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黨團 > 黨團相關 > 黨員心得體會 >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精選19篇)
手機版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精選19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1.38W 次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華坪縣民族中學的學生和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校園媽媽”、“張媽媽”。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精選19篇)

她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幸運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台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張老師的生命價值觀非常清晰。

我們學習她,首先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一個黨員,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突出,她説:“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台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我們學習她,學習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

我們要認真學習張桂梅同志努力實踐重要思想,帶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記宗旨、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大家決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打造文化旅遊名市,構建和諧大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要認真學習張桂梅同志努力實踐重要思想,帶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記宗旨、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

我們學習她的精神品質,有利於在社會主義經濟大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蹟,很有現實意義。

作為一名戰鬥在大理市太邑山區的教師,我決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打造文化旅遊名市,構建和諧大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2

2月18日(正月初三)上午11時許,正值春節期間,貫穿石船鎮的319 國道車流量劇增,楊雪峯放棄與家人團圓,主動帶領民警、輔警在石船鎮渝長東街十字路口疏導交通。期間,楊雪峯見石船鎮人張某(男,44歲)駕駛摩托車違法超載,上前糾正其違法行為,責令其立即消除違法狀態。張某心懷不滿,出言不遜,跑回家拿來尖刀,朝正在指揮疏導交通的楊雪峯腹部、頸部連刺數刀。楊雪峯當即血流如注,但為使兇徒不傷及周邊圍觀羣眾,楊雪峯奮力與兇徒搏鬥,將其手中的兇器打落。周邊戰友聞訊趕來支援,將兇徒張某制服。楊雪峯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倒在了血泊之中,戰友們迅速將他送往醫院搶救,但因失血過多,經搶救無效於上午11時38分因公殉職。

楊雪峯從警二十一年以來,始終紮根基層、愛崗敬業、勇於擔當、忘我奉獻,用責任擔當贏得領導和同事稱讚,用熱情服務寄託親民和愛民情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過硬政治本色。

楊雪峯同志就是一個奉獻在基層、奮鬥在一線的普通交巡警,一個温情履職、心繫羣眾的人民公僕,一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優秀共產黨員,他用平凡而短暫的一生,生動踐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楊雪峯同志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我們將學習他心繫羣眾,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立足本職,努力工作,繼承他未盡的事業。

而作為公職人員的我們,工作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事業。通過對楊雪峯同志的先進事蹟,被這位“心繫羣眾、捨己為人”的基礎工作人員所感動、感染,要以楊雪峯同志為榜樣,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對人民羣眾的無限深情無怨無悔地做好本職工作,不忘粗心爭當羣眾的貼心人。作為青龍鄉政府的一員,我要追求高遠工作境界。把楊雪峯同志“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過硬政治本色融入到工作中,認真做好財政工作和武裝部的工作,要錘鍊嚴謹細緻、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勤勉務實踏實地做好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工作,當好基層組織的螺絲釘。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3

7月20日,羅霄山深處,黃桃林層層疊疊、碩果壓枝。炎陵縣中村瑤族鄉平樂村貧困村民朱聖洪開始採摘黃桃。靠着400餘棵黃桃,他家已連續4年年收入10萬元左右,順利脱貧,奔向小康。

“搭幫黃書記,是他改變了我的命運。”朱聖洪説的“黃書記”,是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

黃詩燕任炎陵縣委書記期間,曾3次到朱聖洪家,動員他種桃奔小康。

“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如今,炎陵縣共種植“黃金果”8.9萬畝,全縣近60%的貧困羣眾靠種黃桃實現穩定脱貧。

脱貧攻堅勝利就在眼前,而“大黃”卻看不到了。去年11月29日,開完全縣扶貧調度會,黃詩燕突發心臟病,不幸殉職,生命定格在56歲。省委追授他為“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小黃”豐收在手,人們更加思念“大黃”。

一山黃桃出海去

20__年6月25日,炎陵縣迎來第30任縣委書記黃詩燕。

擺在他眼前的問題十分棘手:老、少、邊、窮縣,全縣貧困發生率達19.5%,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脱貧功成,務必在我。”黃詩燕立下誓言,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

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黃詩燕果斷提出,靠山吃山,建設“一帶八基地”,即生態休閒農業風光帶以及特色水果、無公害蔬菜、炎陵白鵝、茶葉、油茶、筍竹林、藥材、花卉苗木基地。

上世紀80年代,炎陵縣從上海引種黃桃,一直不温不火。學過農學專業的黃詩燕發現,炎陵適合黃桃生長,種植黃桃是當地脱貧致富的突破口,但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他對黃桃的瞭解超過了三分之二的果農。”炎陵縣黃桃協會會長鄧運成回憶,從20__年開始,黃詩燕主導成立黃桃產業辦、黃桃產業協會,將當地黃桃統一定名為“炎陵黃桃”,並請來專家指導黃桃種植、銷售,提升品質,打響品牌。

黃桃產量逐年遞增,銷售一度告急。黃詩燕不僅引入“互聯網+扶貧”電商銷售模式,還主張舉辦黃桃大會,主動站台賣黃桃。有人提醒,縣委書記公開為產品代言怕引來非議。他坦然説:“為老百姓脱貧站台,我怕什麼!”

20__年,為讓炎陵黃桃走得更遠,黃詩燕發動徵集廣告語。一天,他在洗衣時靈機一動,想到“炎陵黃桃,桃醉天下”。隨後,這句話成為推廣炎陵黃桃的“金句”。

8年育“桃”,終成品牌。“炎陵黃桃”先後獲評中國優質黃桃之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湖南省十大農業品牌,出口新加坡、阿聯酋以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一片好景富老區

脱貧,單靠一個黃桃肯定不夠。

黃詩燕認為,除了綠色農業,還要發展文化旅遊和生態工業,不斷增強“造血功能”。

黃詩燕帶領縣委班子廣泛調研,在20__年提出“守望兩座山”(守住綠水青山、望着金山銀山),充分利用炎陵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建設生態旅遊強縣。

目前,炎陵已形成北有紅軍標語博物館、西有炎帝陵、東有神農谷、南有一批紅色革命舊址的旅遊格局。今年1月,炎帝陵景區躋身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為了發展產業,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安心就業,黃詩燕帶領黨員幹部,相繼引進歐科藝、國聲聲學等規模以上企業99家,形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智能家電、紡織服飾、新能源電動車等4大產業。在全省省級以上產業園區綜合評價中,炎陵縣工業集中區排名第20位,邁入全省園區第一方陣。

文旅富民、工業強縣,炎陵縣域經濟持續跨越發展。20__年,該縣實現GDP75.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882元,成功脱貧摘帽。

一腔赤誠為百姓

“為了讓我們住得安心,黃書記給每家配了60平方米菜地。”7月18日,在炎陵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菜地上,貧困户張連軍邊摘辣椒邊感慨。

20__年摸底發現,炎陵縣有1.49萬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隱患,全部解決需投入6億元,而炎陵當年財政收入僅7億元。黃詩燕態度堅決:“砸鍋賣鐵,也要讓百姓住上新房!”

為了籌資,他帶頭省錢:老舊的縣委大院不裝修,掉漆的辦公桌不更換;整合縣裏各項涉農資金,握指成拳。

難關終於闖過。全縣1250户貧困户易地搬遷住進新房,2543户貧困户實現安居,6122户土坯房得到改造。

副縣長盤曉文記得,在設計易地扶貧搬遷住房時,黃詩燕提出,要給貧苦户一塊菜地,一個小雜屋。以後生活好了,房子還會加層,要按兩層樓打地基,留樓梯。“去年政策才放開,可以為羣眾留一些基本生活配套。炎陵的易地搬遷房如果不是黃書記堅持,老百姓就沒這麼方便了。”盤曉文説。

20__年,鄰省一個市實現脱貧。有人認為,炎陵縣當年也可爭取脱貧摘帽。黃詩燕否決了這一方案,他説:“為了摘帽而摘帽,不能保證脱貧質量,無法向羣眾交代,無法向中央交代,無法向歷史交代。”

後來,一些地方出現數字脱貧、形象脱貧等急功冒進現象,引起上級重視,開展專項整治。回想黃詩燕當時説的話,大家佩服他頭腦清醒,是真正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4

20__年6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蓬勃的朝氣和昂揚的鋭氣奮鬥新時代、展現新作為,黨中央決定,追授黃文秀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黃文秀同志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湧現出的時代楷模。在她身上體現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當擔,甘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黃文秀同志是無數優秀黨員的傑出代表,她毅然放棄大城市的優越條件,選擇回到家鄉工作,一心撲在脱貧攻堅的主戰場上,直至獻出年輕而寶貴的生命。黃文秀用她年輕的生命,詮釋了新時代幹部的擔當和作為,詮釋了青春人生的價值和追求,詮釋了奮鬥追夢的真諦和意義。她是千千萬萬奮戰在脱貧一線的黨員幹部的典型代表,我們需要廣泛宣傳她的事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更多的黨員幹部奮勇向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為民,敢於擔當,勇於奮鬥,我們黨就會更有力量,我們國家就會更有力量,我們人民就會更有力量。讓我們向黃文秀同志學習,為人民的幸福、為民族的復興而不懈奮鬥。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5

賺錢的事讓羣眾幹,不賺錢的事讓黨委政府幹

政和經濟基礎薄弱遠近聞名,也因此成為福建歷任省長固定的幫扶縣。在任福建省長期間,曾三次到政和調研。20xx年9月,同志在政和縣調研時指出,希望山區縣的同志們發揚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精神,實實在在地發展山區特色經濟。如何讓山區羣眾脱貧,一直是廖俊波心頭的一件大事。為讓羣眾過上好日子,廖俊波開動腦筋,想出不少新招。

政和縣石屯鎮石圳村,如今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白茶小圳,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遊客超萬人次。看着古樸的民居、潺潺的流水、幽香的茶社,很難想象在四年前,這裏還是一個出了名的“垃圾村”,村裏的河溝淤積了近30年的垃圾無人清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除了本村留守的老人兒童,外村人都不願踏進村裏。

廖俊波當縣委書記後,聽説石圳村的10個婦女成立了村巾幗理事會義務清理垃圾,專程到村裏走訪。他鼓勵她們不僅要整理衞生,還要恢復村容村貌,申報美麗鄉村,想辦法搞旅遊項目。巾幗理事會會長袁雲機記得,那時每個月廖俊波都要到村裏來三四趟,問她最近有什麼想法,遇到什麼困難,有沒有需要他幫助解決的。“賺錢的事你們來幹,不賺錢的事讓我們來幹”,廖俊波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在他的幫助下,水、電、橋、路燈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石圳村發生了脱胎換骨的變化,有100多名村民回到本村從事旅遊等相關產業,村民人均收入翻了幾番,村裏的老人們都説日子好得“像是掉進了蜜罐裏”。

鐵山鎮東澗村在20xx年的時候人均年收入僅5000元,村裏900多口人中有1/3外出打工。20xx年10月,廖俊波來到村裏和村民們座談,幫他們想辦法增收。“能不能流轉土地,搞花卉種植?”看到村民們渴望的眼神,廖俊波主動找到一家花卉種植基地負責人周勝,邀請他落户東澗村,發展了400多畝的花卉基地,帶動了本村50多人的就業。如今,這個村有5家企業落户,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達1萬多元。

外屯鄉洋屯蓮子合作社負責人許仁壽20xx年創辦合作社時,怎麼也沒想到,三年不到的時間,合作社種植蓮子的規模居然從100畝擴大到了2700畝。“多虧了廖書記幫我們出主意,辦理了小額金融貸款,我們的蓮子合作社才能逐年不斷擴大規模。”20xx年,合作社由於週轉資金短缺,找到銀行卻因承包的土地無法抵押貸不了款。在廖俊波到外屯鄉調研時,許仁壽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提出了貸款的難題。廖俊波立即找縣郵儲銀行等多個部門商討,由縣財政將扶貧貼息的350萬元作為風險保證金,幫助他們開通了小額金融貸款項目。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6

50歲,當所有同齡人正在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李培斌,這個為黨和人民辛勤工作、無私奉獻30多年的優秀司法幹部,走完了他短暫而絢麗的生命旅程。他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忠誠、先進和優秀,是新時期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李培斌同志是一名對黨忠誠,熱愛司法事業,政治品質高尚的黨的好乾部。學習李培斌同志的事蹟,給我最大的震撼,是他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熱愛。30多年來,他先後成功調解矛盾糾紛數千起,化解羣體性事件上百起,教育60多名刑釋解教人員迷途知返,挽救了50多個瀕臨破裂的家庭,被當地羣眾親切地稱為“李司法”。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人的錚錚誓言——“共產黨的幹部,得豁得出去,要對得起組織、對得起羣眾,要懂得報恩。”作為司法幹部,要把公平公正作為第一要義,始終堅持黨性原則,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竭忠盡責,爭做一個黨信任、人民信賴的人。

李培斌同志是一名紮根基層,心繫羣眾,一心為民謀福祉的黨的好乾部。李培斌就像老黃牛一樣,“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和血”。他始終把人民疾苦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他始終把羣眾裝在心中,時時處處關心羣眾疾苦,千方百計幫助羣眾解決困難,及時把黨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羣眾心坎上。學習李培斌,學習他一心為民、心繫羣眾的公僕情懷,用真情真愛踐行黨的宗旨、贏得羣眾信任,用實際行動密切黨和羣眾的血肉聯繫;學習他恪盡職守、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履職盡責,努力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業績。

李培斌同志是一名心靈乾淨、名聲清白、兩袖清風的黨的黨的好乾部。李培斌始終堅守清正廉潔的底線,淡泊名利的態度,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他對調解工作十分上心,對羣眾利益十分關心,對自己的地位、利益卻看得很淡,從未向組織提過個人要求,坦坦蕩蕩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始終保持一身正氣、清正廉潔。學習李培斌,就要學習他淡泊名利、嚴於律己的道德情操,守紀律、講規矩,甘於清貧、無私奉獻,自覺維護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7

“我就想問問老師,這是不是您跟我們開的一個玩笑啊!”“太突然了,到現在我都不願意相信發生這樣的事情。”3月22日上午,白曉卉生前帶過的多名研究生趕到濟南市殯儀館悼念恩師。他們相互抱頭痛哭,始終不願相信老師已經離他們而去。一名研二在讀的女同學眼噙淚水,“我們還要趕回實驗室,完成老師留下的工作”。

學為人師,她是學生的楷模榜樣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白曉卉帶領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檢驗醫師們一直奮戰在一線。她們先後輾轉於北京、新疆、河南、山東等疫情主戰場,與病毒展開了面對面的交鋒。

檢測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一次就要持續好幾個小時。脱下厚重封閉的防護服,除了被汗水浸濕的衣服,還有佈滿護目鏡壓痕的臉龐。就是在這樣緊張工作的間隙,白曉卉還要不斷學習最新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措施,及時向同事、學生講解樣本的採集、運送、保存和生物安全知識。

“説實話,由白姐領隊帶我們去,我們都很踏實。”山東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主管技師王澤筠對記者説,“有學生問我,為什麼每次都是她去?我説,這可能就是使命感吧,她覺得自己該去,既然自己有這個能力就該去完成這個任務。”

同為醫務工作者的高唐縣人民醫院的產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苗靜,是與白曉卉同窗六年的中學同學。苗靜説,從少年到中年,白曉卉一直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醫務人員的初心和誓言!”

亦師亦友,她給學生家的温暖

“春節假期的一天晚上,發現研究生實驗室的燈還亮着,過去一看是白主任在做實驗。”山東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臨牀微生物科主任金炎回憶。在科裏,白曉卉除了完成日常工作,還負責科研教學,這一方面的成績非常突出。

出事的前一天,白曉卉在師生羣裏發佈了一條消息,晚上7點要與大家一起開視頻會議,討論課題。當晚7點,同學們按時上線,白老師卻遲遲沒有出現。第二天她們才得知,敬愛的白曉卉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倒在了日以繼夜奮戰的檢測一線,永遠離開了她深愛的工作崗位。

“白老師出發去威海的當天,我們剛好一塊過完了三八婦女節,老師還悄悄為我們準備了巧克力。我們整個實驗室就是一家人,冬至煮餃子,元旦一塊兒看電影,臘八節喝臘八粥……”

“她每次下了班之後都是和我們待在一起,每週都會抽出時間來給我們開兩次組會,風雨無阻。”

“她就像一個小太陽,為周圍人帶來了光和亮,永遠温暖着大家。”

今天,再次見到備受愛戴的老師,同學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名學生失聲痛哭,痛心地説:“我不想讓你當英雄,我只想讓你來教我們。”

“作為醫生,我願意以我所學,盡我全力,用心守護患者健康。”白曉卉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位白衣戰士的錚錚諾言。

白曉卉,一路走好!

白曉卉,女,1980年4月生,中共黨員,博士,博士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副主任、主任技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泰山學者青年專家,齊魯衞生與健康領軍人才培育工程傑青人才,20__年榮獲“全省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20__年當選“齊魯最美職工”。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8

長葛市坡胡鎮水磨河村原黨委書記燕振昌44年如一日,以對黨的無限忠誠,紮根基層、心繫羣眾,把全部精力傾注於水磨河村的發展和建設上,把火熱的青春和整個身心獻給家鄉人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終因操勞過度導致心梗突發,於20xx年12月12日病逝在辦公桌前。

隨後,市委作出《關於開展向黨的基層好乾部燕振昌同志學習的決定》、本報再次刊髮長篇通訊《未了的牽掛——追記長葛市坡胡鎮水磨河村黨委書記燕振昌》後,立即在長葛市上下引起強烈反響。該市黨員幹部紛紛表示,要向燕振昌同志學習,以他為楷模、標杆,牢固樹立羣眾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黨執政大廈地基中“凝漿固土”、“負重支撐”的合格“鋼筋”。

“這位在基層黨組織崗位上幹了44年的老黨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寫下的工作日記仍記載着當天要為村民辦的3件事。他留下的90多本工作日記,見證着他年輕時許下的諾言:‘留在農村,照樣能幹出個名堂。’”長葛市委書記劉勝利動情地説,“燕振昌同志用生命踐行使命,這使命是他‘對黨忠誠、奉獻一生’的堅定理想信念,這情懷塑造了一個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體現了一位新時期優秀農村黨組織書記的精神風貌,展示了一位新時期農村基層幹部弘揚實幹精神、爭當時代先鋒的執着追求。”劉勝利表示,燕振昌的先進事蹟得到了省委副書記鄧凱、許昌市委書記王樹山等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給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學習的標杆。長葛市各級黨組織將繼續把開展向燕振昌同志學習活動作為鞏固深化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利用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燕振昌同志的先進事蹟,不斷掀起學習熱潮;要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以燕振昌同志為榜樣,學先進、找差距,秉持一心為民的公心、為民謀福的真心、永不言棄的恆心,爭做燕振昌式的好乾部。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9

作為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身患絕症的張定宇同志忠誠履職、勇於擔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書寫着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挺身而出的精神,學習他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堅守平凡崗位,幹好本職工作,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的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張定宇同志雖患絕症卻仍不下火線,也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他用因患漸凍症而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繼日地奮力與病毒賽跑着。疫情發生以來,張定宇同志一直堅守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帶領全院醫護人員連續奮戰30多天。他曾説:“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以張定宇同志為榜樣,見賢思齊、自覺內化和完善自身品德,身先士卒做表率,不忘育人初心,牢記育人使命,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時刻不忘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做教書育人的表率。

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關鍵時刻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共產黨員、院長、醫生,這是張定宇同志的三重身份。張定宇同志從醫33年,他曾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20__年除夕,他以“無國界醫生”身份出現在巴基斯坦的蒂默加拉醫院;今天,他又戰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前線……他和同事們的身影,總是會出現在重大事故和災害發生的現場。張定宇同志曾説:“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

敢於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是黨員的基本政治品格和素質要求。作為黨員教師,要勇於擔當,全力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在疫情防控面前,我們也應迅速行動、科學應對。不僅要做好個人衞生防護,起好帶頭作用,引導人們正確對待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宣傳教育,豐富人們的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同時還要保持應有的清醒和冷靜,成為謠言的止者,為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樹立優良的學風,科學施教,勇於創新,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信念作為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髮展的精神支撐,着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要學習張定宇同志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張定宇同志在自己身患絕症、妻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下,仍堅守抗擊疫情最前線30余天,他的感人事蹟贏得社會各方人士點贊。當有公益基金人員聯繫張定宇,表示將向他和他家人捐贈100萬救助金時,卻被張定宇婉言謝絕。張定宇心中,只有急需幫助的醫護人員和病患者,希望把捐助款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作為醫護人員的“無我”初心,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培養新時代的人才作為自己的天職,把學生的進步當做對我們最大的回報,堅守平凡崗位,把自己的智慧和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學生,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0

關於青春,有各種紛繁絢爛的比喻;但我一心想把青春比作四季。

青春是春。任隨你將希望寄託於春生的萌芽上;青春是夏,任隨你將青春的豪邁釋放在仲夏的熱浪中;青春是秋,任隨你將時光的憂愁和思緒埋葬在秋日的赤楓之下;青春是冬,任隨你將純真的足跡點綴在無盡的雪野之中。多嬌的自然事物紛繁,如果説我想化作自然中的什麼,我的答案是樹葉。假如我是一片樹葉我就能感知青春四季的節奏和如梭如箭的速度;我從一個出生的萌芽,經歷春雨的哺育,成為夏日陽光下最碧嫩的一葉,待到秋日,秋風無情的將我從母體摘下散在秋風裏,浸在沾有秋雨的香土裏,帶到冬日白雪紛飛,滿野淨白,原先的泥土已經被覆蓋的分不出何地,誰有證明我曾經來過?

青春的流程也是如此,從稚語兒童到風中少年,再到執夢青年,再到......你可以猜到明天的天氣,但你永遠猜不到多年後到底是哪場大雨帶走了你的青春。

青春過後,歌者習慣用歌曲來告別青春懷念青春,而作家習慣用細膩的筆觸來追憶青春,攝影家則習慣用手中的相機在膠捲上印上多彩的年華剪影...等等。

如今這些事物都可以規整為一個主題——懷舊,但深入骨子的依然還是悔和傷,這時他們眼中的青春如同百年一遇的流星隕落一樣珍貴。

憶往昔,追流年,傷流年...這一系列的關於懷憶青春的詞彙都成為了簽名中,作文中,小説中的慣用詞,我一直覺得這樣的詞藻太過爛漫,與其揮寫青春不如珍惜青春,因為我們僅十六七歲。

憑多年生活感悟和切身體會,生活中最好是的就是睡眠。我們把太多的時間埋葬在了這六塊瓷磚大小的被窩中,在校園的生活規規矩矩,睡眠時間大於七小時。有人説七小時不多,但身為高二學生的我們就像即將奔赴沙場的軍人,容不得片刻怠慢。我漸漸的也變得惜時如金,我戰勝自己貪婪的睡意為學習爭取更多的時間,如果我每天少在被窩中沉浸一小時,一年下來我就能比他人多十五天的生活,也為青春過後多留十五天的記憶。

如果説被窩是青春的墳墓,那麼頹廢就是青春的刺客。深夜依不就寢無所事事,那麼你就應該告誡自己早點休息,爭取更多時間給明天。因為你不是蘇軾,沒有月下獨酌的情趣和即興一曲水調歌頭的才華,你不是李白,沒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雜念。你我都是校園的靴子,都是社會的讀者,我們應早起望初升之紅日,聆清晨之鳥鳴,觀鳴澗之溪流;把自己更多的時光投入到多嬌的自然,將更多的時間慰藉自己的知識海洋。

努力做一個優質青年,讓自己的青春埋葬在美好的崢嶸歲月裏,多年後,一曲海闊天空,你是否會想起當年那個不羈放縱愛自由的你。青春是一場無知的奔忙,不要讓顛沛流離的傷迷失了對美好的嚮往。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1

一、放棄團圓,軍嫂最暖逆行

__同志是一名基層幹部,丈夫是一名軍人,夫妻兩人常年兩地分居,春節是一家人來之不易的團圓機會。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丈夫收到回部隊的命令,而田螺衝需組建臨時指揮部協調全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指導各社區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當時8個月的孩子還在生病,哭鬧着要媽媽,但__同志毫不猶豫就提前到崗。她是一名還在哺乳期的母親,是一位軍嫂,更是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從春節至今始終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

二、主動探索,當好領導參謀助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收到上級部門對疫情防控的指示後,__同志積極協助主要領導號召全體工作人員立即返崗,迅速草擬工作方案,明確人員分工,為領導對全辦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提供決策建議,確保疫情防抗工作有效開展。同時,充分發揮綜合協調職能,及時接受上級指令,認真仔細核對、準確無誤核查,快速彙總上報。

三、慧心巧思,緩解物資緊缺難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物資奇缺讓她着急,得知單位口罩、消毒液、體温計等防疫物資供應緊張時,__同志積極通過朋友想方設法聯繫貨源,爭取到了800個口罩和一批消毒液、體温計等防疫物資,為轄區居民羣眾和社區工作者提供了防護保障。

四、時時在崗,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隨着疫情形勢越發嚴峻,針對轄區老齡化羣體較多的實際情況,做好居民信息的跟蹤核查、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勢在必行。__同志積極配合居委工作人員參與社會治理,一起開展“黨員拍門”和“掃樓”行動,當好疫情防控的排查員、宣傳員、服務員、協調員、信息員。三角窩居民區黨員、羣眾積極投入到防疫一線,這並不是偶然,該支部黨支部書記、掛點黨員幹部一直堅守在工作一線,未曾離開工作崗位半步。他們與其他黨員、志願者、羣眾一起,積極投身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帶頭開展黨員志願服務,主動參與重點人羣排查、防控物資發放、檢查卡點值守等工作,對重點人羣、重點區域、重點情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努力衝在前、做示範,用實際行動詮釋這“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忠誠與擔當。截至2月6日,掛點的三角窩居民區出動宣傳車45車次,上門排摸工作已全部完成,轄區內無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黨員先鋒崗”時刻發揮着戰鬥堡壘的作用,積極穩妥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衞國,這次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軍嫂和政府工作人員,作為共產黨員,要向軍人那樣堅守在抗疫前線,為了羣眾,責無旁貸”,__説。目前,她仍與田螺衝辦事處的基層黨員們在一線開展防疫工作。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2

近日來,各大中央媒體對黃大發同志的先進事蹟進行了系列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他被譽為當代愚公。黃大華是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党支書,從60年代開始,歷時36年,他帶領全村羣眾,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繞過三重大山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千百年來該村滴水如油的歷史。讓人稱奇的是,在沒有現代化設備和高級技術團隊的參與修造下,該渠經過評估,質量過硬,設計合理,可以這樣説,他們創造了自己的工程“奇蹟”。

黃大發憑藉忠誠的信仰、驚人的毅力、憑藉開展羣眾工作的出色能力帶領基層黨支部和村民,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是讓人敬仰“當代愚公”,是我們廣大黨員的一面旗幟,值得我們廣大幹部學習。

學習黃大發同志善於團結羣眾。

他深知只有團結全村每一個人,才能解決村裏的難題。他把羣眾當親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講話、信得過的方式辦事,真正做到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工程途徑三個村,十餘個村民組,根據各家不同的困惑,他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注重思想宣傳説服,大家心理敞亮了,各類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黃大發45年的要幹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當選,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擁護。

學習黃大發同志堅忍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

在當代大環境下,修造這樣一個水渠也許算不上一個大工程,但對於閉塞貧困的小山村來講,要成功卻要面臨重重困難,包括資金、技術、人力等各個方面。黃大發同志堅持黨員幹部帶頭幹,遇到困難自己先上,面對艱險從不退縮。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術而失敗,黃大發明白光靠蠻幹是不得成功的,主動申請到鄉鎮水利站跟班學習。幾乎半文盲的他,從零起步,一個字一個字地摹,一張圖一張圖地學習,最後變成了專家。黃大發有着難以想像的決心和毅力,他36年來一件事,一輩子一個目標,帶領全村鑿出一條生命渠,讓鄉親們吃上白米飯,過上好日子。

脱貧攻堅的路需要千千萬萬個黃大發,需要千千萬萬個新愚公,需要他們一心為民、不畏艱險、志拔窮根、克難攻堅的共產黨員精神。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3

最美逆行,不怕犧牲

他建議公眾 “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逆行者”,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滿滿的行程安排,風塵僕僕。

他兩鬢斑白,滿臉皺紋,雖已高壽,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們。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盡頭,也不忘散發餘熱。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災區,帶領醫護人員,與病毒做抗爭,與死神爭分奪秒,毫不客氣地在他的鐮刀下搶走一個個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險親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話猶如定海神針,讓中國成千上萬的人民看到了戰勝病毒的希望。

堅持真理,敢説真話

20__年,鍾南山堅持己見,發表不同於其他專家的觀點,最後被採納。

會後,有朋友悄悄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鍾南山平靜地説:“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樂觀積極,心態良好

鍾南山院士説:做人要有四“樂”。第一“樂”:知足常樂;第二“樂”:自得其樂;第三“樂”:助人為樂;第四“樂”:苦中求樂。

鍾院士説:“1971年我下鄉搞科研時,在竹料鎮,過年也不能回家。我就買了點花生、糖,大家在油燈下坐着。我當時就跟大家講,我們現在是這樣,以後會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來。”

強身健體,健康第一

其實很早就曝出鍾院士身體素質非常好,20_年時有記者採訪時,鍾院士和記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層樓,結果到第七層樓時記者就跟不上了,之後記者採訪得知,鍾院士一直都有鍛鍊的習慣。

83歲鍾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歲小夥自愧不如!

説出來可能許多人不會相信,就在最近,鍾院士的健身照在網絡刷屏,引起不少網友轉發。

這是鍾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這是一位83歲的老爺爺?完全吊打28歲小夥!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4

説到鍾南山爺爺,沒有人不懷有敬愛之心。因為他有一腔赤子熱誠,一身高超醫術,一片赤膽忠心,他被民間稱為“民族脊樑”。

我本不認為“逆行”是一個褒義詞,逆的反義詞是順,“順”才是人們喜歡的詞,明知道不可為而為之,前方有危險,還要向前衝,誰喜歡呢?但鍾南山爺爺是個例外!

新冠病毒十分可怕,如果被不幸染上,病毒就會慢慢吃掉你的肺,沒有肺就不能呼吸,最後人就會缺氧而死,目前還沒有可以預防、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鍾南山爺爺説:“如果沒有什麼事,這段時間就呆在家裏,不要出門,更不要去武漢。”

在武漢陷入危難時刻,在國家面臨危險時刻,總需要勇往直前的逆行者,84歲高齡的鐘南山爺爺不顧個人安危,奔波武漢,在一線奮戰,以他的身份和年齡,都不用親自忙碌,但他不怕,“逆行”一下子成了熱詞,讓人感動,讓人追捧。他工作了一天後在地鐵餐車上疲備地睡着了。

鍾南山爺爺説:“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從前是這樣,今天還是這樣。這是怎樣的情懷?這不正是名族的大義,國家的脊樑才有的仁愛之心嗎?

鍾南山爺爺之所以受到大家的信任,不僅在於他捨身忘我的戰鬥精神,還在於他勇於説出真相,敢於告訴大家事實。他的逆行,改寫了“非典”的結局,他的逆行正在一步步逼倒“新冠病毒”。他説:“在困難面前不能扯淡。”他的心中,有信念。

他承認自己也會錯,發現錯了,但他會保持冷靜,遵守科學精神,敢於糾正。這比那些明知道自己錯了,還諱莫如深,咬牙嘴硬的專家,不知道要高出多少!錯了,就要承認並改正,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

84歲的鐘南山爺爺,有院士的擔當,有戰士的勇猛,有國士的威嚴,他有滿腔責任為國為民,才讓國人為之肅然起敬。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5

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當家家户户正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喜悦和幸福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卻悄然來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驚人的速度開始在武漢蔓延,並開始輻射全國。1月22日,接到上級關於全面防控疫情的通知後,南皮站站長李雪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緊鑼密鼓的安排、部署、再部署,動員號召全站上下,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於勝利的精神,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爭到底。雖然是一名女站長,但是她作為全站的帶頭人,在這場“戰役”中,始終發揚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説在前面,更做在前面,帶領全站幹部職工,誓與疫情抗爭到底。

一、雷厲風行,迅速行動,全面佈防

接到防範疫情的通知後,面對疫情傳播的嚴峻形勢,李雪站長意識到此次疫情來勢洶洶,特別是收費站又屬於服務型單位,收費人員每天接觸天南海北的司乘人員,危險係數較高,防控工作迫在眉睫。於是,李雪站長立即召開班子會議,傳達貫徹上級指示,現場成立南皮站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工作專班領導小組,她擔任組長,並結合南皮站實際情況對疫情防控措施進行分析、研究,制定防控應急處置方案,從人員防控、各部位消毒、應急值守等各方面全面做好準備。事關每一名職工的人身安全,達成一致制定方案後,她安排各部門負責人立即行動起來,按照職責分工落實防控措施,安排辦公室搶購84消毒液4箱,噴壺10個,保潔人員每天對宿辦區消毒2次;針對收費人員每天與司機打交道,每天都接觸錢的實際情況,在為收費人員配發口罩的基礎上,要求辦公室為收費人員購買橡膠手套,收費人員上崗期間一律配備口罩、手套,切斷一切傳播途徑。同時,她要求在站職工每天測量體温2次,休班人員在家也要測量體温並上報,做到無縫監控。她不但每天嚴格做到自己測量體温2次,同時還每天到辦公室查看職工體温測量情況,有一次,她發現一名職工的體温登記表上沒有記錄,立即撥打電話詢問。經詢問,原來,這名職工正在家休班,已經測量體温,但是忘記上報。李雪站長對這名職工的體温進行了記錄,並教育她一定要高度重視,每天按時測量、按時上報。

二、隨時接收隨時傳達,疫情防控不分時間

“各部門、各班組,接上級緊急通知,南皮站防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物資已經採購,請各部門、班組負責人立即到辦公室領取!”“各部門、各班組,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形勢非常嚴峻,所有人員在崗期間必須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每天到辦公室測量體温,在家休息人員務必做到儘量不出門,不出行,做好個人防護。”“各部門、各班組:接上級指示,每個人都要需要填寫個人近期情況報告表,各部門、班組負責人立即組織落實,不得遲報、漏報。”……這些天以來,站內的政務微信羣可以説是最忙碌的微信羣,而羣裏最忙碌的人就是李雪站長。只要上級有最新指示,她就會第一時間推送到站政務微信羣,並根據站內實際情況提出落實要求,有的時候,晚上十一點、十二點接到急文和指示,她同樣會第一時間將文件傳達到羣內,做到隨時接收、隨時傳達,讓每一名職工都第一時間瞭解到上級的最新指示。每天半夜醒來,她也會習慣性地看看手機,看看上級有沒有下發新的指示,用她自己的話來説,“每天都要查看手機微信羣有沒有新信息,這已經成了本能,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三、愧疚化為動力,無悔堅守到底

從年前在站值班以來,李雪站長已經在站上待了七天了,每天忙忙碌碌,一直在忙着收費保暢和疫情防控的工作。年幼的女兒無人照顧,年邁的母親也沒有去探望。母親已經快七十歲了,身體一直不太好,這也是她最放心不下的。大年三十晚上,她給母親打電話拜年,聽着母親熟悉的聲音,心裏特別不是滋味兒,眼淚不自主地流了下來,母親聽出了她的不對勁,忙安慰她説不要擔心自己,安心工作,工作幹好了就是對她最好的回報。作為女兒,她對母親是萬分的愧疚,作為母親,她對自己的女兒同樣是愧疚,女兒今年才11歲,但是因為工作,她同樣沒有時間照看女兒,聽話的女兒自己做作業,自己玩。她將對家人的愧疚化為工作的動力,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硬仗!

疫情仍在繼續,堅守仍在繼續,作為全站的帶頭人,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李雪堅定了誓與疫情抗爭到底的信念,不斷給廣大職工打氣,帶領大家與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抗爭到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6

7月4日,省總工會決定,追授黔東南州黎平縣九朝村村支書劉善平、錦屏縣平略鎮農業服務中心職工潘仁澤兩位同志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並號召全省廣大職工以劉善平、潘仁澤為榜樣,學習他們一心為公、服務人民的崇高情懷,愛崗敬業、鞠躬盡瘁的優秀品質,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時代精神。

6月10日凌晨,黎平縣九朝鎮發生特大暴雨,引發山洪。劉善平在接到村民被洪水圍困需要解救的求救電話後,挺身而出,衝入滔滔洪水中,解救受困羣眾,不幸遇難,光榮犧牲。

6月14日晚,潘仁澤在接到上游電站泄洪的通知後,與同事乘坐漁政執法船前往下游,提醒沿河兩岸散步、垂釣羣眾離開河岸,督促漁船上的漁民離船上岸。在錦屏縣三河鎮排洞河段,執法船發生故障,撞橋沉沒,潘仁澤不幸遇難,光榮犧牲。

省總工會在追授決定中説,劉善平、潘仁澤兩位同志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以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和對人民羣眾的無比熱愛,用自己的熱忱和生命譜寫了壯麗人生,充分展現了當代工人階級立足崗位、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7

在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央宣傳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蹟,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

盧永根,華南農業大學的校長,中科院院士,在20__年3月,這位被病魔纏身的老教授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户,夫婦兩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於獎勵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教師。盧老説:“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組委會於盧老的頒獎詞: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盧老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詮釋他當初對黨許下的諾言,作為一名團員,一名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我一定以盧老為榜樣,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0__年3月8日傍晚,一名國家的好兒子,人民的好書記,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職,年僅49歲。出身於普通家庭,畢業後當過中學老師,鄉鎮幹部,在縣鄉兩級做過主要領導,始終牽掛羣眾,惦記着羣眾辦實事,解難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羣眾的“幸福指數”。一位始終將人民放在心裏的百姓父母官,組委會給予他的頒獎詞: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尋路,紮實工作,廉潔奉公。牢記黨的話,温暖羣眾的心,春茶記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跡。誰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誰裝在心裏。又是一位為黨獻身的偉人,除了心痛以外,我再次感到自身肩上的重擔的份量。

“有速度的青春,滿是激情的神明,熱愛着崗位,幾回會出生入死,和死神爭奪。這一次,身軀在黑暗中跌落,但你護住了懷抱中,最珍愛的花朵,你在時,如熾烈的陽光;你離開,是燦爛的晚霞。”這是組委會給予楊科璋烈士的頒獎詞。20__年5月30日1點13分,楊科璋在滅火救援中緊急救出一名約兩歲的孩子,但因煙霧太大,能見度低而踩空墜樓。從五樓墜樓時楊科璋緊抱孩子,最終護住了孩子,但是自己卻獻出了年僅27歲的生命。這就是祖國的戰士,黨的同志,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一樣的問題,我依舊會像他一樣履行對黨,對團的承諾,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綱領。

都説中古地大物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那個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玉麥鄉,從1964年到1996年的34年間,桑傑曲巴家是這片土地上的僅有的一户人家。卓嘎,央宗姐妹倆在父親的帶領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來,父女三人以放牧衞生,守護着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日出高原,牛滿山坡;家在玉麥,國是中國。中國是老阿爸手中縫過的五星紅旗,中國是姐妹倆腳下離不開的土地。高原隔不斷深情,水雪鎖不斷春風。河的源頭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國。”黨的好兒女,堅決要維護自己的領土,用自己的青春去守護家園,打心底敬佩她們。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8

“天路”改變了下莊人的命運。

有了這條路,下莊與竹賢場鎮的距離由過去的一天縮短為1小時車程。隨着與外界交流的逐漸頻繁,下莊人發現,鄰近的村莊早已依託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把下莊村遠遠甩在了身後。

光修路還不夠,下莊的村民更盼着脱貧致富。在毛相林的帶領下,不甘落後的下莊人向貧窮髮起了挑戰。

“要我説,打通村民的致富路,絲毫不亞於在絕壁中劈山開石。”毛相林感慨,“流血流汗我們都拼過來了,還有什麼能阻攔我們呢?”每次院壩會,毛相林都給村民們打氣。

聽説曲尺鄉柑橘種得好,果農一年可收入好幾萬元,毛相林眼熱了。他帶着一波又一波的村民前去取經,一次又一次地請專家到村裏論證,還發出號召,引導有文化、頭腦靈活、在外務工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充當產業發展“排頭兵”……

聽説雙龍鎮錢家壩的西瓜供不應求,他心動不已。和村幹部一起喬裝打扮成跑買賣的客商,把“觸角”直接伸到瓜田李下,見縫插針刺探“情報”、偷師學藝、打聽銷路,一次不行跑兩次,腳板磨起了泡,他套雙襪子又出門,直到把結滿西瓜的瓜地“複製”到下莊為止……

與此同時,毛相林還鼓勵村民種植南瓜、芝麻、小麥等農作物,配套開設了廠房,加工麻油和麥子麪條,使下莊村形成以瓜果為主,多種產業共同發展的農業產業格局。

“剛回家時,我便被漫山的柑橘樹深深吸引。在毛支書的帶領下,這幾年,下莊村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下莊村“電商達人”王石感慨道。21歲的他是土生土長的下莊人,前年,剛剛中專畢業的他放棄沿海的工作機會返鄉創業。他巧識商機,將村裏的農產品放在網上銷售,第一年就掙了十多萬元,“尤其是村裏的柑橘,每年剛一上市就成了網紅‘爆款’,行情最好時,我一天共銷售出200多單。”

在下莊村,這幾年,像王石這樣的返鄉青年越來越多,為下莊發展注入了活力。去年,下莊全村人均純收入達8000餘元,比20年前增長了4倍。

關於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心得體會與感悟 篇19

陳俊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是我國著名煉油工程技術專家、煤化工技術專家、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他敢為人先、勇於登攀,推動我國催化裂化技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為我國煉油工業進步作出開創性的貢獻,進入耄耋之年,仍然奮戰在科研一線。他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為國家培養一大批高水平石化專家,資助多名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陳俊武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值得我們黨員幹部學習。他以實際行動詮釋着初心使命:銘記自己入黨的初衷,銘記對黨許下的諾言,自覺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忘我奮鬥、無私奉獻。自覺地將人生價值融入偉大的中國夢當中,不忘初心、奮鬥不止,科技報國、永不言悔,陳俊武為我們樹立了典範。

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這一切都深深地打動着我,激勵着我,引領着我。陳俊武同志是國家的先進人物,飽含着對黨、對祖國、對石化行業的忠誠和熱愛,他始終牢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要深入學習陳俊武院士忠誠愛國、信念堅定、矢志不移、立足崗位、不忘初心將陳俊武院士的精神融入工作中,真正做到愛崗敬業,把陳俊武精神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學習陳俊武院士的事蹟就是要學習他淡泊明志的高尚品格,無論時代如何發展,風雲變幻,靜心讀書,增長才幹,切實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學習陳俊武院士的事蹟就是要學習他以身許國的精神,不忘入黨的誓言,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學習陳俊武同志的事蹟弘揚陳俊武同志砥礪國家情懷堅守責任擔當,大家充分利用媒體,從認識“認識”陳俊武同志,進而”“瞭解、“敬佩”最終發自內心向他學習,掀起學習陳俊武精神的熱潮。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mo/dtxgfanwen/dangyuan/6lmmx3.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