔣氏故居景區,這裏的主要景點沿着剡溪邊的武嶺路步行街排列,步行遊覽即可。最值得一看的是入口附近的武嶺學校、小洋房和文昌閣。其中,文昌閣在武山上,曾是蔣宋的別墅,現在懸掛着宋美齡的畫作,是溪口風景最好的地方之一。

另外,經堂路附近的豐鎬房是蔣介石與毛福梅、蔣經國與蔣方良結婚的地方,中間天井有宋美齡所植的金銀花。裏面的匾額楹聯、雕刻堆塑也值得關注。西面的玉泰鹽鋪是蔣介石出生的地方,門額上刻着“清廬”二字。需要注意的是,景區有些小路通向外面的街道,遊覽時小心不要出了景區,門票只可用一次。

蔣母陵墓在兩景區交接處,包含在蔣氏故居景區門票內。陵園由蔣母墓道和杜鵑谷組成,風景很好。入口處有墓廬,曾是蔣介石的居所,有其手書的對聯,現在這裏是一個小型展覽室。蔣母墓道的雕刻很精美,杜鵑谷視野開闊,鬱鬱蔥蔥的山林、草坪讓人心曠神怡。

周邊推薦:

憑有效門票可免費參觀剡溪對面的王康樂藝術館。旁邊的民國大雜院(50元),以及三隱潭西面的徐鳧巖,時間充裕可以一併遊覽。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尚湖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姜太公首釣處——尚湖

尚湖位於常熟古城西郊,是國家級城市溼地、國家 AAAA 級旅遊區,因商末姜太公 爲尋訪仲雍來常,在此垂釣而得名。尚湖風景區面積 2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 800 公頃,水質一直保持國家二級標準,水質之優居蘇南各湖之首。被汪道涵譽爲“天下常熟、世上湖山”。湖區寬廣的湖面,與十里虞山山水相映。環湖綠樹成林,拂水長堤橫臥湖中,荷香洲、鳴禽洲、桃花島等七個洲島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獨特景觀。透過近年來的開發建設已形成了荷香洲、釣魚渚、山水文化園、環湖觀光線和拂水堤景觀帶。姜尚養身休閒文化、牡丹自然和諧文化、錢謙益柳如是詩意文化、3320xx年的常熟城鎮民生文化成爲觀景寄情的幾大看點。 曲廊、外湖碼頭 曲廊以晚清古建爲主調,古樸淡雅,曲廊外看遠山之青黛,湖光之瀲灩,內觀荷葉之田田,內外山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楓葉倚欄,香樟蔥綠,荷香陣陣,沁人心脾。

遊船碼頭處、平臺、過道、花池、高低錯落有致,配以四艘古式外飾的遊船,“公望號”、“如是舫”、“唐寅舟”、“子牙舟”。乘船觀曲廊遊船全景效果更佳,是尚湖景觀的亮點,與對面拂水堤,遙相呼應的夜景更是壯觀。 乘遊船觀湖光山色絕佳,尚湖美美在其變幻無常,一日景不同,四季色各異,初春水平如境,湖水靜謐讓人稱奇,是水還是冰,三五成羣的野鴨嬉水弄出的波紋,解開了這個疑惑,原來春天伴着啁啾的鳥鳴來到了;夏季的湖水就不那麼斯文,金波閃爍,碧水盈盈,綠樹環抱,鬱鬱蔥蔥,映日荷花別樣紅,自然的色彩,生命的活力在這裏得到張揚。乘上馬達轟鳴的摩托艇劈波斬浪,勁風襲面,山嶽馳騁,浪擊飛舟。

不品秋水不算識尚湖,淡藍的湖水起着漣漪,薄薄的迷霧漂浮水面,象害羞的少女隔着面紗正向你暗送秋波。那隨着搖曳的蘆花,讓你忍不住吟唱“蕺葭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宋代詩人孫應時詩云“晨暉的野樹,晚思渺煙波”,清代詩人陳祖茂寫道“中秋半篙月,初日一湖煙”,道出了意境。 水上森林 尚湖有近二十萬平方米溼地,水上森林遍佈池杉,蘆葦、莆草、荷花給景區的生態提供了無限生機。岸邊水杉、柳樹、玉蘭、香樟、楓樹組成人工林。

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絕跡多年的鳥禽紛紛迴歸,據專家測定,目前湖中鳥禽已達6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禽,有中華秋沙鴨、白鸛、黑鸛,有二類保護的天鵝、鴛鴦等,更有成千上萬的紅嘴鷗,白鷺盤旋於湖洲上空,所有泛舟湖上,往往能見到“鷹擊長空、鳥翔淺底”,“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與長天一色”的美景。 湖橋串月 湖橋串月虞山十八景之一,尚湖西北有一座石橋,名湖橋,橋有三拱門。此橋構造特殊,系由兩橋合成,湖底亦同樣倒建一橋。橋洞適成正園形,月圓時候,橋身方向和月亮執行軌道相垂直,當月亮升至一定的高度,拱橋和月影相套合,投影湖中別有奇觀。

相傳在中國畫壇上的地位有如書法史上王羲之地位的元大畫家黃公望遠離仕途,隱居虞山腳下,湖橋之畔。他常孤舟行至湖橋孔下,吟詩獨酌,飲罷將酒瓶投擲水中,日積月累湖橋洞孔下堆滿了酒瓶。他晚年力作《富春山居圖》在我國畫壇的地位可與書法史上《蘭亭序》相媲美。 尚湖山水文化園中的橋 山水文化園中有七座橋,七橋有七巧之寓。七橋分別稱爲浮碧、來青、饒景、拾詩、觀荷、渡芳和曲橋,七座橋呈現不同的風格,浮碧爲木拱橋;來青的木花架橋;兩橋取意明代

詩人孫樓的詩句“浮碧三千傾,來青十二峯”。饒景爲單孔石拱橋,拾詩橋爲竹廊橋,兩橋取意清代著名女詩人席佩蘭的詩句“篷窗饒暮景,收拾到詩情”。拾詩橋兩端有兩首名詩句,分別是明代沈周的“鸕鶿羣棲竹葉暗,蜻蜓特立荷花秋”。明代楊儀的“箬笠多情能戀我,釣絲遺興不須歸”。 觀荷橋爲三孔石拱橋。橋上觀小荷尖尖,荷葉田田,荷花映日,位置頗佳,故名觀荷橋,渡芳橋把荷香洲的牡丹園與文化園連在一起,花香隨橋飄來,故名渡芳橋。

虞山海拔263米,森林面積1260公頃,位於常熟城區的西北部,與尚湖相依,山 水相連。4億多年的地質形成,3500多年的歷史積澱,96%的森林植被覆蓋,30000多個/立方厘米的負氧離子含量,使虞山成爲聞名遐邇的文化大山,市民遊客健身養生的綠色天堂,是全國首批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分辛峯、興福、劍門、寶巖、三峯等遊覽區。

虞山,既有江南山川渾厚柔美的共性,又有石骨嶙峋險峻偉岸的大山之勢,又因3000多年的文化滋養而靈光四射,盡得風流,成爲一座巍峨的文化大山。常熟的人文積澱大部分能在虞山上尋根溯源,仲雍墓、言子墓、虞山畫派、虞山詩派、虞山琴派、虞山印派以及歷代涌現的狀元、宰相、進士等,同虞山有着很深的淵源。

興福寺

深山藏古寺。從虞山北麓車水馬龍的現代化馬路折入古墓蔥鬱、溪水潺潺的山澗小道,行一里許,便見綠蔭深處有黃牆蜿蜒——原來是興福寺到了!幽雅的環境,恢宏的屋宇,悠揚的鐘聲,繚繞的香火,使來訪者一下子進入了“別有洞天”,頃刻少了幾分浮躁。對自然恩澤的感激,對神靈敬畏的虔誠,不由人不放輕腳步,放低話語。此時此刻,唐代詩人常建那首膾炙人口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五律便會脫口而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詩中的破山寺即是眼前的興福寺。在唐代詩人筆下,破山寺已是古寺,屈指算來,興福寺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了。 興福寺的寺名有來歷。

據地方文獻記載,早在佛教盛行的南北朝南齊時代,曾任郴州刺史的倪德光,爲了順從母親信佛心願,“舍宅爲寺”,將自家的花園捐贈並改建爲寺院,初名大慈寺。又因此寺建於破山澗畔,故亦名破山寺。樑大同三年(537年),破山寺拓建時在大雄寶殿後殿挖出一突兀石塊。高僧慧眼識寶,看出此石筋紋暗合“興福”兩字。從此此石成爲鎮寺之寶。興福石名聲遠揚,衆多善男信女和四方遊客來寺拜謁,爭相撫摸此石祈求事業興與和合家幸福。大慈寺因此改名興福寺。

唐鹹通元年(862年),唐懿宗特賜興福寺大鐘一口;九年,又賜額“破山興福寺”。興福寺聲名日隆,成爲江南名剎。 天巖是一座粗獷的黃石假山,用一萬二千多噸黃石壘積而成,是江南第一大黃石假山,被譽爲“江南第一山”。整個假山構思匠新、手法獨特,在遠處觀賞山體走勢自然流暢,紋理清晰,層次分明,高低錯落有致。主峯、側峯、拖腳、餘脈氣勢雄偉、有力。近視迂迴曲折,山路上下一貫通,真可謂移步換景、動感豐富,山腳下是瀑布深潭、與自然水系相連,山體掩映於綠樹花草之間,倒映在湖水之中,是一幅唯美的自然山水畫卷。

天巖飛瀑、卵石灘、石刻

正面瀑布自上一瀉而下,水落深潭、與磯石相碰,發出轟鳴聲與飛霧。聲色俱美、撼人心魄,令人歎爲觀止。同時在假山飛瀑之間開合石洞,使洞中之人亦可觀瀑、嬉瀑,別有情趣。山上、山下、洞中皆有路,置與山中又是別有一番意味。如果外觀寫成意,那麼內外就是寫真了。山溝、山谷、山澗、水磯、水岫、涉水汀步,跌水、樹池,水平臺、水灘石、石橋、石凳、石桌、石柱、石鍾應有盡有。所有元素以石洞串連,不臃腫、不做作,山洞中左登右攀,境界各殊,有平面的迂迴,有立體的盤曲,其堆疊之精,構築之妙,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而壘石不用一根鋼筋,匠人採用“無法皆爲法”的手法,被譽爲第三代黃石假山的代表作。觀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得其然,可謂“心中山水篇,只在百步間”。 天巖飛瀑下游是將近1600平方米的卵石灘,淺灘卵石星羅棋佈,灘塗池杉相間、水草相連,銀魚穿梭,卵石一直延伸至岸邊翁翁鬱郁的樹林,灌木之中,晨霧襲來,若隱若現,尚父巨石巍然中立,欲演一場坐壇封神的好戲。 坐在卵石上細細品位,石上刻有當代政要、名人遊尚湖的書法,墨跡(內容另附),有李強的“風光這邊好、尚湖賽西湖”,周太炎的“山青水秀荷香”,言恭邊的“琴韻”,周文在的“梅雨初晴、山色翠柳、波微漾鳥銜紅”等。

虞山印派代表做也篆刻卵石上,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虞山印派主要師承吳門派,吸取微派之長,形成了蒼老古樸而又不失清新秀麗,穩沉凝重而又不失氣象萬千的藝術風格。從而堪與海內外渚派爭雄,到了晚清,虞山派傳人中最有成就的數趙古泥,他師從印壇北斗吳昌碩,他的作品古樸茁茂,恢宏宕落,寓奇於正,能自出心意,表現出渾穆從容,博大奇情,神采飛動的面貌。卵石灘刻趙古泥的“煙村”,林皋的“杏花春雨江南”,吳偉的“近市澄湖似掌平”。

當年于右任聽說趙古泥書法神似翁同和,篆刻頡頡吳昌碩,長與已酷似,愛才曲駕,兩人握手相對大笑,同遊尚湖留下首屈一指的詩篇,“尚父湖波盪夕陽,徵誅漁釣兩難忘”。 文化園入口照碧、詩柱、絃歌臺 文化園入口內廣場3500平方米區域,濃縮了尚湖文化內涵。照壁由底座、壁身、臺帽構成長24米高2.5米,呈圓弧形,是華東各大景點中最大的照壁。正面貼白色花崗岩大理石,刻《尚湖賦》全文,背面貼雨點青石。

《尚湖賦》全文共890餘字,由明代進士丁奉所作,文中介紹了尚湖的歷史由來,描寫了尚湖不同季節、不同自然條件下的景色。其所謂“闡勝彌繁,描幽罔鞠”。詳細介紹了尚湖魚類、鳥類、多種植物,還說明了尚湖交通、地理等。作者描寫景觀或比喻或誇張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對尚湖的熾愛,抒情是本文的畫龍點睛之筆,“則知滹沱之所以克濟乎王霸,而江湖之所以見憂於範公”,說尚湖“蓋不特供騷人之嘯弄,而實以濟百千萬之蒼生”。作者雖然被貶,仍心繫蒼生,不忘黎民。 詩柱呈圓柱形,用大理石加工打磨而成,十二隻石柱,刻有于右任、翁同和、康有爲、黃公望等人遊尚湖的詩句。(詩詞另附) 絃歌檯面積450平方米,圓形親水平臺,可爲文藝表演的舞臺,南面設看臺。湖山堂親水平臺,卵石灘、雙亭也可觀賞。與演員步道構成酷似樂器阮的形狀,本已是凝固的音樂。平時遊客至此遠可觀山,近可嬉水,左有古樸的湖上堂,右有植物造景彩虹坡,與太公石、卵石灘隔水相望,雲崖飛瀑、跌水、小橋、雙亭、漁家櫓船盡收眼底。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11

[遊客接待中心·歡迎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梯雲村落·曬秋人家”的篁嶺景區,我是你們的講解員小X,今天很榮幸由我給大家擔任嚮導,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的篁嶺之行帶來快樂。篁嶺是婺源古村落的經典作表,儲存了大量的農耕文明時代特徵。整個篁嶺景區,分爲三大板塊:一是“大地飛歌”,體驗多色塊梯田組成的大地藝術對視覺的衝擊;二是“雲中漫步”,彰顯大跨度索橋、溜索對膽量的歷練;三是“天上人間”,展現篁嶺古村的村落構造,古民居上的曬秋傳統,還有古老天街的商賈、美食、民居、民俗的無窮魅力。讓每一位遊客真正體驗到“民俗風、山水畫、田園詩、文化歌、生活曲、夢幻情”。

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上纜車。在觀賞風景的同時,更要注意安全哦!

[出纜車]

我們剛剛乘坐的是婺源第一條載人觀光索道,全長960米,高差195米,空中執行時間爲16分鐘,各位在纜車上就已經小小領略了多彩的梯田風光,但“好戲還在後頭”,下面將一幕幕呈現給大家。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已經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嶺嶺頭,因“修篁遍嶺”纔有了篁嶺的雅名,“篁”其實是一種竹子,篁嶺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觀音竹等,我們景區沿途也隨處可見這些竹子。以前村民世代居住在這裏,而今全都搬遷到由我們公司出資興建的嶺下新房子裏,也就是我們遊客中心對面的那些整齊的新房子。

[二十四節氣長廊]

接下來我們就跨入二十四節氣長廊,進入篁嶺的第一篇章,該篇章以體現大地藝術的農耕文化爲主題。二十四節氣長廊全長700米,分別用春和樓、夏耘亭、秋實亭、冬蘊坊作爲一年四季的節點標誌。

春和樓: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春和樓”,取自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至若春和景明”,屬於徽建五鳳樓構造,“五鳳樓”原爲皇宮建築,明清時期被徽派建築廣泛用於祠堂門樓,寄寓宗族人才輩出,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此樓沾沾靈氣吧。

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婺源最美的季節,祖籍婺源的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兩次回鄉省親選的都是春季。婺源人立春開始便進入辛勤勞作期,“立春天氣暖,雨水送肥晚。”“驚蟄快耙地,春分犁不閒。”“懵懵懂懂,清明下種。”這些都是婺源人在長期的農業勞動中總結出來的農諺。左手邊文化牆上是對春季勞作場景的介紹,爲了烘托氛圍,景區打造四季花海,春天種的是油菜花、蘿蔔花、二月蘭等,夏天種的是醉蝶花、紫羅蘭、紫薇等,秋天種的是金光菊、萬壽菊等,冬天種的三角梅等。願每個遊客都能成爲“護花使者”,而非“採花大盜”哦!

夏耘亭: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白色亭子叫夏耘亭,取夏季耕耘之意,屬於徽州路亭。路亭在古徽州比比皆是,有“五里一橋十里一亭”之說,其功用是供人休息、飲水、避雨、烘烤食果等。行善者常在亭裏擺放茶水,供路人飲用。這也是古時親人迎送,妻兒惜別之處。夏季是火熱的,篁嶺的海拔雖不是很高,但夏季溫差很大,夜晚需蓋被而臥,頗有“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之意境。文化牆上是夏季勞作場景的介紹,大家有興趣可以認真觀賞下。

秋實亭:眼前的這座亭子是秋實亭,取春華秋實之意。左手邊文化牆上是秋季勞作場景的介紹,“霜葉紅於二月花”,婺源的秋天像打翻的顏料桶,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尤其是地無三尺平的篁嶺,人們將一年的收成用竹篩匾曬曬,成就了聞名遐邇的“篁嶺曬秋”。而花卉則有桂花、山茶花、野菊花等。遊步道邊上的這些油茶樹,是篁嶺村民種植的經濟作物,我們當地叫“檉籽”。這油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因此也被譽爲“東方橄檻油”。

冬蘊坊(篁嶺牌坊):冬蘊坊,取冬藏之意。牌坊、民居與祠堂並譽爲徽州古建三絕。樹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後恩,流芳百世之舉,是古代人一生最高的追求。借用牌坊作爲冬季的節點標誌,併成爲篁嶺村的門頭,寓意深遠。牌坊上的“聖旨”二字是曹氏旺族在朝爲官的彰顯。左手邊文化牆上是冬季生活場景介紹,冬季是婺源的“休閒季”,人們過着“腳踩一盆火,手捧苞蘿果,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日子;冬季又是婺源的“歡樂季”,民俗活動和鄉村飲食文化成了主角,過大年,走親朋,舞龍燈,出擡閣,鬧元宵.....人們在自釀的農家米酒中、在走街串巷的火龍舞動的弧線中,聊慰終歲的辛勞。

[水口林]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篁嶺村的水口。所謂水口,是指水源出村之口。徽州人認爲:水口出口一定要小,還必須密密地種上樹木,這樣才能達到“關鎖”的效果,從而爲整個村莊“藏風聚氣”。篁嶺水口是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的典型縮影,水口林裏存活了78株“植物大熊貓”——紅豆杉,紅豆杉是世界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抗癌植物,也是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篁嶺有如此規模的紅豆杉羣,實屬罕見。印象中竹都是圓的,方竹,見過麼?除了紅豆杉,香樟、香楓、翠柏、桂花樹、香榧樹,還有難得一見的方竹等等名貴樹木和竹子,在我們篁嶺水口這兒全都有。

婺源村落,自古就有“樹養人丁,水養財”,“赤膊龍脈光水口,子孫代代往外走”的古訓,有“殺豬封山”,“生子植樹”等傳統習俗。這些,是我們水口林儲存這麼完整的原因。

“殺豬封山”是指在以前不管哪個村民都不可以在水口砍樹,如果砍了,就會受到懲罰,也就是要把自家養的豬殺了分給大家吃。以前人都吃不飽,養豬也是一家重要的收入來源,卻要殺自家養的豬,可見是非常嚴重的懲罰,因此沒有人會去砍樹。

“生子植樹”是指以前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出生,都會爲其種下一棵樹。特別是在女孩出生時,會爲其種下一棵樟樹,等到出嫁時,再把那樟樹砍了做樟木箱,作爲陪嫁的嫁妝。

〔五顯廟〕左手邊是一座五顯廟,供奉的是起源於婺源的五顯神。在婺源老縣誌中,記載了唐代光啓年間,居住在婺源縣城紫陽鎮王瑜家有五位神人從天而降的傳奇。王瑜動員城中百姓傾力建廟,塑像供奉,虔誠祈禱,無不應驗。南宋時五顯神期跨越海峽傳到中國臺灣,現在中國臺灣還有200多萬的信衆。宋元明三代,五顯被歷代皇帝褒封,因其封首字都爲“顯”,故稱爲五顯神。

〔步蟾橋〕“步蟾”的意思是月宮折桂,比喻科舉登第,步步高昇之意,也是鄉民對子孫的祈望。讓我們步蟾橋上走一走,祈願登科在後頭。

〔如來佛柱〕這是如來佛柱,如來佛柱的正式名稱是“佛家八面多寶臺”。它寄寓的是避邪保平安。

〔夫妻樹〕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兩棵樹是楓香,因爲他們長到一塊了,我們當地人又稱爲“夫妻樹”。俗話說“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大概就這意思吧。

〔雷擊紅豆杉〕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棵紅豆杉是被雷擊過的,現在只剩下半邊樹幹。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樹爭一層皮。”樹是靠樹皮來吸收養分,因此它依然還存活着,真是“樹堅強”啊。

[農業觀光園]

篁嶺是個典型的農業村落,除了少數士子習儒讀書之外,大多數村民都是終生從事繁重的農業勞動。篁嶺幾乎沒有平畈的段田,都是些梯田,一層一層重疊而上的梯田,看上去比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還要繁密。

看到遠處那座煙雲繚繞的高山了嗎?它叫石耳山,山腳下就是上曉鱅村,而篁嶺則是從上曉鱅分遷出來的。婺源地處萬山中,境內山峯起伏,河流密佈。婺源的最高山是大鄣山,它是整個江南山脈的鼻祖。而石耳山呢,則是婺源的東部屏障。翻過石耳山,就是浙江省的開化縣地界。在沒有公路的漫長歲月裏,人們出行,要麼靠兩條腿走,要麼坐船,而對婺源人來說,往往都是靠着雙腳走出大山,走遍天下。

[1號觀景臺]

各位朋友,我們來到景區的1號觀景臺,這是個360º全畫幅觀景平臺,周邊是層層疊疊、流光溢彩的千畝梯田。右下方的這口塘,當地人稱爲“篁嶺的酒窩”。在這裏,人們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春賞油菜夏觀水,秋品菊花冬嬉雪。”四季花海在這不斷演變着各種“斷魂”主題,大地藝術在這裏成就了最強音符。請大家在此拍照留影吧!說不定你的倩影,也會融入別人的鏡頭,成爲定格的“花仙子”、“花相公”。

[臥雲懸索橋]

現在我們進入篁嶺故事第二篇章“雲中漫步”,也開始了對諸位膽量與氣魄的考量。前方就是臥雲懸索橋,全長186米,是江西省目前最長的懸索橋。橋很牢固,承載量達20噸,大家儘管放心邁步。你也可以唱着“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的歌上橋,不過請不要在橋面上跑動,也不要搖晃以免影響他人。走過這段橋面就可以步入花仙子的故里——花海。景區還有溜索和高空熱氣球等娛樂項目,如果感興趣,也可以身臨其境感受一下。

[五色魚塘]

現在我們回到了古村落,開始探尋篁嶺村落的祕密了。

左手邊的這個不規則圓形水塘,叫五色魚塘。傳說這方魚塘是篁嶺進士曹升開鑿的。曹升曾任浙江按察司經歷,離職退休時,從杭州帶回五色魚放養在這個魚塘裏。但爲什麼修在這裏呢?按五行說法,南方屬火,篁嶺山高缺水,又朝着火向,早年的篁嶺經常發生火災。曹升精通風水術,在此修口水塘,讓篁嶺村的建築倒映在魚塘的水中,以剋制南方的火,從此篁嶺村就很少發生火災了。右邊的這棵紅豆杉是本地最大的一棵,又稱“團圓樹”,因爲它是由無數細根簇擁而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古戲臺]

一個偏遠的山野村落,居然還有古戲臺,想不到吧?

過去,篁嶺因交通不便,非常閉塞,民衆的文化娛樂很少。但篁嶺人好熱鬧,熱情好客,於是每逢婚喪嫁娶,生日壽誕,村裏的大戶人家,就會出資聘請鄰近省份的戲班來這戲臺上演戲慶賀。全村人白天喝酒,晚上看戲,一家有喜,全村快樂。以後景區也會有民俗表演,如徽劇、儺舞、茶藝等。

[培德堂]

這棟房屋叫培德堂,原主人叫曹鳴鶴。他是篁嶺進士曹鳴遠的族兄,在篁嶺村是家喻戶曉的響噹噹的人物。培德堂整個佔地約140平方米,屋前有小院,院內有魚池、假山,院牆上的雕花漏窗非常小巧精緻。

正屋爲三間兩廂二層樓結構,大門上方就是水檐天井,是比較少見的三披水檐天井。天井三面的木雕以三國故事爲主題,人物衆多,形態逼真。一樓有房間4個:進門兩邊有2個小耳房,堂前兩邊爲2個廂房。這種房屋結構,就是徽州古建築中典型的“對朝堂”格局。二樓在天井兩邊還有2個小姐繡樓,邊上的“美人靠”爲小姐繡樓增添秀色。關於美人靠,婺源歷來就有這樣的俗語,說是“美人靠,靠美人,越靠越美。”所以啊,各位朋友,特別是美女們,要去上去多坐坐啊。

[曬秋景觀]

已有500多年建村史的篁嶺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植、曹振鏞的故里。曹氏父子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皇帝,協助主持朝政75年。在嘉慶皇帝出巡時,曹振鏞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處理政務,代君三月,因此民間有“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無”這句俗諺。

秉承祖上遺風,篁嶺先民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地無三尺平”的崎嶇地形交流。祖輩起,他們就用竹篩匾晾曬農作物,既不佔地方,又便於收藏。如今,“篁嶺曬秋”已成爲固定習俗,春曬茶葉蕨菜,夏曬茄子豆角,秋曬稻穀辣椒。時令變化,竹曬匾裏所曬之物也在不斷換新,你在不同季節,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滿意的曬秋作品。這裏也是景區的觀景臺,整個篁嶺村是枕高山面水口。後山爲來龍去脈,以水口爲聚落核心,居所呈扇形排布,是典型的U字型古村落。天街恰似一條玉帶將屋舍串接,前店後坊,簡直是縮寫版的“清明上河圖”。

[攝影吧]

如果朋友們覺得站在天街拍攝還不過癮,還想拍到更好的畫面,喏,邊上的這棟房子就是“攝影吧”。那是我們景區專爲攝影愛好者打造的攝影交流創作基地,主要提供影視攝影創作、器材配件租售、影視作品展示、業內互動交流等服務。

攝影吧共三層,一層爲攝影輔助器材配件銷售出租;二層爲休閒展廳,可以休閒娛樂,展示攝影作品,攝影經驗交流;三層爲創作觀景臺,是村落曬秋景觀最佳拍攝點之一。

[樹和堂]

我們現在參觀的是一幢官廳,叫“樹和堂”。官廳是供權貴人物遂行祭拜奠儀之地,村莊有人在外爲官,回故里修建官廳,既顯身份又備奠儀之用。這座官廳建於清嘉慶年間,它的主人是曹鳴遠,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進士,官至江西才子之鄉撫州府臨川知縣。

根據徽州民居的傳統,這個院落裏種了梨樹、棗樹,“梨”在婺源話的諧音爲“利”,意爲吉祥、吉利之意;“棗”寓意“早生貴子”。以前的男主人在外出經商前會在院子裏種下梨樹,或帶走一捧土,寓意離鄉不離土。

磚雕門樓被稱爲“文化門”,這官廳雖屬常見的字匾門,但整體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門罩飛桅戧角,瓦當勾連,彰顯氣勢。水磨青磚精雕細刻,花邊人物應有盡有,“傑應歧靈”的門額則顯示了主人“英雄不問出處”的境界。徽式民居兩邊院牆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又稱封火牆。

樹和堂佔地面積約150平方米,進門有一塊石雕,是以游龍飛鳳構成福字,代表福臨門,大福大貴之意。官廳內飾較爲簡單,一般都會有天井,主要是採光通風,天井下襬了一口缸,缸裏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稱無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鴻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銅鎖狀,寓意鎖住水源,鎖住財源,四水歸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有幅對聯“金石其心芝蘭其室,仁義爲友道德爲師”,意思是說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恆之心,讓仁愛和正義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爲準則成爲自己的老師和做人的標準。我們再來看中堂的擺設,堂名爲“樹和堂”,意爲以和爲貴,和氣生財,家人和睦,以前只有大戶人家纔會有這樣的堂匾。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有沒有名堂的來歷,就是說它是一個有名字的堂。高懸匾額下是中堂字畫,“高花風墮赤玉盞,老蔓煙溼蒼龍鱗”,爲曾國藩題寫,此人是晚清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死後諡號爲文正,後人稱之爲“曾文正”或“文正公”。

邊上掛的是唐伯虎的一幅書法《吳門避暑》,這首詩,描繪的是他剛進入避暑的“密遮竹葉涼冰檐”佳境時,忽遭“風雨”的喜出望外心情與美妙場景,可謂活靈活現。字畫下長條案桌,中間擺放了自鳴鐘,兩邊擺花瓶和屏風鏡,意爲終身平靜,一生平安;自鳴鐘也叫長鳴鐘,寓意爲長壽之意。

院子裏的這牆上嵌有一個焚紙爐,以前寫過字的紙或用過的紙都必須燒掉,不能亂扔,亂扔是對文化的不敬重。

[許村文化站·怡心堂]

怡心堂,是從許村鎮搬移到篁嶺來的文化站老屋。這是景區獨創的“傳統古建異地搬遷保護模式”,讓異地古建築在篁嶺獲得第二次生命,並以它們的絕世風華讓後人感受它,真實地觸摸到它,親眼看到它的重生。對於該種模式,我們還在摸索中,特別歡迎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朋友們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啊。

[香榧樹]

這株古樹叫香榧樹,它的果實可以食用,食用價值、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都很高。其果實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料,有止咳、潤肺、消痔、驅蛔蟲等藥用功效。這裏是篁嶺村的最高點。站在這裏,可以俯看篁嶺村的全貌,當然也是最佳的拍攝點之一。

[五桂堂]

五桂堂正屋佔地面積約12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篁嶺是大戶人家。堂名取自院內和附近的五棵桂花樹,開黃花的金桂和開白花的銀桂都有,而且是“月月桂”,一年四季,屋內屋外都充盈着清雅的桂花香氣。

正屋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屋內的木雕相當大氣而精緻。可是,人們至於還沒能解讀出那些木雕圖案所表現的主題,博學多才的朋友們不妨試試。

此屋原主人曹廷啓,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府尹事曹文埴的生身父親。曹文埴顯貴後,出巨資興建了這座五桂堂送給父親,以報不忘生身之恩。

曹文埴爲生身父親興建了這座五桂堂,而曹文埴的兒子曹振鏞則捐資興建了篁嶺的竹山書院,就在曹氏宗祠邊,等會兒我們會經過那兒,再爲朋友們細說吧。

[慎德堂]

慎德堂是曹鳴遠父親、被朝廷有司旌表爲“孝友”的曹孜學的宅第。慎德堂總佔地面積約130平方米,包括小院、客館、正堂和書房4個主要部分,另有魚池3口,整體結構小巧雅緻,功能多樣,是篁嶺最“考究”的民居之一。

庭院門上“淮興裏”就是說不管你在外面經商,還是做官有成就後都要落葉歸根,榮歸故里。正房門罩下水磨青磚雕刻了“漁樵耕讀、琴棋書畫”。“八卦”是道教的象徵,兩塊地袱石分別雕刻了丹鳳朝陽和魚化龍。進門同樣是四水歸明堂,石雕水井照壁“游龍飛鳳”構成福字。兩邊牛腿雕刻的是明八仙,而堂名爲“慎德堂”,意思是提醒後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中堂對聯“地靈人秀誕豪傑,絳闕清都想盛容”爲晚清重臣左宗棠題寫。

後進院落有幽靜書房和觀魚池。我們再來客館參觀,客館正中橫匾爲“繡窗入靜”,兩邊對聯爲“子孫賢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是清代書法家吳清望所寫。客館的邊廂牆壁上還掛有“吳門四傑”之一文徵明的書法作品《煮茶》。文徵明就《煮茶》寫過幾首同題詩,這是其中的一首。

朋友們來看看,這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說,這是一張牀。不錯,它確實是一張牀,但又不普通,它有一個很美的名稱,叫“繡榻”,周圍刻滿了繡花紋,是過去大戶人家老爺、太太睡覺用的牀。牀上這個像茶几的東西又是什麼呢?它叫“鞋踏”,也叫“踏臺”。它本來是放在牀前地上的,人上牀睡覺之前,得先把鞋子脫下來放在踏臺上。

客館門面是晚清時期的“全雕扇”樣式,雕工精細,修飾華麗,在講究“財不外露”的徽州古建中較爲罕見。內屋回字圍嵌入八仙的“法器”,稱爲“暗八仙”。屋外上門檐與牛腿雕刻“和合二仙”。

[天街]

篁嶺村空間佈局別緻:一條長388米的天街橫貫南北、三座橋崗通往村內外、六口井塘寓意六六大順、九條巷道蜿蜒曲折。我們現在走的這條巷,是篁嶺最重要最平坦最寬闊的巷道,就是是著名“天街”。 天街是篁嶺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也可以說是篁嶺的“商業一條街”。我們已經來到了天街的核心,也是村落核心,當地老百姓閒暇之餘都在此聊天,拉家常,因此又稱之爲“新聞發佈中心”。

[衆屋·繡樓]

這幢建築就是篁嶺的衆屋,也就相當於村委會,是長輩,族羣開會議事之地。門額上“聖旨”兩字型現了曹氏在朝爲官的地位。大門爲牌樓門,徽居比較注重風水,一般朝南朝東,如受限制會在門口加小院落或改變朝向,避免直衝西向而不吉利。以後西式酒吧將會進駐中式廳堂。衆屋隔壁是繡樓,以前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般只能呆在樓上,有護欄的地方叫美人靠,就是小姐休息的地方,也是以前小姐拋繡球選夫婿之地。門樓下“奕挹”二字,就告誡了繡樓小姐自己要舉止端莊、知書達理,選擇的夫婿要門當戶對、恪守禮教。

[茶禪一味·京衛府]

這棟房子名叫京衛府,現在改造成一個品茶、賞茶、購茶的場所,所以掛了“茶禪一味”的牌匾。

京衛府原主人是曹廷諮,清代嘉慶年間,擔任京城軍事總機構“都指揮使司”的六品銜“京衛經歷”,相當於現在的監察局長。主人任職滿期後退休回家鄉,修建了這座京衛府,作爲接見官員、會客聚友的場所。

京衛府臨街及外沿的兩面都做成木門窗,木雕線條簡潔大方,與京衛府的莊重相協調,也體現了主人的清正廉明。大門上方的4個圓“門頭”,是等級的象徵,說某人“有來頭”,來源就出在這裏。

[竹虛廳]

竹虛廳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禎八年(1635年)拔貢,授職湖廣興山縣知縣。竹虛廳,佔地面積約100平方米,整體爲三間結構,但一樓沒有廂房,這與它作爲讀書、教育的場所有關。竹虛廳最顯著的特色,是臨街一面全部爲木雕,圖案精美繁複,極盡奢華,令人歎爲觀止。門面上的6方木雕圖案,左上是“趙子龍救阿斗”,左下是“關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王訪賢”,右上是“周文王打獵”,右下是“狀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樑撐的木雕主題,從右到左,依次是福、祿、禧、壽。門罩上裂紋還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爲“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竹子又代表竹報平安、步步高昇、節節高之意。整個竹虛廳,簡直就是一座木雕藝術的寶庫啊!

中堂畫《喜上眉梢圖》是“揚州八怪”之一李鱓畫的,配的詩是:“爾性何靈異,喜上最高枝。探得好消息,報與主翁知。報與主翁知,雙雙集鳳池。梅花春信早,喜遇聖明時。”

竹虛廳的屋外有木樓梯通到二樓,二樓的外側有一個大曬臺,也是觀景臺,站在樓上眺望遠山的景色,真是心曠神怡。樓內還有2間相通的房間,作爲住宿之用。

[客館]

對面這幢房子是客館,也就是現在的賓館、飯店,上檐板雕刻的是“雙龍戲珠”,挑檐枋則雕刻了“八仙過海”,下檐枋浮雕了“姜太公釣魚”。四根託柱則雕了四個象頭,代表吉祥吉利之意。兩邊還雕有雌雄獅子,俗話說:“獅子滾繡球,好戲在後頭”,代表好運連連之意。

[結束語]

朋友們,本次篁嶺之旅就告一段落。請記住導遊小×,更記住篁嶺!篁嶺時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臨,再續今緣,共同譜寫我們新的“篁嶺故事”。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12

歡迎來到第一批5a級國家旅遊景區——靈山風景區!靈山風景區位於無錫市太湖之濱,是一座規模宏大、文化底蘊深厚、精神風貌濃郁的佛教主題公園。

首先,牆上。

在進入風景秀麗的文化公園之前,被譽爲“中國第一堵牆”的靈山大昭碑,首先會給您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昭比大約40米長,它的最高點是8米。它是宏偉的,宏偉的。趙樸初,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題寫於昭比正反兩面。

樸老與靈山有着深厚的淵源,他們給靈山留下了許多美妙的詩篇。昭比面朝太湖,一面刻有“萬畝湖光清釉”七個字,是佛經上常提及的“七寶”之一。公園的古詩暗示,與太湖相交的靈山風景區,就像一面純淨美麗的琉璃世界。面對風景名勝區的詩詞《小靈山》,是樸老對靈山的讚美和殷切期待。“去天竺觀雕,留念法華”是指他到印度(原名“天竺”)和釋迦牟尼的“靈珠山”(簡稱“靈山”、“九峯”)的旅行,但印度佛教已經衰落。靈九山呈現出一幅“空荒”的景象,回想起當年佛經的盛況,樸感到十分難過。“沒想到,久風飛來了,天花把我的家都散了。”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他1994年去無錫靈山,親眼目睹了靈山大佛景區香客們佛教的興盛。他彷彿覺得印度的鷹山“飛”到了無錫山,“天花散在我家”寓意着佛教的傳播。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趙樸饒對佛教文化和佛教聖地靈山的殷切希望。

二世。了武鳴橋

在昭比對面,柔軟的“吳明橋”橫跨玉戴河。韓白玉大橋優美的橋身,彰顯了古樸典雅。“五明”是古代印度對人類文化的總結,是對人類知識和知識的分類。“明”是指知識和學科,“五明”是指人類文化的五大學科。它們分別是1。內在明:認識自己的知識和生命的真理。2. 聲明:音韻學和語言學;3.殷明:邏輯論證4. 醫療處方:醫藥、體育、養生;5. 公僑明:農業、商業、工業、建築、音樂、文學、軍事、管理等各行各業的人類物質文化生活。每座橋都以“五名”中的一名命名,橋欄杆由來自北京房山的韓白玉製作。這些都體現了靈山打造“一流景區”、“一流工程”的堅定目標。透過“五明橋”進入靈山風景區,我們才意識到佛教不僅倡導寺廟與山林之間的禪修,而且不關心社會現實和廣大人民羣衆。相反,虔誠的佛教積極倡導開發和利用一切有益的知識和技術,造福於一切衆生。“五明橋”反映了靈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遊客朋友可以選擇不同的橋樑來滿足你不同的願望。

3.靈山風景區門戶

透過五明橋,你可以看到一個宏偉、莊嚴、精緻的“風景門”。門戶結合了原始而凝重的徽派建築、北方皇家建築的宏偉氛圍和西藏建築獨特而活躍的風格。大門口懸掛的“靈山風景區”牌匾上也有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的題詞。靈山景區作爲中國第一批4A級景區,不僅擁有一流的硬件設施,還擁有優秀的旅遊軟件服務,包括導遊、小塊存儲、廣播、醫療等。遊客手中獨一無二的明信片票,體現了靈山“服務家園”的匠心。當你享受遊覽靈山的樂趣時,你可以把明信片上的票連同你的祝福送給親朋好友,也可以把靈山獨特的精神和財富送給千千萬萬的家庭。

透過靈山景區大門建築,讓我們瞭解豐富的佛教歷史,體驗靈山獨特的文化。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13

各位團友: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參加我們杭師旅行社組織的烏鎮一日遊,現在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在滬杭高速上了,我們今天要去的就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的烏鎮,從杭州到烏鎮大約1小時的車程,下面呢,我先對烏鎮做個簡單的介紹。提到烏鎮,喜歡劉若英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從似水年華拍攝到最近成爲烏鎮的形象大使可以說劉若英跟烏鎮是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天我們就將前往這座千年古鎮順着劉若英的思路來欣賞一下古鎮的美景。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烏鎮的確稱得上是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從古至今誕生了不少傑出的英才。據這個鎮志記載:從宋朝到晚清,全鎮出了64名進士,161名舉人,近代更是出現了一代文學巨匠茅盾。真可謂人因鎮而興,鎮因人而名。

既然烏鎮是這麼出名,想必大家對於烏鎮的來歷也一定非常的好奇。烏鎮在南宋以前,以現在鎮中的車溪爲界分爲烏鎮和青鎮兩個鎮。河西的是烏鎮屬於湖州府,河東的是青鎮屬於嘉興府。解放以後進行區劃調整,把烏鎮和青鎮合併統一由嘉興市管理。關於“烏鎮”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個小故事:據說在唐朝時,浙江刺史李琦想割據稱王,舉兵造反,朝廷就命令烏贊將軍率兵前往討伐。這位烏贊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得李琦的叛軍是節節敗退。當打到車溪河畔時,李琦突然掛牌休戰。正當這個烏將軍就地安營休息時,李琦卻在當天晚上偷襲烏軍的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最後連人帶馬跌入李琦在橋上設的陷阱裏面了。結果當場被叛軍用亂箭射死。雖說丈是打敗了,但是烏贊將軍忠君愛國的精神卻感動了當地的所有百姓。大家爲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姓氏來作爲鎮名。

上面說了一些有關烏鎮的歷史,我們朋友到了烏鎮是去玩的,那麼到了烏鎮都該玩些什麼呢?無外乎是吃,穿,遊。說到吃啊,可能我們多數朋友就開始興奮起來了,畢竟民以食爲天,誰都好這一口。別急,聽小王給您慢慢的介紹。說到烏鎮的名吃,就不得不提這個姑嫂餅。聽到這個名字估計大家已經猜到了,肯定跟姑嫂關係有關。不錯,相傳啊,在明朝時候,鎮上有戶姓張的人家,世代都以做姑嫂餅爲生。因爲是獨家配方自然風味獨特,因此經久不衰生意興隆。但是張家有一個條不成文的規定,爲了保證這個祕方世代相傳規定祕方只傳給媳婦,不傳給女兒。畢竟女兒以後是要出嫁的,就成了別人家的人。當傳到明朝這代時呢,家裏的小姑子看到母親只教嫂子做餅的方子,心裏就非常不高興。畢竟嫂子才嫁到家裏一年多,而自己在這個家裏待了十幾年了,母親都從來不提教給自己。於是呢,就處處跟嫂子過不去,有一天,正到嫂子在做餅的時候,天開始下雨了。於是小姑子就對嫂子說:“嫂子,外面下雨了,快去收衣服”。嫂子一聽就連忙往外跑,小姑子看到嫂子出去了,氣不過偷偷的抓了一吧鹽丟到了餅鍋裏。說來也巧,今天吃了張姑嫂餅的客人都說今天餅的味道很特別,比以前的好吃。嫂子就奇怪了,我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做法,怎麼會不一樣呢。於是她自己也吃了一塊,結果感覺味道真的非常特別。 這時候小姑子,開始說話了。“嫂子如果你想知道今天爲什麼餅的味道這麼好,並且想以後天天這麼好的話就先把做餅的祕方告訴我”,嫂子拗不過她,就把做餅的方子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小姑子。當然小姑子也很誠實的把她如何使壞的但又適得其反因禍得福的事情告訴了嫂子。因爲現在的做法是姑嫂兩個人共有的,所以就把這餅取名爲“姑嫂餅”。等會參觀完了,自由活動時大家不妨買些嚐嚐。說完了“姑嫂餅”當然就不得不說說烏鎮的特產“三白酒”了。三白酒是天然純手工製作。因爲以白米,白麪,白水爲原料,所以起名爲“三白酒”。其他的還有這個杭白菊,白水魚,紅燒洋肉。等會吃飯是大家也可以點些來品嚐一下。

講完了吃,我們再說說穿。 藍印花布是烏鎮特產之一,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大家可以買些小件的東西,比如愛美的女士可以買一兩個藍印花布的頭巾,小手提袋留做紀念。衣服我建議大家就不要買了,因爲現在也沒有什麼人願意去穿這些花色的衣服,其次藍印花布容易掉色。等會天熱了,穿着這種衣服一流汗搞的滿身花紋象個金錢豹式就不好了。呵呵。其他得就是些手工的棉鞋,棉拖鞋。大家自己斟酌購買。

下面我再給大家介紹最重要的遊,讓大家把握重點,等會遊覽時做到有的放矢。剛剛說了,烏鎮是大文學家茅盾的故鄉,那麼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鄉遊覽不外乎是看建築,品民俗。而“臨街枕水,粉牆黛瓦”是水鄉建築的共性,我們既然到了烏鎮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東西。烏鎮的建築特色都集中在鎮頭的修真觀和古戲臺上了。所以大家等會第一個景點修真觀一定不要錯過。觀裏有景點講解員給大家講解,我會大在進去的時候在門口把景點的門票發跟各位。參觀完第一景點以後,大家願意跟我一起遊覽的就跟我一起,不願意跟我一起打算自由活動的就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再回到遊的介紹上來。俗話說的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我們杭州離烏鎮估計有個2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同了。而烏鎮在民俗方面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賞的平臺。鎮裏設有江南木雕陳列館,宏泰染坊藍印花布陳列館,江南百牀館,民俗館等多個展館,等會小楊會帶大家一一參觀。

好了,烏鎮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帶上行李跟我下車。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14

白園坐落於---市城南13公里處的龍門東山琵琶峯上,是爲了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住洛陽18年,雖尊爲"少傅",但一生清貧,喜酒善詩,在龍門修香山寺,開八節灘,對龍門山水十分眷戀,死後遵囑葬於此。

白園依山而建,峯翠水碧,秀麗古雅。白園內主要景點有青谷區、樂天堂、詩廊、墓體區、日本書法廊、道時書屋等10餘處。青谷區位於兩山之間,有白池、聽伊亭、石板橋、松竹、白蓮。進入青谷區瀑布飛瀉,池水盪漾,竹林青風,白蓮飄香,使人心曠神怡,樂天堂依山傍水,面對青谷,是詩人作詩會友之處,室內自然山石裸露,漢白玉塑像瀟灑自然,靜座山石之上,給人以深思明世之感。站在樂天堂前,可深切回味詩人原作"門前常流水,牆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迴百餘步"的內涵,詩廊立石38塊有中外名家書寫,行、草、篆、隸齊全,既可以欣賞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領略書法藝術之美。日本書法廊是爲中日書法交流而建,多爲當代日本書法名家之作,於20__年3月建成對外開放。墓體區位於琵琶峯頂,從牡丹壇拾級而上即可到達。這裏有白居易墓、臥石碑、烏頭門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前型石鋪地,墓後草坪如毯,周圍翠柏環抱,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

白園爲紀念性園林,園內建築古樸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徑通幽。是遊覽的好去處。

該園與--市賞石協會在園內共同舉辦中華河洛奇石展,奇石有牡丹石、動物世界、海底寶藏、天池明月、偉人踏雪、故鄉明月、一目瞭然、西嶽華山、白居易、鯉魚跳龍門等奇石。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一獨秀峯靖江王城來遊覽觀光。獨秀峯位於廣西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城內,是王城景區的核心景觀,素有“南天一柱”之稱。獨秀峯與桂林著名的疊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峯之一,相對高度66米。山上建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客廟、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每當晨曦夕照,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紫袍玉帶的王者,故又被稱爲“紫金山”。獨秀峯擁有唐以來的歷代石刻136塊,均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有價值的石刻當數820xx年前刻於讀書巖前的《大比宴享即席勸駕詩》。詩中所言“桂林山水甲天下”,早爲世人所認可與傳頌。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去觀賞兩處岩石。我們先看這讀書巖,位於獨秀峯東南側,因南朝時始安(桂林)郡太守顏延之常在此讀書而得名,是桂林最早的名人勝蹟。讀書巖上有唐人鄭叔齊的《新開獨秀山石室記》,是現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記述散文,顏延之詠獨秀峯的詩句也因此文而得以傳世。我們再來看太平巖,位於獨秀峯西南,因明朝時靖江王在洞裏發現“太平通寶”而得名。中國傳統桂林獨秀峯太平巖文化以60甲子紀年,每一年均有一個相對應之年神主人間之事,且60甲子又與生肖習俗中的12生肖相對應,每一個生肖又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所以來到太平巖,尋找與自己的生肖相對應的年神,並對其有所瞭解,不失爲遊客在旅途中的一件趣事。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獨秀峯頂上的獨秀亭。此爲二層、紅柱、六角、重檐、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長寬各4.8米,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高6米,長寬各4.7米,面積22平方米,原爲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臺,四周有圍欄,高居懸崖之巔。登臨四望,雲生足下,星列胸前,桂林奇山秀水一'覽無餘。

各位請看,這是位於獨秀峯東麓月牙池畔的中山紀念塔,是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0xx年9月,當時在廣西的國民黨著名人士白崇禧、劉爲章、李耀軒、李維仁、裘邦燾等,爲紀念廣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廣西統一,特在孫中山先生1920xx年誓師北伐暫住之處,興建此塔,以示紀念。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靖江王城景區,它位於桂林市中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爲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至今已有640多年的歷史,比北京故宮建成的時間還早。現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靖江王城始建於公元1372年,其城垣全部採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垣周長1500米,城牆厚5.5米,高近8米,南北長556米,東西寬355米,佔地面積19.78萬平方米。內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堅固。城開東南西北四門;堅城深門,氣勢森嚴。整個王城的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後寢的佈局方式營造。各位朋友在此不僅可領略到昔日王城的威嚴肅穆,而且還可親手撫摸620xx年城牆的滄桑歷史。清朝唯一的漢人格格孔四貞(即“還珠格格”)的家,就在這昔日王府的深宮禁地之內。當然,在這裏我們還可以欣賞到戲劇的“活化石”一儺舞的表演,它是最初的宮廷演藝,起到祝福平安、敬神驅鬼的作用。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三元及第坊,位於靖江王城南面正陽門上。清代學者阮元任兩廣總督時,爲連中三元的陳繼昌所立。“三元”是鄉試、會試和殿試均名列第一的人,分別獲得解元、會元、狀元稱號“三元”。自唐代以科舉取士1000多年來,連中三元的僅13人,清代兩百多年中僅有2人。陳繼昌是臨桂人,把用巨石鐫刻的牌坊置於王城正門之上,是封建社會給科舉成名者的至高榮譽。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貢院,這塊風水寶地曾因科舉時代屢出狀元而名揚天下。在此,您不僅可以想象當年科舉考試的盛況,而且還可以感受學子們十年寒窗的艱辛和金榜題名時的喜悅。各位請看,這是狀元及第坊,在王城東華門上,原坊於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爲新科狀元龍啓瑞所建,毀於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20xx年)。在這之前,張建勳、劉福姚分別於光緒十五、十八年登上殿試第一甲榜首。在4年的兩科中,桂林繼唐趙觀文和陳繼昌、龍啓瑞之後,一連出兩名狀元,震驚了全國,一縣八進士,三科兩狀元傳爲佳話。重建狀元及第坊時,把4人的名字並列在坊前。各位請看,這是榜眼及第坊,在王城西華門上,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爲於建章而立。於建章,永福人,任過翰林院編修、貴州鄉試典試、山東學政等職。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16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你們見過草原嗎?那一望無際的綠色,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一羣羣的羊在草原上奔跑着,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是那麼的美!草原的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人心曠神怡,在那種境界裏即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就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無限樂趣。

來到蒙古包,又見我的同胞,主人迎客,羣馬領跑,少年套馬,壯士摔跤,武士舞刀;主人舉杯,老翁敬酒,少年獻歌。蒙古族同胞的純樸熱情,也證明了蒙漢情深。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也只有在這裏纔可以體會到,來到這裏,會使你流連忘返,時時沉浸在草原的無限樂趣,站在草原上,你會覺得天是那麼的藍,大地一片綠色,會覺得自己也是這一片綠色的一員,彷彿自己是這片綠色中的一棵小草。否則老舍先生也不會說“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介紹江西的英語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大家好!下面我將帶大家參觀繞南陶瓷主題園區。繞南陶瓷主題園區是一個以陶瓷文化爲主要特色的景區,這裏儲存了多處宋、元、明時期的古窯遺址,以及大量的古礦洞、古水碓等瓷業遺蹟。被評爲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繞南坐落在繞南村旁,位於瓷茶古鎮遊覽區和梅嶺休閒度假區之間,距古鎮3公里,離梅嶺有7公里。繞南村也同樣因爲其東河環繞村莊蜿蜒而過,而取名繞南。繞南人大多姓詹,從宋代開始到現在,一直都在從事着釉果的加工生產,歷史已有千年之久,正是這些老一輩人遺留下來的文化財富,給後代人研究景德鎮古代瓷業的生產狀況有着重要的價值,其中,繞南堆積物就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生產斷面特徵遺址。大家可以在那裏看到最古老的陶瓷手工製作工藝和古水碓、古礦洞、古釉果作坊、龍窯遺址等古代陶瓷生產遺蹟。

據史書記載,自唐代開始,瑤里人就依山築窯、伐木爲薪,燒製陶器了。瑤裏最早興燒瓷器的年代是南宋末期。在經歷了元、明兩代之後,從明朝中葉開始衰退,整整跨越了300多年時間,可見當時的繁榮之景。而爲什麼會在瑤裏並且是在繞南這個小村莊煉製瓷器呢?經過研究考證,燒造瓷器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豐富的瓷土資源(瑤裏山中盛產製瓷原料高嶺土,雖經數百年開採,至今仍蘊藏豐富)、充足的水資源(貫穿全境的東河是景德鎮母親河昌江的源頭之一,支流佈滿全境,水流湍急,終年不息,水力資源極爲豐富)、充分的燃料資源(瑤裏境內崇山峻嶺,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高達82.3%,燒窯用的上等燃料黃山鬆遍佈山間),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而瑤裏恰好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根據調查,現境內遺存的宋、元、明古窯址多達上百處,古礦洞120多條,是目前景德鎮市瓷業遺蹟儲存最完好的地區,對研究中國古代瓷業生產狀況具有重要價值。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首先映入我們眼中的是“陶花源”三個字,製作這三個字的材料均很奇特—“陶”字用的是匣鉢片,而匣鉢本身就是一種陶器。 “花”字是用青花瓷片粘成的,它契合了“花”。而這個“源”字呢,又是用釉石粘合起來的,釉石是制瓷的原料,而這裏又是景德鎮瓷業的發源地。解釋之後在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是

陶瓷青花的原料產區及發源地。也就是咱們現在要參觀的瓷之源繞南。

瓷之源牌樓旁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由九塊青石組成的九工圖,這九塊青石中雕刻的是制瓷的九大工序,當時有這麼一說“南方有一石,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也就是說製作瓷器是要經過七十二道工序才能成爲瓷器,但這九大工序是最主要的工序,分別爲採石、粉碎、淘洗、拉坯、利胚、裝底、畫胚施釉、裝匣鉢燒窯、磨底選瓷。這些工序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繞南瓷之源來了解一直吧.

走進瓷之源牌樓我們就可以看到面前這條河流,此河就叫東河,當時的人們都是利用這條河經水路到達景德鎮的,當時到景德鎮需要一天半時間,一般船上都裝載着茶葉和釉不子,什麼叫釉呢?瓷器表面那層透明光澤的物質就叫做釉.釉是由瓷石製作的,右邊的路上這堆白色的石頭就是瓷石,它們主要出產於瑤裏白石塔一帶,而旁邊這個礦洞也是明代時期開採瓷石的礦洞,現已內部塌方.大家是不是已經聽到”咚、咚”的敲打聲了,發出這種聲音的就是左邊的這個古代大機器——水碓。

水碓主要由水輪、傳動軸、扳頭、碓杆、碓頭和碓坑等部分組成。水輪下面是排水溝,設閘板來控制水流,水輪在轉動過程中透過傳動軸將動力傳到同步運動的扳頭,扳頭與碓杆的一頭相搭,依靠其下壓力量將碓杆扳起。扳頭隨水輪軸轉動,將碓杆扳至一定高度後與之脫離,碓杆前端則自由下落,頂端的碓嘴落入碓坑,靠由重力作用所引起的衝擊力將碓坑內的瓷石擊碎。碓杆和碓頭均爲木製,碓嘴是套在碓頭下端的,由河石製成,重約10公斤。碓臼四壁的外面三方都用石塊垂直砌成,而裏面一方用的是慄木板斜打入土中。木材比石材容易發生振動,碓嘴上下運動成弧線形總是向碓臼裏面一方撥動石塊,每舂下一次,裏面一方的石塊受到了反作用力,向碓臼中心推一下,就這樣使石塊上下翻動,最後全部被舂細。將瓷石舂成粉狀大約需要12小時,陶工們稱之爲“熟土”。通常一天可以出兩次熟土。我們還可以看到傳動軸非常長,於是陶工們只要在傳動軸的中間用木架控制,可是木架和傳動軸長期摩擦會摩擦生火,於是在用上面的竹子從水輪處引水長期滴在木架和傳動軸接觸的地方,一爲了降溫,二爲了加強潤滑度。這整個工序溶合了水利動力學、機械學、力學、液體力學和陶瓷工藝學等諸多學科巧妙結合的產物,讓我們不得不佩服當時陶工們的聰明智慧。

工人們把“熟土”挑至對面的釉裏作坊,經過淘洗池、沉澱池、稠化池和泥牀製作成釉不子。說的這麼簡單,到底是怎麼做的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老師傅是怎麼做的吧。瓷石舂細後,陶工用閘板截住水流,使水碓停止工作,然後用鏟子將舂細後的瓷石粉鏟入淘洗池中攪拌淘洗。由於不同大小的顆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大顆粒如石英顆粒等很快沉到池底,而瓷石細顆粒則水化爲乳白色的懸濁液,這裏要提到的是,爲有利於瓷粉沉澱,在舂碎瓷石時陶工們已在碓臼中加入了0.05%的石膏。淘洗後,用木桶舀入排砂溝,其中較粗的顆粒再次沉降在排砂溝底。懸濁液流入沉澱池,經過一定時間沉澱以後,上部清液放回淘洗池淘洗,然後把沉澱池中的漿體舀入稠化池進一步沉澱濃縮,上面的清液放回沉澱池。再將稠化池中濃縮的稠漿舀到泥牀上,待水分揮發至一定程度後,再用腳踩踏,這樣做是爲了排除泥料中的空氣,同時進一步使泥料中的水分分佈均勻。踩完泥,用鐵鏟將其鏟切成塊狀,再將瓷石泥分別放入預製好的一定規格的具有磚形內壁的木製模具內,製成形似磚狀的泥塊,俗稱“不子”,又叫“白不”。然後放在通風架上陰乾,一般至五成幹就可以了。每塊不子約重2公斤,六面光滑,棱角分明。在這樣的作坊裏每天大約可以做出80個不子,即160公斤釉果。

在生產瓷器時爲便於瓷器表面施釉,還要將釉果配製成釉漿,其配製方法一般是先將釉灰用水淘細,再配以釉果調和成漿狀。釉灰也是一種傳統的制釉原料,由石灰石與狼萁草或鳳尾草燒煉而成,主要起助熔作用。俗話說:“無灰不成釉”。並且,加多少釉灰也是非常有講究惡的,適量釉灰的加入可以使釉面透明光滑,但過多則會使釉面發青甚至發灰,有損製品的美觀;而用得過少,又會使釉面出現波浪紋等毛病。一般的十盆細泥、一盆灰稱爲上等釉,而七八盆泥、兩三盆灰就稱爲中等釉了,泥灰各半或灰較多則稱爲下等釉。瓷石是不是制釉的唯一原料呢?不是的,不同的釉需要不同的物質,有的還需要像長石,石英,高嶺土這樣的制釉原料。並且,釉果本身也會因環境變化而各有不同,釉果一般爲石英岩風化而成,粉碎加水調製後才具有可塑性,它們因產地、種類及風化程度的差異,化學組成便不盡相同,用途也不一樣。打個比方,如果一種瓷石中的氧化鉀(K2O)、氧化鈉(Na2O)含量高,它一般用於制釉,又稱釉石;而二者含量低的就會用來

制瓷胎。當然,不只是用單一的瓷石制瓷胎了,它還要加入一定的高嶺土,兩者混合之後,即可做瓷了。

看完我們的古水碓跟古釉果作坊我將帶大家去參觀我們的古龍窯遺址,去往龍窯遺址的途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座龐大的窯柴垛,遠看就象埃及金字塔。之前我已經給大家介紹過燒造瓷器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想必大家還記得吧。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有充分的燃料資源,而現在看到的就是鬆柴,我國古代燒窯用的燃料,主要是鬆柴和槎柴,統稱窯柴。之所以建成這種形狀,是爲了使落在柴垛上面的雨水迅速流走,且不滲入柴垛裏面,這樣柴不易溼,乾燥起來也很快,燒窯時就能提高熱效率。

在景德鎮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一里窯,十里焦。”意思是說燒一窯瓷器,要耗費十里的樹林,由此可見燒窯的不易。據有關文獻記載,明代窯小,一窯要用柴180擔(約合9噸);清代窯大,一窯燒掉的柴竟達500擔(約合25噸)。經過我們的金字塔形柴垛我們可以看見兩處未經開發的龍窯遺址,它們都是元代的斜坡式龍窯。

現在我們參觀的是一號龍窯遺址,這座龍窯爲了有效保護,還沒有發掘。該窯也是南宋時期的斜坡式龍窯,從一側的護坡和堆積的物表上看說明當時的瓷業是多麼的繁榮。該窯爲南宋時期的斜坡式龍窯,總長19.2米,坡度18.5度,分爲火膛、窯牀和煙口三部分。窯牀斜長18.6米,寬1.9米。窯壁厚0.3米,窯壁內面有一層厚0.05米左右的燒結窯汗,窯壁殘高平均爲1.3米。窯牀底部用碎石塊鋪就而成。煙口爲梯形。

龍窯的西側是一個古窯造型的茶樓——龍脈茶樓,坐在茶樓裏,背後是大片的古陶瓷依存,對面是奔騰不息的瑤河,在這裏所品嚐的不是一般的茶,而是生長在千年窯址上的茶,這茶吸收了陶瓷的精華,飽含着悠久陶瓷文化,品這樣的茶,可以充分領會古園、古窯、古風和古韻的意境。

往前走的圓亭子下面就是我們的二號龍窯遺址,它燒窯始於南宋後期,終止於明代中葉,是瑤裏境內至今發現的燒造年代最長的瓷窯之一。曾經一度被盜墓分子懷疑成寶藏古墓,因而被挖走部分瓷器,不盡完美。該窯爲南宋時期的斜坡式龍窯。據瞭解,它總長11米,坡度20度,分爲火膛、窯牀和煙口三部分。窯牀斜長9.5米,寬2米。窯壁殘高平均爲1.5米,該窯牀不大的原由是龍窯向馬蹄窯轉型的小型龍窯。

我們可以看到龍窯四周到處都是破損的瓷片,而這些瓷片的內底部都有一個

沒有上釉的圈,叫澀圈。它的形成是將器物重疊在一起裝燒,其優點是產量高、成本低。爲了防止器物之間發生粘結,於是陶工們在碗或盤的內心颳去一圈釉,這樣碗盤重疊的部位就不會粘在一起。才形成澀圈,澀圈疊燒法即由此得名,其缺點也恰恰在於有一個澀圈。在澀圈的中間還可以看到有“福、祿、壽”之類的字或數字,因這些窯都是幾戶人家共同燒用的,爲知道窯內的瓷器是誰家的,而寫上了這些字來區分。

明代以前我國南方各主要產瓷區廣泛採用的都是龍窯,明代以後逐漸被葫蘆窯、鎮窯所代替。瑤裏燒製瓷器所用的就是龍窯,我們眼前所看到這座就是現今發現中年代最久遠,儲存最完整,最長的一座龍窯——三號龍窯遺址。它總長48.2米,坡度19.5度,分爲火膛、窯牀和煙口三部分。窯牀斜長41.7米,寬2米。火膛有前後兩個,前膛爲長方形,後膛爲葫蘆形,直徑0.7、1.3米。部分牀段爲內外兩層,窯壁厚0.3米,窯壁內面有一層厚0.05米左右的燒結窯汗,窯壁殘高平均爲0.95米。窯牀底部用碎石塊鋪就而成。煙口爲梯形。

它是如何進行燒製的呢?它分爲窯頭、窯牀、窯尾三部分。最低的一端(即山下)爲火膛,最高的一端(即山上)開排煙孔。煙囪極低,只有1米高。龍窯窯背脊兩側相隔約70-75釐米距離,開一個洞,叫做鱗眼洞,是投放燃料和觀察火焰溫度的視窗。龍窯斜坡由下向上一個鱗眼一個鱗眼地燃燒,其原理就是火焰自然上升,熱能充分利用,恰似一個臥著的大煙囪。燒下面時上面是低溫,正好乾燥、去溼,完全符合陶瓷的燒成升溫曲線要求。這樣的龍窯有着怎樣的一些優點,下面我給大家解釋一下,它的優點主要在於熱效高,節省燃料,生產週期短,產量大,燒製成本低,建造費用低廉,因此它常被稱爲青瓷的搖籃。但它的缺點也是同樣存在的,因爲窯身長且傾斜建築,所以裝窯與出窯的勞動強度很大,也就是說很花費人工,而且較難採用機械化和自動化。此外,因窯內升溫和降溫快,不易保溫,因此燒出的成品質量比較差。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在窯址周圍看到很多燒壞的瓷器的原因。

瑤裏早期的青花瓷無論胎釉質地還是裝飾技法,都較爲出色,可與景德鎮市區同期民窯相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青花裝飾,簡約質樸,在青花瓷繪史上很有光彩。其紋飾多爲纏枝蓮紋、雲氣紋、繡球紋,比如這塊瓷片上畫的就是纏枝蓮紋,它看上去畫面清新,運筆如游龍行空,筆法嫺熟,很有氣勢,逸筆草草,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hant/dycfanwen/jiangxi/rnw4yn.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