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识中文吧 > 专题 > 热点专题 > 岭导游词(精选18篇)
手机版

岭导游词(精选18篇)

来源:学识中文吧 阅读:2.92W 次

导游词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篁岭景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X,今天很荣幸由我给大家担任向导,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的篁岭之行带来快乐。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作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特征。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二是“云中漫步”,彰显大跨度索桥、溜索对胆量的历练;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到“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岭导游词(精选18篇)

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上缆车。在观赏风景的同时,更要注意安全哦!

[出缆车]

我们刚刚乘坐的是婺源第一条载人观光索道,全长960米,高差195米,空中运行时间为16分钟,各位在缆车上就已经小小领略了多彩的梯田风光,但“好戏还在后头”,下面将一幕幕呈现给大家。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因“修篁遍岭”才有了篁岭的雅名,“篁”其实是一种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观音竹等,我们景区沿途也随处可见这些竹子。以前村民世代居住在这里,而今全都搬迁到由我们公司出资兴建的岭下新房子里,也就是我们游客中心对面的那些整齐的新房子。

[二十四节气长廊]

接下来我们就跨入二十四节气长廊,进入篁岭的第一篇章,该篇章以体现大地艺术的农耕文化为主题。二十四节气长廊全长700米,分别用春和楼、夏耘亭、秋实亭、冬蕴坊作为一年四季的节点标志。

春和楼: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春和楼”,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属于徽建五凤楼构造,“五凤楼”原为皇宫建筑,明清时期被徽派建筑广泛用于祠堂门楼,寄寓宗族人才辈出,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此楼沾沾灵气吧。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婺源最美的季节,祖籍婺源的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两次回乡省亲选的都是春季。婺源人立春开始便进入辛勤劳作期,“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晚。”“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懵懵懂懂,清明下种。”这些都是婺源人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农谚。左手边文化墙上是对春季劳作场景的介绍,为了烘托氛围,景区打造四季花海,春天种的是油菜花、萝卜花、二月兰等,夏天种的是醉蝶花、紫罗兰、紫薇等,秋天种的是金光菊、万寿菊等,冬天种的三角梅等。愿每个游客都能成为“护花使者”,而非“采花大盗”哦!

夏耘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白色亭子叫夏耘亭,取夏季耕耘之意,属于徽州路亭。路亭在古徽州比比皆是,有“五里一桥十里一亭”之说,其功用是供人休息、饮水、避雨、烘烤食果等。行善者常在亭里摆放茶水,供路人饮用。这也是古时亲人迎送,妻儿惜别之处。夏季是火热的,篁岭的海拔虽不是很高,但夏季温差很大,夜晚需盖被而卧,颇有“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之意境。文化墙上是夏季劳作场景的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认真观赏下。

秋实亭:眼前的这座亭子是秋实亭,取春华秋实之意。左手边文化墙上是秋季劳作场景的介绍,“霜叶红于二月花”,婺源的秋天像打翻的颜料桶,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尤其是地无三尺平的篁岭,人们将一年的收成用竹筛匾晒晒,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而花卉则有桂花、山茶花、野菊花等。游步道边上的这些油茶树,是篁岭村民种植的经济作物,我们当地叫“柽籽”。这油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因此也被誉为“东方橄槛油”。

冬蕴坊(篁岭牌坊):冬蕴坊,取冬藏之意。牌坊、民居与祠堂并誉为徽州古建三绝。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代人一生最高的追求。借用牌坊作为冬季的节点标志,并成为篁岭村的门头,寓意深远。牌坊上的“圣旨”二字是曹氏旺族在朝为官的彰显。左手边文化墙上是冬季生活场景介绍,冬季是婺源的“休闲季”,人们过着“脚踩一盆火,手捧苞萝果,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日子;冬季又是婺源的“欢乐季”,民俗活动和乡村饮食文化成了主角,过大年,走亲朋,舞龙灯,出抬阁,闹元宵.....人们在自酿的农家米酒中、在走街串巷的火龙舞动的弧线中,聊慰终岁的辛劳。

[水口林]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篁岭村的水口。所谓水口,是指水源出村之口。徽州人认为:水口出口一定要小,还必须密密地种上树木,这样才能达到“关锁”的效果,从而为整个村庄“藏风聚气”。篁岭水口是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的典型缩影,水口林里存活了78株“植物大熊猫”——红豆杉,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也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篁岭有如此规模的红豆杉群,实属罕见。印象中竹都是圆的,方竹,见过么?除了红豆杉,香樟、香枫、翠柏、桂花树、香榧树,还有难得一见的方竹等等名贵树木和竹子,在我们篁岭水口这儿全都有。

婺源村落,自古就有“树养人丁,水养财”,“赤膊龙脉光水口,子孙代代往外走”的古训,有“杀猪封山”,“生子植树”等传统习俗。这些,是我们水口林保存这么完整的原因。

“杀猪封山”是指在以前不管哪个村民都不可以在水口砍树,如果砍了,就会受到惩罚,也就是要把自家养的猪杀了分给大家吃。以前人都吃不饱,养猪也是一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却要杀自家养的猪,可见是非常严重的惩罚,因此没有人会去砍树。

“生子植树”是指以前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出生,都会为其种下一棵树。特别是在女孩出生时,会为其种下一棵樟树,等到出嫁时,再把那樟树砍了做樟木箱,作为陪嫁的嫁妆。

〔五显庙〕左手边是一座五显庙,供奉的是起源于婺源的五显神。在婺源老县志中,记载了唐代光启年间,居住在婺源县城紫阳镇王瑜家有五位神人从天而降的传奇。王瑜动员城中百姓倾力建庙,塑像供奉,虔诚祈祷,无不应验。南宋时五显神期跨越海峡传到中国台湾,现在中国台湾还有200多万的信众。宋元明三代,五显被历代皇帝褒封,因其封首字都为“显”,故称为五显神。

〔步蟾桥〕“步蟾”的意思是月宫折桂,比喻科举登第,步步高升之意,也是乡民对子孙的祈望。让我们步蟾桥上走一走,祈愿登科在后头。

〔如来佛柱〕这是如来佛柱,如来佛柱的正式名称是“佛家八面多宝台”。它寄寓的是避邪保平安。

〔夫妻树〕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棵树是枫香,因为他们长到一块了,我们当地人又称为“夫妻树”。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大概就这意思吧。

〔雷击红豆杉〕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棵红豆杉是被雷击过的,现在只剩下半边树干。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树争一层皮。”树是靠树皮来吸收养分,因此它依然还存活着,真是“树坚强”啊。

[农业观光园]

篁岭是个典型的农业村落,除了少数士子习儒读书之外,大多数村民都是终生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篁岭几乎没有平畈的段田,都是些梯田,一层一层重叠而上的梯田,看上去比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还要繁密。

看到远处那座烟云缭绕的高山了吗?它叫石耳山,山脚下就是上晓鳙村,而篁岭则是从上晓鳙分迁出来的。婺源地处万山中,境内山峰起伏,河流密布。婺源的最高山是大鄣山,它是整个江南山脉的鼻祖。而石耳山呢,则是婺源的东部屏障。翻过石耳山,就是浙江省的开化县地界。在没有公路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出行,要么靠两条腿走,要么坐船,而对婺源人来说,往往都是靠着双脚走出大山,走遍天下。

[1号观景台]

各位朋友,我们来到景区的1号观景台,这是个360º全画幅观景平台,周边是层层叠叠、流光溢彩的千亩梯田。右下方的这口塘,当地人称为“篁岭的酒窝”。在这里,人们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春赏油菜夏观水,秋品菊花冬嬉雪。”四季花海在这不断演变着各种“断魂”主题,大地艺术在这里成就了最强音符。请大家在此拍照留影吧!说不定你的倩影,也会融入别人的镜头,成为定格的“花仙子”、“花相公”。

[卧云悬索桥]

现在我们进入篁岭故事第二篇章“云中漫步”,也开始了对诸位胆量与气魄的考量。前方就是卧云悬索桥,全长186米,是江西省目前最长的悬索桥。桥很牢固,承载量达20吨,大家尽管放心迈步。你也可以唱着“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的歌上桥,不过请不要在桥面上跑动,也不要摇晃以免影响他人。走过这段桥面就可以步入花仙子的故里——花海。景区还有溜索和高空热气球等娱乐项目,如果感兴趣,也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一下。

[五色鱼塘]

现在我们回到了古村落,开始探寻篁岭村落的秘密了。

左手边的这个不规则圆形水塘,叫五色鱼塘。传说这方鱼塘是篁岭进士曹升开凿的。曹升曾任浙江按察司经历,离职退休时,从杭州带回五色鱼放养在这个鱼塘里。但为什么修在这里呢?按五行说法,南方属火,篁岭山高缺水,又朝着火向,早年的篁岭经常发生火灾。曹升精通风水术,在此修口水塘,让篁岭村的建筑倒映在鱼塘的水中,以克制南方的火,从此篁岭村就很少发生火灾了。右边的这棵红豆杉是本地最大的一棵,又称“团圆树”,因为它是由无数细根簇拥而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戏台]

一个偏远的山野村落,居然还有古戏台,想不到吧?

过去,篁岭因交通不便,非常闭塞,民众的文化娱乐很少。但篁岭人好热闹,热情好客,于是每逢婚丧嫁娶,生日寿诞,村里的大户人家,就会出资聘请邻近省份的戏班来这戏台上演戏庆贺。全村人白天喝酒,晚上看戏,一家有喜,全村快乐。以后景区也会有民俗表演,如徽剧、傩舞、茶艺等。

[培德堂]

这栋房屋叫培德堂,原主人叫曹鸣鹤。他是篁岭进士曹鸣远的族兄,在篁岭村是家喻户晓的响当当的人物。培德堂整个占地约140平方米,屋前有小院,院内有鱼池、假山,院墙上的雕花漏窗非常小巧精致。

正屋为三间两厢二层楼结构,大门上方就是水檐天井,是比较少见的三披水檐天井。天井三面的木雕以三国故事为主题,人物众多,形态逼真。一楼有房间4个:进门两边有2个小耳房,堂前两边为2个厢房。这种房屋结构,就是徽州古建筑中典型的“对朝堂”格局。二楼在天井两边还有2个小姐绣楼,边上的“美人靠”为小姐绣楼增添秀色。关于美人靠,婺源历来就有这样的俗语,说是“美人靠,靠美人,越靠越美。”所以啊,各位朋友,特别是美女们,要去上去多坐坐啊。

[晒秋景观]

已有500多年建村史的篁岭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植、曹振镛的故里。曹氏父子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皇帝,协助主持朝政75年。在嘉庆皇帝出巡时,曹振镛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因此民间有“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这句俗谚。

秉承祖上遗风,篁岭先民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地无三尺平”的崎岖地形交流。祖辈起,他们就用竹筛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习俗,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稻谷辣椒。时令变化,竹晒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你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这里也是景区的观景台,整个篁岭村是枕高山面水口。后山为来龙去脉,以水口为聚落核心,居所呈扇形排布,是典型的U字体古村落。天街恰似一条玉带将屋舍串接,前店后坊,简直是缩写版的“清明上河图”。

[摄影吧]

如果朋友们觉得站在天街拍摄还不过瘾,还想拍到更好的画面,喏,边上的这栋房子就是“摄影吧”。那是我们景区专为摄影爱好者打造的摄影交流创作基地,主要提供影视摄影创作、器材配件租售、影视作品展示、业内互动交流等服务。

摄影吧共三层,一层为摄影辅助器材配件销售出租;二层为休闲展厅,可以休闲娱乐,展示摄影作品,摄影经验交流;三层为创作观景台,是村落晒秋景观最佳拍摄点之一。

[树和堂]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幢官厅,叫“树和堂”。官厅是供权贵人物遂行祭拜奠仪之地,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奠仪之用。这座官厅建于清嘉庆年间,它的主人是曹鸣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江西才子之乡抚州府临川知县。

根据徽州民居的传统,这个院落里种了梨树、枣树,“梨”在婺源话的谐音为“利”,意为吉祥、吉利之意;“枣”寓意“早生贵子”。以前的男主人在外出经商前会在院子里种下梨树,或带走一捧土,寓意离乡不离土。

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虽属常见的字匾门,但整体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门罩飞桅戗角,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杰应歧灵”的门额则显示了主人“英雄不问出处”的境界。徽式民居两边院墙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树和堂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进门有一块石雕,是以游龙飞凤构成福字,代表福临门,大福大贵之意。官厅内饰较为简单,一般都会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风,天井下摆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称无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鸿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铜锁状,寓意锁住水源,锁住财源,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有幅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让仁爱和正义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为准则成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标准。我们再来看中堂的摆设,堂名为“树和堂”,意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人和睦,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会有这样的堂匾。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有没有名堂的来历,就是说它是一个有名字的堂。高悬匾额下是中堂字画,“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为曾国藩题写,此人是晚清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号为文正,后人称之为“曾文正”或“文正公”。

边上挂的是唐伯虎的一幅书法《吴门避暑》,这首诗,描绘的是他刚进入避暑的“密遮竹叶凉冰檐”佳境时,忽遭“风雨”的喜出望外心情与美妙场景,可谓活灵活现。字画下长条案桌,中间摆放了自鸣钟,两边摆花瓶和屏风镜,意为终身平静,一生平安;自鸣钟也叫长鸣钟,寓意为长寿之意。

院子里的这墙上嵌有一个焚纸炉,以前写过字的纸或用过的纸都必须烧掉,不能乱扔,乱扔是对文化的不敬重。

[许村文化站·怡心堂]

怡心堂,是从许村镇搬移到篁岭来的文化站老屋。这是景区独创的“传统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让异地古建筑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并以它们的绝世风华让后人感受它,真实地触摸到它,亲眼看到它的重生。对于该种模式,我们还在摸索中,特别欢迎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朋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啊。

[香榧树]

这株古树叫香榧树,它的果实可以食用,食用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其果实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料,有止咳、润肺、消痔、驱蛔虫等药用功效。这里是篁岭村的最高点。站在这里,可以俯看篁岭村的全貌,当然也是最佳的拍摄点之一。

[五桂堂]

五桂堂正屋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篁岭是大户人家。堂名取自院内和附近的五棵桂花树,开黄花的金桂和开白花的银桂都有,而且是“月月桂”,一年四季,屋内屋外都充盈着清雅的桂花香气。

正屋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屋内的木雕相当大气而精致。可是,人们至于还没能解读出那些木雕图案所表现的主题,博学多才的朋友们不妨试试。

此屋原主人曹廷启,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曹文埴的生身父亲。曹文埴显贵后,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以报不忘生身之恩。

曹文埴为生身父亲兴建了这座五桂堂,而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则捐资兴建了篁岭的竹山书院,就在曹氏宗祠边,等会儿我们会经过那儿,再为朋友们细说吧。

[慎德堂]

慎德堂是曹鸣远父亲、被朝廷有司旌表为“孝友”的曹孜学的宅第。慎德堂总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包括小院、客馆、正堂和书房4个主要部分,另有鱼池3口,整体结构小巧雅致,功能多样,是篁岭最“考究”的民居之一。

庭院门上“淮兴里”就是说不管你在外面经商,还是做官有成就后都要落叶归根,荣归故里。正房门罩下水磨青砖雕刻了“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八卦”是道教的象征,两块地袱石分别雕刻了丹凤朝阳和鱼化龙。进门同样是四水归明堂,石雕水井照壁“游龙飞凤”构成福字。两边牛腿雕刻的是明八仙,而堂名为“慎德堂”,意思是提醒后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中堂对联“地灵人秀诞豪杰,绛阙清都想盛容”为晚清重臣左宗棠题写。

后进院落有幽静书房和观鱼池。我们再来客馆参观,客馆正中横匾为“绣窗入静”,两边对联为“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是清代书法家吴清望所写。客馆的边厢墙壁上还挂有“吴门四杰”之一文征明的书法作品《煮茶》。文征明就《煮茶》写过几首同题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朋友们来看看,这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张床。不错,它确实是一张床,但又不普通,它有一个很美的名称,叫“绣榻”,周围刻满了绣花纹,是过去大户人家老爷、太太睡觉用的床。床上这个像茶几的东西又是什么呢?它叫“鞋踏”,也叫“踏台”。它本来是放在床前地上的,人上床睡觉之前,得先把鞋子脱下来放在踏台上。

客馆门面是晚清时期的“全雕扇”样式,雕工精细,修饰华丽,在讲究“财不外露”的徽州古建中较为罕见。内屋回字围嵌入八仙的“法器”,称为“暗八仙”。屋外上门檐与牛腿雕刻“和合二仙”。

[天街]

篁岭村空间布局别致:一条长388米的天街横贯南北、三座桥岗通往村内外、六口井塘寓意六六大顺、九条巷道蜿蜒曲折。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巷,是篁岭最重要最平坦最宽阔的巷道,就是是著名“天街”。 天街是篁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也可以说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我们已经来到了天街的核心,也是村落核心,当地老百姓闲暇之余都在此聊天,拉家常,因此又称之为“新闻发布中心”。

[众屋·绣楼]

这幢建筑就是篁岭的众屋,也就相当于村委会,是长辈,族群开会议事之地。门额上“圣旨”两字体现了曹氏在朝为官的地位。大门为牌楼门,徽居比较注重风水,一般朝南朝东,如受限制会在门口加小院落或改变朝向,避免直冲西向而不吉利。以后西式酒吧将会进驻中式厅堂。众屋隔壁是绣楼,以前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般只能呆在楼上,有护栏的地方叫美人靠,就是小姐休息的地方,也是以前小姐抛绣球选夫婿之地。门楼下“奕挹”二字,就告诫了绣楼小姐自己要举止端庄、知书达理,选择的夫婿要门当户对、恪守礼教。

[茶禅一味·京卫府]

这栋房子名叫京卫府,现在改造成一个品茶、赏茶、购茶的场所,所以挂了“茶禅一味”的牌匾。

京卫府原主人是曹廷咨,清代嘉庆年间,担任京城军事总机构“都指挥使司”的六品衔“京卫经历”,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局长。主人任职满期后退休回家乡,修建了这座京卫府,作为接见官员、会客聚友的场所。

京卫府临街及外沿的两面都做成木门窗,木雕线条简洁大方,与京卫府的庄重相协调,也体现了主人的清正廉明。大门上方的4个圆“门头”,是等级的象征,说某人“有来头”,来源就出在这里。

[竹虚厅]

竹虚厅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祯八年(1635年)拔贡,授职湖广兴山县知县。竹虚厅,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整体为三间结构,但一楼没有厢房,这与它作为读书、教育的场所有关。竹虚厅最显著的特色,是临街一面全部为木雕,图案精美繁复,极尽奢华,令人叹为观止。门面上的6方木雕图案,左上是“赵子龙救阿斗”,左下是“关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王访贤”,右上是“周文王打猎”,右下是“状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梁撑的木雕主题,从右到左,依次是福、禄、禧、寿。门罩上裂纹还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为“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竹子又代表竹报平安、步步高升、节节高之意。整个竹虚厅,简直就是一座木雕艺术的宝库啊!

中堂画《喜上眉梢图》是“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画的,配的诗是:“尔性何灵异,喜上最高枝。探得好消息,报与主翁知。报与主翁知,双双集凤池。梅花春信早,喜遇圣明时。”

竹虚厅的屋外有木楼梯通到二楼,二楼的外侧有一个大晒台,也是观景台,站在楼上眺望远山的景色,真是心旷神怡。楼内还有2间相通的房间,作为住宿之用。

[客馆]

对面这幢房子是客馆,也就是现在的宾馆、饭店,上檐板雕刻的是“双龙戏珠”,挑檐枋则雕刻了“八仙过海”,下檐枋浮雕了“姜太公钓鱼”。四根托柱则雕了四个象头,代表吉祥吉利之意。两边还雕有雌雄狮子,俗话说:“狮子滚绣球,好戏在后头”,代表好运连连之意。

[结束语]

朋友们,本次篁岭之旅就告一段落。请记住导游小×,更记住篁岭!篁岭时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临,再续今缘,共同谱写我们新的“篁岭故事”。

岭导游词 篇2

木札岭旅游区位于 嵩县车村镇东南部龙王村,是国家级生态园林,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木札岭旅游区地处伏牛山腹地、北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重要地理分界线上。特殊的地理区位,孕育了独特原始和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旅游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从未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原始森林就有20平方公里,博大精深的原始森林是植物的王国和动物的乐园。据查,景区内有包括国家级保护植物岭春木、水曲柳、中华龙鳞榆、暖树、石难藤在内的植物20__多种,包括金钱豹、香獐、羚羊等在内的高等动物260多种。“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生机盎然”是木札岭原始森林的真实写照。沿着游览步道,伴着袭人绿凉,眼观千姿百态古藤树,耳听千变万化虫鸟鸣,人们才真切体会到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

木札岭旅游交通便利,距洛阳120公里,郑石高速、311国道、临木公路直达景区。景区东西毗邻石人山、白云山两大景区。是嵩县四大旅游区白云山、陆浑湖、木札岭、天池山之一。

岭导游词 篇3

婺源油菜花盛开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但有早、有晚,不同的年份,时间有时相差半个月。

游客一般都想在油菜花开得最好的时候前来,所以,对花开的情况十分的关心。总的来看,每年婺源的油菜花开情况是这样的:地势低平一些的地方的本地油菜花开得最早,然后是这些地方(如严田,长滩,樟村一带)的“胜利油菜” 大面积开花,再就是篁岭、庆源一带的油菜花开。一般在花开最盛的时候,一场大风、大雨,油菜花就谢了。前前后后花开有一个月左右,但最适合观赏的时间约二十多天。而今年,婺源县油菜受到暖春影响,提前在二月份就开放得黄灿灿的,把婺源的田野装扮成一片片花海,与粉墙黛瓦的民居构成一幅幅秀美的田园风光图画。

20xx年婺源油菜花的主花期预测如下:3月8——11日油菜花由零星开放到慢慢进入初开期;3月12—17婺

婺源油菜花(9张)源油菜花慢慢过渡到初旺期,3月18—4月5(清明节时)油菜花处于旺花期,4月8—15前绝大部份油菜花走向谢幕。婺源的春天繁花似锦。黄灿灿的油菜花、洁白的梨花、粉嫩的桃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将田间装扮得热闹非凡。每当春暖花开,置身篁岭万亩梯田,黄灿灿的油菜花与远山、近水、粉墙、黛瓦相印成趣,构成一副天人合一的画卷。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让心灵自由飞翔,尽情释放。

岭导游词 篇4

梅岭座落在南昌市新建县,是新建县有名的风景区。

来到梅岭,我感觉来到一个绿色的世界,梅岭四周被青山绿水所覆盖,松树,柏树,槐树等遍地皆是,它们一团团,一簇簇紧紧地挨着,绿得很,绿得透,竟相争艳,而梅岭流淌着也是绿色的身液,湍急的碧波飞流直下,发出一阵阵嗡嗡的响声,玉波撞击石块时,由于火束奇快,竟击起一个个小青色的水花,在谭内形成一个个漩涡,甚是好看。

最让我惊叹的莫过于梅岭的山峰——狮子峰了,狮子峰位于梅岭中心处,高约四百余米,四周被群山环绕,犹如众是拱月一般,狮子峰形状奇特,怪石嶙恂,远远看去,像一只沉睡的雄狮子,甚是威武,因此有狮子峰一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用在狮子峰上再形象不过了。巍峨的山峰高高地耸入着,在众多的山峰形成了一种鹤立鸡群的场面,隐天蔽日,狮子峰用它的高遮使了太阳的光辉,使山脚的人们都生活在它的浓雨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用在狮子峰再生动不过了,狮子峰由青山,绿水常流,狮子峰用它的美丽吼引着一个又一个游客,使人们的皓皓中都弥漫着狮子峰的芬香。

好一个梅岭,好一个壮美的狮子峰。

岭导游词 篇5

走进篁岭,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过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样的牌坊遍布乡村。徽州牌坊是与徽州民居、徽州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构成徽州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徽州牌坊种类很多,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等。

篁岭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被载入县志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解放前,篁岭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数都在文革中被毁,这是唯一幸存的一座,经过巨资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

这座牌坊属于功名坊,叫“功勋坊”。整个结构属于五凤楼格式,雕刻的图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升等主题为主,也配有梅兰竹菊等雅趣的表现。正面高处“圣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宠荣耀的象征。两侧的对联是:“旌自国家,操捷雪沙菱镜;建诸天地,微流壁水兰基。”

牌坊的背面,高处“御赐”二字与正面“圣旨”相呼应。有意思的是,中间嵌入的匾额“上善诺水”。

哲学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名利……。

上善:至善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人生犹如奔流到海的江水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简化版可不用,但导游要了解。)

牌坊上把“若”字加上訁字旁,是曹氏家族要求族人信守承诺,言而有信。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上善“诺”水,在乎人道之心境!有人说是美德,有人说是错字,见仁见智。

(注:“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平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边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泮池”一般建于文庙前,其用意是鼓励族人致力科举,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见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平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明代坍池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清代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习的,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启,是曹文埴的生身父亲。曹文埴,字近薇,号荠原,歙县籍篁岭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经筵讲官,派充南书房供奉,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为不忘身世,倡导孝友,曹文埴在显贵之后,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曹廷启,以报答曹廷启的生育之恩。

据家谱记载,五桂堂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这些东西摆在这里比较恰当,如果摆在正堂,那就闹出大笑话了。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里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槛(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形状,真是别具一格、别有意味啊。

[晒工坊]

晒工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竹山书院。婺源是书乡,历来重视读书,尊师重教。篁岭也不例外,明清以来一直科第绵延,人才辈出。历史上的篁岭竹山书院,还与歙县雄县有密切联系、因为捐资兴建书院的,正是歙县籍篁岭人、被誉为“父子尚书”的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传说,曹景宸并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岭曹廷启的儿子,是出生后过继给歙县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镛都清楚自己的“命根”其实在篁岭。这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为什么要捐建篁岭书院的原因。

现在这座竹山书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规模和形制基本沿袭了老样。整座书院占地420平方米,三进三开间三天井,一二进为单层,第三进为两层,整个格局简洁明朗、宽敞大方,体现了书院的功能。

当年进行书院选址时,是颇有讲究的:书院大门对着祠堂,一方面是让篁岭曹氏先祖护佑后代儿孙读书上进,科甲联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读书士子,面对列祖列宗,应该慎终追远,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金榜题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谓深远啊。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会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这座木雕特别精美的民居建筑,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辉煌的门面朩雕吧。上排从左至右: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等等,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徽州木雕很少飞金描彩,而这座怡心堂却是五彩缤纷、美仑美奂。原来,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

许村镇属于婺源的西南乡,与乐平市、德兴市毗邻,自古以来就与赣鄱大地联系密切,深受赣文化影响。从这座怡心堂的雕刻风格来看,就带有鲜明的赣雕特色,是徽雕与赣雕相融合后开出的艳丽奇葩,被誉为徽式建筑的精品。从1987年以来,就有《聊斋》等电视剧把怡心堂作为拍摄基地。

把怡心堂从许村搬迁、“改嫁”到篁岭来,这是我们景区独创的“传统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让异地古建筑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并以它们的绝世风华让后人感受它,真实地触摸到它,亲眼看到它的重生。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虽然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古建筑专家的称赞,但我们还在摸索中,特别欢迎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朋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进入怡心堂)

整个怡心堂属于徽州传统的三间结构,但两边的边厢都没有房间,就使得本来不大的厅堂显得宽敞起来。抬头看看头顶那圆形木雕、环环相扣,谁知道它叫什么吗?对了,叫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

整个怡心堂,包括一楼、二楼的门窗、天花板、天井四围板和窗板,飞金雕刻的主题主要是花开富贵、金玉满堂、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细细欣赏,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这栋不起眼的甚至显得比较窄小的民居,它有个独特的名称,叫“怪屋”,怎么个怪法?还是让我们走进去,亲身感受和体验吧。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因为人习惯了平地生活,一下进入倾斜地带,大脑就会感觉失去了平衡,会东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脑在这东倒西歪的时候,残留的晕向记忆就苏醒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平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平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抬头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明末清初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习的启蒙读本,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的,表现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寓意“终生平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据光绪八年[1882]《婺源县志·质行传》所记载:曹永护,字义千。他的祖父曹彦张、父亲曹宗善,都是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人,在乡村很有口碑。曹永护从小就受家训影响,能继承祖传的美德。他性情宽厚,待人接物温和谦恭,从不干伤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蛮横的人找上门来寻衅滋事,他也能处之泰然。有人把听来的别人背后中伤他的话传给他,他对那报信者说:“你一定是听错了,别人不会说那样的话。”因为篁岭历来地皮非常紧张,他居住的这栋房子与邻居相连,物产也互相交错,而遇有争议,曹永护总是主动退让。每当饥困月份,或是到了年关岁末,他就暗暗观察哪些人家困苦无依,把别人急需的东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从不张扬。他曾在自家庭院内手植了五株桂花树,还把自己的居屋自号为“桂轩”。他对儿子曹希例说:“我们家,从你曾祖到你,四代单传。你虽然没有兄弟,比较孤单,但要始终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万不可失当自大,做出有违祖训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比父亲曹永护的影响还要大。四代行善积德,最终获得丰厚回报。后来,曹希例果然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连大学士叶向高都欣然为曹永护父子的居所题写“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还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据说,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里有水井,方便取水。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的形状,别具一格。

附:光绪壬午《婺源县志·质行传》原文:曹永护,字义千,篁岭人。祖彦张,父宗善,皆好义。护能世其德。性尤宽厚,与物无忤。横逆至,处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误听尔。”居产与乡人连,有争,必举而让之。每荒月及岁杪,密察邻家之急,阴馈之,不以语人。尝手植五桂于庭,自号“桂轩”。谓子希例曰:“汝虽只立,培以善根,勿失当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扩焉。后例果举五子,二十七孙,曾元二百有馀焉。

[晒功坊]

晒功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切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晒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功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的竹山书院,顾名思义,它就是一所学校,一所乡村的高级学校。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的家乡,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字怿嘉,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由此看来,篁岭的竹山书院比雄村的竹山书院要晚好几十年。但是,它们又都与曹文埴、曹振镛有关联,其中有许多传说故事,真是极具传奇色彩,非常引人入胜哩。

书院大门前,靠山一边的这个类似塔楼的小建筑,它叫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 对有文本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当然,隔壁宗祠里烧过的香签、废纸、枯枝败叶什么的,也可以扫拢来,放进这焚纸塔内彻底焚烧。

书院的功用在于教育,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慎终追远、格物致知而远离奢华。

先看大门的门楼。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走进大门,有风雨廊,遮风挡雨。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骄傲,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扎根于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脉里。

竹山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我们现在站的前堂是教学区,类似一个开放大教室,读书士子就是在这里接受先生教诲和指点的。墙壁上的万字砖图案,两边厢的行书屏风,都对讲堂起烘托、对学子起警策的作用。

书院的后堂,正中是读书处,相当于阅览室。楼上是藏书楼,准确说是藏经阁。而在书院教学的先生,则住在后堂的边厢。

可能有朋友会心存疑问:后堂的厢板上怎么会装了这么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发明。是的,篁岭的竹山书院建于乾隆末期,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间曾数毁数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根据村中老人回忆民国时期的竹山书院恢复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货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凡是有钱有势的,都以居室安装西洋花玻璃窗为荣,相互攀比,彼此夸耀。

现在我们走出书院,看看书院后门(其实也是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吧,那些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真正的徽州砖雕的精彩表现。谁能看出上下两块砖雕图案的主题?原来,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会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岭导游词 篇6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南著名风景名胜区——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郴州旅游区共有游览景点近百处,涵盖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革命圣地和民俗风情等各种类型。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苏仙岭元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苏仙岭又叫牛脾山,位于郴州市区东侧,海拔526米。“山虽不高”,但相传西汉时期苏耽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称之为苏仙岭,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现在所处的地方是“遇仙桥”,听到这个名字,有些朋友可能会联想到汉代留侯张良桥一匕遇黄石公传授兵书的故事。不过,眼前这座桥与张良无关,是一位比张良晚几十年的少年——苏耽遇仙的地方。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到访过郴州。前面刚看过秦观到访的遗迹郴州旅舍,这里的桃花居则与另一位名人有关,他就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是江苏江阴人,生于公元586年,卒于公元1641年。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行家,也是中圄古代科学考察旅行的代表人物。1636年起,徐霞客离开家乡进行了一次长达四年之久的远游,次年经江酉进人湖南郴州。在郴州旅行期间,有一天他在路上遇雨,正好见到附近有一座道观,遂迸去避雨。这座道观就是苏仙岭上的乳仙宫,也就是现在的桃花居。这一段经历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记载。

现在所到的地方是白鹿洞,也就是神奇的苏仙诞生地。相传在西汊文帝年间,郴州东门外有位潘氏姑娘在郴江边洗衣时发现顺水漂来一根十分漂亮的红丝带。潘姑娘一时好奇,便用手去捞,却不想丝带缠在手上,怎么也解不开。情急之下,潘姑娘用嘴去咬,结果不咬则已,一咬,这丝带竟然滑进了肚子里。过了一段时间,潘姑娘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怀孕了。在当时,未婚的女儿家怀孕可是见不得人的。为了躲避流言蜚语,潘姑娘逃到了牛脾山的桃花洞里。到了七月十五,潘姑娘生下一个男孩。这不明不白的孩子可不能带回去,于是潘姑娘忍痛将儿子扔在山洞里回了家。儿是娘的心头肉呵,过了几天,实在放心不下的潘姑娘决定偷偷回山洞来看一看。在山洞口,她却惊奇地发现,孩子安然无恙,一只白鹤正张开双翅为孩子御寒,一头母鹿正跪下前腿为孩子喂奶。这便是“白鹿洞”洞名的由来。唉,连动物都知道爱护生命,潘姑娘又怎么忍心再丢下孩子不管呢?于是潘姑娘毅然将孩子带回家抚养成人。长大后,孩子要上学了,可没有父亲怎么取名呀?教书先生听说后就问孩子:“你到学堂门口看一下,看到什么就告诉我。”孩子出门一看,有一个人用禾草串鱼悬挂在树上,自己枕着树根呼呼大睡。教书先生说:“嗯,禾草串鱼,是个‘苏’字,枕树而卧,是个‘耽’字,你就叫苏耽吧。”

少年苏耽同母亲一起住在牛脾山的山脚下,生活十分清苦。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苏耽从小就聪明懂事,每天上山砍柴补贴家用。有一天,在遇仙桥旁边,他遇见了一位老仙翁,学会了仙术。从此,他治病救人,帮助乡邻,终于感动天帝,修道成仙,法号“苏仙”,人们也就把他诞生和居住的牛脾山改名叫了苏仙岭。据说,苏仙曾经多次帮助椰州老百姓度过瘟疫灾害,所以直到今天,郴州当地不少老人们仍然供奉着苏仙的牌位。

离白鹿洞不远,大家可以看到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绝碑。秦观去世后,苏轼十分悲痛。将《踏莎行。郴州旅舍》的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自己的扇子上,并且附了“少游已矣,虽万人可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观的词和苏轼的跋书写下来,流传于世。南宋年间,郴州知军邹恭附庸风雅,命人将秦词、苏跋和米书一并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岩壁上,形成502厘米高、46厘米宽的摩崖石碑,世称“三绝碑”。

岭导游词 篇7

各位领导,篁岭景区离江湾仅7公里,约10分钟车程。景区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历经4年打造,于20_年3月开放观光游试营业,20_年推出休闲度假游项目。

篁岭景区采取“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的开发模式,抢救濒临衰败的古村落,并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保持其原真性。景区经营采取“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民俗体验、旅游会展、业态经营等品质型转型升级。

篁岭景区试营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央视新闻、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旅游报纷纷跟踪报道,央视直播多次走进篁岭。篁岭景区还承办了全国网络媒体江西行、全球华人媒体江西行、20_外媒看江西等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让各大媒体记者留下深深的印象。篁岭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江西省首批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点、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篁岭晒秋”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篁岭被网友赞誉为世界最美村庄、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今天的篁岭景区朝着打造世界级最美古村样板而努力,让篁岭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成为世界游客休闲、度假、体验、分享高端品质旅游和文化交流的理想目的地。

岭导游词 篇8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保护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而明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术之精是独一无二的。当年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军事实力,加上逐渐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断侵扰,所以开始修筑长城。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全长6350公里。

明长城具备三个特点,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而长城在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目的虽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时还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军事作用,第二则是经济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乐业,第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还保护了通讯和促进了对外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古代,不仅仅只有这三次修筑长城的经历,据统计,在上下两千年里,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修建过长城,有人做过粗略的计算,如果将长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绕地球10圈儿多都有富裕。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如今,长城在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防御性城墙!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8万里。

刚才我们所经过的路,就位于关沟中。关沟是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的交会处,南起昌平区南口镇,西北到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40里。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这里布置了四道防线,分别是南口关,居庸关,上关,八达岭。在关沟中的叠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可惜现在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

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那条铁路就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由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因为八达岭地区地势复杂,技术难点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设计的人字体铁路,成功解决了火车不能直接爬坡和转弯的难题,而打通长达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叹服。现在在青龙桥火车站树立的铜像就是詹天佑的,还有纪念碑。

关沟因为居庸关而著名,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宏伟的建筑就是居庸关,它的名字起源于秦朝,以秦始皇迁徙“庸徒”在这里居住所以得名。在关内,有一个著名的汉白玉石台,就是云台。它是元代的一坐过街塔,上边原来有三座藏式佛塔,在后来的地震中毁坏了。明代又在原处]建立了泰安寺,而在康熙年间又被毁了,只留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柱础和望柱。云台的面积有310平方米台下的券门上刻有狮、象、四不象、金翅鸟等浮雕,分别代表了佛教密宗五方五佛的座骑,还有天龙八部护法天神的浮雕。内壁上还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神兽图案,券顶上还布满了曼陀罗的图样,花中刻有佛像,共2215尊。还有六种文本镌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这些都是元代的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20xx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刚才介绍了那么多景观,您一定急切的想来到景区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好,这里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远处是壮丽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匾额:北门锁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东门的匾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现在我们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神威大将军。是崇祯年间制造的。

八达岭长城有三台两墙组成,什么是三台两墙呢?现在就让我给大家来解释一下,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其中城台构造的非常简单,只是驻守的官兵避风寒的地方。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组成,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观察军情和射箭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古人奖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白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

说完了三台,下面就来说一下两墙。长城外侧的高墙叫做牒墙,有垛口是用来防御敌人的。而内侧不足一米高的则叫作女儿墙,也叫做宇墙。在最开始长城内侧是没有女儿墙的,可是经常有人会跌下山崖,所以就修建了这道墙。在长城墙根的地方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小水沟,雨天的时候由吐水嘴向外排水,以免水冲刷城墙。而长城的墙体里面使用石头块铸成的,外边砌上砖,再在上面铺上石板,从而使建筑非常牢固!

岭导游词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4A级景区“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篁岭景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X,今天很荣幸由我给大家担任向导,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的篁岭之行带来快乐。

我们刚刚乘坐的是升级改造后的脱挂式观光索道,全长1228米,高差196米,空中运行时间为5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因“修篁遍岭”才有了篁岭的雅名。(“篁”其实是一种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观音竹等,我们景区沿途也随处可见这些竹子。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代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特征。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主题板块: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二是“云中漫步”,体现大跨度索桥、溜索对胆量的历练;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到“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在景区开发之前,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徽州村落,也曾一度濒临衰落和消亡。由于受地形限制,篁岭交通不便且严重缺水,绝大部份农田、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在山下,使村庄逐步半空心化。这样一来,村里大部分闲置房屋都因年久失修而腐烂倒塌;独特的“晒秋”景观也逐年消失。那么,篁岭村开发的第一战是怎么打的呢?咱们刚刚在缆车内看到山脚下的公路旁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那儿叫篁岭新村,是20_年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公司出资新建的,村里有68套新徽派风格安置房,24套老年公寓和单身公寓,住在村里的320人全部是从原篁岭古村迁出的。篁岭通过这样一种古村落旅游产权收购以及搬迁安置的方式。保持了原有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并对古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为景区发展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篁岭古村依山就势而建,四周古木环抱,后龙山以青松为主,村脚水口林以红豆杉群为主,我们现在正走在村西进村的水口林中,以香枫和古樟居多,树龄大多在几百年,最长达到了千年以上。篁岭古村由曹文侃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80余年。所以篁岭也是曹氏聚族而居的这么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

岭导游词 篇10

Dear friends: passenger

Heuo! My name is Hou Xiang, I am your tour guide at this time. Today, I lead you to the world civilization world-beating badaling Great Wall tour. I hope you have a good viewing the ancestors left us scenic spot and historic resort!

You see, we are now at the foot of badaling. Everyone looked up, badaling Great Wall is very much like a dragon? Between the mountains circled crept. To tell you that this period of the Great Wall is thirteen thousand li. Here we see again, can find the Great Wall is divided into west, north, two peak, magnificent scenery, just like dragons rising and prosperous one. If you want to see the Great Wall scenery, go up and view it for you.

Tourists friends! We finally came to the famous badaling Great Wall, is really spectacular! The badaling Great Wall tall, solid, is made of stone and ChengZhuan. Ground upper berth square brick, very smooth, like the road is very wide, wide width, so if the horse stood above, WuLiuPi horse can be hand in hand, we now have a try, arms extended, some can account for more than ten people.

Good, we go forward again, we look at, walked on the wall is two meters high buttress, the mouth of the buttress on the square, this is war outlook, and shot mouth. On the top of the wall, every three hundred meters there is a square ChengTai, this is the ancient fortress of station troops. War, between the pile caps can mutual echo.

Badaling Great Wall there is a lot of beautiful scenery, here is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world tourist attractions, hope you can carefully touring!

岭导游词 篇11

木札岭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洛阳市嵩县东南部,是河南省首家原始生态旅游区,距洛阳120公里,311国道、临木公路直达景区。景区东西毗邻石人山、白云山两大景区,由九龙河谷、原始森林。、官帽峰、石林、石人老君峰五大景区组成。

木札岭旅游区地处伏牛山腹地、北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重要地理分界线上。特殊的地理区位,孕育了独特原始和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旅游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从未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原始森林就有20平方公里,博大精深的原始森林是植物的王国和动物的乐园。据查,景区内有包括国家级保护植物领春木、水曲柳、中华龙鳞榆、暖树、石难藤在内的植物20xx多种,包括金钱豹、香獐、羚羊等在内的高等动物260多种。

旅游区海拔自950米至2153米,区内山峰险峻,怪石林立。官帽峰300米突兀而起,巍峨挺拔,形似官帽,酷似人面,承载着中国第一相伊尹的美丽神话;峰周围奇峰怪石密布,景象各异,高达15p米的石马昂首奋蹄,弓背跷尾,栩栩如生;长约6米的石鸡,飞落山巅,风吹而动,弹指而摇,三将军峰挺拔耸立,俨然守护天神,威仪凛凛。九龙河谷1000米的落差,造就了众多瀑布潭池,珠连女口贝,青龙潭、黄龙瀑、龙井、龙潭,或跌宕,或细流,形态各异,景象万千。落差达113米的中原第一瀑--龙瀑布,跳越山崖,披挂而下,深涧雾罩,空谷传声。溯谷而上,亲水而游,清澈甘泉,不沐而爽。原始林海、古木参天、奇峰凸现、景象环生,完整的原始生态系统中原罕见,造型奇特的石景北国少有,是原始古老神秘莫测的处女地,更是人们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天堂。

旅游景区内6米宽水泥公路直达海拔1950米的安寨停车场,1.5米宽的人行步道、台阶通往各个景点。50多家大小宾馆,设施高档,服务至诚,可同时接待1500人食宿。低价消费,超值享受,是工薪阶层和举家旅游的最佳选择。

岭导游词 篇12

铜鼓岭位于文昌市龙楼镇,以铜鼓岭为中心。铜鼓岭绵亘20多公里,是海南的最东角。主峰海拔338米,有琼东第一峰之称。三面环海,地貌奇特,植被繁茂,景区有神调、和尚 屋、尼姑庵等古迹,有仙殿、仙洞、风动石,高3米多,重约20吨,上贺下尖,风吹能动,摇而不倒。海风吹来,微微摇晃,呼呼作响,千万年来,历经沧桑,多少个12级台风也汪能把它吹倒,故得名"风动石"。

俯瞰西南岭脚,绿草坡上一片岩石造型千姿百态,极为奇特,酷似草地上的一群羊,或俯首吃草,或昂首观云,或转身呼叫,或僻追逐嬉戏,活生生一同牧羊图。传说,风动石中一偿还牧羊女变的,岭脚的3650块石头便是羊群变的。

在岭上,登高远眺,南海碧波,水天一色,海上舰艇游弋,渔帆报讯,群鸥翱翔;岭下,月亮湾海滨沙滩宽阔,松软细白,海湾重叠千层,波峰泛银。朝北望去,宝陵河像一条飘带柔曼地飘然入海,银色沙滩蜿蜒远伸,漫无尽头。远眺岭西内陆,青浪如海的椰林掩映着一个个村庄农舍,一道道狭长的水田带绕丘环坡,好一派南国田园风光。

铜鼓岭不仅景观厅秀,而且自然资源丰富,有名贵的檀香木、多种药材、矿产、珍禽异兽。岭上的鹧鸪茶,为野生茶叶,冲泡色清可口,消滞解劳,能治四时感冒。近海盛产龙虾、鲍鱼、海胆等。

岭导游词 篇13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瓮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炮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 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 走长龙。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岭导游词 篇14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好像云遮雾障,禽鸟和鸣,溪流淙淙,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 曲折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 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 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 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曲折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崇山峻岭之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 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白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看到烽火台,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烽火戏诸侯》:周朝有个国君叫周幽王,他有一个美女,她的脾气很怪,总是不笑,幽王就想办法。于是他点燃了求救信号(烽火),结果,引得诸侯白来一趟,她却哈哈大笑,幽王也很开心。可是,真有敌人来进攻的时候,幽王点燃了烽火,却不见人来,幽王就被敌人杀死了。游客们,这就是两个很典型的故事。读书人作文网: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顺势走下长城。游客们!踏着这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我们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岭导游词 篇15

岁寒三友中有“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竹,有“自强不屈”的松,有“卓尔不群”的梅,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梅,我只在书上见过梅花,因此,去一趟梅岭成了我的一个愿望。

今年寒假,爸爸妈妈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带我去大余梅岭赏梅。一个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这个神圣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驿道”三个大字,“古驿道”是什么?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梅关古驿道历经两千余年沧桑至今依然保留完整,它是江南仅有、国内罕见的千年古驿道。我们拾阶而上,只见古道两旁全是梅树,有白色的梅花,红色的梅花,随着阵阵山风,淡淡的梅香扑鼻而来。继续向上,我们来到了陈毅元帅隐蔽处,看到了题在石板上的《梅岭三章》,1936年冬天,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陈毅“伤病伏草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他那豪气入云的“绝笔”——《梅岭三章》诞生了。我们继续向前进,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梅关。梅关位于梅岭口,关楼雄跨赣粤两省,登临关楼,可远眺南国大地郁郁葱葱,北望南安古府怡红快绿。在梅关北侧,有两个醒目的红色大字“梅岭”。接着,我们来到了山顶,站在山顶向下望去,啊!满山的梅树像花海一样,真想跳进花海里,闻个够,看个够!

站在花海里,闻着这扑鼻的梅香,我不禁想起了一幅对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岭导游词 篇16

各位游客:

欢迎您来到加格达奇林业局旅游观光。经过了长时间的旅途劳顿,大家一定很疲倦了吧,请各位尽可放心,大兴安岭的清新空气,优异的自然环境,必将使您精神振奋,为您洗去旅途的困乏和疲劳。在此,请允许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加格达奇林业局及各旅游景点的情况:

一、加格达奇林业局简介

加格达奇林业局位于伊勒呼里山南麓,是大兴安岭林区最南部的一个林业局。地理坐标为,北纬50。05'16"、-51。12'40 ",东经 123。45'45"、-126。04'10",平均海拔高度573米,年平均气温零下1.3℃,无霜期为101至112天左右。东临黑河地区,西靠内蒙古阿里河林业局,北部与松岭林业局为邻,南与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接壤。

加格达奇林业局始建于1991年3月,属国家大二型企业,现有职工7539人,施业区总面积966100公顷。下辖8个林场、8个管护区、3个苗圃、1个国家级林木种子园。林业局在以森林培育和资源管护为主业的基础上,把“突出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近几年林业局依托地缘、资源优势,开发了旅游业、畜牧养殖业、北药业、农业、山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北药、桨果加工、绿色食品加工、资产经营、旅游开发、城郊商业经济为主的四大基地五大产业的新的经济格局。旅游业在这些产业中更是独树一帜,开发建立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现有景区3 处,景点6 个,形成了以古里山庄为中心的旅游链条。目前推出了嘎仙洞、乡思谷、军事山洞一日游,使大家可以领略民族风情和大兴安岭的秀色风光。

二、自然地理概况

加格达奇林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晚春早霜,气温、降水变化幅度较大,春季干燥,降水少是登山、踏青的好季节;夏季气候温热,早晚温差大,是避暑、漂流、森林浴的最佳季节;秋季气温下降,各种野果成熟,是观赏五花山,采摘山野产品的季节;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是观赏山村雪景,开展滑雪旅游的最佳时期。

加格达奇林区属嫩江水系,水源丰富,是嫩江的上游,主要支流有多布库尔河、那都里河、甘河等大小河流30余条,河源及支流河谷比较平缓,流速不大,水质清澈,由于河流的落差、宽度、水深及流速不同。在不同的河道处开展不同漂流,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游客的需求。

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以乔木、灌木、山野菌类、山野果类、中草药类为主。森林景观四季不同,茫茫林海,一望无际。春季,群山杜鹃盛开,或嫣红点点,一枝独秀,或花团锦簇,漫山遍野;夏季,广阔的林海变成绿色的海洋,有参天的古木,挺拔的松树,婀娜的杨柳,秀丽的白桦,独立则荫,成群则林,苍翠欲滴,生机勃勃;秋季,江枫红叶,青松翠柏,杨椴金黄,紫藤白桦,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五花山色;冬季,白雪飘纷,银装素裹,远山青松挺立,更见高洁,绿色林海,茫茫雪原,林中滑雪,踏古思今,别有情趣。

加格达奇林区广阔的森林中,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栖息着鹿、熊、獐、狍子、猞猁、雪免、飞龙、山鸡等330多种野生动物,紫貂皮、灰鼠皮、麝鼠皮素称“东北三宝”之一而驰名中外,此外还有营养价值极高的各种冷水鱼类。

三、加格达奇林业局景点简介

古里山庄

古里山庄旅游区位于古里林场施业区,面积96公顷,主要景点由天然植物园,动物养殖园,鸵鸟园,休闲娱乐中心,狩猎场,垂钓鱼池,百鸟园,鹿场和北药种植基地组成。

(1)天然植物园种植着黑龙江省稀有树种,成为观赏稀有树种的基地,植物园内建有木屋2座,园内建凉亭3个,占地面积15公顷,植物有杜松、樟子松、香客松、西伯利亚红松、水曲柳、黄菠萝、云杉、杨树、山丁子、稠李子、等10余种。种植着艳丽多彩的数十种花卉,站在山顶的凉亭上能观看到古里山庄的全貌。

(2)鸵鸟场占地120xx平方米,房舍面积1100平方米,有大小鸵鸟共计30只除观赏外鸵鸟的经济价值很高。非洲鸵鸟是世界上鸟类中最大的鸟,成鸟高达2.5米,体重150公斤。初生重1公斤1年可达100公斤,寿命可达20xx年,能产40年蛋,每年可产70——120枚,蛋重1.5公斤。

(3)休闲娱乐中心占地面积1231平方米,建有木屋4个,凉亭2个,中心内设有舞池、宾馆、饭店、乒乓球室,台球室等娱乐场所。20xx年新建凉亭烧烤城和三座农家别墅。20xx年,新建文艺演出舞台为游客演出提供了必要的场所。20xx年新建三幢770平方米别墅,加大了休闲娱乐中心的接待能力。

(4)狩猎场位于古里苗圃,占地200公顷,交通便利,矗立于翠古公路旁。西南侧为人工湖泊,水量充足,林分密度大,树林生长茂盛。区内兽道纵横交错,兽类足迹粪便及啃食林木踪迹和洞穴时有可见。狩猎场子内采用全封闭狩猎方式,围栏结构采用8井镀锌铁线编织网,钢筋柱,围栏高2.2米,柱距2.4米,购置麻醉枪,小口径步枪,双管猎枪以及购置相应的子弹,并配置狩猎车,另外,狩猎场能投放驯化山免300只,山鸡500只,鸽子300只,供游客捕猎。

(5)垂钓鱼池面积23000平方米。

(6)古里鹿场位于古里林场的西部,距古里林场2公里,占地100公顷,由群山美景环绕,是一块景色怡人的地方。它的腹地是大半个山头,山间有草坪,柞树林,还有各式各样的野花,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山风徐来,草叶微微蠕动,散布着大自然特有的清香。

(7)百鸟园建于20xx年6月,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20xx年7月在此基础上扩建,鸟类的品种已具有兴安特色的近百种野生鸟类为主,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天泉山庄

天泉山庄位于大黑山多布库尔河之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多布库尔在少数民族语言中意为“美丽”的意思,多布库尔河全长80公里,平均宽度30米,河深1——1.5米,发源于呼中自然保护区的大白山,由冰雪融化,涓涓细流汇集而成,它流经森林、草地,使河水不染半点污浊,清澈见底,两岸碧草青青,河柳滴翠,晨风薄雾,云蒸霞慰,在这样的一个舒心与浪漫的环境里,我们为您准备了被誉为“兴安第一漂”的多布库尔河激情漂流,您将亲身体验人类搏击风浪,征服自然的激情豪放,同时九曲回肠,峰回路转的两岸自然风光又让您有回归大自然的美感。

林木种子园观赏区

林木种子园观赏区距市区20公里,建于1983年,总经营面积1500亩,内设有物种丰富,环境优雅的种子园,囊括了大兴安岭优良落叶松品系,这些品系具有生长速度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中国最大的一块落叶松优良品种采育基地,有极强的观赏性和科学研究价值,此种子园为为兴安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近年来,随着绿色生态旅游的兴起种子园新建了森林沐浴和森林氧吧,旅游场所森林浴和森林氧吧可使人感到空气清新,安溢舒适,林地可吸收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气体,绿色树种还可以散发多种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大量细菌,此外,林中空气含有大量的阴离子,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稳定人的情绪,是游人观园、休闲、健身的理想选择。

大黑山原始森林观光景区

大黑山原始森林景观区位于加格达奇林业局大黑山林场北部,距加格达奇63公里,总面积730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9.63%,林相完整,三面环水,绵延在几里的山岭间,层层叠叠,接天摩云。树种主要以多年生兴安落叶松为主,终年腾跃着不息的涛声,展示着恢弘,北阔的气势,长期的自然封闭状态,使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保存完整,是国家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和物种基因库的国家保护样本,具有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典型性和比较丰富,完整的物种源,原始落叶松面积在620公顷以上,由于地处三面环水地带,山势陡峭,森林植被分布明显形成不同层次的植被群落,其明显的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带和奇特的自然奇观,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您如果来到这里,举目远眺,山岭起伏,云遮雾绕,似与天接,其凝重磅礴,高大伟岸之气象,有别于其他天下之名山,给人以别而生面之感,循着山间公路和崎岖山道蜿蜒而上,可见古松挺拔,其合抱未及,顿有历尽沧桑之感,令人暇想联翩,而千千万万的树木枝丫相错成冠,茹天蔽日,其傲视人间之气概,更令人肃然起敬。

各位游客,加格达奇林业局是一条十分理想的北国风景线,森林、草原、山城、绿野、民族风情集中在这条旅游热线上。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绿野铺翡翠,仙客飞来不想回,我们真诚地欢迎您的到来,与我们共同分享这一方"绿色净土、北疆碧玉"。

岭导游词 篇17

[游客接待中心·欢迎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篁岭景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X,今天很荣幸由我给大家担任向导,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的篁岭之行带来快乐。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作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特征。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二是“云中漫步”,彰显大跨度索桥、溜索对胆量的历练;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到“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上缆车。在观赏风景的同时,更要注意安全哦!

[出缆车]

我们刚刚乘坐的是婺源第一条载人观光索道,全长960米,高差195米,空中运行时间为16分钟,各位在缆车上就已经小小领略了多彩的梯田风光,但“好戏还在后头”,下面将一幕幕呈现给大家。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因“修篁遍岭”才有了篁岭的雅名,“篁”其实是一种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观音竹等,我们景区沿途也随处可见这些竹子。以前村民世代居住在这里,而今全都搬迁到由我们公司出资兴建的岭下新房子里,也就是我们游客中心对面的那些整齐的新房子。

[二十四节气长廊]

接下来我们就跨入二十四节气长廊,进入篁岭的第一篇章,该篇章以体现大地艺术的农耕文化为主题。二十四节气长廊全长700米,分别用春和楼、夏耘亭、秋实亭、冬蕴坊作为一年四季的节点标志。

春和楼: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春和楼”,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属于徽建五凤楼构造,“五凤楼”原为皇宫建筑,明清时期被徽派建筑广泛用于祠堂门楼,寄寓宗族人才辈出,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此楼沾沾灵气吧。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婺源最美的季节,祖籍婺源的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两次回乡省亲选的都是春季。婺源人立春开始便进入辛勤劳作期,“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晚。”“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懵懵懂懂,清明下种。”这些都是婺源人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农谚。左手边文化墙上是对春季劳作场景的介绍,为了烘托氛围,景区打造四季花海,春天种的是油菜花、萝卜花、二月兰等,夏天种的是醉蝶花、紫罗兰、紫薇等,秋天种的是金光菊、万寿菊等,冬天种的三角梅等。愿每个游客都能成为“护花使者”,而非“采花大盗”哦!

夏耘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白色亭子叫夏耘亭,取夏季耕耘之意,属于徽州路亭。路亭在古徽州比比皆是,有“五里一桥十里一亭”之说,其功用是供人休息、饮水、避雨、烘烤食果等。行善者常在亭里摆放茶水,供路人饮用。这也是古时亲人迎送,妻儿惜别之处。夏季是火热的,篁岭的海拔虽不是很高,但夏季温差很大,夜晚需盖被而卧,颇有“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之意境。文化墙上是夏季劳作场景的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认真观赏下。

秋实亭:眼前的这座亭子是秋实亭,取春华秋实之意。左手边文化墙上是秋季劳作场景的介绍,“霜叶红于二月花”,婺源的秋天像打翻的颜料桶,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尤其是地无三尺平的篁岭,人们将一年的收成用竹筛匾晒晒,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而花卉则有桂花、山茶花、野菊花等。游步道边上的这些油茶树,是篁岭村民种植的经济作物,我们当地叫“柽籽”。这油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因此也被誉为“东方橄槛油”。

冬蕴坊(篁岭牌坊):冬蕴坊,取冬藏之意。牌坊、民居与祠堂并誉为徽州古建三绝。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代人一生最高的追求。借用牌坊作为冬季的节点标志,并成为篁岭村的门头,寓意深远。牌坊上的“圣旨”二字是曹氏旺族在朝为官的彰显。左手边文化墙上是冬季生活场景介绍,冬季是婺源的“休闲季”,人们过着“脚踩一盆火,手捧苞萝果,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日子;冬季又是婺源的“欢乐季”,民俗活动和乡村饮食文化成了主角,过大年,走亲朋,舞龙灯,出抬阁,闹元宵.....人们在自酿的农家米酒中、在走街串巷的火龙舞动的弧线中,聊慰终岁的辛劳。

[水口林]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篁岭村的水口。所谓水口,是指水源出村之口。徽州人认为:水口出口一定要小,还必须密密地种上树木,这样才能达到“关锁”的效果,从而为整个村庄“藏风聚气”。篁岭水口是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的典型缩影,水口林里存活了78株“植物大熊猫”——红豆杉,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也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篁岭有如此规模的红豆杉群,实属罕见。印象中竹都是圆的,方竹,见过么?除了红豆杉,香樟、香枫、翠柏、桂花树、香榧树,还有难得一见的方竹等等名贵树木和竹子,在我们篁岭水口这儿全都有。

婺源村落,自古就有“树养人丁,水养财”,“赤膊龙脉光水口,子孙代代往外走”的古训,有“杀猪封山”,“生子植树”等传统习俗。这些,是我们水口林保存这么完整的原因。

“杀猪封山”是指在以前不管哪个村民都不可以在水口砍树,如果砍了,就会受到惩罚,也就是要把自家养的猪杀了分给大家吃。以前人都吃不饱,养猪也是一家重要的收入来源,却要杀自家养的猪,可见是非常严重的惩罚,因此没有人会去砍树。

“生子植树”是指以前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出生,都会为其种下一棵树。特别是在女孩出生时,会为其种下一棵樟树,等到出嫁时,再把那樟树砍了做樟木箱,作为陪嫁的嫁妆。

〔五显庙〕左手边是一座五显庙,供奉的是起源于婺源的五显神。在婺源老县志中,记载了唐代光启年间,居住在婺源县城紫阳镇王瑜家有五位神人从天而降的传奇。王瑜动员城中百姓倾力建庙,塑像供奉,虔诚祈祷,无不应验。南宋时五显神期跨越海峡传到中国台湾,现在中国台湾还有200多万的信众。宋元明三代,五显被历代皇帝褒封,因其封首字都为“显”,故称为五显神。

〔步蟾桥〕“步蟾”的意思是月宫折桂,比喻科举登第,步步高升之意,也是乡民对子孙的祈望。让我们步蟾桥上走一走,祈愿登科在后头。

〔如来佛柱〕这是如来佛柱,如来佛柱的正式名称是“佛家八面多宝台”。它寄寓的是避邪保平安。

〔夫妻树〕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棵树是枫香,因为他们长到一块了,我们当地人又称为“夫妻树”。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大概就这意思吧。

〔雷击红豆杉〕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棵红豆杉是被雷击过的,现在只剩下半边树干。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树争一层皮。”树是靠树皮来吸收养分,因此它依然还存活着,真是“树坚强”啊。

[农业观光园]

篁岭是个典型的农业村落,除了少数士子习儒读书之外,大多数村民都是终生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篁岭几乎没有平畈的段田,都是些梯田,一层一层重叠而上的梯田,看上去比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还要繁密。

看到远处那座烟云缭绕的高山了吗?它叫石耳山,山脚下就是上晓鳙村,而篁岭则是从上晓鳙分迁出来的。婺源地处万山中,境内山峰起伏,河流密布。婺源的最高山是大鄣山,它是整个江南山脉的鼻祖。而石耳山呢,则是婺源的东部屏障。翻过石耳山,就是浙江省的开化县地界。在没有公路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出行,要么靠两条腿走,要么坐船,而对婺源人来说,往往都是靠着双脚走出大山,走遍天下。

[1号观景台]

各位朋友,我们来到景区的1号观景台,这是个360º全画幅观景平台,周边是层层叠叠、流光溢彩的千亩梯田。右下方的这口塘,当地人称为“篁岭的酒窝”。在这里,人们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春赏油菜夏观水,秋品菊花冬嬉雪。”四季花海在这不断演变着各种“断魂”主题,大地艺术在这里成就了最强音符。请大家在此拍照留影吧!说不定你的倩影,也会融入别人的镜头,成为定格的“花仙子”、“花相公”。

[卧云悬索桥]

现在我们进入篁岭故事第二篇章“云中漫步”,也开始了对诸位胆量与气魄的考量。前方就是卧云悬索桥,全长186米,是江西省目前最长的悬索桥。桥很牢固,承载量达20吨,大家尽管放心迈步。你也可以唱着“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的歌上桥,不过请不要在桥面上跑动,也不要摇晃以免影响他人。走过这段桥面就可以步入花仙子的故里——花海。景区还有溜索和高空热气球等娱乐项目,如果感兴趣,也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一下。

[五色鱼塘]

现在我们回到了古村落,开始探寻篁岭村落的秘密了。

左手边的这个不规则圆形水塘,叫五色鱼塘。传说这方鱼塘是篁岭进士曹升开凿的。曹升曾任浙江按察司经历,离职退休时,从杭州带回五色鱼放养在这个鱼塘里。但为什么修在这里呢?按五行说法,南方属火,篁岭山高缺水,又朝着火向,早年的篁岭经常发生火灾。曹升精通风水术,在此修口水塘,让篁岭村的建筑倒映在鱼塘的水中,以克制南方的火,从此篁岭村就很少发生火灾了。右边的这棵红豆杉是本地最大的一棵,又称“团圆树”,因为它是由无数细根簇拥而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戏台]

一个偏远的山野村落,居然还有古戏台,想不到吧?

过去,篁岭因交通不便,非常闭塞,民众的文化娱乐很少。但篁岭人好热闹,热情好客,于是每逢婚丧嫁娶,生日寿诞,村里的大户人家,就会出资聘请邻近省份的戏班来这戏台上演戏庆贺。全村人白天喝酒,晚上看戏,一家有喜,全村快乐。以后景区也会有民俗表演,如徽剧、傩舞、茶艺等。

[培德堂]

这栋房屋叫培德堂,原主人叫曹鸣鹤。他是篁岭进士曹鸣远的族兄,在篁岭村是家喻户晓的响当当的人物。培德堂整个占地约140平方米,屋前有小院,院内有鱼池、假山,院墙上的雕花漏窗非常小巧精致。

正屋为三间两厢二层楼结构,大门上方就是水檐天井,是比较少见的三披水檐天井。天井三面的木雕以三国故事为主题,人物众多,形态逼真。一楼有房间4个:进门两边有2个小耳房,堂前两边为2个厢房。这种房屋结构,就是徽州古建筑中典型的“对朝堂”格局。二楼在天井两边还有2个小姐绣楼,边上的“美人靠”为小姐绣楼增添秀色。关于美人靠,婺源历来就有这样的俗语,说是“美人靠,靠美人,越靠越美。”所以啊,各位朋友,特别是美女们,要去上去多坐坐啊。

[晒秋景观]

已有500多年建村史的篁岭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植、曹振镛的故里。曹氏父子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皇帝,协助主持朝政75年。在嘉庆皇帝出巡时,曹振镛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因此民间有“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这句俗谚。

秉承祖上遗风,篁岭先民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地无三尺平”的崎岖地形交流。祖辈起,他们就用竹筛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习俗,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稻谷辣椒。时令变化,竹晒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你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这里也是景区的观景台,整个篁岭村是枕高山面水口。后山为来龙去脉,以水口为聚落核心,居所呈扇形排布,是典型的U字体古村落。天街恰似一条玉带将屋舍串接,前店后坊,简直是缩写版的“清明上河图”。

[摄影吧]

如果朋友们觉得站在天街拍摄还不过瘾,还想拍到更好的画面,喏,边上的这栋房子就是“摄影吧”。那是我们景区专为摄影爱好者打造的摄影交流创作基地,主要提供影视摄影创作、器材配件租售、影视作品展示、业内互动交流等服务。

摄影吧共三层,一层为摄影辅助器材配件销售出租;二层为休闲展厅,可以休闲娱乐,展示摄影作品,摄影经验交流;三层为创作观景台,是村落晒秋景观最佳拍摄点之一。

[树和堂]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幢官厅,叫“树和堂”。官厅是供权贵人物遂行祭拜奠仪之地,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奠仪之用。这座官厅建于清嘉庆年间,它的主人是曹鸣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江西才子之乡抚州府临川知县。

根据徽州民居的传统,这个院落里种了梨树、枣树,“梨”在婺源话的谐音为“利”,意为吉祥、吉利之意;“枣”寓意“早生贵子”。以前的男主人在外出经商前会在院子里种下梨树,或带走一捧土,寓意离乡不离土。

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虽属常见的字匾门,但整体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门罩飞桅戗角,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杰应歧灵”的门额则显示了主人“英雄不问出处”的境界。徽式民居两边院墙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树和堂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进门有一块石雕,是以游龙飞凤构成福字,代表福临门,大福大贵之意。官厅内饰较为简单,一般都会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风,天井下摆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称无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鸿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铜锁状,寓意锁住水源,锁住财源,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有幅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让仁爱和正义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为准则成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标准。我们再来看中堂的摆设,堂名为“树和堂”,意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人和睦,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会有这样的堂匾。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有没有名堂的来历,就是说它是一个有名字的堂。高悬匾额下是中堂字画,“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为曾国藩题写,此人是晚清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号为文正,后人称之为“曾文正”或“文正公”。

边上挂的是唐伯虎的一幅书法《吴门避暑》,这首诗,描绘的是他刚进入避暑的“密遮竹叶凉冰檐”佳境时,忽遭“风雨”的喜出望外心情与美妙场景,可谓活灵活现。字画下长条案桌,中间摆放了自鸣钟,两边摆花瓶和屏风镜,意为终身平静,一生平安;自鸣钟也叫长鸣钟,寓意为长寿之意。

院子里的这墙上嵌有一个焚纸炉,以前写过字的纸或用过的纸都必须烧掉,不能乱扔,乱扔是对文化的不敬重。

[许村文化站·怡心堂]

怡心堂,是从许村镇搬移到篁岭来的文化站老屋。这是景区独创的“传统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让异地古建筑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并以它们的绝世风华让后人感受它,真实地触摸到它,亲眼看到它的重生。对于该种模式,我们还在摸索中,特别欢迎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朋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啊。

[香榧树]

这株古树叫香榧树,它的果实可以食用,食用价值、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其果实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料,有止咳、润肺、消痔、驱蛔虫等药用功效。这里是篁岭村的最高点。站在这里,可以俯看篁岭村的全貌,当然也是最佳的拍摄点之一。

[五桂堂]

五桂堂正屋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篁岭是大户人家。堂名取自院内和附近的五棵桂花树,开黄花的金桂和开白花的银桂都有,而且是“月月桂”,一年四季,屋内屋外都充盈着清雅的桂花香气。

正屋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屋内的木雕相当大气而精致。可是,人们至于还没能解读出那些木雕图案所表现的主题,博学多才的朋友们不妨试试。

此屋原主人曹廷启,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曹文埴的生身父亲。曹文埴显贵后,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以报不忘生身之恩。

曹文埴为生身父亲兴建了这座五桂堂,而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则捐资兴建了篁岭的竹山书院,就在曹氏宗祠边,等会儿我们会经过那儿,再为朋友们细说吧。

[慎德堂]

慎德堂是曹鸣远父亲、被朝廷有司旌表为“孝友”的曹孜学的宅第。慎德堂总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包括小院、客馆、正堂和书房4个主要部分,另有鱼池3口,整体结构小巧雅致,功能多样,是篁岭最“考究”的民居之一。

庭院门上“淮兴里”就是说不管你在外面经商,还是做官有成就后都要落叶归根,荣归故里。正房门罩下水磨青砖雕刻了“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八卦”是道教的象征,两块地袱石分别雕刻了丹凤朝阳和鱼化龙。进门同样是四水归明堂,石雕水井照壁“游龙飞凤”构成福字。两边牛腿雕刻的是明八仙,而堂名为“慎德堂”,意思是提醒后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中堂对联“地灵人秀诞豪杰,绛阙清都想盛容”为晚清重臣左宗棠题写。

后进院落有幽静书房和观鱼池。我们再来客馆参观,客馆正中横匾为“绣窗入静”,两边对联为“子孙贤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是清代书法家吴清望所写。客馆的边厢墙壁上还挂有“吴门四杰”之一文征明的书法作品《煮茶》。文征明就《煮茶》写过几首同题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朋友们来看看,这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张床。不错,它确实是一张床,但又不普通,它有一个很美的名称,叫“绣榻”,周围刻满了绣花纹,是过去大户人家老爷、太太睡觉用的床。床上这个像茶几的东西又是什么呢?它叫“鞋踏”,也叫“踏台”。它本来是放在床前地上的,人上床睡觉之前,得先把鞋子脱下来放在踏台上。

客馆门面是晚清时期的“全雕扇”样式,雕工精细,修饰华丽,在讲究“财不外露”的徽州古建中较为罕见。内屋回字围嵌入八仙的“法器”,称为“暗八仙”。屋外上门檐与牛腿雕刻“和合二仙”。

[天街]

篁岭村空间布局别致:一条长388米的天街横贯南北、三座桥岗通往村内外、六口井塘寓意六六大顺、九条巷道蜿蜒曲折。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巷,是篁岭最重要最平坦最宽阔的巷道,就是是著名“天街”。 天街是篁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也可以说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我们已经来到了天街的核心,也是村落核心,当地老百姓闲暇之余都在此聊天,拉家常,因此又称之为“新闻发布中心”。

[众屋·绣楼]

这幢建筑就是篁岭的众屋,也就相当于村委会,是长辈,族群开会议事之地。门额上“圣旨”两字体现了曹氏在朝为官的地位。大门为牌楼门,徽居比较注重风水,一般朝南朝东,如受限制会在门口加小院落或改变朝向,避免直冲西向而不吉利。以后西式酒吧将会进驻中式厅堂。众屋隔壁是绣楼,以前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般只能呆在楼上,有护栏的地方叫美人靠,就是小姐休息的地方,也是以前小姐抛绣球选夫婿之地。门楼下“奕挹”二字,就告诫了绣楼小姐自己要举止端庄、知书达理,选择的夫婿要门当户对、恪守礼教。

[茶禅一味·京卫府]

这栋房子名叫京卫府,现在改造成一个品茶、赏茶、购茶的场所,所以挂了“茶禅一味”的牌匾。

京卫府原主人是曹廷咨,清代嘉庆年间,担任京城军事总机构“都指挥使司”的六品衔“京卫经历”,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局长。主人任职满期后退休回家乡,修建了这座京卫府,作为接见官员、会客聚友的场所。

京卫府临街及外沿的两面都做成木门窗,木雕线条简洁大方,与京卫府的庄重相协调,也体现了主人的清正廉明。大门上方的4个圆“门头”,是等级的象征,说某人“有来头”,来源就出在这里。

[竹虚厅]

竹虚厅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祯八年(1635年)拔贡,授职湖广兴山县知县。竹虚厅,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整体为三间结构,但一楼没有厢房,这与它作为读书、教育的场所有关。竹虚厅最显著的特色,是临街一面全部为木雕,图案精美繁复,极尽奢华,令人叹为观止。门面上的6方木雕图案,左上是“赵子龙救阿斗”,左下是“关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王访贤”,右上是“周文王打猎”,右下是“状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梁撑的木雕主题,从右到左,依次是福、禄、禧、寿。门罩上裂纹还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为“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竹子又代表竹报平安、步步高升、节节高之意。整个竹虚厅,简直就是一座木雕艺术的宝库啊!

中堂画《喜上眉梢图》是“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画的,配的诗是:“尔性何灵异,喜上最高枝。探得好消息,报与主翁知。报与主翁知,双双集凤池。梅花春信早,喜遇圣明时。”

竹虚厅的屋外有木楼梯通到二楼,二楼的外侧有一个大晒台,也是观景台,站在楼上眺望远山的景色,真是心旷神怡。楼内还有2间相通的房间,作为住宿之用。

[客馆]

对面这幢房子是客馆,也就是现在的宾馆、饭店,上檐板雕刻的是“双龙戏珠”,挑檐枋则雕刻了“八仙过海”,下檐枋浮雕了“姜太公钓鱼”。四根托柱则雕了四个象头,代表吉祥吉利之意。两边还雕有雌雄狮子,俗话说:“狮子滚绣球,好戏在后头”,代表好运连连之意。

[结束语]

朋友们,本次篁岭之旅就告一段落。请记住导游小×,更记住篁岭!篁岭时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临,再续今缘,共同谱写我们新的“篁岭故事”。

岭导游词 篇18

东山岭可谓是一座奇山。相传为古代仙人道士炼丹修性之处,名曰“小瀛洲”。而今,“仙人”远逝,“丹灶”尚存,那百多幅刻在岩壁的诗文寂寥地抒发着古人的感怀,倾诉着这座名山曾有的辉煌。

东山岭从山谷到山脊,到处耸立着形态各异的峭岩、崖壁和大大小小的山石:有石岭、石海、石谷、石崖;有石梯、石桥、石鹰、石鸡,有传说中神仙住的石床、石板、石桌、石凳……岩石重重叠叠、悬崖凌空、摇摇欲坠。其中一巨大的“活石”怒耸崖畔,有三级风吹拂时,“活石”便微微颤动,此时观石,会感到活石在慢慢升降。山上还有由无数块岩石叠成的“三十六洞”,传说这些奇洞与南海相通,有一次海龙王上东山岭取仙丹救母,不慎龙船搁浅,后经神仙指点从“三十六洞”返回龙宫。

沿花岗石道拾级而上,但见峰峦屏立,怪石擎天。一路上,山花烂漫,峰回路转。山上古今石刻历历在目,尤以“海南第一山”、“南天斗宿”、“洞天福地”、“东山耸翠”等最为壮观。

东山岭上有著名的佛教寺庙,最为有名的为潮音寺,此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李纲而修建的。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游览景点弥勒宫、李刚塑像、龙洞迷宫令游人啧啧称奇。东山岭已建有现代化豪华宾馆,其东山羊、和乐蟹、后安鲻鱼、港北对虾、东山烙饼等风味美食令游人大饱口福。在海南的山中,东山岭不高,也显不出多少幽峻来。然而从古至今,论名气之大,推崇者之多,没有哪座山可与之媲美。早在晋朝,文人墨客就在此地留下笔墨石刻。到明代,万州牧曾光祖题写了“海南第一山”几个大字,由工匠镌刻在东山岭上。至此这一名号便堂而皇之地成为东山岭的代名词。

本文链接:https://www.xszwb.com/ztfanwen/redian/6l2548.html

Copyright © 2024. 学识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本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