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雲南導遊詞 > 雲南導遊詞(通用18篇)
手機版

雲南導遊詞(通用18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6.11K 次

雲南導遊詞 篇1

踏入麗江壩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繼續北行,玉龍雪山就橫峙在前方。終年積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個高峰,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宛如玉龍凌空飛舞。

雲南導遊詞(通用18篇)

當你沿此旅遊線深入其中,雪山會展現給你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無限風光,還有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會讓你一路留連忘返。

“郡北無雙嶽,南滇第一峰。四時光皎潔,萬古勢龍從。絕頂星河轉,危巔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這首五言八句詩是明朝麗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公元1494--1553年)土司寫的《題雪山》,詩句豪邁。

麗江玉龍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壯美的風景雪山,唐朝南詔國異牟尋時代,南詔國主異牟尋封嶽拜山,曾封贈玉龍雪山為北嶽,至今白沙村北北嶽廟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輝。拜山朝聖者不絕於途。

“主品須立最高品,登山須登最高頂”,到麗江遊覽,玉龍雪山是必選專案。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壩北邊,距麗江縣城15公里,山北麓直抵金沙江。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組成,由北向南呈縱向排列,延綿近50公里,東西寬約13公里。

十三峰,峰峰終年積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

玉龍雪山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皎潔如晶瑩的玉石,燦爛如十三把利劍,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像一條銀色的玉龍在作永恆的飛舞,故名玉龍山。

玉龍雪山隨著時令和明暗的交替,景觀也變幻無常。時而云蒸霧湧,玉龍乍隱乍現,時而碧天如水,萬里無雲,群峰像被玉液清洗過一樣,晶瑩的雪光耀目晃眼,具有“白雪無古今,乾坤失曉昏”的光輝;東方初曉,晨曦罩峰頂,多彩的霞光映染雪峰,白雪呈緋紅狀與彩霞掩映閃爍;傍晚,斜輝把雪峰染抹得像披上紅紗,雲朵帶著晚霞,飛歸峰間谷壑;入夜,月光溶溶,雪峰朗朗,顯得溫柔,恬靜。

玉龍雪山上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從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4500多米的永久積雪地帶之間,有著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氣候,種類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氣候帶生長在山體的不同高度上,組成了非常明顯而完整的山地植物分帶譜。成為滇西北橫斷山脈植物區的縮影。

玉龍雪山是最早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其中之一。

玉龍雪山具有重要的風景旅遊價值,具有重要的自然科學考察研究價值,特別是在氣象、地質、動物、植物方面,玉龍雪山是一座植物寶庫,很多植物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玉龍雪山至今還是一座處女峰,還在等待著勇敢的攀登者去征服它。

滑雪場

乘雪山大索道直達雪山主峰扇子陡正下方的上部站,出口便見一開闊的天然滑雪場,它位於扇子陡東坡下,海拔在4500米至4700 米之間。 滑雪場四季積雪,東西向長1000米,南北向寬600米。

這是你能達到的雪山最高點,可抬頭仰視高不可攀的主峰——扇子陡。雖然近在眼前,但它的海拔卻是5596米,是世界上攀登難度最大的絕峰之一,至今仍為處女峰,國內外曾有17支登山探險隊攀登均告失敗。

站在滑雪場,你還可遠跳雪山四周景觀,山下的甘海子、黑白水河、雲杉坪、犛牛坪等盡收眼底。在滑雪場,你要涉足雪海,這裡的雪品質純淨,顏色晶瑩,絕無汙染。抓把雪入口,那清爽潔淨的感覺,山下塵世無可比擬。

你還可瀏覽現代冰川奇觀,這裡是我國冰川型別齊全的天然博物館。冰川的顏色為海藍寶石色,你站在滑雪場東面邊緣上觀看,冰川上層覆蓋著白雪,邊緣發綠色, 而中間是一片藍色。它的形狀為不規則梭柱形,高約2米,感覺是從山頂向下爬行而突然停住,形成了一個東西寬約30米,南北長約100米的冰塔林世界。

最後,在這裡看雲是一種奇異的享受,因為海拔高,離雲層近,雪山寒氣升騰, 暖流回旋,造成了雲霧的萬端變化,雲似乎專門為你表演,它迅速變形,不斷組合,一會兒飄來,一會兒散去,在這裡是真實的。

麗江玉龍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端終年積雪的山峰,每年6、7月積雪線為海拔4680米,最低 1、2月份積雪線為海拔3150米。年平均氣溫0.3 ℃,最熱月份(6月)平均氣溫11.7 ℃。雪質較好,人站在雪面上能踩下5-10cm ,下層積雪類似冰。經測定,空氣中氧含量恆定少變,均為19.3℃(v/v) 。

麗江玉龍雪山旅遊滑雪場位於玉龍雪山東麓,距被聯合國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僅20公里,是距地球赤道最近、“最溫暖”的天然高山滑雪場。溫暖的氣候及每年長達8個月(11月--次年6月)的雪期為中國乃至世界之最。

雲南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遊覽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觀的深邃;現在我們去觀賞蒼山洱海,領略大理的山水之美。

首先,我們乘遊艇去洱海公園。洱海公園又名團山公園,位於下關城區東北2公里處的團山。它北臨碧波萬頃的洱海,西與蒼山南端的斜陽峰相對。南詔國時,這裡是國王的鹿苑。1976年這裡新闢為公園,佔地1600餘畝。山上有動物園和苗圃花壇,廣植大理地區的各種名花異卉,是一個很好的休憩遊覽之地。

現在遊船已到洱海公園臨海長堤,我們離船上岸,這是團山腳下的濱海遊覽區沿著270多級石階拾級而上,我們到達山頂。大家看,這翹角飛簷的樓閣是望海樓,簷下懸匾,上書:玉洱銀蒼”,黑底金字,蒼勁古雅,它是中國慕名畫家吳作人的手筆。望海樓是領略“玉洱銀蒼”的佳境,憑欄遠眺:東邊洱海浩瀚,一碧萬頃,西邊蒼山綿延,莽莽蒼蒼。

各位朋友,讓我們再次登船,到洱海中去遨遊。但我先要向大家介紹是卻是蒼山。先前,我們在大理城,在蒼山腳下的公路上,沒能很好地端詳蒼山雄姿。正如古人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洱海公園望海樓,視角偏斜,也只能看到蒼山末端。現在,隨著遊船不斷前行,我們眼中的蒼山是不是更真切些?有人說,橫斷山脈像一隻巨臂,從“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向南伸到了雲南西部,蒼山就是這支世界著名山脈中雲嶺的一個分支。

蒼山,又名點蒼山,因其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蒼山共有十九峰。這十九峰從北至南的順序是:雲弄、滄浪、五臺、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十九峰中,馬龍峰最高,海拔4122米。蒼山十九峰,兩峰夾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東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北向南,基排列為:霞移、萬花、陽溪、芒湧、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蓂、陽南。

蒼山景色以雪、雲、泉石而著稱。我先向大家介紹蒼山的雪。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大理“風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皚皚蒼山雪,歷代文墨客讚辭頗多, 民間傳說也不少。明代文學家李元陽曾讚美:“日麗蒼山雪,瑤臺十九峰”。

蒼山的雲更是名傳遐邇。雲聚雲散,有時淡如輕煙,有時濃如潑墨。在變幻多姿的雲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雲”和“玉帶雲”。所謂“望夫雲”是指每當冬春時節,蒼山玉局峰頂常會出現一朵孤單的雲,忽志忽落,上下飄動,若盼若顧。奇特之處在於它一出現,點蒼山便驟起暴風,刮向洱海。所謂“玉帶雲”,是指每當夏末秋初,雨後初晴,蒼山十九峰半山間往往會出現白雲朵朵,雲朵聚匯,慢慢拉開,宛若潔白的玉帶橫束蒼翠的山腰。綿延數十里,竟日不消散。奇妙的是,“玉帶雲”會預兆農業豐收:它出現次數多,當年就風調雨順。當地白族有農諺:“蒼山系玉帶,餓狗吃白米”。

蒼山的泉也很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峰頂有不少高山冰磧湖泊,這是第四紀冰川留下來的。還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飛瀑疊泉,四季奔瀉,在清純甘甜泉水的滋養下,蒼山充滿生機。冰磧湖畔,密佈著原始森林和許多珍奇林木、奇異花卉,特別應告訴大家的是,蒼山的花卉早就芳名遠播,而且它還使蒼山名揚四海。美國教授羅·蘭開斯特曾說:“在美國有100多萬知道中國雲南的大理蒼山,因為他們都種有許多美麗的大理蒼山的杜鵑花。”

蒼山的石,馳名中外。郭沫若有《詠大理石》詩:“三塔矜高古,順思貞觀年。蒼山韻風月,奇石吐雲煙。相在心胸外,涼生肘腋間。天功人力代,海外競珍傳。”

蒼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蒼山的魂。這種瑰麗的奇石,世界許多地方都有,獨大理的最奇美,且開民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稱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揚天下。

各位朋友,我們的遊船正在前行,現在應該向大家介紹這碧波萬頃的洱海本身了。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9公里,湖岸線長117公里,面積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億立方米,面積與蓄水量均列雲南湖泊第二,在全國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洱海南有彌苴河等注入,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東匯波羅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一出海口,經漾濞紅繞入瀾滄江。洱海屬構造湖,湖岸東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為沙洲。

大家看,洱海水深清澈,宛若無瑕的美玉,秀麗無比,它正以廣闊的胸懷歡迎各位來自遠方的賓朋。洱海是中國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漢代它已名載史冊。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如果在農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圓,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從洱海中浴出。看著,看著,水天輝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昇天。洱海月為什麼如此明亮?科學的結論是:一、洱海水質特別純淨,透明度相當高,其反光極強;二、洱海海面塵埃較少,空氣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此外,洱海月之著名,還在於潔白無瑕的蒼山雪倒映在洱海中,與冰清玉潔的洱海月交相輝映,構成銀蒼玉洱的一大奇觀。

與蒼山雪、洱海月相連的大理四大名景還有上關花、下關風。洱海和蒼山之間的壩子,是一個狹長形的沖積平原。南詔國時,在這一狹長地帶北南兩邊各築一座小城,扼守要衝,保衛王都的安全。北邊的稱龍首關,又稱上關;南邊的稱龍尾關,即今下關。所謂上關花,是指上關“十里香奇樹”,此花原在上關沙坪街的和山寺內,其花大如蓮,年開數百朵,香氣溢四方,花開時節,觀者如雲。又因此樹結果殼堅,可做朝珠,故花又稱“朝珠花”。後來,此花絕跡了。前些年,據說有人在蒼山森林中又找到了它。下關風指西洱河谷吹入下關的風,終年不止,尤以冬春為盛,你一進入下關就可以感到下關風的存在。它幾乎每天都以怒號,掃街穿巷,撩衣揭帽,使下關了得到了“風城”的雅號。

大理的風花雪月四大名景,有小詩一首將其串在一起,便於記憶,亦頗有情趣: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說到這裡,請各位看一看我們白族姑娘的繡花包頭。你可別小看它,它體現了大理四大名景。請看:微風吹來,耳邊雪白的纓穗隨風飄飄灑灑,顯現了下關的風;包頭上絢麗多彩的花朵,代表了上關的花;頂端這白茸茸的絲頭,遠遠看去就像蒼山的雪;整個包頭的形狀就如洱海上的彎月一樣的明麗動人。

雲南導遊詞 篇3

香格里拉,自古就是藏民族最理想的“如意寶地”,藏族民歌唱道:“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結塘,人間最殊勝的淨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香格裡拉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區域,是國家“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的一顆明珠,地處迪慶香格里拉腹心地帶。香格里拉是一片人間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態和民族傳統文化的淨土,素有“高山大花園”、“動植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美稱。萬里長江第一灣呈“V”字型包裹著這塊全省縣級國土面積最大的“如意寶地”,滇藏公路縱貫全境。全縣人口13萬人。26個民族,其中9個是世居民族。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地域遼闊、資源豐富的縣份。香格里拉共有著名旅遊景點24個,是一個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富集區域,是國家八大黃金旅遊熱線之一。

雲南導遊詞 篇4

騰衝熱海位於騰衝縣城西南20公里,面積約9平方公里,較大的氣泉、溫泉群共有80餘處,其中10個溫泉群的水溫達90℃以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熱泉在呼呼噴湧。世界上有溫泉的地方很多,但像騰衝熱海這樣面積之廣、泉眼之多、療效之好,實屬罕見。

騰衝系我國最為著名的“地熱之鄉”,全區目前發現有64各地熱活動區,溫泉群達80餘處,最高水溫達96.3℃。其中熱力最猛、外部顯示也最為奇妙的便是鑲嵌在城西約20公里的騰衝熱海。這裡青山環抱,一水喧騰,在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東到忠孝寺,西連芭蕉園,面積約9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各種地熱景觀型別豐富。目前開發了大小滾鍋、-嘴、美女池、獅子頭、珍珠泉、鼓鳴泉、懷胎井、仙人澡堂及澡堂河瀑布等十餘個景點。

這些溫泉、汽泉,按化學萬分來分,又可分為碳酸泉、硫磺泉、硫酸泉等。在碳酸和硫磺泉區,草木茂盛,一片青綠;而硫酸泉區,一片長約80米,寬約40米地地面內,熱氣騰騰,到處是嘶嘶的響聲,地表砂石裸露,寸草不生,人們不敢涉足,成為天然“0”。 境內遍佈著溫泉、沸泉、噴氣泉等不同形態和規模的熱泉上百處,其中熱力最猛、外部顯示亦最為奇妙的便是鑲嵌在城西約20公里處的澡塘河谷中的“熱海奇觀”。熱海公園青山環抱,一水喧騰,在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東到忠孝寺,西連芭蕉園,熱海公園面積約為9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數十處熱泉沸沸湧湧,不絕於時。一縷縷、一團團熱汽源源蒸騰,迷濛了天地萬物,大股大股的硫磺氣味不時嗆人口鼻。整個山谷迷迷茫茫、縹縹緲緲。看人,影影綽綽;看樹,模模糊湖;看山,峰拱巒揖……此情此景,幾乎同地理學家徐霞客350多年前所見一般無二:“遙望峽中蒸騰之氣,東西數處,鬱然勃發,如濃煙卷霧,東瀕大溪,西貫山峽……”蔚為壯觀。走近熱泉,但見“水與氣從中噴出,如有爐橐鼓風煽焰於下……猶熱若探湯。或躍時風從中卷,水輒旁射,攬人於數尺外,飛沫猶爍人面也”——還是徐霞客的描寫最為真切。

熱海循澡塘河穿煙撥霧選邐而行,千姿百態的熱泉景觀紛至諮來,美不勝收:“鼓鳴泉”,迴響著遠古的熱情;“珍珠泉”,綿綿不絕地把晶瑩的珍珠吐滿池盤;“眼鏡泉”,沉靜地注視著人世的滄桑;“獅子頭”,高昂著不屈的鬥志;“哈膜嘴”,竭力傾吐著胸中的熱忱;“戰火紛飛”,演繹著人類的殺伐;“花開遍地”,附麗著美好的習憧憬……還有“美女池”,熱海孕育的一塊翠光溫潤的碧玉。熱流則掛於綠苔茸茸的斜崖懸壁之前,似柔柳輕搖,似薄綃曼舞,款款落入清澈見底、輕煙徐升的池面,敲擊出淙淙咚咚的古箏之音,另有一番天然風韻。到此一浴,不失為一種“豔福”。

如此恢巨集壯麗的熱海自然奇觀,理所當然地受到了人們的珍視和厚愛,90年代以來,騰衝人開發利用熱海的程序明顯加快。如今,寬敞的柏油大路直通熱谷,各種規格和檔次的賓館、飯莊、療養院及各類旅遊服務設施應有盡有,現代化的明麗建築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澡塘河畔,與熱汽蒸騰、泉湧石奇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來到“一溫熱海”,盡情分享和體味這來自大地深處的無限溫情。

雲南導遊詞 篇5

各位嘉賓,現在小黎將要帶大家去遊覽下一個景點,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著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黎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佈局,不求網路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裡雖是雲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而且大研古城位於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著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臺,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說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裡就有水車,今天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於各位嘉賓來說,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著小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後,緊接著右邊是寫有題詞的照壁,古城裡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著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裡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菸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傑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說創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小黎在古城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大家也看了那麼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麼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為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

各位嘉賓心目中一定有這樣一個問題,象這樣的古城在中國有的是,為什麼這個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評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賓請隨小黎一同去遊覽一翻。一條小巷、一戶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所以這座古城不是因為拍戲或是故弄玄虛而建的,是一座真實的活著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腳下,您就會覺得比剛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塊塊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許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種麗江特有的樂角巖,採自周圍的山上,因為五顏六色,所以當地人稱五花石,人行馬踏,經過幾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詩意就在你腳下了,這條街就叫新華街。在街道兩旁,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家門上貼有不同顏色的對聯,納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紀念三年,第一年白聯黑字,第二年綠聯黑字,第三年貼對聯,這是納西人對死去親人的懷念,經過一些林立的鋪面,清澈的河水,小橋垂柳便印入大家眼簾,而在各位都沒有見過的這麼清澈的河邊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陣陣的音樂傳入耳中,這便是客人所謂的“洋人街”,但這條街上的鋪面並非洋人所開,這裡的酒吧又書生氣的,有叛逆性的,有純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裡的人到麗江“充電”的方便之處就是在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後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為早先在這裡賣豌豆,所以稱為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科貢坊的名於坊後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為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站在這裡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佔地約五畝,為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這裡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麼四方街為什麼這樣有名呢?如果說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著人和陽光的餘溫,在橋頭晒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妝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只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麗君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麗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晒太陽。麗江男人對種花、養鳥、寫字、畫畫、打麻將有著特別的嗜好和特別多的時間,男人擅長一切在院內的活動,除此之外,他們最愛的一項戶外活動便是坐客,而納西女人一年當中只有在大年七年級才能睡一天的懶覺。從“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卻單純只有兩個字“勤勞”,納西女人從早到晚幹活,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個個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們則閒了下來,這一閒就不得了。納西人中文人輩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說是納西女人養出了納西文化。

納西族善於學習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築上。古城民居在廣泛吸收漢、藏、白等民族建築風格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築文化和審美意識融於其中,形成了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數院等建築風格,並在門樓、前廊的設定和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等方面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問四合院裡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蕊—“四季博古”。雖說這些也是學習漢、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結果。但是到了現在,已沒有哪一個民族像納西族這樣每家都必有六合門和“四季博古”。您看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為門,閉則為窗。平時只開中間兩扇,如遇家中有紅、白事客人較多,行走不方便時,則六扇門均可卸下。六合門上所雕的窗蕊稱為“四季博古”,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瑞獸、美好典故,以此寄託納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美好意願。大家看到這六扇門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圖案,這是“松鶴同春”、寓“春”和“壽”,這是“喜鵲爭梅”、寓“冬”和“喜”,這是“鷹立菊叢”、寓“秋”和“福”,這是“鷺鷥天蓮”、寓“夏”和“祿”,這是“孔雀玉蘭”、“錦雞牡丹”,請大家都想想看它們都分別代表了什麼寓意。

雲南導遊詞 篇6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遊覽的是享譽全國,聞名世界的世博園。世博園是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簡稱,說到這呢,我就把世博會的有關內容給大家介紹一下。

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主辦或由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科學技術成就展覽活動,是一項歷史悠久、影響較大的非交易性博覽會。

世博會的宗旨就在於促進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使各國都能利用這個機會宣傳自已,向全世界展示自已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擴大國際間交往,提高地位與聲望,所以呢又被譽為“世界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園藝博覽會屬於專業性世博會,又可分為A1、A2、B1、B2四個等級(其中A1和B1指的是大型國際博覽會;A2和B2指的是區域性的博覽會)。我們的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是最高階A1類的專業世博會。自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辦以來的150多年間,至今呢已舉辦了50多屆了。

歷史上多屆世博會都會因其獨特的建築而被人們所記住,就像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就是1889年的世博會留下的永久經念。同樣,我們的“99昆明世博會”呢也留下了一座永久性的主題公園:昆明世博園。

好了,世博園到了,請大家隨我下車,現在呢我們來到了大門口的迎賓廣場。

前方就是世博園,它靠近北郊的金殿風景區,佔地面積216公頃,會期從99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共184天;共有9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半年內共接待海內外遊客達943萬人,在園區面積、籌展時間、參展單位、參觀人數等方面創造了8項吉尼斯記錄。

縱觀世博園,可以用以下幾點來概括:

一個主題: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

二個標誌:會徽和吉祥物“靈靈”

三大展區:國際、國內、企業展區

四大廣場:迎賓廣場、世紀廣場、華夏廣場、藝術廣場

五大展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大溫室、科技館、國際館

七大專題園:竹園、茶園、盆景園、藥草園、樹木園、蔬菜瓜果園、外花藝石園

世博園遊覽路程共十多公里,大約需要6-8小時左右的時間。

這呢就是本屆世博會的會徽,它是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王世文創作的。它的造形有如一隻手掌輕輕托起一朵綠色生命之花,又似大自然的星、雲、氣、風的運轉,還像一隻偏偏起舞的孔雀,象徵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體現了本次世博會的主題。

大家看,這隻手持鮮花,正朝著我們微笑的小猴就是本屆世博會的吉祥物滇金絲猴“靈靈”。滇金絲猴是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目前僅存於滇西的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當中,取名為靈靈呢,喻指了集天下萬物之靈氣,也指雲南的風光秀美、人潔地靈。

進入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座“世紀花壇”。

這個花壇其是一座花鐘,鐘面上覆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共中呢有云南八大名花之一的報春花,花鐘直徑19.99米,象徵了99世博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贈送的。花鐘也創下了三個紀錄:第一:時針、分針、秒針最齊全,世界上也有許多花鐘但很少有秒針的。第二:它的指標都是由航天材料所製成,重量很輕。第三:花鐘採用衛星定時,誤差僅為百萬分之一秒,所以各位可以乘這個機會對一下自已的表。

走過這條花園大道呢,我們看到前方是一艘正揚帆起航的巨大花船,它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的,據說它是仿造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而建成的。這五根巨大花柱和地面四條花帶分別象徵了五大洲四大洋,體現了世博會是全世界人民友好往來的盛會。

現在呢,我們來到了世博園的中心廣場:世紀廣場。這個巨大的不鏽鋼造形重達30噸,高19.99米,這是一朵抽象的馬蹄蓮,螺旋向上的花朵,體現了新世紀到來欣欣向上的精神和希望。它是由昆明市盤龍區政府贈送的,是世博會的主題造形。

下面呢,我們將要參觀五大展館之一的中國館。

中國館佔地面積33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927平方米,它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漢代宮苑建築和南方居民建築特色。綠色的瓦象徵了生命和園藝,白色的牆是純潔的顏色,代表了和諧與和平。3600平方米的觀景臺上,豎立著一對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贈送的華表,華表在古時又稱為誹謗木,堯、舜時期為了方便人民納諫,就在一些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們在上面書寫諫言,而後來演變成為具有標識和裝飾作用的華表。華表的上方有一對吼,北京天安門前後的華表,吼的頭朝處,表示望君歸,希望國君不要留戀外面的山水而廢棄朝政;後面的一對吼頭朝內,表示望君出,希望國君不要沉湎於聲色,應外出巡視,體恤臣民。門口的這對石獅是由河北省人民政府贈送的。

一樓沿內走廊一共安排了六個展廳,34個展位充分展示了我國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省區的園林、園藝精品及生物、環保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現在我們來到中國館的庭院裡稍稍休息,同時呢也瞭解一下我們中國特色的院落建築。

這個被稱為“安園”,眼前的五根龍柱代表了五個不國的主題:百鳥朝鳳、單龍二十四孝、九龍八仙、雙龍十八羅漢和龍風呈祥。這裡還展示了雲南建水的花廳、大理的照壁牆和納西族的“三潭井”分別為飲用水、洗菜水和洗衣水,暗指了納西族人民節約用水的傳統美德。

這一片稱為思園,人與自然的主題確實帶給我們無限的思索。

穿過走廊,看到的是樂園,這裡的三曲橋、人字橋、石桌等建築小品充分體現了江南園林的玲瓏雅緻。

這呢被稱為沁園,是一個典型的文人園,園中的梅、蘭、竹、菊四君子,體現了文人淡薄名利的氣質。

這個大廳稱為零號展廳,主要展示了各省市贈送給世博會的珍貴禮物,如:河南的陶瓷花瓶、山西的漆屏風、貴州的烙畫“黃果樹瀑布”、陝西的銅車馬。請看這幅“人與自然”的紫砂壁畫,它是由729塊紫砂陶塊拼制而成,長27米、高3米,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紫砂壁畫,畫面包括“百日”、“勞作”、“歡聚”“收穫”、“吉日”五個部份,表現了各民族團結和睦、繁榮昌盛的情景。

雲南導遊詞 篇7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遊覽的是享譽全國,聞名世界的世博園。世博園是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簡稱,說到這呢,我就把世博會的有關內容給大家介紹一下。

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主辦或由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科學技術成就展覽活動,是一項歷史悠久、影響較大的非交易性博覽會。

世博會的宗旨就在於促進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使各國都能利用這個機會宣傳自已,向全世界展示自已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擴大國際間交往,提高地位與聲望,所以呢又被譽為“世界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園藝博覽會屬於專業性世博會,又可分為A1、A2、B1、B2四個等級(其中A1和B1指的是大型國際博覽會;A2和B2指的是區域性的博覽會)。我們的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是最高階A1類的專業世博會。自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辦以來的150多年間,至今呢已舉辦了50多屆了。

歷史上多屆世博會都會因其獨特的建築而被人們所記住,就像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就是1889年的世博會留下的永久經念。同樣,我們的“99昆明世博會”呢也留下了一座永久性的主題公園:昆明世博園。

好了,世博園到了,請大家隨我下車,現在呢我們來到了大門口的迎賓廣場。

前方就是世博園,它靠近北郊的金殿風景區,佔地面積216公頃,會期從99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共184天;共有9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半年內共接待海內外遊客達943萬人,在園區面積、籌展時間、參展單位、參觀人數等方面創造了8項吉尼斯記錄。

縱觀世博園,可以用以下幾點來概括:

一個主題: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

二個標誌:會徽和吉祥物“靈靈”

三大展區:國際、國內、企業展區

四大廣場:迎賓廣場、世紀廣場、華夏廣場、藝術廣場

五大展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大溫室、科技館、國際館

七大專題園:竹園、茶園、盆景園、藥草園、樹木園、蔬菜瓜果園、外花藝石園

世博園遊覽路程共十多公里,大約需要6-8小時左右的時間。

這呢就是本屆世博會的會徽,它是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王世文創作的。它的造形有如一隻手掌輕輕托起一朵綠色生命之花,又似大自然的星、雲、氣、風的運轉,還像一隻偏偏起舞的孔雀,象徵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體現了本次世博會的主題。

大家看,這隻手持鮮花,正朝著我們微笑的小猴就是本屆世博會的吉祥物滇金絲猴“靈靈”。滇金絲猴是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目前僅存於滇西的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當中,取名為靈靈呢,喻指了集天下萬物之靈氣,也指雲南的風光秀美、人潔地靈。

進入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座“世紀花壇”。

這個花壇其是一座花鐘,鐘面上覆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共中呢有云南八大名花之一的報春花,花鐘直徑19.99米,象徵了99世博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贈送的。花鐘也創下了三個紀錄:第一:時針、分針、秒針最齊全,世界上也有許多花鐘但很少有秒針的。第二:它的指標都是由航天材料所製成,重量很輕。第三:花鐘採用衛星定時,誤差僅為百萬分之一秒,所以各位可以乘這個機會對一下自已的表。

走過這條花園大道呢,我們看到前方是一艘正揚帆起航的巨大花船,它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的,據說它是仿造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而建成的。這五根巨大花柱和地面四條花帶分別象徵了五大洲四大洋,體現了世博會是全世界人民友好往來的盛會。

現在呢,我們來到了世博園的中心廣場:世紀廣場。這個巨大的不鏽鋼造形重達30噸,高19.99米,這是一朵抽象的馬蹄蓮,螺旋向上的花朵,體現了新世紀到來欣欣向上的精神和希望。它是由昆明市盤龍區政府贈送的,是世博會的主題造形。

下面呢,我們將要參觀五大展館之一的中國館。

中國館佔地面積33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927平方米,它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漢代宮苑建築和南方居民建築特色。綠色的瓦象徵了生命和園藝,白色的牆是純潔的顏色,代表了和諧與和平。3600平方米的觀景臺上,豎立著一對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贈送的華表,華表在古時又稱為誹謗木,堯、舜時期為了方便人民納諫,就在一些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們在上面書寫諫言,而後來演變成為具有標識和裝飾作用的華表。華表的上方有一對吼,北京天安門前後的華表,吼的頭朝處,表示望君歸,希望國君不要留戀外面的山水而廢棄朝政;後面的一對吼頭朝內,表示望君出,希望國君不要沉湎於聲色,應外出巡視,體恤臣民。門口的這對石獅是由河北省人民政府贈送的。

一樓沿內走廊一共安排了六個展廳,34個展位充分展示了我國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省區的園林、園藝精品及生物、環保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現在我們來到中國館的庭院裡稍稍休息,同時呢也瞭解一下我們中國特色的院落建築。

這個被稱為“安園”,眼前的五根龍柱代表了五個不國的主題:百鳥朝鳳、單龍二十四孝、九龍八仙、雙龍十八羅漢和龍風呈祥。這裡還展示了雲南建水的花廳、大理的照壁牆和納西族的“三潭井”分別為飲用水、洗菜水和洗衣水,暗指了納西族人民節約用水的傳統美德。

這一片稱為思園,人與自然的主題確實帶給我們無限的思索。

穿過走廊,看到的是樂園,這裡的三曲橋、人字橋、石桌等建築小品充分體現了江南園林的玲瓏雅緻。

這呢被稱為沁園,是一個典型的文人園,園中的梅、蘭、竹、菊四君子,體現了文人淡薄名利的氣質。

這個大廳稱為零號展廳,主要展示了各省市贈送給世博會的珍貴禮物,如:河南的陶瓷花瓶、山西的漆屏風、貴州的烙畫“黃果樹瀑布”、陝西的銅車馬。請看這幅“人與自然”的紫砂壁畫,它是由729塊紫砂陶塊拼制而成,長27米、高3米,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紫砂壁畫,畫面包括“百日”、“勞作”、“歡聚”“收穫”、“吉日”五個部份,表現了各民族團結和睦、繁榮昌盛的情景。

雲南導遊詞 篇8

不去雪山,又怎能說到過雲南呢?

我們在一天之內,爬上了玉龍雪山的半山腰,經過雲南最高峰梅里雪山。又翻越了像盤虯般蜿蜒曲折的重重山峰,最後到達了哈巴雪山。

下車時,我們每個人都裹上了厚厚的外套,因為哈巴雪山巨大的海拔高低差異,形成了明顯的高山垂直性氣候。如果不保暖,就會著涼。

哈巴雪山的登山設施十分特別,它不像玉龍雪山那樣坐纜車上山,而是騎著笨重的毛驢慢慢地走著狹窄的山路,既可以適應溫差,也沿途欣賞了大自然的風光。

一路上因為無聊,所以牽毛驢的人告訴了我一些關於哈巴雪山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幾支登山隊的經歷。因為哈巴雪山至今未被人類征服,所以許多人都雄心勃勃地想去登上那神祕的峰頂。但每一次,都無人成功,只有少許倖存著的人。其他人的死亡原因很簡單,都葬送在了突如其來的雪崩中。所以後來,人們將哈巴雪山稱為聖山,是不可侵犯的,也禁止登山者攀登,遊人只能到達指定的地點拍照留念。

到了半山,我們下了毛驢,順著臺階徒步上山,我們穿越了茂密的森林,參天大樹如同巨人一般矗立在兩邊。

終於,古老的冰斗出現在了我們左側。它起起伏伏,一直蜿蜒到天邊。尖銳的一角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訴說著流年往事。

越往上走,景象便越清晰,當山頂一層薄霧漸漸散去後,挺拔孤傲的主峰這才映入眼簾,四座小峰環立周圍,遠遠忘去恰似一頂閃著銀光的皇冠寶鼎。(引用)我們不僅感嘆這雄偉壯觀的場面。

突然,頭頂響起震耳欲聾的聲音。只見雪體像一條几乎是直瀉而下的白色雪龍,騰雲駕霧,呼嘯著聲勢凌厲地向山下衝去。(引用)萬幸的是,幾分鐘後,雪崩在離我們很遠的地方停止了。但大部分人都還是呆立原地,只有我興奮地手舞足蹈:“哇!是雪崩耶!”

大人們迅速地拍了照,然後拉著我迅速地下了山。

騎毛驢下山的路上,不知是誰哼起了當地的民歌,伴著輕脆的鈴聲迴盪在山間。

雲南導遊詞 篇9

我和家人於一月30號坐了5個小時的飛機到達了雲南昆明。累得我第二天七點多才醒,但外面的天還是黑的,這裡比我們那兒晚一個多小時時差,八點天才開始慢慢亮。昆明不愧號稱是春城,到處都鬱鬱蔥蔥。我們先去了翠湖公園,翠湖的水極清澈明淨,碧綠的湖水可映出人影來,翠湖裡面充滿了海鷗,尖尖的嘴巴,潔白的羽毛,矯健的身姿,使人們如痴如狂地喜愛它們,空中飄揚著遊客灑的麵包屑,媽媽別出心裁地把麵包屑放在手上,等海鷗來吃(這裡的海鷗一點兒也不懼人),只見海鷗從媽媽手上敏捷地一抹,麵包屑就不見了蹤影,真是驚鴻一瞥呀。可能海鷗群裡也有總司令,不知它們怎麼傳遞的訊息,海鷗們有時玩著玩著就突然一起高低起伏在湖面上有秩序地飛舞,此起彼伏,煞是壯觀,它們每天傍晚都要回到昆明的滇池住宿的,這大概是演習吧。

然後我們又去了與翠湖有著一街之隔的講武堂博物館。講武堂師生中最著名的兩位便是朱德和葉劍英了,這裡培養出了許多大將,我還在講武堂的操場上跑了一圈呢。博物館裡還有一間小屋子,你可以把想說的話寫到預備好的紙上,然後投到“時空郵筒”裡,據說先人們就可以收到。參觀講武堂博物館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我知道了許多先輩為了革命戰死沙場,有的連一張照片也沒有留下,還有的生死不明,他們比起那些耳熟能詳的人,更應該被我們所牢記這些不知名的英雄!我還注意到了講武堂的師生大多都不長壽,一系列的戰爭給他們的傷害太多,我們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第二天上午我們又去了雲南的幾個大學參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雲南大學,裡面也是花木成蔭,低矮的無花果木到處都是。大而粗壯的樹木有許多都是長了百年以上,芭蕉葉大得很,怪不得鐵扇公主用芭蕉扇一扇火焰山的火就滅了。棕櫚樹上面纏了許多很有韌性的絲,深紅色,可能是棕麻,用來編織些什麼東西應該是很不錯的材料。由於現在是寒假,大部分學生都回家了,所以校園內較安靜,倒是籃球上上有幾個學生仍在生龍活虎,勇往直前。雲南大學很難得的是草地上還有一座西式的鐘樓,我想是時刻提醒學生寸光寸金吧!學生三三倆倆地經過,都抱著或拎著幾本書,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中午我們的食譜中有一道菜叫汽鍋雞,這道菜是雲南的特色菜。《鹿鼎記》中沐劍屏到了韋小寶住處,韋小寶就是用這道菜招待客人的,它用的鍋很特別,大肚砂鍋中間突出一個空心的管嘴,湯是黃燦燦的,香而不膩,雞肉相比之下卻是沒什麼味道,也許我們不是昆明人,不能領略其中的滋味吧。

下午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我們又急急忙忙去了昆明的動物園,大多數動物已在睡覺。大象吃東西極有趣味,用長長的鼻子把東西一卷,送到嘴邊,有時直接嚥下,有時略略一嚼,遇到小小的塊狀食物,比方說是維生素丸,它也能用神奇的鼻子先像笤帚一樣給掃到一塊然後劃拉進嘴中,大象鼻子的面板一定是全身中最粗糙的。猴山上有許多的猴子,那風車玩得真是地道,它們的尊卑關係一目瞭然。我把一個大木瓜掰成幾瓣,扔到了猴山上,總是一隻很胖的大猴子在津津有味地吃著,其餘的猴子則眼巴巴地幹看著也不敢搶,大胖猴吃完了還不停地朝我直作揖祈求下一塊木瓜,姿勢很逗人,真是一個能屈能伸的猴王。還有其它的動物我也很喜歡,動物園我是百去不厭,次次有驚喜。

傍晚時分,我們去一家百年老店“建新園”吃特色米線,和北方的米線有著太多的不同,把薄荷放入其中,我不太能接受這正宗的米線。此園是一個真正的百年老店,小姨父總結:“一般叫什麼園的都比較老”,小姨立馬笑著對我說:“就像你媽”。媽媽的名字中有一個“元”字,媽媽橫眉冷對“我老嗎,我老嗎?”哈哈。。。。。。

快樂的昆明行!

雲南導遊詞 篇10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各位來到“五朵金花”的故鄉一大理,現在我們的遊船正行駛在洱海的洩水河道——西洱河之上。遊船的航行方向是由西向東的,再往前行,大家便可以看到煙波浩淼的洱海了。

洱海因氣勢如海而形狀如人的耳朵而得名,是由於地殼運動而形成的斷層湖。她是我們雲南省的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在古代文獻中曾被稱為:葉榆澤”、“昆彌川”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北起洱源縣江尾鄉,南止於大理市下關鎮,形如一彎新月,南北長41.5公里,東西寬3到9公里,平圪水深105米,最深處達20.5米。·洱海的水域遼闊,周長為116公里,面積約為251平方公里。洱海屬瀾滄口水系,北有彌苴河注入;東匯波羅江,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此外.海底斷層中還不斷有潛水湧出,因而形成永不枯竭的湖泊,水原豐富,匯水面積2565平方公里,平均容水量為28.2億立方米,湖水從西洱河流出,與漾濞江匯合後注入瀾滄江,最後注入太平洋,由於洱海水的流入與流出,使得洱海水質優良,適於各種魚、蝦以及貝類的繁殖與生長,同時,也使得洱海有著豐富的水產資源。

現在我們的遊船已經行駛在碧波盪漾的洱海了。

被譽為“高原明珠”的洱海,是大理風景區的主要風景資源,也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發祥地。迄今為止,在洱海及其周圍的山坡臺地上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共達30多處。海東金梭島就是一個著名的新石器遺址:最近又發現雙廊玉幾島也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重要遺址,除了出土大量生產生活用的石器、陶器之外,還有青銅器山字形格劍、銅柄鐵刃劍,以及鑄造這些兵器的陶範。由此可以推斷:它或許還逝代白族先民冶煉鑄造青銅器直至鐵器時代的生產基地。在這裡每個時代都有歷史的遺留,我們似乎可以聽到白族祖先從遠古一步步走向文明時代的足音。因此,也可以說:洱海是白族的搖籃。

現在我們的遊船路過的售音閣,觀音閣在大家的導遊圖中標的名孛叫天鏡閣,古時候稱作羅荃寺;這羅荃寺,與我們蒼山的一朵雲——望夫雲有著密切的聯絡。望夫雲的傳說,在我們大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在這兒呢,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望夫雲的傳說。相傳,南詔國王有一個聰明美麗的公主,她在“繞三靈”的盛會上,遇見了一位年輕英俊的獵人,兩人互相愛慕,暗訂了終身。公主向父王吐露真情,請求答應這門婚事,國王聽後,非常氣憤,把公主關進深宮。公主傷心極了,整天悶悶不樂,不思茶飯,盼著獵人來救她出去。公主讓貼身侍女去蒼山找到獵人,轉告自己的處境和思念之情。獵人得知後,非常著急,但公主禁錮深宮,他無法接近。他在蒼山上狂奔,高聲呼喚著公主的名字,他們純潔的愛情感動了山神,山神送給獵人一對翅膀,獵人有了翅膀,便悄悄飛進王宮,帶著公主從宮牆飛了出來。這裡,南詔王找不到女兒,又氣又急,請來了海東的羅荃法師。羅荃法師用天鏡照出來公主正在玉局峰的巖洞裡,就作法用大雪封山的毒計來威脅公主回宮。獵人冒險飛到羅荃寺偷來了羅荃法師的八寶袈裟,準備給公主禦寒,當他飛到洱海上空時,可惡的羅荃法師將他打落到洱海中,把他變成一塊礁石——石騾子。公主在玉局峰上久盼丈夫不歸,當她聽到這個訊息後,就悲哀憂鬱而死。公主死了之後,她的精氣變成一朵白雲,每年到了嚴冬臘月時,這朵白雲就升到玉局峰的頂上向洱海眺望。而這朵白雲一出現,洱海上就會狂風大作,一直要到現出海底的石騾子,風浪才會停止。據說這個時侯就詩主要把海水吹開,看一看海底的情人。不過確實,一旦望夫雲出現,即使是再好的晴天,頓時也會狂風大作,驚濤駭浪,所以漁船也就不能夠在海上行駛了,所以,當地的漁民也把望夫雲稱為“無渡雲”,也就是不能渡船的意思。

其實望夫雲只是一朵氣象雲而已,它一般出現在冬春時節比較晴朗的日子裡,是由於空氣的高速流動而形成的。這與蒼山洱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玉局峰的山勢陡峭有關。它的出現,預示著印度大陸乾燥強烈季風的來臨,它是洱海船隻安全航行的報警器。石騾子則是洱海中的一塊暗礁,民間也稱它為定海樁,現在這塊礁石已經露出海面,被船家當作航標。但是富於想象力的白族人民賦予了它那麼動人的一個傳說,使得望夫雲、海上的礁石,以及羅荃寺很自然的聯絡到了一起。把一雲、一石、一寺變成為生動、形象、實體的美,也使得望夫雲在大家的心目當中變得更加神奇,也更加有趣了。

在我們的前方,大家所能看到的這個玲瓏剔透的小島,就是洱海中最小但又最負盛名的島嶼一小普陀了,在洱海里,小普陀可以說是“袖珍小島”。島雖然小,但名氣很大,在介紹大理的畫冊中少不了有它。

小普陀周長只有200多米,全由石灰岩構成,總面積約有七十平方公尺。這裡為什麼叫小普陀呢?普陀是梵文普陀珞伽山的縮寫,意思是小白花山或小花樹山,傳說售音在印度修行的地方。因此,凡是傳說中觀音顯聖地大都稱為普陀山。比如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就是由於小普陀的外形比較像傳說中觀音的道場,但又因為它的規模和地形都比較小,所以得名“小普陀”。

雲南導遊詞 篇11

龍門是昆明的一個重要景點,以往我們都是用歷史、詩詞歌賦的眼光去欣賞它,現在我們不妨換個方式,從風水的角度去觀察龍門。

何為“風水”?從表面上看,是指風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現象,因此古往今來對“風水”一詞又有種.種不同的解釋。歷史上最早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書》中說:“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而《辭海》對於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風水,也叫勘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近年來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持不同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劃等號。他們認為風水是古人在還不懂得現代很多科學道理的情況下,講究的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工程學!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龍門的風水:

一、龍門為什麼要修建于山上?提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人啞然失笑。雲南94%的地方是山區,平地都拿來蓋樓房了,龍門當然要修在山上啦!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古時候在修建一個建築物時都喜歡去看風水,看風水首先要看“龍”。龍即是龍脈,風水中以龍的變化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其中的主山為“來龍”,由山頂蜿蜒而下的山樑叫“龍脈”,也稱去脈,成語“來龍去脈”就源於此。山脈有不同的走勢,因此龍也有不同的姿勢。風水學把龍勢分為五種,即:1、南北走向的稱為正勢;2、由西向東的稱為側勢;3、逆水而上的稱為逆勢;4、順水而下的稱為順勢;5、首尾相顧的叫回勢。這裡順便說一下,龍的側勢為什麼是“由西向東”,為不是“由東向西”呢?風水師常以我國的四條大河來劃分龍脈,稱為三大幹龍。長江以南的山脈為南龍,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山脈為中龍,黃河、鴨綠江之間的山脈為北龍。三大幹龍的起點為崑崙山,崑崙山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所以這裡要說“由西向東”。把龍門修建於昆明西山上,正是考慮到風水中“龍”的講究。

二、龍門修建於西山的東麓,也是有講究的!看風水除了看“龍”以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看“水”,現實生活中,有關“水”的講究比比皆是,比如:香港匯豐銀行的樓頂就有一個大蓄水池,這既不是游泳池,也不是養魚池,而是“風水池”!風水學認為“水”是聚財的,五行相生“金生水”,黃金熔化後就變成了“水”一樣的東西。“水”在風水學裡代表著財富!第二是看“向”,即朝向。風水書裡寫道:“龍勢向西,宜坐北向南(陽坡);龍勢南北,以選址在東坡。總的原則是背山面水迎吉避凶。”昆明的西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即“龍勢南北”,所以西山大部分重要建築,包括龍門,都選址於西山的東坡,而最東面正好對著滇池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三、為什麼龍門的達天閣供奉魁星?風水書中有云:飛龍在天,霸王卸甲,一甲管三山,三山有三穴。此話怎講呢?龍在飛天的時候,會留下兩樣東西:一是龍身上的水,二是頭、身、尾的三片鱗片。山上的水成了滇池,從龍身上留下的鱗片就好像楚霸王脫下的盔甲一樣,這三片鱗片形成三座山,每座山各有一個穴位,稱為財穴、智穴、權穴。我們的西山龍門就屬於三穴之一的智穴。各為在左龍門纜車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周圍的地形?你會發現石頭很多,土很少,樹也不是很高大,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這裡的土壤不是很厚,所以樹根扎得不深,樹長的也不是很高大。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即: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是生金的,土不多,金也就不多,財也不旺,因此龍門就不是財穴;但是風水書上又說:“土乃龍之肉,水乃龍之血,石乃龍之骨,草木乃龍之毛。”我們寫文章講究的是文章要有“文骨”,寫文章寫得好才可以中狀元,才可以“金榜題名”!作為智穴的西山龍門,自然要供奉文運之神魁星、武運之神關羽、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

昆明的另外兩個穴位,財穴和權穴在哪裡呢?財穴位於昆明東郊鳴鳳山一帶,你到那裡遊覽可以發現那裡的樹木很高大,鬱鬱蔥蔥,說明什麼?說明樹下面的土壤很厚,土是生金的,這裡必然是昆明的財穴。所以吳三桂要把金殿修在這裡,銅以前是一種貴重的金屬,鑄造銅錢的原料之一;四A級景點世博園也選址在這裡,1999年世博會的召開,帶動了昆明城市的建設,推動了雲南經濟的發展,為雲南人民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收入,因此把鳴鳳山周圍稱為昆明的財穴實不為過!昆明的權穴則位於昆明的中心地——五華山一帶,不是嗎?從清初的吳三桂王府到現在的雲南省政府,都在五華山上。著名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也位於五華山下,短短的二十多年,陸軍講武堂可謂是群英匯萃:中國十大元帥中,朱德元帥和葉劍英元帥就是從這裡畢業的;三個國家的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朝鮮人民軍總司令崔庸健,越南人民軍總司令武元甲都是從這裡走向戰場的……種.種歷史證明,五華山一帶的確是昆明的權穴!

四、龍門三清境的財神。在三清境靈宮殿對面供奉著一尊神像,他右手持鞭,左手握著一個元寶,右腳腳下爬著一隻猛虎,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財神!在中國人的傳統民俗觀念中,認為財神是掌管天財富的神仙;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顧,便肯定可以財源廣進,家肥屋闊。民間流傳的財神有很多,但大致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種:第一文財神,文財神有兩個,一是財帛星君,另一個則是福祿壽三星。財帛星君是一個錦衣玉帶,左手捧著元寶,右手拿著“招財進寶”卷軸,外形富態的一個長鬚長者。相傳他是天上的太白星,職銜是“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帛。福祿壽三星中,本來只有“祿星”才是財神,但因為三通常是三位一體,幫此福壽二星也因而被人一起視為財神供奉了。第二武財神,武財神也有兩個,一個是關羽、另一個是趙公明。關羽是三國名將,形象威武,他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財進寶,護財避邪。我們龍門三清境的這尊財神,就是另一個武財神趙公明,趙公明又名趙雲,是一位威風凜凜的猛將,民間相傳他能夠降妖伏魔,而且又可以招財利市,所以北方很多商戶均喜歡把他供奉在店鋪中,而在南方的商戶則大多供奉關公。財神的供奉也是有講究的,擔任文職的,以及受僱打工的人均益擺放或供奉文財神;至於那些經商做老闆,以及當兵當差從事武職的人,則應該擺放或供奉武財神。

文章到此暫且停筆,龍門風水的種.種,還需要我們用心學習,不斷觀察,進一步揣摩。相信在導遊講解中,用風水講龍門,的確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興趣的導遊同仁們不妨一試。

雲南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

大家好!遊覽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觀的深邃;現在我們去觀賞蒼山洱海,領略大理的山水之美。

首先,我們乘遊艇去洱海公園。洱海公園又名團山公園,位於下關城區東北2公里處的團山。它北臨碧波萬頃的洱海,西與蒼山南端的斜陽峰相對。南詔國時,這裡是國王的鹿苑。1976年這裡新闢為公園,佔地1600餘畝。山上有動物園和苗圃花壇,廣植大理地區的各種名花異卉,是一個很好的休憩遊覽之地。

現在遊船已到洱海公園臨海長堤,我們離船上岸,這是團山腳下的濱海遊覽區沿著270多級石階拾級而上,我們到達山頂。大家看,這翹角飛簷的樓閣是望海樓,簷下懸匾,上書:玉洱銀蒼”,黑底金字,蒼勁古雅,它是中國慕名畫家吳作人的手筆。望海樓是領略“玉洱銀蒼”的佳境,憑欄遠眺:東邊洱海浩瀚,一碧萬頃,西邊蒼山綿延,莽莽蒼蒼。

各位朋友,讓我們再次登船,到洱海中去遨遊。但我先要向大家介紹是卻是蒼山。先前,我們在大理城,在蒼山腳下的公路上,沒能很好地端詳蒼山雄姿。正如古人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洱海公園望海樓,視角偏斜,也只能看到蒼山末端。現在,隨著遊船不斷前行,我們眼中的蒼山是不是更真切些?有人說,橫斷山脈像一隻巨臂,從“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向南伸到了雲南西部,蒼山就是這支世界著名山脈中雲嶺的一個分支。

蒼山,又名點蒼山,因其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蒼山共有十九峰。這十九峰從北至南的順序是:雲弄、滄浪、五臺、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十九峰中,馬龍峰最高,海拔4122米。蒼山十九峰,兩峰夾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東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北向南,基排列為:霞移、萬花、陽溪、芒湧、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蓂、陽南。

蒼山景色以雪、雲、泉石而著稱。我先向大家介紹蒼山的雪。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大理“風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皚皚蒼山雪,歷代文墨客讚辭頗多, 民間傳說也不少。明代文學家李元陽曾讚美:“日麗蒼山雪,瑤臺十九峰”。

蒼山的雲更是名傳遐邇。雲聚雲散,有時淡如輕煙,有時濃如潑墨。在變幻多姿的雲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雲”和“玉帶雲”。所謂“望夫雲”是指每當冬春時節,蒼山玉局峰頂常會出現一朵孤單的雲,忽志忽落,上下飄動,若盼若顧。奇特之處在於它一出現,點蒼山便驟起暴風,刮向洱海。所謂“玉帶雲”,是指每當夏末秋初,雨後初晴,蒼山十九峰半山間往往會出現白雲朵朵,雲朵聚匯,慢慢拉開,宛若潔白的玉帶橫束蒼翠的山腰。綿延數十里,竟日不消散。奇妙的是,“玉帶雲”會預兆農業豐收:它出現次數多,當年就風調雨順。當地白族有農諺:“蒼山系玉帶,餓狗吃白米”。

蒼山的泉也很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峰頂有不少高山冰磧湖泊,這是第四紀冰川留下來的。還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飛瀑疊泉,四季奔瀉,在清純甘甜泉水的滋養下,蒼山充滿生機。冰磧湖畔,密佈著原始森林和許多珍奇林木、奇異花卉,特別應告訴大家的是,蒼山的花卉早就芳名遠播,而且它還使蒼山名揚四海。美國教授羅·蘭開斯特曾說:“在美國有100多萬知道中國雲南的大理蒼山,因為他們都種有許多美麗的大理蒼山的杜鵑花。”

蒼山的石,馳名中外。郭沫若有《詠大理石》詩:“三塔矜高古,順思貞觀年。蒼山韻風月,奇石吐雲煙。相在心胸外,涼生肘腋間。天功人力代,海外競珍傳。”

蒼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蒼山的魂。這種瑰麗的奇石,世界許多地方都有,獨大理的最奇美,且開民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稱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揚天下。

各位朋友,我們的遊船正在前行,現在應該向大家介紹這碧波萬頃的洱海本身了。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3-9公里,湖岸線長117公里,面積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億立方米,面積與蓄水量均列雲南湖泊第二,在全國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洱海南有彌苴河等注入,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東匯波羅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一出海口,經漾濞紅繞入瀾滄江。洱海屬構造湖,湖岸東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為沙洲。

大家看,洱海水深清澈,宛若無瑕的美玉,秀麗無比,它正以廣闊的胸懷歡迎各位來自遠方的賓朋。洱海是中國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漢代它已名載史冊。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如果在農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圓,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從洱海中浴出。看著,看著,水天輝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昇天。洱海月為什麼如此明亮?科學的結論是:一、洱海水質特別純淨,透明度相當高,其反光極強;二、洱海海面塵埃較少,空氣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此外,洱海月之著名,還在於潔白無瑕的蒼山雪倒映在洱海中,與冰清玉潔的洱海月交相輝映,構成銀蒼玉洱的一大奇觀。

與蒼山雪、洱海月相連的大理四大名景還有上關花、下關風。洱海和蒼山之間的壩子,是一個狹長形的沖積平原。南詔國時,在這一狹長地帶北南兩邊各築一座小城,扼守要衝,保衛王都的安全。北邊的稱龍首關,又稱上關;南邊的稱龍尾關,即今下關。所謂上關花,是指上關“十里香奇樹”,此花原在上關沙坪街的和山寺內,其花大如蓮,年開數百朵,香氣溢四方,花開時節,觀者如雲。又因此樹結果殼堅,可做朝珠,故花又稱“朝珠花”。後來,此花絕跡了。前些年,據說有人在蒼山森林中又找到了它。下關風指西洱河谷吹入下關的風,終年不止,尤以冬春為盛,你一進入下關就可以感到下關風的存在。它幾乎每天都以怒號,掃街穿巷,撩衣揭帽,使下關了得到了“風城”的雅號。

大理的風花雪月四大名景,有小詩一首將其串在一起,便於記憶,亦頗有情趣:

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

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

說到這裡,請各位看一看我們白族姑娘的繡花包頭。你可別小看它,它體現了大理四大名景。請看:微風吹來,耳邊雪白的纓穗隨風飄飄灑灑,顯現了下關的風;包頭上絢麗多彩的花朵,代表了上關的花;頂端這白茸茸的絲頭,遠遠看去就像蒼山的雪;整個包頭的形狀就如洱海上的彎月一樣的明麗動人。

雲南導遊詞 篇13

龍門是昆明的一個重要景點,以往我們都是用歷史、詩詞歌賦的眼光去欣賞它,現在我們不妨換個方式,從風水的角度去觀察龍門。

何為“風水”?從表面上看,是指風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現象,因此古往今來對“風水”一詞又有種.種不同的解釋。歷史上最早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書》中說:“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而《辭海》對於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風水,也叫勘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近年來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持不同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劃等號。他們認為風水是古人在還不懂得現代很多科學道理的情況下,講究的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工程學!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龍門的風水:

一、龍門為什麼要修建于山上?提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人啞然失笑。雲南94%的地方是山區,平地都拿來蓋樓房了,龍門當然要修在山上啦!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古時候在修建一個建築物時都喜歡去看風水,看風水首先要看“龍”。龍即是龍脈,風水中以龍的變化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其中的主山為“來龍”,由山頂蜿蜒而下的山樑叫“龍脈”,也稱去脈,成語“來龍去脈”就源於此。山脈有不同的走勢,因此龍也有不同的姿勢。風水學把龍勢分為五種,即:1、南北走向的稱為正勢;2、由西向東的稱為側勢;3、逆水而上的稱為逆勢;4、順水而下的稱為順勢;5、首尾相顧的叫回勢。這裡順便說一下,龍的側勢為什麼是“由西向東”,為不是“由東向西”呢?風水師常以我國的四條大河來劃分龍脈,稱為三大幹龍。長江以南的山脈為南龍,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山脈為中龍,黃河、鴨綠江之間的山脈為北龍。三大幹龍的起點為崑崙山,崑崙山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所以這裡要說“由西向東”。把龍門修建於昆明西山上,正是考慮到風水中“龍”的講究。

二、龍門修建於西山的東麓,也是有講究的!看風水除了看“龍”以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看“水”,現實生活中,有關“水”的講究比比皆是,比如:香港匯豐銀行的樓頂就有一個大蓄水池,這既不是游泳池,也不是養魚池,而是“風水池”!風水學認為“水”是聚財的,五行相生“金生水”,黃金熔化後就變成了“水”一樣的東西。“水”在風水學裡代表著財富!第二是看“向”,即朝向。風水書裡寫道:“龍勢向西,宜坐北向南(陽坡);龍勢南北,以選址在東坡。總的原則是背山面水迎吉避凶。”昆明的西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即“龍勢南北”,所以西山大部分重要建築,包括龍門,都選址於西山的東坡,而最東面正好對著滇池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三、為什麼龍門的達天閣供奉魁星?風水書中有云:飛龍在天,霸王卸甲,一甲管三山,三山有三穴。此話怎講呢?龍在飛天的時候,會留下兩樣東西:一是龍身上的水,二是頭、身、尾的三片鱗片。山上的水成了滇池,從龍身上留下的鱗片就好像楚霸王脫下的盔甲一樣,這三片鱗片形成三座山,每座山各有一個穴位,稱為財穴、智穴、權穴。我們的西山龍門就屬於三穴之一的智穴。各為在左龍門纜車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周圍的地形?你會發現石頭很多,土很少,樹也不是很高大,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這裡的土壤不是很厚,所以樹根扎得不深,樹長的也不是很高大。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即: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是生金的,土不多,金也就不多,財也不旺,因此龍門就不是財穴;但是風水書上又說:“土乃龍之肉,水乃龍之血,石乃龍之骨,草木乃龍之毛。”我們寫文章講究的是文章要有“文骨”,寫文章寫得好才可以中狀元,才可以“金榜題名”!作為智穴的西山龍門,自然要供奉文運之神魁星、武運之神關羽、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

昆明的另外兩個穴位,財穴和權穴在哪裡呢?財穴位於昆明東郊鳴鳳山一帶,你到那裡遊覽可以發現那裡的樹木很高大,鬱鬱蔥蔥,說明什麼?說明樹下面的土壤很厚,土是生金的,這裡必然是昆明的財穴。所以吳三桂要把金殿修在這裡,銅以前是一種貴重的金屬,鑄造銅錢的原料之一;四A級景點世博園也選址在這裡,1999年世博會的召開,帶動了昆明城市的建設,推動了雲南經濟的發展,為雲南人民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收入,因此把鳴鳳山周圍稱為昆明的財穴實不為過!昆明的權穴則位於昆明的中心地——五華山一帶,不是嗎?從清初的吳三桂王府到現在的雲南省政府,都在五華山上。著名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也位於五華山下,短短的二十多年,陸軍講武堂可謂是群英匯萃:中國十大元帥中,朱德元帥和葉劍英元帥就是從這裡畢業的;三個國家的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朝鮮人民軍總司令崔庸健,越南人民軍總司令武元甲都是從這裡走向戰場的……種.種歷史證明,五華山一帶的確是昆明的權穴!

四、龍門三清境的財神。在三清境靈宮殿對面供奉著一尊神像,他右手持鞭,左手握著一個元寶,右腳腳下爬著一隻猛虎,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財神!在中國人的傳統民俗觀念中,認為財神是掌管天財富的神仙;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顧,便肯定可以財源廣進,家肥屋闊。民間流傳的財神有很多,但大致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種:第一文財神,文財神有兩個,一是財帛星君,另一個則是福祿壽三星。財帛星君是一個錦衣玉帶,左手捧著元寶,右手拿著“招財進寶”卷軸,外形富態的一個長鬚長者。相傳他是天上的太白星,職銜是“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帛。福祿壽三星中,本來只有“祿星”才是財神,但因為三通常是三位一體,幫此福壽二星也因而被人一起視為財神供奉了。第二武財神,武財神也有兩個,一個是關羽、另一個是趙公明。關羽是三國名將,形象威武,他不但忠勇感人,而且能招財進寶,護財避邪。我們龍門三清境的這尊財神,就是另一個武財神趙公明,趙公明又名趙雲,是一位威風凜凜的猛將,民間相傳他能夠降妖伏魔,而且又可以招財利市,所以北方很多商戶均喜歡把他供奉在店鋪中,而在南方的商戶則大多供奉關公。財神的供奉也是有講究的,擔任文職的,以及受僱打工的人均益擺放或供奉文財神;至於那些經商做老闆,以及當兵當差從事武職的人,則應該擺放或供奉武財神。

雲南導遊詞 篇14

普濟寺在西海南沿48號。始建年代無考,重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因地勢高而俗稱高廟、關帝高廟,也叫華陀廟。清康熙年間曾為大學士明珠家廟。清咸豐十年(1860)恭親王奕欣將關押在刑部監獄的英法聯軍代表巴夏禮等人送至此處囚禁。原為道觀,民國期間改為佛寺。

坐西朝東,現已不見原貌,僅存部分殿堂。有東向正殿5間,灰頂天花,前簷裝修為菱花格隔扇門窗。南部有北向配房5間,西向配房3間,房南側有3間小東房。北部有南向配房6間,均為硬山箍頭脊灰筒瓦頂。西南側有南向房屋4間,為硬山灰筒瓦頂。寺內原有明正德年重修碑。寺北什剎海邊原有梁漱溟的父親樑巨川憤世投水紀念碑,1966年後被毀。現有文物建築26間,建築面積453平方米。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雲南導遊詞 篇15

蒼山,又名點蒼山,因其山色蒼翠,山頂點白而得名。蒼山連綿50多公里,由19座山峰組成,巍峨聳立,直插雲霄,海拔一般都在4000米左右,峰頂上終年積雪。這十九峰從南至北分別是:斜陽峰、 馬耳峰、佛頂峰、聖應峰、馬龍峰、玉局峰、龍泉峰、 三陽峰、中和峰、聖觀間峰、應樂峰、雪人峰、蘭峰、 三陽峰、鶴雲峰、白雲峰、連花峰、五臺峰、蒼浪峰、 雲弄峰。十九峰中,馬龍峰最高,海拔4122米。

蒼山十九峰,兩峰夾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東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南向北分別為:陽南溪、葶溟溪、莫殘溪、清碧溪、 龍溪、綠玉溪、中溪、桃溪、梅溪、隱仙溪、雙怨溪、 白石溪、靈泉溪、錦溪、茫湧溪、陽溪、萬花溪、霞移溪。

蒼山自然景觀優美,風景名勝薈萃。如聞名遐邇的蝴蝶泉、奇險兼有的鳳眼洞和龍眼洞、歷史悠久的將軍洞、南詔德化碑感通寺、中和寺等文物古蹟。山頂有綺麗的花甸壩子、洗馬潭、黃龍潭、古代冰川遺蹟等自然景觀。古人將蒼山多種自然景觀概括為蒼山八景,即曉色畫屏、蒼山春雪、雲橫玉帶、鳳眼生輝、碧水疊潭、玉局浮雲、溪瀑丸石、金霞夕照。

蒼山景色以雪、雲、泉、石著稱。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大理“風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皚皚蒼山雪,素裹銀裝,在陽光照耀下,潔白晶瑩。關於蒼山雪,歷代文人墨客讚辭頗多,民間傳說也不少。明代文學家李元陽曾讚美:“日麗蒼山雪,瑤臺十九峰”。

相傳在遠古的大理,有一年來了一批瘟神,到處散佈瘟疫,河海地區瘟疫流行。很多百姓被瘟疫壓 去了生命,人們苦不堪言。蒼山腳下兩兄妹從外學法回來,決心為民除害。哥哥帶著狂風,妹妹帶著大雪,把瘟神趕到 蒼山頂上。為使百姓不再受瘟疫的侵害,哥哥化為風神,妹妹化作雪神,用大風大雪把瘟神凍死在山頂。從 此蒼山上的積雪就終年不化,成為“風花雪月”四景之首——蒼山雪。蒼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達4122米,由於海拔較高,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在陽光下晶瑩潔白,蔚為壯觀。

蒼山的雲更是名聞遐邇。雲聚雲散,有時淡如輕煙,有時濃如潑墨。在變幻多姿的雲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雲”和“玉帶雲”。所謂“望夫雲”是指每當冬春時節,蒼山玉局峰頂常會出現一朵孤單的白雲,忽起忽落,上下飄動,若盼若顧。奇特之處在於,它一出現,點蒼山便驟起暴風,刮向洱海。所謂“玉帶雲”是指每當夏未秋初,雨後初晴,蒼山十九峰半山間往往會出現白雲朵朵,雲朵聚匯,慢慢拉開,宛若潔白的玉帶橫束蒼翠的山腰,綿延數十里,經日不散。奇妙的是,“玉帶雲”會預兆農業豐收——它出現次數多,當年就風調雨順。當地白族有農諺:“蒼山系玉帶,餓狗吃白米”。

玉帶雲

多出現在夏末秋初的雨後初晴時,蒼山腰部出現一條乳白色的帶狀雲,纏繞山腰,將百里蒼山分為兩截,故有“雲橫玉帶”之稱。

在秋季雨過天晴的早晨,蒼山之腰出現的縷 縷雲絲,然後逐漸聚攏,匯成一條無暇的白練,宛若玉帶橫系蒼山十九峰,把巍峨起伏的群山攔腰截斷; 繼而慢慢地又化為萬朵雪蓮,盛開在蒼山文巔,轉眼 間又似春風中飛舞的柳花絮影,消失得無影無蹤。

傳說這是觀音下凡,預示著來年一定風調雨順。清人張楊度曾以"秋來雨後看之容,天將玉帶封山公。"的詩句來讚美神奇美妙的玉帶雲。

望夫雲

秋冬時節,蒼山玉局峰巔常常出現一種絮狀白色雲團,不離不散,像一位滿懷愁思的公主俯首探望被打下海底的情人,這就是民間傳說中的“望夫雲”。只要望夫雲一出現,狂風怒吼,洱海波濤洶湧,船不能行,所以又稱為無渡雲。

傳說望夫雲是南詔阿公主的化身,她因與蒼山上的年輕獵 、人相愛,遭父王反對,並請來羅法師將阿龍害死,打入海 底變為石騾。公主因憤鬱和思念死於蒼山玉局峰,其精氣化為一朵白雲,怒而生風,發誓要吹開海水尋找情人。從此,每年秋冬季節,常常有一股潔白飄逸的雲氣從蒼山玉局峰吹向萬里浩空,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潔淨而奇麗, 象一位素潔的少女立於蒼山之巔向洱海眺望。只要它一出 、現,海上就會狂風大作,洱海隨之波濤翻滾。狂風大有不吹飛海水,不見海底石螺子,誓不罷休之勢。

蒼山的泉也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峰頂有不少高山冰蝕湖泊,這是第四紀冰川留下來的。還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飛瀑疊泉,四季奔洩。在清純甘甜泉水的滋養下,蒼山充滿生機。冰蝕湖畔,密佈著原始森林和許多珍奇林木、奇異花卉。蒼山的花卉早就芳名遠播,而且它還使蒼山名揚四海。“在美國有100多萬人知道中國雲南的大理蒼山,因為他們都種有許多美麗的大理蒼山杜鵑花。”

蒼山的石,馳名中外。郭沫若有《詠大理石》詩:“三塔矜高古,回思貞觀年。蒼山韻風月,奇石吐雲煙。相在心胸外,涼生時腋間。天功人力代,海外竟珍傳。”蒼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蒼山的魂。這種瑰麗的奇石,世界許多地方都有,獨大理最奇美,且開發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稱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揚天下。

蒼山現沿山腰部開闢了1條遊路。在大理古城北門外,還建有1條7000餘米長的索道、可直達中和寺。遊客可乘索道往返。

蒼山洗馬潭

洗馬潭古稱表龍潭,它位於蒼山第二高峰玉局峰頂的一個平臺上,海拔四千零九十七米,距峰尖約五十步。 洗馬潭方圓百餘米,水深一米六七,呈橢圓鍋底形,潭底和四周由很薄的青石板自然鋪砌而成。潭水晶瑩碧澈,終年不涸,它是蒼山頂上一個風景絕佳的高山湖泊。

潭周佈滿形同虯龍的高山杜鵑灌木林,其下不遠處則是高大挺拔的蒼山冷杉原始林帶和茅竹林帶。

每當春夏之交,杜鵑盛開,湖邊五彩繽紛,斑斕一片, 爛若雲霞,一側襯著剛吐新綠的翠竹和墨藍蒼鬱的冷杉,一側襯著斑駁灰黃的巖峰石屏,倒映湖中。遊人若有興致躺於湖邊一塊岩石上任憑叢生的粉紫荊花、 淡黃野百合花、濃豔的龍爪花親吻撫弄臉頰,會疲勞頓消,神志為之一爽,再加上隨風送來陣陣山杜鵑的蜜香,使人留連忘返。

鳳眼洞

從大理古城向西南方向,至蒼山龍泉峰麓,再上爬七八里,便到了鳳眼洞。

鳳眼洞嵌在龍泉峰半腰靠南的普陀崖上。這裡懸崖萬仞,架空凌虛,景色幽峭。巖通一線,洞口恰似一隻鳳凰的眼睛。洞背面是龍泉峰的側面。洞前面是一塊凌虛巨巖,走向巖邊探頭往下望去,只見綠玉溪和一條匹練傾瀉而下,雲氣茫茫, 深淵萬丈,令人目眩,這就是“捨身崖”。崖南有一張靠東面西的石床,表面光滑發亮,人稱“仙人床”。這是鳳眼洞最奇險之處。床邊石壁上刻有“此地非人間”、“應知別有天”等。又有一稱“西佛像亭”之所在,每亭內雕有一尊石佛,要想看到佛象的全貌,必須坐到仙人床上仰望,俗稱“回頭望八仙”。鳳眼洞,自古以險峻著稱,堪稱蒼山勝景之一。

蒼山公園

在下關西北郊的斜陽峰麓,即將軍洞風景區。

1982年,由下關市人民政府開闢為蒼山公園,在將軍洞的外圍新建松柏園和清泉瀑布兩大景區。松柏園中有山門石牌坊,上有“斜陽勝境”大理石匾,建有長廊亭閣,供遊人休息。瀑布由懸崖峭壁上跌下,常年不斷。花園、瀑布和將軍洞古建築群渾然一體,佔地數百畝,景緻優美。林木森森,流水溢翠, 東觀洱海碧波,南聽西洱河濤聲,背靠斜陽主峰。

將軍洞始建於明末清初,主要建築有門樓、戲臺、大殿、財神殿、娘娘殿、廂房等,整個建築群具有濃厚的白族風格。其中大殿為單簷歇山頂建築,雕龍畫棟,十分雄偉壯觀。唐天寶年間,唐將李密率兵攻打南詔,進至西洱河,被南詔王打敗,全軍覆沒,築萬人冢於河尾南岸,百姓為紀念李密而建祠,俗稱將軍洞。廟前有一株數百年的大青樹,傳說為李密兵敗逃至斜陽峰,將手中兵器插在地上,後來長大成樹。將軍洞的存在,充分反映出邊疆各族人民反對分裂,反對征戰,要求和平的願望,及大度能容,涵納萬物的寬闊胸懷。

周城

在蒼山滄浪峰下,是大理最大的白族聚居的村鎮——喜洲鎮,人口 8350人。村裡房屋建築多為三方一照壁的白族民居,粉牆青瓦,巷道幽深。

南、北西個廣場上,各生長著兩棵高大的榕樹(俗稱大青樹)。南廣場前有一巨大的照壁,嵌有"蒼洱毓秀"4個大字。北廣場有一磚林結構的古戲臺,座東朝西,臺高2公尺,抬樑式的建築歇山頂戲臺,正對兩棵大青樹,這裡是每日下午集 市貿易的地方。每逢火把節這裡豎起巨大的火把,成了慶祝演出活動的場所。

此外,村裡還有本主廟,文昌宮等古建築,顯得古色古香。由於辦起了社隊企業,商業經濟十分活躍,有傳統的扎染釀酒、食品加工以及建築等行業,辦起了文化宮、電影院、學校、醫院等,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因距蝴蝶泉公園較近,遊覽遊客與日劇增,村裡食宿方便,特別是豆腐煮魚味美可口,獨具風格,成了大理的重要民俗旅遊村。

花甸壩

花甸壩,是蒼山頂上一塊美麗富饒的盆地,在蒼山雲弄峰和滄浪峰之巔,海拔二千九百公尺,南北長二十多公里, 東西寬約三公里。壩子西部有類似蒼山的十九座山峰,稱小蒼山,林木茂密。山中有大大小小的小溪40多條,匯聚後成為蒼山萬花溪。

順著喜洲鎮對面的萬花溪,攀登兩個多小時,便可到達花甸哨口。進了哨口,一塊鋪碧飛霞的寬壩子驀地展現在眼前,使人頓覺豁然開朗,心曠神怡。花甸壩四面,群峰起伏,翠竹滿山,流水叮咚,小鳥歡鳴,靜謐而秀麗。花甸壩奇花異卉爭奇奪豔,每到春夏之間,滿山遍野都是馬櫻花,縱橫20多裡,匯成花的海洋,成為花的世界。花中間雜著白豆花、芍藥花等草本花卉,五彩繽紛,瑰麗迷人。山茶花、杜鵑花、映山紅、野菊 花、豹子花、龍抓花,把整個壩子都點綴得五彩繽紛。 花甸壩是植物的王國,花的海洋。

古佛洞

古佛洞座落在大理蒼山雲弄峰上,是一個天然的溶洞, 因洞內塑有佛像而得名。明末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曾考察過,在《滇遊日記》中記載:“南山峽中有古佛洞甚異,但是懸岸絕壁,恐不能行,無引者亦不能識”。在引者的指引下,徐霞客不畏艱險,攀枝直下,來到洞口,但因“躍陡甚難,不得度而下”。每當人們讀到此,無不為徐霞客未能進洞內考察而深感遺憾,同時,也給古佛洞增添了一層神祕的色彩。

溶洞曲折幽深,怪石離奇,是一個神妙的世界。這種景觀的造成,是由於地下水不斷滲透,水裡所含的碳酸鈣長期沉積逐漸形成鍾乳和石筍。這種奇異的景界,後來被僧侶們尋找到了,為了向善男信女遊說騙取“功德”,又在這些鍾乳和石筍上雕鑿佛像、菩薩像。 這也正是《徐霞客遊記》中所說:“數年前,有一僧棲此間,多置佛,故以佛名”。當然僧侶們在雕鑿時並沒有想到能為今人留下一份珍貴的文化藝術。

雲南導遊詞相關文章:

雲南導遊詞 篇16

各位朋友,今天我將帶您離開喧囂的城市,到一個充滿自然氣息與人情味的地方,那裡是人們心目中的理想聖地,到過那裡的老人們說那是一個讓人眷戀的地方;年輕人說那是一個讓人對美好生活充滿憧憬的地方;我說那是一個讓人品味人生的地……。那裡就是瀘沽湖------人類最後一塊母系社會的大家園。

瀘沽湖位於雲南省寧蒗縣與四川省鹽源縣交界的地方,面積約50多平方公里,在瀘沽湖畔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摩梭人,嚴格來講,摩梭人不是一個獨立的民,它應當屬於納西族的支系,可是偏僻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在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都逐漸形成某些不同於納西族的特點,因而,人們便習慣地稱他們為摩梭人,作為一個單獨的民族來看待。在經濟生活上,他們早出晚歸,男女共同勞動,自給自足;在文化生活上,他們除了自己本民族的原始宗教達巴教的信仰之外,還不斷接受外來文化的洗禮,喇嘛教的接受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除此之外,更讓人注意的是他們的婚姻-----阿夏走婚制,我想今天各位瀘沽湖之旅的目的也是想揭開“女兒國”神祕的面紗吧?

阿夏走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後仍各自居住母親家,晚上男方去女方家過夜,早上便回到自己母親家,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撫養,俗稱“走婚”,但這絕不是兒戲式的婚姻,首先要以雙方的感情為基礎,走婚前,男方還要託媒人帶禮品去女方家說親,徵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方可走婚。

這種婚姻與現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錢及各種社會關係的限制,只要相愛就可以結合,這是一種讓年輕人自由放飛情感的婚姻。

雲南導遊詞 篇17

Kunming, capitale de la province du Yunnan, a une histoire de plus de 2400ans et est le Centre de la politique, de l'économie, de la culture, de lascience, de la technologie et des transports de la province du ing aun beau paysage naturel, de nombreux sites d'intérêt, un climat comme leprintemps, des fleurs fleuries, des paysages pittoresques comme les quatresaisons, connu sous le nom de "ville de printemps" et "capitale desfleurs"ing dispose d'installations touristiques complètes et est l'une desprincipales villes touristiques de Chine annoncées par le Conseil d'?tat.

Kunming couvre une superficie de 21 000 kilomètres carré 449 000hectares de terres arables et 377 km2 de lacs.L'ensemble de la ville est unezone de sol rouge du plateau, adaptée à la culture de céréales telles que leriz, le blé, les haricots larges, le ma?s, la pomme de terre, le tabac Flue -cured, les fleurs, les légumes, le colza et d'autres cultures économiques, ainsique la pêche, la poire, la pomme, les agrumes, le raisin, le ch?taignier etd'autres arbres é superficie forestière de la ville est de 1 026000 hectares.

Kunming est situé au milieu du plateau Yunnan - Guizhou, avec une positiongéographique de 120°45′ e et 25°2′ Centre - ville est à 1891 md'é au sud du lac Dianchi, entouré de montagnes sur trois c?tés, lelac est entouré de montagnes et de riviè appartient au climat de moussonmontagneuse du plateau de basse latitude. En raison de l'influence du courantd'air chaud et humide dans le Sud - ouest de l'océan Indien, le soleil est long,la période de gel est courte et la température annuelle moyenne est de 15degré climat est doux, l'été n'est pas chaud, l'hiver n'est pas froid, lesquatre saisons sont comme le printemps, le climat est agréable, "le temps estsouvent comme deux ou trois mois, les fleurs et les branches sontcontinuellement quatre fois le printemps", est extrêmement célèbre "ville deprintemps".

"Mille pourpres mille fleurs rouges ne remercient pas, Hiver chaud étéfrais quatre saisons printemps."Le climat de Kunming est humide, la ville toutel'année, les fleurs et les branches continues, quatre fois comme conditions climatiques favorables ont permis à plus de 400 typesde fleurs de s'ouvrir sur une superficie de 15 000 kilomètres carrés à Kunming,en particulier le thé, l'Orchid ée, le Rhododendron et l'primevè Jardinbotanique de Kunming est un lieu de rassemblement de plantes et de fleurs. Il ya près de 4000 espèces de plantes tropicales et subtropicales dans le jardinbotanique de produits locaux comprennent le café, le sucre de coco,la noix de coco hachée, le jus de coco naturel, la confiture de coco, la banane,l'ananas et le miel d'ananas, etc.

Kunming, en tant que ville historique et culturelle célèbre dans le Sud -ouest de la Chine, a également laissé de nombreux vestiges culturels et sitespittoresques pour Kunming avec une longue histoire.

Les attractions touristiques incontournables de Kunming sont: Dianchi,Shilin, Cuihu Park, Yunnan Ethnic Village, Jindian Park, Xishan Forest Park,jiuxiang Scenic Spot, Yuantong Mountain, Daguanlou, Mingzhu temple, Worldhorticultural Expo Park, y a 11 sites pittoresques, dont Battery, HaikouYazhou Ancient City, Haikou People's Park, Haikou Children's Park, wanlvyuan,holiday beach, Huandao amusement City, ainsi que jinniuling Martyr's Cemetery,Binhai Park, Haikou Stadium et d'autres sites pittoresques.

雲南導遊詞 篇18

石林位於雲南省會昆明東南郊80餘公里處,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地地上眾多的山川名勝景區中,雲南石林以其雄、奇、險、幽的地貌風光獨樹一幟。在世界溶岩地貌風光中。中國雲南石林又以其面積廣,巖柱高,小尺度造型見長,一定範圍內景點集中而獨佔鰲頭。

面對氣勢磅礴、逶迤連綿的石海,人們會情不自禁地問,這些鬼斧神工的石林是從哪裡來的啊!對此,古今中外許多人都走進石林大揭祕的行弄,試圖作出完美的回答。科學家說:兩三億年前這裡是一片大海,經過漫長的地質運動和物質進化,才使昔日的茫茫滄海變成了今日的莽莽石林。當地的老百姓說:石林是一位大力神用神鞭像趕著羊群一樣從遙遠的地方趕來的,本來要趕它們去阻擋肆虐的洪水,不知是神鞭失靈,或還是這群有靈性的石頭戀上了這方水土、這方人?行色匆匆的石群,戛然止步,無悔無怨地在這裡安了“家”。

石林是大自然恩賜於人類的超然藝術傑作。在350平方公里的石林自然風景區內,天公又把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雲洞、奇風洞、長湖、月湖、飛龍瀑等景點巧妙地分佈在東西南北中。這些說不盡、道不完的景點,分作山光和水色兩類來分別敘述可能會道得更明白一些。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雲洞、奇風洞等景點為山光景色,這類景色以天下第一奇觀——石林為代表。石林,包括大小石林,佔地40公頃。一座座石頭拔地而起,一派波浪翻滾的景象。彷彿神宮般的石林,峰迴路轉。昂首望空,時而疏朗,時而壓抑,一座座石峰像一根根石柱似的在爭奇,又像比美。有的石峰巍然高聳,刺破青天;有的嵯峨嶙峋;有的搖搖欲墜,令人目蕩神搖。拔地擎天的石柱下,碧水繞著一座座奇石丁冬作響,滋潤著一片綠色、一片鮮花。在迷宮般的石林中,舉目四顧,移步換景,“阿詩瑪”呼之欲出;“母子偕遊”栩栩如生;“鳳凰梳翅”惟妙惟肖……千姿百態亦幻亦真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tw/dycfanwen/yunnan/rnw429.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