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辦公 > 禮儀 > 辯論賽 > 國際大專辯論賽範例
手機版

國際大專辯論賽範例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1.78W 次

國際大專辯論賽從1993年首屆舉行至今,每兩年舉行一屆。輪流在新加坡和北京舉行,從普通的愛好者到專家學者,歷屆以來倍受矚目,逐漸成爲華語辯論的最高舞臺之一。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篇20xx年國際大專辯論賽辯論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際大專辯論賽範例

20xx年國際大專辯論賽

吳天:謝謝主席、評判、對方辯友、在座各位,大家晚上好。古人說:“青梅煮酒論英雄。”今晚,就讓我們以論做媒,以辯代酒,縱橫古今,論英雄。成敗英雄論古亦有之,李白詩云:“秦王掃六河,虎勢何雄哉”,東周列國傳裏卻說“見義勇爲真漢子,莫以成敗論英雄。”可見成敗英雄論自古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然而時代的話題要有時代的意義,時至今日,以成敗論英雄早已不是一種方法,一種標準,而是作爲一句俗語,一種價值存在於我們的時代。以成敗論英雄是可取的,就是要探討這句俗語,這種價值在我們今天的時代,是否具有可取性。我們這個時代並不是只有一種價值觀,以成敗論英雄這種觀念必然受到我們這個社會其他價值觀的共同協同與制約,使其展現精華,爲我所用。這是其具有可取性的現實基礎。這種價值觀其可取性在於將成功與英雄聯繫在一起。英雄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人,也不是一枚英雄像章,更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墓碑。它所代表的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是民族的旗幟與國民的榜樣。以成敗論英雄這種價值觀正是將人們對成功的追求化爲一種對精神的追求,激勵人們積極進取,奮發向上。以成敗論英雄的可取性,還表現在它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因爲作爲一種價值觀,他鼓勵全社會學習英雄,追求成功。

時代呼喚英雄,社會鼓勵成功,這樣的民族才能進步,這樣的社會才能發展。時至今日,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若不成功,我們將立於何處?資訊時代,本土文化遭受強勢挑戰,若沒有英雄,若沒有英雄,我們又何以讓後代感受身爲華人的自豪。追求成功,鼓勵英雄,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標誌,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價值取向。時代的英雄追求成功,時代的成功追求英雄。謝謝各位。

反方一辯發言:

蔣舸:謝謝主席,各位評委,大家晚上好。古人也說“名不正則言不順”,只有對概念進行清晰地界定,我們才能展開一場有意義的辯論。按照權威的《現代漢語辭典》解釋,成敗都是相對於具體目標而言的。達到了就是成功,沒有達到就是失敗。英雄是指能以自身傑出的才能、品質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人。所謂以成敗論英雄,是指成功了就是英雄,失敗了就不是英雄。我方之所以認爲這個觀點是不可取的,理由有二。

第一,以全面刻板的成敗根本就論不出豐滿鮮活的英雄,因此這個觀點在理論上是錯誤的。一個具備了傑出才能品質的英雄能否取得外在功業上的成功,還要受到天時、地利、人和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南宋時的岳飛精忠報國,文韜武略,但卻因爲生不逢時,未遇明主,最終只能壯志未酬的屈死風波亭。正是因爲成敗中包含着天時、地利、人和等等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因素,我們纔會對那些在失敗面前表現出浩然之氣的悲劇英雄肅然起敬。當雄姿英發的周瑜無奈的感慨“既生瑜,何生亮?”時,我們能否認他是英雄嗎?當兵敗被俘的文天祥在獄中高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我們能否認他是英雄嗎?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在追求各種目標的過程中,他們有成功也有失敗。成敗不過是一時一世的,唯有超越成敗的精神才更能彰顯出英雄的本色。如果拿上一把僵化刻板的成敗尺子,又怎麼指望能量得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氣概呢?

第二,以成敗論英雄的觀點,片面地誇大了功利的意義,因此在實踐中是有害的。它誘導人們爲了達到目標可以不擇手段,一個人只要成功了無論手段多麼卑劣,都照樣可以摘取英雄的桂冠。如此一來,前有赫赫英明牽引,後又滾滾利益推動,“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這本已功利的世界還會變成什麼樣子?實在令人不敢想象。正是因爲以成敗論英雄的觀點存在以上兩點錯誤,因此我方認爲,以成敗論英雄是不可取的。

正方二辯發言:

鄭子豪:謝謝主席,大家好。我先指出對方同學犯的兩個錯誤。第一,在邏輯上,“可取”在我方是指有可取性,但不等同於照搬照抄,“不可取”在於對方是指毫不可取。對方必須論證這句話,無論在任何角度,任何層面,都不值得學習與接受。第二,對方把成敗論英雄當成了一個具體的方法應用在現實生活的實踐當中,但對方請不要忘記,今天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價值判斷,而不是事實判斷。

第一,在個人層面上,這個價值觀的可取性表現在他倡導成功,鼓勵人們追求成功。以成敗論英雄,鼓勵人們追求個人的全面發展,以達致自我完善與和諧的目標。所謂全面的發展,便是在知識內涵上的提升,以及人格精神上的不斷豐碩。一段有意義的人生在於有所追求,但是在這漫漫長路當中,人們總希望得到鼓勵,得到推動。而我們所倡導的便是這種追求成功的價值取向。從正確的出發點開始,以至於目標的達成,能夠得到一定的激勵與評價,是前進的原動力。

第二,這個價值觀的可取性也表現在他推動了國家發展,小至個人,大至國家,都追尋着崇尚成功的同一個道理。當國家正以發展的速度前進,人民的力量就變得極爲的重要,而崇尚成功作爲一種價值取向所表現的積極意義,是透過一種精神倡導創造主流的意識形態,在多元價值觀中並存,求同存異。在多元價值觀中,人民是國家的基石,而全體人民有了共同的信念之後,國家才能持續發展,並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這個價值觀在社會層面上的可取性,表現在可以塑造,倡導成功鼓勵、追求成功的社會價值觀,成爲社會潮流的一種價值取向,成爲社會行爲的指導方向。價值觀的存在,並不僅僅表現在一些特定行爲上,它更應該成爲一種大家認可接受,並能在社會上廣爲推廣的精神本質。

個人需要成功,因爲個人需要自我實現,國家需要成功,因爲國家需要國富民強。我們的社會鼓勵成功,因爲社會需要英雄的榜樣。謝謝各位。

反方二辯發言:

袁丁:謝謝主席,大家好。對方從一辯到二辯都告訴我們說,他們今天的觀點只是要證明以成敗論英雄是有可取之處,是有可取性的。可是有可取之處,有可取性就意味着也有不可取之處,也有不可取性。如果說有可取之處就是可取的,那麼有不可取性是不是說它是不可取的呢?那對方同學在證明你方觀點的時候是不是也論證我方觀點爲前提呢?更進一步說,有可取之處就等於這個東西是可取的嗎?今天對方同學的西服上也有百色的地方,就是胸前的校徽,可是我們能夠說對方同學的西服就是白色的嗎?那豈不是睜着眼睛說瞎話嗎。

其實,以成敗論英雄最大的不可取之處,就是它論不出英雄來。我可以有三個方面來證明這一點。

第一,從成功方面看,如果成功了就是英雄,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當上了駙馬爺的陳世美不可不謂是個英雄,“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難道不是一個窮秀才夢寐以求的成功嗎?二戰初期的希特勒也不可不謂是個英雄,創建第三帝國,鐵蹄橫掃歐洲,他不是成功地在一天內就佔領了丹麥,40天就打敗了法國嗎?而至於南宋的秦檜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一世英雄,他成功的當上了宰相,成功的除掉了岳飛,更是成功的出賣了國家。但是我想請問對方同學,你們真的認爲這些人是英雄嗎?

第二,從失敗的方面看,如果失敗了就不是英雄,我們又可以得出結論。荊軻不再是英雄,因爲他捨身入秦的兩大目標:刺殺嬴政和逼秦議和均以失敗告終。布魯諾也不再是英雄,因爲他既未能說服當時的民衆相信日心說,也沒能逃脫宗教裁判所的追捕。中山先生自辛亥革命之後就更稱不上一個英雄了,二次革命失敗,護國運動失敗,護法運動還是失敗,遺囑不是也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嗎?但是我還要請問對方同學,他們真的不是英雄嗎?

第三,把成敗綜合起來看,成敗作爲相對的概念總是存在於一定的競爭之中的,競爭一方的成,就意味着另一方的敗。於是我們可以得出第三個結論,任何競爭的結果都是一方英雄,一方狗熊。那麼荷馬筆下的特洛伊戰爭,金戈鐵馬十年鏖戰,難道希臘聯軍主將阿喀琉斯是英雄,失敗的特洛伊軍主將赫克托爾就不是英雄嗎?那麼楚漢相爭逐鹿中原,難道開創了大漢王朝的劉邦是英雄,烏江自刎的西楚霸王就不是英雄嗎?那麼魏蜀吳三國鼎立,豪傑輩出,難道僅僅因爲最後三家歸晉,就只有司馬氏纔是真英雄嗎?那後人又何來的“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呢?可見,按照對方同學的觀點,以成敗論英雄,其結果只能是假英雄大行其道,真英雄紛紛落馬,分明是英雄相惜棋逢對手,偏偏也要分出個成王敗寇。這樣的標準可取不可取,在座各位自有公論。

正方三辯發言:

付欣:謝謝主席,大家好。首先我有兩點想向對方辯友指出:第一,對方辯友解讀成敗英雄論,依舊知識只見其表,未見其裏,看到成敗二字,便要用來評定天下英雄,而對其背後所倡揚的追求成功的價值取向卻視而不見。我們還有句話叫做:“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難道最方辯友真要身體力行,見人就拔一根鵝毛嗎?第二,對方辯友認爲一旦倡揚了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功利主義便會大行其道。但我不知我方哪位辯手說我們不要真善美這些價值觀呢?人類的行爲一向是多種價值觀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新加坡鼓勵孝道,可是我們新加坡的男孩子並沒有因此而不去當兵啊。

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進一步闡述以成敗論英雄這種價值觀的可取性。

第一,當我們從價值觀的角度來審視以成敗論英雄這句話時,成功的含義就被擴大了。因爲這時,成功還包含有追求成功的價值取向,它不是簡簡單單的個人目的的實現,還包括對社會的積極意義。

第二,倡導以成敗論英雄這種價值觀能夠破舊立新,用一種更加公平、客觀的觀念去評價人。過去,有的人論英雄,看的是出身: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這樣的價值觀都曾經風行一時。從傳統的眼光看,有些人永遠也成不了英雄,但是他只要追求成功,他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英雄。

本文連結:https://www.xszwb.com/zh-hant/lyfanwen/bianlun/ry6g0k.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