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簡歷 > 職場指南 > 職業生涯規劃 > 個人職業規劃的必要性
手機版

個人職業規劃的必要性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閲讀:1.09W 次
個人職業規劃的必要性
今天在天涯看到一個長篇帖子——《工作不快樂,很難撐到最後》(又名《你為什麼還沒有好工作》),大概作者還沒有寫完。
我一直持這樣的觀點,宏觀整體的計劃是不可行的,微觀個體的規劃卻必不可少,尤其是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規劃是目標,是“認識你自己”——想好自己的路,要時刻研究自己的興趣在哪,適合做哪一類的人,找準定位。每到一個選擇的十字路口,在自己視力範圍內,儘量看,能看多遠看多遠,看看前面還能分出幾條叉,最大限度地看清楚前面的路,最大限度地計算“二叉樹”,考慮好風險和不確定性,爭取最大化地規避風險,提前準備好多種選擇集。高中時數學考試裏大凡出現數學歸納法一類的題目時,常有一種節省時間的取巧辦法,就是逆向推回去,再正向兩頭堵。這個思路其實也就是規劃的思路,統合可能性與現實性並最終使得“為了實現某個目的、當下要做什麼”這一推理鏈條越來越清晰。
前段時間給我一個即將在明年高考的表弟講我根據自己的觀察總結出的理工類學生的幾個職業生涯走向,後來也和一些朋友和同學聊過,大多同意我的判斷。我認為大體上是兩大類,一是從技術到深層技術——最終成為技術類高管,一是從技術轉向管理——最終轉成管理類高管。前一類又有兩種,一是學院式一鑽到底再入世的,一是憑藉着一股對技術的興趣而在實踐中保持熱情摸索出真知的;後一類也分兩種,一是由於自身技術研究能力江郎才盡而不得不有意識的轉型——表現為在一些“硬指標”上的轉業(進行跨專業的回爐),一是由於本身就表現出對管理知識和技巧的濃厚興趣而很順暢自如地踩着技術的跳板轉向管理(技術本來就與管理密不可分,説到底,科學管理的實質就是將世界分解為大大小小的最優化求解的過程,這正與技術暗合)。理工類學生最怕的是在技術上沒了追求,在管理上又沒有興趣,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自己都身心疲弊、心力交瘁、如坐鍼氈,這樣是最危險的,否則的話,無論技術上一路到底,還是轉管理,都是前途光明。我所講的前途光明不是指狹隘的名利,而是自己的滿足感,人活着是為了滿足,為了快樂和幸福的,鈔票不一定代表幸福,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但很多人其實看不開。我想現實中已經有太多的大大小小的例子來證實我上面的這一觀察結論了。
時常會有一種聲音告誡人們:“你沒經歷過,你不懂。”這種聲音忽視了人的大腦的觀察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是的,但是沒有調查卻可以觀察別人的調查,利用別人的發言權壯大自己的數據庫、充實自己的頭腦。我相信人的大腦在一定程度上,只要你細心細緻地觀察實踐,總結各種經驗事實之後,你就可以揭穿很多本質性的東西,而並不必須親身實踐。有些東西是必須瞭解的,但瞭解不一定等於必須應用,瞭解也不一定要説出來讓人知道你瞭解了,有些東西瞭解了之後還是裝作不瞭解的好,這叫做“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大智若愚”。
如果豬肉太貴,你沒吃過豬肉,那麼多多觀察豬是怎樣跑的,這樣也是有意義的。如果條件不允許,那麼觀察別人的實踐,觀察別人的觀察,這種二手觀察,也是有意義的。比如觀察天涯這篇討論工作目的帖子,就不簡單是那種大學講堂裏那種空對空的“成功學”、“創造心理學”一類的空洞口號所能相比,至少從這篇帖子中我們可以明白一些道理:認識你自己,規劃你自己,呵護你的興趣。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hk/zcznfanwen/zhiye/4ym9kl.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