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個人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體會 >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6篇)
手機版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6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1.98W 次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我一直在不間斷的進行教師遠程研修培訓,這次遠程研修培訓好比給教師雪中送炭。在培訓學習中通過看視頻、聽講座、聽專家點評、看簡報看各位老師們的作業、研修日記、看評論以及參與評論,參與專家與學員之間、學員之間的互動討論。學到了很多新知識,真是受益匪淺。現將這次培訓學習報告如下: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6篇)

1、通過遠程研修,我的觀念得到進一步更新

有機會來參加這次培訓,有機會來充實和完善自己,我自豪,我榮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責任、是壓力!回首這次的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明顯。培訓中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一線教師的專題講座,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各種行動學習。這次的培訓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一次培訓,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

2、通過遠程研修,我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

通過遠程研修,專家講座的內容在我心中掀起了陣陣波瀾,不僅讓我瞭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學改革動態,而且還學到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專家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實例中產生了共鳴,從而讓我能從理論的層次來解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現象,也爲我今後的課堂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

3、通過遠程研修,我增長了見識。

遠程研修平臺上的老師都在努力地學習,積極地發表文章和評論,甚至有些老師在晚上十一二點都在網上學習這些老師的學習精神真是值得我努力學習。他們的文章:觀點獨特新穎、方法行之有效、行文優雅俊秀。在和這些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淺薄,感到加強學習的重要性。所以遠程研修的過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師學習的態度參與的,多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

4、通過遠程研修,激勵自身成長,展望未來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上審視了我的教學,使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這一次培訓活動後,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爲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要不斷蒐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課後經常撰寫教學反思,以便今後上課進一步提高。並積極撰寫教育隨筆和教學論文。

我的未來目標是通過自己的不斷磨礪成爲一名信息骨幹教師,我有信心在未來的道路上通過學習讓自己走得更遠,要想讓自己成爲一名合格骨幹教師。爲了理想中的教育事業,我將自強不息,努力向前!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會一如既往地進行專業研修,不斷創新思路,改進教學方法,使自己真正成爲一名信息骨幹教師。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遠程教育研修猶如清風活水,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我們教師看到了提高保教質量的契機,爲我們教師的成長提供了一條新路徑。在本次學習活動中,我受益匪淺,現將自己的學習體會做如下說明:

一、勤勤懇懇,積極研修

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講座,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爲今後從事教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做到了積極認真的觀看專家的視頻講座。

二、受益匪淺,感受頗深

(一)網絡研修使教育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網絡研修是藉助於積累了巨大課程資源的網絡平臺,與不特定的教師就彼此感興趣的教育教學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的過程。如果我們把沒有參與教研的教師比喻成“徒步者”,把使用傳統教研的教師比喻成“騎馬者”,那完全可以將使用網絡教研的教師比喻成“駕乘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一些高質量的教研活動,學習更多的知識”,是衆多一線教師的心裏話。他們已開始意識到自己專業發展的重要性,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正在形成。

(二)網絡研修使教學和研究充盈着成功的喜悅

網絡研修跨時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專家、教研員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小範圍、短時間互動的侷限性,使普通教師與異地的同行、專家們一路同行。專家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使一線教師的理論與一線教師的實踐相互促進;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使一線教師之間的經驗和優勢能得到互補。

網絡研修模式中的學習,一改傳統的、呆板的傳授模式,科學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一方面爲教師提供高質量的靜態資源,另一方面堅持以教師爲主體,利用專家講座、在線答疑、討論板、感言等多種交互媒體提供動態助學,通過案例學習、問題探索、交流研討、自我評價等方式幫助教師構建自主學習的環境,促進自主學習的文化,最終形成學習共同體。

網絡研修爲教師打開一個敞開、明亮的世界,讓教師暢談教育的心得體會,議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讓教學更有效的對策。

三、繼續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雖然剛開始,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將更加努力,爲自身修養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網絡研修是良師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教師遠程研修會成爲我們前進的基石,網絡研修學習會助我們乘風破浪,飛向成功的彼岸。我堅信:我研修、我進步、我快樂!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3

12月18日,有幸參加了區教育主辦,長安一中承辦的關於研究性學習的研討與觀摩課。現就學習的感受和心得總結如下:

在傳統教學中對學習態度的培養,往往採用教師和家長督促、檢查、獎罰的方法,使學生感到外力脅迫而產生勉強學習的態度,從而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

1、研究性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自我意識、主動、從抓語言問題開始。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從某種意義講,人類的“好奇心”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動人類成長和前進的根本動力所在。問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和思考,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途徑,對大量資料的蒐集和佔有,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基本方法。

2、強化自我意識

在傳統教學中對學習態度的培養,往往採用教師和家長督促、檢查、獎罰的方法,使學生感到外力脅迫而產生勉強學習的態度,從而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生物研究性學習是建立在學生的自我意識、主動探索的基礎上的,學生認識活動的強度和力度要比單純接受知識大得多。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會逐漸形成主動學習的心理傾向。具體要求:課題研究前自找資料、自我準備、自我設計方案;活動中自我表現、自我發揮;活動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

3、創設一種情境

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是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造能力培養的關鍵是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因此,生物研究性學習,意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求、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生物研究性學習更關心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生物研究性學習也講求方法,但它較少強調學習知識的技能和方法,而更關注培養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說,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創設情境應該是重點思考的一個內容。

4、教師角色:從傳授到指導生物研究性學習學生是活動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體現呢?

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並不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事實上,學生自行組織的各種研究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支持。教師的指導作用表現在把握研究活動的目的,啓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幫助學生總結研究的成敗得失。這種指導作用貫穿於學生研究活動的始終。教師導在活動前,引在活動中,評在活動後,指導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間接暗示。當學生在某一環節出現困難疑問時,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是舉足輕重的,這將提高學生研究的質量,有利於學生在教師高質量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活動任務。生物研究性學習要求以學生的獨立探索活動爲基礎,但實質上這種探索活動是在教師“導演”和指導下的活動,是教師主導作用更藝術的表現。因爲研究性學習是從實際問題切入的,需要運用語文學科中的大量基礎知識,這不僅要求教師對語文知識有精深瞭解,而且要熟悉多種研究方法,還需要對當前語文學科的前沿知識有比較深透的瞭解,這樣教師才能幫助學生設計出適宜的問題情境的活動方案,進而引導學生開展深入紮實的研究活動。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作爲一名教師,我積極利用遠程網絡資源,刻苦學習“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遠程教育研修作爲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學習方式。

1、計劃周詳,學時充分。

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有實效。我根據區、學校制定的學習計劃,幾乎每天都安排了一定的學習時間和內容,把學習、作業、交流、討論互相穿插,保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獲取最大的學習效益。將近一個月裏我用課餘時間和雙休日完成了多項選修課程的學習,在網上向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名師學習,在學習中,我還做了大量的學習筆記,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夠根據網上提供的一些案例發表自己的見解,探索更有效的方式與途徑。每次學習之後,積極獨立高質量地完成了網上作業,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

2、靈活機動,學以致用。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遠程教育資源庫中提供了大量的課堂實錄和專家點評,我每次看後,總要有一個思考,即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及典型的案例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縮短同發達地區學校教學上的差距。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遠程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的,我經常把這些優勢資源變成自己學校的有效資源,把資源庫中的動畫、圖片、各種有用的資料下載下來,做成課件,運用於課堂,有效的彌補了本地教學資源的不足與缺乏。資源庫中的資源不一定都是現成的,很符合本地教學使用,而需要一定的整合。我刻苦鑽研計算機知識,結合教材所需,將一些抽象的教材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具體化、形象化,並創設出身臨其境的教學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把一個個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實質性的突破。

3、積極參與,互幫互學。

遠程教育學習是一個互動平臺,需要大家共同參與,促進廣大教師共同提高。我在參加遠程教育學習中積極領先,模範帶頭,同年級組教師積極開展學習活動,把網上所學的優秀案例、課件同教師們共同分享,共同探討,把自己的學習體會經常同教師們交流,把自己撰寫的案例、運用所學經驗所上的課積極向老師們徵求意見,積極修正,取長補短,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學風格,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通過遠程教育研修,我的教學素養得到極大提高,爭取在以後的工作中將培訓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提高教學效果。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5

通過這次社會調查,我覺得我收穫很大,我在這次任務中擔任記錄員,雖然任務算是最輕的,重要是對各個來訪對象作簡要的文字記錄。這次調查,使我們更早地接觸了社會,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經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經過對望牛墩的一番調查,今天我才真正的覺得自己是一個望牛墩人,經過對望牛墩文物古蹟的調查,我覺得自己更深刻的瞭解瞭望牛墩,瞭解瞭望牛墩的人情風俗,瞭解瞭望牛墩的過去與將來的去向和趨勢。

這次的調查活動還使我學會了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上,學會了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使我初步瞭解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爲我以後更好的適應社會提前打下了基礎。這次活動使我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提高,特在些感謝學校給予了我們這次機會,增強了我們的能力。也感謝在調查中給予支持的每一上人和小組的其它成員。

經過這次活動使我更加的瞭解到研究性學習的真正意義,使我更深入的瞭解到研究性學習的內涵: "研究性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教育部新課程計劃的一門必修課。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應該對應不同的教學方式。要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要以學生髮展爲本,注重學生學的方式,形成一種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教學方式。研究性學習正是適應這種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授受式教學相比較,它着力於學生的學,強調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教師只是指導者和幫助者。研究性學習應該體現出探究性、主體性 、交互性、過程性、開放性等特徵。

在老師精心的指導之下,我們的研究性學習終於拉開了序幕。這次研究的是東莞的歷史文化遺蹟,並要求我們對這些文物古蹟有一番的瞭解,我和我的朋友組成了一個組並開始了我們的調查。

在調查之前,我們可算是做足了準備,我們首先制定了一個計劃,要求我們在什麼時間內要完成什麼事情。於是一系列的調查就在寒假的時候激烈的展開了。在整整的一個寒假裏,我們“出動”了很多次,這個寒假是我目前爲止最有意義的一個寒假。實踐階段中的一次採訪中,我們本來是帶着一顆忐忑的心,甚至擔心,採訪過程中自己無話可說,但當我們真正去做的時候,卻發現:原來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困難,相反,我們做得很好,只是先前缺少挑戰的勇氣罷了,而人貴在能夠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不要輕易對自己說不行,即便是失敗,我們仍然需要不斷挑戰自我,在挑戰中,我們定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路始終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很可惜調查的原件卻不翼而飛了)

很快在第八週,我們的成果就要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了,那時我們很緊張,不知道我們的成果是否會得到同學們和老師的認同。可是我們沒有時間猶豫了,展示會終於開始了。坐在教室裏,看到周圍一個個熟識的身影,我的心跳加快了,雖然這之前也曾經過幾次排練,然而,我始終克服不了膽怯的毛病,直到聽到講臺上的老師說"下面請第七組的同學來展示他們組的調查成品„„"我才機械地走上講臺,可也正是由於緊張,說話的語速似乎也呈加快趨勢,而我自己卻有種"不知身在何方的感覺了"。

下面我來談談我你們這次的研究性學習的收穫吧!

1.培養了我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總目標。它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書本,不迷信權威,不墨守陳規。它要求指導老師儘量減少對學生的限制,並適時適度地給學生以幫助,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標新立異,積極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

2.培養了我們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即一種懷疑精神,一種探索意識,它是創造的起點,沒有問題意識就沒有創造性。高一年着重培養學生學會從社會生活現實中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裏的問題並不是傳

統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的記憶性問題,而是實際問題。研究性學習從一開始就把目標指向

我們問題意識的培養上。

3.培養了我們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當今社會,競爭與合作並存,具備積極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際交往技能是現代人高素質的一個重要標誌。小組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有效組織方式,這不僅有益於課題研究的開展和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更是爲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使他們在與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提出問題、制訂方案、收集信息、尋找答案、完成研究課題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與別人達成一致,如何分享共同的成果等等。

4.培養了我們關注現實、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和責任感

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加以研究,可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實際、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增強責任感。

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爲基本目標,以我們自創的聯繫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某些課題或專題的研究爲主要內容,以我們的自主學習爲基本方式,從問題的提出,方案的設計到實施,以及結論的得出,完全由我們自己來做,是重過程不重結論的開放性課程。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是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主動探索、發現和創新,對發揮、發展學生的興趣、想象力、創新精神、創造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促進我們自主學習,主動發展,轉變學習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果我們能夠圍繞自己喜歡的現代技術、生產、生活等某領域的某一前沿課題進行研究,拓展知識面和學習視野,初步形成較強的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生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和較強的選擇能力,初步確定我們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並打下一定的科研基礎。

因此,作爲老師的應該按照我們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規律去確定高一年級研究性學習的重點。再通過我們自主探究,使之由感性認識逐漸上升到理性認識。即由瞭解研究性學習到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到學會研究性學習,再到具備一定的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我們開始做這個課題研究時,說實話,我心裏沒有底,不知行不行,自己平時在班上又總是那麼默默無聞,此刻突然做什麼“研究”,是不是有點出瘋頭或譁衆取寵呢?但是,好在同學們都比較有熱情,整個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學都精誠團結,並沒有表現絲毫的排它性。

我逐漸融合和沉浸在小組這種團結協作、友愛互助、勤奮工作、熱情求知的氛圍中,我開始自信,我開始堅強……

在老師的指導和組長的帶領下,我們儘量發揮每一個人的優勢,合理分工協作,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在收集資料的時候,我們儘量廣泛地收集與中西方文化有關的任何信息,然後共同精選與課題相關的素材。

其中對電腦比較熟悉的,我們就讓他上網查找資料,做網絡資料收集員;長於博覽羣書、一目十行的,我們就讓他擔任圖書資料收集員;而長於文章辭句的,我們就讓他作記錄員和報告撰寫執筆員。然後再利用羣衆的智慧,將資料彙總、分析,討論報告初案。每一位成員在羣衆的熔爐中都充滿了自信,充滿了力量,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培養了自己的潛質。

在採訪過程中,儘管我們參加人員比較多,但都有各自的分工,有的扮演記者,有的攝像,有的記錄,有的錄音,有的爲採訪過程做其它服務。我們每一個人的發奮使我們最終構成了這份理論性結題的報告,使我們的報告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理論性。

課題研究的順利結題,使我們每一位都很高興,但我更高興的是:透過實踐鍛鍊,使我更自信,更堅強。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7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爲中心,以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爲目標,以研究性學習材料爲主體,通過引導學生獨立探索,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這既是關心知識形成的結果,又是注重知識形成的過程;既是關心知識的廣度和學科之間的聯繫,又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會學習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就是“研究性學習法”。這種方法是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來的。他在《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腦力勞動——研究性學習法》一文中說:“在優秀的教師那裏,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採取研究的態度。教師並不是把現成的結論,對某一定理的正確性的證明告訴學生,教師讓學生有可能提出好幾種解釋,然後在實際中去對所提出的每一種假說進行肯定或否定,學生通過實踐去證明一個解釋和推翻另一個解釋。在這種情況下,知識是積極探索獲取的。”

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運用“研究性學習法”呢?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一下“研究性學習”的實質。

1. 研究性學習目標的確定

在變成基本的認知目標產生質的飛躍,從認知到發現,從發現到研究,從研究得出進一步的認識,進而推出更積極的學習情緒的產生。以這種研究性的思想爲學習的教學目標,是具有彈性的,是變通的,是各異的,更是多層次的,這樣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得到不同的發展。

2.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數學教材體系比較注重學生去發現知識,而沒有特別地設計學生研究性學習內容。因此在引導形式學習時,需充分挖掘教材的研究性學習因素,採用新形式、活解法、開放性較強的學習內容,應多注意研究內容的探索性,題材選擇的豐富性;信息表現形式的選擇性;解題策略的多樣性等。

2.1 研究性學習內容生活化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從此觀點我們可以看出,數學是來源於生活,只有讓數學紮根於生活這個肥沃的土壤中,注意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爲基礎,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才能激發他們好奇心下的求知慾望,然後以這種求知慾望下的內容作爲研究性學習的素材,學生纔會覺得自己的數學學習是有意義的。這樣更有益於學生對提出的問題產生想象,產生出積極的情感體驗和開拓意識。

如大家一起去旅遊時,到了一個景點後每人都會有一張景點地圖,這上面不僅標明瞭地理方位,而且還有比例尺。通過比例尺,就可以知道這景點到底有多大,大概需要多少時間。這正是把數學問題轉化爲生活問題,即是“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

學生用具體的數學知識,去研究生活,服務生活,體現其生活化的一面,讓數學與生活的關係更加緊密,也使研究性學習更有意義。

2.2 研究性學習內容數學化

“數學化”是指人們在觀察數學時,運用數學方法觀察研究各種具體現象,並加以整理和組織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把現實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的過程。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研究,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所以教師在選題時應選那種數學性強,具有一定深度、廣度的內容,讓學生去研究,得出結論,加深對數學的理解。

如在學習圓周率後,有這樣一個與生活有關的數學問題:有一個圓形的禮品盒,底面半徑是10釐米,外面要用包裝紙來裝飾一下,如何來包裝,纔是最佳方案呢?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合作討論,找到了最佳包裝方案。這個問題就是把生活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充分體現了數學的美學魅力及實用功能。

2.3 研究性學習內容廣博化

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學生學習的各科,如語文、自然、社會、音樂、美術、體育等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無法與其他學科割裂開來,所以在研究問題時,也要注意學科的廣博性,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繫,做到各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補充。

如在教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採用多媒體展示出幾幅圖片,其中有關於名勝古蹟的照片,還有植物與動物的圖片,以及一些簡單的數學幾何圖形。讓學生找出對稱的圖形有哪些,接着可以出一組研究題:①這些圖形各有什麼特點?②你能說出照片中的名勝古蹟各在何處嗎?③每個圖形是不是僅有一條對稱軸?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就進一步瞭解了地理和自然知識與數學的聯繫。

2.4 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開放化

羅伯遜指出:“限制和順從不能養成創造性,權威主義的教育只能造就馴服的而不是創造性的學生。”所以開放性是創新性的重要方面,由於開放性內容知識容量大,思考方法多,解決問題活,極富挑戰性,因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學生能從各種不同的思考過程和問題解的特徵中,總結出具有普遍性的東西,不同程度地發展了學生髮散性思維,使得創造想象能力進一步加強。

如在三年級學習應用減法的運算性質簡算後,就可以出這樣一道題目作爲研究題:68 -( )-( )= 68 -( + );65 -( + )= 65 -( )-( );在倒數的啓發思考中,可以出這樣一道題目( )×( )=1。這種開放式的研究題,激發了學生創造的慾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取得成功。

3.研究性學習的形式

3.1研究性學習的基礎——自主

自由是創新的前提,更是研究的起點。教師在平時和課堂中給學生寬鬆的學習環境,創設自由思維空間,給足自由思維的時間,在教學中敢於打破班級授課制的束縛,以小組爲單位去研究,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另外,學生自己能發現總結的,教師要放開手讓學生擁有自主權,自由探索,自行總結,獲取最終結論。

3.2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探索

有探究纔有研究,有研究纔會有發現,探究性學習使學生實現知識的再創造,所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是與探究性學習緊密結合起來的。以創新爲目標的探究性學習一般是由教師設置問題,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圓柱的認識”,在認識側面圖時,可以讓學生的思維逐步遞進思考:⑴沿一個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什麼樣的圖形呢?⑵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又分別是圓柱的什麼呢?學生通過比較、討論、總結,發現了圓柱側面與長方形的關係,這就是一種上位認識。學生充分地分析思維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在以上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可以出示一些研究性學習材料——研究題:⑴圓柱的側面展開圖一定是長方形嗎?⑵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嗎?結果又怎樣呢?這樣,一步一步深入,讓學生的興趣也隨之加濃。學生以發現操作爲學習基礎,以相互討論題目爲內容,在整個研討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3研究性學習的成果體現——多樣

由於各人的發展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所以研究性學習所產生的結論也就不盡相同。所以,在學生“研究性”學習後,必要的總結匯報是必不可少的。

如有這樣一道帶有實物圖的問題:一箱汽水34瓶,18箱汽水有多少瓶?先讓學生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瓶,然後再設法算出結果。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一些算法: 34×10+34×8=612; 34×20-34×2=612; 30×18+4×18=612 ;34×2×9=612; 34×3×6=612 ;18×2×17=612 ;34×2×10-34×2=612 也可能有學生用豎式來算出結果。在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觀點,傾聽同伴的解法,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靈活性。這樣就有可能掌握各種不同的方法。

總之,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實施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讓學生以“研究學習”爲主全員參加,更重要的是教師在課外鑽研教材,研究學生,瞭解學生對數學的態度,從而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8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 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區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作爲必修課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

一、問題的提出

1.背景

經濟的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臨近,對創造性人才,對勞動者的創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緊迫要求。第三次“全教會”着眼於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的高度,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爲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受諸多因素制約,課程改革可以視爲舉措之一。各門課程的實施都應當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宏觀背景。

教育界內部對課程改革的探討始終是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我國的課程建設曾受到國際課程整合理論的兒童中心(杜威)、結構中心(布魯納)和人本主義的認知--情意整合論等流派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經過廣泛的實踐,確立了三大板塊課程,即: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儘管這三個板塊的劃分在邏輯上還顯得不夠清晰,但它在實際運作中卻是簡便易行的。另一種劃分是按課程設置權限分爲:國家課程十地方課程十校本課程三個板塊。這兩種劃分課程的表述,都是從課程外在的、外顯的屬性來進行的。90年代末,人們愈加重視在課程的內涵上進行挖掘,提出應注重課程三性,即:基礎性、拓展性、研究性。以課程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實踐爲基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出現可以說是應運而生,這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中觀背景。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課程改革中較爲活躍的一塊園地。多樣的校本課程,如培養興趣愛好和發展個性特長的,以及品德類、心理類、科技類、人文類、休閒類等。校本課程的深度開發向何處去?研究性學習課程確是一個理性的價值方向,這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微觀背景。

2.爲什麼要提出研究性學習

(1)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重要的着眼點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行爲習慣的養成,歸根到底是學生學習的結果。所以,學校教育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是要讓我們的學生形成怎樣的學習方式。在原有教育、教學條件下,許多學生的學習偏重於機械記憶、淺層理解和簡單應用,僅僅立足於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傳輸。這種學習方式十分不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針對這一狀況,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是通過教學目標、內容和途徑方法調整,幫助學生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在開展有效的接受學習的同時,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並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起了組織、指導作用,在時間安排上更多的是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活動。這樣的教學活動顯然與被動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不同,對於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也較爲有利。

(2)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的掌握和運用,需要依託相應的課程載體。

只要教學處理得當,原有的課程內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展開。我們的許多優秀教師,正是在原先的學科課程教學中,既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在各科教學中重視學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而且,如果能在各科教學中都做到既打好基礎,又培養創新精神,那是教學上的很高境界。但是,從目前情況看,更廣泛做到這一點還有困難。

第一,相當一部分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爲形成定勢,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變化不大的情況下,要實現教學行爲方式的重大轉變從而指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需要有一個較長過程。

第二,基礎性課程的教學中,如何處理好“打基礎”(進行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與培養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的關係,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說,都是一個有待解決的新課題。

因而,如果能開發出一種新的課程類型,它的實施主要地採取研究性學習方式,那麼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就會比較容易實現。

(3)原有的活動課實踐的發展需要新的生長點。

近年來,活動課作爲一種與學科課程相區別又相補充的課程類型,在學校教育中廣泛實施,爲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拓展了極其重要的陣地。活動課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很受學生歡迎。但是在實踐中,已有的活動課較多的還是着眼於學科教學內容的深化與拓展的知識類活動課,着眼於培養生活、職業技能和動手能力的技藝類活動課,着眼於陶治性情、健體強身的文體類活動課等。普通高中的活動課相比,它應提高在何處?如何實現活動課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上的獨特的作用?這些都是有待於解決的問題。綜合實踐活動板塊中研究性學習的設置,爲高中階段活動課實踐的發展和水平的提升,找到了一個新的生長點。

(4)每一個高中生都具有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很大潛能。

以前也有不少科技小組,學生們在指導教師引導下,開展研究探索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這些小組往往只有少數成績優秀的學生能夠參加。我們能否爲全體同學提供這種開放性研究活動的機會?已有的實踐經驗表明,每個高中生都具有充分的發展潛能,學習成績差的同學探索慾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見得就比別人差。

(5)各地學校都有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可能性。

研究性學習強調要結合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實際選擇研究專題,同時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各種教育資源。各地學校的內、外部條件雖然有較大的差異,但都具有可供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學生也都能從本地實際出發,尋找到他們感興趣和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越是困難的地區,對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需求越是迫切。

(6)有助於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爲。

3.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實施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關鍵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爲主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要求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爲也必須發生轉變。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將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在參與指導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吸納新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並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當前,受傳統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侷限,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將研究性學習作爲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爲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會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並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學習過程,是師生圍繞着解決問題共同完成研究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以及爲解決問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過程。

1.開放性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於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範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於實踐方法,也可能偏重於理論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題下,由於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人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爲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研究型”課程,要求學生在確定課題後,通過媒體、網絡、書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篩選,開展社會調研,選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結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它的最大特點是教學的開放性。

(1)教學內容是開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題目,並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爲研究課題。

(2)教學空間是開放的。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強調活動、體驗的作用。學習地點不再限於教室、實驗室和圖書館,要走出校門進行社會實踐;實地勘察取證、走訪專家、收集信息等等。

(3)學習方法、思維方式是開放的。針對不同目標,選擇與之適應的學習形式,如問題探討、課題設計、實驗操作、社會調查等。要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思維方式從平面到立體,從單一到多元,從靜態發展到動態,從被動發展到主動,從封閉到開放。

(4)收集信息的渠道是開放的。不是單純從課本和參考書獲取信息,而是從講座、因特網、媒體、人際交流等各種渠道收集信息。

(5)師生關係是開放的。學生在研究中始終處於主動的地位,教師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務者的角色。提倡師生的辯論,鼓勵學生敢於否定。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呈現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由展示一個案例、介紹某些背景或創設一種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師提出,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自己得出結論。

3.實踐性

研究位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繫,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應爲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1.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定位

研究性學習特別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性實踐活動,它的目標定位與一般的學科教學目標既有一定聯繫,又有較大的差異。具體強調的是:

(1)培養收集和處理的信息能力。

從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理論的角度看,學生開展學習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信息處理的過程。與以記憶、理解爲目標的一般學習方式相比,研究性學習過程圍繞着一個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展開,以解決問題和表達、交流爲結束。就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而言,需要培養學生髮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出解決問題設想的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分析資料和得出結論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並要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其中,在一個開放性環境中學生自主、主動懼和加工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是個關鍵。

(2)發展創新精神,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

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也是情感活動的過程。一般而言,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所獲得的成果,絕大多數只能是在自己或周圍同學現有基礎上的創新,還不大可能達到科學發現水平。研究性學習強調通過讓學生自主參與、積極參與類似於科學家探索的活動,獲得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

(3)學會溝通與合作。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是人們合作探索的結果,社會的人文精神弘揚也把樂於合作、善於合作作爲重要的基石。但是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機會並不多,且較多停留在口頭引導鼓勵的層面,弄得不好,很多還是說教。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正是一個人際溝通與合作的過程,爲了完成研究任務,一般都離不開課題組內的合作以及與課程組外人士(如指導教師、社會力量、研究對象)的溝通合作。所以,研究性學習也把學會合作作爲重要的目標。

(4)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創新精神培養只有同科學態度、科學道德的培養統一起來,纔會真正形成對社會、對個人發展有價值的結果。已有的實踐告訴我們,同學們參與課題研究是饒有興趣的,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幾乎都會碰到各種問題和困難。學生要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從實際出發,通過認真踏實的探究,求得結論的獲得,並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5)發展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聯繫社會實際開展研究活動,爲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創造性和認知能力,而且還要學會關心社會的進步、祖國的前途、人類的命運、經濟的發展、環境的保護,爭取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昇華。

(6)激活各種學習中的知識儲存,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多門學科的知識積累,爲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礎。但是,如果讓這些知識長期處在相互分割和備用的狀況之中,它們就會被遺忘,就會逐漸推動可能發揮的效用。研究性學生的重要目標是在綜合運用中提高各科知識的價值。

從研究性學習的上述目標看,它對於實施以德育爲核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對於學生從事各門各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培養積極性都是大有好處的。

2.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取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

(2)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位學習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並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並恰當的利用信息,以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位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設有利於人際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發展樂於合作的團隊精神。

(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勇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瞭解科學對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3.研究性學習與高效的學習

“後工業社會”將會給教育提出什麼要求?現在有兩條思路:一條思路是“高效的學習”。這條思路的基本假設是:運用先進的學習方法,可以充分開發人的學習潛能,學習方式的革命將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的學習速度。因此,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應該特點重視學習方法的學習,包括各種快速閱讀法、記憶法、思維技巧以及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另一種思路是“研究性學習”。這條思路的基本觀點是: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是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造能力培養的關鍵是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因此,應該提供研究性的學習,即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

上述兩種思路對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作出了各自的解釋,但從兩種學習方式所蘊含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學實踐來看,二者之間卻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所謂高效的學習,十分重視學習方法的學習,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習的效率。它強調“授人以漁”,但實際上並不關心打到的是什麼“魚”。高效的學習所追求的,首先是掌握知識的量而不是質。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業時代注重單位時間效率的觀念。

與高效的學習相比,研究性學習更關心學習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研究性學習也講求方法,但它較少強調學習知識的技能和方法,而更關注培養思維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說,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可以分爲三個層次:一是概念的學習,通過概念來了解事物的性質;二是規則的學習,懂得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繫;三是問題解決的學習,即運用概念和規則來解決實際問題。研究性學習主要是第三層次的學習,其目的是發展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它與一般的知識、技能學習的根本區別。

研究性學習與高效的學習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但從學校教育的時代特徵來看,研究性學習無疑應該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在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中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未來的教學組織形式將是研究性學習加上個別化的集體教學,並將成爲21世紀學校教育中教學形式的主要特徵。

四、研究性學習的心理學基礎

認知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從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基礎。研究性學習觀具有科學性、主體性、探索性、創新性的基本特點,具體描述如下:

研究性學習觀是建立在現代學習理論基礎上的科學學習觀,學習過程是積極的有意義學習過程。

從學生生理心理特點來看,學生有探究和創造的潛能,研究性學習本身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以及求知慾。

研究性學習重視運用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

研究性學習關注知識表徵,認知結構的發展及問題解決。

研究性學習不僅在於獲得問題解決的結果,更注重學習創造性與主體性人格培養,並以此作爲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

學習心理學家在提出研究性學習理論的同時,也探索了研究性學習的操作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相結合的模式

布魯納發展發現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已形成了一種發現式教學方法羣;奧蘇貝爾用有意義學習的觀點巧妙地結合了學習過程中的發現與接受。發現學習和接受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模式,與研究性學習觀是相一致的。

2.研究性學習的建構主義模式

建構主義由皮亞傑的結構的觀點發展而來。研究性學習的建構主義學習模式,把研究性學習分爲三個階段,即衝突階段、建構階段和應用階段。研究性學習的建構主義學習模式,重視學生在知識內化過程中探索研究的作用,重視教學過程中有關問題情景的創設,重視知識結構的更新,因而在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研究性學習的問題解決模式

研究性學習的問題解決模式建立在認知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問題解決模式認爲研究性學習即是對學習問題的解決過程,學生是主動的信息加工者,問題解決是對問題空間的搜索。因此,研究性學習過程有這樣三個基本特徵:目的指向性。學生學習是有目的的過程,最終要達到某個終結狀態;認知操作。學生的學習依賴於一定的學習與思維策略,並依此來進行一系列的認知操作;操作序列。學習活動包括一系列的心理過程和系列。

研究性學習的問題解決模式把學習過程分爲三個階段:問題表徵階段;策略選擇階段;反思結果階段。

研究性學習的問題解決模式,實際上把學習過程與科學研究過程相比較,認爲學習方法與科學研究方法具有相似之處。近年來這一學習模式倍受關注。

4.研究性學習的創造性模式

研究性學習的創造模式,強調了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這樣一些過程。問題情景的探索過程。智力與思維方式的弘揚過程。元認知監控過程。

創造性學習模式已被廣泛地應用於數學、自然、音樂等學科教學中,這種學習模式不僅有利於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而且有利於學生的人格發展,有利於貫徹研究性學習觀,因而是一種具有生命力的學習模式。

研究性學習是廣義的問題解決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三個層次的學習過程:問題解決的知識表徵過程;問題解決的認知過程;創造性解決問題過程。

研究性學習模式在形式上具有各自的特色,但從心理結構來分析,均應包括以上所論及的心理結構。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9

通過本次的研究性學習,每一個組員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學會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獨立地查找資料(這一點我本人感受較爲深刻),以及分析資料.以往的學習,偏重於對概念或理論的字面理解而缺乏深一層次的提問.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自己的各種潛能。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大多是與社會生活實際聯繫密切的課題,特別是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問題,如環境生態保護,精神文明建設,經濟建設,科學技術發展等。這些問題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加以研究,可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實際、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增強責任感。

"研究性學習"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習,其中充滿樂趣也極富挑戰性.我們必須親自去做,才能夠體會到該"如何做"這要比整天在教科書中找尋答案更有意義,這是顯而易見的.通過這種學習,同學們的各項技能和潛力將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我們的智力也會在其中得到提高。

這樣的教學方式主要適合於系統知識的傳授,對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往往呈現低效性,培養出的學生往往脫離生活實際,缺乏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要以學生髮展爲本,注重學生學的方式,形成一種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教學方式。研究性學習正是適應這種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授受式教學相比較,它着力於學生的學,強調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教師只是指導者和幫助者。研究性學習應該體現出探究性、主體性 、交互性、過程性、開放性等特徵。

儘管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我們遇到了種種困難,也走了不少彎路,但是我們從中也學到了如何去學習,我認爲在這種學習中還是獲益匪淺的。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最近我們學校的老師都到靈石二中去學習,回來之後也運用課堂上的小組研究型學習,通過一段時間的運用,我用以下感悟:中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期。他們似乎是無所不能、卻又充滿疑惑。我想:學會這學會那,說到底,最關鍵的是要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孩子是通過學習而擁有,通過學習而豐富,通過學習而發展的。而研究性學習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協作精神的養成,都有非常好的效果。這段時間,孩子較平時忙碌,但做事情倒也有條不紊,嚴肅認真。

當孩子告訴我,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我的第一感覺是,他們能行嗎?操作起來會不會有很大困難?但我還對她的嘗試予以肯定。一句話:“生活挑戰你的事情,可以用來挑戰你自己。”接下去的日子裏,不斷地聽到一些關於他們研究課題的活動信息。我知道他們在精心策劃採訪計劃、查閱資料、還讀了些相關的書。這一切都顯得那麼地主動。他們即分工又合作,還不斷地提出些“新奇”的構想。甚至能看到他們參加活動時的“興奮”。這確實使我暗暗地“竊喜”了一把當孩子把他們的《結題報告》(稿)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成果”超出了我的預期。雖然覺得“稚嫩”,但其中的“意味”都在了。他們的“稚嫩”,主要表現在邏輯性、嚴密性、完整性方面。雖然能比較正確地應用調查數據,但對數據的分類統計還不夠嚴謹。又如《中期評估表》的自評意見,沒有充分地“集思廣益”。

不管怎樣,他們做這“一切”的時候,那種狀態是令人高興的。我想,我有足夠的理由,期待他們的未來。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我們開始做這個課題研究時,說實話,我心裏沒有底,不知行不行,自己平時在班上又總是那麼默默無聞,現在突然做什麼“研究”,是不是有點出瘋頭或譁衆取寵呢?不過,好在同學們都比較有熱情,整個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學都精誠團結,並沒有表現絲毫的排它性。我逐漸融合和沉浸在小組這種團結協作、友愛互助、勤奮工作、熱情求知的氛圍中,我開始自信,我開始堅強……

在老師的指導和組長的帶領下,我們儘量發揮每一個人的優勢,合理分工協作,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在收集資料的時候,我們儘量廣泛地收集與中西方文化有關的任何信息,然後共同精選與課題相關的素材。其中對電腦比較熟悉的,我們就讓他上網查找資料,做網絡資料收集員;長於博覽羣書、一目十行的,我們就讓他擔任圖書資料收集員;而長於文章辭句的,我們就讓他作記錄員和報告撰寫執筆員。然後再利用集體的智慧,將資料彙總、分析,討論報告初案。每一位成員在集體的熔爐中都充滿了自信,充滿了力量,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培養了自己的能力。

在採訪過程中,儘管我們參加人員比較多,但都有各自的分工,有的扮演記者,有的攝像,有的記錄,有的錄音,有的爲採訪過程做其它服務。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使我們最終形成了這份理論性結題的報告,使我們的報告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和理論性。

課題研究的順利結題,使我們每一位都很高興,但我更高興的是:通過實踐鍛鍊,使我更自信,更堅強。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研究性學習的日子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失落。我們在研究學習中主動探索,在調查採訪中親身體驗,在搜尋資料中主動學習,我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穫,得到鍛鍊,提升自我。

以前的學習只是遵循"老師講,學生聽"這一模式,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養。可是研究性學習不同,它是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去通過各種途徑來完成的。研究性學習,燃燒了我那顆曾要表現的心,煥起了對自我能力挑戰的熱情,我很幸運地成爲這次活動中的一員,除了挑戰自我之外,我還得到了許多──怎樣獨立完成一件事,怎樣與別人交談。

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實在是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想早點走到社會上實際調查,但心裏一想:我們要去調查誰,又要調查什們呢?沒做好準備的話,什麼事都做不成。於是我們收拾好心情,調整好心態,安下心來做準備。經過不斷修改,一份調查表終於做好了,於是我們開始進行調查。剛開始很恐懼,害怕與路人交流,害怕受到拒絕。可是沒想到路人都很配合,調查順利地完成了。

曾幾何時,我對自己說:"把自己的風采展示給別人看,我是最棒的。"可由於一次又一次的膽怯,我與機會失之與臂,剩下的只是自我安慰的"如果下一次……"通過這次研究性活動,我明白了做的重要性,千個萬個好想法都不如做出的一小步。克服膽怯,樹立信心,其實我是最棒的,要自我尋找表現的舞臺!

我們研究的課題是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由於對西方飲食瞭解甚少,於是我們小組決定去嘗試一下西餐。本以爲這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卻把我們大家給難住了。剛走到一家牛排店門口,就停下了腳步,該怎麼點餐呢?以前都是家長幫我們點餐,從來沒自己親自做過,現在竟顯得有些害怕了。你看我,我看你,呆站在門口不敢進去。最後大家鼓起勇氣,決定去問服務員。

平時我們總是依賴別人,造成了我們的軟弱。通過這次研究性活動,我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不依賴別人。終於體驗到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話的真理了。

短短几天,研究性學習活動就結束了。不管我實踐的結果如何,我都會笑傲一句:"我重視的是花兒澆灌與培養。"當然,聽到花開的聲音是最好的了。

成長並沒有什麼好畏懼的,關鍵是怎樣長大。不斷地挑戰自己,鼓勵自己,向更高更遠處發展。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研究性學習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意義。

研究性學習的根本在於“學習”而不在於“研究”,有獨特價值大大增強了學習的自主性,使得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有充分的自由,自己去獲取知識,真正地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但我認爲,這也存在着相應不足:有利於培養學生求知的慾望,但不利於系統知識的掌握;強調探究的過程對學生髮展的教育價值,但操作困難、與之配套的社會環境尚待完善;滿足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但往往使學習流於粗淺和表面化,容易與知識的學習相割裂。如網絡文學,人的個性張揚有了比較寬鬆的釋放空間,發表的機率也大大增加,但當中的一部分人也有很多機會帖些不文雅的東西,粗俗的東西,使文學的崇高、神聖也貶值,無論是從語言還是內涵,無不使學術界中的某些專家學者所擔心。平臺的構建是否健康、正確,這也是研究性學習至關重要的一個棋子!

首先,轉變學習觀念,改變學習方式。說簡單,最終成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以我們的小組而言吧,我們選擇的課題是:《快樂中秋節》,看起來其沒有什麼難的,但是,真是搞起來,要多方面考慮,還

要收集有關資料,再加以運用,這自然會遇到許多麻煩,它給我們很大創新空間和實踐機會,轉變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缺少獨立思考新發現的一些依賴觀念,改變我們“死讀書”的學習方式,創造另一種學習的風氣,營造更優的學習環境。這對學習科學文化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機會。

其次,促進同學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這個我們在學習研究中都有切身的體會,像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協作能力如何,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這段時間,我們一起外出調查,一起查閱資料,一起總結分析,一起解決問題。經歷瞭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昇華了友誼,這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無疑一會有很大的幫助

再次,團隊精神合作至上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有人說重點高中的學生都很自私,不愛幫助人。然而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分明的看到了熱情幫助人的同學,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例如團結互助組,一開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這樣,效率提高了很多,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通過研究性學習,還加強了我們的綜合素質,增長了知識。在研究性學習中,有找資料的,有畫畫的,有整理稿子的,有采訪的……大家在這些方面都得到了鍛鍊,提高了能力,學到了一技之長。還有,我們孩子對中秋節略知皮毛。通過查閱採訪後,大家加深這方面的瞭解,說不上精通,也說得上熟悉了。這也算得上是我們人生的一次飛躍!

在我們研究過程中,有的學生利用因特網來查找資料,而且也要求我們要學會與他人交換經驗、意見,以便自己獲得更多的資源,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不斷進步。正所謂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俗話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爲學習應該是“樂”的。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這纔是一種積極的學習。如果我們學會了與他人分享,學會了方法,我們將會知道學習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快樂。研究性學習也要求我們要有主動性,並具有一定的恆心,主動性和恆心是堅持學習的前提,也是我們培養某些能力的條件。自己可以利用別人的資源的同時,也應該把自己的資源提供給他人共享,形成一個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的平臺。

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心得感想:

一、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

研究性學習作爲一種學習方式和途徑,作爲以學生爲主體的學習活動,更需要學生應該具備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爲這不僅僅是獲得直接經驗和知識的方式,更是爲學生將來開展個性化的工作打

下了良好的思維基礎。自從確定課題以後,研究小組同學就開始利用休息時間去圖書館借書、上網查找資料;利用雙休日還去不同的地方進行調查研究,並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彙總。通過這樣的尋尋覓覓,查查找找,不斷修正,研究小組同學對這一課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的治學精神,使他們具備踏實嚴謹的作風,體會做學問的艱難曲折;同時進—步明白做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這種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的培養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之一。

二、研究性學習充分發揮了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研究性學習面前,人人平等,學生作爲學習的主體,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盡情地發揮。在指導小組成員研究的過程中,我瞭解到部分學生基礎課成績並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和獨到的見解,卻是令人大爲讚賞的。當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之後,他參與到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會空前地高漲,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幅度地提高。

總之,通過研究性學習,我和孩子們受益良多,在不少方面都受到了鍛鍊,得到了提高,在研究性學習中,沒有好學生與差學生的差別,大家都置身於求知的領域,對誰都是一片空白,我們涉足於課堂之外的廣闊天地,拾得了累累的碩果。所以,我想說:“真的很感謝研究性學習!”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通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讓我們學到了很多。讓我學會了組員的團結的力量等。例如我們上街發調查問卷、採訪時,遭到了許多人的白眼與不理解,但我們並沒有放棄,我們檢討了自己的錯誤,選擇更加合適的話語與人交流。當天下午就發出了50到60份(三個人)。這次的活動不僅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鍛鍊了我們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次的時間較爲緊湊,使我們覺得課件還不夠完美,我相信如果再有時間的話,大家會完成的更好!

參加這個研究性調查小組我很榮幸,我們忙活了很久,選擇我們組的題目時就吵了好久,纔將調查題目定下來,期間可謂一波三折,一開始發調查問卷時,個個臉都特別紅,特別不好意思,發完並收完了之後,便長舒一口氣,我和湯涵是統計調查問卷的,我們兩個搞了好幾天,忙得升入天堂了,忙完之後,手好酸,後背好疼,到了組長寫調查報告時,總是喜歡抱怨,她就是有點刀子嘴豆腐心,但還是把它寫完了,到了最關鍵的步驟時就要靠我們的老闆——李真了,我們幾個也未能幫上大忙,但還是可以提供一些小小的幫助,更多的是在心中爲他們加油鼓勁,參加了這個組,讓我體會到了組內的團結是多麼的重要,在我們組長丁月和李真的帶領下,這個研究性調查小組更加好了,我們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收穫了太多太多,使我們小組組員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更收穫了友誼。

對於這次研究性學習,我學會了付出,讓我體驗了一回真正的成長曆程,從最初的確定研究課題,到後來的發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做課件,研究報告,我們在一步步的走來,我們漸漸的體驗自己的汗水播撒的種子種出的瓜果最甜。爲此我會更加的努力體驗社會中必要的鍛鍊,從付出中快樂與收穫。

通過這一次的研究性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本來害怕陌生人的我,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改變了這個不太好的性格,另外這次活動也讓我從食品安全這一方面瞭解了社會的情況,我和其他組員之間也加強了關係,使得友誼之花開得更加漂亮。

通過這一次的研究性學習,我知道了團結是一個組的必要條件,正是因爲團結,我們才突破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難險阻,所以這是一次終生受益的活動。

在這次的研究性調查學習活動,我們利用了課餘時間,進行了小規模的採訪與發放收回調查問卷,這讓我們瞭解了食品安全問題的情況,通過這些方式,我們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實踐能力,還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友誼,既對生活中食品安全問題方面有了初步瞭解拓寬了我們知識與視野又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生活,這些成果使我們每一個組員都珍惜這一次鍛鍊的機會,在這些日子裏,我們互相幫助,積極進取,在任務分工上分工明確,盡職盡責,在組長的帶領下,我們組員都受益匪淺。

另外,在課題上,我們通過調查的方式,知道了我國食品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的問題,這也有助於我們踏入社會,去獨立的生活。

總之,這一次活動非常有意義。

通過這次調研,讓我學會了團結合作得到重要,我們利用假期的休息時間一起搞調查,我們開始時還知道怎麼搞,通過一起討論後正式開始了我們的調查。這次調研不僅讓我們的友誼得到加強,還讓我們了結了現在社會的重大問題,鍛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

我們一起調查的時候我很開心,我相信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一定加入進來。

在開放的情境中主動探索,親身體驗,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學習,提高能力,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穫,得到鍛鍊,提升自我。這次研究性學習讓我得到了鍛鍊,無論是社會交往的能力,還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研究性學習對於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對於教師更好地教學也很重要,學生要參與研究性學習,首要的步驟就是要選擇一個待研究的課題。研究性學習雖然主張學生自主學習,理論上講無論什麼樣的課題學生都會有所收穫,可常常會出現學生自主選擇的課題超出學生的能力範疇、課題本身缺乏嚴密性、課題操作性不夠具體等情況,導致研究難以進行下去。我們教師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嚴格把好選題關,在選題階段就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並明確告訴學生選題在他後續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選題有哪些原則和技巧.爲學生把好關,計劃性和目的更爲明確.便於學生有研究的導向完成自己的學習.

研究性學習中我認爲教師的作用就是組織的作用,就是糖葫蘆的竹籤,起到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充分的給學生以肯定,鼓勵,讓他們有信心的進行完成.

分組研究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實施形式,教師在分組上要做好協調和指導工作,要改變傳統的“好生”和“差生”的觀念,引導每一個學生參與到小組中來進行研究,小組長的產生儘量避免“任命”的方式,而要鼓勵民主選舉產生。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中提高對問題的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爲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改變過去只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只重視分數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現象,屏棄那些知識只來源於課堂,來源於教材的狹隘的認識,激活學生的好奇心與強烈的求知慾,以“研究性學習”爲研究課題在歷史課堂中進行,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總結如下:

一、認真領會研究性學習的實質,提高教師理論上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與過去傳統的教學有着本質的區別,研究性學習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課題,引導他們參與到社會的實踐之中。根植於教材,放眼於社會,真正使課堂教學與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樣要組織好教師學習新課標,提升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走出研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研究什麼、發明什麼,就是小製作等一些誤區,使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社會教育並軌。在教學中切實落實“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思想。研究學習的開設,將改變學校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的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將會有較大的改變,學校培養的人才質量也將有極大的提高。

二、組織學生選擇課題

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主體,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由學生憑藉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課題,在學生選擇課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發展與提高。

三、以點帶面,進行研究

爲了更好的進行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在組織教師學習課標,提升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我們以點帶面進行個人學習的小彙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把個人的研究認識在教師間進行廣泛地交流,拓寬教師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認識。學校的教育只是學生受教育的一方面,獲得的知識也是有限的,爲了更好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學校把學生由學校教育走向社區教育,開展了“身邊的歷史”,“用小手改變家鄉環境”等一系列活動,活動之後學生寫下了許多篇很不錯的小論文。針對環境的污染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建議,做到了書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非常喜歡這種討論式的學習方式,他們感到了學習的輕鬆。他們認識到,老師所採取的教學方式,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培養了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他們從學習活動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團結的重要。

四、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銜接爲了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豐厚的知識營養,我們合理地使用教材,變“教”教材爲用教材“教”,通過查找、蒐集、使學生對課內知識廣爲了解,有適當地延伸,開發學生的潛能,拓寬學生學習的領域。

五、堅持寫教學反思,不斷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學水平。在寫教學反思的過程中,促進了我對教學過程的思考和總結,促進了我去看理論書籍,促進了我在教學上的創新。

總之,研究性學習是我們初次研究,過度還很粗糙,在教學實踐中,我遇到了許多有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如: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結合的問題、學生研究性學習成績考覈問題、教師任教該課程的積極性保持問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等等,但我們會在研究中不斷學習與完善,使研究性學習更趨合理化。通過此次研究性課題,我積累到了做調查的經驗,學會了如何去合作協調,鍛鍊了我們的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同學之間的瞭解,這便是我們的成功之處„„。我堅信會在不斷的學習與總結中不斷的成長。”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一正確認識數學中的研究性學習

所謂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是指老師不應當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應當積極引導學生,適時地進行點拔、質疑、啓發、解惑;從學生角度看,是指學生的學習方法應當是探究的,學生不應當滿足於死記硬背,模仿重複,而應當猜測、嘗試、質疑、發現,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初探體會。提起研究性學習,人們往往會認爲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是爲少數優秀學生開設的課程,必須有專門的老師指導,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所,開設專門課程去進行研究。一部分學校正是這樣做的,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恰好違背了教學規律,實際上是重複過去走過的老路,是變相的舊的教學模式,是新瓶裝老酒,曲解了研究性學習的本質。實際上數學研究性學習是面向全體高中學生的必修課,它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爲追求目標,鼓勵學生介入數學學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學生的研究結果有科學性,但並不強求每個學生的最後研究成果都必須獨一無二。研究性課程的意義在於應用、強化研究性學習的方式,以彌補接受性學習方式的不足,並完成從一味研究“如何教”,到關注學生“如何學”的教育思想的轉變。而在這種觀念下知識本身的獲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獲得知識及在獲得的過程中開發出來的各種潛能。

中學生蘊藏着極爲豐富和巨大的創造潛能,關鍵是我們的教育能否營造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能否爲他們創設發展的空間,提供更多發揮其創造潛能的機會。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我們的中學生對社會的回報將是無法估量的,讓我們爲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使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華。當前,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着老師把學生當成知識容器,一味地灌輸的不良傾向,看起來講了不少知識,實際上這些知識並沒有被學生所接受,爲了提高教學效率,應當在課堂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爲主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的機會,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結構

根據數學科的學科特點和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結構可以是:

1、引入:教師圍繞教學內容,根據教學進度,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具備研究條件的課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確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數學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僅僅是教師提供,還應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概括出問題,甚至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提煉成研究性學習的課題。

2、獨立探究: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問題的研究者和解決者,是主角,而教師則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給予幫助,起着組織和引導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尋求答案,教師可以巡視,並且儘量鼓勵學生按照不同的方案尋求答案,教師還要在這一學生獨立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學生存在的疑難問題和不足之處。

3、分組討論:對學生獨立探究中的困惑問題以及重點、難點、疑點,教師不要急於講解、回答,要讓學生調整自己的認識思路,以小組的形式引發學生各抒己見,展開討論或辯論,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討論過程中對積極發言的學生予以表揚,對有獨到見解的給與肯定,鼓勵。

4、總結、引申:就是對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整理,鞏固深化所學知識。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的代表談本組的解題方法、學習體會、學習心得,談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等等,教師再予以“畫龍點睛”。這一過程可以運用多媒體等手段把各種正確的思路反映出來,以達到全般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最後教師可以在總結引申的基礎上在提出一些延續性的問題,供學生進一步思考和理解。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隨着新課程計劃的實施,研究性學習作爲一項全新的教學理念走進了高中校園,因其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開發學生智力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所具有的顯著優越性而受到普遍重視並逐漸開展起來。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部分因研究性學習佔用課時及耗時過多而對傳統教學產生的衝擊也逐漸顯現出來,如何協調兩者之間的關係,使之形成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就成爲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三年來,我們二十三中生物組的全體教師就如何將研究性學習與生物課堂教學相整合展開了專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現總結如下:

一、 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意義

我國現有的教育制度和辦學形式決定了學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是主陣地,它是教育改革的原點,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具體作法,必然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來落實和體現。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其指導思想是“以學生髮展爲本”,其實質在於“自主發現”。同傳統的被動性學習相比,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更關注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探究問題的產生,研究問題的發展,預測結果,驗證結論,從而達到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運用,並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同課堂教學相結合,不僅可以發揮研究性學習本身的優勢,還可極大地促進課堂教學的效果,兩者相得益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激發學習熱情,促進自主學習,拓展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相長。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與生物教學相關的生產、生活、社會熱點等問題展開研究,並將成果引入課堂教學,不僅可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研究興趣,而且使之便於與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的掌握相聯繫,使學生看到學習這些知識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實用性,從而產生學習上的主動性、自主性,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學生從學校以外的衆多渠道中獲取的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極大地豐富了教學資源,彌補了教材中的不足,實現了資源共享,使學生和教師雙雙獲益。②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研究性學習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在各類實踐活動中,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得到開發、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培養和發展創造性思維,形成創新意識和創造品格。學生收集的素材大都與社會生活有關,且很多是社會熱點,利用這些素材進行教學,可使他們增加對社會的瞭解,更加關注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

實踐證明,將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必然爲基礎教育改革開闢一片新天地。

二、生物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優勢

同中學的其它學科相比,生物學科具有文理交融、情智結合、可拓展性強、開放性強、自然與人文並重、知識與生活與社會熱點密切相關、定性與定量互補等特點,是任何學科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必然要回歸的一門終級學科,是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焦點和核心。

人本身既是研究的主體,也可以是被研究的客體,圍繞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就有很多奧祕值得探究,例如,人爲什麼會有頭皮屑?人爲什麼會衰老?人爲什麼會得癌症?人類基因組計劃是什麼?等等。生命現象的千變萬化,生物世界的豐富多彩,生物實驗手段的多樣性,以及生物新技術、新成果的不斷出現,這一切都爲生物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內容,都很容易激起學生對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也是開展生物研究性學習的好素材。因此,結合生物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具有選題廣、可操作性強、生動有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課內課外聯繫緊密等諸多優點。另外。生物學的發展歷程,諸多生物學家本身的道德示範,使生物學蘊藏着豐富的人文價值。自然萬物的千姿百態使人產生了美感,生物進化理論隱含了豐富的哲理,生物與環境的關係極大地促進了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而衆多科學家身上那孜孜不倦的可貴的探索精神和獻身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更留給中學生們無價的精神財富。結合生物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可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科素質和人文品質。

面對教育革新,生物教學應將研究性學習作爲突破口, 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使獲得生物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成爲理解生物知識、進行科學探究、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黑龍江省青少年校外體育類教師培訓會三天的時間過去了,每天都是和主講的各位專家度過的,一起分享他們的經驗總結,感到十分的愉快。每天都在聽講座,瀏覽班裏其他老師的作業和心得體會,雖說有點枯燥,但也收穫不少,看到專家們給我們意見和建議的時候,心情總是很激動。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爲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下面我就談談這些天我的收穫:

在學習過程中,每當看到專家們用一個又一個的教學實例和形象生動的語言教學和講解時,我的思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讓我不斷地去思考,反思,不斷總結,總是把以前的教學情況和上課老師的講解進行對比,看看自己那些地方需要改進和提高,眼前總會出現一幅又一幅的教學場景圖片,可以說每一節課對我都是受益匪淺的。我在體育教學中遇到的一系列困惑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如校外教育的體育教師該如何進行教學?體育課中到底是傳授學生技能重要還是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何加強學生的健身性等,這些在高棣老師的課堂裏,我找到了答案,這讓我明白了體育課堂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自主合作能力的學習,加強孩子的教育健身性。

在教學過程中,爲了使課堂教學不在枯燥無味,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和眼球,體育遊戲的創編是必不可少的,可在在教學設計時,我卻無從下手,沒有頭緒,完全不知道設計的這個遊戲符不符合這堂課的教學內容,什麼樣的課堂需要什麼樣的遊戲去融合,起到什麼樣的效果,我一直沒有搞清楚,在聽了哈師大教授李偉《趣味運動會的設計與組織》後我明白了遊戲有分類,怎麼樣去創編體育遊戲,怎麼樣合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對我的啓發很大,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可用的體育教學器材很多,沒有的我也可以大膽的想象和創新。在聽到哈爾濱少年宮的靳長權老師的課後,什麼樣的課才能算上一節成功的體育課?怎麼樣去教學?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上體育課?什麼是快樂的體育課堂?都給了我很多教學上的幫助。體育課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孩子更多、更大的空間和舞臺,良好的教學方法,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才能夠做到在傳授學生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團結合作,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歡快、和諧的教學環境,這纔是一堂成功的體育課。

通過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學習機會,對於小城市的教師來說,我倍加珍惜。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雖然身體很累,但留給我的收穫卻是無窮的,頭腦是充實的。通過學習,我收穫了很多平時很難了解到的經驗和教學方法,通過學習讓我更深的認識了體育教學的樂趣,也對教好學生充滿信心。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業務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0

課改與教學實踐中,對研究性學習的課程性質及特點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或誤區。探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自主性、過程性、實踐性和任務驅動性等特點。正確明白這些特點,對課程教學會產生用心導向作用。

要體現上述四方面的特點,就應提倡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進行教學,即以課題任務爲中心來組織教學,讓學生透過完成課題任務的過程獲得知識,發展自己的潛質,使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培養和提高。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學習重點,不好給各個班級安然死任務。學習任務應由教師和學生自己提出、自己去完成、自己進行評價。

上方的成功案例從一個側面說明探究性學習有如下特點。

(一)開放性

探究性學習的目標在於:第一,發展學生的潛質,包括髮現問題的潛質、制定計劃的潛質和解決問題的潛質;第二,培養學生主動用心、科學嚴密、不折不撓的態度;第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第四,獲得關於社會的、自然的、生活的綜合知識,而不僅僅僅是學科知識。

(二)自主性

自主性是實現探究性學習的目標所必需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探究性學習的目的。不論是探究的潛質,主動用心、科學嚴密、不折不撓的態度,還是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都是隻有透過親自實踐才能逐步構成,就算是知識,也務必透過學生的主動建構生成,靠傳授式的教學難以獲得。

(三)過程性

探究性學習重在過程,因此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時就不應以成敗論英雄,更不就應以課題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效益作爲評價的主要依據,而是要看學生的態度和表現,要以構成性評價爲主,以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爲主。對於那些完全不投入學習活動的學生,既要在成績上有所表示,更要讓他們自己找出差距。

(四)實踐性

探究性學習不一樣於簡單的學科知識傳授,不能只是坐而論道,要實踐,要活動,正如上方的案例一樣。要注意的是,過去我們往往把實踐狹隘地明白爲與體力活動或動手技能相關的操作活動,如過去在理科的實驗課強調的就是動手操作技能。此刻隨着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動手操作的技能在科學實驗中的重要性相對下降,更重要的是能發現問題;能夠制定一套方案去解決問題,技術的問題有專門人員去解決。實踐並不等於操作,而包括從提出問題到求得結論、做出評價的整個過程,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計劃、找資料、理論探討、收集數據、分析整理、歸納總結、寫報告、寫文章,都是實踐。所謂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性就是強調探究性學習應以活動爲主、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過程、體驗感受探究過程、在實踐中創新。

(五)教學方式的任務驅動性

要體現上述四方面的特點,就應提倡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進行教學,即以課題任務爲中心來組織教學,讓學生透過完成課題任務的過程獲得知識,發展自己的潛質,使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培養和提高。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學習重點,不好給各個班級安然死任務。學習任務應由教師和學生自己提出、自己去完成、自己進行評價。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1

昨天我們的研究性學習課題在多媒體教室展開,回想起這一星期的點點滴滴,我們都有許多心得和體會。當初,對研究性學習一無所知的我們以爲這只不過是一種形式主義。可是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和調查,我們對研究性學習有了一個新的瞭解,當然對它的認識也有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看法。

剛接觸這個課題時,我們都感到有點不知所措,畢竟我們是第一次搞這樣的活動,好在我們有指導老師,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們很快就進入了狀態。我們的研究調查活動在無人喝彩之中緊鑼密鼓地進行,首先我們遇到的難題就是資料的收集,雖然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但收效卻甚微。

這時候老師建議我們上網去查尋資料,可我們組大部分同學平時就很少接觸電腦,更不用說上網了。於是,我們便在星期天聚集到老師家裏,經過老師的指導,我們終於知道了如何上網搜索資料。於是我們開始自己上網查找,把學來的知識現買現賣,居然真的讓我們查到了好多的資料,沒想到一個星期的辛苦,卻在一個下午就完成了資料收集的任務。這一次,又讓我們切實的感受到了現代信息技術的發達。

在計算月供額的過程中,原本我們是計劃用銀行的公式先自己把答案算出來,於是就到東街的興業銀行調查等額本金還款法和等額本息還款法的有關計算過程的資料,但其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些是銀行機密,且是編好的程序,計算過程複雜,之後,我們根據案例提供的公式來計算才得出結果。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總有些同學不合作,不是以藉口搪塞就是不理不睬裝作不懂。我們總是以笑臉去迎別人的冷臉,心裏真不是滋味,有時甚至還動過退縮的念頭,但一想到我們的課題,所有的委屈,所有退縮的念頭都煙消雲散了。通過這次資料的蒐集,促進了我們組員之間的相互瞭解和溝通,學會了怎樣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怎樣共同協作,怎樣分析數據。

在課堂上彙報調查情況時,我們的故事是說不完的。在此之前我們所做的都是零碎的工作,而我們要把前一段時間蒐集到的資料,經過篩選,取其精華,剔除糟粕。使我們的勞動不只是簡單的資料的堆砌。以前的我們,爲了能在考試中哪一個好的分數,整天龜縮於狹小的教室,猶如井底之蛙。而在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的老師即是導演又是演員,而我們同學呢這是配角、觀衆。而這次的研究性學習,給了我們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讓我們能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正確的視察自己的能力,也是我們通過這次活動,真正的瞭解了其他同學,也發現了他們身上的潛力,同時也對自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我們研究性學習要暫告一段落了,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成功了!”

在這成功的背後,有着許多支持過我們的老師和同學,我們衷心的感謝老師給予我們的幫助,如果沒有每一位同學的幫助,我們的調查就不會那麼的順利,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很多的時候,我們都會不知從何下手。在此我想所有曾經幫助過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道一聲:“謝謝!很高興我們曾一路走過,你們的支持一直是我們的最大動力,我想,我們的課題成果將是對你們最好的報答!”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2

透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讓我們學到了很多。讓我學會了組員的團結的力量等。例如我們上街發調查問卷、採訪時,遭到了許多人的白眼與不明白,但我們並沒有放下,我們檢討了自己的錯誤,選取更加適宜的話語與人交流。當天下午就發出了50到60份(三個人)。

這次的活動不僅僅鍛鍊了我們的動手潛質,還鍛鍊了我們的口語交際潛質。這次的時刻較爲緊湊,使我們覺得課件還不夠完美,我堅信如果再有時刻的話,大家會完成的更好!

參加這個研究性調查小組我很榮幸,我們忙活了很久,選取我們組的題目時就吵了好久,纔將調查題目定下來,期間可謂一波三折,一開始發調查問卷時,個個臉都個性紅,個性不好意思,發完並收完了之後,便長舒一口氣,我和是統計調查問卷的,我們兩個搞了好幾天,忙得升入天堂了,忙完之後,手好酸,後背好疼,到了組長寫調查報告時,總是喜愛抱怨,她就是有點刀子嘴豆腐心,但還是把它寫完了,到了最關鍵的步驟時就要靠我們的老闆――了,我們幾個也未能幫上大忙,但還是能夠帶給一些小小的幫忙,更多的是在心中爲他們加油鼓勁,參加了這個組,讓我體會到了組內的團結是多麼的重要,在我們組長帶領下,這個研究性調查小組更加好了,我們在這幾個月的時刻裏,收穫了太多太多,使我們小組組員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更收穫了友誼。

對於這次研究性學習,我學會了付出,讓我體驗了一回真正的成長曆程,從最初的確定研究課題,到之後的發問卷調查,統計結果,做課件,研究報告,我們在一步步的走來,我們漸漸的體驗自己的汗水播撒的種子種出的瓜果最甜。

爲此我會更加的發奮體驗社會中必要的鍛鍊,從付出中快樂與收穫。

透過這一次的研究性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本來害怕陌生人的我,透過這次活動,使我改變了這個不太好的性格,另外這次活動也讓我從食品安全這一方面瞭解了社會的狀況,我和其他組員之間也加強了關聯,使得友誼之花開得更加漂亮。

透過這一次的研究性學習,我知道了團結是一個組的必要條件,正是正因團結,我們才突破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難險阻,因此這是一次終生受益的活動。

在這次的研究性調查學習活動,我們利用了課餘時刻,進行了小規模的採訪與發放收回調查問卷,這讓我們瞭解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狀況,透過這些方式,我們不但提升了自己的實踐潛質,還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友誼,既對生活中食品安全問題方面有了初步瞭解拓寬了我們知識與視野又豐富了我們的課外生活,這些成果使我們每一個組員都珍惜這一次鍛鍊的機會,在這些日子裏,我們互相幫忙,用心進取,在任務分工上分工明確,盡職盡責,在組長的帶領下,我們組員都受益匪淺。

另外,在課題上,我們透過調查的方式,知道了我國食品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的問題,這也有助於我們踏入社會,去獨立的生活。

總之,這一次活動十分有好處。

透過這次調研,讓我學會了團結合作得到重要,我們利用假期的休息時刻一齊搞調查,我們開始時還知道怎樣搞,透過一齊討論後正式開始了我們的調查。這次調研不僅僅讓我們的友誼得到加強,還讓我們了結了此刻社會的重大問題,鍛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潛質。

我們一齊調查的時候我很開心,我堅信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必須加入進來。

在開放的情境中主動探索,親身體驗,在愉快的情緒中自主學習,提高潛質,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穫,得到鍛鍊,提升自我。這次研究性學習讓我得到了鍛鍊,無論是社會交往的潛質,還是自身的學習潛質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3

以前,體育課都是一個樣子,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而且也習慣了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生學。而這次新課程改革則不同,它真正體現了教育的注重實效,以學生爲本,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精神。也真正促動了我的思維發展。

下面,我談一下對體育新課程理念的一些認識及思考。

一、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新課程對體育課進行了進一步完整的科學化的定義和闡釋:體育與健康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爲目標,構建了運動參與、身體健康、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領域,真正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並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於課程實施的全過程。鮮明的指導思想在給我們體育教師指明方向的同時,對傳統的重競技的單一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談到學生的運動興趣,我們以前較少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問題,只是想把要教的內容迅速地教給學生,自己過癮了,但是也很累,可是學生真正學到了多少,感興趣嗎?我沒有考慮過。現在想想,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一定不高,因爲他們總是盼着自由活動。這說明,上課的內容根本沒有吸引住他們,他們不感興趣。

我覺得,教師應該通過一些新穎的教學組織方法激發起學生運動積極性,在學習到體育知識的同時也對體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使其做爲自己終生的習慣。

三、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育新課程標準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這一點,我也是深有體會的,發掘學生的優點,讓學生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翁”。

體育教學改革改到現在,改革思想不斷地落到實處,開始注意到學生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開始真正注重學生的差異性,開始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日趨完善的體育課程標準使學生見到了矚光,也使人們體育教師的工作方向日益明朗。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4

隨着對“新課標”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對新課標的認識又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爲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師生雙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溝通與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肯定和讚賞。提倡、引導並促進學生建立“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爲特徵的新的學習方式,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更加註重學生自身的發展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爲體育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和體育知識,所以體育課又被認爲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體育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小學體育教育並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爲運動員,在體育課中把體育技巧作爲每課必學的內容,並且把會不會技巧作爲學生會不會體育的標準,不但偏離了教學體育的方向,而且由於純技術訓練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體育 懼怕心理,進而造成了學生和體育之間的距離,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體育熱情和信心。心理學家卡格安在觀察兒童的行爲時發現"只有那些與他們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與他們有一定聯繫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體育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體育感受,逐漸地喜歡體育。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單純的說教,死板的講述體育知識,那隻會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而且,也無法令孩子們喜歡。 我在對低年級學生教學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了許多與傳授體育技能有關的小遊戲,並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創想的內容。引導學生做一些小動物的外形模仿。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練習,逐步發展下去,可以自由發揮。學生自編的動作源於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由於個性和愛好的不同,每個學生創想的動作各不相同,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隨着課堂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動作已不僅僅侷限於模仿動物了,甚至連劉翔跨欄的動作都出現在了課堂上。不知不覺中既培養了形式的記憶力,模仿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二、設計好課堂教學的環節

一堂課四十分鐘,是老師和學生相處的最重要時光,把握住這四十分鐘是十分重要的。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起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 個環節,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

首先,一個良好的開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開頭的設計上應該注重新穎,吸引與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讓他們把注意力都投放到課堂上來;其次,各環節的銜接要巧妙,使課堂教學流暢自然,各環節自然過度,保持課堂教學的整體性。且不中斷學生的思路,易於學生接受;再次,把握好結果的處理,讓學生有一種精彩的感覺,就如同一齣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體育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前夕。“高潮”往往是課堂教學的“畢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揮的時刻,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使學生意猶未盡,期待着下節課的到來。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認爲現在的教學重要的是去"做"。怎麼做,做得好不好都是其次的,我們要使學生樂意與自己合作,不應把目光盯在道路盡頭教學結果上,要集中精神引導學生在道路上如何前進。作爲教師的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把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找到自己在這場改革中的位置,作出自己的回答!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在教學中,讓我們“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儘快適應“新課程”,克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讓我們爲自己和學生創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5

透過五個月的研究學習,我有了一些心得。

我們研究了近五個月,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組員都感到有點不耐煩,畢竟要做一個調查報告,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時老師一向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並且告訴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調查什麼資料,調查的具體對象是誰,調查的目的與好處是什麼,想取得什麼樣的調查結果,採用什麼樣的調查方式等等這些具體的事項,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

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於是收拾好情緒,調整好心態,安下心來做準備。最後,我們完成了,期間遇到的困難不少:調查的學校多,待分析的資料多,分析的難度大,困難重重,使人望而生畏!但我們依然挺了過來!

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狀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齊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比如這個組去這幾個學校,那幾人去那個學校等等。

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忙別的組員。正是正因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忙,以羣衆的利益爲主。在四個人之間,合作的關聯依然緊密,如果查找到與其它組員要找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於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刻。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爲了共同的目標。

我覺得這課程的開設培養了我們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潛質。以往的學習,偏重於對概念或理論的字面明白,而缺深一層次的疑問。通俗點說就只爲了應試,而忽略了潛質的培養,而這一門課程恰恰是填補了我的這一不足之處。

研究性學習務必包含對資料的蒐集、修改與整理,還包括實驗的沒計,數據的記錄等等。使我們必需要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久而久之,這種潛質被訓練出來了。

其次,這一課程的開設,培養了我的動手潛質。研究性學習的每一項學習資料,方式,都要求有自己來解決。而當我對我自己感興趣的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時,不管是記錄數據;或是做一個有關這一課題的模型時,都十分投入,無意識地提高了自己的動手潛質。而一個動手潛質強的人是很容易立足於社會的,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缺乏動手潛質,我雖然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但是,也接近於這一程度。

研究性課程的開設是爲了我們能夠很好地立足於社會打下了基礎,最後,這一課程的開設培養我的創新意識。以前的我,總是老師講什麼,我就聽什麼,從來不會多想幾個爲什麼,而上次研究課後,我漸漸地開始獨立思考問題了。

在近一個學期的學習後,我們的研究性學習最後走到一個盡頭,在這個學期的研究性學習中,我雖然貢獻不大,但在我們這個小組組員的發奮下,我們還是完成了這次學習。

在這期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學習了許多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因此這次學習讓我增添了政治的課外知識,激發了我對政治的學習興趣,能夠說對我的影響很大。在整個研究性學習中,我經常要查閱一些相關資料,經常半天也得不出任何結果,我幾次想要放下查閱,經常認爲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少我一個的資料也不好緊。但我想一想,應以大局爲重,因此堅持查閱了下來,最終查到自己想要查的東西,心裏很激動,時常大舒一口氣,一陣莫名的書爽迴盪在心中。

從中我得到了磨練,得到了“堅持就是勝利”“苦近甘來”這些道理。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在遇到困難時,我就敢於迎難而上,並最終戰勝困難。

當然,在整個研究性學習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寶貴的教訓,我也做得有些不足,如我經常不做事,經常把重的、難的工作交給別人做,而自己經常坐享其成,而養成了不勞而獲的習慣。因此,我知道了做事要認真、不能馬虎,要有耐心,這樣才能把每件事做好。

雖然研究性學習結束了,但我還會應用研究性學習當中的經驗,把它有用的部分應有與我的學習當中,助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謝謝大家,謝謝我的團隊。

優秀教師研究性學習心得體會 篇26

近 幾年來,無論是外出學習,還是市上召開學科研討會,或者上網查詢,均可發現研究性學習已成爲教研熱點。作爲長期從事一線高中數學教學的我來說,對研究性學 習也非常感興趣,而且早在四年前,我就開始潛心專研研究性學習在數學課上的應用,今日只在這兒談談我在新授課上的一些心得體會,供專家、同行批評指正。

據 我的調查研究發現,傳統的高中數學新授課教學方式基本上是老師一講到底,主觀色彩太濃,總認爲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行,常常擔心數學內容沒把學生講透徹,長期 下來,形成了學生“坐地等花開”的依賴心裏,扼殺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素質教育成了數學課上的一句空話。數學老師們講授新課,基本都是新課引入,講解 新課,課後小結,課後作業,中途穿插一些課堂提問。只要提問,成績好的學生能對答如流,成績差的學生便把頭埋下,避開老師的視線,害怕回答問題,如果有幸 被點名回答問題,心裏就是一陣慌亂,有的學生站起來乾脆說“不知道”。長此以往,爲了保證課堂上的容量,回答問題的人就基本趨於穩定,學生健康學習數學的 心裏受到了傷害,學生的兩極分化就從數學新授課上開始了。關於課後作業,老師的主觀意圖是爲了讓學生將課上內容落到實處,採取題海戰術,學生既要做教材中 的課後練習題、習題,還要做課後補充題2—3個, 學生整個中午都在做數學題,有的甚至一箇中午還不能完成數學作業,造成學生身心疲憊。這既影響了學生的正常休息,又制約了學科的均衡發展,還給學生人爲造 成了數學難學的錯覺,甚至讓一部分學生主動放棄對數學的學習,真是得不償失,這讓老師自己變得非常被動。更讓人憂慮的是,老師們總埋怨自己所教的學生底子 太差,學生的可塑性不強,而很少在自己的教學環節上下功夫、動腦筋。

我 清楚地認識到,講新課之前,不僅要讓學生感知這節課究竟要學習什麼主題內容,讓他們弄清楚將要克服什麼困難,並且要有時間讓學生把注意力、意志力都集中在 克服這種困難上去,做到心裏有數,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因此,凡上新課,我首先安排學生提前預習,我正式講課前還要安排10—15分鐘時間讓學生繼續閱讀該講數學教材,然後用目光示意4—5名學生主動談談他們分別在本節教材中收到的主要信息,包括主題內容、分析過程、重點、難點,例題點評。在聽完他們的彙報後,再聽取2—3位 同學的點評意見,以便掌握同學們對本講內容的真正需求,然後我融學生的見解於一體,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有的放矢地講解,句句說到學生的心坎上,讓同學們對 學生和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這樣他們對本講內容的理解就非常深刻。課後小結我一般不在課上進行,而是要求學生課後寫在一個專用本上,等我批閱後再返回給他 們。長期堅持下來,不僅學生的寫作能力完全得到提高,課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研究的熱情越來越高,各自的數學思維風格也逐漸體現出來,而且通過批閱學生的 課後總結避免了我思維定勢的過早來臨,我與學生的溝通也達到了一定境界。關於課後作業,我的原則是決不隨便拿幾個題去敷衍學生,也不會選擇題海戰術去睏乏 學生,而是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心理精心配置3—4個有價值的題供他們習作、研究,然後我選出有特色的習作供點評課使用,讓師生在欣賞教學中收穫多多。

這裏再強調一下,老師用目光示意某人回答問題,是一種帶着商量、期盼、鼓勵、理解的師生心裏交流,比直呼其名有明顯優勢,這樣可消除學生對數學課的恐懼心理,讓全體同學都能參與新課的研究學習,真正達到向課堂45分 鍾要質量的目的。總之,在新課教學中,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研究討論,這不僅可消除傳統新授課的弊端,而且可在學生的主體作用中發現他們更多的智慧,誘發他們 的創造性思維,激勵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培養他們趕超老師的信心。另外,我也會選擇坐在學生中,傾聽學生在黑板上對某一新課的講解。通過一定的實 踐,發現這一方式既可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成熟,而且可培養學生的數學口才,增強他們的數學表達能力,這正是素質教育在數學課上的實踐體現。

我 對研究性學習在數學複習課、試卷點評課、奧賽班專題講座課、高三數學教學課上的應用均有一定研究,這裏不再談及。總之我認爲,開展學生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理 論支撐點是:高中學生具有對新鮮事物敏感、喜歡研究問題的心理特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習過程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 品質。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導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上,保證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的參與是一種理性的參與,是真正參與教學的參與。因此,我認爲,數學新授課上 引導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形式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能夠提高學生新課學習質量的、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之一。數學新授課上必 須讓研究着問題的學生走進課堂,這就是說學生對知識的探究不是從這節課纔開始的,教師必先爲學生營造一個研究問題的空間,在數學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主學 習。課堂教學只不過是師生共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環節,只要數學老師們,尤其是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數學老師們,把研究性學習先深入到數學新課教學 上,再逐漸深入到其他數學課型中,這樣你們將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妨現在就開始實踐吧,把自己培養成科研型教師、把學生培養成研究型人才而後快。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xdthfanwen/xuexi/wz1ng3.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