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湖南導遊詞 >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通用18篇)
手機版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通用18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9.31K 次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通用18篇)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書侍郎、大詩人顏延之路經巴陵,作《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詩中有“清氛霽岳陽”之句,“岳陽”之名首次見於詩文。

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

北宋慶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謫,任嶽州知軍州事。北宋慶曆五年(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擬修築偃虹堤。北宋元豐元年(1078)十月,岳陽樓毀於火災。北宋元豐二年(1079)春,嶽州代理知州軍鄭民瞻重修岳陽樓。元古八年(1085)孟夏,米芾將《岳陽樓記》寫成條幅饋贈索書者。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嶽州知州軍孫勰重修岳陽樓。

南宋建炎三年(1129)正月,岳陽樓受損於大火。南宋慶元四年(1198)重修岳陽樓。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陽樓毀於火。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重修岳陽樓。

明宣德年間至正統三年(1426~1438)明威將軍劉彥真整修岳陽樓。明成化七年(1472)五月嶽州知府吳節重修落成岳陽樓。明嘉靖二年(1523)嶽州知府韓士英重修岳陽樓,編刻《岳陽樓詩集》。明嘉靖六年(1527)五月大水成災,岳陽樓樓柱被雷擊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嶽州知府李臨陽修整岳陽樓,作有《重修岳陽樓記》。明隆慶元年(1567)嶽州知府李是漸繕修城垣,重修岳陽樓。

清順治三年(1646)九月,岳陽樓毀於戰亂。清順治七年(1650)知府李若星重修。是年,毀於火災。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岳陽樓。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嶽州知府李遇時、巴陵知縣趙士珩倡捐重建岳陽樓。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嶽州火災,延燒岳陽樓。清乾隆五年(1740)湖廣總督班第撥舵杆洲歲修繕嶽州府城垣及岳陽樓。冬,興工重修岳陽樓及城垣。重建的岳陽樓其制三層,樓右側建有賓館。清乾隆七年(1742)嶽州知府黃凝道修葺岳陽樓,捐建賓館前廳。次年,請刑部尚書張照書范仲淹《岳陽樓記》勒於樓屏。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嶽州知府蘭第錫、巴陵知縣熊懋獎請求修葺府城。經湖南巡撫樑國治等先後具奏,修葺府城垣及岳陽樓、文星閣。清乾隆四十年(1775)巴陵縣知縣熊懋獎承修岳陽樓,並於樓右側建“望仙閣”,於樓左側重建“仙梅亭”。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2

袁家界位於張家界森林公園北部,是鑲嵌在武陵源核心景區的一顆明珠。袁家界名稱相傳來源於後唐時期,黃巢起義失敗後,朝庭為徹底肅清亂黨,四處張榜,捉拿反賊。當時黃巢手下有一名將士,姓袁,為躲避追捕,便來到了這遠離人世的深山野嶺——青巖山隱居,他在這裡結廬為舍,墾荒種糧,並以自己的姓氏為這裡命名,起名“袁家界”。

袁家介面積約1200公頃,平均海拔1074米,它東鄰金鞭溪、遠眺鷂子寨;南望黃石寨,連線天波府;西通天子山;北距索溪峪。

從山下往袁家界有兩條通道,一是走“金鞭溪”中段上“亂竄坡”到“後花園”;另一條則是乘“世界第一梯”——百龍天梯至下坪,乘電梯上山只需3分鐘時間,既輕鬆又安全,不僅這壯觀的電梯工程奇觀令人驚歎,更令人叫絕是當電梯馳出豎井的那一瞬間,一幅神奇的畫卷直入眼簾,那列隊森嚴,高大威猛的“天兵聚會”,就像是一支整齊、雄壯的儀仗隊,正等待著您的“檢閱”呢;電梯到達山頂,走出站房,舉目遠望,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園山水畫凌空突出,如海市蜃樓般悄然而至,這便是大家嚮往已久的“空中田園”。

袁家界風景以雄、奇、險、峻著稱,在十多華里的環山遊道上,沿途景色美不勝數。山上居住著一個村莊,幾十家土家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青山綠水之間,他們勤勞善良,與世無爭。在居戶外面的牆壁上,掛滿了一串串火紅的辣椒,一串串紅薯、土豆;屋內的火炕上,琳琅滿目的掛滿了臘肉、臘魚、臘腸、臘豆腐等等。如有幸在他們家裡做客,您將會享受一種從未有過的一種尊貴和殊榮,那令人唾涎欲滴的十大碗,那透著誘人醇香的土家米酒,會使您夢迴故里,永世不忘!

從百龍電梯乘環保車前往“後花園”約需十分鐘車程,沿途峰巒連綿,綠樹成蔭,中途會經過一片尚未開發的景區,山的名字叫“松子崗”。這裡只有本地農民和少量的寫生者曾涉足此地,但究其景觀並不比其他景點遜色,整個“松子崗”灌木蔥蘢,山蕨遍野,沿一條幽徑小路到達後山一山凹處,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千峰嶂疊,萬石竄空,婉如仙境,即似是而非;細觀眼前,一石婷婷玉立,丹眼、娥眉、巧鼻、小嘴、盤發,秀麗的臉蛋,清晰的面容,這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嗎?當地人都稱她為“美女峰”。左邊的石崖下,常年放置著幾隻筒狀蜂箱,因為這裡沒有任何汙染,蜜蜂採摘的都是原始花粉,天然水分,這種蜂蜜營養豐富,含鈣極高,其中又有大量對人體有利的微量元素,對美容養顏,延年益壽,增長智力都具有極好的作用,特別是還具有防癌和治癌的功效,品一口這特殊的蜂蜜,會使您沁甜入脾,回味無窮……。

下車後小走幾步,便是上山遊道,再沿著左邊的臺階下行50米,便可見一橢圓的石門,請大家屏住呼吸,不要出聲:請看在門前的左上角,有一石突出,像一隻凶猛的動物,但此時卻特別安靜,你看它四肢伏地,抿嘴翹鼻,閉目養神,感覺中似乎伴有輕輕的“鼾”聲。大家沒有想到吧,它可就是鎮守後花園的雄獅啊?大家千萬別吵醒它。透過石門往裡看,這裡真是別有洞天啊,您看那生意盎然的“盆景”,那似是而非的“假山”;那櫛次枇鄰的“屏風”、“壁畫”、“雕刻”;那形狀逼真的石桌、石椅;還有那川流不斷的“小橋流水”……這是誰的“大宅院”呢?不是,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瞭如此精美秀麗的“後花園”。進“後花園”往右走,在一石崖下有一條棧道,要貓著腰、低著頭,方能過去,站在中間向對面大叫一聲:“我愛你——”,將會有經久不息的回聲從中傳出,愛——你——,愛——你——,愛——你……這種釋放會使您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和快感。

在“後花園”的對面,是一座巍峨的山巒,山上古木參天,遮天蔽日。森林中常有野山羊出沒,夜深人靜之際,常能聽到野羊羔“咩洋”地叫聲,因此被稱作“羊寨”。民國時期,此地曾為土匪佔領,直到現地,山上還殘留有卡門、暗堡、斷壕、屋場、水井、碓臼、磨坊等殘跡。粗大的松樹上還留有土匪當年留下的“V”字型標誌。站在“山寨”上,舉目眺望,可看見金鞭溪全景,只見一條美麗的溪水從數百座石林中緩緩穿過,顯得是那樣的幽靜、和諧。從“後花園”向前步行約100米,便是袁家界又一處絕世奇觀——迷魂臺,走上迷魂臺,只見上百座山巒拔地而起,峰湧而至,它們姿態萬千、氣勢非凡;有的似“天狗望月”,有的像“海螺出水”;有的像“將軍列隊”,有的如“一柱擎天”。幾道山坳和屏障將這些山巒有序的分開,使這些石峰更顯得層次分明,井然有序,在萬道霞光的點綴下,顯得蔚為壯觀,不同凡響。這更像是一幅畫家筆下的水墨丹青,“迷魂臺”攬勝,真宛如仙境神遊啊。

“後花園”至天下第一橋,有一條全長20__多米的遊道,路面多為白色的條石鋪成,站在遠處觀望,很像一條白色的綢帶打了兩個結,一頭系在“迷魂臺”,一頭第在“天下第一橋”。信步漫遊,沿途可欣賞到“拜仙台”、“百丈絕壁”、“小洞天”、“情人谷”等別有情趣的景點,這裡海拔不高,一般不受氣候影響,慢慢品味,定會使您賞心悅目。 “天下第一橋”是張家界“十大絕景”之一。也是袁家界的標誌性景點,它是居於兩山之間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橋,而兩山原為一體,橋身是兩山相連的關鍵部分,但因中間石質較為薄弱,由於風化、崩塌作用的影響,又經過日晒雨淋、流水洗刷、山洪衝擊,久而久之,終於形成今天這一特別的奇景……。

“天下第一橋”橋面寬兩米,厚四米,跨度為二十多米,高度為三百多米,是世界是迄今為止所發現落差最高的天然石橋。縱觀橋下,只見白雲飛渡,奇峰突出;才一舉目,已不覺心曠神怡。放眼對面,便是最大的凌空觀景臺——黃石寨,那高高矗立的“六奇閣”在陽光下更是顯得褶褶生輝,在黃石寨與袁家界之間有一道長長的峽谷將兩山隔開,峽谷中有一條小溪水,溪水邊萬木爭春,奼紫嫣紅,溪水從“天下第一橋”下面淙淙流過,這便是有名的“沙刀溝”。

說到“沙刀溝”的來由,我該為大家講個傳說故事了。相傳在很早以前,在袁家界住著婆孫三人:爺爺、奶奶和七、八歲的小孫女,小女孩父母早逝,她從未享受過幸福和快樂。從小就幫爺爺、奶奶擔負起沉重的家務活和體力活,爺爺、奶奶對她管得可嚴了,她每天都得掃地、抹灰、洗衣服、扯豬草,還得去砍柴禾。一天,小女孩子砍柴回來,爺爺和奶奶因為沒有看到小孫女把刀帶回家,便厲聲地責問她:“鬼丫頭,你把沙刀丟哪去了,找不到,今天就不要回家!”可憐的小女孩含著眼淚一個人上山尋刀,太陽下山了,天越來越黑了,樹林中傳來野獸、怪鳥的叫聲,小女孩驚恐地望著四周,她好害怕,可她不敢回家。她在黑夜中跌跌撞撞地走著,突然一腳踩空,小女孩從“天下第一橋”掉下了深淵,小姑娘帶著驚駭,帶著恐懼,永遠地離開了這個原本屬於她的世界,只有山谷在為她哀慟,只有風兒在為她哭泣。不知何時,從山谷中飛出一隻小鳥,邊飛邊發出淒涼的哀叫:“公叨叨,婆叨叨,掉把彎刀”,人們後來把這種鳥叫做“刀刀鳥”。據說是那小女孩的靈魂轉化而成的,直到現在,當地人還常常在深夜聽到她的哀叫,有人為紀念落崖的小女孩,便把這條峽谷起名叫“沙刀溝”,也有叫做“畲刀溝”的。

離開“天下第一橋”,乘環保車繼續前行,10分鐘後,便又是一處最佳景點——天懸白練,下車後沿公路直下,走數百個臺階,往右邊觀賞:有一道急流從200多米高的絕壁上飛瀉直下,涓流如練。盛夏多雨時,瀑布直衝壁下石坎,水珠飛濺半空後復跌落谷底,灑落至10餘米外,聲如悶雷。常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出一道道的彩虹,如遇一陣清風吹過,便見金光萬點,飄飄灑灑;又仿如六月飛雪,迎風飛舞;真給人一種清心灑脫,靜如止水般的意境啊。好了,各位朋友,袁家界的美景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原袁家界之行留給您永遠美好的回憶。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觀光天心閣。本人是景區講解員__,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讓大家對古城長沙和天心古閣厚重的歷史文化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天心閣是古城長沙的標誌和象徵,是長沙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自古素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的美譽,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因其地脈隆起,主吉祥之兆,故一直被視為長沙的風水寶地。景區建於1924年,是為保護具有2200多年曆史的古城牆和400多年曆史的古閣樓而修建的長沙第一個園林景點。

首先大家觀賞到的是“薰風亭”和“倫鑑池”。“薰”是一種香草,“薰風”即“香風”;亭子建於盛夏,四面清香宜人,故此得名。紅巖石壁上的“倫鑑”兩字,“倫”為類似之意,“鑑”為鏡子之意,意思就是指池水象鏡面一樣明淨。話說唐太宗李世民在諫官魏徵過世後,悲傷之餘留下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千古名訓,“倫鑑”一名由此而來。

天心閣是楚漢文化長沙之魂,而長沙是國務院公佈的我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天心閣是長沙的象徵 ,見證了長沙的歷史發展和變遷。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史都有因市成鎮,因鎮而城的歷史,所以長沙城歷史由來以久,據史書記載早見於《逸周書·王會篇》的西周王朝,長沙城歷經幾千年,不遷不移,不動不改,至今繁衍生息,在當今的城市極為罕見。長沙的每一個建設專案都有可能挖掘出一批珍貴文物:如西漢馬王堆女屍,商周青銅器,走馬樓三國竹簡等等……舉不勝舉。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片錯落有致的石林,是景區的《歷史名人石刻畫廊》,它刻繪了33位對我們湖南有過突出貢獻的歷史名人,他們有的在湖南出生,有的在湖南為官,其中湘籍16人。炎帝神農氏,品百草造福於民,他晚年因誤食一種叫“火焰草”(又稱“斷腸草”)的植物而謝世於湖南,炎帝陵就在我們湖南株州的炎陵縣;朱熹、張軾為長沙嶽麓山下的嶽麓書院主講;李芾,長沙(古稱潭州)知州既湖南安撫使,南宋末期人,在元兵攻打長沙三日守城無望的情況下,領全家十九口人集體自盡,以示忠烈;曾國藩,湖南湘鄉人,清朝道光年間洋務派首領之一,建立了“無湘不成軍”的湘軍,曾瘋狂鎮壓太平軍,後被捻軍所敗,但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歷來被後人所學習、傳頌,所著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中;魏源,湖南隆回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林則徐支援下著有50卷《海國圖志》,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郭嵩燾,湖南湘陰人,清末外交官,近代中國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位常駐使臣,出使(新加坡)期間,取用公款只薪水與房租兩項,嘗言:“廉才 君子以自責,不宜以責人; 惠者 君子以自盡,不宜以望於人”,時稱名言。

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入勝亭,有“扶搖向天心,到此方入勝”之說,意思是說天心勝境由此開始。請注意上面的對聯,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是“心到無私心自寬”。此為嵌字聯,又是藏頭詩。大家看出來了沒有,對了,就是我們景區的名字“天心”了,此聯一番修身哲理盡在其中。

請看亭的另一面“崇德”,此匾為蔣介石所題,“舊事難忘一聲驚午夢,新風振起萬里看朝霞”相傳為蔣介石所作,為1946年紀念抗日陣亡的將士所建,又名“崇烈亭”。從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日軍三次大舉進犯長沙,以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為主體的中國軍隊採取“後退決戰”的戰略,奮力抵抗。三次會戰,日軍均從長沙敗退。長沙成為二戰歷史上堅持抗戰達五年之久的英雄城市,成為中國抗戰相持階段的主要正面戰場之一。由於天心閣佔據長沙城內製高點,三次會戰中都成為我軍重要部防的主要陣地。英雄的長沙城以不敗的身姿屹立於世人面前,而雄偉、壯觀的古城牆,也就成為了長沙人民的驕傲。

現在大家縱目望去的,就是建於明末崇禎年以前,具有400多年曆史的天心閣。初建時閣樓為一層,清乾隆年間修建為兩層,1774年作為《四庫全書》總閱官的李汪度還作了《重修天心閣記》;到清嘉慶年間,天心閣下的城南書院院長羅畸撥款重建,為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三層,並增加南、北兩附閣,使之更加雄偉、壯觀;現主閣高14.6米,兩附閣各高10米,整座閣樓仿明清時期南方園林建築風格,“不登天心閣,不知古長沙。”請大家隨我一起登閣參觀。

主閣一層為《百年長沙圖片展》,展示的是二十世紀長沙百年的歷史變遷。首先請大家看《天心閣眺望》一詩,詩中的“潭州”即今天的長沙。此詩取自《善化縣誌》(原長沙分為長沙、善化兩縣,天心閣屬善化縣),作者俞儀為明崇禎年京帶指揮使,由此可推斷天心閣早在400餘年以前就高高聳立在古城之上了。再請看一下古長沙老地形圖,它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長沙有幅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對子:“水陸洲洲系舟舟動洲不動,天心閣閣棲鴿鴿飛閣不飛”,這水陸洲呢就是橘子洲,水陸洲長約5500多米,寬約100多米,是長沙這一特殊地理景觀代表。長沙的地質結構以石英砂岩為基礎,經過常年外力作用,使大量沙、石都聚集於地表,由此得出長沙地名由來於“長形方洲,沙土之地”。

主閣第二層有兩副大型浮雕,其一展示的是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後,周恩來與時任國民黨湖南省主席的張治中親臨閣樓視察災情的情景:武漢失陷,日軍通往中國南方的門戶開啟,蔣介石對保衛長沙缺乏信心;在岳陽失守後,密令張治中對長沙實施“焦土抗戰”,以天心閣舉火為號,把個好端端的長沙城化為了一座廢墟,毀城面積達90%,燒死3000餘人,燒傷者近兩萬多人,全城平民無家可歸,史稱“文夕大火”,長沙也由此並列為二戰時期四大毀壞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可是不到三個月,英勇不屈的長沙人民又在廢墟上立起了一個個棚屋的新長沙,用滿腔熱血抗擊了日寇一次次進攻,使日軍在一路得手的情形中第一次承認中國人民的不可凌辱。其二展示的是1930年7月,以彭德懷為首的紅三軍團武裝攻克長沙,在中山亭勝利會師的場景。當時湖南醴陵人李立三受共產國際委託,提出“武裝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後因敵我力量過於懸殊,紅軍又主動撤離了長沙。

為何稱這樓為“天心閣”呢?根據中國古代星像學,天上有28星宿,其中南方七省為“朱雀”,在其尾巴上有顆主壽命的“長沙星”,而閣樓建好之後正好對著天上的“長沙星”,好比它也是天上的星星,故原名“天星閣”,是星星的星,是古代祭天神、觀星象的“靈臺”;大家都知道古人歷來崇尚孔孟之道,原先閣樓供奉著孔子、孟子等人的神像,寓意“為孔孟傳道統,為天地而立心”,因此星星的星又改為了心靈的心。另一說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到長沙南巡,發現長沙木房子特別多,挺容易引發火患,為救萬民於水火,特命長沙地方官在長沙地勢最高,風水最好的位置建這麼座防火、鎮災用的閣樓,言“天子的心意”。清末學者黃兆梅所撰的“四面雲山皆入眼,萬家煙火總關心”的名聯,較好地概括了建閣的初衷。

現在大家眼中飽覽的,就是長沙古城牆了。公元前202年,也就是西漢高祖五年,劉邦建漢時封了他的八大功臣為王,其中長沙王吳芮,就用土夯築成長沙的古城牆,據今有2200多年曆史了。到了明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長沙守禦指揮使邱廣改土築城牆為磚石建築,目的就是為了加強防禦,使長沙成為“堅不可摧的鐵城”。明末張獻忠率大西軍攻入長沙,城牆曾遭到破壞;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洪承疇經過湖南,駐長沙,拆運明藩府磚石修築城牆,使古城牆再展雄姿。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城牆又遭太平軍破壞,後歷屆湖南巡撫駱秉章、毛鴻賓等重修加固,增設炮臺並建月城,使古城牆成半環拱式內雙城格局。本來古城牆方圓有8.8公里,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1914年,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為了修環城馬路,僅保留251米 的眼前這段城牆至今,作為長沙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見證。

請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這就是長沙古城牆的重要組成部分——“月城”,又名甕城。顧名思義,因形狀像半個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臺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兩部分,上面放置遠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月城內還有儲存彈藥和糧食用的倉庫和通往城外的密道,它對研究我國古代軍事防禦工事有著重要的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去參觀。

遊客朋友們,大家在城牆上隨處可見官窯印。這官窯印有明清兩代磚文,一說是古磚廠商標,另一說是為長城磚樣的“責任制”。

現在請大家觀看《長沙大火》幻影成像片,它說的就是剛才介紹的1938年發生的“文夕大火”。

發生在古城牆下最出名的戰役,莫過於《關公戰長沙》。赤壁大戰後,諸葛亮分遣諸將,進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關羽在長沙城下大戰守將黃忠,互生企慕:一戰各打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二戰關公使“拖刀計”而黃忠馬失前蹄,關二哥要贏得光明磊落,故而放了黃忠;三戰黃忠詐敗,回頭向關羽放了三箭,頭兩箭為還關二哥人情,黃忠放的是空箭,後為報答前不殺之恩,黃忠只射了關羽的頭巾,這回關二哥知道了黃忠的厲害,嚇得當時手中的刀都掉了,故今長沙還有“撈刀河”。回城後長沙太守韓玄疑黃忠通敵,要將他推出斬首。魏延救了黃忠,要斬韓玄,韓玄為迷惑魏延,故意將其兩隻靴子各放南、北兩處,故今長沙還有“南、北倒脫靴”。魏延識破其詭計,抓其殺掉,故長沙又有“賜閒湖”(刺韓湖)。後魏延獻了城池;黃忠閉門不出,關羽登門相請,才出來投降。

好,我的講解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援,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4

袁家界位於張家界森林公園北部,是鑲嵌在武陵源核心景區的一顆明珠。袁家界名稱相傳來源於後唐時期,黃巢起義失敗後,朝庭為徹底肅清亂黨,四處張榜,捉拿反賊。當時黃巢手下有一名將士,姓袁,為躲避追捕,便來到了這遠離人世的深山野嶺——青巖山隱居,他在這裡結廬為舍,墾荒種糧,並以自己的姓氏為這裡命名,起名“袁家界”。

袁家介面積約1200公頃,平均海拔1074米,它東鄰金鞭溪、遠眺鷂子寨;南望黃石寨,連線天波府;西通天子山;北距索溪峪。

從山下往袁家界有兩條通道,一是走“金鞭溪”中段上“亂竄坡”到“後花園”;另一條則是乘“世界第一梯”——百龍天梯至下坪,乘電梯上山只需3分鐘時間,既輕鬆又安全,不僅這壯觀的電梯工程奇觀令人驚歎,更令人叫絕是當電梯馳出豎井的那一瞬間,一幅神奇的畫卷直入眼簾,那列隊森嚴,高大威猛的“天兵聚會”,就像是一支整齊、雄壯的儀仗隊,正等待著您的“檢閱”呢;電梯到達山頂,走出站房,舉目遠望,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園山水畫凌空突出,如海市蜃樓般悄然而至,這便是大家嚮往已久的“空中田園”。

袁家界風景以雄、奇、險、峻著稱,在十多華里的環山遊道上,沿途景色美不勝數。山上居住著一個村莊,幾十家土家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青山綠水之間,他們勤勞善良,與世無爭。在居戶外面的牆壁上,掛滿了一串串火紅的辣椒,一串串紅薯、土豆;屋內的火炕上,琳琅滿目的掛滿了臘肉、臘魚、臘腸、臘豆腐等等。如有幸在他們家裡做客,您將會享受一種從未有過的一種尊貴和殊榮,那令人唾涎欲滴的十大碗,那透著誘人醇香的土家米酒,會使您夢迴故里,永世不忘!

從百龍電梯乘環保車前往“後花園”約需十分鐘車程,沿途峰巒連綿,綠樹成蔭,中途會經過一片尚未開發的景區,山的名字叫“松子崗”。這裡只有本地農民和少量的寫生者曾涉足此地,但究其景觀並不比其他景點遜色,整個“松子崗”灌木蔥蘢,山蕨遍野,沿一條幽徑小路到達後山一山凹處,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千峰嶂疊,萬石竄空,婉如仙境,即似是而非;細觀眼前,一石婷婷玉立,丹眼、娥眉、巧鼻、小嘴、盤發,秀麗的臉蛋,清晰的面容,這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嗎?當地人都稱她為“美女峰”。左邊的石崖下,常年放置著幾隻筒狀蜂箱,因為這裡沒有任何汙染,蜜蜂採摘的都是原始花粉,天然水分,這種蜂蜜營養豐富,含鈣極高,其中又有大量對人體有利的微量元素,對美容養顏,延年益壽,增長智力都具有極好的作用,特別是還具有防癌和治癌的功效,品一口這特殊的蜂蜜,會使您沁甜入脾,回味無窮……。

下車後小走幾步,便是上山遊道,再沿著左邊的臺階下行50米,便可見一橢圓的石門,請大家屏住呼吸,不要出聲:請看在門前的左上角,有一石突出,像一隻凶猛的動物,但此時卻特別安靜,你看它四肢伏地,抿嘴翹鼻,閉目養神,感覺中似乎伴有輕輕的“鼾”聲。大家沒有想到吧,它可就是鎮守後花園的雄獅啊?大家千萬別吵醒它。透過石門往裡看,這裡真是別有洞天啊,您看那生意盎然的“盆景”,那似是而非的“假山”;那櫛次枇鄰的“屏風”、“壁畫”、“雕刻”;那形狀逼真的石桌、石椅;還有那川流不斷的“小橋流水”……這是誰的“大宅院”呢?不是,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瞭如此精美秀麗的“後花園”。進“後花園”往右走,在一石崖下有一條棧道,要貓著腰、低著頭,方能過去,站在中間向對面大叫一聲:“我愛你——”,將會有經久不息的回聲從中傳出,愛——你——,愛——你——,愛——你……這種釋放會使您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和快感。

在“後花園”的對面,是一座巍峨的山巒,山上古木參天,遮天蔽日。森林中常有野山羊出沒,夜深人靜之際,常能聽到野羊羔“咩洋”地叫聲,因此被稱作“羊寨”。民國時期,此地曾為土匪佔領,直到現地,山上還殘留有卡門、暗堡、斷壕、屋場、水井、碓臼、磨坊等殘跡。粗大的松樹上還留有土匪當年留下的“V”字型標誌。站在“山寨”上,舉目眺望,可看見金鞭溪全景,只見一條美麗的溪水從數百座石林中緩緩穿過,顯得是那樣的幽靜、和諧。從“後花園”向前步行約100米,便是袁家界又一處絕世奇觀——迷魂臺,走上迷魂臺,只見上百座山巒拔地而起,峰湧而至,它們姿態萬千、氣勢非凡;有的似“天狗望月”,有的像“海螺出水”;有的像“將軍列隊”,有的如“一柱擎天”。幾道山坳和屏障將這些山巒有序的分開,使這些石峰更顯得層次分明,井然有序,在萬道霞光的點綴下,顯得蔚為壯觀,不同凡響。這更像是一幅畫家筆下的水墨丹青,“迷魂臺”攬勝,真宛如仙境神遊啊。

“後花園”至天下第一橋,有一條全長20__多米的遊道,路面多為白色的條石鋪成,站在遠處觀望,很像一條白色的綢帶打了兩個結,一頭系在“迷魂臺”,一頭第在“天下第一橋”。信步漫遊,沿途可欣賞到“拜仙台”、“百丈絕壁”、“小洞天”、“情人谷”等別有情趣的景點,這裡海拔不高,一般不受氣候影響,慢慢品味,定會使您賞心悅目。“天下第一橋”是張家界“十大絕景”之一。也是袁家界的標誌性景點,它是居於兩山之間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橋,而兩山原為一體,橋身是兩山相連的關鍵部分,但因中間石質較為薄弱,由於風化、崩塌作用的影響,又經過日晒雨淋、流水洗刷、山洪衝擊,久而久之,終於形成今天這一特別的奇景……。

“天下第一橋”橋面寬兩米,厚四米,跨度為二十多米,高度為三百多米,是世界是迄今為止所發現落差最高的天然石橋。縱觀橋下,只見白雲飛渡,奇峰突出;才一舉目,已不覺心曠神怡。放眼對面,便是最大的凌空觀景臺——黃石寨,那高高矗立的“六奇閣”在陽光下更是顯得褶褶生輝,在黃石寨與袁家界之間有一道長長的峽谷將兩山隔開,峽谷中有一條小溪水,溪水邊萬木爭春,奼紫嫣紅,溪水從“天下第一橋”下面淙淙流過,這便是有名的“沙刀溝”。

說到“沙刀溝”的來由,我該為大家講個傳說故事了。相傳在很早以前,在袁家界住著婆孫三人:爺爺、奶奶和七、八歲的小孫女,小女孩父母早逝,她從未享受過幸福和快樂。從小就幫爺爺、奶奶擔負起沉重的家務活和體力活,爺爺、奶奶對她管得可嚴了,她每天都得掃地、抹灰、洗衣服、扯豬草,還得去砍柴禾。一天,小女孩子砍柴回來,爺爺和奶奶因為沒有看到小孫女把刀帶回家,便厲聲地責問她:“鬼丫頭,你把沙刀丟哪去了,找不到,今天就不要回家!”可憐的小女孩含著眼淚一個人上山尋刀,太陽下山了,天越來越黑了,樹林中傳來野獸、怪鳥的叫聲,小女孩驚恐地望著四周,她好害怕,可她不敢回家。她在黑夜中跌跌撞撞地走著,突然一腳踩空,小女孩從“天下第一橋”掉下了深淵,小姑娘帶著驚駭,帶著恐懼,永遠地離開了這個原本屬於她的世界,只有山谷在為她哀慟,只有風兒在為她哭泣。不知何時,從山谷中飛出一隻小鳥,邊飛邊發出淒涼的哀叫:“公叨叨,婆叨叨,掉把彎刀”,人們後來把這種鳥叫做“刀刀鳥”。據說是那小女孩的靈魂轉化而成的,直到現在,當地人還常常在深夜聽到她的哀叫,有人為紀念落崖的小女孩,便把這條峽谷起名叫“沙刀溝”,也有叫做“畲刀溝”的。

離開“天下第一橋”,乘環保車繼續前行,10分鐘後,便又是一處最佳景點——天懸白練,下車後沿公路直下,走數百個臺階,往右邊觀賞:有一道急流從200多米高的絕壁上飛瀉直下,涓流如練。盛夏多雨時,瀑布直衝壁下石坎,水珠飛濺半空後復跌落谷底,灑落至10餘米外,聲如悶雷。常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出一道道的彩虹,如遇一陣清風吹過,便見金光萬點,飄飄灑灑;又仿如六月飛雪,迎風飛舞;真給人一種清心灑脫,靜如止水般的意境啊。好了,各位朋友,袁家界的美景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原袁家界之行留給您永遠美好的回憶。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5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到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遊覽觀光。很高興能為各位導遊。

舜皇山,古稱金鳳山,是聳立於湘桂邊境越城嶺中段的一座名山,因中華始祖五帝之一的舜帝南巡狩獵駐蹕於此而得名。古人有詩稱讚其為“天設湖南第一峰”,它是我國古代道教封禪的七十二福地之一。這裡山青水秀、樹茂林密、石奇瀑幽,有著瑰奇絢麗的生態之美和豐厚浪漫的人文之勝,堪稱生態健身奇境。

現在我們進入的這條遊線,是舜皇山生態之旅的精品線路——女英溪。

相傳舜帝晚年南巡,來到金鳳山,但見這裡層巒疊翠,風景秀美,不禁心生眷戀,駐蹕於此。白天上山狩獵,晚上眠於嶺腳的溶洞別宮——舜皇巖,既怡情山水,又教化於民。他看到當地百姓,風俗古樸,尊崇闢天始祖盤古大帝,在山腰上建了盤古寺廟,祭奠朝拜,頗為虔誠。於是,佈施下十件寶物,為地方造福,打算在這裡長住下來,坐地為仙,安享晚年,並傳訊娥皇、女英二妃前來團聚。有一天晚上,舜帝夢見盤古大帝對他說,蒼梧之野的九疑山中,有孽龍作祟,毒害百姓,你可以前去為民除害。他於是放棄了在金鳳山長生不老做神仙的安逸,前往九疑山,斬殺孽龍,救民水火,最後因勞累過度,死在了九疑山。先前接訊,趕來金鳳山與舜帝團聚的二妃,遲了一步,未能與夫君晤面,卻聽得舜帝駕崩九疑山的噩耗,不禁痛哭流涕,淚灑荊竹,成為斑竹;清淚涓涓,匯合而成娥皇、女英二條溪流。後來二妃赴九疑祭拜舜帝,歸途中在洞庭湖投水殉夫,葬於湖心君山,留下一段悽美的愛情傳說,至今撼人心魄。人們為了紀念舜帝的大恩大德,把它駐蹕過的這座金鳳大山改名叫做舜皇山,把二妃垂淚而成的這兩條溪流,分別叫做女英溪和娥皇溪。我們身旁的這一條就是女英溪,各位請看這溪水清澈透亮,甘甜冷冽,莫非果真是二妃的清淚流成?

由於舜帝德被天下的恩澤和二妃愛情淚水的滋潤,舜皇山的森林植被生長得特別茂盛,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1.8%。現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164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資源冷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桫欏、銀杏、蘇鐵、水杉等七種,二級保護植物有華南五針鬆、蓖子三尖杉、紅翅槭等22種;野生脊椎動物有19目56科118種,其中國家一保護動物有金錢豹、雲豹、黃腹角雉、黑麂等8種,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黑熊、娃娃魚等22種。這一路遊程,隨處都可以看到各種被列為國家和省級保護物件的珍貴樹種,我們在許多樹木上掛了醒目的標誌,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對照研究,檢驗一下自己的植物知識。

我們來看前面這一株樹,它的樹冠上紅綠相間,各位不妨猜一猜,那些紅色的小點是果實呢還是葉片?——看清楚沒有?其實它們是長在枝梢上的果實。每一枚都有兩粒,黃豆般大小,由一層紅色皮膜包裹著,斜伸上翹,形狀酷似蝴蝶的翅膀,人們叫它“雙翅紅槭”,又叫“紅翅槭”,是槭樹科的一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呢!還有那棵樹,你看它樹幹筆直,樹冠圓滿,綠葉之中點綴著一顆顆圓似繡球的果實,那是獼猴最喜歡吃的食物,十月中旬成熟,裂開後成五角星形狀,五顏六色,猴子見了特別喜歡,跳踉其間,嬉戲覓食,好不自在,所以這種樹便叫做“猴歡喜”。旁邊的這一株是櫻桃,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舜皇山的櫻桃樹可不要栽,它是野生的櫻桃樹,陰曆三月份開花,樹上一片粉紅,並且花冠一律朝下,就像一個個風鈴,煞是好看,果實在五月初成熟,恰逢其時的話,大家可以好好地一飽口福。

古人說“高山有好水”,這話確實對極了。舜皇山因為森林植被茂密,水資源十分豐富,而且水質特別優良。大家看路邊這條水渠裡的流水,波光磷磷,清澈透底,碧澄澄,亮晶晶,掬一把來洗手或洗臉,滑爽親切、妙不可言。若是跳下去洗一個澡,那可是一種特美的享受。這不,前面這個清潭就叫“女英浴池”。你看它四周綠樹環合,十分幽靜、隱蔽。相傳,當年舜帝的二位妃子來舜皇山與舜帝團聚,就曾在這清澈的水池中沐浴。“山泉水滑洗凝脂”,真是令人羨慕。

前面還有一眼泉水,是經國家地礦部化驗合格的優質礦泉水,是地上水浸到入地下二千米以下深層,然後經過幾十年時間的滲透,再從花崗岩石縫中冒出來的。它的偏矽酸含量達37.56毫升/升,液態氡含量高達10.97馬海,其他元素均在國家控制的標準以內,是具有醫療作用的高階礦泉水,長期飲用,可治胃病,有益消化,美容健身,被人稱做“女英美容泉”。

現在,我們休息的這座涼亭叫做女英聽瀑亭,它是一座具有古建築風格的涼亭。在這裡靜坐休息片刻,滿眼綠色,滿耳泉聲,滿心歡喜,一路攀爬的勞累頓時消散。等會兒,大家可以到溪澗邊去觀看女英美容泉露頭泉眼,一睹高山湧泉的奇觀,飲幾口美容神水。溪澗的對岸有一小片方竹林,這是竹中的另類,它長得四四方方,有稜有角,而且竹節間帶刺,分明有一種剛直不阿的品性。在竹類的眾多品種中,只有它稜角獨具。所謂“世人皆圓我獨方”,真是竹中之君子!

這裡是雙龍潭了,請看左右山坡上那兩條銀白的水練,飛瀉而下,宛若兩條銀龍騰空而來,直衝到我們的眼前,滑入到腳底下的深潭裡,鼓盪起一串串的水泡。龍潭虎穴,深不可測。大家可要小心,不要掉到水潭裡去。不然的話,就要弄得“溼身”舜皇山了。走在前面的朋友更要小心,往上這一段棧道,是開鑿在花崗岩崖壁上的,很是陡峭,因為懸崖上長年滴水,路面很滑,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抓緊護欄上的鐵鏈,謹慎攀登。

好了,爬過了這一段棧道,大家可以鬆一口氣了。我們來看一看溪澗左邊的那一叢奇樹,數一數,一、二、三、四、五,一共是五棵樹,從一個蔸把里長出來的。可是你注意看一下它們的樹幹和樹葉,卻各不相同。它們可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它們分別屬於三科四屬的不同種類。中間那棵最大的是楓香樹,旁邊那棵身子暗紅的是紅皮紫莖樹,另一棵身材頎長的是巖豆藤,還有兩棵是“不知春”的黃檀樹。它們雖然屬於不同的種類,卻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齊心向上,共同繁榮,實在難得。往下看,只見一個樹蔸;往上看,卻是五樹連體。大千世界,果真是無奇不有啊!

這裡又有了一處瀑布,叫“宮娥瀑布”。急流飛湍,奔湧不息,很是讓人愛憐。不過,前面的嘩嘩水聲似乎響得更急,這氣勢磅礴的水響告訴我們,那裡有一道更大的瀑布在喧騰。哦,到了,就在前面。你們看這一道水簾,二十多米寬,八十多米高,從山巒的缺口處,飛奔而下,跌成上下兩級,宛若一段彩錦,懸掛在織布機上,好不壯觀。這就是我們此行要最終尋找的女英織錦瀑布,也是舜皇山中最高最大最為壯觀的瀑布!它讓人想起李太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朋友們,誰還有更好的詩句來形容這瀑布奇觀?不妨吟出來,大家一起欣賞。

女英織錦瀑是我們這條遊線的最高點,現在我們要往回走了。請大家順著遊線指示牌,從宮娥瀑邊向左轉。

這一條山脊叫做“疊翠岐”,樹高林密,蔥蘢青翠,就像是一片綠色的海洋。行走其間,滿耳裡聽到的是山溝裡泉水的叮咚聲和樹林間蟬鳴鳥叫的合唱,像是走在夢境裡一般。站在這個高坡上,向北眺望,對面那座山峰上有一處岩石向東突起,就像是一隻烏龜面朝大海,引頸而望。不錯,它確實就叫烏龜嶺。只是不知哪年哪月,這隻神奇的烏龜,竟爬上了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它來這裡幹什麼?有人說它是跟隨舜帝的足跡而來,有人說它是迷了路,遊客們猜猜看,它究竟為何而來?還有更北邊的那座山峰,呈鋸齒狀,就像是一輪雞冠,叫“金雞嶺”,那裡生長著成片的華南五針松原始群落和大量的斑竹,等將來開發了,朋友們可以去觀賞。

前面是古林世界。大家看,這是一片原始次生森,密林中植物種類繁多,結構複雜,層次多樣,有著典型的亞熱帶山光水色和稀奇古怪的森林景觀。看這一株叫鵝掌楸的大樹,樹幹魁偉,樹形如塔,枝頭上長滿鵝掌般的葉片,綻開的花朵有碗口大,黃綠顏色,十分鮮豔。特別是它的葉,大家看看,除了像鵝掌以外,還像什麼?像不像古人穿的馬褂?是吧,是像馬褂吧,所以我們這裡又把它叫做“馬褂木”。這裡有一蔸“無皮樹”,渾身赤裸裸的,連樹皮都沒有。不過,只要仔細看一看,它還是有皮的,只是它像蛇一樣喜歡脫皮。而且,每年要脫一次皮,因此樹幹外表極為光滑,色澤微黃,像人的面板。這種樹叫“天目紫莖”,是我國古老的特有樹種,質地非常堅硬,是上好的木材。再看這株身上掛滿古藤的大圓楮樹,樹徑1米左右,已有三百多年曆史了,在這條旅遊線路中,只有它的“資格”最老,可以說是飽經了風雨滄桑。但它卻這樣“謙虛”地站在路旁,恭候各位的到來,並最後歡送各位走出古林世界,結束這一程的遊覽。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6

莽山,原包括莽山峒、笠頭峒、溶家峒和西山峒,這4峒地處湘粵兩省邊界,林菁相接,山水相連,巖谷深阻,林海茫茫,形勢險要,成為歷代瑤漢人民起義的發源地和根據地,也屢遭官府重兵圍剿和屠殺。宋隆興二年(1146),縣人李金聯合瑤漢人民一道舉行起義,先後攻克郴州、桂陽、寧遠,廣東連州、韶州、英州、德慶、肇慶,廣西賀州、梧州等州縣,朝廷派湖南安撫使劉珙會同湘、鄂、贛、粵、黔5省官兵鎮壓。乾道元年(1165)八月,李金率部退至莽山何家峒,因部下曹彥叛變,李金不幸遇害。餘部在瑤族人民的幫助下潛入山谷,堅持鬥爭。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苗族首領譚應貞、杜回子以莽山為根據地,領導湘粵邊境的苗族、瑤族及漢族人民起義,官府派重兵往莽山鎮壓,所有四十八山九溪十八峒的苗族瑤族均遭到血腥屠殺,“大兵征剿,後民十亡六七”,原來瑤人聚居地蕨子坪,因殺戮殆盡,地成廢墟,故稱“絕子坪”(一名蕨子坪,現改成“澤子坪”)。

明正德元年(1506),知縣邱雲漢詳報上司剿平“匪寇”,招民耕種荒廢田園,由江夏人黃福安、瑤人趙文才入山承頂莽山瑤糧58石,此後瑤族陸續遷入莽山,裡甲戶口漸增。正德五年(1510),郴桂守備署由桂陽州移駐宜章,兼防2州7縣,後增8縣,並在瑤民出入險要山隘溪峒處,設立哨、堡、營、司、塘,派兵駐守。正德十二年(1517),莽山、西山、笠頭洞瑤族首領龔福全、李斌、樑柏桂、陽延壽率湘粵邊境瑤漢農民起義,四路出擊,攻克州縣。朝廷派都御使秦金、贛撫王守仁調集湘、贛、粵3省官軍和地方武裝共同圍剿,追至莽山,破寨柵九十,俘義軍3000餘人,龔福全、李斌等被擒遇害,瑤漢人民又一次遭到殘酷殺害和洗劫。秦金對瑤族實行先剿後撫、剿撫並舉的政策,並派鄒千長、丁千長守西山,黃千長守大羅山,劉千長守象牙山。崇禎九年(1636),臨(武)藍(山)礦工起義連結宜章縣和廣東九峰瑤族“嘯聚萬計”,開倉濟貧,瑤漢人民團結戰鬥,先克郴(州)桂(陽),繼克衡陽、長沙,挺進贛南粵北,朝廷派湘、粵、鄂、贛4 省兵力,集結宜章,攻打莽山,合兵圍剿,但瑤漢人民堅強不屈,提出“官有萬兵、我有萬山、敵來我走、敵去我還”的作戰方針,鬥爭持續達4年之久。

“清順治二年(1645),明副總兵曹志建統兵萬餘,由寧遠進剿四年冬,復來據郴。五年,據龍虎關。自稱公爵,委換衡、永、郴、桂各官。六年,旋入縣境,劫持黃沙、笆籬二堡,殺戮傷慘甚於流賊。清兵圍之莽山蕨子坪,糧盡,盡殲之”。縣內有人研究認為,曹志建系李自成冒名頂替,故提出“李自成死於莽山”之說。李自成的歸宿由死於通山、石門等二說增為通山、石門、莽山等三說,國內史學界一時紛紛揚揚,使得許多專家學者前往莽山追蹤調查。

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江華瑤族首領趙金龍於錦田起義,莽山大多數瑤人前往參加,攻克藍山、江華各縣、擊斃常德提督海陵阿寶慶和協將馬韜。次年三月,湖廣提督羅思舉、貴州提督餘步雲率官軍鎮壓,起義失敗,部份起義軍官兵疏散隱蔽於莽山。咸豐元年(1851)八月初七,婦女領袖王蕭氏在莽山天塘灣、塘坊嶺率眾一舉擊斃官府守備趙鴻賓、千總張凌雲、把總杜瑞、額外各1人及兵丁11人,其聲震朝廷,不數日,官府增兵瘋狂反撲,王蕭氏不幸被俘遇害。自此以後,兵事迭起,官軍經常往莽山進剿,湖南巡撫駱秉章以莽山形勢險要,劃為特別區,督辦團練,名永安團,全峒瑤民僅400餘戶,辦團養兵百姓負擔日重。

民國時期,官匪頻繁劫掠莽山,經常發生戰事。莽山天堂灣、何家、謝家、園嶺、南門莊、小黃家遭匪反覆蹂躪,匪徒們殺害瑤民、焚燒房屋,擄走人丁,搶劫財物。莽山復創永安團,募常備兵20名,預備兵40名,兵費開支全部。

1950 年 4 月,成立莽山鄉。1956 年 9 月,成立莽山森林經營所。1958 年 3 月,莽山森林經營所改稱國營莽山林場,直屬湖南省林業廳。10 月,莽山鄉改稱莽山人民公社,併入莽山林場,該林場復歸宜章縣管轄。1961 年 9月,場、社分設,林場收歸湖南省業林業廳直轄,莽山人民公社屬縣管轄。 1972 年,林場下放郴州地區管轄。1982年,莽山林場更名為湖南省郴州地區莽山林業管理局,莽山人民公社更名為莽山瑤族人民公社。1984 年,莽山瑤族人民公社改稱莽山鄉人民政府。1992 年 7月,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莽山國家森林公園”,11 月,郴州地區編制委員會批准設立莽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與莽山林管局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1994年 4 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湖南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爾後相繼設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實行三塊牌子一套班子。1998 年莽山林業管理局改稱莽山國有林業管理局。20__ 年 12 月,林管局下放至宜章縣管轄,正處級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設有 12 個職能科室, 12 個二級機構。是年,莽山總人口 8183人,其中莽山林管局在職幹部職工 806 人,離退休 457 人,家屬 607 人,餘為莽山鄉瑤族和客家人。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7

湖南依江畔湖,風景秀麗,是海內外聞名的旅遊勝地。湖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湖南物產富饒,素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譽,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湖南著名景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岳陽市、鳳凰縣。國家5A級景區:長沙嶽麓山-橘子洲景區、岳陽岳陽樓-君山景區、湘潭韶山景區、衡陽南嶽衡山景區、張家界武陵源--天門山景區[。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邵陽新寧崀山(中國丹霞)

湖南為大陸性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氣候具有三個特點:第一、光、熱、水資源豐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第二,氣候年內與年際的變化較大。冬寒冷而夏酷熱,春溫多變,秋溫陡降,春夏多雨,秋冬乾旱。適宜秋季旅遊。

湖南位於長江中游江南地區,由於大部分地處洞庭湖之南而成為湖南。湖南境內湘江貫穿南北,,所以簡稱為湘。湖南東臨江西,西接渝貴,南毗兩廣,北連湖北。全省轄14個地州市、122個縣(市、區)

湖南以長江南岸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先秦兩漢時期為楚國境地,“江南”最早在湖南得名;直至隋朝,“江南”為今湖南為主體涵蓋周邊部分地區的專稱;唐屬江南道、江南西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的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佈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8

各位朋友,你們好!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共遊美好的崀山。相傳舜帝南巡時徐經新寧,見地方山水特別奇秀、美麗,不由搖頭贊曰:“此山良好,可謂崀山。”崀山由此得名。崀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湘桂邊境的新寧縣境內,南與桂林山水相連,北同武陵源風光呼應,距桂林、邵東機場各14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是近年來新發現的又一顆風景明珠。數百萬年前,崀山是一片內陸湖。由於地殼變動,內陸湖底突起,形成了紅色沙粒巖結構的峰巒--丹霞地貌。景區佔地108平方公里,,轄紫霞仙境,駱駝群峰,八角勝景,半山奇觀,夷江秀色五大景區,18個風景小區,已發現和命名的477個景點。紫霞峒紫霞峒景區包括萬景槽,玉泉山,象鼻石、烏雲寨、劉華軒墓等景點,主要以幽為主。

在我們左側的一是玉泉山,面積0.5平方公里,山頂高程301米,密集7個景點。山上有一古寺,稱玉泉寺,始建於康熙42年(1703年)。舊庵毀於水,雍正年間(1723年)重修,清人傅向高、馬羅藩、李延年均為之作記。今存鎮墓塔和碑記及玉泉寺始祖第一代禪師古墓,幾經修復香火旺盛,為天下七十佛教勝地。迎面而來的這座大石山,活像一個高高蹺起的大拇指。當地人稱為“拇指石”,也叫“OK”石,它風雨無阻的屹立於此,似是對遠道而來的朋友表示歡迎,以似對崀山的山水錶示讚歎,或許兩者都有。現在我們來到紫霞峒的正進口,紫霞峒並沒有洞,峒者衝也,它是少數民族村、寨的意思。

在紫霞峒有許多隻能在雲南才能生長的植物品種和熱帶雨林景觀。可感受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思。這裡不僅能激起詩人的靈感,還是佛教和道教的必爭之地。佛學宗師慧遠和道學宗師陸修靜,曾先後來此弘揚他們的教義。所以整座山以遊路為界,左為道教之地,還可見紫霞道人的自然石像。前面一石凌空突出,活象一隻碩大無比的青蛙正蹲在那裡,這就是青蛙石。沿著石階往上走,我們來到了紫霞宮,紫霞宮自明代嘉靖年間修建以來。香火不斷,暮鼓晨鐘,梵聲繚繞,成為名聞遐邇的洞天福地。宮內有一座湖南省內最為高大的觀音菩薩,高達6米,最獨特的還售音菩薩手中的玉淨瓶,所有的瓶子都是豎立的,而這個觀音菩薩的玉淨瓶是傾斜的,意在把甘露盡情灑向人間。

左側有一塊長700餘米,高100米赤紅色的銅牆鐵壁稱紅瓦山,就是紫霞道人放置袈裟的地方,是一處絕紗的迴音壁。駱駝峰過崀山街往右走,便見一典雅雄偉的牌樓,上有原湖南省省長,原省政協主席劉正同志親手題寫的“崀山天然公園”六個大字。駱駝峰景區距縣城14公里,從崀山老街到石田,沿途奇峰異石拔地而起,一條溪水奔突穿石,如琴似瑟。主要景點有“遇仙橋”、“十八羅漢”、“燕子寨”、“斗笠寨”、“蠟燭峰”、“駱駝峰”、“幽魂谷”等。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右側的仙人橋,此橋建於清乾年間,石砌單拱,長6.8米,寬5.1米,拱方9米麻石砌成,橋身玲瓏精緻,青藤攀附,1983年電視《風雨瀟湘》曾在此拍攝外景。前行右側十八石峰如“十八羅漢”一字列成威武雄壯的歡迎遊客光臨的“儀仗隊”,在最右側有情深義生的“夫妻石”,丈夫準備遠行正和妻子依依惜別。轉過彎,前面豁然開朗。一片農田、幾幢農舍、挺拔的蠟燭峰,栩栩如生的駱駝峰,這是駱駝峰景區的中心所在,也是整個崀山最早開發的地方。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9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歡迎大家的南嶽衡山做客。如果您有什麼問題和要求,請告訴我,我將盡力給您幫助。祝願大家軋過愉快的鋒山之行。

各位朋友,如果您曾為工作的重壓而苦悶,如果您曾為身體的疾患而憂慮,那麼今天,您可以把種種煩惱不快全部拋開,因為您即將欣賞到的,是以“五嶽獨秀”而蜚聲守內的南嶽衡山風景區了。

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縱越衡陽、衡山、衡東、湘鄉、湘潭、長沙等六縣市,地跨八百里,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衡陽回雁峰,北抵“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長沙嶽麓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爾不群。“一覽眾山小”。衡山就像一幅湘繡,楚天湘水,一覽無餘;它又像一卷畫軸,濃渲淡染,舉世無雙;它更像一首詩歌,高嘆低吟,回味無窮。

南嶽衡山的來源有很多傳說。一產盤古開天闢地,死後化為山川林木,頭化為東嶽泰山,腳化為西嶽華山,腹華為中嶽嵩山,右臂化為北嶽恆山,左臂則化為南嶽衡山;另一說是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神農式追趕仙鳥,用神鞭將朱鳥打落成南嶽,所以大家在南嶽古鎮入口處所見的牌坊上便繪有失鳥圖案,南嶽山徽“朱鳥”也因山而來。古人們往往以天空星象圖來進行占卜,所謂“天則有星宿,地則有州城”。據《星經》記載,南嶽地處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號為稱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衡山”了。軫星旁邊不有一顆主管人間壽命的“長沙”星,衡山古屬長沙,故而又有“壽嶽”之稱,人們常說的“壽比南山”就以山而來。

穿過南嶽古鎮,迎面而來的是一組氣勢恢弘的宮殿式建築,這便是有著“江南小故宮”之稱的“南嶽大廟”。

南嶽大廟為湖南省重點保護文物,始建於唐初,距今上千年,以後歷經宋、元、清等朝6次大火和16次重建。瑞存建築為清光緒六年重修,佔地7680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櫺星門、有奎星閣、川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書樓、正殿、寢宮和北後門等九進四重院落。

現在大家腳下跨過的是壽澗橋,它前面就是南嶽大廟的南正門--櫺星門。“櫺星”是古星宿之一,主管人興國旺,以“櫺星”命名的廟門,自然也是希望咱們國家人才輩出,萬業昌盛。

穿過櫺星門,大家來到的這座建築叫做“奎星閣”。奎星就是主管文學藝術的魁星。奎星閣在古代往往用做戲臺,每逢節慶祭祀之日,一些戲班都會在臺上演出一些傳統地方戲,如“魁星點狀元”、“五子登科”、“秋胡戲妻”等等,臺下則擠滿了四鄉八里趕來的鄉民們,熱鬧非凡。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奎星閣的基石上有4個銅錢大小的孔洞,這是幹什麼的呢?對了,它可以產生共鳴,增強音樂效果,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多麼聰明呀!穿過川門、御碑亭、嘉應門和御書樓,我們就來到了正殿。正殿又叫聖帝殿,供奉聖帝火神祝融氏。聖帝殿高21米,寬54米,深35米,是大廟最高、最大的建築,也是大廟中心。大家可以看到,它由 72根花崗石柱支撐,寓意南嶽七十二峰,其中2根由整塊石鑿成,重28000斤,另外70根由兩截接成。殿內正中是由四龍二鳳環繞的神龕,聖帝的泥塑金身就置於其中,高6.3米,高戴冠冕,持笏端坐,神態威嚴,金碧輝煌,左右排班站立著金吾二將和六部尚書。

大家看到,聖帝殿東有道教的財神殿,西有佛教的觀音殿,那麼南嶽到底奉什麼教呢?這就是南嶽衡山的大特色--佛道共榮。道教於西晉傳入南嶽,南北朝佛教流入,山後兩教就一直並存,揚光大。山上既有我國第一個女道士“南嶽夫人”魏華存修道的黃庭觀,也有禪宗南宗五大宗派發源地的福嚴寺和南臺寺,還有先道後佛的上封寺等等,中國的兩種主要宗教文化在這裡達到了和諧的統一。

各位遊客,再走過寢宮和北後門,離開大廟,我們就來到了南嶽衡山主峰登山處,前面這個花崗石門叫做“勝利坊”,是1947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而建。坊上刻有一副楹聯:“七二峰,如避群英,勝算先操,中流砥柱;五大洲,盟聯友國,狂瀾競挽,世界和平。”從中,我們依稀可以想見那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原聯為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王東原所書,毀於“文革”時期,現在聯是著名書費新我左手書寫。

各位朋友,從現在起,我們就將踏上登頂之路。在這之前,請允許我先提醒您幾個注意事項:衡山作為著名的風景區處自然林區,是嚴禁攀折花木和吸菸點火的,讓我們共同來愛護這一片美好的大自然吧!南嶽的氣候素有“三重天”之稱,即“山下一重天,山腰一重天,山頂一重天”,每重天之間約有3度的溫差,請注意帶一些保暖衣物備用!山上雖然修建了行車大道和人行小徑,但仍有部分地段較陡峭,請大家留神一下,互相照應點兒!好了,萬事俱備,讓我們向衡山最華麗的樂章--主峰祝融峰進發吧!

朋友們,南嶽衡山在五嶽之中以風光綺麗著稱,素有“五嶽獨秀”的美譽。那麼它究竟“秀”在哪裡?秀就秀在這滿山的樹,滿坡的草,滿眼的綠!沿途大家已經看到,衡山樹木茂密,鬱鬱蔥蔥。南嶽植物資源豐富,有樹種600多,森林面積達30多萬畝,而且還有不少名樹古木:福嚴寺有一棵據傳受戒於六朝時慧思禪師的銀杏樹,樹齡已達1400多年,樹身需三人合抱;藏經殿後的白玉蘭,距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允春亭的搖錢樹,無礙林的“同根生”、“連裡枝”等,也是比較罕見的。

好了,爬了一段山,可能有點兒累吧?那我們在這裡休息一下。面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戰紀念地之一,也是國民政府在大陸惟一儲存的大型抗戰紀念陵園--忠烈祠。

忠烈神祠建於1939年,落成於1942年,陵園為仿南京中山陵式格局,坐南朝北,依山而築,左右對稱,層次分明。沿中軸線共有五進建築,長達320米,寬約60米,四周還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安葬了抗日陣亡的國民覺第九戰區和第六戰區將士。前面這就是忠烈祠正門,它為拱形三門重簷牌樓,正上方鑲嵌著刻有祠名的漢白玉門匾,上面的“南嶽忠烈祠”5個鎦金大字是由原國民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嶽所題。

進入忠烈祠,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奇特的“七七紀念碑”。碑為全花崗石結構,由一大上小共5顆倒立炮彈組成,象徵著漢、滿、蒙、回、藏等各族兒女團結一心,共禦外侮,碑的基麻上刻著醒目的“七七”大字,意在警醒全體中國人永不忘國恥之痛!

穿過紀念堂,大家看到的這是個綠草如茵的山坡,兩側有石級,共分為9層。草地上用大理石鑲了“民族忠烈千古”6個大字,襯以鄰近的蒼松翠柏,更顯得十分莊嚴,令人肅然起敬。朋友們,讓我們懷著敬仰、緬懷之情,繼續向上去吧。

好了,現在我們登上了忠烈祠最高處--禮堂平臺了,不知剛才有沒有人注意數了腳下的石級沒有?對,一共276級。為什麼是個數目呢?這是為了紀念第九和第六戰區陣亡的276位中高階軍官而專門安排的,那麼,這些英烈們究竟魂歸何處呢?就在這最後一進建築--享堂裡。

享堂是忠烈最主要的建築,也是過去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正門上是蔣介石親筆書寫的“忠烈祠”匾額。大家仔細看一下,有什麼問題嗎?對,“烈”字下面少了一點。為什麼會少呢?這裡有很多說法:一說是蔣介石希望今後戰爭能少犧牲一點兒;一說是他打算抗戰勝利後再補上;還有一說是書法中的種藝術處理。見仁見智,眾說不一。享堂內呈“十”字形,可容500人,正面供奉有佛壇和“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它的碑文是薛嶽於1942年題寫,妙在無論橫念豎念,左念右念,都可以念通。全文是:“恭立忠烈祠,以懷忠烈神,我懷忠烈魂,誓繼忠烈神。”現在堂內陳設了大量抗戰圖片資料,大家可以自己看一看。

好了,休息過後,我們繼續向上攀登。前面這是裡是半山亭,因為這裡恰好是南嶽鎮到祝融峰頂的一半,故而得名。這兒還有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留下的“試劍石”和湖南省道教協會所在的“十方玄都觀”。您來看看玄都同門口的一副對聯:“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會心不遠,欲登絕頂莫辭勞”。

我們到了南天門,據傳此地為天人分界之所在,故名“南天門”。這裡也是觀賞衡山色的最佳之處,春觀花,夏看雲,秋眺日,冬賞雪,賞心悅目,不一而足。這裡還是登上頂峰的最後一站,讓我們抖擻精神,一起去欣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祝融絕頂。

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南嶽七十二峰中首屈一指,由衡山主神--火神祝融氏而得名,“祝融峰之高”與“方廣寺之深”、“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並稱為衡山四絕。現在大家看到的是祝融蓼,原名老生殿,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現存建築為清光緒年間重修。祝融殿並不大,一進兩間,建在巨石之上,花崗石砌牆,殿頂鋪以鐵瓦,多為宋朝所鑄,至今仍光潔不鏽。

好了,參觀完祝融殿,各位的南嶽之行也就即將結束。希望南嶽衡山--這顆南國明珠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0

各位團友,大家好啊!很高興見到各位。首先我代表我們本次活動的組織策劃單位——“湘約天下”綠色之旅俱樂部,對大家參加這次的旅遊活動表示熱烈的歡迎。本人託大家的鴻福,很幸運能夠成為大家的導遊,在這炎炎夏日和大家一路同行,追隨著美麗奔跑,去趕赴一場青春的約定。相約避暑勝地,暢享福壽生活。

先還是自我介紹吧。我姓彭,單名一個“莎”字,大家可以叫我“小彭”,也可以叫“莎莎”。這個名字挺簡單,對嗎?又好記,呵呵,希望大家喜歡。在我身邊這一位呢,是我們這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 師傅,開足兩天車的時間,非常幸苦。在此,我們予以熱烈的掌聲多謝我們的 師傅。(略停)謝謝大家!那麼,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明天下午5點鐘,就將由我和 師傅以及我們的地陪這三位工作人員為大家服務,大家有什麼問題和困難都可以告訴我,“團友就是上帝”,我將熱忱為大家解決。同時,我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團友都能夠配合我們導遊司機的工作,愛護車廂裡的清潔衛生。

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下本次活動的組織策劃單位—— “湘約天下”綠色之旅俱樂部。

為讓廣大民眾盡情體驗生態湖南的無窮魅力,暢享三湘四水詩畫美景,去年5月,湖南省林業廳啟動了“湘約天下”主題活動。該活動致力於打造中國綠色旅遊第一品牌,通過“會員享受免票權益”的方式向全社會回饋所有加盟景區門票和提供旅遊配套增值服務,以綠色之旅俱樂部為組織形式,從綠色、環保、休閒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價廉質優的綠色旅遊主題活動,以滿足廣大會員森林浴、休閒養生、戶外探險等需求,同時會員也能暢享“湘約天下”旅遊服務聯盟的真誠關懷和濃情奉獻,極大地提高了旅遊品質和服務水平,是節假及週末休閒遊的不錯選擇。

在此之前,我們俱樂部曾在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黃石寨景區舉辦了“湘約天下”杯千人健身登山有獎賽,並首推了“土家風情園——黃石寨”和“花巖溪——桃花源”兩條綠色旅遊線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和踴躍參與。《湖南日報》、《張家界日報》等報刊媒體紛紛給予了重點報道和推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時下,立夏剛過,三伏天也將接踵而來。揚起臉,大家是否因為頭頂那片烈日過於熱情而煩惱?走在大街小巷,大家又是否對盛夏火熱的擁抱欲拒還休?夏日雖好,酷暑難耐。為讓大家感受“清涼一夏”的舒爽,我們俱樂部與福壽山國家森林公園合作,特別推出了本次活動,請大家盡情領略湘東“小廬山”、南國“哈爾濱”的熱情和愜意。

下面,我將向大家介紹我們即將進入的福壽山國家森林公園,也是本次活動目的地的簡況:

福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我省平江縣思村鄉境內,毗鄰瀏陽市及長珠潭經濟圈,有京珠高速、長永高速多條高等級公路相通,交通便捷。福壽山最高峰轎頂峰海拔為1573.2米。森林覆蓋率達96%,其自然景觀非常奇特,得大自然億萬年神奇造化,集山秀、水美、林幽、石奇於一身。境內“綠色、紅色、古色”等各類旅遊資源齊全,相得益彰,被譽為“度假福地、養生天堂”。是開展生態旅遊、森林養生、避暑度假、登山探險、水上游樂、紅色教育、戶外活動和自駕車遊的綜合型旅遊勝地。

20xx年4月,國務院批准福壽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盛名下的福壽山至少有八大景點令人神往:

飲山中聖泉。現場品嚐世界頂級、原汁原味的福壽山珍貴礦泉。冷水井聖泉對多種疾病有神奇療效,生命之源將助您健康長壽;

吸植物精氣。沐浴高達30000多個/立方厘米的負氧離子,呼吸植物精氣,接受 10公里飛瀑群造就的高氧洗禮,暢享森林氧吧帶給您的心靈顫慄和無盡幸福;

達人間仙境。感受林深境幽,優雅涼爽,人間仙境讓您在遠離盛夏和喧囂中輕鬆消暑納福;

徜森林小溪。徜徉在3000多米長的百福河和秀美的高山平湖內,碧水藍天、純淨自然帶給您齊天洪福;

享福財壽康。觸控舉世罕見的千年壽藤和全國稀有的搖錢樹,拜訪杉木之王、九股楓楊和黃金嵌碧玉竹,把美好願望帶回家;攀登巨石福峰覽福壽萬物,摘下蟠桃享受福壽人生。相思國裡紅豆杉,奇花異木幫您益壽添財祈福;

觀白蓮舊址。穿越時空,感悟老莊,與320xx年前的陳真人真身激情對話,解密古地下通道和神祕的白蓮教舊址。體驗天下第一奇漂之峽谷探險、溶洞覓幽、平湖溜閒的奇特,讓您一路歡笑,一路驚叫,盡飽眼福;

擷生態野趣。吃野生石耳、石蛙,品高山有機茶,嘗生態野果,飛禽走獸、山珍野味讓您大快朵頤,盡享口福;

訪將軍故里。尋根懷古,踏歌而行。重走平江起義路,尋訪紅色土地、將軍故里的真實故事,讓您倍加珍惜今日和諧盛世,小康之福。

由於本次行程時間有限,我們可能無法領略福壽山的所有景點和特色活動,這固然遺憾,但我們將從無限的風光中窺到福壽山的全貌。我們將從採茶品茶、森林浴、攀壽桃峰、賞杜鵑花海、篝火晚會、農家壽宴等妙趣橫生、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歡快和向上的力量,從而給人生留下一段美好而難忘的記憶。

最後,請大家再次以熱烈的掌聲來預祝我們共同度過一個輕鬆愉快的旅程!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1

今天,非常高興能與大家一起走進湘西,瞭解芙蓉鎮神祕的土家風情,領略猛洞河神奇的魅力,體驗“天下第一漂”的刺激和空靈。

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居民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約佔總人口的70%,其中又以土家族最多。土家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其祖先居住在湘鄂渝黔四省市邊界,同今天沒有太多變化。跟苗族一樣,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

猛洞河景區的王村鎮位於酉水之陽,早在20_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是酉陽縣治所在地。由於擁有舟楫之便,這裡便成為湘西曆代土司王的盤踞之地,故名王村。土家族過去深受漢人的欺壓凌辱,土司王的盤踞地點多次受到襲擊,四處搬遷。公元939年,土司王即溪州刺史彭士愁與楚王馬希範發生溪州之戰,第二年雙方議和,在轄區邊緣溪州立銅柱,將盟約鐫刻在上面,至今字跡清晰可辨。此銅柱現在陳列於王村風光館內,是研究土家族歷史的重要文獻。土司王后來遷都到老司城,實行“蠻不出洞,漢不人境”的禁令,使得溪州長期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延緩了該地區的發展程序。王村雖不再是土司王府所在地,但是因其位於交通咽喉處,成為湘西四大名鎮之一,是湘西北的物質集散地。“改土歸流”之後,王村是永順對外交通的惟一碼頭,是全縣乃至湘西大部分地區進出口貨物的集散地。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年間,王村的繁華達到鼎盛時期。街道上有大小鋪面三百多家,飲食和客棧一百餘戶,每日往來客商二千多人,真是商賈雲集、騾馬成群,人稱“小南京”。由河岸到五里牌的青石板路就是這段時期內由商家們出資修建而成的,後來成為謝晉拍攝電影《芙蓉鎮》的理想之地。隨著該影片的出名,王村也被譽為“芙蓉鎮〃。如果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們,可以在晚飯後到碼頭邊的芙蓉鎮影院觀看,這裡整天迴圈放映《芙蓉鎮》,從電影中可以體會到20世紀60年代的王村風光。

這裡是湘西民俗風光館,館名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先生題寫,前面提到的溪州銅柱便立在這裡。館內介紹了土家族的信仰、婚俗、狩獵等古樸的民俗,陳設了體現民俗特色的各種雕刻品、傢俱、物產以及土司王塑像、土家崇拜的神像等等。此外還有“擺手舞”、“哭嫁”、“鼕鼕喹”、“土家溜子”、“情歌對唱”等民俗歌舞現場表演,大家可以進去了解一下土家民俗,同時體驗土家人的熱情與豪放。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很高興能為大家介紹我的家鄉郴州。自古郴州地區就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船到郴州止,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擺子。因為打擺子一詞,很多人對它都誤解了。前兩句是說郴州據中原的遠,而最後一句卻是說郴州的繁華。為什麼這麼說呢?待我帶領大家游完郴州之後便知曉了。

郴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帶。境內地貌複雜多樣,其特點以山丘為主,崗平相當,水面較少。山地丘陵面積約佔總面積的近四分之三。山多集奇、險、秀、美於一體,是個遊山的好去處。又處於亞熱帶地區,降水豐富,河流多且急,溫泉眾多,是漂流探險,溫泉健身,樂於玩水的好地方。這裡優越的地理條件吸引了先民在這繁衍生息,使得郴州具有濃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現在,我們先體驗郴州的人文歷史,領略郴州人文魅力。

湖南有炎帝陵和舜帝陵,郴州有個義帝陵。義帝陵是秦末義帝之陵墓,距今已有2200餘年歷史。它是郴州歷史的最早見證,經歷了郴州歷史演變的風風雨雨,已成為郴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 義帝名心,是戰國楚懷王熊槐之孫。據史書記載,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起義,群雄紛爭。為尋一“馬首是瞻”,各路起義軍在薛縣會盟,共同擁立在民間牧羊的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秦滅,項羽分封諸王,並佯尊熊心為義帝。次年,又假借“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之名“使徙義帝長沙郴縣”,並派九江王英布弒義帝於郴城窮泉旁,郴人憐之,遂葬於城邑西南邊後山,是為義帝陵。漢王劉邦曾派王陵、周勃、樊噲三人來郴發喪,並以項羽“大逆不道,弒君不臣”之名,縞素三軍,會盟諸侯,共伐項羽,引發“楚漢之爭”。自秦以來,郴州不乏名家來此,留下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唐宋名家韓愈、柳宗元、秦少游、周敦頤等都在此留下足跡。同樣,郴州也是中國革命的發源地之一,中國十大將軍中的黃克誠便出自郴州。

現在,我們去看看湘南第一古村——板樑古村。古村始建於宋末元初,鼎盛於明清,距今有600多年曆史,全村同姓同宗,為漢武帝劉氏後裔,是典型的湘南宗族聚落。古村內至今仍儲存了360多棟完好無損的明清歷史建築,這些歷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棟棟雕樑畫棟,飛簷翹角,無論是它的水磨青磚,還是門當戶對,或者是它的磚雕、石雕、木雕,其工藝都十分精湛,讓人歎為觀止。總而言之,板樑古村蘊藏著中國古老的宗法儀式、儒學傳統、風水觀念、哲學意識、建築技巧、生態原理等。被譽為規模最大,儲存最全,風水最好,文化底蘊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古村主要景點有:接龍橋、鎮龍塔、金陵古驛道、龍泉古廟和板樑私塾。

品完郴州的人文,接下來就去遊山,在大自然中放飛心情。郴州的山有莽山、飛天山、蘇仙嶺等。現在我們去的是郴州最著名的山——蘇仙嶺。主峰海拔526米,自古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湘南勝地”的美稱。蘇仙嶺因蘇仙神奇、美麗的傳說而馳名海內外,嶺上因有白鹿洞、昇仙石、望母鬆等“仙”跡和自然山水風光而久負盛名。走福路,過了遇仙橋,就能看到郴州旅舍了。郴州旅舍本是個平凡無奇的客棧,因蘇東坡的弟子、“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曾在此居住,並以此為題作詞而聲名鵲起。他所作的詞便是《踏莎行 郴州旅舍》: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首詞刻在了白鹿洞東北40米天然石壁上,高五十二釐米,寬四十六釐米,十一行,每行八字,行書。其藝術價值很高。中國有十大著名"三絕碑",而郴州蘇仙嶺三絕碑位居十大著名"三絕碑"之首。此三絕為:秦觀作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詞,蘇軾寫的跋,著名書法家米芾把詞和跋寫下來。

當年徐霞客登臨蘇仙嶺最後拜謁的一處勝景便是蘇仙觀。蘇仙觀是祭祀蘇耽的道觀,始建於西漢,後遭火焚,唐開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詔修葺,以後宋、元、明、清都曾加以修繕。蘇仙觀座北面南,南北長82.2米,東西寬41.5米,正殿高於廂房,兩廂為二層樓房。正殿為大屋頂、四角飛簷、犀頭粉牆、小青瓦、回紋窗的建築風格。選點定位、建築規模、結構均作過精心考究。

在蘇仙觀的後面便是屈將室,門前有楹聯一副:請戰有功當年臨潼已兵諫,愛國無罪此日南冠作楚囚。橫聯:屈將室。楹聯墨底綠字。抗日戰爭時期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曾被幽禁在這裡。這裡是他12處囚禁之地的第六處。在這裡,張學良將軍壯志難酬,有家難歸, 有國難報,揮筆在牆上寫下了"恨天低,大鵬有翅愁難展"幾個大字。字裡行間無不飽含了少帥滿腔愛國情懷卻難展巨集圖的抑鬱之情。曾經住過的這間廂房窗前的桂花樹上,留下了因將軍憂憤難洩而拔槍怒射所形成的累累彈痕。

好了,山遊玩了,就該去玩水了。郴州八景之之一的“北湖水月”便在郴州市內的北湖公園之中。《萬曆郴州志》稱:北湖水源出自湖中龍窟,淵深莫測,湖底有100多個泉眼,泉湧四季不枯,沉積為一浩大的水面,最初稱“百湖”。 北湖入夜,皎潔的明月懸掛天幕,微風吹來,湖中漣波起伏,抖動滿湖星斗,寂靜的山林村野燈光閃爍。星月燈火倒映湖中,光妖媚人。故稱“北湖水月”。唐代著名詩人韓愈曾8次路經郴州,在這裡留下了有名的《叉魚招張功曹》詩。後人為了紀念韓愈,在湖心築島造亭,取名“叉魚亭”,鑄造了韓愈銅像豎立亭前,還將叉魚詩刻在石碑上,以此來紀念他。

去郴州玩水是最不能不去東江湖的,東江湖風景旅遊區是以山水交融的東江湖為一體,以東江急流險灘、兜率靈巖神境、龍景峽谷奇景、島嶼群落景觀為特色,供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康體療養的湖島型旅遊區,總面積200平方公里,融山的雋秀、水的神韻於一體,挾南國秀色、稟歷史文明於一身,被譽為“人間天上一湖水,萬千景象在其中”。 東江湖的美,莫過於攝人心魄的晨霧了。這霧,就像乳白色的薄縵,色澤濃郁,如夢如幻,扯不開,斬不斷,渾然天成。這霧,又像一個溫情脈脈的女子,輕輕將東江湖這個資興之子攏入懷中,生怕世人的驚擾。湖旁的新村,若隱若現,疑為海市蜃樓。爾後,一隻船兒的輪廓漸漸顯現出來,穿行霧中,就如閒逛在神祕的仙境。這霧,厚厚地集中於湖面,時移時凝,纏纏繞繞,並隨著海拔的升高,漸漸稀薄,直至消失。兩岸峰巒疊翠,影像清晰而具體,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旭日東昇,霧氣漸薄。陽光,從山脊柔和地射將過來,湖面泛著無數細碎的金片,圈著紅暈。置身其中,浪漫宜人。太陽倒影在湖中,聚整合一塊耀眼的光斑,霧氣散後,剩下清澈的湖水,湛藍湛藍的,徹底而乾脆。

去東江湖又是不能不去體驗一下東江漂流的。東江漂流具有與眾不同的四大特色: 第一,東江漂流生態原始,兩岸青山疊翠,原始次森林相擁對峙,怪石林立、水質清澈,整個漂流給人以歷險、探幽、獵奇、拾趣之樂,因此被旅遊界和新聞界一致譽為“中國生態旅遊第一漂”、“亞太第一漂”。 第二,東江漂流灘多浪急,驚險刺激,共有大小險灘108個,其中落差最大的險灘有5米。 第三,東江漂流季節長,一般每年從四月底開始,到10月初結束,長達半年之久,因為通過電站的調節,漂流時間就延長了。第四個特色就是,東江漂流過程中有一條世界獨一無二的人工漂流滑槽,長度達到336米,平均坡度達5度。如此勝境如此美景,東江漂流自然倍受人們推崇、讚賞。所以是不能錯過的。

東江還有郴州四大特長之一——東江魚。好吃的東西不必多說,這是有口碑的。既然提到吃的了,最後便提一下郴州人的最愛魚粉。“走千里路、萬里路,捨不得棲鳳渡!”這句流傳千百年的古話說的不僅是棲鳳渡的地方好,更是誇她的獨樹一幟傳統小吃——棲鳳渡魚粉。一說起棲鳳渡魚粉,只要是郴州人,應該都會下意識咂一下嘴巴,咽咽口水,於是,一股濃烈的魚香和著辛辣味便回味在你嘴裡了。

好了,郴州之旅就到此完美結束了,謝謝大家!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3

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總面積O.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

君山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臺、36亭、48廟。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這裡有中國發現的歷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雲圖”、新石器遺址,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見證——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臺、宋代農民起義的飛來鍾、楊么寨等。每一個古蹟都是一段厚重的歷史,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悠遠的記憶。特別是自唐代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辛棄疾、張之洞等墨客騷人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李白的“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更使君山名聲大噪。島上古木參天,茂林修竹,僅名竹就有20多種,神奇而多情的斑竹就生長在二妃墓的周圍。君山茶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層層的茶園像一條條碧綠的玉帶圍繞在大小山頭,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銀針就產自這裡。

君山自然風光秀麗,春賞奇花異草,夏觀浩瀚洞庭,秋賞漁歌秋月,冬觀溼地候鳥。君山是旅遊度假的天堂,避暑休閒的勝地。自對外開放以來,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親臨君山視察,對君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4

綿延百里,橫亙湘粵邊境的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南端的宜章縣境內,總面積2萬公頃。它是南北植物薈萃之地,也是我國和世界溼潤亞熱帶具代表性的常綠闊葉林區。有高等植物2700餘種,脊椎野生動物近300種,被譽為湖南大的生物基因庫。莽山,從低海拔400米到高海拔1902米的林區內,溪河縱橫、山勢陡峭、峰巒疊嶂、古木參天,保留著大片的原始次森林,充滿南國特色。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森林氣候使莽山風光集秀麗

、雄偉、險峻、神奇於一體。在100餘個景點之中,中南第一險巖子石風景區奇峰林立、懸崖險峻、高深莫測。南天第一峰猛石坑可攬高山之奇、觀雲海日出和千里冰峰。湖南第一個自然景觀區鬼子寨的千尺飛瀑、絕壁古鬆、幽林怪石砍稱莽山一絕。還有高峽平湖、金竹情韻、高山草甸、通天蠟燭、龍頭風光等景觀相映成趣、各有千秋。瀏覽莽山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莽山是名符其實的旅遊避暑勝地。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們,歡迎諸位來崀山參觀遊覽,從廣西桂林出發,經全州、資源,翻過越城嶺,就進入湖南新寧。新寧縣有崀山。“崀”見於《辭海》,曰:“崀,地名,在湖南新寧縣境內。”“崀”,山之良也,可見崀山之美。崀山並不是個別的山體,而是當地山水的統稱。當地的神話乃至方誌說:相傳當年舜帝南巡路過新寧,見這方山水美麗,便脫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因此,舜老爺子就造了這個“崀”字。良山為崀。據說詩人艾青曾在當地教書,其名句:“為什麼我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說的就是這裡。崀山,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多奇異的石頭山峰、幽深的溶洞。資江上游的扶夷江 (夫夷水)蜿蜒貫穿南北,風光如畫,有桂林的美麗;有青城山的幽靜;有泰山的雄奇。崀山氣候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7℃。夫夷水常年水流不斷,清澈見底。植被茂盛,生長著許多珍稀名貴物種,有“植物熊貓”銀杉、珙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南虎、雲豹、錦雞、靈貓、大鯢等。森林覆蓋率超過70%,生態環境非常優越。崀山,人文景觀同樣非常豐富。有出土的10萬年前的獼猴頭骨化石,4520xx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歷代農民起義的古戰城堡,晚清重臣的宗祠墓葬。漢、瑤、苗、壯民族雜居,民族風情異彩紛呈。古今文人墨客在這裡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華章詩賦,著名詩人艾青也發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賽桂林”的詠歎。

xx年x月,在世界遺產中心關於中國丹霞的評估報告中指出:“崀山和丹霞山最清楚地演示了中國丹霞的典型特徵。”

崀山是最近開發的旅遊景區,境內入與自然高度和諧,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轄八角寨,天一巷,辣椒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區。崀山境內地質結構奇特,山、水、林、洞要素齊全,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在國內風景區中獨樹一幟。景區內丹霞地貌型別多樣,集高、陡、深、長、窄於一體,會雄、奇、險、幽、秀於一身,尤其是一線天、天生橋這些很難發育的地貌奇觀,崀山就多達10餘處。據專家考證,崀山是目前全國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積丹霞地貌景區。看來,崀山被稱為“中國丹霞之魂”並不為過,其中著名的景觀有“崀山六絕”,更是堪稱世界奇觀。

這裡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裡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遊覽崀山的天下六絕,但願今天的崀山之遊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6

各位朋友:

你們好!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共遊美好的崀山。

相傳舜帝南巡時徐經新寧,見地方山水特別奇秀、美麗,不由搖頭贊曰:“此山良好,可謂崀山。”崀山由此得名。

崀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湘桂邊境的新寧縣境內,南與桂林山水相連,北同武陵源風光呼應,距桂林、邵東機場各14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是近年來新發現的又一顆風景明珠。數百萬年前,崀山是一片內陸湖。由於地殼變動,內陸湖底突起,形成了紅色沙粒巖結構的峰巒--丹霞地貌。景區佔地108平方公里,轄紫霞仙境,駱駝群峰,八角勝景,半山奇觀,夷江秀色五大景區,18個風景小區,已發現和命名的477個景點。

紫霞峒

紫霞峒景區包括萬景槽,玉泉山,象鼻石、烏雲寨、劉華軒墓等景點,主要以幽為主。在我們左側的一是玉泉山,面積0.5平方公里,山頂高程301米,密集7個景點。山上有一古寺,稱玉泉寺,始建於康熙42年(17XX年)。舊庵毀於水,雍正年間(1720xx年)重修,清人傅向高、馬羅藩、李延年均為之作記。今存鎮墓塔和碑記及玉泉寺始祖第一代禪師古墓,幾經修復香火旺盛,為天下七十佛教勝地。

迎面而來的這座大石山,活像一個高高蹺起的大拇指。當地人稱為“拇指石”,也叫“ok”石,它風雨無阻的屹立於此,似是對遠道而來的朋友表示歡迎,以似對崀山的山水錶示讚歎,或許兩者都有。

現在我們來到紫霞峒的正進口,紫霞峒並沒有洞,峒者衝也,它是少數民族村、寨的意思。在紫霞峒有許多隻能在雲南才能生長的植物品種和熱帶雨林景觀。可感受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思。這裡不僅能激起詩人的靈感,還是佛教和道教的必爭之地。佛學宗師慧遠和道學宗師陸修靜,曾先後來此弘揚他們的教義。所以整座山以遊路為界,左為道教之地,還可見紫霞道人的自然石像。前面一石凌空突出,活象一隻碩大無比的青蛙正蹲在那裡,這就是青蛙石。

沿著石階往上走,我們來到了紫霞宮,紫霞宮自明代嘉靖年間修建以來。香火不斷,暮鼓晨鐘,梵聲繚繞,成為名聞遐邇的洞天福地。宮內有一座湖南省內最為高大的觀音菩薩,高達6米,最獨特的還是觀音菩薩手中的玉淨瓶,所有的瓶子都是豎立的,而這個觀音菩薩的玉淨瓶是傾斜的,意在把甘露盡情灑向人間。

左側有一塊長700餘米,高100米赤紅色的銅牆鐵壁稱紅瓦山,就是紫霞道人放置袈裟的地方,是一處絕紗的迴音壁。

駱駝峰

過崀山街往右走,便見一典雅雄偉的牌樓,上有原湖南省省長,原省政協主席劉正同志親手題寫的“崀山天然公園”六個大字。駱駝峰景區距縣城14公里,從崀山老街到石田,沿途奇峰異石拔地而起,一條溪水奔突穿石,如琴似瑟。主要景點有“遇仙橋”、“十八羅漢”、“燕子寨”、“斗笠寨”、“蠟燭峰”、“駱駝峰”、“幽魂谷”等。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右側的仙人橋,此橋建於清乾年間,石砌單拱,長6.8米,寬5.1米,拱方9米麻石砌成,橋身玲瓏精緻,青藤攀附,1983年電視《風雨瀟湘》曾在此拍攝外景。

前行右側十八石峰如“十八羅漢”一字列成威武雄壯的歡迎遊客光臨的“儀仗隊”,在最右側有情深義生的“夫妻石”,丈夫準備遠行正和妻子依依惜別。

轉過彎,前面豁然開朗。一片農田、幾幢農舍、挺拔的蠟燭峰,栩栩如生的駱駝峰,這是駱駝峰景區的中心所在,也是整個崀山最早開發的地方。93年揭開崀山旅遊開發的序幕的“三月三”崀山旅遊節是在這舉行的。

岔路口往左就是林家寨一線天,這是開發最早的一個景點,高525米,寨下東北走向的一線天為石山裂縫而成,長60米,高40米,還有一個特點是既可望又可及,此一線天可手腳並用,沿人工開鑿的石級攀絕壁登至極頂,飽覽駱駝峰。還有“情人谷”,“千佛頂”,“蟾蜍望月”、“幽魂谷”、“捨身崖”,都能給留下難忘的印象。

被譽為“南天一柱”的蠟燭峰,高674米,崖身218米,周長400米,遠處陡崖下面山平如燭臺,石峰呈現圓柱形,通體鮮紅,似一點燃的紅蠟燭。在蠟燭峰東南陡崖下的一條巨大縫隙,長100米,深50米,寬0.4-1.8米,上下岩石如刀削一樣平整,形似一條巨龍向東方直射隙底,開成龍口吞珠,五光十色的壯觀景象,稱為“龍口朝陽”,龍口深處棲息著很多世巨形蝙蝠,一經驚動似箭一樣飛出,陡增一種神祕的感覺。遊人要想上山,必須手足並用匍匐攀登,呈“之”字形循序漸進,這叫“不怕不低頭”。

爬出龍口,就可以看到從上而下一平如鑿猶如鬼斧神工的“無字天碑”。許多人都想登上這陡峭的石壁,都不能如願,只有一位勇敢的採花老人征服過塊石碑,憑著膽略和智慧登上碑頂,但他也未能在碑上刻上一個字。

沿著石壁小徑,可至一平臺,抬頭一看,有如來到華山西峰,只見兩側懸崖陡壁,中間一石鑿的九十九級臺階是極頂的唯一通道,這是明末清初“紅花會”首領楊發奎反清復明遭清庭通緝,憑上乘武力鑿就的石階,十分險峻。

觀完義俠祠,遊人可沿茂密的小樹林走到駱駝尾部,一個天然的觀景臺,可賞奇峰異石,深山幽谷,使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

牛鼻山

為什麼叫牛鼻山?牛鼻寨,山上有兩個孔,活像牛鼻孔,故叫牛鼻山。首先請慢慢往前走,來到了迎賓亭,迎面而來的是一幅天然水畫“銀珠巖”,水珠似一顆顆閃亮的珍珠自上而下。

幾經曲折,大家來到了陡巖腳下,迎面紅霞赤壁如鐵壁銅牆鐵牆向人們壓來,使人不禁心驚跳,懸崖上有一白色“天橋”,我們經過“天橋”便可來到“天下第一巷”,這是丹霞地貌創始人,著名地質學家、中醫院院士陳國達1992年10月親筆命名。沿石級小徑而上僅能容一人側身通過,兩面石壁如刀壁斧削,全長238.8米,最寬處0.8米,最窄處0.33米,平均寬0.5米,巷道筆直,上下成弧形,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堪稱天下一絕。

走出巷不遠,橫跨一清泉,此泉能使人心曠神怡,如果月夜巡遊,就會出現“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前行不到200米,便來到三叉路口,左邊是一天然崖洞,寬敞平整,是一個天然觀景臺。

登上“遇仙巷”,沿右面巖壁攀藤過巷,進入了一個幽靜世界,花木叢生,小徑穿上一道“穿巖”,人在其中,繞有情趣。右邊則有“馬蹄巷”、“翠竹巷”,兩邊翠竹掩映,給人一種輕鬆的感覺。

繼續往前行便來到了一馬鞍形石級小梯--攬月梯,最窄處只有26公分。走到谷底可以看到景外景的一隘口上有一個陰陽八卦陣。此時,前邊的路縱橫交錯,若無人指引,很可能迷失方向。在猿人頭的下前方,大家能清楚地看到一棟七層大廈,謂之“七層樓”。沿著數百級臺階便可進入桃源衝,你看這途中有一天然盆景“長壽樹”。桃源衝,長滿了翠竹,可以在此小憩。

底下有一個飛來石上“望月亭”,站在亭上,大家可以隨視線一直往前看,正山中有一天然單拱石橋,也是“亞洲第二橋”,跨度45米,高20米,厚5米。如白練分系兩頭,分外美麗。

八角寨位於湖廣交界,海拔818米,從遠眺寨頂飛出八個犄角而得名。沿途要過三道門:第一道角門;第二道龍門;第三道便是寨門。走完1708個臺階便來到了一個平臺,站在這個地方,雙腳步可以分跳兩個省。繼續向前,便來到湘西南名剎--“雲臺寺”。八角寨的最佳去處在“龍頭香”,站在“龍頭香”上既可眺遠處的“駱駝峰”、“書生流淚”、“駱駝接吻”尼姑庵,又可近觀“仙人下棋”、“鯉魚躍龍門”、“哪吒抽龍筋”。這就是世界奇觀--天然油畫“鯨魚鬧海”,生機勃勃令人回味。

扶夷江

美麗的扶夷江碧綠澄清,碧波盪漾,兩岸奇峰異石似一根錦帶自南向北貫穿全景,它發源於湖南湘、資、源、澧四大水源的資江上游,廣西資源縣的苗兒山。有人問,為什麼叫扶夷呢?因為新寧古稱扶夷候國,早在西漢扶夷候大規模開發古越地時,崀山便隨著南連北截止,北起中原的要塞,到漢王莽改制後,更名為扶夷縣,到宋綠紹興二十五年才更名為新寧縣,新寧縣的58萬人口就是喝這口寶水成長的。

扶夷江全長24公里,乘竹箋漂流而下,時而水平如鏡深不可測,時而急流險灘,水花四濺。前邊那個就是獨立天外,堪稱一絕的“將軍石”,身披鎧甲,手持長劍美須飄拂,儼然是漢壽亭候美髯公關雲長再世。它是由山體丹霞地貌發育到晚期形成的石柱。海拔399。5米,石高75米,相當於20屋摩天大廈。前面還有“啄木鳥石”、“龍口石”、“濟公帽”等十二灘十二景,都各具有特色美不勝收。93年11月11日參加全國胡曾學術研討會的50多位專家學者,無不讚嘆地說:“崀山美,美在有夷江。”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7

依仰天湖中心半徑15千米的範圍內,不僅囊括了高原曠野上舉世奇觀的仰天巨佛和離粵港澳最近的草原溼地景觀仰天湖;也有千姿百態、鬼斧神工的安源石林和凝寫蒼桑、流雲漫鎖的平頭山寨;還涵蓋有十里杜鵑、霧海重田、高山觀日、晴雪雲耕、通天洞峽、滴水岱瀑等十大景觀。在歲月流逝的程序中,適時展示著非凡的特質。

郴州仰天湖清晨,從遠山的盡頭如詩如畫般冉冉升起一輪瑰麗的紅日;正午,蹄鈴聲聲,喚起遙遠的孩提夢幻,讓人置身於金色童年的遐想之中;黃昏、日暮燃照著天海穹蒼,派生出一種落霞與孤雁齊飛的意境;入夜堆堆篝火溶盡湖底點點星光,遠處牧帳傳來悠揚的雲琴聲音韻,載歌載舞的雙雙情侶,浪漫的氣氛頓時漫延開來。

春天,仰天湖大草原方圓數十公里映山紅遍佈山崗,燦若雲霞、浸漫在茫茫霧靄之中;夏日來臨,南風輕拂下的草野山巒,牛馬倘祥在高崗之上,構成一幅幅怡然的優美畫卷;而月光沐浴下的秋日蕩葦,橋曲雁飛,呈現一片迷朦景象;入冬以後,雪原高坡下,層層雲濤素海,縷縷熱氣從湖面徐徐升騰,蔚為壯觀。

從仰天湖主峰分流的水源系統,經過億萬年的演化過程、切割出許多高峽溝谷,形成了眾多的溪流泉瀑,最大垂直落差近百餘丈,勾畫出騎田嶺山脈一頁頁神韻之筆。那一串串嶺脊之上的梯田,在夕陽的輝映之下,和托出耕耘者的身影,那雲隙之中的山莊,是人類世代繁衍的象徵。

穿過平頭寨原始叢林,仰天湖南向下游景區。巨大的山體兩翼凸露著一片中國最大的喀斯特石林地貌。它們相對高度在20—60米之間,有的通身如玉,潔白似雪;有的象飛禽走獸,萬千姿態。從石筍巖體下垂的粗大藤蔓,網路了面積數平方公里的崢嶸歲月,讓人們遊離於“世外桃園”。

湖南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8

郴州萬華巖萬華巖(坦山)的自然資源豐沛富積,品味奇高,1978年開發,1987年5月1日對外開放,90年列入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大型地下河洞溶洞為景區主要景點,主支洞已探明九公里多,地下河已知總長8公里多,現在開放的主洞長2245米,三個進出口,十二個迷離怪異的大廳,二十三個景點,支洞在主洞430米處,洞內石景別緻,洞中三大瀑布神祕莫測令人神往,洞內一般寬度在15~20米,最寬處110米,高度一般在10~20米左右,最高處30米,地下河貫穿始終,空氣清新流暢,四季恆溫在190c左右,溶岩景觀鬼斧神工,兩壁鐘乳石,若飛禽走獸,似萬樹千花凡塵不染,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溶洞景觀岩石無論大小,處處雄風大氣,陽剛十足,赤壁倒懸,險峻無比,造型奇絕,特色鮮明。洞中有洞,處處晶瑩剔透,一脈柔情,石獅、石鶴、石樹、石花、石鍾、石幔、石田,有的象“水底龍宮”;有的似“瑤池果樹”、“鯤鵬展翅”、“巨蟒捕食”,有的則如“觀音坐蓮”、“玉女垂幃”,可謂是奇景芬芳,別具一格。岩溶精品,要數湛稱世界奇寶的“水下晶錐”,1988年3月中美聯合溶岩考察隊一行12人來萬華巖進行為期一週的考察後,贈錦旗一面,讚美郴州地圖,郴州天氣,萬華巖門票,郴州萬華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洞穴之一,她可以與世界上所有漂亮的溶洞媲美。”具有頗高的岩溶科研、旅遊觀光、洞穴探險價值。但蓋世絕景是20__年10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宋教授一行來萬華考察,發現的“石蛋生筍”,目前世界上屬首次發現,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目前也列為重點保護文物,洞口右側一條地下河水從洞中緩緩流出,清悠涼沁,游魚可數,洞口上方藤蔓攀掛,樹木花草斜逸,各式各樣的石筍、石鐘乳點綴其中,五十米瀑布飛流而下,泛起陣陣水霧,構成一幅“人間仙境”的壯觀圖畫,洞外湖水相接,青山映襯。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詩詞題刻、遊記。現萬華巖已成為郴州市的重點風景資源及湖南省重要的旅遊資源。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tw/dycfanwen/hunan/yz5nok.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