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個人 > 心得體會 > 讀書心得體會 > 變形記閲讀心得感受(精選3篇)
手機版

變形記閲讀心得感受(精選3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2.51W 次

變形記閲讀心得感受 篇1

早在高中的時候我們就學過卡夫卡的《騎桶者》,在那篇課文中我初次體會到了卡夫卡的魅力。在大學裏我又閲讀了卡夫卡寫的另外一部作品《城堡》,相比較而言,後者要難懂許多,但是通過這兩部作品的閲讀我也更加喜歡上了卡夫卡的寫作風格。這次大學語文需要我們賞析一篇作品,我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卡夫卡的作品。

變形記閲讀心得感受(精選3篇)

此次我要賞析的是卡夫卡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變形記》,相比於《城堡》的讓人找不到頭緒的情節來説,《變形記》顯然更能讓我讀懂。《變形記》講的是一個年輕的旅行推銷員格里高爾一覺醒來變成了大金龜後發生的事。格里高爾變成了金龜後,母親一看他就會發哮喘病,父親一直都很憎惡變成金龜後的格里高爾,試圖把他弄死。只有那個妹妹在起初的時候還對他很好,給他打掃房間,給他準備他喜歡吃的食物,為他搬掉房間裏面的傢俱讓他有更多的空間活動。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妹妹對他也變得冷淡了,到最後妹妹變成了最憎惡他的一個人,他們都想把格里高爾這個累贅弄走,這樣才能使生活變得正常。最後格里高爾在自責中死去了,家人們得知了消息並沒有表現是什麼難過或者惋惜的心情,他們辭退了那個女傭,避而不談格里高爾的事,準備去旅行一趟,然後回來開始新的生活。

讀完這部作品首先是我就為格里高爾感到不平和同情。格里高爾在父親的商店破產後一直是家庭生活支出的主要來源。他任勞任怨,不管那個推銷員的工作多麼辛苦他都不會對家人們抱怨些什麼。在每次拿薪水回家時他就會特別高興。他知道自己的妹妹喜歡小提琴,還曾經祕密的打算把妹妹送到音樂學院去進修。但是這個願望還沒有完成他就突然間變成了一隻金龜。在變成金龜之後,父親就非常憎恨他,狠心的用蘋果砸他,導致他的背上一直嵌着一個蘋果,這可能也是導致格里高爾最後死去的原因之一。但是格里高爾並沒有就因此憎恨他的父親,他還是喜歡去看看他的父親在做的那些什麼一直維持的習慣。在他們家的經濟陷入危機的時候他也擔心他們該怎麼度過。而母親在看到自己的兒子變成金龜之後一直都很害怕,不敢去看他,在整個故事中她並沒有多惡意的傷害格里高爾,但是最後對於格里高爾的死也沒有產生多麼大的反應。我們試着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兒子死去了那會是怎樣的情景。但是呢,在這裏的那位母親明顯對於自己的兒子已經在意識上拋棄了,這也是格里高爾可悲的地方,連最該疼愛自己的母親都不管他的死活了。在變成金龜的那段日子裏,格里高爾唯一欣慰的是有個妹妹並太不在意自己的變化,為他打掃房間,為他準備食物。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妹妹也變得失去耐心了,最後她居然強烈的要求把那隻金龜弄走。那個格里高爾一直認為是一個好妹妹的,他努力想幫她完成夢想的妹妹,最後居然也放棄了他,在這種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有誰還能支撐着活下去。而更加可悲的是格里高爾在這種情況下還為他們着想,自己需要馬上離開這個家,才能使他們更好地生活。

在這部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幾個人物之間所要表達的含義。格里高爾在變成甲蟲後遭到的待遇不正是反映了人性的冷漠,人與人之間所存在的關係由無私的親情最後變成了赤裸裸的利益關係。你對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那你就必須離開,不管你是我的哥哥還是我的兒子。在格里高爾死後,一家人解脱的樣子就讓我反感。在生前,格里高爾拼命地為這個家奮鬥,但是他遭到變故後,他的家人是怎麼對待他的呢?這種落差,這種冷漠加於他的身上,試想誰都不能承受的。格里高爾在接受命運的同時也不時地表現出自己的孤獨和無奈。在大家都欣賞妹妹的小提琴演奏時,他只能小心翼翼的爬過去,他也想看她的表演,但是父親憎惡他,母親怕他,他當時是抱着多麼矛盾和忐忑的心情慢慢的悄悄的爬過去的呀!在最後大家都拋棄他了,之前那唯一令人欣慰的妹妹也變成了催命的巫婆,利益關係難以維持了,馬上顯現出來的就是那最真實最冷酷的真相。

在閲讀這部作品時不禁讓我想到卡夫卡的生平,他曾經三次訂婚,但是卻終身未娶。其中的原因是不是有這個——害怕親人之間相互親熱的表層之下藏着的卻是一顆相互利用的心,這結果的確會讓他十分心寒。而文章中的父親角色似乎就象徵他的父親,在現實生活中卡夫卡的父親脾氣暴躁,對自己的不關心但是喜歡限制他的生活。我們似乎可以把《變形記》中的格里高爾想象成卡夫卡自己,他在生活中受到的來自各方面的的壓力都從格里高爾這個人物中表現出來了,其中流露的無奈、痛苦、憂鬱正是人類文明中無法抹去的污垢。

在故事的結尾格里高爾帶着自責和絕望死了,但是這死至少對他來説是一件好事,他是善良的。也正是他的善良更加反映了他的家人們可憎的嘴臉。這樣的設計也更引得我們讀者能對人性進行更深刻的的思考和反思。

變形記閲讀心得感受 篇2

卡夫卡的《變形記》中,由於沉重的肉體和精神上的壓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質,異化為非人。這種變形,看似荒誕,違背客觀事物的表面真實,卻並不違背客觀事物的內在邏輯。主人公格里高爾原本是一個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責任感的小人物,辛勤工作賺錢養家,受盡勞苦毫無怨言。然而一夜之間變成一隻無法再養家的大甲蟲,於是成為了這個困窘家庭的累贅。本來平平淡淡,温情脈脈的一家人,也在日日夜夜間發生了質的變化。他的心理始終保持着人的狀態,他的意識即是小説的主體:他突然發現自己變成大甲蟲時的驚慌、憂鬱,他考慮家庭經濟狀況時的焦慮、自責,他遭親人厭棄後的絕望、痛苦,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只是這種願望終於被徹底的絕望所代替,瀰漫在人物心頭的是無邊的孤獨、冷漠與悲涼。

同時所反映出的,並與之相對的是格里高爾家人們對於他的情感心理髮生的變化——從驚慌、同情,到因他的存在增加的負擔和引來的無限麻煩而逐漸憎恨,再到忍無可忍,對他的死無動於衷,更決定去郊遊。這種殘酷的人情反差,是因為當時社會生活對人的壓迫造成的異化,致使親情淡薄,失去自我,人性扭曲。

命運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因而人們開始彷徨。一旦遭遇不幸,就不再被社會承認,失去作為人的價值,便被外部世界認為“非人”。於是,社會地位,人情,乃至尊嚴,都被剝奪殆盡。正如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文中所揭示的:“維繫家庭的紐帶並不是家庭的愛,而是隱藏在財產共有關係之後的私人利益。”一旦切斷共同的利害關係的維繫,則那種親熱的外觀馬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人總是那樣孤獨的動物,彼此之間,很多時候,實質是陌生與隔膜。這一點,哪怕是今天看似平靜和諧的社會,恐怕也仍然存在着,並會一直在人性中存在着。

卡夫卡在一封信中説:“我在自己的家裏比陌生人還要陌生。”他似乎通過《變形記》暗示我們,一旦自己作為哥哥得了一種致命的絕症,久而久之,他最愛的妹妹也會像小説中的那位女孩那樣厭棄他的。事實上,現實正是如此,他因嚴重的`肺結核而去世,死前在家中地位可謂全失。這是一種普遍的人類生存狀況,也許有時候,荒誕與現實,只是一層紙的距離。

於是有一個問題在我們迷茫的目光前變得異常尖鋭:當我們喪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無法與其他人正常交流,面對日行漸遠的昔日親友,卻無力改變自己遭到冷落甚至鄙夷與嫌棄,我們,該怎麼辦?

又有誰為我們取走在背上留下傷痕的蘋果,在它腐爛變質之前?

變形記閲讀心得感受 篇3

這兩個星期,我讀了卡夫卡的《變形記》。這本書很像一部童話,離奇的故事會令你無法想象,超出了你所能想象的思維空間。

格雷高爾,是一個收入不算太高的公司職員,維持着自己可憐的家庭。他是“舉足輕重”的,這個家只能靠着他一天一天地挨!他爸爸生前欠下的債務,如一座大山,成天壓在他的肩膀上。他似乎很倔強,他不服輸,他似乎總對自己説:“會過去的。”他有一個十七歲的妹妹,他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

可這個有着堅韌精神的年輕人,倒黴的事情總是降臨到他的頭上。當一天早上,他從不安的睡夢總醒來,竟發現自己躺在牀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就因為這樣,他丟掉了公司的飯碗。

人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還以為是讓鬼魂給帶走了!沒人願意看見他,也沒人注意他。當有一天,好心的妹妹,終於發現了這隻“別樣”的蟲子之時,她大為驚歎!她偷偷地給他送來吃的,至少還能陪陪“它”。格雷高爾快要崩潰了!他的爸爸媽媽一見到這隻噁心人的蟲子就會昏厥過去。家裏的生活、金錢更是坐吃山空,只剩下五年前格雷高爾父親的公司倒閉時搶出來的那點可憐的錢了。廚工和女傭也先後被辭退了,格雷高爾徹底成為了人類無意或有意的驅逐的對象,誰會喜歡一隻蟲子呢?格雷高爾的生活就像簡直就是災難!他已經沒有了信念!天啊,一隻蟲子是多麼可憐!尤其當某些人還在自呼不平的時候。

格雷高爾不能自由地行動,他不能走得太遠。他的爸爸媽媽會用蘋果砸他,還會用拖鞋拍他。他的內心只剩下絕望籠罩着了。終於,可憐的格雷高爾——一隻超智慧的蟲子,在某一天的凌晨,再也無法堅持了下去,一命嗚呼。

哎,可憐的格雷高爾,起初是一個相當受別人歡迎的人,工作努力,人緣關係也好,天天勤勉地為公司跑腿。但這麼一個積極的小夥子卻不可思議地變成了一隻可憐的蟲子,誰都不能想象,他的內心究竟承受了多少的痛苦。“它”與人類的世界所隔絕,被自己的父母所驅逐,被所有的人所厭惡。從一個年輕、富有活力的小夥子,變成了一隻無用的、受人鄙視的蟲子,這之間的落差也太大了吧。他的生命是如此得悲慘啊。

這是一個離奇的故事,我想,卡夫卡想告訴我們——就算是骯髒、醜陋、噁心的蟲子,也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hk/xdthfanwen/dushu/np3x28.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