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工作 > 工作計劃 > 教學工作計劃 > 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通用3篇)
手機版

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通用3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3.11K 次

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通用3篇)

走和跑的練習中,主要發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為主要的練習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主要的內容以快速跑、耐久跑等為主,其次、以立定跳遠、上步實心球擲遠及基本體操知識為主,並加大對1分鐘跳繩的練習力度。

二、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是以增進學生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在本學期中要積極做到以下三點:

1、掌握基本的衞生保健常識懂得簡易急救及體育常識。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單槓的動作技術及1分鐘跳繩的動作要求,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3、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籃球、排球的基本運動技術。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根據新課標和教材要求、六年級的各項內容,主要以快速跑,1分鐘跳繩,立定跳遠,仰卧起坐為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注重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練習及身體姿勢和協調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內容(各項主要以遊戲的形式進行,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提高練習效果等)。

1、跑

改進快速跑和800米和1000米耐久跑的途中跑技術,培養跑的正確姿勢,主要以50米、為主要教學內容。

2、跳躍

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並提高學生的蛙跳能力。

3、投擲

鞏固原地投擲的能力和上步投擲的方法,初步掌握協調用力技能,教學中以上步擲實心球為教學重點。

4、基本體操

主要以1分鐘跳繩、技巧、單槓、為主要教學內容。

5、籃球和排球

基本動作和技術。

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所教的是八年級六個班,每個班人數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數差不多個半,絕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無運動技能障礙。學生都喜歡運動,但身體協調性差,肥胖等,學習動作不協調。學生身體素質中的硬性指標,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韌等素質較差;靈敏、協調等軟性指標明顯不足。個體發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羣力量較差,在此類教材教學是要多加註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於大幅度提高,這是體育練習成敗的關鍵。

二、教材分析: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體育教學工作,傳授基本的體育衞生保健知識和體育技能,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方法和體育文化知識,在傳授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讓每個學生都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教材內容有: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田徑:跑、跳、投;體操,球類:籃球、足球;身體素質練習。

教材的重點:跑中的快速跑;跳躍中的跨越式跳高;體操中的單槓動作;球類中的控球技術;

教材的難點:蹲踞式起跑;跳躍中的起跳環節;球類中的人球結合。

三、教學目標和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衞生保健和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熟練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廣播操。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球類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以學生為本,健康第一”是我們的目標,在體育遊戲中不斷地嘗試與體驗、練習與思考、互學與互評,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體會體育運動的益處,體驗到戰勝困難、獲得進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學措施

1、適時瞭解、分析學生的學習信息。

2、營造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有利於學生學習的運動環境。

3、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採用興趣化和多樣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發揮遊戲、競賽的能動作用,讓學生在自主遊戲中練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4、根據學生實際,不斷變化練習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5、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勇敢、頑強、朝氣勃勃和進取向上的精神,啟迪思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五、學生方面:

1、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

2、着裝要輕便合體,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得攜帶與體育課無關的首飾、校牌、手機等。

六、德育滲透:

體育活動對於發展學生的適應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營造友好、和諧的課堂氣氛,有意識的融入德育教育,不僅鍛鍊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

本學期的德育滲透包括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1、課堂常規:使學生按規辦事、做到有規可循。

2、組織教學:培養團結友愛、養成遵守紀律的集體觀,培養其具有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

3、結合教材內容安排德育內容。

(1)基礎知識裏安排激發學生刻苦鍛鍊自覺性的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2)遊戲裏安排教育學生遵守紀律,公正誠實,積極進取、團結友愛的內容。

(3)田徑安排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和堅韌不拔等意志品質的內容。

(4)球類中安排培養團結協作等集體主義精神的內容。

(5)在體操中安排培養互相幫助的合作意識的內容

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加強體育課改教研活動,努力施行新課程標準,用新的理念來強化教育教學活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培養學生勤於鍛鍊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二、學生現狀分析

所任教的初中部學生年齡在14~17歲之間,處於青春發育的高峯期,身體發育較快,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力強;女生趨於文靜,不好活動。因此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三、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內容有:體育基礎知識、三大球的基礎知識、田徑類、中考有關體育訓練。

目的任務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鍊中運用學到的知識,並不斷鞏固和提高(為初中的體育中考做準備)。

2、抓好“兩操”、“課外體育、大課間、特色體育活動”積極貫徹全民健身活動綱要。學校“兩操”、“課外體育、大課間、特色體育活動”是反映學生整體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學校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窗口,抓好“兩操”和“課外體育、大課間、特色體育活動”也是學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項重要內容,更要促進學校的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所以各班要認真抓好廣播操和武術操訓練工作,要做到人人蔘與,師生共練。爭創體育特色和大課間活動列全縣前茅,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3、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重點與難點

1、重點是田徑的耐久跑與跳遠。

2、難點是耐久跑的呼吸,跳遠的助跑與踏跳,雙槓的向後轉體180度等。

五、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1、隨着學生身體和年齡的增長,可多采用一些對抗性的遊戲。

2、初中生對抗性強,可採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鍊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組時採用男女分組或按身體素質分組,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鍊的樂趣。

六、本學期考核項目

男:50米、1000米、擲實心球、跳繩、立定跳遠、籃球、引體向上。

女:50米、800米、立定跳遠、擲實心球、跳繩、仰卧起坐。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hk/gzjhfanwen/jiaoxue/o910vp.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