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湖北導遊詞 >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通用16篇)
手機版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通用16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4W 次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朋友們: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通用16篇)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江城武漢遊覽觀光,我是來自春秋旅行社的一名導遊!我姓楊,大家叫我小楊就可以了,非常高興這次能陪同大家共遊武漢,希望在我的陪同下能使各位的武漢之行能玩的開心,遊的盡興。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去遊覽風景怡人的東湖,利用路上這段時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東湖的概況。

東湖位於武漢市武昌區的東郊,是國家重點的風景名勝區,它整個面積為8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就佔了33平方公里,它相當於是杭州西湖的6倍。雖然東湖不如西湖聞名,但它秀美的山水,濃郁的荊楚風情吸引著國內廣大的遊客,東湖的自然風光相當優美,湖水澄清,青山環繞,樓亭點綴,而且它的湖岸線非常曲折,所以又有“九十九灣”之稱,東湖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5%,這是因為東湖屬於亞熱帶氣候,再加上充沛的雨量和光照以及優越的地理環境,從而也就孕育出了東湖豐富的植物資源,這裡現有各種樹木植物370多種,一年四季不斷的開放。春蘭、夏荷、秋桂和冬梅分別展示了東湖四季不同的林木美景,其中,東湖的梅花和荷花更是聞名全國,它們不僅數量多,而且栽培技術和研究水平也居全國領先地位。為此,中國花卉,盆景協會才專門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和“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設在東湖。

東湖沿湖依次劃分為:聽濤、白馬、落雁、磨山、珞洪、吹笛六大景區,但它主要的景點是集中在聽濤區和磨山區。等會兒,我們馬上將要遊覽的景區就是磨山區了。

說話間,我們已經到達此行的目的地了,現在大家看到在我身後的就是磨山區的大門了,來到這裡,您也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裡會叫做“磨山”呢?關於這一點其實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相傳三國時期劉備曾經在這裡搭臺祭天,後來他看到這座小山就象磨盤,於是就給它起名叫“磨兒山”;這第二種說法就帶有一定的神話色彩,說的是大將關羽在這裡打獵時,不慎將他的一頂六角帽遺忘在草叢中,到了第二天,這頂六角帽就長成了六峰山,也就是現在的“磨山”了。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對磨山又多了一份好奇和期待呢?下面就請隨我到裡面去感受磨山怡人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楚風楚情。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兩層的樓亭就是有名的朱碑亭了,它高20米,屬於飛翅形的亭樓,在亭上掛的這塊匾額是郭沫若先生題的,上面不僅有“朱碑亭”三個字,還有朱德先生最喜歡的蘭草圖案。再亭前立著的這個碑呢,就是朱碑了。它上面刻有朱德同志於1954年視察東湖時題的詞,其中尤為讓我們自豪的就是這句:東湖暫讓西湖美,今後將比西湖強。這不僅是朱德同志對東湖的肯定,同時也道出了東湖巨大的開發潛力,雖然時至今日,東湖的名聲仍沒有超過西湖,但它仍以秀美的山水、豐富的植物、濃郁的荊楚風情和別緻的園中園享譽國內外,從這個意義上講,朱德先生的願望算是實現了。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2

磨山景區是國家風景名勝區東湖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確定的“全國文明風景區旅遊示範點”;是國家首批4A級旅遊景區。20xx年6月正式通過國家ISO14000環境質量認證,目前正在進入國家ISO14000環境質量示範景區行列。

磨山景區三面環水,六峰逶迤,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7平方公里,尤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裡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裡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磨山植物專類園區經過幾十年的建設與開發,逐步建成並開放有集科普、觀賞、遊覽於一體的13個植物專類園,即居全國四大梅園之首的東湖梅園、有世界三大櫻花園之稱的磨山櫻花園、荷花園、杜鵑園、水生花卉園、盆景園、桂花園、薔薇園、松柏園、山茶園、竹類園等。這裡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使景區形成了“夏荷冬梅、春鵑秋桂”四季百花齊放的格局。

楚文化遊覽區有雄偉壯觀的楚城門,楚人進行商賈貿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媲美江南三大名樓的楚天台,號稱碑、字、文三絕的《離騷》碑刻,全國最大的“唯楚有才”石雕園和南國哲思園等。近年來還修建了劉備郊天壇、關聖廟、清河橋、摩崖石刻、煙浪亭等極具文化內涵的新景點。

磨山四季皆可遊覽,歲末春初,瑞雪紛揚,磨山八百畝梅花吐蕾綻放,疏影橫斜,暗香四溢,淑女雅士,紛至沓來。四月櫻花盛開,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仲夏酷暑,遊人入泳場消暑,納涼倚繁蔭,採風攀山頂,參加夏夜篝火晚會。九月秋風高潔,三秋桂子,十里飄香,萬株紅葉,層林盡染。更有長年楚文化藝術節活動,編鐘磬石交鳴,楚女細腰歌舞,濃郁的楚民間風情表演,無不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3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緻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 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水在她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她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裡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裡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這裡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梅花、杜鵑花、櫻花、蘭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僅梅花品種就達206種,梅樹、梅樁2萬多株,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與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磨山梅園內。優厚的旅遊資源條件吸引了日本陸奧銀行在這裡投資興建了與日本的弘前市、美國的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的磨山櫻花園,美麗的櫻花燦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園林經典建築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磨山杜鵑園品種冠中南五省之首,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滿山遍野花海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間享有盛譽,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飄香”之說。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4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左手邊就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之一,東湖的面積有西湖面積的六倍之大,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解放之後,朱德總司令遊覽東湖的時候曾說過“東湖暫讓西湖好,將來更比西湖強”的詩句,這也說明我們的東湖有著巨大的潛力。

從五十年代開始東湖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境,東湖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但現在對外開放的就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我們今天遊覽的就是磨山景區。

進入磨山景區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一面非常有楚文化特色的大鼓,叫做虎坐鳥架鼓,是戰國時期出國的重要樂器種類,以兩隻臥虎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隻長腿昂首的鳴鳳,一面大鼓用紅繩懸於鳳冠之上。在楚文化中,我們隨處可見這種形象的鼓,多為漆器製品。

關於虎坐鳥架鼓的來歷有一段歷史淵源,在春秋戰國時期,楚人和位於現在四川一代的巴人連年征戰,巴人崇尚老虎,而楚人崇尚鳳,各自以虎和鳳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楚人雖然不能每次戰爭都打能贏巴人,但是他們在思想上,精神上,都覺得楚國是最強的,所以他們製作了這種虎坐鳥架鼓,寓意著楚人可以把巴人踩在腳下,巴人要以楚人馬首是瞻。也是因為有這樣的民族榮譽感,楚國才能所向無敵,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磨山景區可以說是一個大型的楚文化主題公園,大家遠遠的可以看到前面的楚城門,楚城是參照當時楚國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所設計,建造的。

城門有三個門洞,一大兩小,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晏子使楚的故事,當年晏子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人欺負晏嬰身材矮小,讓他從城門的小門入,晏子說:“如果我是出使狗國,那麼我就從狗門入,現在我出使楚國,不應該從此門入。”楚人沒辦法,不能承認自己是狗國,只好敞開大門,迎接晏嬰。從這個小故事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楚國確實有多個門洞。

城門上是用甲骨文寫的“楚城”二字,我們可以看到楚城門很有特色的地方是兩邊的望樓比中間的望樓要高,由此可以方便的監控周圍的環境,以防敵情。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是楚城門除了陸門以外,還設有水門。根據楚人臨水居高城的特點,楚城外一般都有天然的護城河,而且楚地處於南方,河流湖泊眾多,不僅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內也是流水密佈。通過水門,那些乘船而來的商賈和使節就可以直接開船進城。我們這裡的楚城門就沿襲了當年的風格,向東湖裡延伸出了一個水門。大家可以看右手邊,那是我們的楚長城,大家都知道秦長城,很少知道楚國也有長城的,因為楚國的長城沒有那麼巨集偉,但是建造的年代要比秦國早很多,也是作為防禦之用。

關於這個楚城門,當年設計建造的時候專家們為其材料的選擇大傷腦筋,本想以青灰色的石磚作為材料,可是那樣的風格接近於唐代的城牆,宮殿建築,年代就比較近了。用一般的轉頭又無法體現楚國的特色。後來專家們將目光放在武漢沿江碼頭臺階所用的紅砂石上,楚人剛好崇尚紅色,而且這些砂石資源豐富,售價便宜,就用此來建造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楚城門。

這兩個巨大的銅鳳叫做楚鳳標,高8.7米。鳳是楚國人的圖騰,被視為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徵。楚國人非常崇尚鳳凰,所以在很多楚墓中出土的器物上都是鳳的圖案。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銅鳳同我們在門口看到的虎坐鳥架鼓一樣,也是腳踏老虎。這裡的把鳳的尾部特意做成上揚的形象,就像熊熊烈火,這也表現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鳳標修建最妙的地方在於鳳尾形成的拱門,恰好將巍然屹立於磨山主峰的楚天台罩住,成為烘托楚天台的一個銅光環,這樣一來鳳標和楚天台就形成了“借景”效應。

登上345級臺階就可以登上楚天台,楚天台的名字取自毛澤東同志的一句“極目楚天舒”,而在楚國最頂級的建築被稱為臺。楚天台是參照楚靈王時的行宮---章華臺的遺址修建的。這裡有一個小故事,據說靈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癖好,就是喜歡細腰,他自己是細腰不說,還對細腰的大臣非常喜愛,許多人為了得到靈王的厚愛都節食束腰,以致後來許多人都餓死了,所以在民間又有“靈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的說法,章華臺也因此被稱為細腰宮。據說有一次楚王宴請賓客,在章華臺大擺宴席,哪知客人爬上章華臺就休息了三次,所以章華臺又名“三休臺”,而現在我們登上楚天台的臺階上也設有三個休息平臺。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磨山最主要的景點之一-----楚才園,它向我們展示了楚國800多年曆史長河中的著名典故。楚才園的門口懸掛著四口楚式編鐘,是按照曾侯乙編鐘所設計的,編鐘上刻有四個甲骨文,從右向左讀出就是“惟楚有才”。這裡要說到一個歷史典故:當年蔡國的聲子出使晉國,途中遇到了受到誣陷而逃亡鄭國的楚國大夫伍舉,為了幫助伍舉回到楚國,聲子回到蔡國後就急忙來到楚國並見到了楚國令尹(宰相)子木。子木問聲子:“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哪個更加賢明?"聲子說:“楚國的大夫更賢明,就算晉國很有多的人才都不如楚國,可是,雖楚有才,晉實用之,楚國的人才大都流失到晉國了,晉王非常重視楚國的人才。”聲子還向子木列舉了很多楚國人才到晉國為官的例子。子木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報告給了楚王,楚王隨即召回了流失到晉國的人才們,並且迎回了伍舉。後來“雖楚有才”被傳誦成了“惟楚有才”,這裡的“惟”並不是“唯獨”的“唯”,並不是說只有楚國有人才,而是個語氣詞,意思是“啊!原來楚國有人才”。

進入楚才園的第一座雕像叫做次非斬蛟,展現的是楚國一位勇士在湍急的河流中奮力搏鬥的場景。勇士雙眼圓睜,手持寶劍與凶惡的揚子鱷搏鬥,整個場面充滿了原始的張力,在這裡主要是想向遊人展示楚國地處在河流湖泊眾多的南方,建城之初人們生活環境惡劣,水獸橫行,但是楚國人民不畏艱險,頑強的生活了下來,而且也表現出活躍在社會最底層的英雄形象。

這個頭像是楚國的祖先鬻熊,他是商紂王時期楚民族非常有作為的一位酋長,他帶領當時的楚民族離開了荒淫無道的商紂王,投奔民心所向的周王朝。使得後來的周天子分封他的曾孫熊繹為楚國的第一任國君。鬻熊的後代以他的名字分為鬻氏和熊氏,從此改變了楚國的國君由民主選舉的禪讓制改為熊氏子孫世襲制。

這邊這幅巨大的浮雕名叫熊繹守燎,上面有一個人頭像,雙眉緊鎖,下面是一堆熊熊燃燒的大火很多人在火堆旁邊載歌載舞。這個頭像就是熊繹,他是鬻熊的曾孫,在周王朝建立的時候被封予“子男”的爵位,這是當時周天子分封各諸侯最低的爵位。有一次周天子在會稽山舉行諸侯大會,雖然熊繹也參加了,但是隻能忙於一些會場的具體事物,做後勤工作,守著火堆,不能參與政事。這件事被楚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與後來楚國迅速崛起,楚成王代表周天子主持盟會,楚莊王敢向周王室詢問鼎之輕重,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個雕塑名叫卞和抱璞,是發生在楚國非常有名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楚山腳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在山腳下發現了一塊璞石,他知道里面藏有一塊無價寶玉,出於對國家的熱愛,他把璞玉獻給了當時的楚國國君楚厲王,楚厲王見了便叫一位宮廷玉匠來辨識。誰知玉匠手藝雖然高超,卻從未見過粗糙的璞石,於是就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楚厲王大怒,砍斷了卞和的左腿。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登位,卞和又抱著那塊璞玉去覲見,誰知楚武王還是寵幸當年的玉匠,結果卞和又被看去了右腿。不久後楚武王去世,楚文王繼位,被砍下雙足的卞和已經80歲了,回顧往事不勝傷感,於是抱著璞石在山下嚎啕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了血。訊息傳到楚文王耳中,便召見了他,並問他:“楚國有那麼多因為欺君之罪被砍掉雙足的人,為什麼你要哭的如此傷心?”卞和義正言辭的回答:“我哪裡是悲傷失去雙足,我悲傷的是明明是塊寶玉卻偏偏說它是石頭,明明我忠心為國,卻說我欺君,楚王不分真假,不辨忠奸,這才是我最傷心的。”楚王聽了深受感動,這次他不再讓玉匠用肉眼辨別,而是命人將璞石劈開,結果果然是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和氏璧的來歷。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一長排浮雕描述了銅礦開採,絲織刺繡,漆器漆畫和舞蹈音樂;向我們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同時告訴我們楚文化的源遠流長。我們沿著這一長排浮雕可以看到很多楚國當時的名人逸事,包括許行講學,甘德觀星,高山流水遇知音,楚囚南冠,優孟衣冠,楚寶倚相,隔河對射,伍參主戰等等。

走了一圈,我們馬上就要走出楚才園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尊大型雕塑的名字叫做“莊王出征”,中間這位雄偉高大,身穿戰甲的人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來歷就跟楚莊王有關。在楚莊王剛繼位的時候,三年不理朝政,整天歌舞享樂,有位大臣叫做伍舉,他不知道莊王到底是不是明君,於是故意試探他:“臣聽說山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不鳴,不知道是為什麼,大王您知道是什麼原因麼?”他滿以為莊王答不上來。誰知莊王毫不思索的說:“此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伍舉一聽大喜,為君王感到高興,因為他知道莊王不是昏君。事實證明莊王果然很有能力,他通過三年時間摸清誰是正直的,為國家著想的大臣,哪些是昏庸,奸佞的臣子,之後更是帶領著楚國進入鼎盛時期。

我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裡,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後我們在門口集合。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5

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美麗的江城武漢遊覽觀光,我是來自春秋旅行社的一名導遊!我姓楊,大家叫我小楊就可以了,非常高興這次能陪同大家共遊武漢,希望在我的陪同下能使各位的武漢之行能玩的開心,遊的盡興。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去遊覽風景怡人的東湖,利用路上這段時間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東湖的概況。

東湖位於武昌區的東郊,是國家重點的風景名勝區,它整個面積為88平方公里,它秀美的山水,濃郁的荊楚風情吸引著國內廣大的遊客,東湖的自然風光是相當優美,湖水澄清,青山環繞,樓亭點綴,而且它的湖岸線非常曲折,所以又有“九十九灣”之稱,東湖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5%,這是因為東湖屬於亞熱帶氣候,再加上充沛的雨量和光照以及優越的地理環境,從而也就孕育出了東湖豐富的植物資源,這裡現有各種樹木植物370多種,一年四季不斷的開放。春蘭、夏荷、秋桂和冬梅分別展示了東湖四季不同的林木美景,其中,東湖的梅花和荷花更是聞名全國,它們不僅數量多,而且栽培技術和研究水平也居全國領先地位。為此,中國花卉,盆景協會才專門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和“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設在東湖。

東湖沿湖依次劃分為:聽濤、白馬、落雁、磨山、珞洪、吹笛六大景區,但它的景點是集中在聽濤區和磨山區,而我們今天將要主要遊覽的景區就是磨山區了。 說話間,我們已經到達此行的目的地了,大家看!現在在我身後的就是磨山區的大門了,來到這裡,您也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裡會叫做“磨山”呢?關於這一點其實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相傳三國時期劉備曾經在這裡搭臺祭天,後來他看到這座小山就象磨盤,於是就給它起名叫“磨兒山”;這第二種說法就帶有一定的神話色彩,說的是大將關羽在這裡打獵時,不慎將他的一頂六角帽遺忘在草叢中,到了第二天,這頂六角帽就長成了六峰山,也就是現在的“磨山”了。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對磨山又多了一份好奇和期待呢?那麼現在就和我一起開始磨山之旅吧!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兩層的樓亭就是有名的朱碑亭了,它高20米,屬於飛翅形的亭樓,在亭上掛的這塊匾額是郭沫若先生題的,上面不僅有“朱碑亭”三個字,還有朱德先生最喜歡的蘭草圖案。再亭前立著的這個碑呢,就是朱碑了。它上面刻有朱德同志於1954年視察東湖時題的詞,其中尤為讓我們自豪的就是這句:東湖暫讓西湖美,今後將比西湖強。這不僅是朱德同志對東湖的肯定,同時也道出了東湖巨大的開發潛力,雖然時至今日,東湖的名聲仍沒有超過西湖,但它仍以秀美的山水、豐富的植物、濃郁的荊楚風情和別緻的園中園享譽國內外,從這個意義上講,朱德先生的願望算是實現了。

參觀完紀念朱德的古蹟後,接下來我將陪同大家遊覽的是磨山以北的楚文化旅遊區,這個景點就是以展現2220xx年前的楚文化而專門修築的一系列建築。整個景區以楚天台為中心,在加上楚城、楚市、鳳標及離騷碑等景區一併構成。

也許你會想:為什麼要將這些楚國的東西建在這裡呢?其實,早在西周時期,楚人就已經控制了現在的武漢地區,武漢受楚文化的浸潤的程度之深,是其它一些著名的城市所無法比擬的,為了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磨山於1987年建立了這座以楚文化為內涵的風景遊覽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高大的城樓就是楚城了,它由水門、陸門、望樓、箭樓、風水臺組成。它是參照南方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的城門設計而成的。在先秦時期,城是國家的象徵,根據楚人喜歡居高臨下築城的特點,所以選擇在這建依山傍水的要津。看到這座城,我們也可以領略到昔日楚國將士守城殺敵的身影。在樓城下的這條街就是楚街了。走過楚街,進了楚城,我們就來到了楚市,這座門就是進入楚市的門戶了,大家看這牌子上兩個楚國的文字是什麼呢?對了,這就是“楚市”二字,這個“楚”非常有意思,兩邊一個木,中間一個“足”,表現了當時楚人是生活在茂盛的原始森林中的。

大家看這裡面的建築採用的是吊腳樓。這是因為當時楚地潮溼多雨,選用吊腳樓可以起著防潮的作用。至今,土家族所居住的吊腳樓就是沿襲這一傳統,與此同時,您還可以在這裡隨意參觀,選購一些有趣的小飾品作個記念。 逛完了楚市,現在呈現在各位眼前的銅鑄鳳標就是楚文化旅遊區的標誌。鳳是楚人的圖騰,被視為至真,至美,至善的象徵。眼前的雙鳳翹首相對,拱成半圓弧造型,像不像一團正在熊熊燃燒的火焰呢?這也表現了楚人崇火的習俗,就好像武漢人說:“您今天真走火”。意思就是說您今天碰上好運氣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您晚上夢見了火,就是好兆頭,意味著要發財。

所以這個鳳標是吉祥富貴的象徵。 從這個鳳標向上走345級臺階,我們就會到達楚天台了。在此之前,我請大家想一想,為什麼這個臺階數會是345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楚國的建築多是以“臺”命名,而不稱其為“樓”,湖北人說的數字“6”,恰好與“樓”同音,為了避免這個“樓”字,所以根據山勢將臺階設計成345級,同時這也寓意著步步高。希望大家登上臺階之後,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能步步高昇,現在我們就向楚天台前進吧。

現在,大家看到這個雄偉的建築就是楚天台了,它是參照楚靈王時的行宮-章華臺的遺址而修建的,說到章華臺,這裡又有一個小故事。據說靈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癖好,就是好細腰,他自己是細腰不說,他還對細腰的大臣非常喜愛,許多人為了得到靈王的厚愛都節食束腰,以致後來許多人都餓死了,所以在民間又有“靈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這種說法,章華臺也因此被稱為細腰宮,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一直到現在,湖北一帶仍以苗條為美著稱。

大家看到眼前的楚天台造型非常的雄偉莊重,可以說是秦國鼎盛時期的藝術象徵,在進去之前呢,我將楚天台的內部結構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楚天台它是一個外五內六的建築,一共有六層,第一層展出的是出土音樂文物的複製品,大家可以看到有“世界第八大奇蹟”之稱的曾候乙編鐘。在二樓演播廳,您可以盡情欣賞“鐘鼓之樂”和“琴瑟之音”。在第三到第五層展出的就是楚國的漆器和字畫,至於這最後一層就是您登高望遠的最佳選擇了,您可以在那欣賞到整個東湖的景觀。 下面就請大家到裡面隨意的參觀、遊覽。

看完了楚天台,我們就來到了有著“天下第一砰”之稱的“離騷碑“。它是用紅色的岩石壘砌而成的。在碑上雕刻的內容是屈原的《離騷》,而這個筆跡是毛主席青年時代用顏體書寫的手跡臨摹,堪稱詩書二絕,更絕的是這塊碑將屈原和毛主席兩位古今偉人結合在一起,這在全國來說,都是非常少見的。

好了,東湖磨山景區就為您介紹到這兒,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或建議可以告訴我,以便我在今後的工作中有所改進,現在給大家半個小時活動時間,待會我們在楚城門口見面,望大家掌握好時間。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6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江城——武漢遊覽觀光,我們今天將要去遊覽的是著名的辛亥革命首義舊址——紅樓。

趁現在還沒到達紅樓,請允許我先向大家簡要地介紹一下紅樓的概況。

作為“九省通衢”、“南北樞紐”的華中重鎮,武漢在軍事上具有扼險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從武漢開始改變中國歷史的行程,武漢因此被稱為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

近一個世紀前的1920xx年是中國舊曆的辛亥年,一年伊始,反清起義便接連不斷。繼4月間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後,5月四川發起了保路運動,以孫中山、黃興為領袖的同盟會在武漢祕密建立了中部總會,武昌的文學社和共進會便積極準備相機發動武裝起義。10月9日,負責軍事組織的孫武在俄租界配製炸藥不慎引爆,領導機關遭到破壞,名冊、印信被抄,起義總指揮蔣翊武出走。十日晨,革命黨人劉復基、彭楚藩、楊巨集勝被捕遇難。在此危急關頭,新軍中革命黨人主動聯絡,決定按原計劃立即起義。晚上8點多鐘,新軍工程營、輜重營首先發難,首先是工程第八營的幾個士兵拒交子彈,打死了前來鎮壓的反動軍官,打響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工程營奪佔了楚望臺軍械庫,推左隊隊官(相當於連長)吳兆麟為臨時總指揮,各營革命黨人紛紛響應。當晚,起義軍兵分三路向總督署及第 8鎮司令部發起進攻,炮擊總督署,湖廣總督瑞徵、第 8鎮統制張彪倉皇出逃。11日天亮後起義者便佔領了武昌全城,革命黨人的“十八星旗”高高飄揚在黃鶴樓上。武昌起義的第二天,漢口、漢陽的新軍也起義佔領了兩鎮,同日,武昌成立了軍政府。當時孫中山還忙於在海外籌款,黃興也未趕到,由於變起倉促,群龍無首,起義士兵們硬把一個毫無革命思想的協統(旅長)黎元洪搜出來——民間稱作“床底下拖出個黎元洪”——用手槍逼著他當了都督。以武昌起義為標誌的辛亥革命,在中國結束了持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雖然後來又在各地冒出了無數個割據稱霸的“土皇帝”,但在摧枯拉朽的革命洪流面前無異螳臂擋車,中國歷史就此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張勳復辟、袁世凱稱帝都只有十幾天或幾十天的壽數。辛亥革命成就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武昌作為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而千古留芳。

在武昌的首義路南端,閱馬場北端的綠蔭叢中,掩映著一組紅色樓房,因為它紅牆紅瓦,武漢人親切的稱它為紅樓,這就是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舊址。整個院落佔地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紅樓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其前身是清政府為了玩弄“立憲”騙局而設立的湖北省諮議局。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次日,革命黨人和起義士兵雲集湖北省諮議局,宣佈成立以黎元洪為都督的湖北軍政府,釋出了第一號佈告,宣佈廢除清宣統年號,號召各省響應武昌起義,建立中華民國,從而開啟了劃時代的“民國之門”。

紅樓前建有碧樟廣場和花壇噴泉,廣場中央聳立著1931年鑄造的孫中山銅像,先生身著長袍馬褂,左手執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視遠方。南端有黎元洪拜黃興為將的“拜將臺”紀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頂呈錐體,銳利向上,有一種“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氣慨。紅樓紀念館的牆上懸掛著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親筆題寫的“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匾額。紅樓的主樓為紅色磚木結構二層樓房,面闊73米,進深42米。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國家的行政大廈,風格典雅莊重:花崗石砌臺基,紅磚砌牆,廊前列柱起券,簷下飾飛頭,簷上壓以女兒牆。外牆磚砌,間飾附加假柱、柱頭和垂花、垂禾、束蓮等圖案。紅瓦覆頂,屋頂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樓(原為穹窿頂式,於1920xx年12月1日被清軍炮彈擊毀)。主樓平面呈“山”字形,門前有突出的門廊和回車道,前方及兩翼為門廳和辦公室,後方正中為會堂。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7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左手邊就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之一,東湖的面積有西湖面積的六倍之大,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解放之後,朱德總司令遊覽東湖的時候曾說過“東湖暫讓西湖好,將來更比西湖強”的詩句,這也說明我們的東湖有著巨大的潛力。

從五十年代開始東湖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境,東湖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但現在對外開放的就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我們今天遊覽的就是磨山景區。

進入磨山景區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一面非常有楚文化特色的大鼓,叫做虎坐鳥架鼓,是戰國時期出國的重要樂器種類,以兩隻臥虎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隻長腿昂首的鳴鳳,一面大鼓用紅繩懸於鳳冠之上。在楚文化中,我們隨處可見這種形象的鼓,多為漆器製品。

關於虎坐鳥架鼓的來歷有一段歷史淵源,在春秋戰國時期,楚人和位於現在四川一代的巴人連年征戰,巴人崇尚老虎,而楚人崇尚鳳,各自以虎和鳳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楚人雖然不能每次戰爭都打能贏巴人,但是他們在思想上,精神上,都覺得楚國是最強的,所以他們製作了這種虎坐鳥架鼓,寓意著楚人可以把巴人踩在腳下,巴人要以楚人馬首是瞻。也是因為有這樣的民族榮譽感,楚國才能所向無敵,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磨山景區可以說是一個大型的楚文化主題公園,大家遠遠的可以看到前面的楚城門,楚城是參照當時楚國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所設計,建造的。

城門有三個門洞,一大兩小,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晏子使楚的故事,當年晏子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人欺負晏嬰身材矮小,讓他從城門的小門入,晏子說:“如果我是出使狗國,那麼我就從狗門入,現在我出使楚國,不應該從此門入。”楚人沒辦法,不能承認自己是狗國,只好敞開大門,迎接晏嬰。從這個小故事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楚國確實有多個門洞。

城門上是用甲骨文寫的“楚城”二字,我們可以看到楚城門很有特色的地方是兩邊的望樓比中間的望樓要高,由此可以方便的監控周圍的環境,以防敵情。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是楚城門除了陸門以外,還設有水門。根據楚人臨水居高城的特點,楚城外一般都有天然的護城河,而且楚地處於南方,河流湖泊眾多,不僅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內也是流水密佈。通過水門,那些乘船而來的商賈和使節就可以直接開船進城。我們這裡的楚城門就沿襲了當年的風格,向東湖裡延伸出了一個水門。大家可以看右手邊,那是我們的楚長城,大家都知道秦長城,很少知道楚國也有長城的,因為楚國的長城沒有那麼巨集偉,但是建造的年代要比秦國早很多,也是作為防禦之用。

關於這個楚城門,當年設計建造的時候專家們為其材料的選擇大傷腦筋,本想以青灰色的石磚作為材料,可是那樣的風格接近於唐代的城牆,宮殿建築,年代就比較近了。用一般的轉頭又無法體現楚國的特色。後來專家們將目光放在武漢沿江碼頭臺階所用的紅砂石上,楚人剛好崇尚紅色,而且這些砂石資源豐富,售價便宜,就用此來建造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楚城門。

這兩個巨大的銅鳳叫做楚鳳標,高8.7米。鳳是楚國人的圖騰,被視為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徵。楚國人非常崇尚鳳凰,所以在很多楚墓中出土的器物上都是鳳的圖案。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銅鳳同我們在門口看到的虎坐鳥架鼓一樣,也是腳踏老虎。這裡的把鳳的尾部特意做成上揚的形象,就像熊熊烈火,這也表現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鳳標修建最妙的地方在於鳳尾形成的拱門,恰好將巍然屹立於磨山主峰的楚天台罩住,成為烘托楚天台的一個銅光環,這樣一來鳳標和楚天台就形成了“借景”效應。

登上345級臺階就可以登上楚天台,楚天台的名字取自毛澤東同志的一句“極目楚天舒”,而在楚國最頂級的建築被稱為臺。楚天台是參照楚靈王時的行宮---章華臺的遺址修建的。這裡有一個小故事,據說靈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癖好,就是喜歡細腰,他自己是細腰不說,還對細腰的大臣非常喜愛,許多人為了得到靈王的厚愛都節食束腰,以致後來許多人都餓死了,所以在民間又有“靈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的說法,章華臺也因此被稱為細腰宮。據說有一次楚王宴請賓客,在章華臺大擺宴席,哪知客人爬上章華臺就休息了三次,所以章華臺又名“三休臺”,而現在我們登上楚天台的臺階上也設有三個休息平臺。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磨山最主要的景點之一-----楚才園,它向我們展示了楚國800多年曆史長河中的著名典故。楚才園的門口懸掛著四口楚式編鐘,是按照曾侯乙編鐘所設計的,編鐘上刻有四個甲骨文,從右向左讀出就是“惟楚有才”。這裡要說到一個歷史典故:當年蔡國的聲子出使晉國,途中遇到了受到誣陷而逃亡鄭國的楚國大夫伍舉,為了幫助伍舉回到楚國,聲子回到蔡國後就急忙來到楚國並見到了楚國令尹(宰相)子木。子木問聲子:“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哪個更加賢明?"聲子說:“楚國的大夫更賢明,就算晉國很有多的人才都不如楚國,可是,雖楚有才,晉實用之,楚國的人才大都流失到晉國了,晉王非常重視楚國的人才。”聲子還向子木列舉了很多楚國人才到晉國為官的例子。子木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報告給了楚王,楚王隨即召回了流失到晉國的人才們,並且迎回了伍舉。後來“雖楚有才”被傳誦成了“惟楚有才”,這裡的“惟”並不是“唯獨”的“唯”,並不是說只有楚國有人才,而是個語氣詞,意思是“啊!原來楚國有人才”。

進入楚才園的第一座雕像叫做次非斬蛟,展現的是楚國一位勇士在湍急的河流中奮力搏鬥的場景。勇士雙眼圓睜,手持寶劍與凶惡的揚子鱷搏鬥,整個場面充滿了原始的張力,在這裡主要是想向遊人展示楚國地處在河流湖泊眾多的南方,建城之初人們生活環境惡劣,水獸橫行,但是楚國人民不畏艱險,頑強的生活了下來,而且也表現出活躍在社會最底層的英雄形象。

這個頭像是楚國的祖先鬻熊,他是商紂王時期楚民族非常有作為的一位酋長,他帶領當時的楚民族離開了荒淫無道的商紂王,投奔民心所向的周王朝。使得後來的周天子分封他的曾孫熊繹為楚國的第一任國君。鬻熊的後代以他的名字分為鬻氏和熊氏,從此改變了楚國的國君由民主選舉的禪讓制改為熊氏子孫世襲制。

這邊這幅巨大的浮雕名叫熊繹守燎,上面有一個人頭像,雙眉緊鎖,下面是一堆熊熊燃燒的大火很多人在火堆旁邊載歌載舞。這個頭像就是熊繹,他是鬻熊的曾孫,在周王朝建立的時候被封予“子男”的爵位,這是當時周天子分封各諸侯最低的爵位。有一次周天子在會稽山舉行諸侯大會,雖然熊繹也參加了,但是隻能忙於一些會場的具體事物,做後勤工作,守著火堆,不能參與政事。這件事被楚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與後來楚國迅速崛起,楚成王代表周天子主持盟會,楚莊王敢向周王室詢問鼎之輕重,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個雕塑名叫卞和抱璞,是發生在楚國非常有名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楚山腳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在山腳下發現了一塊璞石,他知道里面藏有一塊無價寶玉,出於對國家的熱愛,他把璞玉獻給了當時的楚國國君楚厲王,楚厲王見了便叫一位宮廷玉匠來辨識。誰知玉匠手藝雖然高超,卻從未見過粗糙的璞石,於是就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楚厲王大怒,砍斷了卞和的左腿。楚厲王死後,楚武王登位,卞和又抱著那塊璞玉去覲見,誰知楚武王還是寵幸當年的玉匠,結果卞和又被看去了右腿。不久後楚武王去世,楚文王繼位,被砍下雙足的卞和已經80歲了,回顧往事不勝傷感,於是抱著璞石在山下嚎啕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了血。訊息傳到楚文王耳中,便召見了他,並問他:“楚國有那麼多因為欺君之罪被砍掉雙足的人,為什麼你要哭的如此傷心?”卞和義正言辭的回答:“我哪裡是悲傷失去雙足,我悲傷的是明明是塊寶玉卻偏偏說它是石頭,明明我忠心為國,卻說我欺君,楚王不分真假,不辨忠奸,這才是我最傷心的。”楚王聽了深受感動,這次他不再讓玉匠用肉眼辨別,而是命人將璞石劈開,結果果然是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和氏璧的來歷。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一長排浮雕描述了銅礦開採,絲織刺繡,漆器漆畫和舞蹈音樂;向我們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同時告訴我們楚文化的源遠流長。我們沿著這一長排浮雕可以看到很多楚國當時的名人逸事,包括許行講學,甘德觀星,高山流水遇知音,楚囚南冠,優孟衣冠,楚寶倚相,隔河對射,伍參主戰等等。

走了一圈,我們馬上就要走出楚才園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尊大型雕塑的名字叫做“莊王出征”,中間這位雄偉高大,身穿戰甲的人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來歷就跟楚莊王有關。在楚莊王剛繼位的時候,三年不理朝政,整天歌舞享樂,有位大臣叫做伍舉,他不知道莊王到底是不是明君,於是故意試探他:“臣聽說山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不鳴,不知道是為什麼,大王您知道是什麼原因麼?”他滿以為莊王答不上來。誰知莊王毫不思索的說:“此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伍舉一聽大喜,為君王感到高興,因為他知道莊王不是昏君。事實證明莊王果然很有能力,他通過三年時間摸清誰是正直的,為國家著想的大臣,哪些是昏庸,奸佞的臣子,之後更是帶領著楚國進入鼎盛時期。

我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裡,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後我們在門口集合。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8

利川市可謂物華天寶,細細數來,竟有很多世界第一、亞洲第一、中國第一。如流傳世界的《龍船調》,有“天下第一杉”之稱的“水杉王”,有“土家第一寨”之稱的“魚木寨”,“大水井”等,但是真要數出這些“名牌名品”的成名時間早遲,得首推被譽為“亞洲第一洞”的騰龍洞。騰龍洞在80年代被發現,一下子就形成了轟動效應,繼而引起旅遊的熱潮,形成了鏈式經濟。在現今大打旅遊牌、“做大做活”的思路指引下,逐漸整合利川其他旅遊資源形成系列。    論形成時間,騰龍洞的時間是“老祖宗”,至今已有了22.9萬年的年齡。據科考的結果來看,騰龍洞就是清江的古河床,而且,當時它是穿山而過,形成的伏流,因此,騰龍洞的開鑿者就是溫柔嫵媚、奔騰不息的清江水。恩施土家人的母親河清江自利川齊躍山湧出後,一露面馬上發表了一個“三明三暗”的開篇語,這“三明三暗”,其實也就是清江三次進入地下伏流,三次露頭奔流的情形。騰龍洞的位置,就是“第三暗”的地方。遠古的時候,清江從騰龍洞進入伏流,現在,又改道為騰龍洞旱洞邊的水洞。這“三明三暗”也正昭示著土家人不畏艱險,勇敢、拼搏、堅韌的民族特性。經過這些跌跌撞撞的挫折後,清江從恩施市的雪照河湧出,再開始表現“百里溫柔與嫵媚”。因此,騰龍洞是清江的一個性情轉化環節,在騰龍洞長達近六十公里的幽深地府裡,清江開始新的涅槃和昇華。    除了桂林等城市,全國還少有象騰龍洞這種巨集大自然而又距城區如此近距離的景點,它距城區也就幾里路遠。清江在利川城裡逶迤而行,劃了幾道漂亮的孤線以後突然悄然出城,而剛一出城,一離開城區的那塊盆地般的平壩,馬上就遇到了一圈山。四周都是山,別無他途,她徘徊、尋覓了一陣之後,忽地從騰龍洞所在位置一個猛子鑽入地下,潛行四五十里,然後再冒出來吸一口氣。這一口氣一憋,等到再出來,竟然到了鄰近的另一個縣市恩施市。我們可以現象,遠古時,江水水流到這裡,面臨四面緊逼的高山,清江在這裡憤怒、苦惱、掙扎、拼搏,不停地撞擊這阻攔自己前行的大山,功夫不負,竟然在山體中撞出這樣一條通道,就是眼前的旱洞,而在數萬年後竟然又棄了撞開的這條道,重新闖出一條新的通道,亦即今日的水洞。兩個洞都是我們眼中的風景,同時也是一條含淚帶血的道路。它們都是騰龍洞的部分,一曰旱洞,一曰水洞,兩洞洞口緊挨著,一起雄辯地證明著清江開山劈嶽的偉力。

旱洞是現在遊人進入的主要區域,從洞口前橫跨清江的鐵索橋過去,拐一個彎就可以看到旱洞洞口偉岸的身形。橋是武陵地區的“甩甩橋”,晃晃悠悠的,常常有惡作劇的人使勁搖晃,在遊人的驚慌失措中製造第一場歡樂。橋下這時的清江誕生才不久,又遊弋在兩岸高峻的峽谷中,因此,還並不見氣勢,突然現出這麼一個空闊的洞口來,有一種措手不及的震撼。現在騰龍洞的門票上就是以洞口為背景的圖案,不過,圖案中還有一個參照物——一架直升飛機在洞口盤旋,從洞口的比例來看,飛機顯得愈小,這是當年舉行洞中飛行活動留下的照片。當年為了開發升溫,曾讓直升飛機去洞裡飛行過,洞中能飛直升飛機,此洞的巨集大不言而喻。

“清江的地獄、比天堂還美”。這是我的朋友、曾獲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的楊秀武先生讚譽騰龍洞的詩句,我覺得寫得真妙,形象、內涵而深刻。旱洞,曾經是清江潛行的“地獄”,“水洞”,是現在潛行的地域。旱洞,現在遊人可以入內一睹真容,水洞,仍然保持著他的神祕。從“旱洞”來看,清江的在山中的穿行美不勝收。洞口處,已經平整出很大的平臺,也停降過直升機,這種寬闊,才能呼應洞口的恢弘氣勢。洞口高達七、八十米,四周都是險峻的高山,站在這裡,會對清江的創造產生一種深深的敬佩,心中不由得感嘆只有造物主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創造這樣的奇蹟!洞壁是陡峭筆直的懸崖,刀砍斧削一般,因此,洞口乾淨利落,很純粹。洞壁上,不象外地名山大川鐫滿各種題刻,少有的幾幅題詞,一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馮牧的一副手書對聯:登山當攀珠峰、攬勝應遊騰龍。由詞句可見馮牧已視此洞為洞之極品,推崇備至;一為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張良皋題詞,他也是騰龍洞的發現和推介者,題寫的是洞名“騰龍洞”三字。當然,也許是現在作為對名勝的保護,沒有把很多名人領導的題字銘刻在巖壁上我們也不可知。這其實是一種進步,中國傳統的遊過即題刻的行為泛化及俗化的後,大多變成“某某到此一遊”類的垃圾。

旱洞給我最深的印象、抑或最大的特點是巨集大,因而也更加映襯出它的自然美。從洞口進入,便可見整個洞廳,都幾乎是七、八十米的高度平穩向前推進,而且洞頂平整光滑,洞也很寬,平均達到60多米,並行二三十輛汽車不成問題。洞內的泥地上,為了旅遊方便,已經修成了人行步道和電瓶車道,這在很多洞中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巨集大的洞口下,半截爛柯戳在泥土上,旁邊的景點名稱帶來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清江古河床。誠然,走在這洞中寬闊的土地上,就是在數十萬年前清江水潛行的河床上前行,每個遊人,似乎都是一朵微渺的浪花,在歷史及時間的長河裡漂流。洞口近旁,有細細的水流從洞頂落下,從洞內向外望,因有了光影的對映,彷彿一條條銀線垂著,共同綴成一小條珠簾。落點是石頭,水流不遠匯成一面平靜的小池,無波、清透,倒映著洞口和洞口對門高聳的山峰,虛幻交疊,引人入勝。

繼續往裡走,偶爾會看見兩側的洞壁上出現一些石鐘乳,於是,人們依據天宮、海龍王和各路神仙等編出了許多傳說,讓旅遊的人一個個引領觀看,七嘴八舌地爭論著象與不象。我對後天加工焊接的很多旅遊解說詞不感興趣,往往喜歡看風景自然的狀態,好在騰龍洞正是這樣的特點。騰龍洞因為高大、空曠,人行其中,會產生卑怯感,那是時空的壓強。進洞行約三四里後,便可見洞裡借天然的一個彎角搭建了一座舞臺。舞臺對門的洞壁上,像恆山懸空寺似的建一座五六層樓的燈光調控塔,都是土家吊腳樓風味,洞中有了這樣一些建築,那種陰森感一下子就減了許多,忽然有了一種溫暖和安全。這個劇場,每天都會在上下午各演出一場極具民族特色的大戲,名叫《夷水麗川》。清江古稱夷水,而騰龍洞地處利川市,這名稱便飽含了文化味。這臺歌舞把土家族的起源傳說、發展脈絡,民族文化都揀亮點進行了一次展現,加上燈光音箱等裝置先進,頗受觀眾歡迎,一般都是在遊客返程的時候正好開演。

從劇場再往前走,不多遠會看見洞中有一座山,也有百多米的高度,這也是騰龍洞的特色:洞中有山,山中有洞,主洞支洞,大洞小洞,形成一張網似的結構,故而容積量世界第一。這座山名叫“妖霧山”,因山經常雲霧繚繞而得名。說是山,其實是洞頂垮踏積石所成。這座山,是形成清江河道改道的重要原因,正是有了它在洞中的阻攔,清江才又開始找尋新的出路,下潛到如今比“旱洞”更低的“水洞”裡。翻過這座山,會聽見水聲淙淙,這是地下暗河的聲音。騰龍洞的“旱洞”裡有暗河,暗河裡,還有透明生物生長。那些魚類水生物,肉眼都可以看得清五腹六髒,不過,現在不可輕易尋見。再繼續前行,會出現一個岔路口,一條直行,沿著暗河,一條向坡上,進入另外一個支洞。沿坡爬上,會見支洞中又有一個劇場,這是一個鐳射秀劇場。在這幽深黑暗的洞府裡,鐳射秀更加絢麗動人,加上悽美的愛情故事,美麗的演員和水幕效果,那些不斷變化、五光十色、光影交錯的影像讓人產生似夢幻的感覺。看完鐳射秀,沿著遊道再前行,又是空曠、遼遠的洞府。這時的石鐘乳和暗河流水便多了起來,“觀音坐蓮”,“千丘田”一類的景緻便開始出現。不過由於現在的開發暫時只進行到到這裡,無法再繼續前行,沿著燈光遊道及景點牌的指示,會直接行到那個三岔路口,從而開始踏上返程。去返程的途中正好觀看那一場歌舞大戲,從巴人始祖稟君開疆拓土到唱響《龍船調》,從古樸的“毛古斯”到擺手舞,從梯瑪“上刀山”到哭嫁,土家人和清江一樣悠長的歲月與情感歷程被觀眾一一裝進心中,進而開始新的傳播。

其實“旱洞”中更美的景觀,尤其是鐘乳石一類的景觀還在更深更遠的洞裡,還需往前走,叫“白玉石林”、“桃花園”、“花果山”等等名稱。但那些美景只是一些科考隊員和探險驢友們欣賞過,普通遊客一睹這些美景還須時日。旱洞冬暖夏涼,炎炎夏日,遊覽洞內均著厚厚的衣物,而冬天,則溫暖如春。     出得旱洞洞口,沿左側遊道前行,便是去水洞的路。水洞,是現在的清江伏流之所,或許數萬年後,又會如今天的旱洞一樣改道,可以讓遊人進入一睹芳容。     水洞的洞口就是“清江版”的“壺口瀑布”,名叫“臥龍吞江”。和黃河壺口相比,不同的是黃河水是混帶著泥沙的渾黃,而清江的江水是清澈的。清江平緩地行到這裡,突然變化了平靜的摸樣。瞬間由恬靜的女兒變成彪悍的勇士,發出驚天的怒吼,摔打出飛花碎玉的一峽雪浪。由於清江的河床在水洞洞口不遠處陡然下降,形成近二三十米的落差,而河谷卻又緊縮,並且不遠處就是水洞黑魆魆的洞口,就像一條臥龍張大嘴巴,一口吸進這奔騰的江水,美妙絕倫,震撼不已。咆哮的河水經過瀑布後,匯成一束激流,在兩岸的巖壁上左衝右突,然後衝入地下被稱為“龍宮”的洞廳中。在這裡,怒濤轟鳴,浪花四濺,霧氣升騰,水沫橫飛,遊道多為在懸崖峭壁上鑿出的石階或是橫在峽谷之上的狹窄的橋面,每位遊人到此,莫不心驚膽顫、神情緊張,既被這絕世美景震感留連,也被這自然天險所恐懼,有“幾欲先走”之感。亦是我好友,曾任旅遊局長的文人何智斌寫詩云:騰龍心胸無限大,連江帶嶺一口吞。詩詞工整之類,我也外行,不敢妄論,但是,這兩句詩的氣勢還是很不錯,我似乎聽到了江水在這裡的吶喊與呼號,感受到氣吞如虎的豪壯。要是遇雨天,水量大,氣勢更加磅礴,猛浪苦奔,濤聲如雷,有天崩地裂之感。這裡較之黃河壺口少了那種粗獷,多了一份雄壯;少了那種凡俗,多了一份神聖。“臥龍”在這裡是騰飛前的蓄勢。

經過“臥龍吞江”瀑布之後幾十米,河水流到“龍嘴”裡。這裡象一個巨大的宮殿,河水進入之後,還在喘息、躁動、跳躍,冒著白沫,打著漩渦。從這裡,它將潛入地下,在洞中裡開始新一輪的探索,飛龍入淵,至恩施市的雪照河河後再探出頭來。清江在恩施的山裡就是這樣,隔一段又變換了一個名稱,不過,就是她的那一身清靜,始終為自己標識著身份。站在橫跨在“龍嘴”之前的橋面上,可見“龍宮”之中,有一高達數層樓的柱形石鐘乳,連線上下,被稱為“定海神針”。騰龍洞剛開始開發時,從巖壁上鑿有遊道,可至“神針”旁,再乘船遊一段水洞,從不遠的一個岔洞口出到地面。那一水洞我曾遊過,幽暗,逼仄,據稱最深處和葛洲壩船匣一樣深,而洞僅有西米多寬,我乘舟其上,總有膽顫心驚之感。現在這個專案已被取消,我想多為安全因素吧,“龍宮”之中,保持一些敬畏也好。

自巖壁鑿出的小道,聽著濤鳴,看著排浪,貼著山石走出,到停車場,幾步之遙,如兩重天地。“臥龍吞江”的激烈天險與外面的山清水秀相得益彰,洞府之中的空曠巨集大與外面的青山秀水迥然不同。從山的胸膛裡走過,從水的咆哮處走過,抖卻發上的水霧,深吸一口綠野中的清新空氣,心中詠歎:清江,美景天堂,奇山麗水的騰龍洞,這些絕美奇景都匯聚在此,看過此景,胸懷從此也有一條清江奔流。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9

國家AAAA級景區--恩施野三峽綜合旅遊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其自然、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景區規劃總面積155平方公里,地跨花坪、高坪、景陽三鎮,東與巴東縣毗鄰,西與恩施市接壤,北依重慶市的巫山、奉節兩縣,是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恩施清江民俗風情遊板塊的重要節點。恩施野三峽綜合旅遊區以清江大峽谷的景陽河段及清江支流野三河下游為核心景區,分為建始直立人遺址、水上恩施-清江大峽谷、恩施之巔-黃鶴峰林、清江明珠-蝴蝶巖4個遊覽區和小西湖國際休閒度假中心。其中,清江大峽谷屬全國罕見的原生態風貌儲存最完美的河谷,景陽河是八百里清江最美河段,黃鶴峰林屬岩溶地區最秀美的峰林地貌,小西湖則是一塊避暑、休閒、度假聖地。景區集有彩峽、奇峰、泉流、飛瀑、花樹、莽藤、古關、老街等8大景觀特色;更有距今195-215萬年,挑戰人類起源學說的“建始直立人”遺址、古生物化石洞群、湖北貝母原產地、景陽雞自然保護區、千畝關口葡萄基地、千畝牡丹基地、萬畝核桃基地、千年紫薇樹王等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還擁有眾多的溶洞、暗河、天坑、地縫可望開發。景區屬清江流域土苗歌舞之鄉,最有代表性的有世界百首優秀民歌之一的《黃四姐》、“土家交響樂”絲絃鑼鼓、非物質文化遺產《鬧靈歌》、馳名中外的“土家背鼓”、動人心魄的“花坪火龍”等一大批文化資源,都是有別於武陵山其他的土苗文化精品。同時,景區內還集中了較多的歷史文化遺址和名勝古蹟,如辛亥革命名人朱和中故里和中街、章太炎親筆題詠的小西湖、川湘咽喉景陽關、恩(施)宜(昌)古大道,還有雙土地老街、土司大寨、石柱觀、五峰山、向家大院及眾多的地主莊園建築遺存。根據旅遊資源定量分析評價,初步探明的恩施野三峽綜合旅遊景區有五級旅遊資源4處,四級旅遊資源30處,三級旅遊資源27處,二級旅遊資源2處,景區總評分85分,達到四級以上標準。其旅遊資源特質符合現代旅遊新潮流——迴歸自然,追溯歷史,體驗文化。

景區的交通及區位條件十分優越。景區距離滬渝高速公路高坪互通僅2.5公里,距火車站半小時車程,距宜昌1個多小時車程,距武漢和重慶5個多小時車程,正在開發建設的清江“黃金水道”以及連線川湘的天二公路均從景區通過,交通便捷。

景區集尋蹤探祕、山水觀光、生態休閒、民俗體驗於一體,被業界認為是湖北省最具成長性的旅遊景區之一。行遊其中,感受小西湖的清秀雋永、黃鶴峰林的絕美雄奇、景陽關的古道雄關、景陽河的詩畫長卷、蝴蝶巖的神祕野趣,正可謂野山浮野水,野水環野山,山水相映,相依相融,足以讓人留戀忘返。

景區計劃5年內打造成國家AAAAA景區,使之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精品景區和清江中游的一顆璀璨明珠。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10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遊覽觀光!我們今天將要遊覽的是西陵峽口風景區。

西陵峽口風景區位於燈影峽與三峽大壩之間,橫跨西陵峽兩岸,交通便捷,從宜昌市或三峽大壩出發,陸路經宜蓮公路,水路經長江黃金水道均可到達,同時,乘輪渡過江,還可到達南岸的石牌和三峽極頂風景區。西陵畫廊由“永遠的西陵峽”峽谷風光、江南三把刀、江北的仙人橋和地質公園、西陵峽沿江棧道組成。它以峽谷風光、地質公園為特色,是開展地質科考、書畫觀摩、觀光攬勝、徒步遊三峽等旅遊活動的絕佳之地,主要景觀有震旦紀、寒武紀世界標準地質剖面、世界__三峽石刻、仙人橋、天柱山、三把刀等。

西陵畫廊是整個三峽中最為神奇壯麗的峽谷,因而北宋領袖歐陽修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絕唱,陳毅元帥也寫有“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遊,西陵甲三峽,忘返興猶稠”的豪邁詩篇。三峽大壩竣工後,從三峽大壩到葛洲壩之間長38公里的西陵峽段將是__不被淹沒的峽谷,將保持原汁原味的峽谷風光,是永恆的三峽風光,是尋夢三峽的樂園。西陵畫廊北岸蓮沱一帶的寒武紀、震旦紀地質剖面,是20世紀20_年代地質學家李四光發現並命名的,是全國三大典型地質剖面之一,揭示著地球遠古的奧祕。

仙人橋是西陵峽風光的最佳觀景點,其附近的峽谷段是三峽最窄處,兩岸峽谷壁立千刃、幽深谷底驚濤拍岸,是體味三峽雄奇風光的極佳地段。仙人橋原名天生橋,位於江北岸懸崖上,它三面絕壁,一面臨江,在兩山之間,凌空飛架,險峻奇特之至,傳說是天上的仙女與凡間樵哥一同__時,仙女裙帶化成的彩橋。“仙人橋上白雲封,仙人橋下水洶洶,行舟過此停橈問,不見仙人空碧峰”,宋代詩人田鈞當年途徑橋下,因山水凶險和不見仙女倩影而深為遺憾。而今,這裡開發成為旅遊區,一個雕刻精美的仙女塑像鶴立於__臺上,似在飄然__,栩栩如生。站立橋上,上下百里西陵畫廊盡收眼底,但見雲卷細浪,霧散輕紗,偌大長江,飄忽如帶,千輪萬舟,形如柳葉,真有白居易“路穿天地險,人續古今愁”的感受;放眼四周,美景如畫,東有石門天險,西有三把刀名峰,北有“山勢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山,南有明麗生輝的明月峽,令人目不暇接,心馳神往。

嫘祖廟

船出西陵峽,遙望西陵山,在望娘坡前綠樹叢中,那一座黃瓦白牆的仿古建設就是嫘祖廟。嫘祖廟又名西陵山廟,佔地1000平方米,高108米,為紀念黃帝正妃嫘祖而建,1993年重建於西陵山。

蠶絲在西陵。西陵地域遼闊,在黃帝時代西陵即諸史籍,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遠古西陵,即今以宜昌為中心含川東、鄂西、襄北、荊湘部分割槽域。西陵峽因西陵山而得名,西陵山地處長江中上游的結合部,是峽州(今宜昌)千古名山,在宋代王存所著《元豐九域志》中,西陵山被列為峽州六處古蹟之首。

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相傳黃帝在與蚩龍的爭鬥中南下西陵後與當地的村女嫘祖結為夫婦。嫘祖秀麗聰慧,發明了養蠶、繅絲和紡織,與黃帝一起組織部落裡的男女老少,男耕女織,共同創造了華夏古代文明,為開創中華基業,盡心盡力,被後世尊為“先蠶”。每年農曆3月15日,是嫘祖的生日,嫘祖廟舉行“先蠶節”,盛況空前。

嫘祖與黃帝結合,一統中華大業,她日夜操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她在伴隨黃帝南巡時,由於積勞成積,病逝途中,死於南嶽衡山嫘祖峰前。黃帝敕封她為“祖神”、“道神”,人們又尊稱她為蠶農和紡織行業的保護神。

嫘祖聖地西陵山。早在宋代就已銘文列為峽州古蹟,明代西陵山已是古木參天,當時西陵山廟已形成相當規模。

古西陵山是祭祀軒轅黃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的聖地。而西陵山上的祖廟卻毀於1940年6月的日本侵略軍的炮火。無情的歷史,記下了國土遭蹂躪、人民被__、祖廟被炸燬的血海深仇,給我們提出了應當永遠牢記的“落後就要捱打”的警示。

改革開放,國運昌興,宜昌人民經過深入考證,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就提出了恢復西陵山景區,建立嫘祖紀念館的動議,跨入九十年代後,對西陵地域和西陵之婦的考證工作日趨深入,並在報刊雜誌上開展了充分討論,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態勢,達到了愈辯愈有,對壘雙方雙贏局面。在充分討論、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完善了西陵風景區建設規劃,並於1993年2月正式破土動工。

1994年7月,西陵山風景區一期工程嫘祖廟建成。嫘祖廟,是紀念性建築,佔地925平方米,建築面積1217.27平方米,從外看像似三層,實際四層,多層重簷,稜角刺天;從底層到頂端,高26.53米;24組風鈴,懸掛翹角,隨風飄動,傳響天外。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嫘祖廟的一樓,這裡是瞻仰嫘祖殿堂。大殿頂端,有精工彩繪、富麗堂皇的龍鳳呈祥圖案,其下有8組16個斗拱、28只丹鳳,代表炎黃子孫遍佈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跨進大門檻,仰頭即可看見象徵富麗的牡丹花,表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彩繪荷藕溢位清香,代表華夏兒女的人品高尚。殿堂正中,供奉著嫘祖塑像,這尊塑像高6.3米,是根據明代以前繪製嫘祖影象,經重慶美院再創作而成的。嫘祖手拿蠶繭正在抽絲,兩個侍女,一個手捧金梭,另一個獻出的是絹綢。嫘祖慈祥端莊,宛如正在教民蠶傳授藝主。

嫘祖廟一期工程完工後,迎來了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和宜昌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全國第一次嫘祖文化研討會在宜昌召開,來自北京、湖南、四川、湖北的60多位學者、專家雲集西陵山,從不同學科深入研究嫘祖,發掘線帛文化,以大量的文獻事實,雄辯地確認宜昌是遠古西陵歷史地位。

今日嫘祖紀念館,已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宣傳科學文明的教育陣地。當人們走近館前廣場,嫘祖紀念館和黃帝、嫘祖塑像將映入眼簾。拾級而上,雙亭榭式碑廊,將向您敞開胸襟,銘石碑文將向您敘述千古歷史;走出碑廊,廟前左邊豎立著雷潔瓊女士在1994年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題寫的《中華民族之母嫘祖》手跡。右邊立著的是一方廟字碑,以《說文解字》引文,註釋了嫘祖乃民俗廟、祭祖之廟。

再拾級而上,在“人文初祖”橫額下,寫著西陵山人的七字集聯:

上聯是:軒轅巨集恩比宇宙,

下聯是:嫘祖浩績貫乾坤。

這幅楹聯,以巨集恩比宇宙,浩績貫乾坤,肯定了嫘祖與黃帝齊名的始祖地位。

步入瞻仰亭,一副長聯躍入眼簾。

上聯是:桑綠四野衣被萬民偉哉斯功煌煌嫘祖華夏聖母;

下聯是:絲連九州跡耀千載榮兮茲土燦燦元妃楚峽蠶娘。

讚頌了嫘祖的歷史功績,寫明嫘祖發明養蠶繅絲為人類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在後殿壁照,藏一幅精工製作的黃帝嫘祖桑蠶圖,這是一幅仿銅壁畫,古樸典雅,畫面人物,栩栩如生。

登上二樓,我們就步入了嫘祖業績展。在“人文嫘祖”“先蠶嫘祖”西陵蠶絲源遠流長“西陵聖蹟”四個板塊中,您將看到宜昌學者、專家、實際工作者,在嫘祖課題、西陵考證的研究工作中,十多年來,持之以恆,團結奮進,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他們以實事地求是的科學態度,用事實說話,文獻作證,糾正了《水經注》作者酈道元,將黃州“西陽”誤刻為“西陵”和唐代文人張守節、徐廣在《史記》註釋中,誤引、誤注所造成千古大錯,從而再一次確認了宜昌是遠古西陵的歷史地位。

當您走出三樓歌舞廳,您將捲進歡樂浪潮,融入《嫘祖頌》的樂曲聲之中,採桑、織帛、相逢、復見四個片斷的歌舞__,將把您從遠古引向現實,您在歡快、動情的樂曲聲中,將情不自禁地走向嫘祖,敬獻鮮花,您的行動正好表達了炎黃子孫對先祖的一片虔誠之心。

當您走上四樓,您會看到“僭僭覽勝”的標牌。“僭樓”低矮,視野難展,人所共見,而嫘祖紀念館置僭樓覽勝,正是其獨道之處,在僭樓,您不僅可以領略“舉目看三峽,俯首眺葛州,四十佳景首尾佔,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奇觀美景,還能看到宜昌從遠古西陵走向現代文明的腳印。

從僭樓下來,經過火鳳凰虛彌廟,穿過桃李林、桂花林走進西陵陶苑,在這裡,您既可以看到“古龍窖”,還能看到製陶專家用現代電窯向您傳授製陶技藝,提示古陶奧祕。

好了,關於西陵峽口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11

我們現在來到的贖峰山的核心景點—萬畝杜鵑花海。在龜背嶺上有分佈集中、儲存完好連片面積達十萬多畝,生長週期上百萬年得原生態古杜鵑群落,到每年四、五月份龜峰山的紅杜鵑就相繼爭先鬥豔的盛開了。一山連一山都被這猶如紅地毯般杜鵑花所覆蓋,整個山巒呈現一片紅色的海洋,遠看去就是一座火焰山。人們把這種紅色的杜鵑花,叫映山紅,花開的時候那種如火如荼的鮮亮光彩把整個山都給染紅了。北宋詩人楊萬里曾禮讚過映山紅的這種質樸高雅的品質: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濃。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

龜峰山地處大別山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上,氣候、水紋和土壤的巨大差異適宜杜鵑花的生存環境。龜峰山上的杜鵑花生自天然,分佈較廣,是大別山自然風光的經典,她屬於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是小灌木,適宜在潮溼酸性土壤中生長,她的習性是由長綠到落葉,花開的時候沒有葉子,花落後才長出綠葉。這裡的杜鵑除作觀賞,葉子、花瓣可入藥並提取芳香油,花瓣可以食用是很好的美容養顏果脯,樹皮可提製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這種高山杜鵑樹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可見杜鵑有著很大的觀賞價值、醫學價值、使用價值。

在杜鵑花海里神奇的生長著一顆杜鵑樹—杜鵑花王。也許是大自然對龜峰山的寵愛,偏將這一顆奇樹播撒到了這裡,據專家考證她已經有600多年得樹齡了,她是同一個兜同一個根上長出56枝杜鵑樹。“56”一個有著特殊象徵意義的數字,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56種語言匯成一家—愛我中華。 20xx年龜峰山風景區對這顆奇樹的高度重視和珍愛,與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簽訂協議,為其投保960萬,象徵在中華民族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同一個根同一個兜上長出56枝杜鵑樹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共根相系,血脈相連,為實現中國民族偉大歷史復興而凝聚在一起。20xx年,我們成功舉辦了全世界杜鵑花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世界各國四十多位專家,他們相聚在麻城,震撼在龜峰山,他們一致認為湖北麻城杜鵑杜鵑是他們見到過該種杜鵑分佈最集中,林分結構最純,種群面積最大,樹林最古老,儲存最完好,株型最優美,景觀最壯麗的自然群落,令人眼界大開,堪稱世界奇蹟,真可謂麻城杜鵑甲天下。

龜峰山上的杜鵑花有著與眾不同的美,她美的真實,美的自然,美的讓人神往,美的讓人眷戀。花開的時候有粉紅、玫紅、深紅、淺紅,總之她的顏色唯獨一個“紅”字了得。她的火紅的激情象徵了麻城人熱情好客,更象徵麻城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鮮血將這片土地染成的如此紅豔,如今火紅的杜鵑花也象徵了後輩的麻城人在傳承著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他們要用他們滿腔的熱血開創麻城美好的未來。是大自然賜予麻城杜鵑內在、外在的美麗,麻城悠久的歷史和不同時代的人文環境賦予杜鵑花獨特的文化,難怪白居易曾感慨杜鵑花的美麗“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姆”。

在龜峰山不僅有神龜,有紅杜鵑,還有原生態的民俗表演,龜峰山組建的民俗藝術團演繹麻城原生態的民間藝術,展現麻城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傳承發揚鄂東民間藝術,讓遊人深入瞭解麻城傳統民間文化。“中華長壽山,世界杜鵑園”。最後我們要遊覽的贖峰山杜鵑盆景園。為了彌補只有春季看杜鵑的遺憾,實現“四季看杜鵑,麻酬峰山”,景區在龜峰胡畔投資6000萬,佔地30餘畝,打造世界一流的杜鵑盆景園,園區分為入口區、溫室展區、戶外展區、原生態餐飲等多功能區。盆景園是景區一大靚點,能滿足遊客對杜鵑花多樣性和綜合性的需求,進一步提升“杜鵑花城”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今天的導遊講解就到此結束了。

節為媒,花為魂。麻城相繼舉辦了五屆“中國·麻城杜鵑文化旅遊節”,今年就是第六屆,在這裡,純樸、勤勞、好客的麻城人張開雙臂熱忱的歡迎海內外的朋友來到美麗的杜鵑花城做客,龜峰長壽山,杜鵑邀請您!

謝謝大家!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12

香溪源是長江的支流,因哺育過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和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而聞名於世。《興山縣誌》載:“昭君臨水而居,恆於溪中浣手,溪水盡香”、“香溪水味甚美,常清濁相間,作碧膩色,兩岸多香草”,故名“香溪”。香溪源即香溪河的發源地,它北距木魚鎮約5公里,著名詩人徐遲曾於此親書“香溪源”三個大字。

香溪源東源出於龍口河、長方河,流長45公里,匯入興山縣東河後注入香溪;西源出於木魚河、當陽河、九衝河、流長68.5公里,匯入興山西河後注入香溪。此處香溪源指的是西源,它源於木魚河中上游西岸的跳架溝。跳架溝位於金猴嶺以東,由鄭家包北西500米處暗河泉流形居,泉流在溝腦一深潭中湧出,清亮碧綠,穿林越谷瀉入木魚河,它是香溪的主要源頭。這裡水質純淨,含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飲用甘涼。

長江支流香溪源發源於神農架內,水質純淨,古木參天,有古代冰川的遺蹟。相傳王昭君在出塞和親之前,曾回故鄉省親,她路過溪邊,在溪流中洗臉時,將一串珍珠失落其中,從此,溪水一年四季清澈見底,芳香撲鼻,故名香溪。

每年三月,當香溪河畔桃花盛開的時候,可以在香溪水中看到一種淡紅色的魚,此魚身分四辨,形似桃花,故名桃花魚。傳說中,昭君在回鄉省親後,臨別時依依不捨地在船頭,昭君手彈琵琶向親人告別,悠揚婉轉的琴聲,傾訴著心中的依依眷戀。琴聲中,兩岸桃花紛紛飄落水中,隨著琴聲化作桃花魚。魚群圍著船兒,一直護送昭君遠去。

香溪源頭,奇峰競秀,林海深處,雲遊霧繞,林間奇花異草競相開放,山中溪溝縱橫,伴隨著草木的芬芳。可見這幽谷清溪,花香遍野的靈秀之地,才是溪水飄香的真正原因。

香溪源流域面積3099平方公里,均系高山半高山區。上游地勢高峻,海拔在2500米以上,區域性達3000米。河道流經峽谷,坡陡水急。在興山城以上,有古夫河和兩坪河兩條支流。興山城以下,河道右岸有臺地,地勢漸趨平緩,河谷略見開闊。兩岸山勢東高西低,不對稱高程差約500米。下游左岸的大峽口,有高嵐河匯入。?

香溪源流域屬於三峽地區,氣候與三峽近似。香溪源干支流坡降都大。幹流天然落差1000米,年徑流量約12.97億立方米。水力蘊藏量約35萬千瓦。在香溪支流紅花河和九衝河匯合處修建的猴子垉水電站,裝機0.82萬千瓦,是興山縣已建成的小水電站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宜昌地區首先採用低欄柵壩引水的電站。這裡地形優越,在河流引水僅修渠道1500米,就獲得水頭129米。猴子垉水電站在通往神農架的林區公路旁,沿途經過昭君故里。

香溪源河口距三峽壩址三鬥坪31公里。三峽大壩修建後,水庫回水升高,香溪的回水將抬升到興山城附近。那時,香溪流域將進一步得到開發,香溪將更加秀麗,更加吸引中外遊人。

香溪源位於西陵峽口長江北岸,距重慶市區572千米。相傳香溪上游寶坪村乃漢元帝妃子王嬙(王昭君)出生地。寶坪村又叫明妃村。杜甫詩云:“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香溪源是一條十分美麗的小溪。它發源於神農架山區,流過石灰岩裂縫,經洞穴過濾沉澱,“水色如黛,澄清可掬”;由北向南注入長江,交匯處清濁分明,相映成趣。傳說昭君的珍珠曾失落溪中,故溪水四季湛藍碧透,水味含香。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13

碧波盪漾的昆明翠湖,比不上霞光萬丈的高坡日出;霞光萬丈的高坡日出,比不上壯美錦繡的安徽黃山;壯美錦繡的安徽黃山,在我看來還比不過幽靜安逸的世外桃源呢!這便是我去宜昌遊玩的真實感受。

到達宜昌時還是上午,我們先去了三峽大壩。頂著炎炎烈日,站在巨集偉的大壩前,看著周圍環繞著的清澈無比的湖水,一階一階的翠綠梯田,一座一座連綿起伏的墨綠山脈,心中覺得萬分清爽恬靜。“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郭沫若的這句詩更是道出了我的心聲。

下午我們停留在了世外桃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描寫的美景我也親身體會到了。先通過一段狹窄陡峭的石階,順著一棵棵沒有綻開桃花卻也枝繁葉茂的桃樹的指引,我們來到巴人部落。文章中那衣著樸素、辛勤耕種的農民倒沒看見,但那一群群友好憨厚的巴人也是很可愛的了。

在繁多的柚子樹、芭蕉葉中,從地面架起座座高高的閣樓,鏤空的窗戶,尖利的屋頂,舒適的稻草鋪滿屋,這便是他們的家。露天的擂臺,兩面用茅草架起屏障,四周掛滿了奼紫嫣紅的菱形狀手工製品,像中國結一樣裝飾著。中央一根竹竿上放著兩個用來喊話的大木筒,這是他們“比聲音招親”的地方。木樁聳立在樹林中,棕褐色的圓木支起一座亭臺,寶頂上擺滿灰白色、碩大的牛頭骨骼,這是他們的祭祀臺。巴人們的生活真是有趣,很簡陋卻又充滿了冒險與濃厚的部落文化。

離開了巴人部落,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向白馬洞出發了。三十多個人,乘著一艘狹長的木船緩緩前行。波動著淺淺的淡綠色湖水,一搖一晃地進入了一片漆黑的洞內。船還沒劃多久,便伸手不見五指了。只聽見悠長的有節奏的划槳聲,泉水滴答滴答打在鐘乳石上的清脆響聲,時不時還傳來蝙蝠振翅的細小聲響。突然船頭一磕,在拐角處看到微微白光了。抬頭一看,頭頂上一片灰白,一塊塊鐘乳石倒立下來,體態嶙峋,長短不一,就像快速彈奏琴鍵上那高低變化的音符,一波接著一波。而兩側是各種各樣的不知名的岩石,光滑地射著銀光。低頭瞧著水面,原本淺淺的湖水頓時變得深不可測,水中倒映出了石頭的形態和四面的一模一樣。

這時我們就好像身處在一種幽靜、安詳、夢幻、與世隔絕的世界裡了。很美,美得整條船上沒有一個人吭聲,生怕打破了這壯麗的美景!船行駛著在前方停下了,踏著木橋我們紛紛下了船,朝這個被岩石完全封閉的山洞深處走去。

溼潤的石面在各種絢麗燈光的照耀下起了一層薄霧,周圍的石頭也像一個個立在雲端的巨人,映著五彩繽紛的色光。穿過曲折的石道,一邊聆聽著滴水聲,一邊欣賞沿路大自然的又一個美妙的異曲同工之傑作。不知走了多久,前方透出了刺眼的白光,長久置身在黑暗的空間裡,一下子又看到了高照的太陽,長滿繁茂花草的室外,猶如到了另一個世界。

走出了白馬洞,我們又領略了那秀麗的山水,遠處望不到邊的群山與淡藍天空的一角融合在了一起,“水天相接”的意境全在此處了。觀賞了一下午的世外桃源,我們坐上車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宜昌。

不同城市都有不同的名勝,荊州的古城,宜昌的三峽,雲南的高原,湖北的千湖,這些古人與大自然的傑作真讓人歎為觀止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14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大家此行的導遊王承鬆,大家可以叫我王導或是直接叫我的名字,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武漢,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華中重鎮,素有“九省通衢”之稱,長江和漢江交匯於此,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又稱“江城”,而梅花也是武漢的市花。接下來我帶大家瀏覽的是坐落在東湖之濱的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是一家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20餘萬件,接下來大家就憑手上的門票跟隨我進館去參觀吧,

現在我們正前方的是博物館的三座主要建築,如果從高空俯瞰,他們呈現一個品字形的格局,一主兩翼,中軸對稱,具有濃郁的楚文化建築風格。位於我們左手邊的是楚文化館,中間的是綜合陳列館,右邊的是編鐘演奏館,下面請大家跟隨我進入楚文化館參觀。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楚文化館,館內的這面牆展示的是楚國特色的漆器文化,大家看到了中間的那個符號了麼?可以猜一下它是什麼字,它是一個“水”字,周圍的是四個字是“太一生水”,出自荊州出土的兩千多年前的郭店楚簡上,其大意講述的是宇宙生成的先秦道家理論。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是在荊州出土的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越國的國王佩劍為什麼會在楚國呢?目前歷史學家有兩種觀點,一說是作為楚越兩國連姻的嫁妝帶到楚國來的,另一說是楚國發兵攻打越國時作為戰利品帶到楚國來的,這把劍因為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春秋時期越國高超的鑄劍技術。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第二件鎮館之寶,位於綜合陳列館的曾侯乙編鐘,出土的文字材料說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國諸侯王,編鐘是1978年於隨州出土的,隨州在古文獻記載中屬隨國,為什麼在這裡會有一位曾國國君的墓出現呢?歷史學家們考證出曾國和隨國的姓氏、疆域、年代等均相吻合,所以得出了曾和隨為“一國兩名”的判斷,但是因為沒有直接證據而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曾侯乙編鐘已經被列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全套編鐘共65件,分三層,每件銅鐘敲打正面和側面能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被稱為“一鍾雙音”,也許是鑄造過於複雜的緣故,漢代以後編鐘的製造技藝就失傳了。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第三件鎮館之寶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大家可以先看一下這個梅瓶的形狀,肚子很大口很小,這就好比我們做人要想成功,第一肚量要大,就是我們常說的宰相肚裡能撐船;第二守口如瓶,俗話說禍從口出言多必失,這是一件在湖北鍾祥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精品,以口小隻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梅瓶早期是用來裝酒的容器,後來因為體形似“窈窕淑女”的身姿,而漸漸轉變為陳設觀賞用的藝術瓷。

現在在我們面前的是第四件鎮館之寶鄖縣人頭骨化石,鄖縣人的年代非常古老,地質年代早於北京人,與藍田人的年代相當,但鄖縣人化石在體質上卻顯示出許多早期智人的特徵,這一發現,改變了人類起源非洲的傳說,也是湖北首次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各位遊客,今天下午的參觀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在參觀瀏覽過程中給予我的支援和配合,也歡迎大家對我的導遊服務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希望以後能有緣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後,我祝大家一路平安,謝謝!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15

磨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三面環水,六峰逶迤,既有優美如畫的自然 風光、眾多的奇花異卉,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它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遊休閒勝地。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緻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水在她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她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裡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裡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這裡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梅花、杜鵑花、櫻花、蘭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僅梅花品種就達206種,梅樹、梅樁2萬多株,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與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磨山梅園內。優厚的旅遊資源條件吸引了日本陸奧銀行在這裡投資興建了與日本的弘前市、美國的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的磨山櫻花園,美麗的櫻花燦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園林經典建築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磨山杜鵑園品種冠中南五省之首,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滿山遍野花海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間享有盛譽,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飄香”之說。

最新的湖北磨山導遊詞範文 篇16

神奇龜峰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自然瑰寶,也是景區標誌性的奇特景觀,它是由一塊巨大的裸露花崗岩石形成的山體,俊俏挺拔、氣勢巨集偉,海波1260米,堪稱世界地質奇蹟。說到龜峰山的來歷,相傳在遠古時代,龜峰山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海里有一隻龜經潛心修煉千年終成正果,神龜用它修來的千年道行為人間疾苦的人們行善,一次不小心得罪了玉帝之子—太陽,被貶落人間化成一座大山,就是今天的龜峰山,從此神龜就在這裡日日夜夜守護著這一方的人們。大家請往我手指的地方看去,神龜昂首問天,好像正在張大嘴要吞掉天上的太陽一樣。神奇的傳說為龜峰山塗抹了神奇的色彩,也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這裡不僅有天然神龜,還可以頌龜、觀龜、賞龜、品龜、飲龜、食龜等以龜為文化核心的長壽文化。

龜峰山是長壽山:一是從龜峰到龜尾全場16公里,寬7公里,方圓100多公里,人稱“天下第一龜”;二是龜是動物界壽命最長的動物,自古作為長壽、健康、吉祥的象徵;三是龜峰山有“天然氧吧”、“綠色寶庫”之稱,景區森林覆蓋率95%,生態環境一流、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四是遊客來這裡可以吃山野菜、喝山泉水、飲巖綠茶,白天登山旅遊,晚上看民俗演出,心情愉悅,延年益壽;四是龜峰山民風淳樸、勤勞善良,有著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這裡您能看到老人們即使年老體邁,仍堅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輕微的農活,看到他們那種樂觀的情緒、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態及濃厚的愛心,您會想要和他們一起去生活、去勞作、去運動、去鍛鍊當地還流傳一句順口溜:“經常運動,百病不碰”。到了冬家家戶戶,烤兜子火、喝老米酒,享受著“兜子火,老米酒,除了皇帝就是我”的自由自在神仙般的生活。智者壽,仁者壽,這就是龜峰長壽的奧祕吧!

我們賞完龜峰勝景,接下來前往千年古寺—能仁禪寺。能仁禪寺,原名普化寺。始建於漢桓帝年間,是我國佛教最早的寺院之一,解放前毀於兵火之中。相傳曹操曾朝拜能仁寺,並親筆撰寫了“名山名剎名僧此日名傳原是龜峰名勝境,古寺古人古聖當時古蹟儼然天竺古能仁”這一千古傳頌的楹聯,既讚美了龜峰山仙景,又表明了對能仁禪寺的景仰推崇之情,充分證明佛教聖地能仁寺在當時已頗具名氣。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征戰中原,也曾遊幸龜峰山,並在能仁禪寺留下千古佳句。其鼎盛時期,寺內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及寮房等近百間,僧眾達千餘人。東晉仁法禪師、唐代真應禪師、虛應禪師、靈應禪師、宋代圓喜禪師、明代道一禪師、修一禪師等高僧大德先後在此住持,香火一直旺盛。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能仁寺第一期工程——玉佛殿!這座殿是20xx年4月動工興建,採用仿唐式二重簷古代建築。一樓是念佛堂,是供僧人和信眾唸佛修行之用。中間供奉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左邊的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她們協助阿彌陀佛弘揚西方淨土的修行方法。二樓是玉佛殿,因為殿中供奉的是由緬甸白玉精雕而成的釋迦牟尼佛像而得名,這尊佛像高達4米,重達15噸左右,是我們華中地區第一大玉佛!大家可以進來禮拜一下,保佑大家吉祥平安!釋迦牟尼佛的左右的是“苦行第一”的迦葉尊者,右邊的是“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他們侍奉釋迦牟尼佛的兩邊。在殿內的左邊是“普賢菩薩”,她象徵是真理,她的座騎是大象,寓意吉祥、謹慎、穩重!在殿內的左上角是“文殊菩薩”,她象徵的是大智慧,她的座騎是獅子,寓意佛法的威嚴,如果我們的香客是學生的 或者家裡有讀書或要考大學的一定要來拜拜文殊菩薩 心誠則靈 確保金榜題名!

殿內釋迦牟尼佛神態和善、安寧,大家可以進來禮拜一下,保佑大家吉祥平安。如果大家有心,不防為能仁禪寺的重建出份力捐款積德,不在多少,為家人祈求平安,佛曰:瑬一縷黃金,蓄財富,取之不盡,福相隨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tw/dycfanwen/hubei/pg8w6e.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