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個人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精選 >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精選28篇)
手機版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精選28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1.41W 次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

端午節邁着輕盈的步子來到了我們家,昨天媽媽拎回了兩箱粽子,我舔了舔嘴角上的口水,説:“媽媽,今天晚上咱們就吃粽子吧!”“小饞貓!”媽媽滿臉笑容地答道。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精選28篇)

今天一大早,我和姐姐就早早地爬起來,大聲地唱:“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裏拿着一些粽子,讓我們選吃什麼餡的。我選了 三個八寶的,兩個豆沙的。而姐姐呢,和我對着幹,選了三個豆沙的,兩個八寶的。我又想起去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同桌告訴我他們家都是吃豬肉餡的粽子,很少吃八寶之類的粽子。我還沒吃過豬肉 的呢,所以我隨手拿了兩個豬肉的。媽媽突然微笑着説:“要不我們放上一個蜜棗的吧,誰吃上了這蜜棗粽子,今天就可以許一個願望,當天能夠實現!”説完,我們都拍手叫好。

不一會兒,一個個粽子出鍋了,我們就像蜜蜂似的湧上了餐桌。姐姐冥思苦想起來,用手摸摸這隻,又摸摸那隻。我呢,用手摸着腦袋,兩眼目不轉睛地看着桌子上的粽子。最後我決定拿那隻最小的, 我開始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心裏只盼着那誘人的小棗能夠出現在我的嘴裏,可是吃到最後一口,連個蜜棗的皮兒都沒見着。我絕望地歎了口氣,早知道就慢點吃了,沒吃着棗連那個粽子的什麼味道都沒 品出來。“耶!我吃的是蜜棗的!”我們一看,原來“寶貝”在姐姐手裏,姐姐連忙舉起手,説:“我的願望是:給我買漂亮衣服,但是不能買裙子。”姐姐就是這樣的滑稽,我和爸爸媽媽笑得合不攏 嘴!

雖然這個端午節我們沒能去參觀龍舟比賽(因為快期末考試了,作業多),我也沒有得到新衣服,但是今天我們都過得很快樂!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説:“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 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説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説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媽媽説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説我會包粽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説邊包地説:“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划龍舟比賽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舊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後,馬上划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裏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根據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一種風俗習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於我從小非常愛吃粽子,所以對“端午節”的印象非常深刻。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4

這次的的端午節,我可算是過來一次難忘的端午節了,為什麼收拾難忘的端午節呢?讓我跟阿加説一説吧。

端午節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很遠的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後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着泄了氣的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為這裏離市區很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後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的尋找修理點。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因為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和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的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説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的地方,到那裏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裏,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的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的向前走,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於,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旅程。

就這樣,我過了一次難忘的端午節了,這次的端午節可真是過得非常的有意義啊。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5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流江邊仰天喊叫一聲後,便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賽龍舟的現場),就看到了“人海”。原來是就要開始賽龍舟了,“好險來得及時”我想着。突然,觀眾沸騰起來,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眾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着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裏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眾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説説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着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6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因為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時稍晚一點。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我的手上腳上都被帶上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的,很鮮豔。媽媽告訴我説,端午節帶上五彩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洗完臉後,我就來到了餐桌前。滿滿的一桌,真豐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還有香噴的雞蛋、鴨蛋、鵝蛋。看着這麼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來。

正準備開動時,爸爸發言了:“知道今天為什麼要吃粽子嗎?哪位“同學”知道請舉手回答?”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説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

爸爸講完後,我已經迫不急待地想和他們做遊戲了——頂雞蛋。

我在盤裏隨手拿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雞蛋,先和爸爸來了一個對決。而我的力氣太小了,一個回合下來,就輸給了爸爸。但是心裏卻不服輸。心想:“可不能這麼算了。”我又去洗鵝蛋,想和媽媽較量一番。

只見媽媽在盤子中左挑右選的,好像裏面藏了大將軍。我好奇地問媽媽:“你在選什麼?難道鵝蛋還會有什麼不同嗎?”聽完後媽媽耐心地説:“你看這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裏面的學問大着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要選“小頭”尖一點的,這樣的蛋會比較有優勢一些;其次要看鵝蛋的外殼,光滑、細膩、顏色勻,這樣的蛋殼更硬一些。根據這些特點選,一定能獲勝。”

我半信半疑地選了一個鵝蛋,就開始跟媽媽較量起來了。

我雙手緊緊地握着鵝蛋,使上了渾身的力氣,頂啊,頂啊,只聽見叭的一聲,我趕緊收手,緊張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裏的鵝蛋竟然沒破,還是好好的,“原來是媽媽手裏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地邊喊邊跳,爸爸也高興的拍手錶示祝賀,媽媽看着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7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説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

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端午節還有許多別名,有:浴蘭節、女兒節、五五節、端陽節等等……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意義。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8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一邊哼着兒歌一邊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説中粽子的來歷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人的。

在我們的家鄉,到了過端午節的這一天,即5月5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鴨蛋,雞蛋和鴨蛋放在鍋裏和粽子一塊煮!經過放了粽葉的水一煮,雞蛋和鴨蛋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有一股特別的粽葉清香!在吃早飯時,這些蛋、粽子,都要擺上飯桌,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小壺酒,奶奶還特意在酒里加了一點雄黃,她説這是為了避邪!這不能不説也是咱家鄉的一種特色呢!

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看着大人們包粽子的熟練動作,我真是羨慕呀,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等粽子熟的過程了,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出鍋時,滿屋子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放在碗裏,輕輕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晶瑩,透亮、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窮,我差點一口連筷子都咬下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老人們都説這樣是為了驅病避邪。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家鄉的端午節真是太美好了,我永遠也忘不了!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9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説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0

端午節來了!我們全家都是躍躍欲試的,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每到端午節,我們就都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啊!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的習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還有賽龍舟!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粽子了,不只是吃粽子,我還特別喜歡包粽子,這樣體會到自己辛勤的勞動成果後,那種自豪與喜悦是匯成商學院的,什麼也不能代替的!

每年端午節我都會跑到奶奶那裏去幫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門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進來,我跟奶奶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術活,首先要選擇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細選一番,最終滿意地點點頭!接下來就是用把粽子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把糯米填進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説這樣有利於後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裏的餡料充滿整個粽子。然後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葉的另一端開始慢慢的捲起來。,捲到最後的樣子,要留一點小尾巴。接着把尾巴全部捲起來,用大拇指把它壓住,把卷起來的那一面對摺過來,最後用棉線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來,捆好不讓它散開就可以了!我們把二十個粽子全部包好之後,粽子們就該下鍋了!

我耐心地等着,就等着那香噴噴的粽子出爐!“好了!”當我聽到奶奶的話時,天知道我有多高興!我急忙把腦袋湊過去,去看看我的勞動成果!耶!大功告成!我屁顛屁顛地請媽媽爸爸他們過來吃粽子,他們都説好吃,我的心裏也樂開了花!

每次端午節都給我帶了很大的喜悦!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1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賽龍舟的現場),就看到了“人海”。原來是就要開始賽龍舟了,“好險來得及時”我想着。突然,觀眾沸騰起來,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眾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着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裏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眾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説説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着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2

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在這個傳統節日裏,有許多習俗:賽龍舟、包粽子……

端午節的由來,是很久以前,有一位詩人——屈原。他很愛國,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人們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來紀念屈原。

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傳來了粽子的飄香。在以前,人們用粽葉包粽子,投進江裏,是怕魚吃掉屈原的屍體,讓魚吃粽子,魚吃飽後,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

粽子的總類繁多,有甜的也有鹹的。有白粽子、肉粽子、蛋黃粽子、豆沙粽子……有小巧的“一口粽”,也有填滿餡料的大粽子。

粽子是用粽葉包的,餡料主要是糯米,包好用繩子繫緊,拿去蒸。熟了就是美味可口的粽子。

在端午節,人們用艾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掛在門上。因為端午時節及其隨後的一段時間裏,濕熱、温毒之氣鬱蒸,蚊蠅害蟲及細菌活動頻繁且繁殖生長迅速,疫病萌發,百病易從口鼻而入,所以用艾葉等做成香包,可以驅蚊、消毒。

賽龍舟是端午節很重要的一個習俗,在南方很流行。因為很久以前,楚國人很捨不得屈原,變坐船去營救。之後,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賽龍舟來驅趕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賽龍舟體現出人們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精神。

在這個端午節,可不要忘了這位偉大色詩人!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3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説一説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國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中國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中國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4

今天是端午節,町町姐姐她們叫我們去她們家過端午。

早晨,我在家裏悶悶不樂,真想去活動活動筋骨,突然,我想起了町町姐姐家有乒乓球枱,我可以去打乒乓球啊!我馬上打電話給町町姐姐,我説我先去打球,反正也要去那裏吃飯,可是,大雨滂沱,町町姐姐家也離我家很遠,媽媽説:“你可以去乘公交車啊!”説着,就給了我一塊錢,我下樓去,等公交車,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了一輛車,我揮手示意公交車停下來,上去後,我投下一塊錢,坐在坐位上走了,這個公交車除了我和司機根本空無一人,給人一種幽靈車的感覺,到了町町姐姐家,我先是打乒乓球,之後,等我爸爸媽媽和客人來了之後,就開始吃飯了,我看着滿桌的粽子,口水嘩嘩地流,幾乎每碗都是粽子,不同口味的粽子,這是粽子宴會,我開始“狂吃”粽子,左一口右一口,我好像一頭“豬”正在吃豬食,大家看着我的吃相,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酒足飯飽後,大人坐在沙發上,談天説地,小孩子們打撲克、打乒乓球等。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也就在湖南長沙。在端午節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可熱鬧了!

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個傳統的習俗,之所以這個習俗可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深受大家的喜愛。因為吃粽子時,總是一大家子坐在一個大大的庭院裏一邊聊天一邊吃粽子。吃粽子時大家並不是自己吃自己的,而是先幫別人剝了讓別人先吃,自己再吃。父母給孩子剝,妻子給丈夫剝,丈夫給妻子剝······這就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謙讓精神。你幫我剝,我幫你剝,我推給你,你推給我,就這樣整個庭院就被你一言,我一語,給鬧熱鬧了。吃粽子時大家都笑着。笑聲洋溢着整個庭院。

賽龍舟

賽龍舟,同樣是端午節的一個主要的傳統的習俗。賽龍舟時的場面異常的壯觀。

幾十條龍舟上插着不同顏色的旗子,每面旗子上都繡着一條龍。一面旗子就是一個龍舟隊。龍舟隊上大概有8或9排划船的隊員,最前面還有一個鼓手,鼓手主要是給本隊增加氣勢的。鼓手和划船隊員的力氣必須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鼓打響,把船劃快,才能得第一名。看着一個個龍舟隊員的臉上佈滿了汗珠,頭上和手上都爆出了青筋,可見他們是多麼的賣力啊!

端午節是個盛大的節日。在端午節裏,我們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天空中都瀰漫着我們大家的笑聲!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6

昨夜子規聲啼催,今朝汨羅帶淚歸。

《離騷》一曲哀民生,誰人誦之不含悲。

屈原,這位本欲厲治革新的偉大詩人,因小人諂害,終未被重用,且橫遭流放,眼見國破民苦而無力迴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羅江。

"長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艱."人民的流離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懷着滿腔的報國志而無法施展,他的苦悶可以想見,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選擇。

人民為紀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賽龍舟,有了端午節。

兩千多年過去了,如今的農民,不僅免去了農業税,還有了糧食補帖.從農民的笑臉中,我們似乎可以想象偉大的詩人屈原若在,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政治昌明,祖國昌盛,一定會重寫《離騷》將其詩句改為:"長欣喜以歡呼兮,興民生之多光."

祖國正向富強邁進,人民正向小康飛奔.欣逢這樣的盛世,汨羅江不再嗚咽,歡快地向前奔流着……

每到端午節,偉大的詩人屈原,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歷史反思。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7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有意義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是開始,“午”是最熱的時段,端午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開始的節日。這個時期,“五毒”最活躍,人們為了去除毒性,保持身體健康,每當端午節到來的時候,民間有很多習俗:吃粽子、扎五彩繩、賽龍舟、掛艾蒿、喝雄黃酒,因此這個節日又叫除病節。這些民俗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秦國大舉進犯楚國,楚國士大夫屈原給楚王提出很多保家衞國的建議,但楚王聽信讒言,不採納屈原的建議,還將屈原打入牢獄中。後來屈原被流放,流放期間,當他看到楚國的江山被秦軍佔領時,他悲痛欲絕,投汨羅江而死。屈原的愛國精神深深的感動着老百姓,老百姓為了使魚蝦不吃屈原的屍體,就向江裏投米團,當時屈原投江的那天正是端午節,後來演變成人們吃粽子的習俗,以此來懷念屈原。

扎五彩繩是為了驅走疾病。傳説端午節時人們把五彩繩戴在手上,把疾病吸走,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就要把五彩繩扔掉。這些常識大家一定要記住喲。

掛艾蒿是為了驅趕蚊蟲。天熱容易滋生蚊蟲,古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認識到艾蒿能驅走蚊蟲,於是大家紛紛在自家掛滿艾蒿。現在驅趕蚊蟲雖然不再用艾蒿,但人們仍然以這個形式來傳承這個習俗。

端午節是有意義的節日,我們要傳承發揚光大。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請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8

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一個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獨特的習俗。我是瑤族人民,我們的民風民俗多着呢!但是最讓我意猶未盡的,就是在端午節的那天,跟着媽媽一起做一鍋香甜可口的艾子粑粑。

在端午節前夕,媽媽會到市場裏買一大些竹葉和農民採來的艾葉回家做艾子粑粑。

回到家裏,媽媽把麪粉倒進盆子裏,摻一些白糖,放入適當的清水。把麪粉和水和成一團麪糰後,再把麪粉和白粉和水和成一團麪糰後,再把艾葉洗乾淨,放到鍋裏熬幾分鐘後,倒掉艾葉,把剩下來的艾葉汁到在麪糰裏,多揉幾下。揉麪時要注意,不能揉太久,否則包出來的粑粑就會鬆鬆軟軟,沒有嚼勁兒,揉麪的力氣要適中,才能做出有嚼勁的粑粑。

接下來就是包粑粑了。首先,把2片大竹葉重疊在一起,然後從麪糰裏取出一些面,做成小麪糰,從中間凹下去一個小窩,放入準備好的餡兒,這餡兒是媽媽剛剛切好的,裏面有香花生、糖塊、和芝麻、美味十足。放完餡兒後,在把口封起來,裹上一層香噴噴的茶籽油,一則是為了更加的香,二則是為了避免粑粑粘在竹葉上。然後搓成一個小圓兒,放在竹葉上,把下面的竹葉向下折一下,再纏上帶子。一個香甜可口的粑粑就抱好咯!

就這樣,差不多一個下午的時間漸漸流逝了。終於,一鍋艾子粑粑總算是包完了,最後就是蒸粑粑了,可我早已經饞得口水流下上千尺了,迫不及待地打開火,蒸起了粑粑。

吃過晚飯,粑粑被盛放在茶几上,我拿起一個熱氣騰騰的艾子粑粑,“哎呀!”這粑粑可真燙手,手中的粑粑被我拋來拋去,嘴裏還吸溜吸溜地吹着氣,粑粑總算涼了下來,咬着清香美味的粑粑,我心裏美滋滋的。

到現在,提起端午節時做艾子粑粑的情景,我還是記憶猶新。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19

端午,一個古老的節日。自戰國時期以來,一直流傳至今。它有着它獨特的味道。

瞭解了端午的來歷,很是痛心,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屈原,一位愛國志士,忠心侍奉楚王。但卻造小人排擠。結果被流放,他空有一身抱負,卻報國無門。楚國將亡,他為表達他的愛國之心,以身殉國,投河自盡。原來,端午的背後有着如此令人心酸的故事。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愛國的味道。

端午,我的叔叔等人都會來爺爺家過,一起吃着飯,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解開纏着粽子的線,打開粽葉,把裏面的飯糰沾沾白糖,吃一口甜甜的;家人們團聚,大家一起有説有笑,暖暖的。看着久違的家人們的變化,喜喜的;味道很多,用兩個字概括:幸福。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街上,孩子們帶着他們的五彩線,愜意地走着,十分神氣。這五彩線,讓我回憶起了從前,我每年都會戴。這五彩線是節日的特色,包含着我們中國華民族的獨特,流傳了幾千年。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吃茶蛋,掛艾葉菖蒲……都有着我們中國的獨特文化。端午節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如今,端午節已經成功選入了《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深厚的祖國文化的味道。

生活在21世紀今天的我們,生活十分多姿多彩,端午的活動很多,十分豐富多彩。

有些城市舉行賽龍舟競賽,大家爭先恐後,一起比賽,盡情享受划船的快樂。早上也有很多人去踏青,感受自然的氣息,在草地上,嗅着泥土的芬芳,和家人一起去野餐!有很多人登山去採艾蒿,品味粽子的味道。孩子們都放假,在一起盡情玩耍,身上掛着香包。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快樂的味道。

感受端午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味道。它是我們民族的節日。我們應該珍惜,重視這個有着自己獨特味道的特殊節日。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據説,舉行這些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説,屈原為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划着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餵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為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進江裏。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廣州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珠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賽龍舟,一大早起了牀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珠江。我們本以為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二沙島珠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珠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幾乎到處都站着人。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隻各式各樣的龍舟整裝待發。上午九點正,隨着一聲發令槍響,一隻只五顏六色的龍舟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囉!”只見一隻只龍舟你追我趕、爭先恐後。你看!一隻掛着黃旗的龍舟遙遙,緊跟其後的掛着綠旗的龍舟也不甘落後,只見眾人齊心協力,用力划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龍舟……“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着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舟,衝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很多,我真想把所有節日的精彩寫給大家。下回吧!好嗎?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1

端午節到了,姐姐也要從學校回來了,初四下午,我和爸爸去邯鄲接姐姐。

到高鐵站,我獨自去裏面接姐姐,本來很害怕,可還是自己去了,我在出站口等了二分鐘。姐姐出來了,我走到姐姐面前,她愣了一下,説我長高,她都沒認出來,我笑了。我告訴姐姐,很多人都説我長高了,姐姐也重複好幾遍,她都沒認出我。姐姐一個勁説,她學校下雨很大,我見到姐姐反倒沒話説了,心裏特別開心。又問,咱們這下雨了沒,我説沒有。在車上,姐姐從包裏拿出一個橙子,在學校買的。

回到家,媽媽在包粽子,過會,我就把橙子吃了,真甜。六點,弟弟也回來了,一進門就叫姐姐,又迫不及待的從書包裏拿出禮物,媽媽看見説,笑霄,這也是柯柯的心意,姐姐笑了。媽媽包好粽子,讓我和姐姐去給奶奶和大姑送點,我們接了任務就走咯。晚飯後,我和姐姐弟弟看電視到十點多。

第二天早晨,姐姐起來後,問中午吃什麼,姐姐想吃熬菜,我不想吃,沒胃口,媽媽又問吃排骨行不,姐姐同意。十二點,媽媽買排骨回來,趕緊燉,一個小時後,排骨燉好了,都吃的特別香。

初七早晨,我想讓媽媽包餃子,天氣很熱,媽媽不願意包,姐姐也説別包了。弟弟説,咱們晚上吃火鍋,媽媽問姐姐,那就吃火鍋吧,姐姐也同意,把弟弟高興的,又蹦又跳。十點多媽媽回來了,説中午吃吧,媽媽已經把菜和羊肉買回來,我們説行。中午,爸爸回來,他不願意吃火鍋,我們四個人吃,姐姐又給我夾菜,夾肉,我很開心。想着明天姐姐要走,心裏還是捨不得。但我多看看姐姐,也是高興的。姐姐在家這幾天,我很珍惜時間。白天,給她拿充電器,耳機,晚上給姐姐倒水。

初八,我沒有吃早餐,看看姐姐,她還睡的很香,從姐姐回來後,我晚上睡覺也晚了,但我每晚睡得都很甜。

中午,姐姐吃飯時,媽媽又去超市給她買東西,十一點二十,姐姐就走了。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2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可多啦,有掛艾香、吃五黃、包粽子、吃粽子、掛香包等。

這天,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包粽子了。奶奶先把買來的糯米淘好,浸在水裏,然後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粽葉放在電飯煲里加水煮,奶奶告訴我,煮過的粽葉在彎折時不容易破。粽葉煮過後,水是紅色的,所以棕葉還要清洗幾遍才能用。噢,還差粽子裏需要的蜜棗,我和奶奶把蜜棗買了回來。

一切準備好後,開始包粽子啦!奶奶把棕葉向下彎成錐形,先在裏面放一些糯米,再放上一兩顆蜜棗,最後再放上一層糯米,把多出來的粽葉摺好。奶奶扎粽子可熟練了。只見她一手捏着粽子,一手抽出一段線,線一端用嘴咬着,三下兩下地在粽身上纏繞幾圈,然後兩手打個結紮好,一個大粽子就包好啦!我也想包,奶奶同意教我,奶奶手把手教了我很久,我才做出來一個粽子,包粽子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哪!不一會兒,奶奶就包出了很多好看的棕子。奶奶叫我把包好的棕子五個五個地綁在一起,這樣煮的時候容易翻動。煮好的粽子香噴噴的,好吃極了。

吃上幾個粽子,爸爸提議我們去看賽龍舟。到了現場已經是人山人海,比賽開始了,人們喊着:“加油!加油!”條條龍舟咬得緊緊的,時而這條快,時而那條快,龍舟過去了,但人們的加油聲還沒停。

這個端午節,我們掛了艾香、吃了五黃和粽子、看了龍舟賽,過得特別有意義。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3

有關這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種説法。在此我只想説我家鄉的端午節。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後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採回艾蒿草放在窗台上,夾在門把後,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瀰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後慢慢才從睡夢裏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説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徵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道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後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後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男孩們領着小狗,吹着口哨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看誰能第一個爬到最高呢。往上爬時不穿鞋的,網上褲腿就上,有時還倒滾回去。每爬上一個小山丘拿出雞蛋相互磕一下誰的現碎現吃她的雞蛋,所以分雞蛋時都挑紅皮兒的小一些的。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風伴着歡笑飛舞,春日迎着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後,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卧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麪餅已經擺好了。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4

去年的端午節。在老家,我舅舅參加了我們老家的賽龍舟。他是最後一名。他上龍舟之前,還給我們打了個招呼。賽龍舟開始了:舅舅將槳在水裏劃的水花四濺,也不顧頭上的汗,就拼命的劃。兩岸的人民震天動地地喊着:“加油!”龍舟在不斷的滑行。岸上的人們是人山人海啊!

到了比賽中間,大家喊累了,就靜靜地看着比賽,似乎無人在喊叫。但只有人在拍手。表弟們拍的手都紅的要死。到了比賽中間,舅舅在的那艘龍舟速度減了不少,大概留在最後衝刺。可我估計應該衝刺不了,因為,龍舟只有劃才可以遊動,不劃,就倒了下去。

比賽中間,也是很難劃的,只能奮力地劃。水花不斷地濺到了各位選手的衣服上,只剩下“咚咚咚咚鏘”的聲音了。我們都停止了拍掌,等着比賽的結尾,突然有兩條龍舟劃地飛快,我舅舅所在的那艘龍舟馬上在後面趕。兩岸的人們開始快活地喊叫起來了。又是震天動地,喊的耳朵都“聾”了。比賽馬上接近結尾,龍舟更是加快了速度,我舅舅所在的那艘龍舟,保持着第三名的速度。所有龍舟只奔目標,“咚鏘”“咚鏘”“咚咚鏘”的聲音敲響了。龍舟們到得了目標,我舅舅那艘龍舟是第三名,共有4艘龍舟,這個成績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5

感受傳統文化、體驗端午風俗、弘揚傳統美德——市五中開展“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為推動和促進“創城”工作的深入開展,進一步引導學生體驗我國傳統節日的意義,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市五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一是開展了“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班班會。各班通過講端午的來歷故事,講端午習俗,介紹香袋,朗誦端午詩歌,開展端午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更多的隊員們瞭解端午,瞭解端午習俗,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是利用校園廣播開展了“端午知多少”傳統節日知識宣傳、普及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閲圖書、互聯網等,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別稱、風俗等,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是開展了“快樂的端午節”體驗活動。學校鼓勵學生利用端午節假期閒暇時間與父母、長輩參與學習包粽子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弘揚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親自動手體驗中,感受着濃濃的節日氛圍,享受傳統風俗帶來的温馨和快樂

四是開展了“感受傳統文化、體驗端午風俗、弘揚傳統美德”活動,在端午節時關心老人,和爺爺奶奶吃粽子,共度端午佳節。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6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等。而今天,我要向大家説説的是端午節。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年節,那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還會去看賽龍舟呢,十分熱鬧!

傳説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的一位大詩人屈原。人們會將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是為了以防魚吃掉屈原的屍體;賽龍舟也是為了驅趕魚類。

午飯過後,媽媽、婆婆、阿姨一起搬着幾個凳子到外面,還搬了一大盆糯米和各色各樣的餡兒,有豆沙餡兒、紅豆餡、蜜棗餡等。説是包好了給鄰居家的老奶奶,老爺爺吃幾個,再分幾個給親朋好友吃,剩下的就自己吃。也是呢,懂得分享才會更快樂!

“加油,加油!”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到底是從哪裏傳出來的呢?原來啊,浦陽江上在賽龍舟啊。共有五支龍舟,參賽選手們緊張地準備着,只聽着一聲號令,這五支龍舟如離弦般地飛出去,槳手們都個個都身強力壯,並有節奏地划着般,當船槳接觸水面的一瞬間,江面就濺起了白色的浪花;鼓手站在船頭,用盡全身力氣敲着鼓,控制着船速度;舵手,站在船尾掌控着船的方向。江岸兩邊的觀眾人山人海,屏息凝神地關注着這場比賽,有些人還大聲吆喝起來:“加油!加油!要追上來了!”還有些小孩子都圍着江邊跑來跑去,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為看到了如此熱鬧的`賽龍舟比賽,老人家的臉上也露出燦爛的笑容。

端午節,實在太有趣了,對了,我還得回家吃香噴噴的肉粽呢!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7

端午節為每年 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粽子的種類非常多呢,如果按照地域分的話,大致有南,北之分。 另外,就是包粽子的葉子的種類,也有南,北之分。

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幹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後沒有竹葉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鹹多。

因為是週日,所以媽媽在家也忙着包粽子。準備了很多材料,最主要的是粽葉、糯米,還有不同種類的“餡”,有蜜棗、豆沙、紅豆、鮮肉、花生米,最後就是扎粽葉的線。

難忘的端午節400字精品 篇28

我最喜歡的還是賽龍舟了,今天是端午節,老天爺彷彿故意要給我們一個好心情,不出太陽也不下雨,我們一家興高采烈來到聞名中外的西溪濕地國家公園,親眼目睹了賽龍舟的精彩賽況。瞧!公園的橋上、船上、河岸上插滿了五顏六色的彩旗,彩旗迎風“呼啦啦”的舞動,整條河的岸上人山人海,橋上擠滿了人,“嘟”隨着一聲刺耳又響亮的哨聲,幾十條船頭裝有大紅色龍頭的龍舟爭先恐後向前劃去,水手們奮力划槳,船隨着划槳一會下沉一點,一會又浮上一點,他們一個個生龍活虎。龍舟上的水手一個個衣服濕透,不停地為自己隊伍加油鼓勁:“加油啊!快劃!我們一定最快!”擂鼓的人士氣高昂,只見他兩手拿着鼓槌,飛快地輪換擊打鼓面,還常常舉起手,做勝利的手勢,那極有規律的鼓點,水手按鼓手的指揮,他們勁往一處使。飛快向前進。“加油!黃隊加油!藍隊加油!黑隊加油!”觀眾們連連為他們加油,通過激烈的拼搏,黃隊終於第一個衝過終點,贏得冠軍,他們互相擁抱,擊掌,慶賀勝利,開心極了!觀眾也爆發出熱烈的歡呼,為他們慶祝!我也和媽媽開心擊掌擁抱。

我真想年年過端午節,看賽龍舟比賽,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hk/xdthfanwen/jingxuan/7g4zwn.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