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工作 > 工作計劃 > 教學工作計劃 >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精選24篇)
手機版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精選24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77W 次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精選24篇)

我擔任的四年級音樂教學工作,都是農村學生,學生的音樂基礎相對較差,學習音樂的興趣較高。四年級的學生平時上音樂課時紀律比較好,每個學生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大約佔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數佔多數,大約是50%—55%,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音樂方面比較差的同學在班中佔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準不佳,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視譜不會等。這些學生對音樂課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也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拍號及其強弱規律。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學習換氣等一些常用記號。

(二)、能力目標:

1、 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

唱方法演唱,學會簡易的輪唱,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一些簡單的指揮手勢。

2、 通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

3、 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三、教材分析

1、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十二課,每課還包括“音樂欣賞”、“器樂”、“動手動腦練習”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絡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瞭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瞭解中外傑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笛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 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 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 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 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五、教科研課題研究

1、 有關音樂方面的各種資料。

2、 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興趣。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由於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我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在聲樂方面、器樂方面、欣賞視唱、節奏練習表演等等方面學生的素質較低,音準不夠正確。在各個方面都有待加強。還有些更具體的情況需要更進一步地瞭解和挖掘,希望今後師生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飛躍。

二、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絡,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水鄉》、《國歌》、《月夜》、《快樂的課間》、《媽媽的歌》、《少年的歌》、《回聲》、《童心》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並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為今後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三、教學目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視唱部分:

(1)視唱在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

(2)練唱有增四、減五度旋律音程的練習曲。

(3)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

(4)在教師幫助下:視唱在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視唱有臨時升記號的單聲部歌曲;視唱4~8小節二聲部歌曲。

(5)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

3、練耳部分: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的2~4小節單旋律。

(2)聽記2~4小節節奏。

(3)聽記和聲音程中的兩個音。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難點:

1、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

2、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能夠知道其作用。在視唱方面能夠視唱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及4~8小節二聲部歌曲。

3、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學困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音樂教學計劃,指導實際教學。

2、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3、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和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係,讓他們喜歡我、接納我、適應我的教學,熟悉我的音樂課的常規。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

4、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在欣賞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從音樂諸要素出發分析理解音樂作品,大膽創新地表現音樂。

6、唱歌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齊自然地歌唱,指導他們逐步學會有氣息支援的歌唱。

7、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8、課堂設計形式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9、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10、平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吸取精髓,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師從中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六、培優輔差措施

1、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裝置,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了本年級一、四、五、六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後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除了歌曲的學習以外,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十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絡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絡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並試著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遊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五、教學分析:

1、唱歌是學習一些適合學生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注重學生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現歌曲情感,能夠獨立、自信地唱歌。

2、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於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

3、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避免單純而枯燥的講授,要從感性入手,深入淺出,逐步提高。

4、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如歌唱發聲、節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和音樂創作等)的練習、達到多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依照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訓練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分發揮每一條練習中所包含的訓練作用。

六、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 ,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這些學生對音樂課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也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差生分析: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拍號及其強弱規律。

2、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簡易的輪唱,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一些簡單的指揮手勢。

3、通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

4、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十課,每課還包括“音樂欣賞”、“器樂”、“動手動腦練習”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絡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瞭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 樂器和演奏形式,瞭解中外傑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迪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做題目,完成練習。教學難點:欣賞中學生聽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學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培養獨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 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3、 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 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 詳案。

4、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課堂教學時間,向課堂要效率。

5、 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6、 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7、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8、 根據本校條件裝置,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9、 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學生分析:

從這個班級看,大多數學生對音樂很感興趣,而且課堂氣氛十分的活躍,上課紀律好,舉手發言膽子比較大。特別是在歌曲演唱這一塊上,識譜能力較強,能夠按照音樂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這一群力量比較龐大,很有實力去帶動幾個樂感較差的學生。

二、教學目標

1、以音樂的美感感染學生,豐富的情感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 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預技能:從“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舞步到動作組合等等。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與創造,開發學生的形象能力、創造性思維潛質。始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既要面對全體學生,也要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全書共12課, 30 課時,複習考試4教時。教材配有相應的光碟磁帶。

四、 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和鑽研《大綱》及教材,掌握樂理、聽音、練唱之間的聯絡,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2.分析兒童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點,通過音樂表現手段的分析,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感情。

4.採用多種方法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興趣:故事匯入,聲情並茂的範唱,音樂遊戲,舞蹈,調動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5.組織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有計劃開展活動。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大約佔整體學生的0%到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數佔多數,大約是50%到55%,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音樂方面比較差的同學在班中佔15%到20%,其中包括唱歌音準不佳,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視譜不會等。這些學生對音樂課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也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 、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拍號及其強弱規律。

2 、通過學習本冊教材,學習換氣等一些常用記號。

3 、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簡易的輪唱,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一些簡單的指揮手勢。

4 、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學習演奏方法。

5 、通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

5 、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6 、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7 、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十課,每課還包括“音樂欣賞”、“器樂”、“動手動腦練習”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絡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瞭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瞭解中外傑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迪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四、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做題目,完成練習。

教學難點:欣賞中學生聽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學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培養獨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五、改進教學的措施

1 、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 、根據本校條件裝置,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 、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本學期成立幾個興趣小組,如器樂、舞蹈、合唱等。

5 、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發明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了本年級一、四、五、六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單薄,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後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採取多種方式戰略,協助學生自身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並要注意防止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發聲訓練區域性: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歌曲的情感。

3、唱堅持音時,聲音要豐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視唱、知識、練耳區域性:

1、讀譜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和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誌;認識堅持音記號。

2、視唱區域性:

(1)、視唱在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保守五聲調式音階。

(2)、練唱有增四、減五度旋律音程的練習曲。

(3)、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

(4)、在教師協助下:視唱在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視唱有臨時升記號的單聲部歌曲;視唱4~8小節二聲部歌曲。

(5)、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

3、練耳區域性: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的2~4小節單旋律。

(2)、聽記2~4小節節奏。

(3)、聽記和聲音程中的兩個音。

欣賞區域性: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示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分析:

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身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為今後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沛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沛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溢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和扮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標準,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能夠提升音樂感受能力,也能夠提升創造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有三個班,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比較感興趣,上課也較認真,從整體水平來看,四年級3個班音樂程度都差不多,紀律較難抓,所以上課起來較累,這學期我將紀律制定些措施,這樣有待他們更好的學習。在學歌中,女生的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欣賞中,學生們根據音樂展開想象的能力還不夠好;但是欣賞簡短的歌曲時他們還是饒有興趣的,大多數能正確地說出歌曲的速度、力度與情緒。

三、教材教學要求

1、 知識目標:認識切分音的多種形式,以及相應的節奏。

2、 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通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瞭解各民族的音樂特點以及各民族的舞蹈特點。學習感受我國的國粹——京劇。

3、 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 質量目標: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教學措施

1、從行為習慣養成開始,養成他們良好的常規與音樂素養,如:通過聽音樂進教室,培養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與課堂組織紀律。

2、在唱歌時,鞏固呼吸不出聲、不聳肩,逐步做到音色統一,獲得自然而優美、明亮而圓潤的童聲。注意吸氣的方法,口形要正確,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發音,能按老師的手勢,整齊的歌唱。

3、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樂器讓學生了解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還要讓學生認識小節、小節線、終止線和換氣記號。

4、在欣賞歌曲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能力,多給學生一些視聽結合的機會,都給學生提問思考的時間。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9

一、知識與技能:

音樂基礎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和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誌;認識堅持音記號。

音樂基本技能: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歌曲的情感。

3、唱堅持音時,聲音要豐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音樂學習,使同學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鑑賞和評價的能力,使同學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過音樂作品中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同學的愛國主義情懷。

5、通過學習不同國家、民族、時代的音樂作品,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三、過程與方法:

1、引導同學在音樂審美過程中充沛展開想象,維護和鼓勵同學在音樂體驗中的獨到見解。

2、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示和發明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3、激發同學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重視發展同學發明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4、利用集體扮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同學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5、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讓同學更直觀地理解音樂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教材分析:

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同學將鞏固並自身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本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誌;認識堅持音記號等。在唱歌方面要學習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定的意義。

同學情況分析:

四年級1、2、3、4、5、6班共360個同學,由於同學心理和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戰略,充沛調動同學學習的積極性,讓同學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

1、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器樂方面:能掌握所學樂器的名稱、外型、特點、演奏姿勢、音色。

3、欣賞方面:能根據音樂的基本要素,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所描述的意境。

4、視唱、節奏練習方面:基本掌握所學知識。

5、扮演方面:能根據要求編排動作,正確表達歌曲內容。

6、存在問題:

(1)音準不夠正確。

(2)視唱能力有待加強。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同學上好課做好充沛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同學。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同學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同學能夠充沛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溢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和扮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同學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同學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同學開闊眼界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總思路:

本冊是以《音樂課程標準》中的新教學理念為導向,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既面對了全體學生,又關注了個性發展;既提倡了學科綜合,又鼓勵了音樂創造;既弘揚了民族文化,又理解了多元文化;即重視了音樂實踐,又完善了評價機制,是創新國小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之一。新理念、新方式帶來了音樂課堂的新變化,首先是學生學習興趣大增,教學手段、評價都發生了變化,音樂學習課堂充滿生機。學生音樂、藝術綜合實踐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充分展現。知識、技能與音樂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學以致用。學生的聽覺、視覺、動覺(形體)語言通過小組式、開放式、探究式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為學生有效學習,教師能力充分施展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

教學總內容:欣賞曲:22首;歌曲:21首;豎笛曲4首;表演、創作、採集與分享等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

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和溝通;有效地體現審美、情感、創造的價值觀;有效地體現教師的組織、主導,學生的主動參與、主體作用;有效地體現文化素養,體現“人文價值”主題,發展學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開拓創新、合作精神,使教學寓教於樂,學生知情達理。

四年級下冊音樂教學計劃

一、學生分析:

四年級共有38名學生。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四年級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對音樂學習的渴求與期望也進一步增強了,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

由於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

1、聲樂方面:能用緩呼緩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器樂方面:能掌握所學樂器的名稱、外型、特點、演奏姿勢、音色。

3、欣賞方面:能根據音樂的基本要素,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所描述的意境。

4、視唱、節奏練習方面:基本掌握所學知識。

5、表演方面:能根據要求編排動作,正確表達歌曲內容。

6、存在問題:

(1)音準不夠正確。

(2)視唱能力有待加強。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義務教育國小音樂課標為依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質,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教材編排難易適度,思想性強,題材廣,兒童易接受,既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教材以著重培養學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較高音樂鑑賞能力,使學生掌握一定音樂技能為目的。有計劃地編排了一系列中外民歌、風格不同歌曲對比欣賞,通過聽、辨、唱等多項內容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

通過音樂教育,使學生懂得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高尚、什麼是低階等。在幼小的心靈中,逐步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本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等。在唱歌方面要學習16首歌曲,每首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特定的意義。

三、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音樂基礎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音樂基本技能: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鑑賞和評價的能力,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過音樂作品中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5、通過學習不同國家、民族、時代的音樂作品,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三)、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到見解。

2、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3、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

4、利用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5、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複習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

5、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6、在課堂上採取學生喜歡的形式,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認真組織銅管樂隊進行活動。

8、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9、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五、課時安排

周 次 教學內容

第一週 一、我長大了 第一、二課時

第二週 二、春 第一、二課時

第三週 三、草原上 第一、二課時

第四周 四、在海搖籃 第一、二課時

第五週 五、音樂家舒伯特 第一、二課時

第六週 六、家 第一、二課時

第七週 七、江南小曲 第一、二課時

第八週 第三、四課時

第九周 八、月夜 第一、二課時

第十一週 九、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十二週 十、地球村 第一、二課時

第十三週 十一、團圓 第一、二課時

第十四周 十二、音樂萬花筒

第十五週 選唱 放犛牛的小卓瑪

第十六週 製作在音樂中長大學習記錄卡

第十七週 考試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1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基本的視譜能力,並有一定的運用能力。本學期可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四年級的學生經過我這麼久和他們的接觸,我感覺到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對歌曲的喜好很明顯,大多喜歡流行歌曲,對課本上歌曲不感興趣,甚至是說很難聽。我想適當的採取“貫通”的方法來調節這樣鮮明的對比。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教學目標

1、通過歌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教育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爭做文明少年。

2、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陶冶情操,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3、讓學生多唱歌、唱好歌,進一步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

4、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5、培養音樂感受於鑑賞能力。

6、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7、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8、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基本任務: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型別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辯旋律的高低、快慢、

4、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5、聆聽少兒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隨著歌聲輕聲哼唱或默唱

6、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器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7、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同的風格。

三、教材重點難點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識譜知識的學習。

難點:通過適當的方式在快樂輕鬆的課堂中進行理論知識學習。不僅可以以真正學到知識。避免學習理論的枯燥乏味性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真正學到知識。

四、具體教學措施

孩子們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充套件,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強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提升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

1、寓教於樂,採用多種教學形式,使學生樂學,願學,想學。

2、教師深挖教材潛力,備好課,上好課,讓每節課都有一個閃光點。

3、採取適當的方式讓孩子們既喜歡音樂更喜歡音樂課。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學習,更多的時間交還給孩子們,在他們樂於接受的課堂氣氛中學習!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由於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我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在聲樂方面、器樂方面、欣賞視唱、節奏練習表演等等方面學生的素質較低,音準不夠正確。在各個方面都有待加強。還有些更具體的情況需要更進一步地瞭解和挖掘,希望今後師生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飛躍。

二、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絡,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水鄉》、《國歌》、《月夜》、《快樂的課間》、《媽媽的歌》、《少年的歌》、《回聲》、《童心》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並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為今後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三、教學目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視唱部分:

(1)視唱在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

(2)練唱有增四、減五度旋律音程的練習曲。

(3)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

(4)在教師幫助下:視唱在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視唱有臨時升記號的單聲部歌曲;視唱4~8小節二聲部歌曲。

(5)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

3、練耳部分: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的2~4小節單旋律。

(2)聽記2~4小節節奏。

(3)聽記和聲音程中的兩個音。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難點:

1、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

2、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能夠知道其作用。在視唱方面能夠視唱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及4~8小節二聲部歌曲。

3、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學困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音樂教學計劃,指導實際教學。

2、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3、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和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係,讓他們喜歡我、接納我、適應我的教學,熟悉我的音樂課的常規。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

4、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在欣賞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從音樂諸要素出發分析理解音樂作品,大膽創新地表現音樂。

6、唱歌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齊自然地歌唱,指導他們逐步學會有氣息支援的歌唱。

7、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8、課堂設計形式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9、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10、平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吸取精髓,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師從中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六、培優輔差措施

1、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裝置,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了本年級一、四、五、六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後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除了歌曲的學習以外,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十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絡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絡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並試著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遊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五、教學分析:

1、唱歌是學習一些適合學生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注重學生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現歌曲情感,能夠獨立、自信地唱歌。

2、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於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

3、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避免單純而枯燥的講授,要從感性入手,深入淺出,逐步提高。

4、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如歌唱發聲、節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和音樂創作等)的練習、達到多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依照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訓練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分發揮每一條練習中所包含的訓練作用。

六、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4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著重培養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揮重要作用。

學生情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 ,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大約佔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數佔多數,大約是50%—55%,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 音樂方面比較差的同學在班中佔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準不佳,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視譜不會等。這些學生對音樂課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也學不好。例如:等等,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全期教學目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

2、 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 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 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識譜部分:

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教師所教的的樂理知識如:中、低、高音階排列的順 序,掌握的音符、附點、休止符、及其組成的簡單節奏、旋律、感受並認識 節拍的強弱規律,力度記號及不同的要求唱法,並進行節奏和旋律短句編寫、練習聽音記譜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 ,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四、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把描寫的情景展開想象、聯想、分析樂曲的藝術處理等

全期教材分析

教材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允許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本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兼顧時代,以圖為主,教材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生活,如《童趣》、《雨中樂》、《祖國媽媽》等。

以不同側面反映了教材的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愉悅性,對於啟迪學生的心智,激發學生的潛能,豐富學生的情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教材還注重了音樂教學四個領域的滲透,同時還巧妙的將這四個領域進行了整合。

教學進度

周次 主要內容 課時

1 常規訓練課 1

1 -2 祖國媽媽 2

2-3 晨 3

4 音樂家海頓 2

5 雨中樂 2

6 藏族的歌 1

6-7 五環旗下的你我他 2

7 烏鴉與狐狸 1

8 童趣 2

9 對花 1

9-10 紅領巾之家 3

10-11 步步高 3

12 音樂萬花筒 2

13-14 複習 4

15-16 測試 4

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 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 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 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 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建立一種民主、開放、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

6、 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評價措施

1、在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採用隨堂評價。如:觀察法、談話等。

2、期末採用終結性評價。如:情景測試、合作表演評價、特長展示評價等。

3、依據音樂教材中發展性綜合評價方式。音樂小花在開放,將上面兩種方式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價。

教研專題及研究措施

1、本期的教研專題是在情境主題的關照下學生音樂學習方式的研究。

2、將理論學習貫穿於教研專題研究的始終,強調從解決研究中的實際問題出發,去尋求理論指導。

3、將專題研究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研究指導下與教學實踐中研究

教研活動安排 (待定)

個人業務學習安排

1、課餘時間認真學習鑽研教材、課標。

2、 大量閱讀有關教學方面的書籍,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3、向優秀教師取經,學習他們工作上的一絲不苟,學習他們課堂上的設計思路,學習他們教學上的特色。

教學實踐活動安排

1、音樂小歌星的評選

2、 音樂“小擂臺”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5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八課,每課還包括“音樂欣賞”、“器樂”、“動手動腦練習”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絡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

瞭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瞭解中外傑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迪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思想已經有所成熟,總體來說,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喊唱的現象還比較多。他們的識譜能力很差,一首比較簡單的曲譜對他們來說也比較困難。而且我發現學生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時還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跟音樂做動作時就算經過老師的反覆提醒、強調、練習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跟不上節奏。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不同型別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於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並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遊戲並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群或鄉村的音樂活動,並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於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瞭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四、教學策略與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係,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6

一、學生分析:

從這個班級看,大多數學生對音樂很感興趣,而且課堂氣氛十分的活躍,上課紀律好,舉手發言膽子比較大。特別是在歌曲演唱這一塊上,識譜能力較強,能夠按照音樂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這一群力量比較龐大,很有實力去帶動幾個樂感較差的學生。

二、教學目標

1、以音樂的美感感染學生,豐富的情感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預技能:從“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舞步到動作組合等等。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與創造,開發學生的形象能力、創造性思維潛質。始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既要面對全體學生,也要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全書共12課,30課時,複習考試4教時。教材配有相應的光碟磁帶。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和鑽研《大綱》及教材,掌握樂理、聽音、練唱之間的聯絡,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2.分析兒童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點,通過音樂表現手段的分析,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感情。

4.採用多種方法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興趣:故事匯入,聲情並茂的範唱,音樂遊戲,舞蹈,調動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5.組織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有計劃開展活動。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7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這些學生對音樂課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也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差生分析: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拍號及其強弱規律。

2、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簡易的輪唱,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一些簡單的指揮手勢。

3、通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

4、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十課,每課還包括“音樂欣賞”、“器樂”、“動手動腦練習”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絡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瞭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瞭解中外傑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迪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視譜:通過學習認識四二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

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演唱歌曲,做題目,完成練習。教學難點:欣賞中學生聽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學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培養獨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3、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4、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課堂教學時間,向課堂要效率。

5、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6、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7、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8、根據本校條件裝置,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9、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8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由於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我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在聲樂方面、器樂方面、欣賞視唱、節奏練習表演等等方面學生的素質較低,音準不夠正確。在各個方面都有待加強。還有些更具體的情況需要更進一步地瞭解和挖掘,希望今後師生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飛躍。

二、教材分析:

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為今後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三、教學目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

2、 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 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 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發聲部分: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 視唱部分:

(1)、視唱在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

(2)、練唱有增四、減五度旋律音程的練習曲。

(3)、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

(4)、在教師幫助下:視唱在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視唱有臨時升記號的單聲部歌曲;視唱4~8小節二聲部歌曲。

(5)、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

3、 練耳部分: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的2~4小節單旋律。

(2)、聽記2~4小節節奏。

(3)、聽記和聲音程中的兩個音。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難點:

1、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

2、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能夠知道其作用。在視唱方面能夠視唱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及4~8小節二聲部歌曲。

3、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五、具體措施:

1、學困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音樂教學計劃,指導實際教學。

2、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3、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和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係,讓他們喜歡我、接納我、適應我的教學,熟悉我的音樂課的常規。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

4、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在欣賞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從音樂諸要素出發分析理解音樂作品,大膽創新地表現音樂。

6、唱歌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齊自然地歌唱,指導他們逐步學會有氣息支援的歌唱。

7、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8、課堂設計形式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9、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10、平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吸取精髓,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師從中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七、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課。 茉莉花_2課時

第二課。小小足球賽_2課時

第三課。 "告別"與"驚愕"_2課時

第四課。 我的家鄉日喀則_2課時

第五課。 踩雨_2課時

第六課。 可愛的家_2課時

第七課。 小小鼓號手_2課時

第八課。狐假虎威_2課時

第九課。鐵路修到苗家寨_2課時

第十課。田野的呼喚_2課時

第十一課。西風的話_2課時

第十二課。音樂七巧板_2課時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9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音樂課。由於已經接手四年級的音樂教學一年,我對學生還算了解,上課紀律還好,但是不是很穩定,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應該會有所進步。

總體來說,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學生們的唱歌習慣不是很好,喊唱的現象還比較多。他們的識譜能力很差,一首比較簡單的曲譜對他們來說也比較困難。而且我發現學生的節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時還不是很明顯,特別是跟音樂做動作時就算經過老師的反覆提醒、強調、練習還是會有很多的學生跟不上節奏。

三、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絡,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水鄉》、《國歌》、《月夜》、《快樂的課間》、《媽媽的歌》、《少年的歌》、《回聲》、《童心》。其中歌曲有《採菱》、《柳樹姑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愉快的夢》、《哦,十分鐘》、《大家來唱》、《搖籃曲》、《搖籃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小小少年》、《友誼的回聲》、《山谷靜悄悄》、《盪鞦韆》、《小孩世界》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並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欣賞有《採茶舞曲》、《漁光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唱祖國》、《小夜曲》、《月亮月光光》、《夢幻曲》、《乒乓變奏曲》。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不同型別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齊奏和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於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並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遊戲並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奏。

(2)能夠創作2——4小節的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等傳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主動參加社群或鄉村的音樂活動,並能與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3)樂於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瞭解戲劇、舞蹈等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五、教學重點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音符的認識能力

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歌唱習慣,減少喊唱現象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編活動

六、教學措施

本學期我將針對四年級各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係,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0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音樂教學,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各種律動,並能夠在聽賞樂曲中感受音樂的情緒,能夠正確地表達音樂的情緒,對音樂的欣賞能夠有自己的認識和見解,能夠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理解樂曲所包含的思想,樹立基本的價值觀。

2、知識與技能

(1)能夠認識十六分音符、切分節奏、切分音、漸強、漸弱、附點八分音符。

(2)能夠熟練地用有彈性的聲音並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夠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齊唱、領唱和合唱等形式熟練地表現歌曲。能夠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夠對歌曲進行編創動作和表演,並能夠用簡單的樂器為歌曲伴奏,編創伴奏節奏。

(4)能夠在音樂聆聽中感受樂曲的情緒,能夠對音樂的結構做出正確的判斷,能夠分析簡單的歌曲曲式形式。

3、過程與方法

(1)通過模仿建立學生的音樂認知感受,讓學生對音樂有感性的認識。

(2)通過聽賞、動作、律動等不同形式體驗音樂,在體驗中感受愉悅的審美享受。

(3)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完成音樂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創造合作的氛圍和意識。

(4)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探究音樂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探索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識。

(5)注重音樂教學方法的實踐,特別是對音樂欣賞中對比欣賞的使用,引導學生對比欣賞,從對比中感受音樂的不同特點。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音樂上有了比較高的欣賞能力和演唱水平,在節奏方面能夠較熟練地認識基本的簡單的節奏,能夠在音樂中表現出一定的律動自覺性來。但是,歌唱的技巧不夠熟練,演唱高音比較困難,對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夠深入,表現不夠準確。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共有六個單元,其中有唱歌8課,欣賞8課,音樂實踐3課,活動2課(除開音樂劇單元),音樂知識4課,音樂劇1課。欣賞與歌唱的部分同等重要,比例均等,音樂知識的比重較大、在音樂實踐方面也給予了相當的分量。

四、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增強學生對基本音樂技能如節奏練習、旋律跟讀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知識。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夠有意識運用彈性的聲音輕聲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夠掌握集中基本的演唱形式。

3、能夠認識一些樂器並瞭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夠辨別其中的音色。

4、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音樂的編創和表現,在編創和表現中積極合作。

(二)難點:

1、對音樂技能的掌握和學習,特別是對一些特別的節奏的練習是難點。

2、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特別是在優美的音色訓練方面有著重要的探索價值,但也是有著較難地方。

3、在欣賞中如何掌握欣賞的方法,以及對樂器的音色的聽辨是極為困難的。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1

一、學生分析:

從這個班級看,大多數學生對音樂很感興趣,而且課堂氣氛十分的活躍,上課紀律好,舉手發言膽子比較大。特別是在歌曲演唱這一塊上,識譜能力較強,能夠按照音樂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這一群力量比較龐大,很有實力去帶動幾個樂感較差的學生。

二、教學目標

1、以音樂的美感感染學生,豐富的情感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 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預技能:從“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舞步到動作組合等等。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與創造,開發學生的形象能力、創造性思維潛質。始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為本”,既要面對全體學生,也要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全書共12課, 30 課時,複習考試4教時。教材配有相應的光碟磁帶。

四、 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和鑽研《大綱》及教材,掌握樂理、聽音、練唱之間的聯絡,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2.分析兒童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點,通過音樂表現手段的分析,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感情。

4.採用多種方法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興趣:故事匯入,聲情並茂的範唱,音樂遊戲,舞蹈,調動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5.組織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有計劃開展活動。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2

本學期的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指導思想;二是學情分析;三是教材分析;四是學期教學目標;五是教材重點難點;六是教學措施;七是教學內容與進度。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本屆四年級學生,共有七個班級含兩個民族班,七個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每班大約有20%——25%左右的學生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內向,也不敢表現自己,因此在今後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於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對於五音不全的學生,可多鼓勵他們參與用課堂樂器為歌曲伴奏,以此來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八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林中的鳥聲”;第二單元“綠水江南”;第三單元“五十六朵花”;第四單元“學戲曲”;第五單元“環球採風”;第六單元“中國功夫”;第七單元“小小音樂劇”;第八單元“花的旋律”。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絡。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

四、學期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延音線,學習四三拍的指揮手勢,並能在歌曲中運用。

2。認識樂器嗩吶、竹笛,以及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並瞭解其音色。

3。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風俗。

4。能創編簡單的動作為歌曲伴舞。

5。通過學習歌曲與欣賞,理解歌曲或樂曲所包含的小知識。

(二)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來有感情地進行歌唱。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培養學生能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的能力。

3。通過音樂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三)情意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四)質量目標: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自創打擊樂,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五、教材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一)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進一步引導學生勇於參與各項音樂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一)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時,要適度而不誇張。

(二)引導學生髮揮音樂想象時,注意鼓勵學生個人獨立的感受和理解。

(三)通過學生自身體驗,培養學生舞蹈的創編能力。

六、教學措施

(一)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採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音樂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三)因材施教,課堂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

(四)根據學校條件裝置,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認真組織舞蹈隊進行活動。

七、教學內容與進度

第一週:1、複習上學期所學內容。2、歌曲《採菱》。

第二週:1、聽賞《採茶舞曲》。2、歌曲《柳樹姑娘》,附點四分音符、聽辨活動。

第三週:1、歌曲《柳樹姑娘》二聲部合唱。2、聽賞《洪湖水浪打浪》。

第四周:1、聽賞《漁光曲》。2、聆聽《國歌》四種形式。

第五週:國慶節放假。

第六週:1、唱《國歌》,聽《歌唱祖國》。2、歌曲《愉快的夢》。

第七週:1、歌曲《愉快的夢》。2、聽賞《月亮光光》、《小夜曲》。

第八週:1、聽賞《夢幻曲》。2、歌曲《哦!十分鐘》,2/4拍號。

第九周:1、歌曲《大家來唱》3/4拍號,為圖配節奏。2、聽賞《乒乓變奏曲》。

第十週:1、聽賞《陀螺》、《旋轉木馬》。2、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

第十一週:1、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2、聽、唱《搖籃曲》(舒伯特),講4/4拍號。

第十二週:1、聽兩首《搖籃曲》。2、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音名、變音記號。

第十三週:1、歌曲《少先隊進行曲》,附點八分音符。2、歌曲《少先隊進行曲》。

第十四周:1、聽賞《牧羊姑娘》、《小機靈的歌》。2、聽賞《回聲》,音樂知識:力度記號。

第十五週:1、歌曲《友誼的回聲》。2、歌曲《友誼的歌聲》。

第十六週:1、歌曲《山谷靜悄悄》。2、聽賞《羊腸小道》。

第十七週:1、編創小品“到山谷去旅遊”。2、歌曲《盪鞦韆》。

第十八週:1、聽賞《山童》、《真善美的小世界》。2、歌曲《小孩世界》。

第十九周:音樂會 音樂複習

第二十週:音樂期末測試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由於學生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在教學中我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在聲樂方面、器樂方面、欣賞視唱、節奏練習表演等等方面學生的素質較低,音準不夠正確。在各個方面都有待加強。還有些更具體的情況需要更進一步地瞭解和挖掘,希望今後師生共同努力,取得更大的飛躍。

二、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絡,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水鄉》、《國歌》、《月夜》、《快樂的課間》、《媽媽的歌》、《少年的歌》、《回聲》、《童心》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的兒童節歌曲和外國出色的歌曲,並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等。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編創與活動中,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四年級時期的學習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兩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教材在樂理方面又加深了難度,如一個升號的調,升記號和還原記號等,為今後的五線譜學習做好了伏筆。

三、教學目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充套件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學習一個升號的調,熟悉G自然大調各音在高音譜表及鍵盤上的位置(不講調式、音階的概念)

(3)理解3/8、6/8拍號的含義。懂得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學習其指揮圖式。

(4)學習三連音,切分音;認識速度標記;認識保持音記號。

2、視唱部分:

(1)視唱在G調號上的自然大小調音階和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

(2)練唱有增四、減五度旋律音程的練習曲。

(3)分二聲部練唱大小六度和聲音程(不講名稱)。

(4)在教師幫助下:視唱在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視唱有臨時升記號的單聲部歌曲;視唱4~8小節二聲部歌曲。

(5)劃拍視唱二、三、四拍歌曲。

3、練耳部分:

(1)使用C調號聽記二拍子的2~4小節單旋律。

(2)聽記2~4小節節奏。

(3)聽記和聲音程中的兩個音。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難點:

1、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

2、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能夠知道其作用。在視唱方面能夠視唱C調號和G調號上的單聲部歌曲,及4~8小節二聲部歌曲。

3、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學困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針對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音樂教學計劃,指導實際教學。

2、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3、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和學生建立親切友好的師生關係,讓他們喜歡我、接納我、適應我的教學,熟悉我的音樂課的常規。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

4、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在欣賞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從音樂諸要素出發分析理解音樂作品,大膽創新地表現音樂。

6、唱歌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齊自然地歌唱,指導他們逐步學會有氣息支援的歌唱。

7、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8、課堂設計形式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9、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10、平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吸取精髓,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師從中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六、培優輔差措施

1、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並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

2、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

4、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5、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本校條件裝置,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7、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

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4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擔任了本年級一、四、五、六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這個階段我會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後知識的銜接工作。我會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幫助學生自己熟練的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邊玩邊學。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除了歌曲的學習以外,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並要注意避免學生厭煩枯燥的樂理知識的學習。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十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絡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每一單元內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或聯絡性,各單元之間又注意內容的銜接性或層遞性。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識譜"要求上,開始要求結合鍵盤位置認識音階中的七個音,並試著填唱名、學唱字母譜和編創簡單旋律;在打擊樂的使用上,加大了為歌曲伴奏的力度;在掌握節奏和培養節奏感方面,以趣味化的謎語、遊戲和活動等形式出現,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五、教學分析:

1、唱歌是學習一些適合學生演唱的中外優秀歌曲。注重學生用力度、速度的變化手段表現歌曲情感,能夠獨立、自信地唱歌。

2、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對於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豐富情感具有重要意義。

3、識譜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避免單純而枯燥的講授,要從感性入手,深入淺出,逐步提高。

4、綜合訓練為本課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某一種形式(如歌唱發聲、節奏、律動、樂器演奏、音高聽辨、節奏與旋律的排列和音樂創作等)的練習、達到多種技能訓練或知識運用的要求,依照各課教學目的、既抓住訓練重點,又要有所兼顧,充分發揮每一條練習中所包含的訓練作用。

六、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tw/gzjhfanwen/jiaoxue/1v53p1.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