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辦公 > 演講稿 > 文明禮儀演講稿 >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通用13篇)
手機版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通用13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9.6K 次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1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通用13篇)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爲.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那麼怎樣才能使小學生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裏呢?我們小學生要着裝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爲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升旗儀式,最爲莊嚴。

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豔。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於“禮儀之邦”這個美譽。我們要禮貌待人、不打架、不罵人、不隨地亂扔垃圾、做一個誠實、守紀、文明、節約、衛生的好少年。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文明禮儀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學生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自我內化的一種快樂!

希望同學們學習文明禮儀,實踐文明禮儀,倡導文明禮儀。做一個儀表花一樣端莊、言行花一樣優雅、心靈花一樣美麗的花樣少年!我相信,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能營造更加和諧文明的人文環境,一定能沐浴文明禮儀所帶來的溫暖。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2

文明,一個看似抽象的名詞;文明,一個看似簡單的名詞;文明,一個看似平凡的名詞,文明卻是一個在當今社會,佔舉足輕重的地位的名詞。我要說,文明,無論對什麼而言,都不可缺失。

一個國家如果缺失了文明……

一個國家如果缺乏了文明,擁有再強的經濟實力也是白搭;一個國家如果缺乏了文明,軍事實力再強也無法讓其他國家心悅誠服;一個國家如果缺失了文明,它會被全世界恥笑、看貶。君不知,清朝重臣李鴻章曾在出使俄國時,惡習發作,在一公共場合,隨地吐了一口痰,正是這隨地一吐,被外國的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何嘗不是一個不文明所致的歷史教訓呢?

一個校園如果缺失了文明……

衆所周知,校園是一個培養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地方。可是,近些年來,隨着網上一些視頻的曝光,不由讓人反省,一個校園如果缺失了文明會怎樣?我看過有關學校暴力的——一羣人殘忍的圍毆一個弱小的同學,我也看過師生矛盾的——一羣學生沒大沒小地指着老師的鼻子破口大罵。更有甚者,整天嘴裏亂吐髒話、粗話,並以之習以爲常的同學大搖大擺地漫步於校園之中。校園如果缺失了文明,那它還能繼續培養人才麼?

個人如果缺了文明……

講文明的人不一定會受到大家的讚揚,但不講文明的人,一定會使周邊的人對其心生厭惡。就說說當今青少年瘋狂追捧的小天王周杰倫吧,他的確是一個音樂方面頗有造詣的天才,而且現在的他更是在影視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可是誰會料到,這一切會因小天王一張比中指的不文明照片抹上陰影?不管他怎麼解釋,不管他怎麼道歉,他比中指那一不文明的行爲早已讓衆粉絲大跌眼鏡了,爲了彌補,他也只能花更多精力、財力去讓別人認識到他的知錯能改,別小看個人的文明,一個人如果缺失了文明,他該如何讓周邊人相信他,欣賞他?

文明,看似抽象,其實觸手可及;文明,看似簡單,其實,絕非隨便說說便能做好;文明,看似平凡,其實很多個平凡組成了一個國家,一個校園。一個人的不平凡,文明,無論於國家、於校園、於個人都不可拋棄,讓我們播下文明的種子,譜寫一曲文明的讚歌吧!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3

上個暑假,我去中心書城買名人傳記,買到了馬雲和諾貝爾的,可就是找不着李開復的《世界因你而不同》,急得團團轉,書城的電腦上明明寫着庫存67本,莫非它長了翅膀?一位身穿綠色制服的工作人員看我坐立不安的樣子,就問我:“小朋友,你是不是找不到爸爸媽媽了?”,我哭笑不得,說:“不是的,我正在找李開復的傳記,但一直找不到。”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盡量幫我找一找,我趕忙向他道謝。可是過了好一會兒,也不見他的蹤影。我心想:可能是找他幫忙的人太多了,所以他就把我忘記了吧。於是我站起來,向出口走去,剛要出去的時候,我突然聽到有人大喊:“小朋友,等一等!你要的書我找到了!”,我回頭一看,剛纔那個哥哥正大步流星地向我跑來,好容易跑到我這,氣喘吁吁地塞給我一本書,正是《世界因你而不同》,又說:“很對不起,我們的整理員在收拾東西時把它們放到了別的架子。”,我高興極了,連連道謝,他說了一句:“不用謝,這是我們工作人員的職責。”便又去幫助別的讀者了。

主動讓位 秋遊前一天去沃爾瑪買東西,超市裏人山人海。我和媽媽買完東西,推着購物車走向收銀臺,差點沒暈過去:小小收銀臺前的人排成了一條長龍,我們無可奈何地走入等待收銀的隊伍等候。十多分鐘過去了,我們前面還剩下兩個推着滿車物品的人,看着我們着急的樣子,前面那個人扭過頭來,說:“小朋友,看你這麼着急,你們先買吧。”“不不不,這怎麼好意思?還是您先買吧!”媽媽趕緊說,“反正我不趕時間,晚個幾分鐘不會有事,再說現在已經十點多了,小朋友要早點睡覺。”說着,他主動排到了後面。我們十分感激他,不斷地說謝謝,他笑笑,說:“沒事,助人爲樂嘛。”

獻血光榮 有一年,我們從報紙上看到深圳血庫告急,號召市民義務獻血的消息,爸爸自告奮勇要去獻血,當天下午,我們開車去深圳血庫,剛一進門,就發現裏面已經人滿爲患。我們不禁感嘆:咱深圳人真是熱心腸啊!人實在太多了,爸爸說:“我們明天早點來吧!”。第二天早晨八點半,我們一家來到血庫,還好,今天人不多!登記化驗後,爸爸走進了獻血室,護士問:“獻多少毫升?”“三百吧。”爸爸回答。護士點點頭,用橡皮筋勒住他的胳膊,紮了一根針,殷紅的鮮血順着塑料管緩緩流進了一個袋子,等到血量夠三百毫升時,護士拔出了針,用棉花壓住爸爸的血管,並拿出一個寫着“A型”的標籤,貼在血袋上,說:“感謝您對深圳血庫做出的貢獻!我代表深圳市民感謝您!”爸爸笑着說:“沒關係,這是每一個市民的義務!”,護士微笑着把血袋拿進了血庫。看着那一包血,我們希望它可以幫助到他人。

文明禮儀伴我行,在深圳,有許多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他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讓我們也像他們一樣,幫助他人、爲他人着想!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4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我是X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起,陋習滅》。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爲,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纔會幸福、快樂。

不可置否,我們的生活中還存在着許多陋習,例如隨手亂扔垃圾,用詞不雅,浪費資源等等。儘管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些什麼,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都攜起手來,任何陋習都可以解決。 文明是自身道德的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文明禮儀之上。倘若一個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也不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正如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那麼,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告別陋習,走向文明。

謝謝。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許準陽。很高興這天能參加我們學校組織的這次演講活動。

我覺得禮貌是一種好習慣的堅持。我們作爲小學生有職責把禮貌傳遞,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我們身邊的人,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禮貌,使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其實禮貌離我們很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禮貌有時只是一個手勢,有時只是一個微笑。正如一則廣告所講的:一個小男孩正在放風箏,但是風箏卻掛在了樹枝上,只有踩在公園的椅子上才能拿到,他爲了不使椅子弄髒,拿出一張白紙墊在上方,然後到白紙上取下了風箏,這則廣告深深的打動了我,從中我悟到了“禮貌,有時就是一張紙的厚度。”

我堅信你,堅信我們大家會聽到禮貌的聲音;會在生活中釋放你心中禮貌的熱情!你可能會問禮貌是什麼?它很難做到嗎?我會這樣回答你:不是的,做到禮貌說難也難,說簡單也很簡單。有時多一份等待,對他人來說就是一種關愛,其實就是禮貌的一種表達方式。在校時,我們學生不就應講髒話,不就應打架鬥毆……如果你做到了,那就是一個禮貌的人;如果大家做到了,那就是一個禮貌的羣體;如果整個國家做到了,那就是一個禮貌的國家。

讓我們攜起手來,踏着輕盈的腳步向禮貌進發!去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禮貌的社會!讓我們向全世界展示華夏兒女的風采。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衆所周知,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傳統的禮儀之邦。“禮儀”也就成爲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顯著特色。《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也明確要求:現代中學生要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嚴於律己。

如果有人問: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是擁有一個良好的行爲習慣,還是擁有一個好的成績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說:當然是習慣更重要了。

那麼怎樣做一個文明守紀律的中學生呢?到底什麼是文明呢?先請聽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人,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爲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爲也是國恥。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違反紀律時的主動制止……

莎士比亞曾說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陽光。而我想說的是:當一個人不知道文明、禮貌、紀律爲何物時,就猶如鳥兒失去了翅膀。這個人空得一身臭皮囊,卻缺少了一點內在的東西,一點閃光之處。

而在生活中,校園裏,在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現象:

校園裏,見到老師,不知道問好;生活中沒有秩序,不懂得謙讓;大庭廣衆下,開口便罵一些不堪入耳的髒話!這難道是禮貌嗎?不,這是無禮!

清澈的小河裏,乾淨的宿舍樓轉瞬間成爲了垃圾的天堂!嶄新的門板霎時被破壞得慘不忍睹!這難道是文明嗎?不!這是無恥!

平日裏,披頭散髮,不修邊幅,長長的指甲中藏污納垢。這難道是瀟灑嗎?不!這是齷齪!

如此看來,一個人的素質是多麼的重要啊!

古人說:"言爲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什麼樣的語言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名文明的學生,首先應該從學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

同學們,讓我們牢記“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的古訓,銘記倡導的“八榮八恥”要求,堅持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準則,堅持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關注身邊的每一位同學,關注腳下的每一片綠地……,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真正做一個文明守紀的中學生,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7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做子女的,年少時就應當學會尊敬師長,親愛同學,學習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禮節。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觀念。在我們的校園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比如:下課鈴聲響後,有些男孩兒便橫衝直撞地跑出教室,和其他同學大聲說笑,有時還說出一兩句髒話。還有的同學,可能因爲一點口角紛爭而不依不饒,甚至拳腳相加。這些不好的風氣大家一定要制止、杜絕。有些同學認爲要好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可真難。其實,從許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體現出來:在撞到別人時的一聲“對不起”;得到幫助時的一聲“謝謝”;在和他人告別時的一聲“再見”。只不過這些小事微不足道罷了。禮儀不在於嘴上功夫,而是在於真真正正的實踐。我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諦。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做文明禮儀的小主人,讓我們的校園失去粗言,充滿歡聲笑語,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中萬紫千紅的盛開吧!

有時,一句誠實、有禮貌的語言可平息一場不愉快的爭吵;一句粗野污穢的話可導致一場軒然大波。“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是這個道理。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我們做爲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每個人都要學會使用文雅樸實、健康向上的語言,用文明語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正體現新世紀小學生優秀的精神風貌。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8

們是中國的禮儀之邦了,生活在禮儀之邦,做一個彬彬有禮的人是我們的準則。

我們很小的時候,媽媽家經常告誡我們,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你們知道嗎?文明禮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美好的品質,如果我們失去了禮儀就等於是去了一切,。在我們國家的許多景點,地上常可以看到一些塑料袋,水瓶以及口香糖等垃圾。這不就說明了我們國家的人民素質不高嗎?如果再不保護好環境的話,不就會讓來我們國家旅遊的外國人笑話嗎?不就丟盡了我們中國人的臉嗎?保護環境這就是一種文明的行爲。

想要成爲一個講文明的好學生,就要從小事做起。請不要踐踏草坪亂砍亂伐;請不要亂丟垃圾破話環境;請不要亂講髒話打架鬥毆。如果每個人都做到以上的條件,我相信我們國家一定會更美好。

禮儀,需要從小培養。每當同學遇到難題時,過去耐心的幫他講解;每當有人吵架時,心平氣和的去勸架;每當朋友遇到挫折時,走過去安慰安慰她。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可以增進人和人之間的友誼,促進和諧社會。

總之,一個人的文明禮儀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也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素質。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9

大家好,我是X年紀XX班的。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文明牽手、與禮儀相伴》。

德國文學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爲,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纔會幸福、快樂。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小,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麪包裏的酵母不是很少?可是,僅僅是這一點酵母,就可以讓麪包膨脹數倍。所以,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爲自己是禮儀之邦,但現在人們所做的卻早已與其不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我們身邊的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比如,在我們的校園裏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行爲。比如:亂扔紙屑、食品袋、方便麪盒等。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生打掃,扔了又何妨;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等。在社會上也總有一些不文明現象發生,比如:行人不遵守交通秩序闖紅燈、明明附近就有垃圾桶卻將垃圾隨意丟棄在路邊、公共場所大聲喧譁、隨地吐痰等。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爲寶貴的精神財富。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我們的學習,我們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爲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內涵的美。

對國家和社會而言它是一個窗口,是一種象徵,它體現着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預示着這個民族的發展前景。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它是衡量我們個人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那麼,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起攜手,爭做文明禮儀的“酵素”,與文明牽手,與禮儀相伴,讓文明禮儀在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校園逐漸膨脹壯大。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10

我看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還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錢袋;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將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我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中華文明經過了五千年的悠悠歷史,舉世矚目。連續幾天來我閱讀了許多關於文明美德的書籍和事件,讓我感動,更讓我成長。

轟動全國的小悅悅事件觸動了每個人的心靈深處,2次碾扎,18個路人的冷漠對待讓我們心寒,但是人間總是有愛的,拾荒阿婆的善行讓我們知道世間還是有愛的,人間還有真情在。

小悅悅的事件發生後,引發了無數人的思考與感悟,衆多的人在電視上、網絡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衆說紛紜,還有”彭宇案“和”許雲鶴案“,讓更多的人深思。是啊,我們不得不深思啊,文明美德不是我中華民族應該世代傳承的嗎?”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之“,這不是蜀王劉備對我們的教誨嗎?

傳承文明,踐行美德,實現中華民族興盛而偉大不衰,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20xx年5月12日,一場毀滅性的災難降臨四川,在突如其來的災難中,9歲半的林浩在自救後,又把一個昏迷的同學背出廢墟;15歲的雷楚年在地震發生時不是想着往外逃生,而是衝進教室救出7名同學;13歲的小女孩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卻又返回宿舍搖醒10多名還在午休的同學,自己卻被壓在廢墟下50個小時,她憑着巨大的慾望和驚人的毅力最終獲救;張家春老師用魁梧的身軀頂住門框,讓40幾個孩子從他的雙臂下穿過,逃過了死亡的厄運,然而這位年僅29歲的羌族漢子,用生命築起了愛的豐碑……

在生死關頭,我看到勇敢無私、英勇獻身的不朽之魂,看到了捨己爲人的壯舉,還有拾荒阿婆這樣的善行,她不畏懼世人的誤解,她也不畏懼別人的誣陷……這些令人潸然淚下的事實,是他們用生命和行動詮釋了世間有愛,人間有情!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1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學生,要有寬廣的胸懷》。

文明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要成爲一個文明的學生,必須具有寬廣的胸懷。

但是在我們的校園中,時常碰到一些不良現象,在食堂中,有些人爲碰撞而鬧事;在教室裏同學之間說了幾句讓人不順心的話,就吵嘴打架;在寢室,有的同學因言語不和麪發生衝突。以上同學行爲說明他們的心胸太狹窄。

一個人要登上成功之顛,除了種種努力外,還要有寬廣的心胸。試想一下一個斤斤計較得失的人是不會有所成就的,即使是環境給予你不平等的待遇,你也不要太在意,心胸寬廣纔可以取得成功。

春秋時期,齊恆公聽說管仲才幹超人,不計前嫌,重用了他,放手讓他治理齊國;唐太宗李世民,重用了曾與他脣槍舌箭的魏徵,正是由於他的心胸寬廣重用了直言不讀的魏徵,才形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貞觀之治”,纔能有唐朝這麼輝煌的歷史。

心胸狹窄,斤斤計較個人利益的人是不會快樂的,龐涓歷史上典型的忌妒者形象,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你不小心碰了別人一下,他就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還有人對別人的過失總是耿耿於懷,時時想着揪別人的小辮,這樣的人還能談什麼成大器,立大業呢?“爭一爭,行不通”、“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互相讓一步,不是都好嗎?爲小事吵架何必呢?

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生活會更加美好,與其爲小事吵架而不悅,還不如快樂學習,和睦相處的生活!同學們,我校深入開展創建文明禮儀的校園生活,做一個文明學生,就要有寬廣的胸懷。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同學們,讓我們擁有一顆寬容之心,以寬容待他人,那麼我們的校園將會更加文明和諧!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畢!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12

“文明禮儀”,這一詞多麼純潔高尚啊!曾使多少勞動人民嚮往着,追求着,然而要做一個文明的人,是多麼不容易啊!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都做到了文明禮儀。

首先要懂得文明禮儀,要求見到老師、長輩要:問聲好!剛開始我顯得有些羞澀。見到老師時,我的心怦怦直跳,怎麼辦,老師越走越近了,我的心有如十五個水桶打水——七上八下。但是,當我想起老師說過要做一個懂文明禮儀的小學生時,忽然有股無形的力量涌動着。終於,我鼓起了勇氣,等老師走過來,我深情地敬了個禮,並問候了一聲“老師好”。這既促進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能力,又讓我們做到了文明禮儀。

講文明,就不能不講粗話、髒話。要從小養成使用普通話,用文明語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讓我們伴隨禮儀而行,使我們成爲一名懂禮貌,講文明的小學生。

我感悟到了文明禮儀的力量,一個人必須要講文明、講禮儀,這個世界纔會更加和睦、更加美好。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文明、禮儀”來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美好的、和諧的明天吧!

文明禮儀演講稿600字 篇13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免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他媽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

一個有高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讚許和祝福。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孔融讓梨”—— 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爲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他雖然還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上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後人所傳頌讚揚,就是因爲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

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生活處處有禮儀。在單位,在家中,在各種公共場所,都不要忘記禮儀。文明禮儀不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麼世界纔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而一個不講文明禮儀的人,也將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 所以當我們站起來扶着老人坐下,我們的文明前進了一小步在學校,我們應該做到尊敬師長,認真聽講,和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回到家應該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場所應該講秩序、舉止文明、輕聲細語。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生命。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成爲一個新世紀的公民。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yjgfanwen/wmfanwenng/2207m2.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