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其他 > 導遊詞 > 廣東導遊詞 > 廣州正果寺的導遊詞(精選5篇)
手機版

廣州正果寺的導遊詞(精選5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25W 次

廣州正果寺的導遊詞 篇1

高爾夫運動作爲一項高尚的體育項目已經流行了幾個世紀,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士的喜愛。運動熱潮已遍及世界各地80多個國家,全世界約有25000個球場,將近5000萬人參予這項運動,其中日本堪稱高爾夫王國,而歐美也擁有大批的參予者和世界最好的職業球手,如傑克·尼克勞斯(JackNicklaus)和老虎·伍茲(Tiger Woods)。

廣州正果寺的導遊詞(精選5篇)

高爾夫的英文爲"GOLF",是綠色(GREEN)、氧氣(OXYGEN)、陽光(LIGHT)和步履(F00T)四個英語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這和高爾夫在充滿新鮮空氣和明亮陽光的綠草地漫步擊球是非常的吻合。正是由於高爾夫球場地理位置的原因,依山傍水,綠野青蔥,大多是風景秀麗如畫,參加者盡情體會其中體育競技、休閒娛樂和怡情健身的樂趣之餘,並充分享受藍天、白雲、綠地之時深深體昧迴歸大自然的美妙,其無限魅力盡在不言中。

廣州正果寺的導遊詞 篇2

大家眼前的石牌坊由琢磨過的青石精雕細刻而成,工藝堪稱一絕。牌坊上"敕封昭顯"、"曠典"、"殊恩"、"龍章"、"鳳詔"爲當年清光緒皇帝御筆親書。解放前,儘管久晴不雨,牌坊上每隔十五分鐘便有一滴晶瑩的小水點滴下來,神奇莫測,令昔日的遊人香客讚歎不已。爲什麼牌坊題字要皇帝御筆親書呢?相傳在咸豐四年,匪寇攻陷縣城,鄉民打着賓公旗幟,集衆抗匪,收復縣城。光緒六年,皇帝降旨,敕加封號,造"敕封昭顯"石牌坊。

通過牌坊左轉,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正果寺。正果寺,建於南宋慶元三年(1193年),明朝成化年間重建,經歷清嘉慶二十二年、光緒三年兩次重修,現保存建築面積750平方米,是一座三進三棟,擡樑式、硬山頂、歇山頂兼併的古建築物。

正果寺最大的特點是精湛的建築裝飾藝術,整座建築古色古香,巍峨壯麗,尤以三託:"蓮花托、燕子託、龍鳳託";三雕"石雕、木雕、浮雕"著稱於世,充分體現了明清時代嶺南民間古建築藝術的風格特點。

請各位往上看,整座建築裝飾得最華麗,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頂脊飾。脊飾在明亮的藍天襯托下,色彩斑斕,富麗堂皇,具有濃烈的民間藝術韻味。你們看,那蹲伏在屋沿垂脊上一對陶塑獅子,全身青綠色,大眼圓睜,張口翹尾,就像要凌空而下,氣勢雄偉。把獅子裝飾放在垂脊上,帶有避邪保平安的寓意。屋頂正中的橫脊上,有以唐僧四師徒西方取經爲故事體裁的脊飾。這種獨特的裝飾,廣東人稱爲花脊。花脊分上下兩層,下層以石雕做脊基,上層爲二龍戲珠的陶塑。現在請跟我入寺參觀

廣州正果寺的導遊詞 篇3

山門左右兩邊供奉的是佛教中的護法神將──四大天王,在《封神榜》裏,他們又叫四大金剛,根據他們所執的法器,各有不同的寓意。右邊執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代表風(鋒);彈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代表調。左邊執傘的是北方多聞天王,代表雨;捉蛇的是西方廣目天王,代表順。四大天王就代表風調雨順。大家看正面的屏風上的四幅板刻,由右至左分別記載了賓公佛的生平事蹟。

繞過屏風,往裏走,見到的就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建於康熙五十四年,殿前東邊的鐘樓,西邊的鼓樓,即所謂晨鐘暮鼓,現已撤消了,鍾、鼓移入殿內,待會兒大家進殿就會看到。大雄寶殿右邊是蛇盤神龜雕像,左邊是觀音閣。

大家知道殿內供奉的是什麼佛嗎?請看這些掛幡就知道了。釋伽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太子,觀世人之生、老、病、死諸苦,就出家修行,尋找解脫之道。經六年苦行後,坐在菩提樹下,開悟成佛,終於認識了人生宇宙的真諦,找到了由生死此岸到解脫彼岸的道路。你們看兩旁的對聯:要識今世興衰當問先人作事,欲知後來禍福須思自己行爲。對聯意義深刻,告誡人們要靜思己過,樂善好施。大殿兩邊牆壁上有彩色泥塑十八羅漢象,形態栩栩如生,無一相同。十八羅漢是由佛的xx大弟子,後人加上後世二尊演變而成。

穿過大雄寶殿,第三進供奉的是賓公生佛。賓公生佛以肉身裝塑而成。那麼如何保存這真身不腐呢?他不同於埃及的木乃伊,也不是醫學上的乾屍和蠟屍,而是先把屍體弄成盤膝而坐的姿勢,背後撐鐵條,然後用摻加了五香粉的福州漆,在屍身上反覆掃抹幾十層,使屍體有一層厚約

5、6毫米的漆殼。全屍身僅在下部留一個孔。再把漆好的屍身放在裝滿生石灰的大缸上。數年之後,屍體肌肉腐壞,屍水由下部小孔排出,漆殼內便剩下一架骨頭,這便是"真身"了。賓公生佛是有求必應的,大家留意到門前的對聯沒有?證得菩提心有路,果真佛法力無邊。因此,大家在參拜過程中,心誠則靈。

走出佛爺殿,我們參觀蛇盤神龜雕塑。相傳,龜蛇相會,是千年難遇的吉祥徵兆。

廣州正果寺的導遊詞 篇4

你們好!現在我跟大家一起參觀瀏覽增城市標誌性城市廣場--掛綠廣場。

掛綠廣場位於荔城鎮的商業中心。掛綠廣場所在地據增城縣記等廣獻記載原名叫“西園”,聞名於世的“增城掛綠”母樹就生長在這裏。“西園掛綠”是增城市知名度極高的傳統文化產物,也是增城市旅遊觀光的一個重要景觀。因爲城市發展的需要,於20__年市政部門拆除了原有全部舊建築物,重新規劃建設成城市廣場,並命名爲“掛綠廣場”。整個廣場規劃總用地面積459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5000平方米。建成後的掛綠廣場分爲三大功能區:商業廣場區、城市標誌性雕塑區和“西園掛綠”母樹觀賞區。構成一個動靜分區合理,空間錯落有致,現代氣息與傳統文化水乳交融,體現增城蓬勃發展的標誌廣場,爲廣大遊人和市民提供一個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和消費購物的理想場所。

現在我們要到的是掛綠廣場第一期工程的建設。請大家隨我一道參觀。

西園掛綠母樹觀賞園位於掛綠廣場的東南端,以馳名中外的“西園掛綠”母樹爲主體,爲種植園,護園河和觀荔廊三個部分,構成一個開放式的觀黨園。由此可以近距離看到具有三百多年曆史的西園掛綠母樹。這掛綠母樹歷經三個多世紀,幾經滄桑,見證增城的歷史文化。在二十世紀

三、四十年代,由於人爲因素的及日軍侵華戰亂的影響,掛綠古樹得不到精心照料,到了1946年,原有的三椏樹枯萎兩椏,樹勢萎頹。1948年結果僅140餘顆。解放後古樹煥發生機,1955年取得豐收,收果37公斤,一部分上送北京給國家領導人,一部分則在廣州南方大廈和增城戲院向羣衆公開發售,一時成爲佳話。隨後由於種.種因素,古樹逐年漸弱,果顆無收,到1979年最後一椏樹幹亦枯萎,現仍可看到枯椏遺蹟。幸好在枯萎前經科技人員採取措施使樹頭萌發新芽才得以保存。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國運昌盛,家科人員精心管理栽培,新長的樹體更生復壯,樹冠不斷擴大。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已有結果,近幾年更是掛果不斷,得豐收。現古樹已達4米多高,樹冠東西與南北延伸近20平方米,老樹煥發生機,如同國運一樣,年年昌盛。增城掛綠以西園掛綠母樹爲宗,現在已發展成一個系列品種,分佈於全市各鎮。品質優良而且產量比較穩定的有20~30棵。豐年產量有1500多公斤,經剔除次果後能供應市場的約爲1250公斤。由於慕名求果人多而果源有限,供不應求狀況仍很突出。近年市農林部門正引導各地農民大力發展優質荔枝種植,掛綠是重點品種。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掛綠荔枝會越來越多供應市場,滿足人們對增城名果的需要。我們看過“西園掛綠”母樹後,相信大家也會事業蒸蒸日上,勃勃生機。

廣州正果寺的導遊詞 篇5

正果佛巖是增城八景之一,今天我們參觀的景點是名揚四海,飲譽九州的正果佛爺寺。賓公佛法力無邊,但凡有求者,感應靈異,皆有明徵。希望大家在參觀過程中都得到佛光庇佑。

現在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餘賓公生平事蹟。餘賓公,增城金牛都香浦塘(今正果鎮番豐)人,出生於宋景祐二年(1003年),出生時跪地雙掌合什,朝天禮拜。及長爲避瘟疫遷到今成佛巖(距寺約三公里處瑞山)山下,給人放牛,八歲到名山寺出家,苦練修行,功德圓滿,修成正果,得道成佛。當地紳民稱其爲"牛仔佛"、"賓公佛"。金牛都因賓公坐地成佛,得道昇天,以成正果,改名爲正果墟。當時名流彭序

曾寫下楹聯"正是敕封昭顯佛,果然聖壽得施神。"爲紀念賓佛,鄉民將其真身塑像建寺祀之,每年農曆五月初九定爲佛爺誕,並舉行龍船會、成佛巖洗浴日等活動,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

賓公生佛,聖蹟昭彰,功德及民。傳說明朝一位黃家媳婦帶着小兒跟隨鄉親去拜牛仔佛,船行至半路,突然狂風驟起,將小孩捲入江中。黃家媳婦傷心至極,到了正果寺,在賓公佛面前連求三籤,都是上上籤,說小孩已在佛爺護送下,平安回到家了。黃家媳婦半信半疑,回到家中,果見小兒躺在牀上安然入睡,不禁喜上眉梢,大感賓公佛法力無邊。光緒三年,洪水氾濫成災,堤圍岌岌可危,鄉民祈賓公佛庇佑,賓公大顯神通,化身鄉民率打賓公旗幟,搶險救堤,洪水頓時消退,轉危爲安。賓公屢昭聖異,鄉民感恩,所以寺院塑造三尊行佛,每逢佛爺誕或流行災疫,均接賓公行佛巡鄉,以求鎮妖驅邪。

正果寺歷史悠久,自賓公開座以來,歷祀宋、元、明等朝代,乃至民國,相沿至今,超過九百年。慕名前來瞻仰賓佛的名人有:南宋抗元名將文天祥、陸秀夫、明朝海瑞、國父孫中山、國民黨總裁蔣介石以及我們敬愛的朱德委員長等。由此可見賓公生佛譽滿神州。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dycfanwen/guangdong/zmm4kw.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