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內蒙古導遊詞 > 呼倫貝爾全陪導遊詞(通用3篇)
手機版

呼倫貝爾全陪導遊詞(通用3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33W 次

呼倫貝爾全陪導遊詞 篇1

首先請允許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呼倫貝爾市全景旅行社的導遊員__,大家可以叫我X導或者小X,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此次旅行將由X師傅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很高興為大家服務,希望能與大家共同度過一次愉快的旅程。機場景觀大道

呼倫貝爾全陪導遊詞(通用3篇)

現在我們離開的是呼倫貝爾東山機場,1932年,日本關東軍在這裡修建並且試機成功,它是國家1級4D級機場,位於海拉爾區東山,距離市區約3.8公里,20__年正式更名為呼倫貝爾海拉爾機場,現在已經開通了50多條航線。前面我們看到的雕塑就是生長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成吉思汗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坐著的是他的母親克額侖;站著的是他的大妃孛兒帖;現在我們走的這條路是被譽為城市名片之路的機場景觀大道,景觀大道公路全長4.025公里,路邊的馬頭琴、勒勒車、長調、呼麥等雕塑構成了民族風情,提高了呼倫貝爾的城市品位和層次;群雕象徵著和諧、歡迎、騰飛、展示了草原上流傳千百年的動人傳說;蘇魯錠雕塑象徵著草原興旺,事業騰飛。由3個酥油燈雕塑組成的群雕代表著草原人民無限的關懷和祈禱;兄弟會雕塑再現了哈薩爾王兄在草原上相會的情景,也將成為我們這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現在請大家往我們車行的前方看,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這座小城,就是海拉爾。可能有的團友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們是到呼倫貝爾旅遊怎麼就到了海拉爾呢?這我就有必要和大家解釋一下了。呼倫貝爾是一個地級市,海拉爾是一個縣級市,其實海拉爾只是呼倫貝爾的一部分,它是呼倫貝爾的中心城市,就像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一樣,海拉爾也是呼倫貝爾的首府城區,它是呼倫貝爾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果說海拉爾是呼倫貝爾的一個統稱,那麼呼倫貝爾草原就是以海拉爾草原為中心的;海拉爾區於清雍正十二年也就是1734年建成,已有270多年的歷史,當時稱“呼倫貝爾城”。海拉爾區總面積1440平方公里,

全區有28個民族,總人口達26萬人。素有“草原之都”的美譽。

我們現在旅遊車所在地就是海拉爾的勝利大街。現在請大家往我們車窗的左側看,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條路是學府路,顧名思義,在這條路上坐落著一所國家二類本科院校-呼倫貝爾學院。

成吉思汗廣場、市人民醫院

那麼請大家往車窗的左前方和右前方看,右前方呢,是呼倫貝爾市七個旗五個市一個區共同打造的`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那到底是哪七個旗五個市一個區,一會兒我將為大家慢慢道來。現在大家向車窗的左側看,我們現在看到的廣場就是以千年偉人成吉思汗命名的成吉思汗廣場,這座廣場是至今為止呼倫貝爾市境內最大的廣場,也是海拉爾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有人說廣場就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的“客廳”,那麼成吉思汗廣場就是我們呼倫貝爾最大的會客廳,廣場總面積25.5公頃,前面看到的主題雕塑是千年偉人成吉思汗上馬出征的圖景,他的方向正對額爾古納,那為什麼要對著額爾古納那?因為額爾古納是蒙古人的發源地,它象徵著望故鄉。

海拉爾市政府

大家現在看到的位於我們車窗右側紅瓦綠牆、古色古香的建築就是我們呼倫貝爾最早的市政府,它修建於1945年,是按照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王爺廟建成的,也是我們呼倫貝爾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中央橋、伊敏河

我們現在踏上的這座橋就是海拉爾的中央橋,也是海拉爾的景觀之一,它於1942~1944年修建,當時稱興安橋,橋長323.9米、寬7米,為鋼筋盤混凝土橋。橋的東西兩端建設了歐式鐘樓。海拉爾三面環山一水中流,三山分別是東山、西山和北山,而這“一水中流”就是我們腳下的這條伊敏河,伊敏河是海拉爾河最大的一級支流,鄂溫克語意為“可飲用的水”。全長359公里,這條河是蒙古人的生命河,在橋的東西兩側分別為河東、河西,河東就是我們旅遊車剛剛行駛的那條街,它是海拉爾的市政府中心,河西是商業中心。也就是我們即將要到達的街區,同時,河西是海拉爾區人民最大的購物廣場。

商業區

前方下了中央橋我們就進入了河西區,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店鋪,大家看在車窗的右前方那座高大的建築,就是海拉爾的本土品牌,友誼商廈,它完全是按照一種現代化的購物中心來設計的。外觀巨集偉、裝潢考究,內部設施齊備,購物環境優雅、舒暢;它已有三十多個分店,可以說是與我們海拉爾人的出行、購物密不可分的。

這裡就到了海拉爾的商業中心地帶,也就是海拉爾的三角地,這裡是繁華的商業區和購物中心,他的意義遠超過一條普通街道的內涵,它的美觀與否,直接關係到海拉爾這座城市的整體形象。改建後的三角地中心地帶,就像一座街心花園;我們可以看到翠綠的草坪、牛拉勒勒車雕塑和數十個街燈組成了三角地街心整體佈局,這樣的圖景展現了牧民們的生活方式。

剛才跟大家提到了呼倫貝爾的七個旗五個市一個區,那麼現在我就為大家講一下具體都是哪些;呼倫貝爾自20__年撤盟立市改為呼倫貝爾市,現在是全國最大的地級市,總面積25.3萬平方公里,而這25.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將近300萬的人口,一個區就是我們現在旅遊車的所在地海拉爾區。五個市分別是滿洲裡市、牙克石市、扎蘭屯市、額爾古納市、根河市。七個旗則是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陳巴爾虎旗。呼倫貝爾市就是由這13個旗市區共同組建的。而我們行程的這幾天將要穿越這25.3萬平方公里的部分土地,現在呢,請大家看我們車窗外兩側的建築,海拉爾的建築是比較具有民族特點的,在內蒙古自治區六十週年大慶的時候,呼倫貝爾市政府對海拉爾城區的房屋進行了修建,而這一做法被當年人稱為“穿衣戴帽”工程。海拉爾不僅有傳統的平房和高大的樓房,還有俄羅斯風格的木刻楞房,一些樓頂有蒙古包式和俄羅斯式的建築,為這座城市增添了草原氣息和俄羅斯異國情調。

蘇聯紅軍烈士陵園

大家看車窗左側,這裡就是蘇聯紅軍烈士陵園, 它的前身是海拉爾公園,是為了紀念在解放戰役中犧牲的蘇聯紅軍烈士,裡面有紅軍烈士紀念塔。蘇聯

紅軍烈士紀念塔總高為16.25米,塔身為八稜型,頂端有一顆金星,正面用俄文刻著“為蘇聯的榮譽和勝利在戰鬥中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塔基南北兩側刻有27名陣亡官兵的姓名、軍階和出生年月。

客運站

現在位於我們汽車左側的就是我們海拉爾區的客運站,那有的遊客肯定就在想,客運站哪個城市沒有?沒有什麼重要的;在這裡我就不得不跟大家說一下了,我們剛剛說的呼倫貝爾包括的十三個旗市區中還有很多蘇牧、嘎查這樣的小地方,就相當於我們平時說的鄉、鎮,包括旗市之間,這樣的地方生活著很多勤勞樸實的牧民,而由於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這些地方是不通火車的,所以說客運是我們呼倫貝爾地區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大家剛剛也看到了,每天這裡都會聚集成百上千的人來等待客運。

立交橋

前面我們看到的就是當地著名的立交橋,它位於市區的北部,橫跨濱州鐵路,螺旋展線的造型簡潔明快。現在請大家往我們的車窗的右側看,大家猜一下我們看到的這個綠色的管道是什麼?如果猜對了 我會給大家一些小獎勵,品嚐一下海拉爾的大雪糕。(議論出結果中)。好了剛剛聽到了很多答案,有的說是煤氣管道,有的說是石油管道,而我們坐在__坐位上的那位先生/女士,答對了。它是輸送暖氣的。而我們現在車行右側看到的這個建築呢就是海拉爾的熱電廠。這個熱電廠對於呼倫貝爾來說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呼倫貝爾屬寒溫帶和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良短促,春季乾燥風大,秋季氣溫聚降。霜凍早,可以說我們呼倫貝爾的供暖期長達8個月之久。呼倫貝爾冬天特別的寒冷,最冷的時候能達到零下四十二度左右,根河市能達到零下五十度左右。而現在呢很多人都在說,熱電廠建的位置離城區這麼近到底合不合理,主要還是汙染問題,但是呼倫貝爾市政府對環保這一塊做的還是比較好的。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

現在請大家往我們車窗的左前方看,我們看到的這個就是海拉爾的北山,北山上有一個世界反法西斯紀念園,當年呢,日本人在這裡發動了侵華戰爭,我們看到北山上有很多的樹,這些樹就是當年日本人栽種的,可能有的團友就會想到日本人終於在中國做了一件好事,如果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日本人當年在北山的地下建立了日偽工事,它是日本關東軍17處要塞中規模最大、軍事裝置儲存最完整的要塞。北山的樹木可以為他們所建的工事做一個掩護,因為當時這場戰爭可以說是一個國際性質的戰爭,其中有中國、蒙古國、蘇聯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當我們的空軍在北山飛行時由於樹木做掩護很難發現日本人的軍事所在地。當年日本人在北山修建日偽工事是有原因的;海拉爾這個城市在軍事上來講是屬於易守難攻的城市,海拉爾是三山環山一水中流,三山就是我們飛機場的所在地東山、我們看到的北山還有一個是西山,一水就是我們剛剛橋下看到的伊敏河。現在我們的旅遊車已經行駛到海北一橋,海北一橋流淌的就是伊敏河,伊敏河從海拉爾的城區緩緩流過匯入前方不遠處的海拉爾河。那麼現在我們的旅遊車馬上就要行駛到海北二橋了,這裡是伊敏河與海拉爾河的交匯處。大家可以看到的橋下流淌的這條河流,這條河流就是海拉爾河,那麼這一路上我不只一次的和大家提到過海拉爾,海拉爾具體是什麼意思呢?請大家看這條河,海拉爾的名稱就是因這條河而得名,當時在這條河的兩岸長滿了野韭菜。而野韭菜的蒙語“哈里亞爾”意為漢語很像海拉爾,而蒙古族有以動植物的名稱給山川河流命名的習俗,所以就把這條河稱為海拉爾河。那麼在清朝末年東清鐵路修建到海拉爾的時候建立了鐵路,有了鐵路就一定要有一個火車站、火車站建立了之後、就要有一個名字,所以當時蒙古族就以海拉爾河的名字給這個火車站命名。當時,這個城市叫做“呼倫貝爾城”,那麼隨著火車站的建立,客流量越來越大,很多山西、河北的商人來此做貿易,海拉爾的火車站就越來越出名,逐漸替代了它原來的名字“呼侖貝爾城”。而蒙古族也有以山川河流的名稱給城市命名的習俗,所以就把這座小城叫做海拉爾,海拉爾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呼倫貝爾全陪導遊詞 篇2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歡迎到呼倫貝爾觀光遊覽!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個美麗的草原為什麼叫呼倫貝爾草原。這裡(呼倫貝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的時候,草原上有一對情侶,姑娘叫呼倫,小夥叫貝爾,一天妖魔莽古斯搶走了呼倫姑娘,吸乾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黃,牲畜倒斃。為了救草原,救呼倫,貝爾日以繼夜,長途跋涉尋找妖魔。由於勞累,使他昏倒在地。幻覺中,他看到了呼倫被妖術變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風沙中受煎熬。貝爾醒後,用水澆灌,呼倫恢復了人身,妖魔不罷休,重新搶回了呼倫。為了救草原,呼倫設計智取了妖魔頭上的神珠吞下,變成了湖水,同時,貝爾也殺死了眾小妖。貝爾在湖邊找不到呼倫,悲痛欲絕,縱身躍入湖中。頓時,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兩個湖泊,呼倫湖和貝爾湖,烏爾遜河把兩湖緊緊地聯在一起。草原上的人們為了永遠懷念他(她)們,就把這版草原取名為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面積為250.557平方公里,現有266萬人口,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其中有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漢滿、俄羅斯等36個民族組成。呼倫貝爾草原由於未受到汙染,被人稱之為“綠色淨土”。

(進入草原時)

現在,我們已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你我遠離了城市,遠離了鬧市,走進了草原,你看,草原猶如碧綠的地毯,綠茵茵、軟綿綿。往遠看,草原上盛開著無數種野花,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馬群、牛群、羊群飄來飄去,處處可見“風吹草低見年羊”的優美景象。

(來到蒙古包)

這就是剛才我們在車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來迎接我們了,當然了,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式。在進蒙古包前,素以熱情好客著稱的蒙古牧民在聽到有人來的腳步聲時,他們總是走出包外熱情迎接你。迎客時,他們將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禮,隨著“賽、賽白努”(好!您好!)的問候,客人被請入包內,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間,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製品請大家品嚐,過一會兒,又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製品請大家品嚐,過一會兒,又會端上“手扒肉”,同時,還會向您獻上“哈達”,敬上美酒。美酒和歌聲在一起,就像藍天和白支、綠草和鮮花在一起。在民間有無歌不成酒宴之說。草原牧人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會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餚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揚動聽的馬頭琴廣袤遼闊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僅能歌而且善舞。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傳統的民族舞蹈。在這裡,你不僅能看到傳統的民族舞蹈,還會看到節奏歡快,舞步剛勁在現代民族舞蹈。現在我們就進蒙古包,當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走出蒙古包)

在藍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騰的駿馬和有著嫻熟騎馬和有著嫻熟騎馬技能的牧民手持馬杆、揮動馬鞭,策馬馳騁的英姿。想體驗一下嗎?膽大的不妨騎上蒙古馬跑上幾圈,要不騎上駱駝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騎馬或駱駝的話,沒關係,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車”,也可找到遊牧生活的樂趣。

(介紹蒙古族人的身體狀況)

到草原親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個不是風姿綽約、挺拔健美?小夥子哪一個不是盤腱突露、充滿誼氣與力度?據說這與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馬上運動的生活習慣有關,同時對長期以來養育瞭解空虛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壯盤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介紹蒙古族飲食習慣)

先說奶茶:主人把磚茶搗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鄭著茶末嘩嘩響起時,倒進鮮牛奶,喝著這樣的奶茶,從風雪嚴寒歸來的牧人頓時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幾塊奶豆腐、幾塊羊肉,就算一頓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幹、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黃油等。正餐可以肉食與麵食調劑。

來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遺憾呢!手扒肉是把洗淨的全羊切成幾大塊放在清水裡煮,開上兩滾,離火起鍋,持蒙古刀,邊割邊吃。蒙古人認為肉的外表剛變白,肉裡透著微紅的血絲,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營養。

(介紹蒙古族服飾)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會生產實踐的產物。穿袍要配上腰帶和頭飾。袍子領高袖長,為的是保護脖子手腕不被蚊蟲叮咬;袍身鬆弛寬展,既能馬上運動自如,又可裹住膝蓋腿腕不受風寒。而今,草原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各位服裝已進入草原,但是,袍服畢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遺產,在蒙古人眼裡,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識和民族觀念的象徵。

(介紹蒙古包)

來到草原,親眼見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傳的歷史和它的構造嗎?

根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早在唐堯、虞舜時,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中的“穹廬”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氈帳——蒙古包。從那時算來,蒙古包的歷史少說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個偉大民族濃縮的歷史。

說說蒙古包的構造:牧民用石塊壘起圓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繩穿成的“哈納”(牆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狀,並搭上“烏尼”(椽子)片。而後在“哈納”和“烏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氈或獸皮,一座呈圓形尖頂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圓形蒙古包對大風雪阻力小,下雨時包頂不存水,門小且連著地,雪不易堆積,網狀牆便於搬遷時摺疊,適合遊牧生活,這也許就是蒙古包的結構幾千年不加改變的原因吧。

如果說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話,那麼草原特有的“勒勒車”就是蒙古人一個移動的“家”。

勒勒車“吱呀呀,吱呀呀”碾過的轍印究竟有多長?年代有多遠?現已無法考證。勒勒車是以樺木為造車原料。車瓦、幅條、輪心、車軸、車轅、車架全用樺木做成,質地堅硬,著水受潮不易變形。勒勒車車輪又高又大,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草原上的勒勒車常常要碾過茂密的草叢、濃厚的積雪、河邊湖濱的沼澤地帶,由於車輪高大,能避免陷車,暢通無陰。牧人倒揚(搬家),前邊載人,後邊拉貨。勒勒車是草原牧人必備的家當和親密的夥伴。

(介紹蒙古族節慶)

草原上的節日有許多,但最有名的還算草原盛會——那達慕。“那達慕”蒙古語是娛樂、遊藝、玩的意思。一般活動包括賽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藝表演等。那達慕歷史悠久,早在720xx年前就聞名於世。現在的那達慕一般都在6、7月間舉行。這時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頭肥壯的豐收季節。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產品、購買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草原遼闊,牧民遊牧,聚集一起,機會不多,所以,那達慕大會自然也就成了物資交流的大會。

說到那達慕,不能不說“祭敖包”。“敖包”,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積起來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頂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遼闊無邊,方向和道路難以確認於是人們就想到了這個辦法,壘石成堆,當做標誌。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它逐步演變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為隆重的祭禮活動。祭祀時,敖包上要插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寫有經文的紙旗。祭祀禮儀一般有4種,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論哪種,都要請喇嘛焚香點火,育經唸咒。人們都要從左向右圍著敖包轉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幾塊小石頭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興旺。禮儀結束,人們便進入了無拘無束、自由歡迎的階段。牧民不僅要舉行傳統的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的活動專案,還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開懷暢飲。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開人群去談情說愛了,這就是所說的“敖包相會”吧。不過,現在的“祭敖包”往往是為了旅遊的需要而興行的,禮儀也就更為簡單了。

(總結性說明)

各位尊貴的客人,我們在草原上有過這樣一段體驗,可能使各位對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吧,對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樣,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歡迎大家,她將以極大的熱情歡迎各位再次光臨。

女士們、先生們,讓你我能的機會再次相會在草原,在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全陪導遊詞 篇3

位於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草原中心地帶的呼和諾爾的湖畔,距海拉爾市61公里。呼和諾爾草原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代表。坦蕩無垠的草原環抱著波光瀲灩的呼和諾爾湖。草原綠茵如毯,鮮花爛漫,蒙古包點點,猶如綠海中的白帆。

旅遊點上的活動專案豐富多彩。遊客可以穿上蒙古袍,騎著駿馬賓士;也可以騎著雙峰駝漫步或乘坐原始的勒勒車漫遊。還可划著小船在呼和諾爾湖中垂釣,或揹著獵槍到附近的林中草地狩獵。

從海拉爾乘車沿301國道北行,在茫無邊際的草海里,迎著車窗外撲鼻的花香和悅耳的鳥鳴,視野裡滿目碧綠,愈走愈會感到綠的色彩愈重,遠山綠得滴翠。車過陳巴爾虎旗旗府巴彥庫仁鎮10公里,一個明鏡般的湖泊便闖進了你的眼簾,這就是呼和諾爾湖。在湖西岸的山崗上,有一座由蒙古包型高大建築為主組成的蒙古包群,如同聖潔的白蓮花開放在綠野上,這便是接待中外遊客的呼和諾爾旅遊點,也是近年呼和諾爾草原旅遊節和那達慕的會場所在。

"呼和諾爾",蒙古語意為"青色的湖"。莫爾格勒河從東北彎彎曲曲地來注入此湖,湖水又南流注入海拉爾河,面積12平方公里。湖面碧波盪漾,野鴨成群,大雁結隊,雌雄相伴,游水嬉戲。牛群悠閒甩尾,駱駝昂首徜徉;蒙古百靈在空中自由飛翔,婉轉歌唱,憨態可拘的旱獺在洞口吱叫不止。一座座蒙古包前風力發電機的風車在飛速地旋轉著,唱著一支歡快的歌。一根根電視天線直指藍天,彩色電視給牧人們帶來了文化知識和歡樂。所有這一切給古老的草原增添了新的生機和色彩。

旅遊點上磚木結構的蒙古包型多功能大廳建築面積520餘平方米,高20餘米,大廳寬敞明亮,正對廳門處擺放成吉思汗畫像,四壁鑲嵌著成吉思汗版畫組合系列。大廳和蒙古包可容納600人同時就餐,還可以舉辦舞會、小型音樂會。大廳兩側設有24個蒙古包。蒙古包以4根色彩豔麗、金壁輝煌的蟠龍立柱支護,寬敞明亮,顯得高貴、巨集敞,氣度不凡;壁毯壁畫製作精美,圖案古樸,色彩明快。牛、馬、羊、駱駝栩栩如生,傢俱、茶具極富民族特色。在這裡可以吃到草原風味"全羊宴"--手把肉、炒羊肉、爆羊肚、烤羊腿、烤羊肉串、炒心肝肺、炸肉丸、溜羊尾、羊肉湯等,還可以吃到用湖水清煮、;湯白似乳、香味撲鼻的鯽魚湯。

這裡還備有供遊客乘騎的馬匹、駱駝和乘坐的勒勒車、米力幹車等。穿著蒙古袍,以藍天白雲、草原銀湖為背景,拍一張騎駱駝或策馬馳騁的照片,將會給遊客留下美好的回憶。在這裡既可以參加口徑槍有獎射擊比賽,還可以狩獵野鴨。遊客既可在湖邊垂釣、乘遊船在湖中搖櫓搬槳,也可以觀看賽馬、蒙古式摔跤、烏蘭牧騎演出。參加草原篝火聯歡晚會最富有詩情畫意,遊客可以盡情唱歌跳舞。在小賣店,還可以買到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紀念品。在這裡享受大自然賜予的陽光和空氣,花香和鳥語,體驗比較原始的遊牧生產方式,一定會使遊客領略和感受到繁華的都市從未有過的情趣。

呼倫貝爾遊記聽說呼倫貝爾大草原是全國最美、最遼闊而且沒有被汙染的草原,於是經不住美景的誘惑於20__年6月份去了呼倫貝爾旅遊,圓了我的草原夢。

不得不說飛機還是最舒適的出行方式,我們到達呼倫貝爾海拉爾機場的時候還是精神抖擻的,呼倫貝爾市政府所在地是海拉爾區,呼倫貝爾機場坐落在海拉爾東山上,是國家4C級機場,小夥伴們看見藍天了嗎?藍天白雲,像畫中一般。

下了飛機後之前聯絡的司機大哥姜師傅已經在機場Stand by了,驅車離開機場,朝著我們夢中的呼倫貝爾草原進發。

草原很美。我們正青春,我們正美好。

我們都是草原上的一顆顆小草,我們相互依存著,共同享受著陽光,享受著雨露,享受著藍天白雲。生活中的壓力只是偶爾的陰雨天,雖然讓我們感到暫時的灰暗,但是雨水是恩澤,讓我們成長。藍天白雲映著一望無際的綠草,綠草與藍天相接,有人說三亞美,有人說雲南美,看到大草原的一瞬間讓我知道什麼叫心曠神怡,語言有多蒼白,文字有多單調。一時語塞。

想起來《向天再借五百年》中的歌詞:看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不由和此情此景融合在一起,流淌到心裡。

騎馬是必備環節,司機姜師傅給我們講了騎馬時候的注意事項,然後開始策馬奔騰。PS:騎馬真是太爽了,一定要嘗試,沒有騎過馬,不能說來過草原。

玩了一會之後在草原景區用餐,呼倫貝爾什麼最出名,大草原,然後呢?像我這樣的資深吃貨,必須要嘗試的就是羊肉。手把肉蒙古族傳統肉食品,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煮食。通常的做法是:將羊宰殺後,剝皮,取出內臟,去掉頭蹄,然後將羊卸成若干塊,放入鍋內,不加調料和食鹽,用清水煮至七八分熟,即可。用手拿著吃,或是用蒙古刀剔著吃。肉質鮮嫩,味美可口,易於消化,為蒙古族牧民常用的待客佳品。

吃過午飯後我們驅車前往滿洲裡市,

滿洲裡市,原稱“霍勒津布拉格”,蒙語意為“旺盛的泉水”,滿洲里1901年因東清鐵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語為“滿洲里亞”,音譯成漢語變成了“滿洲里”,是一座擁有百年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亞洲之窗”的美譽。滿洲里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背靠我國東北和華北經濟區,北鄰俄羅斯,西連蒙古國。到了滿洲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滿洲里的市標,聽司機姜師傅介紹說這是取自滿洲里的M,意思是開四方之門,迎八方來客。滿洲里,我來也

開車大概30分鐘左右就到了我心心念唸的國門景區,

戰鬥機廣場。抗美援朝時期滿洲裡市民自發捐贈購買的戰鬥機。向滿洲里人民致敬。

火車頭廣場。我們偉大的領袖毛 生平唯一一次出國所乘坐的火車哦。搭乘過 的火車就是不一樣,隱隱的感覺到一種霸氣。

滿洲里國門,位於滿洲裡市西部中俄邊境處中方一側的乳白色建築,國門高30米,寬40米。國門莊嚴肅穆,在國門乳白色的門體上方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鮮紅大字,上面懸掛的國徽閃著的金光,國際鐵路在下面通過。

41號界碑位於滿洲里。這是1994年8月中俄兩國勘界結束時定在中俄邊境線上的第41號界碑。1993年以前,這個位置是中俄兩國貿易往來的客貨混用通道,隨著中俄貿易的發展,過貨量的不斷增加,1993年新建了公路口岸。滿洲里國門與俄羅斯國門之間就有了第41號界碑,面向中方一側,莊重、威嚴而神聖。每一位遊客來這裡都一定會站在這裡同界碑拍一張照片,作為珍貴的紀念。界碑是祖國領土的象徵,莊嚴神聖,不可侵犯。再次敬禮。

禮畢,撤退,前往下一站。套娃廣場。

套娃廣場距離國門景區只有十分鐘的車程。套娃廣場的主體建築是一個高30米的套娃,建築面積達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30米高的大套娃內部有高檔西餐廳和演藝大廳。套娃外部彩繪分為三面,由漢族、蒙族、俄羅斯族少女的形象組成,分別代表中俄蒙三國,突出體現了滿洲里三國風情兼得的特色。

在主體套娃周圍有8個功能性套娃和200個世界名人和代表不同國家形象的小套娃。此外還建有30個表達友誼、關愛和祝願的俄羅斯復活節彩蛋。在廣場音樂噴泉的周圍還有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十二生肖和代表運勢的十二星座。

看著照片中在猴子雕塑旁邊的小男孩依舊是不諳世事的年紀,我們卻早已悄悄的長大。想起來第一次過本命年一身紅裝的自己,卻早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時間慢慢的從指縫中溜走,想變成哆啦A夢,只有一個拳頭,沒有指縫,能抓住所有回憶,所有美好的過往。真的希望可以一直呆在這裡,藍天做被,綠草為席。

晚上的節目就比較嗨皮啦,吃著西餐,看著俄羅斯歌舞表演,一天的愉快旅程結束。

陽光叫醒了我們。空氣好,天氣好,心情好。開始新的旅程。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就是呼倫湖啦。

聽司機姜師傅介紹呼倫湖被當地人叫做湖,“達賚”是蒙古語,意為“海”;“達賚湖”就是海一樣的湖。呼倫湖不規則斜長方形,湖水面積廣闊。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內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

呼倫湖是我國北方第一大湖,與貝爾湖遙相對呼應,滋養著整個呼倫貝爾草原,站在呼倫湖邊,竟然有些錯覺,以為來到海邊。湖水風平浪靜,一眼望不到邊,許多旅客赤足在水中游玩,不時地有遊客掏到手掌般大的貝類,引來了眾人羨慕的眼光。據說呼倫湖的沙柔軟、細膩,沐浴著呼倫貝爾的陽光,耳邊輕濤細語,微風拂面,感覺已很是愜意!

遊湖style

在蒼茫的呼倫湖上,風和日麗,有一隻小海鷗在高傲的飛翔。呼倫湖雖然是個湖,但是有海鷗哦。讓我不自覺想起來小宋的小品了。

兒歌模式開啟:海鷗海鷗我們的朋友,你是我們的好朋友。

呼倫湖是“偷腥者”的聖地。這裡水域寬廣,沼澤溼地連綿,屬於富營養型湖泊,共有魚類30多種,白魚、鯉魚、鯽魚、狗魚、鯰魚,以及秀麗白蝦等等,都在這裡繁衍生息。昌盛了它們的物種的同時,也豐富了我們的餐桌。

吃過午飯,我們悠閒的踩在沙灘上,看著對面一望無際的大湖,看著海天相接的地平線。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經歷過,沒有經歷過捱餓的年代,但是我們的生活真的就是完美的嗎?生活的壓力壓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都曾在心中渴望著有一片淨土可以讓我們暫時歇歇。我想這裡就是了。

回到海拉爾的路上…

聽司機姜師傅介紹成吉思汗廣場是以千年偉人成吉思汗名稱命名,是至今為止呼倫貝爾市境內最大的廣場,也是海拉爾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踏上蜿蜒的小橋,穿過蒙古式圓頂的亭廊來到被石雕包圍的廣場中心,首先看到馬克思的一段話刻在青石上:“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統一中國而戰,為征服世界,祖孫三代人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的民族多至七百二十部。”接著是蒙古國前總理阿穆爾的評語:“成吉思汗天生聰明,從小才華出眾,鋒芒畢露,富有英雄氣質和獨特主張,經過努力奮鬥,光耀家族,終被推舉為大蒙古國可汗,遂將蒙古民族名揚四海……”曾任聯合國祕書長的安南這樣說:“遊牧民族的文化是令人類偉大的文化,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舉世無雙龐大的蒙古帝國。他所建立的政權和法律,至今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仍有積極意義。”前印度總統尼赫魯感言:“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惟一的最偉大的統帥,無疑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功與過自有後來人評說,總之走出了呼倫貝爾草原的成吉思汗,第一次讓西方朦朧的世界知道了東方當時的強盛。一幅足有幾百米長的漢白玉浮雕,記錄了鐵木真從呱呱出世到成為最大的汗所經歷的重大事件,還有幾處用蒙古文字雕刻的成吉思汗箴言。不起眼的小廣場承載的文化含量相當驚人,這正是海拉爾成吉思汗廣場最為成功的點睛之筆,

最後,登上了廣場的最高點,上面是一座巨大的敖包。蘭色和白色的哈達系在漢白玉的圍攔上,幾塊沒有芳華的天然石頭採自外蒙古成吉思汗出生地的布林罕山,據說通過外交途徑花費了一千多萬元的費用才運到這裡安放。呼倫貝爾人民以極高的代價抒發對成吉思汗的緬懷,雖然奢侈一點,但是畢竟全世界只有一個成吉思汗。可惜行動的晚了一點,如果在民國初年趁外蒙古沒有獨立的時候就下手,省下來的費用足夠再建一座成吉思汗紀念堂。無論怎麼說,見到聖石是莫大的榮幸,攝影留念,沾沾王者的靈氣,抖抖平民的精神,不虛海拉爾之行

在結束成吉思汗廣場遊覽的時候,站在成吉思汗和眾位蒙古族英雄群雕的銅像前,渾身的熱血有沸騰之感,策馬揚鞭的鐵木真,彷彿在用肢體的語言在激勵子孫們:前進吧,勇士面前沒有衝不垮的困難!

結束了兩天的旅程,呼倫貝爾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對我的一場洗禮,偶爾的不順利,就當做是滋潤我們成長的雨露恩澤。

雖說只是租車服務,司機姜師傅還是非常細心的給我們講解每個景點。給呼倫貝爾自由翱翔的姜師傅點個贊。希望我的遊記可以對想要來呼倫貝爾旅遊的小夥伴們帶來幫助,歡迎來到呼倫貝爾旅遊。絕對讓你不虛此行。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tw/dycfanwen/neimeng/5zzv62.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