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中文吧 > 個人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3篇)
手機版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3篇)

來源:學識中文吧 閱讀:4.87K 次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

近段時間,好多學校興起了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蹟的熱潮,我們學校也不例外。“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爲羣衆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精選23篇)

張桂梅是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張桂梅作爲千千萬萬基層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爲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這三十年中也一直積極踐行這一人生追求。

她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參加工作30多年來,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

作爲一名教師,她心繫困難羣衆,始終相信羣衆利益無小事,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投身教育扶貧行列,在她的努力下,華坪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持樹人先樹魂,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爲立校之本。她長期拖着病體,堅守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自己卻甘守清貧。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張桂梅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家訪。張桂梅身體不好,但是她卻從來不讓學生家長來開家長會,自己拖着生病的身體進大山挨個對學生進行家訪。在遇到有輟學思想的學生時會不厭其煩、苦口婆心地給學生和家長做工作,不讓一個同學掉隊。就是這樣的家訪,張桂梅堅持了十年,幫助很多想輟學的孩子又重新走進了學校,坐在了課堂上學習。

張桂梅的事蹟感動着每個人,爲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生生的榜樣,她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善良慈愛、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的精神讓我們欽佩。“俯首甘爲儒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寫照,也是張桂梅的寫照。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有着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着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她雖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但卻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

拜讀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和用生命點燃的人生故事傳說,我深切的領會到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張桂梅不是製造出來的英雄,她是那樣樸實,那樣真實,也許她在悄悄的改寫着英雄的概念.”張桂梅的精神,是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張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和回報,具體落實到自己的事業和學生上,在普通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着追求。

身爲教師的我,在學習了張桂梅的一些先進事蹟後,聯繫自己的實際想想,覺得作爲一名戰鬥在一線的教師,和她相比,我確實深感慚愧,還有我身邊的一些老師,大多時候都把個人的切身利益掛在嘴上,缺少爲學生服務的思想和精神,有時候學校安排做事,總是各種藉口推脫,好像一切事情都是學校領導的事情,他們只負責完成教學任務就行了。試問這些老師和張桂梅如何能相提並論,怎麼有資格和張桂梅老師放在一起比較呢?我們的一些老師確實應該好好學習學習張桂梅老師那種無我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後,我也反思了自己,身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爲培養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而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身爲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我們以後一定要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培養一批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教書育人的同時,還要在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做學生熱愛、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做無愧於時代的光榮教師。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2

在省委書記盧展工平易的目光下,李文祥老人解開了屬於他的那個小布包。拂去沉甸甸榮譽上的歷史煙塵,李文祥老人的足跡,在我們面前逐漸清晰;李文祥老人的形象,在我們面前愈顯高大。

讀完英雄老人李文祥這組報道,相信很多人發自肺腑的感觸,是巨大的感動夾雜着深深的羞愧:他有用血與肉換來的讓我們仰視的榮譽,卻沒有將其視爲謀取功名利祿的資本;他能從容坦蕩地做好從軍人、保衛幹事到農民的角色,卻沒有絲毫的憤慨與不平;他數十年間堅決拒絕來自各方的幫助,卻始終不忘爲鄉里鄉親無私奉獻;他默默忍受着爲人子、爲人夫、爲人父的艱難困苦,始終沒有改變自己身爲黨員的篤定信仰……

正像盧展工所說的那樣,李文祥是踐行“三平精神”的時代典型,是所有人都應該尊重和學習的光輝榜樣,是踐行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優秀代表。被譽爲時代典型、光輝榜樣和優秀代表,李文祥當之無愧:李文祥這個典型的力量,具有真實性、具有持續性,又體現了先進性。不識幾個字的老人,將自己偉大的一生,凝結爲一句樸實的“吃苦在前,享福在後”——簡單的八個字,無疑是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最爲淳樸的詮釋。

對黨員領導幹部們來說,學習李文祥,爭做李文祥,就是要學習他幾十年不變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的默默付出,辛勤貢獻。不爲名利、不戀權力、心態平和、篤定信仰,不管身在何處、身居何位,都盡己所能,爲社會、爲他人貢獻力量。所以,黨員領導幹部都要牢固確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觀念,將堅守信念體現在工作的細節中,體現在兢兢業業爲民生、勤勤懇懇做貢獻的服務裏。

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學習李文祥,爭做李文祥,就是要學習他這種敦厚從容、寧靜平和的心態。在轉型期社會,各種社會思潮,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涌動激盪,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一代,往往會裹挾其中,受到影響。以李文祥爲代表的堅守理想信念的共產黨人,向我們展現出的精神風貌、篤定信仰和行爲方式,在引發我們情感共鳴的同時,更讓我們體會到潛移默化的感召力量,體會到身爲普通人亦須堅守理想與信念的意義和價值。

巴金老人曾說:“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在於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在建設鄭州都市區、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區的進程中,我們學習李文祥,爭做李文祥,更多要體現爲具體的行動。正像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麗莎修女所說的那樣,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懷大愛心,做小事情”。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之際,我們學習李文祥,爭做李文祥,是爲重溫後的感動,更是爲感動後篤定地前行。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3

滕啓剛同志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他紮根基層法院工作30年,歷經刑事審判、行政審判、派出法庭等多崗位鍛鍊,對黨和人民始終懷着深厚情感,以恆心踐初心、以生命擔使命,勤勉履職、忘我工作,爲人民司法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滕啓剛同志堅持嚴格公正辦案,總是深挖每一處細節,求證每一個真相,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他積極投身基層治理,主動走進羣衆中間,用鄉親們熟悉的語言、聽得懂的方式釋法說理,創建用心調解、用情疏導、用法釋疑的“滕氏調解法”,真正把矛盾化解在源頭,切實把糾紛化解在基層。他甘於清貧、廉潔自律,珍惜法官名節,涵養家庭美德,從不用身份和權力謀私利。他崇德向善、心有大愛,不計得失、不慕名利,以赤誠之心、無私之愛、公正之舉、廉潔之德樹立起新時代人民法官的光輝形象。

決定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各級人民法院涌現出一大批品格高尚、實績突出的先進典型,滕啓剛同志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他忠誠擔當、甘於奉獻,表現突出、事蹟感人,是深入學習貫徹__、積極踐行__法治思想的優秀黨員,是新時代人民法官中忠誠敬業、傾心爲民的傑出代表,是全國法院隊伍教育整頓期間涌現的先進典型。

決定號召,全國各級人民法院要廣泛開展向滕啓剛同志學習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幹警以先進典型爲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拼搏奉獻,奮力推進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切實履行好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重大責任,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提供有力保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4

壁立千仞,羣山合圍。翻幾座大山,盤過108道“之字拐”,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便映入眼簾。這裏地處巫山深處,如“深井”一般,“井底”緩坡上,小樓星羅棋佈,大片柑橘林連綿起伏。

毛相林(上圖,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是下莊村村委會主任,也是老村支書,當地人稱他當代“愚公”。

成爲“愚公”,是被窮逼出來的。“鎖”在深山裏的下莊村,以前是巫山縣最窮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過絕壁,到縣城得花兩天時間。

不能讓大山“困”住下莊!1997年開始,“愚公”毛相林帶領鄉親們“移山”,用了整整7年時間,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

路通了,產業也活了。在毛相林帶動下,鄉親們種起了臍橙等水果,發展生態旅遊。隨之,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一輛輛小轎車來來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20__年,曾經最窮的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__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小時候,毛相林就常聽長輩們唸叨。坐“井”觀天,村民們有時也開玩笑說要修路,可沒人敢下決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歲的毛相林去縣裏開會,發現鄰村村民家裏有電視機,還有車子來收購蔬菜。“沒想到山裏還能這麼生活!”回到村裏,毛相林馬上召集村民們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這山,鳥都飛不過去。”“錢從哪裏來?”“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夥你一句我一句。村裏有幾百畝地,鄉親們不想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難也是特別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毛相林給村民們算了一筆賬:公路預計七八公里,計劃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將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沒出路!幾經周折,全村人終於下定決心。

男女老少齊上陣,冬去春來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辦法,一塊塊石頭鑿。絕壁上,一個個“空中飛人”綁着繩索鑿開炮眼、放上炸藥……鞋子磨破就赤腳,夜裏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壞消息還是傳來了。村民黃會元被巨石砸中,滾落下山,悲痛萬分的毛相林一度動搖了修路的決心……此時,黃會元的父親站出來說,“爲了子孫後代,我兒子死得光榮!繼續修!”頓時,大家齊刷刷地舉手,擦掉眼淚,繼續走向工地……

終於,20__年春天,一條“玉帶”出現在山腰上,下莊人終於打通康莊大道!

“失敗了不要緊,繼續幹!”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當天就能往返縣城。不少村民開始外出務工,賺錢補貼家用。

不過,村裏沒有產業,只能自給自足,村民依然貧困。“修好路,還要發展產業,打開財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來,帶領村民繼續“折騰”。

20__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發展蠶桑賺了錢,便號召村民種桑樹養蠶。沒想到,100多畝桑樹欣欣向榮,30多張蠶子卻死氣沉沉。原來,下莊村海拔高、氣溫低,不適合養蠶。

“毛矮子蠻幹,就知道瞎搞!”失敗後,村民們意見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會作檢討。

“老毛心還是好的嘛,只是急了點。哪個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產黨員還怕這個?”會上,老黨員楊元玖鼓勵毛相林,也平息了大夥的議論。

山裏人,脾氣倔。失敗反而激發了毛相林的韌勁:“失敗了不要緊,繼續幹!”

第二年,毛相林在縣城吃到一種西瓜,覺得特別香甜。他又動心了,想種植西瓜。不過,這次他精明瞭,先請教農技人員,自己試種兩分地。

可喜的是,種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給村民們吃,還賣到縣城,賺了一筆錢。在毛相林帶動下,下莊村終於有了第一個像樣的產業。今年,村裏西瓜種植面積達200畝。

村民們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勢而上。20__年,他邀請市縣農業專家深入考察分析,確定發展柑橘、桃、西瓜三大產業。

在毛相林帶領下,下莊村終於打通了脫貧致富路——650畝柑橘套種西瓜、南瓜,150畝桃園套種西瓜。村民劉恆保種了10畝柑橘,去年初掛果就收入2萬多元。“光靠遊客開着小車來採摘,就賣完了,都不用出門嘞。”劉恆保說,明年柑橘進入盛產期,收入還將翻番。

“講述修路歷程,激勵更多人!”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過六旬的毛相林依舊閒不下來。他在琢磨,怎麼能讓村裏在外的年輕人回到家鄉,振興鄉村。

29歲的毛連長曾在外種西瓜、跑銷售。今年春節回家,毛相林上門找他,“連長,留在村裏吧,下莊村需要你們年輕人。”

看着毛相林滿頭白髮,毛連長又回憶起當年修路的場景。看着村裏產業蒸蒸日上,他動心了,選擇留下,還說服女朋友也回來,準備發展民宿,搞直播帶貨。

這兩年,返鄉村民越來越多。200多名外出務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選擇回來,振興家鄉。

20__年,毛相林提議,建一個全村的事蹟陳列室,記錄下莊人修路的故事:“講述修路歷程,激勵更多人!”

在鄉黨委、政府支持下,下莊人事蹟陳列室於20__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奮勇,當起講解員。

在村口的下莊人事蹟陳列室裏,常常可見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爲一批又一批的外地遊客講述當年的奮鬥故事。

“這是我們當年修路時穿的鞋子,已經磨穿了……”毛相林說。這樣的話,毛相林不知講過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滿感情。

看着一撥撥年輕人來來去去,毛相林感慨萬千:“我願當一輩子築路人!”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5

偶聞雲嶺張桂梅,起初內心並無太大波瀾,但在看完她的第一個故事後,又忍不住一個接一個地看。從普通教師變爲一名校長,再成爲一位身兼數職的“校工”,她把自己的生活、生命和精力,全部投入到雲南華坪縣的教育事業,換取華坪大山深處女孩們的.光明未來,留給福利院孩子們溫暖的回憶,即使生命的燈火日漸微弱,她仍舊沒有停下奉獻的腳步,撼動之餘我更多的是自愧弗如。奉獻這個詞沒有艱澀難懂的含義,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親身體驗,很多人在做,也有很多人在看,也可能還是某些人的詩與遠方,而在張桂梅這裏,它是生命的全部意義。

困局裏,靠初心喚起力量,只爲“用教育救一代人,不管多少”。張桂梅來華坪的初衷,本也帶着一個平凡人最樸素的奉獻意識——支持民族地區教育事業,讓自己的教學生涯能做更多事。但當她接觸到那些大山裏失學的女孩們,那顆質樸的心裏萌生出更大的夢想:要改變低素質的母親、低素質的孩兒。幾番思量,認爲這麼好的事情肯定會有人支持,相信三五塊錢累積疊加定能集腋成裘,每年假期外出集資成爲她業餘時間的主要項目,她“乞討式”的辦校計劃幾年下來也才籌到一萬多元。徘徊無助之際,偶然的機緣,媒體的力量幫助她獲得了來自各方的支援,華坪女子高中落成,並迎來第一批100名不用交學費的女生。在接下來的開局之痛、升學之難裏,她用入黨誓詞和紅歌凝聚了師生們共克難關的決心,傳承着中國獨有的紅色文化。華坪女子高中的建校初衷以及後續的運營,是張桂梅將小愛匯聚成大愛,用一顆愛心凝聚成百上千顆愛心的過程,無論是這愛,還是這顆心,都是作爲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在滋養和成就。

坎坷中,“再堅持堅持”,把教育扶貧事業越做越大。學校落成,逐漸步入正軌,華坪縣越來越多大山裏的女孩,在這裏實現了從大山跨進大學門的夢想,改變了從今往後的人生。作爲旁觀者,說起這件事,也深感到不容易,更何況是促成這一切的張桂梅。每當遇到困難,她都會說“再堅持堅持”,爲學校籌資籌不下去的時候,在最初學校裏的老師、學生留不住的時候,在她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的時候,在福利院孩子遇到大難題的時候。常言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是說要做的事業再大再難,只要有心就能辦成。這個有心,並不只是說事業僅剩最後一步就成功了,還有可能是事業正遇到大坎坷、瓶頸期,對於要不要繼續、如何度過這些阻障的堅持。何況張桂梅的事業是完完全全爲他人。作爲福利院院長,她說:“孩子們失去什麼,我就彌補什麼”,作爲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吃住在校的她因身體原因不能當老師,便擔負起其他力所能及的瑣碎工作。她的“再堅持堅持”,正是對這樣一種完全利他的事業的堅守,是想盡己所能把雲南華坪縣的教育扶貧事業做到最大,無論她將面臨什麼,她都選擇堅持下去。

她的奉獻,不止於傾囊而出,是拿出今生所有,喚醒更多人對教育的思考和支持。她對於華坪女子中學所做的一切,是切實的教育扶貧事業,但是她從不願提起“貧困”二字。她說:我們沒有提貧困兩個字,是覺得貧困對女孩兒來說,也是一種隱私,我們就叫大山裏的女孩兒。她是一名老師,教給學生的不限於應試的知識,也教給世人什麼是德藝雙馨,什麼是毫無私心的尊重。華坪女子高中建校以來,已有1600多名大山裏的女孩考入大學,對於知曉這一切的人,都知道這一切離不開張桂梅的堅持和付出。如今她身患骨瘤、血管瘤、肺氣腫等17種疾病,曾數次病危入院搶救,面對考出去的學生是否回來看望她的問題,她卻說:不需要孩子們感謝她張桂梅和女子高中,只希望他們能夠感謝黨和政府。她如此豁達,是因爲她認爲共產黨員就應該人人是雷鋒,甚至應該比雷鋒更要好。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她在自己的崗位上拼盡全力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貢獻,她用自己的血淚、自己的一生踐行着入黨誓言。

信仰,在戰爭年代讓共產黨人爲建立新中國拋頭顱灑鮮血。和平年代裏,張桂梅用“我將無我,不負初心”的寬闊心胸與博大情懷所詮釋的奉獻,正是各行各業各個崗位上的共產黨人應該學習和踐行的。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6

廷·巴特爾,男,蒙古族,1955年6月出生,1974年9月參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原黨支部書記,歷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從“將軍之子”到“草原之子” 他紮根牧區40載,是帶領牧民脫貧致富的“最美奮鬥者”

廷·巴特爾同志是開國少將廷懋之子。1974年,年僅19歲的廷·巴特爾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毅然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機會,來到偏遠閉塞、生活艱苦的薩如拉圖雅嘎查下鄉插隊,一干就是47年。他靠着不服輸、不認輸的韌勁和紮根草原、建設邊疆的志向,憑着“心裏裝着百姓,讓牧民過上好日子”信念,紮根牧區,艱苦奮鬥,譜寫了共產黨員一心爲民的壯美詩篇。

廷·巴特爾剛插隊到嘎查時,嘎查牧民生活困難,牧民人均收入不足40元,當時牧民沒有磚瓦房,土房也很少見,牧民住在蒙古包裏,睡覺就蓋一件皮襖,看到這些,廷·巴特爾心裏不是滋味。1993年廷·巴特爾擔任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後,心裏就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改變這個狀況。他挨家挨戶募捐基礎母羊,籌集數百隻母畜建起集體“流動扶貧羊羣”,每100只羊爲一個“流動扶貧羊羣”,承包給貧困戶飼養,每年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羊羔歸貧困戶所有,20%的成活羊羔歸嘎查集體,這項措施產生了明顯的扶貧成效,獲得了錫林郭勒盟“科技發明獎”。爲了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廷·巴特爾讓牧民給貧困戶打分,對好吃懶做、勞動表現不好、家庭不和睦、不愛護草場、不參加義務勞動的扣分,對積極主動、吃苦耐勞的加分,按得分高低排序決定先幫扶誰後幫扶誰,通過獎勤罰懶的辦法,先後有24戶貧困戶實現由輸血式脫貧轉變爲造血式脫貧。

1997年,草場承包到戶,作爲嘎查黨支部書記的廷·巴特爾,把最好的草場留給了牧民,把全嘎查退化最嚴重的、誰也不想要的草場留給了自己,總計5926畝的草場大部分被白沙地覆蓋,牧草稀疏,大風一起,白沙氾濫。爲了提高牲畜生產效益,同時防止自家草場進一步惡化,他率先在自家牧場推行“圍欄輪牧”,在當年生態最差的草場上養出了最肥壯的牲畜,不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明顯改善了草原生態。在他的引導下,圍欄輪牧、科學放牧、持續發展成爲嘎查牧民的共識,得到普遍推廣。

爲了實現穩定脫貧,他積極開拓集約化產業發展路徑,組織嘎查“兩委”、牧民成立嘎查股份制公司,發展奶製品、風乾肉加工、生態魚塘等特色產業和“牧民之家”旅遊產業,嘎查牧民人均收入由當初的40元達到20__年的1.88萬元,翻了幾百倍,牧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蹄腿理論”到“青山綠水” 他秉持生態優先理念,是推動綠色發展的“改革先鋒”

薩如拉圖雅嘎查地處中國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渾善達克沙地北緣,氣候惡劣、草場退化嚴重,是距北京最近的風沙源。

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牧區開始推行“草畜雙承包制”,牧民不注重科學養殖,盲目追求多養多放,草場沙化嚴重。

廷·巴特爾深知草場就是牧民的命根,要想讓牧民過上好日子,一定要改變牧區的生態環境。爲了找到治沙辦法,他走遍方圓百里的沙窩子,組織牧民在嚴重退化的沙地,因地制宜種植黃柳、沙棘等耐旱作物,並積極爭取上級生態建設項目,建成1處沙地柏保護區和2處3000畝黃柳基地,有效遏制草場退化。

他積極探索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路徑,帶頭作“牛”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論”,即養5只羊的效益與養1頭牛相當,養1頭牛,只有4個蹄子踐踏草原;養5只羊,卻有20個蹄子踐踏草原。通過引進西門塔爾優質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雜交,選育培育高產優質母牛,在實施“少養精養”策略下,實現了恢復生態、增加收入的雙贏目標,走出了一條“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牧區經濟、促進牧民增收”的新路子。廷·巴特爾的做法,產生了“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很快在阿巴嘎旗和錫林郭勒盟草原得到廣泛推廣。在他的引領下,阿巴嘎旗堅持發展畜牧業和草原生態保護並舉,引導牧民“減羊增牛”,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增加了牧民收入。如今,薩如拉圖雅嘎查作爲渾善達克沙地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堅持草畜平衡、綠色發展,實現了天藍水綠、草長鶯飛,重現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貌。

從“嘎查書記”到“廷·巴特爾大講堂” 他無私奉獻,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時代楷模

20__年,爲了讓自己的好經驗更多地惠及牧民羣衆,廷·巴特爾提議並在錫林郭勒盟委、行署支持下,在嘎查建立起專門的農牧民培訓基地,以現身說法的方式,傳授幾十年中鑽研摸索出來的生態建設和牧民增收經驗,人們親切地稱之爲“廷·巴特爾大講堂”。

20__年,他從嘎查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光榮卸任。他離崗不退色,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廷·巴特爾大講堂”。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十九大精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無償傳授生態保護、科學養畜、算賬理財等經驗,現場觀摩廷·巴特爾家及周邊牧民幾十年來在保護生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建設成果,慕名來學習的有區內外的,還有蒙古國、俄羅斯等國外的學習參觀團。20__年在推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期間,他認真貫徹國家民族政策,入戶走訪牧民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如今,“廷·巴特爾大講堂”年培訓人數達到2萬多人次,不僅造福了一方牧民,也成爲了全國各地學習牧區現代化建設典範。

他紮根牧區47載,帶領牧民脫貧致富、建設草原,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牧民增收雙贏,得到了廣大羣衆的普遍信任和支持,先後被授予“改革先鋒”“最美奮鬥者”等稱號。如今,薩如拉圖雅嘎查草美了、樹高了,廷·巴特爾的傳奇故事還在千里草原續寫!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7

20__年6月25日,47歲的黃詩燕走進炎陵縣委大院,成爲這個20多萬人口的貧困縣的縣委書記。此前,他是株洲市委副祕書長、市委辦主任。

從市委大院到邊陲山區,也有人背後咬耳朵:還不是鍍鍍金,過兩年“曲線救國”,進城升官咧。

黃詩燕沒有理會這些閒言碎語。

7月的大暑天,他戴上一頂草帽下鄉去了。

他去了離縣城最遠的策源鄉梨樹洲村。這裏地處湖南第一高峯酃峯下,旅遊資源豐富,卻是當時株洲唯一的“無電村”。

60多公里崎嶇山路,黃詩燕花了3個多小時。村黨支部書記伍英華向他訴苦:村民自己裝的小型發電機電壓不穩,由於用電強度大幾次把發電機給燒了。全村共25戶80餘人,年人均純收入僅1000餘元。

他去了中團村的一戶果園,和正在忙碌的市農業科技特派員譚忠誠聊起了炎陵的黃桃。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縣農業局從上海引進了100株芽苗。雖然炎陵有適合栽種黃桃的獨特地理條件,但歷經近30年發展,還是規模不大,質量不高。

黃詩燕短時間內先後走訪了全縣11個鄉鎮(場)、54個貧困村。他越走心情越沉重,沿途一幅幅圖景在心中揮之不去:船形鄉水壠村大半村民住在“杉皮屋”裏,逢雨必漏;下村鄉坳頭村村民好不容易種出來的水果,因山路閉塞,一公斤兩塊錢賤賣給商販……

一個多月的調研下來,黃詩燕摸清了家底:20__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970元,分別相當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52.8%、38.8%;按當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國家貧困標準,全縣貧困發生率很高。

沉甸甸的數據讓他寢食難安。歷史的機遇,更讓他深感責任重大。

貧困是文明社會的頑疾。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許下讓窮苦人過上好日子的錚錚誓言。在戰勝貧困的道路上,黨帶領人民櫛風沐雨,接續奮鬥。20__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__-20__年)》,將羅霄山片區列入全國11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炎陵縣納入了羅霄山片區國家級貧困縣,成爲國家新一輪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炎陵,這片浸透着革命烈士鮮血的熱土,也似乎一直在等待一個領軍人物的到來,他將綿綿用力,久久爲功,凝聚起這片土地積蓄起來的所有力量,打贏脫貧攻堅的最後一戰。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8

“我有着一個夢,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這是袁隆平爲歌曲《我有一個夢》寫下的歌詞,也是他夢想的寄託。

一個人,一顆種子,一個夢想,一生追求,歌聲猶縈繞耳畔,斯人已去。他帶着夢的種子去了遠方,但讓我們記住袁隆平,這位讓中國人“端牢飯碗”、也爲世界糧食生產作出貢獻的英雄。把一生浸在稻田裏,把功勳寫在大地上,他“從土地裏來,到白雲中去”,他走了,但我們都在他的“稻穗下乘涼”,他的故事、他的精神永遠伴隨我們,也永遠值得我們每一個國人緬懷、尊敬和學習。

他一心爲民,永葆初心。中國是農業大國,卻不是農業強國。袁隆平青少年時期就立志要讓中國的老百姓遠離缺糧的威脅,1949年夏天高中畢業後,父親打算讓他報考南京中山大學,但他毅然選擇了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當農業科學家,爲中國的糧食增產作貢獻,成爲他的青春理想,他也真正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土地,交給了祖國和人民。“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這條掛在袁隆平試驗田的橫幅,就是他對祖國、對人民誠摯熱愛的真實寫照,他一生奮鬥在雜交水稻事業上,實現着他的“豪言壯語”,踐行着他的爲民初心,無愧於“共和國勳章”的至高榮譽。

他尊重科學,永遠攀登。馬克思則講:“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纔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袁隆平以科學報國,不屈不撓,勇攀高峯,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半個多世紀,爲今天14億人民飯碗裝上中國糧食作出了卓越貢獻。一路走來,他的科研也不乏質疑、失敗、挫折,但如他所說,“哪有搞科學研究不失敗的呢”。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正是他對科學的尊重與執着地追求,才闖出一片新天地,不斷成就着他的科研夢想。

他鍥而不捨,永生奮鬥。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但袁隆平卻一輩子專注雜交水稻研究這一件事,直到耄耋之年,夢想依存,他曾表示,我一直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爲此,他一生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試驗田裏勞作、觀察、研究,每天到稻田地“打卡”成爲習慣,也體現出他“農民科學家”的本色和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兩年前,他還曾說:退休對我來講是不存在的,只要身體好,只要不老年癡呆,我就一直工作,一直堅守我的“禾下乘涼夢”。“我做過一個夢,夢見雜交水稻的莖稈像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帚一樣大,稻穀像葡萄一樣結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們一塊兒在稻田裏散步,在水稻下面乘涼。”這雖只是一個夢,卻彰顯了袁隆平活到老、奮鬥到老的精神,因此,才讓他夢想不斷成真。

我們在他的“稻穗下乘涼”緬懷袁隆平。今天,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任重道遠,征途漫漫,惟有奮鬥,就是要像袁隆平那樣追夢,像一個90後,永葆青春活力,永遠精力充沛,在平凡崗位上,不屈不撓、不懈追求,努力奮鬥、創造卓越,爲民造福、爲國奉獻。讓袁隆平的精神、力量和成果薪火傳承、永不熄滅,如此,也纔是對他最好的緬懷與學習。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9

1988年,從浙大化工系畢業的陳薇,還是一個鵝蛋臉、長髮披肩,笑容稍顯靦腆的少女。

1991年,清華碩士畢業後,陳薇簽約了深圳一家生物公司,即將過上高薪白領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幫導師取一份抗體,走進了軍事醫學科學院。

那裏尖端的研究課題和先進的科研設備震撼了她,也吸引了她。

電影《碧海藍天》中有句臺詞:“人經常會感受到內心的召喚,如果不去迴應它,人就始終不能平靜下來,如果去迴應它,就意味着必須放棄很多心愛的人和物。”

一邊是錦繡般的前程,一邊是內心強烈的召喚。

在經過衡量後,她最終放棄了大公司的職位,她做了一個改變一生的決定——參軍!投身於國防大業。

同年4月,她被特招入伍。

“清華人到部隊去等於是埋沒了自己,入伍就意味着落伍。”

時光撥回到1991年,那時的大學生還很稀缺,更不用說清華的碩士了。

大家都勸她別犯傻,但她卻“一意孤行”,前往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

她也確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兩年後她和師弟在一次學術會上碰面後,她發現師弟的收入竟然是自己的上百倍。

而且,科研工作如同航海探索,如果能發現新大陸當然有極大的成就感,但更多時候是枯燥乏味的航程。

點擊播放 GIF 2.1M薪酬低,前途未卜,辛酸孤苦,但她卻內心堅定,毫不動搖,做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準備。

她先是花4年時間成爲了微生物學的博士研究生,3年後又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這種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讓人望洋興嘆!

從此她開始嶄露頭角,先是入選了軍事醫學的A類人才庫。後來又晉升爲研究員,享受首批軍隊特殊人才津貼。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5月22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因病去世。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研究雜交水稻,袁隆平先生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獻給了雜交水稻研究事業,取得了全世界公認的研究成果,贏得了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讚譽和敬仰。

袁隆平先生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應在悲痛中緬懷,在緬懷中激發奮鬥的力量,在科學事業上勇闖新路、勇攀高峯,在服務人民、造福人類的行動中砥礪前行、永不停歇。

創新是任何一項科學研究的制勝法寶,是任何一項偉大研究成果的核心動力。無論是剛剛涉足雜交水稻研究領域,還是持續60年的研究工作,袁隆平先生所堅持的就在創新中探尋新的方法與路徑,在創新中找到新的方向,收穫新的希望。在“無性雜交可以改良品種,創造新品種”的傳統論斷壟斷着科學界時,他敢於質疑米丘林、李森科的“無性雜交”學說,沿着當時被批判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基因和染色體學說進行探索,歷經無數次失望與失敗,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直擊雜交水稻理論探索及實踐研究禁區,在該項科學研究的“無人區”找到了一條雜交水稻研究的創新之路,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其後的雜交水稻二號、三號成果,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海水稻試種成功,中國2.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的鹽鹼地,每年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中國人。正如袁隆平先生所言:作爲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要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熱諷,害怕標新立異。袁隆平先生正是以這樣的創新素養,纔在世界雜交水稻研究中成爲當之無愧的行動先驅者,成爲“雜交水稻之父”。

科學之路是一條崎嶇的曲折的山路,只有埋頭苦幹、不畏艱辛纔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研究雜交水稻,廣袤的農村大地就是袁隆平先生的研究室,無論白天黑夜,不管春夏秋冬,都是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時間。人們經常看到袁隆平先生挽起褲腿到稻田中間尋找可供雜交研究的“特殊”水稻,在炎炎烈日下觀察新型水稻的長勢、分析實驗品種的優劣。即使到了八十多歲的高齡,袁隆平先生的雙腳一刻也沒離開他深愛的泥土,沒有享受片刻的清閒。爲了方便在田埂上行進,年近八旬的袁隆平依然駕駛着摩托車在田埂上行駛。在袁隆平一生的科學研究中,如果說是創新的勇氣和超人的智慧凝聚成了他偉大的研究成果,那他畢生紮根農村,與泥土爲伴的科學精神,就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只有淡泊名利的科研工作者才能堅守枯燥的研究人生,纔可能將畢生的心血獻給他深愛的人民。因爲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袁隆平先生獲得了無數至高的榮譽。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__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__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__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__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可是,在袁隆平先生心裏,儘管十分珍惜珍視這些榮譽,但他始終將自己當作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他最喜愛的一個稱呼是“農學家”。正是這樣一位“農學家”,以他大功至偉的研究成果,被農民兄弟尊稱爲“米菩薩”。這樣一個“特殊”稱呼的背後,凝結着袁隆平先生一生從不停歇的追尋足跡,也是他謙遜品格的最好詮釋。

千古流芳人敬仰,精神譜寫萬年春。偉大的人民科學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先生一路走好,人民會永遠懷念您!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是我們的本分。今天我重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發現它被賦予的深刻的內涵,那就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幹一行,愛一行,愛崗敬業、甘於奉獻是在平凡崗位上爭創佳績的最好詮釋。要求自己,做好表率,充分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本着對工作和崗位高度負責的精神,以極強烈的責任感盡職盡責,做到埋頭苦幹,無私奉獻。

無需太多豪言壯語,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現實社會中,愛崗敬業的精神及先進個人無處不在,他們都是行業典範,用辛勤的勞動和敬業的精神贏得了領導、同事及同行業的讚譽及尊重。正是有他們做前例,更加堅定了我用實際行動堅持本職工作,爲企業和社會做貢獻的決心和動力。

首先,結合崗位實際,加強學習。學習是我們的自身之本,是我們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通過勤奮的自我學習和向他人學習,才能使我們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出現自滿情緒,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要學會謙虛,這樣才能使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發揮,更好的作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堅持愛崗敬業,努力有所作爲。愛崗敬業我想是指一種責任,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工作中要求我們用這種態度對待,忠於職守,盡職盡責,鞠躬盡瘁;愛崗敬業我想也是要精業,要成爲本專業精通各項職能的行手,要帶着問題用心的學習,邊學邊幹,才能越來越好的勝任自己的崗位;愛崗敬業我想還是要講奉獻,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將個人利益與公司企業利益結合起來,才能夠實現雙贏,生命價值才能得到完美的體現,所以講奉獻應該成爲我們的精神追求。

第三、立足本職工作,關注細節。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節決定成敗,有時一個錯別字一個簡單的小數點就會造成無比嚴重的影響。人生緊要關頭的一步就可能使你的人生髮生改變,所以只有用心思考,精雕細琢,聚精會神把自己分內和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細、做實,才能創造出卓越的工作業績。

讓我們立足崗位,創先爭優,把無私的精神刻在人生奮鬥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價值,爲公司發展和個人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近日,一位登上中國國際時裝週T臺的老爺爺被網友們奉爲“中國最帥大爺”。他就是年過古稀的王德順。這位79歲高齡的演員和形體表演藝術家,穿着特別設計的“東北大棉褲”,赤裸着上身,在T臺上大秀肌肉,引發現場觀衆的一片尖叫,更在網上贏得無數粉絲。

這次T臺首秀,讓王德順成了備受關注的“網絡紅人”,網友被老爺爺又酷又有型的身材震撼,他在新浪微博的粉絲數短短几日就漲到了17萬。老人自我調侃走秀的微博,更是被網友轉發了3萬多次,收到6萬多個贊。

其實早些時候,王德順就因在電影《重返20歲》中扮演可愛的老頭李大海而受到大家的喜愛。此外,他還參演過《功夫之王》、《闖關東》、《二炮手》等多部讓人耳熟能詳的影視作品。據資料顯示,王德順1936年出生於瀋陽,24歲成了瀋陽軍區抗敵話劇團的演員,復員後被分配到長春話劇院。49歲來到北京,成爲一名“北漂”,開始研究形體啞劇。並在51歲,首次將中國啞劇帶到世界啞劇的舞臺。57歲創造了“活雕塑”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北京的首演引起了轟動。

不少網友追問老爺爺如何保持身材,王德順在微博中回覆“自己之所以努力保持身材是因爲工作需要,五十歲時我要演啞劇必須練功,六十歲時我要演‘活雕塑’必須進健身房,這完全是被逼無奈。”

作爲演員,老人爲了角色需要“get”了許多新技能,也是蠻拼的。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老人表示自己不會騎摩托車,因爲電影《重返20歲》纔去學,沒想到一踩油門就摔了一跤,好在骨頭比較結實,沒有骨折。在拍攝《功夫之王》時,更是憑藉跟着錄音機自學的英語,順利完成了英語臺詞。還有在拍攝《天地英雄》時,以65歲的高齡學習騎馬,如此敬業更令人讚歎。儘管老人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他認爲作爲演員,技能越多越好,讓替身演還有什麼意義。

儘管這是老爺爺第一次作爲時裝模特走秀,但他表示自己早在30年前就是《中國服裝博覽會》首屆時裝模特培訓學校的校長。這次走秀也是機緣巧合,“時裝公司的總裁是我的學生。他有一天從別人的手機裏看到我的照片,然後就跟我聯繫上了。”

之所以喜歡嘗試這麼多的新鮮事,王德順說是因爲不想浪費生命,無論演戲還是運動,就圖個“玩得高興”。“我的心態年輕着呢,願意嘗試新事物。心態如果不好,人怎麼能健康呢?”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曾有不少人問過袁隆平:此刻大家稱您爲“雜交水稻之父”,當初,您爲什麼學農,爲什麼走上研究雜交水稻這條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學農緣於一次偶然:小學一年級時一次郊遊,教師帶我們到一個私人園藝場去參觀,我看見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時,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上演,影片裏有一個鏡頭,窗外就是葡萄什麼的,這些印象疊加起來,我感覺田園確實太美了,就想長大後學農,如果那時教師帶我們到真正的農村去看,又苦又窮又髒,那我肯定不會學農了。”其率真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和笑聲。

因爲兒時的這個願望,高中畢業後,袁隆平考上了重慶相輝學院(後改名爲西南農學院)。1953年,袁隆平畢業後,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成了一名教師。

因爲這個偶然的選擇,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間忘情忙碌了半輩子。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縱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繁衍與發展歷程,大大小小的瘟疫其實從未遠離人類,在歷代應戰疫病的過程中,中醫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統且獨特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乙腦、流腦、出血熱、SARS、甲流等流行性傳染性疾病的防治中,中醫藥均發揮了應有作用,社會各界對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也寄予希望。

在一次次臨牀診察和研究中,張伯禮發現中藥在減輕發熱症狀、控制病情進展、減少激素用量、減輕併發症等方面均有療效。他建議:輕中症患者中藥湯劑個體化治療,重症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一切,都要以病人受益最大爲原則!

隨着中醫藥診療參與力度和廣度的不斷推進,目前,中醫或中西結合救治患者七千多人次,已有近千名患者治癒出院,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的全過程中都發揮了作用。

張伯禮說,“從深度看,中醫在此次疫情防治過程中有了成建制隊伍和定點醫院,僅湖北省中西結合醫院和武漢市中醫醫院兩家定點醫院就有400餘張牀位,金銀潭醫院開設了中醫病牀40餘張。由中醫藥人員進行救治,使患者得到了系統規範的中醫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外,全國多地中醫院參加病人收治,或建立了中醫會診制度;多個省市發佈文件,要求全部患者都能得到中醫藥治療。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中,中醫藥全過程發揮了作用,對於普通型患者改善症狀,縮短療程,促進痊癒;對於重症、危重症患者,可減輕肺部滲出,控制炎症過度反應,防止病情惡化;對於恢復期患者,可促進康復進程。除了臨牀救治,還同步開展了臨牀和藥物科學研究,我們承擔了國家科技應急攻關項目-中西醫結合防治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臨牀研究,目前已經啓動,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中。”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20__年,“非典”爆發,也把陳薇推向了歷史的舞臺。

當時,很多醫護人員感染了肺炎,陳薇帶領着團隊不分晝夜地攻關。

點擊播放 GIF 1.6M在先後奮戰了50多天後,他們終於如願研製出了“重組人干擾素ω噴霧劑”。這種干擾素對“非典”有抑制作用。

當1.4萬名醫護人員使用後,沒有一人染上肺炎。

而在這100多天的戰場上,她沒有見到過一次家人。

4歲半的兒子思母心切,看到媽媽在電視上出現,忍不住隔屏親吻。

除卻君身三尺雪,天下誰人配白衣,陳薇因此一戰封神。

20__年,“汶川大地震”。

陳薇再次臨危受命,擔任抗震救災防疫小組組長,在餘震不斷中率隊入川,艱苦戰“疫”兩個月,確保了大災之後無大疫。

同年,北京奧運會。

她又參與“軍隊奧運安保指揮小組”專家組,帶領隊員進駐20個主要場館,負責各場館的核、生、化反恐任務,成功處置了數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20__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

而荒.唐的是,病毒初期,世衛組織和各國政府,對於埃博拉患者的呼救聲視而不見,“全球性的不作爲”,正是埃博拉病毒爆發的罪魁禍首。

而早在20__年,在多數國人還不知“埃博拉”爲何物時,陳薇就針對這一烈性病原體展開了研究。

她敏銳的覺察出:“埃博拉離我們也許只有一個航班的距離。”

14年後新冠肺炎的全球爆發,也證明了她當年的先見之明。

也正是在她的強烈堅持下,“重組埃博拉疫苗項目”,終於獲得了國家“863計劃”支持。

20__年,西非大規模暴發埃博拉疫情,致死率50%~90%,並向世界國家擴散。

而此時,後知後覺的世衛組織隊伍,潰敗!

歐美多國援非隊伍,潰敗!

一時間,世界談“埃”色變。

又是危急關頭。

陳薇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出征塞拉里昂!到西非一線去,把疫情擋在國門之外!

在塞拉里昂,經過多個夜以繼日的攻關、多次的疫苗臨牀試驗。

陳薇團隊研發的世界首個20__基因型埃博拉疫苗,一舉成功!

相關科研論文在12月23日凌晨發佈在了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這也實現了中國疫苗在境外臨牀試驗“零的突破”。

當地工作人員合力將陳薇託舉起來,拋向空中

在塞拉利昂,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別人因爲埃博拉走了,中國人卻因爲埃博拉來了”。連國家最高領導人,都要爲她點贊。

三十年來,一次次與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一次次在無形戰場拼死搏殺,她從未畏縮不前過。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她忘我地投入與奉獻精神,兒子也耳濡目染。

埃博拉爆發後,她的兒子麻恩浩,是中國唯一一位在埃博拉疫情暴發後,到西非做志願者的中國中學生。

圖爲20__年埃博拉疫情後,母子兩人一起上臺領獎

奔赴最前方的戰場,做好最壞的打算,準備最充分的方案,開展最長期的奮戰。

這是一名科學家的清醒,也是一名軍人的堅毅。

20__年,因功勳卓著,陳薇晉少將。成爲當天晉升的唯一一名女軍官。

20__年,她與屠呦呦一起,被評爲“20__年度中國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20__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

20__年,新冠病毒再次肆虐,女將軍披甲出征。

而之後,也就有了我們開篇的故事傳說。

“與毒共舞”29年,女將軍,威武!

大醫精誠,巾幗英雄

已經有太久了,出門時戰戰兢兢,想喝杯奶茶都要冒着巨大的風險。而現在,我們終於有了盼頭。病毒的問題,完全可以靠疫苗解決。

就像陳薇院士所說:“疫苗是終結新冠最有力的科技武器,這個武器如果由中國率先研製出來,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不僅體現中國科技的進步,也體現了我們的大國形象!”

在與病毒搏鬥的過程中,只有疫苗才能實現真正的全民免疫。

“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跟不戰而降有什麼區別?

曾經有人問陳薇:“去疫區那麼危險的地方,萬一回不來怎麼辦?”

陳薇輕描淡寫地答道:“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着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除了熱愛,我想不出其他理由,我願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爲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

也有些同事在轉業前勸她:“陳薇,你少搞些魔鬼課題研究。”

可是炭疽、鼠疫、天花、埃博拉等烈性微生物,在她的頭腦中揮之不去。這些東西既能用於戰爭,也能在和平時期導致疫情,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災難。

“我希望這個世界上,再也不要因爲埃博拉,讓更多的孩子失去童年的色彩。”

這個願望很難,但她一直在堅持!她不僅想爲中國構建生物盾牌,也想用這個盾牌守護全世界。

她就像青山一樣寧靜淡泊,忍四時之落寞,渡寒暑之艱難。

當危險來臨時,哪怕冒着身隕的風險,也毅然抵擋奔涌而來的猛烈火焰。

不得不感慨,真正擔起民族重擔的,從來不是光鮮亮麗的流星,而是默默耕耘的國士。

對比某些抱怨環境待遇,在疫情期間避難外國的明星,這種感覺尤其明顯。

像陳薇院士這樣爲國爲民的人,纔夠資格成爲國民偶像。

“爲了祖國的明天,我願做一塊普普通通的基石,鋪成一條小路,讓更多人走向明天”,

就是她踐行一生的箴言,也是她過去、現在及未來人生的寫照。

如果可以,請讓更多人知道她的事蹟。也許某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會用一生追隨她的足跡。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20__年9月7日,是袁隆平90歲陽曆生日。他在家中許下生日願望,希望自己領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早日實現。去年,第三代雜交水稻單季畝產取得2092.6斤的成績。袁老的生日願望透露出無盡的家國情懷,我們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願望早日實現!

袁老身上有很多標籤,比如“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師”“最酷的90後”“90後梗王”等等。這些標籤或大氣、或詼諧、或酷炫,反映的是這位“90後”老爺子熱愛田野、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本真。而這些品質,是需要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學習的。

基層黨員幹部要永遠熱愛田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有祖國。袁老深愛着祖國,他把論文寫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貢獻給了鄉間,爲的是實現“禾下乘涼”和“覆蓋全球”兩個夢想。廣大基層黨員幹部大都來自田野鄉間,要時刻想着紮根祖國大地,將自己的前途命運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不負韶華、不負青春。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風景,也有荊棘坎坷的泥路,但是隻要我們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濘小路變成康莊大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基層黨員幹部要永遠熱愛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爲人民服務是偉大而光榮的事業,袁隆平強調,不能搞犧牲產量來求優質,爲了國家糧食安全,滿足人民羣衆不斷提高的消費需求,“應該要搞既高產又優質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熱愛人民、不斷奮鬥,才讓我們解決了吃飽和吃好的問題,從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也應如此,對於人民要心存熱愛,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平凡的崗位上爲人民謀福祉、謀利益,爲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這是老下莊村的真實寫照。下莊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幾乎與世隔絕。全村4個社,96戶、近400人住在“井”底。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僅200餘米,與外界聯繫,只有3條小路。其中一條“大路”有3個大臺階,108道“之字拐”。由於條件所限,四面環山的下莊人過着苦種薄收的日常生計。

1997年7月,接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不久的毛相林,從縣城參加完村幹部培訓班回來,坐在老下莊的“井口”之上,鳥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個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開放都這麼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個樣,如果再過些年下莊還是老樣子,我這村支書就有愧百姓,簡直就是白乾了。

那時,毛相林下定決心要努力改變下莊村的落後面貌。要改變,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從“井底”到“井口”的鄉村公路。

回家後的毛相林當晚便召開羣衆會,擲地有聲地提議修公路。有人議論、有人搖頭、有人懷疑,一無資金二無機械,要硬生生在懸崖上摳一條路,當時的村民沒這個底氣和勇氣。毛相林並沒有泄氣,他扳起指頭給村民們算起了細賬,告訴村民:“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通過反反覆覆的打嘴仗算細賬,村民總算達成共識,同意修路。

1997年11月12日,在寒風刺骨的一個大雪天,下莊人終於在“魚兒溪”畔炸響了第一個向封閉與貧困宣戰的開山炮。

沒有炮眼,放紅繩鑿;沒有挖機,用雙手刨……在峭壁懸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繫長繩,放到山間懸空鑽炮眼,放一炮炸個“立足之地”。村民們就這樣在空中蕩、壁上爬。分好幾個施工班,多處開炮,在半山腰炸開一處處缺口,形成一個個石礅,然後“步步爲營”向前推進。

修路難,在懸崖絕壁上鑿路難上加難。男男女女帶着工具和乾糧來到工地,以洞穴、巖壁作爲安身落腳之處。爲防止晚上睡覺翻身掉下懸崖,他們便在腰間拴根“保險繩”,繩子的一頭拴在巖縫的老樹根上。爲鼓舞羣衆士氣,毛相林與村組幹部一起向羣衆發誓:不貪佔便宜,誓死修通公路!公路在村民整齊的號子聲中一尺一寸地向前艱難延伸。毛相林的擔子更重,白天要翻山越嶺到各個工地巡查安全,晚上還要在工地上總結安排工作。

爲了修路,毛相林“挪”用了母親700元的養老錢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傢俱款,還以個人的名義向農村信用社貸款1萬元;爲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雙膠鞋,手上和腳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在他的帶動下,一些在縣城打工的村民也自發回村加入築路隊伍,連村裏的老人也主動請纓到工地做飯。

儘管毛相林每天都把安全施工傳導到每個工地,但在挑戰懸崖絕壁時,還是有6位村民先後獻出了寶貴生命。從不輕易掉眼淚的毛相林哭過,但他從未絕望過。他常說,我個人解決不了的還有組織在,下級解決不了的還有上級在。1999年,巫山縣委縣政府將下莊路納入全縣重點工程建設,給予物資支持。

最終,歷經七年鏖戰,20__年初,懸崖絕壁間一條長達8公里的“抗爭之路”通車了,幾輩人渴盼的出山公路夢想成真。

20__年1月,兩合村合併到下莊村,村民委員會換屆時,毛相林再次高票當選爲村主任。從村支書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發生了變化,但他不辜負組織和羣衆信任的初心始終未變。下莊村有形的出行路摳通了。但人民羣衆要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下莊人還要再修通一條“致富路”。

下莊有了致富路,聽說曲尺鄉柑橘種得好,當地果農一年收入就有好幾萬,毛相林眼熱了。他帶着一波又一波的村民前去取經,一次又一次地請專家到村裏論證,還發出號召,引導有文化、頭腦靈活、在外務工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充當產業發展“排頭兵”……

聽說雙龍鎮錢家壩的西瓜供不應求,他心動不已。和村幹部一起喬裝打扮成跑買賣的客商,把“觸角”直接伸到瓜田李下,見縫插針刺探情報、偷師學藝、打聽銷路,一次不行跑兩次,腳板磨起了泡,他套雙襪子又出門,直到把結滿西瓜的瓜地複製到下莊爲止……

毛相林積極動員有富餘勞動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來,先後有百餘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勞務收入200餘萬元。毛相林又動員村民種植紐荷爾,爲把關技術,他挨家挨戶地檢查驗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窩種樹。幾年來,全村種下650畝紐荷爾,成立專業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500多畝已試花掛果,預計將給村民增加收入200萬元。毛相林還鼓勵村民種植了幾百畝的芝麻、小麥、西瓜和南瓜,形成以瓜果爲主,多種產業共同發展的農業格局,僅西瓜一項,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細數村民的增收門路,毛相林將其概括爲“三色”經濟:藍色(勞務輸出)、綠色(西瓜)、橙色(紐荷爾)。正是在“三色”經濟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村莊的面貌變美了。

隨着產業的壯大,村民們卻發現,曾經絕壁開鑿的天路有些“過時”。路面太窄,只有摩托車和小型農用車能勉強通過。如遇下雨天,山上衝下的泥石又經常阻礙交通。

將天路拓寬硬化,成了下莊人的又一個夢想。20__年,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下莊村被精準識別爲貧困村。村主任的毛相林再次扛起了修路大旗。他四處奔波,向相關部門爭取400餘萬元,對這條絕壁天路進行提檔升級。天路被拓寬至4.5米,不僅路面進行了硬化,還在臨近懸崖的一邊加設了護欄,村民盼了多年的硬化路終於成了現實。

如今毛相林又帶領村民吃上旅遊飯,下莊村正依託當地獨特的自然優勢發展鄉村旅遊。“過去靠着三大坨(玉米、紅薯、土豆),我們辛苦一年也存不下多少錢,如今吃上‘旅遊飯’,一個月就能掙上近十萬元。”說起毛家父子給村裏帶來的變化,楊亨雙笑得合不攏嘴。2020__年初,他和村裏的袁堂清、楊元鼎三家人一起,將原來的土坯房改造成風貌統一的鄉村民宿。20__年8月開門迎客,生意最好時,一天就能吸引100多名遊客。遊客的到來也帶動了農特產品的銷售,楊亨雙告訴記者,土豆燉臘豬蹄、農家土雞湯、涼拌蕨根粉等都是深受遊客喜愛的下莊美食。20__年,他僅向周邊農戶收購的臘肉、土雞就價值2萬餘元。

“未來我們還將引入旅遊公司,打造‘下莊古道’‘雞冠嶺’等旅遊景點,並與巫山博物館合作,在村委會廣場打造一個‘下莊精神陳列館’,通過照片、影像資料、實物展出等方式,再現下莊人戰天鬥地、絕壁開路的事蹟,將下莊精神融入到旅遊開發中,讓鄉村旅遊更有內涵。”說起未來的打算,毛相林仍舊滔滔不絕,他就是這樣始終閒不下來的人。

打通村民的致富路,幸福寫在村民臉上,喜悅甜在村民心裏,溫暖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頭髮,激發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20年的執着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爲一名羣衆身邊的好乾部。”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於江西德安。他的童年及青少年時代主要是在武漢和重慶度過。對於這樣一個生長在大城市,並自小就上教會學校的人來說,在風華正茂的時候違背母親的意願選擇學農,實在是出人意料。

大約我“6歲時一次郊遊,曾在武漢郊區參觀了一個園藝場。滿園裏鬱鬱蔥蔥,到處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鮮豔的果實。我覺得那一切實在是太美麗了!美得我當時就想,將來我一定要去學農。”

沒有指點江山的豪情壯志,沒有功成名就的意氣風發,有的只是質樸的表白,有的只是對美麗的特別感悟與無悔執着。時隔60多年的漫長歲月,袁隆平憶及當年的感受,仍不免雙眼灼灼,神采煥發。可見當年那片花果鮮豔的園藝場,在風雨飄搖、國事艱難的年代,曾是多麼深刻地打動了一個孩子純真的心。這片美麗的記憶,成了袁隆平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情結與夢幻,使他從此與“農”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正是這片美麗的永遠,最終改變了袁隆平一生的命運,並進而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16億中國人的命運。

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的袁隆平,爲了追求心中的夢,毅然從四川重慶來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峯山旁的安江農校任教。

在安江農校,他一呆就是19年。回顧在安江農校的教學生涯,袁隆平感觸良深:“我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較多的生物學知識和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因此在以後的作物育種科研中,才具有一定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裏,袁隆平以非凡的努力完成了知識與經驗的積累,爲將來的科研打下了基礎;同時,一場夢魘般的饑荒最終促使他全力以赴的編織雜交水稻夢。安江農校成爲袁隆平騰飛的起點。

一生的付出,爲的是戰勝記憶中那夢魘般的饑荒

20世紀60年代初期,一場罕見的饑荒席捲神州大地。安江農校寧靜的校園也無法倖免。袁隆平爲這沉痛的現實深深感到不安。在這種情況下,青年袁隆平響應黨的號召,和學生們一起來到黔陽縣的硤州公社秀建大隊支農。生產隊長老向企盼地對他說:“袁老師,聽說你正在搞科學試驗,如果能研究出畝產800斤、1000斤的新稻種,那多好啊!我們就可以不怕饑荒了,苦日子也就可以結束了。”老隊長的話又一次喚醒袁隆平蘊藏在心底的童年之夢,從那一刻開始,他將“所有人不再捱餓”奉爲終生的追求。

三年困難時期,我親眼見過有人餓死倒在路邊、田坎上,很多人因飢餓得“

了浮腫病。當時我們農校的老師被下放到艱苦的地方鍛鍊,在集體食堂裏,我們吃的菜就是一大鍋紅薯藤,加一小酒杯的油來煮,跟豬食差不多。飯是雙蒸飯,用水蒸了兩次,飯粒兒看起來大,吃下去一會兒就餓,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頓飽飯就好了。

人類能否戰勝飢餓?我認爲主要靠科技進步,再有一個和平環境,通過不“

斷研究,取得農業科技的不斷提高,就能解決飢餓問題。我是學農的,每年做點優產育種研究,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曾經做過一個好夢,夢見我們試驗田裏種的水稻,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帚那麼長,粒子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們幾個朋友累了,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回憶起當年的那場災難,袁隆平那種濟世情懷,那種對生命的真摯的呵護與關愛,讓人分明感受到了一位偉大科學家內心的崇高與博大。

夢當然只是夢。爲了通過科研的力量在實踐中一步步接近這個夢,袁隆平以一種義無反顧的精神一頭扎進了雜交水稻這個世界性的難題中。不爲別的,就爲了讓現實中落後、貧困的農村能變得富饒而美麗。爲此,他所經歷的困苦與磨難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但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着,努力着,“真的,我從沒後悔,我這個人有點癡,認準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做。雜交水稻已成爲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培育雜交水稻,是他生命中最強的音符

對於一個幾千年來受貧窮與飢餓折磨的民族,有着高產量的雜交水稻良種來幫助解決吃飯問題,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貢獻啊。難怪一些地區的農民稱他爲當代“神農”,而國際同行稱他的研究是“全人類的福音”。他先後獲得了國內國際多項頂尖大獎,身兼數十個學術和社會職務。浩瀚宇宙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閃爍翱翔;風雲市場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重上市。袁隆平,由安江農校的一名普通教師,終於登上了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殿堂。

不知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輝煌、榮耀、名利,卻絲毫也沒有使 袁隆平發生任何改變,他還是始終如一的戀着雜交水稻事業。從播種到收穫,他依然風塵僕僕的騎着摩托車去試驗田;從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爭的察看着育種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試驗,只有他的雜交水稻。

通過科技進步,現在我國常規水稻的畝產平均爲“700斤左右,我們培育的雜交水稻平均畝產達800斤左右。我們正在研究一種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將達到1500~1600斤,有希望在2~3年內培育成功,那時又將推動全國的水稻產量上一個大的臺階。我們?超級?稻的培育十分緊張,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三天報一次數據,這樣我就可以隨時對情況進行分析。我們有信心,提前兩年實現畝產800公斤的目標。”

1998年,國家國資局對“袁隆平”品牌進行了無形資產評估,認定其價格達1000億元人民幣。對此,在社會上反響很大,各方面給予積極評價,並譽爲昭示着中國知識經濟的風暴和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時代的真正到來。

農平高科上市後,社會上有人稱“袁隆平一夜之間變成了億萬富翁”,他卻很平靜,對此一笑了之。他仍然一如往日的奔波在試驗田地裏。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還有兩大心願:一是把超級雜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積“

應用於生產,這樣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就解決了;再一個是讓雜交稻進一步由中國走向世界,?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雖已屆古稀之年,但袁隆平仍是魂牽夢縈着雜交水稻;雖已沒有了園藝場的美麗與繽紛,但那種淳美與質樸,卻更能透出一種科學巨人所特有的崇高品質與境界。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19

近日,在團委的帶領下,一股向徐前凱同志學習的熱潮在廣大鐵路青年中流淌開來。一名普普通通的車站值班員,能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在千鈞一髮的生死關頭,首先考慮到的是老人的生命安全,全然忘卻自己的安危。在多次採取各種提醒措施都無法引起老人的注意後,奮然一跳,用自己的雙手推開了橫穿鐵道的老人,可自己的一條腿卻留在了隨即駛來的車輪下。單腿高位截癱,正值青春的27歲,用一條腿的代價捍衛了鐵路青工的風采,用甘於奉獻的青春書寫了感人的篇章。

每每讀罷徐前凱同志的先進事蹟,心中總是有一種泛酸的滋味和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年紀輕輕,卻懂得捨己爲人、助人於危難,在剎那的一瞬間,是來不及多過多思考的,所有的行動都是本能的反應,是日常習慣的再現。徐前凱同志能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本能的做出跳車推人的舉動,定是與其平日裏的學習積澱密不可分。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行爲習慣決定了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和人生境界,良好行爲的塑造是關係到一個人定足立位的根本,更關係到一個人在關鍵時刻能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關鍵時刻的舉動更是考驗一個人人品的方式,徐前凱同志在關鍵是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與風險,而是義無返顧的跳車救人,這更充分體現了其人品的高貴。在面對一個老人的違章橫穿鐵路線路,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會是職責,會是謾罵,會是批評,會是警告。這一切都沒有錯,老人確實做了違反鐵路章程和法律的行爲,理應遭受批評和警告,可當面對他的生命受到威脅,多次提醒都未能奏效時,你會怎麼做?任何一個生命都是可貴的,都是值得關愛的,更何況是一位年長的老人,尊老愛幼早就是我們習以爲常的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引以爲榮的傳統,可此時幾人記得。徐前凱同志就是踐行這一美德的最好典範,也許當時他沒有時間多想,但本能的舉動已經最好的詮釋這一切,讓良好的人生品行再現。

作爲一名普通的鐵路職工,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書寫助人爲樂、甘於奉獻的篇章,已是不易,更何況還是爲一名素不相識的老人而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中國鐵路的青工數以萬計,若是每一名青工都能像徐前凱同志學習,我們賴以生存的鐵路單位將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少了些許的抱怨與憤恨,多了不盡的感激與歡樂,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後一句就是友善,友以待人,善以接物,共同建設和諧社會,共同營造良好的氛圍,共同聆聽和諧鐵路的聲音。

作爲一名新時期的鐵路青年,雖然我們的工作很普通,力量很弱小,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徐前凱同志那樣,將良好的品行養成一種習慣,將甘於奉獻看成一種生活態度,要知道,衆人划槳開動大帆船,中國鐵路這艘巨輪將會更好的揚帆起航。

這個時代需要甘於奉獻的青年來建設美好,來共鑄和諧。讓我們每一名青年都立足根本,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養成捨己爲人、甘於奉獻的好習慣。習總書記說得好,只有爲人民做出了奉獻的青春,纔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讓我們謹記總書記的教誨,甘於奉獻、多爲社會做貢獻,鑄造無悔的青春。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20

袁隆平,平頭小臉,其貌不揚,土裏土氣。你想不到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而正是這個顯得有些平凡和土氣的老頭,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華,在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非凡的奇蹟——目前在我國,有一半的稻田裏播種着他培育的雜交水稻,每年收穫的稻穀60%源自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

是怎樣的力量把一個人的命運緊緊聯繫並且積極影響着16億人的命運呢?又是一種怎樣的力量促使着袁隆平年輕時違背母親的意願作出自己的人生選擇?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促使他執着於雜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的呢?

“知識+汗水+機遇+靈感=成功”是他一生的縮寫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從一棵天然雜交稻開始,袁隆平開創了水稻育種的新歷史。作爲“雜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國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他獲得的一系列國際獎勵可資證明。若回答“下個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沒有哪位科學家比袁隆平更有資格回答了。

關於超級雜交水稻,不善言辭的袁隆平有着講不完的故事。當別人問他成功的祕訣時,他以“知識+汗水+靈感+機遇”作了精闢的回答,並且還講了一個故事。

從“1953年到1966年,我在農校一邊教課,一邊做育種研究,每年都去農田選種。從野外選出表現優異的植株,找回種子播種,看它第二年的表現,這樣來篩選具有穩定遺傳優異性狀的品種,這稱爲系統選育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1962年,我在一塊田裏發現一株稻鶴立雞羣,穗特別大,而且結實飽滿、整齊一致,我是有心人,沒有放過它。第二年我把它種下去,辛苦培育,滿懷希望有好的收穫,不料大失所望,再長出來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這時候一般人感到失敗就放棄了,我坐在田埂上想爲什麼失敗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選出的是一棵天然雜交種,不是純種,因此第二年遺傳性狀出現分離,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雜交種的產量來計算,畝產能達到1200斤,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發靈感,既然水稻有雜交優勢,我爲什麼非要選育純種呢?從此我致力於雜交水稻育種。”

誰能夠想象到,一個關係着16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偉大的探索與成功,就這樣由袁隆平的一個意念而開始並最終誕生了。

爲了雜交水稻,袁隆平幾乎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知識、汗水、靈感、心血,沒有什麼不是爲了那夢寐以求的雜交水稻。在研究的初期階段,爲了獲得一株必需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在1964年到1965年連續兩年的酷暑季節頂着烈日大海撈針般地尋覓在安江農校實習農場和附近生產隊的稻田裏,在前後共檢查了4個常規水稻品種的14000多個稻穗後,終於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身體的勞累還在其次,學術界權威的質疑與反對,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輿論壓力。當時學術界流行的經典遺傳學觀點認爲,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許多不良的因子已經被淘汰,積累下來的多是優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會退化,雜交也不會產生優勢,從而斷言搞雜交水稻沒有前途,甚至說研究雜交水稻是“對遺傳學的無知”。然而無論是科學道路上的挫折、失敗,還是人爲的干擾、破壞,所有的磨難都無法動搖袁隆平執着的夢想。他堅信實踐纔是真正的權威,火熱的生命加上知識的力量能夠改變一切。

1966年,經過兩個春秋的艱苦試驗,對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後,袁隆平把獲得的科學數據進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寫出首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權威雜誌《科學通訊》第4期發表。這篇論文的發表,標誌着在國內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的先河,這不僅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水稻育種課題的啓動,而且開創了一個劃時代的嶄新的研究領域。在隨後的30多年間,他在雜交水稻這個領域始終保持着世界領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個接一個,他創造的雜交水稻神話一個接一個。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解決了3500萬人口的吃飯問題,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識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圓了華廈民族幾千年都在渴盼的夢想,寫下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神話。

1999年6月,“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與資本的緊密結合,將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對於科技與知識的力量,怕是鮮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認識了。

假設我們的超級稻大面積推廣時“1畝平均增產400斤,推廣1億畝每年就可以增產糧食400億斤,相當於目前國內一箇中等省份一年的糧食總產量。而我搞超級稻研究,只需要國家1000萬元的投資。所以科技進步產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麼,水稻畝產提高的潛力到底還有多大呢?我跟你講,潛力非常大。在理論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對地表太陽能的利用率可以達到5%。目前全國水稻的平均畝產爲800斤左右,只相當於利用光能的12%,通過科技進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論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畝產翻番。我們的超級稻成功並推廣後,預計可使全國水稻平均畝產增至1200~1300斤。現在我的學生們,年輕的一代的科研人員技術手段更先進了,開展分子水平的育種,效率更高。展望一下,達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時16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就解決了。你說科技的力量大不大?”

夢,誕生於兒時那片美麗的園藝場, 然而,回眸 袁隆平的成功之路,可能誰也無法想到,他之所以會如此義無反顧的選擇以農業作爲自己奮鬥一生的事業,竟只是緣於兒時感覺到的剎那間的

美麗。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21

袁老去世的消息令人痛惜,我們終將沒有等到媒體的二次闢謠。今天上午,一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天去世的消息全網炸裂,好在媒體隨後進行了闢謠,直到噩耗再次傳來,我們依然希望“這不是真的”。對袁老稍有耳聞的人都會明白,先生的離世是我們的哀痛,更是國家的損失。

袁老的一生獻給了農業科學事業,他的生平也因此寫滿輝煌。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__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__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__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__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說譽滿中外,毫不誇張。

如果說這些榮譽的表達還不夠真切,那麼我們再用一組數據來說明。1996年,農業部正式立項超級稻育種計劃。4年後,第一期每畝700公斤目標實現。隨後便是20__年800公斤、20__年900公斤、20__年1000公斤的“三連跳”。20__年11月2日,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3000斤攻關測產在湖南衡南縣啓動,最終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達到1530.76公斤。從700公斤到1500公斤,其意義不言而喻。

其實我們敬仰袁老不光是因爲成績,更因爲情懷。袁隆平院士曾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第二個夢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全球有一億六千萬公頃稻田,如果一半有八千萬公頃(種雜交水稻),那現在的情況,每公頃增產兩噸,可以多養活五億人口。”他的奮鬥夢,讓他守護了“把飯碗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這句話近70年。

稻菽千重,禾下留夢。袁老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夢並沒有結束。今天下午,長沙市民夾道送別袁隆平院士靈車,齊喊“袁爺爺,一路走好”,這場面與“十里長街送總理”異曲同工。大家打開朋友圈,總有幾條動態屬於袁老,留言支持降半旗的聲音隨處可見。“從今以後珍惜每一粒糧食”的質樸表達,像極了晚輩對彌留長者告別……民衆的自發行動說明了一切。

袁老曾說,“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他把自己遍灑在祖國大地之上,也把他的兩個夢餘下的部分留給了我們來完成。始終端在自己手裏,就算我們中的大多數不能把農研的冷板凳坐熱,但我們能做到光碗、光盤,一日三餐、必不相忘。我們此後都會做一粒“好種子”,喜看稻菽千重浪。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22

從“危在旦夕”到“欣欣向榮”

20__年的年味變得驟然緊張,恐懼。伴隨着回家的慢慢旅途,“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踏着漫天雪花出其不意地“佔領”武漢城。在一個星期內,病毒飛速擴散到全國各地以及亞洲多個國家,肆意掠奪了過年的喜悅,人民的恐慌與驚嚇受到了極度創傷。這時,人們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鍾南山給予了人們安慰與希望,讓人們更加有信心一起去面對病毒,戰勝病魔!

人生樂章

“愛國勇士”——鍾南山在1936年10月出生於江蘇南京。是福建廈門人,漢族,男,是一名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他的家族是醫學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屆全國運動會上,鍾南山以54.4秒的成績奪得男子400米欄冠軍,創造了當時的全國紀錄。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__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__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__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他的人生一如動人的樂章。

不忘初心重回“戰場”

20__年,中國乃至全球衆多國家面臨了一場嚴重危機,當時的中國是“重災區”,由飛沫和接觸的傳播,造成了重大傷亡!當年的鐘南山接到通知不論後果,勇往直前地衝向抗擊非典的戰場,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顯療效的防治經驗,憑藉他的努力和意志終於戰勝非典疫情,取得了勝利被譽爲“抗擊非典的英雄”!如今,時隔18年,83歲高齡的他不畏險阻,重回不論生命的“戰場”上,爲祖國的發展和人民的安危奉獻了自己的生命!當他接到通知時,不考慮後果,即刻來到受災區,又開始了沒日沒夜的探索研究,相信他的努力一定會收穫不一樣的成功!

他是醫學的精英領袖,更是造福於祖國人民的史代傳奇!

學習張桂梅先事蹟心得體會 篇23

20__年10月10日,接受採訪的袁隆平望着遠處的稻田,若有所思地說道,“禾下乘涼夢”會由年輕人繼續。今天,這位老人永遠停下了手頭的研究,將攻關的重擔交給了後繼者。老人家雖然再也不能出現在他心愛的田間地頭,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一心爲民謀溫飽,深藏自身功與名”精神卻會永遠照耀人間,永駐我們心頭。

腳踏實地研究,毫不張揚探索,袁隆平先生孜孜以求,改變了所有中國人“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境況,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雖已功成名就,但他仍然奮戰在科研攻關一線,繼續向更高目標努力着。就是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乘飛機卻從來只坐普通艙,依舊穿着35元的衣服,晝夜躬耕於稻田。他曾深情說“我研究雜交水稻不是爲了當院士,而是爲了老百姓有飯吃。”在《典籍裏的中國》裏,導演安排宋應星和袁隆平兩位先生在水田中握手的那一幕,實爲傳神一筆。因爲“爲了老百姓有飯吃”的共同追求,這兩位科學家身上都體現出了一種爲民謀福,不計名利的崇高品質。

爲了實現“禾下乘涼夢”,在第四期試驗成功的基礎上,袁老帶領着團隊又馬不停蹄開始了第五期的攻關。40多年雜交水稻科研生涯,對於袁老而言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漫長過程。如果硬要說雜交水稻的成功有什麼祕訣的話,那就是袁隆平自己的觀點:“第一祕訣”就是不囿於現存結論的創新思維。“禾下乘涼夢”是夢想更是創新,不滿足於現狀,不停步於所得,這不僅是科學研究持續進步的動力,也是各項事業能夠向前發展的條件。

袁老曾笑言自己願意做一隻太平洋上的海鷗,讓雜交水稻技術越過重洋,貢獻人類,爲中國人贏得榮譽和尊嚴。是什麼支撐着一位耄耋老者不顧年事已高,仍然奔赴南繁基地一待就是3個多月,除了“不讓老百姓捱餓”的樸素爲民情懷之外,還有就是他身上那種無私忘我的愛國情懷。這位經歷過民族的屈辱和苦難歲月的老人最大的願望是:“希望青年科學家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而是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爲自己的奮鬥目標,不斷努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將自身的發展和追求和國家的需要聯繫起來,這是許多做出過偉大貢獻的人所共有的特質。忘卻小我的私求,追求大我的價值,只有心繫天下蒼生,才能真正做到感天動地。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洞庭泛波亦哽咽,天下蒼生俱失聲,那位佇立在田間的瘦弱身軀雖然已經消失,但那股蘊藏在內的精神和力量,將永駐人間;身雖遠去志永存,高風亮節照後人,這種精神將會永駐青史,也將激勵着後來人在各自的事業中不斷攻堅克難,再創新高。

本文鏈接:https://www.xszwb.com/zh/xdthfanwen/xuexi/e1www5.html

Copyright © 2024. 學識中文吧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