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黨團 > 思想彙報 > 黨員思想彙報 > 預備黨員思想彙報:觀雨中的樹有感
手機版

預備黨員思想彙報:觀雨中的樹有感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74W 次

尊敬的黨組織:

預備黨員思想彙報:觀雨中的樹有感

《雨中的樹》用生動的影像,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幹部李林森身先士卒戰洪魔、扶弱濟困獻愛心、甘於清貧重名節、公正用權不謀私、工作當命抗死神、燃盡生命寫忠誠的感人故事。

回顧我們黨偉大的奮鬥歷程,共產黨人始終把關心羣衆疾苦,情繫百姓冷暖,以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滿腔熱忱爲宗旨,這個宗旨在全世界共產黨中是獨一無二的。今天我們告別了戰火硝煙的年代,環境改變了,但是這個宗旨沒有變,從建國那一刻起,我們就在用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身份推動着新中國的復興進程,所謂攻城容易守城難,未來如何延續國家持久的生命力、如何激勵廣大人民羣衆依附在黨的身邊共謀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就完全體現在如何去履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如何爲羣衆謀幸福。

在十八大報告中,有關人民的暖人話語隨處可見,其中“全黨必須牢記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要有堅實的羣衆基礎,就必須鞏固和加強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古語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是國家的基礎,只有百姓安居樂業了,國家才能繁榮昌盛。正是這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我們銘記要始終保持普通勞動者的本色,同羣衆保持密切的聯繫,始終貫徹艱苦樸素的模範意識,在工作中發揚深入實際、深入羣衆的工作作風,帶着感情、帶着責任去工作,只有心裏裝着羣衆,才能把人民羣衆的利益放在心中,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形成黨羣一家親的良好政治氛圍。

那麼如何去做好黨羣關係呢?我想,自身素質修養是做好黨羣關係的基礎。我們有幸成爲爲人民服務的一員,就要記得權力是爲人民服務的責任,而不是享受;職位是爲人民服務的崗位,而不是一種待遇。xx年6月初,濟南市紀委、監察局開展修身養德短信徵集活動,並明確要求全市副局級領導幹部至少創作一條以上,內容要圍繞修身養德、倡廉頌潔爲主題,這應該是值得讚許的事,可能也會有所收穫,但是指望它能爲反腐倡廉做特別大的貢獻可就不太現實。成克傑曾說:想到廣西有300萬人還沒有脫貧,我這個做主席的覺都睡不着。四川交通廳廳長劉中山說:把這個行賄的人給我趕出去。若把這兩句加到短信中估計肯定能得獎,可惜,他們卻都是因爲腐敗問題而落馬。可見,自身素質直接關係到一個人民公僕是否有公衆職責感,是否爲人民、國家做事。孟子曾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先修身齊家,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

如何修身?我認爲一是修思想、修人品。多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從優秀經典中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培養健全的道德品格,做一名善良、正直、誠信、有責任感的人,先做人、後做事。二是修知識、修能力。思想沒有高度,工作就沒有思路,在今天我們黨着力構建和諧社會,打造服務型、學習型、創新型政府,如何用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去處理與羣衆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就必須有深厚的知識和較全的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我們在堅持自身教育的同時還應該與典型示範教育結合起來,啓迪心靈感召行動。在過去63年的現代化的建設事業中,涌現了許多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好乾部,比如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沈浩等在羣衆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同時他們的言語也鞭策警示着我們,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張雲泉就說:“人民的希望,鞭策我要一生兢兢業業;羣衆的疾苦,教育我要永遠甘守清貧。我能用自己的行動,讓羣衆更加熱愛我們的黨,熱愛我們的政府,我付出的,值得!”真摯而樸素的語言擊打胸懷。在今天變化萬千的商品社會中,只有守得住清苦,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節,把權力當作一種責任、一種約束、一種奉獻,才能讓羣衆發自內心地說:還是共產黨的幹部好啊!也才能讓羣衆記在心間。

當前,由於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由於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本解決,人民內部各種具體利益矛盾難以避免地會經常地大量地表現出來,這是社會轉型時期我們正在面對的挑戰。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曾說:“在這個社會裏,誰都可以發牢騷,惟獨我們社會科學工作者沒有資格發牢騷。因爲牢騷是社會矛盾的外部表現形式,我們的責任是研究牢騷及其背後的社會矛盾。如果我們也跟着發牢騷,不是失職,就是無能。”

我想,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作爲社會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定位和角色,更重要的是都有要實現自身價值的責任,無論你懷揣着什麼樣的個人理想,作爲這個民族的一員,只要切實履行好你的角色和作用,你就是在爲“中國夢”貢獻力量。

彙報人: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sxhbfanwen/dangyuan/lzwlgp.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