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工作 > 工作方案 > 活動方案 > 幼小銜接參觀國小方案(通用3篇)
手機版

幼小銜接參觀國小方案(通用3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82W 次

幼小銜接參觀國小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幼小銜接參觀國小方案(通用3篇)

1、嚮往小學生活,初步瞭解國小的環境設施、作息時間、活動內容等與幼兒園不同。

2、能大膽地訪問國小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活動準備:

1、事先與附近藍田完小聯絡好參觀事宜。

2、關於幼兒想知道的國小問題調查與總結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參觀國小的願望。

1、談話: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我們要到哪裡上學呢?國小是怎樣的?(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對國小的認識)你們想參觀國小嗎?

2、教師向幼兒介紹活動的內容,提出參觀要求。

1)在路途中不打鬧、不追逐。

2)注意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投垃圾。

3)參觀活動時不擁擠、不準大聲喧譁,保持安靜。

4)注意幼兒的文明禮貌行

3、組織幼兒前往國小參觀。

二、參觀國小,初步瞭解國小的環境設施、作息時間、活動內容等與幼兒園不同。

1、看校牌,知道國小的校名。

2、參觀校園,瞭解各場所的用途。

請幼兒觀察:國小生的教室裡有些什麼?課桌椅是怎樣放的?國小生帶什麼物品。(看國小生的書包裡都裝了些什麼)男生、女生的廁所是怎樣的?

3、 觀看升旗儀式

4、 看學生上課之前教師請幼兒觀察:

A、上課領聲響了代表什麼?國小生怎麼樣準備的?學習用品怎樣放置?

B、觀察國小生的坐姿。

C、老師提問後,學生怎樣舉手發言的?是如何注意聽講的?

D、 國小的下課時間裡做些什麼?

三、觀察國小與幼兒園的不同點

校舍:幾層樓,大小,樓梯高度、寬度,每一層教室不同年級

教室:物品(桌子、椅子、黑板擺放、上面的內容)桌椅的測量與比較

走廊:(寬度、上下樓梯禮儀)

廁所(佈局、標誌,每一層裡面有一個廁所)

桌椅的測量與比較(幼兒合作完成)

四、與國小的互動

1、採訪老師(幼兒)

2、看國小生的一節課

3、觀察國小生的下課10分鐘

4、與國小生交流談話

幼小銜接參觀國小方案 篇2

隨著大班最後一學期的來臨,孩子們也越來越接近國小的生活,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國小生活還很陌生。在國小裡要做些什麼?國小上課是什麼樣子的?對於這些問題,孩子們都想一一找到答案。於是我們通過開展“參觀國小”的活動,讓孩子們能夠初步瞭解國小生的學習和生活。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上國小的願望。

2.初步熟悉國小環境,瞭解國小生活,消除陌生感。

3.提高幼兒適應環境的能力,為幼兒進入國小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準備:

1.聯絡國小部老師,提前做好準備。

2.每人一把小椅子。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1.問題匯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下個學期就要升入國小去讀書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國小的哥哥姐姐上課時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幼:“想!”師:“好,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國小部參觀一下,但要仔細看看國小和幼兒園有哪些不同,看看國小生是怎樣生活的,怎樣學習的。”

二、基本部分

1.各班兩位老師組織幼兒排隊前往國小。

2.觀看國小生上課

(1)國小生是怎樣準備上課的?(引導幼兒觀察桌子的學習用品的擺放、上課姿勢以及舉手發言的動作)

(2)國小生是怎樣寫作業的?(寫作業時的姿勢以及認真的態度)

(3)下課後國小生幹什麼?(有的自己放鬆一會,有的回去廁所小便,有的為下一節做準備)3.參觀閱覽室和圖書室讓幼兒瞭解圖書室和閱覽室的工作及作用。

三、結束部分

1.組織幼兒回班級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了國小,你們覺得國小生活是什麼樣的?你也來用畫筆來畫一畫自己心目中的國小。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畫一畫自己心目中的國小。

幼小銜接參觀國小方案 篇3

為進一步提升x區各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的實施質量,引導幼兒園科學的、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幼兒入學適應性教育,促進每一位幼兒自信、快樂地融入國小學習活動,協助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實現從幼兒園到國小的平穩過渡,特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遵循幼兒自然發展規律、把握幼兒發展目標及學習特點,構建科學適宜的幼小銜接工作體系,杜絕超前學習,幫助幼兒逐步適應入學教育及生活。

二、具體實施

(一)幼兒園主要任務

1、依據幼兒發展目標,制定適合本園幼小銜接活動實施方案、確保幼小銜接活動科學、有序、有效實施。

2、一日生活中開展有針對性、豐富多樣的、生動有趣的幼小銜接活動,幫助兒童從身體學習轉換為用大腦學習的能力、從具象物體轉換為具象符號、從具象符號轉換為抽象符號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預備適應課堂的心理準備、動機等從而促進每一位孩子在身體、情感、習慣、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學準備。

3、利用家校傳播正確的幼小銜接價值取向,引導家長建立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合理期望,掌握符合幼兒個性特點的教育方法,解決入學焦慮,為幼兒營造輕鬆快樂、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

(二)幼兒發展目標

具備入學具備的學習能力:包括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知覺轉換能力、數學準備能力、學習品質、社會適應能力、閱讀興趣、前書寫準備能力。

具體措施:通過家園共育、區域活動、一日生活環節、集體教學等途徑為幼兒開展活動、創設環境、提供資源等方式。

視知覺能力:

1、感知物體或者符號的位置,包括方位、距離、大小、形狀、等空間特性的知覺,如走迷宮、找對應等遊戲活動。

2、從日常生活中辨別人-物-圖形-數字-字母-形近字等異同,如找相同、不同、圖形比較等遊戲活動。

3、幼兒學會把物體從包圍它的背景中區別出來,從觀察事物的角度能從整體中分離出部分的看問題的能力。如智力拼圖、鑲嵌圖形等遊戲活動。

4、培養幼兒對物體、圖形、字母、數字等視覺再認能力。如猜謎語、七巧板擺圖等遊戲活動。

5、家庭建議:鼓勵孩子多看、多觀察、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區,引導幼兒養成將所見畫出來。

6、利用日常生活契機有效引導幼兒口頭所述資訊、多聽故事,多些同伴交流、多些家庭教育人數,如複述數字、打電話等遊戲活動。

數學準備能力

1、掌握從1-100的順數、50倒數到1、數群(由易到難)例:數字連線、接龍數遊戲切記把進位留給孩子,給孩子一個頓悟的過程慢慢就熟悉了、小兔吃餅乾、數字連線。

2、能排除物體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擾掌握20以內點數對應。

3、根據物體相聯對應關係、相關關係的對應、一對多關係的對應、從屬關係的對應(上下關係)、並列關係對應(同一級別關係)相反關係的對應培養和建立對應的思維方法。

4、根據物體的一些特徵:如大小、長短、高低、寬窄、粗細、顏色的輕重、薄厚、形狀、數量的多少、物體的空間位置比較等等。

5、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分、公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分類。

6、根據一組物體的某種特徵(長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的差異或按某種規則(如從長到短、一長一短、兩長一短等)按順序進行排列。

7、從認識平面圖形、立體圖形開始建立幼兒圖形建構能力,如具體教學遊戲:遊戲《七巧板》建構拼搭、插素、學習簡筆畫。

8、集體教學活動認識鐘錶(分針、秒針、時針、鐘面數字意義)體驗一分鐘,建立時間概念。

9、大班幼兒重點是加強錢幣認知能力、錢幣應用能力了。從小正確樹立金錢觀。

10、加強幼兒口語表達及言語理解能力。

11、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如同情分享、處理衝突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情趣表達和自信心。

12、注重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如情感方面(興趣、榮譽感、合作性、靈活性)、內驅力方面(主動性、好奇心、專注力、堅持性)、習性(責任感、獨立性、條理性、生活習慣)等。

13、具有良好的傾聽、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14、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以剪、貼、粘、撕、拉、抓、穿、插、刺、夾、縫、擰、揉、拍、疊、折、綁、塗鴉等途徑,以家園共育形式組織幼兒每日開展各種各樣的動手操作的活動,培養幼兒精細肌肉動作發展。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tw/fangan/hdzjfanwen/r384g9.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