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個人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體會 >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精選29篇)
手機版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精選29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2.58W 次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

95歲的張富清是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離休幹部,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他英勇善戰、捨生忘死,榮獲大軍區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退伍後,他自願申請轉業到當時條件堅苦的來鳳縣工作。他艱苦樸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載。20__年底,在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時,工作人員發現老人一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勳卓著的戰鬥英雄。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精選29篇)

“共產黨處處都是爲人民辦事的,爲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着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爲黨、爲人民做點工作。”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幹部張富清,這樣講述着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爲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麼都不說,祖國知道我。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脫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爲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裏,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爲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幹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着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爲自己不能再爲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的一款;明明沒人會動他的藥,但他每次都將藥瓶鎖上,生怕別人挪用他全額報銷的一粒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說,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爲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71年黨齡,見證“絕對忠誠”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一位黨齡71年的老戰士、老黨員,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對黨“絕對忠誠”。

在張富清老人眼裏,在戰場上,共產黨員應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敢於衝鋒在前、敢於犧牲生命,那纔是對黨“絕對忠誠”;在祖國建設時期,共產黨員應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哪裏最艱苦就去哪兒”,不講條件、不計得失,那纔是對黨“絕對忠誠”。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認爲,做這些,只是共產黨員的本分,根本不值得誇耀和“顯擺”。軍功章,他壓進了箱底,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曾提及;幹工作,遇到困難和委屈,想想犧牲的老戰友,他什麼都釋然了。

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也一再改變;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從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不改初心”,什麼是“淡泊名利”,什麼是“克己奉公”,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燒的共產黨人,克服了千難萬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締造了新中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需要共產黨人以同樣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樣不畏任何艱險的豪情,去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

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一種拼搏叫中國女排,有一種情懷叫中國女排,有一種冠軍叫中國女排,這都源於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這種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女排時隔12年後再奪奧運金牌。這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

我們熱愛的是中國女排,是中國女排的精神,與最終勝負並無太大關係。如果單以實力來看,籃球和足球,無疑將成爲中國球迷永遠的傷心地,但有多少人會只以成績論英雄?我們只是希望球員能夠表現出應有的拼搏精神。而對於中國女排,人們自然要求更高,因爲她們取得過輝煌的成績,她們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發揚這種精神時,請先忘記勝負,因爲精神首先是一種態度。

夢想是引導前進的目標,但奔向夢想的道路卻十分曲折,戰勝困難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國女排就是這樣成功的。站在冠軍的領獎臺往回看女排的里約征程,我們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偉大。

小組賽2勝3負排名第四,讓中國女排面對很多質疑,但這並沒有打垮女排姑娘們,反而激發了她們放手一搏,敢於進攻的鬥志,這種“鬥志”是姑娘們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練郎平隨機應變的謀略,更是強大的“女排精神”。它讓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決賽中實現逆襲,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賽之激烈,過程之曲折,結果之振奮,讓人看的心驚動魄、喜極而泣。她們的勝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來的,是一次次飛身一躍的撲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後的絕地反擊。

女排姑娘們絕不放棄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個機會,每分必爭,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現,它讓中國女排打出的競技狀態,所向披靡,這樣的中國女排,怎能不取勝?

的確,排球也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所有隊員積極配合互補,才能獲得勝利。我們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揮臂慶祝,相互加油鼓勁;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戰術。

在半決賽對陣荷蘭時,來到里約的12名隊員全部上場,每個人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敢於拼搏,這是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這種力量勢不可擋。

帶領中國女排團結一致的人就是郎平!歷史證明,郎平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球員,更是一名傳奇的教練。

當球員她是“鐵榔頭”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五連冠;當教練,她總是臨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國女排。這一次她也終於獲得金牌教練的稱號。

更重要的是,從隊員到教練,郎平是“女排精神”的傳承者。

32年前中國女排首次奪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給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注入強勁的動力;

12年前中國女排再次奪取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得以傳承發揚,振奮了中國體育各項目不斷突破;

今天中國女排第三次獲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再一次煥發出生機,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振奮人心,給予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頑強拼搏的動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今天我們願意爲女排奪冠刷屏!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3

看完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眼淚溼了眼眶,作爲一名支教結束已經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我深知基層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層工作者的一個縮影,我們都應該向文秀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紮根基層、心繫羣衆,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學習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文秀走了,千千萬萬個文秀還在,每一個青年學子都要承擔起光榮的歷史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時代的洪流中,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限度將自己投入到祖國偉大建設當中去。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蹟,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羣衆,擔當起脫貧攻堅重任。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看完黃文秀的視頻,我感慨萬分,她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短暫的一生,爲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文秀走了,帶着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羣衆的脫貧願望、帶着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羣衆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裏,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她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着千千萬萬扶貧幹部不懈奮鬥,繼續前行!作爲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在今後的支教之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爲祖國奉獻自我的青春力量。

黃文秀同志勇挑重擔,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我們要學習她身上可貴的精神,努力學習、勤於實踐、不懈奮鬥,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讓青春在爲祖國爲人民奉獻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外國語學院劉明晟同學表示,今天學習了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讓我極爲感動且備受鼓舞。在此向扶貧先鋒致敬,向第一書記致敬。作爲一名青年黨員,投身西部熱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的地方去,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貢獻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願望。願加入西部計劃,同志願者們攜手共進,以前仆後繼、一往無前的毅力和決心,助力黨和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紮根西部,融入基層,深入脫貧攻堅戰主戰場,以爲人民謀幸福爲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奮鬥,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做好扶貧工作,讓國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計劃志願者的追求和目標。我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虛心學習,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紮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4

12年前,在“談艾色變”的年代,面對高風險的艾滋病監區,他膽壯心雄、直面恐懼,主動請纓,擔起艾滋病在押人員的管教工作,給予在押人員教化改造的希望。

他就是毛卓雲,寧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隊民警、三級高級警長。至今,他累計管教艾滋病在押人員511名,工作零失誤,歸納總結出艾滋病犯管教工作“五心法”,爲全省特殊監管對象的管理工作和經驗探索提供有力助益。

昨天下午,毛卓雲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寧波鳳凰劇院舉行,全市700多名民警和輔警代表現場聆聽了毛卓雲的故事。

記者王穎第一個上臺,從媒體從業者的角度,和大家分享多次採訪毛卓雲的感受,介紹記者眼中的老毛:高牆裏的一股暖流。

隨後,毛卓雲在市看守所的領導和同事,以及在市公安局大榭開發區分局當民警的兒子,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了毛卓雲的先進事蹟,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敢於擔當的優秀品格,生動詮釋了一名人民警察不忘初心、忠誠使命的價值追求。

毛卓雲在接受主持人訪談時,也講述了幾個小故事,言語之間表達了他的初心之諾、感恩之情,以及對公安監管事業孜孜不倦的執着追求,現場觀衆無不爲之動容。

昨天恰逢毛卓雲的妻子徐愛英的生日。在昨天的報告會上,毛卓雲第一次給妻子送上了生日鮮花,不善言辭的徐愛英只說了一句話:“祝願你平平安安,也祝願所有公安民警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毛卓雲同志是我市公安戰線涌現出來的又一先進典型。”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黎偉挺說,毛卓雲是寧波公安的傑出代表,他的事蹟真實質樸、震撼人心、直指靈魂、可敬可學,是我們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

黎偉挺號召全市公安機關向毛卓雲學習,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本色,學習他迎難而上、無私無畏的責任擔當,學習他刻苦鑽研、善學善行的工匠精神,學習他甘於奉獻、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5

如果人在青年時期竟很不容易感動了,那麼長大後一定是人性麻木者。——題記

一葉一菩蒂,一花一世界,零落成泥碾作塵的落紅是一種感動。

臨行密密縫,意恐這遲歸,顫抖着穿插手中線,白髮蒼蒼盼兒歸的老母是一種感動。

傾其胸中墨,桃李遍開下,蠟炬成灰淚始乾的教師是一種感動。

似花還似非花,楊花落盡,化作點點離人淚的痛徹心扉是一種感動。

古往今來,由物及人,再由人及物之感動,無處不在。點點真情聚起來,便是巨大的感動。感動是次生命的旅行,感動是一場盛大的宴會,享受生活,專注生活,便可以在生活中獲取源源不斷的感動。學會感動,不做人性的麻木者,讓感動細水長流!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動,而缺少產生感動的觸覺,用心去體驗,用愛去創造,一件小事,一句簡單的話語,一個善意的微笑,一聲關切的問候都可以成爲感動的源泉。

學會感動,要捕捉每個不經意的瞬間,在瞬間中得以永恆。“謝謝”、“沒關係”、“還不舒服嗎”?一些簡單的話語從口中蹦出時的不經意,或許會讓一個人銘記一生。曾聽說過好多有意犯罪的人僅僅因爲一個微笑,心中的一切就都渙然冰釋走上正途,這應該就是一種感動的力量吧!就好像涅磐的鳳凰得到了永生。

學會感動,要記錄下每個唯美的鏡頭,在鏡頭裏找尋相濡以沫的感動。可曾記得這樣一幅畫面,夕陽夕下,在這沐浴在黃昏的橋頭,有一種自發蒼蒼的老人相扶而行,那不離不棄陪伴了幾十年的感情未嘗不是一種感動!

學會感動,要銘記每個在一起的.日子,在日子裏探索前行。記得初中同學寫離人情寫道:離人情,人離了心卻不離。久別後的那一絲牽掛讓在一起的日子裏平添了些許感動的印跡,恪滿美好回憶的時光每每想起都如刻下來的幸福般感動不憶。

《陳情珍》中母孫二人更相爲命之情是一種感動、《祭十二郎文》中韓愈的悲恨亦讓人涕下。學會感動,在感動中尋找失落已久的純真,在感動中滋長迷失許久的快慰,在感動中萌發尋覓己久的綺麗,讓人性熠熠生輝!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6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株經歷四時的小草,那麼感動就是春風,溫柔而清新,輕撫着小草柔嫩的軀體。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條九曲連環的河流,那麼感動就是河邊的楊柳,柳絮拂動時,輕柔而遠揚,陪伴着河水流過遙遠的河程。

感動,是追夢的艱辛過後的一份舒心豁達。我自小就有着一個遠大的理想――成爲一名作家!我知道,自己的文筆不怎麼樣,表達能力也不強,然而,我明白到追求夢想,就必須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斷奮鬥,儘管路途遙遠而艱辛。終於,我揣着一份感動的心情,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成功,當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時,我感動落淚了!雖然這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成功,卻是我生活上的一道斑斕的風景線,一回想起它,感動油然而生。

感動,是挫折的苦痛過後的一份心靈的安慰。生活並不是一個風平浪靜的海洋,我們的小船盪漾在這片汪洋時,變幻莫測的災難向我們襲來。也許這時,我們需要的是身旁溫馨的話語送上的一絲絲感動。這如19世紀,美國的一位創造奇蹟的著名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她的生活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無聲無色的世界裏,海倫.凱勒經歷了比常人超出幾千萬倍痛苦的心路歷程。然而,是她身邊一位默默無聞的締造者――沙利文小姐,在海倫的生活中,支持她,教育她,使她從安慰中重拾人生目標。讀着海倫的自傳,就能讀出海倫內心深處的感動。

感動,是孤獨的寂寞過後的一份知己情。是的,一個人可以在雨中看枝條搖曳,體會孤獨,留意雨絲的纏綿,獨品大漠駝鈴的雋永。在看風、看雨、看月亮的日子裏,融化寂寞。笛福筆下的魯濱孫的生活,就是一個借鑑。在荒島上長達28年的生活,與世隔絕!然而,野人星期五的陪伴是魯濱孫生存的動力之一。直至兩人依依惜別,魯濱孫終可告別寂寞之時,心如潮涌的感動溢於書中字裏行間。當我們品味着《魯濱孫漂流記》,也就是在品味着一種獨特的感動。

生活需要感動。感動,一個湛藍的港灣、一曲潺潺的旋律、一片悠悠的雲彩……當我們在艱辛、痛苦、寂寞等的洗禮後,不妨感受一下那份讓心靈棲息的感動,從感動中且看瀟瀟風雨,參悟生活!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7

有一種感動,讓我們心潮澎湃;有一種感動,讓我們爲之鼓掌喝彩。這一種感動叫做——人間真情。讀了《感動中國》,再度重逢了這種感動,瞭解了那些平凡中又透着不平凡的人物,他們,正如春天那和煦的陽光,折射出靚麗的七彩光芒,璀璨的讓所有人肅然起敬。他們,激發人們向上的精神,暖人心脾。沒錯,他們暖到我心裏,暖到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誰也不會料到,年輕的軍官孟祥斌一家在給女兒買紅皮鞋的路上,不幸降臨了。幸福的團聚瞬間變成了殘酷的永別。走在婺江邊上,孟祥斌因下水救一位輕生女子而獻出了年僅28歲的生命。誰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誰都知道,生命是無比珍貴的。而孟祥斌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人,他也知道生命的重要性,爲什麼他還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浙江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楊建華說:“孟祥斌是一個道德的楷模,他的壯舉,潛移默化地深深感染着我們,影響着我們,激勵着我們”。

是的,道德是一種財富,是一種資源,它推動着社會更好,更健康,更良性地發展,孟祥斌的壯舉應該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們常常無時無刻地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於追問,而在於行動。孟祥斌用縱身一躍放大了自己生命的價值。孟祥斌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一個生命。這,難道你的內心不掀起波瀾?原來,社會上還是有值得人敬佩的事情。

還有一些獲獎人物,和他們引人深思的事蹟。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帶來的事蹟也許也稱不上偉大,但他們的執着與堅持把我徹底折服,在他們身上,能看見小草般堅韌不拔的品格。

讓我們牢記這些精神,牢記這些事蹟,牢記這些感動吧!讓我們在被感動的同時,也去感動別人,讓中國充滿感動!讓我們以那些人物爲榜樣,學會感動,付出行動,讓我們的祖國更強,更大,更繁榮!

這件事感動了中國,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也感動了我。我真想對朱老師說一句,你真棒!儘管我還小,但是我特別想學習朱老師身上的良好品質,不管長大後我會做什麼工作,我都會付出自己的真心!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8

周秀芳,她在古稀之年遠赴湖南省漵浦縣支教,並架起愛心橋樑。4年多時間裏,經周秀芳多方協調,寧波、上海等地的愛心人士在湖南漵浦捐建了27所希望小學,近400名貧困生得到結對幫扶,累計捐款物近3000萬元。

“做好事沒有底,我將一直做下去,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續傳遞這份愛心。”周秀芳說。

不只是周秀芳,年輕一代的志願者也不甘落後。

12月3日,第四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公益創業賽現場傳來喜訊,鄞州區推送的銀巢養老服務中心獲得金獎,全國僅10家!

而銀巢養老志願服務項目的創始人,是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寧波市“最美90後”李靖慧,20__年,還是一名大學生的李靖慧發起了銀巢積極養老公益項目,並在學校創辦了專項服務老年人的公益協會。20__年,她註冊成立了“寧波市鄞州區銀巢養老服務中心”,成爲省內首個由在校大學生註冊的養老民非機構。

她致力於實現老年人從“被服務者”到“價值創造者”的轉變,幫助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爲、老有所樂。

當天,她也來到了座談會現場並分享感受:“社會因爲志願者參與而變得溫暖,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志願服務開出不一樣的花。”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9

他的成就足以打動世界科學史上任何一位偉大的科學大師。人們把他和愛因斯坦相比較,說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在他之後,許多人因爲發現了他預言的粒子而獲得了諾貝爾獎。毫不誇張地說,他爲現代科學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晚年,楊振寧回到小時候生活的清華校園,創辦了清華大學高級研究中心,致力於爲中國科學界培養新一代人才。正如他最喜歡的英國詩人艾略特所說,我的起點就是我的終點,而我的終點就是我的起點。萬水千山遍遊天下,榮辱與共。在他心裏,恐怕永遠忘不了已經深入骨髓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也忘不了祖國帶給他的東西。

20__年,獲得圖靈獎的楊振寧教授、姚期智教授相繼放棄外國國籍,成爲中國公民,正式成爲中國科學院院士。無論他們選擇了什麼,無論是形勢好還是時代所迫,楊振寧先生最終真正回到了他一生都不能放棄的故國,投身科研十年,發表了幾十篇科研論文,成績斐然。楊振寧先生被認爲是世界物理學界的領軍人物,許多國家都聘請他爲院士,以他的理論爲研究基礎。然而,面對這樣一位有成就的科學家,中國人卻對他頗有微詞。

有人說他不愛國,把他和一系列回國爲錢學森、鄧稼先工作的科學家相提並論。有人說這是奉承,而更多的人嘲笑它與現任妻子吳帆54年的戀情。其實我覺得當時情況變了,未來不可預測。作爲一個在世界科學界被載入史冊的科學家,或許養老只是選擇了一條最適合他繼續科研的道路,你我或許沒有更好的選擇。另外,我們很難知道各種各樣的原因。批評一個值得我們尊敬的老人恐怕太草率了。楊振寧不止一次展示了他的愛國主義。他把清華大學給他的百萬年薪和出售房產的資金,連同諾貝爾獎的一大部分捐給了清華大學高級研究中心,支持這裏的研究工作。

這樣的科學家,他用自己的行爲讓各種難聽的話難以立足。至於他和妻子王女士的感情,恐怕別人沒資格評論。他們不容樂觀的婚姻,已經走過了13年。不管外界怎麼猜測,他們都保持着平淡的幸福。

時至今日,這位90歲的老人依然興高采烈,與當代年輕人探討中國教育和未來科學。和老婆談感情,生活總是很難笑。這種淡而無味的甜味怎麼樣?爲什麼不被祝福?正如老陽所說,在如今的思想道德衝突下,這段婚姻可能還是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可,但只要雙方真心相愛,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的愛情會成爲故事。

我們是聽着科學家的故事長大的,恐怕每個人都曾經有過科學夢。牛頓-愛因斯坦-瑪麗·居里,一個又一個頂尖科學家,人盡皆知。然而,我們不應該忽視中國也有一位偉大的世界物理學家。作爲中國人,我們應該爲擁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當代物理學家而感到驕傲,併爲他的歸來而感到興奮。

少一些懷疑和無望的指責,多一些理性的評價和對科學的關注,讓老陽先生得到了他應得的尊重和公正的評論,也讓歷史悠久的畫家和神仙們少了一些“圖靈”的遺憾。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0

愛國,是一種深切的情感。每個人都愛養育自己的父母雙親,都愛自己的家,愛自己舒適的小院,進而愛自己生於斯的故土、長於斯的祖國。愛國不是一種抽象化的概念,它時刻蘊藏在人們的心底,人們對祖國的感情,就像與父母家人一樣,永遠割捨不斷。

愛國是我們心底的激情,又是我們心中的信念。每一箇中國人,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應當的事。這種信念植根於我們祖國曆史上無數愛國英雄的心中。愛國將領史可法堅持抗清鬥爭,被俘後英勇不屈,慨然就義;飛機設計師馮如爲國爭氣,設計我國第一架飛機,在國際上引起轟動,而他不爲國外榮華富貴所動,毅然回國……這些事蹟說不盡、數不完,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歷史,一步民族自強不息的歷史。作爲這部歷史的續寫者——我們愛國的信念,正是在祖先們愛國精神的滋養下,開始抽芽、長大,並堅定的樹立起來。80後的大學生們喊出來這樣的口號:在我們心中的價值天平上。祖國是最重的砝碼!愛國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更應該是中華子孫的美德。

愛國更是一種責任。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長年累月地堅持。郭明義,16年捐出工資總額的一半參加希望工程,資助特困學生180多人,撐起了180個家庭的天;20載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條鮮活的生命。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倡議,600多名礦業職工積極響應;他8次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活動,1700多人踊躍追隨;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已有2800多人蔘與,資助孩子1000多名。他不但以德束己,而且以德樹人,他的高尚行動,感染甚至教育了很多人;他不僅獨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很多人,特別是那些因貧困而失學的孩子,因他而感受到人間的溫暖;他積極獻血、熱心公益,他的愛心和感召力,使他一個人的力量最終形成了一個團隊,一個集體,以致推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他不但正己,而且正人,他用自己踏踏實實的工作,端正了社會風氣,增強了人們對社會公平公正和奉獻社會的理解和認識。這種精神,包含着當代公民具有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表現爲當代公民濃烈的人文關愛、國家情懷與自覺擔當。這種精神,內化爲個人品質,就是崇高的公民道德與良好的公民素質;外鑄成社會力量,就是爲他人奉獻、爲社會分憂、爲國家盡責。

愛國是一種深切的感情,是一種堅定的民族信念,是一種振興中華的責任感。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推動着我們,爲了祖國光明的前途,爲了民族燦爛的未來,幹!拼!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1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爲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資料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爲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構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家,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進取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爲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日,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大家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景、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大家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僅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爲人類禮貌與提高做出更大的貢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大家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職責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日爲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爲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我的力量!

大家今日的中學生,將是明天的棟樑。所以大家在學習文化的同時,更應當去學習怎樣愛國。孫中山先生曾說過:“做人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明白怎樣愛國”愛國就要堅定不移,致死不變。愛國就是要以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爲至上。

做爲新世紀的少年一代,大家生活在科技日新月異、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大家怎樣做稱得上愛國呢我認爲:首先要認真刻苦地學習基礎文化知識,爲將來報效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是加強綜合素質方面的鍛鍊和學習,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少年;再則是多讀歌頌愛國主義的書籍,學習革命先烈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以革命先烈爲榜樣,用他們的精神鼓舞自我、激勵自我,做一名有夢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將來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我的力量,爲人類最完美的夢想——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這就是的愛國,這就是的美德。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2

在網上看了關於砸車事件的新聞後,我覺得很氣憤。日本人欺負中國人也就罷了,中國人居然欺負自己的同胞,實在是不可原諒。

砸的雖然是日本車,但實際上損失的卻是中國人自己的財產。也許這可以起到一個警示作用,讓國人都不敢再買日貨,但也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砸車的人是痛快了,是把自己的“愛國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了,可這讓車主情何以堪呢?也許人家也不富裕,人家爲了買輛車可能付出是大半輩子的心血呢?怎麼能說砸就砸!這麼愛國,這麼有氣節的話,怎麼不自己去買輛來砸啊?砸別人的車毫不心疼,但這事如果發生在自己或親屬身上,又該作何感想?而且有些傢伙砸完車,燒個店後,還順帶洗劫一番,連我都要懷疑他砸車是出於什麼目的了。我記得網上有一幅挺有意思的漫畫,講的是兩個劫匪,其中一個戴頭套的劫匪教育另一個沒戴頭套的劫匪:“你這樣出去打劫太危險了。”那個戴頭套的劫匪問:“那應該怎麼出去?”然後兩個劫匪就在頭上綁着面中國國旗出去打劫了。

我認爲,這種砸車的行爲實在是與搶劫無異。抵制日貨是必須的,但並不是體現在這種砸人車輛,毀人財務的行爲上。如果這在砸車者看來是愛國的表現的話,他還不如背顆原子彈去轟了日本比較實際,那樣說不定祖國會爲他驕傲。

我們都知道“勿忘國恥”,卻理解得並不一樣。在那些砸車者看來,“勿忘國恥”便是破壞,而不是超越。破壞是人人都能會搞的,但超越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想有一天,中國的產品在性能上超越日本,以自己的技術走向世界,把日本的產品比下去,那才叫真正的揚眉吐氣。砸車算什麼?那隻能證明你技不如人!不如把這份精力投入到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上去,那樣也許國人會記住你的名字,而不是在這裏,砸完車後偷偷摸摸地像老鼠一樣溜走。

以技術立國,纔是最爲重要的,愛國並不是體現在這些愚蠢的行爲上,所以,請理性愛國。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3

從小,我就生活在中國!這裏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責任心的人才!今年恰逢新中國71歲生日。71年,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段輝煌,一份夢想。我是一名愛國的小學生,我是怎樣做的呢?

我把自己的紅領巾洗得乾乾淨淨,戴在脖子上,看着它迎風飄揚的時候,這是愛國。

我仰望着旗杆上冉冉上升的五星紅旗,向它致敬的時候,這是愛國。

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認真地聽老師講課,按時完成作業,這是愛國。

我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亂扔垃圾,參加環保活動,保護好環境衛生,這是愛國。

我把廢水、廢紙再利用,變廢爲寶,這也是愛國。

愛國,要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我們努力學習,共創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4

35歲時,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36歲當選爲中央研究院院士;43歲時,當選爲國家科學院院士;59歲時,他被選爲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享年71歲;而在84歲時,他被授予世界華人節終身成就獎。

他一生獲獎無數,是對全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物理學家之一。或許僅僅從學術成就上,霍金是無法與之相比的。它不僅跟隨時代的洪流,事業也一帆風順,似乎生活中各種好運都會一直伴隨着他,讓人感到心酸。如果上帝註定要眷顧一個人,那一定是他。

但是從20__年他82歲的時候開始,他應該住在28歲的翁帆。這位擁有享譽世界的科學成就的老人無法安寧,她的後半生一直處於風口浪尖。是的,他是楊振寧。

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一個學術家庭。他的父親楊武之是當時著名的數學家和教育家。曾在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等頂尖大學任教,培養了一批優秀學者。南開大學校長和著名數學家華都是他的學生。楊振寧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去芝加哥大學學習,後來成爲芝加哥大學歷史上第一位中國博士。

基於父親的影響,楊振寧似乎註定要走上科學的道路。當時據說母親已經把楊振寧和他弟弟妹妹的照片發給了在美國的父親。看到楊振寧的照片後,五隻羊寫道:“這孩子好像有點,就像楊福說的。”楊振寧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示了他非凡的才能。年僅16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南林業大學物理系。1945年,23歲的楊振寧獲得了庚子賠款獎學金,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三年後,他成功獲得博士學位,這也爲他後來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美國的第12年,楊振寧教授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一個高峯。1957年,他和李政道先生因弱相互作用下的宇宙非守恆理論一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消息震驚了全國。這個獎項不僅是楊振寧和李政道先生的榮譽,也是整個中國世界至高無上的榮譽之王。世界各地的中國人紛紛舉行慶祝活動。楊振寧教授去巴西講學時,大批中國人眼含熱淚守護着機場。他們的獎項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不亞於任何一個種族和國家!我們也可以站在世界科學的頂峯,在人類文明的道路上用現代科學裝點我們的旅程。

作爲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人,楊振寧和李政道創造的價值至今無人能及。正如後來也獲得諾貝爾獎的丁肇中教授所說,是楊振寧爲中國人民在世界科學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但是在談到獲獎的感受時,楊振寧教授總是謙虛地說,我對獲獎最大的貢獻就是幫助中國人改變了自卑的心理。的確,對於當時的世界來說,中國人民始終處於被誤解和被歧視的狀態,楊振寧先生在物理方面的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這無疑給了當時的中國人民一劑強心針。

但對楊振寧來說,這只是他傳奇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的其他成就更加驚人,比如相變理論的研究,比其他同事早了十幾年,後來引起了愛因斯坦的注意。他的“楊-巴克斯特”方程、超導體通量量子化的理論解釋、“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等諸多理論在後來的物理研究中被廣泛應用,成爲現代物理科學的基礎理論。它還在粒子物理、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領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他甚至提出了許多其他的理論和模型。雖然他當時提出的許多內容無法通過實驗來驗證,但隨着近年來科學技術和物理研究的不斷髮展,他的理論越來越被證實。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5

前兩天,我看了中央衛視舉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感到到了人間處處有真情;但同時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悲哀。

在我看來,真情似乎也會像經濟一樣產生貧富分化。在富裕的圈子裏,人間處處有真情,而在貧困的圈子裏,不見一點真情的痕跡。而貧困的圈子裏包含我們大多數人。現實社會中,能夠孝順父母,給父母以精神的安慰又有多少人?或許,大多數人推說工作忙,過年過節都沒有回家陪父母,只寄禮物給父母,而父母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這也可以說是不孝順。而最嚴重的問題,不是出現在上述人們身上,而是出現在我們同學當中,和一些青年人身上。

在我們同學身上,或許就沒有孝順父母的意識,總認爲那些事與我們不相關。在家裏,好吃懶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不聽父母話,與父母鬧彆扭,發脾氣,跟父母頂嘴,讓父母操心……而在青年人身上,則更多的是嫌父母老,嫌父母醜,沒有錢,甚至毆打父母……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常有耳聞。

我又一次想到了孟佩傑的事蹟,腦海中又一次浮現出她們母女二人幸福洋溢的笑臉。母親是佩傑的天,而佩傑是母親活下去的希望。命運對待佩傑很殘忍,她卻以微笑回報這個世界,她恪守孝道,一個人艱難的服待母親,從沒叫過一聲苦,抱怨過一聲。因爲有愛,佩傑不覺得苦,反而覺得很幸福,因此常面帶微笑,正如頒獎詞所說一樣: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人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從佩傑的事蹟,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真誠的孝心,也讓我們感受了真情的流露,同時也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貴。從她的身上,我們同學是不是應該感到慚愧呢?青年人是不是感到羞恥呢?我們應該以孟佩傑爲榜樣,學習她的精神,孝順自己的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於欲養而親不待。”趁着父母尚在的時候,趁我們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我們多珍惜一點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多孝順父母。我們不需要像孟佩傑一樣艱苦,但需要一顆像孟佩傑一樣真誠的心來愛父母,來孝順父母。天下的兒女們,都一起行動起來孝順父母,傳承發揚中國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孝順成爲精神文明世界中一棵高大的長青樹,永遠活力旺盛。這樣,我們的生活將更幸福,社會的明天將更美好。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6

家訪路上,每一個擁抱都讓人動容。

一次,在永勝家訪,由於路途遙遠,休息的時間很少。當時,張桂梅一直咳嗽,並感覺胸口疼痛。她以爲是咳嗽引發的疼痛,只吃了幾片止疼藥。可接下來,疼痛加劇,隨後又開始發燒,到了行走都困難的地步。可一想到孩子們下學期就要參加高考,便咬牙堅持走完了這些孩子的家。那時張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爲路途顛簸,自己的兩根肋骨已經被生生顛斷了。還有一次在家訪途中,張桂梅住在寧蒗一個小旅館裏,因爲發燒,半夜口渴找不到熱水喝,也不願意驚醒大家,就在那樣冰冷的冬夜裏,從水管裏接涼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軀扛過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產黨人的信念,支撐着走進每個孩子的家。

10年來,張桂梅爲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記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忘記了別人的不解、非議,忘記了殊榮,忘記了年齡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黨的教育事業中。她就是要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讓他們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樣,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她就是要讓學校培養出能回報社會、真正具有共產主義理想的學生。

爲了省錢,她多年來從不吃肉,每天生活費控制在最低標準。但在華坪,張桂梅對別人的慷慨卻是出了名的。張桂梅慷慨的事例不勝枚舉:全國勞模的5000元獎金,她考慮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黨費;優秀共產黨員3萬多元獎金,剛拿到就捐給了災區;昆明市總工會千叮嚀萬囑咐專門撥給她治病的2萬元全部給了山區缺水羣衆打水窖。截至目前,張桂梅捐出的獎金和大部分工資累計達70萬元,通通用於資助學生、幫助困難羣衆和發展教育事業。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7

陳睿瀾踏上排球這條路是在小學三年級,在這一年她被學校挑選到了校排球隊參加訓練,其中一個原因是自小陳睿瀾自小個子就長得很高。

小學時期,陳睿瀾的一天是這樣的,放學後4點開始準時訓練到6點,然後回家開始寫當天的作業。一剛開始的時候教練就是叫她們一起“玩玩兒球”,只是教一些簡單的墊球這種最簡單的動作,這是觀察她們的球感以及大家對排球的興趣。

一起去的小朋友們都想着玩,而陳睿瀾卻在旁邊認真的按照教練的要求進行墊球練習,一個禮拜練下來她已經可以連續墊一千多個球,在一羣小朋友中脫穎而出。隨着時間的推移,當初一起被選進球隊的小朋友中陸陸續續有離開的了,有的是因爲不喜歡、有的是因爲爸爸媽媽怕影響學習,而陳睿瀾堅持下來了。

父母覺得女兒太辛苦,也曾經打過退堂鼓,但是當他們看到女兒在球場上專注的樣子,又堅定了要支持她投身到排球運動中的想法,他們覺得排球運動是一項團隊運動項目,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身體,更能培養孩子團隊協作的精神以及頑強拼搏的精神;同時又能把愛好發展成未來的職業,無疑陳睿瀾是幸運的。

初中時,陳睿瀾來到了一個神奇的班級,“運動員班級”。這個班的特點就是:全部都是“標着”運動員身份的初中生,除了她是排球運動員、還有體操、游泳、足球等其他運動的特長生;上午一起在教室上文化課,下午便奔赴各自的訓練場進行專項訓練。

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訓練,但在陳睿瀾看來,訓練是一種不斷磨練自己意志品質、培養團隊合作的過程,打球不僅要考技術和體力,更多的還需要動腦,在場上要想着教練的戰術部署,更要應變能力。

當新聞工作者問到她會不會覺得訓練枯燥無趣時,她說:“不會呀,很有意思啊!雖然過程是辛苦的,訓練也是枯燥,但還是很快樂的,每當訓練中突破瓶頸、特別是比賽贏得勝利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因爲平時訓練刻苦,從初中開始陳睿瀾就開始參加各種比賽,20xx年,作爲球隊主攻手,她所在的球隊獲得了上海市中學生運動會榮獲排球比賽初中女子組第一名;20xx年,作爲球隊隊長兼主攻手的她,帶領球隊獲得了上海市第xx屆運動會排球賽女子C組第一名。20xx年,獲得了“體彩杯”全國青少年U16女子排球錦標賽第二名,此時的陳睿瀾轉到了場上自由人位置。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8

按照《關於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要求,社區第一時間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學習宣傳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轄區非公企業黨支部、網格黨支部等各黨組織提高思想認識、積極開展學習,充分利用“大黨委”會議、網格黨支部會議、微信交流羣等,廣泛宣傳發動黨員幹部羣衆主動學習,營造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的濃厚氛圍。

抓觀看學習,促“入心入腦”。督促轄區各黨組織紮實組織黨員幹部羣衆採取集中觀看、分散自學、網絡下載觀看、學習文件等方式進行學習,確保轄區黨員幹部羣衆學習“全覆蓋”“無盲點”。開展“學習時代楷模唱響英雄讚歌”主題黨日活動,利用文件材料、遠教平臺、觀看專題片等不同學習形式,組織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4次,通過2個網格黨支部、4個巷道黨小組把轄區臨海商會黨支部、祝成生鮮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等非公企業黨支部納入其中組織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6次。讓黃文秀同志的精神力量入心入腦,成爲黨員幹部羣衆砥礪奮進、幹事創業、鑄就輝煌的“源動力”。

抓深入踐行,促“入神入行”。在全面理解《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精神的基礎上,引導全體黨員幹部羣衆聚精會神宣傳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勠力同心踐行榜樣力量,將學習成果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與當前正在開展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平安創建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教育黨員幹部堅決踐行“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強化服務意識、徹底轉變作風,向黑惡勢力亮劍,組織發動羣衆同一切不良風氣和違法犯罪行爲作鬥爭,爲創建公平正義、風清氣正、平安穩定、團結和諧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19

從6月16日黃文秀同志因公犧牲以來到現在的近半個月時間裏,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在全國各地廣爲傳誦、經久不息。可謂,“文”灑扶貧路、“秀”亮新時代。

天之驕子,“文秀”於時。27歲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說她是天之驕子真是毫不爲過。“她本可以有很多選擇,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她的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郝海燕滿懷遺憾地說。但她卻義無反顧地考取了選調生,返鄉工作。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業績,不到兩年,她就當上了百色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市委宣傳部副科長,又令多少人豔羨!但她卻又一次義無反顧地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到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如果說《扶貧 從“新手”到“熟路”》以及兩本駐村日記展示了她的文采,那麼在百坭村一年的時間裏她交出的答卷則見證了她的才華: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羣衆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3%降至2.7%,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4萬元,百坭村被評爲20__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她的感召下,會有越來越多的黃文秀們正走出象牙塔,勇敢堅定地把才華獻給這個偉大的時代。

黨之英才,“文秀”於心。爲什麼要選擇返鄉?爲什麼要申請派駐?追尋她的人生足跡,我們發現,一切早已註定。20__年,黃文秀考入山西省長治學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在這裏,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背後有紅色老區的基因傳承,也有“求真、求實、求善、求美”的精神感召,還有徐本禹等榜樣的力量感化,更有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真理引力,以及她自己的親身體驗。“沒有政府的扶貧資助,家裏不可能供我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選擇加入黨組織,都是發自內心的。”從赤子之心勃發出來的是怎樣一種力量?從後進生到班級前十名,從勤工儉學到發憤讀書,她用“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一步一步踐行着報效鄉梓、黨、祖國和人民的理想信念,義無反顧地行進在自己“心中的長征”路上。現在,她用自己年輕而短暫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忠誠和擔當。

國之棟樑,“文秀”於民。爲什麼要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作爲來自百色市田陽縣農村貧困家庭的姑娘,貧困是她心裏揮之不去的痛。直到20__年,她畢業參加工作後,她的家庭才因卸下了她這個包袱而剛剛脫貧。正是疾“貧”如仇,她才發誓說“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一年2.5萬公里兌現了她的諾言。她在總結中這樣寫道:一年來,我堅持帶領羣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團結黨員羣衆,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帶領村“兩委”幹部如期完成百坭村20__年的各項脫貧攻堅任務,從一名扶貧“新手”變得“輕車熟路”。面對重重困難,她以“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的氣概,打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堅持運用土辦法入戶調查、建檔立卡到認真聽取社情民意、查擺問題,從被懷疑排斥到死纏爛打,從“我還不夠勇敢”到“我發現我的方言進步了、可以和貧困戶完整用桂柳話交流了”……她筆下這些鬥智鬥勇的扶貧故事,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每天都很辛苦,但心裏很快樂”。我想,這一定是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這是何等的情懷啊!

黃文秀同志,以優秀的文才展秀於偉大時代,以堅定的政治信仰忠誠於偉大的黨,以堅實的前進步伐奉獻於偉大人民,值得我們學習!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0

一寸山河一寸忠,一抔熱血一英魂

20__年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雅礱江鎮立爾村因雷擊發生森林火災,當地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火場撲救。31日下午,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人員和4名地方幹部羣衆壯烈犧牲。

他們中的大多數,本是花一般的年紀,風華正茂,青春正好。如果沒有這場大火,此刻的他們,也許正在與家人“夕陽童唱心頭暖,樂享天倫醉語牽”;此刻的他們,也許正和戀人“今日樂相樂,月下共賞春”;此刻的他們,亦或許正和朋友“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然而,一場大火,幼子失去了慈父,戀人天各一方,親人痛斷腸,何處話淒涼?

中國無戰事,軍人有犧牲。他們的每一次逆行,都是對生命最莊嚴的道別。

那一夜,沒有星辰璀璨,沒有燈火輝煌,只有微涼的晚風和滿城的哭泣靜靜等候英雄的歸來。菊花和輓聯擺了滿街,道路兩旁站滿了自發送行的羣衆。人羣之中,有人淚如泉涌,有人低聲啜泣,有人默默哀悼,也有人對着天宇高喊:英雄,一路走好!此情此景,誰能忍住感動的淚水?

生爲勇士,逝亦國殤,山川含淚,天地同悲。

然而,災難之後,卻又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在社交平臺上公然發表侮辱四川救火英雄的言論,自4月1日起,短短三日內,福建晉江,江西上饒,陝西延安,遼寧鞍山,河北保定等多地警方先後抓獲了多名公然詆譭人民英雄的狂徒。其中,尹某某以“龍捲風等你”的賬戶名稱在互聯網上轉發撲火英雄犧牲的消息,並在內容中添加了如“四川人作惡多端”“兄弟姐妹們去大涼山吃烤全人”等卑劣惡毒、毫無人性的的言論。以惡毒言論來博人眼球,以侮辱英雄來追求熱度,此等行徑讓人耳不忍聞,出離憤怒!

網絡絕非法外之地,英雄之名豈容踐踏!

人民日報、應急管理部等官方媒體也極其罕見地發文斥責此等惡劣行徑。標題中赫然寫到“人民英雄不容玷污!侮辱三十名英雄的人渣已被刑拘!”連官方媒體都用如此嚴厲的標題,足見那些口出狂言之人的可恨與可悲。

在這世間,我們也許無法照亮每一個黑暗的角落,但不可否認,愛與溫暖總比涼薄與冷漠要廣泛的多。4月5日,多地消防部門都收到了一些“奇怪”的包裹,有水果、牛奶、礦泉水、小點心等,都是當地市民自發送來的禮物。禮物中還夾着幾封感謝信。

上面寫道:“願你們一身本事,永無用武之地。”“不希望你們滿身榮譽,只希望你們平安歸來。”

對於一個向上的國家和民族而言,英雄永遠是民族精神圖譜上的座標,是歷史長河裏的不滅燈塔,是走向未來的信念基石。英雄已逝,浩氣長存!透過“保存了63年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人們能看到“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愛國情懷;走近“一直收藏的軍功證書”,人們能感知“願拼熱血衛吾華”的凜然正氣;在追思他們的生平故事中,人們能體味“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的堅定信仰。對英烈的每一次深情回望,都是我們思想的提純和精神的洗禮,都是初心的感悟和信念的傳承。

追思過去,是爲了更好前行;對於英烈最好的緬懷,就是接續奮鬥。民族復興的關鍵航程,呼喚英雄薈萃,需要激盪雄風浩氣。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汲取力量、傳承使命,新時代的英雄史詩必將由我們書寫。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1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爲了解決衆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爲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着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裏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牀”,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爲學生築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裏,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__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於順利成立。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2

周秀芳,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的一名退休教師。20__年,她懷揣支教夢想,不遠千里從寧波來到湖南省漵浦山區支教助學。三年多時間裏,周秀芳發起愛心接力,將寧波、上海、杭州數萬市民的愛心和物資源源不斷地搬運到漵浦山區,如今,愛心團隊已發展到3000多人,在漵浦山區共捐建希望小學22所,其中8所已投入使用,讓322名貧困生得到結對幫扶,建校和資助貧困生累計捐獻款物達20__餘萬元。周秀芳的愛心事蹟在漵浦和家鄉寧波兩地都引起了強烈反響,被大家親切地稱爲“支教奶奶”。她先後獲評“20__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浙江好人”、湖南省“最美湘女”等稱號。20__年10月17日,周秀芳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3

每日與在押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打交道,猶如把自己長期暴露在高危的風險之中,毛卓雲會定期自費做HIV檢測,做完後卻常常害怕去領檢測結果。

“目前爲止都沒有檢出病毒。”檢測結果總是令毛卓雲一身輕鬆。

用心管教這些旁人看上去作案累累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在押人員,有意義麼?面對別人的質疑,毛卓雲說,“管好一名在押人員,就等於給社會排除了一顆‘定時炸彈’,管好了一羣在押人員,就等於給社會排除了一整片‘雷區’。”

曾經辦案民警在辦涉“艾”案件時,有太多的無奈: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憑藉着一張疾控中心診斷書,有恃無恐,屢屢作案,因爲他們知道就算被抓了也關不進看守所。民警冒着被感染的危險抓住的案犯,就這樣被看守所以“不符合收押規定”而拒之門外,看守所沒法關,這些人最終還是流向社會,繼續危害社會。

今年上半年,施某某因販賣案羈押入所,頂着“艾滋”這頂帽子,肆無忌憚鬧事,街道、公安等都拿他沒辦法;王某某在明知感染艾滋病病毒情況下,惡意與多名女性發生性關係,身體狀況堪憂,對監所羈押安全構成了重大安全隱患。

面對這些“燙手山芋”的收押難題,毛卓雲思量再三後,向所領導作出“可以看管”的承諾,最終施某某順利收監,王某某以涉嫌傳播性病罪羈押入所。

辦案民警說:“真的感謝市看守所,感謝毛卓雲,這就相當於他們把風險留給了自己,把安穩留給了社會。作爲基層辦案單位,我必須爲他們點贊!”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4

20__年的3月30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四川涼山森林大火災,讓30條鮮活的生命就此化爲烏有。爲了讓我們科學地知道四川涼山森林大火災的危害,以敬佩的心態面對那30個救火英雄,吳老師在班上舉行了一次重要的班級討論會,要大家就“森林火災”這個問題發表看法。

班級討論會開始了,郭宇航介紹了四川森林火災大災難,講完之後,有的同學介紹了引發森林火災是天禍還是人禍;有的同學介紹瞭如何預防火災,還有的人說到有一些不法分子出售不合格的滅火器,逃生繩……

趙一成說:“以前有人在森林裏燒紙,有時忘了撲滅火苗,這樣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災。”

這時,張中宇說:“很多人喜歡在野外露營燒烤,燒烤架冒出的火苗,這樣會點燃周圍的小草。”

劉喬雨站起來說:“我要給消防隊員獻花,我十分欽佩他們。”

魏欣茹說:“我長大了要當醫生,要全力以赴地救助消防隊員。”

白紫燕說:“在家裏不要吸菸,我們不可以玩火,煤氣別忘關上。”

……

吳老師說:“大家談的很好,我們可以寫下來,讓人們瞭解我們同學們的心聲。”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5

近日,中國女排在世界盃比賽中屢獲佳績,主教練郎平的一段話更是登上了新聞聯播,引發了人們的熱議。郎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其實,不只是對於女排,對於每一個爲人民服務的工作者而言,我們都需要“升國旗,奏國歌”,需要這種使命感、需要這種戰略眼光和大局意識。

“升國旗,奏國歌”強調的是一種使命感,是對祖國和人民無限的熱愛。回顧我黨近一百年走過的歷程,可以說是一部勇於擔當的奮鬥史。鴉片戰爭以來,戰火紛爭,內憂外患,正是秉承着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使命,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勇往直前。這一百多年來,戰亂有過,飢寒有過,犧牲有過,當然,還有更多的許多勝利與輝煌,新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國際賽事的舉辦,國產大飛機的首飛,高鐵提速,更多國內高校名列世界前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教育、民生、社會等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堅守,對使命的踐行。“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爲,則無不成也。”作爲一名基層工作者,要讓工作充滿使命感,我們就要意識到基層工作的重要性,要自覺融入億萬個爲人民服務的工作羣體中,攜手繪就新時代的壯麗篇章。

“升國旗,奏國歌”強調的是不畏艱難、敢於突破的戰略目光。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國家的發展也是這樣。不論遇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我們都要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都要堅信中國共產黨都有信心、有勇氣、有決心、有能力擔當使命、贏得挑戰。我們要自覺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理想信念,用昂揚的鬥志和一往無前的魄力展現工作風貌,主動應對困難,積極迎接挑戰,心中要不怕事,敢做事,手上要會辦事,能辦事。戰略上藐視一切困難,戰術上重視所有問題,不斷尋找事情的突破口,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升國旗、奏國歌”強調的是大局意識。正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指出:“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立足這兩個大局,將“定”與“變”貫穿工作始終。“定”指的就是定心和定力。我們要堅守初心,牢記工作職責,向焦裕祿、張富清等先進典型學習,踏踏實實幹事,切實爲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我們還要學會“定力”,在紛繁複雜的現象中,看到問題的實質所在,集中力量攻克關鍵點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爲表面現象所幹擾而盲目行動;“變”指的是變通和創新。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行爲特點都發生着變化。在工作中,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運用互聯網+的思維的方式,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處理;同時,世界局勢、外部環境也發生着變化,英國脫歐、中美貿易戰、香港問題等等都說明了我們將面對更多不確定性,需要應對更多挑戰。那麼,要在這一變化中取得勝利,我們就需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不斷地創新練就過硬本領,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6

一曲道德禮讚,一篇精神史詩,一年一度的"心靈收成"。在這個簡單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現出這麼多感人的事蹟和值得感動的人。這些感動,不是因爲脆弱,不是因爲悲傷,而是“感動”激發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崇高的人格,爲國爲民的偉大理想,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蹟,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些人物襯托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着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做一輩子的好人不難,只要每天檢查檢查自己”,我要向他們看齊,用實際行動爲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都在傳遞着和發揚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一起高舉正義之旗,讓這種“正能量”灑遍整個神州大地。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7

春去秋來,忘卻幾度悲傷花開又謝,空留一片唏噓。——題記

歷史有多少令人心酸的過去,它給予了我們太多的想象。文天祥他是勇敢的詩人,愛國的志士。他走過的地方,留下一片嘆息。文天祥在被元軍俘虜的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時留下了千古絕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人生觀是豪邁的,他有着堅貞不渝的信念,在他看來,人的一生有一個志向足矣!那便是報效祖國,在他看來,爲祖國而死是光榮與驕傲的;在他看來,人死後一世輪迴又是一條好漢,何必做兒女之狀,自己的忠心永垂史冊由後人鑑證,那豈不美哉,快哉!他把自己的性命與孤獨一併拋向了零丁洋。任憑風吹雨打,千轉輪迴,他對祖國的忠心猶如海誓山盟,即使日月被磨盡了光華,萬物不再充盈生機,他的心也永遠不變!愛國是一首歌,它的曲需要像文天祥一樣的愛國志士來譜;愛國是一組詩,他們之間需要像文天祥的愛國志士來銜接。文天祥把愛國的春風灑滿天涯海角。

文天祥不像陶淵明那樣,逃避現實,他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在我看來,這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敢與不敢”的問題。文天祥明知官場的黑暗,但他挺身而出了!即使他沒有挽救國家,但是他努力了,努力就有意義,因爲他不畏縮,因爲他有過人的膽識和魄力。文天祥離我們很遠,但我們的心卻很近,因爲他的愛國思想早已存活在萬物之間,充盈於天地之中。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8

近日,央視新聞頻道播放戰鬥英雄張富清的英雄事蹟,觀看後,讓我們真是萬分敬佩和感動。他一直以來默默的深藏功與名在來鳳縣工作,默默無名與普通退休幹部一樣。但是,連他家人都不是清楚,他曾榮獲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團一等功一次,並被授予軍戰鬥英雄稱號和師戰鬥英雄稱號。

在萬分敬佩和感動之餘,我們也十分渴望和呼喚張富清精神在現代廣大黨員幹部中體現。觀看後,我想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發揮榜樣力量,努力在黨員幹部中形成爭先創優、甘願奉獻的濃厚氛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多年來,他從來不向組織要求什麼。因爲採訪時他說,與已犧牲的戰友相比,他的功勞與他們相比不算什麼,可他還活着,還享受那麼多好的待遇,他已經很知足了。在張富清老人眼中,他謙虛說自己不算什麼,因爲他當時周圍的優秀共產黨英勇事蹟深深影響着他,就應該這樣。在我們眼中,他的先進事蹟令我們敬佩,我們不僅要努力宣傳優秀共產黨員榜樣,也要爭當榜樣,影響更多的人成爲榜樣。

二是銘記家國一體,沒有國家的繁榮昌盛,哪裏來家庭的幸福安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從當時戰爭年代,國破家亡畏難之時走過來的張富清,更加深刻理解“先集體、後個人”精神,也更加明白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救千千萬萬的“小家”。所以,他總是站在一個國家的大角度,去思考該幹什麼,自己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具體表現在,無論是他年輕時候在部隊復員就業中選擇來鳳縣,還是爲國家節約一點而選擇便宜晶體安裝(他老年的時候,做了白內障手術)。這樣的行爲,我們感到不已,而他覺得理當如此。

三是永遠幹字當頭,只有是黨的需要、國家的需要,就要無畏艱辛、一往無前。英勇戰鬥稱英雄,甘於平淡藏功名。他部隊復員轉業後,原本可回老家,憑軍功安排到一個舒服的工作崗位,但卻選擇去最困難的湖北來鳳縣,只因爲響應“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設祖國”的部隊號召。央視採訪他時,他說在工作中也有委屈,但想想犧牲的戰友,就馬上沒事了,繼續奮鬥。現在,我們幹工作狀況可能不一樣,但缺乏他這樣不畏艱辛、一往無前的幹勁,總是患得患失、拈輕怕重。

迴歸本色最動人。深藏功與名60載,不僅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簡退職時,首先動員自己妻子離職;在大兒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機會是,卻讓其放棄機會,下鄉當知青。作爲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都應該向張富清精神學習,學習他忠誠於黨、失志奉獻的政治品格,不畏艱險、勇於犧牲的戰鬥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2023觀看《感動中國》有感 篇29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尤其是青年共產黨員,作爲新時代青年黨員,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謹記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勇於奉獻,甘於奉獻,傾心投入,全心全意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

近日,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鼓舞我們,深入學習了新時代的優秀先進事蹟,激發強大的力量,讓廣大黨員樹立遠大的目標,指明堅定前行的方向。向她學習,就要學習她滿懷初心的赤子之情。

堅定信念,信了就不能打折。一個人能走多遠,不要問他的雙腳,而要問他的志向。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決定着事業的成敗。黃文秀同志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到黨的理想之中,理想纔會更遠大。”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她說“我們黨是切實爲羣衆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在他眼中,理想信念是一輩子的事,這句話絕不是口號,信了就要一心想着爲黨爲人民而戰,是終其一生的任務,更是不能打折扣的擔當。

黃文秀說過:“長征中,戰士們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麼能限制我前行?”她不畏艱辛的付出和深沉的熱愛,是她積極作爲、敢於負責、勇於擔當的碩果,面對失敗和困難時,她掉過眼淚,但沒有說過放棄,在她的人生詞典裏沒有撤退、沒有後悔,作爲一名黨員,腳踏實地做着使命感促使自己去做的事。

在擔任第一書記一週年時,她在手記裏寫下了一句話,“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這就是黃文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建設家鄉,改變家鄉,砥礪前行,譜寫了新時代青年壯麗的青春之歌。

每一個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指路之燈,就像黃文秀同志,爲衆多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新時代的我們也是更多人的指路之燈,披荊斬棘,我們無畏前方的黑暗險阻,我們將以堅定的意志、頑強的作風、敏捷的思慮、團結的作風爲更多更多的人民,爲更多的後來者迸發出屬於新時代的我們的光輝,將更多的希望留在中國的大地上,終有那麼一天,雄雞將啼鳴,迎來燦爛的朝霞。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xdthfanwen/xuexi/v2wyze.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