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辦公 > 演講稿 > 發言稿 > 省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領導講話(通用5篇)
手機版

省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領導講話(通用5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5.9K 次

省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領導講話 篇1

同志們:

省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領導講話(通用5篇)

一年一度的全省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今天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新聞出版局長會議和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回顧去年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全行業廣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新聞出版系統以鄧小平理論爲指導,學習貫徹黨的xx大、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服務全省工作大局,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新聞出版工作在鞏固中提高,在改革中前進,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主要表現在:堅持實施精品戰略,抓了圖書選題策劃工作,保證了宣傳黨的xx大、西部大開發、甘肅特色文化、“三農”圖書、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圖書的出版發行工作。堅持依法行政、加強行業監管,推動了我省新聞出版行業的行政職能轉變和法制建設工作。加強出版物市場管理,積極開展“掃黃打非”鬥爭、版權保護工作取得了新進展。結合新聞出版系統行業特點和優勢,積極開展了社會服務工作,擴大了全行業的社會影響力,爲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體與會代表、並透過你們向全省新聞出版業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20xx年是完成“十五”計劃的關鍵一年,新聞出版業面臨的任務很重,省委勵部長就做好今年的工作講了重要意見,各級新聞出版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德祥局長還要作工作報告。下面,我就今年要抓的幾項主要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抓住重點,促進新聞出版業的繁榮發展

近年來,我省新聞出版事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有了很大進步,培育了在國內外都有一定影響力的《讀者》刊物,但是我省出版產業的整體實力還較弱,一些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出版業的規模較小、發展較慢、效益較低;出版物的品種較少,數量不足、質量需進一步提高;出版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還沒有建立,出版活動水平要進一步提高;印刷企業改革需要加快;發行行業的現代化流通渠道建設滯後,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的能力都比較弱;音像製品生產還是空白點;管理上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管辦沒有分離的問題仍然存在,全行業過多依賴中小學教材,從業人員的思想觀念、工作思路還跟不上新形勢要求,新聞出版改革改制的步伐比較緩慢等。這些問題嚴重製約着我省新聞出版業的繁榮和發展,我們必須從思想上對此有一個清醒認識,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心,積極創造條件,認真採取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在新的一年裏,要高度重視抓好這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要在總結我省新聞出版業“十五”計劃實施情況的基礎上,抓緊制定“”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今後5年新聞出版業發展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對策措施,從宏觀上指導好我省新聞出版業的繁榮和發展。還要認真制定我省“”重點圖書、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制定印刷業“”總量、結構、佈局規劃,制定發行業“”發展總體規劃。

二是要抓好重點圖書出版發行工作。今年我們要繼續重視圖書選題的策劃論證工作,做好關於學習和研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服務“三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圖書出版工作,還要做好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週年、長征勝利七十週年的宣傳和出版發行工作。

三是要積極培育新的出版市場,特別要大力開拓農村市場,從農村和農民的需求出發,出版發行一些大多數羣衆能買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圖書。要繼續加強基層圖書發行網點建設,提倡走出店門,送書上門等靈活多樣的經銷方式,方便羣衆購買,尤其要爲廣大農村和農民提供買書的便利條件。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新聞出版企事業單位以獨資、合資和合作的方式“走出去”,壯大實力,提高競爭力。

四是要提高出版物的質量,嚴把出版物市場準入關。質量是生命,質量是效益,質量是出版物發展壯大的關鍵,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還堅持不夠。各出版單位和管理部門都要抱着對讀者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精神,把好出版物的質量關,努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要組織一些專門人才,利用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蘊,創名刊、辦名報、建名社,對質量好、有一定的讀者羣、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具佳的優秀出版物,要在條件上保證,政策上給予扶持。對質量差,社會認同度低、缺乏一定讀者羣的出版物,要嚴把市場準入關,不能任其自然。

五是要大力發展新聞出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是目前發展新聞出版產業的重要任務。結合我省出版產業的實際情況,主要抓好音像電子出版業、網絡出版業,光盤產業和複製業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印刷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要積極推動民營書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扶持、引導和規範他們上規模、上水平,上等級,以適應知識經濟和資訊時代廣大羣衆對文化產品的多樣化需求。要進一步發揮《讀者》品牌的效應,走多元化發展產業的路子,形成新的產業鏈,推動我省新聞出版產業的整體向前發展。

二、加大力度,深化新聞出版業的各項改革

新聞出版業的改革要把握其特殊性,把原則要求和從實際出發有機結合起來。我省新聞出版業改革的關鍵是,突破影響新聞出版業發展全局的體制性障礙,解決深層次矛盾,培育新型的市場主體,建設現代出版物市場體系,增強新聞出版業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力。重點是改革是與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管理模式與管理方法,加強宏觀調控,加強對出版活動和出版物市場的監管,加強對非法出版活動的打擊,樹立出版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繁榮發展的市場體系,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出版路子,解決我省新聞出版業資源分散、合力不夠、市場競爭力不強的現狀。應該說,深化改革、加快事業發展已成爲我們的共識,問題在於怎麼改?怎麼樣把思想認識轉變爲實際行動、把改革方案變成現實工作?還有待於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時不等人,事不再來,抓不住發展機遇,就要落後。今年我省新聞出版業在改革方面要邁出較大步子,要抓緊完成組建讀者出版集團的改革任務,方案成熟後要儘快上報省委、省政府。組建的讀者出版集團,要真正建立黨委領導下的法人治理結構,以資產爲紐帶,實行市場運作,企業化管理,發揮品牌效應,帶動和影響我省出版業的發展。要推進發行行業的改革,加快新華書店的股份制改造,開闢安全有效的融資渠道,大力吸收社會資本,在網點建設、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環節上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行業營銷體系。在發行業改革過程中,要重視和支援民營書業的發展,使其成爲發行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印刷企業的改組改制工作。春節前,我在蘭州新華印刷廠和甘肅新華印刷廠慰問職工,同時作了一些調研,大家的共識是,今年新聞出版部門所屬的幾個印刷企業一定要加快改革步伐,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要用現代科技和資訊技術改造傳統印刷業,調整印刷產品的結構,建立起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現代化印刷企業,提升我省印刷業的水平。

三、加強監管,創造新聞出版業發展良好的社會環境

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對新聞出版市場的有效監管上,對新聞出版單位依法進行管理,提供社會服務,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這是今後要做好的主要工作。

(一)依法加強對新聞出版活動的監管,把好行業准入關。把好行業准入關,首先要從出版、印刷、發行各個環節上嚴格實行,加強質量管理,進行市場監控,保證將思想內容健康、質量上乘的優秀出版物提供給社會,呈獻給讀者。要加強對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特別是新聞、時政、社會生活類報刊的管理,落實重大選題備案制度和審查把關制度,執行違法亂紀處理規定。繼續加強對各類出版物的審讀制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在導向和格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對各種圖書製作機構的管理,禁止買賣書號、刊號、版號的違法行爲。要採取有效措施,鞏固全省報刊治理特別是黨政部門報刊治理的成果,切實減輕基層和農民的負擔。要加強對內部資料性出版物和記者站的管理,開展有關專項治理活動,規範內部出版物管理。繼續開展印刷企業專項整治工作,加強對印刷企業的管理,進一步規範印刷業市場秩序。

(二)要進一步加大“掃黃打非”鬥爭的力度。“掃黃打非”是我們新聞出版市場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了“掃黃打非”工作的力度,在淨化出版物市場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隨着資訊技術和現代傳媒的發展,制黃販黃活動手段更加現代化,活動更加隱蔽,手段更加狡猾,國外敵對勢力透過出版渠道向我滲透“西化”“分化”的政治意圖也一刻沒有停止過,爲了暴利一些不法分子也會置法律於不顧,冒着被抓、被捕的危險進行制黃販黃活動。今後“掃黃打非”的任務將會越來越重、難度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今年開展“掃黃打非”鬥爭,一定要嚴密組織,講落實、講實效、講責任,嚴格實行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按照《20xx年全省“掃黃打非”行動方案》,要徹底清查市場,依法查辦大案,堅決整治和取締經營混亂的各種出版物市場,重點查繳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取締淫穢色情出版物,打擊非法出版、印製活動。要有選擇、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對重點場所的集中整治和專項治理活動,開展對廣告印刷品的專項治理工作。

要繼續加強“掃黃打非”機構、隊伍和裝備建設。市縣級出版物市場管理任務繁重而執法人員嚴重不足,這是多年困擾市縣文化出版管理部門的一個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省新聞出版局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一個妥善的辦法,不要影響“掃黃打非”鬥爭的開展。要抓好人員的培訓工作,切實提高隊伍素質建設,這是一個重要問題,人員素質不高,照樣會影響工作。要重視“掃黃打非”鬥爭的市場監管和資訊化、網絡化建設,建立和完善資訊報送、預報引導、責任落實制,探索長期管理的有效辦法和措施,努力在治本上下功夫。

(三)高度重視版權保護工作,堅決打擊侵權盜版行爲。首先要提高對保護版權、打擊侵權盜版行爲的思想認識。在知識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知識產權如果得不到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文化市場就難以繁榮和發展,就難以創造高質量的精神產品。我們要把重視版權保護,打擊侵權盜版行爲作爲是發展先進文化、繁榮和發展文化市場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要針對大多數人在這方面意識不強、認識模糊的現象,繼續深入廣泛地開展著作權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要以打擊侵權盜版活動、提高全社會版權保護意識爲着力點,把查處盜版大案要案作爲突破口,以整治盜版光盤、盜版軟件、網絡侵權和盜版教材教輔案件爲重點,對全省各地的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市場進行集中整治,堅持專項治理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強化管理,嚴格執法,標本兼治。還要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繼續大力推進政府軟件正版化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按時完成省直部門及各地政府的軟件正版化工作。政府有關部門要在這方面起好帶頭作用,自覺抵制盜版軟件,堅持不用盜版軟件,同時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版權管理方面的社會服務工作。

四、轉變職能,提高新聞出版業的管理水平

對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的總要求是,改變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管理體制機制、管理方式方法、管理手段,提高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管理能力,積極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防止和糾正行政管理職能中的“越位”、“缺位”和“錯位”的現象。近年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相繼出臺了“一法五條例”及一些配套的辦法,對我們規範管理、依法行政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和保障。根據我省新聞出版工作的實際,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一是要轉變新聞出版管理理念。省、市、縣三級新聞出版部門管理人員都要樹立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理念,提高履行宏觀調控、社會監管、行政執法、公共服務職能的自覺性。二是要轉變新聞出版管理體制。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體制,完善新聞出版分級管理體制。省新聞出版局主要做好宏觀調控,加強對出版活動和出版物市場的監管,市、縣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主要是開展對出版活動和出版物市場的執法工作,依法查處違法行爲。三是要轉變新聞出版管理方式。省新聞出版局要改革審批制度,規範審批行爲,實行政務公開,推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市、縣兩級管理部門要改變以前有了問題才管,出了事情才抓的被動工作方式,堅持管理重心前移,從源頭上進行管理,爭取管理上的主動性。四是要轉變管理手段。把各級管理人員的行政執法責任與評議考覈、執法公開緊密結合起來,研究確定科學合理的量化指標體系,建立對各級執法人員行之有效的績效評估和獎懲機制,加強對行政執法的有效約束和外部監督。要加快速度,推進新聞出版系統電子政務建設,首先從省局開始,要充分利用資訊技術提高行政管理質量和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五是要建立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制度。省市兩級新聞出版部門都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學習和教育,幫助執法人員熟悉掌握有關法律法規、政策依據和工作程序,以適應管理方式轉變和管理效率提高的新要求。

同志們,當前,新聞出版工作面臨非常好的發展機遇,目標明確,任務也很具體,我們要進一步解決思想,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求真務實,紮實工作,深化改革,努力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歷史進程中推進我省新聞出版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謝謝大家!

省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領導講話 篇2

這次會議是在長春同志視察廣東,親臨我局指導新聞出版工作,文化大省建設穩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全省各地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基本組建完成的大好形勢下召開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次地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三合一”的新機構中,許多同志走上了新的領導崗位,十分值得祝賀!特別是我省新聞出版行政機構得到加強,增添了一批新的領導同志,充實了一批新的管理人員,這是我省新聞出版工作呈現新局面的重要標誌。今天會議的目的,主要傳達長春同志視察廣東,指導我省新聞出版工作的講話精神,並按長春同志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統一思想,振奮精神,落實委託管理責任,努力做到“五個更好”,促進全省新聞出版事業和產業全面發展。

剛纔,仲南同志傳達了長春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3月21—23日,長春同志到我省視察,把我局作爲他指導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聯繫點,兩次親臨我局指導教育活動,並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新聞出版業發展、加強文化市場管理等方面深入調研,對廣東新聞出版業的改革、發展、管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要透過先進性教育活動,實現五項具體任務:1. 更好地把握導向;2. 更好地推動改革;3. 更好地促進發展;4. 更好地加強管理;5. 更好地勤政廉政。長春同志親臨指導基層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調研我省新聞出版工作,明確提出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加強管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包括新聞出版業在內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親民務實的作風。長春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屋建瓴,內容豐富,十分切合廣東新聞出版業實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爲廣東新聞出版業的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對我們既是鼓舞又是鞭策,既是壓力又是動力,既是奮鬥目標又是行動指針。近一段時間,省局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關心和領導下,在中央督導組和省委第17督導組的具體指導下,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石宗源同志提出的“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要出實招、要見實效”和省委、宣傳部長朱小丹同志提出“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營造亮點”的要求,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加緊行動,建立了由省局、廣州市局及省出版集團、發行集團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協調指導小組”,認真做好貫徹落實長春同志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的工作,列出看得見,摸得着的近期重點項目,分爲把握導向、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加強管理、勤政廉政等五大板塊,共計23項具體工作,切實把長春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融入到工作實踐當中。希望大家回去後要認真組織學習長春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全面貫徹。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省新聞出版業改革發展的基本情況,明確今年的工作要點,提出有關希望。

我省新聞出版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省新聞出版工作一直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廣東省出版集團和深圳報業集團同時被中央定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單位。省委九屆二次全會提出了建設文化大省的戰略決策,把發展包括新聞出版產業在內的文化產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省文化大省建設工作會議的召開,爲新聞出版改革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德江、華華、紹基、東士、小丹、於藍等省領導先後到我局和出版集團視察工作,對加快新聞出版改革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德江書記在批示中要求省委省政府要重視和支援省出版事業的發展;華華省長在我局調研時明確指出,文化產業首先是出版產業。在這種良好的發展環境下,經過全省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和新聞出版單位廣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我省新聞出版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第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廣東已成爲我國出版產業較發達的地區之一和我國文化產品最大的集散地之一,也代表着我國印刷、音像領域的最高水平。

圖書出版——全省擁有圖書出版社21家,20xx年共出書5800種,總印數2.83億冊。20xx、20xx年我省獲得國家三大獎21項,其中中宣部第九屆“五個一工程”獎1項,第六屆國家圖書獎13項,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7項。

報紙出版——目前全省公開發行的報紙有134種,其中《廣州日報》、《足球報》、《羊城晚報》、《南方週末》、《法制畫報》等4種報紙發行量超百萬份,廣告收入超過1億的報紙8種,廣告收入超過1億元的報紙8種,全省報紙廣告收入達約50億元。

期刊出版——目前全省有期刊376種,總印數約 萬冊。其中《家庭》、《家庭醫生》、《人之初》3種刊物發行量超百萬冊。在國家期刊獎和全國百佳期刊評比活動中,廣東均名列前茅。

音像出版——我省現有音像出版社22家,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5家,網絡出版單位3家。20xx年,出版各類音像製品 種,發行20xx萬盒(張),銷售收入約10億。近年我省電子音像出版物接連榮獲“國家電子出版物獎”和“國家音像製品獎”。

印刷出版——全省現有各類登記備案的印製企業15267家,其中珠三角地區有11597家,固定資產佔全國的六分之一,產值佔全國五分之一,從業人員50萬,印刷工業總產值674億,固定資產總額近600億,名列全國第一。珠三角印刷業正以每年15%--20%速度增長,並迅速向多色、高速、數碼化和個性化印刷發展。廣東已成爲全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印刷基地。

複製方面——音像製作業堅持以技術領先帶動質量領先,規模和效益都明顯領先於全國。光盤複製企業56家,光盤生產線514條。20xx年,廣東省各類光盤生產線又新批136條(120條已正式投產),複製加工光盤5.33億片,總產值約23億,光盤生產能力和市場佔有率佔全國半壁河山。

發行方面——多種經濟成分、多種購銷形式、多條流通渠道、多元化發行的格局初步形成。股份制、加盟連鎖經營等與國際接軌的市場購銷形式正在積極試行和推廣。網上書店逐漸興起,出版物營銷市場活躍。現全省有發行單位和零售網點近18000個,書報刊營業額超過80億,銷售暢旺,市場發孕較好。

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省新聞出版系統的總資產年均遞增25.1%,銷售收入年均遞增19.1%,利潤總額年均遞增18.8%。

第二,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統一部署下,廣東新聞出版業進行了一系列文化體制試點改革,積極探索黨管意識形態的新內涵、新形式、新手段,大膽探索出版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廣東出版改革舉措和經驗,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宣傳部部長和新聞出版總署領導的充分肯定。去年底,我局在由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典型經驗交流會上作了彙報介紹。

一年來,省局全面實施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管辦分離,初步完成了從管單位向管社會的轉變。在政企分開後,我們將工作重點切實轉移到實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將眼光放在“管什麼、怎麼管”上面,透過下放權力、下移重心、減少環節,堅持抓大事、議大事,抓環境、促發展,該管的堅決管住、管好,不該管的堅決放開,最大限度地使政府管理和服務職能貼近羣衆、貼近企業、貼近基層,提高執政能力和執行效率,增強我省出版事業和出版產業的發展活力。我們樹立的理念是“行政管理只是手段,服務是我們的本意,發展纔是硬道理”,所以我局政企一分開,就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促進發展爲目的,以依法行政,健全機構,完善隊伍,拓寬工作領域爲工作目標,把工作重心從管理“腳下”向服務“天下”轉變,跳出傳統的管出版的小框框,面向大社會,服務大產業,推動大發展,在新聞出版(版權)行政管理與公共服務工作中,努力拓寬新視野,尋找新領地,開創新局面,向建立“創新型、學習型、服務型”政府機關邁出重要步伐。根據省編辦印發的“三定方案”,省新聞出版局的主要行政職能包括: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新聞出版和著作權的方針、政策,擬訂地方性法規、管理措施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制訂新聞出版行業總體佈局、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指導實施;監督管理新聞出版活動;組織審讀各類出版物,會同有關部門管理出版物市場,制訂出版物市場管理措施並指導實施:監督管理印刷業;負責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的差別、複製管理工作;負責著作權管理工作;負責版權行政執法,依法查處著作權侵權案件;負責全省中小學教材出版、印刷、發行的組織管理工作;負責實施新聞出版業和著作權管理的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規劃等。目前,我局共有行政許可事項36項,其中屬於省局實施的審批的有17項(含由省局委託給市局管理的6項),屬於新聞出版總署管轄、由省局審覈的有19項。內設機構有:辦公室(與計財統計室合署)、新聞出版管理處(與出版物審讀室合署)、印刷複製管理處、出版物市場管理處、版權管理處、政策法規處、人事教育處(與監察室、紀檢組、機關黨委辦公室合署,掛審計室牌子)。同時,省文管辦、省掃黃打非辦設在我局,與出版物市場管理處合署辦公。爲此,省局黨組對局黨組五位同志也相應作出了工作分工。

第三,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根據去年粵委辦24號文,地級市、縣(市、區)現有的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版權)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了調整歸併,設立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版權)行政管理機構,作爲同級政府主管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等方面的工作部門,同時加掛“版權局”牌子,強化了政府對發展版權產業與保護版權的工作力度,體現了省委、省政府以人爲本、尊重知識、保護版權的信心與決心。省委、省政府還以精簡、統一、高效爲目標,以行政決策與行政執法、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相對分離爲原則,制定了《關於在全省建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的實施方案》。這一系列決策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更好地規範廣東文化市場秩序,也從根本上解決了我省新聞出版(版權)行政管理多年存在的“高位截癱”的被動局面,必將極大地促進廣東新聞出版(版權)業的繁榮和發展,爲建設和諧廣東、文化廣東打下良好的基礎。從各地參加本次會議的有關情況看,這幾項工作已基本完成。剛纔,省領導和總署、全國掃黃辦的領導共同爲省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揭牌,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上級領導對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支援。大家一定要認真領會、及時傳達、全面貫徹。

二、今年我省新聞出版行政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重點

當前,我省新聞出版業正處於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新聞出版行政工作也面臨很好的外部環境。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我們更應該認清形勢,樹立信心,真抓實幹,力促發展。今年我省新聞出版行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以xx大及xx屆三、四中全會精神爲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貫徹視察廣東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我省新聞出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要求,按照省委九屆五次、六次會議精神和全國新聞出版局長會議、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的部署,牢牢把握正確導向,着力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提高科學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水平,抓落實、重提高、促發展,爭當全國新聞出版的排頭兵,努力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作出重要的貢獻。按照長春同志“五個更好”的要求,工作重點包括:1.增強大局意識,更好地把握導向;2.增強服務意識,更好地加強管理;3.增強創新意識,更好地推進改革;4.增強機遇意識,更好地促進發展;5.增強使命意識,更好地推進廉政建設;6.增強前瞻意識,更好地制訂規劃。以上6項重點工作的詳細內容已以會議材料下發了,我在這裏就不展開講了。

做好新聞出版行政工作的幾點希望

同志們,清醒地認識當前新聞出版行政工作的形勢,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確保新聞出版工作始終堅持正確導向,是關係人民羣衆根本利益、關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傳播和新聞出版業繁榮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國和全省工作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新聞出版行政管理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下面我結合上級部門和領導的精神和我省的工作實際,就加強新聞出版行政管理工作提幾點要求。

一是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始終把抓導向作爲新聞出版行政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

新聞出版工作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事關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文化安全。導向是新聞出版工作的生命線。導向出了問題,不僅會影響新聞出版業的發展,還會干擾黨和國家大局。堅持正確導向,是新聞出版戰線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體體現,是講政治、顧大局、履行職責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要始終堅持把抓導向作爲行政管理工作的中心環節,把抓導向的要求貫穿到工作的全過程。對於一個出版單位來講,堅持正確導向,更多地透過出什麼書不出什麼書、多出什麼書少出什麼書來體現;對於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抓導向,更多地體現爲提倡什麼,反對什麼,鼓勵什麼,遏制什麼。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要對所在地區出版業的繁榮健康發展和出版物市場的規範有序切實負起責任,及時研究和解決出現的問題,要防止淡漠責任甚至無所作爲的傾向。當前,要把加強出版物市場的監管,整頓印刷複製業秩序、鞏固報刊治理成果、嚴厲打擊非法出版活動等工作落到實處,做到責任到人、責任到崗、責任到位。今後要建立和完善問責制,出了重大出版責任事故,不僅新聞出版單位要負責任,管理部門也要負相應的責任。

二是求真務實,以管理促發展,切實把發展作爲第一要務。

加強管理和改革發展,兩者是辯證統一。抓管理的目的是爲了促進新聞出版業的改革發展,新聞出版業的改革發展有賴於有效的管理,不能把加強管理同改革發展對立起來,也不要因爲深化改革而放鬆了管理。發展的速度越愈快,改革的力度越大,我們的各項管理就越要加強。管理跟不上,新聞出版業就不可能真正出現繁榮健康持續發展的局面。要像長春同志所要求的,一定要妥善處理好管與放、監管與搞活的關係,放開的程度要和管理的能力要相適應。作爲行政管理部門,我們還要轉變觀念,樹立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實現管理的理念。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和新聞出版行業單位共同承擔着繁榮新聞出版事業、發展出版產業的歷史責任,都是新聞出版改革發展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要主動爲新聞出版單位提供服務,包括及時傳達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新聞出版工作的方針原則、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及時反饋各種管理資訊和具體提示等等。要在管理中重在引導,在服務中實現管理。管理、服務的最終目標就是促進發展。廣東省新聞出版業得益於改革開放,有着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發展態勢,同時我們也正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們要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敢爲人先,立足本地,立足本省,爲廣東新聞出版業發展謀,爭當全國新聞出版業排頭兵。

三是真抓實幹,改進和創新新聞出版行政管理工作的內容、方式和手段。

改進和創新的目的是爲了更有效的加強管理。當前,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新聞出版工作在維護國家安全、引導社會輿論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們要適應這種變化,就必須在毫不放鬆加強管理的同時,不斷改進和創新新聞出版行政管理工作的內容、方式和手段。目前,改進和創新新聞出版管理工作的着力點,我認爲要着重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健全管理機構,有效加強市場監管。堅持政企分開、政事分開,進一步把工作重點轉到對新聞出版活動和出版物市場的監管上來,這是中央對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在新形勢下履行職責的新要求,也是加強和改進新聞出版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這項工作省局積極主動,成效顯著,得到了肯定和讚揚。但目前我省新聞出版管理力量還十分薄弱。雖然解決了新聞出版管理部門“高位截癱”的問題,但各市新聞出版管理編制還十分緊缺,經費也有待落實。在這個交替交接的節骨眼上,我們要守土有責,在依法管理上不能出現缺位空檔。充分發揮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在打擊違法違規出版活動和印刷、複製、出版物發行中的違法經營活動以及查處盜版侵權行爲等方面的作用。要儘快建立和完善縣級管理機構及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要高度重視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作用。針對當前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承擔大量社會管理事務的情況,應採取必要的措施,在依法界定職權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新聞出版行業各類協會作爲社會團體,聯繫廣大新聞出版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第二,堅持依法行政,並善於運用綜合手段進行有效管理。我們正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進程,黨的主張、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意志都要透過法律法規體現出來,對出版業必須始終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用法制來保障出版業的繁榮發展。隨着加入世貿組織和《行政許可法》的實施,新聞出版總署正抓緊修訂《出版管理條例》和相關法規。需要指出的是,《行政許可法》和同《出版管理條例》是相輔相成、互爲補充的關係。在出版管理工作中,要善於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要有效堅持出版管理的基本原則,也要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時,要充分運用行政的、經濟的、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加強對出版業的綜合管理。還要借鑑現代企業管理辦法,抓緊建立公開公正、科學有效的出版單位資質認證和評估體系、出版物質量檢測體系、出版從業人員准入條件等,做到科學管理,依法管理,民主管理。

第三,建立健全高效、通暢、權威的政府工作機制,做到令行禁止。中央有關新聞出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總署重要工作部署、要求,必須及時傳達到各有關新聞出版印刷發行單位及其主管主辦部門,並認真組織落實;在新聞出版活動和出版物市場中發現的重要問題,必須及時向省局報告,直至向總署報告,並立即採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有害資訊的傳播範圍,消除負面影響。實行電子政務是資訊時代政府管理的一種趨勢,也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市、縣新聞出版行政部門都要高度重視、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工作。

第四,不斷增強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如何做到這一點,關鍵是雲山同志提出的16個字,資訊靈敏、應對及時,處理果斷、措施到位。這16字十分重要,出版管理部門的領導同志,不僅要掌握出版市場的動態和規律,更要了解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趨勢,關注這些趨勢可能對新聞出版工作帶來的影響,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服從大局,服務大局,是我們新聞出版局行政管理的工作要求。

四是責任到人,切實加強全省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隊伍建設。

無論促進發展還是加強管理,都要靠人來完成。有一支合格的隊伍,才能出色地完成好工作。當前,關鍵要結合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牢記“兩個務必”,做到“五個力戒”,以行政能力建設爲重點,不斷提高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領導水平、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管理隊伍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全心全意爲黨的事業、爲人民服務。今年內,我局將分期、分區、分類對全省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隊伍進行全面的培訓。

同志們,新聞出版行政工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羣衆寄予厚望。我們責任重大,滿懷信心。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爲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長春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和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求真務實,再接再厲,開拓進取,爲我省三個文明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省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領導講話 篇3

同志們:

近幾年來,我省宣傳文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新聞出版業也處在加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內容生產精彩紛呈,涌現出一大批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精品佳作;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新華書店改革重組取得突破性進展,多數完成轉企改制的單位,展現出蓬勃的發展生機;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完成農家書屋的建設任務;產業發展迅猛,新聞出版產業多項指標均居全國榜首;文化新業態重點突破,數字出版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產業化改造方面均居全國領先地位,顯示出強勁的市場競爭活力。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在座各位同志的努力工作是分不開的。在此,我代表省委宣傳部,對大家的辛勤勞動和積極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今年的新聞出版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牢牢把握正確出版導向,爲黨的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導向是新聞出版工作的生命。導向正確是黨、國家和人民之福,導向錯誤是黨、國家和人民之禍。無論社會形勢和媒體環境如何變化,堅持出版黨性原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始終是黨的新聞出版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衡量工作成效的第一標準。如果在導向上出問題,就喪失了新聞出版工作的根本,不但對黨和國家的事業造成損害,也會危及新聞出版單位自身的發展。

近年來,隨着我國進入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不同的利益羣體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和價值取向。廣東地處改革開放前沿,毗鄰港澳,思想比較活躍,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今年我們黨將召開,經驗表明,每逢黨的代表大會召開,社會噪音雜音會明顯增多,境外敵對勢力也會藉機進行滲透破壞,在不同思想意識相互碰撞、相互激盪的情況下,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維護文化安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現代傳播技術迅猛發展,特別是微博客、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的傳播秩序和輿論格局,在傳媒領域、媒體生態深刻變化的情況下,有效引導輿論、確保正確導向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當前,爲黨的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是我省新聞出版戰線面臨的現實考驗和緊迫任務。

一要做足做活做深正面宣傳。要鞏固主流意識形態,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主旋律。要充分發揮我省新聞出版單位策劃能力強、報道理念先進、視角靈活多變的特點,把正面宣傳做成新聞出版的亮點、輿論的熱點、社會的焦點,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導向的基本要求,要牢牢堅守。對社會“熱點”問題,不要“炒作”過度,把握好“度”。

二要健全機制、嚴格管理。要進一步完善出版單位導向內部把關制度,建立健全導向管理層級責任制、重大選題申報制度、重大輿情報告制度、簽收簽發制度、出版質量監督制度等。要嚴格宣傳紀律的執行力度。要以“掃黃打非”工作爲主線,全面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肅整治網絡淫穢色情低俗資訊,嚴厲打擊各種侵權盜版活動,嚴格治理報刊“四假”行爲,切實做好前後重點報刊和重點網絡的輿情監測工作。

三要精心組織重點主題宣傳和出版工作。要組織全省各級新聞出版單位,圍繞“科學發展、成就輝煌”這一主題,組織好迎接黨的重點圖書出版。要圍繞“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主題,抓好從《解放思想到先行先試》、《黨的xx大以來重大理論創新》、《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戰略研究》等圖書策劃出版工作。要緊扣時代主旋律,圍繞“展示輝煌成就,展望光輝前景”宣傳主題,集中推出《馬克思主義人權學說史》、《珠三角地區統籌城鄉發展研究》、《構建廣東現代產業體系》等一批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的理論研究新成果和科學發展觀理論研究新成果圖書。要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做好《中華人文精神讀本》、《廣東精神讀本》等選題的編輯出版工作。各出版單位要於近期上報重點圖書選題,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出版局將確定一批重點選題並給予扶持。同時及時保質保量出版發行好黨的十八檔案和輔導讀物,向黨的獻禮。同時,要認真策劃組織挖掘開發“嶺南文化”系列叢書的出版,特別是要注意組織一些注重當下性、現實性和前瞻性的圖書,多組織關注青少年成長、滿足青少年需求的優秀讀物。要加大粵版圖書的推介力度,今後每季度進行一次“粵版好書推介會”。

二、以南國書香節爲重點,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向縱深發展

閱讀是人類生活的重要方式,是傳承文明的重要途徑,是人們獲取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閱讀可以豐富人生,可以涵養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可以鑄就一個國家的文化根基。“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個美麗而又祥和的城市。

近幾年來,我省把開展“書香嶺南”全民閱讀活動,作爲提高全民素質,建設智慧型廣東的重大舉措,精心策劃、精心組織,全民閱讀活動主題鮮明,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創新,成效日益顯現。總結我省近年來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成果與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領導重視、率先垂範,充分發揮了引領帶動作用。近幾年來,我省各級領導幹部把讀書學習作爲一種政治責任,自覺做讀書學習的真心實踐者、積極倡導者、精心組織者和大力推動者,極大推動了全民閱讀活動在全省各地各部門的蓬勃開展。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同志不但出席每屆的“南國書香節”開幕式,還經常推薦好書。二是共同參與、各司其責,形成了全民閱讀的有效合力。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我省全民閱讀活動形成了一個由“黨委政府大力倡導、宣傳部門牽頭部署、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新聞媒體積極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高效運作機制,形成強大合力。三是講求實效、突出特色,精心培育了一批讀書品牌。“書香嶺南”全民閱讀活動開展以來,逐步形成了“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書香家庭”、“深圳讀書月”、“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閱讀品牌。四是多方聯動、以點帶面,不斷擴大閱讀活動的覆蓋範圍。近年來,我們堅持全民閱讀,重在全民、熱在基層、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基本實現了幹部、學生、工人、農民等重點羣體的有效覆蓋。五是與時俱進、積極探索,準確把握閱讀潮流的時代脈搏。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羣,閱讀習慣、方式、內容也有所不同,近年來我省緊跟閱讀最新潮流,不斷增強全民閱讀活動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探索推出了分級閱讀、分衆閱讀、網絡閱讀、手機閱讀、快樂閱讀等“五大閱讀”閱讀方式。

今年我們要從以下五個方面紮實推進全民閱讀活動。

一是以領導幹部爲龍頭,引領和帶動社會全體成員好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繼續發揮領導幹部的帶頭讀書作用,做全民閱讀的支援者、示範者、引領者。最近汪書記就率先垂範,向全省領導幹部推薦了《保衛社會》一書。要在領導幹部中開展“每月讀一本好書”的活動,組織專家認真研究推介一批好書。

二是以書香機關、企業、學校、城鄉社區爲載體,繼續構建全民閱讀網絡。繼續加強“書香機關”建設,舉辦“讀書·思考·進步”讀書活動和“我最愛的一本書”讀書感言大賽;舉辦廣東省十大書香企業評選表彰;進一步加強職工書屋的規範、交流和管理;開展廣東新生代產業工人骨幹培養的“圓夢計劃”;繼續抓好“書香校園”建設,開展爭當“閱讀之星”、“書贈農村學子、同享快樂閱讀”等活動;繼續開展 “書香家庭”評選;建設省市兩級聯動的全省捐贈換書網絡;推進“全民閱讀報刊行”活動;透過舉辦“嶺南鄉村讀書帶頭人”、“評選農民喜愛的圖書”活動,繼續探索農村讀書活動新模式;組織出版一批青工(外來工)讀物。要把創建書香機關、企業、學校、社區等作爲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透過有效的組織協調,完善的工作制度,逐步構建覆蓋廣泛、基礎紮實的全民閱讀網絡。

三是以“南國書香節”爲重點,着力打造一批富有廣東特色的閱讀品牌。在推進全民閱讀的過程中,各地要精心培育、着力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閱讀品牌,以品牌活動帶動全民閱讀的深入開展。今年,全民閱讀要抓好兩個節點:一是“4·23世界閱讀日”;二是8月份舉辦的“南國書香節”。今年要按照“提升品質、向下延伸、向外輻射、優化服務、走向市場”的思路,精心策劃“20xx南國書香節”,將其打造成立足廣東、影響全國、輻射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著名文化會展品牌,成爲全國優秀出版物聚集的大展會,成爲兩岸三地華人文化圈最有影響力的書展,成爲助推粵版圖書“走出去”,提升嶺南文化影響力的重要平臺。今年8月舉辦的“南國書香節”,要省市聯動,同時舉行,各市設分會場,讓8月成爲全民閱讀月,成爲全民閱讀的高潮。

四是以報刊、網絡、手機和各類圖書館(書屋)爲基地,構建多方位、多層次的全民閱讀平臺。省內各報刊、網站、電視臺等重點媒體要開設閱讀欄目或頻道,激發羣衆的讀書熱情。高度重視和積極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拓寬閱讀渠道,提供多方位閱讀體驗。繼續辦好廣東網絡學習天地、青工手機學堂等,充分發揮手機媒體及互聯網的作用,讓讀者感受數字閱讀帶來的快樂體驗。各地要利用新聞出版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最新成果,完善數字出版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全民數字閱讀的普及。整合全省各地圖書館資源,建立手機圖書館,建設G3手機書城,爲廣大讀者提供“薦書、閱讀、購書”便捷服務。

五是繼續以“五大閱讀”爲抓手,不斷增強全民閱讀的個性化、特色化和科學化。要繼續圍繞我省推出的分級閱讀、分衆閱讀、網絡閱讀、手機閱讀、快樂閱讀“五大閱讀”類別,努力改進閱讀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全民閱讀的科學性。繼續開展好書推薦工作。要圍繞五大閱讀,推出提供給教師、學生、醫生、幹部、律師、企業員工等分衆閱讀的圖書。要依託研究機構的力量,面向全省開展全民閱讀調研,起草廣東全民閱讀報告。

三、鞏固農家書屋建設成果,更好發揮讀書育人作用

出版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建好、管好、用好農家書屋;二是圖書、報刊的消費補貼以及消費卡的實施。農家書屋建設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文化民生”工程,是構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是農村勤勞致富的重要陣地,在滿足羣衆閱讀需求、保障羣衆基本文化權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省委、省政府對農家書屋工程建設高度重視。近年來,全省先後投入資金2.8億元建設農家書屋20xx6家,爲欠發達地區配置“嶺南流動書香車”98臺,實現全省農家書屋行政村全覆蓋,比中央提出20xx年8月前完成的目標提前了九個月,使文化惠民真正落到了實處。但目前農家書屋在管理使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地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相對落後地區農家書屋建設水平與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差異較大;二是書屋管理不夠完善,一些地區的書屋成爲擺設,活動少、使用率不高;三是書屋實用性不高,有的書屋設施比較簡陋,有的書屋適合農民閱讀的圖書較少、實用性不夠強,農民不喜歡看。要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必須管好、用好農家書屋。

一是管好農家書屋。管好書屋,保證書屋長期正常運轉,是各地新聞出版部門和基層文化站應有的管理職責。要解決“有人管”、“管理的人會管”的問題,把農家書屋的管理列入文體協管員的職責範圍;要充分利用各地圖書館的專業技術力量,在各地市文廣新局的組織下,分期分批對書屋管理人員進行相應培訓;對政府配送或捐贈的出版物登記造冊、加強管理、防止流失;要及時收集反饋資訊,並嚴防非法出版物進入書屋;要建立健全管理、借閱、讀書和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

二是用好農家書屋。各級黨委宣傳部門、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和各有關部門、社會團體等要以書屋爲載體,與新農村建設、精神文明、科技培訓、法律普及、重大節日相結合,組織策劃一些內容健康、富有吸引力的活動。繼續開展“尋找嶺南讀書帶頭人”的活動,引導農民羣衆走近書屋,培養羣衆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使“農家書屋”真正成爲廣大農民朋友的“幸福屋、希望屋、致富屋”。

三是實施農家書屋提升工程。爲了使農家書屋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閱讀內容不斷更新和補充非常重要,除了定期實施出版物補充工程外,還要立足數字出版新成果,規劃好農家數字書屋工程建設,以推進農村數字閱讀平臺開發與閱讀模式創新,滿足廣大村民的多樣化需求。要發動社會開展經常性的捐書活動,把農家書屋也建成鄉村讀書中心,開展好書閱讀漂流活動,開展星級書屋的評選活動。

四是把農家書屋與省圖書館、鎮圖書館融爲一體,實現農村基層文化資訊資源共建共享。加強基層文化資源整合共享,縣、鎮和村農家書屋的圖書要進行流轉、充實和調劑,發揮現有圖書的效用。

四、加快推進體制改革,不斷增強出版單位參與市場競爭的活力

出版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激活人的要素,提升出版業的市場競爭力,這是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動力之源。我們要按照xx屆六中全會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發揚廣東出版界敢爲人先、開拓創新的傳統,加快推進出版體制改革的步伐,不斷增強出版單位參與市場競爭的活力。

一是加快推進非時政類報刊改制和全省新華書店重組。加快推進非時政類報刊改制,按照中央加快報刊改革統一部署和《廣東省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堅持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穩步推進的原則,力爭在9月前完成首批89家報刊單位的改制任務。今年將召開全省非時政類報刊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分析研究轉制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制定相關保障措施,研究落實列入第二批轉制的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全力推進全省新華書店改革重組最後階段工作。省新華書店系統現72個基層店還有12個未轉制,43個未重組,各地要給予充分的支援。所有門店都要先改制完成公司化改造、產權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再重組形成集團化。這項工作政策性強,遇到的困難將會很多,要堅定“早改革早發展”的信心,攻堅克難。

二是加大出版企業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已完成轉制的出版企業要加快公司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面向市場的經營機制和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管理模式。要建立健全激勵和制約機制,以明晰的產權制度激發企業的發展動力,以績效考覈機制激發企業員工的創造力,以人才、資本、知識的優化組合激發出版生產力。對於連續三年以上虧損的企業要及時調整負責人,以確保國有文化企業的保值增值。

三是以人爲本,妥善處理好改革進程中的矛盾和關係。根據各地各部門實際,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的穩定結合起來,積極穩妥地推動改革發展,確保廣大職工利益不因改革受損,切實增強文化繁榮發展的活力。

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爲出版業繁榮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全球化時代的人才必須以優良的品德爲基礎,具有終身學習的精神、統籌資源的能力與放眼世界的視野,必須有政治家的頭腦、企業家的眼光、藝術家的情懷,具有樂於奉獻、甘於寂寞、勇於進取的特質。按照xx屆六中全會和全省宣傳文化工作會議要求,我省新聞出版系統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建設一支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人才隊伍。

一是認真組織實施“南粵出版獎”。根據《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xx-20xx年)的分工方案》要求,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出版局將聯合組織實施省內圖書出版業最高獎項“南粵出版獎”,透過對優秀圖書、出版單位和出版人物的評選和表彰,進一步提升粵版圖書的整體質量和品牌影響力,促進廣東圖書出版業的繁榮發展。

二是實施嶺南文化名家工程。根據我省關於實施嶺南文化名家工程的要求和實施方案具體部署,今年將啓動首批出版界別嶺南文化名家的推選和培養。透過實施嶺南文化名家工程出版界別文化名家的培養,着力打造專業型的圖書創意人才、圖書編輯出版人才、圖書市場營銷人才和數字出版人才隊伍,選拔一批綜合素質好、懂出版業規律、懂國際出版行情、懂經營管理的出版界名家,給予資助激勵,不斷提升粵版圖書的整體質量和品牌影響力。

三是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分門別類對人才進行教育培訓。遵循新聞出版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健全新聞出版人才選拔、評價和激勵機制,嚴格新聞出版職稱資格審批程序,探索設立動漫網遊、數字出版等新業態的職稱評定方法。積極吸納社會優秀人才進入新聞出版業,支援行業以調動、崗位聘用、項目聘任、客座邀請、兼職、定期服務、項目合作等多種形式引進或使用高端人才及其團隊。推動企業建立績效考覈體系和市場化用人制度,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形成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環境。

黨的xx屆六中全會召開,爲新聞出版戰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一定要繼續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銳意進取、奮發前行,更好地發揮新聞出版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方面的巨大作用,不斷開創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的勝利召開!

省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領導講話 篇4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全國全省農村教育工作會議和全市教育改革發展大會精神,回顧總結20xx年教育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全市教育發展的基本思路、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推動全市教育事業持續、協調 、快速發展。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 20xx年教育工作簡要回顧

剛剛過去的20xx年,是我市教育系統經受嚴峻考驗、奮發有爲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教育工作者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圍繞市委、市政府“4221”工 程教育工作目標和年初教育工作的總體部署,突出重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教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義務教育成果不斷鞏固。我們把義務教育作爲“重中之重”來抓。11月份 ,全市8個縣(區)16個鄉鎮接受了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的“兩基”鞏固提高年審抽查和高標準、高質量 “普九”調研性督查,順利透過驗收。盱眙縣、淮陰區的工作得到了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的高度評價。

——高中階段教育穩步發展。全市普高招生2.56萬人,各類職教招生2.2萬人,普職比達54∶46,初中畢業升學率達78.32%。

——社會力量辦學蓬勃發展。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力量辦學,全年共審批民辦教育機構45個,其中學歷教育機構11個,非學歷教育機構34個。積極開展社區教育,在中心市區成立39個市民學校,並與清浦、清河兩區政府聯合在延安路小學、市第三中學分別舉行了掛牌儀式。

——學校創建工作成果豐碩。全市轉評三星級以上高中16所,創建省級重點職業中學1所、 省重點普通中專校2所,農校升格爲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工貿學校透過高等職業學校驗收,創建示範初中26所、省市級實驗小學4所,省示範性實驗幼兒園2所、市級一類幼兒 園8所,新創建高標準“普九”鄉鎮13個、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27所、綠色先進學校17所 、省德育先進學校17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10所,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項創建任務。

——教育服務經濟建設的能力不斷提高。大力實施教育富民工程,開展農村各類實用技術培訓71.5萬人次、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11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輸出培訓9.3萬人,培訓輸出 回鄉初高中畢業生4.7萬人,漣水保灘家禽養殖基地創建爲省級農科教結合示範基地。

(二)教育改革進程明顯加快

——教育體制改革逐步深化。積極推進辦學主體多元化。洪澤縣實驗小學和南京紫嶽文 化實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200萬元,興辦了股份制“洪澤縣外國語實驗小學”。楚州、金湖 、漣水等地透過招商引資,多方尋求合作伙伴,吸引民間資金投入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開。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檔案精神,加強組織管理 ,健全各項制度,抓實師資培訓,按照“以點帶面,分層推進”的策略,充分發揮金湖縣實驗區對全市課 改的輻射作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開,進展順利。暑期舉辦19門學科、1057名教師參加的新課程骨幹教師培訓班,市內外共有120多名專家參與授課;舉行了新課程中小學 校長培訓活動,全市有400多名校長參加培訓。9月份,對各縣(區)32所學校課改工作進行 視導調研,聽課200餘節,召開座談會40餘次。11月份,組織了新課程課例研討觀摩活動, 參加教師達3000餘人。這些活動受到省教育廳的充分肯定。

——中小學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得到深化。年初,我們部署市直學校和事業單位簽訂第二輪人員聘用合同,使三年一聘的用人機制走上正常軌道。改革和完善師範類畢業生分配就業制度,積極培育師範類畢業生就業市場,實現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聘用。市直中小學按照人才市場用人機制聘用了一批教學骨幹,對新分配的100多名畢業生辦理人事代理手續。淮陰中學大膽探索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三)教育教學質量明顯上升

德育工作不斷加強。全市各地開展一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全市廣大教職工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堅持探索素質教育新路子,引導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用自己的愛心、 熱心、誠心教育和感化每一個學生。楚州區出臺中小學教師“五條禁令”,組織開展“三評 促教”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學校德育工作進一步強化,以“規範在心中、文明在行動”爲主題,切實加強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組織了省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先進學生集體評選活動。

中考改革順利推進。全市共有初三畢業生5.4萬人,參加中考49810人;優秀率27.8%,較上 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總及格率74.2%,提高了6個百分點,總合格率達92.8%,提高了2個百分點,總均分522.8分,提高了25分。清河區、清浦區初中鞏固率、中考參考率、及格率、優秀率等質量指標綜合評估全市領先。洪澤縣在基礎薄弱的情況下,中考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金湖縣加大考覈力度,萬人參考率和鞏固率位居全市前列。高考成績進步較大。全市參加普通高考25089人,二本以上達線6355人,達線人數比上年淨增864人,超額完成預定的目標任務;萬人上線數由去年的10.7人增加到現在的12.萬人。 全市招收飛行學員13人,數量居全省第二。漣水縣本科達線人數1854人,增幅最大。淮陰中學.高考本科達線突破600人,600分以上人數33人,在全省重點高中名列前茅,有13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淮陰師院附中走特色辦學之路,高考本科達線人數突破100人,其中90%爲藝術考生,超額完成了預定的目標任務。漣水縣中學、鄭樑梅高中高考成績躋身全市重點中學前列。淮安中學堅持狠抓質量不放鬆,高考對全市的貢獻率達到了應有的位置。職教對口高考也取得了較好成績,本科達線率、錄取率分別提高了7個、10個百分點,保持在全省中上游水平。漣水縣職教中心本科達線132人,在全省名列前茅。市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學生的高考錄取率在全省居於前列。

學校體衛藝工作再創佳績。全市共有710名體育藝術考生被大專院校錄取,比上年淨增210人。市教育局榮獲省第一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淮安 市第二屆淮揚菜美食文化節優秀組織獎、演出一等獎。我市學校青少年運動員在全省體育競賽中榮獲56塊金牌,在全國青少年比賽中榮獲金牌13枚、銀牌12枚、銅牌 8枚。“金湖娃”藝術團表演的舞蹈《打金斗》榮獲省五星工程表演獎第一名。

(四)辦學基本條件明顯改善

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和“三新一亮”工程基本完成。全市共投入資金1.4億元,撤併學校741所,新增校舍面積20多萬平方米,盱眙、淮陰、洪澤、清河等四縣(區)提前完成“十五”規劃目標,透過省裏組織的驗收。“三新一亮”工程兩年任務一年基本完成,在蘇北五市處於領先位置。全市共更新、維修課桌凳57.24萬套,完成計劃的99%;更新和維修講臺12179張,完成計劃的95%;增加通電教室9943口,完成計劃的105%。開發區投入5000多萬元辦起了九年一貫制學校,辦學條件堪稱一流。

中小學內部裝備和資訊化建設穩步推進。全市各類學校內部裝備投入4000多萬元,新創建市優秀實驗室、優秀圖書館(室)30個,創建鄉鎮完小裝備合格學校200所,建成省等級圖書 館、省級標準化實驗室11個。楚州、盱眙等地教育裝備建設投入大、效果好。全市中心小學 以上學校全部建成計算機網絡教室,基本普及資訊技術教育。9月份,建立的淮安教育資訊網站,成爲發佈交流淮安教育資訊的重要平臺。

建成和啓動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全市無論城鄉,許多學校都有建設項目 ,校園面貌變得更新、更美 。清浦區新建8幢教學樓,面積達10400平方米;投資近億元的浦東實驗學校開工建設;人民小學擴建項目已完成規劃設計,即將投入施工。洪澤縣城鄉學校投入4800多萬元,新建校舍35000多平方米。清河區投入5900萬元,擴建北京路中學,並投入1610萬 元,完成了淮海路小學新校區、繁榮小學藝體樓、北京路中學科教樓等工程。

(五)隊伍建設水平明顯增強

進一步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高培訓層次。

組織全市近300名中小學、職業學校骨幹教師參加省級培訓;中小學基礎教育新課程省級骨幹教師培訓690人;選派24名中小學英語骨幹教師赴英國、美國、 加拿大等國進行短期培訓;選派13名職業學校教師到英國、新加坡等國家進行培訓;爭取愛德基金會暑期爲我市培訓中小學英語教師60名;組織90名教師參加小學語文、數學骨幹教師進階研修班;與淮陰師範學院聯辦小學雙語教師脫產班,120教師參加學習;組織中小學英語、資訊技術教師市級培訓620人;完成教師資訊技術培訓考覈8300人。全面實行教師資格證書制度。 全市接受各類教師資格認定申請6282人,有4923人最終取得了教師資格,佔總人數的78.4%。我們還鼓勵城市學校優秀教師到基礎薄弱學校任教或兼職;鼓勵縣鎮教師以各種形式到農村任教,加強農村與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清河區、洪澤縣教師隊伍建設都取得了較大成績。全市小學教師學歷達大專的39%、初中、高中、職業中學教師達本科的分別爲23.9%、75.1%、65.4%。

(六)教育整體形象明顯提升

教育行風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3月16日,召開了全市教育系統行風建設大會,對教育行風建設,特別是治理亂收費進行了全面部署。我們還切實規範各類招生行爲,義務教育階段招生一律實行免試就近入學,重點高中招生嚴格執行“限錢數、限分數、限人數” 的“三限”政策,建立了治理中小學亂收費聯席會議制度,開展了“教育收費規範學校”創建活動,目前已有180多所學校透過驗收。清河、洪澤、淮陰、漣水、盱眙5個縣(區)在地方政府進行的軟環境建設評議中榮獲“十佳”。堅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組織全市教 育系統教職工參加省廳的法律知識考試,合格率100%,創建市級依法治教先進單位30個,全市學生犯罪率控制在萬分之二以下。

特困學生資助政策有效落實。以“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爲目標 ,積極開展 濟困助學活動,全市累計救助特困生5.4萬人。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日報》 等中央、省、市各大媒體對我市向特困生髮放“教育券”的做法進行了報道。全市重點中學辦“陽光班”23個,減免費用1200多萬元。淮安化校與市扶貧辦聯合創辦“扶貧創業班”,招生270多人,解決了許多特困家庭子女上學問題,《 新華日報》在頭版頭條進行了報道。

防非和抗洪贏得全面勝利。抗擊“非典”期間,全市教育系統強化領導,落實措施,實現了校園安全、人心安定、學校穩定的工作目標。成功組織了“非典”期間的高考、中考和中 考閱卷工作。盱眙、洪澤、楚州、金湖、淮陰等地廣大教職員工積極參與抗擊特大洪澇災害, 護衛堤壩,疏散羣衆,重建校園,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表彰和人民羣衆的讚譽。局機關、 直屬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和清江中學、市實小等市直學校向災區捐款59萬多元、捐衣物13000多件 。

此外,在第二屆淮揚菜美食文化節期間,我們還成功組織了“中外大學生淮安美食文化遊” 、民間文藝大巡遊和廣場文藝演出等活動,圓滿完成了淮安科技洽談會相關任務,充分 展示了教育系統師生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

回顧20xx年全市教育工作,我們看到了成績,看到了進步,增強了信心,展望20xx年的任務和淮安教育的前景,又使我們感到壓力大,責任大。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一些長期制約淮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因素依 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育投入的保障機制還很不完善.“以縣爲主”的 管理體制沒有得到全面落實,一些縣(區)還沒有取消對中小學的“零帳戶”管理;調用教 育經費用於平衡財政、發放教師工資的做法還較爲普遍,全市每年累計達8000多萬元;公用 經費不足,給許多學校正常運轉帶來困難;因爲“改薄”、“改危”和佈局調整等,造成較 大數額的教育欠債,全市累計近10億元。不少地方教育債務償還機制尚未建立,引發糾紛, 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二是教育均衡化發展進程還不快。中小學佈局調整尚未完 全到位,教育資源配置有待於進一步優化,中小學的辦學實力和辦學效益不高,名牌學校建 設力度不夠,農村和城市薄弱學校建設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城區“擇校熱”尚未得到有效緩 解;農村中小學由於基礎差、底子薄,義務教育實施與鞏固存在着明顯的不平衡性,迎接入學高峯的應對措施沒有完全到位,一些縣(區)個別鄉鎮“流生”問題仍然突出。

三是教育質量提高還有較大空間。一些地方和學校對新課程改革、考試評價制度改革的導向不敏感,觀念陳舊、方法落後;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科學的、全面的質量觀尚未根本確立;高考升學率雖然每年都有進步,但達線總量還不夠大;有些縣(區)對提高教育質量缺少通盤考慮,在制定目標時比較保守;一些教育行政領導和校長因工作繁雜,難以傾心抓質量.

四是師資隊伍建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中小學教師數量不足,全市按實際需求尚缺4800多名合格教師,特別是中學缺編嚴重,導致班額嚴重超員,使正常的教學活動受到影響,教師負擔重,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教師隊伍的結構性矛盾較爲突出,拔高使用現象較爲普遍。學科配套程度不高 ,特別是適應新課改要求的綜合實踐、外語、計算機等課程的師資較爲緊缺。一些縣(區) 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步子不快,教師待遇落實不到位,導致部分骨幹教師流失。

二、20xx年教育工作思路和發展目標

20xx年是全面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重要一年,也 是實現“十五”計劃的關鍵一年。20xx年全市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圍繞建設教育強市的目標,按照“抓改革、促發展、提質量、樹形象”的基本思路,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20xx年全市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小學 入學率達99.5%以上,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穩定在85%以上 ,積極推進學前三年教育普及步伐;初中入學率達96.5%以上;全市高中階段普通高中招生2.7萬人、各類職業教育招生2 .5萬人,應屆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比例達8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18%;繼續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市高考本科達線7000人、萬人上線14人;新建“三星級”標準高中4所,創建四星級普通高中2-3所,省市級示範初中15所以上,省市級實驗小學6-8所,省市級優質幼兒園8-10所;完成農村實用技術培訓60萬人次,縣以上企業職工轉崗培訓2萬人次,農村初、高中畢業生勞務輸出培訓達100%;新擴建校舍10萬平方米,消除中小學當年新增危房,完成農村中小學“三新一亮”工程,全市學校添置2200萬元內部裝備;全市50%以上的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全部實現寬帶上網。

圍繞上述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今年要從以下四個方面着手,做好有關重點工作。

(一)深化教育改革,加快體制創新,努力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20xx年,是全省的“改革促進年”,改革將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全面推開。市委、市 政府去年11月份召開了教育改 革與發展大會,對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作出了總體部署。我們必須認清形勢,突出重點,順 勢而爲,率先突破,努力營造教育體制機制上的領先優勢。

一是以建立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爲重點,進一步完善“以縣爲主”管理體制。 從我市實際出發,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協調力度,爭取各級財政調整支出結構,確保財政性教育事業經費支出不下降,並逐年有所增長。 要健全縣級政府負責、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重點抓好“三個完善”:——完善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發放保障機制。要將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全額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確保教師工資按國家規定標準足額發放,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並根據財政狀況逐步兌現省定標準。——完善農村中小學校公用經費保障機制。要採取措施,堅決糾正截留、挪用、平調中小學雜費、學生代辦費等學校收費,用於平衡財政、發放教職工工資和學校基本建設的做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廣泛宣傳,加強協調,據理力爭 ,爭取儘早建立縣級教育經費結算中心,對學雜費收入實行專戶管理,封閉執行,確保全部用於維持學校日常運轉。——完善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衛生設施改造經費的保障機制。同時要切實加強“以縣爲主”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督查工作,認真開展中小學公用經費專項督查,強化教育投入的監督、審計和管理 ,全面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二是以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改製爲重點,積極推進辦學體制改革。落實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 大會精神,推進辦學體制改革,當務之急就是要突出重點,着力突破,加快推進非義務教育學校改制。當前,制約教育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辦學主體單一,因此必須把推進 辦學主體多元化,支援、鼓勵民辦教育發展,作爲辦學體制改革根本目標,要使民辦教育成 爲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全市教育發展的、新的重要增長極。從淮安教育的實際出發,在遵循《 民辦教育促進法》和對教育佈局進行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推進民辦教育發展,一要拓展民辦教育的辦學領域,無論是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還是高等教育;無論是學歷教育,還是非學歷教育;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各級各類教育都可以辦民辦教育。二要擴大民辦教育的辦學主體。個人獨資可以辦,幾個人合夥可以辦,企業和投資集團也可以辦,要鼓勵普通高中、職業學校“名校辦民校”。三要規範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爲,依法加強宏觀調控和管理。放手發展民辦教育,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如果無視一些學校的不規範行爲,必然打擊規範辦學者的積極性,最終也勢必對教育發展全局帶來消極影響。最近,個別民辦學校以招商引資項目爲名,不服從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違規招生,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應當得到糾正。

爲指導辦學體制改革,省里正準備出臺《關於推進非義務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主要精神,一是在指導思想上要做到“三個有利於”和“三個確保”。即有利於擴大和優化教育資源,有利於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有利於激活學校執行機制和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確保地方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減少,確保國有教育資產不流失,確保教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損。二是要以“優化公辦、發展民辦、引進外辦、鼓勵聯辦”爲基本思路。三是要 規範國有資產的處置。四是要嚴格改制的審批條件和程序。各地、各有關學校要認真貫徹落 實省、市關於辦學體制改革的要求,儘快制定本地、本學校的改制方案。要在保持省及省級 以上示範高中、重點職中、示範幼兒園等公共優質教育資源公辦性質的前提下,可以以股份 制、國有民辦爲主要形式進行改制,也可以“名校辦民校”,用市場機制“孵化”新的股份 制學校。

三是以搞活學校內部分配製度爲重點,積極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進一步探索建立“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勞優酬”的方法,逐步將教職工的收入與崗 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直接掛鉤,校內分配要向優秀人才、骨幹教師和關鍵崗位傾斜。全面推行中小學教職工全員聘用制,加強教師崗前考覈,實行“凡進必考”制度,新進教師一律實行人事代理。改進和完善中小學校長選拔任用制度,積極推行中小學校長聘任制和任期制。

(二)強化農村教育,推進城鄉協調,努力促進教育區域性均衡發展

農村教育在全市教育中佔有很大的份額,是整個教育事業的基礎,只有大力發展農村教育, 才能不斷增強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後勁。前不久,全國、全省農村教育工作會議相繼召開, 確定了農村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政方針,我們必須把發展農村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對農村教育 實行重點投入,每年爲農村教育辦幾件大事,真正落實農村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 略地位。

一是落實措施,進一步鞏固提高普九成果。要高度重視農村初中學生輟學問題 ,積極應對初中入學高峯,使義務教育年鞏固率以縣(區)爲單位保持在97%以上。全省今年將對義務教育 學校實行統一模式學籍管理,學生進入小學一年級,其身份證號就是學籍號,在全省範圍內流動都可以監控,各地要予以重視,要規範學校的辦學行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確 保不因學校辦學行爲不規範而流失學生。要加大資助農村困難學生的力度,確保沒有一個學 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二是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增強辦學實力。針對全市特別是農村中小學辦 學條件仍然較爲薄弱的實際,要着力實施“四項工程”,進一步加強辦學基本條件建設。——大力實施農 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程”。主要以實現“六有”爲重點,大力改善農村學校衛生設施和 食宿條件。根據省教育廳安排,從今年開始用兩年時間,實現每一所農村中小學校“六有” 目標:即有整潔的校園、有滿足需要的衛生食堂、有冷熱飲用水、有水衝式廁所、有安全宿 舍、寄宿生一人有一張牀。這是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的又一配套工程,必須克服困難, 下大力氣,不折不扣地完成。——全面完成農村中小學“三新一亮”工程。繼續做好掃尾工 作,確保在暑假之前,所有更換的新課桌、新凳子和新講臺如期配備到位。——繼續推進學 校內部裝備及“校校通”工程。全年要完成價值2200萬元的教育教學設備添置任務;投入3 50萬元,完成淮安本站域網一期工程,100所中小學接入寬帶網;切實保證上機服務費和電教費專款專用。——建設一批教育重點工程。農村要全面完除當年新增危房,新建校舍10萬平方米;建成淮安中學新校區、清浦區浦東實驗學校、淮陰區淮海中學新校區,確保暑期如期招生;完成省清江中學、市實驗小學擴建一期工程。

三是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推進佈局調整。調整學校佈局,是促進教育均衡協調發展、提高辦學效益的戰略舉措。今年,推進佈局調整要把握“三個重點”:一要完成農村中小學佈局 調整任務。根據省裏的部署,今年必須以縣(區)爲單位,把中小學佈局調整到位。 尚未透過省裏驗收的縣(區)也要抓細抓實,加快進程,採取有效措施,確保今年全部透過驗收。要按照“做大中心校,建好定點校,撤併村完小”的思路,逐步形成高中在縣城和少數重點集鎮,初中、中心小學在集鎮,定點小學在中心村的新佈局。要切實解決佈局調整後遠途學生上學的困難,繼續集中力量抓好寄宿制小學建設,每個縣(區)都要建成1—2所,全市力爭建成15所以上。同時,針對農村小學入學人數下降、初中處於入學高峯的實際,繼續創建10所左右九年一貫制學校。二要加強城市相對薄弱學校建設。在經費投入、師資配備等方面向相對薄弱學校傾斜,進一步落實對口幫扶措施,使之儘快縮短與名牌優質學校的差距,進一步緩解擇校矛盾。三要做好中等職教資源整合工作。今年要完成財校、工貿學校合併升格工作;同時要對市區幾所佔地面積小、招生人數少、辦學質量不高的市屬中專校進行整合。各地也要以市場爲導向、以就業爲根本,拿出對本地職業教育資源進行優化整合的方案,並積極組織實施,爭取儘早發揮效益。

四是提高辦學層次,進一步創建名牌學校。近年來,我們把抓創建作爲提高辦學 層次、擴大 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手段,明確目標,加大投入,紮實推進,取得了顯著成績。從全市學校 創建工作的現狀,縱向看,有進步;橫向看,有差距。在全省甚至蘇北,我市上層次 的學校數量還偏少,必須繼續按照“硬件從實、軟件從嚴”的原則,加大創建工作的力度。今年全市要再創市級一類及以上層次幼兒園8-10所、省市級實驗小學6-8所、省市級示範 初中15所、四星級高中2-3所。爲應對即將到來的高中入學高峯,今年還要新建 4所達到三星級硬件標準的高中。

(三)強化隊伍建設,推進科學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加快教育發展,要靠提高教育質量來保證;只有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教育發展才能健康、持 久。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拋開質量談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質量這根弦,任何時 候都要抓住質量這條生命線,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爲頭等大事和永恆主題。要深入研究、總結 、提煉提高教育質量的經驗,同時積極探索提高教育質量的新思路、新途徑。

一要深化課程改革,向嚴格管理要質量。要召開農村課改工作專題會議,推進農村 中心小學和村小的課改工作,啓動高中課改,大力創建課改示範學校。要狠抓教育教學管理 。市、縣教育行 政部門和教育督導、教研、教科研部門及學校都要重視對教學質量的督查評估,結合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質量督導、視導和評估活動。各縣(區)教育行政部 門要統籌抓好本地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學管理,抓好質量提升的系統工程;各學校校長是 教學質量提高的第一責任人,凡在教學視導、督查中發現學校教學管理有較大問題,導致教 學質 量下降的,要對校長進行誡勉談話,找出問題原因並加以改進。要重視發揮市、縣(區)教 育督導和教研部門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的重要作用。要切實加強教學全過程管理,特別重 視抓好認真備 課、上課、作業和考試幾個重點環節,組織經常性的教學督導活動。既要抓好評價性督查,讓學校和教師看到成績、增強動力、樹立信心,更要抓好診斷性督查,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幫助他們總結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分析問題的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要根據義務教育階段教育以及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和培養目標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符合我市實際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

二要加強隊伍管理,向隊伍素質要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高教育 質量的關鍵 。各級各類學校要努力創造教職員工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環境,努力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援人們幹成事業的氛圍,努力形成朝氣蓬勃、充滿生機的發展局面。要切實加強教師教育和培養工作。各縣(區)和各有關學校要制訂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的師資培 養規劃與課程計劃,以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爲重點,探索新的培養模式,加強 教學實踐環節,增強教師的教育教學與終身發展的能力。要加大資訊技術、外語、藝術類和 綜合類課程師資的培訓力度,完成教師資訊技術培訓和省級考覈。要建立城鄉學校對口幫扶 制度,加強城鄉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淮陰中學、清江中學、附小、實小等城區示範性“窗 口”學校要面向農村中小學教師開展經常性的教學示範觀摩活動。要加強骨幹教師的培養,造就一批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起骨幹、示範作用的名教師、名校長,帶動特色學校、名牌學校建設,提升全市學校的辦學檔次和辦學品位。

三要突出教學中心,向教研科研要質量。深入開展教研、科研工作,緊緊圍繞提高 質量這個中心,善於從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要以建立中小學現代教研製度爲重點,推動校本研究的開展,要把學校的教研、科研、培訓有機結合起來,營造科研氛圍 ,引導教師廣泛參與,促進每位老師由工匠型、傳授型向反思型、研究型轉變。要進一 步透過建立網絡、完善機制、落實獎懲等方法,開展多層次的公開課、研討課、評優課和論文評選等活動,抓緊完成一批有推廣價值、有較大影響的龍頭課題,調動教師參加教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用一流的教研支撐教育,加快推廣科研成果,使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廣泛的運用。要重視學科教研基地、教育科研基地建設,尤其要重視加強教研員、教科員隊伍建設,建立科學選拔、競爭上崗的選人機制,市、縣兩級教研室要配齊主要學科的教研員,強化教研、科研實績的考覈與獎懲。

(四)增強服務能力,狠抓行風建設,努力打造全新教育形象

在新的一年裏,淮安教育要進一步強化服務經濟、文明社會、造福人民的社會功能,爲全 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是繼續不斷推進教育富民工程。農村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要始終堅持服務“三 農”的辦學宗旨,充分發揮育人、示範和服務三大功能,加大教育資源統籌力度,投身於經濟建設的主 戰場。——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全年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6萬人,實際轉移5萬人,把淮安的農民變成蘇南等發達城市的市民。進一步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網絡、就業資訊指導網絡、跟蹤服務網絡,認真制定規劃,把任務真正分解到基層、明確到學校、細化到項目、落實到出路,切實提高培訓能力和培訓效果 。沒有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的初、高中畢業生要全部參加培訓。——加強職業學校專業建設 。各地對各類職業學校專業設定要加強指導和管理,實行統一規劃,優化專業結構,提高專業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和整體效益。主要是瞄準本地農業經濟和工業發展需求,舉辦服務地方經濟的主專業,着力對部分傳統專業的改造,創建新型專業;滿足勞務輸出的需求,根據外地企業的需要,設立“訂單”專業,保證學生學以致用;各類職業學校要堅持穩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着力辦好相對穩定的骨幹專業,高度重視骨幹實驗室建設,着力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實際運用能力。 要透過拓寬和調整現有專業,形成優勢、辦出特色,滿足社會需求和職業分化、變化的需要。今年要創建 5-8個重點專業和示範性實驗室。——提高社區教育發展水平。推進社區教育,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教育服務經濟、文明社會的有效途徑。要利用各類教育資源,爲社區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服務,滿足社區成員的各種教育需求。重視和加強城市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進城務工農民從業技能培訓、老年人的社會文化知識培訓、外來人羣適應城區社會生活的培訓、弱勢人羣提高生存技能的培訓。要進一步完善社區教育工作制度,爭取年內再創建1—2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

二是繼續把行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堅持一手抓師德教育,一手抓治理亂收費。在師德 建設上,各地和各學校要作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與教育教學工作一同規劃,一 同部署,一同檢查,一同考覈,做到組織落實,制度落實,內容落實。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教職工代表大會在師德建設中的作用,支援他們根據各自的職能開展羣衆性的師德建設活動。要建立和完善師德考覈獎懲制度。

要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今年,是教育系統的“爭先創優年”,要在第20個教師節期間,大力表 彰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活動,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做到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無私奉獻。 在治理中小學亂收費上,要鞏固和擴大工作成果。要堅持綜合治理的方針,樹立“反覆抓、抓反覆”的觀點,把治理教育亂收費的工作推向深入。今年,中紀委三次全會繼續把治理教育亂收費作爲“糾風”的首要任務,各地要爭取加大教育投入,理順投入渠道,正確區分合理與不合理收費,建立規範的教育收費制度,進一步完善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 ”政策,禁止搭車收費和各種形式的攤派。繼續開展“教育收費規範學校”創建活動,繼續清理義務教育階段以辦各種“實驗班”、“重點班”、“快班”等名義高收費問題,確保今後不再出現亂辦班、高收費現象。今年,繼續把行風列爲“一票否決”項目,凡行風被地方黨委、政府評爲“一般”或“差”檔次的,不得評爲“綜合先進單位”。

三是繼續加強教育系統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各級學校黨組織的思想建設、 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堅持在優秀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爲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保障。建立 和完善民辦學校黨組織。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健全學校內部決策機制,制定基層單位領導 班子議事規則,確保幹部任免、大額經費開支等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民主決策。加強黨風廉 政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按照“立足教育、着眼防範、着力查處”的工作思路, 重點抓好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案件查辦、糾風治亂、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等方面的工作 。繼續做好統戰工作、知識分子工作和老幹部工作,調動各方積極因素,爲教育改革發展出 力獻策。加大輿論宣傳,爭取社會各界進一步關心支援教育,爲教育改革和發展營造良好的 輿論氛圍。制定和完善《學校章程》,創建“依法治教示範學校”。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工作 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抓好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落實治安綜合治 理各項措施,確保學校一方平安。完善貧困學生助學制度,繼續大力實施“育才助困”工程 ,保證考入高校的貧困學生入學。繼續抓好中小學特困學生資助工程,確保他們不因經濟困 難而失學、輟學。落實殘疾兒童免費接受義務教育政策。

三、切實提高領導教育工作的水平

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教育發展的新任務,對我們組織領導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守土有職,恪盡職守,與時俱進,奮發有 爲,推進教育管理機制創新,增強把握全局、統籌發展的能力,努力提高領導教育工作的水 平。

(一)把握形勢,提高駕馭全局能力

黨的xx屆三中全會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寬鬆的改革環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牢牢抓住機遇,認真分析、正確認識我市教育發展的態勢,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 要堅決衝破一切陳舊觀念的束縛,堅決革除一切不合時宜的規定,讓一切有利於改革發展的新鮮思想活躍起來,用改革的精神、務實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創新的思路,不斷提高決策能力和領導水平。要加強領導教育工作的創造性、科學性和預見性,把握教育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審時度勢,順勢而上,重點解決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核心問題。

(二)轉變職能,積極推進依法治教

從執政爲民和爲教育事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高度,充分認識轉變職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教育行政要弱化微觀管理職能,強化宏觀調控職能,真正放權於基層,變直接管理爲間接管理。不過多地直接干預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爲,積極充當教育發展的宏觀調控者、教育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市場秩序的維護者、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完善教育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加大行政執法力度。積極推進政務和校務公開,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共參與度。主動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對教育工作的監督。

(三)求真務實,切實改進工作作風

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任務已經明確,關鍵在於狠抓落實 。新的一年教育工作任務艱鉅,特別是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加強農村教育等重點工作,情況複雜、問題較多、矛盾集中,必須加強調查研究,求真務實,埋頭苦幹,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各地、各學校領導班子要加強團結協作,主要領導抓宏觀做好決策,分管領導抓具體注重落實,避免出現錯位、越位和缺位的現象。各級領導要帶頭講實話、幹實事、求實效,對於重點工作、難點工作,要不懼怕困難,不迴避矛盾,不推御責任,做到措施到位,責任到人 ,環環緊扣,務求實效,確保全年責任目標的圓滿完成。

(四)恪盡職守,增強服務基層意識

以爲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要求做到“ 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我們要始終把羣衆的利益、學校利益放在首位,體察民情,尊重民意,解決民憂,爲民辦事,做到推進一項改革、辦好一件實事、凝聚一份人心、增添一份力量,有效激發羣衆的潛能,形成推進教育發展的強大合力。要認真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暢通信訪渠道,要下大力氣杜絕集訪。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絕不能把公共權力變成部門權力,把部門權力變成個人權力,把個人權力變成個人利益。教育行政部門要以服務學校爲重點,學校各項工作要以服務教學爲重點,教育教學工作要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爲重點。要深入基層,加強調研,瞭解實情,真正做到面向基層,心繫學校,想學校之所慮 ,急學校之所難,辦學校之所需,解學校之所困,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職工作,真心實意地當好人民公僕。

同志們,新春佳節即將到來,我代表市委教工委、市教育局給大家拜個早年,感謝大 家一年來的辛勤工作和對市教育局工作的大力支援,並透過你們向全市教育戰線上的同志們 表示感謝!新年要有新氣象,新年要有新作爲。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 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爲完成今年各項工作任務而努力奮鬥!

省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領導講話 篇5

同志們:

市總工會召開這次全市工會 工作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省總工會十一屆二次會議及**市工會工作會議精神,回顧 總結去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任務,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時。剛纔,傳達了**市工會工作會議精神,作了一個動員 報告,都講得很好、很全面;會議還表彰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希望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珍惜榮譽,發揚成績,再接再厲,再創佳績。下面,我就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工會工作講四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工會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0xx年,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以科學 發展觀統領 經濟 社會發展全局,以“弘揚精神、加速崛起、爭創全省十強”爲主旋律,進一步創新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加速推進改革開放,壯大經濟實力,提升發展水平,促進社會和諧,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全年完成生產總值50.16億元, 財政總收入3.68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39元,主要經濟指標的增幅均創造了歷史新高。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團結一致、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的結果,也飽含了全市廣大工會幹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你們並透過你們向全市工會幹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問候!

當前,我市的改革和發展已進入關鍵時期。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了“加速崛起,爭創中部百強”的宏偉目標,科學描繪了未來五年發展藍圖,並制定了20xx年的發展目標任務。面對新的目標任務,如何進一步搞好工會工作,如何更好的爲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服務,是擺在各級工會 組織面前的重大課題。希望大家認清形勢,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做好工會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認識到工會是黨 聯繫職工的橋樑和紐帶,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組織優勢。充分發揮好這一優勢,切實做好羣衆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羣衆凝聚到黨的周圍,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要認識到廣大工人階級是加速崛起的主力軍。我們要構建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必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能,支援他們創造活動,激發他們投身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認識到維護職工權益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特別是要對無故剋扣工人工資、隨意延長勞動時間、漠視安全生產、淡化勞動保護等侵權行爲,進行有針對性的協調處理,真正把廣大職工羣衆的合法權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二、服務大局,動員廣大職工在加速崛起中建功立業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全市各級工會組織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協助黨和政府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落到實處,最大限度激發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先進性。一是要調動好工人階級的積極性。要堅持把工會工作放在全市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透過開展有特色、有實效的活動,把廣大職工羣衆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上來。要立足高安實際,不斷創新工會組織的宣教形式, 教育引導廣大職工認清使命,愛崗敬業,勤奮工作,站在爭先發展、科學發展的前列;要不斷創新服務經濟建設的工作思路,組織廣大職工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讓廣大職工羣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 實踐中,爭創一流,多做貢獻。二是要發揮好工人階級的創造性。按照以人爲本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引導廣大職工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開展各種節能降耗活動,大力發展集約經濟和循環經濟,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圍繞體制、技術、 管理創新,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等多種形式的技術創新活動,爲廣大職工提供展示自我、施展才華的舞臺;要充分發揮職工的聰明才智,激發職工的創新意識,發掘職工的創新潛力,不斷推進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三是要發揮好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代表。要進一步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引導廣大職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努力造就一支學習能力強、創新能力強、競爭能力強和創業能力強的高素質職工隊伍。要緊緊圍繞企業生產和經營,在職工中廣泛開展羣衆性的勞動競賽、技術比武等活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要廣泛開展職工 職業道德建設“雙十佳”創建活動,大力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努力提高廣大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要加強勞動模範的培養、選拔、管理和服務工作,大力宣傳先進模範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用工人階級的先進思想和模範行爲影響帶動全社會。

三、履行職責,維護好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

最近,批示:“完善在工會組織領導下的維權機制很有必要。要注意總結 經驗,不斷強化職能,更好地爲職工服務”。各級工會組織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把這一指示精神貫徹到工作實踐中去。一是要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基層工會工作是整個工會工作的基礎。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首先要把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並切實發揮工會維權作用。要繼續按照“哪裏有職工,哪裏就要組建工會”的原則,突出做好新企業工會組建工作,凡是具備條件的,都要建立工會組織;要繼續做好國有和集體改制企業的工會組織整頓、重建和鞏固工作,防止會員流失,已建工會要把重點放在鞏固組織和發揮作用上。二是要加強維權機制建設,旗幟鮮明地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全市各級工會要從密切黨同職工羣衆血肉聯繫的高度,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依法維護職工權益的重要性,牢記“羣衆利益無小事”,以更加出色的工作,更好地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要按照《工會法》的要求,進一步轉變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儘快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儘快進入職工羣衆利益代表者、維護者的角色,切實擔當起協調勞動關係和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任。勞動報酬是職工最爲關心的問題之一,各級工會要協助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努力解決拖欠、剋扣職工工資問題,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要確保職工的勞動安全,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羣防羣治、依法監督”的原則,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活動,督促企業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不斷改善職工的勞動安全和衛生條件。三是要關心職工羣衆生活,積極爲困難職工排憂解難。工會作爲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者和維護者,其作用是在爲職工羣衆說話辦事中體現出來的。各級工會一定要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高度出發,積極爲職工羣衆特別是困難職工羣衆排憂解難。要積極配合政府部門認真落實有關政策和措施,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要積極協助政府有關部門把符合條件的特困職工全部納入“低保”範圍。要深入實施送溫暖工程,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燃眉之急,重點要做好生活困難勞動模範的幫扶工作,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送溫暖基金,特困職工檔案制度,完善領導幹部聯繫困難戶制度,切實解決困難職工的生產和生活問題,確保職工隊伍和社會的穩定。

四、加強領導,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

工會工作是黨的羣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黨的工作大局,在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新形勢下,工會的地位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一方面,各級黨委、政府要繼續關心和支援工會工作,把工會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一要在 政治上把關。要切實解決涉及工會工作的重大問題,在事關工會工作的政治方向和原則問題上把好關、引好路,引導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幹部,不斷增強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二要在工作上支援。要定期聽取工會工作彙報,及時研究和解決工會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要重視和加強工會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敢於爲職工說話辦事的優秀幹部選拔和充實到工會的領導崗位上來;要支援和指導工會組織,依照法律和章程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對工會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加以解決。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工會法》和《勞動法》等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配合人大搞好執法檢查,推動有關法律法規的落實;新聞單位要加強對先進職工典型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關心和支援工會工作的良好氛圍。三要在制度上落實。要堅持“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的工作思路,實現黨工組織建設整體聯動,把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真正落實到基層,爲做好工會工作提供保證;要完善政府與工會組織的聯席會議制度,及時通報政府的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情況,認真研究工會提出的有關問題;在制訂有關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等方面的檔案和政策時,要吸收工會參與,聽取工會意見。要堅持和完善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機制,及時調處勞動爭議,化解勞資矛盾,維護職工權益。

另一方面,各級工會組織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更好地承擔起工會工作面臨的任務,堅持以改革的精神推進工會自身建設。一是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沒有科學理論的武裝,工會工作就不可能健康發展,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切實加強學習。要沉下身子研究問題,靜下心來思考問題,特別是要加強對當代經濟社會發展新知識和工會業務的學習,不斷豐富頭腦,開闊視野,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三是要切實轉變作風。要牢記“兩個務必”,深入基層,深入羣衆,關心羣衆疾苦,傾聽職工呼聲,反映職工願望,竭誠爲職工羣衆服務,爭當職工羣衆的“貼心人”,努力把工會組織建成職工羣衆依賴的“職工之家”。

同志們,新時期工會工作任重道遠,大有作爲,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努力推動高安工會工作再上新的臺階,爲“加快崛起、爭創中部百強”作出新的貢獻!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hant/yjgfanwen/fayan/x44l5w.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