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湖北導遊詞 >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精選17篇)
手機版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精選17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03W 次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1

燕子埡海拔2200米,209國道穿崖而過,崖上鬆杉吐翠,紅樺披錦,遠觀山崖旁兩翼山嶺似飛燕展翅,又因鄰近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埡。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精選17篇)

燕子埡是人造壑口,1962年為使209國道貫通,當時108個工人,每4人1組,日夜兩班作業,用炸藥炸開了今天大家所看見的這一人造豁口,有位朋友問我為什麼叫“埡”?埡是一種地貌特徵,兩山之間的壑口就稱為埡,凡被稱為埡的地方,皆為交通之咽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燕子洞:燕子洞為天燕景區的標誌性景觀,由燕徑直接通往燕子洞,燕子洞高約20米,洞內較寬,可容千人,從外看就象一不規則梯形,洞為一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內冬暖夏涼,裡面棲息著數以萬計的短嘴金絲燕。 該燕子體長為12釐米,嘴長只有2釐米,頭背部為黑灰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故而得名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本來是一種海燕,它為什麼會在高山安家落戶,千秋萬載,從不離去?下面就讓我們帶著疑問進入燕子洞吧,進洞約5米後,便無亮光,越進裡面越黑,不到50米便已伸手不見五指,可這對燕子卻全無障礙,它們歸巢時一不撞著崖壁,二不互相碰撞,能在黑暗中準確地落回自己的巢中。科學工作者曾做過有趣的試驗,將燕子在野外捉住,用黑布或膠布將其雙眼遮嚴,它們依然能準確無誤的飛回洞中,並照樣在洞中穿行。原來它的頭部藏有一種類似超聲波的功能,不用眼睛就可探測出前面有無障礙物,同時它們還具有根據太陽、月亮、星星的位置,辨別出方位的能力,其靈敏度簡直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此為短嘴金絲燕的第一大特徵。第二大特徵是它的巢,被稱為燕窩,它的燕窩不像其他的燕窩僅用泥土或樹枝做成,而是由它自己的內分泌形成,因此經過加工以後就是高階營養補品。

金絲燕是一種海鳥為什麼生活在高山地帶?據說, 神農架 在遠古時期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億萬年的滄海桑田的變遷,如今燕子洞保留著冬暖夏涼的的 氣候,保持了原海洋性特徵,因而它便留下來了,世代相傳,直到如今。

雲天飛渡

繼續前行我們便來到被稱為雲天飛渡的觀景橋,此橋從遠看就象一輪彩虹懸掛於雲天之中故名“雲天飛渡”。這一座單孔無鉸鏈雙曲線鋼架橋樑,在中國建築史上屬領先水平。 它懸空高、跨度大是亞洲海拔最高的一座觀賞橋。 該橋總投資230萬元,其鋼材能抵抗零下42度嚴寒。它高50米,跨度為58。 8米,中間窄,兩邊寬,最寬處達5米,最窄處3米。 在橋上是觀賞天燕雲海和晚霞的絕佳處。站在橋上,有一種寬廣博大,視野開闊的境地,可以將塔坪原始森林和紫竹河谷盡收眼底。同時當地人講,這裡原是一條龍脈,當年修209國道時將龍脈給炸斷了,所以現在修了這座雲天飛渡將龍脈聯接起來了。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2

今天下午我們將繼續參觀遊覽的是燕天景區。燕天景區是正建設中的燕天原始生態旅遊區的核心部分。規劃面積55平方公里,境內最高處劉享寨海拔2575.4米,該景區也是亞洲生物多樣性示範基地之一,有2400多種植物喝200多種動物在這裡生存繁衍,受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20多種,動物10餘種。是神農架除保護區外又一十分重要的生態景 觀。

雲海佛光——天門埡 (名稱由來一雲海佛光一成因)

我們現在來到燕天景區的第一站天門埡。天門埡海拔2328米,距紅坪12公里,西南瀕東溝、號房,東北與燕子埡對峙,埡兩側危崖疊石,青松、紅樺、紫杉、山花雜生其間。209國道從埡口穿越南北,是湖北省境內國道公路的最高點。每當晴天清晨,雲霧瀰漫或陽光斜射時,雲霧穿過山口,山口若隱若現;陰天,雲霧終日不散,汽車白天通過時還要亮燈鳴號。由於時常雲遮霧繞,登臨此埡如上雲天,得名“天門埡”。

每當雨後初晴,劉享寨西麓的紫竹河谷地帶便會風起雲湧,有的狀如暴發的山洪,有的似從天而降的瀑布,滔滔不絕,匯入雲海。有時雲海之上會懸起一輪五彩光環,長則2小時以上,短則1刻鐘左右。它形似彩虹,點綴在天幕之中,五彩分明,色調柔和,彷彿是一臺緩緩滾動的佛輦。當佛輦把人或物攝入光圈之中,人影便若隱若現,頭上閃著金光,就像是佛祖再世、神仙顯靈。這就是“佛光”。

由於劉享寨橫亙在燕子埡與天門埡之間,海拔2574米,寨上長滿原始冷杉林,像一堵聳天的屏風,擋住了東邊的流雲,燕天段公路的西邊,由燕子埡、天門埡、黃龍堰和太平埡四峰相對構成紫竹河谷盆地,每當雨停日出,雲霧便匯聚在谷底上空,在冷風的席捲下,形成波瀾壯闊的雲海。當紅日懸掛半空時,光芒照在雲霧上,幾經折射,紫竹河便形成一個仙界,佛光便奪雲而來。

林海陳兵——劉享寨 (傳說一演武廳舊址一劉享府遺址)

在天門埡以北的山峰,就是燕天景區的最高峰劉享寨,海拔2575.4米,面積3平方公里。劉享寨山勢逶迤,石峰聳立,灰白色的石柱在陽光照耀下光彩奪目。相傳,明末清初,聯明抗清的大順右果毅將軍劉體純的兒子曾在這裡立寨設防,以便與駐兵房縣的郝永忠、興山的李來亨以及駐兵長峰(今堆子、下谷、九湖)的農軍劉體純部互為犄角以抵禦清軍。這裡地勢險要,可控房縣而扼興(山)巴(東)。除在該山上設主寨外,西面的東溝、西溝,北面的塔坪、紫竹河都駐有人馬,並設卡房盤查行人,設號房警報敵情,還在數十里以外的房縣上龕倉坪河設有糧倉,因山路崎嶇,行走艱難,運糧入寨時,由兵丁列隊以手傳糧包的方式搬運,足見人多勢眾。後農軍和南明軍失敗,劉享寨被毀。

人造壑口——燕子埡 (名稱由來一埡口成因)

離開天門埡,經過劉享寨,我們就來到燕子埡。燕子埡是一海拔2200米的埡口,209國道穿崖縱貫,崖上鬆杉吐翠,紅樺披錦,遠看山崖旁兩翼山嶺,似飛燕展翅,因鄰近有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埡”。燕子埡是人造壑口,當年為使209國道貫通,有被稱為一百單八將的108個工人,每4人1組,日夜兩班作業,用50多天的時間在這裡打了27個爆破豎井。然後將每口豎井都灌滿炸藥,其中正埡口的一口豎井裝入炸藥7500公斤。爆破這一天,只見啟爆電機一轉動,頓時聲震長空,岩石四分五裂,飛沙走石,呼嘯而過,有排山倒海之勢。爆破之後,就出現了這一人工壑口。

金燕戲洞--燕子洞 (燕子洞一短嘴金絲燕一滯留成因)

燕子埡的一邊有步遊棧道通向燕子洞。燕子洞是燕子埡標誌性的景觀。

在神農架有一種"短嘴金絲燕"。這種金絲燕,生活在杳無人跡的萬山叢中,它們一年四季,千秋萬載,從不離去。不管狂風暴雨,冰天雪地,它們照樣在林海上空翱翔,甚至在濃濃的迷霧中,它們也能上升到1000多米的高空盤旋,以至肉眼無法看到。它們就棲居在神農架燕子埡的燕子洞。

燕子洞,高約20米,洞內頗寬,可容千人。右側有一偏洞。大家請看,在那左策側上端,有一小洞,從半崖中穿出,陽光可照進洞內。洞內鐘乳石林立,水滴聲如琴,燕巢遍佈洞壁。金絲燕"吱吱吱"的噪聲不絕,冷風嗖嗖。進洞約50米後,便無亮光,越往裡越黑,不到100米,便已伸手不見五指。可這燕子卻全然不覺,每當燕子歸巢時,簡直多得不可勝數。它們一不撞著崖壁,二不互相碰撞,能在黑暗中準確地落回自己的窩中。科學工作者做過有趣地試驗,將燕子在野外捉住,用黑布或膠布將雙眼遮嚴,它們依然能無誤地飛回洞中,並照樣在洞中穿行。原來它們的身體內部藏有一個類似超聲波的裝置,不用眼睛就可探測出前面有無障礙物。同時,它們還具有根據太陽、月亮、星星的位置,辨別出方位的能力。其靈敏度簡直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你們知道這種燕子的來歷嗎?

原來,這種燕子是生活在海洋邊的金絲燕。古地中海變遷後,海水退去,陸地形成。但由於神農架地質氣候的特異,特別是崖洞內冬暖夏涼,其氣候環境保持了原海洋性特徵,因而金絲燕便遺留下來,世代相傳,直到如今。金絲燕和家燕一樣,在林間覓食害蟲,益處很大。像燕子埡這樣的燕子洞,在神農架已發現多處,不過以燕子洞的燕子為多。

打豹英雄--陳傳香 (塑像一打豹故事)

離開燕子洞,沿環形步遊道繼續前行,我們將又回到燕子埡口的上方。崖邊的一座塑像,就是打豹英雄陳傳香的塑像。

1975年3月29日,在離燕子埡不遠的水溝坡上,陳傳香和柯正玉正在選土豆種,突然山谷裡傳來一陣"咩咩…"的驚叫聲,她倆抬頭望去,只見從樹林裡竄出一隻七尺多長的金錢豹,正在追捕一隻小羊。受驚的小羊沒命地向她倆的方向奔來,跑到了柯正玉不滿3歲的小孩跟前,金錢豹於是丟下小羊向小孩撲去,陳傳香為了搶救孩子,揀起一塊石頭,雙手舉過頭頂,竭盡全力地向金錢豹砸去。金錢豹立即一躍而起向陳傳香撲來,陳傳香機靈地一閃,豹子擦身而過,撲了個空。豹子反剪過來猛地竄出一人多高,將柯正玉撲倒在地,張開血盆大口,直朝頭部咬去。陳傳香一個箭步跨上去,飛身一躍,騎在豹子的背上,趁豹子昂首怒視她時,她左手迅速抓住豹子的耳朵和腮部,右胳膊順勢勒住它的脖子,把豹子的頭向右方扭了個90°,迫使豹子傷不著柯正玉。金錢豹用鐵鞭似的尾巴猛擊陳傳香的腰部。這時陳傳香猛然想到父親講過的豹子是"銅頭鐵尾麻桿腰",立即用左手抓住豹子的頂爪皮,右手把豹子的脖子勒起向後一扳,兩腳死死夾住它的肚子,坐在豹子背上猛蹲三下,只聽豹子脊樑骨卡嚷一聲折斷了,它的兩隻前爪騰了起來,全身無力地亂撲著,被聞訊趕來的人打死。

陳傳香當時因赤手空拳打死金錢豹的英雄主義精神而紅遍全國,如今陳傳香在神農架林區林業管理局工會工作。現在,大家和這位打豹英雄照個像留做紀念吧。

雲天飛渡--觀景橋 (觀景橋一紫竹河植被)

繼續往前走我們就來到被稱作雲天飛渡的觀景橋,這座鋼橋懸空高、跨度大,是亞洲海拔高度最高的橋。站在觀景橋上,整個燕子埡一覽無餘,紫竹河谷的森林植被盡收眼底。大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諸神聚會--會仙台 (傳說一古柏)

通過觀景橋,我們就上了會仙台。會仙台相傳是炎帝神農氏和太上老君以及其它神祗觀賞風景和下棋、聊天的地方。會仙台矗立於危崖石壁之上,簇擁在綠樹雲霧之中,立身臺上,極目西北,群山列翠,塔坪村田連阡陌,農舍儼然。放眼西南,懸崖陡峭,石峰林立,天門埡直通南天。臺邊古柏迎風搖曳,婀娜多姿,臺下蒼松身披海藤(即海風藤、雲霧草),瀟灑飄逸。每當清晨傍晚,有云霧浮動如海,若山雨欲來,金絲燕迎風飛舞,期待風雨來臨。雨過天晴,金絲燕穿雲破霧,裁剪雲霞,蔚為壯觀。

神龜探海--龜頭巖

沿步遊道繼續往前走,不久我們就會來到龜頭巖。傳說此山中有一隻神龜,是鎮山之寶,可保塔坪一方百姓平安,一旦神龜離走,這一帶便有災難降臨。有一天一位風水先生察覺神龜有離山出走的跡象,就號召塔坪百姓捐資,修建六稜九級的寶塔一座,以便鎮住神龜。當寶塔建到第八級時,神龜已從山中露頭。當地百姓整酒布席,焚香上供,頂禮膜拜,並要求修塔的工匠在一個晚上把第九級塔建起。第二天一早六稜九級塔全部竣工,再看神龜的頭已經變成了岩石,就這樣神龜永遠地留在了山中,保佑著塔坪一方百姓的平安。據說,塔坪除了神農塔的遺址,還有許多塔的遺址,估計與這個傳說有關。

森林之神--山神 (牛鼻子洞一神龕一山神)

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叫牛鼻子洞,因洞的石樑形似牛鼻,故名"牛鼻子洞"。

牛鼻子洞邊有一懸崖絕壁,絕壁上有一巖龕,供奉著山神。巖龕下鑿有石步,攀鐵鏈可上巖龕敬奉山神。

敬山神是神農架的一種特有的民俗現象,表現了山民們對大山的敬畏。先前,神農架多姿多型的山水,在當地人眼裡,其態度遠不是欣賞的,而是夾雜著慾望和渴求;人們的感情也不是愉悅的,而是飽含著虔誠和畏懼。由於人們對山水、樹木、動物充滿著敬畏和恐怖感,所以認為山林有神靈,山谷有妖魔,進山狩獵都要禱告。傳說山神在深山密林中變化無常,時而變為美女,時而變作巨怪,時而又變作三尺小兒,胸佩紅兜肚,白胖赤足,活潑可愛,它可以做好事,又可以使壞。獵人、採藥人不僅進山前都要禱告燒香,獲得成果後,還要來向山神致謝。

鳥的天堂--觀鳥區 (白鸛一金雕一金雞一虹雉)

敬罷山神,繼續前行。我們就到了新闢的觀鳥區。在這裡我們可以聆聽鳥的鳴囀,觀看他們漂亮的身姿。

神農架現已查明有鳥類250多種,而且珍稀品種較多,僅屬於我國1、2級保護動物的鳥類就有白鸛、金雕、灰腹角雉、綠尾虹雉等30多種。而且鳥類區系豐富,既有古北界鳥類,又有東洋界鳥類,還有廣佈種鳥類;主要是留鳥、夏候鳥,也有少數冬候鳥和旅鳥。

神農架鳥類中個體最大的是白鸛,最凶猛的鳥類是金雕。還有金雞美豔絕倫,它全身五彩斑斕,閃爍著金屬般光輝,民間傳說刊的鳳凰,有可能就是金雞的化身。虹雉在神農架被稱為"十樣錦"、"林中舞女",它的羽毛像10種不同色彩的錦線組成,它在林間曼舞徜徉時,的確像仙女一樣婀娜多姿,像彩虹一樣燦爛奪目。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亂砍濫伐森林和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神農架鳥類資源曾遭到很大破壞。近幾年來,神農架林區黨委、政府加強了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鳥類又重新獲得了繁衍生息的良好生態環境,許多飛走的鳥兒又飛回到神農架,這裡又成了鳥的天堂。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3

神農架景點.燕子埡海拔2200米,與天門埡南北相望,下臨紫竹河谷,扼鄂西江漢間交通之咽喉,埡口西側的半壁上有會仙橋,觀景臺,燕舞亭等建築,專供遊人觀賞,會仙橋相傳為炎帝神農氏與太上老君相會,勸老君改煉丹為冶金爐之地,橋頭的香柏迎風傲霜,婀娜多姿,橋下的森林原始古老,生機盎然。沿小徑登臨燕舞亭,可領略原始森林的特有風貌,憑石欄俯瞰塔坪村,可飽賞雲海佛光的壯麗景觀。

在東北距燕子埡口1000米的半壁上,便是聞名遐爾的燕子洞,海拔2343米,北鄰水溝埡,由公路上坡約50米即可到洞口,前廳頗寬,約有420平方米,入內即窄漸暗,頓感飛燕掠耳,吱吱有聲,約700米不見燕子,卻聞滴水如琴,進入3700米,洞體不能容人,只聽流水潺潺,卻不知洞生何處,洞內冬暖夏涼,空氣潮溼,沁水長流,洞壁光潔如玻璃,乾燥處掛滿燕窩,在燕子埡西北面的嶺脊上已修有石階橋亭,漫步嶺上,回首觀望,但見金燕風舞,時進時出,高翔低迴,敏捷靈巧,如遇雨過天晴,燕群穿陽破霧,剪雲裁霞,翱翔衝跌。

山勢,燕形,雲影相映成趣,好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這種金絲燕是古老的海洋金絲燕的變種,具有很強的方位變識能力,故是研究地質,考古,鳥禽分類學的好素材。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4

燕子埡海拔2200米,209國道穿崖而過,崖上鬆杉吐翠,紅樺披錦,遠觀山崖旁兩翼山嶺似飛燕展翅,又因鄰近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埡。

燕子埡是人造壑口,1962年為使209國道貫通,當時108個工人,每4人1組,日夜兩班作業,用炸藥炸開了今天大家所看見的這一人造豁口,有位朋友問我為什麼叫“埡”?埡是一種地貌特徵,兩山之間的壑口就稱為埡,凡被稱為埡的地方,皆為交通之咽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燕子洞:燕子洞為天燕景區的標誌性景觀,由燕徑直接通往燕子洞,燕子洞高約20米,洞內較寬,可容千人,從外看就象一不規則梯形,洞為一天然石灰岩溶洞。 洞內冬暖夏涼,裡面棲息著數以萬計的短嘴金絲燕。 該燕子體長為12釐米,嘴長只有2釐米,頭背部為黑灰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故而得名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本來是一種海燕,它為什麼會在高山安家落戶,千秋萬載,從不離去?下面就讓我們帶著疑問進入燕子洞吧,進洞約5米後,便無亮光,越進裡面越黑,不到50米便已伸手不見五指,可這對燕子卻全無障礙,它們歸巢時一不撞著崖壁,二不互相碰撞,能在黑暗中準確地落回自己的巢中。 科學工作者曾做過有趣的試驗,將燕子在野外捉住,用黑布或膠布將其雙眼遮嚴,它們依然能準確無誤的飛回洞中,並照樣在洞中穿行。 原來它的頭部藏有一種類似超聲波的功能,不用眼睛就可探測出前面有無障礙物,同時它們還具有根據太陽、月亮、星星的位置,辨別出方位的能力,其靈敏度簡直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此為短嘴金絲燕的第一大特徵。 第二大特徵是它的巢,被稱為燕窩,它的燕窩不像其他的燕窩僅用泥土或樹枝做成,而是由它自己的內分泌形成,因此經過加工以後就是高階營養補品。

金絲燕是一種海鳥為什麼生活在高山地帶?據說, 神農架 在遠古時期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億萬年的滄海桑田的變遷,如今燕子洞保留著冬暖夏涼的的 氣候 ,保持了原海洋性特徵,因而它便留下來了,世代相傳,直到如今。

雲天飛渡

繼續前行我們便來到被稱為雲天飛渡的觀景橋,此橋從遠看就象一輪彩虹懸掛於雲天之中故名“雲天飛渡”。 這一座單孔無鉸鏈雙曲線鋼架橋樑,在中國建築史上屬領先水平。 它懸空高、跨度大是亞洲海拔最高的一座觀賞橋。 該橋總投資230萬元,其鋼材能抵抗零下42度嚴寒。 它高50米,跨度為58。 8米,中間窄,兩邊寬,最寬處達5米,最窄處3米。 在橋上是觀賞天燕雲海和晚霞的絕佳處。 站在橋上,有一種寬廣博大,視野開闊的境地,可以將塔坪原始森林和紫竹河谷盡收眼底。 同時當地人講,這裡原是一條龍脈,當年修209國道時將龍脈給炸斷了,所以現在修了這座雲天飛渡將龍脈聯接起來了。

紫竹河谷

紫竹河谷是一個三面環山的集水區,海拔高差近20xx米,這裡 氣候 溼潤,人類活動破壞較少,儲存有比較原始、豐富的森林植被型別。 該區濃縮著我國南從秦嶺、淮河,北至漠河依次分佈的山地暖溫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中山帶落葉闊葉林,中山帶溫帶落葉闊葉、常綠針葉混交林和亞高山寒溫帶常綠針葉林等四種植被型別。 生態系統完整,生物物種多樣,椐不完全統計,該區擁有高等維管束植物20xx多種,高等動物400多種,其中有20餘種受國家重點保護。 就森林植物型別而論,該地區是我國北亞熱帶少有的資源最豐富的山地之一。 由於河谷中眾多的落葉闊葉和常綠闊葉樹像一個個噴水壺大量的蒸騰水分,據說一棵樹生產一公斤幹物質,要蒸騰一千公斤的水分,這些蒸騰的水分便凝結成霧氣,漂浮在的森林的上空,每當雨過天晴,便會形成波瀾壯闊的雲海,有時如小溪奔淌;有時似絹帶縹緲,有時似仙女散花,傾刻間形成浩如煙海,山峰在雲海中時隱時現,樹木在雲霧中若明若暗,群山如列島、似風帆,不是海市蜃樓而勝似海市蜃樓。 但更奇妙壯觀的便是佛光,佛光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出現過,一是四川的峨眉山,一為 神農架 的燕子埡,佛光的形成具有一定條件的限制。 它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有云海作參照物。 第二、具備四面高山,中間為谷地的特殊地形。 第三,必須有陽光照射在雲海之上並形成45度夾角,幾經折射和散射後才能形成一輪絢麗多彩的光環。 奇特之處是光環能將人和物體映入光環中,形成“人在光環中,光環隨人動”的奇妙景象。

會仙橋

穿過雲天飛渡橋,我們就上了會仙橋,會仙橋相傳是炎帝神農氏和太上老君下棋、聊天的地方。 前面的觀景臺有生長在石縫中的香柏樹,迎風搖曳、婀娜多姿、依然那樣鬱郁蒼蒼,鴛鴦樹給無數有情人作出了表率,千百年來依然那樣相依相偎、忠貞不喻,向大自然訴說著古老的愛情故事。

神龜探海

沿步遊道繼續往前行,不久我們就會來到龜頭巖,傳說此山中有一隻神龜,是鎮山之寶,可保塔坪百姓平安,一旦神龜離去,便會有災難降臨。 有一天一位風水先生察覺神龜有離山出走的跡象,就號召塔坪百姓捐資。 修建六梭九級的寶塔一座,以便鎮住神龜,當寶塔建到第八級時,神龜已從山中露頭。 當地百姓整酒布席,焚香上供,頂禮膜拜,並要求修塔的工匠在一個晚上把第九級塔建起。 第二天一早六稜九級塔全部竣工,再看神龜的頭已變成了岩石,就這樣神龜永遠留在了山中,保佑著塔坪一方百姓的平安。

塔坪村是天燕景區重點投資建設的專案之一,因那裡人跡罕至,原始自然與文化生態保持較好,以此為背景,建塔坪民俗村,使原本民風淳樸的塔坪散發濃郁的鄉土氣息,反映出神祕古樸的風韻。 配置度假設施,遊客可住山莊或農家。 改造塔坪用地結構現狀,新建經濟林帶、農作物觀光帶,供遊人參與生態農業園的生產收穫勞作,吃本土綠色山珍,學唱山歌做山裡人,投入綠色家園,深切體驗 神農架 山鄉風情。

天門埡

天門埡海拔2328米,公路穿埡而過,是華中幹線公路的制高點,相傳這裡是炎帝神農的登天之門故名天門埡。 神農架 是神農氏搭架採藥的地方,天門埡是以神農氏搭架採藥為背景而建的,漫步在天門埡步遊道旁,會依稀發現一些珍稀的中草藥,如天麻、七葉一支花等。 天麻屬草本植物,長著褐色的杆,地下部分有一肉質塊莖,外形像土豆成橢圓形,天麻的塊莖上有皺紋,晒乾後外形較扁,最明顯的標誌是塊莖上有點組成的圈狀橫環紋,把握好這一點就不會把乾土豆當成天麻了。 天麻能治頭痛、眩暈、驚風、半生不遂等症。 七葉一支花是一種以毒攻毒的藥,主要治蛇咬傷。 在這片森林裡生活著大量的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相互以食物的關係進行聯結,形成食物鏈和金字塔,保持著該地區的生態平衡。 這裡的典型動物林麝屬國家二級保護,它以青草為食,喜歡夜間活動。 林麝所產的麝香香氣濃醇,經久不散,是配製高階香水、香精的定香劑,又是刺激中樞神經的興奮劑。 神農架 的林麝數量很多,從20世紀毛皮收購的統計數字看,50年代4萬張,60年代12萬張,70年代87萬張,這些數字不僅說明 神農架 林麝多,也說明它們曾經遭受到大量的捕殺。 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的動物, 神農架 從20世紀80年代就實行全面的禁獵措施。

劉享寨

劉享寨相傳是明末清初,聯明抗清的將軍劉體純的兒子劉享曾在此結寨設防而得名。 劉享寨海拔2575。 4米,這裡山高林密,地勢險峻複雜。 由於四塞險固,易守難攻,因而戰亂頻繁的歷史年代,古人曾在山中到處結寨設防,劉享寨一度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劉享寨山勢險要,峭壁聳立,左邊是萬丈深淵,峻拔險絕,深不見底。 右邊是原始森林,古樹鬱蒼,遮天蔽日,劍峰千仞,石林遍佈,生有許多形態各異的山石,好像巨獸一般,猙獰地怒目而視,令人望而生畏。

山頂上,一座孤峰拔地而起,直插雲端,這就是有名的“停月峰”它既有擎天一柱的雄姿,又有仙女下凡之姣態,劉享寨下面有一山洞,相傳是劉享府址,可藏數百人馬,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現在還能看到石塊疊砌的寨牆。

劉享寨是下一次開發的重點,在此欲建立一個野營基地,配置森林宿營的設施,如森林小木屋、帳篷等。 使遊人有迴歸大自然之感。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5

燕子埡地理位置在大神農架東北約35公里。燕子埡高峻橫衍,蒼翠如繪,海拔為2400米。其與天門埡南北相望,下臨紫竹河谷,扼鄂西江漢間交通的咽喉要道。

海拔2200米,與天門埡南北相望,下臨紫竹河谷。埡口西側的半壁上有會仙橋、觀景風景臺、燕舞亭等建築,會仙橋相傳為炎帝神農氏與太上老君會面的地方,據說神農氏就是在這裡勸太上老君將煉丹爐改為冶金爐,橋頭還有一些姿態婀娜的松柏,橋下還有一片原始森林,生機盎然,景色十分優美。 沿小徑登臨燕舞亭,憑石欄可飽覽雲海佛光的壯麗景觀。

著名的燕子洞即位於其峽谷右側山壁間。洞口寬大,前為大廳,高20餘米,廣容千人;右為幽洞,前直後曲,漸狹漸暗;左為天洞,斜上穿壁,陽 光透射;後為裡洞,幾近圓形,高2米餘,深不可測。洞內鍾乳下垂,石筍峭立,滴水不絕,叮咚作響。更奇異的是,這裡不論春夏秋冬,常年棲息著千萬只燕子,其窩密佈洞頂與崖壁,因以名之。 燕子埡是一海拔2200米的埡口, 209國道穿崖縱貫,崖上鬆杉吐翠,紅樺披棉,遠看山崖旁兩翼山嶺,似飛燕展翅,因鄰近有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埡”。

著名的燕子洞即位於其峽谷右側山壁間。洞口寬大,前為大廳,高20餘米,廣容千人;右為幽洞,前直後曲,漸狹漸暗;左為天洞,斜上穿壁,陽光透射;後為裡洞,幾近圓形,高2米餘,深不可測。洞內鍾乳下垂,石筍峭立,滴水不絕,叮咚作響。更奇異的是,這裡不論春夏秋冬,常年棲息著千萬只燕子,其窩密佈洞頂與崖壁,因以名之。

燕子埡是人造壑口,當年為使209國道貫通,有被稱為一百單八將的108個工人,每4人1組,日夜兩班作業,用50多天的時間在這裡打了27個爆破豎井。然後將每口豎井都灌滿炸藥,其中正埡口的一口豎井裝入炸藥7500公斤。爆破這一天,只見啟爆電機一轉動,頓時聲震長空,岩石四分五裂,飛沙走石,呼嘯而過,有排山倒海之勢。之後就出現了這一人工壑口。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6

燕子埡海拔2200米,209國道穿崖而過,崖上鬆杉吐翠,紅樺披錦,遠觀山崖旁兩翼山嶺似飛燕展翅,又因鄰近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埡。

燕子埡是人造壑口,1962年為使209國道貫通,當時108個工人,每4人1組,日夜兩班作業,用炸藥炸開了今天大家所看見的這一人造豁口,有位朋友問我為什麼叫“埡”?埡是一種地貌特徵,兩山之間的壑口就稱為埡,凡被稱為埡的地方,皆為交通之咽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燕子洞:燕子洞為天燕景區的標誌性景觀,由燕徑直接通往燕子洞,燕子洞高約20米,洞內較寬,可容千人,從外看就象一不規則梯形,洞為一天然石灰岩溶洞。 洞內冬暖夏涼,裡面棲息著數以萬計的短嘴金絲燕。 該燕子體長為12釐米,嘴長只有2釐米,頭背部為黑灰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故而得名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本來是一種海燕,它為什麼會在高山安家落戶,千秋萬載,從不離去?下面就讓我們帶著疑問進入燕子洞吧,進洞約5米後,便無亮光,越進裡面越黑,不到50米便已伸手不見五指,可這對燕子卻全無障礙,它們歸巢時一不撞著崖壁,二不互相碰撞,能在黑暗中準確地落回自己的巢中。 科學工作者曾做過有趣的試驗,將燕子在野外捉住,用黑布或膠布將其雙眼遮嚴,它們依然能準確無誤的飛回洞中,並照樣在洞中穿行。 原來它的頭部藏有一種類似超聲波的功能,不用眼睛就可探測出前面有無障礙物,同時它們還具有根據太陽、月亮、星星的位置,辨別出方位的能力,其靈敏度簡直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此為短嘴金絲燕的第一大特徵。 第二大特徵是它的巢,被稱為燕窩,它的燕窩不像其他的燕窩僅用泥土或樹枝做成,而是由它自己的內分泌形成,因此經過加工以後就是高階營養補品。

金絲燕是一種海鳥為什麼生活在高山地帶?據說, 神農架 在遠古時期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億萬年的滄海桑田的變遷,如今燕子洞保留著冬暖夏涼的的 氣候 ,保持了原海洋性特徵,因而它便留下來了,世代相傳,直到如今。

雲天飛渡

繼續前行我們便來到被稱為雲天飛渡的觀景橋,此橋從遠看就象一輪彩虹懸掛於雲天之中故名“雲天飛渡”。 這一座單孔無鉸鏈雙曲線鋼架橋樑,在中國建築史上屬領先水平。 它懸空高、跨度大是亞洲海拔最高的一座觀賞橋。 該橋總投資230萬元,其鋼材能抵抗零下42度嚴寒。 它高50米,跨度為58。 8米,中間窄,兩邊寬,最寬處達5米,最窄處3米。 在橋上是觀賞天燕雲海和晚霞的絕佳處。 站在橋上,有一種寬廣博大,視野開闊的境地,可以將塔坪原始森林和紫竹河谷盡收眼底。 同時當地人講,這裡原是一條龍脈,當年修209國道時將龍脈給炸斷了,所以現在修了這座雲天飛渡將龍脈聯接起來了。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7

大家好!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磨山最主要的景點之一-----楚才園,它向我們展示了楚國800多年曆史長河中的著名典故。楚才園的門口懸掛著四口楚式編鐘,是按照曾侯乙編鐘所設計的,編鐘上刻有四個甲骨文,從右向左讀出就是“惟楚有才”。這裡要說到一個歷史典故:當年蔡國的聲子出使晉國,途中遇到了受到誣陷而逃亡鄭國的楚國大夫伍舉,為了幫助伍舉回到楚國,聲子回到蔡國後就急忙來到楚國並見到了楚國令尹(宰相)子木。子木問聲子:“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哪個更加賢明?"聲子說:“楚國的大夫更賢明,就算晉國很有多的人才都不如楚國,可是,雖楚有才,晉實用之,楚國的人才大都流失到晉國了,晉王非常重視楚國的人才。”聲子還向子木列舉了很多楚國人才到晉國為官的例子。子木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報告給了楚王,楚王隨即召回了流失到晉國的人才們,並且迎回了伍舉。後來“雖楚有才”被傳誦成了“惟楚有才”,這裡的“惟”並不是“唯獨”的“唯”,並不是說只有楚國有人才,而是個語氣詞,意思是“啊!原來楚國有人才”。

進入楚才園的第一座雕像叫做次非斬蛟,展現的是楚國一位勇士在湍急的河流中奮力搏鬥的場景。勇士雙眼圓睜,手持寶劍與凶惡的揚子鱷搏鬥,整個場面充滿了原始的張力,在這裡主要是想向遊人展示楚國地處在河流湖泊眾多的南方,建城之初人們生活環境惡劣,水獸橫行,但是楚國人民不畏艱險,頑強的生活了下來,而且也表現出活躍在社會最底層的英雄形象。

這個頭像是楚國的祖先鬻熊,他是商紂王時期楚民族非常有作為的一位酋長,他帶領當時的楚民族離開了荒淫無道的商紂王,投奔民心所向的周王朝。使得後來的周天子分封他的曾孫熊繹為楚國的第一任國君。鬻熊的後代以他的名字分為鬻氏和熊氏,從此改變了楚國的國君由民主選舉的禪讓制改為熊氏子孫世襲制。

這邊這幅巨大的浮雕名叫熊繹守燎,上面有一個人頭像,雙眉緊鎖,下面是一堆熊熊燃燒的大火很多人在火堆旁邊載歌載舞。這個頭像就是熊繹,他是鬻熊的曾孫,在周王朝建立的時候被封予“子男”的爵位,這是當時周天子分封各諸侯最低的爵位。有一次周天子在會稽山舉行諸侯大會,雖然熊繹也參加了,但是隻能忙於一些會場的具體事物,做後勤工作,守著火堆,不能參與政事。這件事被楚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與後來楚國迅速崛起,楚成王代表周天子主持盟會,楚莊王敢向周王室詢問鼎之輕重,形成了鮮明對比。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8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龜峰山的核心景點—萬畝杜鵑花海。在龜背嶺上有分佈集中、儲存完好連片面積達十萬多畝,生長週期上百萬年得原生態古杜鵑群落,到每年四、五月份龜峰山的紅杜鵑就相繼爭先鬥豔的盛開了。一山連一山都被這猶如紅地毯般杜鵑花所覆蓋,整個山巒呈現一片紅色的海洋,遠看去就是一座火焰山。人們把這種紅色的杜鵑花,叫映山紅,花開的時候那種如火如荼的鮮亮光彩把整個山都給染紅了。北宋詩人楊萬里曾禮讚過映山紅的這種質樸高雅的品質: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濃。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龜峰山地處大別山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上,氣候、水紋和土壤的巨大差異適宜杜鵑花的生存環境。龜峰山上的杜鵑花生自天然,分佈較廣,是大別山自然風光的經典,她屬於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是小灌木,適宜在潮溼酸性土壤中生長,她的習性是由長綠到落葉,花開的時候沒有葉子,花落後才長出綠葉。這裡的杜鵑除作觀賞,葉子、花瓣可入藥並提取芳香油,花瓣可以食用是很好的美容養顏果脯,樹皮可提製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這種高山杜鵑樹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可見杜鵑有著很大的觀賞價值、醫學價值、使用價值。

在杜鵑花海里神奇的生長著一顆杜鵑樹—杜鵑花王。也許是大自然對龜峰山的寵愛,偏將這一顆奇樹播撒到了這裡,據專家考證她已經有600多年得樹齡了,她是同一個兜同一個根上長出56枝杜鵑樹。“56”一個有著特殊象徵意義的數字,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56種語言匯成一家—愛我中華。 20xx年龜峰山風景區對這顆奇樹的高度重視和珍愛,與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簽訂協議,為其投保960萬,象徵在中華民族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同一個根同一個兜上長出56枝杜鵑樹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共根相系,血脈相連,為實現中國民族偉大歷史復興而凝聚在一起。20xx年,我們成功舉辦了全世界杜鵑花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世界各國四十多位專家,他們相聚在麻城,震撼在龜峰山,他們一致認為湖北麻城杜鵑杜鵑是他們見到過該種杜鵑分佈最集中,林分結構最純,種群面積最大,樹林最古老,儲存最完好,株型最優美,景觀最壯麗的自然群落,令人眼界大開,堪稱世界奇蹟,真可謂麻城杜鵑甲天下。

龜峰山上的杜鵑花有著與眾不同的美,她美的真實,美的自然,美的讓人神往,美的讓人眷戀。花開的時候有粉紅、玫紅、深紅、淺紅,總之她的顏色唯獨一個“紅”字了得。她的火紅的激情象徵了麻城人熱情好客,更象徵麻城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鮮血將這片土地染成的如此紅豔,如今火紅的杜鵑花也象徵了後輩的麻城人在傳承著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他們要用他們滿腔的熱血開創麻城美好的未來。是大自然賜予麻城杜鵑內在、外在的美麗,麻城悠久的歷史和不同時代的人文環境賦予杜鵑花獨特的文化內涵,難怪白居易曾感慨杜鵑花的美麗“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姆”。

在龜峰山不僅有神龜,有紅杜鵑,還有原生態的民俗表演,龜峰山組建的民俗藝術團演繹麻城原生態的民間藝術,展現麻城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傳承發揚鄂東民間藝術,讓遊人深入瞭解麻城傳統民間文化。“中華長壽山,世界杜鵑園”。最後我們要遊覽的是龜峰山杜鵑盆景園。為了彌補只有春季看杜鵑的遺憾,實現“四季看杜鵑,麻城龜峰山”,景區在龜峰胡畔投資6000萬,佔地30餘畝,打造世界一流的杜鵑盆景園,園區分為入口區、溫室展區、戶外展區、原生態餐飲等多功能區。盆景園是景區一大靚點,能滿足遊客對杜鵑花多樣性和綜合性的需求,進一步提升“杜鵑花城”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今天的導遊講解就到此結束了。

節為媒,花為魂。麻城相繼舉辦了五屆“中國·麻城杜鵑文化旅遊節”,今年就是第六屆,在這裡,純樸、勤勞、好客的麻城人張開雙臂熱忱的歡迎海內外的朋友來到美麗的杜鵑花城做客,龜峰長壽山,杜鵑邀請您!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9

野三峽景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其自然、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野三峽景區以清江景陽河峽谷及清江支流野三峽下游為核心景區,分為建始直立人遺址、野三峽峽谷、景陽河畫廊、黃鶴橋峰林4個遊覽區和小西湖國際休閒度假中心。

其中,野三峽屬全國罕見的原生態風貌儲存最完美的河谷,景陽峽是八百里清江最美河段,黃鶴橋屬岩溶地區最秀美的峰林地貌,小西湖則是一塊避暑、休閒、度假聖地。景區集有彩峽、奇峰、泉流、飛瀑、花樹、莽藤、古關、老街等8大景觀特色;更有距今195-215萬年,挑戰人類起源學說的“建始直立人”遺址、古生物化石洞群、湖北貝母原產地、景陽雞自然保護區、千畝關口葡萄基地、千畝牡丹基地、萬畝核桃基地、千年紫薇樹王等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還擁有眾多的溶洞、暗河、天坑、地縫可望開發。

恩施野三峽景區集尋蹤探祕、山水觀光、生態休閒、民俗體驗於一體,被業界認為是湖北省最具成長性的旅遊景區之一。行遊其中,感受小西湖的清秀雋永、黃鶴橋的絕美雄奇、景陽關的古道雄關、景陽河的詩畫長卷、野三峽的神祕野趣,正可謂野山浮野水,野水環野山,山水相映,相依相融,足以讓人留戀忘返。

黃鶴橋峰林

黃鶴樓的古老傳說常被人們津津樂道,而此處黃鶴橋峰林得名的由來與黃鶴樓頗具淵源。傳說古時仙人乘黃鶴飛向天天際,在去往天宮的途中因被野三峽壯闊而秀麗的美景所吸引,不禁停留於此,駐足觀賞引頸長嘯和黃鶴棲息於此,後來仙人到天界之後向天宮中的神仙們介紹人間竟有如此美景,於是神仙們在來往天界與人間的時候常常跑到致力棲息,久而久之這裡便成了連線天上與人間的橋樑,故得其名黃鶴橋。

站立在1300米海拔高的黃鶴橋峰頂上,斗膽向下俯瞰一眼群山峻嶺和清江玉帶,令人心悸的眩暈感迫使自己抬頭遠眺天際,而天邊的雲海猶豫層次海浪般撲面而來,彷彿那仙人所道的天宮就在咫尺,所謂天上人間原來就在黃鶴橋峰林之間。

九疊泉瀑布

還未看夠兩岸絕美飛壁畫,卻漸聞水流潺潺聲,大家四處張望,甚感好奇。當船緩緩的停靠在山岩前,遊人們已經爭先恐後地按動相機快門,咔擦咔擦聲和著九疊泉瀑布傾斜而下的流水聲自成明快的樂曲。話說這九疊泉瀑布的名稱由來還很有意思,順著瀑布所流經的石巖自上而下的數一數,還真是有九層石巖!當地人告訴我們這九疊泉瀑布的源頭乃是我們昨晚入住的小西湖國際大酒店前的小西湖裡18處龍潭匯聚而成,涓涓的泉水經過天坑、伏流,最後匯入清江,形成壯觀的九疊泉瀑布。

龍灣大瀑布

龍灣大瀑布從兩頁畫卷正中間傾瀉而出,正巧頭天下過雨,這瀑布的水流是特別洶湧,落差高達百米龍灣瀑布彷彿駿馬奔騰而出,泛起的浪花在潭底形成一片濃濃的霧水,“聲若雷滾撼天地,勢如江翻騰蛟龍”。沿途還可見天浴瀑布、絲絃瀑布、琴絃瀑布、響水瀑布、羅漢撒尿等其它叫不出名字的瀑布。

龍泉溪

隨著畫舫的駛入,野三峽兩岸的山峰越來越窄,只覺得陡峭的山峰驟然鋪面而來,猶如平口緊縮。進入一片寂靜無聲之際卻漸聞泉水叮咚作樂,駛進才發現山頂灌木蔥蘢,植被繁茂的山谷裡流泉飛瀑,魚翔淺底,好一副秀美的龍泉生態美景圖!

畫舫穿行其中,疑似誤入“水清魚讀月,山靜鳥談天”的境地。聽著曲曲山泉瀑布的悅耳樂聲,心曠神怡地在船頭仰望這片蔚藍天空的朵朵白雲,深深地呼吸著這裡純淨空氣,都市的喧囂煩擾早已拋諸腦後,彷彿心靈在這天地裡終於找到了歇息安靜的角落!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10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沖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裡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餘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

黃鶴樓位於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相傳始建於三國時期,歷代屢毀屢建。現樓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址仍在蛇山頭。主樓高49米,共五層,攢尖頂,層層飛簷,四望如一。底層外簷柱對徑為30米,中部大廳正面牆上設大片浮雕,表現出了歷代有關黃鶴樓的神話傳說;三層設夾層迴廊,陳列有關詩詞書畫;二、三、四層外有四面迴廊,可供遊人遠眺;五層為瞭望廳,可在此觀賞大江景色;附屬建築有仙棗亭、石照亭、黃鶴歸來小景等.。黃鶴樓是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它雄踞長江之濱,蛇山之首,背倚萬戶林立的武昌城,面臨洶湧浩蕩的揚子江,相對古雅清俊晴川閣,剛好位於長江和京廣線的交叉處,即東西水路與南北陸路的交匯點上。登上黃鶴樓武漢三鎮的旖旎風光歷歷在目,遼闊神州的錦繡山河也遙遙在望。由於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傳至今的詩詞、文賦、楹聯、匾額、摩岩石刻和民間故事,使黃鶴樓成為山川與人文景觀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樓,素來享有“天下絕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得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72根圓柱拔地而起,雄渾穩健;60個翹角凌空舒展,恰似黃鶴騰飛。樓的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黃鶴樓色彩絢麗,雄奇多姿。

黃鶴樓得名,有“因山”、“因仙”兩說。唐《元和郡縣圖志》稱,“吳黃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臨大江,西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而唐《圖經》則有“昔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因以名樓典故。與此相類似的還流傳著仙人子安乘鶴、呂洞賓“跨鶴登仙”等故事。昔之論者曾為二說聚訟不決。餘以為,就得名時序言之,實證性的“因山”名樓說似在前頭,三國東吳於黃鵠磯初建戍樓之際,“鵠”、“鶴”音轉,成“黃鶴樓”之名;而“因仙”說大約興起於道教仙話盛行的南朝時期,至唐代則因文人題詠而播揚廣遠。“因山”說為黃鶴樓得名奠定了地理學基石,“因仙”說卻令賞樓者插上縱橫八極的想象翅膀,滿足了人們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兩說各具功能,以往並行不悖,相得益彰,今後也必將彼此映照,共存於永遠。

黃鶴樓歷來是“臨高臺而極目”的絕佳去處,所謂“登臨送遠,遊必於是,宴必於是”,這種地望特色,吸引古今騷人墨客來此,對景興懷,或體味清風明月,嘆江山永在,人生易老之慨;或遙領園野壯闊,抒請纓報國、澄清天下之志,因之佳篇迭出。據不完全統計,歷代詠樓詩詞千餘首,楹聯近千副,文賦過百篇,匾額無算,而尤享盛譽者,莫過被推為“唐人七律第一的崔顥《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已成詠樓絕唱。崔詩與王勃的《滕王閣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並稱名樓題詠三傑作。吟蹤遍天下的李白,也留下歌詠黃鶴樓的不朽詩篇,“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極盡此樓飄逸神態,也令武漢三鎮從此獲得“江城”雅號。詩以樓名世,樓以詩行遠,勝景與美文相依互存,彼此激發,並輝千秋。誠如清人楹聯所云:崔唱李酬,雙絕二詩傳世上;雲空鶴去,一樓千載峙江邊。這裡所謂“一樓千載峙江邊”,若指人們心中的黃鶴樓倚江永存,則十分恰當;若就物化建築而論,實情卻“謂是今樓異昔樓,一樓毀絕一樓修”。自吳黃武二年(公元220xx年)黃鵠磯頭築軍事瞭望臺以降,千餘年間,黃鶴樓多數時段作為登臨遊憩、宴客送遠的勝地,其樓木製,故屢造屢毀,最後一座木結構古樓於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被焚,直至一個世紀後的1985年,方重建形制空前巨集麗的新樓,此為今人交相讚歎的“黃鶴百年歸”。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11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緻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 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水在她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她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裡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裡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這裡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梅花、杜鵑花、櫻花、蘭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僅梅花品種就達206種,梅樹、梅樁2萬多株,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與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磨山梅園內。優厚的旅遊資源條件吸引了日本陸奧銀行在這裡投資興建了與日本的弘前市、美國的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的磨山櫻花園,美麗的櫻花燦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園林經典建築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磨山杜鵑園品種冠中南五省之首,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滿山遍野花海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間享有盛譽,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飄香”之說。

湖北磨山的導遊詞範文5篇(五楚文化是中國周代(公元前11世紀晚期——公元前220xx年)楚人在荊楚大地上經過近千年的歷史所創立的特色地域文化,是長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與中國中原地區的黃河華夏文化並駕齊驅,共同締造中華文明。楚人經過奮發圖強,產生了包括青銅冶煉工藝、絲織、刺繡工藝、漆器、文學、美術、樂舞等在內的燦爛的古代文明成果,為中華民族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湖北為古楚國腹地,根據歷史典籍和傳說,省、市政府在東湖磨山景區青山綠水間建成楚文化遊覽區。主要景點有:雄偉壯觀的楚城門,楚人進行商賈貿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媲美江南三大名樓的楚天台,比泰山的“天下第一碑”更為壯觀的《離騷》碑刻,全國最大的“唯楚有才”石雕園和南國哲思園等,它們生動直觀地顯現了古楚國經濟,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輝煌燦爛。磨山四季皆可遊覽。歲末春初,瑞雪紛揚, 磨山五百畝梅花吐蕾綻放,疏影橫斜,冷豔四溢,淑女雅士,紛至沓來。四月櫻花盛開,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仲夏酷暑, 遊人入泳場消暑, 納涼倚繁蔭,採風攀山頂,夏夜篝火晚會。九月秋風高潔,看三秋桂子,十里飄香,萬株紅葉,層林盡染。更有長年楚文化藝術節活動,編鐘磬石交鳴,楚女細腰歌舞,濃郁的楚民間風情表演, 無不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12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龜峰山的核心景點—萬畝杜鵑花海。在龜背嶺上有分佈集中、儲存完好連片面積達十萬多畝,生長週期上百萬年得原生態古杜鵑群落,到每年四、五月份龜峰山的紅杜鵑就相繼爭先鬥豔的盛開了。一山連一山都被這猶如紅地毯般杜鵑花所覆蓋,整個山巒呈現一片紅色的海洋,遠看去就是一座火焰山。人們把這種紅色的杜鵑花,叫映山紅,花開的時候那種如火如荼的鮮亮光彩把整個山都給染紅了。北宋詩人楊萬里曾禮讚過映山紅的這種質樸高雅的品質: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濃。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龜峰山地處大別山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上,氣候、水紋和土壤的巨大差異適宜杜鵑花的生存環境。龜峰山上的杜鵑花生自天然,分佈較廣,是大別山自然風光的經典,她屬於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是小灌木,適宜在潮溼酸性土壤中生長,她的習性是由長綠到落葉,花開的時候沒有葉子,花落後才長出綠葉。這裡的杜鵑除作觀賞,葉子、花瓣可入藥並提取芳香油,花瓣可以食用是很好的美容養顏果脯,樹皮可提製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這種高山杜鵑樹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可見杜鵑有著很大的觀賞價值、醫學價值、使用價值。

在杜鵑花海里神奇的生長著一顆杜鵑樹—杜鵑花王。也許是大自然對龜峰山的寵愛,偏將這一顆奇樹播撒到了這裡,據專家考證她已經有600多年得樹齡了,她是同一個兜同一個根上長出56枝杜鵑樹。“56”一個有著特殊象徵意義的數字,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56種語言匯成一家—愛我中華。20__年龜峰山風景區對這顆奇樹的高度重視和珍愛,與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簽訂協議,為其投保960萬,象徵在中華民族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同一個根同一個兜上長出56枝杜鵑樹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共根相系,血脈相連,為實現中國民族偉大歷史復興而凝聚在一起。20__年,我們成功舉辦了全世界杜鵑花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世界各國四十多位專家,他們相聚在麻城,震撼在龜峰山,他們一致認為湖北麻城杜鵑杜鵑是他們見到過該種杜鵑分佈最集中,林分結構最純,種群面積最大,樹林最古老,儲存最完好,株型最優美,景觀最壯麗的自然群落,令人眼界大開,堪稱世界奇蹟,真可謂麻城杜鵑甲天下。

龜峰山上的杜鵑花有著與眾不同的美,她美的真實,美的自然,美的讓人神往,美的讓人眷戀。花開的時候有粉紅、玫紅、深紅、淺紅,總之她的顏色唯獨一個“紅”字了得。她的火紅的激情象徵了麻城人熱情好客,更象徵麻城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鮮血將這片土地染成的如此紅豔,如今火紅的杜鵑花也象徵了後輩的麻城人在傳承著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他們要用他們滿腔的熱血開創麻城美好的未來。是大自然賜予麻城杜鵑內在、外在的美麗,麻城悠久的歷史和不同時代的人文環境賦予杜鵑花獨特的文化內涵,難怪白居易曾感慨杜鵑花的美麗“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姆”。

在龜峰山不僅有神龜,有紅杜鵑,還有原生態的民俗表演,龜峰山組建的民俗藝術團演繹麻城原生態的民間藝術,展現麻城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傳承發揚鄂東民間藝術,讓遊人深入瞭解麻城傳統民間文化。“中華長壽山,世界杜鵑園”。最後我們要遊覽的是龜峰山杜鵑盆景園。為了彌補只有春季看杜鵑的遺憾,實現“四季看杜鵑,麻城龜峰山”,景區在龜峰胡畔投資6000萬,佔地30餘畝,打造世界一流的杜鵑盆景園,園區分為入口區、溫室展區、戶外展區、原生態餐飲等多功能區。盆景園是景區一大靚點,能滿足遊客對杜鵑花多樣性和綜合性的需求,進一步提升“杜鵑花城”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今天的導遊講解就到此結束了。

節為媒,花為魂。麻城相繼舉辦了五屆“中國·麻城杜鵑文化旅遊節”,今年就是第六屆,在這裡,純樸、勤勞、好客的麻城人張開雙臂熱忱的歡迎海內外的朋友來到美麗的杜鵑花城做客,龜峰長壽山,杜鵑邀請您!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13

嶽麓山故跡很多,山一腳下有嶽麓書院,建於公元九七六年,迄今已有一千餘年曆史。南宋的理學家朱熹在此講過學。清風峽是嶽麓書院後面一條幽靜美麗的峽谷。一線清泉。西池碧水,萬木清秀,美不勝收。有名的愛晚亭就在這清風峽中,此亭原名愛楓亭。四周楓樹漫山,風景絕佳。清代著名詩人袁枚來此遊賞。依唐人杜牧詩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將亭名改為愛晚亭。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約 958年)智睿等二僧辦學。北宋開寶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0xx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絃歌不絕,故世稱“ 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 化而聞名於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書院之名始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式主教,朱熹兩度講學。明代中後期,明世宗御賜“敬一箴”,王陽明心學和東林學派在此傳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學,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別御賜“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額。

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分為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連線,合為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巨集的壯闊景象。

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儲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14

磨山景區三面環水,六峰逶迤,總面積14.3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2.7平方公里,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享有“綠色寶庫”的美譽。“夏荷冬梅,春櫻秋桂”,四季花開不斷。

全國最大的楚文化遊覽區

湖北為古楚國腹地,磨山北麓自1989年起建成大型楚文化遊覽區。雄偉的楚城門坐落在山水相連的隘口處,進入城門有楚人進行商賈貿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立於山巔,更有層臺累榭、高聳入雲的楚天台雄踞磨山第二峰,以及用15.6噸青銅鑄造的氣勢磅礴的鳳標,還有號稱碑、字、文三絕的《離騷》碑刻,全國最大的“惟楚有才”石雕園和南國哲思園等。

東湖梅園——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

梅花以五福“快樂、幸運、長壽、順利、平安”引譽古今中外。東湖梅園是武漢市唯一的一座觀賞市花——梅花的專類園,面積800餘畝,現有梅花品種達320餘種,種植梅花20xx0多株,是中國梅花中心的所在地,是我們在傳統節日——春節之際最著名的賞梅勝地。梅園中並建有古梅園,佔地150畝,分古梅花區和古蠟梅區,共栽植有從全國各地收集的百年以上梅花和蠟梅近200株,最高樹齡達820xx年。每逢春節,正值梅花盛開之際,中外遊客絡繹不絕,紛至沓來,相約到東湖梅園踏青賞花,一年一度的梅花節已經成為廣大遊客和武漢市民春節期間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

櫻花園——世界三大賞櫻勝地之一

位於磨山南麓,佔地面積260畝,與日本弘前市、美國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園內定植櫻花樹10078棵,品種50個。東湖櫻花園全園採用日式公園設計,虹橋、小島、疊水、置石等景觀掩映在爛漫的櫻花叢中,園中標識性的建築五重塔,高31米,是中國武漢市與日本弘前市友好往來的象徵。園中地形起伏,溪流潺潺,曲徑通幽。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15

野三峽小西湖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出生了兩個國民黨中常委(相當於現在的政治局常委),一個是與周恩來總理義結金蘭的吳國楨先生。吳國楨先生歷任國民政府漢口、重慶、上海三市市長,臺灣省主席、民國宣傳部長和外交部長。前半生受矇蔽_,後半生覺悟反蔣與周恩來總理同窗不同道,道不同,卻相與言,84年受鄧穎超邀請擬於當年周慶重歸故土,未如願,於1984年6月病逝於美國。另一位是吳國楨的舅舅--朱和中先生。朱和中先生是孫中山同盟會的元老,立法委員,孫中山總統府高階顧問。抗戰期間隨國民政府西遷,回到故里花坪,興建了至今儲存完好的朱和中故居,命名為閤中街,以示紀念,可供參觀。

民國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於1918年秋受孫中山先生委派,前往雲、桂、川為民國革命錄求同盟途中,路過此地,沉醉於小西湖的湖光山色,揮毫小西湖題詠:

群山繚繞畫廊開,盪漾波光浮草抬;

幾處鶯聲翻柳浪,萬峰巒翠鬱龍裁。

新蒲掩映鷗波綠,舞絮飛揚蝶影回;

欲把西湖比西子,可能遙喚玉華來。

特別是後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可能遙喚玉華來”100多年前的預言當真還應驗了。景區投資商來自武漢的湖北天太集團,巧合的是之前所有開發的樓盤還都有“玉、華”二字。如:武漢的玉華中央華府,天太中央華府,黃石天順中央華府,咸寧南泰中央華府等。還真的把“玉華”“遙喚”來了,也算是個傳奇吧。

小西湖國際度假中心海拔1398米,地處神祕的北緯30線上,立體氣候明顯。氣溫涼而不潮,風爽而不溼,是天然氧吧。是集旅遊觀光、會務休閒、度假避暑的絕佳聖地。前面講了小西湖的人傑地靈,小西湖是龍脈寶地,地靈才人傑也。小西湖水由上、下十八潭龍泉彙集成高山天池,狀似蛟龍的一條龍脈山。小西湖國際度假中心的選址是著名風水學大師喻學才、王子夫教授親臨勘測,後經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學教授、中國易經協會副會長湖北分會會長何智斌博士認定。其主樓小西湖大酒店定位於龍脈山下,座西北(乾卦)朝東南(巽xun卦)。迎東:孔雀開屏紫氣東來;接西:龍脈納財水西來;朝南:鳳凰展翅雲南起;座北:詩書五車桂北開。恭迎各位,臥居龍脈小西湖,沐染靈氣。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16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一位著名詩人曾經這樣評價黃石寨:“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沿著這條“杉林幽徑”來欣賞兩旁讓人目不瑕接的風景吧。這是一排排陡峭而又曲折的山路。自古登黃石寨只有後山一條路,今天我們走的這條路,是十多年以前人工開鑿的。

大家請注意聽,前面傳來了陣陣歌聲。這是悅耳動聽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點歌臺。一個個衣著秀麗的土家姑娘正在載歌載舞地歡迎著各位來賓,她們優美的歌聲是否會喚起您對土家民風的無限嚮往呢?她們的熱情好客、淳樸善良是否帶給您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和快樂?此時此刻,您是否感悟到張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真諦呢?

大家請看右邊對面的山上,有一個約20米高的圓形石柱,上面有一塊長約3米、寬l.5米的石匣,在石匣上有一個石蓋,這石蓋一半兒凌空,一半兒蓋於匣上,周圍環繞著五棵翠綠的松柏。傳說張良曾將黃石公的三卷天書藏於匣內,後因戰事平息,張良又取出天書放置在其他地方,但是他卻忘記合上抽蓋,至今留下一隻半掩半開的石匣。由於這石匣內曾藏過天書,因而被人譽稱為“天書寶匣”。

大家請看前方,兩山相擠,中間僅有一通道,其形如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這裡就是“南天門”。

再請大家看這邊。

順著我手指的放向便是“定海神針”。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強硬的身軀支撐著整座大山。“定海神針”與“金鞭巖”遙遙相對,形成了一幅十分壯觀的“天然壯景”。那前面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麼景點呢?它拔地而起,直插雲霄,高達300餘米,這就是張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為它立在南天門下面而得名。“南天一柱”是整個“武陵源”風景的特寫,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在它身上有一種歷經萬年滄桑卻仍然堅忍不拔的精神,是整個“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的縮影,也是“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的節徽和標誌。

說起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大家可能會奇怪,大自然為何會如此神奇?根據科學的論證,3億多年以前,這裡曾經是一片__大海,大約1億年前左右,由於海浪的衝擊,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積了500多米厚。後來經新構造運動強烈抬升,這裡成了陸地,地面抬升以後,在流水的深切作用下,一些細小的砂石被沖走,加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的沖刷等綜合作用,使得五凌援地區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形成這中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好了,現在我要告訴大家我門已經順利的登上黃石寨的寨頂了,我帶大家來摘星臺來看看。站在臺上,使人油然產生“一覽眾山小”的感慨。特別是到了晚上,有一種與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覺,似乎一伸手,就能將天上的星星給“摘下來”。

眼 前的這個人工景點就是“六奇閣”。“六奇”準確地說是指山奇、水奇、雲奇、石奇、動物奇、植物奇。好了,我們的遊覽也要結束了。歡迎大家再次光臨黃石寨。

湖北燕子埡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江城武漢遊覽觀光,我是來自春秋旅行社的一名導遊!我姓楊,大家叫我小楊就可以了,非常高興這次能陪同大家共遊武漢,希望在我的陪同下能使各位的武漢之行能玩的開心,遊的盡興。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去遊覽風景怡人的東湖,利用路上這段時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東湖的概況。

東湖位於武漢市武昌區的東郊,是國家重點的風景名勝區,它整個面積為8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就佔了33平方公里,它相當於是杭州西湖的6倍。雖然東湖不如西湖聞名,但它秀美的山水,濃郁的荊楚風情吸引著國內廣大的遊客,東湖的自然風光相當優美,湖水澄清,青山環繞,樓亭點綴,而且它的湖岸線非常曲折,所以又有“九十九灣”之稱,東湖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5%,這是因為東湖屬於亞熱帶氣候,再加上充沛的雨量和光照以及優越的地理環境,從而也就孕育出了東湖豐富的植物資源,這裡現有各種樹木植物370多種,一年四季不斷的開放。春蘭、夏荷、秋桂和冬梅分別展示了東湖四季不同的林木美景,其中,東湖的梅花和荷花更是聞名全國,它們不僅數量多,而且栽培技術和研究水平也居全國領先地位。為此,中國花卉,盆景協會才專門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和“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設在東湖。

東湖沿湖依次劃分為:聽濤、白馬、落雁、磨山、珞洪、吹笛六大景區,但它主要的景點是集中在聽濤區和磨山區。等會兒,我們馬上將要遊覽的景區就是磨山區了。

說話間,我們已經到達此行的目的地了,現在大家看到在我身後的就是磨山區的大門了,來到這裡,您也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裡會叫做“磨山”呢?關於這一點其實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相傳三國時期劉備曾經在這裡搭臺祭天,後來他看到這座小山就象磨盤,於是就給它起名叫“磨兒山”;這第二種說法就帶有一定的神話色彩,說的是大將關羽在這裡打獵時,不慎將他的一頂六角帽遺忘在草叢中,到了第二天,這頂六角帽就長成了六峰山,也就是現在的“磨山”了。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對磨山又多了一份好奇和期待呢?下面就請隨我到裡面去感受磨山怡人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楚風楚情。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兩層的樓亭就是有名的朱碑亭了,它高20米,屬於飛翅形的亭樓,在亭上掛的這塊匾額是郭沫若先生題的,上面不僅有“朱碑亭”三個字,還有朱德先生最喜歡的蘭草圖案。再亭前立著的這個碑呢,就是朱碑了。它上面刻有朱德同志於1954年視察東湖時題的詞,其中尤為讓我們自豪的就是這句:東湖暫讓西湖美,今後將比西湖強。這不僅是朱德同志對東湖的肯定,同時也道出了東湖巨大的開發潛力,雖然時至今日,東湖的名聲仍沒有超過西湖,但它仍以秀美的山水、豐富的植物、濃郁的荊楚風情和別緻的園中園享譽國內外,從這個意義上講,朱德先生的願望算是實現了。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tw/dycfanwen/hubei/e3n9vm.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