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工作 > 工作總結 > 個人工作總結 >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十篇
手機版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十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1.37W 次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按照xx科技廳關於脱貧攻堅工作的總體部署,組織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成員到區內有堅果產業需求的貧困村開展科技服務,產業科技服務示範,通過建設貧困村堅果產業服務示範基地、貧困村科技培訓基地,組織開展科技培訓、技術推廣、市場信息對接活動等。20xx年開展工作以來,我團隊共組織405人次科技特派員和105人次非“三區”科技人才深入農村基層,在20個縣市區形成脱貧攻堅網格化體系,使科技扶貧的觸角向基層的“微血管”延伸。對全區服務的貧困村累計超過105個,培訓8000多人次,在貧困村建設貧困村堅果產業服務示範基地12個,在貧困縣建設堅果產業綜合科技培訓基地8個,每個示範基地引進示範推廣新品種1—2個、新技術1—2項,通過創新不同扶貧模式3種,累計輻射帶動推廣種植面積11多萬畝,推進了農村科技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提升貧困村堅果種植户種植管護技術和科技創收能力,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全區廣大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十篇

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20xx年年科技服務大記事:

1、1月13日—14日,堅果產業協會年會暨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科技培訓會在崇左市扶綏縣舉辦。服務團以堅果協會為平台,彙報堅果產業的發展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以及提出解決建議方案,就下一步管理工作進行培訓,培訓人數達150人。

2、2月2日,貧困村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團長王文林一行3人應河池市滿山堅果開發有限公司邀請參加河池宜州市的“暨故鄉夢&澳洲堅果萬畝啟動大會”。同時針對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了現場培訓,與會的有都安縣、加貴鄉各級領導及澳洲堅果種植合作社、農户等共計100多人。

3、3月6日,南亞所澳洲堅果研究中心(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在岑溪市黨校開展澳洲堅果保花保果科技培訓,參加培訓的人員來自岑溪和藤縣等地區的貧困村人員,科技人員,種植大户近200人。

4、3月14日,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團長王文林參加靖西市扶貧產業澳洲堅果種植推介會,向大會作了澳洲堅果產業的相關介紹,指出了靖西發展澳洲堅果產業的可行性和前景。靖西市副市長閉鴻飛,水果站主任李永維,各鄉鎮主要負責人,三順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等共50人蔘加了本次會議。

5、5月10日,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組織團員在龍州開展開展科技服務經驗交流、培訓會。王文林團長主持本次活動,並做了上一年的工作總結和今年的工作目標。各團員之間交流了科技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就如何做好產業科技服務和引導產業良性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完畢,服務團在組織團員到龍州縣芭蕉鄉龍邊村(貧困村)開展堅果種植培訓會,對60名堅果種植户進行了專項技術指導。

6、5月11日—18日,為響應科技廳“兩週兩展”科技活動,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組織團員開展了“6天6縣”貧困村堅果產業科技服務活動。此次活動以堅果產業協會為平台,通過在貧困村建立11個堅果產業科技培訓基地,5個綜合培訓基地,以科技特派員為基點開展貧困村堅果產業科技服務,以產業帶動脱貧,以科技助力扶貧攻堅。本次活動分別對上思、龍州、賓陽、容縣、岑溪、藤縣6個縣的部分貧困村進行了堅果種植指導和培訓共400人次。

7、5月25日至27日,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以及自治區林業廳的邀請,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參加了在南寧舉辦的林業科技推廣服務培訓班。王文林團長代表南亞所和貧困村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做了《澳洲堅果高效培育技術》的講解,介紹了澳洲堅果在發展歷史,前景和高效培育技術。

8、6月6日—7日,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應邀前往大新縣昌明鄉東風村、那嶺鄉好勝村及下雷鎮新育村開展澳洲堅果實用技術培訓,此次培訓針對各貧困村農户澳洲堅果種植存在的管理技術問題及錯誤觀念進行了詳細講解,並贈送了堅果專用肥10噸,種苗1000株,發放培訓技術材料150份,培訓200餘人。

9、6月28日,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成員覃振師高級農藝師應邀參加了自治區林業技術推廣總站在桂平市林業局舉辦的林業科普惠農增收活動技術培訓班。向參會的貴港市林業局、桂平市林業局和鄉鎮林業技術站、種植户共130多人詳細地介紹了《澳洲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隊建設與服務示範》項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澳洲堅果栽培種植技術方面的經驗積累。

10、7月11日,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王文林團長一行到憑祥市夏石鎮板任村呼橋屯的澳洲堅果基地進行科技服務。該基地種植面積600畝,是服務團新建的堅果產業科技服務示範基地,是企業入駐,示範帶動,增加就業崗位,產業扶貧的典型。詳細介紹了澳洲堅果新植第一年的管理要點和下一步的主要工作,為基地管理員解答了實際問題,增強了企業的管理信心。

11、7月23日—30日,貧困村科技特派員澳洲堅果產業服務團一行4人在南寧、岑溪等地召開技術培訓會。此次服務團在王文林團長帶隊下,前往上思、扶綏、橫縣、南寧、岑溪、龍州各縣市堅果產區及堅果服務團科技幫扶對口貧困村等地,開展了《澳洲堅果高效培育技術》、《澳洲堅果早實豐產栽培技術》、澳洲堅果石漠化栽培技術等培訓課,一週以來累計培訓人員近500人次。

12、7月24日—8月2日,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隊組織專家赴龍州縣龍州鎮、彬橋鄉等8個鄉鎮開展澳洲堅果栽培技術培訓會。培訓各鄉鎮技術人員、農民620多人次。

13、9月1日—2日,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團長王文林一行來到陸川縣開展科技培訓,對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關鍵技術要點進行了講解,同時來到岑溪市信暢堅果開發有限公司的堅果加工廠進行參觀指導,就堅果初加工工藝改善提出了寶貴意見。

14、9月03日,xx科技情報學會組織專家在岑溪市大隆鎮均昌村對南亞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承擔的的xx科技計劃項目 “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隊建設與服務示範”進行過程現場查定。項目負責人王文林向專家組彙報了項目執行情況。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在該村的實施情況,提出質疑,依照查定大綱隨機抽查株產量,測定商品果率。

15、10月份,製作堅果產業協會宣傳片,宣傳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科技扶貧效果,推廣服務團的創新科技扶貧模式。

16、11月2日,南亞所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覃振師高級農藝師應邀赴崇左市龍州縣上降鄉江村開展澳洲堅果技術培訓會。培訓會採取現場教學的方式展開,培訓的宗旨是讓更多種植户掌握澳洲堅果實用栽培技術,依靠科技致富。龍州縣科技局、村幹部、當地種植户8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17、11月5日—8日,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由覃振師副主任帶隊赴龍州縣八角鄉菊埂村、箕斗村等7個村屯進行澳洲堅果種植管理技術培訓,培訓八角鄉內村“兩委”成員、各屯屯長、建檔立卡貧困户和致富帶頭人約280多人次。

18、11月5日—9日,貧困村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團長王文林一行赴上思、扶綏、賀州、岑溪、容縣等地區的貧困村開展澳洲堅果秋季修剪、施肥關鍵技術培訓,並針對今年澳洲堅果的價格以及質量的相關情況作了介紹,此行培訓達100人次。

19、11月15日,自治區林業技術推廣總站和貧困村堅果產業科技服務團在橫縣校椅鎮忠好村舉辦澳洲堅果種植技術培訓班。南寧市林業局、橫縣林業局和鄉鎮林業站技術員及果農共120人蔘加了本次培訓班。王文林團長一行參加了本次培訓,並作了澳洲堅果發展情況及澳洲堅果豐產栽培技術的報告。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2

我市科技特派員工作市委、市政府的下,在省科技廳的指導下,根據科技部、人事部《關於開展科技特派員基層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大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引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創新服務模式,紮實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有力地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主要成效

我市不斷探索科技特派員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服務機制,積極鼓勵科技特派員到基層創新,開展科技試驗示範、技術諮詢、技術培訓等技術服務,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近年來,我市科技特派員實施科技項目64項,推廣新技術104項,引進新品種93個,建立科技示範基地25個,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125場次,培訓農民27.65萬人次。由於我市科技特派員工作成效顯着,年市科技局獲得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市科技局局長趙全玲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年市科技局、馬家鄉土人才超市獲得省科技特派員先進集體,李太平、胥樹高、龔一鴻、王德元等獲得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個人。

(一)通過科技培訓,傳播了先進科學理念和科技知識。

三年來,科技特派員充分利用“送科技下鄉”、“科技之春”科普宣傳月、“科技活動周”等科技活動,深入到160多個場鎮進行科技宣傳,發放宣傳資料近200餘萬份,贈送種養殖書籍1300餘冊。畜牧科技特派員團隊到基層舉辦生豬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技術、肉牛健康養殖技術、生態鵝養殖技術、健康養殖技術等培訓班60多期,培訓人員達6萬餘人次。糧油科技特派員到各村鎮開展技術講座培訓,召開現場會共計120餘次,培訓人員達6萬餘人次。蔬菜特派員到蔬菜基地開展培訓20多期,果樹、中藥材、水產等團隊開展各種專題講座20餘場次,培訓人員達40多萬人。果樹、蔬菜團隊還在電視台“紅土地”欄目做了專題講座,通過大量的科技宣傳和各種養殖業的專題技術講座,有力地提高了農民羣眾的科技水平。

(二)通過定點技術服務,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特派員以農户、種養殖業主為服務對象,進行種養殖發展規劃、現場指導、技術示範、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加快建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如畜牧特派員每人聯繫5户養殖户,幫助聯繫户人平增收200元,幫助養殖大户實施標準化圈舍設計和健康養殖技術,有力地推進生豬養殖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安全化、產業化發展。蓬溪特派員則採取定人、定目標的方式強化服務。蔬菜科技特派員在定點服務中,為蘭達食品有限公司制定了“市法國青刀豆標準化生產技術實施規程”,對生產基地農户進行技術培訓等。果樹特派員為定點服務企業可士可果公司在唐家鄉建立“柑桔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中心”技術支持,幫助春陽公司建立“植物快繁中心”等,糧油、水產、中藥材特派員都有自己的聯繫基地,堅持進村入户、到基地、糧農、藥農、水產點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這些深入定點的緊密結合服務,為全市糧油、畜牧、水果、蔬菜、水產、中藥材等的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起到了示範和帶動作用。

(三)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科技特派員始終堅持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工作重點,以市場為導向,培育發展了一大批優勢特色產業。他們幫助農民、業主調大規模、調出特色、調高品質,走農業生產規模化、特色化、優質化和標準化的路子,千方百計提高農業效益。在推進現代畜牧業工作中,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大户,培育千頭豬場172個,萬頭養豬場13個,豬肉加工企業高金、美寧、南大、超強、射洪食品收入突破億元大關,高金公司成為全省生豬產品加工最大的龍頭企業。糧油團隊實施的“百畝攻關、千畝展示、萬畝示範”模式,創建小麥示範區10萬畝,油菜6萬畝、水稻5.8萬畝、大豆8.3萬畝,馬鈴薯3萬畝,平均增幅在10—20%。水果團隊在全市建立沙田柚、黃金梨、清見等特色水果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3萬畝。中藥材團隊建立起白芷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17600畝,在仁裏、保升、玉豐等建起連翹生產基地,在香山、廣興等鄉鎮建立起麥冬生產基地近5萬畝,藥農户平均增收達1000元以上。蔬菜團隊建起青椒、紅椒、田藕、胡蘿蔔、榨菜生產基地,年蔬菜團隊在蓬溪和船山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法國青刀豆生產基地,產品銷往歐洲,幫助農民增收效果明顯。水產特派員團隊大力發展特色水產,在蓬溪發展了1500畝無公害稻田養殖鱸魚基地;在大英發展3000畝蝦、蟹、江團、丁桂等名優魚養殖基地,推進了特色產業發展。

(四)引進新技術新品種,促進農業增收。

三年來,科技特派員積極開展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示範。在水果上引進了雜柑“天草”等新品種,並在唐家鄉建立“柑桔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中心”,蔬菜上引進法國青刀豆,以色列黃瓜,櫻桃蕃茄,苦瓜及有色椒等名特優品種,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發展訂單農業銷往香港、歐盟等。糧食引進美國甜玉米、罐頭紅薯,提高種植效益。畜牧上,引進野豬、黑雞等特色養殖,並探索出了種養加和豬沼果的循環經濟模式,提高了綜合養殖效益,增加了農業收入。

(五)加強園區和基地建設,提高科技示範和輻射帶動能力。

科技特派員在科技推廣工作中,注重科技園區和示範基地建設,以提高科技示範帶動作用。畜牧團隊指導建立了10個現代畜牧業科技示範基地,按照規劃要求建設,各具特色。如高金具有丹麥式現代養豬的特點,齊全具有科技孵化器技術擴散的特點,建立了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共同致富模式,還有循環經濟、生態養殖等模式。為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和模式,科技特派員組織養殖大户、企業進行相互參觀交流,年終特派員召開工作會並進行交流,加速推廣新技術、新經驗。農業上建立了農業科技示範園區10個。年共規劃落實小麥、油菜、玉米、水稻、大豆、馬鈴薯高產創建示範區、片、點等,面積達44.9萬畝,佔全年播種面積的8.3%。中藥材、果樹、蔬菜科技示範園同樣發揮了技術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強化部門合作。

為實施好科技特派員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科技局、人事局、農辦任副組長的科技特派員工作小組,並召開了實施科技特派員工作動員大會。同時制定了市科技特派員工作實施,市電視台、日報等新聞部門進行經常性報導。科技特派員在開展工作中,農業、畜牧、水利、林業、蔬菜部門給時間、經費、交通上的大力支持,使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二)堅持“雙向選擇”的選派原則,提高科技資源的有效配置。

在科技特派員的選派上,根據我市農業產業發展的需求進行合理安排,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在掌握了各科技示範村、產業基地、種養殖大户、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需要後,反覆徵求各特派員團隊行業小組及個人意願,選派了市級科技特派員50名,縣級科技特派員500名。這種生產需要與人才資源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了科技人員助農增收的作用。

(三)制定激勵政策,初步形成利益驅動的長效機制。

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以來,政府鼓勵特派員以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投入科技服務中,並取得合法報酬。每年對科技特派員工作進行考核,評選省市特派員工作先進個人,射洪、蓬溪對考核稱職以上者,每月給80元交通通訊補貼。市科技局對科技特派員團隊申報的科技項目、成果給予優先安排和評審。蓬溪縣還創新了定點、定產業、定項目、定目標、定獎勵的“六定”服務模式,形成了有效的激勵機制。

(四)加強制度建設,創新服務方式。

為確保特派員下得去,到基層舒心,時用心,用人單位放心,建立了六項制度:

一是權益保障制度;

二是工作服務制度;

三是彙報交流制度;

四是項目管理制度;

五是專項資金管理制度;

六是績效激勵制度。

這些制度的建設保證了特派員工作的有序開展,也促使服務形式的創新,包括技術講座、指導諮詢、專業培訓、技術攻關、信息等方式。

三、存在問題

一是科技特派員基層機制還不夠健全,缺乏實質性政策和措施支撐。

二是與業主結成利益共同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三是投入不足,影響特派員工作邁上新台階。

四、下一步打算

(一)結合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調整特派員隊伍的結構,充實一批開拓創新意識強、事業心和責任心強、技術實踐水平和工作能力強的科技特派員。

(二)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電視、電台等媒體,廣泛宣傳有關政策,報道先進典型,組織成果展示,全方位開展宣傳,形成政重視、社會各界廣泛關心,支持科技特派員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抓好特派員的再培訓再提高工作,提升科技特派員服務農村產業發展的能力,加快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

(四)完善科技特派員選派聘任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對科技特派員隊伍採取選賢用能,能出能進的動態管理,確保服務的社會效果。對選聘的科技特派員,根據目標責任進行定期量化考核並獎懲。並定期開展檢查交流,對工作突出的團隊和個人給予表彰。

(五)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投入。一是積極支持科技特派員申報國、省科技項目,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二是爭取各方面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支持,加強科技經費及其他項目資金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投入。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3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經自我申報和單位推薦,我有幸成為一名科技特派員,於x年7月下派到x區x鄉開展工作。在科技特派員過去半年的任期內,在市、區科技局、醫學院和x區x鄉等上級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在本單位的支持下,我嚴格按照科技特派員的要求,在適當安排自己在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原有的工作後,全力履行科技特派員的職責,強化科技服務意識。創建科技示範基地,進行百畝低產園改造,同時,根據自身專業特長,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申報健康檔案項目協助當地衞生院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認真負責地開展各項工作。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基層調研

入駐x鄉以後,為收集一手資料,我從資料查詢、幹部交流、接觸農户、實地查看等方式瞭解掌握x鄉的基本情況,深入瞭解鄉里自然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並根據專業特長對x鄉醫療衞生狀況做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

(一)基本情況

x鄉位於x區西北部,北臨甌江,與永嘉縣橋頭鎮、青田縣温溪鎮隔江相望;西連青田縣;東接臨江鎮;南鄰嶴底、五鳳垟兩鄉。總面積30.62平方公里,江岸長8.4公里。轄16個行政村,42個自然村。鄉政府駐東嶴村,距市區28公里。x年8月開始劃歸x市x區轄區。

經濟以農業為主,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兼種番薯、花生、大豆等經濟作物。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省級生態公益林植有松樹、杉樹、油桐樹及毛竹。效益特色農業有生產基地、西坑紅豆杉基地、馬蹄筍基地、稻田溝坑養魚基地、西坑高山蔬菜基地、童雞與肉雞生產加工基地、地瓜幹加工基地和梅花鹿養殖基地。主要工業有氟塑設備業、手錶裝配業、礦產業、服裝業。已實現村村通公路,330國道和金温鐵路沿江貫穿全境。

x鄉為著名僑鄉之,風景優美,主要景點位於西坑村的西龍溪。

(二)醫療衞生狀況

x鄉常住人口中老齡人口比例約佔22%,屬於“超老年型”社會,社會健康需求問題較為突出。

羣眾常見慢性病前四位分別是高血壓、腦中風、冠心病、糖尿病。而全國慢性病的前四位依次是心臟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

x鄉有鄉中心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2個。中心衞生院為x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在崗人員6人,專業分別為臨牀醫學、中醫、社區醫學、婦女保健、影像學、醫學檢驗,主要任務為承擔x鄉基本醫療、保健任務;5000元以上醫療設備有B超、生化儀器、血液分析儀、X光機。

常住居民文化教育程度低,健康意識、接受健康教育能力和掌握健康知識均較差。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去周遍醫院就醫便利程度低。

二、開展科技項目研究

(一)主持開展《低產園改造技術研究》項目研究

x鄉位於x區西部山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降雨量充足,氣温適宜,並有一個疏於管理處於長果期的園地,如果進行改造,能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併為村民創造就業機會。在認真調研和諮詢農業專家的基礎上,課題組向x市科技局申報了科技特派員項目“低產園改造技術研究”課題,市科技局予以立項,並下撥了一期研究經費6萬元,為本項目的研究開展奠定了基礎。

本課題經市科技局批准立項後,課題組立即策劃項目方案,以政府管理、團隊承包、與所在村資源共享的方式,開展項目研究工作。邀請農林水利局專家現場指導,組織人員進行除草、鬆土、建設園地作業道路、施肥等各項低產園改造工作。課題組定期現場查看監督各項工作完成情況,並對工作中碰到的難題共商解決良策,確保課題正常運作,努力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

(二)主持開展《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在x鄉的應用》項目研究健康檔案是基層衞生院的重要公共衞生工作之一。針對本人專業和衞生院健康檔案實際建設情況,課題組向x區科技局申報了特級特派員項目“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在x鄉的應用”課題,並根據課題評審專家意見提高課題指標,區科技局予以立項,現項目已經公示,共將撥款5萬元支持項目研究。

在項目的初步實施過程中,由於上級部門對健康檔案的要求產生變化,經課題組成員共同討論後,決定根據新的健康檔案內容開展研究工作。由於健康檔案研究工作需要專業性強,而衞生院人手較為缺乏,項目組積極聯繫醫學院校——醫學院,獲得該院心理系的支持,屆時將有學生以暑假實習的方式,在老師的組織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協助健康檔案調查工作。

三、開展社會服務工作

(一)健康科普宣傳

本人依託醫院的資源,積極開展健康科普工作。健康科普不同於醫學專業知識,如何將專業知識科普化,是一項較有難度的工作。本人查找醫院中的各種健康科普資料,針對當地村民的健康情況,着重宣傳日常的生活習慣,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的預防、治療和注意事項。提高村民健康意識,增加村民健康知識,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二)開展“千鄉萬村送服務”活動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x年10月至12月在派駐鄉開展“千鄉萬村送服務”活動。

活動期間,根據活動的要求,走訪基層部門,召開座談會,與村幹部、村民積極交流,梳理問題、分析問題、上報問題,較好地完成任務。在活動中共走訪了5個基層,召開了2次座談會,梳理了問題18個,彙報統計表5次,彙報活動內容3次,以會議的方式彙報內容2次。

(三)融入當地,學習農村工作方式,參與部分工作

半年中,本人積極融入當地,在鄉政府開展活動,開展項目研究時積極參與,如村間道路建設調查、全鄉年度體育比賽、為村民送温暖送服務活動。在活動中,本人以學生、幫手的身份出現,學習在農村的工作方式方法,盡力為鄉政府開展的各項活動幫上點小忙。

經過半年的工作,深感科技特派員工作是一項錯綜複雜的工作,它教會我如何面對不同的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候需要謙虛地做學生,有時候需要有信心地做老師。科技特派員工作對我來説是一個機遇、一個挑戰、一種鍛鍊,是人生經歷中的“加油站”。20xx年是我科技特派員工作關鍵的一年,我將投入更大的精力,按項目計劃有序地開展課題研究,積極參與農村工作,開展科技服務農村工作,開展健康服務健康宣傳活動,把科技特派員工作做好。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4

20xx年,澧縣科技特派員工作按照上級統一安排和部署,在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從優選人員、引導項目、強化扶持、提供保障入手,取得了明顯實效。全年共實施科技開發項目14個,推廣新技術新產品8個,引進新品種43個,創辦協會或合作社3個,形成龍頭企業2個,年項目總投資5600萬元,實現利潤達2300萬元。農業科技特派員通過提供諮詢、技術服務、項目領銜等模式,培訓農民8500人次,發放科普資料1份,安置勞動力3500人次,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350元,增幅13%。醫衞科技特派員通過送醫送診、協助管理、衞生宣傳等形式,共發放宣傳資料30000份,組織骨幹培訓3期共200人,科普培訓5期共5000人,為鄉鎮衞生院門診1000人次,指導手術50台次,為病人減免費用10萬元.

一、主要做法

1、優選人才聯動。突出三項原則優選人才。一是堅持基層自主原則。今年我縣共安排了26名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技術骨幹和致富能人,基本上由基層單位自主聯繫後選派。二是堅持產業需求原則。根據我縣產業結構特點,儘量選派在糧、棉、油以及葡萄、食用菌、柑橘、生豬以及特產養殖等方面具有優勢項目和優質技術的人才。三是堅持統籌聯動原則。把科技特派員選派工作與基層組織建設、遠程教育、領導辦點、新農村建設等結合起來,實現了“一技多用”。

2、拓展服務拉動。按照培養壯大優勢特色產業、促進工農業增效、帶動企業和個人增收的總體要求,我縣首次向工業及農副產品加工業等領域下派了科技特派員,通過向產業化項目提供總體規劃、技術革新、營銷策劃等服務,有力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到目前為止,科技特派員的服務領域已經拓寬到經濟作物、糧食作物、畜牧及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等八大領域,覆蓋全縣32個鄉鎮,服務對象達10000餘户。

3、典型示範帶動。注重發揮科特辦的宣傳功能,經常深入鄉鎮、企業收集情況,發現典型,及時總結,通過報刊雜誌宣傳科技特派員工作中的“新亮點”,宣傳科技特派員的“閃光點”,搭建相互學習、相互研究、相互交流的平台。今年5月,縣遠教辦專門錄製了科技特派員專題報道,在先進典型的鼓舞下,越來越多的有創新精神和一技之長的科技人員投身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攜手建設兩型澧縣”活動中,形成了濃厚的科技服務氛圍。

4、激活內力促動。一是允許科技特派員採取有償服務的方式開展技術開發、服務和推廣,對取得的合法收入予以保護。截止年底,科技特派員增收1萬元以上的9人,其中10萬元以上的3人,有效增強了他們的工作動力。二是幫助入駐鄉鎮及企事業單位申報的扶貧開發、科技開發、農業產業化開發等項目,相關部門優先予以支持。通過項目申報,今年共獲得銀行貸款1350萬元,貼息200萬元,有力推動了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對業績突出的科技特派員給予獎勵。從去年開始,每年開展評選“十佳科技特派員”活動,並拿出一萬元進行表彰。

5、創新機制推動。針對我縣科技特派員點多面廣的實際,為保障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順利實施,在鄉鎮分別設立了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把科技特派員聯繫協調工作直接延伸到農村基層,形成縣鄉一體、上下聯動、左右貫通的組織管理體系。同時,為加強科技特派員的管理和指導,建立了科技特派員人事和工作檔案,對照工作內容和任務目標,每半年召開一次科技特派員現場交流會,並組織有關人員深入科技特派員駐點鄉鎮、衞生院和企業,瞭解任務的進展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確保科技特派員工作規範有序、紮實推進。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科技特派員和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科技特派員制度在促進縣域科技進步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制約的因素需要我們審慎看待。

1、服務領域還不夠寬。雖然今年的科技特派員涵蓋了經濟作物、糧食作物、農副產品加工等多個方面,但是農副產品加工這一附加產值高的領域涉及人數比例很小,如玉米、紅薯等山區傳統農作物的改良、加工領域幾乎沒有涉及。

2、經費不足制約自主創業。在科技特派員扶持資金方面,雖然每年政府都安排專項資金開展工作,但由於在科技創業方面的資金需求量較大,使科技特派員在自主創業方面受到一定影響。

3、優惠政策吸引力不夠。由於出台的科技特派員相關優惠政策對實體創業、資金入股等人員吸引力較大,相比和所駐單位沒有利益關聯的科技人員特別是醫衞特派員吸引力不強,影響到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作用的發揮。

4、團隊優勢難以顯現。現行工作方案保證每個鄉鎮至少一名科技特派員,提倡採取“講師團”等形式將科技特派員組織起來,形成團隊優勢,實際操作中,由於沒有硬性規定,科技特派員很難自發的組織起團隊服務。

三、下一階段工作打算

1、鼓勵和引導科技特派員向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傾斜。圍繞我縣經濟平衡發展戰略,引導科技特派員重點向水產、果品及農副產品深加工傾斜,繼續鼓勵科技特派員領頭或創辦實體,帶動工農產業的發展。

2、爭取制訂出台配套政策。積極爭取解決科技特派員三項經費,設立科技特派員創業基金,逐步形成財政、選送單位、服務點及科技部門多方投入的特派員經費保障機制,確保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順利實施。

3、落實好各項政策待遇。在把科技特派員工作和建整扶貧、領導辦點、新農村建設等結合起來的同時,為科技特派員爭取其他崗位補助資金,切實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同時將科技特派員的表彰納入縣委、縣政府表彰的重要對象,以此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員加入特派員隊伍。

4、推進團隊服務機制。從今年科技活動服務周的情況來看,團體服務的效果往往好於個體服務。根據這一情況,依託科技特派員和本地技術骨幹,在每個片區組建綜合性專家服務團,仿照科技活動服務周模式,在農作物生長特定時節或疾病高發時期開展綜合*活動,形成團隊定期服務機制。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5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經自我申報和單位推薦,我有幸成為一名科技特派員,於x年7月下派到x區x鄉開展工作。在科技特派員過去半年的任期內,在市、區科技局、醫學院和x區x鄉等上級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在本單位的支持下,我嚴格按照科技特派員的要求,在適當安排自己在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原有的工作後,全力履行科技特派員的職責,強化科技服務意識。創建科技示範基地,進行百畝低產園改造,同時,根據自身專業特長,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申報健康檔案項目協助當地衞生院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認真負責地開展各項工作。現將一年來的工作如下:

一、深入基層調研

入駐x鄉以後,為收集一手資料,我從資料查詢、幹部交流、接觸農户、實地查看等方式瞭解掌握x鄉的基本情況,深入瞭解鄉里自然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並根據專業特長對x鄉醫療衞生狀況做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

(一)基本情況

x鄉位於x區西北部,北臨甌江,與永嘉縣橋頭鎮、青田縣温溪鎮隔江相望;西連青田縣;東接臨江鎮;南鄰嶴底、五鳳垟兩鄉。總面積30.62平方公里,江岸長8.4公里。轄16個行政村,42個自然村。鄉政府駐東嶴村,距市區28公里。x年8月開始劃歸x市x區轄區。

經濟以農業為主,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兼種番薯、花生、大豆等經濟作物。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省級生態公益林植有松樹、杉樹、油桐樹及毛竹。效益特色農業有生產基地、西坑紅豆杉基地、馬蹄筍基地、稻田溝坑養魚基地、西坑高山蔬菜基地、童雞與肉雞生產加工基地、地瓜幹加工基地和梅花鹿養殖基地。主要工業有氟塑設備業、手錶裝配業、礦產業、服裝業。已實現村村通公路,330國道和金温鐵路沿江貫穿全境。

x鄉為著名僑鄉之,風景優美,主要景點位於西坑村的西龍溪。

(二)醫療衞生狀況

x鄉常住人口中老齡人口比例約佔22%,屬於“超老年型”社會,社會健康需求問題較為突出。

羣眾常見慢性病前四位分別是高血壓、腦中風、冠心病、糖尿病。而全國慢性病的前四位依次是心臟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

x鄉有鄉中心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2個。中心衞生院為x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在崗人員6人,專業分別為臨牀醫學、中醫、社區醫學、婦女保健、影像學、醫學檢驗,主要任務為承擔x鄉基本醫療、保健任務;5000元以上醫療設備有B超、生化儀器、血液分析儀、X光機。

常住居民文化教育程度低,健康意識、接受健康教育能力和掌握健康知識均較差。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去周遍醫院就醫便利程度低。

二、開展科技項目研究

(一)主持開展《低產園改造技術研究》項目研究

x鄉位於x區西部山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降雨量充足,氣温適宜,並有一個疏於管理處於長果期的園地,如果進行改造,能收到較好的經濟效益,併為村民創造就業機會。在認真調研和諮詢農業的基礎上,課題組向x市科技局申報了科技特派員項目“低產園改造技術研究”課題,市科技局予以立項,並下撥了一期研究經費6萬元,為本項目的研究開展奠定了基礎。

本課題經市科技局批准立項後,課題組立即策劃項目,以政府管理、團隊承包、與所在村資源共享的方式,開展項目研究工作。邀請農林水利局現場指導,組織人員進行除草、鬆土、建設園地作業道路、施肥等各項低產園改造工作。課題組定期現場查看監督各項工作完成情況,並對工作中碰到的難題共商解決良策,確保課題正常運作,努力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

(二)主持開展《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在x鄉的應用》項目研究

健康檔案是基層衞生院的重要公共衞生工作之一。針對本人專業和衞生院健康檔案實際建設情況,課題組向x區科技局申報了特級特派員項目“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在x鄉的應用”課題,並根據課題評審意見提高課題指標,區科技局予以立項,現項目已經公示,共將撥款5萬元支持項目研究。

在項目的初步實施過程中,由於上級部門對健康檔案的要求產生變化,經課題組成員共同討論後,決定根據新的健康檔案內容開展研究工作。由於健康檔案研究工作需要專業性強,而衞生院人手較為缺乏,項目組積極聯繫醫學院校——醫學院,獲得該院心理系的支持,屆時將有學生以暑假實習的方式,在老師的組織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協助健康檔案調查工作。

三、開展社會服務工作

(一)健康科普宣傳

本人依託醫院的資源,積極開展健康科普工作。健康科普不同於醫學專業知識,如何將專業知識科普化,是一項較有難度的工作。本人查找醫院中的各種健康科普資料,針對當地村民的健康情況,着重宣傳日常的生活習慣,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慢性病的預防、治療和注意事項。提高村民健康意識,增加村民健康知識,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二)開展“千鄉萬村送服務”活動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x年10月至12月在派駐鄉開展“千鄉萬村送服務”活動。

活動期間,根據活動的要求,走訪基層部門,召開座談會,與村幹部、村民積極交流,梳理問題、分析問題、上報問題,較好地完成任務。在活動中共走訪了5個基層,召開了2次座談會,梳理了問題18個,彙報統計表5次,彙報活動內容3次,以會議的方式彙報內容2次。

(三)融入當地,學習農村工作方式,參與部分工作

半年中,本人積極融入當地,在鄉政府開展活動,開展項目研究時積極參與,如村間道路建設調查、全鄉年度體育比賽、為村民送温暖送服務活動。在活動中,本人以學生、幫手的身份出現,學習在農村的工作方式方法,盡力為鄉政府開展的各項活動幫上點小忙。

經過半年的工作,深感科技特派員工作是一項錯綜複雜的工作,它教會我如何面對不同的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候需要謙虛地做學生,有時候需要有信心地做老師。科技特派員工作對我來説是一個機遇、一個挑戰、一種鍛鍊,是人生經歷中的“加油站”。年是我科技特派員工作關鍵的一年,我將投入更大的精力,按項目計劃有序地開展課題研究,積極參與農村工作,開展科技服務農村工作,開展健康服務健康宣傳活動,把科技特派員工作做好。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6

我市科技特派員工作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科技廳的指導下,根據科技部、人事部《關於開展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業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科技特派員總結大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引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創新服務模式,紮實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有力地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主要成效

我市不斷探索科技特派員服務方式,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服務機制,積極鼓勵科技特派員到基層創新創業,開展科技試驗示範、技術諮詢、技術培訓等技術服務,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近年來,我市科技特派員實施科技項目64項,推廣新技術104項,引進新品種93個,建立科技示範基地25個,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125場次,培訓農民27.65萬人次。由於我市科技特派員工作成效顯着,20xx年市科技局獲得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市科技局局長趙全玲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xx年市科技局、馬家鄉土人才超市獲得省科技特派員先進集體,李太平、胥樹高、龔一鴻、王德元等獲得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個人。

(一)通過科技培訓,傳播了先進科學理念和科技知識。

科技特派員總結

三年來,科技特派員充分利用“送科技下鄉”、“科技之春”科普宣傳月、“科技活動周”等科技活動,深入到160多個場鎮進行科技宣傳,發放宣傳資料近200餘萬份,贈送種養殖書籍1300餘冊。畜牧科技特派員團隊到基層舉辦生豬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技術、肉牛健康養殖技術、生態鵝養殖技術、健康養殖技術等培訓班60多期,培訓人員達6萬餘人次。糧油科技特派員到各村鎮開展技術講座培訓,召開現場會共計120餘次,培訓人員達6萬餘人次。蔬菜特派員到蔬菜基地開展培訓20多期,果樹、中藥材、水產等團隊開展各種專題講座20餘場次,培訓人員達40多萬人。果樹、蔬菜團隊還在電視台“紅土地”欄目做了專題講座,通過大量的科技宣傳和各種養殖業的專題技術講座,有力地提高了農民羣眾的科技水平。

(二)通過定點技術服務,促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

特派員以農户、種養殖業主為服務對象,進行種養殖發展規劃、現場指導、技術示範、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加快建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如畜牧特派員每人聯繫5户養殖户,幫助聯繫户人平增收200元,幫助養殖大户實施標準化圈舍設計和健康養殖技術,有力地推進生豬養殖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安全化、產業化發展。蓬溪特派員則採取定人、定目標的方式強化服務。蔬菜科技特派員在定點服務中,為蘭達食品有限公司制定了“市法國青刀豆標準化生產技術實施規程”,對生產基地農户進行技術培訓等。果樹特派員為定點服務企業可士可果公司在唐家鄉建立“柑桔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幫助春陽公司建立“植物快繁中心”等,糧油、水產、中藥材特派員都有自己的聯繫基地,堅持進村入户、到基地、糧農、藥農、水產點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科技特派員總結這些深入定點的緊密結合服務,為全市糧油、畜牧、水果、蔬菜、水產、中藥材等的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起到了示範和帶動作用。

(三)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

科技特派員始終堅持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工作重點,以市場為導向,培育發展了一大批優勢特色產業。他們幫助農民、業主調大規模、調出特色、調高品質,走農業生產規模化、特色化、優質化和標準化的路子,千方百計提高農業效益。在推進現代畜牧業工作中,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大户,培育千頭豬場172個,萬頭養豬場13個,豬肉加工企業高金、美寧、南大、超強、射洪食品收入突破億元大關,高金公司成為全省生豬產品加工最大的龍頭企業。糧油團隊實施的“百畝攻關、千畝展示、萬畝示範”模式,創建小麥示範區10萬畝,油菜6萬畝、水稻5.8萬畝、大豆8.3萬畝,馬鈴薯3萬畝,平均增幅在10-20%。水果團隊在全市建立沙田柚、黃金梨、清見等特色水果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3萬畝。中藥材團隊建立起白芷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17600畝,在仁裏、保升、玉豐等建起連翹生產基地,在香山、廣興等鄉鎮建立起麥冬生產基地近5萬畝,藥農户平均增收達1000元以上。蔬菜團隊建起青椒、紅椒、科技特派員總結田藕、胡蘿蔔、榨菜生產基地,20xx年蔬菜團隊在蓬溪和船山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法國青刀豆生產基地,產品銷往歐洲,幫助農民增收效果明顯。水產特派員團隊大力發展特色水產,在蓬溪發展了1500畝無公害稻田養殖鱸魚基地;在大英發展3000畝蝦、蟹、江團、丁桂等名優魚養殖基地,推進了特色產業發展。

(四)引進新技術新品種,促進農業增收。

三年來,科技特派員積極開展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示範。在水果上引進了雜柑“天草”等新品種,並在唐家鄉建立“柑桔無病毒良種苗木繁育中心”,蔬菜上引進法國青刀豆,以色列黃瓜,櫻桃蕃茄,中國台灣苦瓜及有色椒等名特優品種,建設無公害蔬菜基地,發展訂單農業銷往香港、歐盟等。糧食引進美國甜玉米、罐頭紅薯,提高種植效益。畜牧上,引進野豬、黑雞等特色養殖,並探索出了種-養-加和豬-沼-果的循環經濟模式,提高了綜合養殖效益,增加了農業收入。

(五)加強園區和基地建設,提高科技示範和輻射帶動能力。

科技特派員在科技推廣工作中,注重科技園區和示範基地建設,以提高科技示範帶動作用。畜牧團隊指導建立了10個現代畜牧業科技示範基地,科技特派員總結按照規劃要求建設,各具特色。如高金具有丹麥式現代養豬的特點,齊全具有科技孵化器技術擴散的特點,建立了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共同致富模式,還有循環經濟、生態養殖等模式。為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和模式,科技特派員組織養殖大户、企業進行相互參觀交流,年終特派員召開工作總結會並進行交流,加速推廣新技術、新經驗。農業上建立了農業科技示範園區10個。20xx年共規劃落實小麥、油菜、玉米、水稻、大豆、馬鈴薯高產創建示範區、片、點等,面積達44.9萬畝,佔全年播種面積的8.3%。中藥材、果樹、蔬菜科技示範園同樣發揮了技術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強化部門合作。

為實施好科技特派員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科技局、人事局、農辦領導任副組長的科技特派員工作領導小組,並召開了實施科技特派員工作動員大會。同時制定了市科技特派員工作實施方案,市電視台、日報等新聞部門進行經常性報導。科技特派員在開展工作中,農業、畜牧、水利、林業、蔬菜部門給時間、經費、交通上的大力支持,使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二)堅持“雙向選擇”的選派原則,提高科技資源的有效配置。

在科技特派員的選派上,根據我市農業產業發展的需求進行合理安排,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在掌握了各科技示範村、產業基地、種養殖大户、科技特派員總結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需要後,反覆徵求各特派員團隊行業小組及個人意願,選派了市級科技特派員50名,縣級科技特派員500名。這種生產需要與人才資源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了科技人員助農增收的作用。

(三)制定激勵政策,初步形成利益驅動的長效機制。

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以來,政府鼓勵特派員以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投入科技服務中,並取得合法報酬。每年對科技特派員工作進行考核,評選省市特派員工作先進個人,射洪、蓬溪對考核稱職以上者,每月給80元交通通訊補貼。市科技局對科技特派員團隊申報的科技項目、成果給予優先安排和評審。蓬溪縣還創新了定點、定產業、定項目、定目標、定獎勵的“六定”服務模式,形成了有效的激勵機制。

(四)加強制度建設,創新服務方式。

為確保特派員下得去,到基層舒心,創業時用心,用人單位放心,建立了六項制度:一是權益保障制度;二是工作服務制度;三是彙報交流制度;四是項目管理制度;五是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六是績效激勵制度。這些制度的建設保證了特派員工作的有序開展,也促使服務形式的創新,包括技術講座、指導諮詢、專業培訓、技術攻關、信息提供等方式。

三、存在問題

一是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業機制還不夠健全,缺乏實質性政策和措施支撐。二是與業主結成利益共同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探索。三是投入不足,影響特派員工作邁上新台階。

四、下一步打算

(一)結合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調整特派員隊伍的結構,充實一批開拓創新意識強、事業心和責任心強、技術實踐水平和工作能力強的科技特派員。

(二)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宣傳力度。科技特派員總結通過報紙、電視、電台等媒體,廣泛宣傳有關政策,報道先進典型,組織成果展示,全方位開展宣傳,形成黨政重視、社會各界廣泛關心,支持科技特派員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抓好特派員的再培訓再提高工作,提升科技特派員服務農村產業發展的能力,加快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

(四)完善科技特派員選派聘任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對科技特派員隊伍採取選賢用能,能出能進的動態管理,確保服務的社會效果。對選聘的科技特派員,根據目標責任進行定期量化考核並獎懲。並定期開展檢查交流,對工作突出的團隊和個人給予表彰。

(五)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投入。一是積極支持科技特派員申報國、省科技項目,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二是爭取各方面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支持,加強科技經費及其他項目資金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投入。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7

政治思想方面

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職工的政治思想覺悟。全科人員認真學習貫徹上級及院裏各種文件精神並積極落實到位,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拘形式,結合科室的實際情況開展學習和討論,激勵科室人員積極參與推進醫院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和實施。通過系統的學習教育,提高了科室人員的思想政治覺悟,自覺抵制行業不正之風,以提高窗口服務為己任,以質量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做好一線窗口藥劑科服務工作。

業務管理

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門診藥房是藥劑科直接面對病人的重要窗口,樹立醫院的良好形象是重中之重,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藥房工作的重點。保證住院病人及急診病人24小時的藥品供應,保障醫院救死扶傷工作流程的正常運行。通過完善工作流程,合理設置窗口、機動配備人員等,充分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同心協力,克服困難,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變了取藥排隊、取藥難等現象,為病人提供方便。

藥品採購

嚴格執行藥品網上招標陽光采購,保證臨牀患者用藥供應及時。

做到採購透明、質量透明,臨牀用藥透明,通過醫院信息系統將藥品供應信息發佈通知至臨牀科室,及時瞭解各臨牀科室藥品需求動態及掌握藥品使用後的信息反饋,確保臨牀藥品的合理性、安全性、患者滿意性供應。

儲備藥品

加強藥品儲備管理,成立了藥品質量監控小組,質控小組成員每月不定期對科內工作流程及各崗位的工作質量進行抽查,並督促科室工作人員認真執行各項管理制度,加強藥品質量管理,在購進驗收、入庫養護等環節的質量管理,每月x日進行藥品儲備質量、效期等盤點,召開科質控會議,將檢查結果彙總,發現問題及時妥善處理,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嚴格執行國家藥監局《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質量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制定出我院《藥品驗收質量管理制度》、《藥品儲備養護質量管理制度》《近效期藥品標識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並相繼實施,杜絕醫院因藥品過期造成重大醫療事故和醫院的經濟損失。

臨牀用藥管理

在臨牀用藥、藥劑科定期下發各種新藥説明,徵求臨牀見意,隨時瞭解臨牀對藥劑科供應藥品使用情況,對滯銷、近期藥品及時與臨牀溝通,以便及時合理應用,減少藥品的浪費。對藥劑人員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對新進藥品及時掌握使用的適應症,以便指導臨牀使用。廣泛開展臨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避免藥品不良反應的重複發生。

總之,藥劑科在20xx年的工作中還存在不足之處,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努力改進,逐步改善,提高完善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臨牀服務,困難面前迎難而上,成績面前驕傲備戰,為我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更好的發展保駕護航,爭做排頭兵。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8

20xx年9月份,受區、區政府派遣,本人到x街道科技特派員,至今已有兩年的時間了。在此期間,根據區科技特派員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結合x街道的實際,本人積極主動地的開展甜玉米新品種(金玉甜1號)的引種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工作和珍稀保健黑花生新品種的引進及高產栽培示範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科技示範與技術推廣作用。本人還被評為20xx—20xx年度x市優秀科技特派員。現將個人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甜玉米新品種(金玉甜1號)是屬於水果型甜玉米,該品種的開發,調整了人們的食物結構,豐富了“菜籃子”工程,提高農民的種田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此項研究工作主要同x市龍灣區億能糧菜專業合作社合作開展的。20xx年10月,我們深入基層,使項目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20xx年3月,引進x市農科院選育的甜玉米新品種(金玉甜1號),在x街道蔬菜基地試種示範。示範面積達到10畝左右,進行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不同播種期等栽培試驗,總結一套無公害標準優質高產的栽培方法。當時,市場上品質優的甜玉米的售價在5元/公斤,普通甜玉米3元/公斤左右,金玉甜1號畝產可達800~1000kg,畝增加農民收入可達1600~20__元。20xx年6月,在示範試種的基礎上加大金玉甜1號在當地的推廣種植力度,研究金玉甜1號的鮮果銷售模式,試驗材料的整理分析及課題的驗收工作。

是一個傳統的花生產區,花生種植面積為1.14萬畝。x人有鮮食花生的喜好,上酒店用餐或休閒時間,總免不了買些花生作零食。按市區200萬人口計算,如果每人一年吃掉1公斤花生,一年的消費量就在200萬公斤以上。20xx年,在x市農科院的技術支持下開展了珍稀保健黑花生新品種的引進及高產栽培示範研究工作。該花生品種是中國農科院自己選育的一個黑花生新品種,外形、顏色及栽培方法跟普通花生相似,產量也與普通紅花生相當,但其籽粒的種衣是黑色的,因此除了具有普通紅花生的豐富營養外,還具有補血等保健功能,可作保健食品,並且籽粒口感較普通花生甜、糯,是一個很好的鮮食花生品種。隨着人們飲食消費觀念的改變,食品的營養與保健方面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另外,隨着農業的結構調整的逐步深入,農民也很需要一些能適應市場需求,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新品種作物,相信這種珍稀保健黑花生新品種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20xx年3月開始,我們對黑花生進行小規模示範試種,9月即將收成。計劃10月至12月,在示範試種的基礎上加大黑花生新品種在當地的推廣種植力度,研究黑花生的鮮果銷售模式、試驗材料的整理分析及課題的驗收工作。本項目總預算經費21.5萬元。

通過兩年的工作實踐及科技特派員的經驗交流,自己深受教育和啟發,加深了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認識,同時也感到“深入到農民羣眾中認真調查,瞭解農民實際,積極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努力和農民交朋友”的重要性。雖然,此次科技特派員各項工作任務已圓滿完成,但在今後工作中,我將努力積累經驗,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更好為農民朋友服務。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9

我區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自20xx年從試點、擴大試點到全面推廣,歷時七年,科技特派員制度的管理體系不斷健全,運行機制不斷優化,政策框架不斷完善,工作基礎不斷強化,隊伍不斷壯大,形成了“以人為本、分類指導、探索理論、注重實效”的新疆模式,促進了科技與經濟有機結合,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進展情況及目前的現狀

(一)總結推廣試點經驗,穩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

1.試點階段:在探索中逐步推進(20xx年6月~20xx年3月)。20xx年6月,我區啟動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成立了由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分管領導為正副組長,組織部、農辦、財政廳、科技廳、人事廳、發改委、經貿委、農業廳、林業廳、畜牧廳、農科院、畜科院、林科院等13個部門組成的“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並在科技廳設立了辦公室,首先在昌吉州選擇了昌吉、阜康、吉木薩爾三個縣市開展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20xx年2月,分別在烏魯木齊市、吐魯番市召開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座談會,決定擴大試點範圍。

2.擴大階段:健全政策體系,開展理論探索,進行分類指導(20xx年4月~20xx年1月)。20xx年4月,自治區決定在昌吉州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隨後,在吐魯番、哈密、巴州、阿克蘇、喀什、博州、伊犁、阿勒泰、塔城等9個地州的27個縣市也相繼啟動了試點工作。20xx年,又將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與科技扶貧工作結合起來,把和田地區的于田、墨玉兩縣納入試點範圍。在自治區試點的同時,各地州也選擇部分縣市自行開展試點工作。20xx年6月,科技廳會同財政廳制定了《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辦公室建立並開通了新疆科技特派員網站,組織開展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調研,完成了“新疆科技特派員制度政策支持體系與評價體系”研究課題。20xx年9月,科技部、商務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國農村科技扶貧創新與長效機制探索”項目正式啟動,我區被確定為項目實施的重點省區。

3.推行階段:完善體制機制(20xx年2月至今)。20xx年3月,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關於在全區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意見》,科技特派員制度在全疆13個地州的86個縣市區全面推行。20xx年5月,又啟動了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截至目前,全疆共有2353名科技特派員和新疆農科院、新疆畜科院、昌吉農職院、巴州農科所等4個法人科技特派員活躍在農村,初步形成了科技特派員制度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格局。2353名個人科技特派員中,漢族1187名,維吾爾族775名,哈薩克族235名,蒙古族51名,回族43名,其它民族62名;大專以上學歷1839名,中專及以下514名;專業技術人員1981名,農民技術員149名,大學生95名,復轉軍人26名,企業人員102名。全區50%的縣市都有外聘科技特派員。這些外聘科技特派員來自山東、福建等內地的71名,來自自治區科研院所、高校的158名,來自地州研究和推廣類單位的142名。

(二)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科技特派員創業發展

為了保障科技特派員制度的順利推行,自治區科技廳與財政廳共同設立科技特派員專項經費,用於安排科技特派員創業啟動項目、建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科技特派員培訓、服務、表彰獎勵等。20xx年安排專項經費400萬元,20xx年起每年安排專項經費500萬元,截止20xx年底,累計安排財政經費2900萬元,引導地州、縣市累計投入資金4140萬元。全區安排科技特派員項目1803項,其中自治區安排853項,地州523項,縣市427項。此外,獲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無償資助項目35個,無償資助經費106萬元。

(三)加強科技培訓交流,輻射帶動農業產業發展

自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以來,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辦公室圍繞糧食、棉花、林果、畜牧業以及設施農業等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組織了6期科技特派員培訓班,培訓科技特派員709名;組織地縣主管領導、科技特派員及相關管理人員50餘人到福建、寧夏、山東等省區考察交流。同時,對廣大農民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技術培訓、試驗示範、田間指導。截至20xx年底,全區科技特派員累計引進優良品種3298項,推廣先進適用技術3085項,培訓農牧民419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371萬份。僅20xx年,科技特派員服務的村(場)就達3989個,約佔全區村(場)總數的43.2%。科技特派員駐點村的農民人均收入增幅達10.08%,直接服務農户33萬户,輻射帶動48萬餘户農民。

(四)表彰先進與宣傳典型,科技特派員社會影響力迅速提高

我區科技管理部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強化服務意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作為工作重點。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辦公室每兩年組織召開一次科技特派員工作經驗交流會。截至目前表彰“十佳”科技特派員30名,優秀科技特派員97名,先進集體28個。建立新疆科技特派員網站,編印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文件彙編,出版《科技特派員的故事》一書,拍攝“科技特派員在農村”專題片,編髮科技特派員工作簡報,以及在《新疆日報》、《新疆科技報》、《新疆經濟報》、新疆電視台等主要媒體上開闢科技特派員專版(專欄),向全社會介紹科技特派員制度的科學內涵和相關政策,宣傳科技特派員的成功經驗及典型事蹟,擴大了科技特派員的社會影響力。

二、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取得的成效

實踐證明,科技特派員制度在促進邊境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邊防和樹立政府的形象等方面,產生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促進了生產要素的重組和優化,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我區科技特派員工作始終堅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創新機制體制,把科技、資金、管理等創新要素融入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與農村的土地、勞動力、自然資源緊密結合,實現了生產要素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中的有效配置,顯著提高了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供了新途徑。

發揮科技人員和農民的創新意識及主導作用,科技特派員圍繞地方主導產業或特色產業,針對農民的科技需求和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開展技術試驗示範、指導培訓、推廣諮詢,有效地解決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轉化效率,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同時,廣大農民尤其是少數民族農民的勞動技能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明顯提高,經營管理和闖市場的經驗更加豐富。

僅20xx年推廣新技術712項、新品種749個,建立香梨、棉花、蔬菜、庭院經濟、設施農業、畜牧養殖等934個科技特派員示範基地,面積達100餘萬畝,項目區農户普遍掌握了1~2門先進農業適用技術。科技特派員創辦、領辦企業69個,承包或租賃土地18.7萬畝,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吐魯番市科技特派員克依木·玉拉音(吐魯番市農業局副局長)將自己所學應用到實踐中,解決了無核白葡萄保鮮運輸問題。通過冷藏保鮮,葡萄售價由原來的每公斤2元提高到6元。同時,克依木·玉拉音創辦了自己的企業,聘請了40餘名技術員指導農民按標準種植葡萄。春季,企業將農資賒欠給農民,到秋季收購葡萄時農民以產品抵償農資,既解決了企業葡萄來源的問題,又讓農民的產品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現在他每年冷藏銷售葡萄上萬噸,直接帶動農户3000餘户。吐魯番地區有關部門多次召開現場觀摩會推廣他的做法。

(二)逐步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機制,實現農民和科技特派員的“雙贏”

隨着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推廣,“供求對接、雙向選擇”機制的形成,把許多專業素質過硬、綜合素質較高的城市科技人員和勞動力吸引到農村從事科技創業和科技服務。科技特派員通過技術推廣、試驗示範、培訓等方式,影響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農民,壯大了農村高素質人才隊伍,優化了農村人力資源結構,縮小了人力資源分佈的城鄉差別,促進了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農民收入獲得了顯著提高,科技特派員也獲得了收益,實現了科技特派員與農民的互惠雙贏。

在564名創業型和有償服務型科技特派員中,88.8%的個人收入都有所增加。其中,年收入增加額小於5000元的科技特派員佔科技特派員總數的46.3%,年收入增加額介於5000~10000元的科技特派員佔28.6%,年收入增加額10000元以上的科技特派員佔25.1%。

福海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員周勤20xx年任科技特派員後,帶領8名科技特派員辦起了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與農民簽訂“保姆”式技術服務合同,提供農資信息、病蟲害防治、技術跟蹤服務。並結合福海縣阿爾達鄉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建立示範基地,培育科技示範户。當年周勤獲利1.5萬元,其他8位科技特派員人均獲利5000餘元。

(三)培育了多元化的新型農村市場主體,提高了農業生產專業化分工水平

科技特派員將科學的管理理念、先進的經營方式、有效的組織模式等現代企業制度應用於農業生產過程,影響改變了農民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通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科技特派員協會以及中介組織等方式與農民結成緊密型利益共同體。這對培育和發展多種類型的農村市場主體,對分散經營、規模狹小的家庭經營進行組織制度創新,對增強農户進入市場的集合能力、交易能力和風險抗衡實力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通過推廣聯户經營、訂單農業、股份合作等具有現代農業特徵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形成了一批初具規模的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物流等科技特派員企業及中介機構。同時促進了農村經營主體在生產資料供應、標準化生產、技術支持、資金融通、市場交易、信息溝通等方面進行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提高了農業集約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經營的水平。

截至20xx年底,全區共有科技特派員參與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科技特派員協會150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173個;科技特派員創辦的企業69個,企業總資產規模3003萬元。

托克遜縣科技特派員王豔,牽頭組織8名不同專業的科技特派員,組建了股份制企業,大力推廣瓜棉套作、連棟大棚和蔬菜嫁接栽培技術,實施訂單農業、發展農民經濟帶頭人,成為帶動當地農民依靠科技闖市場的牽頭企業。該企業每年推廣精品哈密瓜上千畝,並申請了“天山情”商標,建立了托克遜縣第一個冷藏保鮮庫,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

(四)提升了縣市科技工作的實力和地位,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通過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科技部門和科技人員針對農村改革與發展的科技瓶頸和障礙因素,面向農村生產第一線、立足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把科技成果引入農村經濟發展,找到了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切入點和有效抓手,為破解“三農”問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顯著增強了農村科技工作的活力,充分發揮了科技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使基層廣大的農民羣眾更多地分享科技進步的福祉和改革的成果。科技特派員工作受到廣大農民羣眾的普遍認可和社會的廣泛支持,提高了基層科技管理部門在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地位,得到了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烏蘇市根據農業產業化佈局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派得力科技特派員進駐鄉村,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打造品牌、用品牌佔領市場。創建了“巴海”牌蔬菜、“巴音溝”牌阿魏菇、“四棵樹”牌大米、“杞紅”牌枸杞雞蛋、“車排子”牌棉花、“烏蘇1號”無芒雀麥等一系列品牌產品。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提高了科技特派員的威信和科技工作成就的顯示度。目前該市有6名科技特派員被提拔為副鄉(鎮)長。

(五)形成了農村科技扶貧長效機制,增強了農村貧困羣體致富能力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設立的“中國農村科技扶貧創新與長效機制探索”項目在我區實施三年以來,通過給科技特派員無償資助項目的實施,培養了農村弱勢羣體和婦女的勞動技能,提升了貧困地區農民的科技素質和脱貧致富的能力,增強了科技特派員科技創業與服務的能力。通過實施undp合作項目,健全了科技特派員工作管理體系,完善了科技特派員制度政策支持體系,提高了科技管理人員組織實施國際合作項目的業務水平,創新了科技扶貧長效機制,提高了貧困農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消除或減緩貧困、促進農牧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20xx年9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審計專家克瑞斯·羅納德先生來到項目點檢查後,對項目執行情況和實施成效給予充分肯定。該項目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以及商務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三方參加的項目審評中得到高度評價。我區undp合作項目實施的成功經驗,不僅為我國貧困地區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提供了成功範例,而且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探索科技扶貧長效機制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截至20xx年底,項目區內受益農民共計5466人,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農户數2552户。受益貧困人口數(低收入)為1199人,佔受益總人數的22%,項目區貧困人口比20xx年減少3.4%。

三、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成功經驗

我區自試點工作開始,便成立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通過建章立制,規範工作程序,優化工作環境,加強指導服務,為科技特派員工作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出台了《關於在全區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意見》、《科技特派員制度工作實施方案》、《科技特派員考核暫行管理辦法》、《關於鼓勵黨政事業單位幹部、科技人員參加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對健全科技特派員工作機制、明確科技特派員任務目標、落實科技特派員的待遇等方面提出原則要求。

科技特派員個人工作總結 篇10

在今年,我很榮幸被選為科技特派員,在縣科技局的關心與幫助下,圍繞實體創業,服務農民為原則,在安豐鎮馬路村開展科技創業,並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績,現將20xx年個人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積極申報市級科技專家大院

我縣是農業大縣,農作物秸秸資源豐富,秸稈生物循環利用是構築大農業生態循環系統的關鍵連接,也是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途徑之一,隨着生態農業的興起和發展,食用菌以生產週期短,投入少、產出多,效益好而越來越多的引入生態農業的生產系統中,成為物質能量良性循環的主要環節。20__年成立了壽縣誌達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年收入60萬元。為把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我建議通過科技部門,以公司名義,申報市科技專家大院,此舉得到了縣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為此,成立了以我為負責人,塗培祖、代富珍等為成員的工作機構。共同負責大院建設工作中的具體事宜如動員,協調以及所需資金的籌措和相關檔案的建立等等。結合行業實際,擬定了大院的運行機制,以及執行的會計制度,聘請安農大教授為首席專家,針對產業和市場需求,制訂研發項目和項目的技術方案,同時確定本公司顧問餘志強為技術方案實施督查員。以確保首席專農家制訂的技術方案真正有效的落到實處。建立專用培養室,配置了電腦等設施,目前,秸稈綜合利用及無公害生產食用菌專家大院已申報成功。

二、開展產、學業、研合作,為大院需求技術依託。

在縣科技局的主持與協調下,大院與首度專家簽訂了權、責、利明晰的產學研結合技術合作協議,約定安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為大院發展食用菌產業研發項目作技術依託單位,為大院食用菌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首席專家根據院方實際需要,負責引進先進的科技成果和研發手段,實施相關的科技服務,幫助制訂研發計劃和具體實施實方案,經常來院檢查指導編印有關結核資料,定期不定期指導茹農生產,共同申報技術成果,實現利益共享等。

三、確定研發項目,打造食用菌產業基地。

經過認真梳理後,擬通過為期3年時間,將大院初步建設成為集食用菌技術研究、培訓、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示範服務基地,具體項目內容有四個。

1、適合秸稈栽培食用菌的菌株篩選;

2、秸稈栽培食用菌的配方篩選;

3、無害化生產食用菌規程標準的研究制定;

4、菌糠生產有機肥或直接返田技術研究。

四、完成了年度階段性目標。

1、舉辦了3次技術交流,培訓了6名食用菌栽培技術人員編印了300多份技術資料,分發給農户,使300多户農民受益。

2、帶動周邊130多户農民從事食用菌生產。

3、篩選適合秸稈栽培食用菌菌株3個品種(秀珍菇、金針菇、蘑菇)。

五、提主了食用菌進入市場的集約化程度。

通過專家大院建設,完成原來一家一户作坊式的生產格局,向規模化,標準化轉型;傳統生產技術的現代生產技術過度。改變過去粗放式生產模式。形成食用菌生產集約化,發展持續化的科學模式,打造我縣特色產業品牌。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hk/gzzjfanwen/geren/p4k7kn.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