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學生 > 節日慶典 > 節日習俗 > 小滿節氣養生大綱
手機版

小滿節氣養生大綱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7.19K 次

在小滿節氣養生要從衣食起居方面來進行,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滿節氣養生,希望大家喜歡。

小滿節氣養生大綱
小滿節氣養生——小滿不貪涼,疾病不侵擾

小滿節氣正值5月下旬,氣溫明顯增高,很多人有貪涼臥睡的習慣,此時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很容易引發風溼症、溼性皮膚病等疾病。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要以“未病先防”爲原則,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中醫學認爲,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部分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影響,而人與外界環境也是息息相關的,爲此人們需要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根據體內外環境的改變,自我調整好,實現自我防病保健。中醫學還認爲疾病的發生,與人體正氣、外界邪氣兩個方面有密切的關係。外界邪氣侵入人體而引發疾病,是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而如果人體的正氣不足,加上外邪入侵纔會引發疾病,因此正氣則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和根據,在一定條件下兩者地位會發生轉化。總之,預防疾病應該從增強機體的正氣和防止病邪的侵害這兩方面入手。

小滿節氣還是皮膚病的高發期,常見的皮膚病是“風疹”。《金醫要略。中風歷節篇》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古代醫家對此病早己有所認識。“風疹”的病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溼鬱肌膚,復感風熱或風寒,與溼相搏,鬱於肌膚皮毛揍理之間而發病;二是由於腸胃積熱,復感風邪,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鬱於皮毛a理之間而來;三是與身體素質有關,吃魚、蝦、蟹等食物過敏導致脾胃不和,蘊溼生熱,鬱於肌膚髮爲本病。風疹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發病迅速,皮膚上會突然出現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塊成片,或呈丘疹樣,此起彼伏,疏密不一,並伴有皮膚異常痰癢,隨氣候冷熱而減輕或加劇。當我們瞭解了發病的機理後,就可以採取預防措施,避免風疹的出現。

到了小滿,氣溫明顯升高,天氣完全轉爲署熱,開始進入運氣學中的“三之氣”,即主氣的第三氣,爲少陽相火之氣,易導致中署、陰虛等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很好地適應時節的變化呢?接下來給大家說一說小滿養生的祕訣。

前面我們提到,小滿時節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此時早晚仍會較涼,晝夜的溫差也比較大,而降雨後氣溫下降則更加明顯。因此,生活中不要貪涼,睡覺的時候可蓋上一牀薄被,以免夜裏睡着後着涼引發感冒等疾病。同時,注意氣溫的變化,適時添加衣服。作息時間要有規律,做到晚睡早起,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滿時節風火相偏,受此影響人們常常會感到煩躁不安,此時就應該注意調整好情緒了。簡單地說,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腳懷寬廣,避免優鬱、悲傷等不良情緒的產生。有時間的話應該多參加一些怡養性情的活動,比如下棋、釣魚、練習書法等,以舒緩緊張的身心。同時,在清晨或傍晚還可以多參加慢跑、散步等輕鬆的戶外鍛鍊,運動過程中既可以放鬆肌體,也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對於調節情志是非常有利的。

小滿期間雨童增加,天氣悶熱潮溼,中醫稱之爲“溼邪”,而人體的脾“喜燥厭溼”,因此非常容易受到“溼邪”的影響。溼邪入侵人體,常常會引起腹脹、腹瀉、精神委靡、四肢乏力、嗜睡等症狀,中醫將此類症狀稱爲“溼邪中阻”。爲此,小滿時節養生應關注健脾化溼。多吃具有清熱健脾利溼的食物,也能很好地起到預防皮膚病的效果。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jrqdfanwen/xisu/pmo82k.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