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工作 > 工作計劃 > 教師工作計劃 >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通用5篇)
手機版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通用5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54W 次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1

一、案例: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通用5篇)

小敏、男 。高二學生

小敏性格孤僻、內向,而且還表現得十分自卑,他也從不主動也不願與周圍的同學交流,他覺得班上的同學們都瞧不起他這個從農村來城市求學的同學,也怕同學們笑話他有一雙年紀足以做他們爺爺奶奶的父母,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也不敢去問,怕老師也會嘲笑他!但同時,他也渴望融入班集體,也想用好的成績來證明自己,也在學習上下了工夫,成績卻始終都沒有進步,這無疑使得他更為自卑。面前的他說話聲音小小的,連走路的姿勢也表現得十分拘泥!

在經過與家人、老師、同學的溝通中還發現:在小敏上國中時,有一次下大雨,母親去學校接他,周圍的同學看見,都以為那是他奶奶,在他說明那不是他的奶奶而是他的母親後,周圍同學的一句 “ 不會吧?你媽媽都那麼大年紀啦?都可以做我奶奶了! ” 使他產生了強烈的羞辱感,從那以後,他就刻意拉大了與其他同學之間交往的距離,他不時地懷疑周圍的同學在嘲笑他、議論他,感到自卑,他恨自己,也恨他的父母,但他又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心中十分苦惱,甚至還產生過絕望自殺的念頭。現在小敏在城裡讀高中,我們這個學校城裡的孩子居多,於是,他又覺得周圍的城裡的同學瞧不起他這個從鄉下來的同學,覺得他們刻意避著他,不願意與他交往。

二、案例評析

從小敏的這個個案中可以發現,小敏本身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個性缺陷。

性格是一個人穩定的態度體系和習慣了的行為方式,是個性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性格可以改變和彌補氣質的某些消極因素,對人生具有積極意義。同時良好的性格是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證。相反,不良的性格不僅嚴重影響人際關係、人的成長與進步,而且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容易導致心理疾病。

小敏的個性有著很大的缺陷。如過分內向、孤僻的個性,自我封閉和抑鬱的心態,自卑,這些對人際關係都存在著消極作用:首先他的性格缺陷嚴重妨礙了他與別人的交往。使他既不會、也不願主動與同學接觸,導致同學之間缺乏相應的瞭解和理解的機會,造成感情冷漠,關係不融洽。其次,他這一系列不良的個性特徵很容易給別的同學以不良的評價,使人產生不愉快的感受,影響別人對他的接納、交往。

2 、能力缺陷。

人際交往能力欠缺也是影響人際關係的原因之一。小敏平時既不愛說話,又很少主動與人接觸,經常獨來獨往、孤家寡人。儘管有時他也有和同學交往、改善關係的願望,但卻不知如何去做,產生了很強的自卑感和恐懼心理,而做起來又可能弄巧成拙,產生誤解。於是就乾脆放棄,任其自然,這就更失去了人際交往的鍛鍊機會。

3 、過高的自我期望價值。

學生的任何一種活動與他們的成績都是密不可分的,人際交往也不例外。小敏在學習上的確是花了工夫,按他的話說是 “ 父母無法給我的,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 !於是,他努力學習,想用成績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可他卻沒有意識到對自己的期望價值過高,超出了他能力可及的範圍,怎麼努力也是無法達到他所預期的狀態,於是他就怨天尤人,更加自卑!

三、輔導目標及過程:

( 一 ) 理性認知療法

首先,針對小敏的不良認知模式運用理性認知療法,和他一起認真地探討人際關係的意義,從健康的群體意識的理論問題到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同學之間的關係問題,在理論和實

踐的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入情入理的分析,明確指出他在這方面的不當之處,使其逐步認識到並儘快地改變過去那種非理性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模式,糾正不合理的信條,代之以科學的理性信念,從而達到改善認知,理順情緒,消除觀念上的障礙,樹立良好的群體意識之目的。

( 二 ) 行為療法,培養其主動交往能力

針對小敏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自卑感和能力缺陷,運用行為療法,加強實際訓練。說明人的交往能力完全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培養訓練得到提高,關鍵是要克服自卑,建立信心,多動腦,多實踐,不斷總結。根據小敏的個案情況,我為他制訂了以下一些 “ 作業 ” :

1 、細心觀察身邊同學的言行舉止,並與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比較,合理改善自己的言行;

2 、儘可能多地與性格開朗、熱情活潑的同學交往並深入交一個朋友;

3 、有意識地參加一些集體活動;

(三)人際溝通技巧的掌握。

教導小敏人際溝通的技巧與方法,如善解人意,體貼關心,樂於助人,剋制忍讓,顧全大局,禮貌待人以及學會運用恰當的語言讚揚別人和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等,鼓勵他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認真實踐,持之以恆。

(四)自信輔導。美國作家愛默生說: “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 可以說,擁有自信就擁有無限機會。

四、效果與反思

在經過為期兩個月的諮詢輔導後,小敏的狀況有了明顯的好轉,現在的他已經可以很自然的跟同學進行交流了,在學習上遇到不會的題目也能主動去向老師請教,與家人的關係也得到了改善,令他最為高興的是,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現在的他變得開朗、活潑了起來 „„

人際交往關係問題是學生心理諮詢最常見的問題,它在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中影響很大,不但妨礙他們的健康成長和順利成才,也是造成留級、休學以及退學的主要原因。當前與中學生接觸最多的是學校、家庭與同學,以下我們就個人、學校、家庭三方面來討論一下,面對這一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

首先,人與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與知識及心理的整體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係的質量。有的同學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懼、自卑、冷漠、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交往。只是這些還不夠,我們還必須有各種良好的交往品質。如真誠、信任、剋制、自信、熱情等等。

其次,作為教師,應擔負起引導學生有效交往的責任。教師要注意引導中學生不斷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對人際交往形成一種積極的準確的認識,而不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爾虞我詐。同時還要教給學生一些必要技巧,如冷處理法、暗示法、禮讓法、轉移注意法、承擔責任法、肯定法等來化解矛盾。另外,還可以通過講座、心理諮詢給學生一定的指導,告訴他們一些處理人際交往中矛盾的方法。通過每一次矛盾的解決,促使交往雙方達到心理相容。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2

學校是文化傳播的陣地,傳播和弘揚廉政文化精神責無旁貸。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也是今後各條戰線的主力軍,提前對他們進行廉潔教育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現就如何增強高中校園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進行了探討,並對廉政文化進校園提出了“四原則”“四結合”理論構想,為全面推進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加強校園建設,培養學生崇廉憎腐的思想品質、弘揚整個社會的廉政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廉政文化建設 廉潔教育 教育主體 校園文化

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設和廉政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是近年來催生出的一種新型的文化現象。而廣大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是否具有堅定的廉潔信念,將直接影響他們如何正確看待權利和金錢,影響到若干年之後我們國家的社會廉政風氣。因此,加強校園廉政文化教育顯得勢在必行。結合我校當前開展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一些實踐與探索,現就如何推進高中校園廉政文化建設作以探討

一、深入調查,實事求是,學校廉政文化建設勢在必行。

中學生價值觀念正在形成時期,對客觀事物正確的價值判斷和是非標準,有待進一步形成。我們曾對我校學生作過這樣一次調查,“你對社會上有些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幹部腐敗現象有何看法?”近50%的人認為“共產黨貪汙腐敗嚴重”;更有28.8%的人認為 “共產黨只為己不為民”。顯然,高中學生的這一判斷,非常片面,有其價值觀不成熟的表現。與此同時,在回答“人最重要的是擁有什麼"的問題時,僅有30%的人認為要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及情操”;19%的人認為要擁有“成功的事業”。面對這樣的客觀實際,我們必須讓廉政教育走進校園,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此外,中學生對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等傳統美德普遍表示認同,亦即認同它的價值觀念,但當問及一些涉及個人利益的問題時,又表現不願意這樣做。如“對高中生穿名牌服裝、用手機等現象會攀比”。又如,“你是否主動報名參軍?"3 O%的人選擇主動報名;39%的人“不主動報名”。學生的這些攀比,利己思想將直接影響其人生的正確導向。自古以來我們就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

古訓,這是必須大力弘揚的民族精神,也是可以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對學生的廉潔教育,將會極大地促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豐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內涵。

二、抓住教育主體,充實教育內容,增強廉政教育的實效性。

廉政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青年學生敬廉崇潔意識,自覺養成廉潔自律、誠信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對高中生進行廉潔教育的基本內容。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始終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體,他們既是參與者,也是受教育者。尊重主體,把握學生的基本需求,是我們做好青少年廉潔教育的出發點。

首先,開展人格教育,常修廉潔之德。理想信念教育是廉潔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形成學生健全人格的基礎,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自然具有抵禦各種誘惑、防止思想蛻化的精神力量。《郭沫若傳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1946年“皖南事變"中被捕的葉挺,前後關押達5年之久,出獄的當天晚上,郭沫若到紅巖村看望葉挺,兩人相擁縱聲歡笑。葉挺第一句話說: “沫若,記得,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樹廉政之風,“志”當為先,崇高的目標,遠大的志向,必定會成為人們行動的方向和動力。

其次,加強自我教育,常懷律己之心。我校在學生自主管理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形成了三個層次的管理模式,學校以巡查、督察、考核為手段;班級以班規、班級值周相約束;學生以《計劃決心書》相促進。日常道德規範,在校一日常規,學生都可以做到自律自省;學代會、團代會換屆選舉、學生社團活動等,都由學生自己組織,既鍛鍊了學生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民主意識,自我教育富有實效。

其三,開展警示教育,常思貪慾之害。我們邀請法制專家來校坐法制報告,用生動的案例宣讀法治,此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們應該看到,人的思想意識,最大的危險莫過於在其尚未形成是非觀念時,就因為盲目仿效別人的行為而輕易越過了道德的底線,並從此安之若素,最終形成逢事必投機取巧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在學校廉政文化建設中,必須讓青年學生儘早形成廉潔意識,讓主體參與廉政建設,走進廉政文化。

三、創新工作方法,拓展教育渠道,增加廉潔教育的吸引力。

學校政教處組織各班級開展了一次辯論班會,辯題是:正方一一戒貪靠自己;反方——戒貪靠別人。學生圍繞“貪”大做文章,從貪心到貪財、貪色以至貪汙腐化,內容極為豐富;戒貪是為了志存高遠,是以淡泊名利為基礎的。如何戒貪,一者認為內因是關鍵,思想不變,心志高潔,貪不會上身;另一者認為戒貪需要監督,需要建立拒腐防變的體制和機制等,正反雙方,脣槍舌劍,都以大量的事例和豐富的論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本場辯論會贏得了滿堂喝彩。這樣的廉政專題活動十足地將廉政文化融入到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廉潔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說明,廉政文化進校園,必須找到恰當的切入點,找到合適的契合面,才能夠取得實效。為此,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學生的廉潔教育工作。

(一)、學科滲透

人文學科,自然蘊含著豐富的“敬廉崇潔”的教育內容。政治、語文、歷史、地理等,都可以充分運用現有的教材,挖掘文字中廉政文化的教育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有機地滲透廉潔教育的內容。

(二)、陣地建設

黑板報,班團會。設計精巧的主題班會,內容充實的班級黑板報,是廉潔教育的最好陣地。高一年級《邁好人生的第一步》主題班會,讓學生在班會課上展示自己的人生理想。開學初,組織學生觀看“開學第一天”的直播節目,就是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讓他們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 ,併為理想而奮鬥。

(三)、展會

國旗下的演講。每週一學校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國旗下的演講是晨會的重要內容,先後有《踏著偉人的足跡》《科學家一一我們成長的榜樣》、《警鐘長鳴》等晨會主題在全校師生面前展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讀報

這是我們專門設定的一門讓學生了解時事、關注時事的必選課。利用這個時間,讓學生關注身邊發生的國內外大事,瞭解社會熱點問題。

(五)、實踐活動

革命傳統教育。每年我們都組織“五.四愛國主義歌詠比賽”的教育活動,讓學生緬懷革命先烈,學習他們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從而豐富廉政文化的內容。

四、針對問題,明確工作責任,把握基本原則。

(一)、解決一個困惑。

廉政文化進校園並非一開始就得到大家的理解。對學生的調查發現,有超過10%的人認為“廉潔教育與高中生扯不上關係”。對家長的調查,家長則認為“學生中不可能有腐敗行為,因而廉政文化進校園是沒有必要的”。教師中,認為對學生沒有必要進行廉潔教育的佔15%,他們覺得,廉政文化進校園,與前些年提出的“法治進校園”、“交通安全進校園”等諸多的“進校園”活動,都加大了學生的負擔。在對學生的調查中發現,認可當前社會總體還是廉潔的只佔23%,認為社會廉潔風氣“一般”的高達50%以上;在調查“你對河北李真、廣西成克傑、江西胡長清等腐敗大案的看法”時,有30%的人認為他們只是腐敗分子的代表,還有更大的腐敗者,“前腐後繼”,“你對這樣的腐敗現象感到痛恨嗎?” 46%的人表示“很氣憤”,另有19%的人認為 “無所謂。”;在調查“廉政文化建設有無必要時",學生的回答,73%的人認為有必要,但14%的人覺得這是大人和官員的事,我們還是以學習為主吧!

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必須解決困擾教師、學生乃至家長心中的疑惑,那就是廉潔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需要,敬廉崇潔、立志修身是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廉政教育利國利民。

(二)、把握四項原則

廉政文化進校園、廉潔教育的物件是青少年學生。教育必須尊重規律,教育就要講究原則和方法。

1、正面引導原則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的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共產黨只為己不為民”的認識,其實,更多的是缺乏是非判斷標準的學生,看問題過於片面,沒有看到黨員領導幹部中的主流,因此,對青年學生的廉潔教育,必須堅持做正面引導,宣傳先進典型,身邊的典型吳天祥,青年的榜樣徐本禹等都是廉政文化建設的生動教材。

2、多向整合原則

“敬廉崇潔”教育要納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並與學科教學、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結合起來,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活動,使廉潔教育擁有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相互滲透、相得益彰。整合教育內容,形成教育系列“揚帆”、“篤行”、“礪志”、 “知音”,是我們設計的系列教育活動。“揚帆”系列, “搞好我們生涯設計”;

“篤行”系列,樹立“可敬可學”的榜樣;“礪志”系列,在反省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知音”系列,培養堅強的品質,擁有健康的心理。

整合教育手段,活躍教育形式。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使廉潔教育跟上時代步伐。

3、潛移默化原則

廉潔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一個部分,既不能用廉潔教育取代所有的德育工作,也不可認為德育教育就是廉潔教育,因而德育教育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則和方法是可以運用的。“潤物細無聲”,是許多德育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我們從環境建設入手,營造廉潔教育的良好氛圍,投資數萬元,提升校園綠化檔次;設定文化碑文,讓英雄人物,時代楷模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道德教育提倡“教化”,“教”是“化”的前提,而 “化”,是“教”的結果,要用有形的 “教”達到“無形的化”,在潤物細無聲中,追求“化”的最高境界。

4、施受相宜原則

對學生開展廉潔教育,既要堅持正面引導,同時還要考慮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超出了青年學生的接受程度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其次,正面與負面相宜,既有貪汙腐敗的警示性案例,也有執政為民的激勵性事蹟。

(三)、搞好四個結合

廉政文化進校園以及對學生進行廉潔教育,是學校工作的一個方面,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具體內容,因此必須正確處理好廉潔教育與學校各項工作的關係,堅持做好四個結合。

1、與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相結合。學校領導幹部要做廉潔自律的表率,校黨委堅持組織廉政教育不走過場,通過理論學習、參觀座談等活動,讓每位領導幹部明廉政之理,知腐敗之痛,行廉政之舉。學校要樹立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堅決制止亂收費等違紀現象的發生,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力爭以優良的黨風帶動教風。

2、與師德師風建設結合。崇高的師德師風是廉政廉潔之風的基礎,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教師人格魅力。學校專門制訂了《教師師德考核條例》,學校對每一位教師建立師德個人檔案,教師的師德表現直接與評先、晉級、職評結合起來,師德優秀者,給予精神的和物質的獎勵,有師德問題的教師,以批評、戒勉等形式進行教育。切實用以優良的教風影響學風。

3、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重建學校文化,尤其是制度文化、課程文化,要把廉政文化溶入到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積澱的辦學思想、價值觀念、學校作風與傳統、行為規範和規章制度等各項內容之中,使廉政文化成為學校文化的深厚內蘊。在學校文化建設中,要堅持推行校務公開,建設陽光校園。

4、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廉政文化進校園,需要全社會給予大力支援,繁榮和規範社會文化市場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嚴厲打擊盜版、網咖等對未成年人的侵害,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的社會環境。家庭教育中要滲透廉潔教育的內容,家長要率先垂範,做清正廉潔的表率。

五、結束語:

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在學生心中播下了廉潔的種子,使教師的思想得到了昇華。我校初步形成了倡廉、促廉的良好風尚,廉潔、誠信等良好的道德意識已深深地植根於廣大師生的頭腦中,並輻射到學生家長。今後,我們將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的作用,建立健全規範的校園廉政文化建設體系,讓我們的學生銘記禮儀廉恥,讓我們的國家更加興旺發達。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3

兩年以來,我擔任會寧一中20xx屆班主任,發現所班上學生有不少產生心理困惑,嚴重者影響到了學習生活甚至心理健康,我通過班會輔導、個別談心和班級活動幫助了一些學生,讓他們重新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有個別學生的問題比較嚴重,我通過長期不間斷的交談和接觸,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和認識問題,直到從心理上解決困惑,行動上回歸正常,期間感觸良多,有了記錄這些學生問題和我們共同解決問題過程的想法。文章記錄了一位女學生的交流過程,希望拋磚引玉,請專家幫助分析總結。

她總在背後說我。高二時一位學生郭某(女生,15歲),課外活動來找我,情緒非常激動,眼含淚花,說班上有個女生在背後罵她,原來她們是好朋友,還在一起玩過,這幾天老在背後和別人說自己壞話,而且其他人好像很認同。她感覺很難過,很無助,想不通為什麼別人會這麼說她,她覺得一直在與人為善,不會招惹別人,作風也不張狂,為什麼會有人對她不滿。我當時覺得是班上學生不注意團結,互相不愛護,召開了“關愛同學,我是天使”主題班會,從一個個愛的故事裡感化學生,會上我找了一些學生髮言,針對背後說傷害同學的話做了討論,班會提高了學生對同學的感情的認識,學生注意到自己的言行會對其他同學造成的影響,通過小組活動幫助學生提高信任,增加感情。過了一段時間,我叫來該女生,詢問情況,她說和那個女生沒有問題了,但是現在她只要聽見或看見有人在周圍小聲說話,她就會感覺那是在說她,讓她很不安,走在路上也感覺別人在看她。她感覺很不好,上課也會想為什麼會這樣,注意力不集中,害怕這樣下去會影響學習,希望我幫她解決這個問題。這時我感覺是這位女生自己的問題了,是她心裡認識的問題。我總結了她的情況,14歲半,班上年齡最小,家裡二胎戶口隨舅舅,學習在班上前十名,父親沒有在一起住,週末回家一次。我問她是否在意和父親不同姓,她說不在意,只是感覺學習沒有達到自己和父親的要求,同桌每次成績比自己好,很難受。我查閱資料發現她這叫學習焦慮伴隨人際交往障礙,她屬於自責內疚型:這類學生學習勤奮努力,自律嚴格。對家長和教師有強烈的愛心,把滿足家長和老師的期望當成自己的學習奮鬥目標。學習上唯恐出現差錯,稍有不順,便憂心呻憚,負疚自責不已,焦慮不安。我幫她分析了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並舉例說明很多學生都有這種焦慮,這種焦慮處理得好就會增加學習動力,促使成績的提高,太嚴重會讓自己壓力太大,又會影響學習甚至心理健康,產生自我認同矛盾,產生別人都不滿意自己的表現的感覺,她自己就屬於這種型別。我讓她先認識這是普遍現象,很多人都遭遇了這種問題,我們要認識問題正面問題,想辦法改變認識,讓自己自信並相信他人,快樂成長。

隨後幾天我叫這位學生家長談了幾次,要求家長改善家裡交流環境,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心理健康上,儘量避免學習排名的對比。家長配合很好。

和學生交流中我指出產生問題的原因在於兩個,第一個人成就目標要求不合理。在正常情況下,成就目標是配合自己的能力和環境條件來制訂的,有達成的機會。但自我成就要求太高的人,常常不切實際,只在乎排名在自己前面的學習成績,忽略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只以成績考量成就,我說前面那位同學演講發言普通話都沒你好呢,她還有不如你的地方,我們要多層面考慮。第二自我概念差。自我概念差的人,自我肯定不足,因為他的自我全靠別人來肯定,他的喜怒哀樂受制於別人對他的讚賞或貶損,喜歡和別人比,遇到挫折常常自責,這樣的人生活得非常痛苦,容易產生挫折感。她感覺別人在議論她以致都不敢到公眾場合下的原因就在於她太想得到別人的肯定。我指出只要自己努力學習,管理好自己的行為,符合中學生準則和行為規範,那就是合格的中學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還可以把別人的期望變成自己的學習動力。重新認識成功的含義,縱向比較自己的發展成就,就會快樂學習信任他人。這位學生肯定了我的分析,表示會努力改變認識,調節心理,積極學習。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4

伴隨新一輪課改的進行,旨在全面培養學生素質和全面提高人文素養的新課程理念全面推行。作為基礎學科的歷史學科,逐步走出了傳統的授課模式,取得一定成效。那麼,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深入紮實的推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呢?下面,謹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重視學情分析,是上好歷史課的著眼點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須在撥動學生心絃上下功夫。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教對於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由於我校地處城郊結合處,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學優生雖然比較積極,上課氣氛活躍,但是數量相對較少。大部分學生基礎不好。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我選擇最為適合學生的教法,弱化知識點的強硬輸灌,強調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各項能力,因材施教,“備教法的同時備學生”。

二、認真詳實備課,是上好歷史課的關鍵點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因此,我每天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我仔細研讀《歷史課程標準》,經常查閱相關學科書籍雜誌如《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學歷史教學》等,充分利用Internet的優勢,在網上搜索尋找資料,借鑑教法。

利用多種形式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擺脫以往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我充分利用我們學校在網路方面的獨特優勢,大力探索和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如將PPT製作的課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大大活化了課堂教學內容,可謂聲色並茂、圖文並舉。目前我正在積極探索網路型課件製作,使校園網路發揮更大的作用,讓網路為課堂教學服務。因此可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掌握一定的資訊科技還是很必要的。此外,學生課堂活動也是我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如歷史辯論、歷史小短劇等。總之,無論是課件製作還是學生活動,都需要教師甚至是學生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認真詳實的備課,才能讓教師教的輕鬆、學生學得愉快。

三、善於課後反思,是上好歷史課的落實點

課前備課、書寫教案固然重要,但課後教學反思,進行二次備課,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熟與提高。這一點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深有體會。

在上《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一課時,說到當時實施的是計劃經濟,為了加深學生的認識,我讓他們展示課前蒐集的糧票、布票、錢幣等。這項活動一開始備課時並未考慮到,是課後反思進行二次備課時才設計的,再次試教後效果非常好。通過課後反思活動,我由此而悟到一點:拓展是一塊非常重要的內容,如何設計好拓展練習,如何緊扣課文內容,讓學生把知識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進行多元的思維訓練,是以後的備課中應該值得關注的。可見通過教學反思、及時反饋改進是非常重要的。

眾所周知,在每一次教學實踐中都會有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或突如其來的插曲,有時學生的一個簡單提問、課堂的一次突發事件,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因為我們的教學物件是活生生的學生,他們有敏銳的思維、豐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觀察力、思考力,喜歡突發奇想妙想,而且我們的教學物件、教學環境及教學體驗總是在不斷的變化。這些都是教師在備課時很難準確預料判斷的。課後的教學反思則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你保持可持續性教學效應,並彌補這個遺憾。教師在課後把這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讓教師及時回顧自己的教學是否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對學生的表現和困惑、對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就可以對本節課做出正確的評價,可以找到反饋的資訊,思考下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使下一步教學設計更科學、更合理,從而更積極、更有效地促成教學目標的實現。

同時,我還把理性教學思考和感性教學過程結合起來,這樣不但能夠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使師生雙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層次的飛躍,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出現類似的問題,從而幫助自己總結教訓和積累經驗,在不斷的反思中揚長避短,形成一套能準確判斷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本領,由一名“經驗型教師”成為“反思型教師”,一名讓自己教的輕鬆愉快、學生學的輕鬆愉快的好教師。

四、注重專業素養,是上好歷史課的支撐點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而教師素養的高低是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新課程對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隨著科技的發展,歷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湧現並融入新教材中。所以要學習這些新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所以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才能與時俱進,成為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5

(一)關於平時

(1)預習是無師自通的橋樑,是思維習慣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夠增加上課的目的性,提高時效性;還能培養自學能力,形成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可分為課前預習和階段性預習,粗預習和精預習。搞好預習首先“要做好筆記”。預習時應該在書上做出眉批,在筆記本上列出提綱和寫出聽課要注意的問題,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其次要“規定一些常用符號”(如△、☆、*等)來提示自己,以達到在學習和複習中提醒自己注意,便於向老師提問或者避免遺漏知識和犯同樣的錯誤;再次,要“勤思善想”,也就是發現問題。預習的關鍵要善於“想”,即發現和提出問題,如“新舊課之間有什麼關係”、“和過去的什麼知識類似”“能闡釋哪些熱點問題”等等,這一過程中有利於培養了同學們的思維品質;最後,要“持之以恆”。搞好預習還必須有決心、恆心、自信心。要把“課前預習”這個起始階段搞得深入、紮實,使之在整個學習過程的良性迴圈中起到基礎性的作用。當然,學習不是一蹙而就的,還需要堅持一定時期才能見到效果。

(2)上好課是學習的重要階段,是提高成績和培養能力的瓶頸。上課的關鍵是“專心”。“心”專在哪裡 一般來說專在看(書,黑板,螢幕),聽(老師講解和同學們發言),積極參與(積極動腦 與老師形成零距離互動、將你預習時確定的聽課重點與老師的講解結合起來)

“看、聽、參與”等形式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東西就是都必須動腦,這是貫穿整個上課全過程中的一條主線,也是衡量專心不專心的唯一標誌。主動思考要求 ①注意知識的積累②增加感性材料的儲備③學會一些思維方法(如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具體化等)④將自己置身於教學情景之中。

(3)學習具有實踐性、個體性、反覆性的特點,反覆性以及愛賓浩斯遺忘曲線要求學習過程應該及時複習。及時複習可以使知識的漏洞得到及時彌補,使對知識的理解得到昇華,實現對知識的再認識,再提高,特別是使思維的深刻性得以發展。

複習包括:及時複習、階段複習、總複習。進行及時複習,應著重抓好以下個環節:

①“憶”:即回憶學習了哪些知識,如本課的重點是什麼、教師是如何分析和解決知識的、教學內容的知識網路圖等等,要達到在大腦中要象放電影一樣能把它再現出來。

②讀:讀書、讀筆記並同回憶進行對照,這樣就不僅加深了記憶而且保證了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③思:把新知識進行歸納形成一個小系統,讓知識各就各位。然後納入到所學知識的大系統中,形成一個知識網路或知識座標。複習的這幾個環節是統一不可分割的,學習中要把它們有機的結合起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不可孤立的強調一個方面,否則就達不到好的效果

(二)注重方法 發散思維

(1)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也叫全面分析法,就是在分析解答問題時運用矛盾的觀點,一分為二、全面地看問題的思維方法。這一方法是針對試題的片面性觀點,如內容不全、關係理解不全、原因表述不全等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矛盾分析法在運用過程中,並不一定要否定題目中的結論或觀點,而是在承認其合理成分的前提下,指出其片面的一面,並補充還應從哪些方面加以認識。

(2)系統分析法。

系統分析法也叫關係分析法,是指把要分析的物件放到系統的知識框架之中,找出一個或多個相互關聯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的思維方法。要正確運用系統分析法,首先必須能深刻理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而不能簡單記憶、再現知識點;其次要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始終把教材中的觀點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用所學的理論思考經常遇到的問題。

(3)歷史分析法。

歷史分析法是指把認識的物件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分析的思維方法。運用這一方法可以深刻地理解事物產生的特殊背景,認識事物的來龍去脈,從而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和必然趨勢。歷史分析法在文科綜合、文理大綜合考試中的運用更為普遍。

(5)歸納法。

歸納法是從個別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結論的思維方法。歸納法的思維特點是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設問的形式諸如材料說明了什麼經濟學道理、體現了什麼哲學觀點、反映了什麼政治常識理論之類的題目就要運用歸納法解題。運用歸納法解題,要遵循從個性到共性、從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原則,要注意材料與觀點在內容上的對應性。有的材料可體現出若干個觀點,需要逐一列出,有些觀點需要自己去綜合和概括。這就要因題而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演繹法。

演繹法是從一般性、規律性的結論去推知與一般性、規律性相關的特殊的、個別的物件的思維方法。應該用演繹法題目的設問形式通常是:"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某某觀點(原理)的 "用演繹法解題要遵循從共性到個性、從普遍性到特殊性的原則,將理論與材料有機結合起來。運用演繹法首先要審清題目所涉及的原理和觀點是什麼,這是分析材料的前提。其次要恰當地分析材料。分析材料的過程,就是閱讀材料、歸納材料、處理材料的有機統一的過程。通過閱讀,對材料進行歸類、篩選,抓住有用資訊。

好了,說這麼多如果用心的話就夠用了,其實學設麼都是興趣,其次是方法,沒了興趣有方法也沒用,所以政治的學習要培養興趣,然後自己去總結,去體會。理論的東西是要用發散的思維去理解,不能死背定律,那樣不會起到多大的效果,記住了哦!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tw/gzjhfanwen/jiaoshi/l84yl2.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