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工作 > 工作計劃 > 工作計劃精選 > 校本課程計劃(通用25篇)
手機版

校本課程計劃(通用25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48W 次

校本課程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計劃(通用25篇)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注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結合學生成長需要和學校實際,特在七年級開發《語文綜合實踐》,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適應社會,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方法習慣遠不能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特別是對新課程的實施有一定困難,這就需要每一位老師進行這方面的培養和指導,尤其是擔任班主任的'語文老師,要很快補上這一課。

三、教學目的:

通過開設《語文綜合實踐》校本課程,提高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四、教學措施:

1、聯繫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以學生的活動爲主,加強學生的訓練和應用,學會方法,提高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

2、收集師生作品和成果,建立完善的檔案資料袋。

3、教師要精心備課,創新設計教學程序,做好落實和應用指導。

校本課程計劃 篇2

一、書法教育實驗的意義:

在寫字教育實驗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書法藝術教育實驗,探索以人爲本的特色教學,藝術育人,全面加強素質教育。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有助於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培養人文精神。擬通過書法藝術教育,陶冶師生情操,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綜合素質,完善我校的特色教育。

主體性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它是根據學校要“培養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人”這樣一個辦學思想和“人人有才藝,人人有成就”的辦學理念基礎上,學校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做大做強我校“書法教育特色品牌”,搶佔時代教育的制高點。

它得到了廣大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社會等方面的肯定與認可,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加上教師過硬的書法基本功和強有力的教師隊伍,保證了該校本課程的計劃實施。

它凸顯了以學生的現實需要爲主導,小學生時時刻刻都要與寫字打交道,在書寫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更重要的是鍛鍊學生的意志品格和處世態度。

基礎性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突出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素養、行爲素養、審美素養,促進學科知識間的遷移運用爲目的,爲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基礎服務。

“認認真真寫字,端端正正做人。”已成爲學生素質培養的基礎和基座,只有打好六年的小學學習基礎,才能打點好學生的人生底色,而書法(寫字)訓練正是培養學生這方面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法,嚴格按照年級培養目標進行練習,不拔高,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下去,這樣纔會顯現校本課程開發的獨有魅力。

發展性

第1頁共6頁時代變革,日新月異,優勝劣汰,競爭激烈。教育也不能逃脫時代發展的浪潮,而一個學校沒有特色或者說沒有自己的“拳頭項目”,它也就無法跟上時代步伐。我校書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正是着眼於未來學校發展藍圖而量身定做的,爲每一位學生未來、一生髮展奠基,彰顯學生的個性,以拳頭項目拉動學校全面發展,提高學校的聲譽和知名度、品牌力,從而促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得到良性循環發展。

教育實踐證明,一個人每個方面都非常突出是不可能的,爲此,我校的書法教育校本課程彌補了教育的空白,讓每一個人都有發展、都有進步、都有成功、擁有自信成爲可能,使每一個學生得到自我發展和提高,讓我們的母語文化得到繼承與發展。

二、書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書法教育”以實踐活動爲手段,以臨摹訓練爲方法,以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節、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爲根本。

1、課程總目標

(1)《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要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進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使廣大青少年深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美好河山,優秀文化。書法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還是“世界公認的最高藝術”。(沈尹默語)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能很好地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及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2)寫好鉛筆字和鋼筆字,掌握書寫的.基本方法,會寫硬筆字,培養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鞏固語文識字教學。做到書寫正確、規範、整潔。培養書法興趣和素養。

(3)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瞭解書法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充分認識學習和繼承書法藝術的重要意義。

2、課程分目標:

(1)通過書法教育,力求探索小學生書法練習與育人相結合的

第2頁共6頁契合點,最大化的發揮書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審美能力;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

(2)通過書法教育,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評述力等,爲其他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底色基礎,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

(3)書法練習講究姿勢,使人身體各種器官都得到了相應的鍛鍊,促使學生身心健康。

(4)有效探索小學生寫字系統訓練的科學方法與小學生寫字能力的檢測辦法、評價體系、小學生寫字教學指導課的教學框架,逐步提高教師寫字教學的指導和研究能力。

(5)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書法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三、書法教育課程開發的內容

一抓課程建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小學生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前賢、名家對此也多有著述。小學語文教材更是將寫字教學放在了突出的地位,描紅、仿影、臨寫一條龍,識寫結合,描仿入體不間斷。我們依據小學語文教材特點,自己編選《小學生寫字教程》,教材編排從點畫教學開始至謀篇佈局,將教材識字內容和《教程》內容安排相結合,編排科學、體例新穎、實用性強、成效顯著。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我們要開發寫字指導課、書法欣賞課、書法文化研究課三種課型。

1、寫字指導課:我們計劃創設寫字三步教學法(模式):一看,即讀帖、觀察感知;二練,即寫,實踐體驗;三評,即分析感悟。其作法與意圖是:

第3頁共6頁一看創設情境明確目標定向二練先描後臨組織交流內化比較鑑別體會要領三評歸納總結矯正練習提高2、書法欣賞課:書法作品具有悅耳的音美、悅目的形美、感人的意美。爲欣賞到書法作品的妙處,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入手、如何欣賞。具體到一幅作品的用筆、用墨、章法佈局、結構等方面,在書法的線條、結構中感受情感意蘊,獲得特定的審美感受,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

3、書法研究課:瞭解書法文化有助於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爲此我們設立了書法研究課。比如:對中國文房四寶的研究,對古幣文字的研究,對蘭亭文化的研究等等。這些課題的研究,都將開闢了我校寫字教學的新天地。引導學生從理論的高度分析研究書法作品、作家,從而形成自己的認識,完成對作品的再認識、再提高。

二抓活動促進。

活動爲師生成長搭建了展示的舞臺和成長的平臺。我們主要抓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教師的特長訓練。由書法工作室制定教師的訓練目標、方法及考覈辦法,過硬的教師素質爲學生寫好字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紮紮實實訓練學生寫字。我們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堅持每週一節寫字課,鼓勵師生堅持“晨習午練”,長年不輟,爲師生寫字交流切磋提供更加寬廣的平臺;遵循“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我們以“書”爲媒,每年舉行一次“大手牽小手”的活動,邀請著名書法家和學校書法小名人聯誼;每年進行一次“童眼看家”夏令營活動,師生一起走進展覽館,走進書家工作室,開闊眼界,潤澤生命;每月一次擂臺賽,指定內容,每年六月舉行一次六年級學生集體筆會,讓他們在全體同學面前把最滿意的墨寶留給學校,並由校長當場簽發收藏證書,豐富的活動,使學生受到感染,明確事理,激發熱情。

第4頁共6頁四、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教材情況自選或自編教材。五、學習評價方式1.自評和他評相結合2.成果展示

具體方式:作品集、校本課程開發3.教師評價

具體方式:評語、作業批改等。5.比賽成績評定

具體方式:積極參加各項比賽活動、比賽獲獎情況等。六、實驗週期

自治區級:20xx年9月~20xx年9月國家級:20xx年9月~20xx年9月七、課題組織機構主持人:於和永實驗小組組長:郭振華責任人:呂海華

成員:李廣明於振萍王麗敏賈新紅吉慶豔李秀梅呂海華白雪傑孔德芳李春俠

實驗教師:蘇曉峯趙麗娜沈萍劉青枝賈新紅張豔傑崔巍劉瑞雪劉鳳華王姍吉慶豔付穎臧慧子呂海華翟宇巍範曉傑蔡紅蕾郭穎李秀梅唐穎王豔麗穆青馮春梅趙麗娟宋繼來王金輝白雪傑鄭楠龐然劉瑩新吳建梅朱玉琴趙國雲王麗萍劉豔春王麗麗孔德芳劉麗衡蘇日娜

八、實驗年級:一至六年級九、書法課程安排與教師

每週一節書法課進入課程表,語文教師、部分美術教師是書法課的指導教師。

第5頁共6頁十、明確寫字、書法教學的要求和各年段的培養重點

小學寫字、書法教學與訓練,應嚴格遵循各年段要求。小學低年級應進行鉛筆字書寫訓練,中、高年級應堅持鋼筆進行書寫訓練,習字時不宜採用其它硬筆。低年級(12年級):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學習用鉛筆寫字。二年級下學期開始練習用毛筆描紅,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正確寫字姿勢的指導,堅持不懈地糾正不正確的執筆和坐姿,並注意對學生進行使用和保管習字學具的教育。中年級(34年級):能比較熟練地寫鉛筆字。三年開始練習用鋼筆寫字,四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高年級(56年級):用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校本課程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提供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教育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爲指導,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展的目標,探索網絡環境下校本課程開發的新途徑,反思自身實踐,外部經驗,堅持在改革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發展,以校本課程開發爲突破口,逐步把育龍小學建成辦學上的高標準、教學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長上的高質量、社會上的高信譽爲標誌的特色學校,使教師參加課程的開發,贏得繼續教育的良機,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儘可能地培養出有個性、有特色、學業有所長的未來人才。

二、實施目標:

1、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學會交往,在合作中學習;培養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養成自我認同感和堅毅的品質。

2、提高學校管理者、教師開發、設計、實施校本課程的能力,特別是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爭取發表高質量的論文,撰寫有特色的案例。

3、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過分看重學科成績的傾向,以學生全面及可持續

發展的教育理念來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創造一種更適合學生需要的育人環境。

三、校本課程內容:

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從學校實際出發,結合整體建設發展的目標和寶山區教育局開發的寫字課程資源,設立了以下各學段課程內容安排:

一至三年級是摺紙、寫字;

四至六年級是唐宋詩詞鑑賞、寫字。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對校本課程的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相關項目開發小組,設立組長,在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積極組織運作,撰寫方案,組織人員,落實編寫任務,反饋信息,充分發揮作用。

2、積極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和校本培訓,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舊課程理念,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和目的,明確如何開發校本課程,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3、加大對校本課程開發的經費投入,設立專項撥款,立項撥款;鼓勵教師結合家鄉特點、學校特色自立、自報項目,並給予經費支持,對錶現突出,有創新的教師給予及時的表揚和獎勵。

4、嚴格校本教材課程設置。把校本課程納入正式課表,保證有課時,有教師,有課本,有計劃;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可有計劃地靈活使用課時,對有些課作彈性化處理,使校本課程進入良性的發展軌道,並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資料,積累經驗,不斷充實完善、提高校本課程的質量。

5、堅持校本課程研討制度,把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作爲學校的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年內舉行至少四次校本課程研討活動,並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資料,有總結,有課題。

6、積極營造校本課程開發氛圍,校本課程的限定項目和自主項目有機結合,挖掘教師內在潛力,提倡教師獨立或合作申報項目,學校領導部門及時給予技術與經費方面的支持。

7、學校的各部門、各條線積極地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提供有利條件,如圖書館、電腦房、科技室等,專任教師、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要充分利用,學校應給予有力的支持。

校本課程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新課程的理念已逐漸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並付之於教學實踐。我校校本課程活動也積極投入課改,並探索符合學校特色的新路子,在課程內容設置、學習活動方式改變、評價標準多元上自主探究、不斷創新。在管理方式上採取由校長室→教科室的管理網絡,最大限度發揮人力、物力資源優勢,爲學校文化的塑造、特色的形成、品牌的打造發揮應有的作用,爲學生興趣的培養、技能特長的錘鍊不斷努力,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而積極探索。

二、確立目標、制訂計劃。

1、確立目標

本學期我校校本課程將被分爲選修校本課程、必修校本課程兩類。必修校本課程直接反映我校課改效果和辦學特色,每班每週將開設兩節校本課程,課程列入課表;選修校本課程共開設6個小組,被安排在每週三下午的兩節課。各活動班組都要結合課改要求,及所帶班組特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擴大視野,動手動腦,提高綜合素質;發展興趣特長,豐富精神生活,增進身心健康。

2、制定計劃

各輔導老師要在認真總結反思的基礎上,樹立質量意識、品牌意識、效益意識。結合新課程理念,根據學科特點及班組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計劃。在制訂計劃前要反思上學期活動課存在問題,考慮好改進方法,再從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成果展示幾個方面入手,確定活動目標時,要寫清質量目標、效能目標,既要有定量的,又要定性的。目標要合理可行,並在活動過程中體現。

活動內容與方式這塊要圍繞目標,寫清開展哪些活動及活動進程,通過什麼方式方法、採取哪些措施來達成目標。內容的確定要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爲學生知識的習得、技能特長的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一協調發展而服務。

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是組織競賽、彙報演出、作品展覽、檔案袋展示等,各輔導老師可結合組特點在制訂計劃時指明。在制訂計劃過程中要讓學生共同參與,讓學生明確活動目標,使之成爲師生共同的活動計劃與奮鬥目標。活動計劃制訂好後上交教科室審覈、修訂後,作爲教師校本課程考覈的重要依據。

三、全心服務、打造品牌。

要圍繞學校文化塑造和品牌質量提升這個核心,確立服務觀念,以責任心、事業心、進取心對待工作,以愛心、真心、誠心面對學生。

1、輔導老師要提前5分鐘到崗,預先準備好活動器材、工具等,保證學生活動時間,下課鈴未響,學生不得提前脫離活動狀態。建立點名制度,每次都要確保每位學生參與活動。缺席的學生要把情況反饋給班主任,協商共同配合教育。

2、學生活動期間輔導老師須自始自終擔任組織指導工作,活動巡視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坐堂批改作業或幹其它有礙於指導工作的事。

3、要確保每次活動課的質量。嚴格按照計劃內容上課,同時要發揮創造性,活動方式要靈活多樣,可結合趣味遊戲、趣味故事等,激發學生的活動情趣,吸引學生,留得住學生。要能讓學生在活動課上形成的興趣和熱情擴展延伸到課外、家庭,使校本課程更富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可把校本課程與學科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興趣特長。

四、規範管理、提高質量。

1、輔導老師要做好活動班組學生活動期間的常規教育和管理工作。去專用教室上課的小組,輔導老師更要加強管理和教育,不得隨便動用室內物品,一經損壞、遺失或造成事故,要追究輔導老師責任。活動結束,要做好室內衛生打掃,門窗關鎖工作。

2、分層管理,提高質量。由校長、教科室人員組成管理層。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觀念。教科室審覈各活動班組計劃及班組學生名單,然後由教科室對照計劃及小組名單監督檢查,記錄情況。管理人員還要以參與者、研討者身份深入課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時和活動組老師一起解決活動過程中的困難與問題,還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聽好部分班組老師的課,做到對組內每位老師平時的活動質量有一個清晰地瞭解。

五、多元評價、嚴格考覈。

1、校本活動課的評價重視過程評價勝於重視結果評價,對學生評價的主要着眼點應放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和態度的變化上。評價方式採取自評與互評相結合,橫向評價與縱向評價相結合。

2、對教師的評價重視過程與成果呈現兩方面。過程評價將從態度、責任心、事業心、常規管理、課堂質量幾方面入手;成果顯現通過現場展示、實際操作、競賽評比、物化成果展示、提交相應資料、檔案袋檢查、學生問卷、座談等多種方式、方法考覈。

六、日常工作安排。

1、學習校本課程計劃,結合實際在兩週內製訂好計劃、落實好各小組人員,第二週正常開展活動。

2、加強過程研討,解決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管理層教師做好檢查記錄工作。

4、校本課程期末考覈工作。

5、學生考覈評價工作。

說明:專職老師所輔導內容作爲工作內容之一,成果顯現作爲重要考覈依據。所以除學校安排這些訓練時間外,自己還需利用時間進行訓練,以保證學生特長、技能形成。

七、課程設置

校本課程計劃 篇5

活動背景:摺紙、剪紙、絨線編織是一門綜合藝術。它在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心靈手巧。同時,豐富學生課餘生活和陶冶了他們的情操,讓他們在活動中激發自信心和成就感。摺紙、剪紙、絨線編織是一門講究手眼協調的技能,有助於開發大腦智能,培養學生的廣泛興趣和動手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容易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也讓學生掌握了一門生活技能,符合學校“快樂生活”校本課程的要求。因此,開設這一校本課程,通過一系列手工折編活動,培養他們的耐心、細心的學習品質,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從而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用自己的雙手編織美好的希望。

活動目標:

通過摺紙、剪紙、絨線編織各種圖案、圍巾、手套等,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2.通過摺紙、剪紙、絨線編織增強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3.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手工勞動習慣。

4.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豐富學生課餘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5、通過成果展示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活動對象:五年級(3)班學生。

活動準備:

1、 師生課前準備絨線和編織材料、彩紙等。

2、編織材料及必備材料的展示品。活動時間安排:第五週---十五週。

活動安排:

第一節:教師簡述摺紙、剪紙、絨線編織藝術及用途;展示編織材料及必備材料;傳授摺紙、剪紙、絨線編織基本方法。

第二節:講解摺紙、剪紙的方法;學生訓練摺紙、剪紙的方法。

第三、四節:學生收集有關材料。

第五節:學生成果(自己手工折、剪成果)展示;學生介紹其中經驗。學習平針編織手套的方法。第六節、學生成果(自己手工編織的手套)展示;學生介紹編織經驗。第七節:學生優秀成果(編織精細、款式新穎的手工編織的圍巾、手套成品)展示及評價。第八節:學生談感受,寫體會日記。第九節:學生找資料,編手抄報。第十節:活動總結。第十一節:成果展示。

活動總結及評比:

1、學生們通過學習,掌握摺紙、剪紙、編織技巧,從學習摺紙、剪紙、編織的基本功,到會摺紙、剪紙、編織圍巾、手套等,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也能掌握一門生活技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合作能力,並激發學生熱愛美好生活。

2、評價方式:

(1)過程評價與產品打分相結合。

(2)教師評分與學生互評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協作精神相結合。評價表

校本課程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爲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爲宗旨,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爲對象,以教師爲研究的主體,緊緊圍繞課程改革,通過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質量,探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不斷提升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水平。

二、總體目標:

以新課改爲導向,使教師們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致力於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使教師的自我反思行爲縱深發展,凸顯個體價值,倡導團體合作,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校本教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爲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集體備課、主題校研、反思交流”等活動爲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製度。

①集體備課:以學科分段爲組,主備教師要提前三天把主備教案發到組內教師手中,副備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案,並提出修改意見,作爲一度調整方案用紅筆註上。在集中時討論交流,進一步完善教案,經過大家討論形成的共識作爲二度調整;上完課後寫出教後反思作爲三度調整。

②反思交流:通過前一階段組內討論形成的教案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進行反思交流,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提高。

③主題教研:以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爲研究內容,確立一個教研主題進行研究,組內每人至少圍繞主題選擇主備單元中的重點內容上一節公開課,通過說課、聽課、評課、反思、教學論壇等多種形式展開討論,談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廣益達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④理論學習:圍繞教學主題組內教師還不明白,這時候需要理論指導。理論學習做到組內學習與自己自學相結合,通過理論來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是新教材有效化教學和打造“高效課堂”。

2、各教研組要圍繞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積極開展活動,落實好集體備課、反思交流、主題教研、理論學習的四項活動,做到每週安排一個固定活動時間,週四下午爲數學教研組活動,週五爲綜合科活動時間,週三下午爲語文教研組活動時間,在活動時把集體備課與反思交流活動結合起來,主題教研與理論學習結合起來。每次教研活動,相應教師要按時參加並積極發言,與同伴互動、共同進步。教師要樹立主人意識,勇於展示自己,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

3、以“新課程有效化教學”、“高效課堂”兩個大主題研究爲載體,根據年級科目的特點,從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問題來確定學科教學研究主題。各科教研主題安排如下:

語文

一年級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

二年級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能力

三年級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與思考

四年級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五年級簡簡單單教語文

六年級讓品讀與感悟齊飛

數學

一、二年級教具的使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四年級教材的二次開發,挖掘教材資源,重建生命課堂

五、六年級平常課堂求實效,踏踏實實求質量

綜合

音樂:樂中學、學中樂,讓每一個孩子都走進真善美的音樂天地。

體育:愉快合作,個性張揚。

美術:重視基本美術能力的培養。

英語:營造英語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課堂實效性。

科學:在觀察、實驗、活動中探究科學。

品社(生):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生活中感悟。

4、通過教學觀摩、專家講座、名師教學示範、案例分析、談心得體會等活動爲教師搭建參與教研的平臺

5、實施常規教研“六個一”。積極鼓勵教師跨學科,跨年段,互相聽課,每人每學期聽課至少15節。加強業務學習,每學期教學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不得少於5000字。

6、鼓勵“閒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風氣。同事間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就某個教學問題或教育現象,進行閒談,發表評論,並努力獲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另外,就個別教師工作中碰到的難題,提倡同伴積極協助,共同解決。

7、由於校內資源有限,僅憑校內力量不可能完全解決學校、教師在教研中所遇到的問題,必須有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爲此我們將開展“裏外結合”的專業引領活動來培植一支過硬的隊伍。“外”即有計劃安排老師外出培訓學習;“裏”即每次公派出去參加研討會教師回校後爲其他教師做專題講座,爲教師上觀摩課。

8、開展網絡教研,達到優質資源共享,積極參加上饒縣教研網上研討、學習活動,開創教研新天地。

校本課程計劃 篇7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以學生爲本”的原則。

課程結構決定着學生的素質結構。學校課程必須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爲目的,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辯證處理好社會需要、課程體系和學生髮展的關係。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活動要根據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一切從他們的健康發展出發,建設“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學校課程,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有助於他們的個性發展。

2.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的原則

對原有的學校課程及第二課堂的課程應予分析、總結,在學部校本課程的開發中要根據華師大專家所制定的《英才學校校本課程的總體設計方案》爲綱領,將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地位,開發出既有時代特點又符合我校辦學特色的課程方案和教材。

3.整體構建,分步實施的原則。

校本課程是國家的課程計劃系統工程中的一個方面,必須遵循課程計劃的總體要求,在研究整體課程結構的基礎上確定學部校本課程的目標和任務,並根據學部的實際情況,將已趨成熟的經驗進行面上推廣,將必須實行但又尚未論證的內容局部試驗。我們擬定將已具特色和規模的第二課堂課程漸變發展爲校本課程。在此基礎上,經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審覈後將逐步開發以體現“高雅課程”與“科學家、企業家學校”課程爲主的部分校本課程,做到成熟一門,開設一門。

4.普遍性和特色性相結合的原則。

學校課程的研究應在遵循教育規律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研究本校教育的個性色彩和學生羣體的特點,努力創建學部的名牌特色課程。如,小學部的藝術中心已打出品牌,要繼續加強藝術基地的建設,在“特色”上做文章。

5.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學部校本課程的推廣,把握當代課程理論發展方向,大膽實踐,重視實踐的理論昇華,使校本課程開發的內涵不斷豐富。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4、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

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對現代工商活動的興趣,進行企業家精神的薰陶。

5、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三.校本課程的基本構架。

文化素養類

藝體技能類

生活技能類

信息技術類

科學家、企業家素養類

四.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程序

校本課程開發走以下六個基本程序:

1.成立學部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2.進行需要評估(即可行性認定),制定並審議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大致結構;

3.在理論學習、培養的基礎上發動教師編寫《課程綱要》、申報課程;

4.總校校本課程審議小組審議教師編寫的《課程綱要》並確立可行性校本課程;

5.開題選題,形成《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6.進行課程開發的具體工作。

五.校本課程實施的途徑:

校本課程實施是一個校本課程付諸實踐和走進課堂的過程,它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階段。針對這一過程必須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領導重視,創設課程實施的支撐條件。

(1)組織全體教師理論學習,轉化教師的思想觀念。

(2)學部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3)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取經、抽出資金爲教師訂購書籍,鼓勵教師自我“充電”。

(4)對圖書室、閱覽室、電教設備、各專用教室等進行調整,統一部署,妥善安排各功能室的使用,保證學生有較好的活動空間和條件。

2.加強過程管理,實施校本課程

(1)安排課時,保證校本課程的開展。在課程計劃上大膽創新,1--6年級每週均安排2個課時,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活動。

(2)形成由學校到學生五個層面的組織管理系統。

a.學部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b.教務處

c.年級組、教研組。

d.班主任或指導教師

e.學生的學科組長

(3)使各項校本課程有計劃、有步驟進行,制定《英才學校小學部校本課程階段實施方案》,每學期的各項校本課程有階段、有計劃地操作。

(4)建立和課程實施有關的規章制度,對課程實施全過程的每個環節提出工作任務和質量要求。如:課題開題申請表、教師教學設計本、學生活動記錄表、活動評價表、活動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課程評定方法等。

(5)分管領導親自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活動,及時瞭解教學動態。

(6)堅持利用每週的學科大組的教研活動時間進行經驗交流。

(7)定期請相關專家到校指導,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進程。

(8)每個學期選派骨幹教師外出考察學習,提高師資水平。

3.注重活動評價,檢驗效果

針對校本課程的特點,我們擬從以下兩個層面去把握課程評價。

(1)發揮其形成性功能。對正在實踐中的校本課程方案進行價值評價,以使正在實施的課程方案和計劃更好地服務於課程目標或檢驗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從而體現校本課程的獨特價值。

(2)發揮其總結性功能。通過蒐集有關校本課程學習成果的實際證據,對校本課程的實施效果做出價值判斷,以驗證課程的成功程度和指明改進的方向。

根據以上認識,我們擬採用多元評價、自主評價等方式對課程、學生、教師三方面進行評價的實驗探索。

對課程的評價:

課程實施的各個階段,要求學生用週記、日記、學習體會、總結、感想等形式將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收穫和體驗反映出來。爭取做到每項校本課程老師都注意引導學生用日記、感想等形式來反映課程實施的體驗和收穫。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

對學生實施多元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到的知識、技能,更注重評價學生態度、價值觀,評價方式多樣化,有自評、夥伴評、老師評、家長評等,評價的表達方式有等級、評語等。

校本課程計劃 篇8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羣體智慧。

2、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爲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裏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教學時儘量爲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內容,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五、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校本課程的實施通過三個角度來進行:

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願,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分組:按課程類型、學習內容、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採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爲主,班內分組進行。

分塊: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週校本課進行。學校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校本課程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乒乓球顛球運動,是一項學生非常喜愛的活動,通過乒乓球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新穎活潑的體育活動爲載體,培養學生合作、誠信、果敢、公平等優良品質,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的發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爲豐富校園課餘生活,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乒乓球技能,特制定此綱要。

二、 課程開發的背景

《中央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和體質狀況,積極探索適應青少年特點的體育教學與活動形式,指導學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

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而且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體育運動,場地限制少,容納學生多,學生喜歡,普及率高,參與廣泛。而且在室內舉行,風雨無阻,不受天氣影響,沒有身體對抗,學生不易受傷。更是學生非常喜歡的運動項目。學生經常參加該項目鍛鍊,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習,豐富生活,適宜終身運動。

三、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

1、挖掘乒乓球特色文化,促進校園特色文化的發展。

2、通過乒乓球運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3、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和思維的敏捷性;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動作速度,培養沉着冷靜、機智果斷的心理素質。

4、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及拼搏向上的高尚情操。

四、課程開發的原則

1、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原則。校本課程開發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發展個性,開發潛能,培養能力,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最大育人功能,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

2、堅持發展學校特色的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充分汲取學校在以往辦學中形成的寶貴經驗,發揮自身優勢,挖掘自身潛能,利用自身資源。不效仿,不照搬他校做法,充分體現本校師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使其具有鮮明的、獨特的自己學校的特色。

3、堅持以教師爲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教學框架(主題內容)

序號教學內容課題課時周次

1、握拍法、遊戲22

2、練好步法、遊戲24

3、自拋自接球、遊戲26

4、拍面託球、遊戲28

5、顛球(正反顛球)、遊戲410

6、打牆球、遊戲214

六、教學策略

1、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勇於克服困難。

2、貫徹精講多練、循序漸進的原則。

3、注意教學組織、練習形式的多樣性,讓學生明確教學安排和練習內容的目的要求,激發學生的興趣。

4、在教學過程中,強調集中講解和個別指導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據學生的水平和身體條件的不同,可在練習方法和內容上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爭取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校本課程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彰顯學校辦學特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出發,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藝術的快樂。

二、活動設想

陶藝校本課程在活動中將會從培養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緊密結合陶藝教學的實際情況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程度,開展切實可行的陶藝技法技能訓練活動,充分發掘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認真組織,精心設計、服務教學,注重過程,通過陶藝校本課程的活動,培養具有一定藝術水準的小陶藝家。

三、活動目的

通過陶藝校本課程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瞭解陶藝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並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提高一定的`技能,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爲今後培養美術人才起着積極推動的作用。

四、活動時間

每週校本課程課 ,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陶藝教室。

五、活動步驟

陶藝校本課程是美術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與課堂教學相比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學生們非常喜歡參加。但是它比較容易受到考試或者其他活動的限制和衝擊,教師和學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終,保質保量地堅持到底。要將陶藝校本課程辦得有聲有色,本學期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制訂具體的小組活動內容計劃

陶藝創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將通過講座、參觀、閱覽、觀看、製作、展示、評價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採用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探究、去體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玩玩、做做、學學,讓學生樂於學、學中樂,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有創造美的作品的內驅力,專心治陶,誠心學藝。根據這些,制定詳細的教學內容計劃。

(二)、開設美術知識欣賞課程

優秀的美術作品對於學生在認識上、思想教育上、審美能力上都起着積極的作用。隨着社會的發展,客觀事物的審美屬性日益突出,缺乏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的現代人,將不可避免出現困惑和缺憾。通過美術鑑賞和美術知識與技能技巧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學生引向健康成長的道路。所以在教學中有必要開設欣賞課,如《現代陶藝欣賞》、《中國陶瓷藝術》等等,可以通過多媒體觀看,或放幻燈片,或三五成羣地圍坐在一起翻看大畫冊,可以一邊看一邊談論,暢談感想,這樣,通過一系列的鑑賞評析,加深學生對傑作的熱愛,喚起了對陶藝的高漲熱情,使興趣小組持久地開展下去。

(三)定期舉辦學生作品展覽

舉辦陶藝展覽,交流、回顧、總結學習成果,可以爲學生提供表現自己實力的機會,增強自信心。我們則要精心指導,嚴格把關。學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內展出以起到示範作用。對於一些才華出衆、個性鮮明的同學,提供條件爲他們舉辦聯展和個展,努力培養出色的藝術人才。

爲了開展陶藝校本課程活動,真正使學生學有所得,我們將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膽實踐,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陶藝校本課程開展得豐富多彩、富有特色。

20xx年3月

校本課程計劃 篇11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重要補充,是學校課程開發與建設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凸現辦學特色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對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選擇與發展需求具有重要價值,體現着對人的高規格培養。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以及《山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試行)》等精神,依據學校實際,對學生的發展需要進行科學的評估分析,特制訂本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

一、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課程是爲學生而生的,滿足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興趣和需求是校本課程開發最根本的關注點。“一所好的學校不應當規定人的發展道路,而應該是一個能夠讓學生實現夢想的地方。”學校就其本質而言就是一種讓學生在其中不斷完善、成長的環境,學校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按照教育規律、人的成長規律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創造一種最適合學生的生態環境。智能優勢的差異性必然要求課程的多樣性,“和而不同”反映了對人的尊重,建立和諧的課程體系在促進學生充分發展的同時,也必然賦予課程以生命力。

(一)需求

無棣一中已有60年的歷史,隨社會發展和課程改革,以創建師生的幸福人身爲學校的理想,學校極爲重視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同時又注重立足學生今天的發展設計,使學生明天的發展總是建立在今天的基礎上,並且通過實現學生素質的培養,夯實學生髮展的根基,真正爲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每一名學生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生命個體,其成長背景、發展經歷、素質構成,各有所長。現代社會的學生素質全面,競爭意識強,個性突出。這是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根本點。面對這樣一個羣體,我們既要讓學生通過課程獲得更高的知識和思維能力,更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學會創新;既要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所需要的特色素質,更要讓學生學會尊重、繼承傳統、懂得關愛、習得文明。

學科教研組、集備組、教師必須認真分析研究學生羣體,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座談等多樣的調研形式,結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走進學生,瞭解學生所需,掌握學情,有針對性的開發相關校本課程。

教師和學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是課程構成的最爲重要的元素。教師是教育的核心,是課程開發與建設的主體,是保障學校發展、學生髮展最根本的力量。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既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育研究的發展需要。教師可以通過課程將自己的興趣或優勢智能付諸於教學實踐,拓展研究領域,也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與人生價值。

(二)可能性

1、無棣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名勝古蹟薈萃,田園風景秀美。(“八大景”聞名遐邇,禹貢碣石山、大口河旅遊風景區、海豐塔、秦臺、漢壘、光武城、清代高等小學堂、魏王豹墓及清代金石學家吳式芬故居等景點古韻猶存,新姿甫綻。登碣石山,可直觀滄海;漫步黃金海岸,可嬉水衝浪。

歷史上流傳於無棣的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清末、民國年間,河北省的竹板書、西河大鼓和摔繮調等曲藝形式相繼傳入無棣縣。無棣被稱爲魯北“鼓書之鄉”。

無棣人文始著於夏商,唐季有聲,宋元繼起,至明清兩代而極盛,掇英擷秀,科甲如林,賢相名卿方伯聯第。後唐李愚明宗時爲相,以書說韓建傳於世;北宋李之儀,文比蘇秦,書若黃米,翰苑巨擘,一代宗師;明太宰楊巍,宦績揚名中外,文章稱奇今古,與同爲無棣籍的王佐、谷中虛聯稱同朝三部尚書(戶部、吏部、兵部),名載國史;清代以吳式芬爲代表的“海豐吳氏”家族,有“進士世家”“尚書門第”之稱,清代十朝爲宦,榮授“七巡撫八侍郎九封光祿,三翰林五資政十朝邦禁”之美譽,吳氏著述豐實,“家乘萬卷”,與濰縣陳介祺“家藏萬印”並冠齊魯。中國近代名人大辭典,就錄入無棣歷史名人十人,諸如北洋大臣吳重熹、兩廣總督張鳴岐、山東督軍張樹元、抗日將領馮安邦、鋤奸部長徐尚武、模範專員石景芳、三邊政委丁洪澤、同盟會員楊虎臣等。歷數當代名人還有京昆耆宿李洪春、鼓界泰斗劉田利、武術名流姜綬青、電腦博士王申培、建築設計大師張鎛、著名中國國畫家李山等。

豐富的文化遺產,日新月異的經濟建設,都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提供了可能性。

2、學校發展

學校在推進課程改革中逐漸形成以課堂教學爲基礎,以課程建設爲抓手,以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爲核心,以素質教育爲目標的發展思路,也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課程開發體系與模式。學校鼓勵全體教師積極開設校本課程,從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組團隊建設、課時補助、制度管理、評優推薦、後勤保障等諸多方面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提供更加積極、民主的大環境。

3、藉助社會資源拓展課程領域。學生家長、周邊資源、地域文化、地方特色、民間藝人、社會名人、社會團體等均可作爲課程資源,可以建立“社會資源類課程資源庫”。

4、注重課堂生成資源的收集、利用與再開發。最大化的保存教學過程,注意收集、整理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文本、圖片、視頻等資源均可成爲後續課程開發與建設的寶貴資源。

5、重視網絡資源的獲取,發揮教育博客、教育網站等網絡媒體技術的資源優勢,學校網站、教育系統資源網站均可成爲課程開發的資源。

6、目前我校教學區、辦公區、藝術樓、操場、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實驗樓、宿舍、食堂等校內區域設施齊全,均可成爲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資源保障,當然我們也積極倡導教師創造性的開發或使用相關場地開設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

二、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總體目標

20xx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20xx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又提出,“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爲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爲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保障。現階段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範圍主要爲《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中的選修Ⅱ部分。校本課程是與國家、地方課程並列的課程類型,具有獨立的價值,並且有明確的比例配置,任何人不得剝奪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權利。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總體目標

在素質教育的探索中,我們突出強調“以人爲本”的核心教育價值理念。以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爲支撐,根據教育全球化及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學校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爲價值取向,按照基礎教育的定位、人的成長髮展規律及本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身心健康素養、自我認知和生存能力等基礎素質。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設想

(一)開發主體:

教師個人(包括後勤工作人員)、備課組、教師全體、校內外合作、學生以及師生合作等。提倡“1+1”模式,即任課教師承擔一門學科的教學,有能力的再開發一門校本課程,原則上誰開發隨承擔實施。

(二)課程主題:

(1)反映學生興趣、特長、綜合素質和身心健康等個性發展的主題;

(2)反映時代發展需要人的新的素質如理財、表達、合作、寬容、創新等方面的主題;

(3)反映學校特色發展的主題;

(4)反映民族、民俗、社區、環境等地方文化與自然的主題。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類型

我校校本課程目前主要規劃爲八類,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類別選擇開發相應的校本課程或者進行課程改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智能興趣跨學科、跨領域開設校本課程。

主要分類如下:

科學激趣類、藝體技能類、人文素養類、語言工具類、技術類、學科拓展類、體驗感悟類、文化交流類課程等

(四)開發的課程,必須填寫《無棣一中校本課程申請表》,由校本課程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是否納入實施程序。

學校原有的校本課程,經過加工修改,原創者可以繼續申報。

四、校本課程的實施與常規管理

每一門校本課程必須包含相關的課程規劃、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的實施與評價以及課程資源的分析與利用等課程元素。

(一)校本課程的實施

校本課程在基於課程目標的前提下,採用多樣化的實施方式。由課程教學處和年級組組織實施。

1、課程教學處和年級組面向家長和學生要精心組織課程推介會,詳細介紹學校課程的特點及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功能。注重引導學生去發現自己的地優勢智能,幫助確立發展的欲求。

2、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選擇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課時安排與學分要求

1、每門校本課程課時安排一般爲每週1課時,總課時爲18課時。

2、《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規定,每個畢業生的最低學分爲144,其中必修學分爲116,選修Ⅰ學分至少爲22,選修Ⅱ學分至少爲6。學校課程(選修學分II)的設置要採取模塊方式,每個模塊設計爲18學時1學分,或36學時2學分。學校至少應實際開出18學分的學校課程。

3、每個學生每學年至少必須修滿2個學分且至少選修兩門校本課程,並記入學生檔案。

(三)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

1、年級組

(1)各年級組有責任分階段規劃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其校本課程的數量與質量是年級組千分考覈的重要指標之一。

(2)各年級組所開校本課程按規範必須做到“六有”:有課程目標、課程計劃、有課前教案、有科學而可行的教學設計、有實施方法及評價辦法。

(3)各年級必須開出足以滿足本年級學生需求量的學校選修課程。鼓勵以合作的形式開設相關課程。

2、教師層面

(1)開設的校本課程要建立在學生問卷調查基礎上,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興趣和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提高教學服務質量。

(2)教師不得自行調課、代課、停課;不得私自更改上課時間、地點。

(3)教師必須自覺遵守覈定課時量,不得違規擅自增加或減少課時,以免造成學生課時負擔或管理鬆散。

(4)任課教師向課程教學處提供學生百分制的原始成績,其中平時成績佔40%,學生上課缺勤三次以上,本門選修課程將不記學分。

(5)每門選修課要注重課程過程資源的收集、歸類、整理,建立齊全的電子檔案。開設一段時間後,要形成完善的課程綱要,逐漸向精品化課程發展。

3、學生層面

(1)學生根據學校課程一覽表進行選課,填寫選課申請。學生一旦確定選修的學校課程,則不得隨意更改或退出。學生如想改換選修校本課程,必須向年級組提交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進班聽課,記入學分。

(2)校本課程原則上需報名不少30人才准予開課;超過75人要分班教學。中途學生流失而造成人數低於底線,則該課程終止。

(3)遵守學校課程課堂常規管理,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注重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4)學生如果在選修校本課程過程中遇到不滿意的情況,有權向年級組投訴或通過《選修課反饋單》向年級組反映。

五、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應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有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導處通過聽課、查閱教師記錄、問卷調查等形式對教師考覈,記入校本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爲“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爲“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六、校本課程的保障

(一)組織保障

爲加強校本課程的管理與研究,特成立“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負責對申報校本課程的審批、常規管理、教學考評、特色課程的認定等工作。

“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成員構成:校長、副校長、教學處主任、教科研室主任、年級組長、備課組長、校內外專家、家長代表等組成。

常規管理一般由學校課程教學處負責,各年級組爲執行落實部門,教師爲開發主體。定期對校本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評估、檢查、反饋、評價,及時調整和改進,確保校本課程的開課質量,保證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有序性、科學性。

由“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負責對高中三年課程進行總體設計、規劃、統籌,對校本課程進行審批。

(二)制度保障

1、由“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制定並公示《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2、各年級組制定“年級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3、教師根據教研組制定的“年級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確定校本課程開發項目,在每學期期末考試前一週向“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申報下學期選修課程,進行《校本課程申報表》以及課程綱要的提交,以便審批。

課程綱要一般包括:

(1)一般項目:課程名稱、開發者、課程類型、對象、課時、時期等

(2)課程要素: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

(3)課程實施所需要的條件或資源

4、審批

由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負責初審,並提出意見。通過審覈後,全校公示。並組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課題選擇。試行一週後,學生可以申請繼續選修或改修。

5、一旦審批通過並在網上完成學生選修報名,教師必須如期開課,不得無故廢止課程或隨意更改既定課程內容計劃,以免影響學生的課程選擇。申報審批時限截止後,不再受理該學期課程申報項目。

6、開發校本課程和開發校本課程並通過課程管理委員會評審的,分別計入教師考覈,並評選優秀校本課程,學校頒發證書。執教教師計入工作量。

校本課程計劃 篇12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爲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學校在完成國家課程計劃的前提下,可以對國家課程進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着課程權力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是今後我國課程革新的焦點。爲落實素質教育精神,順應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展趨勢,根據省市課程改革會議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一)確立一箇中心:人文素養的培養

通過對校本課程的需要評估,我們決定以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要求爲前提,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定爲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個基礎:生活

以學生的生活爲基礎,從生活出發,引導學生理解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方式,擴展學生生活經驗,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都能貼近生活,適應生活。從而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問題,並創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們的校本課程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我們重視師生的自我發展、自我體驗,正視學生的個人知識。重視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體驗、自我選擇,張揚學生知識中的個性化,使之共同成爲時代精神的建構者。

(三)明確一個原則:開放(包括內容和形式上的開放)

開放可以給師生更廣闊的天地,校本課程內容上的開放可以使教師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實質,形式上的開放可以促進內容更趨科學、完整。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內容

1、總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鄧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爲指導,體現時代的要求,體現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爲核心內容,以學生髮展爲本,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促使每一個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教師、學生共同成長。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

2、具體目標

發揚"尊重人格、尊重差異、思想自由、個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發展"的人文主義精神,推進小學教育人文化改造,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符合課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我校校本課程的目標,針對學生實際,我們把它分爲:尊重他人、認識自我、勤於反思、善於合作。

3、校本課程開發內容

校本教材的開發內容,主要有“課程整合、課程新編和課程選擇三種。

課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學科間的整合和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兩方面。

課程新編:計劃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各科的特點來組織實施。

課程選擇:選修課和活動課,教材以選擇爲主,選修課以學校開發的校園文化活動、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門課程外,我們認爲,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該是多樣化的。

三、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的保證機制

(一)學校成立以主要領導爲核心的校本課程研究小組:組長:仇洪財校長

全面負責校本課程開發工作,負責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副組長:杜崇輝、孫寶武、孫正保。

審議教師的開發設想,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內容,具體具體發展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其中教科室:負責課程實施的設計指導和理論指導。教務處:負責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

組員:各教研組組長

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二)組織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綱要或教材是課程的表現形式,是教與學的載體,在校本課程的構建中,編寫教材或綱要,是最艱難、最關鍵的環節。校本課程研究小組,要組織一批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善於思考問題的、文筆能力比較強的教師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三)採用“三板塊”形式,進行全員性通識培訓。

(1)理論學習

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課程實施探索》等有關材料。採取自學和輔導、分散和集中、討論和測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樹立大教育觀,並用大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要樹立十種新型的教育觀即新型的教師觀;新型的教學觀;新型的學生觀;新型的質量觀;新型的課程觀;新型的人才觀;新型的教學方法觀;新型的過程教學觀;新型的教學手段觀;新型的終身學習觀。

(2)專題研究

學校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使教師掌握新課改理念,樹立新課改意識,及時捕捉信息,開闊視野,尋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質,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活動實踐

每學期,我們都計劃按兩個環節進行。

①年段研討:每學期要以年級或年段爲單位,對校本課程進行實踐研討。

②對外展示:每學年結合市級的各種教研活動對外展示,努力倡導新教材要活用勵志網,舊教材要再創造,但無論是新教材還是舊教材,都要體現新課標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訓的特點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發揮網絡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爲核心的管理機制,確保校本課程實施。主要建立了三個機制,

1、激勵機制:校本課程的開發爲教師提供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空間,要想讓每一位教師都能人盡其才,各盡其能,對會教能編的教師,學校要採取各種形式,及時進行表彰和鼓勵。

2、評估機制:要研究制訂校本課程評價標準,並與學校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考覈相結合。要恰當的採用行政手段,確保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使每一位教師真正成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者。

3、投入機制:要有基本投入,要捨得投入,要優先投入。以上計劃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的進程,適時進行調整。

校本課程計劃 篇13

撫寧縣第三中學關成良田野

一、指導思想

本課程的教學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堅持以學生爲主體,立足於根據學生掌握程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分層,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改變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把發展學生的主題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爲素質教育落實到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實處。並着眼於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籃球知識和技能,使其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爲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意義與目標

1、課程開發的意義A、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教育作爲培養人的活動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發展,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和創造性。校本課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課程的設置及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的多樣性、課程內容的可選擇性和豐富性。

B、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國家課程開發模式下,教師處於權力結構的最底層,教師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進度,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這無疑扼殺了教師的創造潛能。校本課程的開發賦予了教師的課程決策權。教師就是課程編制者、實施者、評價者

C、學校特色的形成

一個學校有沒有特色,首先要看他有沒有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課程管理體制的確立就是在保證基本的教育質量的前提下,給學校一個空間,讓學校根據自己的客觀現實確定自己的辦學哲學。確立學校獨特的發展方向。特色化課程的建構是實現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

2、課程目標:

A、突破以運動技術教學爲主的舊體系,建立以增強體質、提高體育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爲主線的課程目標體系。使學生以籃球運動爲基礎在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和身體活動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增強學生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B、通過圍繞籃球項目的各種體育途徑,向學生進行系統的籃球運動、健康保健基礎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培養興趣,發揚優勢,優缺共存,協調發展,養成經常鍛鍊身體的習慣,學會以籃球作爲自身健身的主要項目,爲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C、寓德育和美育於籃球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集體、團結合作、開拓創新、艱苦奮鬥等良好體育作風,同時培養學生鑑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學生美的情操,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讓每位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三、課程開發的內容

第一篇:籃球運動概述(“嚮往籃球”理論課)主單元教材第一章: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第二章:現代籃球運動的特點第三章:現代籃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篇:籃球技術篇第3節:投籃技術第2節:傳接球技術術第1節:移動技術第一章:籃球的基本技授課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第4節:運球技術高中一、二、年級第5節:持球突破技術高中一、二、年級4課時6課時4課時4課時4課時1課時1課時授課課時1課時第6節:防守及搶籃板球技術第二章:籃球的基本戰術第1節:攻守戰術基礎配合第2節:快攻與防守快攻第3節:人盯人攻防戰術第4節:聯防攻防戰術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4課時6課時8課時8課時8課時第三章:趣味籃球籃球遊戲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4課時第一章:籃球運動主要4課時第三篇:籃球規則規則第二章:籃球裁判基本年級手勢第三章:籃球運動的組織和編排

四、課程開發的原則

原則一、以學生爲本。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課程開發之前,學校、教師應充分調查學生所需與所求,學生最希望知道的、但又普遍缺乏的知識,往往就是校本課程開發的最好素材。

原則二、以實踐爲本。理論性強,實踐性差,是現行中小學課程面臨的普遍問題,這多少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多數學生是在“無趣”中學習的。校本課程,作爲國家級課程的有益補充,如果也是這樣一幅模樣,效果可想而知。應該說,校本課程是最容易開出新意的課程,因而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實踐性。原則三、以實際爲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生層次,註定了校本課程的開發不能一刀切,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本校的實際,學生的實際。找準這些實際,就是校本課程的最佳切入點。

五、實施建議:

1、教師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和利用課程資源,不斷地調整課程內容,進行優化整合,突出課程的生成性特點,創設出具有校園特色的課程。

2、在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和鍛鍊爲中心,側重培養學生體育意識,養成鍛鍊身體習慣。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

3、教師應對本人開發的單元教材進行試教,通過實驗對照班、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做好反饋記錄,不斷修改完善教材內容,最後在教科室的指導下年級推廣運用。

4、教師應該注重校本課程的學習與交流,統一觀點,增強合作意識,不斷提高理論水平,體驗新課程理念,努力推進新課程的改革

六、實施措施、方法

以活動爲載體,建立活動小組,以記錄、資料呈現。

七、教學內容

第一篇:籃球運動概述(“嚮往籃球”理論課)主單元教材第一章: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第二章:現代籃球運動的特點第三章:現代籃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篇:籃球技術術第1節:移動技術第2節:傳接球技術第3節:投籃技術第4節:運球技術4課時4課時4課時6課時第一章:籃球的基本技1課時1課時授課時間授課課時1課時篇第5節:持球突破技術第6節:防守及搶籃板球技術第二章:籃球的基本戰術第1節:攻守戰術基礎配合第2節:快攻與防守快攻第3節:人盯人攻防戰術第4節:聯防攻防戰術第三章:趣味籃球籃球遊戲第一章:籃球運動主要4課時4課時6課時8課時8課時8課時4課時4課時第三篇:籃球規則規則第二章:籃球裁判基本手勢第三章:籃球運動的組織和編排

校本課程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本課程的教學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堅持以學生爲主體,立足於根據學生掌握程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分層,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改變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把發展學生的主題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爲素質教育落實到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實處。並着眼於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籃球知識和技能,使其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爲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意義與目標

1、課程開發的意義A、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教育作爲培養人的活動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發展,從而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和創造性。校本課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求,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具體體現在課程的設置及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的多樣性、課程內容的可選擇性和豐富性。

B、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國家課程開發模式下,教師處於權力結構的最底層,教師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進度,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這無疑扼殺了教師的創造潛能。校本課程的開發賦予了教師的課程決策權。教師就是課程編制者、實施者、評價者

C、學校特色的形成

一個學校有沒有特色,首先要看他有沒有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課程管理體制的確立就是在保證基本的教育質量的前提下,給學校一個空間,讓學校根據自己的客觀現實確定自己的辦學哲學。確立學校獨特的發展方向。特色化課程的建構是實現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

2、課程目標:

A、突破以運動技術教學爲主的舊體系,建立以增強體質、提高體育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爲主線的課程目標體系。使學生以籃球運動爲基礎在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和身體活動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增強學生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B、通過圍繞籃球項目的各種體育途徑,向學生進行系統的籃球運動、健康保健基礎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培養興趣,發揚優勢,優缺共存,協調發展,養成經常鍛鍊身體的習慣,學會以籃球作爲自身健身的主要項目,爲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C、寓德育和美育於籃球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集體、團結合作、開拓創新、艱苦奮鬥等良好體育作風,同時培養學生鑑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學生美的情操,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讓每位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三、課程開發的內容

第一篇:籃球運動概述(“嚮往籃球”理論課)主單元教材第一章: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第二章:現代籃球運動的特點第三章:現代籃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篇:籃球技術篇第3節:投籃技術第2節:傳接球技術術第1節:移動技術第一章:籃球的基本技授課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第4節:運球技術高中一、二、年級第5節:持球突破技術高中一、二、年級4課時6課時4課時4課時4課時1課時1課時授課課時1課時第6節:防守及搶籃板球技術第二章:籃球的基本戰術第1節:攻守戰術基礎配合第2節:快攻與防守快攻第3節:人盯人攻防戰術第4節:聯防攻防戰術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年級4課時6課時8課時8課時8課時第三章:趣味籃球籃球遊戲高中一、二、年級高中一、二、4課時第一章:籃球運動主要4課時第三篇:籃球規則規則第二章:籃球裁判基本年級手勢第三章:籃球運動的組織和編排

四、課程開發的`原則

原則一、以學生爲本。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課程開發之前,學校、教師應充分調查學生所需與所求,學生最希望知道的、但又普遍缺乏的知識,往往就是校本課程開發的最好素材。

原則二、以實踐爲本。理論性強,實踐性差,是現行中小學課程面臨的普遍問題,這多少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多數學生是在“無趣”中學習的。校本課程,作爲國家級課程的有益補充,如果也是這樣一幅模樣,效果可想而知。應該說,校本課程是最容易開出新意的課程,因而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實踐性。原則三、以實際爲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生層次,註定了校本課程的開發不能一刀切,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本校的實際,學生的實際。找準這些實際,就是校本課程的最佳切入點。

五、實施建議:

1、教師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和利用課程資源,不斷地調整課程內容,進行優化整合,突出課程的生成性特點,創設出具有校園特色的課程。

2、在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和鍛鍊爲中心,側重培養學生體育意識,養成鍛鍊身體習慣。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

3、教師應對本人開發的單元教材進行試教,通過實驗對照班、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做好反饋記錄,不斷修改完善教材內容,最後在教科室的指導下年級推廣運用。

4、教師應該注重校本課程的學習與交流,統一觀點,增強合作意識,不斷提高理論水平,體驗新課程理念,努力推進新課程的改革

六、實施措施、方法

以活動爲載體,建立活動小組,以記錄、資料呈現。七、教學內容第一篇:籃球運動概述(“嚮往籃球”理論課)主單元教材第一章: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第二章:現代籃球運動的特點第三章:現代籃球運動的意義第二篇:籃球技術術第1節:移動技術第2節:傳接球技術第3節:投籃技術第4節:運球技術4課時4課時4課時6課時第一章:籃球的基本技1課時1課時授課時間授課課時1課時篇第5節:持球突破技術第6節:防守及搶籃板球技術第二章:籃球的基本戰術第1節:攻守戰術基礎配合第2節:快攻與防守快攻第3節:人盯人攻防戰術第4節:聯防攻防戰術第三章:趣味籃球籃球遊戲第一章:籃球運動主要4課時4課時6課時8課時8課時8課時4課時4課時第三篇:籃球規則規則第二章:籃球裁判基本手勢第三章:籃球運動的組織和編排

校本課程計劃 篇15

本學期仍以學校校本課程爲依託,以學生髮展爲主線,以學生心靈成長需求爲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實施閱讀引領學生精神成長。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些活潑可愛、健康向上的孩子們剛開始小學生活,在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方面都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培養。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2、對學生進行健康的興趣愛好,誠實守信、尊敬長輩、愛護花草等生活習慣,培養安全意識。

3、營造吟誦兒歌、童謠的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4、會賞析、吟誦一定數量的經典兒歌。

5、通過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兒歌的感受,大膽表現自己,積極培養學習兒歌的樂趣和願望。

三、教學措施。

1、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節儉及愛衛生的好品德。

2、將思想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3、通過豐富多彩的誦讀形式,引領學生從讀詩、背詩、賞詩中培養讀書興趣。

此外,還要結合本班實際及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活動形式力求生動活潑,富於童趣。

四、教學進度附下表

校本課程計劃 篇16

(一)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也正是他們身體發育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爲了保證和促進學生的健康,必須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和有關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籃球校課程構建了技能、認知、情感、行爲等領域並行推進的課程結構,並按照健康的要求,選取了與籃球密切關係的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有關知識和技能,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鍊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

(二)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愛好,形成持久的籃球興趣

籃球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堅持鍛鍊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行爲和效果,而興趣與習慣的養成又是在籃球運動參與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只有通過豐富多彩的籃球活動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才能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並使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在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還應使學生懂得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使學生從籃球活動中受益,爲形成持久的'籃球興趣愛好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以學生身心發展爲中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籃球校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把放在中心地位。要求教師在活動中要特別注意體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學習籃球的能力。

要注重學生建立起對自我、羣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

(四)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的基本權利,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學習中受益,不但是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而且是學生的權利,也是貫穿籃球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籃球校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並根據這種差異確定了學習目標和有彈性的學習內容,提出了有益於學生髮展的評價原則;在組織教學和教學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

(五)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學習和掌握籃球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4、拓展學生的體育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及全場攻防配合等學習內容。

校本課程計劃 篇17

一、校本課程開發背景

1、素質教育的實施把學校辦學模式的多樣性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地位,使其成爲一個緊迫的問題。構建學校素質教育的辦學模式是教育改革縱深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

2、21世紀之際,面臨着各種機遇和挑戰,要從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教育的軌道。從這一目標出發,教育的創新呼喚教育的特色。我校選擇了以乒乓項目作爲本校的特色。

3、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智體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體育是實現德育、智育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增強學生體質,關係到國家興衰、事業成敗、民族存亡的大事,也是關係到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終身大事。衆多的體育項目,尤其是運動技術性較強的運動項目,只有在中小學階段,學習掌握運動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成長過程中繼續不斷地發展。

4、從當前的學校體育教學課堂現狀來看,極大多數的中小學體育課教學都是圍繞着五項素質"達標"轉,很少在傳授學生掌握某種運動技能上下功夫。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學生主動發展,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本人以爲學生要在體育中達到"主動",首先是要對體育有興趣,興趣則來自體育中的成功感,而成功的關鍵是對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會"了才能體現"主動"。因此,在中小學階段,除了增強學生的體質,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某項運動的技能,成爲他們的一技之長,而讓他們的終身受益。

5、當前比較突出的現象,一是應試教育而導致的負擔過重,另一個是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溺愛。針對這樣的通病,強化體育功能尤顯重要。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

1、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

2、培養體育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發展個性,培養特長,打好終身體育鍛煉的基礎。

3、通過開設乒乓項目的特色教學,豐富體育教學大綱的內容,激發學生對乒乓的興趣,促進學生正常發育和機能協調發展,提高學生的靈敏反應素質。

4、通過六年的系統教學,使學生達到一定的乒乓技能水平。

5、通過全校性的羣體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學乒乓、打乒乓、喜愛乒乓的羣體氛圍,促進乒乓傳統項目的開展,並對培養和輸送少兒乒乓球運動員的業餘訓練,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積極作用。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第一,堅持全體參與。創建乒乓特色學校,全校學生都在該實驗之中,要使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

第二,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既要繼承傳統的學校管理思想、方法,更要大膽創新,搜索新思路,走體教結合之路,走改革發展之路。

第三,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在實驗過程中不僅要定性分析,而且要作量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不斷調整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使之達到可行有效之目標。

第四,承認並重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按不同的教學步驟進行,提高興趣,打好基礎,發展提高。

第五,管理的系統性。在實驗中要考慮技能水平的掌握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在制定計劃、教學過程時,要注意一貫性和連續性,同時也考慮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系統發展和良性輻射的關係,又要考慮教學管理的系統性。

第六,長期性與階段性相結合。深圳前海學校由乒乓傳統項目發展到乒乓特色學校,並輻射到學校的其他方面要有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打好基礎,抓好各階段的發展目標,是達到長期目標的起步和關鍵。

第七,課堂教學與課餘訓練相結合。課堂教學是主陣地,充分發揮主陣地的作用。課餘訓練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鞏固發展的自由基地,二者相互結合,互爲補充。

第八,乒乓和其他項目相結合。把乒乓項目作爲龍頭項目,同時兼顧帶動其他運動項目的發展,相互呼應補充。整體提高學生素質,提高乒乓運動技術水平的同時也提高其他運動水平的提高。

四、教學構架

一、乒乓球教學模式的三種形式

1、“觀仿——輔糾——練習”模式

①理論指導:乒乓球運動是一項以運動技術爲主的項目,正確的運動技能是順利教學的基礎,是學生運動興趣的前導。教師正確示範或播放教學錄象,讓學生觀看、自由模仿。

②教學過程

③教學組織:個人、小組、多人互相模仿與討論以及教師的指導,練習後達到掌握的目的。

④結果:通過學生的模仿、討論、練習,學生髮揮了體育學習的自我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獨立學習、運動的能力。

2、“實戰”教學模式

①理論指導:乒乓球是兩人對練的項目,一切的基本功練習都是爲了完整的對練,只有把球“打”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鍛鍊學生的運動能力,提高運動水平。“實戰”是使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徑。

②教學過程

③組織方式:學生分組自主對練,相互學習、觀摩、指導研究,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漸掌握運動技能。

④效果:學生在實戰中充分發揮個體的能動性,各盡所能。

3、考覈評價模式

①指導思想:我們應注重過程,使學生在輕鬆的體育環境中學習運動。“技能+素質+參與態度+實際能力+自我健康規劃+理論知識水平”的評價體系,強調學生的參與意識,強調學生在原有基礎的學習提高給予學生“健康”的評價。

②考覈模式

個人評價20%

小組評價30%

教師評價50%

基本技能練習

實戰對練

綜合評價100%

參與

③組織方式:制定一定的評價標準,按照評價體系進行評價,應以“人”及實際情況考覈,體現重在參與、發展、健康的內涵。

④效果:學生考覈積極,心情放鬆,課堂氣氛活躍。

五、校本課程的主題和內容

1、乒乓文化:收集有關乒乓球的起源及發展和乒乓球運動技術發展的歷史資料,瞭解乒乓球的歷史、發展以及當前乒乓球運動的發展趨勢。熟悉世界和我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的優秀事蹟。挖掘校本乒乓球文化,建設乒乓球文化牆,促進校園特色文化的形成。組織學生運用所學的乒乓球基本知識,欣賞一些高水平的比賽,並用說學的知識進行現場解說評論或欣賞完比賽後寫一些評論文章。

2、基本技能: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乒乓球訓練的基本動作要領,形成刻苦訓練的好習慣,養成拼搏、進取的生活態度。

⑴向學生傳授乒乓球運動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增強學生體質。

⑵掌握握拍法、準備姿勢、基本步法、發球與接發球、擋球與推擋球、收球、搓球、削球、左推右攻、推擋側身攻、發球搶攻等技巧。

⑶培養健康心理和堅韌的性格,能學會自己激勵自己,能初步適應環境,根據環境需要調節自己的情感。

3、競賽規則:通過平時的教學、比賽和體育節中各年級乒乓球比賽裁判員培訓,向同學們講授有關乒乓球競賽組織和比賽規則,通過比賽中實踐的操作讓學生掌握乒乓裁判員一整套操作程序。

4、乒乓交流:開發乒乓球的教育功能和價值,瞭解“乒乓外交”歷史,激發愛國情感。開展校際交流,培養進取精神和團隊精神。

5、乒乓管理: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建立健全乒乓球校本課程管理制度、乒乓球館管理制度、乒乓球教練員職責、乒乓球館財產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化建設。

校本課程計劃 篇18

一、目的及意義

籃球是極具競爭性、對抗性,也具有極高的鍛鍊和健身價值,以及欣賞和審美價值的運動項目。中小學生學習籃球與參加籃球活動,是爲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術技能、基本戰術、簡單配合與比賽方法;更是爲了通過身體練習提高身體運動能力、體能和智能等多方面的能力,以達到健身健康的目的。參加籃球活動,能在奔跑、跳躍的過程中,發展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敏等素質;能在複雜多變的賽場上,提高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能在激烈對抗的環境裏,磨鍊意志,發展個性和智能;能在相互配合的過程中,培養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品質;能在觀賞比賽的過程中,培養審美情趣,豐富課餘文化生活。

《標準》並未對教學內容作具體的規定,因而籃球教學的組織、選編與開發,就成爲籃球課程開發與教學前的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爲適應對小學籃球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選擇與開發的新要求,更是爲了滿足小學生對參與籃球運動的期盼和學練的需求,力圖從競技籃球運動項目作爲小學教學內容(教材)的選擇與選編,以及教材化開發入手,着重探索與研究適合小學不同水平段學生學練水平和學生學習需求的籃球教學內容結構,開發和創編適宜小學生活動與籃球技能運用的籃球球內容、籃球遊戲,探討不同水平段適切的籃球教與學的方法。這些研究將對於新課程籃球教學內容與方法的落實與重構,對於拓展與豐富新時期小學籃球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都有着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二、內容的形式

在實施的過程中,先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明確思路和方向,落實目標,形成操作方案;進行網絡互動和統一學習培訓,做好校本課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其次是通過分析各類課標教材,篩選籃球各水平段的教學內容;收集整理、選編班級校本課內容,最後是設計教學計劃,設計課時。根據學校的資源力量,我校制定的校本課是每個人在不同時間進行同一個年級,低年級着重以原地運球爲基礎,也可以不同形式的遊戲進行運球,提高學生興趣和能力,能較好的掌握運球節奏、動作的熟練性;

中年級可以根據不同的水平,進行不同的動作技能,因材施教,有不同層次的水平,在不同層次制定不同的目標,讓學生圍繞這個目標進行練習,提高不同水平的學生。同時也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懂得團結協作的精神。

高年級基本上掌握運球、傳球的技能,進行一些稍微複雜的運動技術,小測試、評比等形式鍛鍊學生意志和體能練習的方式。培養學生勇敢果斷、不怕苦和累的精神。

每個週上兩節校本課程,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分提出不同要求和方法,進行分別的練習,同時也展示給大家看一看,有沒有進步,並談一談你的體會,和同伴交流經驗。在不同組內進行比賽,通過比賽,可以看到自己動作還需要哪個地方改進,再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再比一比,有沒有提高。在提高這個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到快樂。由不懂到懂、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過程。鍛鍊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最後是在我們領着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後,提出不同年級的比賽要求,只有在比賽中才能看到學生掌握情況是否良好,對掌握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那些動作不連貫的進行鼓勵,讓好學生帶動那些不熟練的同學,以點帶面。並在週一早晨升旗儀式進行總結和獎勵

通過學生的練習,在不同的層次上有所不同的進步,也體驗到不同的感受,也掌握到動作的方法和規律。雖然有所提高了,還需要加強努力學習,那麼教師在今後教學的方法上採取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感到有樂趣而願意參與,同時也可以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活動。

三、結論

(一)當前形勢下,籃球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學內容的有效重組,是因材施教和滿足學生主體需求的`重要保證。必須將競技籃球進行教材化選擇和改編,生成適合各學段學生身心特點的內容體系;必須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選擇適度的學習目標、選編適切的學習內容。在籃球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運用好籃球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與開發策略,才能提高課程下的籃球教學實際效益;籃球校本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有效選擇與開發,要實現運動技能學習和靈活運用合一,突出體能練習與遊戲競賽合一,體現情感意志培養與課堂情境合一。

(二)籃球遊戲課程的開發充分突出籃球遊戲化教學特點,使籃球成爲一項具有遊戲品質、競技特色和健身效應的綜合遊戲,使籃球以其趣味的內容、遊戲的形式、快樂的活動等特質紮根於學生的心田。課程開發以其豐富多彩的遊戲化教學內容,形式多樣的遊戲化教學手段,生動活潑的遊戲化學練方式,主動適應學生的心理髮展水平、生理負荷要求和活動方式期待。課程開發把籃球基本技能教學遊戲化,簡單配合教學趣味化,競爭與合作教育通識化,行爲與規則教育寬泛化,使籃球運動更適合、更方便學生學練,激發了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了學練水平和健身效果。

(三)突出籃球課程開發與綜合教學模塊的有效設計,就是爲了有針對性進行籃球基本知識、運動技戰術、比賽的組織與研究,以及籃球比賽欣賞等方面的教學,通過兩個模塊教學促進學生形成愛好和持續的鍛鍊熱情。爲學生的健康發展和終身體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校本課程計劃 篇19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爲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學校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

良好的道德修養、道德習慣是素質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面對一年級學生,更應該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他們到底應該怎樣規範自己的行爲,以適應學校的生活,確保學習任務的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做大量的工作,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所以我們開設了《與文明同行.》這門課程,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一、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三章;學校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

優秀不是一種行爲,而是一種習慣。

二、教學目的:

教會學生爲人處世的一般原則,訓練他們善於交往、善於合作、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他們樂觀豁達、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堅忍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創業意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提高學生文明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爲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更好地發揮才能,擁有更多的成功機會,成爲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礎。

1開展一系列的文明禮儀體驗性的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使之內化爲自己的行爲。

2、舉行豐富多彩的文明禮儀教育主題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3、通過評選“文明禮儀之星”,樹立榜樣,促使學生自覺遵守文明禮儀行爲規範。、

三、教學安排

(一)三月份:

教學內容:個人禮儀

具體活動:

教師舉行講座。

四月份:

教學內容:家庭禮儀

具體活動:

1、教師舉行講座

2、禮儀知識答卷一次。

五月份:

教學內容:學校禮儀

具體活動:

教師舉行講座。

六月份:

教學內容:社交禮儀

具體活動:

1、教師舉行講座。

2、組織學生禮儀演講。

三、實踐活動:

五月份:家庭禮儀活動月:孝敬父母、尊老愛幼。

六月份:學校禮儀活動月:尊敬教師、團結同學。

暑假社會禮儀活動月:與人交往的禮貌禮節。

校本課程計劃 篇20

校本課程就是根據自己的學校的特色進行練習,在這個基礎上有所提高,並得到展示。那麼我校的特色是籃球,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和改進動作技術。教師組織學生做些相關籃球球性的動作,進入練習情境當中,引發學生積極參與運動,同時起到活動熱身的目的。每個學生人手一球進行自由練習,根據學生自己平時看到或創造發明的玩法進行練習。給學生提供思考、合作的機會,提高學生自練、自學能力,鼓勵學生在同伴面前大膽的展示,增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究,可以把學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學當中來,不斷改進校本課程的進度和傳授的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發展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和身體素質。讓學生通過實踐得出經驗,只有在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很好的練習,掌握簡單技能和方法。作爲教師根據不同年級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

低年級着重以原地運球爲基礎,也可以不同形式的'遊戲進行運球,提高學生興趣和能力,能較好的掌握運球節奏、動作的熟練性;中高年級可以根據不同的水平,進行不同的動作技能,因材施教,有不同層次的水平,在不同層次制定不同的目標,讓學生圍繞這個目標進行練習,提高不同水平的學生。同時也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懂得團結協作的精神。

高年級基本上掌握運球、傳球的技能,進行一些稍微複雜的運動技術,小測試、評比等形式鍛鍊學生意志和體能練習的方式。培養學生勇敢果斷、不怕苦和累的精神。

每週上兩節校本課程,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分提出不同要求和方法,進行分別的練習,同時也展示給大家看一看,有沒有進步,並談一談你的體會,和同伴交流經驗。在不同組內進行比賽,同過比賽,可以看到自己動作還需要哪個地方改進,再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再比一比,有沒有提高。在提高這個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到快樂。由不懂到懂、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過程。鍛鍊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

通過練習,在不同的層次上有所不同的進步,也體驗到不同的感受,也掌握到動作的方法和規律。雖然有所提高了,還需要加強努力學習,那麼教師在今後教學的方法上採取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感到有樂趣而願意參與,同時也可以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活動。

校本課程計劃 篇21

課程名稱: 乒乓球課

課程類型: 活動類課程

適用學生: 1、2年級學生

時 間: 2課時/周

執 教 者: 王文亮

課程定義:1、課程的性質:屬校本課程選修課2、指導思想:以《全面健身計劃實施綱要》爲指導,以全面貫徹落實二期課改精神爲宗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普及與提高學生的乒乓球的運動水平,爲以後申報區乒乓球特色學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課程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戰術。

2、通過教學,發展學生靈敏、速度、力量、協調等體能。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等自主學習的能力。

4、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普及和提高、穩固和提升我校乒乓球隊在區初中校的優勢地位。

二、課程內容

乒乓球運動,是我國的國球,我校的學生非常喜歡這項目,它具有很強的競技性、趣味性、知識性和觀賞性。學生經常參加該項目鍛鍊,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能培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所遇到困難的能力。在二期課改中也把乒乓球列爲必學的教學內容。

《乒乓球》校本課程內容共分四章:運動概述;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戰術;對抗訓練比賽及考覈。

三、學習方式及教學方式

(一)學習方式

1、合作學習: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順延到學生之間,以小組合作爲單位進行討論,練習。

2、體驗式、發現式學習:主動探索,發現和體驗,所學內容不直接向學生提供,讓學生自行發現,然後加以內化。

(二)教學方式

1、講授示範法:教師應示範講解並加。

2、指導點撥法: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啓發思維,教給方法,發展能力。

3、競賽法: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運用比賽形式,比誰學得快,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並及時反饋。

4、任務驅動法:注意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活用和創新能力。

四、學習評價方式

(一)學習評價的指導思想

通過學習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對乒乓球的興趣,爲以後申報特色項目打好基礎。

(二)學習評價的方式

首先,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即上課出勤情況,學習態度,團結協作等。

第二,根據學生的身體差異進行評價。

第三,平時練習比賽與考查相結合。

第四,教師綜合評價,給予“優秀、良好、合格、須努力”四檔。

技能目標:

低年級段

掌握正確的推拍法和擊球的準備姿勢,進行基本技術和簡單戰術的訓練。

單項訓練:學習握板、拍球、正手攻球(正手位、側身位斜、直線)、推擋(中線、斜線、直線)、搓球(慢搓、快搓)、拉球、發球、接發球以及單步、滑步、還原步等步法。

結合技術:學習左推右攻、搓中轉拉、正手近臺攻結合中臺攻等。

基本戰術:學習簡單的線路變化戰術和旋轉變化戰術,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

中年級段:在鞏固、提高已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技、戰術的訓練。

1、 單項訓練:學習(繼續學習)正手攻球(掌握突擊、扣殺技術,打出左、中、右各條線路)、推擋(快撥)、反手攻球、搓球(搓加轉、不轉球)、拉球(一板快拉)、弧圈球、發球(發不同旋轉、落點的球)以及跨步、交叉步、結合步等步法、雙打。

2、 結合技術:學會兩個或兩個以上位置、線路、技術步法、旋轉的結合。

3、 基本戰術:學習用相似手法發不同旋轉落點的球,進行中等力量或發力搶攻;發急球爲主配合發近網球進行搶攻;用反手推擋、搓球控制、搓中轉拉、拉中找機會搶攻;拉、搓、吊結合,伺機搶攻等。

高年級段:在鞏固、提高已學內容、技、戰術的基礎上,按類型劃分快攻類、快弧類、削球類進行訓練。

1、 單項訓練:進一步學習正手攻球(發力打弧圈球、放殺高球等)、推擋(推下旋、減力擋、推擠弧圈球)、發球與接發球(從出手速度、旋轉強度、落點變化,提高已學的各種發球質量,掌握正、反手一至兩套發球方法)、拉球(搓長、擺短、撇側旋)等。

2、 結合技術:瞭解快攻類、快弧類、削球類打法各自的基本技術和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基本戰術:學習推攻、拉攻、搓攻、接發球等戰術,逐步形成各自(至少一種)的打法。

教育目標:

低年級段:

1、通過接觸乒乓球,觀看乒乓球比賽,瞭解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取得的成績,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從而做到愛家鄉、愛集體、愛親人敬長輩。

2、通過學打乒乓球,瞭解乒乓球運動規則,初步認識規則和紀律的作用,進而自覺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爲,遵守紀律。

中年級段:

1、通過打乒乓球,使學生學會合作,懂得尊重他人,並在生活、學習中形成禮貌、團結、協作、有責任心等優秀品質。

2、通過參加乒乓球比賽,感受競爭,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逐步具有頑強拼搏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

高年級段:

1、通過觀看比賽,開展班隊主題活動,瞭解自信的重要,做到沉着、自信、堅毅、進取。

2、通過學習我國、世界乒乓球的發展史,知道繼承、創新是發展、強大的根本。

能力目標:

低年級段:

1、初步認識自我,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調整自己,具有良好的生活、學習、勞動習慣。

2、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在老師的幫助下,能通過一些途徑獲取部分信息,並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3、遇到問題,能用觀察、比較、小實驗等方法主動探究,做到不怕難、不膽怯。

中年級段:

有較強的注意力,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有高度的自制力,學會自控、剋制。

掌握多種獲取信息的方法並具有相應的能力,如查閱資料、訪問、上網等。

具有團結協作、互相學習的能力,如小組學習、自主開展班隊活動等。

學會發現、分析,善於總結,逐步形成獨立探究的能力 。

高年級段:

1、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傾聽他人的意見,能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具有民主地參與集體活動的能力。

2、能夠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信息,會用學習工具探究和說明問題。

3、學會創新,能創造性地學習、活動等。

校本課程計劃 篇22

本學期仍以學校校本課程爲依託,以學生髮展爲主線,以學生心靈成長需求爲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實施閱讀引領學生精神成長。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這些活潑可愛、健康向上的孩子們剛開始小學生活,在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方面都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培養。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2、對學生進行健康的興趣愛好,誠實守信、尊敬長輩、愛護花草等生活習慣,培養安全意識。

3、營造吟誦兒歌、童謠的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4、會賞析、吟誦一定數量的經典兒歌。

5、通過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兒歌的感受,大膽表現自己,積極培養學習兒歌的樂趣和願望。

三、教學措施。

1、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節儉及愛衛生的好品德。

2、將思想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3、通過豐富多彩的誦讀形式,引領學生從讀詩、背詩、賞詩中培養讀書興趣。

此外,還要結合本班實際及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活動形式力求生動活潑,富於童趣。

四、教學進度附下表:

教學進度表周次教學內容

一、二、三週

講文明,懂禮貌

四、五、六週

誠實的孩子人人愛

七、八週

我是家庭小主人

九、十週

愛父母,尊長輩

十一、十二週

課間活動守秩序

十三、十四周

專心聽講

十五、十六週

愛護花草樹木

十七、十八週

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校本課程計劃 篇23

一、指導思想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綜合實驗項目課題的推進要求,和學校的特色發展由課堂轉向課程,通過課程建設展現教育理念。特色課程的建設作爲發展的實施載體,開發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歷史”和“科技”。通過閱讀和環保系列校本課程的開發,促進學校教育的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以學校特色課程爲基點,在和諧團隊氛圍下開發校本課程,探索九年一貫制學校特色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模式,通過實施校本課程,實現學生個性和特長髮展,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學校特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思路

以教研組爲單位,做好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在組內樹立課題研究意識,組織好課題的研究工作,抓好課題研究的過程的管理和指導,提倡教師之間的合作、探究,提倡將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進行有機地結合,每位老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按照學校課題進行研究,注意研究成果的積累與的推廣。

三、工作原則

1、領導到位。爲了實現“教學爲中心,科研爲先導”的辦學思想,學校成立教育科研領導小組。由校長統籌規劃,教學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由教務處具體抓課題的常規工作。學校科研領導小組負責課題的論證、申報、管理、驗收工作,把握課題實驗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學校將把本課題研究工作確立爲“一把手工程”,領導班子身先士卒,主動承擔課題,一線教師積極參與。

2、規劃到位。子課題組制定課題研究計劃,並定期召開課題開題會、階段成果驗收會、階段成果研討、交流會等,使每位教師做到課題有立項、有實施、有階段性總結、有成果。

3、考評到位。學校將把開展教育科研與教師工作業績、評職、晉級、評優掛鉤,加大權重。建立規範的管理制度,促使每位教師的科研實踐工作落到實處,早出成果。

4、學習到位。以自學爲主,立足於自省自察。教師通過以前的學習和實踐,已經掌握了一些教育科研的'理論和方法,並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一些教師對研究的理論、方法掌握還不夠系統,研究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強調自學後的反思,反思的實質在於找出差距、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四、20xx年的階段任務

1、語文、科技兩個小組將圍繞以“歷史”和“科技”爲主題開發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紅樓夢》和《科學手冊》。

2、拓寬校本課程的開發領域,數學、外語、體育學科要開發具有學科特色的校本課程1—2門。

3、加大對老師的培訓力度。

4、根據校本課程的教材推進實施,完善校本課程的評價標準和辦法。加大師生參與校本課程的獎勵機制。探索校本課程的有效評價機制,制定出本課題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激勵評價方案。

5、在總項目及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實施操作,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認真撰寫論文和案例,並注意積累資料,總結經驗、完成撰寫中期報告、典型案例、校本教材讀本初稿或論文。

6、召開階段成果總結會,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總結經驗及時推廣。(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7、在總項目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實施操作,並注意積累資料,總結經驗、撰寫研究成果(案例、論文、總結,形成特色。打造精品校本課程。

五、月工作重點

二、三月:

1、組織閱讀課題組成員研究校本教材。

2、聘請專家對教師閱讀校本課程開發進行培訓。

3、課題組每月組織一次交流研討活動,由該組教師在課題組織的協調下,定主題、定內容、定形式主持活動。

四月:

1、校本教材的審稿與印刷。

2、拓寬校本課程,教研組內研討,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

五月:

1、教師代表上研究課;聘請專家、教師評課。

2、舉辦學生作品展,呈現學習研究成果。

3、召開課題研究中期階段總結會。

六、七月:

1、完成校本課程開設的學生問卷調查和分析。

2、教研組內確定特色校本課程。

3、教師圍繞相關課程進行材料的蒐集整理。

九月:

1、組織閱讀課題組成員學習。

2、聘請專家對教師閱讀校本課程開發進行培訓。

十月:

校本課程實施研討會。通過校本教材的實施,及時地總結,找到教材實施過程中的不足,及時地進行修正。

十一月:

1、校本課程展示課;聘請專家、教師評課。

2、舉辦學生作品展,呈現學習研究成果。

3、召開課題研究中期階段總結會。

十二月:

1、完成校本課程開設的學生問卷調查和分析。

2、校本教材的修正。

校本課程計劃 篇24

一、課程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戰術。

2、通過教學,發展學生靈敏、速度、力量、協調等體能。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等自主學習的能力。

4、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團隊精神,普及和提高、穩固和提升我校乒乓球隊在區初中校的優勢地位。

二、課程內容

乒乓球運動,是我國的國球,我校的學生非常喜歡這項目,它具有很強的競技性、趣味性、知識性和觀賞性。學生經常參加該項目鍛鍊,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能培養獨立思考、獨立解決所遇到困難的能力。在二期課改中也把乒乓球列爲必學的教學內容。

《乒乓球》校本課程內容共分四章:運動概述;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戰術;對抗訓練比賽及考覈。

三、學習方式及教學方式

(一)學習方式

1、合作學習: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順延到學生之間,以小組合作爲單位進行討論,練習。

2、體驗式、發現式學習:主動探索,發現和體驗,所學內容不直接向學生提供,讓學生自行發現,然後加以內化。

(二)教學方式

1、講授示範法:教師應示範講解並加。

2、指導點撥法: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啓發思維,教給方法,發展能力。

3、競賽法: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運用比賽形式,比誰學得快,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並及時反饋。

4、任務驅動法:注意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活用和創新能力。

四、學習評價方式

(一)學習評價的指導思想

通過學習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對乒乓球的興趣,爲以後申報特色項目打好基礎。

(二)學習評價的方式

首先,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即上課出勤情況,學習態度,團結協作等。

第二,根據學生的身體差異進行評價。

第三,平時練習比賽與考查相結合。

第四,教師綜合評價,給予“優秀、良好、合格、須努力”四檔。

技能目標:

低年級段

掌握正確的推拍法和擊球的準備姿勢,進行基本技術和簡單戰術的訓練。

單項訓練:學習握板、拍球、正手攻球(正手位、側身位斜、直線)、推擋(中線、斜線、直線)、搓球(慢搓、快搓)、拉球、發球、接發球以及單步、滑步、還原步等步法。

結合技術:學習左推右攻、搓中轉拉、正手近臺攻結合中臺攻等。

基本戰術:學習簡單的線路變化戰術和旋轉變化戰術,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

中年級段:在鞏固、提高已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技、戰術的訓練。

1、單項訓練:學習(繼續學習)正手攻球(掌握突擊、扣殺技術,打出左、中、右各條線路)、推擋(快撥)、反手攻球、搓球(搓加轉、不轉球)、拉球(一板快拉)、弧圈球、發球(發不同旋轉、落點的球)以及跨步、交叉步、結合步等步法、雙打。

2、結合技術:學會兩個或兩個以上位置、線路、技術步法、旋轉的結合。

3、基本戰術:學習用相似手法發不同旋轉落點的球,進行中等力量或發力搶攻;發急球爲主配合發近網球進行搶攻;用反手推擋、搓球控制、搓中轉拉、拉中找機會搶攻;拉、搓、吊結合,伺機搶攻等。

高年級段:在鞏固、提高已學內容、技、戰術的基礎上,按類型劃分快攻類、快弧類、削球類進行訓練。

1、單項訓練:進一步學習正手攻球(發力打弧圈球、放殺高球等)、推擋(推下旋、減力擋、推擠弧圈球)、發球與接發球(從出手速度、旋轉強度、落點變化,提高已學的各種發球質量,掌握正、反手一至兩套發球方法)、拉球(搓長、擺短、撇側旋)等。

2、結合技術:瞭解快攻類、快弧類、削球類打法各自的基本技術和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基本戰術:學習推攻、拉攻、搓攻、接發球等戰術,逐步形成各自(至少一種)的打法。

教育目標:

低年級段:

1、通過接觸乒乓球,觀看乒乓球比賽,瞭解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取得的成績,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從而做到愛家鄉、愛集體、愛親人敬長輩。

2、通過學打乒乓球,瞭解乒乓球運動規則,初步認識規則和紀律的作用,進而自覺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爲,遵守紀律。

中年級段:

1、通過打乒乓球,使學生學會合作,懂得尊重他人,並在生活、學習中形成禮貌、團結、協作、有責任心等優秀品質。

2、通過參加乒乓球比賽,感受競爭,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逐步具有頑強拼搏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

高年級段:

1、通過觀看比賽,開展班隊主題活動,瞭解自信的重要,做到沉着、自信、堅毅、進取。

2、通過學習我國、世界乒乓球的發展史,知道繼承、創新是發展、強大的根本。

能力目標:

低年級段:

1、初步認識自我,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調整自己,具有良好的生活、學習、勞動習慣。

2、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在老師的幫助下,能通過一些途徑獲取部分信息,並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

3、遇到問題,能用觀察、比較、小實驗等方法主動探究,做到不怕難、不膽怯。

中年級段:

有較強的注意力,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有高度的自制力,學會自控、剋制。

掌握多種獲取信息的方法並具有相應的能力,如查閱資料、訪問、上網等。

具有團結協作、互相學習的能力,如小組學習、自主開展班隊活動等。

學會發現、分析,善於總結,逐步形成獨立探究的能力。

高年級段:

1、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傾聽他人的意見,能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具有民主地參與集體活動的能力。

2、能夠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信息,會用學習工具探究和說明問題。

3、學會創新,能創造性地學習、活動等。

校本課程計劃 篇25

校本課程開發是當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亮點,是一個新興的研究課題。我校確立了《小學剪紙活動課程的開發研究》課題,完成了剪紙由原來的課外興趣小組向活動課程的改造。小學剪紙活動課程是屬校本課程,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利用和開發的資源,由學校成員在校外理論專家指導下開發的。

一、選擇“剪紙”作爲校本課程的背景

我們之所以選擇剪紙作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的內容,是出於以下幾點的考慮:

1、剪紙是我國一種具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奇葩,是最具羣衆性的、大衆藝術形式之一,與民族民俗的關係密切。我校是一所城郊結合部的農村中心小學,地處馬家浜文化發源地,剪紙是當地鄉民的一種風俗。鄉民逢年過節或喜慶活動,都要在牆上和窗前貼上紙花,或大紅“喜”、“福”等。小學生都十分喜愛剪紙,加上剪紙工具簡單,材料易找,爲此剪紙成爲學生們感興趣的活動。

2、剪紙是一項手腦並用的實踐活動,具有單純、明快、樸實、富有裝飾性的藝術風格和誇張變形、大膽的構圖、簡練生動的藝術造型特點。學習剪紙不僅能鍛鍊學生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細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剪紙這一民間藝術的認識和理解力,瞭解民俗風情、熟悉生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孩子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

3、學校開展了“剪紙興趣小組活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紙氛圍,剪紙活動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家長的認同。因此,選擇“剪紙”作爲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符合學校的實際。

4、學校在初級階段開展的剪紙興趣小組活動,發現一些問題。首先,“興趣小組活動”側重於學生模仿操作,少創作性作品,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如何進一步地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成了我們必須研究解決的問題。其次,興趣小組活動缺乏必要的系統性,教學安排缺乏整體的計劃,活動比較隨意。學生不能有效地展開學習,獲得完整的知識與技能,不能得到比較完滿的情感薰陶。爲此,我們有必要對剪紙活動進行教學內容的系統編排。再次,興趣小組活動作爲一種課外活動,組織形式上的鬆散,也難以得到課時上的充分保證。小學剪紙活動課程的開發,糾正了剪紙活動在這方面的不足。

二、小學剪紙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

(一)、設計剪紙課程活動目標

小學剪紙是以傳統民間剪紙藝術與小學美術教育的整合爲切入點,拓寬傳統剪紙審美文化和表現內容,構建適合學生的剪紙活動體系。通過剪紙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與交流,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它是指以以綜合活動課程的方式組織,以活動課程理論指導開展小學剪紙教學。它以學生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爲基礎,強調剪紙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參與,以主動探索、變革、改造活動對象爲特徵,以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爲目的的主體實踐活動。

(二)、開設剪紙活動課,把“剪紙”引入課堂

以往剪紙興趣小組活動明顯缺乏必要的系統性,教學安排缺乏整體的計劃,活動比較隨意。因此,學校領導和課題組成員一起對“剪紙”校本課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對剪紙活動教學進行了系統安排。首先,師資配備上:安排四位有一定剪紙特長的教師擔任剪紙教學的實驗工作。其次,時間安排上:由教導處專門將4——6年級每週的一節興趣課開設爲小學剪紙活動課,保證剪紙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再次,對象和組織上:打破原有班級制,完成由同年級的學生按照自願參加的原則選修小學剪紙活動課,在4——6年級段中形成固定的五個剪紙班。剪紙校本課程開發在拓寬課程範圍、適應學生的個別需要和發揮教師的創新意識等方面顯然有着顯著的優點。

(三)、建立“三維一體”的剪紙活動內容體系

衆所周知,只有當教學內容系統的加以傳授時,學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開學習,獲得完整的知識,才能得到比較完滿的情感薰陶,纔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們將傳統民間剪紙與小學美術教育進行了整合,在小學美術教育的價值目標下追求民間剪紙藝術的精髓,吸收和借鑑民間剪紙的語言風格、造型手法和表現技法等的基礎上融入學校美術教育的方法和價值目標,拓寬剪紙活動內容體系。通過對民間剪紙藝術特點,學生認知接受能力和課程本身嚴密的體系以及教育的價值等分析,我們對剪紙活動內容進行了系統編排,反覆實驗研究,在多次篩選與修改,逐步完善,最終設計了剪紙活動課程內容框架體系,即“三維一體”框架體系。“三維”指剪紙的主題性層面、剪紙知識技能層面、學生自身發展層次;“一體”指剪紙活動課程教學的指導綱要。在這個框架體系指導下,我們設計了不同階段的剪紙活動內容體系,讓學生親近自然、體驗生活、認識自我、瞭解周圍世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四)、探索靈活多樣,富有實效的剪紙教學方法

民間傳授剪紙技藝讓初學者剪薰樣(類似複印),強調由臨摹起步,先描後畫再剪刻的技法,與我們所提倡的剪紙活動教學不太適宜。小學剪紙活動課程教學力求改變單一的剪紙學科知識體系,構建活動課程的思路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體現活動教育的價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識。剪紙教學方法歸納爲三種基本類型:教師主導型教學方法、師生互動型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型教學方法。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gzjhfanwen/jingxuan/6zem6w.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