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導遊詞精選 > 2023景點導遊詞(精選14篇)
手機版

2023景點導遊詞(精選14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1.7W 次

2023景點導遊詞 篇1

巴拿恰”源於羌語音譯,意為“做買賣的地方”。巴拿恰位於北川--縣城永昌鎮中軸線上,是北川--縣城十大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北川--縣城的門户,同時還是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遊商業步行街。

2023景點導遊詞(精選14篇)

北川巴拿恰以羌族建築風貌為特色,基本形成以“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為主體,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旅遊產業要素體系——作為北川--縣城十大標誌性項目之一,遊客可以在商業街探訪北川的羌繡、水磨漆、奇石、山珍、藥材等店鋪,心儀產品,品嚐羌族美味佳餚。這裏已經被評為國家五星級旅遊景區。

中國羌城——永昌,不但集羌族建築之大成,更匯聚了黨和國家、全國人民、海外僑胞及全社會的無疆大愛;“5·12”特大地震紀念館不僅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是全國最大、最全面紀念“5·12”地震事件的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是全國唯一全面展示羌族歷史文化的民俗博物館,被譽為“中國羌族第一館”。

北川是大禹故里據史籍記載,北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國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王朝的創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唐代以前,縣境就建有眾多的大禹廟,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大禹誕辰舉行祭祀活動的民間習俗延續至今。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關大禹的歷史遺蹟,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大禹故里風景名勝已成為華夏子孫訪古探幽的聖地。

2023景點導遊詞 篇2

官馬溶洞位於吉林省吉林市南128公里,在磐石市東北官馬鎮南7公里有一溶洞攬勝的古官馬溶洞。官馬溶洞景物奇特,巧奪天工,洞中有洞,敢幹桂林七星巖媲美。

溶洞具有鮮明的中國北方型溶洞特徵。洞體分為上、中、下三層,目前已經開發的是溶洞的中、上層,其它部分正陸續開發過程中。目前,這裏已經開發的部分由6個景區組成,景觀奇麗多姿,變幻莫測,共有4種類型和20多種形態的鐘乳石。巨大的石花壁和露滴石國內罕見,堪稱東北之最;地河水清澈見底,據傳在“聖水仙河”裏洗洗手、洗洗臉,會給遊人帶來好運氣。還有“天府石林”、“仙人觀瀑”、“玉樹瓊花”、“仙山佛塔”、“駱駝峯”等諸多景觀,令遊人遐想萬千。洞內空氣暢通,常年恆温100C四季涼爽宜人,一年四季都可以作為人們旅遊的選擇之地。

官馬溶洞經專家考證,開發面積約3800多平方米,總長度490米,由5個大廳、一個水廳組成,每廳之間由走廊相連,最大的廳約600平方米,高達30米以上。官馬溶洞是在大約一億年前地殼運動時,火山噴發形成的地表熔巖洞,溶洞分佈在古生代石碳系地層中,巖石多為石灰石和大理石,由於火山噴發的大量酸性物質長期侵蝕,地球內部的造山運動,形成了一個雄奇瑰麗 回曲折的地下溶洞。洞外酷熱難耐,洞裏涼氣宜人,洞內深邃,色彩絢麗,景物奇特,一景勝一景,令遊客歎為觀止。

傳奇故事

官馬溶洞不但是一個神奇的洞、神祕的洞,而且還流傳着許多動人的傳奇故事。據説很多久以前,在官馬山下住着一個樸實憨厚的農民,他有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老父親,一家人勤勞耕作,日子非常紅火。農民既愛妻子、兒女,更孝順老人,而且樂善好施,肯幫助別人,受到四鄰的稱讚。一天,老父親病了,四處抓藥不見起色。父親的病使兒女愁眉不展。這種孝敬的心情感動了山洞裏的仙人,仙人就託夢這位農民,告訴他趕快上山取泉水給老父親喝,三天就能病癒。農民上早就進洞取來泉水給老父服用,老父的病果然好了,消息傳開,附近村民紛紛上山取水,方圓百里的老百姓由於喝了洞中泉水,一個個體格健壯很少患病。從此,人們稱此山洞為“仙人洞”,洞中泉水為“聖水”。由於每天來這裏的人絡繹不絕,進洞必須舉着燈籠、火把照明,久而久之,將洞頂都燻黑了。

2023景點導遊詞 篇3

我們從分界洲島的名字可以知道,這個島屬於分界線,那麼,具體是什麼的分界線呢?讓我來一一為大家講解。  分界洲島的“三分天下”  氣候之分:分界洲島位於海南省陵水與萬寧交界的海中,是牛嶺向南海延伸塌陷地段。據説,整個牛嶺是五指山山脈的延續,這是由於億萬年前,大陸板塊的擠壓所形成的。分界洲島是牛嶺的下部分,後來冰川期,海水的浸入,淹沒了較低的部分,切斷了分界洲島與牛嶺的聯繫,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樣子。雖説整個海南島都處於熱帶,但是由於北面以平原地地型為多,南面以山地為多,這樣來自南邊的暖氣流受到東西走向山脈的陰隔,導致山體迎坡(南面)和背面坡(北面)的氣候出現差異,以致這座小小的山嶺對海南島東南的氣候也產生了影響。也正因為這樣,站在分界洲島上,經常就可以看到牛嶺“牛頭下雨,牛尾睛”的奇觀。  行政區域之分,這裏是萬寧市與陵水縣行政區域的分界嶺,嶺北為萬寧市,嶺南是陵水黎苗族自治縣,兩個縣市的分界碑就在這山嶺上。  人文分界,分界嶺連接着中部的五指山山脈和西部的鸚哥嶺,構成了一條東西縱橫山脈分隔了海南島南北,自然的分界也成為古代海南人文分界,也就是漢族、黎族聚集程度的分界,嶺南主要聚居黎族,嶺北主要以漢族為主。所以不要小看了這個小小山嶺以及這小小島嶼,竟可以如此“三分天下”呢。  分界洲島的傳説  分界洲島由壽龜灣、福龜灣兩個海灘組成。現在的龜壽灣是遊人們喜愛的海濱浴場,各位走在這綿軟的沙灘上是否感覺象是踩在了鳥的羽毛上一般呢?沒錯這就是着名的“平沙落雁”,相傳就是飛經此地的海鳥們為幫助前來此地產卵的海龜而用羽毛混以細沙鋪成的,這樣海龜寶寶們就能順利出生在既温暖又柔軟的沙灘上了。那麼,海鳥們為什麼要幫助海龜呢?而海龜們又為什麼要在這裏產卵了,周圍都是堅硬的巖石,並不適合生育下一代呀?而且從上島以來我們就見到了好多形態各異的海龜雕塑,尤其還有一隻小海龜破殼而出的石雕非常生動可愛,難道這小島與海龜之間有着什麼樣不解的淵源嗎?這與我下面為大家講的一個故事有關。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裏久旱無雨,河水都乾涸了,稻田也都旱死了,唯一可以引用的水井又被當地的惡霸佔據,並用以高價售水敲詐勒索,生靈塗炭,百姓民不聊生。南海龍宮中一隻負責巡海的老仙龜知道了這件事後,心中很不安寧,便瞞着南海龍王,帶上自己的龜子龜孫,來到這裏,假傳龍王的口諭,扣開天門,降下雨水,並幫助當地黎民百姓挖井掘泉,開溝築渠,灌溉禾田,供給飲水,使老百姓終於度過了難關,開始新的生活。  但是,惡霸豈能善罷甘休,他們毀壞溝渠,結果溝渠變得兇猛把前來破壞的狗腿子一個個淹死;他們想霸佔新挖的水井,結果他們一靠近水井就冒着黑煙發着惡臭,惡霸們只好敗興而去。當老百姓來但井邊時,井水就依然清甜沁心,從此百姓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百姓們都非常感謝這口充滿靈性的井水。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成了“靈水”。後來才改名為現在的名字“陵水”。  而那隻善良正義的老仙龜,為了當地百姓的長治久安,風調雨順,便決定留在這裏,駐足在山坡上,日夜守護着這裏,直到年老壽終,便化成了一塊巨大的龜形巨石。還有更神奇的呢?據説當年老仙龜的子孫們為了不引起龍王的注意,它們決定在這裏產卵孵化,所以就有我們先前看到的“平沙落雁”。這件善事最終被玉帝知道了,玉帝深受感動,於是下令,凡是在這裏出生成長的海龜,壽命一律延長500歲,由原先的100歲,變成了600歲。同時這裏的海賜名為“福海”,島上的山嶺為“壽山”。  至此以後,南海里的許多的動物都紛紛游到這裏來產卵繁殖,希望沾點瑞氣,借點吉祥;聽當地人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前後,果然會有大量的海龜來到這裏產卵,這裏沙灘柔軟,温度適宜,產卵的成活率很高,而東海、北海的海龜聽説了消息後也不遠千里萬里來這裏產卵,希望自己的子孫們也能得以長壽,真像現代人想盡千方百計地去國外生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成“小洋人”。

2023景點導遊詞 篇4

各位!現在我們來到了圜丘壇景區,其實呀,它才是真正的“天壇”,因為這裏才是皇帝在冬至祭天用的祭天台。圜丘壇建於明嘉靖年間,即公元1530年,位於整個院落的南端,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圜丘壇院落中的陳設。請看西邊,那裏有一杆很高的木杆,它叫望燈杆,是祭天的時候掛燈籠用的。各位也許要問:祭天掛什麼燈籠呀?當然要掛啦!因為當年祭天的時間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日出前七刻,即零晨四點一刻。您想想,在漆黑的冬夜,老百姓都在被窩裏熟睡的時候,皇帝來祭天,也真是夠辛苦的,掛個燈籠照個亮,不過分吧?不過,皇帝照亮,非同一般,那必須是“吉燈高照”。那麼現在請大家猜一猜這座燈竿有多高?現在我來宣佈正確答案:燈杆的高度是九丈九尺九寸,為什麼不再加點湊夠10丈呢?肯定有原因,不錯,請各位先猜猜看,待會兒我再告訴大家。不僅燈杆不一般,那燈籠也不一般,高有兩米,直徑兩米六,夠氣派吧!但最不一般的還得説那燈籠中的蟠龍通霄寶蠟,長有一米三,直徑三十釐米,可連續燃燒12個小時,既不用剪蠟花,也不流蠟油,是當年皇帝祭天的專用寶蠟。

再看看東邊的這個綠色建築物,它的名字叫燔柴爐,是在祭天大典結束後,焚燒祝板及祭品的地方。這是鐵鐐爐,在進行大典的時候爐內燃燒鬆杆、松柏,同時還燒些檀香木,一時間火光沖天,香煙繚繞,不但增加了神祕莊嚴的氣氛,而且在寒冷的冬夜給皇帝帶來了一絲暖意,真是一舉多得呀!

現在,言歸正傳,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圜丘壇,它是一座三層的圓形石台,為什麼要將祭天台設計成圓形呢?因為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既然是祭天台,自然要設計成圓形了。普通人看這座祭天台是用大理石建制的,但設計者們是用數字“九”建成了這座神祕的祭天台,現在我們一起來找找那些神祕的“九”看它們藏在何處。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這兒咱們不妨來個腳踏為實,請大家一邊登上這一組台階,一邊數數這組台階有多少級(自地面層到底間層,因為這裏人少,面積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正好九級(把客人帶到底層平台的東側)。往上還有兩組台階,每組也是九級,整個圜丘壇東、南、西、北各開一口,每個登壇口都有上、中、下三組台階,每一組台階都是九級,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12個“九”了。我們再找找看,腳下底層祭壇的壇面直徑21丈,沒有“九”,中層直徑15丈,也沒有“九”,頂層“九”丈,有一個“九”,如果把三層直徑相加,便是四十五,五九四十五,不但有“九”還有“五”,象徵皇帝的“”之尊。真是巧奪天工!那麼,別的地方還有“九”嗎?有!請各位更上二層“九”,我們到最上層看一看。

各位,現在有沒有感到“九”的氣味兒更濃了?大家請看壇面中心,有塊圓形石塊,它叫天心石,被一層一層的扇形石板所環繞,這第一環是九塊,第二環是二“九”一十八塊,第三環是三九二十七塊,直到最邊上一環為九九八十一塊。再看一看中層,它由十個九塊開始至十八個九塊,底層至十九個九塊至二十七個九塊,即三層壇面,每層鋪九環石板,每環石塊又都是九的倍數,自一倍至二十七倍,這樣,上、中、下三層壇面共鋪石板3402塊,即378個“九”。

還記得嗎?剛才我們看到的望燈杆高九丈九尺九寸,燔柴爐兩側台階各九級,皇帝還嫌不夠,祭天時還要向皇天上帝敬酒,可見皇帝對九的崇敬,為什麼?咱們下壇再説。

2023景點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下面我們來到的是世界之窗..首先先由我簡單介紹一下世界之窗的微縮景觀,,它位於深圳灣湖畔1994年6月建成開放....世界之窗佔地48平方米作為弘揚世界文化的大型文化景區....由130個名著組成 .集自然風光.自然民俗,,歷史遺蹟..以及大型高科技參與項目..為您呈現個美妙的世界..

景區是按地域結構和瀏覽內容劃分8個景區.分為世界廣場,歐洲,亞洲, 大洋洲,,美洲...世界雕塑園和園際街八個區域..世界廣場是一個108個意藴深遠,的廊柱..直衝雲霄的噴泉,,,神祕莊嚴的金字塔,,,壯觀的尼亞加拉瀑布..營造異國風情,,按1;1;到1;100不同的比仿造...

世界之窗的標誌建築是法國埃菲爾鐵塔,,,高108米.從電梯上上去可以觀看整個深圳的風光,,東南亞風光, 非洲居民,,印第安居民等獨特魅力..展示不同民族的智慧..科羅拉多大夾谷探險漂流...阿爾卑斯的滑雪,充分體現的冒險刺激..

世界之窗毗鄰“錦繡中華”和“中國民俗文化村”,佔地48萬平方米,是香港中旅集團在深圳華僑城創建的又一大型文化旅遊景區。將世界奇觀、歷史遺蹟、古今名勝、自然風光、民居、雕塑、繪畫以及民俗風情、民間歌舞表演彙集一園,再現了一個美妙的世界。

景區按世界地域結構和遊覽活動內容分為世界廣嘗亞洲區、大洋州區、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現代科技娛樂區、世界雕塑園、國際街九大景區,內建有118個景點。其中包括世界著名景觀埃及金字塔、阿蒙神廟、柬埔寨吳哥窟、美國大峽谷、巴黎雄獅凱旋門、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印度泰姬陵、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意大利比薩斜塔等等。這些景點分別以1:1、1:5、1:15等不同比例仿建,精緻絕倫,惟妙惟肖。有些景點氣勢非常壯觀。如縮小為三分之一比例的法國埃菲爾鐵塔,高108米,巍然聳立,遊人可乘觀光電梯到塔頂,飽覽深圳市和香港風光。縮小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面寬有八十多米,落差十多米,水流飛瀉,吼聲震天,聲勢浩大。噴吐巖漿的夏威夷火山以及百米噴泉,令遊客歎為觀止。

作為景區活動中心的世界廣場,可容納遊客萬餘人,正面有十尊世界著名雕塑,廣場四周聳立着108根不同風格的大石柱和近兩千多平方米的浮雕牆,還有象徵世界古老文明發祥地的六座巨門,一座華麗的舞台,將有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表演精彩的節目,讓遊客在文化和藝術的氛圍中盡情享受。

在一片濃郁的荔枝園裏,有五十多尊世界名雕,如有“約翰·施特勞斯紀念碑”、“擲鐵餅者”、“阿波羅太陽神”、“思想者”等,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景區內交通設施齊備,有高架單軌環遊車、遊覽車,古代歐式馬車、吉普賽大篷車、老爺車,單槳木船、橡皮筏,為遊客提供多種趣味的觀賞活動設施。國際街商業服務區,以歐洲、亞洲、伊斯蘭等民居建築風格為主體,集教堂、集市、街道於一處,是供遊人小憩和購物的地方。在這裏可以品嚐到法國、意大利、奧地利、俄-國、日本、泰國、韓國等不同風味的大餐,及德國啤酒、夏威夷雪糕。還彙集了世界各國精巧的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琳琅滿目,供遊客選購。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放,景區內又展現出另一種迷人的異國情調。由世界民族歌舞和民俗節目組成的“狂歡之夜”藝術大巡遊,把景區遊園活動推向高-潮。

世界之窗是世界歷史之窗、世界文明之窗、世界旅遊風光之窗。

2023景點導遊詞 篇6

白雲山位於廣州市北部,是南粵名山之一,被稱為“羊城第一秀”,由30多座山峯組成,登高可俯覽全市,遙望珠江。每當雨後天晴或暮春時節,山間白雲綜繞,山名由此得來。

白雲山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蒲潤源泉”、“白雲晚望”、“景泰歸增”等均被列入“羊城八景”。近年來又開闢了山頂和山北公園,修建了庭園式山莊旅舍、雙溪別墅、松濤別院及觀鳥園。每年的農曆9月9日重陽節,會有許多人去登白雲山。

白雲山很早就知名於世。戰國時已有名士出入,晉朝時已風景宜人,唐朝便以勝地著稱。宋代以來的"羊城八景",白雲山就佔多處。羊城人們一向喜歡到此登高遊覽,尤其在九九重陽,更以登白雲山為樂事,每逢此時,扶老攜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便構成羊城一幅獨特的風情畫。

一些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如陳毅、陶鑄、郭沫若等都曾來此觀光、小憩和接待外國來賓。現在,白雲山有專線遊覽車,順着盤山公路而上迂迴曲折,可直達山頂公園和天南第一峯,還設有上山索道。山上有各式風味餐廳和各種服務設施,還有簡易爐灶可供人們野餐和烤燒,已成為全國有名的遊覽勝地。

白雲山上還有高山滑草、1400米滑道、三角滑翔翼等體育娛樂項目.

白雲山由30多座山峯簇集而成,全山面積28平方公里,最高峯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最高峯。

白雲山氣勢磅礴,山巒起伏,溝谷縱橫,最高峯為摩星嶺,山上道路四通八達。風景優美,名勝古蹟甚多。自山北向南分為山北、山頂、麓湖三個風景區。麓湖區內,綠樹成蔭,湖面平靜如鏡由麓湖可乘纜車至山項。山頂區包括山頂公園、鳴春谷、山莊旅舍、雙溪別墅、能仁寺、九龍泉等。山北風景區則另是一番景象:羣山起伏,蒼松遍野,一望無際,猶如滔滔大海;山風吹過,其聲如濤,此即被譽為羊城八景之一的"白雲松濤"。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峯巒疊翠間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峯、鳴春谷、九龍泉、碑林、摩天嶺、山灣、雙溪、山莊、白雲松濤、松濤別院、明珠樓、白雲仙館、聚芳園、麓湖高爾夫球鄉村俱樂部、廣州溜冰俱樂部、鹿鳴酒家等與新建成的雲台花園、雕塑公園、白雲滑道等景點。

舉世聞名的華南植物園位於龍眼洞,種植有熱帶、亞熱帶植物4500餘種,有專供人們觀賞的展覽區,分別種植棕櫚植物、孑遺植物、熱帶植物、廕生植物、防污綠化植物、經濟植物、竹和藥用植物、園林樹木、裸子植物等。園內還建有人工湖、水榭、接待廳、休息亭、實驗樓、蔭棚、温室等設施,既是研究開發利用植物資源和普及植物學知識的基地,又是一個豐富多彩、風景如畫、綠海芬菲的植物大觀園,吸引着眾多的遊人。

2023景點導遊詞 篇7

如果説陽朔是一個大盆景,那麼,陽朔大榕樹景區就是這個盆景中不可不看的點綴,毫不誇張的説,大榕樹整個景區就像一幅自然天成,形神兼備且充滿藝術感染力的中國山水畫。景區中心,有一棵已有1400多年樹齡的大榕樹,相傳是廣西壯族歌仙劉三姐與情人阿牛哥的定情處。

大榕樹蒼老古樸,周圍阡陌如織、小河清澈、渡口靜待、山峯環繞。已有1400多年高齡的隋代大榕樹,樹圍有七米多,高達十七米,獨木成林,靜穆凝重。盤根錯節,如同蟒繞龍盤,濃蔭遮天,只有絲絲縷縷陽光從縫隙中鑽入。

大榕數下,金寶河緩緩流淌,明淨如鏡,附近的猩猩山,水獅巖,駱駝峯,與周圍村舍阡陌構成絕世田園風光。金寶河緩緩流淌,明淨如鏡,附近的猩猩山,水獅巖,駱駝峯,與周圍村舍阡陌構成絕世田園風光。大榕樹矗立在金寶河畔。

相傳這是隋朝所植,迄今已有千年歷史,雖然樹幹老態龍鍾,盤根錯節,但仍然生機勃勃。在電影裏,劉三姐就是在這棵樹下向阿牛哥吐露心聲,拋出傳情繡球的。在金寶河的對岸有一座小山,中間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門,可以讓人隨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巖”。在榕樹和穿巖之間有個渡口,人稱“榕蔭古渡”。在穿巖的臨河處有一塊石頭,頗像一隻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於是民歌唱道:“金鈎掛山頭,青蛙水上浮,小熊滿山跑,古榕伴清流。

當年劉三姐拋繡球給阿牛哥,與阿牛哥私訂終身就是榕樹作的媒。起初,三姐有情,而阿牛哥無意,三姐又借山歌表情達意,但阿牛哥仍不能會意,於是三姐約阿牛哥到榕樹下,拋出一個繡球給阿牛哥,阿牛哥不敢去撿,三姐就託榕樹把自己的心思悄悄告訴了阿牛哥,阿牛哥這才撿起繡球與三姐訂下了終身。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經典愛情片《劉三姐》中訂情的鏡頭就是在這裏拍攝的。想當年這部影片曾經使多少青少年怦然心動、情竇初開啊。大榕樹,是純潔愛情的象徵,記載了人間的情感歷程。

2023景點導遊詞 篇8

北京百花山市級自然保護區將申請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昨天,記者從有關部門瞭解到,北京在擁有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基礎上,準備再申請將百花山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據瞭解,百花山市級自然保護區建於1985年,位於門頭溝區清水鎮境內,總面積2.17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0.68公頃,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本市目前面積最大的高等植物和珍稀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百花山動、植物資源豐富,素有華北“天然動植物園”之稱,有4個植被類型,10個森林羣落,植物種類有130科、485屬、1100種,其中藥用植物400餘種。動物種類170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褐馬雞、黑鸛、金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羚、勺雞,市級保護動物50餘種。

據市林業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目前,北京擁有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時,北京還有11個市級林業自然保護區和4個區縣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2.73萬公頃,另外,還有7個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0.6萬公頃。

2023景點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們,歡迎諸位來翠華山參觀遊覽,翠華山是自然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嶺北脈,海拔2132米,面積1785公頃。翠華山以“終南獨秀”和“中國地質地貌博物館”著稱。

翠華山旅遊景區由碧山湖景區、天池景區和山崩石海景區三部分組成。

翠華山原名太乙山,傳説有太乙真人在此修煉,所以有“太乙”之稱。翠華山自秦王朝起,已是歷代王朝選為皇家“上林苑”、“御花園”之地。秦始皇曾經在此狩獵休閒,漢武帝曾在此設立祭天道場,秦聖宮是唐王李世民避暑消夏行宮。獨特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歷史,二千年來的人文淵源被人們視為“三秦”旅遊勝地。翠華山是自然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嶺北脈,海拔2132米,面積1785公頃。以“終南獨秀”和“中國地質地貌博物館”著稱。翠華山旅遊景區由碧山湖景區、天池景區和山崩石海景區三部分組成。

翠華山原名“太乙山”,傳説太乙真人在此修煉,而得此名。翠華山始自中國秦王朝,是歷代王朝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園”。秦始皇在此狩獵休閒,漢武帝設立祭天道場,祭拜太乙真人。秦聖宮是唐王李世民避暑消夏行宮。獨特的自然景觀,豐富的人文歷史,淵源二千多年的傳説淵源,被人們稱為“三秦”旅遊勝地。

1992年為“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1997年推薦入“西安旅遊十大景”之一,20xx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翠華山公園位於西安市城南長安區秦嶺北麓,距西安市區20公里。翠華山主峯終南山海拔2604米,總面積32平方公里,是我國山崩地質作用最為發育的地區之一。

翠華山崩地貌類型之全,結構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規模之巨大,旅遊價值之高,經陝西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檢索,國內外罕見,有“中國山崩奇觀”、“地質地貌博物館”之美稱,是首批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公園分為三大功能區:天池山崩科普娛樂區、翳芳湲生態休閒觀光區、甘湫池森林健身區。

翠華山這裏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裏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遊覽這傳説中的翠華山吧。但願今天的翠華山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2023景點導遊詞 篇10

文山西華公園(又名三元洞),位於雲南省文山縣城開化鎮西面3公里的西華山上。據説,這一遊覽勝地,是清朝同治初年由一姓潘的和尚發起,由許多能工巧匠自動參加開闢的。到了光緒年間,又開始建造亭台樓閣,以後經過多次加工,增設了石級、涼亭,添置了奇花異樹,稱為“三元洞”,這是象徵科舉時代的“連中三元”。三元洞地勢十分險要,氣勢磅礴,景色秀麗,洞內寬敞,空氣自然流通,洞外亭台樓閣,層層疊起,雕樑畫棟,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於洞口憑欄遠眺,遙見山川平疇,盤河如帶,可以把羣山環抱的文山壩子及壩子上的田園、村落盡收眼底。洞周圍樹林茂密,氣候清涼,是避暑和遊覽的勝地。

三元洞從1981年起,重新修建,並新開闢場地104畝,建成西華公園。園內石階上迎面就是石雕的九條蛟龍,五彩斑斕。相傳古時候有18條惡龍,在這一帶興風作浪,傷害人民,住在西華山上的壯族青年阿儂,不顧生命危險,跳入盤龍江中與蛟龍搏鬥,在諸神的幫助下,終於制伏了蛟龍,使18條龍分居於盤龍江的兩岸,而且要口吐清泉造福人間,兩岸各形成9個龍潭,流出清泉灌溉着良田。在右岸的9條蛟龍,為了顯示自己改惡從善,造福人間的本領,紛紛彙集到西華山來。九龍匯是人們懷念阿儂和諸神的功勞,用優美的線條雕刻藝術,形象的再現了這一神話傳説。

整個西華公園,一眼望去,那層層刀削斧鑿的危崖巨石,氣勢雄偉,懸崖絕壁之上,點綴着16處亭台樓閣,大部分建築在300米高的絕壁上,即驚險雄奇,又富有層次。

2023景點導遊詞 篇11

澳門大學的誕生可追溯到1981年3月。當年Ricci Island West Limited 獲澳門政府批租土地,創辦澳門首間大學——私立東亞大學,也就是澳門大學的前身。東亞大學的創立,標誌着澳門現代高等教育的開始。

東亞大學成立初年,大部份學生均來自香港。其後,為配合澳門政權移交過渡期的人力資源需求,1988年澳門基金會收購東亞大學並進行重組,設立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和科技學院,將三年制課程改為四年制;隨後,又設立法學院和教育學院。教學語言仍以英語為主。

1991年制定新大學章程,東亞大學正式改名為公立澳門大學,並以培養澳門人才為目標。大學重組後,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由最初的數百人升至目前的五千多人,而澳門本地學生的比重也由建校時所佔的39%增至目前的90%。

經過20多年的轉變,澳門大學已具備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系,現設有工商管理學院、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科技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預科課程中心和校外課程及特別計劃中心。頒授學士、碩士、博士及高等專科學位。澳門大學擁有一支350多人的教師隊伍,均具有豐富的教學與專業經驗,部分畢業於加拿大、中國、歐洲、香港、日本、中國台灣、英美的着名大學。他們在多個國際研討會及國際學術期刊上已發表論文幾百篇,已有三項科研成果獲專利註冊。目前,澳門大學已參與及完成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十項資助科研項目,及四個歐盟組織的尤里卡研究與發展項目。

澳門大學校園內有約千多部電腦和百多部具強大運算能力的工作站和伺服器,並建立澳門地區最大型無線校園網路。校內40多個實驗室因課程需要而設立,以配合教學和研究。澳門大學國際圖書館鋭意朝電子化方面發展,現有藏書雖只有逾18萬冊,但電子資料正在不斷增加中。圖書館設有全東南亞資料藏量最多的國際組織文獻中心。

澳門大學是多個國際大學組織成員,如國際大學協會、國際大學校長協會、亞太大學協會等,並於1991年開始展開國際交流,目前與中國、歐洲、日本、紐西蘭及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多所大學簽訂學術合作或交換生協議,每年有百多名外國交換生來澳大就讀。除了向港澳台等地招生外,澳大自20xx年起可以在中國內地14個省市進行招生工作。澳門大學為澳門高等教育的先驅,以為澳門提供高素質的高等教育為目標。為迴應將來的社會發展要求,澳大將擴建教學樓、實驗室、辦公室、研究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及宿舍,並設置配合社會發展的課程。

澳門大學教學與科研並重,今後將繼續朝着這兩個目標邁進,並做好充分準備,迎接一切挑戰,使澳門大學成為一間在本地區重要的具國際水平的高等學府。

2023景點導遊詞 篇12

大家去過北京恭親王府嗎?如果沒去過,那就讓我來當一回導遊吧!

恭親王府原是“千古第一貪”的和珅的家,後被嘉慶帝立下二十四條罪狀,抄了他的家充公。因最後一任主人是恭親王愛新覺羅·奕yi(四聲)?_in(三聲)(音、字同欣),所以稱為恭親王府。

北京城兩龍脈,一是京城中軸線,二是護城河。故宮就坐落在中軸線的頭上。而恭親王府就坐落在兩龍脈相交之處。和珅曾大言不慚説:“皇上坐龍頭,我坐龍尾。龍頭雖掌大局,卻還要龍尾行大事。”聽聽,和珅野心之勃勃,真不愧“千古第一貪”!

恭親王府內,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這“蝙蝠”並不是真實的蝙蝠,而形似蝙蝠的建築。和王申想讓自己很幸福,便取“福”的諧音字“蝠”,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隻“蝙蝠”。

進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隻碩大的“蝙蝠”。這是一隻形似蝙蝠的池塘,名曰“福池”。池岸邊隨意錯落着假山碎石。福池周圍栽滿了榆樹,榆樹的果、葉形似銅錢,每當銅錢般的果、葉掉入福池時,和王申就會笑哈哈:“天上掉下的錢,進入我的‘聚寶盆’,地上的錢也是流入我和王申的囊袋中。”這話可真不假!

我們順着福池潺潺流水走,便來一扇門前。這是一扇精美絕倫的西洋門,色彩鮮豔,做工精細。據説這也是他二十四條罪狀之一。因為這一扇西洋門是仿造皇家園林——萬壽園裏的西洋門造的。

進了西洋門,繞過“送子觀音”石雕,便是和珅家的戲園了。戲園前是一片花園,修剪整齊的灌木叢中開着些許花兒。《環珠格格》中“香妃戲蝶”這齣戲就是在這裏拍攝的。全北京城只有兩處是滿地青磚,一是故宮的太和殿,二便是和珅家的戲台了。因為青磚的擴音效果十分好,所以在戲台上唱戲不需要任何擴音工具,偌大的戲場人人都能聽到音樂,能站在遍地青磚的戲台上為和王申等權貴大臣唱戲也是一種殊榮了。

穿過雕刻精細的朱欄長廊,便來到了和珅的書齋。書齋四面假山竹林環合,清幽寧靜。整個恭親王府,就它不是用石磚砌的。這座書齋是用一種特殊的竹料建成的,冬暖夏涼,和王申最愛待在這裏了。

出書齋,前面那座十分大氣的建築就是正殿——和珅會客的地方。要上正殿,有一條很特別的路,只有一節階梯,然後就是一條筆直平緩的坡路,因為和珅説過他這一世,只有年少時吃過苦,然後就一路平步青雲,登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勢顛峯。我們可以跨過最底下的一節階梯,免吃一點苦,直接“平步青雲”。

有這樣一個故事:當年孝莊太后年老病重之時,極其愛戴她的皇孫——康熙帝,心情極其鬱悶。他讓侍女蘇麻喇姑準備好紙筆,大筆一揮,寫了一個“福”字。寫完之後,玄燁和蘇麻喇姑看着那個“福”字驚呆了——那個字蒼勁有力,十分瀟灑。細一看,竟看見了多個詞組:多田,多子,多才,多壽……這不就是皇祖母的心願嗎?康熙帝越看越滿意,便命人把這個“福”字拓在一塊巨石上。結果,久病多時的太皇太后很快康復了!康熙帝大喜,決定將這塊飽含吉祥福瑞氣息的巨石代代相傳,讓愛新覺羅家族世代昌盛。

只可惜傳到乾隆手中,就被別人偷出了皇宮。這個人就是和珅。現在這塊福石就在我們正殿腳下,只露出寫有“福”字的一面。這個“福”便是恭親王府的第一萬個福,寓意“萬福”。和珅還神氣地説:“皇上是‘萬歲’,我是‘萬福’!”後來,嘉慶帝抄他家時,本想把福石搬回皇宮,可還是沒有搬成。和珅太狡猾了,他用石塊砌了一座形似蝙蝠的福山,在“福”字左右各砌了一條龍,寓意“龍坐江山”,嘉慶帝不想自毀“江山”,便把福石留了下來。

我們剛才是“平步青雲”而上,現在讓我們踏着龍脈下來吧。

再沿着福山前的池塘流水走,便可來和珅家的釣魚池,踩着硃色石船便可來到池中心的釣魚台,釣魚台南面堆砌着一些奇形怪狀的假山,池裏長滿了綠色植物。北面巖上栽滿了柳樹,它們阿娜多姿的身體隨風搖擺,與池中冒個不停的水突眼相映成趣,就像自己來到了濟南趵突泉。可我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還沒離開恭親王府呢:釣魚台的欄杆,牌欄上無不鏤刻着只有北京恭親王府才有的蝙蝠花紋。

釣魚池北岸上,還有一座形狀奇特的閣樓,閣樓前種滿了花草樹木,據説是恭親王奕?派人按慈禧太后頭上的旗頭形狀做的。奕?很是討厭慈禧太后,説:“你把我玩弄於股掌之間,我就要在你頭上作威作福!”於是,奕?就建了這麼一個閣樓。

游完恭親王府,我再次回首,看着這座飽經歷史風霜卻風采不減當年的府邸,心中百感交集:在這裏住過的人,在自己事業走到顛峯時,卻不知自己也走上了權途與錢途的末路

2023景點導遊詞 篇13

大家好,歡迎來河南省會鄭州市參觀遊覽。我叫劉齊,是鄭州天下旅行社的導遊,這位是我們的司機鄒師傅。大家在鄭州旅遊期間,將由我和鄒師傅為大家提供服務。願您在鄭州度過一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

鄭州是河南省會,河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中x腹地、九州之中,她北臨滔滔黃河,西依巍巍嵩山,東、西接廣天邊際的黃淮平原,素有“雄峯中樞,空域險要”之稱。

鄭州古屬豫州。公元前1027年週五王滅殷後,將其北管叔鮮封於此地,成為管國。秦滅六國後這裏設縣屬三川郡。東漢時為管城。隋文帝開皇三年稱鄭州,這是鄭州稱號的開始。清,鄭州升為直隸州。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人大罷工革命運動後,被稱為“二七”名城。1948年10月22日鄭州解放後,設置鄭州市。1954年河南省會由開封遷至鄭州,鄭州成為省會城市。

全市轄區5區和郊區1區(上街區)、5市、1縣,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80萬,其中市區城市面積約13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約190萬。

鄭州交通便利,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京廣、隴海鐵路在此交匯,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最現的貨運編組站;107和310國道在此交匯:由鄭州通往全省各地的高速公路網正在形成、現在遊客走高速可直達北京。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是中國第21個國際機場和十大機場之一。鄭州商貿發達,素有商城之稱,早在1992年,這裏就爆發了轟動全國的'“商戰”,今天的商戰更是好戲連台。鄭州地上地下資源豐富,農副產品繁多,工農業發達,是國務院批准的歷史文化名城。

鄭州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素有綠城美譽。特別是近年來,鄭州加大拉城市建設的力度,城市品位不斷提高。鄭州新建拉濱河公園,紫荊廣場等大型綠地和廣場。鄭州旅遊資源豐富,有嵩山風景名勝區,那裏有以少林工夫名揚天下的少林寺;有鄭州黃河遊覽區,是領略母親河神韻的好去處;有新鄭軒轅帝故里,是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好地方,還有大河村遺址,鄭韓故城,鞏義宋陵,打虎亭漢墓、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勝古蹟。鄭州旅遊配套設施完善,各種星級飯店、各菜系餐廳、各種娛樂設施等等一應具全,夜生活也豐富多彩。

您旅遊期間,將會得到周全高檔的服務、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熱情、淳樸,更會了解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歡迎大家到鄭州旅遊觀光。

2023景點導遊詞 篇14

釣魚台位於寶雞市東南40公里蟠溪河上,南依秦嶺,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疊翠,景色綺麗,歷史久遠,是古今中外頗享盛名的遊覽勝地,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釣魚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隱居十載,滋泉釣幹遇文王而聞名於世,史料典籍均有記載。唐貞觀年間:“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廟。”並植柏四株,至今猶存。至清乾隆年間有廟宇17處,著名的有太公廟、文王廟、山門口、三清廟等,河東岸的釣台遺蹟,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賢台以及飛瀑流霞,浪聲莫測。釣魚台建築風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

根據記載,太公釣魚台有3處,初釣河南新安城東,繼釣陝西咸陽城西,後釣寶雞縣伐魚河谷,而三處中又以幡溪釣魚台最為有名。因為,姜太公在此垂釣的時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謁,輔佐朝政,才出現了我國曆史上的“文武之治”盛世。從此以後,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唐代詩人李白、許渾,宋代詩人蘇軾都曾遊覽於此,並賦詩記勝。唐代的釣魚台就此建廟塑像,歷經3次重建,至今人們還可以看到“太公廟”、“文王廟”、“望賢台”、“乞子崖”、“釣魚台”等一些廟宇,祭釣堂、殿、廊、樓、台和一石馱五柏等壯觀奇景。《呂氏春秋》(水經注)有“太公釣茲泉”的記敍,民間亦有“太公背泉垂釣”、“周文王納諫邀賢”、“武吉代薪奉母”等傳説。古往今來,釣魚台就以其盛名招待遊客,宋代文學家蘇軾曾遊此地,留下“夜入幡溪如入峽,照山炬火落驚猿”的名句。站在伐魚河上的瓦子坡村南眺,秦嶺羣峯崢嶸起伏,重巒疊嶂,鬱鬱葱葱,氣勢磅礴,蔚為壯觀。近看,奇峯聳峙,翠柏葱綠,廟宇宏偉,水色碧透,絢麗誘人。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塊屹立在伐魚河畔的奇特巨石——“丟石”。丟石,是一塊龐大而完整的石英花崗巖體,上大下小,呈碗形,丟石上幾乎找不到任何裂隙。丟石北側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寶雞知縣徐文博書寫的4個1米見方的蒼勁大字:“孕磺遺璞”。丟石高6.6米,上部直徑11.2米,下部直徑僅4米,伐魚河湍湍急流擦石而過,大有一觸即倒之勢,然而,千百年來,它始終“穩如泰山”,充滿着神祕的色彩。

雄偉壯觀的姜太公廟在丟石右上方的河邊。房屋出檐斗拱,雕樑畫棟,古香古色,為唐貞觀初年所建,明嘉靖年間整修,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廟前正立着4棵40餘米高的參天古柏,枝杆粗壯,根深葉茂,四季常青,傳説為唐代所植,此為釣魚台景觀之一。 周文王廟,由姜太公廟盤山而上即到。文王廟依山而建,廟堂重瓦危檐,佈局嚴謹,巧奪天工。隔河山腰,還有規模更加宏偉的武王廟和武吉廟。武吉廟內原有一根武吉擔柴用的鐵肩擔,重60公斤,“_”中丟失。據釣魚台碑得記載,這裏 自唐代設神修廟,計有廟宇、祭堂17處,殿、廊、摟、台共40餘間,現在多數已重建恢復。從丟石順水而下,河水層層下跌,浪花飛濺,向下遊直瀉,形成一個個深潭,猶如朵朵雪蓮盛開。離丟石100米處,有一水面寬廣,水色碧透的深潭,名“滋泉”,泉邊有一石英花崗巖巨石嵌入河心,巨石上有兩道40釐米長,15釐米深的平行光滑淺槽,相傳姜子牙來此隱居後,每每在此垂釣,年深日久,便在巨石上跪出了兩道槽痕。釣魚台即由此得名,側方巖壁上雕鑿有“釣魚台”3個巨型篆字。

從丟石溯水而上,兩岸高山對峙,河谷狹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有“一步跨過伐魚河”之稱。沿峽谷再上河谷,豁然加寬。一座雙曲拱大壩擋住了去路,這即是“釣魚台水庫”。釣魚台水庫,壩頂寬2米,壩長200米,壩高50米,水深45米,總庫容量255萬立方米, 1973年開工, 1978年 12月建成,可灌溉2200公頃農田。水庫大壩東端有一八角亭,記載了水壩開工時間,使用人力及竣工日期,具有古代亭台樓閣和現代建築藝術的綜合風格,典雅靈秀。大壩中間有一觀景樓。登上觀景樓,整個風景區盡收眼底。 釣魚台水庫為這裏增添了不少風景。夏秋季節,水面碧波盪漾,周圍高山披紅掛綠,湖光倒影,煞是好看,遊人乘坐小船或遊艇漫遊水面,恍如置身於桂林灕江之上,杭州西湖之中,十分愜意。從壩側溢洪跌下一道瀑布,約40多米高,瀑布飛流而下,如白練垂掛,似銀河傾瀉,訇然之聲震耳欲聾,水珠飛濺數丈之遠,日光照在迷濛瑰麗的水霧上,竟幻化出一道絢麗無比的七色彩虹,雲蒸霞蔚,壯觀無比,充滿詩情畫意。冬春季節,水庫冰封水面,光滑平整如明鏡,雪落山間,銀裝素裹,一片銀色世界。巨厚的冰層,成了遊人的天然滑冰場。水庫的天然景色和人工建築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幅耐人尋味的風景畫。

歷史上的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生在商世,因見紂王無道,遂棄官出走,隱居在此,終日以垂釣度日。“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成為後世人們的俗話。後來他終於被周文王發現。文王禮賢下士,親到伐魚河畔迎聘。於是,被尊為軍師的姜太公遂輔佐文武二王開創了在中國歷史上卓有成就的西周霸業,自己亦名留青史。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mo/dycfanwen/jingxuan/e0lv75.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