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工作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 扶貧調研報告(通用16篇)
手機版

扶貧調研報告(通用16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2.74W 次

扶貧調研報告 篇1

根據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作為自治區“”時期整村推進貧困村的xx市xx區xx鎮xx村今年繼續被確定為自治區安監局的幫扶對象。受黨委、政府的重託以及自治區安監局領導的信任,我於今年3月底到xx鎮xx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為確保各項幫扶目標的實現,一到任以後在xx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在xx村“兩委”的積極配合下,很快融入新的環境,紮實開展調研工作。通過實地察看了xx村的人畜飲水、村屯道路、水利設施、危房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深入農户家中,廣泛聽取羣眾的意見和建議,並與xx鎮黨委、政府領導和xx村“兩委”班子座談,具體瞭解xx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研究今後發展的思路和辦法,對切實幫助xx村“理思路,出點子,供信息,找資金,抓管理”,積極謀劃定點扶貧工作新舉措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扶貧調研報告(通用16篇)

一、基本情況

xx村位於xx鎮南部,面積x平方公里,距xx市xx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東與集合村相連,南與那銀村接壤,居住着壯、瑤兩個民族。全村轄那母、百秀、六合、百拿、那幸、那户、百苗、平利、六煙、那華、那馬等11個自然屯,17個村民小組652户2745人,其中瑤族6個自然屯,瑤族人口1402人,佔全村總人口的51%,均為農業人口。全村目前共有五保户14户,88人享受政府低保。全村土地總面積2、2萬畝,耕地4031畝,其中水田1201畝,旱地2830畝;有經濟林面積6000畝,其中油茶成林面積3000畝、八角800畝,杉樹成林面積1000餘畝,退耕還林面積1000畝。農作物以種植甘蔗、水稻、玉米為主,主要經濟林有油茶、八角、桐果、杉木等。全村有農資商品服務部3個,小型茶油加工廠8家。村屬地界內無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去年開始有區直單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指導員駐村。

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一)經濟發展情況。*年,xx村人均純收入x元。經濟結構較為單一,還是以傳統的種養業為主,主要經濟來源為甘蔗、油茶、八角、杉木種植、家庭養殖、勞務輸出等。一是種植業,以水稻、玉米作為口糧只能解決全村的吃飯問題,*年全村進廠原料蔗約9100噸。二是養殖業,全村現存欄生豬800多頭,耕牛90多頭,有年均一萬元以上收入的養殖專業户15户;三是運輸業,全村從事運輸業的6户,大小運輸車6台(含1台客運車);四是勞務輸出,富餘勞動力長期外出務工310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農閒時到或附近地區臨時務工。

(二)教育事業發展情況。xx村在那户屯設有一個村中心小學和在六合屯的一個教學點(僅一年級),全村一至五年級在校生199人,六年級學生全部送往xx鎮中心小學完成6年級教育,並在xx鎮第一中學上學,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全村義務教育適齡青少年、兒童共304人,入學率100%,沒有輟學現象,均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目前在校大學生18人。另外,在村部和六合屯內各有一民辦幼兒園,入園入托人數分別為30人和18人。

(三)社會保障發展情況。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2605人,參合率達到97%;*年開始在全村範圍內推廣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適齡參保對象1321人,參保率75%。全村60歲以上老人219人全部享受養老金。

(四)醫療衞生事業發展情況。村部綜合樓是集學習文化、教育培訓、辦公接待、醫療衞生於一體的村級活動場所,建於六煙屯,處於至xx鎮公路路邊,為一棟兩層建築面積為160m2的磚混結構建築,內設辦公室、計劃生育室、培訓室、醫療衞生室、文化室、會議廳等,衞生醫療室配備了基本的醫療救護藥品。

(五)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一是交通基礎設施有待提高。全村主要通屯道路共7條13、2公里,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現村部至百苗屯650米通屯路已完成硬化工程,進一步是屯內道路的硬化及美化工作。六煙、那幸屯的屯內道路硬化工程已完工,至公路到六合屯的通屯公路基礎實施以及擴建工程基本完工,到百拿屯的通屯盤山公路已開通並鋪上砂石,新建橋樑一座,有效地改善了當地羣眾的出行。其餘村屯道路無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彎曲狹窄,寬度均為2-3米,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難以出行。二是水利灌溉設施還相當薄弱。全村共有水利渠道8條12公里,灌溉面積1200畝,主要水源來自平祿水庫,只有1條4公里水利渠道達到“三面光”標準;其餘包括那母、百秀、六煙、那馬、六合、那華等屯的水渠還是許多年前依田埂開挖的水溝,日積月累了大量淤泥,大大限制了灌溉水流量。三是通訊設施不完善。全村11個自然屯均通電、通電話、有手機信號網絡覆蓋,約三分之二的農户安裝有衞星電視接收設備,但遇雷雨大風天氣時常伴有短時間的停電和手機、電視信號中斷現象。

(六)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政策落實情況。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識、法制觀念有待加強。村容村貌、羣眾精神面貌、衞生面貌較好,豬、雞到處跑的現象較少,遍地豬牛糞的不衞生狀況和羣眾砍樹燒火的習俗在該村有較好的控制。

(七)村級組織和黨組織建設情況。一是村“兩委”班子成員情況。現黨支部班子有成員5人,其中支部書記1人,副支部書記1人(兼任村委主任),支部委員3人(2人兼任村委副主任);村委會6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村委委員3人。平均年齡40歲,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人,高中、中專文化程度2人。村“兩委”班子成員是各村民小組的經濟能人,能吃苦耐勞,在羣眾中具有較高的威信和較強的“雙帶”的能力。二是村“兩委”班子開展工作情況。目前,村“兩委”建立了學習、工作、政務公開等制度,重大問題能集體研究。班子內部較為團結,關係比較融洽,能夠保證村裏工作的正常開展。村幹部作風較為務實、正派,多數羣眾對村幹部比較滿意。三是黨員隊伍情況。全村現有黨員49人,其中有女黨員16人,黨員年齡老化。

三、發展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近幾年來,xx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齊心協力,加快發展,羣眾的生產生活有了較大的變化。但由於自然條件惡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全村人民羣眾生活都在温飽線下徘徊,生產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

(一)羣眾思想認識還有偏差。少數村屯羣眾的主體意識不夠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籌資建設方面,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二)新農村建設規劃比較滯後。由於鄉村建設規劃人才短缺,指導不到位,各村屯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村莊整合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仍不夠完善。村屯大都缺乏統一規劃,房屋佈局零亂,人畜混居,露天廁所、廢棄水坑(塘)仍然較普遍,家户排水(污)溝獨立不聯通,有的家户直接把污水排到路上,傢什、柴火亂堆亂放,村莊“差、亂、髒、臭”現象較嚴重,村莊整治工作難度大,新農村建設規劃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基礎設施薄弱。一是那母、百秀、那幸、那户、平利、那華、那馬的通屯道路亟待加固路基,維護修繕。這些通屯道路均為泥石路,多為依山而繞行,路面凹凸不平彎曲狹窄,寬度均在2-3米,嚴重影響了村民及村小學1400多人的出行。二是,人畜飲水比較困難。該村的水源較少,下轄的那馬、平利、那母、六合、那户等五屯的人畜飲水設施還很薄弱,現引水水源不夠穩定,枯水期間的人畜飲水均出現斷供或不能自給情況。給這5個屯的羣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三是,水利設施年久失修。xx村的灌溉水源欠缺,那母水利渠道(主道2條共3公里)、六合水利渠道(主道1條2公里)、平利水利渠道(主道1條1、5公里)、那馬水利渠道(主道1條1、5公里)均需維修,其中那母屯的水稻面積為91畝,那母灌溉水利渠道所經之處均為大面積水稻田,水田集中度、灌溉利用率均為全村最高,然而多年的失修失護使河道堆積了較厚的淤泥,急需清理修繕。四是,危房改造任務艱鉅。由於羣眾收入來源少,投入到住房建設資金非常有限。雖然,這幾年實施了危房改造工程,逐步修繕解決了部分羣眾的危房。但全村還有47户農户居住在簡易木瓦結構的房子或危房中,這些房子多建於上世紀,大部分已嚴重傾斜,均屬於危房,安全隱患大。五是,六合屯教學點的基礎教學設施十分簡陋有待完善。該教學點設在屯邊的山丘上,途徑一條泥濘濕滑的土坡台階,只有一間教室和一間老師辦公兼休息室,雖在*年經過當地政府努力,為教室和老師辦公室接入電力線路,安裝了照明燈具、門窗扇葉等,增加課桌椅。但該教學點基礎設施仍然十分落後,沒有衞生間,也沒有任何的文體活動場所器材和設施,教室內牆也未粉刷,嚴重的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遇炎熱、寒冷天氣時,小孩難以安心聽課學習;遇大風、大雨天氣時,只能停課放假回家。

(四)農業產業結構單一,主要經濟作物退化嚴重。

1、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調整有一定的難度。xx村長期以來都以種植水稻、玉米、甘蔗為主,輔以種植油茶、八角、杉樹,產業結構單一,產量低,農民羣眾增收困難。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已基本用完,無法通過擴大種植面積增收;由於甘蔗、水稻、八角、油茶已成規模種植,短期改變種植方向存在一定的難度。

2、八角、油茶果退化嚴重,缺乏技術指導。全村的主要經濟作物八角種植面積共800畝,20xx年的適齡八角樹單產僅75kg/畝;油茶果種植面積共3000畝,單產僅100kg/畝,遠低於平均產量。為此,也曾請過農業技術專家指導,但未能予以解決。

3、養殖業發展徘徊不前。養殖業主要以生豬為主,家禽為輔,但大户少、品種雜、科技含量低、成本高,還沒有擺脱“養豬為過年,養禽解決油鹽錢”的小農經濟束縛。前些年,有的農户發展養豬、養牛、養羊等項目,因受市場波動影響,現在存欄數已經很少,沒有上規模的養殖户。

(五)勞動力素質不高,務工技能水平還有待提高。

該村勞動力總數約為1360人。目前,為增加收入來源,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但大多數羣眾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組織性,外出就業途徑少,門路窄,收入水平不高,務工技能水平還有待提高。

(六)基層組織建設有待於加強。一是黨員隊伍老化嚴重。由於優秀青年外出務工比較多,黨員吸收工作難度大,現有黨員老齡化嚴重。據初步統計,全村黨員共49名,50歲以上老黨員有24名,30歲以下的黨員僅3名。二是辦公條件有待改善。村部辦公樓受20xx年“6、28”洪水災害影響,牆面出現了3條寬2mm的紋裂,雨天樓頂板漏水較大,嚴重影響到村“兩委”的辦公、開會、學習以及農村農技培訓等活動,另外村部還存在辦公桌椅陳舊、電源線路老化等現象。經積極向上級爭取,目前村部改造項目已進入徵地測量的收尾階段。

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面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特點和新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在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現對xx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一)繼續加強宣傳發動

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黨的、全會有關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強農惠農政策,使廣大農民羣眾瞭解、熟悉黨和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只是國家的事、政府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已的事,是讓農民羣眾確確實實得到實惠的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引導他們自覺地、積極地、主動地參與、支持新農村建設。

(二)立足長遠發展,科學制定xx村發展規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然後按規劃分期分批逐步推進實施。建議首先應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的原則,認真編制好“”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統籌安排農村建設的各項用地和空間佈局,綜合協調村民住宅與道路、人畜飲水、學校、幼兒園、衞生室、文化活動中心等各類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關係,為農村居民提供符合當地實際、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然後要確保村莊建設規劃得到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民房舍建設要符合規劃要求,對不符合規劃的建設行為要及時制止,對歷史建築要逐年“消化”。積極推進農村改水、改灶、改廁、改路、改房,實現雨污分流、人畜分離、垃圾清理,徹底改變農村“髒亂差”現象。

(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xx村的基礎設施非常滯後,建議按照“農民出一點、財政拿一點、社會籌一點、包村單位和有關部門幫一點”的思路,構建起“政府補助、部門幫助、羣眾自助、社會贊助”的投入機制。抓住國家對貧困地區,革命老區的大力支持這一大好發展機遇,利用本地優勢資源,千方百計向上爭取投入,儘快建立高速通道,澤福人民。在實施整村推進中,通過整合各部門資金來加大力度,重點解決好貧困山區行路、飲水、農田水利等與羣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建設,加快村屯交通道路建設,解決阻礙扶貧進程的關鍵因素,切實改善羣眾的基本生產和生活條件。

1、加快村屯交通道路建設,解決阻礙扶貧進程的關鍵因素

①跟蹤落實“百秀通屯及屯內道路硬化工程”的項目及工程施工建設。根據道路現有路況,部分修繕、加固路基後,擬水泥硬化1100米道路(含屯內硬化道路),寬度1-4米,供會車停讓。此項目初步預算約為30萬元。該項目已列入今年xx區“一事一議”項目當中,仍需進一步跟蹤落實,力爭在今年內完工投入使用。

②做好硬化公路口至那幸路口的通屯主道路項目立項實施工作。根據道路現有路況,開挖護路水溝,從公路口至那幸路口的通屯主道路(約600米)水泥硬化,路面寬度3米,新建5個駐車點,供會車停讓,其路基另需少部分加固維護。此項目初步預算約為22、5萬元。資金來源:主要爭取交通部門、扶貧、民委、教育、糖辦以及社會贊助給予協調解決,力爭在20xx年底前解決那户、百秀、那幸、百拿、六合5個自然屯及村屬小學近1400多人出行交通嚴重受阻的問題。

2、加快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徹底解決人畜飲水困難。

①跟蹤落實“那馬、那母屯人畜飲水工程”的項目及工程施工建設。該項目去年已列入xx區扶貧辦幫扶項目當中,管道及其配套設施基本落實,但仍需進一步跟蹤落實工程施工建設相關事宜,力爭在今年年內完工投入使用。

②那母、百拿、那馬、那户等4個屯的人畜飲水設施建設應採取“一事一議”、扶貧、部門支持和企業贊助的方式,逐年予以解決。徹底人畜飲水困難問題。

3、加快農田水利設施維修、政治建設,確保旱能灌、澇能排。

xx區作為第一名列入自治區向國家水利部推薦為第三批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通過水利部審批後,每年將獲得20xx萬元的補助,三年將獲得6000萬元,給改善農村水利設施維修提供了資金保障,確保旱能灌、澇能排。因此,我們要配合村委做好那母“三面光”灌溉水利渠道建設、六合水利渠道、平利水利渠道、那馬水利渠道的維修項目立項工作。尤其是那母屯水利渠道,要及時清理渠道淤泥,並在原有渠道基礎上,修建長3公里、寬0、5米,深0、5米的“三面光”灌溉水利渠道,徹底解決那母屯大面積水稻田灌溉。此項目初步預算約為32萬元。

(四)加快農業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1、大力發展甘蔗生產。xx村甘蔗種植已成規模種植,從播種到收購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體系。**年,甘蔗種植總面積為2990畝,進產原料蔗約9100噸。但由於受天氣影響和甘蔗品種制約甘蔗減產嚴重,加上xx村現有耕地已經用完無法通過擴種增收。應積極爭取區糖辦和科技部門支持,立足改良甘蔗品種和加強種植技術培訓,促進甘蔗種植發展和農民增收。

2、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根據*年統計數據,xx村目前有油茶成林面積約3000畝,小型茶油加工廠8家,20xx年當地茶油價格為22元每斤。積極引導和培訓農民科學配方施肥,通過推廣優良品種,低產改造,提高科學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油茶的品質和質量,提高油茶林單產,重點扶持一兩家有條件的加工廠提升產品品質,打造茶油品牌,做大做強xx村油茶產業。

3、大力發展特色養殖。xx村現有養殖專業户普遍存在養殖規模小,養殖技術落後等現象。應積極爭取蓄牧水產部門支持和鼓勵有意向的養殖户擴大規模改進技術,引進其他特色養殖項目,通過示範,帶動全村養殖業發展。

4、充分利用每年冬季閒田增收。xx村目前有500畝冬閒田,大部分冬閒田位於交通較為便利的平地地帶,種植條件好。加強對冬閒田的農業綜合開發,組建農村合作社,引進公司,形成訂單式農業,拓寬農民收入渠道。

(五)加大教育培訓培訓力度,切實提高人民羣眾的勞動技能和科技知識,增強農民的致富本領

1、完善六合屯教學點基礎設施。在教室房前修建一個衞生間和新建文體活動場所,添置設施和器材;及時解決該點師生生活用水問題;對泥濘濕滑的土坡台階進行硬化改造,確保師生出入教學點的安全。

2、積極引導初、高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增加勞動技能,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收入。我國當前職業工人缺口大,國家十分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接受職業教育的農村籍學生都能得到國家教育補助和推薦就業政策,有效減輕家庭教育負擔。針對當前農村很多學生初、高中畢業以後就棄學外出務工的現象,結合自治區安監局直屬單位廣西第一工業學校、廣西動力技工學校的辦學特點、熱門專業,宣傳職業資格教育和技能培訓的就業優勢,推薦該村適齡青年及準備外出務工人員到一工校、動力技校進行中等職業教育學習和成人教育。同時一工校、動力技校針對該村學員提供減免學雜費的優惠政策,以吸引生源。根據國家規定的優惠政策,對庫區移民、扶貧異地安置、城鎮低保、農村特困家庭子女(憑低保存摺)、退伍士兵、國辦福利院大齡孤兒等特定人員全部可享免學費。佔學生總數25%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免學費。保證就業收入1500元/月以上。農村學生享受1500元/年國家助學金;95%的學生可享受40-80元/月的校內助學金;優等生300-3600元的獎學金。

3、協調有關部門及培訓機構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轉移就業。該村勞動力總數約為1360人。目前,為增加收入來源,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但大多數羣眾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組織性,外出就業途徑少,門路窄,收入水平不高。積極協調勞保等有關部門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使得大部分農民掌握1-2門致富技能。多方收集信息擴寬渠道,引導剩餘勞動力就地轉化或者外出務工、經商。

(六)加強村級組織建設

以後要注重從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返鄉農民中選拔村幹部,引導和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該村任職,改善村幹部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吸收有知識、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年輕入黨積極份子,爭取每年發展黨員不少於1人。認真抓好黨員培訓工作,學理論、學科技,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促進農業生產等各方面的有序發展。

xx村村部辦公樓始建於**年,由於受到20xx年“6、28”洪水的浸泡,地基下沉,天面開裂,成為危房,影響了正常辦公。為此,xx村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按照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在原址上擴大建設村公共服務綜合樓和一個籃球場(配套氣排球場)、室外兵乓球場、文藝舞台、村級衞生室(佔地面積80平方米)等集於一體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目前該項目已協調開展徵地和測量工作,並落實了組織部門基層組織建設資金3萬元、衞生部門村級衞生室8萬元;文化部門已列入20xx年村級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項目(45萬元)。力爭今年組織興建。

扶貧調研報告 篇2

調研報告講求事實。它通過調查得來的事實材料説明問題,用事實材料闡明觀點,揭示出規律性的東西,引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調研報告的基礎是客觀事實,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須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確鑿的事實是調研報告的價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觀事實,用事實説話,是調研報告的最大特點。寫入調研報告的材料都必須真實無誤,調研報告中涉及的時間、地點、事件經過、背景介紹、資料引用等等都要求準確真實。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據,不能聽信道聽途説。只有用事實説話,才能提供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方法,研究的結論才能有説服力。如果調研報告失去了真實性,也就失去了它賴以存在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收集整理的調研精準扶貧工作調研報告,歡迎借鑑閲讀。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委關於紮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總體部署,改善羣眾生產生活條件。根據xx黨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對xx村村情進行了實際調研。為了掌握村裏在組織建設、農民思想狀況和文化程度、村集體經濟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的具體情況,我採取與村幹部座談會、實地考察、走訪農户等形式,深入開展調研活動。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情況

xx村位於東部川區,全村共有5社135户540口人,其中貧困户44户,五保户2户,貧困人口168人;耕地面積3685.43畝,其中川地1528.62畝,山地2156.83畝,人均耕地6.82畝(川地2.83畝、山地3.99畝)。該村地處靈新路沿線,距離街道約2公里,位於達溪河川區,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設施滯後,生產生活條件極為不便。

1、村組織建設情況

xx村“兩委”班子成員共8人,其中村黨支部書記一人,村委主任1人,村黨支部副書記1人,委員8人,計生專幹1人,平均年齡45歲;文化程度:大學文化1人,高中文化1人,初中文化6人。全村黨員人數共有43人, 其中流動黨員10人,其中困難黨員6人。村的黨組織及村的行政管理組織基本健全,能夠正常開展黨組織活動及村務管理工作。

2、勞動力資源狀況

全村共有勞動力184人,其中男103人,女81人。勞動力中小學文化程度者居多。今年外出務工者53人,42人從事建築行業,11人從事服務業,年人均收入1.8萬元。留守勞動力基本從事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養殖業效率下滑。

3、農村經濟發展情況

全村以種植業、勞務輸出為主導產業,主要種植豆類、小麥、玉麥等作物,飼養牛、生豬、家禽等。近年來,由於黨的政策好,落實到位,加之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該村在基礎設施上有所改善,全村各社都通有有線電視,自來水入户率達到30%以上,有四社已經通了硬化路面,醫療衞生室1所,村級活動室1所。20xx年底,xx村種植業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54%;養殖業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19.4%;二三產業收入佔經濟總收入的26.5%。從產業比重看,xx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種植業。而外出務工人員及從事二、三產業者,養殖業者偏少,經濟收入來源單一,經濟總量偏小,貧困面較大。

種植業:xx村種植業主要以玉米等經濟作物為主,年均種植玉米2360畝,佔全村耕地總面積的83%。另種植少量小麥、豆類、蔬菜約477畝。

草畜產業: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欄112頭,户均0.8頭;羊存欄240只,户均1.7只;豬存欄30頭。

4、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全村5個社133户通電;由於該村自然條件所限,羣眾用水均在各社建有飲水池,全村於20xx年兩社接通自來水;通訊設備基本普及,全村現有固定電話12部,移動手機150部;“村村響”工程覆蓋全村;全村尚有純窖洞住户8户,21人,22孔;有房有窯洞户36户,132人,房屋間數130間,窯洞37孔;純土木結構房屋户數34户,130人,194間;純磚混結構房屋户數15户,72人,104間;樓房户數1户,1人,四間;彩鋼房户數2户,6人,4間。

5、公共服務設施

村部建築面積七間105平方米;目前村級衞生所、文化廣場等配套設施基本齊全。

貧困現狀:(20xx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不足3826元的貧困户44户,涉及人口168人,貧困面居全鄉偏中水平。全村享受低保政策的農户有32户116人,社會保障水平遠不能達到羣眾的期望值。全村現有60歲以上老人68名,全部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每人每年可領取養老金660元。)

6、計劃生育工作情況:全村計生人口500人,共有育齡婦女89人,其中無孩6人,一孩40人,獨生子女户3户,二孩44人,二女户10户,多孩12人。落實節育措施89人,其中放環31人,結紮58人。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xx村在目前的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困難和問題:

一是該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作為主要經濟來源,但由於自然條件所限,山地、台地、陡坡地居多,機械化程度低,土壤品質差,水土流失嚴重,廣種薄收的現象比較突出,玉米畝產量約500公斤左右,小麥畝產量不超過220公斤,種植業經濟效益微薄。羣眾養牛多為耕役用,黃牛品質差,黃牛養殖以散養居多,飼養方式比較粗放,年出欄量偏少,未形成規模,經濟效益及不明顯。

二是由於該村地處偏僻,全村總户數僅為133户,並且人户分離户居多,人口稀少,項目建設很少涉及,致使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因資金短缺、條件太差而長期停滯不前,目前村社道路全為土路,且溝壑縱橫,溪流蜿蜒曲折,地形複雜,遇陰雨天氣羣眾出行困難,全村房屋大部分系80年代土坯房,年久失修,抗災害度較差。

三是由於該村位於偏僻山區,環境封閉,對外交流機會少,信化工程難以落實,羣眾思想保守,安於現狀,脱貧致富的慾望不強,人口文化素質相對較差,青壯年小學文化程度者佔80%;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低,缺乏致富技術,這些問題直接制約着村域經濟的健康向前發展。隨着近年來國家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深入實施,以及我鄉牛產業發展的進一步推進,少部分農户已通過發展養牛業自力更生,提高了生產生活水平,實現了脱貧致富。但大部分羣眾目前家庭經濟狀況需要進一步改善。水自然災害給羣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障礙,突發性暴雨和洪水給羣眾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姚家灣社全社有純山地530畝,全社有5户25口人全住半山腰,飲水、生產、生活、文化教育、政策落實難以發展,水土流失浪費資源,人口素質越來越差,如不移民,難以發展。

(二)發展前景和優勢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本條件,提升牛產業。根據該村實際,重點應抓好温棚牛舍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達到户户養牛,鄉村道路硬化建設、羣眾文化活動設施建設,從基本面對羣眾生活生產現狀進行加固和提升,從而為脱貧致富打好堅實的基礎。一要提倡和推廣温棚養牛,真正做到科學養牛,全面提升經濟效益。二要加強村內道路建設,俗話説:“要想富先通路”,要全面提升村內道路建設和外界交通連接建設,促使村內有能力,有資源的農户大力發展運輸業,拓寬家庭收入來源。三要加強村衞生所、文化書屋建設,通過配備必須的醫療設備和藥品,選用德才兼併的村醫,配備專業的農業技能書籍、配備全面的信息傳播設備,實現小病不出村就能得到有效醫治,知識不出村就能得到深入學習,信息不出村就能得到全面收集的效果。通過上述措施的落實,真正達到改善該村農户生存環境,降低生產生活成本的目的。

2.大力發展養牛業,增加羣眾經濟收入,實現脱貧致富。雖然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牛產業在該村農户經濟收入中已經佔有較大比重。但目前全村實有5社23户養牛,牛存欄112頭,其中基礎母牛98頭,能繁母牛87頭,依然處於“原始”階段;出售依然單靠上門販子拉運,農户對周邊市場無掌握。因此,要在省、市、縣、鄉支農惠農政策的引導下,按照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整體思路,精心組織,科學規劃,建立養牛專業合作社,建立完善銷售網絡。確保產出、銷好、收益。同時,要充分利用農閒時機組織村內部分羣眾外出考察效益養殖學習,解放思想,轉變思路,實現規模養殖。

3.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户整體素質,實現小康生活。一要推進基層組織建設,深化“和諧五星”創評活動。將“五星”户逐步將其培養成入黨的積極分子,進一步壯大村級黨員隊伍。同時加大對村上幹部和農村黨員的培訓,使他們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常用的法律法規、致富信息等知識。要持之以恆的把培訓農户、提高素質作為治本之策,着力增強農民的致富本領,把簡單的“需輸血”變為“能造血”。二要通過談心、交友等方式,向農户講解知識的重要性和讀書學習的必要性,使農户轉變觀念,重視學校教育,從長遠上提高農户家庭整體素質,為全家生活水平的中長期改善打好基礎。三要加大種植業、養殖業等各行業實用技術知識的培訓,為農户發展多種增收產業、擴大就業渠道提供智力支撐。

三、對策及建議

(一)因户制宜,合理採用增收措施

該村的低收入户,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造血型”,另一類是“需輸血型”。 “可造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有勞動力,有能力通過自身的勞動脱貧。對這類低收入户,主要考慮從就業、創業方面進行幫扶。幫助就業有兩種可用形式。1、充分利用本村的種養大户,給予他們更多的優惠政策,增加他們對低收入農户中的勞動力就業幫扶的積極性,讓低收入農户中的勞動力能從當地得到穩定收入。這樣即幫助了低收入户通過自身勞動解決貧困問題,同時又能促使他們掌握一到兩門實用技術,為有條件的低收入户的創業積累經驗。2、對外勞務輸出,對低收入户家庭中哪些能外出打工,又找不到途徑的勞動力,把他們組織起來,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進行崗前培訓,統一管理、安排就業。“需輸血型”低收入户是指家庭中沒有勞動力的低收入户。這類低收入户多為“五保户”,還包括部分因“病殘”、“因小孩上學”致貧的低收入户,他們是社會中的“弱勢羣體”,無生存的本領,無經濟來源。對這類低收入户的幫扶,着重從政策方面進行幫扶。第一、政府的民政部門要向他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並不斷提高最低標準。第二、政府還要通過財政預算、向社會募捐等方式,為他們建立各類生存保障基金,不斷提高這部分低收入户的生活待遇和生活質量,讓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教”。

(二)積極引導,大力提倡自主創業

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改進黃牛飼養方式,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品種,不斷提高牛產業經濟效益。村內80%以上的農户養牛在3頭以上。目前該村存欄基礎母牛98頭,以計劃增購能繁母牛50頭以上,總體達到能繁母牛150頭。按照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整體思路,建立養牛專業合作社,建成養殖示範點2處,温棚牛舍50棟,完善銷售網絡。通國家扶持,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獎補政策,確保温棚養牛人均年增收3000元。

從長眼看,低收入户的脱貧應以自主創業為主。根據目前現狀,幫助低收入户自主創業的最佳辦法是“政府投入、農户承包、公司銷售”。對一些能夠自主創業的低收户家庭,政府要為他們提供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便利的條件,不斷提高他們自主創業的主動性。政府應採用優惠的政策,依託本地區的農業企業、種養大户,建立一批種植、養殖小區,將本地區的低收入户集中起來,共同創業,併為他們提供產前的生產資料供應、產中的技術指導、產後的銷售等一條龍的高效、優質服務。

(三)積極爭項改善基礎條件

一是該村3社農田水土流失嚴重,耕作非常困難,致使產量逐年下滑,爭取水保部門分年度列項整修標準化梯田1500畝;二是該村姚家灣社現還居住在山頂,全社7户實際居住不到4户,飲水、生產生活都很困難,積極爭取移民搬遷項目。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

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外出打工人員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扶貧調研報告 篇3

農村扶貧工作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深入實施我市 創業富民、創新強市 的決定,加快推進 低收入農户奔小康工程 十萬農民異地轉移工程 等系列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市政協把農村扶貧工作列為今年重點調研課題,併成立調研組,於今年2-6月份開展了調研。調研採取市、縣聯動的方式進行,慶元、雲和縣同時開展。調研組在認真聽取市農辦等10個部門有關農村扶貧工作開展情況通報的基礎上,先後赴遂昌、青田等6個縣及鄉鎮村,全面瞭解了各縣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近年來開展農村扶貧工作的主要措施、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困難及建議,廣泛聽取了基層幹部、羣眾對農村扶貧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調研組還於5月26日召開了委員約談會,徵求部分委員的意見、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扶貧工作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堅持 真扶貧、扶真貧 ,以實施 三大工程 為載體,不斷推進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領導重視,政策支持,不斷推進扶貧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扶貧工作。20xx年市第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把人均純收入1500元以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奔小康問題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積極推進貧困户脱貧致富奔小康進程。20xx年9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貧困人口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12月,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又提出了具體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明確要求。從20xx年至20xx年連續5年,市委1號文件都是關於農業農村工作的,尤其是20xx、20xx年分別出台了市委1號文件《關於實施低收入農户增收工程,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快農民異地轉移促進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紮實推進低收入農户增收工程和農民異地轉移工程,有力地推動了我市農村扶貧工作。同時,市政府還出台了《麗水市發展來料加工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促進農家樂休閒旅遊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市人行、市財政局聯合制定下發了《關於推廣小額貸款支持低收入農户增收的意見》。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明確了全市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思路、奮鬥目標、扶持政策、工作舉措,對指導我市扶貧工作,確保扶貧實現預期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因地制宜,狠抓 三大工程 ,不斷深化扶貧工作

全市各級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結合本地實際,以欠發達鄉鎮奔小康、低收入農户增收和農民異地轉移等 三大工程 為抓手,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羣眾居住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脱貧致富奔小康步伐。通過實施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到20xx年底,全市欠發達鄉鎮通鄉公路硬化率達到100%,等級公路通村率達到81.9%,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達到72.2%;20户以上自然村廣播電視通村率達到76.6%;安全衞生飲用水普及率達到58.74%;實現貧困家庭學生九年義務教育免費入學和高中段免收學費、代管費;積極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勵和引導低收入農户 走出去 輸出去 考出去 ,拓展創業空間。通過實施農民異地轉移工程,引導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集聚,從20xx-20xx年底,全市已累計建立下山移民小區166個、點189個,安置下山遷移農民3.78萬户、14.28萬人。採取多種措施,積極實施低收入農户增收工程。到20xx年底,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500元的人口從20xx年底的18.1萬人減少到8.5萬人,淨減9.6萬人,加上4萬低保人口,全市低收入農户脱貧或達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為75%。20xx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73元,比上年增長13%,增加504元,處於歷史最好水平。

部門協作,結對幫扶,不斷促進扶貧工作

部門各盡其職,深化項目引導,增加農民收入。5年來,全市欠發達鄉鎮實施開發農業和產業化扶貧項目2580個,投入開發資金5.57億元,各級財政扶持資金7269.8萬元。新建農業基地56.9萬畝,培育農業龍頭企業91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224家,覆蓋行政村1441個,帶動農户11.7萬户。全面實施 一户一策一干部 和 一村一計一部門 幫扶機制,通過單位結對村、幹部結對户的辦法,把幫扶工作做到村、做到户、做到人。20xx年,全市31421名幹部結對33761户低收入農户,資助資金1217.4萬元,幫扶項目10590個,項目資金2032萬元。同時,不斷深化 六個雙百 活動,充分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合力共建新農村、合力扶助低收入農户。20xx年,百家民營企業扶百村結對幫扶115個村,落實幫扶資金1369萬元。1055家文明單位與940個村結對,落實幫扶資金533萬元。55名僑胞、27個僑團結對幫扶76個村,共捐資761萬元。青田縣還開展 百個僑團助百村 千名華僑扶千户 活動,共有327名華僑以各種方式參與農村低收入農户結對幫扶,共落實幫扶資金81.2萬元。

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幾年來不懈的努力,全市農村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我們不能不看到工作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重視和關注。

制約低收入農户增收的外在因素還較多。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立地條件差、生產性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我市耕地量少、塊小、分散,而且生產性基礎設施落後,不少己年久失修,制約了我市農業發展和低收入農户脱貧致富。二是特色產業扶貧水平較低。全市農業龍頭企業總量少、規模小、設備差,抵禦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帶動農民增收的能力弱。三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全市農民合作組織規模小,資金實力弱,再加上技術、人才等方面因素制約,專業合作社組織從事種養業的比例高,粗放經營的多,從事農產品深加工的少,產生的經濟效益低,帶動作用不明顯。四是低收入農户增收渠道單一。城鎮產業規模小,三產業發展慢,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不足,難以讓低收入農户從第第三產業獲得更多的收入。五是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後。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向下延伸不夠,低收入農户對市場信息和市場行情缺乏瞭解,對農業結構調整方向不明確,致使農業生產難以與市場對接,加之部分農村文化陣地萎縮,公共文化體系缺失,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不強,影響了低收入農户自我發展能力的提高。六是一些村級組織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缺乏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無法帶領低收入農户脱貧致富。

制約低收入農户脱貧致富的自身因素也不少。扶貧工作要靠 內治外幫 , 低收入農户脱貧致富最終要靠自身的努力,只有把他們的潛力挖掘出來,才能抓住扶貧工作的 牛鼻子 。目前影響他們脱貧致富的自身因素主要有三個: 一是一些低收入農户滿足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給自足的傳統生產模式,離開土地的脱貧致富能力較弱,有的仍未擺脱 養豬為過年,養牛為犁田,養雞養鴨為了找點油鹽錢 的自然經濟狀態,他們的商品意識、科技意識和市場開拓能力都很低。二是由於受科技文化素質等因素影響,一些低收入農户生產仍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和傳統的自然習慣,部分農民接受科技知識和適應市場經濟能力較差。三是部分低收入農户 等、靠、要 思想較為嚴重,具有強烈的依賴性。過去長期實施 送錢、送糧、送衣 的扶貧方式,致使一些地方的低收入農户產生了靠政府靠社會救濟度日的依賴心理,失去了改變貧困的信心,存在着一種比物質貧困更嚴重、更難治癒的 志氣 貧困。

扶貧的方式方法還需改進。一是強調經濟的多,重視人的精神、文化因素的少。有些地方往往強調的是增加 物 的因素,而忽視 人 的因素,一談到扶貧就強調加大資金投入、發展項目等等,對於樹立自強自立、艱苦奮鬥的精神宣傳不夠。二是缺乏對症下藥、分類指導。有些扶貧資金、項目,採用平均分配辦法,直接影響了扶貧的效益和效果;機關幹部在幫扶中,下去的人多,但幫助分析貧困原因、指導脱貧辦法的少;在幫扶措施上,有些地方對不同類型貧困户缺乏有針對性的幫扶,採用的辦法不多、措施單一。三是有些地方基礎工作不夠紮實。主要反映在一些基礎數據上,包括低收入農户、低保對象的確定,有些就由於人為因素造成不夠準確、真實、可靠。比如有些貧困户是由於家庭成員不承擔或少承擔贍養和扶養義務造成的,但這類情況在一些地方仍把他們列入扶貧對象,以致造成不良影響。

一些政策、措施還不盡科學合理。一是資金投入不足,誘發新的債務。如下山脱貧中,生活在偏遠山區的部分農民由於自然條件差,致富門路缺,原始積累少,而異地轉移成本較高,農民除了政府補助的部分之外,自己還要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特別是低收入農户難以承擔,導致部分下山移民負債。又如康莊工程對村級配套資金要求較高,我市地處高山的村級經濟一般都較薄弱,有的村由於實施康莊工程導致村集體背上了債務,甚至有些村還存在因築路而返貧的。二是資金渠道多頭分散、門檻高,受益難。據瞭解,近年來中央、省、市各級財政投入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資金也不少,但這些資金各有各的主管部門,各有各的投向,各有各的管理方式,造成項目規劃、實施、驗收不好統籌協調,增加鄉鎮村的操作成本、農户的生產成本。其中很多扶貧項目資金都是以 以獎代補 的形式下發或申請條件要求較高,而低收入農户由於無資金、無能力進行啟動實施,根本無法爭取項目資金,所以扶貧效果收效不大。再是有些規劃項目不尊重羣眾意願和不切合實際,有的地方農民想做的項目,相關部門沒有規劃,就不能申請扶持資金,而部門規劃的項目不一定適合在當地實施,但為爭取資金又必須申報,最終效益不好。三是低保擴面工作有待於進一步完善。低保 提標擴面 將能更有效解決農村最低貧困羣體的生活問題。但 提標擴面 下達比例指標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一是低保對象難確定。由於分配到鄉鎮、村的指標是固定的,造成部分農村出現 粥少僧多 或者 粥多僧少 ,引發農村一些新的不穩定因素。二是部分鄉鎮因財政困難,配套資金難落實,對這項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出現落實不到位情況。

扶貧的機構、力量有待加強。一是扶貧的主管機構不健全。目前市本級和大部分縣(市、區)扶貧辦沒有獨立(青田、雲和除外),大多與農辦或農業局合署辦公,而且辦公室沒有專職工作人員(或很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市農村扶貧工作的開展和深入。二是扶貧的資源、力量有待整合。扶貧工作要求多部門協作,但當前的協調主要在資源動員上比較有效,在資金和項目的管理上部門間的協作明顯不足,形成職能部門單打獨鬥的局面,沒有很好地將部門的資源、資金整合運用,形不成合力,造成各方面都在抓,而各個方面又都出現資金缺口、項目效益不明顯的問題。而且多數縣(市、區)缺乏統籌兼顧、有效整合的機制,降低了扶貧的效率。

對策與建議

做好農村扶貧工作任重道遠,我市必須在認真總結過去扶貧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實,完善工作機制,紮實有效推進扶貧工作,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理清思路,加強扶貧工作的針對性

各級黨委、政府要在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認真貫徹實施市委[20xx]1號文件的同時,進一步理清扶貧工作思路,把扶貧開發看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前提和基礎,抓住扶貧關鍵環節,用統籌的眼光看扶貧,綜合的手段抓扶貧,真正把扶貧開發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納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框架之中。

一是加大生產性基礎設施投入。根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生態農業、高效特色農業的需要,統籌規劃,加大對生產性基礎設施的投入,努力改善農林生產條件,為可持續發展打實基礎。

二是狠抓農民異地轉移工程。認真貫徹執行市委生態移民的決定,把高山遠山立地條件太差的農户 請 下山。充分考慮就近就業、就醫就學等各方面因素,選準移民點(如工業區附近、中心鎮等),做到 搬得下 穩得住 富得起 。要提高低收入農户特別是特困農户搬遷的補助標準,以及搬遷後的幫扶工作和後續管理工作,降低移民户的搬遷費用。

三是進一步規範扶貧對象的審定。扶貧對象的確定必須堅持標準,規範程序,規避人情因素,確保準確、真實、可靠,把真正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農户納入建檔立卡對象,扶貧項目與低收入農户對接到位。

四是加強扶貧分類指導工作。要繼續向開發性扶貧、救濟性扶貧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管齊下的方式轉變。要積極開展信息幫助、產業扶持等開發性扶貧。目前我市貧困對象中近三分之一是老、病、殘等幾乎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户,不適宜 造血式 的扶貧,對這部分人員應納入政府低保救濟。要進一步做好低保 提標擴面 工作,儘量減輕鄉鎮的負擔,對欠發達鄉鎮要給予特別的照顧,以更好地調動鄉鎮幹部的積極性。

明確責任,提高扶貧工作的實效性

一是完善扶貧工作組織。市本級、各縣(市、區)要儘快建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健全扶貧工作機構,加強對扶貧工作的領導。進一步落實市、縣、鄉、村及相關部門的扶貧責任,明確目標任務,貫徹好 以人為本 開發式扶貧的工作方針,幫助有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走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路子。落實 一把手 負責制,統籌抓好扶貧工作的各個環節,確保扶貧工作紮實推進,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立足本地、本部門實際,做足 農 字文章,加大引導、指導、幫扶的力度。

二是加強鄉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班子扶貧工作力度。鄉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是基層扶貧工作的生力軍,要強化鄉村兩級領導班子的責任。鄉鎮扶貧工作要有專門組織、專人負責,協助村領導想辦法、抓落實,發揮好基層扶貧的主體作用。同時,進一步加強縣主管部門和幫扶部門的責任,紮紮實實協助鄉鎮黨委政府搞好扶貧工作。

三是建立扶貧工作考核管理體系。建立科學嚴謹的扶貧工作考核管理體系,準確評價扶貧工作的成效,努力避免以表面的數字統計成果取代實際增收效果,用考核促使 真扶貧、扶真貧 落到實處。

政策扶持,拓寬低收入農户增收的渠道

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拓寬融資渠道,大力促進信貸扶貧,增加低收入農户增收實力。一是積極爭取上級扶貧政策。在用足用活現行上級扶貧政策的同時,繼續努力向省委、省政府爭取扶貧政策和補助資金,對一些不盡科學合理的扶貧政策,要在深入調研研究的基礎上加以修改。二是進一步降低項目門檻。為加快各類扶貧項目的實施,充分發揮項目的帶動作用,應進一步降低項目門檻,引導農民產業發展方向,推動農民增收致富。特別是對低收入農户應給予特別優惠政策。三是全面推廣農户聯保貸款。大力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形成林農小額循環貸款、林權直接抵押貸款和擔保貸款等貸款方式優勢互補的格局。積極探索農村房屋抵押貸款和小額擔保貸款管理新模式,擴大貸款範圍,開展農村社區資金互助組織的試點。鼓勵龍頭企業、工商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其他個人為低收入農户提供小額貸款擔保。

提高素質,增強低收入農户增收的能力

扶貧先要 扶志 和 扶智 ,才能增強低收入農户增收能力。首先要典型引導,增強脱貧致富的主動性。要從扶貧開發工作的成功典型中,發現規律,汲取經驗,不斷豐富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要大力弘揚基層羣眾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和社會環境,建立奮發圖強、勤勞致富的激勵機制,增強廣大低收入農户勤勞致富的光榮感。其次,堅定不移地提高農民素質,實施科教扶貧。要緊緊抓住提高貧困農民素質和產業科技含量,深化科教扶貧。要引導低收入農户積極參與勞動力素質培訓,提高勞動技能,增強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創新培訓方式,在利用培訓基地集中培訓的同時,積極採用流動式培訓、鄉村培訓等靈活多樣方式,儘量方便羣眾參與。以科研院校為依託,引進人才和技術,採取 請進來、送出去 的辦法,引進新技術,培養新人才,定期邀請專家、技術人員為低收入農户講課、傳經送寶。要認真組織好農民職業實用技術培訓,本着 實地、實用、實效 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加強科普知識和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努力使每個有能力脱貧的貧困農民至少掌握1-2門實用技術。要充實縣鄉農技推廣隊伍,完善技術服務手段,普及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加強對低收入農户使用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的輔導。

科學幫扶,完善扶貧工作長效機制

一是大力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要從願意為村裏作貢獻的致富能手、務工經商能人中培養村幹部,配齊配強村級班子,對他們加強政策、法規、技術的培訓,提高其政治素養,增強其工作能力;逐步提高村幹部待遇,重獎優秀村級幹部,激勵他們帶領羣眾脱貧致富;同時,要充分發揮農村工作指導員的作用,對工作成效顯著的,要予以表彰獎勵,提拔重用。

二是積極推進互惠式產業扶貧。制定優惠政策引導業主、龍頭企業在農村建立基地,大搞農業綜合開發,調優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帶動農民增收。在方式上,多扶持與扶貧項目相關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與低收入農户簽訂生產合作合同,項目主管部門與龍頭企業簽定產業扶貧合同,項目風險由企業承擔。當企業保證了低收入農户的利益、實現了預期的增收目標時,項目主管部門及時給企業兑現項目資金,使低收入農户利益得到充分保證。

三是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要把農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衞生事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衞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職業技術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制度,繼續落實農村低保五保 集中供養、貧困家庭學生教育救助、殘疾人扶貧等救助政策,確保特困羣眾的困難救助落到實處。要建立貧困羣眾法律援助機制,及時為貧困羣眾排憂解難。

四是不斷改善結對幫扶機制。要根據 真扶貧、扶真貧 的要求,做實、做細結對幫扶工作,切實構建有效的 一户一策一干部 和 一村一計一部門 的幫扶機制。要提倡和鼓勵送項目造血的長效辦法。真抓實幹,通過領導聯繫、單位結對、企業幫扶,突出到村到户,注重分類指導,真正促進低收入農户持續增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扶貧調研報告 篇4

根據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作為自治區“十二五”時期整村推進貧困村的__市__區__鎮__村今年繼續被確定為自治區安監局的幫扶對象。受黨委、政府的重託以及自治區安監局領導的信任,我於今年3月底到__鎮__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為確保各項幫扶目標的實現,一到任以後在__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在__村“兩委”的積極配合下,很快融入新的環境,紮實開展調研工作。通過實地察看了__村的人畜飲水、村屯道路、水利設施、危房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深入農户家中,廣泛聽取羣眾的意見和建議,並與__鎮黨委、政府領導和__村“兩委”班子座談,具體瞭解__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研究今後發展的思路和辦法,對切實幫助__村“理思路,出點子,供信息,找資金,抓管理”,積極謀劃定點扶貧工作新舉措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基本情況

__村位於__鎮南部,面積____平方公里,距__市__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東與集合村相連,南與那銀村接壤,居住着壯、瑤兩個民族。全村轄那母、百秀、六合、百拿、那幸、那户、百苗、平利、六煙、那華、那馬等11個自然屯,17個村民小組652户2745人,其中瑤族6個自然屯,瑤族人口1402人,佔全村總人口的51%,均為農業人口。全村目前共有五保户14户,88人享受政府低保。全村土地總面積2、2萬畝,耕地4031畝,其中水田1201畝,旱地2830畝;有經濟林面積6000畝,其中油茶成林面積3000畝、八角800畝,杉樹成林面積1000餘畝,退耕還林面積1000畝。農作物以種植甘蔗、水稻、玉米為主,主要經濟林有油茶、八角、桐果、杉木等。全村有農資商品服務部3個,小型茶油加工廠8家。村屬地界內無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去年開始有區直單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指導員駐村。

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一)經濟發展情況。___年,__村人均純收入____元。經濟結構較為單一,還是以傳統的種養業為主,主要經濟來源為甘蔗、油茶、八角、杉木種植、家庭養殖、勞務輸出等。一是種植業,以水稻、玉米作為口糧只能解決全村的吃飯問題,___年全村進廠原料蔗約9100噸。二是養殖業,全村現存欄生豬800多頭,耕牛90多頭,有年均一萬元以上收入的養殖專業户15户;三是運輸業,全村從事運輸業的6户,大小運輸車6台(含1台客運車);四是勞務輸出,富餘勞動力長期外出務工310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農閒時到__或附近地區臨時務工。

(二)教育事業發展情況。__村在那户屯設有一個村中心小學和在六合屯的一個教學點(僅一年級),全村一至五年級在校生199人,六年級學生全部送往__鎮中心小學完成6年級教育,並在__鎮第一中學上學,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全村義務教育適齡青少年、兒童共304人,入學率100%,沒有輟學現象,均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目前在校大學生18人。另外,在村部和六合屯內各有一民辦幼兒園,入園入托人數分別為30人和18人。

(三)社會保障發展情況。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2605人,參合率達到97%;___年開始在全村範圍內推廣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適齡參保對象1321人,參保率75%。全村60歲以上老人219人全部享受養老金。

(四)醫療衞生事業發展情況。村部綜合樓是集學習文化、教育培訓、辦公接待、醫療衞生於一體的村級活動場所,建於六煙屯,處於__至__鎮公路路邊,為一棟兩層建築面積為160m2的磚混結構建築,內設辦公室、計劃生育室、培訓室、醫療衞生室、文化室、會議廳等,衞生醫療室配備了基本的醫療救護藥品。

(五)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一是交通基礎設施有待提高。全村主要通屯道路共7條13、2公里,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現村部至百苗屯650米通屯路已完成硬化工程,進一步是屯內道路的硬化及美化工作。六煙、那幸屯的屯內道路硬化工程已完工,__至__公路到六合屯的通屯公路基礎實施以及擴建工程基本完工,到百拿屯的通屯盤山公路已開通並鋪上砂石,新建橋樑一座,有效地改善了當地羣眾的出行。其餘村屯道路無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彎曲狹窄,寬度均為2-3米,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難以出行。二是水利灌溉設施還相當薄弱。全村共有水利渠道8條12公里,灌溉面積1200畝,主要水源來自平祿水庫,只有1條4公里水利渠道達到“三面光”標準;其餘包括那母、百秀、六煙、那馬、六合、那華等屯的水渠還是許多年前依田埂開挖的水溝,日積月累了大量淤泥,大大限制了灌溉水流量。三是通訊設施不完善。全村11個自然屯均通電、通電話、有手機信號網絡覆蓋,約三分之二的農户安裝有衞星電視接收設備,但遇雷雨大風天氣時常伴有短時間的停電和手機、電視信號中斷現象。

(六)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政策落實情況。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識、法制觀念有待加強。村容村貌、羣眾精神面貌、衞生面貌較好,豬、雞到處跑的現象較少,遍地豬牛糞的不衞生狀況和羣眾砍樹燒火的習俗在該村有較好的控制。

(七)村級組織和黨組織建設情況。一是村“兩委”班子成員情況。現黨支部班子有成員5人,其中支部書記1人,副支部書記1人(兼任村委主任),支部委員3人(2人兼任村委副主任);村委會6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村委委員3人。平均年齡40歲,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人,高中、中專文化程度2人。村“兩委”班子成員是各村民小組的經濟能人,能吃苦耐勞,在羣眾中具有較高的威信和較強的“雙帶”的能力。二是村“兩委”班子開展工作情況。目前,村“兩委”建立了學習、工作、政務公開等制度,重大問題能集體研究。班子內部較為團結,關係比較融洽,能夠保證村裏工作的正常開展。村幹部作風較為務實、正派,多數羣眾對村幹部比較滿意。三是黨員隊伍情況。全村現有黨員49人,其中有女黨員16人,黨員年齡老化。

三、發展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近幾年來,__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齊心協力,加快發展,羣眾的生產生活有了較大的變化。但由於自然條件惡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全村人民羣眾生活都在温飽線下徘徊,生產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

(一)羣眾思想認識還有偏差。少數村屯羣眾的主體意識不夠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籌資建設方面,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二)新農村建設規劃比較滯後。由於鄉村建設規劃人才短缺,指導不到位,各村屯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村莊整合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仍不夠完善。村屯大都缺乏統一規劃,房屋佈局零亂,人畜混居,露天廁所、廢棄水坑(塘)仍然較普遍,家户排水(污)溝獨立不聯通,有的家户直接把污水排到路上,傢什、柴火亂堆亂放,村莊“差、亂、髒、臭”現象較嚴重,村莊整治工作難度大,新農村建設規劃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基礎設施薄弱。一是那母、百秀、那幸、那户、平利、那華、那馬的通屯道路亟待加固路基,維護修繕。這些通屯道路均為泥石路,多為依山而繞行,路面凹凸不平彎曲狹窄,寬度均在2-3米,嚴重影響了村民及村小學1400多人的出行。二是,人畜飲水比較困難。該村的水源較少,下轄的那馬、平利、那母、六合、那户等五屯的人畜飲水設施還很薄弱,現引水水源不夠穩定,枯水期間的人畜飲水均出現斷供或不能自給情況。給這5個屯的羣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三是,水利設施年久失修。__村的灌溉水源欠缺,那母水利渠道(主道2條共3公里)、六合水利渠道(主道1條2公里)、平利水利渠道(主道1條1、5公里)、那馬水利渠道(主道1條1、5公里)均需維修,其中那母屯的水稻面積為91畝,那母灌溉水利渠道所經之處均為大面積水稻田,水田集中度、灌溉利用率均為全村最高,然而多年的失修失護使河道堆積了較厚的淤泥,急需清理修繕。四是,危房改造任務艱鉅。由於羣眾收入來源少,投入到住房建設資金非常有限。雖然,這幾年實施了危房改造工程,逐步修繕解決了部分羣眾的危房。但全村還有47户農户居住在簡易木瓦結構的房子或危房中,這些房子多建於上世紀,大部分已嚴重傾斜,均屬於危房,安全隱患大。五是,六合屯教學點的基礎教學設施十分簡陋有待完善。該教學點設在屯邊的山丘上,途徑一條泥濘濕滑的土坡台階,只有一間教室和一間老師辦公兼休息室,雖在___年經過當地政府努力,為教室和老師辦公室接入電力線路,安裝了照明燈具、門窗扇葉等,增加課桌椅。但該教學點基礎設施仍然十分落後,沒有衞生間,也沒有任何的文體活動場所器材和設施,教室內牆也未粉刷,嚴重的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遇炎熱、寒冷天氣時,小孩難以安心聽課學習;遇大風、大雨天氣時,只能停課放假回家。

(四)農業產業結構單一,主要經濟作物退化嚴重。

1、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調整有一定的難度。__村長期以來都以種植水稻、玉米、甘蔗為主,輔以種植油茶、八角、杉樹,產業結構單一,產量低,農民羣眾增收困難。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已基本用完,無法通過擴大種植面積增收;由於甘蔗、水稻、八角、油茶已成規模種植,短期改變種植方向存在一定的難度。

2、八角、油茶果退化嚴重,缺乏技術指導。全村的主要經濟作物八角種植面積共800畝,12年的適齡八角樹單產僅75kg/畝;油茶果種植面積共3000畝,單產僅100kg/畝,遠低於平均產量。為此,也曾請過農業技術專家指導,但未能予以解決。

3、養殖業發展徘徊不前。養殖業主要以生豬為主,家禽為輔,但大户少、品種雜、科技含量低、成本高,還沒有擺脱“養豬為過年,養禽解決油鹽錢”的小農經濟束縛。前些年,有的農户發展養豬、養牛、養羊等項目,因受市場波動影響,現在存欄數已經很少,沒有上規模的養殖户。

(五)勞動力素質不高,務工技能水平還有待提高。

該村勞動力總數約為1360人。目前,為增加收入來源,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但大多數羣眾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組織性,外出就業途徑少,門路窄,收入水平不高,務工技能水平還有待提高。

(六)基層組織建設有待於加強。一是黨員隊伍老化嚴重。由於優秀青年外出務工比較多,黨員吸收工作難度大,現有黨員老齡化嚴重。據初步統計,全村黨員共49名,50歲以上老黨員有24名,30歲以下的黨員僅3名。二是辦公條件有待改善。村部辦公樓受20__年“6、28”洪水災害影響,牆面出現了3條寬2mm的紋裂,雨天樓頂板漏水較大,嚴重影響到村“兩委”的辦公、開會、學習以及農村農技培訓等活動,另外村部還存在辦公桌椅陳舊、電源線路老化等現象。經積極向上級爭取,目前村部改造項目已進入徵地測量的收尾階段。

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面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特點和新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在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現對__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一)繼續加強宣傳發動

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黨的、___全會有關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強農惠農政策,使廣大農民羣眾瞭解、熟悉黨和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只是國家的事、政府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已的事,是讓農民羣眾確確實實得到實惠的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引導他們自覺地、積極地、主動地參與、支持新農村建設。

(二)立足長遠發展,科學制定__村發展規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然後按規劃分期分批逐步推進實施。建議首先應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的原則,認真編制好“十二五”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統籌安排農村建設的各項用地和空間佈局,綜合協調村民住宅與道路、人畜飲水、學校、幼兒園、衞生室、文化活動中心等各類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關係,為農村居民提供符合當地實際、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然後要確保村莊建設規劃得到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民房舍建設要符合規劃要求,對不符合規劃的建設行為要及時制止,對歷史建築要逐年“消化”。積極推進農村改水、改灶、改廁、改路、改房,實現雨污分流、人畜分離、垃圾清理,徹底改變農村“髒亂差”現象。

(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__村的基礎設施非常滯後,建議按照“農民出一點、財政拿一點、社會籌一點、包村單位和有關部門幫一點”的思路,構建起“政府補助、部門幫助、羣眾自助、社會贊助”的投入機制。抓住國家對貧困地區,革命老區的大力支持這一大好發展機遇,利用本地優勢資源,千方百計向上爭取投入,儘快建立高速通道,澤福人民。在實施整村推進中,通過整合各部門資金來加大力度,重點解決好貧困山區行路、飲水、農田水利等與羣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建設,加快村屯交通道路建設,解決阻礙扶貧進程的關鍵因素,切實改善羣眾的基本生產和生活條件。

1、加快村屯交通道路建設,解決阻礙扶貧進程的關鍵因素

①跟蹤落實“百秀通屯及屯內道路硬化工程”的項目及工程施工建設。根據道路現有路況,部分修繕、加固路基後,擬水泥硬化1100米道路(含屯內硬化道路),寬度1-4米,供會車停讓。此項目初步預算約為30萬元。該項目已列入今年__區“一事一議”項目當中,仍需進一步跟蹤落實,力爭在今年內完工投入使用。

②做好硬化公路口至那幸路口的通屯主道路項目立項實施工作。根據道路現有路況,開挖護路水溝,從公路口至那幸路口的通屯主道路(約600米)水泥硬化,路面寬度3米,新建5個駐車點,供會車停讓,其路基另需少部分加固維護。此項目初步預算約為22、5萬元。資金來源:主要爭取交通部門、扶貧、民委、教育、糖辦以及社會贊助給予協調解決,力爭在20__年底前解決那户、百秀、那幸、百拿、六合5個自然屯及村屬小學近1400多人出行交通嚴重受阻的問題。

2、加快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徹底解決人畜飲水困難。

①跟蹤落實“那馬、那母屯人畜飲水工程”的項目及工程施工建設。該項目去年已列入__區扶貧辦幫扶項目當中,管道及其配套設施基本落實,但仍需進一步跟蹤落實工程施工建設相關事宜,力爭在今年年內完工投入使用。

②那母、百拿、那馬、那户等4個屯的人畜飲水設施建設應採取“一事一議”、扶貧、部門支持和企業贊助的方式,逐年予以解決。徹底人畜飲水困難問題。

3、加快農田水利設施維修、政治建設,確保旱能灌、澇能排。

__區作為第一名列入自治區向國家水利部推薦為第三批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通過水利部審批後,每年將獲得20__萬元的補助,三年將獲得6000萬元,給改善農村水利設施維修提供了資金保障,確保旱能灌、澇能排。因此,我們要配合村委做好那母“三面光”灌溉水利渠道建設、六合水利渠道、平利水利渠道、那馬水利渠道的維修項目立項工作。尤其是那母屯水利渠道,要及時清理渠道淤泥,並在原有渠道基礎上,修建長3公里、寬0、5米,深0、5米的“三面光”灌溉水利渠道,徹底解決那母屯大面積水稻田灌溉。此項目初步預算約為32萬元。

(四)加快農業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1、大力發展甘蔗生產。__村甘蔗種植已成規模種植,從播種到收購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體系。__年,甘蔗種植總面積為2990畝,進產原料蔗約9100噸。但由於受天氣影響和甘蔗品種制約甘蔗減產嚴重,加上__村現有耕地已經用完無法通過擴種增收。應積極爭取區糖辦和科技部門支持,立足改良甘蔗品種和加強種植技術培訓,促進__甘蔗種植發展和農民增收。

2、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根據___年統計數據,__村目前有油茶成林面積約3000畝,小型茶油加工廠8家,20__年__當地茶油價格為22元每斤。積極引導和培訓農民科學配方施肥,通過推廣優良品種,低產改造,提高科學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油茶的品質和質量,提高油茶林單產,重點扶持一兩家有條件的加工廠提升產品品質,打造茶油品牌,做大做強__村油茶產業。

3、大力發展特色養殖。__村現有養殖專業户普遍存在養殖規模小,養殖技術落後等現象。應積極爭取蓄牧水產部門支持和鼓勵有意向的養殖户擴大規模改進技術,引進其他特色養殖項目,通過示範,帶動全村養殖業發展。

4、充分利用每年冬季閒田增收。__村目前有500畝冬閒田,大部分冬閒田位於交通較為便利的平地地帶,種植條件好。加強對冬閒田的農業綜合開發,組建農村合作社,引進公司,形成訂單式農業,拓寬農民收入渠道。

(五)加大教育培訓培訓力度,切實提高人民羣眾的勞動技能和科技知識,增強農民的致富本領

1、完善六合屯教學點基礎設施。在教室房前修建一個衞生間和新建文體活動場所,添置設施和器材;及時解決該點師生生活用水問題;對泥濘濕滑的土坡台階進行硬化改造,確保師生出入教學點的安全。

2、積極引導初、高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增加勞動技能,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收入。我國當前職業工人缺口大,國家十分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接受職業教育的農村籍學生都能得到國家教育補助和推薦就業政策,有效減輕家庭教育負擔。針對當前農村很多學生初、高中畢業以後就棄學外出務工的現象,結合自治區安監局直屬單位廣西第一工業學校、廣西動力技工學校的辦學特點、熱門專業,宣傳職業資格教育和技能培訓的就業優勢,推薦該村適齡青年及準備外出務工人員到一工校、動力技校進行中等職業教育學習和成人教育。同時一工校、動力技校針對該村學員提供減免學雜費的優惠政策,以吸引生源。根據國家規定的優惠政策,對庫區移民、扶貧異地安置、城鎮低保、農村特困家庭子女(憑低保存摺)、退伍士兵、國辦福利院大齡孤兒等特定人員全部可享免學費。佔學生總數25%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免學費。保證就業收入1500元/月以上。農村學生享受1500元/年國家助學金;95%的學生可享受40-80元/月的校內助學金;優等生300-3600元的獎學金。

3、協調有關部門及培訓機構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轉移就業。該村勞動力總數約為1360人。目前,為增加收入來源,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但大多數羣眾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組織性,外出就業途徑少,門路窄,收入水平不高。積極協調勞保等有關部門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使得大部分農民掌握1-2門致富技能。多方收集信息擴寬渠道,引導剩餘勞動力就地轉化或者外出務工、經商。

(六)加強村級組織建設

以後要注重從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返鄉農民中選拔村幹部,引導和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該村任職,改善村幹部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吸收有知識、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年輕入黨積極份子,爭取每年發展黨員不少於1人。認真抓好黨員培訓工作,學理論、學科技,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促進農業生產等各方面的有序發展。

__村村部辦公樓始建於__年,由於受到20__年“6、28”洪水的浸泡,地基下沉,天面開裂,成為危房,影響了正常辦公。為此,__村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按照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在原址上擴大建設村公共服務綜合樓和一個籃球場(配套氣排球場)、室外兵乓球場、文藝舞台、村級衞生室(佔地面積80平方米)等集於一體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目前該項目已協調開展徵地和測量工作,並落實了組織部門基層組織建設資金3萬元、衞生部門村級衞生室8萬元;文化部門已列入20__年村級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項目(45萬元)。力爭今年組織興建。

扶貧調研報告 篇5

20__年6月,自治區黨委__全委會議確定了“收縮戰線,突出重點,到村入户,整村推進,三年解決44萬特困人口的温飽問題,十年使329萬低收入貧困人口整體步入小康生活水平”的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方針和部署。隨着三年解決特困户人口温飽問題目標的基本實現,我州扶貧開發將開始新的進程,今後扶貧開發工作將主要圍繞兩大任務展開:一是鞏固温飽成果,提高低收入貧困人口收入水平以及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水平。二是進一步改善貧困鄉村生產和生活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逐步改變貧困鄉村科技、教育、文化、衞生的落後狀況,為達到小康生活水平創造條件。也就是説,如何解決“鞏固”、“提高”的問題,是今後我州扶貧開發工作的中心任務。以此為前提,20__年7月20日至30日,在計委艾委員的帶領下,由州扶貧辦、__縣、__縣、__縣、__縣參加的扶貧開發工作調研組一行10人,前往北疆學習調研。調研組克服天氣炎熱、路途遙遠等不利因素,合理計劃安排,歷時11天,對北疆__州、__州、塔城、阿勒泰四地州進行了調研。其中,重點對__縣移民搬遷工程、__縣扶貧項目管理、__縣扶貧資金管理、__縣噴灌項目、__縣扶貧開發檔案建設和管理、__縣牧區扶貧項目等進行了實地調研。這次調研得到了自治區扶貧辦的大力支持,本委宋主任、沈書記也都親自安排部署並提出了具體要求。調研組通過座談討論、實地參觀、現場交流等方式,對當地扶貧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取得了很大收穫,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調研基本情況

伊犁州、博州兩地扶貧開發工作概況。

伊犁州是新疆唯一的地區級副省級單位,州直下轄八縣二市,由國家、自治區確定的重點扶貧開發單位共207個,其中重點貧困縣兩個,重點鄉19個,重點村186個。到20__年底州直尚有貧困人口27806户143549人,佔州直農牧業人口的8、7%。伊犁州確定的扶貧開發的目標是:經過六年的努力奮鬥,到20__年末,按現行貧困線標準,在自治區率先全面解決低收入農牧民的温飽問題。基本步驟是突出重點、整村推進、分批整體解決。前四年為解決温飽攻堅階段性,後兩年為鞏固階段。20__年的任務是,力爭30%的低收入人口人均增收200元,農村低收入人口降低到10萬人左右。

__州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達385公里。自治州下轄__市、__縣、__縣兩縣一市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區。境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及其11個團場。全州有35個民族,總人口42、8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佔33%。有區級重點貧困村6個,州級重點貧困村16個。現有貧困人口545户2426人,佔貧困村總人口的26、72%。博州扶貧開發工作以縣為主,採取點面結合,社會各方協同幫扶的辦法,確保三年內使82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達到1500元以上。

北疆四地州扶貧開發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點

1、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落實領導責任制,層層抓落實。

北疆四地州一個共同點,就是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開發工作十分重視,扶貧開發工作都有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地、縣成立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地、縣、鄉三級層層簽訂責任狀。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制”,對不能完成當年扶貧開發任務、未能按目標責任制使貧困户擺脱貧困、解決温飽的單位和個人不予評選先進。同時加強完善組織領導,以實現扶貧開發的高位推動。按照“區負總責,地州統攬,縣抓落實,鄉鎮銜接,工作到村,扶貧到户”的總要求,充實完善各級扶貧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並形成紀檢、監察、財政、審計、扶貧、計委多位一體的監督體系,定期檢查,形成制度,長期堅持,不使扶貧資金挪用、流失、滯留、截留,保證了把“救濟錢”真真用在救濟貧困百姓上。

2、積極拓寬扶貧開發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貧困人口收入。

如何幫助和引導貧困户開展生產,發揮自我動力,增產增收,擺脱貧困,是扶貧工作的難點所在。伊犁州以實施“庭院經濟開發建設工程”為突破口,提高貧困户勞動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條件,使貧困户在擺脱貧困的進程中邁出了第一步。一是對貧困户所住危房進行改造,整修院落,使其有圍牆,有院門,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二是每家養1頭牛、10只羊、100只雞,有定單協議的養10頭驢。三是每家房前屋後種5分地馬鈴薯、5分地蔬菜,每家種6棵蘋果樹,每家挖菜窖1口、家庭水窖1口;每家的口糧田,60%種小麥,40%種玉米,小麥作口糧,玉米和桔杆餵養禽畜。四是幫助貧困户學手藝,製作花氈、地毯、花帽、刺繡等。五是幫助、引導貧困户建立合理的家庭成員結構,使每户都有一名會經營的明白人,一名外出打工的創收人,一名上學有成的讀書人,家庭成員都是家庭養殖、種植的勤快人。從而使貧困户在初級起步階段,就能夠實現在家門口勞動,開展家庭種植業、家庭養殖業和家庭手工業,積累生產實踐經驗,成為最現實、最直接的增收方式。

3、突出重點,切實抓好重點縣、鄉、村的扶貧開發工作。

扶貧開發工作始終圍繞解決農村低收入人口温飽問題為中心,以重點貧困縣、貧困鄉、貧困村為重點,加大扶貧資金的投入和項目管理的力度,是北疆四地州扶貧工作的重要環節。自20__年至20__年,__區已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和扶貧貼息貸款17925萬元,為重點貧困縣、鄉建立建設了一批以牲畜養殖、水利基礎設施、飼草料基地和牧民定居為主的骨幹工程和示範工程,加快了農牧民脱貧致富的步伐,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又藉助國定貧困縣的政策優勢,積極爭取各類扶貧資金,從而使扶貧開發工作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博州扶貧工作緊緊圍繞“收縮戰線、突出重點“的要求,把有限的財力物力向扶貧重點地區集中,他們把全州確定的60個村作為州直單位重點聯繫和幫扶的對象,簽定三年責任狀,不脱貧不脱鈎。對其中16個最為貧窮的村,由州財政口徑注入160萬元扶貧開發資金,幫助貧困户打井、牲畜改良、暖圈建設等,解決了貧困户最為緊迫的生活問題。

4、正確引導,積極鼓勵外出務工,幫助貧困農牧民增加收入。

積極引導和鼓勵貧困户就近就地開展二、三產業,並結合當地實際,幫助並組織農民搞勞務輸出,是北疆四地州扶貧工作的一個重要做法。__區採取讓貧困户在本地區境內給種養大户打長工和農忙季節打零工、短工的辦法,增加貧困户收入。博州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火車換裝、棉花和枸杞生產等相關服務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有利條件,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產業抓。伊犁州20__年組織10000名貧困户勞動力走出鄉村務工,其中20__名納入縣、市勞務輸出計劃,走出伊犁到外地務工。通過勞務創收不僅緩解了貧困户家庭的生活狀況,而且直接增加了現金收入,同時也帶來了貧困户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成為貧困農牧民擺脱貧困的一條有效途徑。

5、加大培訓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貧開發的效益。

伊犁州實施“貧困户子女勞動技能職業培訓教育工程”,每年培訓120人,由州教育局、財政局、扶貧辦、職業中專負責實施,工程實施6年,為貧困户家庭子女勞動就業,務工創業打下了基礎。同時結合“科技之冬”活動和“科技扶貧培訓”,靈活多樣地開展“一事一訓”、“一技一訓”、“一養一訓”、“一種一訓”、“現場培訓”、“觀摩培訓”等培訓活動,提高了培訓的實效性和羣眾的參與性。__區__縣堅持實施科技扶貧興農戰略,確立科技扶貧的主攻方向,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扶本相結合,加強對貧困農牧民羣眾的培訓力度,提高貧困户的素質,為貧困鄉村和貧困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6、認真落實各項扶貧優惠政策,減輕貧困户負擔。

__區對人均口糧不足300公斤的的貧困户,實行“五減免、一優先”,即:減免鄉村統籌、提留、糧食定購任務、水費、教育基金,優先給貧困户安排種植計劃,購買母畜賒貨給貧困户,增加牲畜飼養量。對移民搬遷和牧民定居從事種植業的免徵農業税5年,移民搬遷貧困户口糧低於300公斤以下的由民政部門給予補助救濟。在扶貧開發重點縣全面實行農村中小學義務教育“一費制”,將學雜費和課本費合併收取,初中學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260元,小學學生每學年最高不得超過160元,浮動範圍不超過20%。通過實施扶貧優惠政策,20__-20__年共減免貧困户農牧業三税451萬元,減免課本費、學雜費190萬元,減免義務工93039天,減免集體提留124萬元,免徵異地搬遷定居貧困户農牧業税181。4萬元,同時減免其他各種費用150萬元。博州對特殊困難户,縣財政從教育費附加中劃出部分資金,用於中小學學雜費減免。對貧困户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免徵5年農牧業税,對移民搬遷和牧民定居從事種植業的,免徵5年農業税。對移民搬遷貧困户口糧低於300公斤以下的由當地民政部門給予補助。通過制定和落實扶貧優惠政策,極大地減輕了廣大貧困户的生活負擔,為解決温飽,實現脱貧致富打下了基礎。

7、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建立運作激勵機制。

伊犁州在扶貧工作中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在政策、步驟、批此上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扶持,不搞“大鍋飯”。對於有強烈脱貧願望和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户,要集中力量優先扶持,讓這一部分貧困户先脱貧致富。對於無勞動能力、因殘疾、因疾病致貧的,要納入社會民政救濟體系中去。對於有勞動能力,但好逸惡勞、坐等靠要、懶惰酗酒致貧的,進行耐心教育和引導,經教育不改的,採取緩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發、激活貧困户依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通過勤奮勞動,自我脱貧,走向富裕的內在動力和機制,從而最大限度調動貧困户的生產積極性,使貧困户把壓力變為動力,把動力變為活力,帶來了貧困户從精神狀態、思想觀念、勞動能力、生產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變化。

二、主要收穫和啟示

1、方法靈活,形式多樣,不斷為扶貧工作注入活力

__區__縣針對特殊的環境和致貧根源,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為方向,以增加農牧民生產資料佔有量、增加農牧民收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兩增一加強”為目標,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向基礎設施、生產資料方向彙集,向以户為單位的貧困農牧民手中彙集,__縣、__縣作為國定貧困重點縣,積極爭取大單位、大企業開展扶貧幫困,收到積極成效。__縣由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電視台、自治區額河建管局三家單位幫扶,其中新疆石油管理局已向__縣幫扶各類物資達340萬元。__縣先後爭取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自治區煙草專賣局等四家單位進行幫扶,幫扶資金及物資達204、6萬元,建成噴灌農田1萬畝,石油希望小學1所,蜂蜜加工廠1座。由於大單位、大企業的帶動,社會各階層扶貧幫困積極性得到提高,全縣有46個縣直單位130多大户參與到扶貧幫困隊伍中來。

伊犁州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實施貧困户異地搬遷工程。他們對於環境惡劣、居住偏遠、脱貧無望的貧困户堅決實施搬遷。採取“一户一策”、“幾户一策”、插花安置、置換安置、建立移民新村安置等多種方式。察布查爾縣則利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優勢,成片集中開墾4萬畝土地,成立扶貧農場,對異地搬遷户統一集中安置,有效地解決了貧困户異地搬遷和生產生活問題。

2、用好政策,用足用活政策

通過調研,可以感覺到,北疆四地州在扶貧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方法,他們在正確把握扶貧政策的前提下,大膽採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以促進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

伊犁州從每年的扶貧貸款額度中切塊10%-15%,作為全貼息小額信貸,專門用於貧困户發展生產。通過“公司+貧困户”、“基地+貧困户”、“大户+貧困户”、“協會+貧困户”、“能人+貧困户”等方式實現放貸、承貸和還貸,使貧困户在務工生產中學到技術,得到收入,獲得生產資料方面的實物回報,實現自我滾動、自我表現發展。__區根據實際情況,在資金運用上與其他資金通過“捆綁使用”,使資金和項目發揮出最大效益。

__縣為幫助貧困户發展養殖種植業,推行了一套“五户幫扶小額信貸模式”。具體做法為:成立縣扶貧總社、鄉分社和村扶貧中心的三級小額信貸資金髮放專門機構。同時把全縣農牧民以五户為一個單位,按照“一户黨員户或幹部户、一户富裕户、兩户中間户、一户貧困户”的形式組成了605個“五户幫扶組”。每一個“五户幫扶組”對信貸資金的返還實行五户聯保,共同擔負連帶責任,對信貸資金的使用和項目的實施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監督,形成一種“黨員帶,富户促,親幫親,户幫户,利益相連,風險共擔”的幫扶促進機制。從而使小額信貸成為全縣五年來各項扶貧措施中成效最好、收效最快的辦法。

3、多措並舉,敢於創新

伊犁州通過建立扶貧資金項目工程建設貧困户受益制度,提高貧困户收入。在實施財政資金和以工代賑資金項目時,都要最大限度地吸納貧困户勞動力。縣級扶貧辦、計委在扶貧資金工程項目的發包、檢查、驗收時,必須把使用不低於50%的貧困户勞動力作為工程合同的一項指標。

察布查爾縣積極鼓勵貧困户外出打工掙錢,並幫助貧困户學到一技之長。為此他們積極實施五個100工程,具體為:以鄉為單位,在貧困户中選出500人,根據實際情況,培訓100名泥瓦工、100名縫紉工、100名修理工、100名理髮師、100名烹飪師,連續培訓3年。在培訓中,無償提供學習工具和設備,學成後工具歸個人。

__區在扶貧開發工作中,提出並實施了科教式、搬遷式、集中式、股份合作制、五户幫扶、小額信貸等多種扶貧舉措,不斷豐富和完善符合縣域實際的扶貧措施,三年來,通過多種措施,全縣累計有183户1160名特困户解決了温飽問題,人均收入從原來的600元以下增加到1100元以上。

三、對我州今後扶貧開發工作的幾點思考

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州扶貧開發的變化隨着我州三年解決特困人口温飽問題的目標基本實現,我州扶貧開發已開始新的進程,由此也帶來了扶貧開發工作的新變化。

一是工作對象由特困人口到低收入貧困人口的變化。隨着我州特困人口温飽問題的基本解決,特困人口已全部進入低收入貧困人口的範圍內,扶貧對象也隨之進入以低收入貧困人口為重點的階段,但由於我州解決温飽的水平低,這部分低收入人口經不起自然災害,經不起身患疾病、經不起市場波動,很容易出現飽而復飢、暖而復寒,仍然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對象。

二是貧困人口的貧困標準發生了變化。按照新階段國家確定的貧困標準882元,到20__年底,我州農村牧區有低收入貧困人口約33757人,集中在且末、和靜、__縣高寒偏遠牧區及尉犁、__縣荒漠乾旱的重點區域,呈集中連片的區域性分佈。

三是扶貧目標由解決温飽問題到為實現小康創造條件的變化。解決温飽問題任務單一,而實現小康目標多樣綜合,集中反映在低收入貧困人口增加收入的幅度。作為社會弱勢羣體的貧困人口,今後增收面臨的市場環境與前幾年已完全不同,增加收入的難度越來越大。

四是扶貧內容由單純的經濟發展到經濟和社會統籌發展的變化。目前,我州貧困鄉村科教文衞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低收入貧困人口思想觀念落後,勞動技能和經營發展能力較弱。統籌發展就是扶貧開發要克服單純以經濟收入或經濟增長衡量發展水平的觀點,既要以經濟發展為重點,着眼提高低收入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又要兼顧貧困鄉村的科技、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的發展,做到經濟與社會、經濟與政治文化協調發展;也要以人為本,提高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為自我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創造更加和諧的條件。

五是扶貧方式由以户為單元到整村推進的變化。提高低收入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要實施整村推進的扶貧方式,以村為扶貧單元,通過貧困鄉村的生產生活條件的進一步改善,促進解決一家一户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州20__年將有18個重點村進行整村推進驗收。

六是扶貧投資由規模投入到效益投入的變化。在扶貧資金總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我州扶貧開發要立足現有資金規模,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克服片面追求脱貧數量、收入指標的傾向,將收入與效益、數量與質量有機地統一起來,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高扶貧開發的效益,讓人民羣眾真正感受到扶貧的實際成效,得到實際的利益。

必須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我州扶貧開發工作

統籌自治州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事關我州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扶貧開發作為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就是解決貧富懸殊、城鄉和地區差距、生態環境惡化以及諸多社會矛盾等問題的根本措施。我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點不在城市,而是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關鍵在農牧民特別是貧困農牧民。從我州發展的現狀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點仍然在且末、和靜、__縣高寒偏遠牧區及尉犁、__縣荒漠乾旱的重點區域,該區域的社會事業發展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日漸突出。扶貧開發既要解決好貧困農牧民生產生活中現實緊迫的問題,又不能盲目開發,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確立科學的扶貧觀,立足當前,把握全局,着眼長遠,深化對扶貧開發的認識,自覺地把科學的扶貧觀實踐於扶貧開發中去,在扶貧規劃上加以體現,在工作部署上加以貫徹,在扶貧工作中加以落實。

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和加強扶貧開發工作。

扶貧開發鞏固温飽成果,提高貧困農牧民收入水平,既是今後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難點問題。結合我州實際,當前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實施整村推進戰略,堅持扶貧到村入户,鞏固提高温飽成果。從20__年起,對全州34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整村推進情況開始進行分批驗收,條件成熟一批驗收一批。

二是集中力量,加強難點地區和困難羣體的扶貧工作。要把且末、和靜、__縣高寒偏遠牧區及尉犁、__縣荒漠乾旱的貧困人口作為扶貧開發的工作重點,集中財力物力,採取綜合性措施,給予大力扶持。對於分佈在不具備生存條件,投入多又見效慢地區的貧困人口,實行移民搬遷扶貧,做到搬得來,留得住,能發展,過得好。

三是積極拓寬增收渠道,促進貧困人口持續快速增加收入。一要貫徹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搞活”的指導思想,落實好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基本政策。二要抓住自治州實施結構調整的有利機遇,發揮扶貧開發的政策優勢,圍繞農民增收,加快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實現貧困地區優勢資源的轉換。三要在扶貧貸款投向和方式上,不管哪種所有制的龍頭企業或大户,只要能帶動貧困户,與貧困户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聯繫機制,給貧困户帶來實惠,扶貧貼息貸款都給予支持。四要充分利用我州基礎設施建設、石油開發、季節性棉花用工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有利條件,把勞務輸出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措施來抓,加強貧困户的職業技能培訓,引導和組織農牧民外出務工,落實以工代賑項目關於“勞務報酬”管理的規定,就近組織農民工參與以工代賑項目的土石方工程,拓寬貧困農牧民增收渠道。

四是加大科技扶貧力度,增強脱貧致富能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牧業實用技術和家庭手工業技能培訓,推行培訓合格享受扶貧項目制度,保證貧困户户均有l名熟練掌握和應用先進農業技術的勞動力。

五是改進資金項目管理,加強監督力度。一要加強三項扶貧資金的捆綁力度。按照各有側重,優化配置,形成合力的原則,統籌安排使用三項扶貧資金,發揮整體效益。二依據扶貧開發規劃建立扶貧項目庫,簡化項目申報和審批程序,杜絕項目申報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資金效益和項目的科學性。三要推廣“參與式”扶貧模式,組織貧困羣眾參與項目的建設管理,激發貧困人口脱貧意識和潛能。四要嚴格實行報帳制,全面推行公示制。五要做好監督工作,聘請自治州對口幫扶單位的幹部作為自治州扶貧辦的督察特派員,在做好幫扶工作的同時,負責監督所幫扶重點村的資金落實、項目實施情況。六要實行扶貧資金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和項目法人制。

六是整合社會扶貧資源,確保社會扶貧工作紮實有效。堅持“聯繫到縣,定點到鄉,幫扶到村,受益到户”的原則,一要加強社會扶貧力量的整合配置,使各種社會扶貧力量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與特點,形成共同推動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合力。二要加強99個州直、駐州幫扶單位工作的督促檢查,促進工作深入開展。

七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上下貫通,左右協調,形成合力,整體推動”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強化各級扶貧開發工作機構在政策領導、制定規劃、資金管理、社會扶貧、監督檢查、綜合協調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形成一級抓一級的扶貧開發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

扶貧調研報告 篇6

扶貧開發,消除貧困,脱貧致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是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深入推進扶貧開發,促進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最終要進行全社會動員,集中全社會的力量,以社會大扶貧打贏新一輪扶貧攻堅戰。

一、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的目標要求和麪臨的困難

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始終堅持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要工作長抓不懈。特別是在“”期間,扶貧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一是貧困羣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二是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扶貧事業教育培訓效果明顯,培訓轉移就業率大幅度提高;四是各項社會事業明顯進步,保障貧困人口義務教育、醫療保險、住房等進一步鞏固。面對新的十年扶貧開發工作,中央和自治區分別制定並出台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20)》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扶貧開發“”規劃》。綱要明確了新一輪扶貧工作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穩步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標準調高至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到2019年重點縣的貧困村民年人均收入要達到5000元,最終要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和發展差距。可見,新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榮。

然而,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是在面臨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財力日益強大、社會物質財富日益豐富、扶貧基礎日益牢固等空前的機遇下,也同時面臨諸多的困難: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不高,制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農村貧困人口依然多,發展差距依然大;二是貧困人口多處於山區或大石山區,自然條件惡劣,人地矛盾突出,生態環境脆弱,項目建設及生產投入成本相對較高;三是貧困地區勞動力綜合素質較低,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產業化發展滯後,帶動能力差,貧困人口參與產業化項目不易;四是返貧問題突出,鞏固脱貧成果難度大;五是地方扶貧機構有弱化趨勢,部門及社會參與扶貧意識淡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長期滯後,人民生活羣困難局面難以改善,有自然生產、生存環境條件因素,人本身自然因素外,還有社會因素,他們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較少,得到社會的支持和關心較少。因此,脱貧工作任重道遠,加快脱貧致富必須找準切入點。

二、可借鑑的扶貧開發成功典範

市的扶貧集團〔2〕---社會大扶貧的方式開展扶貧工作可以借鑑。市是中央的直轄市,渝中是經濟發達區,渝東南、渝東北為集中連地貧困地區,面積佔全市2/3,人口占全市的44%,全市有個貧困村處於500-米海拔地區。市的扶貧開發以扶貧集團方式進行,所有市直單位和實力雄厚的企業組成18個扶貧集團對口幫扶18個貧困縣,集團領導由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自掛帥,具體的做法是: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有關扶貧工作文件,成立領導機構,組建扶貧集團;二是每個市直成員單位下派幹部指導工作,集團每年開兩次工作會議;三是每個扶貧集團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幫扶內容,定點到村、到户、到人。

市人大扶貧集團,由市人大常委會牽頭,有市水利廳、西南大學及民營企業等19個成員單位,對口幫扶忠10縣。扶貧集團下設辦公室,每年召開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開展各種慰問活動和檢查督促活動等。扶貧集團主要是從發揮資金優勢、物能優勢、科技優勢、智力優勢等,採用九種模式,開展扶貧。九種模式:一是教育扶貧,建立助學金,送書、送電腦、培訓師資等;二是醫療扶貧,幫助鄉鎮、村改善醫療衞生條件院條件,組織市醫院醫生義務診療;三是文化扶貧,送戲、送圖書、送致富脱貧典型進村入户;四是科技扶貧,發揮大學優勢傳授技術;五是水利扶貧,水利建設項目安排上傾斜,優先人飲、灌溉;六是產業扶貧,引導發展生產,增強造血功能;七是交通扶貧,改善貧困地區的交通設施;八是勞務扶貧,對貧困户進行建卡,組織勞務輸出創收,每個貧困家庭有1人以上轉移就業;九是旅遊扶貧,引導農民挖掘優勢發展農家樂,市政府出台政策引導市民、幹部到農家樂旅遊促貧困農民增收。

同時,市還建立了單位、企業、個人對口貧困村幫扶制度開展扶貧工作。市人大創建了人大代表幫扶活動,市、縣、鄉三級6萬名人大代表聯繫了6萬個貧困户。市委組織部號召每一個黨員聯繫一個貧困户,每個黨員每年拿出一個月工資資助貧困户發展生產。市人大扶貧集團工作成效十分顯着,最近的5年共為忠縣爭取到位扶貧資金4.39億元,年均近億元,是財政項目扶貧資金的近12倍,還引進15個項目。

市的扶貧集團只是一個具有社會性質,是行善,只做幫扶工作,助推扶貧工作的社會組織。其所從事的只是履行一個扶貧責任的問題。正是這樣一個“集團”有效運行,使社會上的每個單位、每個公民很好履行了一個扶貧濟困責任,人們的良知以此為平台得到盡情展現。

重慶扶貧集團模式,能將政府部門的組織和管理優勢、發達地區的優勢、科研院校的科技信息優勢、工商企業的市場優勢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綜合優勢,同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推動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人才培訓等等,整體發揮了集團的綜合優勢,特別是在資金資源籌集、項目實施方面,充分體現了整體效益和規模效益。

三、以社會大扶貧打贏扶貧攻堅戰

(一)社會扶貧工作具有堅實的基礎

1.《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20)》提出了以項目扶貧、部門扶貧、社會扶貧及國際合作等扶貧方式,推進扶貧開發工作。自治區人民政府的下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發〔〕24號)指出: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推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倡導:“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事業”。可見,社會扶貧是扶貧開發的組成部分,是扶貧開發的一支力量,同時更是扶貧開發工作的中堅力量,開展社會大扶貧有堅實的政策基礎。

2.我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着提高,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工作得到長足發展,開展社會扶貧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

3.中華民族就有扶貧濟困、樂善如施、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社會扶貧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礎。

(二)轉移觀念,建立社會大扶貧的思想意識

1.扶貧的本質。扶貧不是簡單的給予,而是通過幫扶等各種形式發揮需要幫扶地區(對象)主觀能動性,將需要幫扶地區(對象)自身的資源和幫扶的優勢結合,強強聯合使需要幫扶地區(對象)真真正正脱貧致富,使幫扶事業由輸血型轉變成造血式扶貧,形成良性循環。

2.扶貧方式〔3〕。在扶貧分類上,把政府專職機構扶貧稱為政府扶貧,把政府非專職機構的扶貧行為劃入社會扶貧範疇,把政府非專職機構的扶貧稱為社會扶貧。由此,社會扶貧也就包括政府非專職機構扶貧和非政府組織扶貧(如工廠、企業、社會羣團、愛心人士扶貧)。社會扶貧和政府扶貧行為上,分別是前者做份外之事,後者做份內之事。

3.扶貧資金的來源。政府專職機構扶貧資金來源於政府財政預算撥款。社會資金來源有三個方面:一是直接來自社會捐贈,如企業、社團和個人捐贈,具有顯着的社會扶貧特徵;二是間接來自社會捐贈,即經濟發達地區政府把管轄區納税人創造的財政收入捐贈給管轄區外的貧困農民;三是資源使用權的轉移,也就是政府部門將他們使用的專項財政資金配置到扶貧點上。

可見,政府扶貧資金來源具有很強的侷限性,而社會扶貧資金來源及其廣泛。

4.新的扶貧理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各式各樣的慈善、愛心捐助都已成為時尚,特別是以社會公益事業為目標的非政府組織得到了發展。非政府組織動員社會資源以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逐漸成為一種力量。在社會扶貧事業成為我們一種責任的情況下,充分引導和利用好這一力量,將有力助推扶貧工作。因此建立起社會大扶貧的理念,就是建立一種扶貧創新理念,建立一種扶貧新模式。

(三)營造良好的扶貧環境,廣泛開展社會扶貧

1.強化宣傳,切實提高全社會做好扶貧工作的認識,營造良好的扶貧範圍。行動源於認識,有什麼樣的認識基礎,就有什麼樣的工作動力。因此,充分發揮我黨宣傳工作的優勢,廣泛宣傳扶貧工作重要性,增強扶貧工作的責任感,使全社會將扶貧作為自己份內的事,人人蔘與、人人出力,營造健康、積極的社會扶貧氛圍。毛主席曾説共產黨人最怕就是怕“認真”兩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證明,共產黨人認定的事,下定決心的要乾的事情,沒有幹不成功的。因此,我們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的優勢。

2.強化領導,人人蔘與,從領導做起,從幹部做起,從黨員做起,從上到下,從領導到廣大幹部羣眾,心懷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的疾苦,為貧困人口,為扶貧工作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並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扶貧工作必將取得巨大的成就。

3.創新扶貧組織機構和扶貧方式方法,扶出真實效。廣泛開展社會扶貧工作,最終就是通過非政府組織與政府非專職扶貧部門的行動有效銜接,實現政府扶貧濟困的功能。因此,必須創新扶貧組織機構和扶貧方式。一是探索建立符合實際,便於操作,羣眾認可的扶貧對點識別方法,確保把最需要扶持的貧困對象納入扶貧扶助範圍,並建檔立卡。當前全區正在開展的農村貧困對象的識別及建檔立卡,是新一輪扶貧攻堅戰的基礎性工作,必須切實抓緊抓好,迅速推進,按時完成。二是創新各種扶貧機構,如構建扶貧實體,組建扶貧集團,培育非政府扶貧組織,培育非營利性扶貧企業等等,以此為扶貧載體,紮實開展扶貧工作。三是創新扶貧方法,如建立和完善國家行政事業、企業單位定點扶貧制度。採取結對子幫扶、非公有組織幫扶、扶貧志願者扶貧等方式幫扶。同時可以探索推行領導幹部一對一結對子,黨員、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對一結對子幫扶,號召民主黨派人士,社會公民結對子一對一幫扶等。四是廣泛籌集扶貧資金,扶出真實效。當儘可能加大農村扶貧資金預算,加強政府扶貧工作的同時,儘可能採取有效的辦法動員社會力量投入到社會扶貧工作當中。如對政府非專職扶貧部門,通過政府強制性政策措施,調集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扶貧工作之中。通過各種社會扶貧組織機構籌集籌集社會扶貧資金,以多種方式如愛心人士捐贈、社會公益演出等等方式,籌集社會扶貧資金。

總而言之,堅持“能力有大小,愛心無貴賤,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通過全社會動員,全民行動,有效開展社會大扶貧工作,最終打贏新一輪扶貧攻堅戰!

扶貧調研報告 篇7

20xx年6月,自治區黨委全委會議確定了“收縮戰線,突出重點,到村入户,整村推進,三年解決44萬特困人口的温飽問題,十年使329萬低收入貧困人口整體步入小康生活水平”的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方針和部署。隨着三年解決特困户人口温飽問題目標的基本實現,我州扶貧開發將開始新的進程,今後扶貧開發工作將主要圍繞兩大任務展開:一是鞏固温飽成果,提高低收入貧困人口收入水平以及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水平。二是進一步改善貧困鄉村生產和生活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逐步改變貧困鄉村科技、教育、文化、衞生的落後狀況,為達到小康生活水平創造條件。也就是説,如何解決“鞏固”、“提高”的問題,是今後我州扶貧開發工作的中心任務。以此為前提,20xx年7月20日至30日,在計委艾委員的帶領下,由州扶貧辦、XX縣、XX縣、XX縣、XX縣參加的扶貧開發工作調研組一行10人,前往北疆學習調研。調研組克服天氣炎熱、路途遙遠等不利因素,合理計劃安排,歷時11天,對北疆州、州、塔城、阿勒泰四地州進行了調研。其中,重點對XX縣移民搬遷工程、XX縣扶貧項目管理、XX縣扶貧資金管理、XX縣噴灌項目、XX縣扶貧開發檔案建設和管理、XX縣牧區扶貧項目等進行了實地調研。這次調研得到了自治區扶貧辦的大力支持,本委宋主任、沈書記也都親自安排部署並提出了具體要求。調研組通過座談討論、實地參觀、現場交流等方式,對當地扶貧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取得了很大收穫,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調研基本情況

伊犁州、博州兩地扶貧開發工作概況。

伊犁州是新疆唯一的地區級副省級單位,州直下轄八縣二市,由國家、自治區確定的重點扶貧開發單位共207個,其中重點貧困縣兩個,重點鄉19個,重點村186個。到20xx年底州直尚有貧困人口27806户143549人,佔州直農牧業人口的8、7%。伊犁州確定的扶貧開發的目標是:經過六年的努力奮鬥,到20xx年末,按現行貧困線標準,在自治區率先全面解決低收入農牧民的温飽問題。基本步驟是突出重點、整村推進、分批整體解決。前四年為解決温飽攻堅階段性,後兩年為鞏固階段。20xx年的任務是,力爭30%的低收入人口人均增收200元,農村低收入人口降低到10萬人左右。

州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達385公里。自治州下轄XX市、XX縣、XX縣兩縣一市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區。境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及其11個團場。全州有35個民族,總人口42、8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佔33%。有區級重點貧困村6個,州級重點貧困村16個。現有貧困人口545户2426人,佔貧困村總人口的26、72%。博州扶貧開發工作以縣為主,採取點面結合,社會各方協同幫扶的辦法,確保三年內使82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達到1500元以上。

北疆四地州扶貧開發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點

1、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落實領導責任制,層層抓落實。

北疆四地州一個共同點,就是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開發工作十分重視,扶貧開發工作都有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地、縣成立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地、縣、鄉三級層層簽訂責任狀。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制”,對不能完成當年扶貧開發任務、未能按目標責任制使貧困户擺脱貧困、解決温飽的單位和個人不予評選先進。同時加強完善組織領導,以實現扶貧開發的高位推動。按照“區負總責,地州統攬,縣抓落實,鄉鎮銜接,工作到村,扶貧到户”的總要求,充實完善各級扶貧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並形成紀檢、監察、財政、審計、扶貧、計委多位一體的監督體系,定期檢查,形成制度,長期堅持,不使扶貧資金挪用、流失、滯留、截留,保證了把“救濟錢”真真用在救濟貧困百姓上。

2、積極拓寬扶貧開發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貧困人口收入。

如何幫助和引導貧困户開展生產,發揮自我動力,增產增收,擺脱貧困,是扶貧工作的難點所在。伊犁州以實施“庭院經濟開發建設工程”為突破口,提高貧困户勞動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條件,使貧困户在擺脱貧困的進程中邁出了第一步。一是對貧困户所住危房進行改造,整修院落,使其有圍牆,有院門,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二是每家養1頭牛、10只羊、100只雞,有定單協議的養10頭驢。三是每家房前屋後種5分地馬鈴薯、5分地蔬菜,每家種6棵蘋果樹,每家挖菜窖1口、家庭水窖1口;每家的口糧田,60%種小麥,40%種玉米,小麥作口糧,玉米和桔杆餵養禽畜。四是幫助貧困户學手藝,製作花氈、地毯、花帽、刺繡等。五是幫助、引導貧困户建立合理的家庭成員結構,使每户都有一名會經營的明白人,一名外出打工的創收人,一名上學有成的讀書人,家庭成員都是家庭養殖、種植的勤快人。從而使貧困户在初級起步階段,就能夠實現在家門口勞動,開展家庭種植業、家庭養殖業和家庭手工業,積累生產實踐經驗,成為最現實、最直接的增收方式。

3、突出重點,切實抓好重點縣、鄉、村的扶貧開發工作。

扶貧開發工作始終圍繞解決農村低收入人口温飽問題為中心,以重點貧困縣、貧困鄉、貧困村為重點,加大扶貧資金的投入和項目管理的力度,是北疆四地州扶貧工作的重要環節。自20xx年至20xx年,XX區已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和扶貧貼息貸款17925萬元,為重點貧困縣、鄉建立建設了一批以牲畜養殖、水利基礎設施、飼草料基地和牧民定居為主的骨幹工程和示範工程,加快了農牧民脱貧致富的步伐,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又藉助國定貧困縣的政策優勢,積極爭取各類扶貧資金,從而使扶貧開發工作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博州扶貧工作緊緊圍繞“收縮戰線、突出重點“的要求,把有限的財力物力向扶貧重點地區集中,他們把全州確定的60個村作為州直單位重點聯繫和幫扶的對象,簽定三年責任狀,不脱貧不脱鈎。對其中16個最為貧窮的村,由州財政口徑注入160萬元扶貧開發資金,幫助貧困户打井、牲畜改良、暖圈建設等,解決了貧困户最為緊迫的生活問題。

4、正確引導,積極鼓勵外出務工,幫助貧困農牧民增加收入。

積極引導和鼓勵貧困户就近就地開展二、三產業,並結合當地實際,幫助並組織農民搞勞務輸出,是北疆四地州扶貧工作的一個重要做法。XX區採取讓貧困户在本地區境內給種養大户打長工和農忙季節打零工、短工的辦法,增加貧困户收入。博州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火車換裝、棉花和枸杞生產等相關服務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有利條件,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產業抓。伊犁州20xx年組織10000名貧困户勞動力走出鄉村務工,其中20xx名納入縣、市勞務輸出計劃,走出伊犁到外地務工。通過勞務創收不僅緩解了貧困户家庭的生活狀況,而且直接增加了現金收入,同時也帶來了貧困户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成為貧困農牧民擺脱貧困的一條有效途徑。

5、加大培訓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貧開發的效益。

伊犁州實施“貧困户子女勞動技能職業培訓教育工程”,每年培訓120人,由州教育局、財政局、扶貧辦、職業中專負責實施,工程實施6年,為貧困户家庭子女勞動就業,務工創業打下了基礎。同時結合“科技之冬”活動和“科技扶貧培訓”,靈活多樣地開展“一事一訓”、“一技一訓”、“一養一訓”、“一種一訓”、“現場培訓”、“觀摩培訓”等培訓活動,提高了培訓的實效性和羣眾的參與性。XX區XX縣堅持實施科技扶貧興農戰略,確立科技扶貧的主攻方向,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扶本相結合,加強對貧困農牧民羣眾的培訓力度,提高貧困户的素質,為貧困鄉村和貧困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6、認真落實各項扶貧優惠政策,減輕貧困户負擔。

XX區對人均口糧不足300公斤的的貧困户,實行“五減免、一優先”,即:減免鄉村統籌、提留、糧食定購任務、水費、教育基金,優先給貧困户安排種植計劃,購買母畜賒貨給貧困户,增加牲畜飼養量。對移民搬遷和牧民定居從事種植業的免徵農業税5年,移民搬遷貧困户口糧低於300公斤以下的由民政部門給予補助救濟。在扶貧開發重點縣全面實行農村中小學義務教育“一費制”,將學雜費和課本費合併收取,初中學生每學年最高不超過260元,小學學生每學年最高不得超過160元,浮動範圍不超過20%。通過實施扶貧優惠政策,20xx-20xx年共減免貧困户農牧業三税451萬元,減免課本費、學雜費190萬元,減免義務工93039天,減免集體提留124萬元,免徵異地搬遷定居貧困户農牧業税181。4萬元,同時減免其他各種費用150萬元。博州對特殊困難户,縣財政從教育費附加中劃出部分資金,用於中小學學雜費減免。對貧困户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免徵5年農牧業税,對移民搬遷和牧民定居從事種植業的,免徵5年農業税。對移民搬遷貧困户口糧低於300公斤以下的由當地民政部門給予補助。通過制定和落實扶貧優惠政策,極大地減輕了廣大貧困户的生活負擔,為解決温飽,實現脱貧致富打下了基礎。

7、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建立運作激勵機制。

伊犁州在扶貧工作中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在政策、步驟、批此上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扶持,不搞“大鍋飯”。對於有強烈脱貧願望和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户,要集中力量優先扶持,讓這一部分貧困户先脱貧致富。對於無勞動能力、因殘疾、因疾病致貧的,要納入社會民政救濟體系中去。對於有勞動能力,但好逸惡勞、坐等靠要、懶惰酗酒致貧的,進行耐心教育和引導,經教育不改的,採取緩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發、激活貧困户依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通過勤奮勞動,自我脱貧,走向富裕的內在動力和機制,從而最大限度調動貧困户的生產積極性,使貧困户把壓力變為動力,把動力變為活力,帶來了貧困户從精神狀態、思想觀念、勞動能力、生產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變化。

二、主要收穫和啟示

1、方法靈活,形式多樣,不斷為扶貧工作注入活力

XX區XX縣針對特殊的環境和致貧根源,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為方向,以增加農牧民生產資料佔有量、增加農牧民收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兩增一加強”為目標,引導各類扶貧資源向基礎設施、生產資料方向彙集,向以户為單位的貧困農牧民手中彙集,XX縣、XX縣作為國定貧困重點縣,積極爭取大單位、大企業開展扶貧幫困,收到積極成效。XX縣由新疆石油管理局、新疆電視台、自治區額河建管局三家單位幫扶,其中新疆石油管理局已向XX縣幫扶各類物資達340萬元。XX縣先後爭取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自治區煙草專賣局等四家單位進行幫扶,幫扶資金及物資達204、6萬元,建成噴灌農田1萬畝,石油希望小學1所,蜂蜜加工廠1座。由於大單位、大企業的帶動,社會各階層扶貧幫困積極性得到提高,全縣有46個縣直單位130多大户參與到扶貧幫困隊伍中來。

伊犁州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實施貧困户異地搬遷工程。他們對於環境惡劣、居住偏遠、脱貧無望的貧困户堅決實施搬遷。採取“一户一策”、“幾户一策”、插花安置、置換安置、建立移民新村安置等多種方式。察布查爾縣則利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優勢,成片集中開墾4萬畝土地,成立扶貧農場,對異地搬遷户統一集中安置,有效地解決了貧困户異地搬遷和生產生活問題。

2、用好政策,用足用活政策

通過調研,可以感覺到,北疆四地州在扶貧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方法,他們在正確把握扶貧政策的前提下,大膽採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以促進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

伊犁州從每年的扶貧貸款額度中切塊10%-15%,作為全貼息小額信貸,專門用於貧困户發展生產。通過“公司+貧困户”、“基地+貧困户”、“大户+貧困户”、“協會+貧困户”、“能人+貧困户”等方式實現放貸、承貸和還貸,使貧困户在務工生產中學到技術,得到收入,獲得生產資料方面的實物回報,實現自我滾動、自我表現發展。XX區根據實際情況,在資金運用上與其他資金通過“捆綁使用”,使資金和項目發揮出最大效益。

XX縣為幫助貧困户發展養殖種植業,推行了一套“五户幫扶小額信貸模式”。具體做法為:成立縣扶貧總社、鄉分社和村扶貧中心的三級小額信貸資金髮放專門機構。同時把全縣農牧民以五户為一個單位,按照“一户黨員户或幹部户、一户富裕户、兩户中間户、一户貧困户”的形式組成了605個“五户幫扶組”。每一個“五户幫扶組”對信貸資金的返還實行五户聯保,共同擔負連帶責任,對信貸資金的使用和項目的實施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監督,形成一種“黨員帶,富户促,親幫親,户幫户,利益相連,風險共擔”的幫扶促進機制。從而使小額信貸成為全縣五年來各項扶貧措施中成效最好、收效最快的辦法。

3、多措並舉,敢於創新

伊犁州通過建立扶貧資金項目工程建設貧困户受益制度,提高貧困户收入。在實施財政資金和以工代賑資金項目時,都要最大限度地吸納貧困户勞動力。縣級扶貧辦、計委在扶貧資金工程項目的發包、檢查、驗收時,必須把使用不低於50%的貧困户勞動力作為工程合同的一項指標。

察布查爾縣積極鼓勵貧困户外出打工掙錢,並幫助貧困户學到一技之長。為此他們積極實施五個100工程,具體為:以鄉為單位,在貧困户中選出500人,根據實際情況,培訓100名泥瓦工、100名縫紉工、100名修理工、100名理髮師、100名烹飪師,連續培訓3年。在培訓中,無償提供學習工具和設備,學成後工具歸個人。

XX區在扶貧開發工作中,提出並實施了科教式、搬遷式、集中式、股份合作制、五户幫扶、小額信貸等多種扶貧舉措,不斷豐富和完善符合縣域實際的扶貧措施,三年來,通過多種措施,全縣累計有183户1160名特困户解決了温飽問題,人均收入從原來的600元以下增加到1100元以上。

三、對我州今後扶貧開發工作的幾點思考

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州扶貧開發的變化隨着我州三年解決特困人口温飽問題的目標基本實現,我州扶貧開發已開始新的進程,由此也帶來了扶貧開發工作的新變化。

一是工作對象由特困人口到低收入貧困人口的變化。隨着我州特困人口温飽問題的基本解決,特困人口已全部進入低收入貧困人口的範圍內,扶貧對象也隨之進入以低收入貧困人口為重點的階段,但由於我州解決温飽的水平低,這部分低收入人口經不起自然災害,經不起身患疾病、經不起市場波動,很容易出現飽而復飢、暖而復寒,仍然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對象。

二是貧困人口的貧困標準發生了變化。按照新階段國家確定的貧困標準882元,到20xx年底,我州農村牧區有低收入貧困人口約33757人,集中在且末、和靜、XX縣高寒偏遠牧區及尉犁、XX縣荒漠乾旱的重點區域,呈集中連片的區域性分佈。

三是扶貧目標由解決温飽問題到為實現小康創造條件的變化。解決温飽問題任務單一,而實現小康目標多樣綜合,集中反映在低收入貧困人口增加收入的幅度。作為社會弱勢羣體的貧困人口,今後增收面臨的市場環境與前幾年已完全不同,增加收入的難度越來越大。

四是扶貧內容由單純的經濟發展到經濟和社會統籌發展的變化。目前,我州貧困鄉村科教文衞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低收入貧困人口思想觀念落後,勞動技能和經營發展能力較弱。統籌發展就是扶貧開發要克服單純以經濟收入或經濟增長衡量發展水平的觀點,既要以經濟發展為重點,着眼提高低收入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又要兼顧貧困鄉村的科技、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的發展,做到經濟與社會、經濟與政治文化協調發展;也要以人為本,提高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為自我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創造更加和諧的條件。

五是扶貧方式由以户為單元到整村推進的變化。提高低收入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要實施整村推進的扶貧方式,以村為扶貧單元,通過貧困鄉村的生產生活條件的進一步改善,促進解決一家一户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州20xx年將有18個重點村進行整村推進驗收。

六是扶貧投資由規模投入到效益投入的變化。在扶貧資金總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我州扶貧開發要立足現有資金規模,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克服片面追求脱貧數量、收入指標的傾向,將收入與效益、數量與質量有機地統一起來,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高扶貧開發的效益,讓人民羣眾真正感受到扶貧的實際成效,得到實際的利益。

必須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我州扶貧開發工作

統籌自治州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事關我州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扶貧開發作為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就是解決貧富懸殊、城鄉和地區差距、生態環境惡化以及諸多社會矛盾等問題的根本措施。我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點不在城市,而是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關鍵在農牧民特別是貧困農牧民。從我州發展的現狀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點仍然在且末、和靜、XX縣高寒偏遠牧區及尉犁、XX縣荒漠乾旱的重點區域,該區域的社會事業發展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日漸突出。扶貧開發既要解決好貧困農牧民生產生活中現實緊迫的問題,又不能盲目開發,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確立科學的扶貧觀,立足當前,把握全局,着眼長遠,深化對扶貧開發的認識,自覺地把科學的扶貧觀實踐於扶貧開發中去,在扶貧規劃上加以體現,在工作部署上加以貫徹,在扶貧工作中加以落實。

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和加強扶貧開發工作。

扶貧開發鞏固温飽成果,提高貧困農牧民收入水平,既是今後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難點問題。結合我州實際,當前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實施整村推進戰略,堅持扶貧到村入户,鞏固提高温飽成果。從20xx年起,對全州34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整村推進情況開始進行分批驗收,條件成熟一批驗收一批。

二是集中力量,加強難點地區和困難羣體的扶貧工作。要把且末、和靜、XX縣高寒偏遠牧區及尉犁、XX縣荒漠乾旱的貧困人口作為扶貧開發的工作重點,集中財力物力,採取綜合性措施,給予大力扶持。對於分佈在不具備生存條件,投入多又見效慢地區的貧困人口,實行移民搬遷扶貧,做到搬得來,留得住,能發展,過得好。

三是積極拓寬增收渠道,促進貧困人口持續快速增加收入。一要貫徹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搞活”的指導思想,落實好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基本政策。二要抓住自治州實施結構調整的有利機遇,發揮扶貧開發的政策優勢,圍繞農民增收,加快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實現貧困地區優勢資源的轉換。三要在扶貧貸款投向和方式上,不管哪種所有制的龍頭企業或大户,只要能帶動貧困户,與貧困户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聯繫機制,給貧困户帶來實惠,扶貧貼息貸款都給予支持。四要充分利用我州基礎設施建設、石油開發、季節性棉花用工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有利條件,把勞務輸出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措施來抓,加強貧困户的職業技能培訓,引導和組織農牧民外出務工,落實以工代賑項目關於“勞務報酬”管理的規定,就近組織農民工參與以工代賑項目的土石方工程,拓寬貧困農牧民增收渠道。

四是加大科技扶貧力度,增強脱貧致富能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牧業實用技術和家庭手工業技能培訓,推行培訓合格享受扶貧項目制度,保證貧困户户均有l名熟練掌握和應用先進農業技術的勞動力。

五是改進資金項目管理,加強監督力度。一要加強三項扶貧資金的捆綁力度。按照各有側重,優化配置,形成合力的原則,統籌安排使用三項扶貧資金,發揮整體效益。二依據扶貧開發規劃建立扶貧項目庫,簡化項目申報和審批程序,杜絕項目申報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資金效益和項目的科學性。三要推廣“參與式”扶貧模式,組織貧困羣眾參與項目的建設管理,激發貧困人口脱貧意識和潛能。四要嚴格實行報帳制,全面推行公示制。五要做好監督工作,聘請自治州對口幫扶單位的幹部作為自治州扶貧辦的督察特派員,在做好幫扶工作的同時,負責監督所幫扶重點村的資金落實、項目實施情況。六要實行扶貧資金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和項目法人制。

六是整合社會扶貧資源,確保社會扶貧工作紮實有效。堅持“聯繫到縣,定點到鄉,幫扶到村,受益到户”的原則,一要加強社會扶貧力量的整合配置,使各種社會扶貧力量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與特點,形成共同推動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合力。二要加強99個州直、駐州幫扶單位工作的督促檢查,促進工作深入開展。

七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上下貫通,左右協調,形成合力,整體推動”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強化各級扶貧開發工作機構在政策領導、制定規劃、資金管理、社會扶貧、監督檢查、綜合協調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形成一級抓一級的扶貧開發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

扶貧調研報告 篇8

建國六十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革命老區建設,特別是全會以後的三十年來,始終把革命老區作為扶貧開發的重點區域,革命老區發生了重大變化。為認真總結新世紀近十年來革命老區“整村推進”的扶貧成果,推進20xx—20xx年革命老區扶貧開發工作,根據黨的關於加強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的力度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推進革命老區建設的要求,自治區扶貧辦決定開展革命老區扶貧典型調研活動。自治區革命老區建設辦公室、廣西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聯合組成了調研組,深入6個市6個村(來賓市象州縣中團村、崇左市龍州縣俸村村、桂林市靈川縣正義村、河池市東蘭縣板登村、百色市田東縣巴麻村、玉林市博白縣新茂村)進行細緻的實地調研,開展考察、走訪、座談、表格統計、填寫問卷等多種活動,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比較真實地瞭解了這些村的情況以及幹部羣眾的意見,寫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扶貧取得明顯成效

我們調查了6個革命老區貧困村,分別為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建黨初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其中5個列為貧困村扶持,1個未列入貧困村範圍。總的看,列入貧困村扶持的都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得到廣東幫扶的村變化更大。

(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我區長期來堅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扶貧開發思路是正確的,取得很明顯的效果,老百姓高興。所調查的6個村都修了公路,其中1個村公路實現硬化,4個村通了班車,1個村為機耕路。東蘭縣的板登村通了水泥路,該路投資主要由廣東幫扶資金援助,4個自然屯都通了機耕路,用電、自來水也都到户,沼氣池基本普及,村委會辦公樓設有辦公室、會議室、衞生室,還有硬化的標準籃球場。我們到村屯走訪座談,羣眾都是很高興熱情地説,感謝黨和政府,感謝扶貧政策,感謝廣東幫扶。田東縣巴麻村也是廣東幫扶示範村,村部建有文化活動中心、體育活動中心、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農事村辦服務點、計生站、衞生服務室等。8個自然屯,屯屯都通機耕路,其中7個屯實現道路硬化,屯內支巷到户路都已硬化,衞生情況好。基本實現自來水到户,30%的農户用上了沼氣,近年還修了5公里三面光的水利渠道,改善了生產條件。博白縣永安鎮新茂村20xx年才修通扶貧機耕路,儘管只通農用車,終究使老百姓擺脱肩挑背馱的歷史。龍州縣俸村、靈川縣正義村、象州縣中團村的大多數自然屯都能通機耕路,不少羣眾買了農用車、小型拖拉機、摩托車,大大解放了生產力。

(二)部分優勢產業初步形成。

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是脱貧致富的一條重要措施。經過多年的努力,有3個村的優勢產業初步形成,田東縣巴麻村、龍州縣俸村圍繞縣裏的蔗糖支柱產業,大力種植甘蔗,20xx年實現人均分別為7、6噸和5噸,成為人均增收的主渠道。象州縣中團村,充分發揮耕地多的特點,20xx年種植優質稻7200畝(人均2、09畝),還有甘蔗2200畝,桑園850畝,實現人均收入2810元。

(三)外出務工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外出務工是改革開放一個重大現象,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特別是把勞務輸出作為廣東廣西結對幫扶工作內容後,經過開展培訓、輸送、上崗、跟蹤服務等環節,貧困村外出務工(主要到廣東)大量增加,一般佔勞動力的20—30%,多的達60%。

(四)羣眾生活水平有了提高。

經過多年的扶貧,絕大部分羣眾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農民收入增加,相當部分羣眾建了新房,購置家用電器,如彩電、洗衣機、電飯鍋、多媒體播放器,許多農民用上手提電話。田東縣巴麻村、東蘭縣板登村75%的農户建了鋼混結構樓房。如表:

二、革命老區村目前存在的困難

(一)基礎設施落後。

所調查的6個村,通班車的有田東縣巴麻村、東蘭縣板登村、龍州縣俸村、象州縣中團村、靈川縣正義村,博白縣新茂村不通班車,農用車雨天不敢走。屯級路就更差了,博白縣永安鎮新茂村39個自然屯有25個不通機耕路,全村沒有自來水,還有7個自然屯不通電視廣播。我們在村部開座談會,村部辦公室是1958年蓋的小木樓,“三個代表”就用粉筆寫在木條川方上。龍州縣俸村、象州縣中團村、靈川縣正義村的屯級路標準低,也只能通行農用車。飲用衞生安全水困難很大,中團村9個自然屯,有8個屯是季節性的自來水,乾旱季節不正常,其他村也有部分屯飲水不保證。目前全區還有585個貧困村未通四級路,8700多個20户以上的自然屯不通機耕路。

(二)部分農民住房較差。

我們每到一個村,都深入兩個自然屯實地調查,發現一部分村屯農民住房還是比較差。博白縣新茂村有363户,只有25户蓋了鋼混結構房,佔7%。我們到丹竹屯,該屯21户,有兩户蓋了新房,其餘都是老房子,部分已成危房。象州縣中團村鋼混結構房約佔30%,龍州縣俸村、靈川縣正義村約佔10%。在象州縣調查時,縣裏的同志一定要我們去運江鎮上圩村看一看,該村5個屯,都沒有自來水,還是到溝邊挑水飲用,思柳屯22户人家,除兩户在建鋼混結構房外,其餘都住在乾打壘房裏,有的已是開裂了的危房。

(三)少數農民生活困難。

從調查的6個貧困村,20xx年人均收入都低於全縣水平,有5個村農民人均收入在20xx元以上,而博白縣的新茂村人均收入不到20xx元(1765元),佔全縣平均數的46%。這個村的人均糧食產量不足300斤,低收入户有108户660人,佔全村人口32、4%。該村地處大山區,水田和耕地很少,且質量差,光照少,產量低。我們在丹竹屯訪問,當時正值中餐時間,一些家庭吃的是糖水煮木薯片。

三、革命老區人民的呼籲

(一)正視革命老區的貢獻和現狀。

在調查中,6個革命老區貧困村羣眾要求要重視革命老區的歷史貢獻,畢竟老區在過去的年代為中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犧牲,湧現了韋拔羣、朱錫昂、李明瑞等傑出人物,老區人民為戰爭流血流汗。現在革命勝利了,還是要正視這個歷史。革命老區有許多變化,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但有的地方還是很困難。老百姓認為黨中央、國務院重視了,胡講話了,但沒有具體政策,實際惠顧革命老區民生的不多。有的基層幹部説,扶貧做了很多好事,但還是要有革命老區的政策,不能只靠扶貧的政策,兩塊牌子應該有兩塊資金。

(二)加大革命老區建設投入。

基層的幹部和羣眾説得直率,革命老區的困難問題是明擺着的,光靠列入貧困村,一年大概20—30萬元的投入,很難解決問題。實際上一個村要有500萬這樣的投入,才可以解決基本的交通問題。希望有革命老區建設的專項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市、縣老促會的同志説,沒有政策和投入,我們也不知促什麼,以致影響工作積極性。

(三)凡是貧困的革命老區村都要扶持。

現階段全區列入貧困村扶持的老區村佔60%,這是很好的照顧。但全區8000多個老區村列入扶貧的只佔1/4多;所調查的6個縣鎮共有1012個村委會,老區村有936個,列入貧困村338個,佔老區村36%,還有許多的貧困村因指標所限未列入扶持範圍,他們的困難不亞於現在扶持的貧困村。例如靈川縣的正義村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老區,交通不好,22個屯自來水是季節性的,生產發展慢。博白縣有326個革命老區村,有105個貧困村,但列入扶貧的只有26個村。即便是田東、東蘭、龍州等扶貧開發重點縣,也還有部分貧困老區村未列入扶貧範圍,有的老區村由於得不到扶持,顯得無奈,迫切要求得到幫助。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革命老區發展慢,基礎設施特別交通落後是重要原因。博白新茂村長期不通公路,處於一種閉塞狀態,出去讀書的不多,高中文化的人很少,外面的人不願進去,連老師都難找,現在全村12個老師,仍有6個是代課老師。鎮、村幹部一致要解決從永安鎮到新茂村16公里的標準硬化公路,以解決2萬人的交通困難。我們在座談和問卷調查中,84%的幹部羣眾要求把基礎設施列為今後扶貧的主攻目標。

(五)扶持產業開發。

基礎設施解決之後,應該抓產業開發,這是羣眾生活的保障,是增收的主渠道。羣眾説產業開發要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市場環境,還要尊重羣眾的意願。

(六)搞好技術培訓。

羣眾對扶貧培訓是肯定的,博白縣新茂村党支書、龍州縣俸村党支書、東蘭板登村的主任都到南寧參加過培訓,他們都説這樣的培訓效果好,增加了知識,擴大了眼界,增強了信心。對勞務輸出培訓和農民技術培訓也予以認可,希望勞務培訓能和學歷培訓結合。

四、建議

(一)樹立長期扶貧觀念。

貧困成因是多方面的,是歷史形成的。從6個村的調查看,經過多年扶持的村,加上投入的力度大,面貌變化就大,羣眾生活明顯提高。比如田東縣的巴麻村、東蘭縣板登村,扶貧開發以來都有一定的扶持,列入整村推進後又得到廣東的援助,加上整合各方面的資金投入量都在500萬元左右。再如俸村,由於龍州縣一直是廣西28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所以得到扶持的時間長,基礎設施和產業開發還不錯。相對剛列入新世紀整村推進才給予扶持的中團村、新茂村,變化就小些。因此,對革命老區要樹立長期扶持理念,當然也要有相應的投入。

(二)制定革命老區建設的政策。

在革命老區開展扶貧工作是革命老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除了扶貧工作以外,革命老區建設包括改善革命老區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和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中央和自治區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不斷加大對革命老區建設的投入。我區從20xx年起專門設立了革命老區專項轉移支付資金,並將革命老區鄉鎮比例達80%的33個縣確定為享受革命老區專項轉移支付的補助範圍,由自治區財政廳投放,這些縣每年均能獲得400萬元左右的老區建設資金,解決了許多問題。但是,老區鄉鎮比例較低的縣,他們的革命老區鄉村如何才能得到扶持,自治區老建辦(扶貧辦)如何履行革命老區建設的職責。我們認為,我區應參照湖南、江西、廣東等省的做法,制定規範的革命老區建設指導性文件。

加強革命老區建設的會議開了不少了,會戰投入也不少,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作為長期的經常性的投入是不夠的。**年把老建辦拼入扶貧辦作為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後,只有老區牌子,沒有老區建設資金,而扶貧資金的量不多,顧不了那麼大的面,扶貧辦就很難向老區人民交待。我們認為有任務有責任,還要有投入。

(三)堅持以加強基礎設施為主攻方向的扶持路子。

在調查中,縣、鄉、村幹部和農民的意見最統一的就是搞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村、屯路。老百姓反映最多的就是希望把屯級路、自來水(衞生水)搞好。有的羣眾説,政府幫我們搞好這些事,我們就有信心發展生產。當然還要抓好產業開發和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民生產技能。

(四)提高扶貧投資標準。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對革命老區的扶貧投資標準也應提高,要標準化,要與其他部門投資標準一致。過去我們扶貧的投入標準比較低,羣眾不高興,基層幹部難辦事。今後革命老區村的建設項目,不要搞地方配套。羣眾説這是公平公正,也是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體現。

扶貧調研報告 篇9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2月4日,我們一行來到區開展走訪慰問,並就扶貧開發工作進行調研,深入到縣鎮街道、村組、農户,採取聽取彙報、現場查看、與貧困羣眾和基層幹部對話交流、座談等形式,瞭解區近年來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問題和困難,廣泛聽取幹部羣眾對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建議和要求,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扶貧開發工作總體情況

區位於省西南部,國土面積172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85萬人,轄18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278個行政村,28個社區居委會。2019年納入羅霄山連片特困地區,共有27個村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2019年底,貧困人口10萬人,貧困發生率為14.5%。

2019年,撤市設區後,區大力實施“同城發展、富民強區”發展戰略,鋭意改革創新,積極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指標增長率均高於市和全省平均水平。與此同時,緊緊搶抓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和羅霄山片區扶貧攻堅歷史機遇,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級財政部門撥付的3319.79萬元扶貧資金(其中:中央財政2179.79萬元、省級財政1000萬元、市級財政配套資金140萬元),圍繞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移民搬遷和“雨露計劃”等主要工作內容,以“整村推進、連片扶貧開發”為抓手,以“產業扶貧、移民搬遷”為重點,扶貧開發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全區脱貧2.4萬人。

(一)實施整村推進,改善基礎設施。2019年,區繼續將貧困村整村推進與新農村建設工作相結合,加大扶持力度,重點圍繞27個省級貧困村,大力夯實基礎建設,有效地實施了整村推進工程,共完成了包括基礎交通、農村水利在內的村莊整治建設項目51個。特別是較好地完成了41個通組道路交通建設項目,完成農村公路改造311公里、橋樑建設19座。打開了致富枷鎖,讓脱貧致富夢想有路可走。

(二)推動產業扶貧,促進農民增收。自我省實施“四個一”組合式扶貧重大舉措以來,區提出“四個堅持,四條路子”的產業扶貧新理念,用好省級產業扶貧專項資金,扶持27個貧困村及其周邊連片村產業發展和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了27個產業扶貧項目,新增產業基地道路27.7公里,灌溉水渠、飲用水管道7000米,苗木種植1600畝,安全飲用水水廠1座。這些讓老百姓直接受益的扶持項目,激發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新活力,幫助農民實現穩定增收。

(三)實施搬遷扶貧,開闢扶貧新路徑。2019年,該區計劃移民搬遷扶貧2019人,其中以工代賑異地搬遷扶貧移民1000人,進城進園搬遷扶貧移民1000人,上級下達搬遷移民扶貧補助資金1000萬元。該區計劃將其中1528人安置在蓉江街辦橋口村蔬菜水果批發市場,引導貧困羣眾進城就業脱貧。目前,移民搬遷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與此同時,該區積極開展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工作,為水庫移民5808人發放直補資金348.48萬元,安排扶持資金381.48萬元,實施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和生產開發項目27個,並已全部竣工。

(四)實施“雨露計劃”,就業技能得到提升。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區結合該區產業結構狀況,以中職學歷職業教育、勞動力轉移培訓、創業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政策業務培訓為內容,積極實施“雨露計劃”,舉辦專項培訓36次,培訓2490人次,使受訓青壯年農民的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為他們更好地就業創業、增加收入奠定了基礎。

(五)開展結對幫扶,扶貧效果明顯。今年以來,全區各定點包扶、定點扶貧工作組深入幫扶點402人次。籌集扶助資金1230萬元,舉辦各類培訓班培訓人員8313人次;掛點幹部職工捐款、捐物37萬元;幫扶困難學生604人,幫助引進人才35人次,引進技術64項;結對幫扶貧困户2620户,其中計劃生育貧困户377户;組織勞務輸出1328人,其中貧困户勞動力890人。

二、精準扶貧的主要做法和存在問題

(一)實施精準扶貧的主要措施

根據《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方案》的總體部署,區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到2019年底,使全區27個貧困村全部脱貧,38565户12.4萬人貧困人口具有比較穩定的收入,實現“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與全區人民同步邁入小康這一目標。為此,區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脱貧”這一核心要求,建立瞄準貧困户的幫扶機制,給合實際,重點實施四項幫扶舉措,改扶貧“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到村到户。主要措施包括:

1.扶持生產,實現就地致富。針對長期居住在農村,且年齡偏大,有勞動能力和一定生產資料的貧困户,通過引導幫扶,開展種植、養殖等手段,實行就地脱貧致富。?甜柚種植。以甜柚種植為重點,依託等鄉(鎮)萬畝甜柚基地建設,以“企業+基地+農户”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種植面積達5畝的貧困户進行產業幫扶,採取免費提供苗木、技術培訓,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幫助貸款5萬元並提供扶貧貼息等。對區域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能安排貧困人口就業的,政府對其產業實施等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扶持。?油茶種植。對北部山區、赤土等鄉鎮的種植油茶達5畝以上的貧困户、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除享受林業部門的獎勵外,參照甜柚種植標準另行補助。?優質稻種植。對北部山區缺少土地的貧困户、種植企業,政府幫扶土地流轉,發展優質稻種植,對種植50畝以上的貧困户進行產業幫扶,採取免費提供苗木、技術培訓,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幫助貸款5萬元並提供扶貧貼息等;對幫扶貧困人員就業的種植企業、農業合作社除除享受林業部門的獎勵外,參照甜柚種植標準另行補助。④蔬菜種植。以唐江、龍嶺、鳳崗、朱坊等鄉(鎮)為中心區域,鼓勵土地集約經營,扶持蔬菜種植100畝以上大户50户,帶動10000貧困人口脱貧致富,以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扶持。⑤花卉苗木種植。帶動5000貧困人口脱貧,對公共事業所需花卉苗木,政府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在貧困户中購買苗木,解決種植户的投入和銷售壓力,實現脱貧目標。⑥發展鄉村旅遊業。通過建設“一座南山、十里蓉江、萬畝果園”生態旅遊長廊、以大山腦為核心的生態旅遊休閒區、以傢俱體驗為主題的商貿旅遊、蓮花山旅遊區、赤土畲族民俗旅遊區等五個旅遊點的建設,帶動5000貧困人口脱貧致富。

2.移民搬遷,洗腳上岸進城。針對那些居住偏僻、交通不便、生產資源缺乏、生產開發無門路的偏遠山區和庫區農民,實施移民搬遷進城,通過各工業園區和重點項目區,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同時在重點項目或工業園區附近建設公租房,為貧困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確保“洗腳上岸”進城就業的貧困家庭“搬得出、住得下、過得好”,計劃逐步解決1萬户共3.6萬貧困人口的脱貧問題。

3.勞務輸出,轉移剩餘勞力。通過就業、創業技能培訓,使部分農民學得一技之長外出打工或創業,不願外出的則可參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增加貧困家庭收入,解決2.6萬貧困人口脱貧問題。一是針對農村“8090後”有一定文化素質又有進城意願的,定期舉辦勞務就業培訓,轉移就業0.9萬人;二是針對一些長期在外打工,但有一定勞動技能且願意回鄉創業的,組織開展專項培訓,帶動就業0.8萬人;三是兼顧強化特殊崗位職業培訓,針對工業園區用工需求,舉辦起重機動車輛駕駛、電焊、焊工、刺繡、保潔、保安等培訓班,帶動就業0.9萬人。

4.政府供養,保障基本生活。主要對象為特殊貧困户(含五保户、重度殘疾人員等)。一是加大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五保對象集中供養條件。加強敬老院硬件建設,擴建增容,將敬老院建設納入各鄉鎮社會發展規劃,與五保對象日益增加集中供養的需求相適應;整合各類民生政策,抓好五保户、低保户的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建好村級集中供養點。二是加強供養經費的動態化管理,確保五保對象生活穩定。為確保五保集中供養對象生活穩定,應建立與我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五保經費保障體系,財政轉移支付的五保供養經費每年進行調整,保障其生活水平穩定在農村一般生活水平。三是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支持殘疾人員參與就業。鼓勵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安排殘疾人員就業,政府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保障有部分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員正常生活。

(二)存在問題

1.對象識別還不夠精確。儘管從6月底開始,該區按照國家制定的統一扶貧對象識別辦法,以及“一申請二評議三公示四審核”的識別程序,採取按收入倒排、公示公告的方式,先後開展了貧困人口識別、建檔立卡培訓、登記造冊、初步錄入等環節工作,但從確定的扶貧對象來看,還存在對象識別不夠精確的問題。一是按照整户識別貧困人口原則,很難把握家庭整體貧困情況,因而出現扶貧對象不精準的情況。二是對農户收入很難準確統計,存在農户隱瞞部分收入的情況,特別是家庭成員分散就業,很難掌握家庭成員各自收入的變化情況,導致少數已脱貧的農户也納入了扶貧對象。

2.扶貧成效還不夠穩定。一是自身脱貧,致富造血能力較差,會出現一些“扶不起”現象。特別是留守在農村那部分文化素質偏低、年齡偏大、生產能力偏弱的“三偏”貧困人口,思想保守甚至愚昧,“等、靠、要”的依賴思想較為嚴重。二是遭受自然災害或各類事故、重大疾病等返貧情況,致使扶貧變成反覆扶貧。三是收入來源渠道不穩定。貧困人口普遍無一技術之長,發展產業沒有技術支撐,很多投入打了水漂。相當一部分人是靠打臨工、賣苦力謀生,收入很不穩定,隨時都可能返貧。

3.移民搬遷後續發展存在隱患。實施搬遷扶貧進城的這部分農民,原先大多生活在偏遠山區,無論是思想觀念、生活習慣還是生產方式,進城後都很不適應,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磨合。雖然住得更舒服了,但原先生產方式無用武之地,“洗腳上岸”後不知所措,無固定收入來源。特別是貧困户本來就沒有積蓄,有的為購房又新欠了一屁股債,不僅沒脱貧還加劇了債務負擔。加上城裏生活成本增加,導致日常生活水平下降,不僅生活保障壓力加大了,在新的環境下與左鄰右舍也會時常出現衝突,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如果社會管理和幫扶政策跟不上,不僅這部分人的生計難以為繼,將會引發新的貧困,甚至會影響當地社會穩定。

4.動態管理還有待加強。還約有3萬户10萬貧困人口,貧困人口基數大,貧困人口的動態管理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工作複雜難度也大。一是被調查的貧困人數多,加上脱貧户擔心再得不到扶持而隱瞞真實收入,導致調查數據不真實準確;二是工作量大。各鄉村人手不足,也缺乏工作經費,不可能像建檔立卡時一樣每年都集中大批的專人開展調查摸底公示上報。因此,要確保扶貧對象的精準,必須探索建立切合實際的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機制,確保精準扶貧政策執行不走樣。

5.扶貧資金缺口較大。2019年,各級政府安排全區的扶貧資金達3320萬元,但對於該區的扶貧工作任務來説相距甚遠。儘管區財政每年投入的資金都有所增加,但從扶貧資金的人均佔有量角度來看,扶貧資金依然不足,缺口較大。按2019年農村貧困人口10萬計算,農村貧困人口平均佔有扶貧資金是332元,與人均扶貧資金佔有量的最低標準相差較遠。資金短缺仍然是貧困地區的“瓶頸”因素,且短期內難有大的轉機。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階段,在總結經驗、鞏固扶貧成果的基礎上,擬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抓產業扶貧,夯實農民脱貧致富基礎。進一步創新生產扶持方式,用好產業扶貧資金,通過引導幫扶,以發展種植、養殖業為主,幫助農户就地脱貧致富。一是通過加大產業開發扶貧資金投入,推進貧困村扶貧到户貸款貼息、扶貧項目貸款貼息等試點,並逐年擴大試點範圍,為貧困户發展產業提供資金支撐。二是圍繞臍橙甜柚、生豬和蔬菜、花生、油茶、優質稻等“兩主四特”產業發展,引導貧困農户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推行“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户”、“龍頭企業+基地+農户”、“市場+基地+農户”等各種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逐步構建“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發展格局。三是加大扶貧資金對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農户入社率達到50%以上。充分發揮各級扶貧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貧困農户作用,帶動更多的農户脱貧。

(二)抓後續扶持,鞏固搬遷扶貧成果。一是抓好進城民工就業。通過各工業園區和重點項目區,吸納部分有條件的貧困人口就業,確保有穩定收入來源。二是抓好公租房建設。在重點項目或工業園區附近建設公租房,為貧困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確保“洗腳上岸”進城就業的貧困家庭“居者有其屋”。三是抓好進城進鎮示範點建設。2019年,加快建設3個區級進城進鎮進園示範點,爭取蓉江橋口示範點安置800户3000人,唐江九駁橋示範點安置100户400人,傢俱產業園區級示範點安置600户2400人。四是抓好搬遷後續扶持與管理。整合各方資源,加強部門協作,為進城農民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提供公益崗位,實現穩定就業。同時,加強對移民小區設區管理,為進城農民提供生活幫助、就業指導等方面的諮詢服務,幫助農民加快融入和適應城鎮生活,讓他們在脱貧的基礎上能住得安心、生活愉快。

(三)抓技能培訓,拓寬農民就業渠道。要把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術素質和就業創業技能作為扶貧工作的一個重要工作來抓,轉“授其魚”為“授其漁”,實現“培訓一個、就業一人、脱貧一户”的目標。一是要堅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樣,既可以委託專業培訓機構,也可以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實地培訓;二是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讓農民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和專業,需要什麼就培訓,培訓內容要多元化;三是要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市、區周邊地區對產業工人的技術需求,組織訂單培訓,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個;四是創新培訓形式,既要由企業組織培訓,也可由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培訓,也可以由農民自己選擇培訓機構學習,只要取得培訓合格證書都可予以經費補貼。

(四)抓典型示範,深化整村推進工程。在繼續鞏固村、村整村推進成果的基礎上,今年再選擇一個貧困村作為示範點,以優化村莊功能規劃、環境衞生整治、土坯房改造、產業發展、基層組織建設等為主要內容,整合資源,集中資金,重點扶持,在幫助當地農民提高收入、穩定脱貧的基礎上,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精、氣、神,為當地新農村建設積累經驗、樹立典範。

四、幾點建議

(一)堅持因户施策,不斷增強扶貧措施的針對性。扶貧工作是否能出成效,關鍵在於是否能做到扶“真”貧、扶“準”貧、“對症下藥”。要在摸清底數、確保貧困對象真實精準的基礎上,根據致貧原因和發展需求,科學劃分“扶貧户、扶貧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種貧困户類型。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扶貧對象,即“扶貧户、扶貧低保户”,根據不同貧困類型,針對其不同貧困成因,因户施策、“量身定做”,制定針對性強、組合式的幫扶措施,通過扶貧搬遷、發展產業、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等方式,助其脱貧;將“低保户、五保户”等農村因病因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貧困對象識別情況單列出來,經民政部門確認後,將符合政策條件的全部納入低保,實現兜底保障。

(二)整合各個資源,不斷增強扶貧工作合力。要努力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凝聚多方力量,整合各類資金,實現多元扶貧、共同扶貧。一是要深入開展結對幫扶。依託“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務”工作平台,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幫扶單位,每户貧困户都有幫扶責任人,做到工作到村、扶持到户、責任到人。要結合幫扶實際,做到定目標、定對象、定責任、定措施、定政策,做到不脱貧不脱鈎。同時,幫扶單位要發揮行業和職能優勢,從人才、資金、技術、項目、信息等方面為貧困村、貧困户提供扶持,保證幫扶措施和任務落實。二是要切實抓好專項扶貧。組織實施好整村推進、扶貧搬遷、產業扶貧、雨露計劃、以工代賑等重點工程,確保專項扶貧政策落實到位,取得實效。三是要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採取有效措施,將貧困户、貧困村的需求信息與社會各界的扶貧資源、幫扶意願進行有效對接、互聯互通,實現社會扶貧資源的有效配置。鼓勵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通過捐贈救助、發展產業、促進就業等各種形式參與扶貧。對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帶動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符合信貸條件的各類企業給予信貸支持,並按有關規定給予財政貼息等政策扶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自主設立扶貧公益基金。四是要充分用好對口支援平台。要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四個一”組合式扶貧工作政策及中央國家機關、省直機關、有關單位對口支援幫扶政策,發揮對口支援單位職能優勢,搭建好項目對接、產業承接平台,積極爭取對口支援單位的技術、信息、人才及改革試點等支持,着力推進一批對口扶貧重點項目建設,解決一批難點節點問題,改善貧困地區和貧困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貧困村、貧困户發展生產,脱貧致富。

(三)堅持着眼長遠,建立健全扶貧工作機制。一是建立扶貧投入機制。各級財政要在財政預算中專項安排扶貧資金的基礎上,建立扶貧資金增長機制。既要對貧困家庭子女中、高等職業學歷教育要進行財政補貼,確保資金來源。也要加大對貧困村幫扶資金投入力度,扶持發展產業和改善基礎設施。更要突出精準扶貧,安排專項資金,對貧困户一對一地進行幫扶。二是建立部門協調機制。要按照“統一規劃、各司其職、捆綁使用、用途不變、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整合各部門資源,特別是要充分整合涉農部門的各項強農惠農資金,支持扶貧對象移民搬遷、發展產業、增加收入。財政、民政、教育、衞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水利、交通運輸、規劃建設、電力等職能部門要研究專門制定並落實扶貧特惠政策。三是建立金融扶貧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提高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和特困片區產業扶貧資金和水庫移民資金使用效益,鼓勵和帶動金融資金加大產業信貸投入,開展金融扶貧。積極拓展扶貧信貸業務,為輻射帶動力強、解決貧困人口就業多、促進貧困户增收脱貧快的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積極實施小額貸款扶貧政策,支持扶貧對象發展生產,提高收入,實現穩定脱貧。

扶貧調研報告 篇10

為全面瞭解我縣扶貧開發工作情況,推進和規範農村牧區“精準”扶貧,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加快貧困地區發展,促進共同富裕。根據縣委安排,7 月6日至14日,縣人大會調研組到全縣各鄉鎮開展扶貧開發工作調研。此次調研主要採取聽取縣扶貧開發局、縣農牧局、鄉鎮黨委政府工作彙報,組織召開鄉鎮幹部、村“兩委”班子成員、人大代表、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座談,深入貧困村、90%以上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進行實地查看走訪以及查閲資料等方式,廣泛聽取和徵求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瞭解和掌握扶貧開發現狀和扶貧開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意見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扶貧開發工作現狀

近年來,我縣緊抓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藏區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政策的歷史機遇,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從20xx年底至20xx 年底,累計投入財政扶貧專項資金1.05億元,減少貧困人口3462户,16254人,佔全縣貧困人口的64%。貧困村人均純收入從xx元增長到xx元,年均增長27%,貧困狀況得到有效緩解。

截至目前,全縣貧困村29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183户xx人,佔全縣農牧民總人口的15.16%,接近貧困線人口6204户xx人,佔全縣農牧民總人口的46%。

二、扶貧開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我縣自然條件差、災害頻發,經濟基礎滯後,農村牧區基礎設施薄弱,貧困程度深,推進“精準扶貧”工作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一)發展基礎薄弱,扶貧任務繁重。全縣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乾旱淺腦山區和高寒牧區,這些地區生態環境惡劣,自然災害多發,基礎設施薄弱,行路難、住房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仍然突出。貧困地區人口素質相對較低,大多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收入來源和經濟結構單一,貧困羣眾自我發展能力弱,“等、靠、要”思想依然嚴重。貧困與非貧困邊緣户家庭數量較多,因災、因病返貧現象突出,導致鞏固和提高扶貧成果難度加大。數據統計顯示,在貧困人羣中缺技術、缺資金、缺勞力、因病户數分別佔28.55%、23.44%、21.24%、10.75%。

(二)產業扶貧帶動能力不強。目前,我縣農牧業處於低層次小農經濟狀況,規模小、效益低, 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緩慢,發展和提升空間有限,尤其是蟲草經濟成為羣眾主要收入來源,導致貧困羣眾增收渠道極為狹窄。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扶貧產業少;熱貢文化產業覆蓋面小,受益羣眾少,產業化步伐相對緩慢;農牧民經濟合作組織集約化程度低,經濟效益不高,輻射帶動力不強。

(三)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我縣扶貧資金項目小而散,存在撒胡椒麪現象,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導致專項扶貧資金作用發揮不明顯。用整村推進項目發展的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仍然處於引導發展、激勵發展,甚至是逼着發展的狀態。項目資金直接扶持貧困農户,而貧困户自我發展能力弱,難以應對市場、自然、技術三重風險,項目實施和產業發展效果差,做到“扶持到户”,但是“效益不到户”。此外,易地搬遷羣眾產業發展滯後,導致相當部分搬遷羣眾的經濟收入渠道狹窄,除居住條件改善外,經濟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四)扶貧工作力量薄弱,扶貧幫扶不到位。貧困村“兩委”班子帶領羣眾致富的意識不強、能力有限、本領不足,脱貧致富方面作用發揮不明顯。鄉鎮未配備扶貧專職人員,分管人員身兼多職,對扶貧工作投入精力不足、重視不夠。聯建單位幫扶工作停留在送資金及衣物,對研究聯點村情況,制定發展思路、推動發展方面辦法不多,措施不力。行業部門扶貧項目資金整合不暢,不少行業部門認識不到位,缺乏溝通,“單打一”情況依然存在,難以發揮行業扶貧力量整合效應。

三、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摸實貧困底子,打好攻堅基礎。借鑑先看房、次看糧、再看學生郎、還看技能強不強、最後看有沒有殘疾重病躺在牀的“五看法”方式,逐村逐户逐人進行精準摸排、規範識別、分類建檔,為開展精準扶貧提供真實情況和準確依據。一要選準扶貧對象。嚴格按照個人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鄉鎮審核、縣級備案的程序和環節進行識別,確保識別過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扶貧對象得到羣眾廣泛認可,真正把貧困對象精準識別出來。二要找準致貧原因及脱貧對策。對貧困村、貧困户進行認真分析研判,區分因災、因病、因學和缺項目、缺資金、缺勞力、缺技術等情況,列出需求清單,因户因人施策,對症下藥,真正做到致貧原因清、幫扶措施準。三要健全檔案資料。收集完善文字資料,建好縣、鄉、村三級精準扶貧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有進有出。

(二)聚焦關鍵領域,加快改善貧困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精準扶貧,就是要聚焦脱貧致富的瓶頸制約,有針對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決關鍵問題。要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扶貧攻堅機遇,將扶貧開發納入“十三五”規劃,集中力量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和扶貧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①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飲水工程投入力度,解決全縣各鄉鎮村莊、牧業點至今未通自來水、部分未實施入户工程、部分自來水管道年久失修等問題,解決羣眾飲水困難。②加強通村道路建設。爭取實施通村道路硬化項目,解決部分鄉鎮通村道路及牧業點未實施道路硬化項目問題。③加快農網升級改造,解決新户和牧業點不通電問題。④改善貧困户住房條件。爭取實施危房改造項目,完善貧困村住房建設規劃,力爭儘快消除貧困户的危房。同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遊牧民定居工程和住房獎勵補助政策,免除或減少貧困户自籌資金部分,切實解決貧困户自籌資金困難問題。通過大力改善貧困地區“水、電、路、房”基礎條件,有效促進貧困地區經濟增長、推進農牧民增收。教育方面,通過校舍安全工程,抓緊落實標準化校園建設,加大學前教育、中小學建設力度,推動教育教學規範化、標準化。積極爭取學前及幼教教師編制,加大中小學雙語教師培養招錄力度,緩解教師缺編、專業不合理現狀,提高全縣教育教學水平。同時,統籌政府、社會等不同資助渠道,對貧困户(高中及以上)學生採取獎、貸、助、補、減等多種方式進行資助,努力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 利用20xx年時間實施“一户一名大學生”計劃,阻止貧困的代際相傳。醫療方面,探索建立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重特大疾病二次補助、大病醫療救助和大病商業醫療保險“四道保障線”,有效緩解看病難問題。同時,加大縣級人民醫院爭取力度,讓農牧民羣眾享受縣級醫院醫藥費用報銷政策,並加強鄉鎮衞生院建設,配備緊缺醫務人員,提高鄉鎮衞生院服務水平。社會救助方面,有效銜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貧困户符合低保標準的納入低保對象,實行應保盡保,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並提高現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以户籍制度改革為契機,爭取將失地貧困農民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切實解決“城中村”失地羣眾生活困難。同時,提高農村牧區單親家庭、殘疾人及孤兒補助標準,切實解決特殊人羣生活困難。此外,對受自然災害及非正常因素致貧的特殊困難的羣體及時提供扶貧,進行政策、資金、物質等方面扶貧幫助。社會養老方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制定符合我縣客觀實際的長期發展規劃,努力實現一個鄉鎮一箇中心福利機構,一個村一個幸福園,一個社區一個日間照料場所,將貧困户成員中無勞動能力老年人納入社會養老範圍,減輕貧困户經濟負擔。易地搬遷方面,積極探索多哇、瓜什則、蘭採高寒牧區在自然村(牧業點)建立生產生活區、鄉鎮所在地建立生產服務區、在縣城建立生活區,解決少有所學、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問題。對地質災害頻發、生存環境惡劣的雙朋西鄉、扎毛鄉、加吾鄉部分貧困村實施易地搬遷項目,有計劃、有步驟地改善貧困村羣眾生存與發展條件。同時,根據資源特點和羣眾生產生活習慣,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扶持手段,通過財政扶貧資金和其他資金支持易地搬遷羣眾後續產業發展,確保移民收入穩定。建議:政府通過用扶貧資金購置或租賃鋪面的方式,隆務古城一條街安置一批,扶持開展傳統手工產品加工銷售;隆務寺附近開闢熱貢文化特色產品銷售一條街,安置一批經營熱貢文化旅遊產品;隆務莊、加查麼新建市場安置一批,扶持經營農畜產品及建工建材等銷售,解決搬遷羣眾的後續產業問題。

(三)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加快貧困人口脱貧致富步伐。產業化扶貧是扶貧開發的必由之路,也是精準扶貧的必然選擇。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制定貧困村、貧困户發展特色產業的專項支持政策。一是強化農牧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扶貧導向。以“控制數量、提升質量、規範運行”的工作思路,積極鞏固已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成果,建設和完善生產配套設施,着力提升合作社效率和發展水平。充分考慮我縣純牧區、半農半牧區、川水區草地資源、畜種資源、高原農作物和熱貢文化等資源優勢,建議:①多哇、蘭採、瓜什則高海拔純牧業區扶持發展舍飼畜牧業及酥油、酸奶、風乾肉等畜產品生產銷售產業;②雙朋西、扎毛、加吾、黃乃亥、曲庫乎、牙浪等半農半牧區扶持發展種草養畜業以及馬鈴薯、苗木銷售加工產業;依託麥秀原始森林自然風景、雙朋西丹霞地貌資源優勢,扎毛、雙朋西庫區扶持發展自駕遊樂項目,讓羣眾在服務項目中受益,增加收入;③隆務、保安、年都乎等川水地區扶持發展生豬繁育、藏雞養殖和唐卡、堆繡、泥塑等熱貢藝術產品加工銷售產業;扶持建立“農家樂”、特色種植採摘園、特色養殖休閒園、吾屯特色文化產業園。通過合作、聯營、入股等多種方式,引導貧困户主動融入集約化生產,吸納貧困户勞動力就業,增加貧困羣眾收入,實現脱貧致富。二是大力推進金融扶貧。金融機構要真正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户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有關精神,將羣眾房屋、土地、林地等評估產權抵押貸款,切實為羣眾發展生產,創業脱貧致富提供資金支持。創業帶領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的創業人員給予小額貸款貼息扶持,鼓勵能人創業扶貧。同時,建立和完善村級扶貧互助資金組織,增加資金投入,做到扶貧互助資金組織覆蓋全縣貧困村,確保貧困農牧民享受金融服務。此外,加大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和督促檢查力度,確保扶貧項目資金髮揮最大效益。三是加大農牧民技能培訓力度。①有效整合農牧、人社、扶貧等部門項目和資金,通過舉辦唐卡、堆繡、泥塑、演藝等熱貢文化藝術培訓班和泥瓦工、挖掘機、烹飪等實用技能培訓,並建立培訓、提高、檔案和培訓效能追溯機制,促進勞務從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提升農牧民羣眾脱貧致富能力。②爭取創辦縣級職業技術學校,開設以唐卡、堆繡、泥塑以及種養殖專業和課程,着力培養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牧民,着力培養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示範帶頭人、科技種植養殖能手,積極發揮帶動引領作用。③選擇管理規範、輻射帶動力強、培訓效果好、能夠穩定增加農村貧困家庭收入的經濟合作組織給予一定數額的財政扶持資金,用於開展貧困農牧民技能培訓。四是持續加大開展勞務輸出力度。強化政府引導,縣級財政專項安排資金,大力扶持貧困羣眾就業創業,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同時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與其他地區進行對接洽談,親幫親,鄰幫鄰,拓寬勞務輸出渠道,擴大勞務輸出規模。培養和鼓勵經紀人隊伍,發揮經紀人在勞務輸出方面推波助瀾作用,千方百計增加羣眾收入。同時,每年向鄉鎮下達貧困人口勞務轉移任務,並納入年度考核, 切實提高勞務輸出實效,達到拓寬眼界,轉變觀念,增加收入的目的。

(四)切實加強基層,帶強扶貧攻堅隊伍。不斷加強基層建設、夯實基礎工作、提高基本能力,扶貧攻堅才有可靠的組織保證。一是加強扶貧隊伍。結合“三基”建設工作,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扶貧工作中的組織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從農村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退伍軍人中培養村級後備幹部,將優秀人才選拔充實到村幹部隊伍中,讓致富能手帶動羣眾脱貧致富。同時,借鑑“同德模式”,建立“縣級領導幹部聯村、部門單位包村、下派幹部駐村、城鄉黨員聯户”的扶貧工作機制,鄉鎮政府主要領導主抓扶貧工作,切實為扶貧攻堅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二是健全激勵懲戒機制。對在精準扶貧中發揮作用充分、表現優秀的幹部要優先提拔使用,對在扶貧攻堅上認識不到位、作風不紮實、效果不明顯、任務完不成的要進行問責,該懲戒的堅決懲戒。三是發揮羣眾主體作用。一方面,積極引導貧困羣眾不等不靠、自主創業、勤勞致富,不能一味靠政府救濟。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羣眾參與扶貧攻堅中,讓羣眾充分參與扶貧項目實施到驗收全過程,激發廣大羣眾脱貧致富、奔小康的熱情,內外發力,共同推動扶貧工作三年內見實效。

扶貧調研報告 篇11

為切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按照雲扶貧搬遷辦發〔20xx〕13號文件精神,我街道結合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精準扶貧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基本情況

青龍街道位於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個城鄉結合的街道,屬城市建設規劃區域。幅員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萬人(其中農村人口占1.12萬人,建卡貧困户195户604人)。

截止20xx年,街道農村村級公路里程47.3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25.8公里。耕地面積8796.9畝,其中撂荒土地787畝。農村產業主要以種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養殖牛羊兔魚等第一產業為主。

貧困户貧困成因

通過開展貧困户相關信息調查。我們發現貧困户之所以難脱貧、易返貧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地理位置偏遠,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生存條件差。

受教育程度低,脱貧意識低,缺乏發展技能。

農村貧困人口多數為初中以下文化。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思想觀念陳舊,傳統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後。生活上往往靠幫靠救濟,脱貧意識極其薄弱。幾乎沒有懂現代農業專業技術的人員,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和動力。

產業附加值不高,缺乏勞動力,收入水平低。

多數貧困户是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户,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依靠責任田,缺技術、缺資金、缺門路,日常生活比較艱難。加之第一產業要有產出,主要依靠人工勞力,且產業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費力不討好,兩相對比之下青壯勞力大多選擇外出務工。在家的多為老弱病殘,即便想要發展產業也是 有心無力 。

教育負擔重,抗風險能力低,因學因災因病返貧現象嚴重。

再窮不能窮教育。文化知識的培養是貧困户最終改變貧困命運的關鍵。目前國家已免去了義務教育階段的主要費用。但就讀高中、大學階段的貧困學生家庭負擔仍然相當重。一個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萬元左右,有些貧困户家庭往往為了孩子上學負債累累。二是在貧困户收入來源中農業收入所佔比重過大,缺乏抗風險能力。一旦遇到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貧。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勞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額醫療費用,又減少了家庭收入,這一增一減,對於貧困户家庭無異於雪上加霜。因學因災因病返貧現象嚴重。

思路和建議

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靈活運用搬遷政策。

一是針對貧困户地理位置偏遠,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生存條件差的問題。加強道路交通、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户生產生活條件。二是對於確實過於偏遠的農户,要靈活運用扶貧搬遷、生態移民等扶貧政策。將農户調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地區居住。三是遷入地要積極為搬遷户協調解決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學、衞生等必須的生產生活配套設施,並積極為搬遷户規劃產業發展,確保搬遷户搬得出、安得穩、能致富。

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產業技能。

一是認真組織各種短期技能培訓,培訓堅持就近就地原則,分散辦班,分類指導。為使學習勞動兩不誤,儘量安排農閒時間組織招生,要針對不同地區農村的特點,實行隨到隨學,只要達到要求和學習目的就行,在課程安排上以當地主要產業的管理為主,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二是同時對當地懂技術、有經驗、能力強的致富帶頭人,要鼓勵他們積極幫扶貧困農户並給以適當的獎勵。

優化產業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勞動力回巢。

一是引進產業附加值高,有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鼓勵企業安排扶貧對象勞動力就業和輻射帶動周邊扶貧對象發展生產,吸引勞動力回鄉就業。二是通過土地流轉,統一規劃。以本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為依託,擴規模,提檔次,集中力量整合產業項目,打造地區產業品牌。改變農户個人自產自銷、粗放經營的低競爭力模式,提升產業競爭力。從而提高農户收入。

加強各項保障政策,減輕農户負擔,提高抗風險能力。

對於貧困户教育負擔重的現狀。一是着力抓好 雨露計劃 等貧困户學生讀書優惠政策。建議加大對高級教育階段的貧困學生家庭的補助,同時積極與教育部門銜接,合理組織安排貧困學生在校勤工儉學,大力推進貧困助學貸款等優惠政策,減輕貧困學生家庭負擔。二是制定相關災害救助政策,着力減小農户遭遇自然災害時的損失。同時積極借鑑合作醫療、保險等較成熟的措施,與社保、保險公司等有關部門聯合推出農業生產保險,以幫助農户規避自然災害的風險。同時利用專業合作社、集體與企業協議生產等形式大力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三是積極整合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等醫療政策。同時加大貧困户就醫看病時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以外費用報銷的政策支持力度,確保農户看的起病,減少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

扶貧調研報告 篇12

XX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XX村作為“”貧困村,在市委市政府關心、支持下,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使得扶貧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和指標。近年來由於受歷史發展因素的影響和地理條件的限制,我鄉基礎設施落後,科教、文化、衞生條件差,農民經濟收入來源少,產業結構單一,以種植臍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養殖業為主,但由於土地少、技術落後,農民經濟收入有限,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我村立足實際,發揮自身優勢,依託項目拉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市扶貧辦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奮鬥,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扶貧工作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開展扶貧工作基本情況

1、紮實做好貧困村整村推進建設。整村推進是我村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是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重要途徑,是一項綜合扶貧工程,事關貧困農户解決温飽脱貧致富的大問題。做好整村推進的項目申報工作是做好整村推進工作的關鍵和前提,確保做到每一次項目計劃報送及時規範,按要求報送資料,不遲報不漏報,並按要求對項目計劃、資金使用情況等進行了不下3次公告公示。我村共上報水泥路硬化、水利設施修建、橋樑建設等10個產業發展資金項目和村莊整治建設項目。為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扶貧項目計劃,在建設和實施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行項目實施責任狀,認真執行年度計劃項目建設地點、規模、標準和內容,並做好項目建設用地、拆遷、責任田補償工作,沒有發生過一起信訪上訪事件。

2、認真做好移民搬遷工作。在鄉村兩級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前期做了大量宣傳發動、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發現此項工作羣眾反響熱烈,現已有13户移民鄉鎮安置,從根本上改善貧困羣眾生產生活條件。。

3、做好扶貧對象識別及建檔立卡工作。根據上級的文件精神,要求精準識別貧困户並建檔立卡,此項任務時間短、任務重,我們及時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安排落實建檔立卡工作,通過加班加點工作,嚴格識別程序,規範公示公告,並錄入信息採集系統,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此項工作,確定貧困户121户、443人全部建檔立卡,為全鄉的扶貧開發奠定了基礎。

4、做好“雨露計劃”調查摸底和落實工作。經我村宣傳動員、調查摸底,共上報9名職業教育補助對象,使受訓貧困對象進得了城、就得了業、增得了收、致得了富,增強貧困羣眾自我脱貧致富發展能力。

5、社會扶貧工作情況。整合社會扶貧資源,樹立“大扶貧”觀念,是新階段社會扶貧工作的重點,我村積極動員企業、鄉、村能人蔘與對貧困村、貧困户的幫扶,建有結對幫扶花名冊,有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現已落實好半崬產業基地建設4項惠民工程,幫扶效果顯著。

二、存的困難和問題

我村的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困難不容忽視,精準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我村精準扶貧工作存在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一是扶貧難度越來越大。我村貧困人口主要集聚在深山區,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致貧因素更加多元化和複雜化。二是扶貧隊伍有待加強。隨着辦公的電子化以及扶貧工作的專業化,這需要上級加大人員、經費投入,配齊配強扶貧隊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以幫助貧困村組和貧困人口為中心,以扶貧和移民項目建設為抓手,堅持開發式扶貧和移民方針,把儘快解決貧困對象温飽並實現脱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貧困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作為工作重點,把爭取上級支持和部門協作作為重要保障,緊密結合我村實際,創新具有特色的扶貧和移民工作新機制、新模式,為實現明年目標任務繼續努力奮鬥。

扶貧調研報告 篇13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相關要求,根據縣委統一安排部署,近期我鄉在11個村範圍內開展了精準扶貧摸底調查,通過廣泛走訪農户,深入交流,實地查看,對羣眾生產生活情況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瞭解,查找出了貧困户致貧的原因,全面理清了扶貧工作的思路。現就前期的調查摸底情況報告如下:

一、安排部署情況

20xx年7月14日省委召開了文朝榮先進事蹟報告會暨全省扶貧攻堅動員會以來,市、縣和鄉三級分別召開了扶貧攻堅動員會,8月7日我鄉再次安排部署精準扶貧工作,在此次會議上,鄉黨委、政府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全鄉政府機關全體幹部職工、鄉直單位負責人、村幹部和黨員羣眾代表共計90人蔘加了摸底調查工作。會後,各扶貧工作專班深入村組開展了摸底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做到了“三個認清”,明確了工作的意義。一是認清了時間的緊迫性。此次活動從省到村動員會一開到底,充分顯示各級黨委、政府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視,會上明確了襄陽市和保康縣20xx年完成脱貧的目標,時間緊任務重,在摸底調查中每位黨員幹部集中了全部精力,利用5天時間順利完成了摸底調查任務。二是認清了貧困的多樣性。在此次摸底調查中,工作專班明確了貧困户的標準,特別注意到了户與户之間的差距,找出了農户貧困的不同原因,找準了問題的癥結,也理清了下一步對户的思路,為今後開展精準脱貧奠定了基礎。三是認清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性。此次活動的摸底調查,是為下一步推進精準扶貧,解決全鄉困難羣眾生產生活,順利實現預期脱貧目標的一次重大活動,參加調查摸底成員在此次行動中,走訪認真細緻,數據核對準確,收集了影像和紙質資料,準確無誤的完成了既定任務。

(二)做到了“四個明確”,保證了行動的高度統一。此次活動時間短、任務重,所有參與調查摸底的黨員幹部在下村入户中做到了四個明確:一是明確了時限。8月份正是農忙季節,工作專班人員不分晝夜開展工作,在三天內順利完成入户調查,兩天內把所有户表彙總完畢;二是明確了任務。根據工作安排,工作人員認真填好入户摸底調查表和彙總表,特別是對邊遠村組農户進行了重點摸底,做到了逐村逐組不落户,逐家逐户不落人,摸清了兩峪的家底;三是明確了內容。工作隊成員每到一户都認真對照住房狀況、產業發展、人口勞動力、文化教育狀況和民生保障等五類情況,一項一項的問,一筆一筆的算,準確的填寫了農户的基本情況;四是明確了方式方法。現在正是農忙季節,在摸底調查中,工作隊成員不分白天黑夜錯時進行調查,深入到田間地塊開展工作,確保羣眾正常的生產生活不受影響。

(三)做到了“六個落實”,完成了預期的目標任務,鄉黨委、政府要求此次活動必須要把紀律和規矩放在前面,嚴禁出現走過場、打水漂的現象,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了全面落實:一是走訪户户到。8月7日至11日,利用5天時間走遍了全鄉11個村,43個村民小組,可以説,在每家農户堂屋裏都留下了工作人員的腳印,準確摸清楚了全鄉困難羣眾的詳情;二是表格項項填。此次調查摸底內容涵蓋面廣,調查仔細深入,共涉及了5大類,29小類,60項具體內容,每一項專班成員都認真進行了核實填寫;三是摸底數據實。在調查中,對於農户的生產發展、住房、受教育等情況,專班成員認真與羣眾算好經濟賬,拍攝照片留存檔案,每一項數據都進行了認真核對;四是核實項目準。針對户表上面的項目,專班人員通過實地調查與農户核對相結合,村幹部與鄰居反映情況相結合,進行了全方位核實;五是與農户交流深。在調查過程中,工作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力爭把情況摸準,在與羣眾深入交流中,工作隊員為了把情況摸準,每到一處都與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幫助農户批煙葉、綁煙葉、上杆子,有的幫忙摘胡椒、除草等,無形中拉近了幹羣關係,與羣眾增進了感情、拉近了距離,瞭解到羣眾的真心話和真想法,為全鄉扶貧工作開了好頭;六是工作作風實。此次扶貧調查中,鄉黨委對紀律要求非常嚴格,明確規定在走訪中不能影響羣眾正常生產生活,不能損害羣眾切身利益。在此次調查摸底過程中,工作隊員都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把紀律和規矩放在面前,不分領導、幹部職工和普通黨員,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執行到底。例如在走訪偏遠農户時,鄉黨委書記騎摩托、走小路、住農户、入户走訪,鄉長步行數裏瞭解羣眾生產生活情況,幹部職工深入偏遠村組農户一住就是兩三天,黨員和羣眾代表頂着烈日翻山越嶺,各專班成員都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展現了黨員幹部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得到羣眾廣泛認可。

二、摸底基本情況

通過5天時間,走訪摸底羣眾7293人,2314户,通過對住房、產業發展、人口勞力、文化教育和民生保障五個方面的調查,對全鄉基本情況有了深入地瞭解,具體情況如下:

(一)住房結構狀況:通過走訪和實地查看,共走訪了2314户農户,調查房屋總數為2326棟,具體情況如下:磚木195户,佔總户數的8.43%;磚混349户,佔總户數的15%;土木1768户,佔總户數的76.4%;石木14户,佔總户數的0.6%;重度危房户432户,佔總户數的18.7%;危房户1368户,佔總户數的59.1%。

(二)產業發展狀況: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全鄉農户佔有山林面積111347畝,耕地面積15948畝,其中核桃種植面積3158畝,佔耕地面積的19.8%,煙葉種植面積4685畝,佔耕地面積的29.4%,糧食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335畝,佔耕地面積的64.8%;種植袋料1756680袋;生豬存欄2643頭,羊存欄837頭,牛存欄3010頭,雞存欄13799只。

(三)人口勞力狀況:根據摸底調查情況來看,全鄉摸底調查人口有7293人,其中:勞動力人口5120人(含60歲以上有勞動能力的),佔總人口的70.2%;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38人,佔總人口的25.6%,佔勞動力人口的37.9%;重病重殘605人,佔總人口的8.3%;在校學生896人,佔總人口的12.3%。

(四)文化教育狀況:根據向本人瞭解和查閲户口信息統計,目前全鄉小學學歷3145人,佔摸底調查總人口的43%,初中學歷2301人,佔摸底調查總人口的31.5%;高中學歷863人,佔摸底調查總人口的11.8%;大專以上學歷253人,佔摸底調查總人口的3.5%;在校學生人數896人,義務教育階段人數為455人,其中,學前教育191人,小學332人,初中125人,高中155人,大專以上93人。

(五)民生保障狀況:針對全鄉2314户居民的水、電、路等方面調查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全鄉有飲水困難農户521户,佔總户數的22.5%,涉及1781人,佔總人口的24.4%;用電困難農户372户,佔總户數的16%,涉及1169人,佔總人口的16%;不通公路農户338户,佔總户數的14.6%,涉及1058人,佔總人口的14.5%;分散五保户29人,農村低保421户,共計753人,佔總人口的10.3%;低於3000元以下的有437户,1041人,佔總人口的14.3%。

三、目前存在問題

根據實地走訪和調查數據分析,目前造成全鄉貧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勞動力短缺、文化水平低、基礎設施跟不上、民生保障不足等方面。

(一)勞動力短缺。根據調查摸底情況來看,勞動力人口不足目前是制約兩峪鄉發展的一大難題,走訪實有户籍人口7293人,其中勞動力人口5120人,在外務工的有1938人,也就是説在家的勞動力只有3182人,這裏面有很大一部分屬60歲以上具有一定勞動能力老年人。造成此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家務農辛苦,投入大,收入不高,造成中青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二是户口外遷,造成空掛人口較多,根據統計外遷有500多户,1700多人,主要分佈在荊門、當陽、宜城、南漳、襄陽市區和保康縣城、馬良鎮等地。同時,還有部分年輕人在本地娶親難,在外地招婿,也是造成人員外流的原因;三是人口結構比例失調,重病、重殘和年齡較大人員比較多,無勞動能力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28.2%。

(二)文化程度不高。根據統計情況來看,全鄉有小學文化程度人口3145人,初中2301人,高中863人,大專以上人口253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低碳生活綠色環保調查報告)口占走訪人口比例的74%,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新技術較難,對於農業發展的認識,還停留在“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做咱咋做”的層面,致富無技術、增收無門路。

(三)住房條件較差。根據走訪來看,調查的2326户房屋中,危房户1368户,佔總户數58.8%,其中重度危房户432户,佔總户數的18.7%,土木房和石木房屋1782户,佔總户數的76.6%。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土坯房已經成為我鄉推進精準扶貧的一大障礙,嚴重製約了農户住房環境改善。分析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建新房舊房沒有拆除。部分農户建新房後把舊房用於堆放雜物或者轉讓他人居住;

二是無意願建房。部分農户因為居住位置偏遠、閉塞,物流商貿不暢,基礎設施滯後,生活不方便,認為建房無意義,不願意建房;

三是無能力建房。主要集中在年紀較大、重病重殘等農户中,全鄉共計432户,並且房屋均處於重度危房。

四是新建房屋難度大。主要表現在:

1、農民意願不強,無意願農户佔總户數的40.7%;

2、困難户無能力建房,佔總户數的26.2%;

3、基礎設施不完善,建房原材料運送成本較高,特別是二次搬運成本高於成本價,挫傷農民積極性也是一些農户不願意建房的原因;

4、沒有合適居民點,例如百廟、長河部分村組,都屬於大於30°坡地,無法找到合適的居民點;

5、建房資金短缺,主要集中在完全無能力建房和貧困户兩個方面,總計609户,佔總户數37%。

(四)產業發展不優。兩峪鄉全境山地居多,目前雖然全鄉有煙葉、食用菌等主導產業發展,但是部分農户致富能力依然不足,主要表現:一是部分農户在家務農沒有主導產業,外出務工沒有勞動力;全鄉2314户,煙農534户,菌農484户,兩產業交叉累計發展110户,還有1406户無主導產業,佔總户數的60.7%;二是外出務工人員1938人,佔全鄉勞動力人口的37%,務工雖然增加了收入,但是也造成了勞動力和人才的外流;三是商貿、物流不暢,缺少第三產業發展,無法促進本地就業和經濟發展。

(五)民生保障不足。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加大對基層民生保障的力度,但是還不能夠達到基層羣眾的需求。主要體現兩個方面:一是保障能力還比較弱。低保户、五保户基本上得到了保障,可是一些因病因殘致貧的農户,雖然新農合報銷一定比例,但一遇大病,個人承擔部分仍然是一筆很大數目,導致部分農户因沒有得到有效幫扶,致使脱貧之後再次返貧。二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夠。通過調查兩峪目前有338户羣眾不通公路,有372户羣眾用電質量差或用電困難,有521户,1781人還存在飲水困難等問題,行路、飲水、用電等民生難題還相當突出,也成為擺在羣眾脱貧致富路上的一道鴻溝。

(六)項目資金有限。根據兩峪鄉的實際來看,近年來開展的扶貧工作主要集中在“腳疼醫腳,頭疼醫頭”的層面上,缺少具有支撐性的扶貧項目和項目資金,沒有有效帶動羣眾發展致富的門路,近三年來,兩峪鄉爭取到的扶貧項目30個,項目資金218.2萬元,主要集中在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兩個方面,但由於資金額度小,項目比較分散,發揮效果不明顯,與實際要解決的民生難題差距比較大。

(七)時間緊任務重。根據整體的摸底調查情況來看,目前我鄉確定為貧困户的有1177户,共計3273人,佔總人口的44.9%,可以看出貧困人口的基數大,羣眾住房改善難,勞動力人口短缺,人員素質偏低,產業發展不強,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還相當突出,與市、縣提出的20xx年脱貧任務差距還比較大,扶貧任務相當重。

四、下一步計劃。

在今後扶貧工作中,立足兩峪鄉實際,牢牢把握中央、省、市、縣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精神,搶抓“十三五”保康扶貧開發和全省脱貧致富奔小康試點縣建設的重大機遇,切實加大精準扶貧力度,不斷完善精準扶貧措施,全力推進兩峪鄉扶貧工作。

(一)明確目標,細化任務。

按照省、市、縣委提出的關於在20xx年實現全面脱貧的要求,以及“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目標,結合兩峪實際,對全鄉確定為脱貧對象的1177户,3273人,實行分類管理,分步實現脱貧,力爭在今後三年內順利實現精準脱貧,與全縣人民同步實現小康。

此次精準扶貧工作,我鄉按照三類標準制定脱貧計劃:

一是基礎條件差致貧。就具體調查情況來看,我鄉人均在3000元以上,但是收入不穩定的人員還有543户,1738人,他們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改善方面,通過爭取政策,加大力度改善飲水、交通、用電等方面的難題,明年底可以脱貧。

二是無勞動能力致貧。這類人羣主要集中在農村低保户和五保户,此類人羣還有317户,614人,他們脱貧的方式就是通過爭取國家政策,實現政府供養,幫助其20xx年完全脱貧。

三是因病因災致貧。此類對象有317户,921人,本身有發展能力,但是因病、因殘或因災致貧,主要通過爭取政策資金,在生活上給予扶持,在生產上幫助謀劃產業發展,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困難,確保20xx年以前完全實現脱貧。

以上貧困户將根據年度逐步實現脱貧,按照20xx年前脱貧235户,766人;20xx年脱貧283户,839人;20xx年脱貧361户,1074人;20xx年脱貧298户,594人,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任務,順利實現“精準脱貧,不落一人”。

(二)分類施策,分步實施。

實施精準扶貧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千家萬户,情況千差萬別,為確保精準扶貧工作成效,應從實際出發,因村因户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實行扶貧對象全覆蓋,做到每位幹部都參與幫扶貧困户,每户貧困户都有幹部幫扶服務。

1、產業幫扶。充分利用“三萬”“五聯”和扶貧工作隊駐村機會,制定村級產業發展規劃,在穩定本村煙葉、食用菌等主導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按照駐村幹部和工作隊聯繫農户的方式,積極鼓勵羣眾發展新型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力爭實現“一村一項主打產業、一户一個致富項目”的產業發展格局。

2、基礎設施幫扶。積極開展整村推進扶貧工作,有效整合相關涉農資金,重點對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村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嚴重滯後的地方,幫助改善通路、通電、通水條件,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

3、移民搬遷幫扶。按照自願原則,積極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整合生態移民、地質災害搬遷等項目,對居住在生存環境惡劣、基礎設施極差、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的貧困人口和村落實施移民搬遷。重點推進村內居民點建設,力爭每村規劃建設1-3個新居民點,積極引導羣眾改善居住環境。加快推進弱勢羣體居民點建設速度,着力改善困難羣體和留守老人的生活條件,力爭三年內建成兩峪片、麻坪片、芭桃片3個弱勢羣體集中居民點,徹底解決羣眾住房難和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

4、結對幫扶。堅持以“三萬”“五聯”活動為抓手,積極開展幹部結對幫扶活動。制定好駐村領導、駐村幹部和鄉直單位幹部幫扶計劃,確保每名幹部幫扶3-5户貧困户,各村定補幹部也要結對幫扶貧困户1-2户,對於幫扶的貧困户,要有計劃有措施,確保規定時間內實現脱貧目標。

(三)強化領導,保障有力

1、組織領導上給予保障。在實施精準扶貧工作中,鄉黨委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副書記、鄉長為常務副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相關單位和駐村幹部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實行專項專人負責抓落實。堅持落實黨政“一把手”精準扶貧責任制,明確各單位精準扶貧的任務分工,將精準扶貧作為全鄉的中心工作來抓,逐步將精準扶貧成效、貧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和減貧數量作為各單位、各村考核的工作重點內容和新指標,形成精準扶貧人人有責的共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2、財力上給予保障。加強政策資金整合力度,特別是對公共服務體系財政獎補的支持力度要逐步加大,促進基層民生工程建設。同時,鄉政府還將在今後三年的工作中拿出本級財政收入的可用財力大部分用於精準扶貧和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在扶貧過程中,要建立扶貧到户資金使用管理公開、公示制度,接受羣眾和社會的監督,做到公開透明、程序規範、手續完備、發揮效益,確保扶貧到户資金用於扶貧對象發展生產和增加收入上。

3、建立考評機制。為抓實抓好扶貧到户的實施,應建立健全扶貧到户考核評比激勵機制。一是督促檢查機制。建立對工作專班、鄉直單位和村督促檢查機制,做到“半年檢查、年度考核”。二是考核評比激勵機制。制定考核評比獎勵辦法,將精準扶貧納入到村和單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各村、各單位應把實施精準扶貧的資金落實、目標任務、完成進度等進行細化分解,逐項落實,綜合評比,獎懲激勵。對組織實施完成任務好的給予獎勵,對未完成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

五、建議對策

(一)政策給予傾斜。建議省、市、縣在政策制定上,應充分調動各方面政策資源,把項目、資金向基層傾斜,特別是住房、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在住房上,對重度危房和土坯房,加大對危房改造、易地搬遷、生態移民、地質災害搬遷和弱勢羣體居民點建設等政策進行整合,提高扶持力度,鼓勵農户改善環境;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應對邊遠鄉鎮、村組農户的水、電、路、小流域治理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改善基層生產生活條件差的現狀;在產業發展上,利用政策導向,鼓勵一村一品,一户一個致富項目,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二)集中優勢力量。在加派工作隊的力度上,對於基礎條件差、扶貧任務重的村應加大扶貧力度,把一些實力比較強的工作隊,選派到邊遠貧困村組,幫助謀劃經濟發展和脱貧計劃。在過去的選派駐村工作隊上,例如兩峪鄉芭桃、王家坡、麻坪、長河等村由於地處偏遠,交通閉塞,安排的工作隊均是單位小人員少,甚至是一單位掛多村,儘管工作隊非常努力,但畢竟財力、人力、物力有限,支持力度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基本上很難實現預期的扶貧任務和目標。

(三)加大行業扶貧力度。建議醫療衞生、文化教育和農業技術等單位加大對基層的扶持力度,從提升身體素質、受教育程度和農業技術上入手,逐步改善基層的發展環境,幫助貧困羣眾在生產、生活和精神等各方面全面脱貧。例如,衞生部門應對農村衞生室就醫環境改善、藥物配備和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比例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大病救助報銷種類,提高報銷比例,解決羣眾看病遠、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問題;教育部門應加大農村高中生、大中專以上學生的幫扶力度,解決農村貧困學生就學難的問題,從“扶智”下手,改善農村發展人才匱乏的困境;農業技術方面,應加大基層一線農技人員選派力度,提升基層農技人員的待遇,改善目前基層農技力量薄弱問題,增強農村科技致富、科技興農的能力,幫助貧困户找項目謀發展,為實現精準脱貧做好產業發展保障。

扶貧調研報告 篇14

一、基本情況

南沿溝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肅省建檔立卡的15個重度貧困村之一,20xx年全村貧困面為14%,目前下降到5.2%。該村屬祁連山冷涼灌區,耕地面積4726畝,人均耕地約2畝,有9個村民小組649户2394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約佔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為患病人羣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溝村主導產業為種植、養殖和務工,以務工為主業的約1000人,佔勞動力總數的90%以上。20xx年貧困人口收入中種植業收入佔8.69%、養殖業收入佔13.88%、務工收入佔73.22%、其他收入佔4.21%。

二、調研過程

這次調研,總體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集中調研。我先利用三天時間集中調研了南沿溝村精準扶貧工作,先後走訪30多典型貧困户,之後又抽調6人組成工作組,利用7天時間駐村蹲點進行了專題調研,全面瞭解南沿溝村及97户貧困户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等。第二階段,甄別確認。對照國家關於貧困户的確認標準,對97户貧困户逐一進行了甄別確認。最後確定,南沿溝村20xx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户97户336人,20xx年脱貧64户221人,現有貧困户33户124人。第三階段,制訂措施。針對該村確定了八項幫扶措施,逐項明確了幫扶的主要任務、工作目標、責任單位及責任領導、配合單位和完成時限;針對貧困户逐一制定了幫扶措施,分別明確了脱貧時限、幫扶責任人。第四階段,集中交辦。現場召開面對面集中交辦會,屬於面上的幫扶措施由政府有關部門認領限期辦理,屬於貧困户個體的由聯户幹部認領限期辦理,並張貼上牆,掛圖作戰。

三、致貧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貧。長期以來,許多村民就近在螢石礦、煤礦務工,因工作環境、防塵條件比較差,患上了嚴重的塵肺、矽肺、內風濕等職業病,致使勞動能力喪失,就醫成本上升。目前,97户貧困户336人中因該類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貧的佔35.07%。

(二)因學致貧。受教育佈局調整影響,初中和高中學生全部在縣城或金昌市區就讀,家長租房陪讀現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經調查,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佔貧困户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貧。一是南沿溝村水資源短缺,灌溉條件差,以大麥和小麥為主的種植業收入有限。二是貧困人口中有近90%的勞動力年輕人習慣於首選背礦石、打隧道等傳統的苦力型工種,思想觀念陳舊,務工技能缺乏。三是貧困農户貸款難問題比較突出,成為制約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規律致貧。村內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養老方式就是土地養老、社會保障養老,有的連生活自理都很困難,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於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同時內心還承受着對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獨寂寞的煎熬。

四、精準扶貧計劃

(一)開展醫療服務。組織塵肺、矽肺及風濕類關節炎等職業病醫療組,開展職業病普查,提供醫療防控措施和治療建議,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二)開展科技幫扶。一是組織貧困羣眾參加務工技能培訓班,提高創業就業能力。二是組織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農民的種養殖能力。三是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適時建立電子商務平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三)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維修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個並配套其他設施,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00畝。

(四)發展富民產業。扶持以湖羊為主的舍飼養殖業,新增30只以上養殖户10户以上,優質牧草種植1000畝,為留守農民不離鄉不離業增加收入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整合農村危舊房改造、貧困户建房等政策,建設40平方米左右居家養老型集中居住點1個,規模50户以上。

(六)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閒置校舍或農宅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並將運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運行經費3萬元,逐步探索建立長效運作機制。

(七)積極協調解決融資難題。一是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和農宅確權頒證工作,解決信貸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農貼息貸款政策,為貧困羣眾提供金融支持。三是採取政府財政資金貼息的方式,為貧困户提供貸款支持。

(八)建立社會幫扶機制。一是引入工商資本進行結對幫扶,將非公企業納入幫扶單位範圍,壯大幫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級救助資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幾點體會思考

精準扶貧必須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要領,堅持扶真貧、真扶貧,不斷拓展內涵和層次,實現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實質性轉變。

(一)確保對象精準,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是扶貧開發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抓住真實識別貧困、規範建檔立卡、實施動態管理、推行掛圖作業四個關鍵環節,把好羣眾申請關、入户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確認審核關五個關口,做到精確識別貧困户、精確登記造冊、精確建檔立卡、精確實行動態管理“四精確”,建立“户有卡、村有冊、鄉鎮有簿、縣有檔、市有平台”的動態數據庫,實現底數清、問題清、對策清、責任清、任務清“五清”,從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區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現象,提高扶貧效果。

(二)確保內容精準,解決好扶什麼的問題。千篇一律、萬面一孔是扶貧開發的常見現象,必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貧困村和貧困户的致貧原因,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易地搬遷、金融支持等扶貧措施,使建檔立卡工作與各項扶貧政策相銜接,扶貧措施與貧困現狀相對應,確保幫扶到最需要幫扶的羣眾、幫扶到羣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確保目標精準,解決好座標系的問題。緊緊圍繞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抓住突破基礎設施的短板、明確基準內容的對標、盯住完成時限的節點三件大事,對照全面小康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按照鞏固優勢指標、提高較好指標、攻堅弱項指標的要求,分層次推進,立體式幫扶,確保如期完成脱貧任務。

(四)確保措施精準,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緊緊抓住轉變方式、強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個關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製幫扶措施,明確幫扶責任人、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號準病脈、開好處方、抓出良藥,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確保考評精準,解決好導向上的問題。嚴格落實幹部駐村、“逢提必下”等雙聯行動工作制度,把雙聯助推精準扶貧的成效作為幹部年度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專項督查、明察暗訪等督查考評制度,傳導壓力,強化擔當,引導幹部到扶貧攻堅主戰場錘鍊作風、增長才幹、建功立業。

扶貧調研報告 篇15

一、基本情況及貧困分部狀況

XX村是省縣XX鎮最西南的一個偏僻小山村(行政村),南與,西與XX鄉連接,北與XX村近鄰;共有8個自然村,9個村小組,有農户226户,總人口1130人;勞動力388人,全村有耕地面積920畝,山地面積26000多畝,毛竹林面積6000餘畝。

全村共有黨員22名(其中女黨員2名)。20xx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為2350元。

二、致貧原因及表現

1.貧困户缺乏勞動力,家庭成員年老或殘疾。缺勞力的導致貧困人口重要原因,加上貧困户經濟基礎差、收入低、因病、因殘、因學致貧,需要政府扶持和社會人士對他們進行救助才能擺脱貧困。

2.貧困户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增長緩慢,受資源條件、資金、技術、觀念等因素制約,貧困户以種植為主,因管理不當,投資較小,加上有時受自然災害影響,造成經營能力低下,科技意識不強。貧困户當中有些養殖業,沒有規模和特色,缺少資金或缺乏技術,造成心有餘而力不足,發展產業不少人“半途而廢”,有時生活難以維持,更談不上致富。

3.貧困人口居住環境條件差,生活難、用電難、用水難、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得“六難”問題很突出。因為這些貧困户居住分散,靠山建房多,家境貧寒,生活環境差,開門見山,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力不足等造成貧困的原因。

4.貧困户多數居住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地方,生活環境惡劣,信息閉塞,思想落後,缺乏創新和競爭意識。只有通過移民搬遷,才能從根本上長遠解決貧困。目前,我村共有10户40人需要移民搬遷。

5.項目申報上級部門在審批下達計劃時,個別項目下達的總投資比上報的總投資小好多,致使工程缺口資金過大,導致工程不能順利完工,發揮不了扶貧的作用。

三、扶貧的效益和成果

1.近年來,我村硬化了7.5公里的村組道,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的通道,農副產品運輸暢通,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得到廣大羣眾的好評。

2.推動扶貧攻堅行動,落實一户一策。根據縣扶移辦的要求,在鄉政府和扶貧辦的指導下,我村認真履行扶貧攻堅行動,20xx年全村共有種植業46户,養殖業46户,享受了上級扶持,讓這些貧困户得到實惠,基本擺脱貧困。

3.大力發展養殖業。利用我村山地資源,村委會鼓勵村民發展養蜂業。

四、今後的打算

1、持續做好“10864”結對幫扶工作,根據縣《關於村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幫扶貧困户進行“10864:結對幫扶的通知》要求,切實抓好精準扶貧的工作,切實幫扶好貧困户種,種植業和養殖業,儘量做到一户一策,幫助貧困農户早日脱貧,再通過三年的努力,使全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走上小康致富之路。

2、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養蜂,以養殖農場為龍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依託,大力發展以帶動貧困農民養牛、養羊為主的特色產業,為貧困農民找到脱貧致富的有效途徑,計劃在20xx年全年發展100頭以上養殖户2户。

3、加快移民搬遷扶貧力度,把移民搬遷扶貧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抓。堅持“整體搬得出,長期穩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標,結合生態移民,地質災害避災移民,鼓勵居住在生活環境差的貧困户搬遷安居樂業。

4、爭取小額貸款和把握扶貧資金的使用。按照中央、省、市、縣的要求,為了幫助農村貧困羣眾改變生產生活條件,落實一部份惠農幫扶資金,發放一定數額的小額貸款。堅持以上項目扶貧的載體,提供信息資源,充分尊重羣眾的意見,是扶貧資金和小額貸款落到實處,為村民解決燃眉之急,做到好事好辦。

扶貧調研報告 篇16

__鎮位於信豐縣東部,國道信安線穿境而過,東臨大橋鎮、新田鎮,南臨安遠縣、安西鎮,西接大塘埠鎮、嘉定鎮,北靠贛縣。__屬贛南四大名鎮之一,有“頭唐江二__”之説。鎮內田疇肥沃,水源豐沛,物產豐富,是信豐縣產糧大鎮之一,林業資源豐富,其中金盆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素有“贛南小廬山”之稱,農土特產全縣翹楚,早年有“粉幹、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寶,今添“臍橙、生豬、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寶。縣新型動力能源產業園大唐工業園坐落太平、天光兩村,鎮內現有温氏、諸信、正邦等多家國家級、省級大型現代化農業龍頭企業。幅員面積3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355畝(其中水田面積25194畝、旱地面積3161畝),林地面積227677.5畝,公益林面積25814.5畝(其中國家公益林面積19628.9畝,省級地方公益林面積6185.6畝),果業面積6023.51畝,煙葉面積1050畝。

全鎮轄15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30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931人,其中新屋村為省級貧困村,另有石背、中坑、餘村、天光、楓樹、圳玄和李田七個市縣級貧困村,截止目前全鎮還有貧困人口966户、3017人。其中完全喪失勞動力的低保、五保的貧困人口1330,實施精準扶貧的扶貧對象450户1687人。

二、精準扶貧工作階段性開展情況

一是“三項保障”體現領導高度重視和組織有力。__年和__年是全面啟動落實《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辦發[__]25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方案》(贛辦字[__]19號)的重要年,也是優化整合扶貧資金、大力實行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户的關鍵年,__鎮作為貧困人口較多的農業重鎮,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積極主動,不甘人後,做了不少工作。鎮裏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並抽調扶貧、民政等部門的“老中青”幹部,組建全新的扶貧辦公室,專門負責精準扶貧工作,村裏以太平畲族村、新屋村為試點,組建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專人成立扶貧工作站,做到有機構、有專人、有資料。

二是“三個精確”確保貧困户識別有理有效有別。全鎮轄15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30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931人,每家每户情況怎麼樣,哪些家是貧困户,原來的貧困户是否已脱貧,是否有返貧現象存在?這些都是精準扶貧基礎工作亟須弄清楚的問題,對此,__年下半年,根據上級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__鎮組織人員力量下村入組,按照“三個精確”的要求對全鎮的貧困户認真識別。即流程精準。設立村級貧困對象民主評議小組,對遞交申請的農户進行年人均純收入調查,按照從低到高進行排序後,初步確定扶貧對象名單;並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對初選名單進行表決確定;然後由鎮黨委政府審核後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和移民辦複審,審定後在各村進行公告。嚴格按照“申請、調查、初選、表決、審核、公示、複核、公告”程序,把真正的貧困户對象公開、公正、公平的識別出來。對象精準。通過全面摸排、村級民主評議公示、鄉鎮審核公示等程序,最後確定出全鎮貧困人口為966户共3017人,全部納入精準扶貧對象行列。定位精確。對造成農户貧困的因素進行具體分析,並分門別類,將識別出的貧困户劃分為“一般貧困户、扶貧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四種類型,對全鎮一般貧困户438户1641人、扶貧低保户12户46人、低保户442户1244人、五保户74户86人一一登記造冊,並建檔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冊、鎮有簿”。

三是“三合一”建檔立卡完善貧困户信息管理。對於精準扶貧工作,資料信息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工作,__鎮在原有基礎上不斷豐富完善貧困户的信息管理,初步行成“三合一”貧困户信息檔案。即紙質户情卡。按照國家統一的貧困户建檔立卡要求,為每一户建立了户情卡(見附件一),使貧困户家底一目瞭然。電子檔案。對照紙質户情卡,將貧困户的信息錄入到市、縣、鎮、村四級與“三送”工作平台互聯互通扶貧信息系統平台,實現各級各部門(單位)與貧困户信息直通,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影像資料圖。__鎮正着手採集收集貧困户的影像資料,一張照片或是一段視頻承載着兩個主題:農户的致貧原因和脱貧願望,為後期的結對幫扶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在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後全面鋪開的元年,__鎮在這方面雖然在不斷完善基礎工作,並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但仍有不成熟之處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我們的走訪調研中,就發現了一些精準扶貧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少數村組存在宣傳力度不夠、渠道過窄、甚至內容不對的問題。精準扶貧政策是國家近期的一項大的惠民利民政策,本應該廣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曉,盡人皆知,而且要正確的解讀,但在我們的調研過程中,一些偏遠地區的村組的一些羣眾卻並不知情,或是隻是知道個大概,不知其所以然,甚而有些農户把這項工作當成了“評先評優”的面子工程,在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摸底時,不配合反而藏窮掩貧,生怕別人笑話他的貧困。

(二)農民思想上的貧困成為貧困户脱貧的致命障礙。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既是貧困的結果,又是造成貧困的原因。許多貧困人口由於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與非貧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貧困户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後,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嚴重,凡事都等國家和社會的救助。儘管有些貧困户有擺脱貧困的願望,並不斷努力嘗試,但由於思路不清,觀念不明,缺少引導,導致失敗,最終失去了脱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

(三)農民收入難以估算增加了精準能識別難度。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元經濟相互交織混合發展,給準確調查核實農户收入增加了難度。加之,受農業經濟效益低而不穩影響,近年來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勞務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羣眾的一些隱性收入較難掌握。

(三)農村情況錯綜複雜增加了精準扶貧難度。一是隨着青壯年勞力大量流入城市,農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婦女、兒童、老人,實際長期居住人員不足三分之一,在農村實施規劃扶持項目中出現勞力緊缺和種植項目後期管護難到位的現象。二是一些幹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責任心不強,作風不民主,對貧困人口認識有偏差,認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是搞形式,扶貧到户不一定能兑現,導致鄉村幹部對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不夠重視。三是精準識別要求規劃到村、幫扶到户、差別到人,而識別過程缺乏剛性標準,難以做到讓羣眾心服口服。

四、下一步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推進認知共識。拓寬宣傳渠道,精準扶貧工作宣傳教育的重點是,幹部達成精準扶貧共識,羣眾增強脱貧致富信,將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中心工作,鎮村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圍繞精準扶貧工作的需要來展開,宣傳教育的方式要靈活多樣,大會小會不忘提,主要街道路口樹立專門宣傳欄,深入村組開展與精準扶貧相關的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形成精準扶貧大合唱的濃厚氛圍。

(二)統籌把握好外部幫扶和自我奮鬥的關係。__強調,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俗話也常説,人窮最怕志短,扶貧必先扶志。要教育引導貧困羣眾堅定戰勝貧窮、改變落後面貌的信心和決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要讓貧困羣眾參與扶貧開發規劃制定、扶貧項目建設、扶貧項目管理和監督的全過程,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民主權利,充分調動他們自我脱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組織實施方面,__鎮在推進工作的過程中,實行點與面相結合的方式,階段式推進工作,先通過抓實有代表性的兩個村,形成可操作、可複製、可借鑑的工作模式,再在其他村進行全面推廣。

(三)探索“自助餐式”幫扶思路引導貧困户主動脱貧。

根據上級有關要求,__鎮秉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理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對貧困户實行分類定向精準幫扶。按照分類,對因病、因災、文化水平低、勞動技能低下、目前尚無致富門路等具有發展能力的扶貧開發户與扶貧低保户歸類為一類貧困户,對殘疾、智障、孤寡、缺勞少力等沒有發展能力無法幫扶的低保户與五保户歸類為二類貧困户。__鎮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初步形成了“自助餐式”幫扶思路,“政府主廚,農户點單”,__鎮黨委政府制定了農户“菜單”即《__鎮精準扶貧幫扶措施情況表》(附件二)。表中將二類貧困户統一歸為政策保障類,這些貧困户需要政府堅決落實“保障兜底”輸血政策,通過民政社會救助維持其基本生存,逐年脱貧;而一類貧困户則進一步劃分成產業項目扶持類、教育扶持類和就業扶持類,這類人員成為精準扶貧的主體,對此,__鎮結合本鎮實際,形成了自己的幫扶思路。

一是產業項目扶持。__鎮內田疇肥沃,水源豐沛,物產豐富,是信豐縣產糧大鎮之一,林業資源豐富,農土特產全縣翹楚,早年有“粉幹、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寶,今添“臍橙、生豬、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寶,在這些以形成的產業優勢和資源稟賦的基礎上,鼓勵貧困户積極創業,或養殖業,或種植業,或小食品加工業,政府在相關領域給與支持和幫扶。

二是就業扶持。一是依託縣新型動力能源產業園大唐工業園、温氏、諸信、正邦等家國家級、省級大型現代化農業龍頭企業和農伯樂蔬菜基地,解決貧困户中有就業意向和勞動能力的人的就業,幫助增長其家庭收入,今早脱貧;二是大力實施“雨露計劃”,提升貧困家庭勞動力創業就業技能。

三是教育扶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生活和精神上脱貧的根本之策。__鎮貧困人口在校教育人數為682,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人員有93人,加大對這些貧困生的資助力度,保障他們的穩定升學及畢業就業是培養貧困户脱貧力量的重要舉措。

此外,還要進一步摸索建立易操作的剛性識別標準。國家、省因制定出台科學、合理、易操作的貧困户識別評判標準和辦法,目前的識別評判辦法不科學,操作性不強,識別出來的對象難於讓羣眾信服,容易引發社會矛盾,而各級應儘量使識別過程和程序的公平、公正和公開,確保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hk/gzbgfanwen/diaoyan/8768k3.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