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澳門導遊詞 > 經典澳門導遊詞(精選3篇)
手機版

經典澳門導遊詞(精選3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2.73W 次

經典澳門導遊詞 篇1

玫瑰聖母堂又稱板樟堂或多明我堂,始建於1687年,是天主教的明我會教士初到澳門時設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教堂於1820_年重修,今天壯觀的規模即源於此。

經典澳門導遊詞(精選3篇)

板樟堂供奉花地瑪聖母,是葡國人很崇拜的神,堂內存有許多富有奇趣的油畫及雕像,尤以耶穌基督像最為著名,從中可窺見古西班牙的宗教藝術特異之處。

聖堂內的天花板飾滿圖案裝飾,其中有一皇冠圖案,圖下便是主壇,大門雕工精細;聖堂內部色彩繽紛,形狀不一的彩色玻璃組合而成的圖案,予人以明快之感;祭顛壇上有聖母聖嬰像,聖堂內則設放花地瑪聖母像,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瑪聖母出遊即以此聖堂為起點。

教堂通常於下午開放,可先按門鈴,然後經旁邊閘門進入,再繞過一條長廊便可進入聖堂內部,聖堂後面設有一小博物院,內藏聖保羅大教堂所遺留下來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遺物。

南灣花園位於葡京酒店附近的加思擱兵營前,又稱加思擱花園。

花園分為高低兩部分:低部位於南灣街與家辣堂街之間;高部再分兩級,有石階相連,位於家辣堂街兵營斜巷,加思擱新馬路及東望洋新街之間。

南灣花園高部在東洋望山麓,建有一座頗為別緻的圓柱形建築物,高為兩層,為歐戰紀念館,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陣亡葡軍。館外四面有圓拱形的門窗,牆壁塑有圓案花紋,頂端築有皇冠形狀的裝飾,引人注目。現時已改為傷殘人士協會

經典澳門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們:

今天我們進行的旅遊項是澳門環島遊。澳門環島遊是珠海的一項傳統旅遊項目。除九州港以外,在香洲碼頭和灣仔碼頭均可參加這一項旅遊項目。

現在我們的船已離開了九州港碼頭,向澳門方向行使。

請大家看,船的左邊有一座小島是珠海有名的九州島,極目遠眺,隔水相望的便是深圳和香港,從這裏乘船一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深圳和香港了。

請大家再看,船的右邊有一條蜿蜒曲折的路,象一條綠色的飄帶,這便是珠海市有名的南情侶路。情侶路北邊一帶,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便是珠海的拱北,全國第二大口岸珠海拱北口岸就座落在珠澳相接的地方,從這裏入關,10分鐘就可以抵達澳門。

[澳門概況及歷史]

下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澳門的歷史文化情況。

澳門包括澳門半島和大凼仔島、路環島兩個島嶼。從17世紀開始填海,1989年為21平方公里,現在澳門的總面積達27平方公里。

澳門坐落在中國的南海之濱。有人説它像一個燭台;“鏡海紅燈,永照今古。”有人睡它像一朵蓮花;“三面雲山四面樓,帆牆出沒繞濠河,海上仙山何處是,並蒂蓮花開青州。”

澳門古稱“青州”。1152年中國政府設立香山縣,澳門屬香山縣範圍,舊稱香山澳、濠鏡澳。澳門的意思是可以泊船,故也有香山澳之稱。

澳門有兩個門;一個是東望洋山,與西望洋海相對的山門。另一個是十門航道的水門。有歌日;澳門!澳門!山如門,水如門,好一座中國的南大門,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一門。

16世紀初,澳門還是一個小魚村,最早的小漁港在媽祖廟這一帶。

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人以登陸曬貨為名,在此居住進行貿易。

1557年葡人進入澳門,並開始在澳門長期 居留,公元1573年居澳葡人開始向中國政府繳交地租,每年五百兩白銀。

1849年鴉片戰爭後,葡萄牙人乘清政府戰敗之機,推行擴張政策,經過30多年的蠶食,佔領了關閘以南的澳門半島。

1851年葡牙人佔領凼仔島。

1864年葡人佔領路環島。

1999年12月20日迴歸祖國。

[友誼大橋、澳凼大橋]

遊客們,像彩虹一樣橫旦於我們面前的這座橋叫友誼大橋,它建於1994年,全長4.5公里,高30米,寬19.3米,橋的右邊是澳門的中心區,也是澳門的娛樂中心、金融中心、商業中心和旅遊中心.

現在我們正要通過的這座橋叫澳凼大橋,1997年10月建成通車,全長2.5公里,高35米,寬9.3米.請打家看,橋的都端,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像一頂巨大的黃冠的建築就是聞名遐邇的集吃、住、玩於一體的“葡京酒店”

[澳門觀光塔]

屹立在我們前方的是澳門新的標誌性建築——澳門觀光塔,澳門著名的實業這家何鴻焱投資10億元,經過3年建設,於__年12月19日舉行竣工揭幕儀式.從這一天起,澳門觀光塔正式接待遊客,成為澳門新的旅遊景。.澳門觀光塔集觀光、會議、娛樂於一體,塔高338米,是全球十大觀光塔之一。

[澳門風情]

澳門的每個建築、每個街道、拐角都有南粵情懷,西葡風情。人們説,澳門是專為徒步瀏覽者設計的城市,到處都有很多“小城故事”。__年澳門城市古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人們對澳門風情總結了八條,大家看貼切不貼切:

燒香觀音廟,悠然見教堂。媽閣紫煙裏,天主十長。三巴傳西學,鬆塔照東航。建築留文脈,陶然博物館。

今天的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經典澳門導遊詞 篇3

各位尊敬的遊客,你們好,很高興今天能為你們服務。我叫朱嘉怡,大家可以叫我朱導。今天我們一起遊覽澳門大三巴牌坊,希望大家能在大三巴牌坊留下美好的回憶。

大三巴是聖保祿教堂正前壁的遺址,聖保祿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該學院於1594年成立,1762結束,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因為1595年和1620__年先後兩次失火,1835年的一場大火將教堂燒燬,只剩下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台階。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牌坊,所以叫大三巴牌坊。

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大三巴。看!這座建築真奇特,最上面是一個三角形的屋頂,象徵向天父召喚。正中有一隻白鴿,圍繞着太陽、月亮和星星,表示天主聖神的地位。下面一層層長方形的建築,有三十多根柱子,表面不僅有許多精美的雕刻,還有各種各樣的雕像,有聖母、耶蘇、海星之母……訴説着各種各樣的故事,就像一幅美麗的畫。

走進大三巴,裏面是以前的殿堂,現在只剩下一些大柱子的地基,有點遺憾。走上右邊的台階,站在唱詩班高台上,下面廣場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身後就是殿堂。

最裏面是墓堂,參觀時一定要保持嚴肅,要體會這個地方宗教氣息,就要親自看看大理石上的祭檀。隔壁就是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展品有圖畫、雕刻、裝飾品。都是十六到十九世紀的作品。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hk/dycfanwen/aomen/38rwln.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