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個人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體會 >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手機版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2.96W 次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我們的範氏傳統家風,第一個,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第二個為人忠誠耿直,謙遜謹慎……今天帶你來主要是看下我們範家大院,看下我們範氏的傳統家風家規。今後你不管走到哪裏,不要忘記你是範家的後代。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已經記不起從什麼時候開始,範氏家族裏誰家有孩子長大了,誰家有人要外出開創事業,他們的長輩都會把他們帶到這裏來,很莊重地給他們講家族的規矩。

儘管這些道理他們從小到大都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但這樣的儀式感還是讓他們體會到一種特殊的意義。這裏,就是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的範家大院。

20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年間,范仲淹的第20代孫範養源攜家人從廣東來到這裏,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家道中興,買下田產,修建了這座大院。範家從此在這裏開枝散葉,如今,散落在羅江的範氏後裔已有兩萬多人。

家風,是一個家族靈魂的延續。每年的春分時節,範氏家族的後人都會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範家大院,重温“先憂後樂”的家國情懷,傳承“廉儉一生”的範氏家風。

范仲淹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為官幾十年,幾度沉浮,官職遍歷朝中重臣和地方要員。但他一生清廉守正,持儉忍窮,樂善好施,被稱為“大忠偉節,前不愧古人,後可師來者”。

身為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卓越的文韜武略,整頓吏治推行新政,建立功勛造福百姓。堅持做人、做官、做事上不欺騙君主,下不欺騙百姓,中不欺騙自己的良心。在他看來,既然享受俸祿,由民供養,自當勤勤懇懇、清清白白地為國分憂、為民辦事。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2

翻開歷史的篇章,漫漫歲月,記載了多少聖賢大德的精彩和智慧;蒼茫大地,書寫了多少能人志士的雄韜武略。穿越千年時空,我們彷彿聽見了“先憂後樂”的吶喊;掀開歲月的霧幔,我們彷彿看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容而優美的身影。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教育家。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的評價是:“本朝唯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為多。”

毛澤東同志也曾這樣評價范仲淹:“中國歷史上有些知識分子是文武雙全,不但能夠下筆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戰。范仲淹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是的,范仲淹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那麼,是什麼成就了范仲淹的文韜武略呢?是什麼哺育了范仲淹高尚的精神品格呢?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因貧無依,改嫁進士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説。因繼父為人耿直,不趨炎附勢,一生不但沒做多大的官,而且還被調來調去,范仲淹母子也就相隨遊居,顛沛流離。

後來,范仲淹來到山東章丘的醴泉寺求學。“斷齏畫粥”的典故就記錄了當時的情形:范仲淹讀書心切,他把醴泉寺豐富的藏書借了出來,然後把自己關在山洞裏,足不出户,潛心閲讀,常常看書通宵達旦。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他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上凝成凍後,劃成四塊,早上吃兩塊,晚上吃兩塊,沒有菜,就切一些醃菜下飯。就這樣堅持三年,終於讀完了寺院所有的書。范仲淹曾在《齏賦》中如此描述當時的艱苦生活:“陶家甕內,醃成碧綠青黃;措大口中,嚼出宮商角徵。”

《宋史》中有這樣的記錄:“自古一代帝王之興,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諸賢,無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遺宰相書,極論天下事,他日為政,盡行其言。豪傑自知之審,類如是乎!考其當朝,雖不能久,然先憂後樂之志,海內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責,使究其所欲為,豈讓古人哉!”

應天府書院,位於河南省商丘市,因規模宏大、藏書千卷,並有真宗皇帝親賜“應天書院”匾額而名滿天下,與嶽麓書院、嵩陽書院和白鹿書院並稱“北宋四大書院”。應天府書院南北不到100公里的範圍內,道、墨、儒三家文化故里不約而同聚合於此。

豐厚的文化積澱自然吸引范仲淹到此求學。五年書窗生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憂後樂”的“擔當”精神在這裏萌芽。這裏是范仲淹思想起源的根本,也是他思想走向成熟的階段。他正是從這裏開始踏上了實現人生抱負的道路。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3

范仲淹青少年時,冷頭沃面,劃粥為齏,刻苦攻讀,誓“以天下為己任”。入仕後,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殫心竭慮、鞠躬盡瘁,始終把百姓的冷暖憂樂掛在胸懷。難能可貴的是,雖官居要職,他始終嚴於律己, 注重家聲,國財民脂秋毫不犯。逝世後, 治喪無其所,“入殮無新衣”。

范仲淹二兒子範純仁,娶妻王氏。王氏為朝廷重臣王質長女,在孃家舒適享受已成習慣,到範家後很不適應清貧生活。一天范仲淹看到這位兒媳從孃家拿來優質絲綢做帳幔,心裏很不高興,指責兒子和兒媳説:這樣好的綢緞, 怎麼能用來做帳幔呢? 我們家一貫講究清素節儉,你們如果把這些奢華的壞習慣帶到家裏,搞亂了我的家法家規,我就要在庭院裏用火燒這些 綢緞!

其兄範仲温曾要求范仲淹給自己的兒子們謀個一官半職,范仲淹在《與中舍書》回信中,着重談了對侄子們的教育問題,指出要督促二侄、三侄發奮學習,每天必令其鑽研功課,苦讀苦練,決不能讓他們得過且過,混天度日。要讓他們瞭解,只有等到他們學有所成,自己才能按規定向朝廷請示給他們安排職務。兩位侄子在他的教導下,學業上進,品行端正,深受鄰里鄉親的喜愛。後來經范仲淹推薦,朝廷按典章慣例給予恩蔭入仕。此時范仲淹又馬上給他們寫來書信, 提出了一系列做人做官要求:“汝守官處小心,不得欺事。與同官和睦多禮,有事即與同官議……莫縱鄉親來部下興販, 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營私利。”

范仲淹這一段語重心長教育侄子的話,得到了大理學家朱熹的讚揚, 他説:范文正公寫給侄子的信,語言樸實易懂,讓人感到親切。其要義在於“莫營私利”。

從五代起,範家世居蘇州,先人陵墓多在天平山。范仲淹曾在蘇州為官,興水利,辦府學,造福鄉梓。據傳,他在南園一帶曾買下一片土地,陰陽先生説,這是塊風水寶地, “居之,必世出卿相”。范仲淹本來打算建房居住, 聽後卻辦起了學宮,蘇州府學即自此開始。晚年, 他又到蘇州辦起了義莊。至今,府學、義莊舊跡 仍在。

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有云,“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想來,這便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境界與品質。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傳承范仲淹的家風和家教,尤為必要。作為人民公僕, 要勵精圖治,“公”字當頭。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4

通過觀看《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反腐倡廉的重大意義。作為一名基層紀檢幹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肯定會和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文化修養、不同價值觀念的人接觸,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形形色色的誘惑和考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廉潔從政、廉潔執紀、廉潔奉公,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嚴起,不斷強化自律意識,在“三慎”方面下功夫。

一是慎獨。所謂“慎獨”,就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做到謹慎不苟。東漢的楊震去做太守,有故人送黃金,楊震不收。來人説:“我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沒有人知道我到你這裏來。”楊震回答他説,“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能説沒有人知道呢?”來人灰溜溜的走了。至今各地還有不少楊姓宗祠的“四知堂”,用來紀念先祖的廉潔之風。在面對外部世界形形色色的誘惑時,能夠像楊震那樣做到慎獨是自律的根本保證。這就需要我們經常審視自己的內心,拂去思想上的灰塵;經常檢討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有沒有越過“雷池”。只有通過經常性地自我剖析檢討,一刻也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到“慎獨”。

二是慎初。慎初就是把住第一次,守好頭一關。《詩經》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事情一旦有了開頭,很少能夠終止。明朝張瀚在《鬆窗夢語》裏記載:自己初任御史,曾去參見都台長官王延相。王延相沒有大談為官之道,只給張瀚講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轎見聞:一天,乘轎進城,路遇大雨。一轎伕腳穿新鞋,從灰廠到長安街,小心翼翼擇地而行,生怕弄髒了新鞋。進城後,路面泥濘漸多,轎伕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腳低一腳地隨意踩去,不復顧惜了……王延相説:“為官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張瀚聽了以後,“退而佩服公言,終生不敢忘”。這個“新鞋踩泥”的故事警示我們要慎初。回顧一些腐敗官員的人生軌跡,發現有很多都是因為沒有把握住“第一次”,沒有做到“慎初”的緣故。他們在面對誘惑的時候沒有把持住,於是就有了“第一次”;而有了第一次之後,往往便會一而再、再而三,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船到江心補漏遲”,等到自己醒悟過來已經晚了。浙江省醫藥管理局原局長周航在懺悔中説:“第一次很重要,第一次你沒把牢,後面就很難了。第一次送錢你拿了,第二次送你你不要,人家會説你假正經。結果你收了他的錢,他要你辦事,你總不能拉下臉説不行。”事實的確如此,只要有了第一次,就已經身不由己了。所以,我們不能以“只此一次”來放縱自己的慾望,也不能以“下不為例”來為自己開脱,真正守好“第一次”,把好“頭一關”,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是慎微。“慎微”意思是説在微小之處謹慎,認真重視和正確處置關於“小節”的事情。古人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起”,説的都是注重小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後漢書》記載,南陽太守羊續很喜歡吃魚,他手下有一個府丞,投其所好送來一條鮮魚。羊續礙於情面沒有拒絕,等來人走後,他把魚掛在了房檐下。不久,這條魚就幹得只剩下骨頭架子了。後來,這個府丞又送來一條魚,羊續用手指了指那條幹魚。府丞面紅耳赤,悻悻而回,從此再也不敢送魚了。以後,又有不少官員因腐敗落馬。想想這些人,貪婪的胃口大得像“老虎”,但最初他們不過如“蒼蠅”,飛蠅逐臭,叮的可能只是人家送的 “一條魚”。可不要小看這條“魚”,正是這條“魚”,開“胃”養“胃”,讓經不住誘惑的官員在貪腐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跌入深淵。可見,小節並不小,“大節”與“小節”從來都是互為依存、相互轉化的。我們有的人認為平時喝點小酒、打點小牌、讓基層買點土特產,收點小禮物,區區小事、無傷大雅、不足掛齒。這是非常有害的想法。俗話説: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世界上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小節方面不注意,最後就會出現大問題。現在,各級都在大力開展防止和糾治不良傾向活動,我園也結合實際制定了詳細具體的防糾措施,其中大部分是針對一些平時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小問題小毛病的。我們要切實按照 “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紮實搞好不良傾向的防止和糾治,避免“小蒼蠅”長成“大老虎”;要注重小節,防微杜漸,不以惡小而為之,從細枝末節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出一點界,不越一點矩。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專題》學習心得體會 篇5

通過觀看《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在工作中要做到自律、自省、自強,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鑄就強大內心,陶冶高尚情操。

一要強化自律意識。黨的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工作以及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新思路、新理念、新要求、新部署。作為新時期一名合格的黨員領導幹部要能夠把握大勢,統一思想,認清當前的嚴峻形勢,增強政治敏鋭性,更要收斂自身行為、嚴格要求自己,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增強自律意識,從自身做起。在工作中,要嚴格履行工作程序,要有擔當精神,要有攻堅克難的精神。在日新月異的形勢和環境下,特別是我們黨辦系統的黨員幹部,更要堅定理想信念,強調幹部要敢冒風險、敢於擔當,不怕做決策、不怕得罪人,敢抓敢管、敢做敢為,視風險為常態,仁者無敵、勇者無懼,在直面風險、化解風險中推動各項事業不斷闊步前進。

二要堅持自省精神。“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當前中央紀委、省紀委、市紀委對改進工作的總體要求。我們要把“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與自身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積極創新。轉職能,重在找準定位,將履行職責的範圍歸位到黨章和行政監察法的規定上來,堅決將不該管的工作交還給主管部門,堅決糾正越位、缺位、錯位的現象。轉方式,重在轉變觀念、改進方式,將心思和精力凝聚到監督檢查、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上來。轉作風,重在務求實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加強自身建設,深入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情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

三要鑄就強大內心。打鐵還須自身硬”,作為一名新時期合格的黨員領導幹部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要注重自身的黨性修養鍛鍊,堅持勤政廉政,以身作則、清廉自律,在執行“八項規定”、糾正“四風”和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問題的整改上帶好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消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增強紀律和規則意識,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堅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教育、嚴格監督,用鐵的紀律來要求自己。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hk/xdthfanwen/xuexi/l4420o.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