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工作 > 工作方案 > 實施方案 >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精選17篇)
手機版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精選17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1W 次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精選17篇)

針對目前課堂教學方法陳舊、效率不高的現狀,爲了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信和挖掘學生潛力,採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課程理念,學習、借鑑“杜郎口教學模式”和兄弟學校課改經驗,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根據上級主管部門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二、實施方案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爲加強領導,保證課堂教學改革順利開展並取得顯著成效,我校成立高效課堂課改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1、領導小組:

組長:王良成

副組長:趙家祥

成員:胡德明、張尤勝、史利民

2、工作小組:

組長:趙家祥

副組長:胡德明

組員:張尤勝、史利民、胡亮、穆明順、鍾明以及班主任和教研組長

(二)確立目標、明確思路

工作目標:構建“快樂、自信、高效、輕負”的課堂。

基本思路:以“有效的教,促進高效的學”的理念爲指導,透過“學習、實踐、交流、合作、反思、改進、提高”的實踐策略,提高教師設計、實施、評價、反思教學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態教學條件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勇氣,張揚學生的個性,奠定學生的自信,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教學方式和策略。

(三)學習宣傳、統一認識

透過各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和發動,爲活動開展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一方面進行理論學習,組織全體教師進行高效課堂的培訓,深入學習高效課堂教學理論,正確理解和把握高效課堂教學規律及其基本方法;另一方面開展具體操作層面的講座,採取“請進來”或“走出去”等方式,認真學習、實踐外校的先進課改經驗,深入瞭解不同學科“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明確高效課堂中具體的教學流程。

(四)精心組織、紮實推進

我校“構建高效課堂” 活動按照如下四個層面、十四個步驟和要求進行實施:

第一層面:領導層面

第一步:合理分工。在學習、借鑑區內試點學校課改經驗基礎上,結合各部門工作實際,進行大致分工:王良成校長:整體負責、調控;趙家祥校長:實施高效課堂工作中的制度建設、協調管理;胡德明主任:課堂上如何具體操作;張尤勝主任:實施方案的制定和導學案如何編制;史利民主任:合作學習小組如何打造、班集體建設、師生評價問題等等。

第二步:外出學習。領導小組成員分別到課改試點學校(先後到秣陵初中、周崗中學、江寧初中、竹山中學)調研學習,結合事先分工,各人重點學習相關內容,如導學案編制、教學流程、合作學習小組分配、評價機制確立、制度建立和實施高效課堂的管理、諮詢研究等。

第三步:個人反思。赴幾家課改試點學校學習後,在認真學習他們的經驗基礎上,結合事先分工和自身工作,逐步摸索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們學校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第二層面:教師層面

第四步:全校動員。利用全體教職工大會,分析目前我校存在現狀、目前教育改革大的背景等客觀事實,對比傳統課堂與高效課堂利弊,認真學習、宣傳“杜郎口課堂教學模式” ,觀看有關“高效課堂”視頻等等。

第五步:採取“走出去”、“請進來”、聽專題講座、開展培訓等方式,讓所有一線教師傾聽、觀看和親身感受、體會“高效課堂”。

第六步:課堂實踐。每位教師根據外出學習、自我反思、課堂中實踐,逐步摸索出符合我們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並不斷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在教學中摸索、改進、提高。

第三層面:班主任和教研組長層面

第七步:班主任會。各班級的7---8個小組如何合理分配、評價制度如何建立、組長如何確定、高效課堂與班集體建設如何統一,還有學生培訓、小組長培訓和指導等。

第八步:教研組長會。如何編制導學案、如何使用導學案等。

第九步:組內交流。透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課堂實踐,以教研組長爲主,讓每位教師上一節自我感覺蠻好的課,並且學校領導、本組所有成員都要參加聽課、評課、探討、修訂,讓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課堂亮點。

第十步:形成模式。在組內交流的基礎上,教研組長組織召開本組會議,專題研究本學科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制定出本學科的新的、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並重新進入課堂實踐、修訂,最後形成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第四層面:學生層面

第十一步:大會動員。大會、班會分佈進行。小組劃分好、明確分工,各負其職。

第十二步:組長培訓。各班所有小組長(不同層面)集中培訓。如何自主學習,如何上臺展示,如何指導、監督學困生,如何維持小組紀律等。

第十三步:推廣實施。在各學科形成自己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後,各教研組推選一名素質高的教師報教導處,執教一節本學科的“學科高效課堂示範課”,由教導處統一制定時間,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學科高效課堂示範課”活動,在全校範圍內評價、推廣,形成學校相對統一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第十四步:總結提高。各學科在前面試點、推廣基礎上進行總結,對過程中材料進行修改、收集和彙總,對出現問題應多思考、多研討,採取積極措施,不斷提高、不斷完善。

(五)分項實施、重點突破

1、以團隊研討導學案爲主

基本要求:加強集體備課,實現資源共享,努力構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其具體過程爲:個人備課,教師提前一週研究課標、教材、導學案以及其他參考材料,依據實際情況修訂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和方法提示,修訂導學案中的不恰當環節,增減相關的內容等,將具體的指導、啓發與點撥的方式方法寫入自己使用的“導學案”。集體備課:中心發言人進行說課,備課組集體討論,提出修改意見,教師按集體意見對自己的“導學案”進行修改。二次備課:個人根據集體備課的要求對“導學案”再次進行認真細緻修改(二次備課時要求用雙色筆修改)。

主要措施:教務處加強常規檢查力度,及時檢視各教研組上傳電子稿,開展優秀教研組評選、優秀導學案展覽和評選等舉措,全面提高教師備課質量。

2、構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基本要求:每個班級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一是小組人數要合理,分工要明確,一般以6人爲宜。人數太多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太少也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不同編號的A、B、C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於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爲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三是小組成員應是一定範圍內動態的。可以是組與組之間男女生的互換或流動,也可以是組與組之間某些角色的互換或輪換,還可以按活動主題的需要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於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於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再進行組內成員選舉,選拔具有威信、羣衆基礎、知識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綜合能力的同學當小組長,還有選出每門學科的小組長,儘可能讓每個小組6個人都有具體分工,都有事做,並對各組不同層面的組長進行理念、工作方法、組織協調能力的培訓。

主要措施:透過測試成績的分析和評比,學習先進年級和學科經驗,建立激烈機制,及時進行工作總結和交流,在學校建立起高效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和學生髮展性評價體系,形成相對固定、有一定特色的合作學習小組。

3、構建合理的師生課堂評價機制

基本要求:建立一個高效課堂教學的師生評價機制,其目的是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師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對教師的評價。班級層面,每天由學生針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評選出“幸福之星”(課堂);每週由學生評出本班一週“幸福之星”(學科)。年級組層面,根據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評出年級每週、每月“幸福之星”(學科)。

對學生評價。每節課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評出“四星”:小組之星、管理之星、參與之星、精彩之星。每天學生依據教師評出的“四星”再評出班級每日“四星”,每週由學生根據班級每日“四星”評比結果再評選出每週“四星”,年級組依據上述評比結果再評選出年級學生每週、每月“四星”。如此評比,把學生平時課堂表現情況記入成長記錄,改變過去對學生單一的學習成績評價方式,更加註重學生髮展性評價。

期中或期末結束,透過每日四星、每週四星、每日記錄本、聽課記錄、常規考覈記錄和平時巡課情況反饋記錄等材料評選出“課改班級之星”(班級)、年級組幸福之星(學科)、“年級組課改之星”(教師)。受表彰的教師和學生名單,學校均將做出展板,在校內公示。

主要措施: 德育處加強每日常規檢查力度,做好記錄和資料收集、整理工作。透過層層評選,真實的選出投身第一線課改的教師和學生,以此推動學校課改的發展,帶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4、構建高效課堂基本模式

基本要求:一是課堂上創新教與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義學習過程中,全身心投入,積極動腦、動口、動手,教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四凡四不”,即凡是學生自己能學習的教師不教;凡是學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師不導;凡是學生能做出的教師不啓;凡是學生自己能說出的,教師不引。

二是要優化教學策略,恰當靈活地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精講精練,及時反饋、有效調控,切實提高教學活動實效。提倡“兩個高效”,即每一位學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鐘的高效。關注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關注每一學生的問題。閒則生非,課堂不允許一個學生閒,忙了,紀律就好,成績就好。學校最大的浪費是課堂時間的浪費。課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讓學生自主卻不自流,讓學生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全神投入,緊張而愉悅地學習。

三是具體課堂教學程序:

1、明確學習目標,預習課本知識,小組交流互助。操作:學習學案上學習目標,自學教材文字知識。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進一步學習學案上知識點,並進行討論、解答。時間約10分鐘。步驟:(1)教師可聯繫前面所學知識,介紹本節學習重點和目標;(2)學案可提前發給學生,讓自覺的學生可以對課本知識提前有所瞭解;(3)可階段性對學生預習進行檢查,使學生養成自覺預習習慣;(4)學生對學案上知識都要進行學習和解答,對於不明白的問題,要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和解答,教師巡視指導、解答疑惑。注意事項:要加強學法指導,對知識要進行縱向延伸和橫向聯繫,初步形成知識結構;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技巧和討論學習程序,逐步形成“兵教兵、兵學兵、兵強兵”的良好局面。

2、課堂分組展示,實現思維對話。操作:學生分組輪流展示,互相糾正,歸納總結,教師可適時補充。時間約15分鐘。步驟:(1)學生分組展示,查找錯誤、更正結論;(2)教師適當講解、提問。注意事項:讓學生自由討論,充分展示所學知識,儘可能暴露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要引導學生積極討論,找出原因,更正答案;教師講解點評簡練準確規範,注重以下問題:面上都不會的,重點、難點、易錯點等,引導學生將關聯知識串聯成線、成體系,對知識適當延伸和聯繫實際。

3、總結與反思評價。操作:當堂檢測達標情況,總結、反思本節學習成果。時間約20分鐘。步驟:出示或發放檢測題,學生做教師巡視,當堂反饋。注意事項:習題要典型,數量要適中,題型合理搭配,兼顧不同層次學生;學生要對學習結果反思與歸納。

主要措施:開展各學科、各學段、各種課型的課堂教學觀摩、展示、研討活動。組織骨幹教師上示範課等活動。開展全員性的高效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有計劃地組織中青年教師、骨幹教師“走出去”,聆聽專家課堂。

三、實施時間

1、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10月中旬----11月上旬。

2、試點探索階段:11月中旬----12上旬。

3、推廣實施階段:12月中旬---元月中旬。

總之,我們要繼續加強對“高效課堂”的理論學習和研究,注重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強化教師的業務技能培訓,依託“導學案導學”和“合作學習小組”,實施素質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走出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課堂改革之路。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2

一、雙語教學的實驗背景

1.適應未來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如何提高漢語水平,培養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人才,是我們基礎教育必須思考的問題。採用雙語教學是提高自治區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自治區堅持大力推進雙語教學,政策支援力度不斷加大。自20xx年以來,國家投入1.3億元資金大力培訓中小學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截至20xx年,新疆已有1.8萬多名少數民族教師具備雙語教學的能力。同時,新疆就讀雙語教學班的少數民族學生已突破15萬人,“雙語教學班”總數已達到5000個。,因此我們培養的這一代學生要具有開放的觀念,寬廣的胸襟,意識,視野,促使他們將來能在全國經濟的大舞臺上,施展卓越的才華。當今的世界飛速發展,各國的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才的競爭至關重要,而漢語的素質已成爲關鍵所在。

2.解決漢語教學令人擔憂現狀的需要

我區傳統教學現狀已經暴露一些缺陷:單純傳授漢語語言知識,輕視語言的工具性和交際行。結果,學生僅僅是學了漢語而已,卻不能發揮它的交際作用,成爲“聾啞漢語”,不能學以致用困擾着許多受過漢語教育的人,我們的問題處在學習與應用環境的脫節,過於強調漢語學習的專業化,忽視它的大衆化普及化,導致漢語成爲紙面文化,雙語教學是對這一現狀的最好彌補,爲漢語語言知識注入學科知識的活力,把漢語課和雙語課結合起來,學生就會找到語言學習的“用武之地”和“練兵場”。希望一舉兩得,力求改變目前漢語學習的精力浪費現象,同時透過雙語教學激活學生思維,把母語和漢語文兩種思維進行交叉,變得更靈活更從會。

3.學校自身創新發展的需要

我校的辦學方向是現代化、特色化。雙語教學作爲現代學校辦學標誌性的一部分,爲我校的綠色教育思想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提出了挑戰,更是在檢驗學校的辦學機制能否順應時代的發展。雙語教學點燃了我校做教育改革弄潮兒的熱情,在學校擁有比較雄厚漢語師資的基礎之上,我校有信心藉助雙語教學推進整體課程改革。

二、雙語教學實驗的目標

1、透過雙語教學,創設濃郁的漢語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感知、領悟和習得漢語。

2、探索雙語教學的有效途徑、內容、方法並形成模式,力爭探出一條學以致用的雙語教學的新路子。

3、培養學生用漢語思維的習慣,掌握多元解決問題的方法,發掘兩種語言思維的巨大潛力。

4、訓練學生敢於張嘴說漢語,大劑量運用漢語,改變“聾啞漢語“現狀。

5、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有勇氣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三、雙語教學的遵循原則

1、學生爲主體。堅持學生是漢語學習的主人。給學生留充足的實踐和空間,讓學生有機會對語言進行感悟、領會、吸收和內化。教學內容符合學生接受程度,緊密聯繫學生生活經驗。

2、以雙語爲媒介。透過漢語學習學科知識,透過學科知識學習並習得一門新的語言。

3、以活動爲主線。堅持活動是學習漢語的主要形式,是學生大面積積極參與,利於團隊精神培養,利於雙向交流,提高運用語言能力。

4、開放性原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自由參與表達能力。

5、適用變通原則。根據不同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在教學的難度上進行調整,根據教材先後順序進行靈活變通。

四、雙語教學的具體操作

1、準備階段(20xx.9——20xx.7)

(1)成立雙語教學領導小組,明確人員分工職責。

(2)學習有關“雙語教學”的檔案資料,開展理論學習與交流。

(3)組織教師參加各級雙語教師培訓。

(4)進行實驗前調查,開好家長會,爭取家長支援與配合。

(5)確定實驗年級、學科。

(6)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雙語教學實驗方案。

(7)制定雙語教學的評價體系。

2、實施階段(20xx、9——20xx、7)

(1)第一階段是起始與適應階段

理念和專業培訓

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在教師,教師對雙語認識的程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學校一邊組織教師學習有關雙語的理論知識,以便抓緊培訓教師的業務能力,對實驗教師採取跟蹤聽課輔導,發揮優秀漢語教師的作用,定期在業務學習時間對教師進行分層專題學習,提高漢語語言能力。

創設濃郁雙語校園環境

在原有人文校園環境基礎上,融入雙語元素。在校園每處角落都可見到雙語資訊,名言警句、校內通知、標誌性雙語牌、教室雙語牆等,學生時時處處浸染其中,一進校門,便呼吸到雙語的氣息,即無意學到不少漢語,又受到品格上無聲的薰陶。

學生對雙語學習的興趣培養要透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來實現,學校最大限度爲學生創設漢語能力表現的機會,如升旗儀式的雙語演講、漢語歌曲大賽、漢語課本劇展演等,強化學生運用漢語的能力。

加大漢語課堂教學力度

雙語教學要在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漢語詞彙的基礎上才能正常進行。在漢語課上大量的技能訓練,參與足量的實踐活動,纔會實現漢語水平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漢語教師在課上有目的強化學科知識的必要術語,爲雙語教學做好鋪墊。

(2)第二階段是積累與發展階段

確定雙語實驗科目的教材和雙語教學實驗班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20xx年9月起至今已在十一個班進行基礎教育課程的雙語教學實驗,使用試驗教育教材。(其中20xx年9月一個班,20xx年兩個班,20xx年四個班,20xx年四個班進行課程的雙語教學實驗。)

深入教師培訓

繼續提升教師的雙語教學水平,採用教師自我提高與專門培訓和外出學習結合的多元學習方式。提倡教師依靠自己漢語基礎和對雙語實驗的熱情開展各種形式的自我提高。組織教師參加各類漢語強化班,開展漢語強化。根據需要派教師到外校觀摩學習,開闊視野,積累經驗。

聘請縣教研室的教師參與雙語教學

爲使學生接受漢語的薰陶,發揮我校具有聘請教研室教師資格的優勢,我校聘請教研室教師參與雙語教學,要求教師堅持跟蹤聽課,共同商議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梯度,使雙語教師成爲雙語教學的有利支撐。

進行教學科研,積累素材

組織校內雙語教學研討課,教師參與評課和總結實踐經驗並積極撰寫雙語教學論文。

完善雙語教學保障

學校大力支援雙語教師的學習培訓,投入經費選派教師學習,購買學習光盤、書籍,訂閱雜誌。學校爲每次雙語教學活動提供經費,購買獎品及相關物品。

3、總結階段(20xx、7——20xx、12)

(1)收集、整理分析有關數據以及資料。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進行評價。

(2)撰寫實驗研究論文,總結雙語實驗經驗。

(3)建立雙語教學實驗資源庫。

(4)總結生動活潑的雙語教學模式。

五、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在雙語教學的課堂和活動中研究教學規律。

2、比較研究。透過參觀學習,借鑑外校雙語教學經驗,隨時調整改進教學方法。

3、調查研究。透過及時針對性調查問卷,瞭解學生和家長心聲。

六、保障措施

1、健全實驗組織。

(1)成立雙語教育實驗領導小組:

組 長:熱孜宛古麗.麥麥提

副 組 長:阿迪力 阿依古麗

成 員:圖孫古麗, 穆拉地力,庫爾班,帕夏姑麗

艾依努, 努爾艾孜木,阿依帕夏,西仁姑

主要任務:全面指導實驗工作,組織雙語師資的培訓及校園雙語氛圍的創設。

(2)建立雙語協作組,以形成合力,協同攻關。

2、建立管理機制。加強開展雙語教育實驗的常規管理,落實有關雙語教學的各項要求,以學習促推進,以實踐促提高,以考覈促質量,以總結促提升。

3、保證實驗經費。落實經費,保證軟硬件投入,保證各項雙語研究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在獎勵政策上,向雙語實驗教師傾斜。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3

一、指導思想

針對目前課堂教學方法陳舊、效率不高的現狀,爲了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信和挖掘學生潛力,採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課程理念,學習、借鑑“杜郎口教學模式”和兄弟學校課改經驗,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根據上級主管部門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二、實施方案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爲加強領導,保證課堂教學改革順利開展並取得顯著成效,我校成立高效課堂課改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1、領導小組:

組長:王良成

副組長:趙家祥

成員:胡德明、張尤勝、史利民

2、工作小組:

組長:趙家祥

副組長:胡德明

組員:張尤勝、史利民、胡亮、穆明順、鍾明以及班主任和教研組長

(二)確立目標、明確思路

工作目標:構建“快樂、自信、高效、輕負”的課堂。

基本思路:以“有效的教,促進高效的學”的理念爲指導,透過“學習、實踐、交流、合作、反思、改進、提高”的實踐策略,提高教師設計、實施、評價、反思教學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態教學條件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勇氣,張揚學生的個性,奠定學生的自信,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教學方式和策略。

(三)學習宣傳、統一認識

透過各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和發動,爲活動開展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一方面進行理論學習,組織全體教師進行高效課堂的培訓,深入學習高效課堂教學理論,正確理解和把握高效課堂教學規律及其基本方法;另一方面開展具體操作層面的講座,採取“請進來”或“走出去”等方式,認真學習、實踐外校的先進課改經驗,深入瞭解不同學科“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明確高效課堂中具體的教學流程。

(四)精心組織、紮實推進

我校“構建高效課堂” 活動按照如下四個層面、十四個步驟和要求進行實施:

第一層面:領導層面

第一步:合理分工。在學習、借鑑區內試點學校課改經驗基礎上,結合各部門工作實際,進行大致分工:王良成校長:整體負責、調控;趙家祥校長:實施高效課堂工作中的制度建設、協調管理;胡德明主任:課堂上如何具體操作;張尤勝主任:實施方案的制定和導學案如何編制;史利民主任:合作學習小組如何打造、班集體建設、師生評價問題等等。

第二步:外出學習。領導小組成員分別到課改試點學校(先後到秣陵初中、周崗中學、江寧初中、竹山中學)調研學習,結合事先分工,各人重點學習相關內容,如導學案編制、教學流程、合作學習小組分配、評價機制確立、制度建立和實施高效課堂的管理、諮詢研究等。

第三步:個人反思。赴幾家課改試點學校學習後,在認真學習他們的經驗基礎上,結合事先分工和自身工作,逐步摸索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們學校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第二層面:教師層面

第四步:全校動員。利用全體教職工大會,分析目前我校存在現狀、目前教育改革大的背景等客觀事實,對比傳統課堂與高效課堂利弊,認真學習、宣傳“杜郎口課堂教學模式” ,觀看有關“高效課堂”視頻等等。

第五步:採取“走出去”、“請進來”、聽專題講座、開展培訓等方式,讓所有一線教師傾聽、觀看和親身感受、體會“高效課堂”。

第六步:課堂實踐。每位教師根據外出學習、自我反思、課堂中實踐,逐步摸索出符合我們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並不斷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在教學中摸索、改進、提高。

第三層面:班主任和教研組長層面

第七步:班主任會。各班級的7---8個小組如何合理分配、評價制度如何建立、組長如何確定、高效課堂與班集體建設如何統一,還有學生培訓、小組長培訓和指導等。

第八步:教研組長會。如何編制導學案、如何使用導學案等。

第九步:組內交流。透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課堂實踐,以教研組長爲主,讓每位教師上一節自我感覺蠻好的課,並且學校領導、本組所有成員都要參加聽課、評課、探討、修訂,讓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課堂亮點。

第十步:形成模式。在組內交流的基礎上,教研組長組織召開本組會議,專題研究本學科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制定出本學科的新的、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並重新進入課堂實踐、修訂,最後形成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第四層面:學生層面

第十一步:大會動員。大會、班會分佈進行。小組劃分好、明確分工,各負其職。

第十二步:組長培訓。各班所有小組長(不同層面)集中培訓。如何自主學習,如何上臺展示,如何指導、監督學困生,如何維持小組紀律等。

(五)分項實施、重點突破

1、以團隊研討導學案爲主

基本要求:加強集體備課,實現資源共享,努力構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其具體過程爲:個人備課,教師提前一週研究課標、教材、導學案以及其他參考材料,依據實際情況修訂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和方法提示,修訂導學案中的不恰當環節,增減相關的內容等,將具體的指導、啓發與點撥的方式方法寫入自己使用的“導學案”。集體備課:中心發言人進行說課,備課組集體討論,提出修改意見,教師按集體意見對自己的“導學案”進行修改。二次備課:個人根據集體備課的要求對“導學案”再次進行認真細緻修改(二次備課時要求用雙色筆修改)。

主要措施:教務處加強常規檢查力度,及時檢視各教研組上傳電子稿,開展優秀教研組評選、優秀導學案展覽和評選等舉措,全面提高教師備課質量。

2、構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基本要求:每個班級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一是小組人數要合理,分工要明確,一般以6人爲宜。人數太多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太少也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不同編號的A、B、C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於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爲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三是小組成員應是一定範圍內動態的。可以是組與組之間男女生的互換或流動,也可以是組與組之間某些角色的互換或輪換,還可以按活動主題的需要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於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於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再進行組內成員選舉,選拔具有威信、羣衆基礎、知識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綜合能力的同學當小組長,還有選出每門學科的小組長,儘可能讓每個小組6個人都有具體分工,都有事做,並對各組不同層面的組長進行理念、工作方法、組織協調能力的培訓。

主要措施:透過測試成績的分析和評比,學習先進年級和學科經驗,建立激烈機制,及時進行工作總結和交流,在學校建立起高效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和學生髮展性評價體系,形成相對固定、有一定特色的合作學習小組。

3、構建合理的師生課堂評價機制

基本要求:建立一個高效課堂教學的師生評價機制,其目的是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師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對教師的評價。班級層面,每天由學生針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評選出“幸福之星”(課堂);每週由學生評出本班一週“幸福之星”(學科)。年級組層面,根據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評出年級每週、每月“幸福之星”(學科)。

對學生評價。每節課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評出“四星”:小組之星、管理之星、參與之星、精彩之星。每天學生依據教師評出的“四星”再評出班級每日“四星”,每週由學生根據班級每日“四星”評比結果再評選出每週“四星”,年級組依據上述評比結果再評選出年級學生每週、每月“四星”。如此評比,把學生平時課堂表現情況記入成長記錄,改變過去對學生單一的學習成績評價方式,更加註重學生髮展性評價。

期中或期末結束,透過每日四星、每週四星、每日記錄本、聽課記錄、常規考覈記錄和平時巡課情況反饋記錄等材料評選出“課改班級之星”(班級)、年級組幸福之星(學科)、“年級組課改之星”(教師)。受表彰的教師和學生名單,學校均將做出展板,在校內公示。

主要措施: 德育處加強每日常規檢查力度,做好記錄和資料收集、整理工作。透過層層評選,真實的選出投身第一線課改的教師和學生,以此推動學校課改的發展,帶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4、構建高效課堂基本模式

基本要求:一是課堂上創新教與學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義學習過程中,全身心投入,積極動腦、動口、動手,教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四凡四不”,即凡是學生自己能學習的教師不教;凡是學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師不導;凡是學生能做出的教師不啓;凡是學生自己能說出的,教師不引。

二是要優化教學策略,恰當靈活地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精講精練,及時反饋、有效調控,切實提高教學活動實效。提倡“兩個高效”,即每一位學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鐘的高效。關注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關注每一學生的問題。閒則生非,課堂不允許一個學生閒,忙了,紀律就好,成績就好。學校最大的浪費是課堂時間的浪費。課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讓學生自主卻不自流,讓學生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全神投入,緊張而愉悅地學習。

三是具體課堂教學程序:

1、明確學習目標,預習課本知識,小組交流互助。操作:學習學案上學習目標,自學教材文字知識。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進一步學習學案上知識點,並進行討論、解答。時間約10分鐘。步驟:(1)教師可聯繫前面所學知識,介紹本節學習重點和目標;(2)學案可提前發給學生,讓自覺的學生可以對課本知識提前有所瞭解;(3)可階段性對學生預習進行檢查,使學生養成自覺預習習慣;(4)學生對學案上知識都要進行學習和解答,對於不明白的問題,要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和解答,教師巡視指導、解答疑惑。注意事項:要加強學法指導,對知識要進行縱向延伸和橫向聯繫,初步形成知識結構;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技巧和討論學習程序,逐步形成“兵教兵、兵學兵、兵強兵”的良好局面。

2、課堂分組展示,實現思維對話。操作:學生分組輪流展示,互相糾正,歸納總結,教師可適時補充。時間約15分鐘。步驟:(1)學生分組展示,查找錯誤、更正結論;(2)教師適當講解、提問。注意事項:讓學生自由討論,充分展示所學知識,儘可能暴露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要引導學生積極討論,找出原因,更正答案;教師講解點評簡練準確規範,注重以下問題:面上都不會的,重點、難點、易錯點等,引導學生將關聯知識串聯成線、成體系,對知識適當延伸和聯繫實際。

3、總結與反思評價。操作:當堂檢測達標情況,總結、反思本節學習成果。時間約20分鐘。步驟:出示或發放檢測題,學生做教師巡視,當堂反饋。注意事項:習題要典型,數量要適中,題型合理搭配,兼顧不同層次學生;學生要對學習結果反思與歸納。

主要措施:開展各學科、各學段、各種課型的課堂教學觀摩、展示、研討活動。組織骨幹教師上示範課等活動。開展全員性的高效課堂教學評比活動。有計劃地組織中青年教師、骨幹教師“走出去”,聆聽專家課堂。

三、實施時間

1、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10月中旬----11月上旬。

2、試點探索階段:11月中旬----12上旬。

3、推廣實施階段:12月中旬---元月中旬。

總之,我們要繼續加強對“高效課堂”的理論學習和研究,注重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強化教師的業務技能培訓,依託“導學案導學”和“合作學習小組”,實施素質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走出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課堂改革之路。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4

一、指導思想:

我國加入世界WTO和新課程改革給我國基礎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學校課堂教學如沐春風,注重學習的體驗和知識的運用成爲目前教學的最爲核心的內容。英語作爲一種語言交流工具,日益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現在,純知識的外語教學已經落後,不再適應社會及經濟的發展;英語教育中除了知識性,還有工具性、交際性和文化性。然而,我國現行的英語教學存在的弊端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英語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處應用。學生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彼此之間的交流,沒有學好英語和運用英語的外部環境,結果就導致“啞巴英語”這一現象的產生,嚴重地影響了人才的培養。

近年來,爲適應21世紀國家發展對人才的需要,雙語教學在各地逐漸興起,許多學校已開始實施雙語教學計劃。爲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我校結合本校的實際,遵循現代教育規律,準備在20xx年秋季始,以一年級做爲實驗年級展開雙語實驗教學,與此同時面向全校各學科逐漸鋪開雙語教學,爲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二、學校辦學背景:

在全球經濟日益走向一體化的今天,我校校長深知熟練掌握至少一門國際語言的意義,同時也看到了學生及家長們對高質量教育的要求。因此,近兩年來,我校就開始非常重視英語的教育:

學校專門聘請了兩位外籍教師參與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他們的到來,不僅使我校的學生們能夠接觸到地道的外語,而且也爲我校教師們提供了一種學習外語、使用外語的環境。兩年來,我校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在課時安排上專門進行調整,全校從學前班到六年級各班每週都增設了兩節外教課。我校原有的3位英語教師也都有較高的業務知識,她們在市、區內展示的公開課都受到廣泛的好評。

同時,學校也很重視校園佈置的雙語化。教室裏、走廊上、櫥窗裏、花圃旁,都有各種形式的雙語標誌,全校上下力爭使校園的各個角落都有雙語的氣息。

除了促進課堂教學與校園佈置的雙語化以外,我校還透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來營造積極的學校雙語環境:堅持不懈地開展全校性“每日一句”的英語學習活動;在中高年級學生中開展英語作文的徵集活動等等。

在疊彩區範圍內,我校的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優勢,多年來學校紮紮實實抓英語教學質量,去年學校的等級評估工作彙報中,我校的英語教育還作爲學校特色工作受到了領導專家們的一致肯定。

在此基礎上,我校希望能夠逐漸完成英語教學特色向雙語特色學校的轉變,將英語教學成果逐步向各學科教學領域滲透和輻射。

三、研究內容

1、培訓合格的師資隊伍。

教師的素質對提高教學質量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雙語教學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師必須努力在觀念、情感、功能和行爲等各方面,都要有較高的素質。隨着中國加入WTO,我校有一部分教師利用業餘時間自己參加了成人英語的學習,但英語聽說能力較差,另外,學校還制訂了“教師英語口語培訓計劃”,採取了不同的形式對學校35歲以下教師進行了英語培訓,內容包括:組織課堂用語、日常生活用語和音標的學習。要求教師一邊學習,一邊進行了雙語教學的實踐,學習用英語組織教學,在學科的知識點上用母語講解,儘量增加課堂上英語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

2、成立一年級“雙語教學實驗班”,部分學科採用雙語教學,要求各學科教師制訂好計劃,認真用雙語備好每一課,儘量做到在課堂教學實施

過程中,既保證學科知識和能力培養達到要求,又增添英語口語在師生交流中的趣味性,使學生沉浸在歡樂愉快的情境中,習慣雙語的談話形式,強化英語日常聽說能力的培養。

3、探索雙語教學實施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形式和課堂教學組織。

4、構建課堂雙語教學新模式。

四、研究目標

1、學生:

透過雙語教育的實施,激發學生對外語的學習興趣,提高外語詞彙量和聽說能力,增加對外國文化的瞭解,同時,極大地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素質的提高,培養出跨世紀的人才。

⑴值勤學生用雙語歡迎來訪客人。

⑵每週的晨會和升旗儀式上,學生用雙語主持。

⑶一年級學生初步形成最基本的英語聽說能力,並能把學到的口語運用在學習交流和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2、教師:

在校內形成濃厚的講學習、鑽業務、重研討的學術氛圍,弘揚不斷探索和創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外語表達能力,增強國際化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⑴各學科教師探索出雙語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⑵雙語教學貫穿於各門學科的教學之中,要求逐步實現外語學科與相關學科的整合。

五、實施原則

“雙語教學”是指課堂教學中使用兩種語言作爲媒介、同時用外語和母語進行教學的一種體系。它進一步改變了學生學習外語的方式,在更廣的學科領域中,在更豐富的語言層面上,擴大外語實踐的時空,拓寬外語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外語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1、全面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透過雙語教學的實施,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

2、層次性原則: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逐步提升學生的外語水平。

3、創造新原則:打破常規的傳統教學模式,依據漢語和英語的不同特點,依據英語和相關學科的不同特點創造性地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4、個性化原則:依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5、系統性原則:有計劃、有目的地分段實施雙語教學,段與段之間形成系統,達到預期的總目標。

五、實施措施

1、組建一支高素質的雙語教學教師隊伍

(一)長期外聘外籍教師

長期聘請外籍教師參與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爲我校教師們和學生創設英語口語交流機會,成功營造了一種口語學習和正確運用的有利環境。

(二)加強英語教師隊伍基本功的培訓與提高學校計劃配合市教科所和城區教研室採勸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方式,對擔任雙語實驗班的教師進行不定期的專業培訓。

2、學校盡一切力量繼續營造校園雙語氛圍,如:設立校園和班級英語角、扇扇窗戶貼中英文圖片、黑板報中英文結合的等,加強雙語在全校學生中間的實施和影響。

3、積極開展活動,加強本校學生的英語口語培訓。透過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強化全體學生的口語訓練,在“每日一句”的英語學習活動的基礎上,利用各班的英語屋、學校的英語學習園地、紅領巾廣播站等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學習活動;在中高年級學生中開展英語作文的徵集活動等等,加強師生對英語口語的學用有機結合。

總之,我們全體教師決心在實驗研究中不斷自我提高,堅持學習,特別是詞彙和語法方面的學習,才能把雙語教學的工作開展好。活動的開展既是我校教師的挑戰,又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一種手段。“雙語教學”的初步實施將帶領我們全體師生在雙語學習這塊陌生而肥沃的土地裏耕耘、播種、開花,結果,我校不久將以全新的姿態展現自我的特色和魅力。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5

一、高效課堂意義: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有效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打造高效課堂、實現“善教會學,減負增效“的目標。課改已六個年頭,我們多途徑研訓,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進一步優化。怎樣打造高效課堂,是當今擺在我們面前的大問題。就課堂教學而言,備課是前提,模式是依據,學、導、練是核心,學生參與是主流,提高素質是根本,提升教學質量是目的,所以,高效課堂顯得最爲重要。

二、指導思想:

以《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爲指導,以科學發展,自主發展,特色發展爲原則,堅持促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主流課堂模式,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透過典型培植、示範引領、機制保障,強力推進,實現課堂教學方式的最優化,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三、有效課堂應遵循的原則

1、遵循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上課一定要根據班級情況,依據學生實際基礎,在備好課的基礎上,做個性化的刪增批註,易於學生接受、掌握、運用。

2、遵循共同參與的原則:堅持反對教師滿堂灌,必須按照“學、導、練”的原則先學後教,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走下講臺,學生走上講臺,共同參與教學活動。

3、遵循“三維”目標的原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教學工作必須要達成的目標。每一個課時、每一課(章)都必須得以體現,從課堂中培養學生能力。

4、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加強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促進學生“興趣、習慣、效率” 有機結合,實現“智商、情商、學業”完美統一,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透過教師點滴引導要求,逐步培養一種恰當學習方法和良好的習慣。

四、高效課堂的標準

(一)知識與技能:

1、知識點清晰、知識量集中、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聯繫生活實踐。

2、教學目標設定從學情出發,並明顯地體現於教學全過程。

3、教學內容體現基礎性、實踐性、發展性,把學生的經歷、體驗、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

4、運用教材恰當,課堂程序分明(六步教學法),教學語言流暢,能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5、立足於學生的學,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有效性、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體現學生的自主發展、差異發展的教學策略,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

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所有用的教學方法有利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

7、教學活動內容充實,靈活多樣。學生自主學習有空間、有時間有實效(8-10分鐘)教師不侷限於教材,善於及時捕捉生活資源,有效利用教育資源、師生互動,生成新知識。

8、養成學生上課學習行爲規範,回答問題格式正確,表述準確。聲音響亮,不起鬨,不破壞課堂氣氛,站立姿勢要端正,演板字跡要工整,格式要規範。教師評價要恰當。

9、善於設疑、質疑,激勵學生髮現和提出問題,把學生的問題和經驗當做課堂教學的生長點,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提高,有效組織生生、師生互動和多元評價。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0、課堂富有激情,關注學生情感需要和發展,關注學生人格尊嚴,教師以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引發學生的情感反應,學生學習愉快,輕鬆有序和諧,課堂學習成爲學生生命成長,人格完善的過程

(四)、效果與價值

11、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學生教好地掌握新知識和技能、學有所收穫。

12、學生積極主動、樂於動腦、動口、動手,樂於爭論、討論、辯論,思維積極、發言踊躍、學習興趣濃、信心足,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五、實施步驟:

(一)、培植骨幹、示範帶動(一個月)

要從市、縣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十佳”教師、課改帶頭人及縣級以上優質課教師、教研組長、學科組長中確定相應的學科實驗教師。根據“六步教學”模式,做到示範引領。實驗教師要堅持高效就是硬道理,要在現有模式基礎上勇於創新探索,爲課堂教學模式更優化建言獻策。

(二)、督導評估,全面推進(二個月)

要在全校教師中參與“高效性課堂”教學過關競賽活動,進行評分量化、定檔,作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環節,作爲教師績效工資量化的一部分。督導所有教學人員,從養練教學技能,堂堂拷問(檢測教學效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總結反思,完善深化(二個月)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科學,需要不斷地進行反思總結,改進完善。大力表彰表現突出的教師,當然也要通報批評一些消極懈怠、無所作爲的教師,促進整改,反攻,最後達標。20xx-20xx學年,是xx初中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年。希望全體教師強化認識,端正態度,積極踐行。學校要天天講,週週評,月總結,形成“上有效課堂爲榮”的氛圍。同時,要加大教師有效性考評權重和力度,將此納入學校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中,與教師績效、職稱、評範掛鉤。還要加強聽課評課,特別是領導帶頭上好課,多聽課、勤評課,做高效課堂的引領者,助推者。

高效課堂建設關係着學校高品位的發展,教師高水平發展,學生高智商發展。利在當今、功在長遠。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平時抓,抓細節,纔能有效地改變我們課堂低效的問題,才能使教育教學質量更進一步,富有特色,取得輝煌。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6

如何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工作實效、高效,是每一個物理教師應該思索的問題,在現實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普遍存在着很多“虛假現象”,甚至於一些公開課也是“作秀”的產物,如交往的形式化、合作的固定化、課堂的壟斷化、問題的單一化、媒體的濫用等。在十幾年的教學我認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可使我們的課堂效果提高。

一.研究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現在的學生逆反心理很重,學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損害他們自尊心的教師,對學生諷刺、挖苦、冷漠、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有傷學生尊嚴和不利學生個性發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造成師生關係緊張。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必然會引起學生愛的反饋,因爲學生感受了老師的關懷和愛護,產生了愉快的情緒體驗,對老師就會更熱愛更信賴。學生就自然會把老師當成知心朋友,願意向老師敞開心扉,吐露祕密。師生心靈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無形的橋樑,思想的交流,知識的傳遞,就暢通無阻了,師生關係就會越來越密切。教師要放下架子,融入學生之中,給人一種親切感,師生良好合作程度能夠從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如果學生怕答錯問題被老師批評而不舉手或站在那裏有話不說,那麼這常常是由於教師居高臨下,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造成的,這必然會妨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任課老師在課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無錯原則”,那麼,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各抒己見的場面。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使學生以極佳的心理狀態參與教學活動。因此,課堂上教師要精神飽滿,感情充沛,採用親切的教態、溫和的語言和巧妙的方法,結合學情、創造一種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以誘導參與、催促思維。特別對有獨特見解的學生給予鼓勵,就是差生提出很“傻”的問題時,也不要譏諷,而應從神態、語言、動作上表露出對他們的支援,並誠懇地引導他們找出錯誤所在。特別是怎樣對待課堂的違紀現象,這是一項藝術,它關係到教師對課堂的調控,關係到師生間的和諧關係。一句看似簡單的訓斥損傷的是學生的自尊,影響的是課堂氛圍,更重要的是師生間的和諧關係受到影響。因此,在對待違紀學生時切忌簡單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樣對待?幽默風趣的語言勝過任何的說教。

二.研究教法,增強課堂的吸引力

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要從興趣培養入手,使學生“樂學”、“愛學”;要以思維能力培養爲主要方法,使學生掌握程序性知識,激發學生“樂學”、“想學”的內在動力;要以自學能力的培養爲主要途徑,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真正學會學習。只要使學生“樂學”、“愛學”、“會學”,就能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完成物理教學的目標。

1、創設情景,還課堂給學生,爲克服課堂教學過程的單一化,需要教師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適當的引入小組學習、個別指導。

2、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的保持在培養學生養成好的聽課習慣方面格外重要,課堂教學是日久天長的,保持興趣不是一節課的事,我們的目標是要學生天天想上物理課,盼着上物理課纔可以,嫌物理課時少,總感覺物理課堂時間比別的學科短。如實驗提趣。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利用有趣的實驗能增強學生好奇心;鮮明、生動的物理實驗,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例如,在講解大氣壓強時,利用針筒下面掛板凳的實驗,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他們好奇心理,然後逐步啓發分析:空氣有重量,這樣空氣就會像液體一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先用趣味實驗激發,然後闡述,這樣,學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氣壓強,而且印象深刻。還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識的“新”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高溫超導、磁懸浮現象、納米技術等,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激他們樹立獻身科學的理想。

三.研究學法,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主人

學法指導不僅使學生要學,而且會學、善學、巧學,使學生從那種拼時間拼體力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不做書本的奴隸,而作學習的主人。因此學法指導應引起教師的充分重視。根據物理學習的過程,應對學生進行預習,聽課,複習及作業鞏固的指導。

1、預習指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無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學習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既是眼前學習的需要,也是將來工作的需要,故應予以重視。一般應在前一天將要學習數學內容預習,逐字逐句讀懂課文,對於定理、公式等重要內容,不僅要記住結論而且要特別注意其推導過程。預習時要手腦並用,疑難問題要記下來,以便帶着問題聽課,提高聽課效率。

2、聽課的方法。有了充分的預習,聽課將是輕鬆而高效的。一要注意聽目的要求,聽知識的引入及形成過程,聽重點及老師對難點的剖析,聽解題分析思路,聽小結。二要在聽課的同時注意思維,要善於大膽地提出問題,由聽產生聯想、猜想、歸納,學會反思。三是記錄,記要點、疑點、解題思路和方法,記小結和課後思考題。

3、複習及作業指導。指導學生一是要把複習放在做作業之前:閱讀教科書,結合筆記的重難點、解題思想,回憶課堂講授的內容,加強理解,鞏固記憶,然後獨立完成作業。在作業書寫格式方面,教師的示範作用極爲重要,要引導學生規範地書寫,使條理清楚,字跡清晰,並畫出規範的圖形。

總之,在課堂高效性方面還有很多研究的空間,只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大力挖掘,還會有更多的經驗總結出來,我的這點體會算做是拋磚引玉吧,希望有更多的教師行動起來,爲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高效作出積極的貢獻。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7

爲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於做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規劃會議精神以及縣教育局的指示精神,爲全面提升我校教育發展水平,推進我校標準化建設,我校將在20xx年至20xx年間全面實施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項目的開展,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爲最終目標,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構建薄弱學校改造的長效管理機制,加大工作力度,以改善我校的辦學條件爲重點,以狠抓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強化學校管理爲根本,改變學校薄弱面貌,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增強辦學吸引力,讓農村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爲學生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環境。

二、政策保障:(各級保障檔案,縣局統一查後補充)

三、學校現狀

我校位於陵川縣的東南角,與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毗鄰,位於王莽嶺景區的核心地段,教育服務半徑10千米,總人口0.15萬。學校佔地9131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183 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313平方米(普通教室196平方米,輔助用房117平方米);生活服務用房143平方米。現有設施設備情況:課桌椅(單人)52 套,教學儀器設備2萬元,音體美器材6萬元,計算機0臺,圖書4000冊,廚房設備1萬元。20xx年春季學期有教學班5個,在校學生52人(其中寄宿生25人),教師14人(其中專任教師 10人)。

四、目標和進度安排

1、資金投入

根據規劃目標任務,自20xx年至20xx年我校規劃投資總體需求爲:264.5萬元。

2、進度安排

四、保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2、領導小組職責

負責管理、指導和組織實施教育薄弱學校各項改造規劃。負責學校施工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協助上級部門對工程的監督,認真幫助施工方做好協調工作,確保學校工程順利施工;做好學校工程的質量監督,協助職能部門對學校工程的驗收。並負責工程量簽證和工程進度款撥付簽證,負責工程建後使用管理。

3、科學管理

在上級各項資金保障的前提下,我校將從各方面積極籌措改造配套資金,確保我校改造計劃順利實施,並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做到科學管理,措施到位,使各種設施設備能夠充分發揮最大效益,在此基礎上,我校將在加大教師的培訓和提高上狠下功夫,努力建設一支專業技術紮實、教育科研能力過硬,能主動運用教科研的手段來審視和改進教學工作的教師專業發展隊伍,從而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五、遠景目標及收益

到20xx年末,透過五年的建設,預計我校在校學生數將穩定在80人左右,教職工編制17人(其中專任教師13人),寄宿生45餘人。校園面積達到11195m2,生均達139 m2。生均校舍建築面積達到34m2,生均宿舍建築面積達2m2,生均食堂面積達1.05m2 ,按國家基本標準或省定標準配齊圖書、教學實驗儀器設備、音體美衛器材和班班通多媒體教學設備;建設標準化的教師宿舍、學生宿舍、餐廳、廁所及生活附屬設施,達到標準的學校就餐條件和住宿條件,力爭到20xx年各項指標全面達標。把學校創建成設施先進、師資優良、管理科學的有特色的優質學校。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8

透過研究喚醒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

一、問題的提出

1、從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來看。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銷蝕。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沿襲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了一種在外力強制下的被動行爲、他控行爲。學生常常在盲目、“無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和作業,很少能獨當一面地從事完全自控的學習活動。這種缺乏能動性、自覺性的被動學習,完全喪失了促進主體成長和發展的長遠價值與意義。從指導與自主的關係來看。傳統教育過於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牽得比較多,學生總是處於被動地位;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大力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敢多指導。因而,如何正確認識指導與自主的關係對推進素質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2、從學校自身的發展來看。我校開展立項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研究以來,營造了和諧融洽的校園人文環境,引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了教師潛心教研的氛圍。爲了進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強課題銜接,故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3、從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自主學習。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爲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從教與學的關係來看。教學方式決定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一個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概念,是對學習本質的概括,是高品質、高質量的學習。一般指在教學條件下學習主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

“指導”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實踐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指點式的培養活動,它側重於對受教育者提供一種幫助和引導。

本課題旨在透過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達到喚醒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構建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形成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品質得到培養。

四、主要理論依據

1、主體性發展教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爲,人的活動,即主體活動,是個體自覺地與客體(活動對象)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只有透過主體活動,才能對客觀世界發生作用,才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事實,並在這一過程中改進發展和完善人本身。

2、統整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爲: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建構是透過新舊經驗的互動實現的。學生有特定的自然稟賦,在特定的自然社會和家庭環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薰陶,產生不同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思維習慣和認知結構。應該重視學習者先前所建構的知識和經驗,並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作爲新知識的生長點。

五、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條件分析

1、自主學習不僅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2、參與本課題研究的人員有區教學能手、教學新秀,他們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六、研究內容

1、研究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2、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形成的指導策略。

七、實施思路、操作原則及研究方法

1、實施思路

具體實施時,首先從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增強教師指導的意識;其次,把指導的側重點放在課內,並做到緊密聯繫課外。

2、操作原則

爲保證該研究的順利進行,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教師應根據課題方案和自身實際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研究。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活動、體驗乃至創造。

(2)差異性原則。受教育者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條件差異,有環境影響的不同,也有教育條件的不同。這些差異決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異的個體都要達到統一的教育目標,而應當按照這種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師生合作原則。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4)整體發展原則。要把課堂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各方面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發展整體,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形成一個相互協同的整體。教學力求面向學生整體素質的可持續發展。

(5)反思性原則。反思是回顧已經做過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標、進展,提出改進的方案,應用從教學中或從他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的一種能力。實驗中,教師要具備反思的意識,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指導行爲。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經驗篩選法、調查法。

(1)行動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計劃,研究中實踐計劃,觀察學生反應,研究後觀察效果,反思教學活動,改進教學活動。研究週期可長可短,範圍可大可小,研究人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每一次研究都應該有計劃、實踐、觀察、反思這四個環節。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與實施階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師記錄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反思。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3)經驗篩選法。蒐集、整理課題研究材料,篩選有用的,剔除無用的,然後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來進行總結、提煉。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4)調查法。運用採訪、座談、問卷、一般統計等方法瞭解、掌握課題研究情況。該方法適用於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八、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

工作目標: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開題論證,修定課題方案。

(2)蒐集國內外關於自主學習的資料,瞭解自主學習研究的進展情況。

(3)按照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形成各學段學生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

(4)開展調查研究,弄清各學段學生原有自主學習的情況,並對照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及國內外自主學習的研究情況確定本課題研究的若干個支撐點。

2、實施階段

工作目標:

(1)點上實驗:如何指導小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有哪些;怎樣認識指導與自主之間的關係;從他主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基本的規律與原則可以遵循。

(2)追因調查:弄清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應對。

(3)驗證研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並修定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

(4)課題研究中期評估。

(5)下階段課題研究規劃。

3、總結階段

工作目標:

(1)蒐集實驗中積累的資料,從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篩選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透過面上推廣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課題研究。

(2)結題彙報活動。

(3)完善校本培訓、公開課展示、實驗經驗交流、“新綠杯”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等制度。

九、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3、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經驗集。指導策略分三個層次:一是帶有全面指導意義的指導策略,二是學科指導策略,三是個案型指導策略。

4、小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報告。

5、其他有關本課題的研究活動和物化成果。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9

一、“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

閱讀滋潤童年,書香陪伴成長。

畢淑敏說過:“閱讀是心靈的旅行,它比雙腳的旅行具有更遼闊邈遠的背景。它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對書的熱愛,使書籍成爲學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燈。”

李鎮西說過:“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應是幫助學生構建其充實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淨化心靈空間,豐富思想感情,培養科學精神,發展創造思維。”

童年必須閱讀,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也是塑造人格,培養社會高素質公民的基礎。

童年是孩子們記憶的黃金階段。

小學階段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閱讀激發學生思考,在思考中開發學生智力。小學階段也是記憶的黃金時間,童年的記憶是終身難忘,大腦的記憶潛力開發在青少年時期的挖潛空間。透過誦讀推動學生記憶積累,有了大量的文學積澱,將會讓學生受益終生。

教師是爲學生點燈的人。

學校是閱讀最佳場所。這裏有大量的可讀書籍,良好閱讀氛圍,充足的閱讀時間,有互相交流的人羣,更重要的是學校是以閱讀和學習作爲首要任務,這裏有熱愛閱讀的榜樣,也有指導閱讀的導師。作爲學校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做一個終身愛學習的人,培養學生成爲一個終身愛閱讀的人。

教師是學生閱讀的指路人。兒童閱讀需要指導,閱讀書籍的選擇、興趣的培養、方法的指引、有計劃的閱讀這些都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施加積極的影響,讓閱讀有數量,更有質量。教師要熱愛閱讀,用閱讀的激情帶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的喜悅,一方面取決於學生心靈的體驗,另一方面則取決於教師對閱讀的愛好。沒有個人心靈體驗的讀書,就是沒有靈魂的讀書。現在有的教師自己不愛讀書,課堂上講一些假話、套話,久而久之,學生的心靈就變得麻木不仁了,哪裏還有感動可言。教師應該是一個性情中人,一個有智慧、能感動的人,當教師將自己讀書的喜悅、讀書的體驗、讀書的收穫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學生時,學生怎麼會不受感染,怎麼會不喜歡讀書呢?

教師要做學生閱讀的榜樣。讀書,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所在。教師要點亮學生心中閱讀的那盞燈,要成爲學生精神的導師,自己就先得讀書。唯有如此,教師的世界纔會更加遼闊,教師的生命纔會更有活力。有了教師的榜樣,學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覺得閱讀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就能感受到閱讀的喜悅。

二、現狀分析

我校多年來倡導書香校園建設,學校近幾年投入爲學生添置大量的兒童文學及適合學生閱讀的經典名著,並以班級圖書角的形式投放到班級,新書能保證在第一時間與學生見面,鼓勵教師讀書,爲教師報銷書費,獎勵老師發表文章等方式來激發教師閱讀的興趣。開展了系列讀書活動,力求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檢閱學生閱讀效果。學校倡導了晨誦、午讀、暮省讀書活動,在部分班級在落實,大部分班級落實並不理想,主要是表現在放羊式,缺乏系統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引導。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認識不到位。閱讀是課外的,課外閱讀的組織沒列入課表,許多教師將晨誦午讀暮省當作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純粹是憑自己的理解或者是責任感來對待這件事;加之閱讀與教學儘量都知道有幫助,但究竟有多大幫助心裏沒數,沒嚐到甜頭,興致不高。

2指導不到位。沒有內容、沒有一種檢測督導措施,讀與不讀效果如何在大多數教師心裏沒數,再加上準備閱讀內容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對於寄宿制老師來說本來任務就很重,無心去準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到讓學校提供的書經常在學生手中流動就不錯了。學校也只是定了一個規劃和計劃,以活動爲主,具體的指導活動很少,在骨幹教師上培養不到位。

3研究不到位。課外閱讀指導是一門學問,如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如何上好閱讀指導課,怎樣有計劃的開展晨誦課,確定晨誦的內容,都需要研究。需要有志者不斷探索,結合自己實際、結合本班、本校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4配套不到位。統一閱讀的書配套不到位,農村的孩子家長購書意識差,購買渠道單一和不方便,對於共同探討的書,難以到位,學校配置的書基本上每班都是單行本,實現共讀的效率低。教師的閱讀不到位,對於學生的閱讀,教師如果不讀很難進行共同探究,好多教師讀兒童文學少,或者是不屑閱讀兒童文學,甚至有的教師自己就不很愛讀書,透過學校每天爲教師報銷圖書就可以看出,好多教師一年中難得去圖書城一趟,有的圖省事訂一種雜誌算了,有的是爲自己的子女購買一本資料之類的,更有甚者,有的教師教師幾年來都放棄了這一權利,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三、指導思想:

將課外閱讀適度引進課堂,逐步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有序有計劃有目的開展學生閱讀經典著作,透過課內引導交流,掌握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外獨立閱讀,檢驗閱讀方法,獲得獨特體驗,感受閱讀快樂。讓學生的閱讀得到關注,在閱讀經典著作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慣,與語文教學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經典著作的薰陶滋潤中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在學生記憶的黃金時間透過誦讀來積累錦句名篇,熟讀成誦,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這是智力提升的最基本的要素。將暮省與學生的習作積累聯繫起來,夯實學生的聽說讀寫這一基礎。

四、實施內容

1整體推進,分層實施,逐步深入,循序漸進.確定課外閱讀指導篇目,組織部分有一定語文教學功底、且對閱讀教學有熱情、有一定研究的教師選編誦讀教材、課外閱讀統一指導閱讀篇目,編寫課外閱讀指導提綱及習題,閱讀檢測方法,收集整理編寫案例,作爲閱讀指導教案。

2確定誦讀、課外閱讀指導計劃;

3確定誦讀、課外閱讀基本的指導方法;

4購買添置或選編誦讀教材、統一閱讀圖書。

五、實施步驟:

1制定方案,徵求意見,討論修訂方案;張學斌、向以波、王偉負責。

2編寫選編誦讀教材和統一閱讀篇目;張學斌、向以波、王偉負責;

3編寫誦讀、閱讀指導教案、訓練檢測習題;添置圖書教材或印製誦讀讀本、集中匯審。張學斌、向以波、王偉、王祥玲、羅輝斌、任紅仙、徐桂芝負責。

4教師培訓、審定篇目案例,張學斌、向以波、王偉負責。

5實驗課外閱讀進課堂。

6修訂方案、閱讀誦讀篇目及教案;

六、實施方法措施:

1、時間課時保證。早上訂20分鐘晨誦課,規定晨誦內容,由語文教師負責引導,開展齊誦讀及競賽的方式進行檢測。針對住宿生在校時間長,午間開展半小時獨立閱讀時間,提前進教室的教師負責督促,引導學生自覺閱讀,爲同讀一本書打保證閱讀時間,每週上兩節閱讀指導課,檢查學生本週課外閱讀情況。每天晚上學生要整理讀書筆記,寫隨筆。

2、圖書的配置辦法:每月讀兩本兒童文學經典作品,採取按班數一半配齊複本圖書,這樣五六年級四個班生均一本就可實現每半學期配齊8本複本圖書,集中指導下讀八本兒童文學經典著作的計劃,每學年十六本,逐步增加,在圖書的添置上可以採取學校和家庭共同添置的模式,學校重點添置高年級圖書,低年級由學生自購和高年級學將讀過的書捐贈的方式進行配備。

3、師資力量。教師使用統一編寫的教案,在教案上進行修改,不增加教師過多的工作量。對教師的閱讀實行獎勵計劃,一是讀完一本兒童文學作品寫出一篇推薦文章,可以自選購一本書的計劃,引導教師向有關報刊發表文章,對發表文章的給予一定獎勵。對積極參與編寫閱讀教材和教案學案的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讀書經費,優先派出學習。

4、用活動來推動和引導。組織誦讀比賽、閱讀知識競賽、展示讀書筆記和小練筆、讀書徵文活動。可以在平行班中確定實驗班,進行比較驗證,確定驗證比較辦法。

5、申報課題,用課題研究的方式來指導我校的學生課外閱讀,吸取先行者的優秀經驗,結果校情、教師、學生及其家庭狀況來推動我校的課外閱讀。

七、相關文章和案例節選。

1誦讀篇目的確定及基本教學法。

2低年級繪本指導案例。

3經典著作閱讀指導案例。

4其它閱讀資料。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10

爲了深化“惜時增效、減負高效”教育教學改革,本期將繼續開展“教師走課”的教研活動,提高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整體素質,以打造高效課堂爲突破口,引領教師積極投身教研教改,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全面分析、準確定位、重點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關注課堂,決勝課堂,以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科學的課堂教學過程,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打造有效課堂,重點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進行探求,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目標。

1、學習探索有效課堂的基礎理論、基本策略、典型案例、實施途徑及評價方法、標準,形成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及評價體系。

2、加強對打造有效課堂實施過程中典型案例、熱點難點重點問題的研究,形成一批有效且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教育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實踐。

3、構建符合校情學情的具有特色的有效課堂新模式,並推廣應用。

4、紮實開展有效課堂的構建活動,鑄就一批課堂教學能手。

5、注重過程管理,強化指導、評價,使我校教育教學進一步規範,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得到轉變,素質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大幅度上升。

三、具體措施

(一)“四抓”創建高效課堂

透過“四抓”,努力探索有效提高質量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着力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一抓學習。爲了武裝思想,提高認識,學校根據市、區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江北區20xx年工作要點,掀起“優化教學過程,創建高效課堂”爲主題的學習活動,組織召開各級理論培訓和講座,行政班子成員培訓——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培訓——全體教師培訓。學校透過組織老師們學檔案,做筆記,爲老師們進行了“洗腦”、“充電”,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從本質上把握“高效、優質、輕負”的深刻內涵,爲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石。培訓之後,要求每位教師完成一千字以上的學習筆記和一篇心得體會。

二抓討論。學校組織開展“什麼是高效課堂”,“怎樣創建高效課堂”的專題大討論,透過調研和討論,讓全體教師達成創建高效課堂“三、四、五”的共識。即滲透三個理念:嚴格控制教師的講不超過20分鐘,學生學的時間不低於20分鐘;課堂上要有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當堂檢測課堂練習;落實四項措施:更新觀點、洗腦充電;聚焦課堂,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以校爲本,形成特色;實踐五點思路:抓好集體備課、抓好學生的自主學習、抓好課堂教學的評價、改革現有的課堂結構、形成符合校情學情的課堂教學模式。透過不同形式的理論培訓,切實轉變教師的觀念,讓創打造效課堂的活動深入人心。

三抓課堂。學校領導要深入課堂,聽課,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診斷。高效課堂一是課堂趨向以學定教關注學生髮展,二是課堂以學生爲本,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使學生充分進行學習實踐有所體現,三是課堂訓練得到強化,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加強。學校要將好課的標準定位在“不只看教師有無出色的表演,而是看學生有無出色的表現”上,引導教師自覺從演員嚮導演轉變,由課堂的主宰者向課堂的參與者轉變,在課堂上既做指揮員,又做戰鬥員,不斷轉變教師角色,轉變教學觀念,透過40分鐘的“精講精練”,切實開展有效教學。

四抓檢測。學校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步形成後,爲了加大課堂教學效果的監管力度,形成質量管理的高位態勢,補充完善課堂效果的監測制度。除了平時聽課、巡查和抽查課堂教學外,還制定每月一查的檢測方法,即每月抽查1到2個老師的效果:作業、備課、上課,由教研組長調度安排,進行該教師進行全面分析評價,爲創建高效課堂提供真實有效的依據。

(二)年級組圍繞打造高效課堂創新工作

年級教研組長是本年級本學科教學工作的引領者和負責人,要帶領本組教師大膽改革,勇於創新,圍繞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認真開展組內教研活動。

1、選定主題,進行專題研究

各年級教研組長帶領本組教師,選擇一個適合本年級語文教學的主題進行研討。如在上學期的課堂調研中發現,我校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過細分析過散支解、過繁問答”的現象,導致學生對文字的整體感知、整體把握嚴重缺失,所以可以選擇“整體感知、重點切入”爲主題的閱讀教學專題研究。一二年級的教學以識字爲主,就可以選擇“識字教學”爲主題進行專題研究。三年級作文起步,爲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可選擇“趣味作文”爲主題。

2、以走課形式進行專題研討活動

本學期繼續採取同年級教師相互走課的形式,開展五步教研法(明確主題—認真備課—教學演示—羣體反思—深化探索),透過教師獨立備課、徵求同伴意見、走課、課後反思、集體研討、調整教案等形式,研究本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並對課前預習、交流釋疑、鞏固拓展、課堂檢測等環節進行研討交流,最後形成一套適合本年級語文教學的模式,教學中遇到哪些問題,採取什麼方法和措施解決,效果如何,大家提出意見和建議,要認真做好記錄。第二天上第二個班時按修改後教案上課,課後繼續討論交流教學中的得失,改進課堂教學,第三天再走課,再研討交流。最後透過年級的每位老師反覆的走課,課後集體研討、交流,最終形成一套適合本年級語文教學的模式。

參與走課活動的教師在一學期內需至少在本年級走完一次,走課時需至少邀請三位及以上教師聽課指導,並填寫《教師走課聽課評價表》。中高年級教師走課結束下發《學生評價表》,徵求至少十位學生課堂反饋意見,低年級採取詢問學生的方式。

(三)開展經驗交流,展示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

1、安排年級組教師代表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如習作教學經驗交流,識字教學經驗交流等。將本年級組的研究成果在語文教研組進行交流展示。

2、安排教師個人代表進行經驗交流。如潛能生轉化經驗交流,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交流,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等。將教師個體經驗在語文教研組進行交流展示。

(四)開展好“8+1”活動

“8”是指:教師每課有一次教學反思;每月向教研組提供一個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討的問題;每期寫一個自己認爲成功的教學案例;每學期上一節校級研討課;每學期執筆完成一節課的評課報告;每學期完成一篇有價值的教學論文或經驗總結;每學期製作一個多媒體教學課件;每學期寫一個教學故事。“1”指外出聽課學習,回來必須在教研組內開展一次二級培訓。

四、準確把握高效課堂的基本標準

高效課堂的幾倍標準主要有六個方面:

1、教學設計精當。準確監督教材與學生,能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教材、教學資源進行加工提煉形成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方式靈活、學法指導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同時,教學設計要把每一課教學的知識點與整個知識體系聯繫並提出實現整體目標的教學策略。

2、講課精煉有效。能抓住知識主線,層次分明,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講練適度,組織嚴密。坐到核心問題、思路方法、疑點難點精講。學生已掌握的內容、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也會的不講,連續講課時間把握在5-10分鐘,精講、互動有機穿插進行,力求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都發揮最大的效益。

3、主體作用發揮。加強學法指導,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從接受性學習轉換爲自主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性,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激勵、鼓舞和自主中學習,中我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一般情況下,每節課學生自主學習和訓練的時間不少於20分鐘。

4、分層教學落實。根據學生個性、認知能力、思維類型等差異,實行分層設計、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訓練。

5、師生關係和諧。師生之間具有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課堂裏充滿歡樂、微笑、輕鬆、和諧、合作和互動。教師與學生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尊重、溫暖、理解的師生關係。

6、教學目標達成。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兩基落實,作業與聯繫當堂完成率100%,正確率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實施方案以上,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成功喜悅的學生在95%以上。

五、堅持檢查評估,促進有效課堂深入持續的開展

爲切實開展好高效課堂活動,我們講實際研究的各項工作情況列入教師期末量化積分,按20%記入期末考覈成績,考覈的主要內容如下:

1、理論學習討論情況:學習內容落實,學習討論發言積極,至少一篇學習體會,考覈成績優秀。(20分)

2集體備課參與情況:積極參與研究集體備課,並能運用集體備課成果有效地進行個性化備課,根據學情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30分)

3、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情況:積極參與研究、走課課後認真反思,再次走課能根據學情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高效,效果良好。(40分)

4、學生評價:課後詢問學生;制定學生評價表,不記名調查測評。(10分)

教導處制定符合上級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的高效課堂評價標準及細則,期末對教師課堂教學情況進行達標驗收,重點檢查高效課堂構建效果。把教師課堂達標情況納入教師量化積分,作爲評優樹先的依據。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11

爲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寫字教學的各項部署和全省寫字教學創新課題會、寫字教學骨幹教師培訓會精神以及省教育廳[20xx]15號檔案(以下簡稱“兩會一文”)要求,進一步推進我市中小學寫字教學創新工作,依據省總課題《實施方案》,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我市確定的子課題是《全面普及後的“三度四適法”寫字教學的實踐研究》。爲保證課題有關工作順利開展並取得實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XX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提出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要求,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改革漢字書寫技術爲突破口,進一步推進中小學寫字教學創新,提高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和書寫水平,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推動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進程,促進教育均衡、公平發展,爲建設學習型學校、提高基礎教育的整體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目標內容:

1.課題研究的目標

①總結推廣我市前段實驗經驗,20xx年春實現城鄉中小學全面普及。

②創新科學實用的漢字書寫技術,建立漢字書寫技術的新體系。

③提高寫字教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開實開好中小學寫字課。

④提高全體學生的寫字水平和審美能力,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生存發展奠定基礎。

⑤改革寫字教學評價辦法,建立寫字教學良性循環的長效機制。

⑥強化寫字教學的組織管理,完善配套的寫字教學的管理制度。

2.課題研究的內容

①漢字書寫技術創新的研究——以普及應用漢字書寫技術“三度四適法”爲切入點,整合現代技術手段,完善科學、實用、簡便、速效的漢字書寫技術體系,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寫字水平。

②培養學生寫字技能的研究——探索培養學生寫字能力、審美鑑賞能力,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促進學生意志品格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③提高教師寫字教學能力的研究——按着教育部“寫字教學是全體教師的共同任務”和省教育廳“所有教師都要接受寫字教學全員培訓,做到不培訓不上崗”的要求,落實全體教師在寫字教學中的任務和作用;開展教師寫字基本功創新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寫字水平、寫字示範能力和課堂教學的質量效率,系統提高教師的寫字教學能力。所有教師都要在課堂板書、作業批語等方面爲學生做好寫字示範,發揮引領輻射作用。

④創建漢字書寫良好環境的研究——明確學校、社會和家庭在學生寫好漢字的指導訓練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別要強化課內寫字教學的實施,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規範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爲學生創建良好的寫字環境和健康發展的氛圍。

⑤寫字教學多元實踐活動的研究——組織師生以寫字爲媒介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強化趣味性,增強成功感,提高師生的寫字能力,促進社會進步發展。

⑥寫字教學質量評價制度的研究——建立和完善與“三度四適法”配套的寫字教學評價機制,改進寫字教學的評價標準和評價辦法,試行寫字等級制度,把師生寫字水平作爲教師業務能力考覈和學生學業水平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促進學生寫字技能、教師教學水平和學校辦學整體效益的不斷提高。

三、方法策略

1.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遵循實用寫字教學研究與書法藝術教育研究相結合、傳統書法技巧繼承研究與現代寫字技術創新研究相結合、綜合研究和專題研究相結合、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的研究思路,整合運用調查研究、實踐驗證、觀察測量、統計分析、專題研討、抽樣問卷、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透過課題研討、課堂觀摩、寫字實踐、作品展示、作品講評等多種形式的研究活動,在寫字技術創新的前提下,實現寫字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管理和教師培訓的全面創新。

2.課題研究的策略

①實行大力推廣全面普及、不斷鞏固提高的策略。我市是“三度四適法”寫字教學的發祥地,要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中小學全面普及。一是已經開展此項工作的縣、區,今年春季開學後要全面普及。包括城鄉小學、初中和高中,做到校校普及、班班普及、人人普及,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寫字教育,實現教育的均衡、均等。二是尚未開展此項工作的縣、區,今年春季開學後要一步到位,實現全面普及。三是全面普及以後,每學年都要抓好新生入學、年級轉換的普及工作。

②實行繼承傳統書法精髓、創新寫字技術的策略。要繼承傳統書法技巧的有益之處,學習借鑑外地的可行經驗,結合我市前期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完善寫字新技術“三度四適法”。

③實行強化課堂寫字教學、拓寬訓練途徑的策略。各中小學必須落實專門的寫字課課時,小學每週一節,初中兩週一節,高中可每學期集中幾節課專門進行寫字訓練。以課堂寫字教學爲主渠道,實行課內外、校內外結合,按着寫字課基礎訓練、語文課綜合訓練、各學科配合訓練、特長生提高訓練、創建校園文化、參與社會實踐等6種途徑搞好學生的寫字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和寫字水平。

④實行配套實施課題方案、系統全面推進的策略。一是做到培養寫字技能、提高寫字水平與德、智、體、美多方教育全面兼顧;二是做到“三度四適法”寫字技巧和漢字書寫專用工具配套應用;三是做到楷書、行楷、行草逐步訓練;四是做到鉛筆、鋼筆、毛筆、粉筆系統訓練。確保課題的目標內容全面落實。

⑤實行寫字專家引領指導、典型示範帶動的策略。一是要選定有研究能力、懂寫字技術、善發明創造的專家,根據現代化社會的需求,全力研發具有時代特色和中國特色、簡便適用、易於推廣的寫字方法和寫字工具;引領課題實驗,研究教學方法,指導教學實踐。二是評選省、市兩級寫字教學示範區、示範校。注重培養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發揮典型對內引領、對外輻射的作用。三是建立寫字教學的名師、能手、骨幹隊伍,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帶頭作用。

⑥實行加大宣傳動員力度、爭得廣泛支援的策略。要採取積極措施,加大宣傳力度,使所有與寫字教學有關的人都能明確意義,瞭解做法,主動參與,積極支援。一是要使學校師生人人皆知。二是透過家長會、印發致家長信等形式,使所有學生家長、特別是中學家長認識、認可、支援、配合。三是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社區等媒介做好宣傳,以便贏得全社會的廣泛支援。四是辦好《寫字教學創新簡報》,發揮簡報宣傳、展示、溝通、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四、組織管理

1.課題研究的組織

①領導小組:市、縣(市)區、鄉鎮都要由主要領導牽頭,吸收教育行政部門、業務部門的領導參加,組成課題研究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本地區課題研究工作。

②專家指導組:聘請有關方面的高層次專家作爲本課題研究的指導專家,用先進的寫字教學理論指導課題研究工作。

③課題辦公室:市教育局專門成立課題辦公室,設在教研院,選配3名專家型人員,專門負責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培訓、指導、實施等全面工作。各縣(市)區也要與市課題辦對口,設立專門機構,選配專職人員,全面負責課題研究的日常工作。

④研究指導組:由資深寫字技術研究專家和教學研究人員組成,負責寫字技術的研究創新、寫字教學的研究指導和教師培訓等全面業務工作。

⑤課題實施組: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的負責人、中小學校長、主任等相關人員組成,負責本地區、本單位課題研究的實施、推進和管理。

2.課題研究的管理

本課題實行市、縣(市)區、鄉鎮、學校四級管理的模式,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各負其責,確保課題各項工作順利實施、取得實效。

①課題研究的行政管理:各級領導小組要全面負責課題研究的行政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門、業務部門和中小學的領導要高度重視本課題的各項工作,把寫字教學創新作爲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做到主管領導親自抓,職能部門具體抓,並有專人負責日常工作。

②課題研究的業務管理:各級教研部門的主管領導要抓好課題研究的各項業務管理。要發揮課題實施組、研究指導組的作用,做好教師全員培訓、教學研究指導等業務工作。

③課題研究的財物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從課程改革專項經費中列出此項課題研究的經費,提供必要的設備,保證課題研究工作順利開展。

五、步驟成果

1.課題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分三步走,擬在三年內完成,至20xx年底前結題。

①【準備階段】(20xx年12月前):一是總結前段實驗經驗,“十五”期間,我市在省內外率先開展中小學寫字教學創新實驗,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積累了成功的經驗。要認真總結,大力推廣,進一步深化“”期間的寫字教學創新工作。二是在總結前段經驗的基礎上,確立新的課題,制定新的方案,以便開展新的工作,取得新的成果。三是分年級編寫“三度四適法”寫字教材。

②【實施階段】(20xx年7月前):一是傳達貫徹省“兩會一文”精神;成立各級組織機構;落實各級工作計劃。二是召開全市寫字教學創新推進大會和教師培訓大會。三是分級培訓全體教師。四是全面啓動“三度四適法”寫字教學。五是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調動師生練字的積極性。20xx年上半年召開寫字教學觀摩會;20xx年下半年組織寫字教學競賽和教師三筆字競賽、中小學生寫字競賽,舉辦師生寫字作品展覽評獎。六是下達課題指南,落實各級子課題;召開研討會、交流會、座談會。七是做好督促、檢查、推進工作,及時總結先進經驗,每學期組織一次全面檢查;20xx年下半年徵集寫字教學創新工作經驗,上報省教育廳。八是積累和管理好與課題研究有關的各種資料。

③【結題階段】(20xx年12月前):一是全面總結課題研究工作,整理課題研究資料,撰寫課題研究總結報告。二是徵集評選課題研究的優秀成果。三是評選課題研究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四是聘請國家級、省級寫字教學專家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驗收鑑定。五是召開結題大會。

2.課題研究的成果

①齊齊哈爾市《全面普及後的“三度四適法”寫字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報告。

②《“三度四適法”寫字課本》(分年級)。

③《三度四適法”寫字教學指導意見》。

④《三度四適法”寫字教學評價辦法》。

⑤《中小學師生寫字等級評價辦法》。

⑥《實用寫字“三度四適法”》(專著)。

⑦《“三度四適法”寫字教學資料彙編》。

⑧《中小學寫字教學創新論文集》。

⑨《“三度四適法”寫字教學優秀課集錦》。

⑩《中小學師生寫字優秀作品集》。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12

針對目前我校課堂教學方法陳舊、效率不高的現狀,爲了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根據市局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界首初中《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爲指導,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爲目標,以大力開展教改、教研活動爲載體,全面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理念

高效課堂的核心是教學的高效益——追求在有限時間內學生髮展的最大化;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體現在生命課堂——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智慧的共同成長;

高效課堂的價值取向在於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高效課堂不僅能使學生高效獲得知識與技能,而且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高效課堂需要不斷的反思與創新——高效教學需要教師具有主體意識、富有創新精神,並能進行持續的反思探究,不斷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高效課堂的形式在於執教者心中的時間分配——授課時間不得超過每節課的二分之一,反對滿堂灌、一講到底;參與師生互動的學生面不得少於三分之二,儘可能讓更多的學生思考、探究、討論問題;每節課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學生受益明顯,讓每個學生有所發展。

三、基本標準

1、教學設計精當。準確解讀學生與教材,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教材、教學資源進行加工提煉形成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方式靈活、學法指導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

2、講課精練高效。針對學生實際,抓住知識主線,講課層次分明、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講練適度。徹底摒棄“滿堂灌”、“一講到底”的落後教學方式。做到三個精講——核心問題精講、思路方法精講、疑點難點精講;三個不講——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一般情況下,教師連續講課把握在5—10分鐘,每節課累計講課不超過25分鐘左右,做到教師精講、學生練習、師生互動等有機穿插進行,力求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都發揮最大效益。

3、發揮主體作用。加強學法指導,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達到從接受性學習轉換爲自主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性,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激勵、鼓舞和自主中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4、分層教學落實。根據學生個性、認知能力、思維類型等差異,實行分層設計、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充分的最大化的發展。

5、師生關係和諧。師生之間具有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課堂裏充滿歡樂、微笑、輕鬆、和諧、合作和互動。教師與學生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尊重、溫暖、理解的師生關係。教師的親和力和教學藝術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新學期初中高效課堂教學實施方案以上的學生喜歡學科教師並對這一門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6、教學目標達成。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兩基”落實,作業與練習當堂完成率100%,正確率75%以上;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成功喜悅的學生達75%以上。

四、行動策略

1、統一認識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召開行政領導、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旨在動員、討論形成共識;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提高認識,明確方案。

2、創建試行階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在全校開展以提高課堂效益爲主旨的“高效課堂新模式”的創建與推介活動。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高效課堂新模式的研活動。創建活動瞄準一個目標——低耗時、高效益、輕負擔、高質量;貫穿一條主線——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三個轉變——變注入式爲啓發式,變學生被動聽課爲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爲三維並重;摒棄三個無效的訓練——無效的提問、無效的討論(互動)、無效的訓練。

3、完善推廣階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討論、整改;在部分學科的基礎上推廣到所有學科。

4、模式定型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

不同學科及學科的不同類型課(如講授新課、練習評講與複習課等)形成模式。

5、反思提高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建立高效的教學反思機制。學校要積極引導並大力推行教後反思,要求每個教師每節課、每單元教學結束後寫《教學反思筆記》,每學期寫一份教學反思報告;學校及教研組、備課組層面的反思;透過多層面的反思、整改達到昇華,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13

幾年來,我校一直努力在探索實施“有效教學”,並總結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有效教學”體現了在教學活動中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打好文化基礎,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最佳教學策略,是能夠把素質教育與提高教學質量統一起來的最佳途徑。目前,我校被確立爲南京市首批“小班化”教育試點學校。所謂“小班化”教育即在一定的教育價值論支配下實施小班教育的過程。即在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指導下,運用適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學內容、方法、技術等,透過教與學的互動交往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實現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的過程。新課程改革熱切呼喚“小班化”教育教學,怎樣依託“小班化”教學優勢更好地實施“有效教學”是我校急待探索解決的問題。

一、怎樣實施“小班化”教學?

要凸顯小班化的教育優勢,發掘小班化的教育功能必須落實到各項教學常規中。

按照小班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的備課落實“四備”:備課材料、備學生個案、備教學組織的空間形式、備補充的教材與學材(教學媒體);上課要有厚度和寬度;以小組分層,合作學習及個別化教學爲主、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向全體學生不留盲點或盲區,時間上的靈活把握、教學角色的多向轉換、活用教學資源和體現學習能力的培養;作業實施彈性制:分層化、選擇性、實行作業自批、互批、面批相結合的方式;測驗考試實行多樣化:內容多樣、形式多樣、評價方式多樣。

(一)備課

1、備教材。備教材的重點在於三方面:教材內容的基本要求和拓展性要求;師生教與學的方式;學生對教材掌握的分層化(或個性化)需求;而對於後兩者,則是小班化教學備課設計中的關鍵之筆,可採用並列互動的表格的備課形式。如下:

教師在備課設計時,把教學活動看作是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和諧統一,形成“互動”的教學過程,它的教學設計分三部分:過程目標,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共同目標是爲了完成教學要求:

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就充分考慮到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教學的大部分時間與空間讓給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提問、小組學習與交流,從而使學生個體與個體之間,羣體與羣體之間、羣體與個體之間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思維不斷碰撞,相互影響、補充,同時,教師還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透過分層學習訓練、相互結對學習和加強個別輔導,來滿足學生對教材的分層化掌握,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2、備學生個案

小班化教育的備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因此,在備課中,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既要備共性的要求,又要備個性的要求,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分層,程度較高的爲A類、程度中等的爲B類、程度較低的爲C類。教案設計儘量讓A層同學吃得飽,B層同學跳一跳學得好,C層同學低起點、小坡度、多循環,也能消化。要做到教學目標分層,課堂提問分層、課堂練習分層、佈置作業分層。

3、備教學組織的空間形式

小班化教育的課堂教學是在現代教學論指導下的一種實踐,它非常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中心地位。因此,構建怎樣的教學空間,才能適應學生對不同學科的學習,是小班化教學需特別關注的環節。也應該成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備課時的關注點,並且也要在教案中予以體現,同一門學科不同的課型也可採用不同的空間組織形式。

4、備補充的教材與學材(教學媒體)

我校“小班化”教學課堂均配置多媒體,這就要求,教師走進教室時,不僅是教科書,更多時侯還提一些實物及教師精心爲每堂課準備的補充的多媒體軟盤、資料、照片等,藉助於這些媒體,可以分散教學的難點,減緩認知上的陡坡,讓學生在形象、直觀中學習和掌握比較抽象的知識,巧妙的備課設計和媒體的充分準備,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堂教學

我班的小班化課堂教學應該重點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以小組和個別化教學爲主

小班化教育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得到“陽光普照”成爲可能,小組教學和個別化輔導,是小班化教育課堂教學的靈魂,透過小組教學,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精心設計教法,引導小組主動探求,讓學生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小組形式只是爲合作學習提供了一種可演變的前提條件,但小組建立起來以後,怎麼有效運作呢?

這需要在實踐中摸索。

2、分層施教,注意個別輔導

(1)要根據統一的教學目標,讓不同的層次的學生按自己的不同要求,可進行有選擇性的學習,教師必須提供讓學生選擇的條件和機會。

(2)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A類學生多給予自學機會,教師適當點撥。B類則由教師扶持其主動學習,讓他們有較多的練習鞏固機會。

(3)講授新課時,教師透過分層提問和練習,小組學習,進行訓練與鞏固。A類學生吃得飽,B類學生跳一跳能夠摘到果子,C類學生在低起點、小坡度、密臺階的精心組織下也能消化得了。

(4)課堂練習要有必做題和選做題。選做題中還可分爲普通型、提高型,讓學生按自身情況選做。

(5)要注意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對少數學生提供個別幫助和輔導。

“小班化”課堂教學除重點解決上述兩問題外,還應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多進行學法的指導。

(三)作業

小班化教育提倡作業的多樣化、選擇性和彈性制;提倡讓學生參與作業批改,師生把作業的自批、互批和麪批既作爲一次再教學的過程,也作爲能力培養和學法掌握的過程。

根據我校生源的實際情況,教師作業的佈置應分爲幾個層次,並明確佈置給ABC三個層次的學生,對於實驗班學生,不強求一律,可以多樣化,供他們根據實際情況自由選擇,避免“吃不飽”或“撐死”的狀況,當然,也不能夠忽視教師的指導和點撥作用,對個別學生在選擇作業時“求其易,舍其難”的現象進行干預並指導,鼓勵那些跳一跳摘果子的可貴行爲,促進學生的提高發展,減少了教學的無效勞動,同時,可以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作業的多樣化、選擇性、與作業分層化在教育理念上是一致的,即作業必須適合不同層次、不同學生的實際需要,區別在於作業多樣化,選擇性比分層化還要走得更遠。真正落實作業分層和選擇需要較長時間的摸索、需要過細的組織安排。

小班化教育人數減少後,作業的批改可以多樣化。採取自批、互批及面批等形式,尤其是面批,它可以加強教學反饋,可以比較直接地在“第一時間”內瞭解學生的思維過程,並及時給予指導,面批,可以視需要分成全體面批、部分面批(如抽小組),個別面批的形式;面批時,可以對某一個同學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就比較典型的例子,對全班或小組作輔導,面批作業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小班化教育具備了此條件。

(四)測驗考試

測驗與考試,是課堂教學組織的基本環節,它的目的,既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目標達到度的衡量,又是提供進一步發展的平臺,小班化教育的測驗與考試可以真正落實新課標,注重考評的多元化,不僅僅考察學生對認知的掌握程度,同時,它也比較注重考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力和學法以及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水平。教師應該爲每位學生建立成長檔案,這樣,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

(五)課外輔導

小班化教學的實施可以大大提高課外輔導的有效性,更容易實施分層輔導和個別化輔導,可以更好地鞏固課堂教學的功效。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14

一、高效課堂意義: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有效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打造高效課堂、實現“善教會學,減負增效“的目標。課改已六個年頭,我們多途徑研訓,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進一步優化。怎樣打造高效課堂,是當今擺在我們面前的大問題。就課堂教學而言,備課是前提,模式是依據,學、導、練是核心,學生參與是主流,提高素質是根本,提升教學質量是目的,所以,高效課堂顯得最爲重要。

二、指導思想:

以《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爲指導,以科學發展,自主發展,特色發展爲原則,堅持促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主流課堂模式,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透過典型培植、示範引領、機制保障,強力推進,實現課堂教學方式的最優化,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三、有效課堂應遵循的原則

1、遵循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上課一定要根據班級情況,依據學生實際基礎,在備好課的基礎上,做個性化的刪增批註,易於學生接受、掌握、運用。

2、遵循共同參與的原則:堅持反對教師滿堂灌,必須按照“學、導、練”的原則先學後教,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走下講臺,學生走上講臺,共同參與教學活動。

3、遵循“三維”目標的原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教學工作必須要達成的目標。每一個課時、每一課(章)都必須得以體現,從課堂中培養學生能力。

4、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加強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促進學生“興趣、習慣、效率” 有機結合,實現“智商、情商、學業”完美統一,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透過教師點滴引導要求,逐步培養一種恰當學習方法和良好的習慣。

四、高效課堂的標準

(一)知識與技能:

1、知識點清晰、知識量集中、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聯繫生活實踐。

2、教學目標設定從學情出發,並明顯地體現於教學全過程。

3、教學內容體現基礎性、實踐性、發展性,把學生的經歷、體驗、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

4、運用教材恰當,課堂程序分明(六步教學法),教學語言流暢,能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5、立足於學生的學,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有效性、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體現學生的自主發展、差異發展的教學策略,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

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所有用的教學方法有利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

7、教學活動內容充實,靈活多樣。學生自主學習有空間、有時間有實效(8-10分鐘)教師不侷限於教材,善於及時捕捉生活資源,有效利用教育資源、師生互動,生成新知識。

8、養成學生上課學習行爲規範,回答問題格式正確,表述準確。聲音響亮,不起鬨,不破壞課堂氣氛,站立姿勢要端正,演板字跡要工整,格式要規範。教師評價要恰當。

9、善於設疑、質疑,激勵學生髮現和提出問題,把學生的問題和經驗當做課堂教學的生長點,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提高,有效組織生生、師生互動和多元評價。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0、課堂富有激情,關注學生情感需要和發展,關注學生人格尊嚴,教師以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引發學生的情感反應,學生學習愉快,輕鬆有序和諧,課堂學習成爲學生生命成長,人格完善的過程

(四)、效果與價值

11、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學生教好地掌握新知識和技能、學有所收穫。

12、學生積極主動、樂於動腦、動口、動手,樂於爭論、討論、辯論,思維積極、發言踊躍、學習興趣濃、信心足,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五、實施步驟:

(一)、培植骨幹、示範帶動(一個月)

要從市、縣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十佳”教師、課改帶頭人及縣級以上優質課教師、教研組長、學科組長中確定相應的學科實驗教師。根據“六步教學”模式,做到示範引領。實驗教師要堅持高效就是硬道理,要在現有模式基礎上勇於創新探索,爲課堂教學模式更優化建言獻策。

(二)、督導評估,全面推進(二個月)

要在全校教師中參與“高效性課堂”教學過關競賽活動,進行評分量化、定檔,作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環節,作爲教師績效工資量化的一部分。督導所有教學人員,從養練教學技能,堂堂拷問(檢測教學效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總結反思,完善深化(二個月)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科學,需要不斷地進行反思總結,改進完善。大力表彰表現突出的教師,當然也要通報批評一些消極懈怠、無所作爲的教師,促進整改,反攻,最後達標。20xx-20xx學年,是xx初中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年。希望全體教師強化認識,端正態度,積極踐行。學校要天天講,週週評,月總結,形成“上有效課堂爲榮”的氛圍。同時,要加大教師有效性考評權重和力度,將此納入學校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中,與教師績效、職稱、評範掛鉤。還要加強聽課評課,特別是領導帶頭上好課,多聽課、勤評課,做高效課堂的引領者,助推者。

高效課堂建設關係着學校高品位的發展,教師高水平發展,學生高智商發展。利在當今、功在長遠。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平時抓,抓細節,纔能有效地改變我們課堂低效的問題,才能使教育教學質量更進一步,富有特色,取得輝煌。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15

我校堅持以“一切爲了學生髮展,一切爲了教師發展,一切爲了學校發展”的辦學理念,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勢,以興趣性、拓展性爲主,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爲此,特制定郭集鎮初級中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推進我校教育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優化課程結構,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課程資源,進一步調動學校自主開發課程和自主管理課程的積極性,逐步形成適應地方、學校和學生特殊需要的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

二、實施目標

1、學生培養目標

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培養目標上確保一致。以培養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爲首要目標。透過校本課程的實施,促使我校學生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爲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教師發展目標

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使全體教師深入領會新課改的精神,貫徹與體現具有時代特徵的人本主義教育理念,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爲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實施步驟

(一)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親自掛帥,教務處具體組織實施的領導小組,各年級組成立了以年級組長負責的校本課程實施小組,在校內形成了三級管理網絡。主要職責分別是:

組長:李長青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吳長明

組織實施校長決策及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及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員:徐金寶邵士陽茆永適金偉劉學斌賈立明

主要職責:

①構思並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和考覈。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範教學行爲,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資訊。

⑤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二)課程設定

1、課程門類

我校校本課程結構分爲必修課和選修課。

(1)必修課是指每週一下午第三節課的主題活動展示和安排在課表中由語文教師實施的經典閱讀課。

(2)選修課包括指的是七年級的漢字書寫課。

(3)課時安排: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七年級每週3節,八九年級每週2節地方和校本課程。“崇德篤學”主題活動展示安排在每週一下午第三節課,閱讀、寫字課排進課程表。

2、課程安排

(三)師資培訓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教師的認識和工作態度是校本課程開發成敗的關鍵,我校將採取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外請專家講座、開展專題研究、交流經驗座談等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統一認識,爲校本課程的開發奠定基礎。(四)課程管理

校本課程的管理由學校教務處統一負責。如校本課程的監控、測評、聽評課、調控指導,經驗總結,問題解決等。具體如下:

1、校本課程開課過程管理

①校本課程排進學校課程表,教師實施情況納入教師工作量,工作量與教師績效掛鉤。

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定期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巡視檢查、聽課、教法學法指導。

③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對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培訓和組織校本課程教師外出觀摩學習提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④由學校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每學期組織教師進行評教評學活動,以便教師及時作出合理調整與改進。

2、場地的使用及學生管理

①必修課程《崇德篤學主題活動展示》由政教處安排,主演班級在學校四樓多媒體展示廳展示,電視轉播到各班級。

②寫字課和閱讀課在各班教室,由各科任教師執教。

③對學生的評價實行學分制管理,根據平時考勤及考覈情況綜合計分。嚴格學生考勤制度,規範課程管理,對學生的出勤進行月公示。

3、課表的安排及教師管理

①所有校本課程都編入學校課程表,課程表下發到各班級。

②上課情況納入學校教學常規管理。

③嚴格考勤制度,規範課程管理,對教師的出勤情況、授課時數、簡案檢查情況進行月公示。

四、課程評價

(一)對教師開發的校本課程評價的要素

1、校本課程目標:

教師要把全班學生培養成推力緊密、思想方法、行爲方式、社會價值觀念都有助於學習的學習者。

2、校本課程設計: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已有經驗,開設適宜的校本課程。

3、校本課程管理:

教師要管理校本課程,爲學生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時間、空間和資源。

4、促進校本課程向縱深發展

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內容,廣泛開展活動,不斷的總結提煉,爲校本課程的深層次開發進行謀劃。

(二)對教師開發的校本課程評價的標準

1、深刻領會校本課程實質並以負責的態度參與課程的開發與實踐。

2、不斷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應對學生廣泛的知識需求。

3、逐步提高本人的規劃、組織、管理、知識以及與其他教師協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4、隨着活動的展開,學生與教育情景交互作用過程中會產生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價值觀和新的對結果的設計,教師要肯定其存在的價值,並加以運用,有將活動引向新的領域,對開設的校本課程統籌規劃不限制其生成性,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有方向感和成效的能力。

(三)對學習校本課程的學生評價

五、實施保障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小組,明確職責,讓全體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

2、加強培訓,統一認識,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目的和意義。做好對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評估與對老師平時檢查、期末檢查、年度考覈結合起來,與結構工資結合起來,與考覈實驗成果、考覈先進結合起來。發揮激勵機制,調動全體老師的積極性。

3、努力爭取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援,利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協調社會、家庭共同爲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保障。爭取社會各界、社區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有效參與的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機制。

4、加大經費投入,加強校園環境改造與建設,加快圖書館、實驗室、校園網絡、實踐基地的建設步伐,建設好學校網站和開發校本課程主頁,爲校本課程實施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16

一、分層教學提出的背景

由於招生形勢的變化,我校的生源構成也發生了變化。在校生中有正取生、擇校生以及鎮鰲生,他們無論是認知水平、智力水平還是學科成績的差異都非常大,以前的教學經驗與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很好適應現在的教學,只有針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實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才能使學生得到有差異的發展,使學校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日益進步,教育資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長和變化,如何使我們的教育教學適應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步與提高,個性得到最優發展,課堂教學效益得到提高,是當前教育教學普遍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分層教學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成爲優化單一班級授課制的有利途徑。

分層教學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按照最優化教育理論進行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活動。它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條件的實際出發,透過班級組織與教學形式的變化,創設“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環境,教師透過分層組織教學、改革教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是適應生源現狀的一種有效對策。

教育的起點在於: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並按差異施教。

二、分層教學的思想來源

1.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存在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三種差異:一是認知發展的個別差異,二是認知風格的個別差異,三是智力的差異。學生心理髮展的差異性決定其學習方式各不相同,學習的進度有快有慢,學習的程度有深有淺。學生心理髮展的差異性向教育提出了必須有針對性和因材施教的要求。

2.對學生“分層”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天賦素質或生理條件,是構成人的差異的物質基礎,在各自不同的社會物質生活、文化教育環境中,接受不盡相同的影響,從事不盡相同的社會實踐活動,決定了每個人具有不同的興趣、性格、能力等特點。對青少年學生來說,其發展雖然經歷共同的發展階段,但發展的速度、水平以及發展優勢領域則是千差萬別。其表現:一是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傾向,既便是在同一方面發展的速度和水平也各不相同;二是同一學生在不同方面發展的相互關係存在差異。

3.對知識結構“分層”的合理性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明確指出:“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青年人的年齡和心理力量所許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適合學生的能力”。這就是說教學內容的安排首先考慮教學對象的“可接受性”,教學內容的展示始終貫徹“可接受性原則”。原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性原則要求教學的安排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的可能性,使他們在智力、體力上,精神上都不會感到負擔過重”,素質教育的要義在於“全體性”(全體學生要有所發展)和“全面性”(每個學生要全面發展),並要求“教有特色”、“學有特長”,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分層的同時,必須做好知識結構的“分層”。

基於上述觀點,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分層教學思想,其關鍵在於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多元教學目標”體系。這不同於“抓中間、帶兩頭”的思想,也不同於“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的思想。而是時時處處在全教學過程要始終建立面向全體,關照個體的教學思想。

所謂“分層”,就是在承認學生個性發展差異現狀的基礎上,按照智力結構、情商、智商、學科成績等綜合標準測量,對學生大致分成不同的層次,在共同的培養目標下,提出不同的要求,實施針對性教育。因此,“分層教學”就是學校以承認學生存在個體差異爲前提,教師有區別地對不同基礎和能力的學生羣體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控制教學進度、變換教授方式、確立評估體系,從而使每—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學習的環境中求得最佳發展。是解決統一的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個體差異這個矛盾的教學策略,它是實施以全體學生髮展爲本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

三、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1.我國教育原則之一的“因材施教”思想。

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認爲人是有區別的,在智力上有“上智”“中人”“下愚”的個別差異(《論語·雍也》),在基礎上有“入門”“升堂”“入室”的不同進度(《論語·先進》),在學習上有“知之者”“好之者”“樂之者”不同態度(《論語·雍也》),他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我國教育經過幾千年發展,在學習上人的個體差異已經得到確認,“因材施教”已經作爲教育學上的教學原則之一。由於學生在生理髮育、心理特徵、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潛在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接受知識的智能有所不同,所以必須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2.教育家布盧姆“掌握學習”理論。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曾經對不同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了個性化的教學實驗。實驗的最後結論是:“在恰當的條件下,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成爲優等生。”布盧姆說,“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找到這樣的策略:既考慮到個別差異,但又能促進個體的最充分的發展。”;“只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與適當的幫助,95%的學生可以達到教學規定的要求,其差異僅在於掌握的快慢,而不在於能否學會。”

3.心理學家加納德的“多元智力”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加納德認爲,人類有七種相對獨立的智能,有些人的某些智能比較弱,卻可能在其它智能上存在驚人的潛力,這些智能在一個人身上的表現是不均衡的。七種相對獨立的智能是:①語言能力:對文字和詞句搭配的敏感性。②邏輯—數學能力:處理連鎖推理及識別模式和次序的能力。③音樂能力:對音節、節奏和音調的敏感性。④身體活動能力:身體靈活的運動和靈巧的操縱物體的能力。⑤人際關係能力:理解人和處理好與人關係的能力。⑥空間感知能力:準確的感知世界以及再創造或改造世界某個空間的能力。⑦探索心靈的能力:認識感性生活的能力,並以此作爲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手段。因此,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的評價都不應該是單一的、模式化的,教育應該根據個體智能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

4. 原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

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認爲:每個學生都存在着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現有水平,二是潛在水平,它們之間的區域被稱爲“最近發展區”。教學只有從這兩種水平的個體差異出發,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爲現有發展水平,並不斷創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發展區,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美國學者卡羅爾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夠的時間(或是學習機會),再具備合適的學習材料和教學環境,那麼,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可能達到既定的目標”。

四、分層教學的主要措施與策略

教育學家的理論運用於分層教學的實踐主要從學生個體分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作業、輔導、評價六方面來展開。

透過學情分析按照學生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分析學生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工作;瞭解學生是分層教學的前提。各段組織召開以班級爲單位的學情分析會,會診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深入瞭解學生自身情況和特點的基礎上,把學生分爲A、B、C三個層次。具體分層標準是:A層學生基礎好,接受能力強,學習興趣濃,成績好;B層學生基礎較好,接受能力一般,情緒不夠穩定,學習成績中等;C層學生基礎薄弱,學習困難大,學習積極性不高,消極厭學。分層結果由教師隱性分層,學生分層的目的是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是實施教學分層備課計劃和教學目的分層計劃的前提。

1.教學目標分層。對學習目標進行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關鍵。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向和歸宿點,也是評價、衡量教學效果的主要依據,確立明晰而有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保證。組織教學內容、明確教學方向、確定教學重點、選擇教學方法、安排教學過程等起着重要的導向做喲個。可供發展的教學目標,起到教學定位、導向和激勵作用。

“彈性要求”、“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是分層教學的基本要求。分層教學在認知目標和能力目標上,對不同層次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的要求及內容,綜合班級各個層次學生的已有水平,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的原則,制定與各個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相吻合的分層教學目標,並在“分層講授新知”前使學生其明確學習目標, 從而更好地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同一知識點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雖有差異,但目標之間應配備拾級而上的“臺階”,講授新課之前讓學生有所認識, 並在教學中逐步分層認知。

教學目標分層的目的在於: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程度來設定各個層次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不同學習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教給學生不同層次水平的知識,以便和學生的知識結構相適應。因此,分層教學在目標設定中要注意因勢利導地使各層次學生的能力、素質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

C層學生使用基本目標,但必須能夠達到《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所規定的“基本要求”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會考標準》中的“識記、理解”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理論,針對不同的學生設定適合他們自己的教學目標。透過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困生易學。

2.教學內容分層。

“一個課時一個教案、一個層次一個教案”,教學設計要作到四個清醒認識: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水平有清醒認識;對教學的知識點在學科知識體系中的位置有清醒認識;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有清醒的認識;對學生的個體輔導和個體激勵的方法有清醒認識。

分層課堂教學應堅持先預習後學習,方法重於知識,過程和興趣重於結果的原則;分層課堂教學應該堅持重視學生的資訊反饋,並注意培養其學習的獨立性、創造性的方法;分層課堂教學中,始終貫徹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教學基本規律。在教學中,儘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

對教學內容的難度、進度進行適當調整,對C層次學生採用低起點、補臺階、拉着走、多鼓勵,掌握最基本的基礎知識。情景創設、問題設計、教學策略、作業佈置等都要圍繞C層次學生的學情來設計。

教學進度分層。難度降下來,進度不降。教學難度降低並不是降低要求,低難度、高要求。教學難度降低到連考綱要求都達不到,所以無法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這樣不但使學生不滿,而且讓家長不滿,這不是我們分層教學目的。

3.作業分層佈置,運用的是階梯原理,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步驟,只有分層佈置作業才能進一步鞏固學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學習成果。

對C層次的學生一定要單獨設計作業,可以是做課本後面的作業,也可以是練習紙,但必須全部由教師自行精選、編印,內容以本節課必須掌握的知識點爲主,難度主要以識記、理解爲主,即要求學生記憶、簡單理解和一步到位的運用,以透過會考要求爲標準。A、B層次的練習可以合起來,但一定要分別對待,指明B層次哪幾道可以不做、選做。

4.分層輔導學生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各層次學生可以利用老師輔導的機會及時解決自己頭腦中的問題。

確定分層輔導的目標。要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對C層次班級學生要採用低起點,先慢後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辦法,把教材的訓練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連貫的幾個分目標,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步或幾步逐步達到大綱的要求。爲此,老師在制定輔導目標的時候,既不能過高,增加教學難度,加重學生負擔,使學生消化不良,喪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綱要求,完不成教學任務。老師應較好地去解決“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加強學習方法的輔導,可以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完成作業等幾個方面。C層次班級學生大多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老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情況,提醒他們在哪些方面努力,並與其他科 任 老師和學生一起幫助他們。比如,學好地理,要學會看地圖,就要掌握讀圖的方法和步驟:第1步要看圖的名稱,瞭解題目考察的地理知識、第2步要看圖中的圖例、第3步要看圖中的具體內容……這樣可以更多的獲取圖中的有效資訊,提高答題的正確性,從而提高得分率。

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是學生鞏固和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上,對差生採取個別輔導的方法,加強基礎知識的講解;對中等生採用分組討論、教師提示的方法,進行提高性輔導;對優生採取個別點撥,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實行分層授課後,成立“興趣小組”,採用讓學生之間相互輔導的辦法進行學習,培養其優良品德和合作。同時,還要做好反饋資訊的收集工作,這樣便於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修改教案,從而更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5.分層評價學生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原動力。

分層教學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用動態評價、縱向評價和綜合評價3種方式。動態性評價,每個層次班學生學習水平是動態化的,考試評價也應使其具有動態性和選擇性與之相適應。縱向評價,主要是透過不同階段的和平時的課堂提問、談話、作業等評價資訊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主動性等資訊透過縱向的比較,而做出的評價。綜合評價,評價內容要多元化,不能僅以考試成績爲標準,要注意學生學習主動性、主體性和主體精神品格的提升。評價方法要多元化,即要堅持自評和他評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

分層教學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無論什麼層次的學生,在評價時都應遵循及時性、客觀性、激勵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功能和激勵功能。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評價應有所區別,對A類、B類的學生所取得進步應採用競爭評價,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奮進,對於C類的學生的點滴進步應採用激勵評價,鼓勵他們努力向高一層次發展。

在縱向評價的基礎上,按月對每個學生進行動態評價,期末集中對每個學生進行綜合分析,並進行必要的層次調整。

(1)考試分層——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月考、年級統考等環節,合理設計試題,體現不同層次的要求。C層次的考試試卷要求單獨命題,A、B層次的試卷可以合在一起,但可以附加題的形式進行分層要求。

B、C層次學生要想進入A、B層次,報名參加A、B層次的考試,採用A、B層次試卷。不以一考定輸贏,幾次重要的考試每次佔一定比例,最後合成一個總分,確定學生能否進入A、B班。A班也確定一個方案,後面的學生流動到B班。

(2)評價分層——包括對平時練習、月考、統考成績等評分,以鼓勵肯定爲主。對各層的評價方法應該不同,多鼓勵學生,即使學生學習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適時進行積極肯定。讓學生從成功中得到經驗,得到成功後還可以再做更高層次的題目。

五、分層教學的管理與評價

1.分層教學的組織與管理

(1)成立定海一中實施“分層教學”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定海一中分層教學領導小組

組長:陳興浩 副組長:虞碩銘

組員:李瑩呂薇 夏邦國 洪偉方 姚如康 林雅紅 傅嘉平 高宏彬 沃維林

定海一中分層教學工作小組

組長:虞碩銘 副組長:姚如康 林雅紅

組員:顧苗章 潘微 陳躍文 陳志軍 黃明才 葉教科 柴曉敏

(2)教務處負責分層教學方案的制訂、分層教學的監控與檔案收集工作以及分層教學的檢查,着重檢查教學常規各環節中分層教學的安排與落實情況、分層教學的質量情況。

(3)年級段負責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管理工作以及分層教學的協調,做好分層教學的實際操作。一要分別制定三個層次班級的教學目標;二要修改常規檢查辦法,在原有常規檢查的基礎上,把分層教學內容作爲重點,定期進行檢查,看老師們在常規教學過程中,是否落實了分層教學;三要向教務處推薦在分層教學中成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經驗交流會,並對作出成績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

(4)任課教師負責分層教學的實施與資訊反饋,教案上看得到,課堂上聽得到,作業上查得到。

在教學管理中以備課組工作爲抓手,促進課堂的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加強對備課、授課、作業、輔導、測試五大教學環節的檢查,堅持進行質量跟蹤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和改進。

在班級管理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注意形成良好的班風和班貌。尤其是對於平行班,特別要加強行爲規範教育,在學生中樹立榜樣的作用。年級段要關注各層次班級的狀況,爲各層次的教學提供保障。

2.分層教學的監督與評價

從評價對象看教學評價包括教師教學評價(指在課堂教學或課外活動過程中,對教師教的行爲和教學效果進行評估,主要是課堂教學評價)與學生髮展評價(對學生的發展變化和學科學習水平進行評價)。對教師的評價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辦法。

堅持以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爲主,避免以終結性評價代替過程性評價的不良做法。透過評價,掌握教學反饋資訊,改變教學過程中的不良環節,激勵教師修正、調整改進教學工作。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實現教學目標。

堅持對同一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進行羣體評價,把全年級全體學生在某一學科的發展作爲評價該學科教師羣體的標準。這不僅有利於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而且有利於該組教師的學科教學共同價值觀的形成,有利於全組教師的團結合作。

(1)及時檢查,注重各個工作環節的落實。例如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反饋、評價分層教學;加強對教案、課堂教學、作業、輔導、測試五大教學環節的檢查。

(2)多渠道獲得學生反饋,掌握一線現實資料與資訊及效果,瞭解情況,聽取意見,調整方案及時調整相關策略;

(3)年級段、教導處及時溝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4)A層次的班級以舟山中學的平行班爲參照,比較統考、高考的平均分與上一類大學的比例;C層次的班級以舟山二中的平行班爲參照,比較統考、高考的平均分與上二類大學的比例。

實施分層次教學,既要透過輿論宣傳,提高教師的認識,以形成共識,產生合力;又要合理地進行利益分配,建立激勵機制,調動老師積極性,以產生動力。對擔任不同層次教學任務的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工作數量和質量,確定合理的課時酬金分配辦法,保證及時、足額兌現。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建立起校內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

六、其他

1.分層教學的課堂管理。

班級教學難以覆蓋班內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生,課堂上的分層教學仍然是教師面對羣體的一對多,對每個學生都施以及時有針對性的反饋糾正是不可能的,推行學生之間的分組幫教、爭創全優組,可以最大限度地彌補這一不足。分組幫教,以固定分組爲主,按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個性品質進行合理搭配,混編組,突出以優輔差、生管生、生教生。每組2—3名學習好、責任心強、有組織能力的骨幹作爲教師的助手,分組之後排位,注意層進性以達到“以好帶差”和互相取長補短。這種做法,既有利於差生學習,也有利於團結學習,共同提高,班內各科學習情況,透過“小助手”或“疑難問題徵答”迅速反饋給各類教師,有利於教師及時調整教學和輔導的重點。

2.班級內分層教學的思考。分層教學不但是班間的分層,還要做到班內的分層。

課堂教學的“分層互動”模式,實際上是一種課堂教學的策略。這裏的“分層”是一種隱性的分層。首先,教師要透過調查和觀察,掌握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特長愛好及社會環境,將學生按照心理特點分組,形成一個個學習羣體。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學形式,充分發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激勵,爲每個學生創造整體發展的機會。特別是學生間人際互動,利用了學生層次的差異性與合作意識,形成有利於每個成員協調發展的集體力量。

班級內分層教學法,還可採取“全班教學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針。根據備課要求,授課主要着眼於 B 層中等學生,實施中速推進,課後輔導兼顧 A、C 優差兩頭。具體做法是:上課時合爲主、分爲輔;課後則分爲主、合爲輔。做到對 A 層學生少講多練,讓他們獨立學習,注重培養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對 B 層學生,則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重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的處理,着重在掌握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對 C 層學生則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點、淺講多練、查漏補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時進度以 A、B 兩層學生的水平爲標準,上課以 A、B 兩層的要求爲公共內容。課堂提問要注重層次性,具有啓發性,及時點撥,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課堂教學形式也要靈活多樣,積極引發各層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3.學校分層教學採用重點推進、分步展開的策略,先以容易分化的數理化等學科重點推進,然後在各個學科中逐步展開。但其他各科教師一定要有分層教學的概念與意識,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加以貫徹。

學校將對教師實施分層教學的情況進行檢查與監督,主要透過學情調查、座談會、隨堂聽課、檢查教案、上交併檢查作業與試卷

教學實施方案範文 篇17

爲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好的推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使我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根據縣教體局、教研室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縣教體局《實施“教學案一體化”的指導意見》爲依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使教師的教學進一步提高,真正把“灌輸式”的教學過程變爲“引導式”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學生學習效率,把我校教學推上一個新臺階。

二、總體目標

1、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定“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的信念,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爲了學生的”教育理念。

2、改革課堂結構,構建起透過科學使用教學案打造高效課堂的教學新模式。

3、進一步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以培養習慣和能力爲主,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改革教師備課方式,努力落實“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的教學要求,創設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全面發展的教學氛圍。

二、實施宗旨及結果

宗旨: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以規範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爲主,改革了學生學習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透過根據“學案”進行預習,學生避免了預習的盲目性,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結果: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取消了傳統教案,取而代之的是引導學生如何學習的“導學案”。促使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爲了課堂的主人

三、成立“教學案一體化”領導小組:

組長:李世明

副組長:閆偉

組員:周淑環,王智琴,李傑,範俊傑

四、步驟及要求

第一階段:初探階段(20xx年3月)

主要任務:一是透過組織教師學習、研討,使每位教師明確教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新模式的理論根據和意義,讓他們及時轉變觀念,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這項改革中來。二是組織部分骨幹教師進行攻關,推出典型課型全校觀摩,不斷完善基本結構。三是改革集體備課的方式,把“備、說、評、改”的環節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階段:普及深化階段(20xx年4月——6月)

主要任務:廣泛開展課堂教學新流程的實踐研究。在認真總結反思前段工作的基礎上,組織青年教師舉行課堂教學新模式評優課、說課比賽、教學案設計比賽和經驗交流會。進一步完善教學案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新模式,並把這一課題引向深入。

第三階段:全面推廣階段(20xx年7月)

全面反思、總結前一階段的改革實踐工作,發揚優點,找出不足,分析原因,制定對策。

五、具體安排:

20xx年3月

1、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

2、組織教師進行“教學案一體化”的相關理論學習。具體內容: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系統的學習“什麼是教學案一體化”,“教學案的形成”,“縣教體局關於教學案一體化的指導意見”,“縣教研室關於教學案一體化的操作流程”等內容。使教師對“教學案一體化”教學模式從理論上有一個新的認識

3、組織教師參加縣教研室組織的教學案一體化研討觀摩課。

20xx年4月:

1、組織小學語文、數學、英語、中學語文、數學等學科課堂教學教學案一體化模式研討嘗試課。

2、研究如何進一步完善語文、數學、英語、等各學科教學案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3、組織“我與教學案一體化”大討論。

20xx年5月:

每一備課組每週進行一次“教學案一體化“課堂觀摩,充分展示集體備課的智慧,在備課、講課、聽課、評課及教後反思中總結經驗,實現共享。教研室進行跟蹤聽課及時與授課教師探討交流。形成本校教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模式

20xx年6月:

1、組織青年教師舉行教學案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新模式評優課。

2、組織青年教師舉行教學案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新模式說課比賽。

20xx年7月

1、教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新模式經驗交流及論文評選。

2、實施教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新模式階段性總結。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hant/fangan/shishi/r2xnmy.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