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學生 > 節日慶典 > 元宵節 > 元宵節爲什麼要吃湯圓呢
手機版

元宵節爲什麼要吃湯圓呢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1.66W 次

元宵節你吃湯圓了嗎,爲什麼需要吃湯圓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解答元宵節爲什麼要吃湯圓,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元宵節爲什麼要吃湯圓呢

元宵節爲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節吃元宵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習俗,元宵也叫湯圓,部分地區也有在冬至吃湯圓的習俗。關於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漢武帝的一個大臣東方朔,在一年冬天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其原因。原來,這宮女叫元宵,家裏有父母和一個妹妹,自從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跟家人相見,每年到了春節,就特別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父母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深感同情,就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很多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結果,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城裏引起了很大恐慌。紛紛問他解災的辦法。東方朔說:“正月十五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扔下一張紅帖而去。人們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紅帖一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東方朔。東方朔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一個叫元宵的宮女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弄得好像滿城大火,就可以瞞過玉帝了。同時,通知城外的老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就傳旨照東方朔的方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長安城裏張燈結綵,到處都掛起了燈火。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從此,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這就是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

“元宵”一般是指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一個節日,始於20xx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 五定爲元宵節。

“元宵”還是一種食物,元宵和湯圓在原料和外形上很相似,但是和湯圓是不同的,只要是做法和口 感上的區別。

北方“滾”元宵。元宵是以餡爲基礎製作的。機器做元宵的操作過程如下: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 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裏,倒上江米(糯米 )粉,機器就“篩”起來了。隨着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 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包”湯圓。湯圓做法有點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 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裏備用。湯圓的皮和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溼糯米 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 邊收口做成湯圓。做得好的湯圓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儲存。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hant/jrqdfanwen/yuanxiao/66l40z.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