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识中文吧 > 办公 > 致辞 > 致辞致谢 >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精选7篇)
手机版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精选7篇)

来源:学识中文吧 阅读:2.86W 次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精选7篇)

大家好!

毕业,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因为它代表着我们已经长大,也代表着我们即将迈入一个新的征程。我相信,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学生心里都是有些许的激动的。因为毕业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事情,而毕业也是我们重获自由的一件美事。所以在这里,我还是想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同学们,祝愿大家毕业快乐,今后前程万里,蓬勃发展!

作为你们的教师,在这欢乐的一天我自然也是欣喜的,我一路看着大家长大,一路和大家同行。这一路上的风风雨雨我们共同经历,岁岁月月一路成长,与其说我们是师生,不如说我们已经成为了彼此的知己和好友。作为一名教师,我是自豪的,我不仅可以带出这么优秀的你们,也能交到你们这么多优秀的朋友,这是我最为幸运的一件事情。

但是今天,老师也很舍不得大家,这一次离别,今后再见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这三年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而我们也终将要把这个装满时光的盒子藏起来,带着心中的那一份感动继续前行。所以尽管要面对离别,我也希望孩子们可以振奋起来,在往后的日子里继续奋发向上,为我们母校争光,也为自己赢得骄傲!你们说,能不能行!

孩子们,你们是否知道,其实你们在老师的眼里都是一颗明珠,每一颗珠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老师是喜欢每一个孩子的,因为老师不仅仅是作为你们的师长,更是你们的“家长”,没有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家长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因为你们都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部分。你们不仅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更是我们传递爱的对象。

所以孩子们,请相信你们自己,也请相信老师,在今后不管别人对你有怎样的评价,只要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这些评价都是不重要的,你们需要做的,只是做好自己,做好身边的事情。这是老师作为师长、作为家长送给你们最后的话,而接下来的道路,则需要你们自己去走了。

每一段旅程我们都会遇见不同的人,有些人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有些人成为了人生的过客。这些都是让我们成长的事情,我希望孩子们今后可以更加的勇敢,更加努力,在学习上勇往直前,在生活上乐观热情。我相信大家可以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也成为老师们最为幸福的骄傲!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 篇2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三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在这个令人紧张而又兴奋的七月,在这个充满了离别而又有新的展望的时刻我倍感欣慰,今天为你们召开毕业典礼,此时此刻我心情凝重,因为与我朝夕相伴的你们就要离开了;因为你们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

三年了,你们与这美丽的幼儿园已经融为了一体,习惯了在幼儿园中看到你们熟悉的身影,喜欢面对你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喜欢你们的顽皮和率真,三年的师生情谊,似一杯淳香的酒,而今离别在即,也不禁有些伤感。往事如歌,时光的流逝会冲淡许多的记忆,但有些东西则会永远难以忘记。

望着今天长大的你们,我想起了你们刚刚来的时候,有的哭,有的吵,有的闹。而今天站在我眼前的你们,个子长高了,知识丰富了,三年来的相依相伴,三年来和你们共同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每个早晨,我会想起你们的声声问候;每个傍晚,我会想起你们的每张笑脸。你们即将离开这熟悉而美丽的幼儿园,请别忘了带上全体老师对你们的殷切期望和祝福。今天,你们是一只只快乐的小鸟,要在这里起飞,今天,你们是一匹匹奔腾的骏马,要在这里奋蹄。

再见了,我最亲爱的孩子们!我会从心底里永远关爱着你们,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梦想的舞台就在前面,我们期待着欣赏你们梦想的展示!永远祝福你们,愿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 篇3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三年,又一个三年,这个三年我们一起走过。不必说每天的辛劳,也不必说默默的付出,有你们相伴的日子,老师的生活温馨又甜蜜。曾经的欢笑、泪水、成功、失败,点点滴滴都珍藏在老师心底,因为你们,老师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忘不了你怯怯的眼神,躲在爸爸妈妈的身后不肯让老师亲近;也忘不了你因为亲人的离去,撕心裂肺的哭泣;忘不了你遇到困难时无奈的眼神;更忘不了你花一样的面庞和清脆的欢笑。

其实,慢慢地,你就会知道,从你迈进城幼的那一刻起,老师就会和你成为朋友,老师会在你身边像妈妈一样默默关心,仔细呵护……晨光中,老师微笑着,迎接你们到来;暮色里,老师掩饰着疲惫,目送你们离去。多么希望,在你们纯真的心灵里,播下智慧的种子;多么希望,在你们幼小的心灵上,撒满爱的芬芳。有时候,老师也会生气;有时候,老师也会着急,但老师深深地知道:只有爱的教育,才会结出硕果累累。

今天,我们就要别离,你们像雏鹰即将展翅翱翔,你们像小船就要迎风远航。你们一个个长高了,长壮了,你们聪明、健康、阳光、自信。你们是一群可爱的小精灵,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美丽。离别的脚步越来越近,你们就要带着老师的期望走进小学的校园,老师心中的千言万语不知该从何说起。太多的眷恋与牵挂,此刻也都化成了最美好的祝福,再见了,亲爱的孩子们,老师会永远关注着你们,再见了孩子们,愿你们带着希望起飞,勇敢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未来。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 篇4

领导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自动化系1977级本科生、1982级研究生管晓宏。首先,请允许我向即将毕业的母校20xx届研究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非常感谢母校领导安排我在这么庄严的场合发言。我知道这是极高的荣誉,让我诚惶诚恐,十分紧张。

看到同学们青春洋溢的笑脸,感觉回到了纯真无瑕、热血沸腾的青葱岁月。作为一个老研究生,给90后的学弟、学妹们说些什么呢?先从1977级说起吧。

我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我们77级的同学在刚过去的校庆,纪念了入学40年。1977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力挽狂澜,果断决策当年恢复高考,改变了中国的国运,也为紧随其后标志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真理标准的讨论吹响了号角。

由于“”的历史原因,我只上过4年小学和1年半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没有进过中学的门。我不到15岁就进了建设公司,先后当过民工、乐队乐手、木工、钳工、车工。我在建设工地上挖过管道沟,锯过大木方,支过混凝土模板,开过塔吊,安过球磨机,也过过跟电影《芳华》里差不多的文工团生活。在当工人和乐手的近8年时间里,我用借来的“”前教科书,自学完了初中、高中的全部数理化课程,还初步自修了微积分、理论力学、电工学等大学课程,做了教科书中的大部分作业,用过的笔记本和作业本摞起来有近1米高。

感谢1977年恢复高考,感恩母校没有嫌弃我没进过中学,录取我进了自动化系,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们在那个让人奋进的年代成了清华人。清华园里,同学们抱着“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的信念,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异常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

学校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每晚11点,宿舍强制熄灯。同学们争先恐后去长明灯的教室看书。那时的校园里,看不到男女同学手拉手。男同学想得到女同学的青睐,不用送玫瑰花,也不用在女生节拉横幅(因为那时就没有女生节),到长明灯教室为她占个座位就行。

我们自动化系的同学在7食堂就餐,就是现在的清芬园。饭菜可没有现在那么丰富,平时就4种菜。大家排着长队打饭,很多人手里拿着英语单词本。业余时间,同学们不是比“王者荣耀”的排位和谁“吃鸡”,而是比一比谁做的“吉米多维奇习题集”中的习题多,谁背的“新概念英语”的课文多。同学们引以为傲的事是一门课开课之前,通过要求很高的免修考试。

我特别感恩母校,特别感恩母校的老师培养了我。通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我打下厚实的基础。学校把我选进“因材施教”计算机小组,让我有机会多学,极大地锻炼了数值计算理论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导师们的培养下,我成了国内最早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者之一。清华四年半本科和二年半硕士研究生学习,我取得了优异学习成绩,锻炼了科学研究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研究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化。靠着在母校打下的扎实科研基础,很快发现了关键问题,提出了新理论和新方法,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及每年数百万至上千万美元的经济效益,引起了世界同行的重视。新世纪之初,我在哈佛大学工作期间,深度分析了电力市场的博弈行为,在美国加州PX市场崩溃前,预见了机会性投机和价格飚升等严重后果,美国加州政府能源委员会曾索取我即将发表的论文作为听证材料。我能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母校给我打下的基础和教给我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我觉得母校的教育不输任何一个世界一流大学。

近年来,为了配合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我开了几门英文讲授的课程,在清华讲授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课,被学校研究生院列入全校研究生职业素养课,并且拍成MOOC在学堂在线和Edx上线,全球有数万人选课。我和我领导的课题组提出了能源与电力系统安全优化的创新理论与方法,解决了多个公认难题,应用在多个国内外企业,获得了节能增效的重大效益;我们研发的网络信息安全监控与防卫系统,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部署,清除了多个威胁严重的僵尸网络。我们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得到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资助。我被最大的国际学术组织IEEE选为会士(Fellow),被读博母校美国康涅狄格大学选为杰出工程师院成员并列入工学院名人堂,20xx年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母校对我的培养,让我认识到人文艺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近年来,我积极推动本科生“信息新蕾”计划,贯通本科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推动本科生必修“表达与交流”核心通识课,并担任课程负责人。我与西安音乐学院的音乐家们合作,创办了“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系列音乐会,担任音乐会策划、撰稿和讲座人,并与音乐家共同演奏。从“李约瑟命题”、“钱学森之问”开始,到古典乐曲旋律变化服从幂律,到科学家的艺术才能,再到几何变换原理在作曲中的应用等,启发大家思考艺术形象思维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开拓了理工科师生的思路。感谢母校支持,音乐会首场在清华蒙民伟音乐厅举办,已经在内地和香港高校上演10余场,成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科学文化品牌。包括众多院士、知名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内的观众,对音乐会的创新性和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今年申请了国家艺术基金。

我没有忘记感恩母校。新世纪之初,母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成立了哈佛大学何毓琦院士为首的第一个讲席教授组,我担任了讲席教授组成员和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组的同事们植根清华20xx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外科学与工程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到了国家“111引智计划”的支持。母校领导对讲席教授组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也成为学校引进许多高端人才的前期工作模式。

20xx年,经母校领导同西安交大领导协商,决定在人事关系不转的情况下,任命我担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那几年这个时候,我就坐在下面的系领导席,分享同学们毕业的喜悦。我与全系师生共同努力,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工程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让我自豪的是,在我任内,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排名,从第三回到了师生和校友们认为是必须的第一。

我在母校不但学会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也锻炼了现代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组织协调能力。我曾担任过班级团支部书记,研究生期间当过校团委的干部。在母校的社会工作没有成为我的负担,反而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不可多得的历练和开拓进取的财富。

同学们即将从清华踏入社会或者继续读博,两者我都经历过。毕业意味着新的人生开始,今后将不断面临人生中的选择,如何选择将影响我们的人生。作为老研究生,我想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一点过来人的经验。

第一,选择最容易走的路,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在校做博士或者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多半是导师帮我们选择的。毕业以后,我们就要学会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我们习惯上常常会选容易做的方向和课题。我的博士生常常说,老师选的这个方向没有多少参考文献,开始连问题是什么都不清楚,更看不到达到博士论文水平的研究工作。而另一个方向,文献很多,在已有工作的基础改进,能够比较快地取得成果,为什么要我做前面那个方向的课题?

我跟同学们分享的经验就是,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改进,很缓存得的成果,创新性往往有限。你很快能想到的主意,别人可能已经做了,成果价值有限。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没有多少参考文献,说明这个方向比较难或者别人还没有想到。虽然举步维艰,但经过努力做出来了,就可能取得大成果。这个辩证关系值得大家思考。我毕业后能取得一点成绩,往往是因为选择了有价值但起步困难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上世纪末,国内刚刚联上互联网不久,我选择做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这个方向比较新,需要多学科交叉,大家普遍不了解,国内更是没有多少人做。我申请在985学科建设项目中立项,有领导不理解,认为这是属于局派出所管的网吧管理问题,不同意立项。近20xx年来,虽然我们最初没有得到支持,但在这个方向坚持了下来,为国家安全作出了贡献,课题组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让我们信心倍增。

第二,适合别人的选择不一定适合你,不见得“随大流”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我在工厂工作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是“读书无用论”。那时的年轻人要成家不用买房、买车,但未来的丈母娘可能要求做总共几十条腿的家具。我当过木工,张罗做家具应该不难。但我一心自学数理化,周围很多人不看好,还被有的领导批走“白专道路”。但我深信建设国家、个人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从1977年10月21日国家正式宣布恢复高考,到12月初考试,也就1个半月时间。幸运之神向平时刻苦自学的普通人张开了双臂。

第三,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清华人的光荣传统,也是个人发展的明智选择。80年前,当国家面临民族危亡之际,清华同学喊出了时代强音:“华北之大,已经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百废待兴时期的国家建设,“两弹一星”的强国之梦,我们清华人总是冲锋在前。刚才校领导介绍,台下很多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到,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工作。

10多年前,我担任自动化系主任参加毕业生的座谈会,有博士毕业生说,我的目标就是要把家人照顾好,我选择的工作地点必须是北四环周围正负一公里。说实话,我觉得把工作在北四环周围作为目标函数有点问题。先不说贡献国家和社会的抱负,恐怕连买房都难实现,照顾好家人也难落实。

上世纪90年代中,我铭家的经济建设开始走上快车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巨大。如果我留在美国的企业工作,每年能有10万美元的年薪。我回到国内任教,月薪只有300元人民币。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回国,也有人以为我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我坚信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联。2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让世界上许多人跌破眼镜。我本人为之作出了贡献,也迅速成长。前些年开始,海归已经成为留学生选择的主流。有海外和海归的朋友对我说,你不错呀,你能回清华当系主任,在西安交大当院长,还评上了院士。我想这不是因为我能干,而是证明了选择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是正确的。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我个人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党的十九大为我们画下了宏伟蓝图,经过“两个一百年”“三个里程碑”,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母校将以世界一流大学屹立于世界大学之林,同学们将以年富力强的年龄,见证那个伟大的时刻,我对你们无比羡慕。

让我们为了那个时刻的到来,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 篇5

爱的同学们: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今天注定甜美而清新。我要祝贺你们经过大学生活的洗礼,迎来了自己的毕业典礼。在你们3300多人中,有700多名同学会直接就业,有2500多人将继续学习。但不论怎样,今天对于你们而言,都将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标志着你们的人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你们将褪去青涩、走向成熟。

青春,是人生的精彩华章。我要感谢你们把美好的时光留在了清华,让清华和你们一起走过。我希望你们从学校带走的,不仅是一纸光鲜的文凭,也不仅是一份修过什么课程、做过什么社工、得过什么奖励的漂亮简历,更重要的是清华四年带给你们的人生体验和感悟。相信你们从百年校庆中,感受的不只是自豪和欢乐,还有清华的厚重历史和独特文化。相信你们对宿舍要不要熄灯的讨论,维护的不只是自身的权益,还有对少数人权益和公共契约的尊重。相信你们对于素质测评的质疑,思考的不只是如何用一把尺子公平地评价学生,还有对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的坚持。相信你们在捍卫网络词条、追寻中国梦的实践中,体会的不只是真理的可贵,还有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我更相信,你们在课堂、在实验室、在各种大赛上,收获的不只是知识、分数和名次,还有创意创新创业的创造者精神,这种精神将伴随你们一生。

同学们,你们生活在一个崇尚创新的伟大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思想文化交融激荡,人类社会深刻转型。这一切,为你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你们今后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不仅取决于你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更依赖于你的创造性。20xx年,IBM公司针对33个行业1500名首席执行官的一项调查发现,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创造力”。在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的用户档案中,“创造力”也是两年来使用最多的词汇。在当今世界,创造是你们面对生活、面对事业、面对社会、面对未来的最佳选择。

同学们,创造需要理想,那是你们心灵夜空中的耀眼锈。刚才颜宁教授给大家分享了她自己的“野心”,就是希望探索自然的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正是这种科学梦想,使她和她的团队毅然选择了一项已困扰全球科学界半个世纪的课题。然而前四年的进展很不顺利,困难重重,怎么也做不出来,但她们没有放弃,依然执著地坚持,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十几个小时。到了第五年,才有所突破。最近,她的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被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obilka)誉为“一项伟大的成就”。颜宁的学生、团队主要成员邓东,当初就是被导师这种强烈的科学梦想所感染,跟着她一起“发疯”,一起“死磕”转运蛋白机理这一世界性难题。颜宁教授认为,正是这种既充满吸引力又极富挑战性的理想追求,才使这个年轻的团队沉静下来,并最终取得突破。她曾经跟我讲,做一件事情,最基本的是要把它当作职业来做,进一步是把它当作兴趣来做,而只有把它当成理想和事业来做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创造力。

同学们,创造还需要勇气,那是你们人生征程上跨越艰险的基石。犹太民族充满创新的活力,以色列创意创新公司高度密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数是中国、日本、欧洲、印度的总和。一个多月前,我在以色列见到内塔利亚胡总理时,谈到清华和特拉维夫大学正在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在短暂的会面中,他两次强调说,创新就要允许失败。之后,我们参观EcoMotion,这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智能交通的高科技机构。机构创始人阿尔农(Arnon)先生先前是做信息技术创新的,创业成功后曾对财富100强的多家公司进行了战略投资。临走时我问他,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所有的成功都是从失败中来的。每次失败之后,而不是成功之后,他都要办一个party,等大家喝伏特加喝到东倒西歪的时候,就会告诉他为什么失败。在他看来,创新创业的精髓就是勇于失败。勇气是创新的前提,是把创意变成创造的关键。害怕失败,不冒风险,不敢走前人未走之路,不敢做他人未做之事,就永远感受不到创造者的巅峰体验。同学们,年轻是你们最大的资本,年轻时的失败并不是人生的失败,而是你人生中最为宝贵的阅历和收获。

同学们,创造更需要包容,那是你们事业发展中兼容并蓄的内核。最近,首届“校长杯”创新挑战赛的决赛刚刚落幕。我和评委们发现,有的项目虽然有很好的创意,但并不成功,原因并不是技术不行,而是缺乏一个结构合理、能力互补、分工合作的团队。随后,我做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同学们大多数时候喜欢找身边熟悉的人一起做事,愿意与同性格、同质化的人开展合作。其实,做成一件事,更多的时候要和不同的人一起工作,特别是你们有时并没有办法选择团队,必须与各种个性特质的团队成员相处。因此,你们将来在自己的团队中做事,或者领导一个团队,不仅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重要的是学会包容。包容,首先要包容别人,能倾听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反对的声音和那些看似荒诞的想法,真正做到心胸宽广、厚德载物。包容,还要包容自己,你追求卓越和完美,但不要期望得到周围每个人的赞赏,要习惯于刺耳的批评甚至无端的指责,因为创新总是从少数人开始。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一个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只有尊重他人的与众不同,才能做到与众不同的自己。

同学们,今天,终将成为历史;未来,意味着创造。我有一位朋友也是一名学者,叫谢利•哈瑞森(Shelley Harrison),现已年过七旬。他曾利用激光技术创办了条码扫描公司,他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我对他说,如果他写回忆录,一定非常精彩。而他却说:“我更感兴趣的是未来,而不数去。”

这让我想起一段话:“人们总是喜欢回忆,而不喜欢想象。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是熟悉的事物,存在于想象中的则是未知的事物。想象也许令人恐惧,因为需要冒着探索未知的风险。我喜欢未来,因为那需要想象。”各位同学,在你们人生新的征程中,希望你们用执著的理想、创造的勇气和君子的包容,去想象自己的未来,去创造属于你也属于整个人类的未来。

谢谢大家!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 篇6

亲爱的毕业班的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职员工们,为同学们在清华经管学院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祝贺。明天,你们将参加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将从校长的手中接过毕业证书。今天,在这装修一新的学院报告厅,学院专门为你们举行一个欢送会。你们不仅是清华的毕业生,还是清华经管的毕业生。

无论你是四年前入校的本科生,还是两年前入校的硕士生,或是三年或五年前入校的博士生,你们都亲身经历了经管学院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你们都亲眼见证了学院在20xx年和20xx年获得的AACSB和EQUIS这两家国际商学院认证机构授予学院的三项顶级国际认证。学院的办学水平大大提高,学院的国际、国内声望与日俱增。当我们还沉浸在去年经管学院本科招生的突破性的优异成绩的喜悦之中时,今年的本科招生工作已经展开。虽然招生工作还未结束,但是我可以有信心地告诉大家,今年经管学院的本科招生的各项指标,都将全面超过去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专业是全国最受欢迎的、最具竞争力的专业。这是我们清华经管学院的骄傲。

请记住你们毕业的这一年—20xx年。它是北京的奥运会之年。你们是否意识到奥运会离清华经管可以如此之近:奥运会火炬传递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棒火炬手是我们清华经管去年的毕业生杨扬;奥运会的马拉松长跑将穿越清华园、经过伟伦楼;清华经管的志愿者将在水立方接待全世界的来宾;清华经管学院20xx年的顾问委员会将在8月8日那一天在清华校园举行,全体与会的顾问委员们将受邀参加当天晚上在鸟巢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

20xx年是四川遭遇强烈地震之年,又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年。你们同经管的其他师生员工一道,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组织了各种赈灾活动。特别是你们在5月16日在瞬德楼庭院内自发组织的烛光祈福和捐款活动。150枝蜡烛点燃,寄托了同学们对遇难者的哀思;数百只写满心愿的纸鹤环绕在“心愿树”上,表达了清华经管学子的愿望。

抗震救灾的悲壮,奥运会的辉煌,注定都将成为20xx年的永久记忆。20xx年的另一个历史性的纪念,就是它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没有三十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一切,就没有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也没有同学们在清华经管的经历。三十年,在人类历史中只是一瞬间。但对任何一个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一是为饮水思源,希望同学们为生在这一时代感到幸运;二是为展望未来,希望同学们立大志,做大有用于国家、民族的人。在同学们即将离开清华,开始人生新的航程的时候,没有比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更合适的题目了。

我想从我的三十年前讲起。整整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1978年的3月,我迈进了清华大学的大门,成为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我是在1977年的11月参加后的第一次高考,也是中国唯一的一次在11月举行的高考,这是因为恢复高考的决定是在1977年的夏天在邓小平的力推下作出的,所以高考在11月份举办。我是在我当时插队的密云县的一所公社中学参加高考的。我并不是北京市状元,听说是密云县的理科第一名。77级清华只招了几百名学生,因为是首次高考招生,所以不少专业都没有招。我选择数学是因为对其他专业并不了解,也可能是因为当时作家徐迟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数学家陈景潤,更强化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传统理念。

记得我是从南门进学校的。记得我的宿舍是九号楼103房间,进东门一层的左手第一间房间。以后的四年,我们小组就被永远地称做为“103组”了。我睡在下铺,睡在上铺的是韩亦舜,在座的同学们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但他与经管学院关系远远在我之前:他曾是经管学院的第一任辅导员和团委书记,他现在是我们的同班同学、经管学院的钱小军老师的丈夫。我们的班被称为“数七班”,因为是77年入校的数学专业。我们班的组成反映了期间十二年没有高考招生的情况:最小的15岁,最大的30岁,老大姐华苏是数学家华罗庚的女儿。她现在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师,三十年后的今天,她在为我们经管学院的本科一年级学生教授数学课。今天,我特别邀请她来参加这个欢送会,感谢她对经管学院的支持。

三十年前的事我还能记起点点星星。记得到清华后参加的第一次活动是走路到天安门游行,庆祝第五届人大和政协的召开;记得第一次数学期中考试后的郁闷,不明白为什么证明过程不简洁也要被扣分;记得那时候我们在九食堂吃饭,最好吃的是1毛钱一份的烧茄子;也记得下午五点后运动时间学校广播站播出的曲目永远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1978年的一件事,让我和我们班的同学都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那是我们数七班的第一次班会,各小组之间的第一次节目比赛。做为103组的组长,我起草了一篇诗朗诵(记得是在主楼的东阶教室写的),一举夺得第一名。我的题目是“20xx年数学班的同学会”。我已经找不到原稿了,有幸的是,钱小军老师保留了一份手抄稿(那时还没有复印机)。她今天上午给我复印了一份,谢谢钱小军老师!这也是我三十年来第一次看到我三十年前的文本。

我是这样开头的:“新年的钟声,把人类推入二十一世纪。这钟声是告别的钟声,它在替人们欢送难忘的二十世纪,这钟声是报捷的钟声,它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今天是20xx年1月1日,清华大学这所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学同全国一样在欢庆伟大的胜利。在现代化的数学大楼的大厅里,正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同学会。这是上个世纪77级数学班的老同学,今天,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共同欢庆胜利,畅叙旧情。”

接下来是针对当时班上的一些活跃同学,想象他们在20xx年时取得的成就。在当时的想象空间中:刚进校就考上研究生的孙捍东成为了著名数学家;老大姐华苏把计算机应用于医学诊断,成为著名医生;年龄最小的小朱子运用遗传工程成为水稻专家;干了十年煤矿工人后上大学的清华子弟老籍成为了导弹专家;最风趣的郑弈做了清华大学计算中心主任;等等。最后我还想象到我们班的校篮球队员吴大个儿通过视频在千里之外参加同学会的情景。

记得当时我们的表演之后全班同学都很兴奋,我们组夺得第一也是众望所归。调侃新同学,令人感到亲切;对二十多年后的憧憬和想象,也让人耳目一新。这一次,我们103组在数七班大放光彩。

三十年后再来读这一段,可能会感到当时有点理想主义。但是它让我想到,人应该要有些想象力。爱因斯坦的名言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知识只局限于已知世界,而想象力将延伸到未知世界。在过去的几年中,你们在清华学到了很多知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知识会过时,有些知识会被证明并不正确。多少年后,当你们回首在清华的岁月的时候,可能会感受到,让你们受益最大的,并不是哪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而是在清华受到熏陶的理念和思路,培养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结识的同学和师长。

回忆三十年前的这一段也让我看到,即使再有想象力,也有它的局限,比如我并没有想到清华会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也没有想到我的多数同学们后来进入数学和科学以外的领域。但是,平心而论,又有谁能在1978年预测到中国在之后的三十年取得如此令世界震惊的经济增长呢?这正是我下面想讲的主题。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平均实际年经济增长超过9%,人均经济增长8%左右,这意味着每九年翻一翻,也就是说,在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今年我国人均GDP将是1978年时的9倍!这个成绩恐怕也超出了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自己的估计。难怪不少过来人都会用“没有想到”来形容中国这三十年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人们三十年前的想象力。

同学们自出生以后就是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可能会觉得一切都很自然。其实不然。虽然我们的历史上有过唐、宋时代的繁荣,但那以后的一千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就一直停滞不前。但由于人口众多,中国的经济总量直到十九世纪仍然居世界第一。鸦片战争以后,外患内乱,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份额越来越小,到上个世纪中叶,不到5%,与中国占世界人口1/4完全不成比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获得了和平的环境。但是,计划经济的束缚、三年灾害的严重打击、十年的动乱,都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1978年的拨乱反正,之后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在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超过十年的经济稳定的增长时期。而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的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成绩,在一个十几亿的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你们生活在中国发展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时刻,概率很微小,人生很幸运。

你们最大的幸运,还不在于你们见证了中国至今的高速发展,而是你们在今年毕业,将亲身参与未来三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更加激动人心的、更加富有挑战的事业。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在未来三十年将面临在三个基本方面的挑战:

第一,发展的挑战。过去三十年,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一个低中等收入国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的人均收入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GDP总量在全球的份额仍低于中国的人口在全球的份额。在未来的三十年,我国的人均收入将跨越世界的平均水平,我铭家将进入高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这意味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多数人生活在城市,而不是农村。这也意味着多数人口将成为中等收入者。如何完成这一发展阶段,这是你们未来的使命。

第二,改革的挑战。过去的三十年,我铭家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在代表党中央作的“xx大”报告中响亮地说:“停滞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径,完成向成熟市场经济的转轨,这是你们未来的任务。

第三,开放的挑战。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最为闭关自守的经济变为为最为开放的经济之一。中国从对外开放中的受益是巨大的,是无可争议的。随着全球化的深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成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如何融入世界经济,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将是继美国之后第一个崛起的开放的大国。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如何在全球经济中定位,如何影响世界,是你们未来面临的挑战。

未来的三十年是激动人心的三十年,是充满挑战的三十年。由于你们的努力,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有可能超过美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一。用经济史学家麦迪逊(Angus Maddison)的话说,这将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位置“恢复到历史的常态”。而你们就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这一划时代的里程碑的建造者。所以,你们比我更幸运。

但是要实现这一切,需要你们的付出,需要你们的奋斗。作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作为清华经管的毕业生,我对你们有着最高的期望。从我今天讲的过去三十年的故事中,可以引发出我对你们的毕业寄语,那就是希望你们:多有一些想象力,争取做出一些超越想象的贡献。

三十年后的2038年,距离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是整整六十年,又是一个戊午年,正好是一个轮回。那时,我们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六十周年。我今天向在座的每一位毕业生提前发出邀请,邀请你们在三十年后回到清华经管学院,向母校报告你们这三十年的成绩。

不管那时我在哪里,我都会期待着你们的归来。

谢谢大家。

毕业典礼上的老师致辞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以及家长们:

大家晚上好!感谢你们,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同你们一起分享这个美妙的日子。

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在这样一个庄重的场合发言,对我而言真是莫大的荣幸。

四年在清华园,在经管学院的经历和磨练,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印下了色彩斑斓的闪光点。我知道无论在哪个方面,台下的同学中,都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优秀楷模。但至少今天,请让我作为一名最最普通也最最典型的本科毕业生,在这里,向我深爱的学院,尊敬的师长,朝夕相伴的同学,做最后的道别!是你们,让我有幸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和一群最最优秀的人一道走过了这生命中无比珍贵的四年。

每一次走进主楼,我都忍不住再多看一眼迎面墙上的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四年的时间,每一次回味它,我都有新的认识和感受,但也是这每一次的回味,又让我更加觉得自己还远没有参透它背后的和深意。现在回想,其实四年来,我仿佛冥冥中正在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践行着这个信条:我穿上迷彩服,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我唱起夜莺,让经管的喊声划破夜空;课堂上,我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三年前就在这主楼后厅里,还有我奋力记中微笔记的身影;舞台上,我沉醉于不同的故事,4年的冬情晚会,让我看到经管人别样的才华与激情;运动场上,我和大家一起呐喊,那年年捧起的马杯,已是我们心底的一个情节;我加入一个个社团,在团队和项目中,体会合作与成长;我奔赴海外交换,在异国他乡,体验了文化的独立与融合;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在一次次奉献中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作为一个经管人,我在深入祖国各地的社会实践里,感受到肩上沉沉的责任与使命……在经管的每一天,在被如此丰富的资源与机会包围的日子里,我始终害怕自己错过了些什么,以至留下永久的遗憾,所以我抓紧每一束光阴,尽力用更多的体验、更多的故事,来丰满自己的羽翼,就像是草地里嫩绿的小苗,在清晨大口大口地吞下甘甜的露水,然后——长高、长大。

我知道,前方等待着我们的,还有很多未知数,我们谁都无法预料。但是我完全相信,这四年在清华经管受到的教育,这四年我们自身辛勤的付出与努力,就是我们最最坚实的保障。我们不仅可以凭着自身的勤奋努力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在这里所获得的一切,给我们以独特的地位和独特的责任,去影响和改变那些尚不完美的人和事;去代表那些没有发言权的人发出声音;去用自己的实力帮助他人而不仅仅是证明自己……而这些,也会超越名利的追求和物质的拥有,让在我们在白发苍苍,回首人生的时候,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真正的自豪!

在这毕业的时刻,我们因为无边的爱而联系在一起,我们有共同的无法再来的经历,我们有相同的无比荣耀的名字。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马上,我们就要踏上征途,这过去的四年时光,将被悉心装进行囊,它将不断提醒着我们秉承和发扬清华精神,敢于担当,它将陪伴着我们去开创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我期待,几十年后,当我们作为校友重返校园,当学术新知、未来领袖汇聚一堂之时,大家在回忆往昔之外,能有更多的新故事、好故事可以说,那时,我们将真正感到无愧于我们挚爱的学院,无愧于巍巍清华,无愧于曾经共度的四年黄金时光!

本文链接:https://www.xszwb.com/zhici/zhixie/eezylv.html

Copyright © 2024. 学识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本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