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導遊詞精選 > 竹海導遊詞(精選12篇)
手機版

竹海導遊詞(精選12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1.06W 次

竹海導遊詞 篇1

蜀南竹海位於四川宜賓市境內,距離宜賓市區約60公里。景區內共有竹子58種,7萬餘畝,是我國最大的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於一體,兼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的最大原始“綠竹公園”。

竹海導遊詞(精選12篇)

整個竹海成“之”字形,東西寬、南北狹。山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林中溪流縱橫,飛瀑高懸,湖泊如鏡,泉水清澈甘洌,空氣清新,把人引入一個神祕的世界。植被覆蓋率達87%,爲我國空氣負離子含量極高的天然氧吧。 蜀南竹海是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目的地四十佳”,“中國生物圈保護區”,《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的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 蜀南竹海風景區內有景點124個,分佈廣。

整個景區東西長約13公里,南北寬約6公里,其中一級景點15個,二級景點19個,蜀南竹海素以雄、險、幽、峻、秀著名,其中天皇寺、天寶寨、仙寓洞、青龍湖、七彩飛瀑、古戰場、觀雲亭、翡翠長廊、茶花山、花溪十三橋等景觀被稱爲“竹海十佳”。

竹海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綠色仙境--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位於溧陽南部山區,屬天目山餘脈,是蘇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景區內山水相映,風光旖旎,有"天堂南山、夢幻竹海"之美譽.南山竹海在其優越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以中國源遠流長的竹文化和壽文化爲底蘊,並結合古官道、吳越古兵營、黃金溝等人文資源,目前已形成頗具規模的:靜湖娛樂、休閒娛樂、歷史文化、長壽文化和登山遊覽這五大功能遊覽區。下面我們就一起去體驗一下竹海的尋壽之旅吧。

南山竹海的壽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拾階而上,竹影婆娑裏,有一個個閃紅的字樣,刻在溪澗邊鐵褐色的岩石上,透過密匝匝的竹的間隙,細細辨析,都是楷草隸篆各種書體的壽字。在尋覓着一個個壽字的同時,壽字似乎也在尋覓着我們,把我們引向壽的深處。大家可以在遊覽的過程中,數一數共有多少個壽字?

來到了壽比南山區域,我們就彷彿進入了老壽星的懷抱。大家請看,這位笑容可掬、親切慈祥的老壽星就是長壽文化區的標誌性建築了。他頭部高12.8米,是由純銅製作而成,整個山體就是他的身體,兩側的山峯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因此被稱爲中國第一壽星。在其後方的照壁上還有着68種不同字型的壽字,據說景區內共有100種不同字型的壽字,其餘的31種在山上的石塊上很容易找到。但還有一個 壽字在哪兒呢?---其實這個壽字並不在山上,而是在每個人的心中。"福有五種: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好德;五曰中榜。壽乃五福之首。"高望天際,空谷傳聲,這是老壽星沉緩的話語。

在老壽星身旁的這些石雕猴子,每三隻疊加在一起,一猴掩耳,一猴矇眼,一猴捂嘴,寓意"不聽、不看、不說",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只要我們以此爲據,驅除心中的貪念,煩惱自然會越來越少,這也是南山人的養生之道。

在拜完老壽星之後,我們來看一下四周,這四周展示的都是五千年文明史中,我們的先輩經過長期探索,積累的豐富的長壽文化。這些爲我們後世子孫提供了豐富的養生手段。希望透過今天的遊覽,大家不僅可以欣賞到南山竹海的美景,也可以學到延年益壽的養生之道。 漫步於滿目青翠的竹林中,聽着竹子在微風中發出的"浪濤"聲,還可以時時聽見鳥兒的歌唱聲,您是否有一種心情舒暢,清涼愜意之感呢?怎麼樣,您是否考慮考慮經常來此度假呢?

竹海導遊詞 篇3

各位女士、先生,您們好!歡迎大家遊覽蜀南竹海。相信各位在這廣闊而又充滿詩情畫意的綠色海洋裏,一定會被她那幽深、清麗、秀雅的大自然之美所吸引,留下難忘的深刻印象。現在,我們就乘車啓程,請允許我先介紹一下蜀南竹海的簡況。

蜀南竹海位於宜賓市管轄的長寧、江安兩縣相連的連天山餘脈,距宜賓市區60公里,是一個以竹景爲主要特色,兼有文物古蹟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竹林密佈,碧浪接天,1986年列爲四川省重點風景名勝區,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又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近10年來,蜀南竹海的開發建設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海內外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已經成爲國家和省上重點推出的旅遊線路之一,並列爲四川省4個優先開發的旅遊景區之一。

蜀南竹海又名萬嶺箐。萬嶺形容山鄉之廣闊,箐就是巨大的竹林。相傳北宋大詩人黃庭堅被貶官到戎州(今宜賓)時,來此尋幽訪古,面對翠秀無邊的竹海,連聲讚歎:“壯哉,竹波萬里,峨眉姊妹耳!”鄉人敬酒請題辭,黃推開酒碗說:“秀色使吾醉矣”,就用竹掃帚作筆在百壁上大書“萬嶺箐”三個巨字。而今字跡雖已風化,萬嶺箐之名卻洞用至今。

竹海怎樣形成呢?說法很多,有說太古時候女媧煉五色百補天,將剩下的紅石堆放於此,成了萬山紅嶺。後來,仙女瑤箐因犯天條被玉帝貶下凡間,來到這裏,見一片赤土實在可惜,就營造了萬頃竹海。又一種傳說是:諸葛亮南征班師回朝經過這裏,當時萬山裸露,赤日流火,山道生煙,熔了蜀軍的馬蹄,20萬戰馬倒斃,戰士們狼狽退走,棄于山壑的馬鞭意長成了成片竹林。如今,竹海內溪河中很多馬蹄形的水幽,就因河溝正是當年的石路,是馬走過留下的痕跡。這些傳說,不過是人們臆造的神話,反映了人們對竹海美得神奇超凡的一種讚譽。其實,竹海的來歷,應該是由於這裏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氣候條件太好。大家知道嗎?這裏雖然山巒起伏,海拔只有400—1180米,全年平均氣溫攝氏15。5度,無霜期345天,常年降雨量有1250毫米,空氣溼度常正85%左右,肥沃的土壤,暖溼的氣候,十分適合竹的生長。再加上歷代勞動人民的辛勤培植和粗心呵護,才造就和保留下今天這浩淼萬頃的竹的海洋。所以應當說蜀南竹海既是大自然的賜予,也是竹鄉人民世代勞動的成果。一句話:竹海是天人結合的產物。

竹海風光,四季不同,晴晦各異。春天,新筍齊發,花開鳥鳴,處處生機一片;盛夏,新竹添翠,林風送爽,滿目清涼世界;金秋,修篁如黛,紅葉逞嬌;隆冬,峯巒鋪銀,翡翠披紗。晴天,萬頃竹浪篩金溢彩,令人心神如醉;霧中,竹海籠煙,景物迷離,如人夢幻仙境。總之,無論何時,只要您展開想象的翅膀,你就會在這景象萬千的竹海中領略到無窮的妙趣。

現在,我們從宜賓驅車過金沙江大橋,出陳塘關,經長寧縣城,就到了清澈的清江。秀麗的清江爲竹海的外圍景區,象一條玉帶,連繫着長寧、江安、興文、珙縣的一座座城鎮山村。清澈的江水,夾岸的竹林,富繞的田野,點綴些村舍人家,你們如果乘船或竹排而下,真的會有“人在畫中游”的感受。

現在我們已到達蜀南竹海的西大門,大門外石刻的“竹海”兩個大字是張愛萍將軍的手筆。西大門是一座用楠竹建造的碑坊,巧妙的設計,突顯出這裏是竹的天下。過牌坊行一公里,豁然開朗,小橋到了。

小橋是長寧萬嶺鎮政府和竹海管理的所在地,也是蜀南竹海西景區的食宿娛樂和購物中心。鎮上有中西結合、古典幽雅的二星級酒店、竹海賓館,現代建築的蜀南賓館,以及小巧、別緻的農家小樓。

請隨我進入景區! 博物館墨溪河忘憂谷

翼王橋旁,是1986年經政府批准成立的“長寧竹海博物館”,以陳列展出竹類資源、竹文化發展,以及竹類工藝品爲主,現已徵集實物資料800多件,內容豐富,很長見識,請大家進去參觀(博物館有專門解說)。

過橋左走,一條溪流黝黑如墨,就是墨溪河。傳說這溪水泛黑的原因,是當年黃庭堅題罷“萬嶺箐”三字大筆一甩,落入溪中,染黑了一溪山水,染黑兩岸蘭花,連溪中的動物也染黑了。其實,捧起溪水,清亮透明,那來黑色?原來是因爲溪流的百河牀長滿深綠的青苔,在兩岸竹林密擁、天光暗淡的相映下,造成這眼前奇景。溪上幾座竹橋、石板橋樸素無華,把墨溪裝點得更幽深了。上一里處是九疊泉,每疊一米左右,從山頂疊瀉而下,半掩於竹林中,很有韻味,由於水小巖高,撒落成一片煙雨,籠罩在山壁之上,又因壁石像一個龍頭,人們稱這一景叫“煙雨龍宮”。峭壁右邊有一山洞叫“猴子洞”,原來水簾掛在洞口,也算一景,曾有詩人詠它“洞門開鑿自何年?深谷高陵江變遷。唯有水簾流不去,至今常掛翠巖邊。”可惜而今也?quot;常掛“了。

在墨溪大門右側有竹海索道,全長2700餘米,乘索道纜車而上,可達竹海中心景區的觀海樓、翡翠長廊等景點。從索道上看竹海,眼界更寬,景觀更壯,另有一番情趣。

過翼王橋向右,穿慈竹林,走綿竹溪,前面竹大林密,光線隱暗,林風拂來,涼意浸人,溪中亂石雜陳,有的長滿青苔,有的披着汀蘭,有的卻長出小樹,偶爾會看見在溪面上跳躍的水鳥,使人頓生遠離紅塵的寧靜感覺,這就是忘憂谷。說起忘憂谷,還有一段美的故事呢?相傳當年竹海外面居住着曾姓和杜姓的大家族,兩家因山林地界之爭而世代爲仇。後來曾家有一子叫曾男,而杜家有一女小名杜鵑。曾男自幼聰明能千,杜鵑心靈手巧,他倆深深愛戀着世代相仇的對方,這就遭到雙方家族的反對,軟禁嚴守,棍棒相逼,但二人矢志不移,毫不屈服。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支白額猛虎咆哮着衝進曾家大院,嚇退家丁,抓破牢門,馱起曾男越牆而去。也在同一夜晚,杜家也發現軟禁在秀樓上的杜鵑突然失蹤。據說是兩人的苦戀,感動了瑤箐仙子,派使者把他們接到竹海里來了。多年以後,人們發現這條谷中長出一種高大偉岸的常青大樹,與之相依的是一種開着一簇簇粉紅花的清豔嬌柔的灌木,人們都說那就是他二人的化身。於是就叫大樹爲楨楠,稱這種花樹爲杜鵑。這谷中還常有翠色鳥兒唱着歌兒讚美這一對永世相伴的情侶,仔細聽來彷彿是叫”忘憂忘憂,有情人終成眷屬“。按這個故事的說法,這忘憂谷的得名原來是鳥兒叫出來的。

天生橋是忘憂谷的主要景點,它是水力的傑作,溪水從巨石中猛擠出來,飛衝直下,衝出一個天然拱洞,正像一座小橋。請看橋旁這個高4米,寬5米,長6米的巨石,刀斬斧劈般切開一道約60公分寬的石縫,周身掛滿藤蘿,卻從石縫中衝出一排玉柱似的楠竹,好象是竹子鑿開石崖,刺向天空,故名”石破天驚“。啊,是什麼雷聲貫耳!請擡頭看,原來此地三面高峯聳峙,迎面一條高大瀑布從雲霧中墜落,就地濺起一片濛濛水霧,直奔谷口而去。瀑布裏那個凹進的巖腔被水簾掩蔭,顯得有些神祕,人?quot;飛簾瓊宮”。觀雲亭翡翠長廊觀海樓

沿小橋公路上行三公里,觀雲亭高聳于山丘之上。這裏原名轎子石,傳說清同治元年,翼王石達開在山下的官興大敗清兵,清兵主將唐友耕重傷無法騎馬,坐轎到此,聽說追兵來了,嚇得丟下轎子跑了。路中的大石就是當年的轎子。觀雲亭臨巖而立,遠山隱隱,涼風習習,山下塊塊梯田,秋後像重重排列的明鏡,入夏似層層疊放的綠毯,一派恬靜的山鄉秀色。若遇陰天,又是另一番景象,但見滿壑雲霧滾滾,遠山近景變得若有若無,自身也似乎化於雲霧之中了。

出長廊到了觀海樓。此樓本爲林業部門撩望林區火警之用,遊人也可上去登高望遠,體會一下碧波萬頃的竹海氣勢。仙寓洞天寶寨

穿過長廊,走出林帶,眼前天光大現,原來已面臨絕壁。我們站在“普渡衆生”的觀音神像前,腳下是萬丈深谷,奇險驚心!身旁有飛瀑從山崖直落谷底,這就是十三疊泉。深谷那面的一片山岩叫掛榜巖,傳說是仙寓洞成仙的邵道人招收道徒時,將錄取名單題在石壁上,因此得召。大家從臺階下來,沿石道穿過水簾就到仙寓洞了。這股水簾高約5米,寬約3米,不同季節水勢有所變化,因爲在陽光照射下常顯出幾種色彩,被稱爲“紫雲佛光”。石壁上那一條20公分寬的鏈條圖案,天然造就,色澤斑駁,人們說它是仙女留在這裏的一條項鍊。

仙寓洞實際並不算洞,而是一條長約500米的半邊山洞,背靠絕壁,前臨深谷,我們四川叫做“窪巖腔”。這裏從前飛閣流丹,香火興旺。洞中分爲臥佛殿、大佛殿、二佛殿、玉皇殿、天公地母殿、靈官殿,還有明朝王德年間重修殿堂的碑文。現在殿閣都己不在,只殘留下幾壁明代的摩崖造像,也不同程度的風化了。請看這一壁靈官造像,高1米左右,腳踏風火輪,手舉打神鞭,瞪圓雙目,張開大口,威風凜凜,刻工粗獷有力。還有一塊完好的明刻九龍碑,在高50公分,寬30公分的石塊上刻出九條石龍,昂首翹尾,活靈活現。石洞頂板上題刻文字很多,可惜蘇東坡所題已不存在。記得他題的是一付對聯:“天際出懸巖,石竅玲瓏,問混濁何年鑿破;雲中尋古洞,篆煙縹緲,看神仙海外飛來。”請各位品味一下,蘇老先生見境生情的這一問一看,不正好給仙寓洞增添了深長的妙趣嗎!

二佛殿前懸巖上那道飛瀑直瀉的水幽裏,卷臥着一條石牛,此景叫“天河飲牛”。相傳有年大早,織女怕老牛渴死,要拉他上天,老牛堅持要協助竹仙播完竹後才與竹仙一齊回到天上。眼見此地無水解渴,老牛就要渴死,織女又再犯天條,用織梭鑿破了天河,放下一股清泉來救老牛,而此時老牛已因又累又渴死去化成了一條百牛。其實這是竹棍術,大旱不斷,清冽可口,有健胃腸助消化的功能,是理想的減肥健體的山泉水。

仙寓洞地處萬嶺箐的最高峯下,風光相當美麗。晴天,百里山河盡收眼底,使人心胸舒展;雨日則霧纏嶂岫,四周一片溟濛,恍如飄涉於雲天之上。前人有一首詩說:“仙寓之上高插天,上有石洞懸其巔,一徑盤空絕人跡,只許猿鶴時翩躚。”現在路道修得好了,我們會覺得這詩說得誇張了一點。但是,茫茫竹海中這一處高山景觀,確也爲竹海添色不少,既到竹海,這裏是不可不遊的。

往前我們到天寶寨,據說天寶寨是邵道人修仙的地方。請看寨口這根有10多米的石柱,頂上一方石頭形如傘蓋,危而不墜,這就叫“黃傘百”。民間傳說,寨前本無此百。邵道人在寨中修煉成仙飛到豐都,恰好遇見竹海人陳員濟的陰魂,邵道人可憐他被官家苛稅逼死,又認爲他昇仙後第一個遇見的鄉里算是有緣,就說:“你死得太冤,我贈你20年的陽壽,你快快回去。”當時大雨如注,邵借給一把雨傘,陳回到竹海果然活了過來,把傘送還到寨邊放下,這把傘就變成了這座石崖。天寶寨全長1500米左右,高約20米,寬處約10米,大部分是半邊山洞,部分是人工鑿成的山洞,洞上絕壁凌空,洞下削壁千紉,陡不可攀,爲古代“蠻軍”屯兵的山寨,沿山壁小路曲折前行,內有13道獨具匠心的堅固的百寨門,門牆上有箭眼,即使被敵人打進洞來也能門門設防,步步退守,的確十分險要。1997年,在洞中雕鑿了《三十六計》,精選人們熟悉的戰例,以淺浮雕刻成巨幅畫圖,大家可進去參觀。七彩飛瀑青龍湖夕佳山民居。

走出萬里鎮,沿公路幾百米,就到了“七彩飛瀑”景點。上游水流到此已經無路可走,只好跳下高巖,形成了三疊而下的瀑布,高達200公尺,氣勢非凡,聲震數裏。如是陰雨天,滿谷被霧氣籠罩,時濃時淡,瀑布也隨着時隱時現,猶如雲中白龍,又是一番情趣。請大家注意看,所謂七彩飛瀑是指三疊瀑布的中疊,高約50米,寬度4—5米,因位置高低適當,又在竹山邊沿,對面空曠,日照強烈時水面折射出瑰麗奪目的七彩顏色,而且能隨日照上下浮動,有時彩虹般的色彩也延展到下疊瀑布上段和落瀑墜地激起的水幛上,潔白的水流搖動着斑斕多姿的彩光,這種活動的景色真要勝過掛在天上的彩虹呢!

從飛瀑往東沿公路前行1。5公里,就見到右邊一個不小的出間平湖。它原名萬里龍潭,顧名思義,它算是萬里鄉水最深的地方了。因爲水質清澈,湖身蜿蜒,頭大尾小,現在叫做青龍湖。湖面約有2平方公里,從岸邊看去,四周翠竹擁抱,岸上綠草如茵,湖中倒影如畫,水天一色,真使人清心爽目。如在晴天的早上和黃昏時分,陽光從東邊或西邊射向湖面,那滿湖的粼粼金波,映襯着湖邊略顯朦朧的竹叢和湖中兩座若沉若浮的碧玉般小島,更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無窮的魅力。湖中備有遊船和竹排,乘坐遊湖,別有情趣。各位如有興致,不妨一試。

請大家上車,我們到離這裏20公里的“夕佳山民居”遊覽。

夕佳山民居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清代莊園。始建於明朝末年,清順治年間進行擴建,民國十九年又新闢一小花園——怡園,形成現在佔地1萬多平方米,有房屋108間的大型園林建築。莊園在四周一片鬱鬱蔥蔥的楨楠樹林簇擁下,由兩個對稱的“四合院”組成,客廳、堂屋、花廳、繡樓分佈其間,錯落有致。建築羣中的石臺階、欄杆、柱石上的龍鳳花草浮雕,刀法精湛,鏤刻細膩,圖案精彩,形態自然,而且儲存完好。整個莊園展示出清代的民間建築技藝水平,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幽雅別緻的怡園是近代建築,有四季常青之樹,八節不謝之花,曲徑縈迴,陰影浮動,堪稱佳境。屋後的楨楠樹林有60多畝。每年春季,數千只白鷺來此棲息,很爲莊園生色。1988年,四川政府批准成立“江安縣夕佳山民俗博物館”,以莊園爲館址,以利於莊園建築的保護和用其展出川南地區民俗文物資料,介紹四川民間社會風俗文化生活。1996年,夕佳山民居被國務院批准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博物館藏有文物1千多件,分別以《耕織勞作》、《食俗服飾》、《祭禮信件》、《婚俗》、《葬俗》、《民間工藝》、《民間舞蹈》、《戲劇》等專題展出,歡迎大家參觀。

說着說着就到達夕佳山民居點了,讓我們一齊下車觀賞。莊園有專門的解說人員爲大家介紹。

各位朋友,今天的遊程到此告一段落了。蜀南竹海景點衆多,有的正在規劃開發之中,有的是因爲時間關係不能都去遊覽。我想:留下一點懸念未嘗不是好事,也許因此會吸引大家再來竹海作客,謝謝大家同我的美好合作!

竹海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四川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各位女士、先生,您們好!歡迎大家遊覽蜀南竹海。相信各位在這廣闊而又充滿詩情畫意的綠色海洋裏,一定會被她那幽深、清麗、秀雅的大自然之美所吸引,留下難忘的深刻印象。現在,我們就乘車啓程,請允許我先介紹一下蜀南竹海的簡況。

蜀南竹海位於宜賓市管轄的長寧、江安兩縣相連的連天山餘脈,距宜賓市區60公里,是一個以竹景爲主要特色,兼有文物古蹟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竹林密佈,碧浪接天,1986年列爲四川省重點風景名勝區,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又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近20xx年來,蜀南竹海的開發建設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海內外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已經成爲國家和省上重點推出的旅遊線路之一,並列爲四川省4個優先開發的旅遊景區之一。

蜀南竹海又名萬嶺箐。萬嶺形容山鄉之廣闊,箐就是巨大的竹林。相傳北宋大詩人黃庭堅被貶官到戎州(今宜賓)時,來此尋幽訪古,面對翠秀無邊的竹海,連聲讚歎:"壯哉,竹波萬里,峨眉姊妹耳!"鄉人敬酒請題辭,黃推開酒碗說:"秀色使吾醉矣",就用竹掃帚作筆在百壁上大書"萬嶺箐"三個巨字。而今字跡雖已風化,萬嶺箐之名卻洞用至今。

竹海怎樣形成呢?說法很多,有說太古時候女媧煉五色百補天,將剩下的紅石堆放於此,成了萬山紅嶺。後來,仙女瑤箐因犯天條被玉帝貶下凡間,來到這裏,見一片赤土實在可惜,就營造了萬頃竹海。又一種傳說是:諸葛亮南征班師回朝經過這裏,當時萬山裸露,赤日流火,山道生煙,熔了蜀軍的馬蹄,20萬戰馬倒斃,戰士們狼狽退走,棄于山壑的馬鞭意長成了成片竹林。如今,竹海內溪河中很多馬蹄形的水幽,就因河溝正是當年的石路,是馬走過留下的痕跡。這些傳說,不過是人們臆造的神話,反映了人們對竹海美得神奇超凡的一種讚譽。其實,竹海的來歷,應該是由於這裏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氣候條件太好。大家知道嗎?這裏雖然山巒起伏,海拔只有400—1180米,全年平均氣溫攝氏15.5度,無霜期345天,常年降雨量有1250毫米,空氣溼度常正85%左右,肥沃的土壤,暖溼的氣候,十分適合竹的生長。再加上歷代勞動人民的辛勤培植和粗心呵護,才造就和保留下今天這浩淼萬頃的竹的海洋。所以應當說蜀南竹海既是大自然的賜予,也是竹鄉人民世代勞動的成果。一句話:竹海是天人結合的產物。

竹海風光,四季不同,晴晦各異。春天,新筍齊發,花開鳥鳴,處處生機一片;盛夏,新竹添翠,林風送爽,滿目清涼世界;金秋,修篁如黛,紅葉逞嬌;隆冬,峯巒鋪銀,翡翠披紗。晴天,萬頃竹浪篩金溢彩,令人心神如醉;霧中,竹海籠煙,景物迷離,如人夢幻仙境。總之,無論何時,只要您展開想象的翅膀,你就會在這景象萬千的竹海中領略到無窮的妙趣。

現在,我們從宜賓驅車過金沙江大橋,出陳塘關,經長寧縣城,就到了清澈的清江。秀麗的清江爲竹海的外圍景區,象一條玉帶,連繫着長寧、江安、興文、珙縣的一座座城鎮山村。清澈的江水,夾岸的竹林,富繞的田野,點綴些村舍人家,你們如果乘船或竹排而下,真的會有"人在畫中游"的感受。

現在我們已到達蜀南竹海的西大門,大門外石刻的"竹海" 兩個大字是張愛萍將軍的手筆。西大門是一座用楠竹建造的碑坊,巧妙的設計,突顯出這裏是竹的天下。過牌坊行一公里,豁然開朗,小橋到了。

小橋是長寧萬嶺鎮政府和竹海管理的所在地,也是蜀南竹海西景區的食宿娛樂和購物中心。鎮上有中西結合、古典幽雅的二星級酒店、竹海賓館,現代建築的蜀南賓館,以及小巧、別緻的農家小樓。

請隨我進入景區! 博物館墨溪河忘憂谷

從小橋河上行,過了龍潭,一條用整石鋪成的石板橋,橋長 5米,寬1米,石板厚0.75米。這麼沉重的大石板如何運來了可見竹鄉人民對力學早有研究,此橋原是兩塊大石板,現已斷了一塊在溝裏。傳說是清軍被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領軍擊敗,追逃至此,想斷橋阻擋追兵,石板太厚打不斷,就用桐油硫磺來燒,右邊一塊石板剛炸裂,太平軍已經追來,清軍望風而逃,石達開的隊伍撲滅火焰,救下半邊石橋,又用小條石補好斷橋,竹農感激,稱它爲翼王橋。

翼王橋旁,是1986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長寧竹海博物館",以陳列展出竹類資源、竹文化發展,以及竹類工藝品爲主,現已徵集實物資料800多件,內容豐富,很長見識,請大家進去參觀(博物館有專門解說)。

過橋左走,一條溪流黝黑如墨,就是墨溪河。傳說這溪水泛黑的原因,是當年黃庭堅題罷"萬嶺箐"三字大筆一甩,落入溪中,染黑了一溪山水,染黑兩岸蘭花,連溪中的動物也染黑了。其實,捧起溪水,清亮透明,那來黑色?原來是因爲溪流的百河牀長滿深綠的青苔,在兩岸竹林密擁、天光暗淡的相映下,造成這眼前奇景。溪上幾座竹橋、石板橋樸素無華,把墨溪裝點得更幽深了。上一里處是九疊泉,每疊一米左右,從山頂疊瀉而下,半掩於竹林中,很有韻味,由於水小巖高,撒落成一片煙雨,籠罩在山壁之上,又因壁石像一個龍頭,人們稱這一景叫"煙雨龍宮"。峭壁右邊有一山洞叫"猴子洞",原來水簾掛在洞口,也算一景,曾有詩人詠它 "洞門開鑿自何年?深谷高陵江變遷。唯有水簾流不去,至今常掛翠巖邊。"可惜而今也?"常掛"了。

在墨溪大門右側有竹海索道,全長2700餘米,乘索道纜車而上,可達竹海中心景區的觀海樓、翡翠長廊等景點。從索道上看竹海,眼界更寬,景觀更壯,另有一番情趣。

過翼王橋向右,穿慈竹林,走綿竹溪,前面竹大林密,光線隱暗,林風拂來,涼意浸人,溪中亂石雜陳,有的長滿青苔,有的披着汀蘭,有的卻長出小樹,偶爾會看見在溪面上跳躍的水鳥,使人頓生遠離紅塵的寧靜感覺,這就是忘憂谷。說起忘憂谷,還有一段美的故事呢?相傳當年竹海外面居住着曾姓和杜姓的大家族,兩家因山林地界之爭而世代爲仇。後來曾家有一子叫曾男,而杜家有一女小名杜鵑。曾男自幼聰明能千,杜鵑心靈手巧,他倆深深愛戀着世代相仇的對方,這就遭到雙方家族的反對,軟禁嚴守,棍棒相逼,但二人矢志不移,毫不屈服。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支白額猛虎咆哮着衝進曾家大院,嚇退家丁,抓破牢門,馱起曾男越牆而去。也在同一夜晚,杜家也發現軟禁在秀樓上的杜鵑突然失蹤。據說是兩人的苦戀,感動了瑤箐仙子,派使者把他們接到竹海里來了。多年以後,人們發現這條谷中長出一種高大偉岸的常青大樹,與之相依的是一種開着一簇簇粉紅花的清豔嬌柔的灌木,人們都說那就是他二人的化身。於是就叫大樹爲楨楠,稱這種花樹爲杜鵑。這谷中還常有翠色鳥兒唱着歌兒讚美這一對永世相伴的情侶,仔細聽來彷彿是叫"忘憂忘憂,有情人終成眷屬"。按這個故事的說法,這忘憂谷的得名原來是鳥兒叫出來的。

天生橋是忘憂谷的主要景點,它是水力的傑作,溪水從巨石中猛擠出來,飛衝直下,衝出一個天然拱洞,正像一座小橋。請看橋旁這個高4米,寬5米,長6米的巨石,刀斬斧劈般切開一道約60公分寬的石縫,周身掛滿藤蘿,卻從石縫中衝出一排玉柱似的楠竹,好象是竹子鑿開石崖,刺向天空,故名"石破天驚"。啊,是什麼雷聲貫耳!請擡頭看,原來此地三面高峯聳峙,迎面一條高大瀑布從雲霧中墜落,就地濺起一片濛濛水霧,直奔谷口而去。瀑布裏那個凹進的巖腔被水簾掩蔭,顯得有些神祕,人?"飛簾瓊宮"。觀雲亭翡翠長廊觀海樓

沿小橋公路上行三公里,觀雲亭高聳于山丘之上。這裏原名轎子石,傳說清同治元年,翼王石達開在山下的官興大敗清兵,清兵主將唐友耕重傷無法騎馬,坐轎到此,聽說追兵來了,嚇得丟下轎子跑了。路中的大石就是當年的轎子。觀雲亭臨巖而立,遠山隱隱,涼風習習,山下塊塊梯田,秋後像重重排列的明鏡,入夏似層層疊放的綠毯,一派恬靜的山鄉秀色。若遇陰天,又是另一番景象,但見滿壑雲霧滾滾,遠山近景變得若有若無,自身也似乎化於雲霧之中了。

從觀雲亭前行,地勢逐漸平緩,竹林更顯得蒼鬱和幽深,這裏兩旁綠竹齊向路中擁來,遮天蔽日,人們穿行於林中紅砂路上,就象走進碧紅相間的玉石隧道一般,但覺林風陣陣,竹濤蕭蕭,身心一片清涼,此處就是著名的翡翠長廊了。今天正好天晴,請看這一道道的陽光,透過枝間葉縫,篩下點點金色光斑,這時的長廊色澤多而明快,簡直變成了一條美麗的畫廊了,大家慢步走着,一定會對"心曠神怡"四個字有更深的體會。

出長廊到了觀海樓。此樓本爲林業部門撩望林區火警之用,遊人也可上去登高望遠,體會一下碧波萬頃的竹海氣勢。仙寓洞天寶寨

穿過長廊,走出林帶,眼前天光大現,原來已面臨絕壁。我們站在"普渡衆生"的觀音神像前,腳下是萬丈深谷,奇險驚心!身旁有飛瀑從山崖直落谷底,這就是十三疊泉。深谷那面的一片山岩叫掛榜巖,傳說是仙寓洞成仙的邵道人招收道徒時,將錄取名單題在石壁上,因此得召。大家從臺階下來,沿石道穿過水簾就到仙寓洞了。這股水簾高約5米,寬約3米,不同季節水勢有所變化,因爲在陽光照射下常顯出幾種色彩,被稱爲"紫雲佛光"。石壁上那一條20公分寬的鏈條圖案,天然造就,色澤斑駁,人們說它是仙女留在這裏的一條項鍊。

仙寓洞實際並不算洞,而是一條長約500米的半邊山洞,背靠絕壁,前臨深谷,我們四川叫做"窪巖腔"。這裏從前飛閣流丹,香火興旺。洞中分爲臥佛殿、大佛殿、二佛殿、玉皇殿、天公地母殿、靈官殿,還有明朝王德年間重修殿堂的碑文。現在殿閣都己不在,只殘留下幾壁明代的摩崖造像,也不同程度的風化了。請看這一壁靈官造像,高1米左右,腳踏風火輪,手舉打神鞭,瞪圓雙目,張開大口,威風凜凜,刻工粗獷有力。還有一塊完好的明刻九龍碑,在高50公分,寬30公分的石塊上刻出九條石龍,昂首翹尾,活靈活現。石洞頂板上題刻文字很多,可惜蘇東坡所題已不存在。記得他題的是一付對聯:"天際出懸巖,石竅玲瓏,問混濁何年鑿破;雲中尋古洞,篆煙縹緲,看神仙海外飛來。"請各位品味一下,蘇老先生見境生情的這一問一看,不正好給仙寓洞增添了深長的妙趣嗎!

二佛殿前懸巖上那道飛瀑直瀉的水幽裏,卷臥着一條石牛,此景叫"天河飲牛"。相傳有年大早,織女怕老牛渴死,要拉他上天,老牛堅持要協助竹仙播完竹後才與竹仙一齊回到天上。眼見此地無水解渴,老牛就要渴死,織女又再犯天條,用織梭鑿破了天河,放下一股清泉來救老牛,而此時老牛已因又累又渴死去化成了一條百牛。其實這是竹棍術,大旱不斷,清冽可口,有健胃腸助消化的功能,是理想的減肥健體的山泉水。

仙寓洞地處萬嶺箐的最高峯下,風光相當美麗。晴天,百里山河盡收眼底,使人心胸舒展;雨日則霧纏嶂岫,四周一片溟濛,恍如飄涉於雲天之上。前人有一首詩說:"仙寓之上高插天,上有石洞懸其巔,一徑盤空絕人跡,只許猿鶴時翩躚。"現在路道修得好了,我們會覺得這詩說得誇張了一點。但是,茫茫竹海中這一處高山景觀,確也爲竹海添色不少,既到竹海,這裏是不可不遊的。

往前我們到天寶寨,據說天寶寨是邵道人修仙的地方。請看寨口這根有10多米的石柱,頂上一方石頭形如傘蓋,危而不墜,這就叫"黃傘百"。民間傳說,寨前本無此百。邵道人在寨中修煉成仙飛到豐都,恰好遇見竹海人陳員濟的陰魂,邵道人可憐他被官家苛稅逼死,又認爲他昇仙後第一個遇見的鄉里算是有緣,就說:"你死得太冤,我贈你20xx年的陽壽,你快快回去。"當時大雨如注,邵借給一把雨傘,陳回到竹海果然活了過來,把傘送還到寨邊放下,這把傘就變成了這座石崖。天寶寨全長1500米左右,高約20米,寬處約10米,大部分是半邊山洞,部分是人工鑿成的山洞,洞上絕壁凌空,洞下削壁千紉,陡不可攀,爲古代"蠻軍"屯兵的山寨,沿山壁小路曲折前行,內有13道獨具匠心的堅固的百寨門,門牆上有箭眼,即使被敵人打進洞來也能門門設防,步步退守,的確十分險要。1997 年,在洞中雕鑿了《三十六計》,精選人們熟悉的戰例,以淺浮雕刻成巨幅畫圖,大家可進去參觀。七彩飛瀑青龍湖夕佳山民居

從天寶寨再東去約3公里,就到了江安縣的萬里鎮。這裏是蜀南竹海東景區的旅遊接待中心,鎮上有竹海山莊等賓館。

走出萬里鎮,沿公路幾百米,就到了"七彩飛瀑"景點。上游水流到此已經無路可走,只好跳下高巖,形成了三疊而下的瀑布,高達200公尺,氣勢非凡,聲震數裏。如是陰雨天,滿谷被霧氣籠罩,時濃時淡,瀑布也隨着時隱時現,猶如雲中白龍,又是一番情趣。請大家注意看,所謂七彩飛瀑是指三疊瀑布的中疊,高約50 米,寬度4-5米,因位置高低適當,又在竹山邊沿,對面空曠,日照強烈時水面折射出瑰麗奪目的七彩顏色,而且能隨日照上下浮動,有時彩虹般的色彩也延展到下疊瀑布上段和落瀑墜地激起的水幛上,潔白的水流搖動着斑斕多姿的彩光,這種活動的景色真要勝過掛在天上的彩虹呢!

從飛瀑往東沿公路前行1.5公里,就見到右邊一個不小的出間平湖。它原名萬里龍潭,顧名思義,它算是萬里鄉水最深的地方了。因爲水質清澈,湖身蜿蜒,頭大尾小,現在叫做青龍湖。湖面約有2平方公里,從岸邊看去,四周翠竹擁抱,岸上綠草如茵,湖中倒影如畫,水天一色,真使人清心爽目。如在晴天的早上和黃昏時分,陽光從東邊或西邊射向湖面,那滿湖的粼粼金波,映襯着湖邊略顯朦朧的竹叢和湖中兩座若沉若浮的碧玉般小島,更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無窮的魅力。湖中備有遊船和竹排,乘坐遊湖,別有情趣。各位如有興致,不妨一試。

請大家上車,我們到離這裏20公里的"夕佳山民居"遊覽。

夕佳山民居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清代莊園。始建於明朝末年,清順治年間進行擴建,民國十九年又新闢一小花園——怡園,形成現在佔地1萬多平方米,有房屋 108間的大型園林建築。莊園在四周一片鬱鬱蔥蔥的楨楠樹林簇擁下,由兩個對稱的 "四合院"組成,客廳、堂屋、花廳、繡樓分佈其間,錯落有致。建築羣中的石臺階、欄杆、柱石上的龍鳳花草浮雕,刀法精湛,鏤刻細膩,圖案精彩,形態自然,而且儲存完好。整個莊園展示出清代的民間建築技藝水平,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幽雅別緻的怡園是近代建築,有四季常青之樹,八節不謝之花,曲徑縈迴,陰影浮動,堪稱佳境。屋後的楨楠樹林有60多畝。每年春季,數千只白鷺來此棲息,很爲莊園生色。198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安縣夕佳山民俗博物館 ",以莊園爲館址,以利於莊園建築的保護和用其展出川南地區民俗文物資料,介紹四川民間社會風俗文化生活。1996年,夕佳山民居被國務院批准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博物館藏有文物1千多件,分別以《耕織勞作》、《食俗服飾》、《祭禮信件》、《婚俗》、《葬俗》、《民間工藝》、《民間舞蹈》、《戲劇》等專題展出,歡迎大家參觀。

說着說着就到達夕佳山民居點了,讓我們一齊下車觀賞。莊園有專門的解說人員爲大家介紹。

各位朋友,今天的遊程到此告一段落了。蜀南竹海景點衆多,有的正在規劃開發之中,有的是因爲時間關係不能都去遊覽。我想:留下一點懸念未嘗不是好事,也許因此會吸引大家再來竹海作客,謝謝大家同我的美好合作!

竹海導遊詞 篇5

(金沙)

這個小鎮叫大金沙,是金沙鄉鎮政府所在地。往赤桐公路方向前進5公里,就是大白巖景區的小金驛。繼續前進,可到達紅軍四渡赤水的重要戰場陛詔、元厚、土城。著名的青槓坡之戰就發生在前面幾十公里的土城。

金沙鄉是赤水竹鄉的核心部分,別看是個大山區,農民收入水平卻是全市的“大哥大”,屬於赤水市經濟較發達區域。大家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小鄉鎮沿街多是加工竹筷的小作坊,所以叫“筷子一條街”。

這條溪流叫金沙溝,赤水一級支流,全長11.9公里,據說沙子裏含有金礦而得名。去大白巖那個小金驛,就是過去淘金客居住和起運金子的驛站。但是,沙裏淘金資源畢竟有限,經過明清幾百年的掠奪性開採,金礦早已絕跡,只留下一些淘金客與江洋大盜和美女們共同炮製的噩夢與傳奇。這些充滿着血腥味的陰謀與仇殺,是足可拍出中國版本式的“西部牛仔”電影的。

(侏羅紀公園門票站)

現在我告訴大家一個資訊:大家所向往的中國侏羅紀公園的主體就在這條黃金水道內面。不過,我們先要去參觀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山上的鄉親爲我們早準備好了“熊貓午餐”,我已經明顯地感覺到它的香味了。

(上竹海公園的山坡上)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這是當年毛澤東登廬山有感而發的詩句。在赤水乘車登山旅遊,這是惟一一處。赤水是西南地區楠竹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是全國15個年產100萬根楠竹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十大“楠竹之鄉”之一。大家早已注意到了,凡所能進入眼球的山山嶺嶺,全都是楠竹。赤水有句俗話,叫“無水不綠,無山不竹”。

衆所周知,中國是世界第一產竹大國,也是最早利用竹子的國家,被譽爲“竹子文明國度”。據統計,全世界現有竹林面積1700萬公頃,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發展中國家。我國竹資源世界第一,約佔世界總量的30%。竹子屬禾本科竹亞屬(科和屬是植物分類的專用術語),全世界竹子約150屬,1225種,我國大約有38屬,500餘種,我們赤水佔了12屬,21種和2變種,變種竹如花孝順竹、金竹、箐竹、西鳳竹、玉山竹、寸八竹等,十分稀有。赤水的主要竹種如慈竹,是赤水分佈較廣的風景竹,大同鎮、四洞溝、燕子巖等地爲最多。慈竹又分尖慈、大葉慈數種;還有赤水玉山竹、寸八竹、紅殼箭竹、刺箭竹、小箭竹、箬葉竹、紫竹、斑竹、水竹、人面竹、狹葉方竹、苦竹、甜竹等,其中赤水玉山竹、刺箭竹和紅殼箭竹,是新近考察發現的珍稀竹種,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

而分佈最廣、面積最大的還是楠竹,又名茅竹、貓頭竹、孟富竹,學名毛竹,毛主席的毛。因其竹節稀、竹壁厚、尖削度小、材質優良,用途很廣,因而成爲竹中之王。赤水楠竹總面積達180平方公里,佔全市竹林總面積的81%,年生產楠竹400萬竿,尤以葫市竹海公園最集中連片,是支撐赤水森林經濟的龍頭老大。

(進入竹海區)

現在,我們已進入竹海森林公園。這裏距市區40公里。公園佔地面積10666公頃,其中楠竹面積3200公頃。竹海公園位於葫市鎮境內,1993年5月8日,國家林業部正式批准竹海公園爲國家級森林公園。1996年國家林業部又把赤水市評爲“中國竹子之鄉”。

竹海公園核心景區分野竹坪、觀海樓、翠竹湖三大景點,周邊還有聖女瀑布、天心橋窄脊險峯等自然景觀。

(野竹坪)

〔提示:停車後,可引導遊人品嚐路邊山泉——“天鵝泉”(即今所謂“玉液瓊漿”),建議對此山泉進行高品位包裝,取名“天鵝泉 ”,以成一個小景點。無論春夏秋冬,應安排專門接待員,以竹筒捧水爲客人“接風洗塵”,並講述一個關於白天鵝的故事〕

(天鵝池·竹廊橋)

〔提示:建議對野竹坪入口處現存竹廊橋及水池進行整治包裝,水池名天鵝池。塑一隻白天鵝立於池中,岸邊立白天鵝碑。另外,在竹亭長廊立黎理泰八千里引竹石刻圖,並刻同知陳熙晉詩及《仁懷直隸廳志》關於對黎理泰引種楠竹的記載〕

竹海公園所處的那座大山叫青山,這個水池,叫天鵝泉。相傳清代雍正年間,政策法規,這裏還是一片火燒過似的丹霞石頭山,是四季不雨的爛巖殼,陽天白日鬼唱歌的“死亡之地”。或者說,那個時代赤水還沒有楠竹。到了乾隆年間,有個叫黎理泰的福建人,到山那邊的後槽村跟一位周姓老闆打工種藍靛草,以後就在這裏結婚成家。乾隆三十四年即公元1769年,黎理泰回上杭縣張芬鄉老家接母親來黔定居,母親不願遠行,黎理泰只好帶上三個弟弟,並挖了4株楠竹苗回後槽栽種,象徵黎氏4兄弟在異地安家落戶,不忘故土之根。他們把竹苗從福建陸運入江西,進湖南,再從洞庭轉長江入赤水到葫蘆堖,共費時3月,才把竹苗擡上後槽栽種,後來成活3株。

這段史實後來寫進了清代道光《仁懷直隸廳志》:“楠竹,出後槽,大者圍圓二尺餘,廳境尚無楠竹,乾隆三十四年間,閩人黎理泰自福建上杭縣攜三竿竹種,今種者漸多。”

也許是赤水的氣候與土質的條件優越,這楠竹見風就長,不過數十年,就在赤水漫山遍嶺發展起來了。黎理泰早就想根治對面那座恐怖的“死亡山”,爲百姓造福,於是率黎氏家族帶上楠竹苗上山來了。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費了整整一個冬天,把這一片荒山栽上了楠竹苗。哪曉得老天久旱不雨,竹苗都乾死了。黎理泰心理一急,病倒了。昏迷中,他好像聽見早已亡故的老母親對他說:“兒呀,趕快去旺隆鄉天鵝嘴,向那隻石天鵝三拜九叩,請它助你一臂之力!”

竹海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您們好!歡迎大家來到中國大竹海景區,很榮幸能爲各位今天的導遊,希望大家能夠與我一起,共同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

【大竹海概況】

首先,我先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大竹海的概況。“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間”。中國大竹海就像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閃爍在安吉這片人間仙境中!它面積爲666,7萬平方米,約一萬畝左右,她是亞非拉十七國大毛竹科研基地,也是國內最大的竹製品、原材料供應地,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奧斯卡金像獎影片《臥虎藏龍》、電視劇《像霧像雨有像風》影視劇的拍攝地。目前,本景區正由上海宏博集團對其進行二次開發,規劃總面積18.72平方公里,它將整合芙蓉谷、石佛寺、外碧湖等景區的資源優勢,形成中國大竹海旅遊區,建成後的中國大竹海將以全新的形象,豐富多姿的活動內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內涵,歡迎各位遊客的光臨。

【五女湖·五女船】

“竹唱江南情,舟泛碧波上,紫霧繚繞間,似曾畫中游”。各位遊客,在神奇的五女泉下,庸懶地倒臥着一片碧波盪漾的五女神湖,她們會乘座這艘神船劃破銀河、航向天界,面稟玉皇大帝一年來大竹海景區內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繁衍情況,祈求玉皇大帝的賜福與庇佑。下面,請大家跟我接着往下參觀。

【竹龍引泉】

各位團友,現在大家看到的是“竹龍引泉”長廊,竹廊的上方有一塊匾額,上面寫着竹源問泉四個字,不過細心地朋友有沒有發現,問和泉之間多了一點,這是爲什麼呢?是筆誤嗎?非也!這是因爲在我們這裏有一個比較有名的五女泉,而這一點就代表了五女泉的泉眼了。如果大家從遠處看這座長廊彷彿是一條從“綠色大海”中甦醒過來的神龍,有竹龍出海之勢,同時這條“竹龍”受五女之託,守護在五女湖與五女泉之間,連接疏導着兩方的水系相接,保護並守衛在這片人間仙境中。進入竹龍體內,頓覺心神清爽,長廊分爲三段,我們現在走的就是第一段 “四角廊”,寓意四季平安、祝福大家的事業四平八穩、節節高升,這邊有供大家休息的椅子,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一一美人靠,大家可以座下來靠一靠,男士靠了會越來越瀟灑,女士靠了會越來越洋亮!各位遊客,現在在我們的腳下是長廊的第二段 “六角廊”,寓意風調雨順,在這裏我也祝願大家的心願都能順利圓滿。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第三段爲“懸空廊”,寓意一種輕鬆愉悅、從容自信的生活態度,它提倡的是一種虛中有實,虛實結合的中庸精神。

各位團友,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在這片草坪中間有—叢叢的竹子,你們知道這叫什麼竹子嗎?對了,叫“孝順竹”,我們也稱它爲“慈孝竹”,爲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爲它一年長兩次竹筍,冬天是長在母竹的外面一圈,爲了使母竹不受凍,夏天它是長在母竹的中間,爲了使母竹不被太陽曬,就像子女孝順父母一樣。大家請看竹廊邊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竹子,其實它是一種非常名貴的觀賞竹----紫竹,也有的地方稱它爲黑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紫竹中間,有些竹杆是紫色的,而有些是綠色的,綠色的那些是幼竹,紫竹剛剛長出來是綠色的,要經過第一年的霜打之後纔會逐漸變紫,三年之後完全變成紫色。紫竹的紫色不是紅的發紫,而是綠得發紫,所以比一般的紫色要更加好看,再加上它的韌性比較好,又可以做釣魚杆、手杖之類的。

【動感影視吧】

大家請看,對面那一排正在修建的房屋,那裏將來會是“動感影視吧”。到時您可以與許多明星的蠟像合影留念,也可以觀賞各類新奇刺激的動感電影,甚至可以參加到模擬角色扮演,真切體驗明星拍片的樂趣。接下來,讓我們前往投緣池去看看吧!

【投緣池】

“山有仙則名,水有龍則靈”。大家現在可以相信在大竹海這片淨土上,既有神龍又有神明瞭。它們都在共同祝福着這片山水之地、同時也祝願着每一位來到這裏的遊客,讓我們一同來爲自己和自己的親朋好友祈福吧。

整個投緣池分爲福緣、財緣、姻緣、文緣、壽緣5位,請大家站到各自需要祈福的方位,站到投緣石上,向池中投幣,如果能投入竹管中,代表您的希望一定能夠實現!都過來試試吧!

好了,請大家跟隨我繼續往下參觀。其實之前已經跟大家說過,我們大竹海因爲有了五女泉而更加有它的神祕性,那五女泉的泉眼在哪裏呢?對了,這裏就是五女泉的源頭,而中間這一點就是五女泉的泉眼,你可別小看這水,這水冬暖夏涼,源源不斷,口感清甜,因爲這裏是人間仙境,龍脈所在,因此帶有仙氣,夠神奇吧!

【幽泉煮茶】

各位團友,現在大家請看這座古典建築,便是大竹海“幽泉煮茶”茶樓,“引仙泉神水,觀綠野蒼茫,滌城市喧囂,聞淡茶飄香”。如果你想靜靜感受竹海的從容寂靜,用心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如果你疲憊的步伐需要歇息,浪漫的音符亟待傳達,炙熱的激情迴歸理性;我覺得等會兒大家遊覽完畢整個景區後,一定要登樓親自感受一下,一定會給大家留下很美的感覺的。

【影視基地】

可能大家選擇來到我們大竹海旅遊,或多或少會受到美國奧斯卡大獎影片《臥虎臧龍》、影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影響吧!而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這兩部著名影片的拍攝地。在這裏吸引了大批著名影星如:周潤發、章子怡、楊紫瓊、周星馳、周迅、陸毅等等。

大家請看這塊“臥虎藏龍”形象石,曾幾何時,周潤發與章子怡在這片竹海之中穿梭打鬥,竹影風動、踏浪飛馳,何等英風颯颯。現在請大家輪流拍照留戀。

再往前走就到了“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拍攝現場,“青山滌我目,流水悅我耳,樹影引我思,馬語動我心。”這是對該片詩情畫意般生活的寫照。

山林野泉、鳥落花香、茅屋結舍、情意纏綿,這裏就是當初周迅、陳坤在此洞房花燭夜的茅草屋,那頂花轎就是當時拍戲時所用的道具,歡迎您與您的親友一起拍照留念。

【大竹海長壽林】

各位團友,前面便是大竹海長壽林了,“極目靈秀山巒,醉心田野牧歌,置身綿綿竹海,聆聽淙淙溪流。”這裏山連山,竹連竹,滿目碧綠,是一幅層層疊疊的竹畫長卷。進入長壽林,林廕庇日,寧靜幽遠;登上高山,只見清風過處,竹濤陣陣,頗爲壯觀。呼吸大竹海景區內高清新度的天然氧氣,滌盪埋藏內心久遠的隱逸情懷。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我們這裏的原住居民有80歲的平均壽命,不可思議吧!其實這於這裏的天然環境是分不開的,而高山大都市空氣負氧離子幾十倍的原始生態環境,是最主要的關鍵因素了。

【新竹王】

現在大家請往這邊的臺階往上走,而這臺階也是著名影星周星馳拍綠茶廣告時所走過路,順着這臺階我們可以來到大竹海的新竹王產地,它雖沒有老竹王的粗壯,卻包藏有更多的生命力與活力。在它周圍生長的“衛兵”,個個長得挺秀壯麗、虎虎坐威!

【老竹王】

由於大竹海景區內具有仙氣和靈氣,因此大家可以看到這裏的毛竹普遍都比較粗,在這片竹林中,曾有一棵眉徑21寸全國最粗的大毛竹,現它已被光榮的送往北京博物館,而目前你所在的位置,就是它以前生長的地方。這裏之所以被稱爲中國大竹海,是因爲這裏整片連綿不斷的竹林面積是全國最大的,約有38萬畝。

【詠竹亭】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這眼前的這座亭子,我們稱它爲“詠竹亭”,而在這個位置建造這座亭子是爲了讓各位遊客能夠靜靜聆聽大竹海的心聲,也爲了把大竹海超凡的靈氣滲入遊客的身心中,讓來此地的賓客能夠有所啓示、有所淨化。當長風穿林、落日輝映、大地萬物、生生不息,頓感天寶物華盡收體內,各位團友,你們有這種感覺嗎?

【竹海大觀】

快看,我們已經來到了竹海大觀,這裏生長的竹子非常奇待,彷彿是一幕幕人間戲劇,又彷彿是人體行爲藝術的 “竹語”表達,有的交互纏繞,有的眉來眼去,有的奇形怪狀,有的爛漫頑皮,歡迎大家與“他們”留影紀念。

【觀竹樓】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大竹海的最高點了,而這座坐落於竹海之巔的高樓,便是“大竹海觀竹樓”,現在請大家與我一同登上樓頂。大家可以看到,茫茫竹海、寬廣無垠;在山的那頭,是芙蓉谷,當您靜靜聆聽時,彷彿可以聽到山頂那千年古剎“石佛寺”肅穆莊重的誦經之音。

各位團友,這就是世界嬌子,江南翡翠中國大竹海,她正迎着國際旅遊風雲變幻的時代韻律,邁着堅定穩重的步伐,正在以更加深厚、豐富的品牌內涵走向世界!讓我們從此刻起沉醉的呼吸,快樂的享受吧!謝謝大家!

竹海導遊詞 篇7

這一根高2.28米重680公斤的青銅龍柱稱龍門柱,也稱龍表柱,它的雛形是唐代長安城內的試官石。據《長安志》記載,在長安九耀街武安王廟前有一塊石條,人稱“試官石”,它豎立在廟門口,色質黝黑,高有九尺,寬約三尺,厚爲二尺。當時舉子們應會前都會到武安王廟去上香,然後用釘子去釘石條,能釘進石條的人士此科一定能取中:全部釘入的定能中狀元,部分釘入的只能成爲二榜或三榜;而釘不進去的人士此科一定是名落孫山。《長安志》的作者在書中寫到:“今觀石上數十餘釘頭皆入,亦有半入而上曲者”。唐代的國教是道教,它繼承了南北朝時期道教神靈等級理論及自然星宿的具體人物化,將北斗七星的第四星稱爲文曲星,第六星稱爲武曲星,指稱中狀元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到了宋代時統治者利用了這些學說理論,稱世間一切萬物都爲天授,君權天授,中狀元也是文曲星君賜給的。統治者在宮門口建了一個小型臺基,臺基周圍刻龍頭魚身的鰲形,臺基上立一石柱子,高八尺、寬二尺、厚一尺。柱的正面上方用金釘七隻拼成北斗七星狀,在第一星魁星的上方飾一鳳頭。新科狀元定名後由皇帝親筆書寫一長幅,上寫狀元名字,用黃綾裱起,掛在鳳頭下,此爲“鳳銜金詔”。新科狀元在宮中行禮朝謝後,被賜站於此臺基上接受新科舉子們的祝賀。由於是一人在上,所以久而久之就被後人稱爲“獨佔鰲頭”。到了元代時,統治者根據自身民族的習慣,在大都宮門口建了2個“H”型的石坊,在石坊柱上刻上各種吉祥花草,在石坊橫楣上刻上正團龍紋,並施以金粉彩繪,民間俗稱“金龍門”或“龍門”。這左右石坊是文武百官上下朝的必經之道。新科完,進士名單一定,新狀元就會在朝覲皇帝前先在左龍門口脫去象徵布衣的白衫,進龍門後穿上象徵官家身份的藍衫。朝覲結束後,到右龍門口脫去藍衫而着上象徵等級、官位的朝服,然後出右龍門。因爲古時將無官職的學子都稱爲“白服”或“白魚”(這是因爲民紳既使再富有,衣裝上的花飾底紋也只能有魚紋,而不能有其他動物)。而脫去白衫進入龍門,着上藍衫這一個短暫過程卻有着不同一般的意義,所以人們將這一過程稱爲“魚躍龍門”。到了明清時期那金粉繪飾的石坊龍門成爲了過去,但“魚躍龍門”就成了後人形容新科舉子們的高中,及對子嗣親朋的一種希望和祝福,慢慢地就成一種吉祥祝願。

竹海導遊詞 篇8

竹海長廊歷史悠久,走進長廊,給人的感覺就非常的舒暢。它看上去像是一個比較現代的建築,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其實不然。正所謂靠山吃山,這裏的村民很大一部分都靠在林場山上的勞作而維持自己的生活。一到夏天就酷暑難耐,有時候還有雷陣雨,所以前人就搭建了這個用來遮風避雨以及休憩的竹製長廊,因爲它屬於大竹海的一部分,所以稱其爲竹海長廊。這個長廊已經過了多年的風吹雨打,再經過後人的不斷翻修,所以就以當前樣子呈現在遊客的面前。

竹海長廊組成部分:

1、“四角廊”,寓意四季平安,四平八穩。

2、“六角廊”,寓意爲六六大順,財運暢達。“六角廊”裏還有竹椅,它們有着美麗、動聽的名字叫“美人靠”。大家在遊玩時別忘了在那兒停下腳步靠一靠。

3、“紫氣東來懸空廊”,寓意瀟灑飄逸,仙風道骨。長廊兩側就是品種名貴的欣賞竹——紫竹,有的地方也稱他爲黑竹。它除了觀賞以外,還是做魚竿手杖等用具的上等材料。當地村民娶媳婦時,新郎就是用紫竹做成的杖杆來挑起新娘的喜帕,則意味着紫氣東來,多福多財。遊客可以在景去遊玩時上前去摸一摸,帶點福氣、財氣回家。

竹海探王

“極目靈秀山巒,醉心田野牧歌,置身綿綿竹海,聆聽淙淙溪流。”這裏山連山,竹連竹,滿目碧綠,是一幅層層疊疊的竹畫長卷。進入竹海,林廕庇日,寧靜幽遠;登上高山,只見清風過處,竹濤陣陣,頗爲壯觀。呼吸大竹海景區內高清新度的天然氧氣,滌盪埋藏內心久遠的隱逸情懷。

星光大道,著名影星周星馳拍綠茶廣告時的取景點,順着臺階走上去是大竹海的新竹王產地,它雖沒有老竹王的粗壯,卻包藏有更多的生命力與活力。在它周圍生長的“衛兵”,個個長得挺秀壯麗、虎虎坐威!

“大竹王”:在安吉大竹海的這片竹林裏的這棵周長有21寸的毛竹曾經是全國最大的毛竹。作爲獨一無二的大毛竹,它在80年代初期有幸被送去北京農業博物館珍藏與展覽了。這篇大竹海也有幸成爲了亞非拉十七國大毛竹科研基地。

毛竹一般最多可活20__年,在其生命終結之前都會開一次花,只要竹林中有一棵竹子開花就會影響整片竹林,所以在竹子開花之前,村民都會把它砍掉。

詠竹亭

“詠竹亭”——一個極易被遊客忽視的地方。它處於山背上,地勢奇特,所以是可以供大家休息的,呼吸一下竹海深處的空氣,看看半山腰的景色,讓遊客們靜靜聆聽大竹海的心聲。也爲了把大竹海超凡的靈氣滲入遊客的身心中,讓來自四方的賓客能夠有所啓示、有所淨化。當長風穿林、落日輝映、大地萬物、生生不息,頓然會感覺天寶物華盡收體內。這種感覺只有親身進入大竹海體驗一番纔會有的!

歷史淵源:相傳有一個叫阿秀的姑娘,比較機靈,在春季出毛筍的時候,野豬常來光顧。爲了護筍,她就和村裏的小夥子——魯歌來值班護筍。有一晚,野豬來襲,魯歌讓野豬咬傷,阿秀連日陪伴。魯歌康復後覺得很內疚,就在這搭建了亭子,以便阿秀值班時可以休息。

觀竹樓

登觀竹樓位於大竹海的最高點,坐落於竹海之巔的高樓,一眼望去,清風漾漾,綠波浩浩,所有起伏的山巒都被碧綠的毛竹覆蓋,竹尖和竹梢就在眼前。

五女湖

相傳古時候,杭州西湖邊上有五個分別叫冰、清、玉、潔、秀的女子,爲拯救安吉的竹山而來到安吉。這個水池就是她們挖來儲水的,以作爲抗旱的水源。石船——龍船所化,一直保佑着這方土地風調雨順。也寓意着到此遊玩的遊客,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五女泉

中國大竹海”名稱的由來:原國務院總理李鵬來安吉之後爲安吉題了“中國竹鄉”這四個大字,而安吉竹鄉主要是以大竹海爲軸心向四面輻射的,所以這裏就有了“中國大竹海”之稱了。

1、“解恙泉”,泉水是用來去病消災的。

2、“孝子泉”,安吉是孝子的故鄉,孟宗哭竹,郭巨埋兒得金的孝子故事都發生在安吉。故其得名“孝子泉”。

3、“惜緣泉”,相聚在一起就是緣分,應該珍惜。此泉外形像極了阿拉伯數字8的字型,所以也稱之爲發財泉,一般到此遊玩的遊客,都會洗洗髮財泉的泉水,帶一點財氣回家。

4、“問子泉”,想生兒得女得人,都會在此泉照照臉。

5、五女泉——四口小泉的源頭。中間一點就是五女泉的泉眼,你可別小看這水,這水冬暖夏涼,源源不斷,口感清甜,因爲這裏是人間仙境,龍脈所在,因此帶有仙氣,夠神奇吧!泉水是來自大竹海的地下水,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碧清純正,毫無污染。

大竹海因爲有了五女泉而更加有它的神祕性。

竹海導遊詞 篇9

(景區“竹根水”池前)

遊客同志們,朋友們,大家好!衷心歡迎大家到著名的赤水竹海遊覽觀光。非常榮幸能給朋友們做導遊。我姓×,請大家就叫我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請大家直說,我定會盡力而爲,並會爲此感到高興。同時我也拜託大家,遊覽中切記安全第一,保持集體行動,保證我們此行順利圓滿。

各位朋友,我們的竹海遊就從這裏開始。大家眼前這個水池裏的水是由竹海深處的竹根部滲透出來的,我們稱爲“竹根水”,清冽甘醇,沁人心脾,綠色環保,大家可要品味品味喲。

(進入竹海)

朋友們,走進竹海,也許有人會問:竹在植物中是什麼科屬?我國有竹多少種,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經查閱《辭海》,竹既不是木本,也不是草本,它屬於禾本科。我國有竹250多種,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及華南、西南等地。

或許有人會問:赤水有竹多少種?竹海面積有多大?朋友們當中有誰知道嗎?

(靜待遊客應答。若無應答,則解答)據網上查閱資料,赤水有竹30餘種,竹海面積17萬畝,是楠竹。可以說,赤水的森林覆蓋面積達百分之七十六,竹子是功不可沒。我敢說,朋友們在赤水期間會發現一個亮點,這就是竹。山上山下,林間河畔,房前屋後,公路兩旁,隨處可見鬱鬱蔥蔥、青蒼翠綠的竹林、竹叢、竹徑,竹鄉赤水,名不虛偉,大家的心境如何?

(向竹海深處行進中)

遊客朋友們,我國竹文化悠久深厚,竹因爲枝幹挺拔、風韻瀟灑、心虛節堅、凌霜傲雪而深受人們喜愛,歷朝歷代畫竹、詠竹的畫家、詩人不在少數。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和蘇東坡的表弟文同、乾隆年間“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等等。蘇東坡愛竹、畫竹,甚至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文同畫竹到了“身心俱遺,物我兩忘”的境地(見《蘇東坡詩詞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這裏,我要特別給大家朗誦我國詠竹名人和他的作品。他就是我們所敬仰的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先生,他的詠竹詩是這樣的:(朗誦)“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經霜,昭蘇萬物春風裏,更有筍尖出土忙”。人們說“詩言志,歌詠言”,從詩意上看,董必武先生分明是在謳歌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事業和我國人民蒸蒸日上的美滿幸福生活。

好。我們繼續前行。

(行進中)

遊客朋友們,莽莽竹海,修篁挺拔,翠竹凌空,竹影輕搖,竹風芬芳,竹徑深幽,你是不是爲此情此境所陶醉,心有“酒不醉人人自醉”、“不會吟詩也會吟”的感悟,如果有,請你默記心間,回去把它記錄下來。

(行到竹海“觀海樓”,登臨其上)

遊客朋友們,大家遠觀近望,浩瀚竹海,鋪山蓋嶺,莽莽蒼蒼,綠波盪漾,是不是象茫茫大海?放眼遠方天際,“海”天相連,彷彿進入仙境。大家平心靜氣,體驗一下你能不能聽到微風傳遞的竹語竹濤?

(遊畢竹海返至“竹根水”池)

遊客同志們,我們的竹海游到此結束。請大家再細細品味一下竹根水的滋味,留下對竹海的美好記憶。與朋友們道別時,小×衷心感謝各位朋友對小×工作的支援,小×謹祝各位朋友旅遊愉快,身心健康,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中國”!

竹海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您們好!歡迎大家來到中國大竹海景區,很榮幸能爲各位今天的導遊,希望大家能夠與我一起,共同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

【大竹海概況】

首先,我先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大竹海的概況。“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間”。中國大竹海就像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閃爍在安吉這片人間仙境中!它面積爲666,7萬平方米,約一萬畝左右,她是亞非拉十七國大毛竹科研基地,也是國內最大的竹製品、原材料供應地,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奧斯卡金像獎影片《臥虎藏龍》、電視劇《像霧像雨有像風》影視劇的拍攝地。目前,本景區正由上海宏博集團對其進行二次開發,規劃總面積18.72平方公里,它將整合芙蓉谷、石佛寺、外碧湖等景區的資源優勢,形成中國大竹海旅遊區,建成後的中國大竹海將以全新的形象,豐富多姿的活動內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內涵,歡迎各位遊客的光臨。

【五女湖·五女船】

“竹唱江南情,舟泛碧波上,紫霧繚繞間,似曾畫中游”。各位遊客,在神奇的五女泉下,庸懶地倒臥着一片碧波盪漾的五女神湖,她們會乘座這艘神船劃破銀河、航向天界,面稟玉皇大帝一年來大竹海景區內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繁衍情況,祈求玉皇大帝的賜福與庇佑。下面,請大家跟我接着往下參觀。

【竹龍引泉】

各位團友,現在大家看到的是“竹龍引泉”長廊,竹廊的上方有一塊匾額,上面寫着竹源問泉四個字,不過細心地朋友有沒有發現,問和泉之間多了一點,這是爲什麼呢?是筆誤嗎?非也!這是因爲在我們這裏有一個比較有名的五女泉,而這一點就代表了五女泉的泉眼了。如果大家從遠處看這座長廊彷彿是一條從“綠色大海”中甦醒過來的神龍,有竹龍出海之勢,同時這條“竹龍”受五女之託,守護在五女湖與五女泉之間,連接疏導着兩方的水系相接,保護並守衛在這片人間仙境中。進入竹龍體內,頓覺心神清爽,長廊分爲三段,我們現在走的就是第一段“四角廊”,寓意四季平安、祝福大家的事業四平八穩、節節高升,這邊有供大家休息的椅子,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一一美人靠,大家可以座下來靠一靠,男士靠了會越來越瀟灑,女士靠了會越來越洋亮!各位遊客,現在在我們的腳下是長廊的第二段“六角廊”,寓意風調雨順,在這裏我也祝願大家的心願都能順利圓滿。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第三段爲“懸空廊”,寓意一種輕鬆愉悅、從容自信的生活態度,它提倡的是一種虛中有實,虛實結合的中庸精神。

各位團友,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在這片草坪中間有—叢叢的竹子,你們知道這叫什麼竹子嗎?對了,叫“孝順竹”,我們也稱它爲“慈孝竹”,爲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爲它一年長兩次竹筍,冬天是長在母竹的外面一圈,爲了使母竹不受凍,夏天它是長在母竹的中間,爲了使母竹不被太陽曬,就像子女孝順父母一樣。大家請看竹廊邊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竹子,其實它是一種非常名貴的觀賞竹----紫竹,也有的地方稱它爲黑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紫竹中間,有些竹杆是紫色的,而有些是綠色的,綠色的那些是幼竹,紫竹剛剛長出來是綠色的,要經過第一年的霜打之後纔會逐漸變紫,三年之後完全變成紫色。紫竹的紫色不是紅的發紫,而是綠得發紫,所以比一般的紫色要更加好看,再加上它的韌性比較好,又可以做釣魚杆、手杖之類的。

【動感影視吧】

大家請看,對面那一排正在修建的房屋,那裏將來會是“動感影視吧”。到時您可以與許多明星的蠟像合影留念,也可以觀賞各類新奇刺激的動感電影,甚至可以參加到模擬角色扮演,真切體驗明星拍片的樂趣。接下來,讓我們前往投緣池去看看吧!

【投緣池】

“山有仙則名,水有龍則靈”。大家現在可以相信在大竹海這片淨土上,既有神龍又有神明瞭。它們都在共同祝福着這片山水之地、同時也祝願着每一位來到這裏的遊客,讓我們一同來爲自己和自己的親朋好友祈福吧。

整個投緣池分爲福緣、財緣、姻緣、文緣、壽緣5位,請大家站到各自需要祈福的方位,站到投緣石上,向池中投幣,如果能投入竹管中,代表您的希望一定能夠實現!都過來試試吧!

好了,請大家跟隨我繼續往下參觀。其實之前已經跟大家說過,我們大竹海因爲有了五女泉而更加有它的神祕性,那五女泉的泉眼在哪裏呢?對了,這裏就是五女泉的源頭,而中間這一點就是五女泉的泉眼,你可別小看這水,這水冬暖夏涼,源源不斷,口感清甜,因爲這裏是人間仙境,龍脈所在,因此帶有仙氣,夠神奇吧!

【幽泉煮茶】

各位團友,現在大家請看這座古典建築,便是大竹海“幽泉煮茶”茶樓,“引仙泉神水,觀綠野蒼茫,滌城市喧囂,聞淡茶飄香”。如果你想靜靜感受竹海的從容寂靜,用心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如果你疲憊的步伐需要歇息,浪漫的音符亟待傳達,炙熱的激情迴歸理性;我覺得等會兒大家遊覽完畢整個景區後,一定要登樓親自感受一下,一定會給大家留下很美的感覺的。

【影視基地】

可能大家選擇來到我們大竹海旅遊,或多或少會受到美國奧斯卡大獎影片《臥虎臧龍》、影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影響吧!而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這兩部著名影片的拍攝地。在這裏吸引了大批著名影星如:周潤發、章子怡、楊紫瓊、周星馳、周迅、陸毅等等。

大家請看這塊“臥虎藏龍”形象石,曾幾何時,周潤發與章子怡在這片竹海之中穿梭打鬥,竹影風動、踏浪飛馳,何等英風颯颯。現在請大家輪流拍照留戀。

再往前走就到了“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拍攝現場,“青山滌我目,流水悅我耳,樹影引我思,馬語動我心。”這是對該片詩情畫意般生活的寫照。

山林野泉、鳥落花香、茅屋結舍、情意纏綿,這裏就是當初周迅、陳坤在此洞房花燭夜的茅草屋,那頂花轎就是當時拍戲時所用的道具,歡迎您與您的親友一起拍照留念。

【大竹海長壽林】

各位團友,前面便是大竹海長壽林了,“極目靈秀山巒,醉心田野牧歌,置身綿綿竹海,聆聽淙淙溪流。”這裏山連山,竹連竹,滿目碧綠,是一幅層層疊疊的竹畫長卷。進入長壽林,林廕庇日,寧靜幽遠;登上高山,只見清風過處,竹濤陣陣,頗爲壯觀。呼吸大竹海景區內高清新度的天然氧氣,滌盪埋藏內心久遠的隱逸情懷。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我們這裏的原住居民有80歲的平均壽命,不可思議吧!其實這於這裏的天然環境是分不開的,而高山大都市空氣負氧離子幾十倍的原始生態環境,是最主要的關鍵因素了。

【新竹王】

現在大家請往這邊的臺階往上走,而這臺階也是著名影星周星馳拍綠茶廣告時所走過路,順着這臺階我們可以來到大竹海的新竹王產地,它雖沒有老竹王的粗壯,卻包藏有更多的生命力與活力。在它周圍生長的“衛兵”,個個長得挺秀壯麗、虎虎坐威!

【老竹王】

由於大竹海景區內具有仙氣和靈氣,因此大家可以看到這裏的毛竹普遍都比較粗,在這片竹林中,曾有一棵眉徑21寸全國最粗的大毛竹,現它已被光榮的送往北京博物館,而目前你所在的位置,就是它以前生長的地方。這裏之所以被稱爲中國大竹海,是因爲這裏整片連綿不斷的竹林面積是全國最大的,約有38萬畝。

【詠竹亭】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這眼前的這座亭子,我們稱它爲“詠竹亭”,而在這個位置建造這座亭子是爲了讓各位遊客能夠靜靜聆聽大竹海的心聲,也爲了把大竹海超凡的靈氣滲入遊客的身心中,讓來此地的賓客能夠有所啓示、有所淨化。當長風穿林、落日輝映、大地萬物、生生不息,頓感天寶物華盡收體內,各位團友,你們有這種感覺嗎?

【竹海大觀】

快看,我們已經來到了竹海大觀,這裏生長的竹子非常奇待,彷彿是一幕幕人間戲劇,又彷彿是人體行爲藝術的“竹語”表達,有的交互纏繞,有的眉來眼去,有的奇形怪狀,有的爛漫頑皮,歡迎大家與“他們”留影紀念。

【觀竹樓】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大竹海的最高點了,而這座坐落於竹海之巔的高樓,便是“大竹海觀竹樓”,現在請大家與我一同登上樓頂。大家可以看到,茫茫竹海、寬廣無垠;在山的那頭,是芙蓉谷,當您靜靜聆聽時,彷彿可以聽到山頂那千年古剎“石佛寺”肅穆莊重的誦經之音。

各位團友,這就是世界嬌子,江南翡翠中國大竹海,她正迎着國際旅遊風雲變幻的時代韻律,邁着堅定穩重的步伐,正在以更加深厚、豐富的品牌內涵走向世界!讓我們從此刻起沉醉的呼吸,快樂的享受吧!謝謝大家!

竹海導遊詞 篇11

各位女士、先生,您們好!歡迎家遊覽蜀南竹海。相信各位在這廣闊而又充滿詩情畫意的綠色海洋裏,一定會被她那幽深、清麗、秀雅的自然之美所吸引,留下難忘的深刻印象。現在,我們就乘車啓程,請允許我先介紹一下蜀南竹海的簡況。

蜀南竹海位於宜賓市管轄的長寧、江安兩縣相連的連天山餘脈,距宜賓市區60公里,是一個以竹景爲主要特色,兼有文物古蹟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竹林密佈,碧浪接天,1986年列爲四川省重點風景名勝區,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又被國家旅遊局評選爲"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近20xx年來,蜀南竹海的開發建設有了很的進步,在海內外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已經成爲國家和省上重點推出的旅遊線路之一,並列爲四川省4個優先開發的旅遊景區之一。

蜀南竹海又名萬嶺箐。萬嶺形容山鄉之廣闊,箐就是巨的竹林。相傳北宋詩人黃庭堅被貶官到戎州(今宜賓)時,來此尋幽訪古,面對翠秀無邊的竹海,連聲讚歎:"壯哉,竹波萬里,峨眉姊妹耳!"鄉人敬酒請題辭,黃推開酒碗說:"秀色使吾醉矣",就用竹掃帚作筆在百壁上書"萬嶺箐"三個巨字。而今字跡雖已風化,萬嶺箐之名卻洞用至今。

竹海怎樣形成呢?說法很多,有說太古時候女媧煉五色百補天,將剩下的紅石堆放於此,成了萬山紅嶺。後來,仙女瑤箐因犯天條被玉帝貶下凡間,來到這裏,見一片赤土實在可惜,就營造了萬頃竹海。又一種傳說是:諸葛亮南征班師回朝經過這裏,當時萬山裸露,赤日流火,山道生煙,熔了蜀軍的馬蹄,20萬戰馬倒斃,戰士們狼狽退走,棄于山壑的馬鞭意長成了成片竹林。如今,竹海內溪河很多馬蹄形的水幽,就因河溝正是當年的石路,是馬走過留下的痕跡。這些傳說,不過是人們臆造的神話,反映了人們對竹海美得神奇超凡的一種讚譽。其實,竹海的來歷,應該是由於這裏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氣候條件太好。家知道嗎?這裏雖然山巒起伏,海拔只有400—1180米,全年平均氣溫攝氏15.5度,無霜期345天,常年降雨量有1250毫米,空氣溼度常正85%左右,肥沃的土壤,暖溼的氣候,十分適合竹的生長。再加上歷代勞動人民的辛勤培植和茨呵護,才造就和保留下今天這浩淼萬頃的竹的海洋。所以應當說蜀南竹海既是自然的賜予,也是竹鄉人民世代勞動的成果。一句話:竹海是天人結合的產物。

竹海風光,四季不同,晴晦各異。春天,新筍齊發,花開鳥鳴,處處生機一片;盛夏,新竹添翠,林風送爽,滿目清涼世界;金秋,修篁如黛,紅葉逞嬌;隆冬,峯巒鋪銀,翡翠披紗。晴天,萬頃竹浪篩金溢彩,令人心神如醉;霧,竹海籠煙,景物迷離,如人夢幻仙境。總之,無論何時,只要您展開想象的翅膀,你就會在這景象萬千的竹海領略到無窮的妙趣。

現在,我們從宜賓驅車過金沙江橋,出陳塘關,經長寧縣城,就到了清澈的清江。秀麗的清江爲竹海的外圍景區,象一條玉帶,連繫着長寧、江安、興文、珙縣的一座座城鎮山村。清澈的江水,夾岸的竹林,富繞的田野,點綴些村舍人家,你們如果乘船或竹排而下,真的會有"人在畫遊"的感受。

現在我們已到達蜀南竹海的西門,門外石刻的"竹海" 兩個字是張愛萍將軍的手筆。西門是一座用楠竹建造的碑坊,巧妙的設計,突顯出這裏是竹的天下。過牌坊行一公里,豁然開朗,橋到了。

橋是長寧萬嶺鎮政府和竹海管理的所在地,也是蜀南竹海西景區的食宿娛樂和購物心。鎮上有西結合、古典幽雅的二星級酒店、竹海賓館,現代建築的蜀南賓館,以及巧、別緻的農家樓。

請隨我進入景區! 博物館墨溪河忘憂谷

從橋河上行,過了龍潭,一條用整石鋪成的石板橋,橋長 5米,寬1米,石板厚0.75米。這麼沉重的石板如何運來了可見竹鄉人民對力學早有研究,此橋原是兩塊石板,現已斷了一塊在溝裏。傳說是清軍被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領軍擊敗,追逃至此,想斷橋阻擋追兵,石板太厚打不斷,就用桐油硫磺來燒,右邊一塊石板剛炸裂,太平軍已經追來,清軍望風而逃,石達開的隊伍撲滅火焰,救下半邊石橋,又用條石補好斷橋,竹農感激,稱它爲翼王橋。

翼王橋旁,是1986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長寧竹海博物館",以陳列展出竹類資源、竹文化發展,以及竹類工藝品爲主,現已徵集實物資料800多件,內容豐富,很長見識,請家進去參觀(博物館有專門解說)。

過橋左走,一條溪流黝黑如墨,就是墨溪河。傳說這溪水泛黑的原因,是當年黃庭堅題罷"萬嶺箐"三字筆一甩,落入溪,染黑了一溪山水,染黑兩岸蘭花,連溪的動物也染黑了。其實,捧起溪水,清亮透明,那來黑色?原來是因爲溪流的百河牀長滿深綠的青苔,在兩岸竹林密擁、天光暗淡的相映下,造成這眼前奇景。溪上幾座竹橋、石板橋樸素無華,把墨溪裝點得更幽深了。上一里處是九疊泉,每疊一米左右,從山頂疊瀉而下,半掩於竹林,很有韻味,由於水巖高,撒落成一片煙雨,籠罩在山壁之上,又因壁石像一個龍頭,人們稱這一景叫"煙雨龍宮"。峭壁右邊有一山洞叫"猴子洞",原來水簾掛在洞口,也算一景,曾有詩人詠它 "洞門開鑿自何年?深谷高陵江變遷。唯有水簾流不去,至今常掛翠巖邊。"可惜而今也?"常掛"了。

在墨溪門右側有竹海索道,全長2700餘米,乘索道纜車而上,可達竹海心景區的觀海樓、翡翠長廊等景點。從索道上看竹海,眼界更寬,景觀更壯,另有一番情趣。

過翼王橋向右,穿慈竹林,走綿竹溪,前面竹林密,光線隱暗,林風拂來,涼意浸人,溪亂石雜陳,有的長滿青苔,有的披着汀蘭,有的卻長出樹,偶爾會看見在溪面上跳躍的水鳥,使人頓生遠離紅塵的寧靜感覺,這就是忘憂谷。說起忘憂谷,還有一段美的故事呢?相傳當年竹海外面居住着曾姓和杜姓的家族,兩家因山林地界之爭而世代爲仇。後來曾家有一子叫曾男,而杜家有一女名杜鵑。曾男自幼聰明能千,杜鵑心靈手巧,他倆深深愛戀着世代相仇的對方,這就遭到雙方家族的反對,軟禁嚴守,棍棒相逼,但二人矢志不移,毫不屈服。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支白額猛虎咆哮着衝進曾家院,嚇退家丁,抓破牢門,馱起曾男越牆而去。也在同一夜晚,杜家也發現軟禁在秀樓上的杜鵑突然失蹤。據說是兩人的苦戀,感動了瑤箐仙子,派使者把他們接到竹海里來了。多年以後,人們發現這條谷長出一種高偉岸的常青樹,與之相依的是一種開着一簇簇粉紅花的清豔嬌柔的灌木,人們都說那就是他二人的化身。於是就叫樹爲楨楠,稱這種花樹爲杜鵑。這谷還常有翠色鳥兒唱着歌兒讚美這一對永世相伴的情侶,仔細聽來彷彿是叫"忘憂忘憂,有情人終成眷屬"。按這個故事的說法,這忘憂谷的得名原來是鳥兒叫出來的。

天生橋是忘憂谷的主要景點,它是水力的傑作,溪水從巨石猛擠出來,飛衝直下,衝出一個天然拱洞,正像一座橋。請看橋旁這個高4米,寬5米,長6米的巨石,刀斬斧劈般切開一道約60公分寬的石縫,周身掛滿藤蘿,卻從石縫衝出一排玉柱似的楠竹,好象是竹子鑿開石崖,刺向天空,故名"石破天驚"。啊,是什麼雷聲貫耳!請擡頭看,原來此地三面高峯聳峙,迎面一條高瀑布從雲霧墜落,就地濺起一片濛濛水霧,直奔谷口而去。瀑布裏那個凹進的巖腔被水簾掩蔭,顯得有些神祕,人?"飛簾瓊宮"。觀雲亭翡翠長廊觀海樓

沿橋公路上行三公里,觀雲亭高聳于山丘之上。這裏原名轎子石,傳說清同治元年,翼王石達開在山下的官興敗清兵,清兵主將唐友耕重傷無法騎馬,坐轎到此,聽說追兵來了,嚇得丟下轎子跑了。路的石就是當年的轎子。觀雲亭臨巖而立,遠山隱隱,涼風習習,山下塊塊梯田,秋後像重重排列的明鏡,入夏似層層疊放的綠毯,一派恬靜的山鄉秀色。若遇陰天,又是另一番景象,但見滿壑雲霧滾滾,遠山近景變得若有若無,自身也似乎化於雲霧之了。

從觀雲亭前行,地勢逐漸平緩,竹林更顯得蒼鬱和幽深,這裏兩旁綠竹齊向路擁來,遮天蔽日,人們穿行於林紅砂路上,就象走進碧紅相間的玉石隧道一般,但覺林風陣陣,竹濤蕭蕭,身心一片清涼,此處就是著名的翡翠長廊了。今天正好天晴,請看這一道道的陽光,透過枝間葉縫,篩下點點金色光斑,這時的長廊色澤多而明快,簡直變成了一條美麗的畫廊了,家慢步走着,一定會對"心曠神怡"四個字有更深的體會。

竹海導遊詞 篇12

在赤水乘車登山旅遊,這是惟一一處。赤水是西南地區楠竹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是全國15個年產100萬根楠竹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十大“楠竹之鄉”之一。大家早已注意到了,凡所能進入眼球的山山嶺嶺,全都是楠竹。赤水有句俗話,叫“無水不綠,無山不竹”。

衆所周知,中國是世界第一產竹大國,也是最早利用竹子的國家,被譽爲“竹子文明國度”。據統計,全世界現有竹林面積1700萬公頃,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發展中國家。我國竹資源世界第一,約佔世界總量的30%。竹子屬禾本科竹亞屬(科和屬是植物分類的專用術語),全世界竹子約150屬,1225種,我國大約有38屬,500餘種,我們赤水佔了12屬,21種和2變種,變種竹如花孝順竹、金竹、箐竹、西鳳竹、玉山竹、寸八竹等,十分稀有。赤水的主要竹種如慈竹,是赤水分佈較廣的風景竹,大同鎮、四洞溝、燕子巖等地爲最多。慈竹又分尖慈、大葉慈數種;還有赤水玉山竹、寸八竹、紅殼箭竹、刺箭竹、小箭竹、箬葉竹、紫竹、斑竹、水竹、人面竹、狹葉方竹、苦竹、甜竹等,其中赤水玉山竹、刺箭竹和紅殼箭竹,是新近考察發現的珍稀竹種,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

而分佈最廣、面積最大的還是楠竹,又名茅竹、貓頭竹、孟富竹,學名毛竹。因其竹節稀、竹壁厚、尖削度小、材質優良,用途很廣,因而成爲竹中之王。赤水楠竹總面積達180平方公里,佔全市竹林總面積的81%,年生產楠竹400萬竿,尤以葫市竹海公園最集中連片,是支撐赤水森林經濟的龍頭老大。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hant/dycfanwen/jingxuan/pxx41n.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