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青海導遊詞 >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通用8篇)
手機版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通用8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07W 次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 篇1

循化撒拉族綠色家園位於自治縣東北,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主峯高4178米,山清水秀,數百種樹木掩天蔽日,各種花草植物綠茵蓋地,有人蔘、三七、貝母等名貴藥材,還有大量的珍稀動物,有“高原西雙版納”之美稱。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通用8篇)

循化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撒拉族先民定居並繁衍生息在這片氣候溫和、綠樹成蔭的黃河臺地上,並長期與藏、回、漢等民族保持了豐富多彩,而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和習俗,形成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統濃郁約民族風情,譜寫出了增強民族團結共同發展的歡樂樂章

撒拉族,早在元朝時,其先民——中亞撒瑪爾罕人經新疆長途跋涉遷徙循化,後與周圍的藏、回、漢、蒙古等族長期相處,逐漸形成了後來的撒拉族。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的烏古斯組。由於和鄰近的漢、回、藏等族交往,也吸收了不少漢語和藏語的詞彙。無文字,通漢文。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其生活習俗大體與回族相似。撒拉族男子喜留鬍子,頭戴黑色或白色圓帽,身穿白汗褡,青夾襖;婦女頭戴蓋頭,喜佩耳環、手鐲等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 篇2

塔爾寺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爲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咯巴誕生的地方。由於寺院規模宏大完整,交通方便,已成爲人們遊覽參觀藏傳佛教寺院最集中的地方和青海省最主要的旅遊勝地。壁畫、堆繡和酥油花爲塔爾寺的藝術三絕。塔爾寺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南面的蓮花山中,距省會西寧市25公里。它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爲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是格魯派僧人和信教羣衆的宗教活動中心之一。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宗喀巴成名後,有許多有關他靈蹟的傳說。據說在他誕生後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親按兒子來信所示,在信徒們幫助下,以這株旃檀樹和宗喀巴所寄獅子吼佛像爲胎藏,砌石建塔,這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築。後來,該塔一再改建易名,成爲現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銀塔,是全寺的主供神物,漢語塔爾寺即由此塔得名。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旁建一靜房,聚僧坐禪。20xx年後,再建彌勒佛殿一座,塔爾寺初具規模,取藏名“袞本賢巴林”,意爲“十萬佛身像彌勒洲寺”。

400多年來,塔爾寺逐步發展成一座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古建築羣,全寺佔地600餘畝,僧舍房層9300多間,殿堂52座,僧人最多時達3600餘人。全寺四山環繞,殿宇宏偉,佛像莊嚴,梵塔棋佈。其中,大金瓦殿和大經堂爲全寺主體建築。大金瓦殿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建築面積456平方米,上下三層,飛檐四出,各抱形勢,歇山式金頂,覆以鎦金銅瓦,牆面用琉璃瓦砌成,圖案精美,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譽爲“世界一莊嚴”,殿堂正門上方懸有清代乾隆皇帝親題的“梵教法幢”匾額。大經堂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20xx年),民國元年(公元1920xx年)遭火焚後重修,總面積爲2750平方米,經堂內長柱18根,短柱90根,皆用特製地毯包裹,地上鋪設地氈坐墊,可供3000僧人集體誦經,正西方供有無數佛像、藏文經典,設有0、班禪以及寺院法臺座,柱間滿掛各種堆繡的卷軸畫。

此外,尚有彌勒殿、九間殿、三世0靈塔殿、釋迦殿、依怙殿、小金瓦殿、花寺、居巴扎倉、丁科爾扎倉、曼巴扎倉、如來八塔、過門塔、菩提塔、時輪塔、印經院、大喇讓以及各-府邸等。除各種造型精美的佛像、法器、卷軸畫,還儲存有宋代的哥窯瓷壇、玉雕、明代的龍瓷瓶、清代的龍魚瓶、竹雕壽星、玉雕觀音等珍貴工藝品,藏有歷代統治階級賜贈的各種匾額和漢藏文碑刻。

塔爾寺是藏族文化藝術的寶庫。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20xx年),在三、四世0喇嘛的倡導下,塔爾寺首建顯宗學院,建立講經開法制度,系統學習因明、般若、中觀、俱舍、戒律等顯宗經典。以後又相繼建成密宗、時輪、醫明學院,形成正規的學經制度,學習生圓次等方面的密宗經典和天文、歷算、醫學等方面的知識。現存有數以萬計的有關佛學、藏族歷史、文學、語言方面的文獻圖書,是研究藏學的珍貴資料。此外,該寺的酥油花、壁畫(唐卡)、堆繡。被譽爲藝術“三絕”,譽滿藏區。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 篇3

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5000多公頃。公園內分佈着坎布拉鄉所轄七個藏族村社,人口1800人。設有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接待處,隸屬尖扎農林水利局管理,工作人員21名。景區內主要景點有:

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色獨特,奇峯、高山、洞穴、峭壁爲其主要特徵。山體開頭如柱如塔,似堡似壁,平地拔起,陡峭聳立,雄偉壯觀。還有一些小尺度的山體造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有鬼斧神功之妙。

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坎布拉風景區雨量充沛,氣候涼爽溼潤。植物資源極爲豐富,植物分屬76科276屬800種之多,森林覆蓋率達28%。其中有青海雲杉、油松、白樺、旱榆、西伯利亞杏及針、闊混交林等喬木27種。灌木花草主要有杜鵑、山生柳、高山繡線菊、忍冬、露梅、沙棘、荷花、菊花等百餘種。其中有較高觀賞價值的花卉達80餘種。珍禽異獸有鹿、石羊、錦雉、盤羊、百靈、畫眉、馬雞、布穀鳥等幾十種。

三、濃郁的宗教文化資源。坎布拉地區佛教歷史悠久,被稱爲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復興地。阿瓊南宗、尼姑寺、南宗扎寺都先後建在這裏。其中阿瓊南宗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是青海唯一的一處僧、密、尼同時存在的宗教法地。

四、古樸的民俗風情。自古以來,坎布拉地區居住着個有濃厚民族習俗的藏族人民,景區內現有奴布、尖藏、德洪、尕吾昂、斯克、坎羣、拉德等七個蒙古族自然村,他們世代耕作在這裏,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產和生活習慣。

五、國家重點工程—李家峽水電站。李家峽水電站,位於風景區最北端,是青海境內繼龍羊峽水電站之後在黃河上游興建的又一座大型水電工程,壩高175米,總裝機容量爲200萬千瓦,年發電量爲59億千瓦時。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 篇4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崑崙山區有100多種高等植物,但一般都是低矮的灌木類。野生動物都是高原特有的如藏羚羊、野犛牛、野驢等。新疆和田的崑崙山麓出產最高質量的美玉,從古代起就是中原地區玉石的主要來源,因此《千字文》提到“玉出昆崗”。

整座山遍佈著沙漠或至多可以名之爲草原的地方的狀況制約植被的發展。許多地區有岩石沙漠構成。偶見的死水塘爲諸如藏羚羊和藏巖羚羊以及大羣野驢(騫驢)和成羣的野犛牛等數種野生有蹄動物提供水草。在較爲潮潤的西部山脈,大角野羊在高處的草原吃草。青綿羊、拉達克東方盤羊及高地山羊零星分佈於整個西部山區上部的岩石上。水道附近的柳叢常有棕熊;狼爲當地特有,但雪豹就爲罕見。許多候水鳥在季節遷徙中常出沒此處的湖泊。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 篇5

我們從西寧出發,一路西行,經過近150公里的路程,我們就會到達美麗的青海湖。這一路景點衆多,依次有湟源峽、“茶馬互市”故地丹噶爾古城、著名的日月山以及神奇的倒淌河等。

青海湖被稱爲中國最美麗的湖泊。或許您不禁要問,中國湖泊成千上萬,星羅棋佈,氣象萬千,這座大西北的內陸湖,又何以稱爲中國最美呢?在大家親自去探究原因之前,先讓我來爲大家做個鋪墊吧。話說20_年10月,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起並主辦了評選“中國最美麗的地方”的活動,在此次由大衆參與的評選活動中,青海湖在湖泊類中被評爲中國最美麗五大湖之首。參加此次評選活動的專家說:“青海湖有一種東方的氣質,看似簡單,但簡單中蘊含的東西卻很深廣。”

青海湖的美主要表現在一下四個方面:

其一、青海湖的美首先在於她至高的地理位置、遼闊的湖面和那湛藍美麗的湖水。

高是青海湖的一大特點,湖面海拔3260米,比兩個東嶽泰山(1545m)還高,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湖泊。由於這裏地勢高,氣候十分涼爽,即使是在盛夏,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勝地。

青海湖的另一特點是大,它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據測算,青海湖東西長106公里,南北寬65公里,環湖一週長360多公里,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太湖(2425km)的近兩倍大,或者可以形象的說,她可以裝得下4個香港。

考證青海湖的名字,我們就不得不說起她的主色調——藍色。青海湖古時候叫“西海”;藏語叫她“措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叫“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由於青海湖一帶早先是屬於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漢代也有人叫他“仙海”,從北魏時期纔開始更名爲青海。青海省也是因此而得名。

其二,青海湖的美在於她有多處迷人的景觀

因爲青海湖的大,所以可遊覽的景點衆多,由此也形成了青海省的一大旅遊區——環青海湖旅遊區。這其中包括有青海湖的門戶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151景區、二郎劍、三塊石、海心山、吐谷渾都城、布哈河、鳥島、沙島、沙陀斯、金銀灘草原、原子城等。

其三,青海湖的美在於她奇特的成因以及由此產生的傳奇神話青海湖是構造斷陷湖。是距今4千萬前,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經過長期碰撞和擠壓,青藏高原隆起的結果。研究表明,青海湖原來是外瀉湖,周圍百川之水盡匯湖中,湖水又從現在倒淌河等處向東流入古黃河,後來由於地殼斷裂形成的造山運動,致使青海湖東面的日月山漸漸隆起,使湖水的出口被山脈所阻隔,青海湖便成爲只進不出的高原大湖。

當然,民間還有衆多青海湖成因的美麗傳說,這些故事代代相傳,更是增添了青海湖的神祕與美麗。

其四,青海湖的美在於它所擁有的生物多樣性

參加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起並主辦的評選“中國最美麗的地方”活動的專家呂斌對青海湖點評道:“作爲中國最大的鹹水湖與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青海湖是魚的樂園,多種候鳥的天堂,世界級瀕危動物中華對角羚的家園,它們與青海湖共存,是青海湖真正的主人。

這裏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青海湖特有魚種湟魚,湟魚學名叫青海湖裸鯉,沒有鱗片,魚身泛黃,因生活在鹹水湖,可以食用的食物較少,生長特別緩慢,據說是每十年長一斤,加上之前人們的大量捕撈,所以湟魚的數量特別少。但由於青海省政府下令實施了多年的封湖育魚,目前魚類資源較爲豐富。

也正是由於湟魚的存在,使得數以十萬計的候鳥在青海湖能得以繁衍生息,於是也就有了我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的青海湖鳥島。鳥島位於青海湖西部,在布哈河附近,布哈河是注入青海湖的所有河流當中最大的一條河流。鳥島有一東一西兩個島嶼組成,西邊的島嶼叫海西山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鳥島,島上鳥類衆多,主要是斑頭雁、魚鷗、棕頭鷗等。它的面積只有0.5km,春夏季節卻棲息着10萬多隻候鳥。到了每年的五六月份的產卵季節,島上的鳥蛋特別之多,所以海西山還有一個名字叫蛋島。另外一個島叫海西皮,面積46公頃,島上主要是鸕鶿,多時有上萬只,所以也叫鸕鶿島。此外,島上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冬季還有數以千計的大天鵝在此越冬,春秋季節還有大量的水鴨子在此棲息,可以說青海湖是鳥的天堂。

另外,青海湖周邊還生活着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最有名的便是世界級瀕危動物中華對角羚(普氏原羚),世界上僅有的300多隻中華對角羚全部棲息在此。

此外,青海湖與周邊的草原相對接,互爲一體,息息相關。由此,青海湖生態保護顯得尤爲重要,已引起多方關注,目前青海湖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列入聯合國《國際重要溼地手冊》,同時加入了《水禽棲息地國際重要溼地公約》。

其五,青海湖的美在於它是傳說中的神湖

生活在青海湖周邊的牧民至今保留着一個神聖的習俗——祭海。因爲祭海,青海湖在唐宋元明各個朝代依次有了“廣潤王”“靈顯青海大瀆之尊神”“神靈”“水神”等稱號。大規模的祭海活動起源於雍正年間。雍正二年,青海蒙古族首領丹津反清叛亂,脅迫衆臺吉造反,侵佔騷擾青海各地,大將軍年羹堯帶領部隊平亂。沒想到追擊叛軍到青海湖時,大軍的飲水不夠了。要知道青海湖是一個鹹水湖,大部隊就這樣守着諾大的青海湖犯愁。年大將軍這邊正在發愁,那邊來了一隊騎兵。巧的是,有幾個馬蹄子正好踏上了地上的泉眼,頓時淡水噴涌而出!大將軍歡呼:“這是青海湖的神靈在保佑我們啊!”將士們頓時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殲滅叛軍。雍正帝聽聞後,大爲高興,詔封“靈顯宣威青海湖”,御賜神位,傳驛站速轉青海,安放到海神廟內並詔於每年秋八月(農曆七月十五日)定期祭海,不得有誤,從此便開始大規模祭海活動。

其六,青海湖的美在於她不同季節裏有迥然不同的景色

夏季是青海湖最美麗的季節,藍色的湖水、綠色的草原、數不盡的牛羊、金黃色的油菜花以及那五彩繽紛的野花,景色讓人歎爲觀止。冬季,每年12月左右,當寒流到來的時候,青海湖便開始結冰,冰

厚半公尺以上,冰期6個月,浩瀚碧藍的湖水,冰封玉砌,銀裝素裹,似一面巨大的寶鏡,太陽出來,熠熠閃光。來年初春,青海湖便會自導自演一幕獨特而神奇的自然景觀,那便是“開湖”,分爲文開和武開兩種形式,那是青海湖呈現給遊客的一種無拘無束、氣吞山河、震撼人心的美。

各位,青海湖的美是多層次、多方位的,小蔣在這裏也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只有當我們走進她、端詳她,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她美的內涵。如今的青海湖已舉辦多屆“環青海湖國際自行車賽”“青海湖詩歌節”已經使得青海湖進一步聲名遠揚,她正體現着一種傳統與時代結合的美,她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園。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 篇6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禪寺位於西寧市北湟水之濱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北山因山崖層疊,遠眺似土臺樓閣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樓山。“北山煙雨”是“西寧八景”之一。陡峭的山坡上佈滿人工開鑿的洞窟,所以又有“九窟十八洞”之稱。北山寺依山崖而建,寺內殘存有壁畫和藻井,從藝術風格上看,當屬晚唐和宋元時代的遺蹟。北山寺已經修葺,爲道教寺觀,有魁星樓、靈宮殿等建築。位於北山頂峯的寧壽塔是清代所建的5層密檐磚塔,爲北山寺的組成部分。

北禪寺是依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這裏幾乎水平狀的紫紅色砂岩、礫岩,其間還夾有石膏和芒硝層,巖性軟硬相間,長期地質時期流水、風化等營力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險峯爲主要特徵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發育。軟岩層向裏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當地人稱“九窟十八洞”,洞內塑有玉皇、觀世音、文殊、普賢、關雲長等神佛像。洞壁上所繪的神像圖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漢、藏佛教繪畫藝術風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稱。硬岩層向外凸起,猶如屋檐,廟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懸,棧道迴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羣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藏佛,棧道回曲廊緊靠懸崖,甚至懸空架設,可稱得上一座名副其實的懸空寺了。

北禪寺東側有一座高達數十米名叫“露天金剛”的巨大佛像,當地羣衆叫“閃佛”,遠遠清晰看出它的頭、身軀、下肢和麪部五官,顯得雄渾粗獷,具唐代藝術風格,這是廣大信徒在原造型地貌基礎上雕鑿而成,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達到完美結合。

北禪寺的建築有山門、山腰牌坊、奎星閣、呂祖殿、鬥母殿、三教堂、無量殿、福寧樓、三寶殿、靈宮殿等。殿字樓閣依山勢而建,顯得格外壯觀。

北山頂爲寧壽塔,每當煙雨濛濛,山隱霧中,蒼蒼茫茫,遠望雲霧中的殿宇,洞羣塔寺時隱時現,正如古詩所吟“北山隱約樹模糊,煙雨朝朝入畫圖”,“多少樓臺雲樹掩,天然畫圖米家村”。“北山煙雨”由此而得名。

北禪寺從清代開始,每逢重陽節,老百姓紛紛上山拋撒印有“鹿、馬”等字的鹿馬紙,求神拜佛,祈求平安吉祥。近幾年來,每當重陽節晚上,北禪寺張燈結綵,數萬人雲集於此,熱鬧非凡。平日更多的遊人、香客登上土樓山巔,眺望古城新姿盡收眼底。

北禪寺現爲省內道教活動中心之一,每年衆多海內外華人前來遊覽觀光,並舉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動。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 篇7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崑崙山是萬山之宗,地球之脈。

納赤臺一眼泉水終年突突翻涌,被當地人稱爲“聖水”,此泉,便是崑崙泉。即使隆冬時節,四野裏冰天雪地,崑崙泉水卻從不封凍,依然噴涌不止,成爲一大奇觀。

崑崙山口地處崑崙山中段。海拔4772米,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

關隘。崑崙山口地勢高聳,氣候寒冷潮溼,空氣稀薄,生態環境獨特,自然景象壯觀。這裏羣山連綿起伏,雪峯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廣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這裏到處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變幻莫測的冰錐,以及終年不化的高原凍土層。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幾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潛流。一旦冰層揭開,地下水常常噴涌而出,形成噴泉。而冰錐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這種冰錐不斷生長,不斷爆裂。爆烈時,有的噴漿高達二三十米,併發出巨大的響聲。崑崙山口的大片高原凍土層,雖終年不化,但凍土層表面的草甸上卻生長着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節,草叢中盛開着各種鮮豔奪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離崑崙山口不遠,便是著名的玉虛峯。玉虛峯,位於崑崙山口東面。這是一座海拔6500多米的雪山冰峯,峯頂高聳巍峨,山體通坡凍封雪裹,山腰白雲繚繞,看上去猶如一位銀裝素裹,婷婷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羣山之上。崑崙山口既是進出西藏的要隘,也是旅遊者神往之地。許多過往行人來到這裏後,都要在此駐足觀賞一番場。

崑崙橋又稱一步天險橋。位於格爾木南部的崑崙山下,距格爾木市約50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險關。崑崙橋飛架於一步天險之上,全長只有4米多,是一鋼筋水泥大橋。崑崙橋之壯觀不在大橋本身,而在於橋下的巉巖絕壁和萬丈深澗。發源於崑崙山中的由雪水和泉水匯合而成的格爾木河,從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峽谷奔流而下,滔滔的河水將河谷的千板岩長期沖刷穿鑿成了一條深40多米、寬數米的石峽險谷,其中最窄處只有4米左右。崑崙橋兩岸,絕壁相對,巉巖嶙峋,谷頂平坦,谷底幽深,形勢極爲險峻。人們站在橋上俯身鳥瞰,但見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險峻的幽谷中急湍喧瀉,噴涌咆哮,不斷地激起層層雪白的浪花,發出陣陣猶如雷鳴般的轟鳴,真是令人望之目眩,聞之喪膽。因此許多過往行人,一般都要到橋頭憑高俯瞰一番。

好,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我們的青海湖之旅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們將要參觀的地方是被稱爲"鳥的天堂"的鳥島。現在大家暫且休息,我們稍後出發。

青海熱門旅遊導遊詞 篇8

青海湖位於青海省,距西寧市151公里處,又叫151基地,也是三江源的源頭,是一個既遙遠又美麗的地方。

大家來看!我們已經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青海湖畔,青海湖湖天一色,一望無際,太陽照在湖面上,湖面上就波光粼粼,晶瑩剔透,一艘艘快艇飛快地滑過湖面,遠處的雪山,白雲清晰的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快看!那可愛的小湟魚正在活蹦亂跳地嬉戲呢!湟魚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很值得提及的是,這裏產的冰魚較爲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們在冰面鑽孔捕魚,水下的魚兒在陽光或燈光的誘惑下便自動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鮮美。

相傳啊,古時候大海里的老龍王有四個兒子,爲了讓兒子們學好治海的本領,他把還分封給兒子們管理。東海分給大兒子,南海分給二兒子,北海分給三兒子,小兒子呢?老龍王沒有分給他,只是對他說:“我的海都分完了,你要是勇敢的龍的子孫,就自己造一個海吧!”聽了父親的話,小兒子架起雲頭,到處尋找造海的地方。他先是沿着東海飛,看見那裏已經有兩個湖:洪澤湖和太湖,於是他又往內地飛,又看見了兩個大湖:鄱陽湖和洞庭湖,他飛來飛去找不到一處造海的地方,只得又飛回老龍王身邊。老龍王勸他往遠處飛,小兒子也不甘心就這樣半途而廢,於是,他又飛呀飛,最後飛到了大西北這塊廣闊的土地。他來到這裏,大顯神通,彙集了108條河水,造出了一個西海來。因爲這個海是和東、南、北各海相抗衡的,所以面積非常大。這個海就是現今的青海湖!

“噢!原來是這樣啊!”大家都開始竊竊私語。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的青海湖一日遊就快結束了,大家玩兒的開心嗎?我想是一定的啦!明天,還有更美的風景在等着我們。希望各位養精蓄銳,我們明天再見!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hant/dycfanwen/qinghai/6loe3z.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