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辦公 > 演講稿 > 師生演講稿 > 師生聚會感言(精選3篇)
手機版

師生聚會感言(精選3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1.62W 次

師生聚會感言(精選3篇)

難忘師生情,聚會時肯定有很多感想。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師生聚會感言3篇,歡迎大家閱讀。

師生聚會感言篇1

秋高氣爽,雙節同慶。在舉國歡慶祖國60華誕和萬家團圓的中秋佳節之際,經過師生聯誼會籌備小組長期的醞釀和各方面不懈的努力,20xx年10月2日,一場期盼已久的、盛大的、丈嶺中學十五級師生的大型聚會,在昌邑市麗景大酒店如期、順利的舉行了, 參加聚會的師生來自黑龍江、深圳、濟南……等全國各地,其中,有高層領導、有商海鉅子、有公務員、有下崗工人、還有農民……等等,共計167名。當年“再過20xx年,我們來相會”的諾言成為了現實。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我們這些曾經青春年少的莘莘學子,在不知不覺中,大都已步入了不惑之年,以前那種少年的懵懂、青春的衝動、年少的無知已經不見了,生活的歷練,讓我們更多了一些責任、多了幾份理智、多了一些成熟……如今的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都有了自己的事業,都在經營著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其實,我們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和擁有多少的財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無時不在掛念著彼此,心中總是有種難以割捨的師生情緣;重要的是我們都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找到了自己的座標;重要的是我們都在不斷的努力著,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證明著自己的價值存在。正值壯年的我們,正經歷著風雨、閱讀著滄桑。在經歷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後,使我們更加懂得了學校生活的美好,更加理解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情誼的珍貴,更加領悟到了人生在世的真諦……

歲月如歌,往事如昨。彈指一揮間,我們已分別20多年了。校園的美好生活留給了我們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思念、太多的追憶……歷久彌新,記憶猶存。忘不了老師們的諄諄教悔,忘不了吃玉米餅子、鹹菜的艱苦生活,忘不了經酷暑、歷嚴寒的艱難困苦,忘不了自習課上的朗朗書聲,忘不了討論課上的面紅耳赤,忘不了早操場上的鏗鏘步伐,忘不了課間的戲謔調侃,忘不了宿舍裡的海口闊論……在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凝成了純潔而深厚的友誼,雖然我們天各一方,但我們的心是永遠連結在一起的,歲月的流逝,不但沒有沖淡我們的友情,反而讓我們的心貼的更緊了,思念之情更重了。20多年的情感積澱,使我們共同釀就了一份純真而濃厚的友情美酒,她是那樣的香醇、那樣的濃郁、那樣的純正……

雖然,每個人的臉上都多了一些歲月滄桑的印記,但是,依然沒變的是那份純真的笑容,依然沒變的是同學間濃郁的思念之情,依然沒變的是那顆質樸的誠心……雖然,你我彼此20多年沒見了,但感覺還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親切。相見的喜悅、歡聚的激動、開心的話語沸騰了整個會場,20多年的心掛肚牽,在那一刻凝聚,20多年的情感積澱,在那一刻爆發,20多年的相見期盼,在那一刻傾瀉……此時,我們的心也好像年輕了很多,相互之間是那樣的自然而又無拘無束。彼此擁抱著、相互驚喜著,盡情歡呼著……感受著對方的變化,感受著歲月的滄桑,感受著真情的永恆……

那一刻,沒有了地位的高低,有的只是同學間的平起平坐;那一刻,沒有了財富的多寡,有的只是師生間的款款濃情;那一刻,沒有了往日的煩惱憂愁,有的只是師生相聚的輕鬆喜悅;那一刻,沒有了快節奏生活帶來的重壓,有的只是你我的放縱嬉戲;那一刻,沒有了塵世間的勾心鬥角,有的只是師生間的信任關愛;那一刻,沒有了商海的爾虞我詐,有的只是師生間的真誠坦然;那一刻,沒有了功利社會的情比紙薄,有的只是彼此間濃濃的深情厚意……再聚首,重相逢,有說不完的前塵往事,有道不盡的別情離緒,有言不盡的相逢喜悅……思緒彷彿回到了那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整個身心置身於歡樂的海洋。

美好的相聚使我們有了一份返樸歸真的感覺,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慰籍,使友情得到了弘揚。相聚是幸福的,然而,相聚又是短暫的。匆匆的相聚之後,我們彼此互道珍重,帶上相互的祝福,然後各赴前程,繼續我們各自的事業。讓我們珍藏這份精心釀製的友情美酒,在以後的生活中細細的咀嚼,慢慢的品味,甜甜的追憶……相信,這次聚會將成為推進我們友情前行的加油站,加油後的友情會飛的更高、更遠,同時,聚會還是支撐我們幹事創業的力量、溝通你我友誼的橋樑、連線彼此情感的紐帶……聚會留下的是笑語,傾訴的是衷腸,珍藏的是友誼,淡忘的是憂傷,放飛的是希望……這是一份永恆的記憶,也是一份無價的財富,值得我們一生去回味、去珍藏。

魂牽夢縈同學情,沒齒難忘老師恩。祝福所有的師生身體健康、閤家幸福、萬事如意!期盼下一次的再度聚首重逢,祝願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師生聚會感言篇2

人生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四十年崢嶸歲月,滄海桑田。世界已是舊貌換新顏,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師生間、同學間純樸、真誠的書窗情誼。無論是當年年輕的老師,還是青春歲月的同學,現在都已經是銀髮蒼蒼,飽經滄桑,歷經人生歲月的艱辛。

回憶四十年前,我們每個同學都是那樣的單純、天真、活潑,熟悉的聲音彷彿還在耳邊;回想當年老師慈祥的面容,幽默而有情趣的授課方式,以及課堂上、家訪中對我們每個同學的期望和諄諄教誨,至今在我的腦海中仍然清晰可現。

畢業分配後,師生們天各一方,平時聚少離多。有時幾個老同學偶爾相逢,也是匆匆寒暄幾句,然後就各奔東西。

社會是個大熔爐,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艱辛的磨鍊。才使得性格逐漸成熟、堅強。那個年代,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著相同的經歷,那就是下過鄉、住過貧困山區農民的土坯房,參加過憶苦思甜會、吃過憶苦思甜飯。白天在田間勞動,夜晚煤油燈下,和同屋的知青一起談天說地,談古論今。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尤其是那種艱苦的環境下,我們每個知青都有過憂慮:“貧困山區農村的面貌何時能改變?農民的出路在哪裡?”畢竟我們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那個年代,對客觀現象的存在是不能有消沉言論表露的。那是我一生中最艱忘的歲月,因為我們親身經歷和飽嘗了貧困山區農民生活的艱難。

回城後,我們有了固定的職業。當每個人領到二、三十元的工資後,我們當時感到很榮耀,很滿足。但我們沒有感到驕傲,因為我們知道,現在我們已經是真正的成年人了,今後的人生路還很漫長,我一定努力工作,爭取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一些成績來。

成家立業後,為了子女的升學、就業、住房、婚姻,為了照顧年邁的老人,家庭的瑣事驟然增多,每件事都需要操心、料理,肩上的擔子加重了。有時感到生活的沉重與無奈,但是一想到人生的責任和義務,心情也就自然而然地平然下來。

風風雨雨四十載,我們大多是在平凡、艱辛的歲月中度過的。蹉跎的歲月使我們重新認識了“人生”二字的涵義,那就是要努力、要拼搏、要奮鬥,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穫。

光陰任苒,現在我們已近花甲之年,大多數同學已經離職退休,人生的這個段落可以劃個句號了。但是今後的路該怎樣走才更有意義?在前行目標尚未明瞭之時,師生四十年聚首給了我新的啟示,開闊了我的眼界,那就是首先要堅持鍛鍊身體,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二是要廣交社會各界朋友,多交流健康心得和經驗;三是貢獻餘熱,多回報社會和奉獻愛心,相互扶持為老年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我們大家都擁有一個健康、愉快、充實和幸福的晚年。

我相信,通過努力,今後的同學、師生聚會一定能成為我們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的一個動力,我們翹首期盼著……

師生聚會感言篇3

薄莊中學九年級級在校時間為一九六九年底至一九七二年初,如從六九年底算起,時間超過三十二年;如從畢業算起,也已歷越了三十個春秋。三十年來,為生存,求發展,同學們各自奮力奔波。但是不乏機會和命運的因素,三十年之後當年同學現實的境況有了不同甚至是很大的差別。然而,不論世事如何變化,少年時代、同窗之時建立起來的純真無暇的友情是沒有更改的,她彌足珍貴、經天緯地。憶昔當年薄莊求學十五、六歲,不想轉眼不惑已逝、知天命將臨,真真可謂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再想,當年對我們耳提面命的老師,都是才華橫溢的教壇精英。老師們那時年富力強,又都居鄉教書,教的是鄉鄰子弟,其責任心是很強很強的。時值“文革”中期,別處打打鬧鬧,我校書聲朗朗,今天思之能不意為劫中洞天、不幸之中之大幸乎?七十年代中後期恢復大學聯考,北嶺鄉考取那麼多大、中專生,在縣域內名聲大震,就連惠民地區也為之刮目。“文化鄉”再領文化風騷,我們的母校薄莊中學是功不可沒的,我們老師們的心血是潤注其中的。薄莊中學作為一所中學因學校佈局調整雖不復存在了,但她培桃育李、教養才俊的聲名長存;當年的老師大都年老退休甚至有的已做古人,但他們的高尚情操和厚博才學永遠為人所稱頌。

人至年長,常常思舊。近年來,接觸部分老師和同學,每每憶起薄莊中學那段美好時期,總想著和我們的老師聚一聚,再一次聽聽久違的教誨。然冗務纏身,有心無行。今年春天,與其田同學回鄉省親並拜會鄉里的父母官員,情不自禁談及此事。其田提議借教師節的機會償補宿願,於是就有了這次範圍有限的師生聚會。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同學們不可能全部到齊,好在同學一心,一切都有了。需要特別感謝家鄉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鄉教委、鄉中學的領導,他們為我們這次師生小聚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並給予了真誠的幫助。我們的老師大部分退休在家鄉的學校並頤養晚年在故里,家鄉政府和教委給予了精神上和生活上的諸多優待,作為學生我們十分感激。

紙短情長,不復贅言。近日粗憑記憶,整理了一份師生名錄,俯祈常相憶、常相知也。最後,祝各位老師精神愉快、健康長壽;祝同學們家庭美滿、步步順利;祝家鄉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永遠輝煌!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tw/yjgfanwen/shisheng/ge0e7k.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